一、周其仁提出农村教育可行学券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锋,李万明[1](2011)在《新农合农户筹资难问题的博弈分析——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文中指出大病统筹原则与报销难、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因素共同造成新农合农户筹资难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农合筹资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效用的实现。建议发行"就医券",通过就医券市场的竞争反映不同数量和质量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新农合农户筹资难和医疗资源配置问题。
王小兵[2](2011)在《教育发展中融资创新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发展面临资金瓶颈,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投融资改革的普遍趋势。不管怎样,各类各级学校的发展,无论是增加教育经费,还是促进教育公平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背后其实都是一种制度安排,都离不开教育投融资体制机制的重新设计。在我国的现实社会当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重建教育的公共性,意味着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办学体制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使教育重新成为全社会共同投入的公益性事业。本文通过梳理教育财政、教育融资手段和教育融资效率等相关理论研究,对教育融资的整体理论构架有了清晰的了解,采用的理论主要是财政学、管理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向教育领域的延伸,这增加了文章的创新性和规范性;同时对美国、日本等国家教育融资经验也进行了整理和借鉴,这些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然后,本文通过对教育融资方式和融资实践的梳理,归纳出教育融资方式主要有公共财政拨款、贷款融资、项目融资等六种方式,对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教育融资创新影响因素与教育融资创新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炼出成本因素、制度因素、结构因素、风险因素和能力因素等五个影响教育融资创新的因素,将教育融资创新绩效的评价分为规模效应和配置效应,并设计了实证模型及相关假设,确定了教育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本得到验证,同时在公共教育财政、教育成本分担收费、贷款融资等六种融资手段下,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论文随后从教育融资理念、教育融资路径、教育融资手段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反梯度推进教育融资理念、教育券制教育财政补贴方法、风险投资式助学贷款机制以及教育融资的优化组合等教育融资的创新理念,用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使用。为保证论文理论分析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访谈,从实践角度分析了教育融资创新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实施教育融资创新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教育融资创新的影响因素有成本因素、制度因素、结构因素、风险因素和能力因素;教育融资创新绩效包含规模效应和配置效应两个方面。本文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数据统计软件验证了教育融资创新影响因素和融资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成本因素、制度因素、结构因素、风险因素、能力因素都对教育融资的规模效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成本因素、制度因素、风险因素对教育融资的配置效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2)在完善助学贷款机制方面,本文从金融创新的角度认为风险投资引入助学贷款,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式助学贷款机制,其实质就是一种“资本投资式的”资助计划,即银行对学生的资助等同于对一个有风险的企业进行投资,“买进”学生未来收入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使让贷款学生群体承担部分还贷风险。这种风险投资机制有利于完善助学贷款体系,分散贷款风险,为助学贷款提供了一种社会化的风险承担机制,有助于提高助学贷款的稳健性,从而为教育资源筹集提供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人力资本经济价值评估模型,分别对银行和个人的贷款风险进行了测算。(3)在不同教育产品的差别定价方面,本文认为教育产品价格是国家支付的人均教育经费(可称隐性价格)与学生支付的学费(可称显性价格)两部分之和,它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产品价格类型;教育产品差别定价最终体现为国家和个人之间划定的不同分担比例。这种显性而完整的教育产品价格机制既有利保持原有体制下各界对教育的投资渠道,又能进一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激发社会对教育的投资热情,使教育保持应有的竞争、灵活和高效,从而使教育发展回归均衡。
欧伟祥[3](2011)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的研究,对拓展财政学与教育经济学的联系、解决当前幼儿教育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可根据支出对象不同而分为两类:对需求方补助的支出机制与对供给方补助的支出机制。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一直采用对供给方补助的支出机制,分散性补助各类幼儿园。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不断深化,幼儿教育的供需环境都出现了较大改变。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继续沿用旧有的财政支出机制就呈现出制度的不效率与欠缺公平。这就是当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制度原因。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自建国以来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的沿革,应用公共产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探讨幼儿教育财政制度变迁中呈现出的路径依赖性的根源。然后,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幼儿教育供需环境以及财政支出机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进行幼儿教育的国际比较,特别着重地对港、台地区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的比较与借鉴。最后,在从理论上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的经济效果的基础上,力求为我国财政支出机制改革探讨切实可行之路径。
田富强[4](2007)在《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包括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004年陕西仍有265.81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005年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230万人,其中男性约占56%;女性占44%。2004年关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为163.42万人,农村劳动力剩余比率为55.59%。2005年关中农村剩余劳动力145万人。陕西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阻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现代化设备引入;使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农产品商品率和农村市场对工业产品的吸纳能力。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较多,主要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增加了剩余劳动力;耕地面积减少与劳动力总量过快增长使劳动力产生了绝对剩余;城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劳动力后备资源过早投入社会加快了劳动力队伍的增长速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农产值比重、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也促进了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稳健,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增加。1996-2004年间,陕西劳务输出累计2098万人次;2001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423.12万人;2004年,全省劳务输出338万人;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521.7万人,劳务输出432万人,其中向省外流动307.2万人,在省内流动214.5万人,境外就业5372人,外省来陕西就业的农村劳动力100万人。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农村劳动力流动地域广阔,西部地区和省会及地级城市较集中,地域分布由省内为主转向跨省流动为主,跨省劳务输出规模优势明显,不同地区就业收入差距较大,务工地域比较集中。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产业分布以二、三产业居多,劳务品牌优势突出,不同产业收入差距较大,行业分布地域化明显。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效应,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促进效应是:增加收入,更新观念,为输入地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稳定,推动各项改革深入进行。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效应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是:自身素质、组织形式、家庭因素、权益保障、就业压力以及子女教育。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目前最适合的模式是向现有乡镇所在的城镇和新建城镇流动,取得迁入地的常住居民身份;其次是劳动力流动到异地从事二、三产业。陕西现有层次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存在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现有流动劳动力素质在适应就业市场向技能化转变方面存在差距,亟需培训。现有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培训难以落到实处,亟需改进。现有农村流动劳动力技能素质在就业中有所提升,尚有很大提升余地。未来陕西农村初级流动劳动力减少后,其所从事的建筑、采矿及部分第三产业工人工资提升,对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影响。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农村流动劳动力养老保障体系。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由现在的粗放型转变为技能型大约需要15年时间。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就业流动与学历流动合流的趋势,表现为初次流动者普遍具有高职学历,素质提升,就业渠道通畅。未来流动模式将主要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开始流动”。现有农村流动劳动力希望子女未来流动后进入与城市同类人员类似或者稍高档次工作岗位。现有农村家庭通过努力可以支付子女未来流动前所接受的高职教育费用。陕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本可以满足未来农村流动劳动力就业前的教育。有必要提前优先建设农村就业设施以应对未来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需要。陕西未来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基本可以得到满足。陕西应在做好现有农村劳动力流动服务保障的前提下,提前积极做好现有农村劳动力流动数量减少、未来流动劳动力素质提升后的应对准备。首先,应整合陕西优质教育资源,普及高职教育,促进未来流动劳动力素质提升;其次,超前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流动劳动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优先建设农村就业设施;最后,率先在关中建立劳动力流动素质准入制度试点,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由粗放型向技能型转变。针对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动环境,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改善对进城劳动力管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服务,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注重实用技能培训,做好法律援助和政策服务,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决流动劳动力子女教育问题。
李海生[5](2007)在《教育券政策分析》文中指出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不断深化的教育公平理论为教育券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而政府教育经费不足、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批评以及民众争取教育选择权利意识的觉醒则是教育券政策由观念成为行动的时代动因。教育券初始设计理念是一种具有市场或准市场性质的工具,其作用原理在于藉由“选择”的机制,促进学校间良性“竞争”,进而达到提升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本文对美国、智利、哥伦比亚和中国进行的教育券国别研究表明,尽管各国实施这一政策的初衷并不相同,但在实践层面的目标却是着眼于教育公平,侧重为弱势群体子女提供教育机会。各国推行的教育券政策,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境,论文通过对各个国家教育券政策成效、政策执行面临问题的分析和比较,试图为中国开展教育券政策寻求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教育券政策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在教育券与教育效率关系的分析中,本文将影响教育效率的主要因素作为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家长教育选择权利和学校间竞争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来解释和论证了教育券对教育效率的可能影响。教育券促进学校间的竞争,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要有多所学校可以提供教育服务;二是教育发展水平要达到一定的均衡性,教育服务要有一定的异质性;三是教育市场中要有比较充分的可获得信息。就中国情况而言,在推行教育券政策时,与强调教育服务的异质性相比,提供基本均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和基本相同的学习环境更为迫切。教育券政策藉竞争压力来提高教育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竞争压力都能促进教育效率。只有当教育竞争处于一个适中的程度时,竞争效应才能奏效。教育券所诱发的过度竞争可能会导致学校教育中出现一些与教育重要价值和功能相冲突的情况。教育券竞争诱发的竞争失败、精英化以及成本上升都可能导致效率的降低。教育券运用不当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成本。消除这一弊端,需要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引入更多的计划和管理,同时也要关注影响学校效率的输入问题和过程环节。家长选择权作为教育券促进教育效率的前提条件,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教育选择权利的可获得性;二是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利的意愿性;三是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利的适切性。在政策实践中,教育券政策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备,决定着家长教育选择权利的获得程度。举办多样化学校、实行公平的录取政策、提供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或补助学生交通费用等,是保障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的基础。国内外都有实施教育券的经验,但对其能否促进教育公平各执一词。本文认为,教育券能否解决公平问题,取决于其运作原理如补偿作用、替代效应、约束作用能否内在地适应和支撑我们所期望解决的公平问题。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教育券在改善女童、残疾儿章等弱势群体教育机会、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教育券同样也可能固化或造成新的社会分层,从而对教育公平带来负面影响。教育券政策发挥何种效用,主要取决于其政策设计、配套措施以及政策执行的环境。将教育经费简单地转换为教育券的做法,并不能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公平,只会复制原有的不平等。运用教育券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解决经费问题和其他技术问题之外,还需要改变户籍管理政策与学籍管理政策相互脱节的状况。教育券政策的推行和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制度作为支撑。在技术性策略方面,论文主要从政策过程理论的视角探析了教育券政策的方案设计、政策执行和监管环节,从技术性角度分析了教育券推行中一些易被忽视的细节性和操作性问题。在制度层面,论文主要是对政府、市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进行了思考。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选择市场还是政府,而应该是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模式间的一种互补性选择。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政府需要以新的姿态进入市场,将公办学校从行政附属物的地位解放出来,使之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成为市场上独立运作的公共服务生产者、独立的法人和市场主体。在两种关系的重塑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部门进行全面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在教育券政策中应担负的职责。具体而言,政府在教育券政策的实施中需要承担以下职责:重新界定政府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教育制度安排者的角色;改革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承担起教育经费主要提供者职责;从商业性活动中退出,培育健康有序的教育市场;建立广泛参与机制,协调不同政策群体间关系;加强教育部门内部的问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各国的教育券政策是在拥有不同历史、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的背景中实施的。脱离政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抽象地研究教育券政策与实践的某些细节,结论就容易带有某种片面性。只有将教育券政策结果置于特定背景下,而不是在普遍化基础上来对特定情况进行评价和判断,才能提供有价值的结论。教育券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尽管教育券政策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其也存在局限性。教育券只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选择,寄希望于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将是徒劳的。这一改革不排斥也不可能取代目前在教育中进行的其他改革和创新。
黄建军[6](2005)在《基于教育券制度的基础教育投入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政府再造”思想的影响下,我国政府职能也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观念日益深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也在不断扩展。建立在计划经济时期,“以县为主”的政府垄断型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体制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增多,市场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配套的新型基础教育投入政策已迫在眉睫。 本文研究主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较为系统的探讨了基于教育券制度的基础教育投入政策新模式。首先,从基础教育的投入政策入手,剖析了当前基础教育投入政策的缺陷和原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基础教育政策进行重新选择的必要性,然后从管理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的角度充分论证了在基础教育投入政策中引入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开展了对长兴“教育券”和监利义务“教育卡”的实证性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接着,引用教育券制度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投入政策的重构模型,并对政策的实行提出了分阶段推进的具体措施。最后,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对冷水滩区基础教育投入政策进行了评估,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当前基础教育投入政策调整的紧迫性。全文通过系统、全面的论证,采取理论分析、实践总结相结合的手段,充分论证“教育券”在我国基础教育投入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马行提[7](2003)在《教育券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如何让政府义务教育的投入面向每个学龄儿童?如何让民办学校、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比翼齐飞?已有公办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满足需求,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差距明显,职业学校招生难成了长兴县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001年夏天,长兴县教育局经过周密调查,出台了"教育券使用办法"。向就读民办学
马行提[8](2003)在《教育券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如何让政府义务教育的投入面向每个学龄儿童?如何让民办学校、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比翼齐飞?已有公办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满足需求,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差距明显,职业学校招生难成了长兴县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001年夏天,长兴县教育局经过周密调查,出台了"教育券使用办法"。向就读民办学
毛小平[9](2004)在《农村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一个关于农民知识贫困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三农”问题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三农”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不仅仅是农民减负增收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知识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它深层次地影响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可见,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农民深层次的知识贫困问题,而教育改革是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因此,从农民知识贫困现象透视和研究农村教育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在引言中,笔者对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及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并对本文中所涉及的关键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为开宗明义,提纲挈领起见,也对本文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框架进行了说明。第一部分:笔者选取了中部地区的一个县——湖南省茶陵县作为调查对象,主要从吸收知识能力现状和交流知识能力现状两方面对农民知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全国农民知识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新世纪,农民的确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现象,这不仅是茶陵县农民的特性,而且是全国农民的共性。同时,进一步指出了农民知识贫困对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严重影响。第二部分:笔者从教育视角对农民知识贫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为此,笔者对茶陵县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状况和农村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新世纪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二、农村教育并没有满足农民的多重教育需求:1、农村教育仍然实行与城市同构的应试教育;2、农村教育的费用太高;3、农村教育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同时,笔者选择了几个农村教育的个案进行案例剖析,通过细微的描述,从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掌握农村教育的共性。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新世纪农民知识贫困及农村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笔者认为,农民知识贫困不仅深刻地影响到农民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地迟滞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而被边缘化的农村教育对目前存在的严重的农民知识贫困现象负有不<WP=4>可推卸的责任。农村教育迫切需要一场革命。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知识贫困的现状,从而给予农民以能力、途径、希望,真正从深层次解决“三农”问题,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若不然,农村教育必然会出现危机,农民知识贫困将会进一步恶化,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将会进一步加剧而发生断裂,由教育危机最终引发社会危机,九亿怨恨的农民将是一座活火山。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将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第四部分:笔者接着对近现代国内外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历史经验中寻求目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第五部分:笔者就如何进行农村教育改革,消除农民知识贫困现象提出了基本的逻辑思路和可行性建议:一、国家要为农村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1、国家要给农村以公平、公正的教育政策,而且要在制度安排上对农村教育有所倾斜;2、国家应确保农村真正实行免费教育,切实减轻农民负担;3、吸引民间资本,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4、国家可在农村实行教育券制。二、农村教育自身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1、农村教育首先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2、农村教育必须加强公民教育;3、推进农村新课程改革,实施创富教育,点燃消除农民知识贫困的星星之火;4、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结语:笔者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王丹中[10](2004)在《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在对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中,发现了教育的重大经济价值,并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投资理论和实践成果。随着人类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持系统和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和重大战略决策。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人口总量巨大而质量偏低。加强对我国教育投资制度的研究,通过制度创新与再设计,探讨建立、完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资制度体系,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为指导,以产权理论为背景,紧紧围绕投资活动的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对转型期我国教育产品的性质、教育投资效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综合运用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教育投资体制、筹资制度、资助制度、市场化制度四个层面,对我国现行教育投资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教育投资制度设计中的合理内核和先进理念,就扩大与保障转型期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供给,激发民间资本教育投资活力,增强教育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发挥有限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教育投资效益最大化,满足全社会多元、优质、终身化的教育需求,进行了制度设计。
二、周其仁提出农村教育可行学券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其仁提出农村教育可行学券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农合农户筹资难问题的博弈分析——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析框架的建立 |
1. 农户缴费积极性与参合意愿的逻辑关系。 |
2. 参合收益模型与新农合医疗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
3. 公共领域的寻租行为。 |
二、农户参合博弈模型的设计 |
1. 参与人。 |
2. 策略。 |
3. 规则与支付。 |
三、博弈均衡的导出与分析 |
1. 农户参合的均衡条件。 |
2. 对博弈结果影响因素的解释。 |
3. 影响因素的现实解释。 |
四、研究结论与制度设计 |
(2)教育发展中融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教育产品 |
1.3.2 教育融资 |
1.3.3 教育投资 |
1.4 文献综述 |
1.4.1 西方的观点 |
1.4.2 我国的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基本内容与框架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教育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2.1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分析 |
2.2 义务教育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2.2.1 美国义务教育融资偏好 |
2.2.2 日本义务教育融资偏好 |
2.2.3 台湾义务教育融资偏好 |
2.2.4 韩国义务教育融资偏好 |
2.2.5 启示 |
2.3 高等教育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2.3.1 美国高等教育融资偏好 |
2.3.2 日本高等教育融资偏好 |
2.3.3 台湾高等教育融资偏好 |
2.3.4 英国高等教育融资偏好 |
2.3.5 启示 |
2.4 私立教育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2.4.1 美国私立教育融资偏好 |
2.4.2 日本私立教育融资偏好 |
2.4.3 澳大利亚私立教育融资偏好 |
2.4.4 台湾私立教育融资偏好 |
2.4.5 启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融资的现状分析 |
3.1 融资类别及特点 |
3.2 教育融资类别及特点 |
3.2.1 教育融资的主要类别 |
3.2.2 社会捐赠:教育融资的理性选择 |
3.2.3 贷款融资:风险控制与防范 |
3.2.4 其他社会性教育融资 |
3.3 教育融资的现状分析 |
3.3.1 义务教育融资状分析 |
3.3.2 公立高等教育融资现状 |
3.3.3 私立教育融资现状分析 |
3.4 教育融资需求预测 |
3.4.1 义务教育融资需求预测 |
3.4.2 高等教育融资需求预测 |
3.4.3 私立教育融资需求预测 |
3.5 小结 |
第四章 教育融资创新绩效理论模型构建 |
4.1 教育融资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成本因素 |
4.1.2 制度因素 |
4.1.3 结构因素 |
4.1.4 风险因素 |
4.1.5 能力因素 |
4.2 教育融资创新绩效评估因素分析 |
4.2.1 规模效应 |
4.2.2 配置效率 |
4.3 影响因素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模型设计 |
4.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3.2 实证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融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实证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
5.1.1 问卷设计过程及纠偏措施 |
5.1.2 变量测量 |
5.2 专家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3 大样本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5.3.1 数据收集及描述 |
5.3.2 效度分析 |
5.3.3 信度分析 |
5.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1 结构方程分析步骤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4.3 实证结果汇总与分析 |
5.5 不同教育融资方式的绩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育发展中的融资创新 |
6.1 教育融资理念创新:教育融资的反梯度推进 |
6.1.1 “区域教育反梯度推进”概念的界定 |
6.1.2 反梯度推进:区域教育融资的路径安排 |
6.2 教育融资路径创新:教育券制政府财政补贴 |
6.2.1 发行适量的教育券,规范政府教育融资行为 |
6.2.2 发行适量的教育券,促进教育体系的良性竞争 |
6.2.3 发行适量的教育券,激发社会教育投资的热情 |
6.3 一种教育融资手段的创新:风险投资式助学贷款机制 |
6.3.1 我国助学贷款的制度变迁及其诱因 |
6.3.2 将风险投资引入助学贷款的融资机理 |
6.3.3 银行和个人的学生贷款风险测算模型 |
6.4 教育融资渠道的优化组合 |
6.4.1 教育融资优化组合的前提条件 |
6.4.2 教育融资优化组合的解决方案 |
6.5 小结 |
第七章 教育融资创新的案例研究 |
7.1 吴起现象:反梯度教育融资的案例研究 |
7.1.1 吴起现象概述 |
7.1.2 吴起现象:反梯度教育融资的现实意义 |
7.2 长兴教育券制度的实践:教育券融资案例研究 |
7.2.1 长兴教育券制度的实践 |
7.2.2 长兴教育券制度的现实意义 |
7.3 风险投资式助学贷款案例研究 |
7.3.1 某地方本科院校助学贷款现状分析 |
7.3.2 风险投资式助学贷款机制的风险测算 |
7.4 某地方高校组合式融资案例研究 |
7.4.1 某地方高校组合式融资的整体思路 |
7.4.2 某地方高校组合式融资的成效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教育融资创新的配套措施建议 |
8.1 教育财政投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
8.1.1 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的合理估计 |
8.1.2 义务教育资金来源主体的塑造 |
8.1.3 完善教育均衡拨款机制 |
8.2 教育融资监管的政策建议 |
8.2.1 教育融资监管的原则 |
8.2.2 义务教育资金监管的政策建议 |
8.2.3 私立教育融资监管的政策建议 |
8.2.4 公立高等教育融资监管的政策建议 |
8.3 教育融资法律调控的政策建议 |
8.3.1 教育融资法律调控的现实困难 |
8.3.2 教育融资法律调控机制的目标与定位 |
8.3.3 教育融资法律调控的制度设计 |
8.4 教育产品差别定价的规制研究 |
8.4.1 教育产品差别定价的界定 |
8.4.2 教育产品差别定价机制的影响因素 |
8.4.3 教育产品的定价模型分析 |
8.4.4 教育产品差别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
8.5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3)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次 |
图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的历史变迁 |
3.1 计划时期财政支出机制 |
3.2 转轨时期财政支出机制 |
3.3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财政支出机制分析 |
4 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当前幼儿教育的供需环境 |
4.2 当前财政支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
5 境外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的比较借鉴 |
5.1 境外幼儿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 |
5.2 港、台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 |
5.3 我国财政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探讨 |
6 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支出机制的路径选择 |
6.1 转向对需求方补助的财政支出机制 |
6.2 教育券的制度设计—兼顾公平与效率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4)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劳动力 |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 |
2.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标准 |
2.1.4 劳动力流动 |
2.1.5 农民工 |
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基本理论 |
2.2.1 劳动力流动模式 |
2.2.2 人口移动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帕雷托最优理论 |
第三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流向 |
3.1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分析 |
3.1.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 |
3.1.2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 |
3.1.3 关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 |
3.2 陕西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
3.3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分析 |
3.3.1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机制 |
3.3.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
3.4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变迁 |
3.5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分析 |
3.5.1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 |
3.5.2 关中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 |
3.6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向分析 |
3.6.1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地域分布 |
3.6.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产业分布 |
第四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效应 |
4.1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促进效应 |
4.1.1 帮助劳动力增加收入更新观念 |
4.1.2 为输入地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
4.1.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4.1.4 有利于推动各项改革深入进行 |
4.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效应 |
4.2.1 引起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 |
4.2.2 对农业及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
第五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因素 |
5.1.1 自身素质 |
5.1.2 组织形式 |
5.1.3 家庭因素 |
5.2 外部因素 |
5.2.1 权益保障 |
5.2.2 就业压力 |
5.2.3 子女教育 |
第六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 |
6.1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借鉴 |
6.1.1 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借鉴 |
6.1.2 国内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借鉴 |
6.2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构建 |
6.2.1 陕西现有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分析 |
6.2.2 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 |
6.2.3 陕西未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构建 |
第七章 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建议 |
7.1 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 |
7.1.1 加强制度建设 |
7.1.2 改善管理体制 |
7.2 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
7.2.1 维护务工人员权益 |
7.2.2 注重实用技能培训 |
7.2.3 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教育券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述评 |
1.2.1 中国大陆研究 |
1.2.2 台湾研究 |
1.2.3 国外相关研究 |
1.3 拟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5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
1.6 概念界定 |
1.6.1 教育券与教育券方案 |
1.6.2 政策分析 |
第2章 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探析 |
2.1 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1 新自由主义思想 |
2.1.2 公共选择理论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4 不断深化的教育公平理论 |
2.2 教育券政策推行的现实压力 |
2.2.1 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压力 |
2.2.2 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不满和批评 |
2.2.3 家长教育选择权利意识的复苏 |
第3章 美国教育券政策发展 |
3.1 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 美国主要教育券政策实践 |
3.2.1 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 |
3.2.2 克利夫兰奖学金和个人辅导计划 |
3.2.3 佛罗里达州的机会奖学金计划 |
3.2.4 华盛顿特区教育券计划 |
3.2.5 缅因州教育券计划 |
3.2.6 佛蒙特州的教育券计划 |
3.3 政策成效及面临问题 |
3.3.1 主要政策成效 |
3.3.2 面临的困境 |
3.4 政策两难的深层原因分析 |
3.4.1 在教育改革理念上,双方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 |
3.4.2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互为掣肘,制约了教育券的推行 |
3.4.3 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和分歧 |
3.4.4 教育券试验的局限性,增加了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 |
3.5 对我国推行教育券政策的启示 |
3.5.1 明确定位教育券政策目标 |
3.5.2 理性认识教育券在改进学业成绩方面的作用 |
3.5.3 建立推行教育券政策的完整制度和保障措施 |
3.5.4 对教育券政策成效进行政策评估和跟踪研究 |
3.5.5 发展适合自己需要的政策模式 |
第4章 智利等国的教育券政策 |
4.1 智利的教育券政策分析 |
4.1.1 政策出台背景 |
4.1.2 政策实践 |
4.1.3 成效分析 |
4.1.4 存在问题 |
4.1.5 启示 |
4.2 哥伦比亚教育券政策 |
4.2.1 政策出台背景 |
4.2.2 政策实践 |
4.2.3 成效分析 |
4.2.4 存在问题 |
4.2.5 启示 |
4.3 小结 |
第5章 中国教育券政策发展 |
5.1 长兴教育券政策分析 |
5.1.1 政策实践 |
5.1.2 特征分析 |
5.1.3 成效分析 |
5.1.4 存在问题 |
5.2 监利教育卡制度分析 |
5.2.1 政策实践 |
5.2.2 制度特色 |
5.2.3 政策失败原因探析 |
5.3 小结 |
5.3.1 两种模式的特征比较 |
5.3.2 政策启示 |
第6章 教育券在教育效率中的作用分析 |
6.1 教育券改进教育效率的两个假设 |
6.2 影响教育效率的两个因素的分析 |
6.2.1 教育券情境下学校竞争形成的分析 |
6.2.2 教育券政策下的家长选择权分析 |
6.3 竞争情境下教育效率降低的因素分析 |
6.3.1 竞争失败 |
6.3.2 精英化 |
6.3.3 教育券政策成本失控 |
6.4 促进教育效率提升的因素分析 |
6.4.1 实行有管理的竞争 |
6.4.2 保持适度班级规模 |
6.4.3 注重同伴群体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教育券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分析 |
7.1 教育券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争论 |
7.2 教育券促进教育公平的分析 |
7.2.1 教育券改善弱势群体教育机会的分析 |
7.2.2 教育券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个案分析 |
7.2.3 教育券促进资源公平分配的分析 |
7.3 教育券弱化教育公平的分析 |
7.4 教育券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教育券绩效实现的过程分析 |
8.1 教育券方案设计细节的分析 |
8.1.1 组建教育券管理机构 |
8.1.2 制定教育券领取者的相关标准 |
8.1.3 明确教育券使用范围 |
8.1.4 确定教育券面值和兑现办法 |
8.1.5 制定教育券计划参与学校资格标准 |
8.1.6 印制教育券 |
8.1.7 确定教育券发放方式 |
8.1.8 完善教育券信息管理系统 |
8.2 教育券推行环节的分析 |
8.2.1 以招标方式选择参与学校 |
8.2.2 以合同方式确定管理部门和学校间的约定 |
8.2.3 关注教育券实施中的相关培训 |
8.2.4 推进教育券政策的制度化 |
8.2.5 推广教育券政策 |
8.3 教育券项目的监控评估分析 |
8.3.1 监控学校服务质量 |
8.3.2 监控教育券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
8.3.3 监控教育券滥用行为 |
8.3.4 监控教育券发放者与领取者 |
8.3.5 检测和评价教育券效果 |
8.3.6 监控和评价教育券的公平效应 |
第9章 教育券绩效实现的制度分析 |
9.1 教育券政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重构 |
9.2 教育券政策中的政府和学校关系的调整 |
9.3 教育券政策中政府职能的定位 |
9.3.1 政府依然是教育制度的安排者 |
9.3.2 政府仍然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 |
9.3.3 政府是教育广泛参与机制的倡导者 |
9.3.4 政府应该是各种相关利益的协调者 |
9.3.5 政府是教育市场的培育者 |
9.3.6 政府是教育市场的重要监管者 |
结语: 教育券政策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教育券制度的基础教育投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依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
第2章 教育券制度概述 |
2.1 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与背景 |
2.2 教育券制度的内容及目的 |
2.3 教育券制度在国外的实践 |
第3章 我国基础教育投入政策分析 |
3.1 基础教育投入政策概述 |
3.2 基础教育投入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 原因分析:基础教育投入政策与政府失灵 |
第4章 我国推行教育券制度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分析 |
4.1 基础理论分析 |
4.2 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有利条件 |
4.3 我国教育券制度实践的成效 |
第5章 我国教育券制度的设计与执行 |
5.1 教育券制度的设计 |
5.2 教育券制度的执行 |
第6章 案例分析:冷水滩区基础教育投入政策评估及推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能性 |
6.1 冷水滩区基础教育情况简介 |
6.2 冷水滩区基础教育投入政策的评估 |
6.3 冷水滩区推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能性及设计 |
第7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农村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一个关于农民知识贫困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农民知识贫困现状 |
(一) 茶陵县农民知识贫困现状 |
1 、茶陵县农民吸收知识能力现状 |
2 、茶陵县农民交流知识能力状况 |
(二) 讨论 |
二、 农村教育何为--农民知识贫困现象探析 |
(一) 教育与知识的关系 |
(二) 新世纪农民对教育的需求状况 |
1 、农民家长的教育需求 |
2 、农村学生的教育需求 |
3 、小结 |
(三) 农村教育为了谁--农村的教育现状分析 |
1 、农村教育实行的是与城市教育同构的应试教育 |
2 、农村教育的费用太高 |
3 、农村教育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脱节 |
4 、讨论 |
(四) 个案调查与个案分析 |
三、 讨论 |
四、 近现代国内外农村教育理论、实践及其启示 |
(一) 近现代国内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 |
(二) 近现代国外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 |
(三) 近现代国内外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目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
五、 消除农民知识贫困--农村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
(一) 国家要为农村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
1、国家要给农村以公平、公正的教育政策,而且在制度安排上对农村要有所倾斜 |
2 、国家应确保农村真正实行免费教育,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3 、吸引民间资本,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
4 、国家可在农村实行教育券制 |
(二) 农村教育自身必须进行彻底地改革 |
1 、农村教育首先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 |
2 、农村教育必须加强公民教育 |
3 、推进农村新课程改革--点燃消除农民知识贫困的星星之火 |
4 、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导论 |
1 形成与发展:教育投资理论综述 |
1.1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思想综述 |
1.2 西方教育投资理论综述 |
1.3 我国教育投资理论发展综述 |
2 逻辑起点:教育产品及其产权 |
2.1 教育产品的涵义与特征 |
2.2 教育产品的产权 |
3 分析起点:教育投资效益及其评价 |
3.1 教育投资效益的涵义 |
3.2 教育投资效益分类 |
3.3 教育投资效益评价指标 |
3.4 教育投资效益的制度性损失 |
4 制度比较之一: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
4.1 制度的一般内涵 |
4.2 国外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
4.3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
4.4 比较与结论 |
5 制度比较之二:教育筹资制度 |
5.1 国外教育筹资制度 |
5.2 我国教育筹资制度 |
5.3 比较与结论 |
6 制度比较之三:教育资助制度 |
6.1 教育资助的类型及构成 |
6.2 国外教育资助制度 |
6.3 我国教育资助制度 |
6.4 比较与结论 |
7 制度比较之四:教育市场化制度 |
7.1 国外教育投资市场化制度 |
7.2 我国教育投资市场化制度 |
7.3 比较与结论 |
8 创新与完善:转型期教育投资制度设计 |
8.1 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
8.2 教育投资与办学体制的制度设计 |
8.3 教育筹资制度设计 |
8.4 教育资助制度设计 |
8.5 教育投资法律制度设计 |
结论 |
附录 |
后记 |
四、周其仁提出农村教育可行学券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农合农户筹资难问题的博弈分析——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J]. 张锋,李万明. 云南社会科学, 2011(06)
- [2]教育发展中融资创新研究[D]. 王小兵. 中南大学, 2011(01)
- [3]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机制研究[D]. 欧伟祥. 暨南大学, 2011(04)
- [4]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D]. 田富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5]教育券政策分析[D]. 李海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6]基于教育券制度的基础教育投入政策研究[D]. 黄建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
- [7]教育券问题的研究[J]. 马行提.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 2003(00)
- [8]教育券问题的研究[J]. 马行提.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 2003(00)
- [9]农村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一个关于农民知识贫困的个案研究[D]. 毛小平. 广西师范大学, 2004(01)
- [10]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 王丹中.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