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型径向加压柱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景昊[1](2020)在《6061-T6铝合金锥底筒形件差温充液拉深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轻量化是目前世界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铝合金材料因其重量轻、强度高、耐蚀性好等优点,在推进汽车轻量化的过程中逐渐博得了广泛关注。在汽车的众多零部件中,截面形状复杂、成形工艺繁琐的较多,如何使用铝合金材料加工出此类零件是当前汽车制造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选取薄壁锥底筒形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手段,总结出了铝合金薄板差温充液成形的规律,以便为其他类型的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提供参考。材料属性是进行数值仿真的先决条件,即在进行仿真前需要获得材料的流动应力本构模型。而为了建立该模型,本文将6061-T6铝合金薄板加工为符合要求的拉伸试样,并对该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的单向拉伸试验,得到了6061-T6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曲线与相关数据,本文通过计算得到了适用于6061-T6铝合金的Fields-Backofen本构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其流动应力,并针对6061-T6铝合金在高温下会发生软化的特点,在原始Fields-Backofen方程的基础上加入了软化因子以适应高温时的情况,最后对计算出的流动应力本构模型数学表达式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仿真中,本文首先将得到的6061-T6铝合金流动应力本构模型导入以建立材料属性,之后运用控制变量法观察了板料在不同液室压力、冲压速度、摩擦系数的作用下的成形情况以研究上述工艺参数对其的影响。并针对板料在充液拉深初期,因液室压力而产生的反胀行为,提出了增设正向压力的方法,并研究了正向压力大小对板料反胀行为的抑制效果。此后,本文又围绕差温环境对拉深质量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为不同的差温条件下板料直壁区强度、法兰区流动性以及壁厚减薄和其均匀性的表现。根据仿真结果,以可视化数据的形式对6061-T6铝合金差温充液拉深性能进行了细致总结,并指出了各项工艺参数的最优取值。
宋哲,杨娜,王晨,衡立松,樊伟,朱养均,张堃[2](2019)在《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内固定选择、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5例尺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19例;年龄19~65岁,平均40.8岁;致伤原因:摔伤25例,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伤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的特点和类型分别选择克氏针张力带、解剖钢板或两者联合的方法固定骨折,恢复骨性结构的稳定性。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袢钢板固定。合并桡骨头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或金属桡骨头置换。合并韧带损伤时均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修补。结果 45例患者获15.6个月(12~24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1.2周(8~16周)。末次随访:肘部屈曲活动80°~135°,平均121°;肘部伸直活动0~30°,平均8°。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50~100分,平均88.2分,其中优26例,良1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1.1%。结论尺骨近端骨折形态各异,应该根据受伤机制、骨折特点及患者情况进行骨折严重程度的评估和分型,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积极进行术后康复,恢复良好的肘关节功能。
公政[3](2019)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在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日本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为实验对象,评估两种新型海洋生物蛋白(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优质鱼粉作用效果。本研究共配制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粗蛋白42.6%-43.9%,总能19.9-20.4MJ/kg)。其中对照组(Control)饲料以秘鲁高级蒸汽鱼粉(20%)和大豆浓缩蛋白(10%)为主蛋白源,另7种实验膨化饲料分别采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HPK)和大豆浓缩蛋白(干基比例1:1)复合成复合物、全鱼水解物(FH)和大豆浓缩蛋白(干基比例1:1)复合成复合物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75%、100%和25%、50%、75%鱼粉,并依次命名为 HPK-25、HPK-50、HPK-75、HPK-100、FH-25、FH-50和FH-75。本研究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内进行为期14周养殖(10周养殖实验,4周消化率实验;初始鱼重为156g)。评估太平洋磷虾/全鱼水解物复合大豆浓缩蛋白在上述不同替代水平下对日本花鲈摄食(FI)、生长(WG,WGR,SGR)及饲料利用(FCR)、全鱼组成成分、蛋白储积率、能量储积率和营养素表观消化率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实验组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表达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从而确认两种水解物在日本花鲈饲料中的最佳替代水平,为它们在日本花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相较对照组,所有的HPK饲料组在日本花鲈绝对增重、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存活率等方面均无显着影响(P>0.05),50%替代组(HPK-50)的摄食量最高并且显着高于75%和100%替代组(P<0.05);相较对照组,所有FH饲料组在日本花鲈摄食量、绝对增重、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存活率等方面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摄食量和增重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饵料系数则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25%至75%的替代范围内,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或全鱼水解物复合物分别替代鱼粉,对日本花鲈摄食和生长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使用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有更优的饲料转化效率,饵料系数要显着低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P<0.05)。2.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全鱼组成、储积率和营养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实验中所有的HPK饲料组和FH饲料组的全鱼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蛋白质、能量储积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随替代水平的升高粗脂肪的含量呈下降趋势。HPK饲料和FH饲料处理组日本花鲈肝体比在1.7%-2.5%范围之间,HPK-25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最小值。HPK饲料和FH饲料处理组实验鱼的脏体比范围在16%-19%,HPK饲料处理组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脏体比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组相较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各处理实验鱼的肥满度范围在16%-18%,各饲料处理组相较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HPK组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能量表观消化率和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等各饲料组相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所有FH组相较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HPK饲料全鱼血清生理生化成分中除总胆固醇(CHOL)与照组显着差异(P<0.05)外,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表现出无显着差异(P>0.05)。FH饲料均无显着差异。3.日本花鲈PepT1 cDNA序列分析及饲料中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的添加对日本花鲈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RACE技术克隆出日本花鲈小肽转运蛋白PepT1 cDNA全长序列(Gene Bank登录号:MK618514),全长共有3118 bp,包括114 bp 5’端非编码区(5’UTR),817 bp 3’端非编码区(3’ UTR)和2187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28个氨基酸。TMHMM 2.0预测日本花鲈PepT1包含12个跨膜结构,第9和第10跨膜结构域之间有一段较长的胞外环状结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日本花鲈PepT1在肠道的表达量较高,尤其是前肠的表达量最高。分析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前肠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对照组,当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比例达25%时,日本花鲈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但随替代比例进一步即替代比例为50%、75%和100%时,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相较对照组,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比例达25%时,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但随着替代比例进一步升高即替代比例为50%和75%时,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在相同替代水平下,两种蛋白水解物对PepT1基因的表达量亦差异显着(P<0.05),替代25%鱼粉蛋白时,全鱼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表达量显着高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替代50%和75%鱼粉时,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表达量显着高于全鱼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P<0.05)。4.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肝脏转录组的基因显着性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目前主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养殖10周的日本花鲈肝脏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HPK和FH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数量分别有1298和1514个,其中HPK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638个基因上调表达,660个基因下调表达;FH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620个基因上调表达,894个基因下调表达,P<0.05,|log2FC|>1。KEGG Pathway 分别有31和38个显着差异,P value<0.05,其中HPK和FH两种饲料有10个相同的KEGG Pathway。差异表达基因包含了脂质的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核酸代谢、多糖生物合成、维生素和辅酶因子、转录翻译、信号转导和免疫。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使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和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优质鱼粉可能影响日本花鲈营养、代谢途径和免疫系统。综上所述,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最高可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50%鱼粉;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最高可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75%鱼粉,且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饲料转化效率,在75%替代水平下表现全面优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
刘轩[4](2019)在《基于介孔二氧化锡的尼群地平片剂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制备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二氧化锡(MSn),旨在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提高其溶出速率及口服生物利用度。选择尼群地平(NDP)为模型药物,制备NDP-MSn片剂,进行体外溶出实验及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锡(MSn),通过吸附法将尼群地平(NDP)吸附到MSn的纳米孔道中以得到NDP-MSn粉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分析表征MSn的形态结构与孔径大小。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NDP的固体状态进行表征。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对MSn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通过体外溶出实验考察NDP的溶出行为。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NDP-MSn片剂,以累积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处方中的黏合剂和崩解剂的种类与用量进行筛选优化处方。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中片剂项下要求对NDP-MSn自制片剂进行质量检查,并进行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度有序介孔结构的MSn。DSC、PXRD和FT-IR结果证明NDP是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MSn中。细胞毒性实验表明MSn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体外药物溶出实验表明MSn能显着提高NDP的溶出速率。以乳糖为填充剂,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崩解剂,聚维酮(PVP)为黏合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制备MSn-NDP片剂,且其质量检查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与市售片剂相比,MSn-NDP片剂有效地提高了NDP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结论MSn的比表面积高,孔容积大,可以改善NDP的水溶性。本研究中制备的NDP-MSn片剂可显着提高NDP的溶出速率及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MSn作为一种新型安全无机纳米介孔载体,具有改善难溶性药物溶出速率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潜力。
白安迪[5](2019)在《介孔氧化锡改善非诺贝特溶出速率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制备一种介孔氧化锡(MSn),构建一个新型的口服纳米给药系统,改善难溶性药物非诺贝特(FNB)的溶出速率,从而提高FNB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本研究以介孔二氧化硅材料(SBA-15)为模板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MSn载体。以BCS II类药FNB为模型药物,通过吸附法将FNB吸附到MSn的介孔孔道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与脱附分析(BET)来研究SBA-15和MSn的形态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MSn和载药后的非诺贝特/介孔氧化锡(FNB-MSn)进行表征,探究药物在介孔孔道中的存在状态。利用Caco-2细胞对MSn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通过体外溶出试验研究FNB-MSn的溶出速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和正交试验进行处方筛选,优化出最佳处方,制备FNB-MSn片剂。并对FNB-MSn自制片和FNB市售片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结构表征结果表明,MSn成功的复制了SBA-15的结构。DSC、PXRD和FT-IR的表征均证明FNB是以无定型状态吸附在MSn纳米孔道中的。细胞毒性试验表明,MSn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MSn可以有效的提高FNB的溶出速率。选用乳糖作为填充剂,聚维酮(PVP)作为黏合剂,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作为崩解剂,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制备FNB-MSn片剂。体内药物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Sn显着的增加了FNB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结论MSn能显着提高FNB的溶出速率,并且有效的改善FNB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本研究制备的MSn具备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的潜力,在口服给药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志峰,孙海明[6](2018)在《电主轴滚动轴承轴向预紧技术综述》文中认为概述了角接触球轴承在电主轴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电主轴预紧力与电主轴精度、转速、寿命等性能的相互影响关系;回顾了轴承定位预紧技术和定压预紧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分类评述了采用液压装置、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双金属隔套、压电装置、电磁力装置、离心力装置等预紧方式的调压预紧技术和自动预紧技术的原理及效果;最后,对电主轴预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熊一帆[7](2017)在《柔性排水松木杆加固软土地基室内柱状模型试验》文中认为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进及生态文明的大力建设,随之面临的软土地基处理中的经济技术与生态问题日益显着。结合排水固结法在工程中的成熟运用,及松木桩在中小型道路水利工程的软基处理中较好的工程性能,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排水松木桩,将排水土工布与传统松木桩相结合处理软土地基,使之既能作为承载主体也兼具排水固结效果,有利于减缓砂石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改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课题组前期室内排水松木桩群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中排水松木桩未穿透土层,单桩排水效果影响因素多等问题,通过设计室内模型试验模拟外荷下不同方案的单根排水松木杆处理柱状软土层的固结过程。主要内容如下:(1)在参考常规固结试验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试验模型,根据砂井理论的排水有效影响范围确定模型尺寸;(2)测试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参数,重点研究其固结参数;(3)运用室内模型装置对比研究不同排水条件(纯竖向排水、仅加入松木杆,加入排水松木杆、加入排水松木杆纯径向排水及加入排水松木杆两级等荷加至200kPa)、不同松木杆径(8mm,10mm,12mm)的排水松木杆、不同排水结构层(1层、2层、4层土工布,空心2层土工布及土工布卷杆)处理的柱状软土层的排水固结效应;(4)分析固结试验数据探讨各种条件加固处理模式对柱状土层的固结速率及加固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测试加固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及不排水抗剪强度,研究各因素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5)根据实测数据反演固结时间系数β,运用改进的高木俊介法初步探讨固结试验后土层的平均固结度U,为排水松木杆运用于工程实践提供设计试验依据。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固结压力和时间下,排水松木杆处理柱状软土层的累积沉降量比柱状土层纯竖向排水固结大,且其排水作用主要是由于松木杆外包裹的排水结构层的径向排水引起;不同杆径的松木杆包裹相同层数的排水土工布,其排水效果随排水松木杆整体直径的增大呈递增趋势;由于土工布相互间的嵌合作用,随包裹土工布层数的增加,其排水增量较土工布面积的利用率会产生折减;等量的纯土工布加固效果不如排水松木杆,说明松木杆能起到支撑作用为孔隙水消散提供连续固定的排水通道;试验后土样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包裹排水土工布的松木杆加固处理后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有显着改善。
方飞都[8](2017)在《腔体式柔性执行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动柔性执行器由于其来源方便,易处理等优势,正成为柔性执行器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本文针对气压驱动的腔体式柔性执行器进行研究。该执行器采用橡胶管内部均布设置三个气腔形式,利用各腔压力的差异引起气腔伸长量的不同实现执行器的位置与姿态的变化。本文针对执行器的弯曲特性,承载能力等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建立关于执行器状态参量的快速仿真模型,并利用硅橡胶材料制作出执行器样机,进行论证性实验。通过对执行器的特性分析,发现了执行器的径向膨胀对执行器弯曲性能有着较大影响,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三种径向约束形式的执行器性能差异。发现当对执行器采取适当间隔的径向环形约束,在有利于其弯曲性能的同时,还避免了执行器过早达到应力极值点失效。相比之下,径向网状约束的执行器弯曲性能较差,但其承载能力出色。在假定执行器单元变形符合弹性变形规律的前提下,得到执行器单元刚度矩阵与其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执行器状态参量的快速仿真模型。采用系统辨识的方式,利用有限元仿真,对执行器单元在各压力下的刚度矩阵进行了辨识。对该仿真模型进行了精度分析与讨论。利用分段圆弧的思想,建立了腔体式执行器的运动学模型,为后期控制、轨迹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径向膨胀对执行器的性能的影响,制作三种约束形式的执行器比对相互之间的性能差异。
嵇井明[9](2017)在《韧性自愈合水泥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套管试压、射孔、后期压裂增产、温度场波动造成的应力变化、地层压实滑移等可能会导致水泥环内部产生裂纹,胶结面产生微环隙,进而导致井下油气水窜、套管环空带压,从而影响井口安全及油气井寿命。要改善此类问题,需要提高水泥环的弹韧性及自愈合能力。因此,本文开展了自愈合效果评价方法实验研究,选取了一种较好的自愈合效果评价方法,同时进行了韧性自愈合水泥浆体系的开发,最终提出了一套同时具有韧性效果和自愈合能力的韧性自愈合水泥浆体系,并在关键性能方面同原浆配方进行了对比。论文开展的工作及研究成果主要如下:(1)论文基于实验可重复性及连续愈合评价效果,进行了自愈合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愈合程度方法误差小,具有良好的实验可重复性,其方法设计合理,表征水泥石自愈合效果更直接。同时,该方法测试简单且对试件无伤害,可以对同一试件进行连续测量。(2)依据研究需要,论文测试了不同混配顺序条件对浆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抗折试件断面纤维分散情况,同时应用"分段称重法"对水泥试件中纤维分散效果进行实际验证。实验研究表明在混配搅拌过程中,先加入水泥再加入纤维的情况下,纤维分散更均匀。(3)论文通过测试水泥石不同养护龄期的自愈合能力,优选了自愈合材料加量和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热熔型自愈合剂RHA-1加量为5%时,其裂缝愈合程度好于RHA-1加量为7%的试件。当RHA-1加量为5%时,复配水泥石裂缝愈合效果相对较好。(4)依据常规性能和力学性能,论文开展了纤维、弹性颗粒和胶乳的三元复配增韧水泥浆配方研究。研究得出当纤维、弹性颗粒和胶乳配比为0.35%:3%:9%或0.35%:4%:9%时复配增韧水泥浆的抗折强度、抗冲击韧性、胶结强度较大,同时其水泥石脆度系数较低。(5)论文综合自愈合性能、水泥石变形能力以及抗循环加载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表现,提出了最终韧性自愈合复配水泥浆配方:G级油井水泥+4%降失水剂+0.8%分散剂+0.35%纤维+3%弹性颗粒+9%胶乳+5%结晶型自愈合剂JHA-2+5%热熔型自愈合剂RHA-1+0.1%消泡剂+水。
郭宝[10](2017)在《捷安公司西北区域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频发,对此,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各省市的分析检测单位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分析检测仪器需求量增大,分析检测仪器市场增长迅速。分析检测仪器正在朝着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出限、更高的准确率、更快的分析速度、更低的检测成本、更专业化、智能化、自动化、简便的操作系统等新的方向发展。随着分析仪器事业的蓬勃进步和分析仪器仪器本身的特色,会偏向当做成一个单独的科学仪器类别,将其从原先的解析仪器中划分出去。如今,跨国企业以及中国本地的企业,在分析仪器仪器方面的探究进行很多,但是在对营销途径方案的探究相对不高。捷安公司的前身是惠普公司分析仪器部,自惠普公司1985年进入中国,其分析仪器作为分析化学的重要手段被科研及检测工作者大量使用。捷安公司的气相色谱仪(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仪(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紫外分光光度计(UV)等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随着客户需求更加多元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捷安公司在销售方面遇到瓶颈。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营销策略成为当务之急。论文以捷安公司西北区域分析仪器业务营销策略为研究主题,结合行业的背景分析,指出该业务在西北区域营销面临的销售收入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问题,对捷安公司西北区域内外部各项因素,尤其是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诊断,基于营销4P理论给出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等四个方面的营销策略,最后提出营销策略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微型径向加压柱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型径向加压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6061-T6铝合金锥底筒形件差温充液拉深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金属材料流动应力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
1.2.1 原始数据的获取方法 |
1.2.2 常见金属材料热变形本构模型及其修正形式 |
1.3 差温拉深工艺原理及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差温拉深工艺原理 |
1.3.2 差温成形工艺研究进展 |
1.4 充液拉深成形原理及应用现状 |
1.4.1 充液拉深成形原理及特点 |
1.4.2 充液拉深成形工艺应用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零件及研究方案设计 |
2.1 零件及板料尺寸 |
2.1.1 锥底筒形件的尺寸参数 |
2.1.2 毛坯尺寸计算 |
2.2 锥底筒形件差温充液拉深工艺研究方案 |
2.3 充液拉深工艺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
2.3.1 液室压力临界值 |
2.3.2 拉深力 |
2.3.3 压边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6061-T6铝合金热态流动应力本构模型 |
3.1 6061-T6铝合金薄板单向拉伸试验 |
3.2 低温阶段的本构方程 |
3.2.1 m值的确定方法 |
3.2.2 n值的确定方法 |
3.2.3 c值的确定方法 |
3.3 高温阶段的本构方程 |
3.3.1 m、n值的确定方法 |
3.3.2 b值的确定方法 |
3.3.3 s值的确定方法 |
3.3.4 c值的确定方法 |
3.4 模型验证 |
3.4.1 试验曲线与预测曲线的比对 |
3.4.2 可靠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6061-T6锥底筒形件差温充液拉深数值仿真 |
4.1 引言 |
4.2 模具与板料模型的建立 |
4.3 液室压力对板料厚度减薄的影响 |
4.4 正向压力对板料悬空区反胀的影响 |
4.5 液室压力与正向压力的交互作用对板厚的影响 |
4.6 摩擦系数对板厚分布的影响 |
4.7 冲压速度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
4.8 差温环境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
4.8.1 差温环境的构造 |
4.8.2 差温环境对板料直壁区强度的影响 |
4.8.3 差温环境对板料流动性的影响 |
4.8.4 差温环境对板料厚度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
三、治疗方法 |
(一)术前准备 |
(二)手术方法 |
四、术后处理及疗效评定 |
结 果 |
讨 论 |
一、张力带固定的适应证 |
二、钢板固定的适应证 |
三、钢板+张力带固定的适应证 |
(3)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在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日本花鲈及其生物学特性 |
1.2 海鲈养殖现状与模式 |
1.3 海鲈的营养学研究及饲料开发现状 |
1.4 蛋白水解物在水产饲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
1.5 小肽转运蛋白(PepT1) |
1.6 转录组学研究 |
1.7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膨化饲料加工和饲料物理及营养成分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日本花鲈膨化饲料配方及其原料 |
2.2.2 日本花鲈膨化饲料的加工 |
2.2.3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及实验饲料成分测定 |
2.2.4 日本花鲈膨化饲料物理指标的测定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摄食、生长、饲料利用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鱼 |
3.2.2 实验用膨化饲料 |
3.2.3 实验鱼养殖及管理 |
3.2.4 实验鱼样品采集 |
3.2.5 样品分析 |
3.2.6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摄食、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3.3.2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全鱼组成成分及储积率的影响 |
3.3.3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形体指标的影响 |
3.3.4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全鱼血清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5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饲料营养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花鲈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克隆及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其表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鱼 |
4.2.2 实验膨化饲料 |
4.2.3 实验鱼养殖及管理 |
4.2.4 实验鱼样品采集 |
4.2.5 小肽转运蛋白PepT1克隆及序列分析 |
4.2.6 小肽转运蛋白PepT1相对表达量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日本花鲈PepT1基因全长序列 |
4.3.2 日本花鲈PepT1蛋白质分析 |
4.3.3 日本花鲈PepT1相对表达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肝脏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鱼 |
5.2.2 实验膨化饲料 |
5.2.3 实验鱼养殖及管理 |
5.2.4 实验鱼样品采集 |
5.3 肝脏样本转录组分析 |
5.3.1 肝脏总RNA |
5.3.2 无参转录组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和KEGG Pathway |
5.4.2 脂质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3 氨基酸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4 糖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5 能量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6 核酸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7 多糖生物合成差异表达基因 |
5.4.8 维生素和辅酶因子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9 转录翻译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5.4.10 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5.4.11 免疫系统差异表达基因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基于介孔二氧化锡的尼群地平片剂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课题设计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章 NDP-MSn载药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性质研究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章 NDP-MSn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五章 NDP-MSn片剂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一、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二、致谢 |
三、个人简介 |
(5)介孔氧化锡改善非诺贝特溶出速率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课题设计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诺贝特处方前研究 |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锡载药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性质研究 |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四章 非诺贝特/介孔氧化锡片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检查 |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五章 非诺贝特/介孔氧化锡片剂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一、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电主轴滚动轴承轴向预紧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轴承预紧力与电主轴特性的关系 |
1.1 电主轴的支承轴承 |
1.2 角接触球轴承的配置形式及运行工况 |
1.3 轴承预紧力对电主轴性能的影响 |
2 轴承定位预紧技术 |
3 轴承定压预紧技术 |
3.1 弹簧定压预紧技术 |
3.2 弹性隔套预紧补偿技术 |
4 轴承调压预紧技术 |
4.1 预紧力自动调节的特种轴承 |
4.2 基于液压力的可调预紧技术 |
4.2.1 液压驱动轴承外圈的可调预紧技术 |
4.2.2 液压缸和弹簧联合预紧技术 |
4.2.3 转速分段可变预紧技术 |
4.3 基于材料特性的可变预紧技术 |
4.3.1 密封液性塑料预紧技术 |
4.3.2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预紧力调节技术 |
4.3.3 双金属隔套预紧力调节技术 |
4.3.4 压电陶瓷预紧力调节技术 |
4.3.5 电磁铁调压预紧技术 |
5 轴承自动预紧技术 |
5.1 离心块预紧力自动预紧技术 |
5.2 离心式密封液体自动预紧技术 |
5.3 均布式弹力环自动预紧技术 |
5.4 权重系数法确定最优预紧力 |
6 结论 |
(7)柔性排水松木杆加固软土地基室内柱状模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排水松木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可行性及优点 |
1.1.2 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机理 |
1.1.3 排水松木杆研究的工程应用前景和意义 |
1.2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
1.2.2 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工程应用发展现状 |
1.2.3 柔性排水土工织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方案设计 |
2.1 试验材料制备 |
2.1.1 典型淤泥质软土的采集 |
2.1.2 松木杆的制备 |
2.1.3 土工布的工程性质 |
2.2 试验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案 |
2.3 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
2.3.1 柱状试验模型设计 |
2.3.2 柱状模型试验加载及监测装置 |
2.4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 |
2.4.1 柱状土层纯竖向排水固结研究方案 |
2.4.2 初始排水条件对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土层效果影响的研究方案 |
2.4.3 松木杆杆径对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效果影响的研究方案 |
2.4.4 排水结构层对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效果影响的研究方案 |
2.5 试验数据处理 |
3 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试验 |
3.1 试验土样的物理性质 |
3.1.1 试验土密度及土粒比重 |
3.1.2 试验土含水率及液、塑限测定 |
3.2 试验土常规固结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排水松木杆排水固结效果柱状模型试验研究 |
4.1 柱状软土层纯竖向排水固结试验(L1) |
4.2 排水条件对排水松木杆处理柱状软土排水固结影响试验研究 |
4.2.1 杆径10mm2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S0) |
4.2.2 杆径10mm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L2) |
4.2.3 杆径10mm2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纯径向排水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L3) |
4.2.4 杆径10mm2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两级等荷加至200kPa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L4) |
4.3 杆径对排水松木杆处理柱状软土排水固结影响试验研究 |
4.3.1 杆径8mm2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M1) |
4.3.2 杆径12mm2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M2) |
4.4 排水结构层对排水松木杆处理柱状软土排水固结影响试验研究 |
4.4.1 杆径10mm1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N1) |
4.4.2 杆径10mm4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N2) |
4.4.3 内径10mm2层空心土工布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N3) |
4.4.4 直径10mm实心土工布卷杆加固柱状软土层试验(N4) |
5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5.1 固结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5.1.1 不同排水条件处理柱状软土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5.1.2 不同排水松木杆杆径处理柱状软土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5.1.3 不同排水结构层松木杆处理柱状软土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
5.1.4 各柱状软土层排水方案固结结果分析及讨论 |
5.2 试验后土样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及讨论 |
5.2.1 试验后土样状态分析及讨论 |
5.2.2 直剪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5.2.3 无侧限压缩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初步探讨 |
6.1 指数曲线法推求固结参数β |
6.2 平均固结度计算 |
6.3 试验土液性指数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腔体式柔性执行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气动柔性执行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气动柔性执行器的国外发展现状 |
1.2.2 气动柔性执行器的国内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执行器的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执行器的结构 |
2.3 执行器的特性分析 |
2.3.1 静态特性分析 |
2.3.2 有限元论证 |
2.3.3 径向约束对执行器的影响 |
2.4 执行器的承载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执行器快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执行器的等效模型 |
3.3 执行器的快速仿真模型建立 |
3.3.1 执行器状态参数与元件长度之间的关系 |
3.3.2 执行器单元简化模型 |
3.4 刚度辨识 |
3.4.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刚度辨识 |
3.4.2 有限元辨识刚度 |
3.5 执行器运动学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执行器的实验论证 |
4.1 引言 |
4.2 执行器的制备 |
4.3 实验原理简介 |
4.3.1 执行器的控制设计 |
4.3.2 实验台的测试原理 |
4.4 执行器的测试 |
4.4.1 弯曲测试实验 |
4.4.2 偏转测试实验 |
4.4.3 承载测试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韧性自愈合水泥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愈合效果评价方法实验研究 |
2.1 评价方法介绍 |
2.2 评价效果实验研究 |
2.2.1 实验可重复性研究 |
2.2.2 连续愈合效果评价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浆自愈合材料优选实验研究 |
3.1 自愈合机理介绍 |
3.2 一元自愈合材料实验研究 |
3.2.1 结晶型 |
3.2.2 热熔型 |
3.3 二元自愈合材料复配实验研究 |
3.3.1 自愈合性能 |
3.3.2 常规性能 |
3.3.3 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浆韧性材料优选实验研究 |
4.1 纤维长度及加量优选实验研究 |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2 混配顺序研究 |
4.1.3 纤维长度优选 |
4.1.4 纤维加量优选 |
4.2 弹性颗粒加量优选实验研究 |
4.2.1 常规性能 |
4.2.2 力学性能 |
4.2.3 加量优选 |
4.3 胶乳加量优选实验研究 |
4.3.1 常规性能 |
4.3.2 力学性能 |
4.3.3 加量优选 |
4.4 三元复配增韧水泥浆配方研究 |
4.4.1 复配配比研究 |
4.4.2 配方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韧性自愈合水泥浆复配实验研究 |
5.1 水泥浆复配实验研究 |
5.1.1 常规性能 |
5.1.2 自愈合性能 |
5.1.3 韧性效果 |
5.1.4 复配水泥浆的确定 |
5.2 水泥浆关键性能评价 |
5.2.1 自愈合性能 |
5.2.2 韧性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捷安公司西北区域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
1.研究的方法 |
2.研究的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1.研究的思路 |
2.研究的框架 |
二、论文研究理论基础 |
(一)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1.市场营销的概念 |
2.STP理论 |
3.营销 4P模型 |
(二)环境分析工具介绍 |
1.五力分析模型 |
2.SWOT分析模型 |
3. PEST分析模型 |
三、捷安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一)分析仪器行业概述 |
1.行业定义 |
2.行业分析 |
3.捷安公司介绍 |
(二)捷安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2.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
3.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
(三)捷安公司内部运营分析 |
1.捷安公司西北区域销售情况分析 |
2.捷安公司西部区域细分市场分析 |
3.捷安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四)SWOT分析 |
1.优势分析 |
2.劣势分析 |
3.机会分析 |
4.威胁分析 |
四、捷安公司营销策略设计 |
(一)营销战略选择 |
(二)西北区域目标市场细分与定位 |
1.按用户类型分 |
2.按用户行业属性 |
3.目标市场定位 |
(三)营销策略组合 |
1.产品策略 |
2.价格策略 |
3.渠道策略 |
4.促销策略 |
五、捷安公司西北区域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一)加强市场营销控制 |
(二)完善售后服务管理 |
1.捷安公司仪器安装及维修部 |
2.捷安公司卓越客户中心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微型径向加压柱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6061-T6铝合金锥底筒形件差温充液拉深工艺研究[D]. 潘景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2]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J]. 宋哲,杨娜,王晨,衡立松,樊伟,朱养均,张堃.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04)
- [3]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在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公政.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1)
- [4]基于介孔二氧化锡的尼群地平片剂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研究[D]. 刘轩.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5]介孔氧化锡改善非诺贝特溶出速率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D]. 白安迪.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6]电主轴滚动轴承轴向预紧技术综述[J]. 刘志峰,孙海明. 中国机械工程, 2018(14)
- [7]柔性排水松木杆加固软土地基室内柱状模型试验[D]. 熊一帆.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8]腔体式柔性执行器研究[D]. 方飞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9]韧性自愈合水泥浆体系研究[D]. 嵇井明.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10]捷安公司西北区域营销策略研究[D]. 郭宝. 兰州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