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经济折戟沉沙数据通信一枝独秀(论文文献综述)
孙嘉唯[1](2020)在《上海实体书店新业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经济的繁荣,在网络书店入市和数字化出版的冲击下,人们的购书方式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受电商冲击较早且影响较大的零售业态,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选择转型发展,用多元业态弥补图书销售上的困难。从中国全国实体书店的发展水平来看,因为上海独特的政治经济地位,上海实体书店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本文认为,近几年,上海书店经营的总体业态已经远远突破了以前的“书店即图书售卖场所”的认知,呈现出多样化经营与发展的新格局。以上海实体书店为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各类书店的新业态,并建立较为科学的、符合文化产业标准要求的评估体系,将有利于从多方位、多角度,与时俱进地为我国实体书店的发展作出合理的测评,以此为依据提供调整策略,对于未来探寻实体书店转型和业态创新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文献调查,回顾建国以来上海实体书店的发展历程,对当下上海市实体书店新业态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和整体描述;在综合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上海现实,对上海现有新业态书店做了具有独创性的类别划分,并选取各类典型案例,论述其发展特点和业态转型方式;同时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建立较为完整的新业态实体书店评估指标体系,就该体系对实体书店的新业态进行初步的典型案例性测评。实体书店在发展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但在新零售的大背景下,也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基于调研和测评结果,本文对实体书店新业态发展提出四项建议: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聚合为驱动,以场景构建为框架,以文化增值提升价值。
曹雅丽[2](2018)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力量,而作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键角色,风险投资行业在资本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萌芽之初致力于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服务,到如今全面支持国家发展政策,几乎实现了全行业覆盖、全生命周期渗透的规模,风险投资在促进企业创新、提升投资效率、完善治理机制和优化信息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企业长久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的深度改革,贡献了绝无仅有的力量。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亦步亦趋”,到如今成长为引领行业变革的先行者,风险投资在坚持自我成长的同时,逐步成为中国经济转轨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风险投资在企业并购市场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仅次于海外并购的活跃力量,而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并购活动,在宏观层面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微观层面是企业发展战略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所在。但现有文献鲜少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尤其对企业并购的考察局限于局部视角,无法形成系统的框架。全面探索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活动的影响,成为扣紧风险投资行业与企业并购市场发展趋势的新时代要求。此外,当前阶段正是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历史转折期,本土风险投资机构迅速崛起,外资机构的占比相对缩小,发展模式出现新的变化,新一代投资人成为行业规则的改写者,而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使得企业并购的全球性和战略性要素逐渐凸显,也将战略价值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转折性变化为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2009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将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作为研究核心,进行了层层递进式考察。本文将并购活动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阶段,事前以并购可能性为主,考察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事前阶段的影响;事中以并购频率、并购规模、现金支付、控制权转移、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关联交易及并购溢价为主要行为特征,系统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事中阶段的影响;事后以并购绩效为主,考察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事后阶段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并购行为特征变化形成的间接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风险投资特征的差异性影响、制度效率地区差异和企业产权性质差异是否会造成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的差异性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可能性方面,本文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能够显着促进企业的并购可能性,并且这一影响在制度效率较高的地区和民营企业样本中更加显着。此外,联合投资方式对企业并购可能性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区分外资和国有背景特征的检验则不具有显着性。第二,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方面,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有显着更高的现金支付、更可能寻求控制权的转移、更不可能进行关联方并购、更少聘请专业咨询机构。但在并购频率、并购规模和并购溢价方面,没有发现风险投资的显着影响。此外,联合投资对现金支付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当风险资本的外资背景时,企业在并购中更不可能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在制度效率较低的地区,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更可能在并购中获取控制权、更不可能进行关联交易;而在制度效率较高的地区,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更可能采用现金支付,更不需要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在民营企业样本中,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更可能采用现金支付,也更可能寻求控制权转移,但更不可能进行关联方并购。第三,在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绩效方面,在以EPS为基础衡量的并购绩效中,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后两年内的绩效变化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并且,高比例的现金支付是风险投资间接导致并购绩效下降的重要因素。此外,国有背景的风险资本是造成并购绩效显着恶化的主要因素,风险资本对短期绩效的负向影响在制度效率较低的地区更为显着,而对长期绩效的负向影响在两类地区之间没有太大差异。风险资本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综合本文研究结论可知,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活动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阶段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风险投资的“教练”和“参谋”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更积极地引导企业进行并购活动,使企业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有关联关系的目标范围,也有更强的实力采用现金支付,并将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作为战略布局中的必要手段。同时,当风险资本的职业能力获得了市场和企业的充分认可时,可能会对专业咨询机构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上述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更加关注于战略特征,但也证实了风险投资对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中,必将成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最后,对于企业并购热潮应当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本文对主板上市公司的考察中,现金支付、控制权转移、非关联方并购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次并购浪潮的战略特征。值得肯定的是,风险投资在其中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具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并购活动中,如何确保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例如,在业绩表现方面,并购的战略价值需要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渐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未来值得期待的新话题。
田忠卿[3](2017)在《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自1990年前后开始迅速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对外传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更加适应国际舆论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也还保留着一些中国固有观念的印记。在当下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上升的环境下,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的建构也被提上日程,中国的对外传播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尤其是对外传播观念的演变,进行一个梳理。由于中央电视台正是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以央视对外传播为例的考察能够揭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嬗变的全过程。本文从冷战史的视野出发,首先对新中国对外宣传史进行了鸟瞰式的梳理,将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历程以1990年前后为界划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外宣实践中形成较为强劲的“斗争”观念,且形成的话语体系与主流世界的舆论体系也是完全不同的,这是1990年代中国电视外宣开始迅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局面。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对外传播的重心转移到电视媒体上的时段,这一过程到1992年基本完成。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办和海外节目中心建立为标志,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以后的电视对外传播在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观念演进线索,但在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200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从1992年到1997年前后,中国的电视外宣基本是针对国外关于中国报道的“回击”,以一种斗争的姿态进行对外宣传,这种传播方式是基于中国方面自身需求的,在节目的制作、编排上以中方能够迅速有力地回应西方有关报道为目的,而非为了吸引受众;1997年前后,由于认识到中国对外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准相较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严重不足,开始逐渐淡化“回击”式的对外传播,而是开始关注自身“专业化”程度,注重节目内容质量和制播水平的提高,虽然开始重视受众的感受,但追求“专业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差距,这在客观上也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到2001、2002年,中国的外部舆论压力稍有缓和,对外宣传开始注重“说明中国”,抛开了对西方媒体的单纯回击或竞争,逐步成体系地对国外受众介绍和说明真实的中国,这是有意识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2003年-201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说明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对传播体系进行自主规划的意识,但仍然建立在颠覆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基本思路上,仍然是一种回应,属于“被动宣传”。从2003年开始,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开始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关注点,提高国际新闻直播能力、搭建海外电视播出平台、建立海外记者站、提高海外家庭和酒店的频道入户率、开设多语种对外频道等,都在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并取得巨大成果。在具有了一定的海外传播能力后,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中国文化吸引海外受众、主动拓展海外市场,这已经变成“主动传播”。2013年以后,对外传播观念发展的主线是全面建构话语权。在中国国力增强的情况下,必然寻求与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舆论话语权。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电视台在本土化和国际深度合作方面有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海外认可度大大提升。全面建构话语权的进程方兴未艾,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在未来进一步建构话语权的时代,最关键的一点是处理好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让西方受众感到疏离,也不能完全融入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中国在国际舆论平台上建构自己的话语权时面临着三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对内传播规则束缚对外传播规则、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中国民间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外宣工作者要在具体工作中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之外,还要吸取国外媒体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经验。在外宣决策层面应当确立建立起内外有别的对外宣传机制,中央电视台应该进一步明确在对外传播格局中的定位、以非常手段打开局面、疏导对外传播领域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李英莉[4](2016)在《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50年代,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一经出版,就震动了当时的美国文坛,被《纽约时报》誉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之作和“垮掉一代”的圣经。从此,《在路上》这部小说成为了通向自由、理想和生命之路的象征。凯鲁亚克在二战以后走上美国文坛,战后的美国尽管面临着冷战、战后重建等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但是获胜的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增长,消费增加,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消费社会”时代。它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并不断破坏着强调节约、俭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当生产不是为了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消费时,消费社会带来了公共话语和思维方式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文学创作,使文学创作展现出新内容。对凯鲁亚克的研究不能无视美国“消费社会”崛起这一时间点,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关注凯鲁亚克的小说,目的就是把凯鲁亚克还原到他所在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在这一背景下展现出的美国文化中的新意象。消费社会的逻辑在鲍德里亚看来是一个消失了象征的存在。传统的物品具有意义功能和象征功能。在消费社会中,传统的物品变成了纯粹功能性的物品,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它们可以随意组合和拆卸。消费者消费的物品不是其本身而是符号,符号代表着差异。人们就是在消费符号的意义上消费着一切,包括自己本身。“消费社会”理论为凯鲁亚克小说的研究,尤其是《在路上》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在路上》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由、开放、反叛这样的话语框架中,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往往被框进传统与现代,束缚与反抗的二元对立中。在消费社会的理论视角下研究凯鲁亚克的小说会发现,凯鲁亚克并非在写反抗,相反,他迎合了一个新时代的价值观。本文从“建国”和“立人”两个角度分析了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首先,从建国的角度上来说,凯鲁亚克希图在二战之后,发现美国的新价值。凯鲁亚克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镇与城》可以看成是《在路上》的序幕,美国的小镇价值观不足以应付二战后美国人的精神渴望,凯鲁亚克通过一家两代人的价值冲突,展现了美国小镇道德观的消逝以及城市价值观对小镇价值观的接管。小镇青年开始走出小镇,上路去寻找他们心目中的美国。上路是寻找的开始,路也是开放的视野。在消费社会理论下重读《在路上》会发现,凯鲁亚克通过对城市的叙事,展现了新的美国社会形态,这个美国是小镇价值观消逝以后出现的新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充斥着汽车、毒品和性,这些文化符号较为充分地展现了美国的消费社会景观和美国新的价值观,即流动性、变化性、符号性。凯鲁亚克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常被评论者视作反抗的急先锋,如果把小说中的主人公放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会发现,以迪安为代表的人物不是主流社会的反叛者,而是凯鲁亚克塑造的一个美国新英雄。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天国道德已经被淘汰,人世间的俗念开始恣意妄为了。美国文化已转向享乐主义,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这些主人公从生产的主人公变成了消费的主人公,他们身上体现着技术威能的神话。凯鲁亚克试图通过“在路上”去发现美国,漫游带来了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融合,但是,所谓的融合不过体现了美国意识形态的霸权。霸权很隐蔽,它往往隐藏在反抗的外衣下,展现出霸权,需要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模型是分子生物学的模型——双螺旋结构。第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由迪安的主人能指和萨尔对迪安的认同所体现出来的拜物教逻辑共同完成的,第二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抗、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这两个螺旋互相缠绕、相互反对,透过双螺旋结构能够发现,凯鲁亚克对美国意识形态的认同是支撑着双螺旋结构的核心。第二个模型是拓扑学的模型——莫比乌斯环。通过分析凯鲁亚克小说中频现的毒品和性的意象揭示它们背后的意义,对毒品的使用,对性的开放证明了新美国的力量,但这只涉及到了毒品和性的一层意义,另一方面,毒品和性带来的迷醉实际上说明的却是缺失,这两个意义将组成一个完整的莫比乌斯环,它意味着,在这个消费社会里,永无止境的不是快感而是创伤,这才是凯鲁亚克写作毒品和性的最终目的。写作《镇与城》和《在路上》这两部小说的时候,凯鲁亚克正值青春,他笔下的美国也是一个青春的美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也有了变化,后期的小说,例如《荒凉天使》、《孤独旅者》、《大瑟尔》等,已经从对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转向了主体自我的认知,如果说民族身份的建构更多是向外的,那么,对主体的认知则是向内的。这涉及到了分析凯鲁亚克小说的另一个层面——“立人”。消费社会的逻辑带来了主体存在的深渊。消费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主体”,是一个伪主体,是被符号化了的命名包裹着的一个“空无”,主体不是被语言询唤,就是成为镜像主体,主体向死而生,凯鲁亚克通过不同名字的“我”的行动来寻找“我是谁”的答案——我是空无,这是主体存在的深渊。面对主体存在的深渊,凯鲁亚克设计了救赎之路。他采用的策略有三,一是以怀旧作为直面主体存在的深渊的策略,怀旧最终走向在消费社会中确立意义。第二个策略,凯鲁亚克通过对消费社会中死亡和死亡感的体验,用焦虑反向呼唤可以循环进生命循环中的死亡,凯鲁亚克写死亡,写的是一种奢侈,在生命受实用性支配的系统中,死亡是唯一的替代办法。策略之三,用寻根制止焦虑,这里,凯鲁亚克寻找的根生长在城市中而非在乡村中。城市像鸦片一样吸引着主人公,对城市的思念是城市人优越性的体现,是他们把握世界能力的证明。寻找本身成了现代人的身份证。从对消费社会景观的认同到对消费社会符号化人的质疑,凯鲁亚克一直在用他的小说揭示符号化的魔鬼面具,但是他却被大众文化符号化了。他被封为“垮掉之王”,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流行和时尚,他被媒体聚光、展现、售卖,他成了反叛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凯鲁亚克被美国60的年代文化所改写,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被中国式的接受。
杨文学[5](2016)在《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的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近平开篇九问1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旧话题,不断被刷新纪录的贪官激活的当下,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却填写了一份感动国人的答卷。一个用27年的心血,创造了一个年销售额60多亿元、为国家一年就纳税近10亿元的财
沈佳俊,徐剑华[6](2014)在《P3,两情若是久长时》文中提出P3联盟虽然折戟沉沙,但是世界航运版图在P3的催化下,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世界班轮运输市场进入超级联盟竞争时代的大格局已经不可逆转,并不会因为P3联盟被否决而退回到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和单打独斗的时代。不领证的隐形P3联盟也许同样威武,并继续引领行业。
李辉[7](2014)在《社会主义管理的历史、逻辑与趋势探析 ——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建构》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以其固有的优越性,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管理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支撑,社会主义只能停留在蓝图设计的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无法体现。以比较分析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来探寻社会主义管理的历史与逻辑,进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正确解读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波澜起伏,更能将其与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改革相互印证,这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大致分为6个部分:第1章绪论,就选题缘由与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等作出详细说明。第2章社会主义管理概述,则由管理的概念、起源、职能到管理和国家间的关联论证,透过“国家管理”和“管理国家”之争,对社会主义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第3章社会主义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笔者会对社会主义过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思考。其中,理论梳理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实践沿革则主要通过对社会主义管理的阶段性划分予以阐述,滥觞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变革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第4章社会主义管理的逻辑,经由对管理一般逻辑的分析,社会主义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其运行逻辑包含三个层次:与稳定性相统一的以利益为核心的根本逻辑,与动态性相统一的以权变为特征的现实逻辑,此外还有落实于不同管理场域的操作性的功能逻辑,三者耦合互动,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社会主义管理的具体模式、方法及走向。第5章社会主义管理的未来趋势,是将之前分析的结论与当代语境下影响未来社会主义管理的三大要素相结合所做出的预测,社会主义管理理念的重塑,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升级,社会主义管理战略的创新是未来社会主义管理的发展趋势。第6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建构,由剖析这一体系的内涵和特征入手,依据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等权威文件的解读,依次对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管理体系、经济管理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及文化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关于社会主义管理还需澄清以下几点:①社会主义管理模式的成败无关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劣②有共性,无模式是社会主义各国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③社会主义管理必须不断完善顶层设计④社会主义管理必须强调开拓创新,动态发展⑤社会主义管理必须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系统地对社会主义管理进行全景式解剖,归纳总结社会主义管理的共性与个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管理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有共性,无模式”是社会主义各国在管理实践中最为现实和理性的选择。第二、打破对社会主义管理研究的传统范式,合理界定社会主义管理与国家管理二者之间的界限(之前的研究在这一问题上总是纠缠不清),正视社会主义管理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国家作为主要框架来研究管理,跳出抽象的意识形态窠臼,使得社会主义管理更丰满、更真实、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第三、正视并尊重管理自身的规律,社会主义并不能改变客观存在的管理规律,如何正确认识并利用管理规律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才是更重要的目标,因此管理工具价值的日益彰显(而不是被蒙蔽)才是社会主义管理应有的特征。第四、从社会主义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于社会主义各国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发掘其中隐藏的管理逻辑,并以此为依据来对社会主义管理的未来趋势作出预测,整体结构一气呵成,更具有条理性。第五、在全球化背景下把握社会主义管理的最新脉搏,关注各国的管理变革浪潮,探寻其逻辑的演变,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更强的时代性,以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管理变革来作为重点个例进行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建构进行系统的阐述,进一步提升了本文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直以来对社会主义管理的研究缺乏系统分析,从而显得支离破碎的问题,将社会主义与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基础之上的跨学科分析虽然艰难,但无疑将更加全面和客观。本文竭力解决如下关键问题:社会主义管理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究竟发挥何种作用;社会主义管理的逻辑起点源自哪里;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管理的传统模式有无关联;社会主义管理在逻辑上是否存在共性;社会主义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刻演变如何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管理变革的不断深入,后续的研究将持续展开。
徐雪平[8](2013)在《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营销渠道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GN公司营销渠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GN公司营销渠道所面对的挑战进行了预测,最后对GN公司营销渠道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实施新方案的保障措施。本文认为:第一,企业设计和管理营销渠道的能力是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对自身命运和前途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第二,GN公司的营销渠道在过去发展中支撑公司保持了长期持续稳健的发展,是适合中国手机市场的成功模式。第三,随着电信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对手机市场原有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GN公司需要调整优化原来的营销渠道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第四,GN公司营销渠道的优化需要注意平衡对自身优势的发挥与为适应变化而进行的创新,才能确保新旧渠道模式的平稳过渡。第五,新的渠道方案应以完全代理商渠道为基础,适时进入运营商渠道和互联网渠道。第六,新的渠道方案实施时应先巩固完全代理商渠道、在此基础上实现运营商渠道的突破和对互联网渠道的适应;整个过程中应注意平衡各方利益冲突和矛盾,确保实施方案稳步推进。
王曾泉[9](2013)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技术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生存环境却不断恶化。由于行业规模过度扩张,导致了全球市场范围内的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迅速,多数企业的利润十分微薄,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认清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效率现状和变动趋势,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笔者首先综述了中外学者对于效率研究的相关文献,然后对于DEA方法,尤其是Malmquist指数的推导,进行了阐释。基于此,构建了一套投入——产出体系,对31家样本企业在2006至2011年间的技术效率现状和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多数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效率现状都比较理想,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年均都有增长,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各企业规模效率普遍惨淡,行业内存在着“企业规模不足”和“行业规模过大”这样一对矛盾。基于此,笔者就如何提高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重点是加强行业整合,改变行业内企业过多的现状。
戴钢,魏天飞,宋首屹,张楠,李洁净,安然,王彬[10](2012)在《血战到底 输不起的包装装潢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包装工业》杂志深度报道广药与加多宝红罐"包装装潢权"争夺大战,独家解析"红罐包装"背后的秘密。广药与加多宝首轮"王老吉"商标仲裁案硝烟未散,围绕红罐"包装装潢权"的新一轮争夺大战又已上演。一个简单的红罐包装为何值得双方如此火拼?红罐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到底何为"包装装潢权"?"包装装潢权"对企业真的如此重要吗?
二、网络经济折戟沉沙数据通信一枝独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经济折戟沉沙数据通信一枝独秀(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实体书店新业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
一、研究的价值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实体书店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有书店一枝独秀(1949-1978) |
一、上海地区新华书店的初期探索 |
二、公私合营,新华书店独家发行 |
第二节 国有书店和民营书店飞速发展(1978-2008) |
一、阅读浪潮下的书业创新 |
二、突飞猛进的书店发展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的困境(2008-2014) |
一、网络书店和数字阅读的崛起 |
二、实体书店“倒闭潮” |
第四节 实体书店“复兴潮”(2014 至今) |
一、政策支持和商业助力 |
二、实体书店转型升级 |
第二章 上海实体书店的经营现状和类别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实体书店总体经营现状 |
一、政策扶持持续有效,市场环境持续向好 |
二、网点规划更加合理,地域分布更趋均衡 |
三、书店发展多元业态,复合打造文化品牌 |
四、文化矩阵联动协同,服务推广全民阅读 |
第二节 各类新业态实体书店的经营特点 |
一、标准化连锁书店 |
二、个性化连锁书店 |
三、主题架构型书店 |
四、知识服务型书店 |
五、产业整合型书店 |
六、跨界复合型书店 |
第三章 上海实体书店新业态的指标评估 |
第一节 实体书店新业态的评估指标体系 |
一、评估的模式和方法 |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优选 |
第二节 各类实体书店样本的指标评估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三、业务运营 |
四、持续发展 |
第四章 实体书店新业态发展的机遇、问题和建议 |
第一节 实体书店新业态的发展机遇 |
一、新零售模式 |
二、文化社群营销 |
三、知识服务和知识付费 |
四、直播 |
五、共享空间 |
第二节 实体书店新业态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主业功能弱化 |
二、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 |
三、人才梯队建设困难 |
四、书店集聚和文化活动产生分流 |
第三节 实体书店新业态发展的建议 |
一、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
二、以技术聚合为驱动 |
三、以场景构建为框架 |
四、以文化增值提升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业态实体书店综合评估指标选择标准》调查表 |
附录B 2019 年上海市新开品牌及特色书店名录 |
致谢 |
(2)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创新 |
第2章 发展现状与现实背景 |
2.1 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2.1.1 美国的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2.1.2 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2.2 企业并购发展现状 |
2.2.1 世界并购市场发展现状 |
2.2.2 中国并购市场发展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3.1 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的内涵与分类 |
3.1.2 并购的内涵与分类 |
3.2 理论基础 |
3.2.1 效率理论 |
3.2.2 信息与信号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交易成本理论 |
3.2.5 小结 |
3.3 文献回顾与述评 |
3.3.1 风险投资文献回顾 |
3.3.2 企业并购文献回顾 |
3.3.3 文献述评 |
第4章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可能性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可能性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拓展研究 |
4.4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拓展研究 |
5.4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6章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绩效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绩效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拓展研究 |
6.4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启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1.1.1 学术价值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状况的不足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2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与背景 |
2.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基本状况 |
2.1.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定义 |
2.1.2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脉络 |
2.2 新中国对外宣传历史概述 |
2.2.1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的阶段划分 |
2.2.2 新中国前四十年对外宣传的主线与媒介 |
2.2.3 1949年-1989年中国外宣史概览 |
3 电视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战场(1989-1992) |
3.1 1989 年以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
3.2 中国对外宣传反思与调整 |
3.2.1 中国对外宣传暴露出的问题 |
3.2.2 1990年前后中西电视传播能力对比 |
3.2.3 1989年后中国对外宣传观念的进步 |
3.3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创办 |
3.4 小结 |
4 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1992-2002) |
4.1 1992 年-2002年国际形势的变化 |
4.1.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 |
4.1.2 1992年之后中国的国际环境 |
4.2 变化的形势下外宣观念的不断调整 |
4.2.1 1992-1997:“回击”——针对国外媒体舆论攻势进行反击 |
4.2.2 1998-2000:“专业化”——节目制作精良化 |
4.2.3 2000-2002:“说明”——介绍真实的中国 |
4.3 小结 |
5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2003-2012) |
5.1 2003-2012 年对外宣传的背景 |
5.1.1 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 |
5.1.2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觉 |
5.3 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方式转变 |
5.3.1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 |
5.3.2 “主动传播”的两条线索 |
5.4 中央电视台对外传播的实践 |
5.4.1 “传播力”:建设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对外媒体 |
5.4.2 “软实力”:重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
5.5 小结 |
6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2013年至今) |
6.1 政治形势与政治需求的变化 |
6.1.1 当下国际政治环境 |
6.1.2 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变化 |
6.1.3 中国对旧体系的“突围” |
6.2 对外传播新需求 |
6.2.1 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对外传播的窘境 |
6.2.2 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改善 |
6.2.3 建立与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话语体系 |
6.3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 |
6.3.1 建构话语体系的理论规划 |
6.3.2 话语权建构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的体现 |
6.4 小结 |
7 对外传播观念与实践的展望 |
7.1 何为话语权建构 |
7.2 如何进行话语权建构—我者与他者之间 |
7.2.1 “我者”—融入抑或同化? |
7.2.2 “他者”—妖魔抑或彼岸 |
7.2.3 “我者”与“他者”之间 |
7.3 当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的问题 |
7.3.1 对内传播规则约束对外传播 |
7.3.2 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 |
7.3.3 最大的障碍: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 |
7.4 “今日俄罗斯”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
7.5 未来电视对外传播的展望 |
8 结语 |
附录: 当事人口述资料七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凯鲁亚克研究综述 |
1.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1.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3.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简述 |
第1章 上路的梦想:寻找一个“新美国” |
1.1 美国小镇道德观的困境 |
1.1.1 城市风尚对小镇价值观的侵袭 |
1.1.2 战争对小镇道德观的摧毁 |
1.2 小镇人物对建设一个“新美国”的实践与思考 |
1.2.1 小镇老辈人对传统的坚持 |
1.2.2 小镇青年的建国使命 |
第2章 路上的发现(Ⅰ):美国消费社会的新意象 |
2.1 在路上的新意象:美国消费社会价值观的确立 |
2.1.1 汽车:消费美国的文化符号 |
2.1.2 视觉化城市:新空间的晕眩 |
2.2 迪安,一个美国新英雄的诞生 |
2.2.1 消费时代的新英雄 |
2.2.2 被消费的迪安 |
2.3 西部,美国精神的变形 |
2.3.1 凯鲁亚克小说中西部的死与生 |
2.3.2 符号化的西部 |
第3章 路上的发现(Ⅱ):美国消费社会的真相 |
3.1 萨尔的追随:意识形态双螺旋的建立 |
3.1.1 追随迪安: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回应 |
3.1.2 酒精、毒品和女人:对意识形态的反向认同 |
3.2 快感幻象:关于美国式创伤的莫比乌斯环 |
3.2.1 致幻剂下的男性主人公:美国式的孤独 |
3.2.2 女性身体的丰盛:一个展现出来的社会脆弱 |
第4章 路上的觉知:消费社会的主体认知 |
4.1 消费社会的主体真相 |
4.1.1 被语言询唤的空无主体 |
4.1.2 拒绝认知主体真相的原因 |
4.2 你到底想要什么 |
4.2.1 是主体的欲望还是他者的欲望 |
4.2.2 欲望幻象的防御机制 |
第5章 路的可能性:寻找主体的救赎之路 |
5.1 怀旧:避免主体深渊的策略 |
5.1.1 贫民窟的浪漫 |
5.1.2 童年的情感 |
5.1.3 寻根的矛盾性 |
5.2 死亡:以神圣跨越主体的深渊 |
5.2.1 被驱逐的死亡 |
5.2.2 神圣的献祭 |
5.3 不彻底的救赎 |
5.3.1 主体异化的宿命 |
5.3.2 他者之死 |
第6章 消费社会中的凯鲁亚克和他的小说 |
6.1 消费社会下被符号化的凯鲁亚克 |
6.1.1 媒体对凯鲁亚克的再塑造 |
6.1.2 中国对凯鲁亚克的跨文化阅读 |
6.2 《在路上》的影像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5)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撷信息 |
二、泪光里的见闻 |
三、哭声里的故事 |
四、泪眼里的肖像 |
五、第三只泪眼 |
1、你在一线实习了一周了,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开拓业务渠道? |
2、你觉得自己能吃得下推销工作中的苦吗? |
六、异样的泪光 |
七、强者的孤独 |
(6)P3,两情若是久长时(论文提纲范文)
P3是联盟还是公司 |
隐形P3同样威武 |
超级联盟竞争格局不会改变 |
(7)社会主义管理的历史、逻辑与趋势探析 ——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管理概述 |
第一节 管理的缘起 |
一、管理起源的评述 |
二、管理的意义与职能 |
第二节 管理与国家 |
一、“国家”概述 |
二、国家管理的意义 |
三、国家制度视域下的管理演变 |
四、“管理国家”与“国家管理”辨析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一、社会主义管理的内涵 |
二、社会主义管理的特征 |
第二章 社会主义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管理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管理思想 |
二、列宁的管理思想 |
三、斯大林的管理思想 |
四、毛泽东的管理思想 |
五、邓小平的管理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管理的实践沿革 |
一、萌动探索期 |
二、稳定拓展期 |
三、变革创新期 |
第三章 社会主义管理的逻辑 |
第一节 管理的逻辑与社会主义管理的逻辑体系 |
一、管理的逻辑分析 |
二、社会主义管理的逻辑体系 |
第二节 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管理根本逻辑 |
一、社会主义管理理论:以利益为核心 |
二、社会主义管理实践:以利益为导向 |
第三节 以权变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管理现实逻辑 |
一、社会主义权变管理的理论依据 |
二、社会主义权变管理的实践验证 |
三、社会主义权变管理的路径依赖 |
第四节 以作用场域为依据的社会主义管理功能逻辑 |
一、社会主义政治管理的逻辑 |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逻辑 |
三、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逻辑 |
四、社会主义文化管理的逻辑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管理的趋势 |
第一节 影响未来社会主义管理发展的要素 |
一、多元耦合的社会主义管理主体(M) |
二、民主意识勃发的社会主义管理对象(0) |
三、同中有异的社会主义管理情境(E) |
第二节 未来社会主义管理模式的嬗变 |
一、社会主义管理理念的重塑 |
二、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升级 |
三、社会主义管理战略的创新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概述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管理 |
一、中国政治管理模式的变革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管理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 |
一、中国经济管理模式的演进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的建构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 |
一、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建构 |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管理 |
一、中国文化管理模式的沿革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管理体系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营销渠道相关理论概述 |
2.1 营销渠道的内涵 |
2.2 营销渠道的设计 |
2.3 营销渠道的管理 |
第3章 GN公司营销渠道的现状及面临挑战 |
3.1 GN公司简介 |
3.2 GN公司的营销渠道现状分析 |
3.3 GN公司营销渠道面临的挑战 |
第4章 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的设计方案 |
4.1 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的设计思路 |
4.2 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的设计方案 |
4.2.1 完全代理商渠道 |
4.2.2 运营商渠道 |
4.2.3 互联网渠道 |
第5章 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5.1 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 |
5.2 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技术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思路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DEA 模型的建立 |
3.1 经典的 CCR 模型 |
3.2 对于 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分解的推导 |
3.3 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的确定 |
3.3.1 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选取的原则 |
3.3.2 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的确定 |
3.4 数据的收集 |
第四章 基于 CCR 模型的静态分析 |
4.1. 以“时间”为维度的静态分析 |
4.2 以“企业”为维度的静态分析 |
第五章 基于 Malmquist 指数模型的动态分析 |
5.1 以“时间”为维度的动态分析 |
5.2 以“企业”为维度的动态分析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原始数据 |
附录 2 样本企业静态分析详细计算结果 |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 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网络经济折戟沉沙数据通信一枝独秀(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实体书店新业态研究[D]. 孙嘉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行为及绩效研究[D]. 曹雅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3]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 田忠卿. 武汉大学, 2017(06)
- [4]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D]. 李英莉. 吉林大学, 2016(03)
- [5]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J]. 杨文学. 时代文学, 2016(04)
- [6]P3,两情若是久长时[J]. 沈佳俊,徐剑华. 中国船检, 2014(07)
- [7]社会主义管理的历史、逻辑与趋势探析 ——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建构[D]. 李辉.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8]GN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徐雪平. 南昌大学, 2013(03)
- [9]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技术效率研究[D]. 王曾泉.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10]血战到底 输不起的包装装潢权[J]. 戴钢,魏天飞,宋首屹,张楠,李洁净,安然,王彬. 中国包装工业,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