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杏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苏钰岚[1](2021)在《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认为通过查阅药用植物相关资料,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药材市场访问调查以及室内标本鉴定等工作,对荔浦市药用植物的种类组成、性状类型、资源类型、入药部位以及药用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在市场调查方面,主要分析其代表性药材市场——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植物药的种类组成、入药部位、药用功效及交易情况,掌握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利用药用植物的概况。同时,完成荔浦市域内国家重点药用植物的调查,统计其国家级、区级保护药用植物以及这些保护药用植物在原生中草药城中出现情况。主要调查结果如下:1.荔浦市共有药用植物1353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隶属197科710属,占广西药用植物总科数的73.78%、总属数的49.41%、总种数的34.31%;其中,蕨类植物99种,隶属33科54属;裸子植物10种,隶属7科9属;被子植物1244种,隶属157科647属。药用植物的优势科和优势属明显,优势科有菊科、蝶形花科、茜草科、禾本科等,共13科235属473种;优势属有榕属、紫金牛属、菝葜属、悬钩子属等,共6属83种。2.荔浦市药用植物按性状分为草本类、灌木类、藤本类、乔木类4类,主要以草本类为主,共679种,占总种数的50.18%;按入药部位分为全草类、根类、叶类、茎类、花果类、地上部分6类,共计使用频次1850次,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全草类和根类,分别是572次和505次。3.荔浦市栽培型药用植物有155种,隶属72科129属,占荔浦市药用植物的11.46%,栽培用于食用(60种)、观赏(60种)、饲料(13种)、药用(12种)、其他(2种)。4.荔浦市药用植物按其药用功效分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止血药、拔毒生肌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温里药、收涩药、化湿药、驱虫药、消食药、杀虫止痒药、泻下药、安神药、开窍药和涌吐药,共21类,以清热药为主,共720种,占总种数的53.22%。5.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交易的植物药有549种,隶属144科402属;其中,蕨类植物21种,隶属13科18属;裸子植物5种,隶属5科5属;被子植物523种,隶属126科379属。优势科和优势属比较明显,共有7个优势科4个优势属;此外,植物药在各科、属呈现出明显的分散现象,共有62个单种科和323个单种属。6.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交易的植物药按入药部位分为根类、全草类、花果类、藤茎类、叶类和其他类,以根类药材为主,共有260种,占总种数的47.36%;按药用功效分21种,以清热药为主,共280种,占总种数的51.00%。7.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交易的药用植物有老班药72味(4虎、7牛、12钻、49风),占老班药总味数的69.23%,共计71种,隶属46科67属,其中蕨类植物有2科2种,裸子植物有1科1种,被子植物有43科68种。8.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的植物药销往荔浦本地(270种)、广西区内(268种)、广东(258种)、全国各地(91种)。植物药交易价格低廉,每千克在21元以下的药材230种,占植物药总数的41.89%;每千克在21至100元的276种,占植物药总数的50.27%;每千克超过100元的51种,占植物药总数的9.29%。年销售量超过100吨的大宗药材有67种,隶属46科64属。9.荔浦市药用植物中国家重点调查药用植物共计85种,隶属55科77属。在样方调查中出现44种,隶属34科39属;葛(60次)、漆树(44次)、千里光(42次)、山鸡椒(33次)、菝葜(33次)等在样方中出现频度高。原生中草药城中植物药材有国家重点调查药用植物46种,隶属35科46属。10.荔浦市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共计33种,隶属8科23属;蕨类植物1种,,被子植物3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植物26种(兰科24种)。原生中草药城稀有药材19种(兰科11种),隶属9科15属。
周金华[2](2021)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以盘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农村“三变”改革让乡村巨变。2014年,盘州市(贵州省六盘水市下辖的县级市)积极探索并创造性提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经过实践总结,从2015年至2020年的几年间,起源于盘州市农村的“三变”改革被多次写入中央文件。农村“三变”改革是广大农村推进精准扶贫、促进产业革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主要抓手和“助推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样本,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其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值得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较为全面地对农村“三变”改革进行研究。首先在查阅各类书籍、资料、报刊、网络资料后,选取六盘水市盘州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而对辖区内的部分乡镇进行调研。通过田野调查、走访农户,应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及学科专业知识,以“三变”改革的内涵和意义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和统计资料分析法,对“三变”改革的实践、成效及困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让人们深入了解“三变”改革的现状及政策,多角度分析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优化路径,以期能对其他地区实施“三变”改革提供借鉴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文章最后提出:推进“三变”改革,要进一步梳理好国家、市场和社会在改革中的关系。国家完善健全农村“三变”改革的法律法规,全面加强政府整体性治理;市场遵循规律,在政府强化监管的同时被鼓励与激活;职业农民也在国家转变方式增加路径的培养中应运而生;社会广泛参与,多方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积极推进“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对多条路径进行系统优化,从根本上突破“三变”改革的发展阻力,协同共治,稳步实现乡村振兴。
包蓉,陈佳[3](2021)在《银杏叶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利用》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省汉中市银杏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政府的推动和带领下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资源规模。通过对银杏叶的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以及综合利用进行分析综述,旨在为汉中的银杏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思路,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张娇[4](2020)在《沂河下游郯邳银杏林业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建辉[5](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刘继红[6](2019)在《沼液对两株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取用正常发酵的猪粪沼液为供试沼液,对沼液进行不同处理对三七根腐病两种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进行抑菌实验,观察4d内病原菌的生长直径来测定各处理沼液的抑菌效果强弱。主要采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不同蒸发量的浓缩液、不同浓缩温度浓缩液、不同浓缩液用量、不同浓缩液处理温度、不同有机溶剂、不同有机溶剂单独萃取原沼液、不同有机溶剂单独萃取沼液浓缩液、不同有机溶剂依次萃取沼液浓缩液、乙醇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抑菌成分、不同杀菌剂与沼液浓缩液抑菌的对比。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成果:⑴蒸发量对沼液浓缩液的抑菌效果会产生显着影响。蒸发量越大,沼液浓缩液浓度越大,浓缩液的抑菌效果越好。原因是蒸发量越大,沼液浓缩液中含有的抑菌物质浓度越大,抑菌效果越强。⑵浓缩温度对沼液浓缩液抑制尖孢镰刀菌产生显着影响,对抑制腐皮镰孢菌并无显着影响。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抑菌效果逐渐下降,但并不显着。原因是随着浓缩温度的升高,沼液浓缩液中的某些抑菌物质和浓缩液中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导致沼液浓缩液抑菌效果减弱。⑶沼液浓缩液的不同用量对抑菌效果具有显着影响。沼液浓缩液用量越大,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越差。原因是沼液浓缩液用量越大,所含营养元素越多,随着沼液浓缩液与病原菌培养时间的增加,加速了菌丝的扩散生长。⑷对沼液浓缩液的处理温度对抑菌效果产生显着影响。对沼液浓缩液处理温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差。⑸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沼液的萃取所得活性物质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存在显着差异,且对两种不同病原菌存在不同抑制效果,总的来说,通过单独萃取和依次萃取得到抑制结果,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强弱为:甲苯>苯>乙酸乙酯>正己烷>石油醚>乙醚,甲苯萃取物对尖孢镰刀菌抑制效果最强,达50左右,说明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抑制效果的活性物质和甲苯具有相似的极性;对腐皮镰孢菌的抑菌效果强弱为:苯>乙酸乙酯>甲苯>乙醚>正己烷>石油醚,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好,达50%左右,说明对腐皮镰孢菌具有最强抑菌效果的活性成分和苯具有相似的极性。⑹紫茎泽兰和银杏叶乙醇提取天然抑菌成分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间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种植物的天然抑菌成分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链孢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采取将其添加到沼气发酵中,从而增强沼液的抑菌效果。⑺不同化学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孢菌的抑制效果具有显着性差异。多菌灵75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佳,能达到80%以上。综上得出:沼液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物质和甲苯具有相似极性,而对腐皮镰孢菌的抑菌活性物质和苯具有相似极性,且沼液抑菌效果低于乙醇提取的紫茎泽兰及银杏叶的天然植物抑菌活性物质,且低于多菌灵750倍液的抑菌效果,为进一步研发高效生物农药提供参考。
曾慧杰[7](2019)在《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文中研究指明忍冬属物种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等多种用途。忍冬属植物资源丰富,但其遗传变异研究还不够系统,现有种质存在来源不明、品质混杂等现象,给其种质的保育带来不便。该文以多个忍冬属树种的品种和初选种质为对象,分析和阐释了种质间形态、花产量、药用成分等的遗传变异,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研究了忍冬属多种质的种群结构与多样性,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忍冬属代表性种质的指纹图谱,还选出了一个优异种质并构建了其繁育与保质栽培技术。研究对忍冬属优良种质的保育和开发提供了参考。(1)以湖南、山东、河南及美国地区的29份忍冬属种质为对象,分析了种质间的形态、产量、药用成分等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种质间各性状变异显着,为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花蕾性状方面,成熟花蕾棒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方面,头茬花单株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药用成分方面,花蕾中绿原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叶片中木犀草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植株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水平表现为花>叶>茎,木犀草苷含量水平表现为叶>花>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在花、叶、茎中均呈极显着相关。R型聚类结果显示,花中木犀草苷含量、成熟花蕾棒状期、干花率等是重要的区别性状;Q型聚类结果显示,全部种质分为2大类,第一类群为灰毡毛忍冬,第二类群为其他忍冬种质。(2)基于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了 29份忍冬属种质的共859714个有效单核苷酸多态(SNP),并用这些SNP对这些忍冬属种质开展了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种质基本按照地域分布聚集,分为中国北方忍冬,中国南方灰毡毛忍冬和美国观赏忍冬,花蕾颜色和开裂程度是重要的分类性状;明确了初选种质的种属类别。(3)基于ISSR标记技术,构建了 20个代表性忍冬属种质的DNA指纹图谱。PopGen32软件分析显示,20个种质的平均有效等位位点数为1.5437,Nei’s基因多样性为0.3137,Shonnon’s信息指数为0.4702,遗传一致度介于0.4565~1.0000之间;UPGMA聚类在0.735处将20份种质分成灰毡毛忍冬、忍冬和华南忍冬3个类群。(4)以初选种质与多个忍冬属树种的品种为对象,比较了花蕾开裂程度、花蕾棒状期、单株干花重、药用成分等特征,选出了一个优异种质,其具有花蕾不开裂、成熟度一致、花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高等特点,性状能稳定保持。该种质采摘期长达13~15 d;3年生树,每公顷种植12450株,可产干花1145.4 kg,比对照’巨花1号’高16.4%;绿原酸含量4.5%,比对照高60.7%。(5)以选育的优异种质为对象,筛选了适宜的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建立了组培繁殖技术,增殖系数4.7,生根率96.5%;比较了生根剂种类及浓度、扦插基质和时期等因子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建立了扦插繁殖技术,硬枝扦插生根率92%以上,嫩枝喷雾扦插成活率93.6%以上。肥力管理对忍冬良种的保质栽培有重要影响,N、P2O5、K2O单株施肥量分别在45 g、15 g、24 g以内时,每施1g氮、磷、钾肥分别能增加花蕾产量1.98g、8.21g、4.56g;单株产量与氮、磷、钾的肥力效应方程显示,当N、P2O5、K2O分别施34.9~53.6g、13.1~14.4g、18.5~23.8g时,单株产量为387.0~430.3g;磷肥是产量限制的首要因子,有促进花蕾增长、花蕾壁增厚的作用;磷与绿原酸含量呈正相关,磷和钾的协同作用与木犀草苷含量呈正相关。
亓军红[8](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仲捷敏[9](2019)在《苏州文化名人与语文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地方文化进行的地方课程开发,对丰富语文课程内容、促进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综合利用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资料分析等方法,首先,阐述了开发地方课程是时代与教育发展的综合需要,明确其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苏州利用地方文化名人资源进行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势所在。接着,对最可利用的文化场馆、历史事迹、传世作品三种苏州文化名人资源进行了分析,并小述了其开发原则。然后,文章主体部分提出了“走进文化场馆”“了解历史事迹”“学习经典作品”三条途径,在借鉴不同的符合实际的示例的基础上,对三种课程资源分别进行了开发设计。最后,还就课程开发时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申思[10](2019)在《基于水资源影响下的阿坝州汶川县城镇规划优化》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水作为我们生产生活所必须的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存在着开发不合理、用水效率低、污染控制不力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本身也存在时间上差异较大和空间上分布不均的情况。造成了现阶段许多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无法满足其城镇发展规模的困境,水资源在这些地区已经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变为了对进一步发展的约束作用,形成了“门槛”效应。一个地方的城镇规划,作为该区域发展的先行设计,不仅是谋划未来愿景的蓝图,更重要的是解决现状问题的方案。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当下面临着城镇化水平急需提高、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约束、环境保护力度不足、资源需求增大等多重区域发展的压力,地区现状的困境使其对城镇规划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对水资源与规划的关系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而规划工作者也逐渐重视水资源对规划的影响作用,不少城市规划在对水资源因素的考量中,已经从规划后期进行水资源角度的可行性论证,变为了规划前期将水资源作为先决条件来考虑。总之,“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地、以水定城”已成为城镇规划中必不可少的规划原则。阿坝州的汶川县,位于岷江上游流域,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之一。从5.12地震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枯水期供需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引起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敏感地带增多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城乡环境问题加剧以及水污染引起水环境功能退化等问题。目前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论文基于水资源的影响对阿坝州汶川县的城镇规划进行合理优化,以期解决地区水资源与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论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梳理了水资源与规划相关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研究区域的概况。第二个部分,对研究所借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为后续的分析研究和城镇规划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的社会经济规模、产业、土地这个几个方面对水资源与城镇规划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分析和规划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径。第三部分,分别通过对人口规模的阈值计算,产业与用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产业行业用水效率计算,土地规模、结构、布局的量化分析的方法,对水资源与城镇规划中的人口、产业、用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规划相应的优化措施。第四部分,根据前文研究出的规划优化措施,得出城镇体系和发展定位的规划优化结果。按照分析出的优化原则,结合社会、经济、水资源优化后的规划指标,计算出社会经济规划优化后的发展规模预测,并对比上位规划要求证明此次城镇规划优化的合理性。
二、银杏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杏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概况 |
1.2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概况 |
1.3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
1.4 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荔浦市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植被类型 |
2.2 民族概况 |
第3章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查阅 |
3.3.2 野外调查 |
3.3.3 访问调查 |
3.3.4 室内整理 |
第4章 荔浦市药用植物的现状与特点 |
4.1 荔浦市药用植物种类多样性 |
4.1.1 科的组成特点 |
4.1.2 属的组成特点 |
4.2 荔浦市药用植物性状组成 |
4.3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类型 |
4.4 荔浦市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的多样性分析 |
4.5 荔浦市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
第5章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利用的基本情况 |
5.1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利用种类的多样性 |
5.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多样性分析 |
5.3 药市上交易的老班药 |
5.4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 |
5.5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的交易情况分析 |
5.5.1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的来源与去向 |
5.5.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的交易价格 |
5.5.3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的大宗药材 |
第6章 荔浦市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 |
6.1 荔浦市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多样性 |
6.2 荔浦市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在样方中出现的情况 |
6.3 荔浦市重点药用植物在药材市场交易情况 |
6.4 荔浦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第8章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8.1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管理现状 |
8.2 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8.3 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荔浦市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2018-2020年的交易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以盘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改革 |
二、农村“三变”改革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四、乡村社会治理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贫困成因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全面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意义 |
一、充分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
二、深刻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 |
三、系统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准确把握“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 |
一、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方向目标一致 |
二、农村“三变”改革契合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要求 |
三、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主体依赖相同 |
第三节 农村“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创新 |
一、农村“三变”改革是产业兴旺发展的实践创新 |
二、农村“三变”改革是乡风文明进步的实践创新 |
三、农村“三变”改革是生态宜居建设的实践创新 |
四、农村“三变”改革是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创新 |
第三章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践 |
第一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 |
一、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开路先锋 |
二、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先行试点 |
三、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政策保障 |
第二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几个阶段 |
一、探索试点阶段(2014 年初——2015年2 月) |
二、整市推进阶段(2015 年 3 月——2015 年 11 月) |
三、全省推进阶段(2015 年 12 月——2017 年 8 月) |
四、国家试验阶段(2017年9 月至今) |
第三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基本做法 |
一、强领导优格局 |
二、抓顶层重设计 |
三、广宣传强培训 |
四、推改革夯基础 |
五、推示范促带动 |
第四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成效 |
一、变了方式优了结构 |
二、激活动力丰富业态 |
三、促进增收助推脱贫 |
四、党建引领拉动增长 |
五、提升素质优化治理 |
六、促进发展振兴乡村 |
第五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模式创新 |
一、伙伴合作共赢发展模式 |
二、国有平台公司兜底发展模式 |
三、区位优势促进发展模式 |
四、资源催生带动发展模式 |
五、金融扶持发展模式 |
第六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经验 |
一、“一村一社”搭建改革平台 |
二、“5+8”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
三、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
四、创新实施“三变+” |
第四章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新困境 |
第一节 “资源变资产”面临的新困境 |
一、农村分散的集体土地资源确权困难 |
二、交织的土地资源政策给确权带来困难 |
三、“资源变资产”的评估及法律界定模糊 |
四、“资源变资产”后的资产管理主体不明 |
第二节 “资金变股金”面临的新困境 |
一、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影响资金折股 |
二、农民贷款入股效果不佳影响资金折股 |
三、资金的股权和收益量化困难影响权益分配 |
四、“资金变股金”无盈利的苦恼 |
五、“资金变股金”盈利后的烦恼 |
第三节 “农民变股东”面临的新困境 |
一、“农民变股东”后股东履职及管理的忧愁 |
二、“农民变股东”股东稳定性的无奈 |
第四节 农村“三变”改革面临的其他新困境 |
一、“三变”改革进入阵痛期,产业分割取舍难 |
二、“三变”改革进入缓冲期,市场主体意识弱 |
三、“三变”改革进入风险期,市场占有率低 |
四、“三变”改革促进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有困难 |
五、“三变”改革助推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不容易 |
六、“三变”改革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简单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优化 |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健全农村“三变”改革的法律法规 |
一、完善法定流转方式 |
二、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
三、严格依法明确农村土地权归属 |
四、依据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二节 全面加强政府整体性治理 |
第三节 遵循规律激活市场强化企业监管 |
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健全风险防范 |
二、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以强化管理 |
三、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稳定市场 |
第四节 转变方式增加路径培养职业农民 |
一、组织培训提高当下农民整体素质 |
二、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统筹协调鼓励社会广泛参与 |
一、提供多元渠道提高社会群众的参与度 |
二、积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三变”改革 |
三、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推进“三变”改革 |
第六节 推进“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
一、坚定不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
二、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深化和完善农村“三变”改革 |
三、以“三变”改革为出突破口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四、重点规范提升乡村振兴示范点“三变”改革,为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实践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银杏叶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营养成分 |
2 功能特性 |
3 综合利用 |
3.1 食品及保健品 |
3.1.1 保健饮品 |
3.1.2 食品添加剂 |
3.2 药品 |
3.3 化妆品 |
3.4 饲料添加剂 |
4 展望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沼液对两株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沼液的产生及性质 |
1.2.1 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 |
1.2.2 水解类酶 |
1.2.3 维生素 |
1.2.4 氨基酸 |
1.2.5 植物激素 |
1.2.6 抗生素 |
1.2.7 腐殖酸 |
1.3 沼液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沼液直接粗放回用技术 |
1.3.2 生态净化处理工艺 |
1.3.3 生化处理技术 |
1.3.4 高附加值开发处理工艺 |
1.3.5 沼液处理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 三七根腐病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三七概况 |
1.4.2 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
1.4.3 三七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
1.4.4 三七根腐病的防治现状 |
1.4.5 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 |
1.5 沼液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1 沼液防治植物病害的种类 |
1.5.2 沼液防止植物病害现状 |
1.5.3 沼液防治植物病害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
第2章 研究方案及主要内容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流程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标靶病原菌 |
3.1.2 实验所用沼液 |
3.1.3 培养基 |
3.1.4 药品 |
3.1.5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析测定项目 |
3.2.2 供试病原菌的培养 |
3.2.3 沼液处理方法 |
3.2.4 抑菌试验方法 |
3.2.5 数据处理方法 |
3.2.6 实验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蒸发量的浓缩液对两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4.2 不同浓缩温度得到的猪沼浓缩液对两株病原菌抑制效果的影响 |
4.3 不同用量的沼液浓缩液对两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4.4 对浓缩液的不同处理温度对两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影响 |
4.5 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分别萃取原沼液所得活性物质对两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4.6 不同有机溶剂分别萃取沼液浓缩液所得活性物质对两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4.7 不同有机溶剂依次萃取沼液浓缩液得到的活性物质对两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4.8 植物抑菌活性成分与其发酵后的沼液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 |
4.9 9种不同化学杀菌剂与发酵后的沼液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不同蒸发量对沼液浓缩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5.1.2 不同浓缩温度对沼液浓缩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5.1.3 不同用量对沼液浓缩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5.1.4 不同浓缩液处理温度对沼液浓缩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5.1.5 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分别萃取原沼液的抑菌效果对比研究 |
5.1.6 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分别萃取沼液浓缩液的抑菌效果对比研究 |
5.1.7 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依次萃取沼液浓缩液的抑菌效果对比研究 |
5.1.8 不同植物天然抑菌成分乙醇提取物与沼液的抑菌效果对比研究 |
5.1.9 不同化学杀菌剂毒力对比研究 |
5.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忍冬属种质资源概况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资源分布 |
1.1.3 利用价值 |
1.2 忍冬等木本药用植物性状变异研究 |
1.2.1 形态学变异研究 |
1.2.2 细胞学变异研究 |
1.2.3 生理生化变异研究 |
1.2.4 分子标记研究 |
1.3 忍冬等木本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
1.3.1 木本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
1.3.2 忍冬属种质育种研究 |
1.3.3 育种的对策 |
1.4 忍冬属种质繁殖技术研究 |
1.4.1 忍冬属种质组织培养研究 |
1.4.2 忍冬属种质扦插繁殖研究 |
1.5 忍冬良种保质栽培研究 |
1.5.1 肥力管理对忍冬生长的影响 |
1.5.2 肥力管理对忍冬质量的影响 |
1.5.3 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忍冬属多种质的性状遗传变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与耗材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观测性状指标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性状变异 |
2.2.2 产量性状变异 |
2.2.3 药用成分含量变异 |
2.2.4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5 主成分分析 |
2.2.6 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3 忍冬属多种质的亲缘关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基因组DNA提取 |
3.1.5 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3.1.6 测序数据统计 |
3.1.7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1.8 酶切数据统计 |
3.1.9 酶聚类检测SNP |
3.1.10 忍冬属群体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
3.1.11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2 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
3.2.3 测序数据统计 |
3.2.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2.5 酶切数据统计 |
3.2.6 忍冬属群体SNP杂合度分析 |
3.2.7 忍冬属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3.3 小结 |
4 忍冬属多种质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验引物 |
4.1.3 试验试剂 |
4.1.4 试验仪器 |
4.1.5 忍冬属种质基因组DNA提取 |
4.1.6 忍冬属种质ISSR反应体系建立 |
4.1.7 忍冬属种质ISSR-PCR退火温度 |
4.1.8 忍冬属种质ISSR引物筛选 |
4.1.9 忍冬属种质ISSR扩增 |
4.1.10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结果 |
4.2.2 引物筛选 |
4.2.3 引物退火温度选择 |
4.2.4 多态性分析 |
4.2.5 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4.2.6 DNA指纹图谱构建 |
4.3 小结 |
5 忍冬属种质的优株选育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试验仪器 |
5.1.4 '优株'选择 |
5.1.5 '优株'植物学性状鉴定 |
5.1.6 '优株'植物学性状稳定性观测 |
5.1.7 '优株'品种比较试验 |
5.1.8 采样与观测 |
5.1.9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选育 |
5.2.2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评价 |
5.2.3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生长适应性 |
5.3 小结 |
6 忍冬属优良种质繁育与保质栽培技术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试剂与肥料 |
6.1.3 仪器设备 |
6.1.4 试验地点 |
6.1.5 组培试验设计 |
6.1.6 扦插试验设计 |
6.1.7 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差异性分析 |
6.1.8 种质维持的肥力管理试验 |
6.1.9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忍冬优良种质组培试验分析 |
6.2.2 忍冬优良种质扦插试验分析 |
6.2.3 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差异性分析 |
6.2.4 忍冬优良种质维持的肥力管理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苏州文化名人与语文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苏州文化名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础 |
第一节 地方课程的内涵及开发价值 |
一、“地方课程”的内涵 |
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
三、地方课程的开发意义 |
第二节 地方课程的开发依据 |
一、课程标准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 |
三、语文课程资源拓展的需求 |
第三节 苏州文化名人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势分析 |
一、苏州文化名人辈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二、文化名人相关的资料整理已具相当规模 |
三、苏州现有的校本课程的基础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苏州文化名人与语文地方课程 |
第一节 苏州文化名人资源的内涵 |
一、吴文化与苏州文化 |
二、苏州文化名人的定义 |
第二节 最可利用的苏州文化名人资源 |
一、文气绕梁——文化场馆类 |
二、名人旧事——历史事迹类 |
三、诗文千古——传世作品类 |
第三节 苏州文化名人资源进入语文地方课程的开发原则 |
一、体现地方课程的“地方”特色 |
二、贴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
三、注意学生、教师、学校三者之间的匹配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苏州文化名人地方课程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走进文化场馆,力求“知”“行”统一 |
一、了解为先 |
二、实地参观 |
三、综合展示 |
第二节 了解历史事迹,培养读写听说能力 |
一、总体设计 |
二、环节一:“读”“听”皆有得的收集 |
三、环节二:“写”出旧故事 |
四、环节三:“说”与大家听 |
第三节 学习经典作品,从不同维度培养核心素养 |
一、通过阅读教学开阔眼界 |
二、内化经典作品促进写作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实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一节 “走进文化场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
一、各地区资源分配不平衡及其相关问题 |
二、活动中的“语文”性之凸显 |
第二节 “了解历史事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
一、学生的信息来源 |
二、教师对于信息的判定 |
第三节 “学习经典作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
一、教材开发的问题 |
二、活动难度与兴趣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附录 |
后记 |
(10)基于水资源影响下的阿坝州汶川县城镇规划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条件 |
2.1.1 地理概况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生态资源条件 |
2.1.5 土地资源情况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2.2.1 经济情况 |
2.2.2 社会发展情况 |
2.3 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问题 |
2.3.1 河流水系 |
2.3.2 降雨量及蒸发量 |
2.3.3 水能开发情况 |
2.3.4 水资源使用情况 |
2.3.5 水质情况 |
2.3.6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理论研究 |
3.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3.2 “门槛”理论 |
3.3 “点轴”理论 |
3.4 “三条红线”约束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 |
3.5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3.6 中心地理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资源对城镇规划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水资源与城镇规划在制度层面的关系 |
4.2 水资源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关系 |
4.3 水资源与城镇产业发展规划的关系 |
4.4 水资源对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资源对人口规模的承载分析 |
5.1 水资源影响下的人口规模计算方法选取 |
5.1.1 基于“三生”角度的水资源可承载人口计算 |
5.1.2 “量”与“质”角度的水资源可承载人口计算 |
5.1.3 基于情景模拟的水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分析 |
5.2 水资源可使用量预测 |
5.2.1 地表水可利用量预测 |
5.2.2 地下水可利用量预测 |
5.2.3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预测 |
5.3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人口规模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资源影响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及规模 |
6.1 水资源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
6.1.1 相关分析理论 |
6.1.2 水资源与产业结构相关度检验 |
6.2 水资源对第一产业的结构及产业模式的影响 |
6.2.1 第一产业GDP构成与用水结构的相关分析 |
6.2.2 水资源对第一产业模式和选择的影响 |
6.3 水资源对第二产业的结构及产业模式的影响 |
6.3.1 水资源与第二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
6.3.2 水资源约束下第二产业中行业发展的选择 |
6.3.3 水资源对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影响分析 |
6.4 水资源对第三产业结构影响及发展选择 |
6.4.1 第三产业用水结构与产值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6.4.2 基于水资源影响下的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水资源影响下的城镇用地规模及用地布局优化 |
7.1 水资源影响下的汶川县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
7.2 水资源影响下的汶川县土地结构规划 |
7.2.1 水资源对汶川县土地结构规划的影响机制 |
7.2.2 基于水资源影响的汶川县土地结构优化 |
7.3 水资源影响下的汶川县用地布局优化 |
7.3.1 用地布局优化原则及方法 |
7.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体优化方案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汶川县城镇体系及发展定位的优化 |
8.1 汶川县城镇发展总体布局的优化 |
8.2 汶川县城镇发展定位的优化 |
8.3 汶川县城镇体系规划的优化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城镇社会经济规划的优化结果及合理性分析 |
9.1 水资源对经济社会规模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 |
9.2 城镇规划优化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预测 |
9.2.1 人口及城镇化预测 |
9.2.2 地区生产总值及三产结构预测 |
9.2.3 畜牧数量预测 |
9.2.4 城镇生态环境用地预测 |
9.2.5 土地资源利用及灌溉面积发展预测 |
9.3 与发展规模相匹配的水资源需求量预测 |
9.3.1 生活需水预测 |
9.3.2 工业需水预测 |
9.3.3 农业需水预测 |
9.3.4 生态需水预测 |
9.3.5 需水总量预测 |
9.4 水资源承载力角度的社会经济规划优化的合理性分析 |
9.4.1 规划优化的合理性分析方法 |
9.4.2 规划优化的合理性分析结果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银杏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苏钰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以盘州市为例[D]. 周金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银杏叶的功能特性及综合利用[J]. 包蓉,陈佳. 基层农技推广, 2021(04)
- [4]沂河下游郯邳银杏林业遗产保护研究[D]. 张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沼液对两株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D]. 刘继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D]. 曾慧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苏州文化名人与语文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 仲捷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10]基于水资源影响下的阿坝州汶川县城镇规划优化[D]. 申思.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