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加工》近期出版

《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加工》近期出版

一、《糯玉米新品种栽培与加工》近日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骊[1](2018)在《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浙江省磐安县为研究对象,拟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以建国初到21世纪初为时间跨度,鉴于磐安经历了撤县而又复县的波折,其发展可谓“一落两起”,笔者从社会经济各方面阐述磐安县从绝对的贫困县到摘除贫困帽的历程及其历史经验。建国初磐安县在社会经济稍有恢复时却遭遇政治运动,在“大跃进”运动中撤销建制,其发展一度不进反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经济发展和人民意愿的要求下,磐安顺应历史潮流,恢复建制,迎来快速发展。1996年,磐安县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2007年底率先全面完成“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任务。本文通过对磐安县近6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磐安县脱贫的长足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却不发达的纯山区,认清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同时创新生态经济,坚持保护生态与扶贫脱贫相结合,在绿水青山中发展金山银山。旨在为相似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

曹刚[2](2014)在《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文中研究表明在农村实地调研中发现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农业技术传播中面临如下窘境:一是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二是难以揭示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创新的扩散”是发展传播学领域最着名的研究范式,本文指出“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具有三个局限性:一是以线性创新模式为前提条件;二是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三是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本文通过一个在逆境中崛起的村办茶场的发展历程呈现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的现实景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提出非线性传播模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非线性思维方法,最后阐述了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在于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朱丽娟[3](2011)在《基于农户响应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呈现出受灾频率加快、灾害范围扩大、灾害程度加重、经济损失趋重的态势。从全国各省来看,黑龙江省灾情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在各粮食主产区中最大,同时,黑龙江省又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因此,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加大对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风险管理、以较小的成本来获取农业经济最大的安全保障,维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尤其是黑龙江省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从总体上看,当前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和研究更多的强调以政府为主体,以救助和补偿为主要策略,而农户作为灾害风险的承担者和风险处理策略的执行者处于被动地位,较少关注农户的抗风险行为,且现有农户风险策略的研究单一性比较强,不具有系统性。本文从农户这一微观层次出发,从风险管理理论角度,建立起以农户为主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并依据黑龙江省统计数据和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风险管理策略的响应行为以及这些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构建logistic模型,对农户采用不同风险管理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共八章,分为五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系统的回顾及总结了农业自然灾害和农户行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进行述评,指明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说明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路线,并交代了本研究的数据资料及来源。第二部分,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趋势分析。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现状、特征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利用环比增长率对自然灾害和粮食总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粮食生产以及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估算。第三部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界定;从风险管理理论视角,提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构建农户自然灾害风险处理策略体系,即:风险预防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分散策略、风险缓解策略四个方面,并进一步界定每一策略的研究对象。第四部分,包括第4、第5、第6和第7章。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依据农户调研数据,分别以玉米优良品种、节水灌溉技术、多样化种植行为和农业保险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灾害风险预防策略、缓解策略、分散策略和转移策略的农户响应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根据上述四个模型结果得出综合结论,并根据结论,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提出促进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实施,从而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由于黑龙江省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而风险管理策略的农户采用情况并不理想,在仍不改变当前状态的条件下,黑龙江省自然灾害损失风险进一步加大。(2)农户灾害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行为是理性的,这种理性选择是由农户自身的资源禀赋、风险认知和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但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从社会福利角度看,这样的理性行为是次优的经济决策,需要政府或第三方力量来矫正农户行为偏差。(3)农户信息获取途径有限且质量不高,主要渠道是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和人际传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保险公司等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提供者没有成为信息服务主体。(4)农户家庭经营特征比个性特征对风险管理策略行为的影响更显着,政府政策对非工程性策略影响不显着,农户风险认知、风险管理认知程度以及社会资本也对农户风险管理策略采用行为有影响。(5)从风险管理角度构建了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综合回归结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杨虎[4](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郭春丽[5](2010)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品牌经济的到来,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拥有知名品牌、强势品牌,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迁移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周期和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为例,基于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命周期与品牌生命周期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借鉴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理论,详细分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因素——品牌意识、组织制度、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理论模型——―新蜻蜓模型‖。第三,分别从博弈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角度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路径,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具体模式,包括品牌生成内部支持体系、品牌生成外部识别体系以及品牌生成外部支持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主体;政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倡导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智力保障;而广告公司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军师。第四,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河北省清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现状的一手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模型,找出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显着影响的品牌培育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实行全员品牌培育战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借助NGO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金融创新等。

郑南[6](2010)在《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16世纪以来,约近30种可食性美洲植物品种相继传入我国,尤其是其中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品种的扩布,其影响更是重大深远。作者将这一历史阶段性现象称之为“美洲作物涌入中国”。本文从饮食史、中外食事交流史的视域展开,以对既往传入研究的得失检讨及关于美洲原产作物文献的勘识为基础,通过文献考订讨论了诸传入品种的异称名实、时间途径、传播分布。侧重讨论了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饮食生活、食物结构、人口增长、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相关方面的影响。同时辅以田野工作对作物传入的线路与分布实施深入的研究。文章认为:“民艰于食”是中国具有长久历史的基本国情。美洲作物涌入中国与人口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种导致了人口增多、山地垦荒、生态环境破坏,这与当时的政体、国情紧密相关,百姓要存活,政府要稳定,于是都顾及眼前而忽略长远,没有人对社会做可持续性的长远考量。作为一桩持续性的历史事件,“美洲作物涌入中国”带给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可以高度简约为正负两个基本方面。积极意义是使中国人的食生产、食生活更趋丰富多彩,丰富了中国的食料作物品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料生产结构,改善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滋润了中国人的心灵。其消极方面,并非是作物本身的过失,那是政体、国情和文化机制作用的结果,所谓“因人因地而异”。一方面,易长高产粮食作物带来了社会粮食总产提高的积极结果,但继之却是人口滋蔓繁殖——加重土地压力,深度开荒——生态破坏扩大,灾害频发——饥馑严重,中国人生存心态危机加深。粮食总产增加了,但是饥饿问题并没有解决,人口和土地矛盾更趋尖锐。美洲作物涌进中国造成了更多的中国饥民和更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种情况在整个有清一代都非常严重。17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灾荒、饥馑节律呈现时间缩短、程度加深、危害严重,从社会经济着眼,根本上就是人口与土地矛盾的日趋尖锐化所致。在日益加深的人口和土地矛盾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吃饭难题苦恼,长久、沉重、普遍的生存压力最终会严重伤害承受者的心理健康,会扭曲人们的心灵。世世代代忍受肚子的基本需求而痛苦的人们,是很容易萎靡萎缩、缺乏信心,也易于使人们丧失理想和幻想能力。中国传统本草学与农学对新物种关注的观念、视角有明显的不同,因而有宋应星对明末全国粮食作物结构评估的失衡。同时指出:中国人嗜辣的根本原因是庶民大众的膳食过于粗糙贫苦,单纯地归于地理环境与维系文化现象的诠释是有片面性的。辣椒的传入对中国人餐桌、口味和族群心理、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最具综合性的,与玉米、甘薯、马铃薯等淀粉质粮食作物的充饥活命作用不同,辣椒作为调味品不是生命的必须,却最终成了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在论及烟草的危害性时,文章还指出:中国人对烟草嗜好的迅速普及,不仅夺占了大量的良田肥壤,而且也是因循过渡到吸食鸦片的诱因,吸食黄烟与吸食大烟二者有行为习惯上的联通性。

吕凤金[7](2006)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是由1984年的《专利法》,1999年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2000年的《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构成的。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产业有哪些影响,如何具体地影响种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如何影响农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影响社会的其他方面?这是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为知识产权制度支付了必要的成本之后必须了解的问题。 本文在简要回顾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历史的基础上,对有关国际公约中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欧盟、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并指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中一些新的动向。 本文以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效用理论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作为指导,逐一考察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企业、农民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我国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仅7年时间,已经有效地构建了相关的法律环境,对与植物育种有关的技术提供专利保护,对62个种属提供品种权保护。截至2003年底,我国转基因的专利申请达888件,转基冈植物的专利申请304件。截至2004年底,共受理了2996件品种权申请,授予了698件品种权。说明目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符合我国种业发展的要求。 2.在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种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所之间品种权的纠纷增加。我国2002、2003、2004年收到的案件分别为32、100和172件,一审诉讼标的分别达809.43、1373.1和2491.63万元;二审诉讼标的分别达115、228和1058.5万元。少数案件诉讼时间长,涉及面广。说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司法成本是巨人的。 3。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直接增加了种子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成本,提高的成本为每公斤0.27元。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种子销售的差异化,间接地提高了种子成本。每公斤玉米种子的综合成本由1999年的2.84元上升至2004年的5.52元,每公斤的零售价由1999年的5元上升至2005年的10.6元。同时生产商和零售商各环节的利润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分别由26.8%和8.7%上升至37.7%和28.6%。 4.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企业在育种上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在2004年的研发投入平均达到销售收入的4.10%,玉米上即达到1.64亿元。在水稻上企业独立育成或院企合作育成的品种以及相对比例逐年增加,至2004年已超过25%;在玉米上,企业参与育种的积极性最高,2004年企业独立育成或院企合作育成的品种达29个,占当年审定品种的63%,实际上我国的玉米育种已经以企业为主。 5.实施品种保护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单产增长的幅度小于保护之前。只有油菜和棉花的单产增长幅度大于保护之前。但油菜单产与年际之间的拟合度很低,不能准确地反映产量与年际之间的关系。棉花的表现趋势与油菜相似,拟合度较低,而且,棉花自2005年才开始实施保护,其产量的变化与品种保护无必然联系。上述现象表明,品种保护未能提高作物的增产幅度。

王宝卿[8](2006)在《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文中指出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古代就有“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重农思想。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国人吃饭问题是历代政府首先考虑的基本国策。当前及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政府仍将把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放在最基础、最重要的位置。根据国际、国内需求,及时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珀金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有一个基本特征,即在技术停滞的条件下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才导致粮食产量的提高。史学界许多专家都和珀金斯一样,普遍认为中国在传统农业时代没有技术进步,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开始停滞、并落后于西方的石油农业。诚然,明清之际,生产工具几千年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农药、化肥没有出现。那么,清代出现了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753年,乾隆十八年,山东人口1200万,1767年达到2563万人,14年翻一番),什么原因使得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开始落后了,农业技术停滞不前显然是讲不通的。 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研究会发现,由于美洲作物的传入,我国传统的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发生了巨大变迁,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美洲作物的迅速推广,使得可耕地面积增加和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这是清代人口急剧增加的根本物质保证。 因此,分析美洲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传播扩种的动因,研究历史时期中新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种植结构变迁对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对当今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本论文的内容和结构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一、介绍山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第一章)。 二、回顾明清以前山东的农业种植结构状况,介绍中棉在元代传入山东,引起衣被原料种植结构的变化,但是传统耕作制度并没有改变(第二章)。 三、介绍美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引入中国的时间、路径,以及在山东传播栽培的过程(第三章、第四章)。 四、分析美洲作物在山东迅速传播、扩种的动因(第五章)。 1、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过快,食物需求量加大,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山东人

李文霞,任丽民,吕福虎,付峰[9](2005)在《鲜食玉米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曹玲[10](2003)在《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于明中叶陆续传入我国,为我国粮食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这三种作物为中心,探讨从明中叶至民国时期,它们在我国的引入、传播及利用,并重点研究它们产生的巨大影响。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种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途径历来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本文以明清时期地方志资料和农史典籍记载为依据,分析归纳了各条路线的传入历程,并分区域考察了它们在我国的传播情况,总结出其传播分布基本特征。又详细介绍了我国劳动人民对这些作物的多种利用方式,揭示了它们对我国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这三种作物的传入和推广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亩产量提高和粮食总产量增加三方面考察它们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粮食作物结构变动情况;又从粮食商品化、山区开发、经济作物种植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考察它们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在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本文从考察清代人口增长情况出发,结合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特征分析其内在联系。四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用方志中大量资料以说明当时由于垦种玉米引起的环境恶化导致农业生产率降低的情况。总之,明清时期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传入、传播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的创新点是从饮食角度考察分析这三种外来作物产生的影响,在美洲粮食作物广泛推广的数百年间,首先成为山区人民的主食,也使我国其他地区的传统主食结构发生了改变,玉米和番薯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多种传统低产杂粮的种植,在向来以稻麦黍稷为主要作物的传统农业区成为杂粮的主力军,为贫苦农民的饮食生活提供了更为廉价的选择。玉米番薯成为贫民的主粮,反映了农业危机的加深,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粮贸易。通过分析这一转变的过程,可以了解由美洲粮食作物带来的我国劳动人民饮食体系变化,使这些作物进一步为当今人民生活服务。

二、《糯玉米新品种栽培与加工》近日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糯玉米新品种栽培与加工》近日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概念界说与基本框架
        (一)概念界说
        (二)基本框架
第一章 磐安县自然生态环境及行政区划演变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资源
    第二节 行政区划演变
        一、磐安县的设立
        二、建县至建国初磐安县行政区划的变动
第二章 贫困中的前行:新中国建立后至1958年撤县前
    第一节 脱贫基础的夯实
        一、在农业恢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二、寻求脱贫之路:大力发展工商业
    第二节 社会事业从无到有
        一、交通、邮电事业初步发展
        二、水利工程的建设
        三、教育、文化事业基础的建立
        四、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折腾中的停滞:1858年至1983年复县前
    第一节 停滞之因: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行政区划变动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二、频繁的行政区划变动
    第二节 产业经济发展曲折缓慢
        一、农业发展缓慢,经济作物一蹶不振
        二、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发展艰难
        三、商品流通不畅,物资供应紧张
    第三节 社会公共事业停滞不前
        一、交通设施建设乏力
        二、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三、教育、文化偏离正轨
        四、整体医疗水平偏低
    小结
第四章 稳步脱贫:1983年至2007年
    第一节 恢复建制和“脱贫摘帽”
        一、恢复建制
        二、“摘帽脱贫”
    第二节 经济恢复发展并焕发新貌
        一、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农业
        二、工业开创新局面
        三、商业蓬勃发展
        四、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第三节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一、公路建设速度加快
        二、电力发展势头猛
        三、教育文化复苏繁荣
        四、医疗卫生长足发展
    小结
结语
    一、磐安脱贫的历史轨迹
    二、磐安脱贫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2 农业技术线性传播的研究范式:“创新的扩散”
    2.1 “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的缘起与形成
        2.1.1 创新扩散研究的人类学传统:聚焦跨文化传播
        2.1.2 瑞恩和格洛斯的贡献:大众媒介和人际渠道的阶段性作用
        2.1.3 集大成的罗杰斯:创新扩散研究范式的形成
    2.2 “创新的扩散”成为经典范式的多重因素
        2.2.1 预测与控制:研究方法符合主流的实证主义取向
        2.2.2 二级传播:传播效果与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交汇点
        2.2.3 输出现代化:现实意识形态强化该范式的主导地位
3 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窘境
    3.1 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
        3.1.1 行政力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缺位或错位现象
        3.1.2 行政命令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压制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信息意识
    3.2 难以预见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
        3.2.1 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中市场风险凸显
        3.2.2 陷入舆论漩涡:我国农业技术安全引发公众恐慌
4 反思线性:“创新的扩散”范式解构
    4.1 “创新的扩散”形而上假定:线性创新模式
        4.1.1 线性创新模式的提出及其局限性
        4.1.2 线性创新模式导致过度迷信新事物的偏见
    4.2 “创新的扩散”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
        4.2.1 扩散总量可线性叠加:技术的有利性不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
        4.2.2 难以反映扩散过程中的随机突变性
    4.3 “创新的扩散”背后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
        4.3.1 劝服效果论的由来及其局限性
        4.3.2 劝服效果论导致个体指责的偏见
5 超越线性:一个村办茶场成长路径
    5.1 茶场诞生记:艰难突破线性传播的束缚
        5.1.1 偶遇一位有信息意识的村支书:要网线不要钱
        5.1.2 主动出击:行政级别不对等怎么办
    5.2 筑巢引凤:充分释放非线性传播的活力
        5.2.1 院士博士硕士学士齐落户
        5.2.2 参观茶场:硕大的电风扇源自对外技术交流
    5.3 蒸蒸日上:叹为观止的非线性传播魅力
        5.3.1 改制拟上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
        5.3.2 农民教授:村办茶场也能拿国家项目
6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萌生及其启示
    6.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
        6.1.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发展方式转变
        6.1.2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制度基础:政府职能转变
    6.2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理论意蕴
        6.2.1 非线性创新观:非线性传播模式的前提预设
        6.2.2 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研究离不开非线性思维方法
    6.3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现实意义
        6.3.1 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
        6.3.2 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农户响应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2 农户行为理论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资料及来源
        1.5.1 统计数据
        1.5.2 实地调查数据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创新之处
        1.6.2 研究不足之处
2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风险管理理论
        2.1.1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1.2 多米诺骨牌理论
        2.1.3 瑟利人因系统论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分析框架
        2.3.1 风险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概念界定
        2.3.2 风险管理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分析
        2.3.3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的分析与界定
        2.3.4 农户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体系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趋势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主要类型
        3.1.1 气象灾害
        3.1.2 生物灾害
        3.1.3 地质灾害
    3.2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3.2.1 以干旱与洪涝为主
        3.2.2 季节性
        3.2.3 区域性
        3.2.4 周期性与交替性
    3.3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分析
        3.3.1 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3.3.2 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3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4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的趋势分析
        3.4.1 干旱化趋势显着
        3.4.2 生物灾害呈加重态势
        3.4.3 低温冷害趋于减轻
    3.5 本章小结
4 风险预防策略——新品种采用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对象界定说明
        4.1.1 选择玉米为研究对象的说明
        4.1.2 玉米新品种的界定
    4.2 黑龙江省玉米新品种现状
        4.2.1 审定的玉米新品种现状
        4.2.2 玉米新品种推广现状
    4.3 农户玉米新品种的响应行为
        4.3.1 农户获得玉米新品种的信息途径
        4.3.2 农户玉米新品种的性状选择
        4.3.3 农户玉米新品种采用行为分析
    4.4 农户采用玉米新品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4.1 影响农户采用玉米新品种的因素与假设
        4.4.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4.4.3 模型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风险缓解策略——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分析
        5.1.1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概况
        5.1.2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制度建设现状
        5.1.3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模式分析
        5.1.4 黑龙江省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5.2 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行为响应
        5.2.1 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分析
        5.2.2 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意愿分析
    5.3 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1 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因素与假设
        5.3.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5.3.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风险分散策略——多样化经营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多样化经营与风险分散的理论分析
    6.2 多样化经营和规模经营关系分析
    6.3 基于熵的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多样化分析
        6.3.1 农业多样性测度的熵值指标
        6.3.2 黑龙江省农业多样化的演变
        6.3.3 黑龙江省农业多样化的地区差异
    6.4 农户多样化经营的响应行为
        6.4.1 农户个性特征与多样化经营行为
        6.4.2 农户家庭经营特征与多样化经营行为
        6.4.3 外部因素与多样化经营行为
    6.5 农户多样化经营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5.1 影响农户多样化经营行为的因素与假设
        6.5.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6.5.3 模型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风险转移策略——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响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7.1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7.1.1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制度现状
        7.1.2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运行现状
    7.2 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响应行为
        7.2.1 农户实际参保行为分析
        7.2.2 农户参保意愿分析
    7.3 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3.1 影响农户农业保险参与意愿的因素与假设
        7.3.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7.3.3 模型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提升农户抗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8.1 微观层面
        8.1.1 及时、广泛获取农业信息资源
        8.1.2 学习各类灾害风险管理手段
        8.1.3 合理组合灾害风险管理手段
        8.1.4 积极参与农业服务组织
    8.2 宏观层面
        8.2.1 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8.2.2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8.2.3 优化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8.2.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8.2.5 培育农村抗灾服务组织
        8.2.6 建立农业灾害风险管理信息体系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公司+农户经济模式的弊端分析
        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优势分析
        1.2.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
        2.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的内涵
        2.2.1 品牌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
    2.3 组织的基础理论述评
        2.3.1 交易费用理论
        2.3.2 产权安排理论
        2.3.3 制度变迁理论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相关理论
        2.4.1 生命周期理论
        2.4.2 博弈论
        2.4.3 战略品牌管理理论
        2.4.4 信号传递理论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构建
    3.1 基于国外实践历程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
        3.1.1 欧洲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3.1.2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3.1.3 日本农协发展历程及现状
        3.1.4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共同特征与趋势
        3.1.5 农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品牌管理策略
    3.3 基于知识生成与传播的双生命周期模型
        3.3.1 野中郁次郎的SECI 模型
        3.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3.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3.3.4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理论模型
    4.1 基于品牌层级理论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系统模型
        4.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层级模型构建
        4.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结构模型设计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主观影响因素分析
        4.2.2 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4.3 基于品牌本体论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新蜻蜓‖模型
    4.4 小结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及模式选择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
        5.1.1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决策路径
        5.1.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资产生成路径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的选择
        5.2.1 品牌生成模式总结
        5.2.2 基于引导生成模式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
    5.3 小结
第六章 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处于生命周期的引入或成长阶段
        6.1.1 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6.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确定
    6.2 品牌培育是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任务
        6.2.1 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
        6.2.2 品牌培育是应对内外部环境挑战的有力工具
    6.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3.1 指标构建原则
        6.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
        6.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评价指标
    6.4 实证研究
        6.4.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6.4.2 以清河县为例分析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6.5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阶段的具体管理策略
    6.6 小结
第七章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
    7.1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内部因素建议
        7.1.1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
        7.1.2 实施全员品牌建设
        7.1.3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
    7.2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外部因素建议
        7.2.1 政策引导,政府支持
        7.2.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7.2.3 农村金融创新
        7.2.4 借助NGO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关于选题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关于本选题既往研究的一般情况
    1.5 研究难点与方法
    1.6 基本思路与篇章布局
    1.7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2 关于玉米登陆中国与扩布问题的讨论
    2.1 玉米传入的时间
    2.2 玉米传入途径
    2.3 玉米异称识辨
    2.4 玉米在我国各地的传播分布
        2.4.1 西南地区
        2.4.2 西北地区
        2.4.3 东南地区
        2.4.4 中南地区
        2.4.5 华北地区
        2.4.6 东北地区
3 番薯名实辨析与在中国的传布
    3.1 番薯与中国古甘薯
    3.2 番薯的异名别称
    3.3 番薯的传入时间和途径
        3.3.1 东南海路传入闽粤地区
        3.3.2 西南陆路传入中国云南、广西地区
        3.3.3 番薯引种中国过程中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中国商人、华侨
    3.4 番薯在我国各地的传播和分布
        3.4.1 番薯在南方地区的推广传播
        3.4.2 番薯在北方地区传种概况
4 关于马铃薯传入中国问题的讨论
    4.1 考古发现的马铃薯遗存
    4.2 马铃薯的驯化栽培与印第安人
    4.3 马铃薯在世界各国的早期传播
    4.4 马铃薯传入中国的历史
5 辣椒的传入及中国辣椒文化
    5.1 中国历史文献对"辣"的记述和理解
    5.2 辣椒的传入
    5.3 辣椒传入中国的路线
        5.3.1 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并非辣椒传入的首选线路
        5.3.2 海路交通在15、16世纪国际交往中的垄断地位
        5.3.3 盛极一时的"大帆船贸易"及马尼拉港的中转作用
        5.3.4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在辣椒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5.3.5 辣椒传入中国的最早地点
    5.4 中国辣椒文化的特点及深层认识
        5.4.1 辣椒在中国
        5.4.2 辣椒在国内的引种及分布
6 烟草传入的史录与辨析
    6.1 关于烟草传入中国途径的记载与学界意见
    6.2 烟草种植在中国的迅速普及
        6.2.1 闽粤地区
        6.2.2 江浙地区
        6.2.3 湘鄂地区
        6.2.4 赣皖地区
        6.2.5 川黔滇桂青藏地区
        6.2.6 盛京吉黑地区
        6.2.7 直隶晋鲁豫地区
        6.2.8 陕甘宁蒙疆地区
7 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7.1 美洲作物的传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1.1 美洲作物的传入为我国提供了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
        7.1.2 美洲作物的传入增加了我国的耕地面积
        7.1.3 美洲作物的传入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7.2 美洲作物传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7.2.1 美洲作物的综合性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7.2.2 美洲作物传入对粮食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
    7.3 美洲作物传入对饮食生活的影响
        7.3.1 对人们平居生活的影响
        7.3.2 美洲作物在备荒、救荒中的作用
    7.4 美洲作物传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5 辣椒在中国引发的革命
    7.6 "无人不吃烟"的后果
        7.6.1 烟夺良田,粮产日耗
        7.6.2 大半国人吞云吐雾
        7.6.3 烟夺口粮,忧患难解
8 结语
9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古籍
        方志类
        资料汇编类
        今人论着
        外文文着
        翻译文着
    附图
        图1:欧洲第一幅玉米图(1542)
        图2:玉米近缘祖先——大刍草
        图3: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4: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5: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6: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7:印度十二、十三世纪赫所那(Hoysala)庙的玉米雕刻
        图8:李时珍《本草纲目》玉蜀黍图
        图9: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玉蜀黍图
        图10: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甘薯图
        图11: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马铃薯图
        图12: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辣椒图
        图13:印加时期印第安人制作的马铃薯形状的陶器
        图14:西班牙人阿亚拉绘制的印加帝国时期的印第安人播种和收获马铃薯的风情画
        图15:1601年法国植物学家克拉萨斯着作中的马铃薯木刻画
后记
作者简介

(7)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
        1.2.1 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
        1.2.2 知识产权的效用理论
        1.2.3 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1.3 论文结构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结构框架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4.应用理论和研究方法
        1.4.1 应用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与管理
    2.1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
        2.1.1 知识产权的内容与范畴
        2.1.2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念的诞生及演变
    2.2 涉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公约
        2.2.1 UPOV公约
        2.2.2 TRIPs框架下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2.2.3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2.2.4 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国际公约(ITPGRFA)
    2.3 各国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2.3.1 欧洲
        2.3.2 美国
        2.3.3 日本
        2.3.4 印度
    2.4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
        2.4.1 知识产权保护刺激了种子部门的私人投资
        2.4.2 知识产权保护刺激了种子产业的并购
        2.4.3 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种子产业的集中度
    2.5 知识产权霸权
        2.5.1 保护边界的扩大
        2.5.2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海盗行为
    2.6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异化行为(利用新技术进行的自我保护)
        2.6.1 V-GURTs技术
        2.6.2 T-GURTs技术
        2.6.3 对遗传利用限制技术的担忧
        2.6.4 对国际公约制定的影响及对国际组织的胁迫
第三章 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3.1 历史回顾
        3.1.1 计划经济时代的种子生产与供给(1949-1978)
        3.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种子生产与供给(1978-2000)
        3.1.3 种子产业的形成(2000年以后)
    3.2 现状
        3.2.1 市场规模
        3.2.3 作物和品种分布
        3.2.3 企业分布
        3.2.3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
        3.2.4 冀岱棉种科技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第四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和管理
    4.1 法律环境
        4.1.1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其配套法规
        4.1.2 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
        4.1.3 专利法及其配套法规
        4.1.4 其他规定
    4.2 植物新品种保护
        4.2.1 保护范围
        4.2.2 数量及其分布
        4.2.3 吉林省农科院品种权保护
    4.3 植物新品种有关的专利权
        4.3.1 植物新品种专利权增加的原因
        4.3.2 与植物新品种相关的专利分布
    4.4 作物遗传资源保护
        4.4.1 我国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4.4.2 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第五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企业的影响
    5.1 企业对品种权的积极申请
        5.1.1 企业对品种权申请的数量变化
        5.1.2 保护品种面积的变化
    5.2 企业对育种的投入加大
        5.2.1 资金投入
        5.2.2 育种成果
    5.3 品种权转让
        5.3.1 品种权转让价格
        5.3.2 转让品种的作物分布
        5.3.3 转让人和受让人的分布
        5.3.4 郑单958
    5.4 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之间的诉讼案件大量增加
        5.4.1 纠纷的数量及其分布
        5.4.2 纠纷的类型
        5.4.3 临奥1号品种权纠纷诉讼案
    5.5 对企业竞争力和并购的影响
        5.5.1 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5.5.2 豫玉22
        5.5.3 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第六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农民的影响
    6.1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6.1.1 植物新品种保护前我国作物产量变化
        6.1.2 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作物产量变化
    6.2 对种子价格的影响
        6.2.1 种子价格的构成
        6.2.2 我国种子价格的历史变化
        6.2.3 实施品种保护后种子价格的变化
        6.2.4 实施品种保护后种子价格上涨的原因
    6.3.可供选择的品种增多
        6.3.1 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增多
        6.3.2 育成的新品种数量逐年增加
第七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社会效应
    7.1 对社会资本的吸引
        7.1.1 对国内资本的吸引
        7.1.2 对国外资本的吸引
        7.1.3 育种家的价值得到提升
        7.1.4 新的技术类育种公司不断诞生
    7.2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成本
        7.2.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直接成本
        7.2.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间接成本
第八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和趋势预测
    8.1 存在的问题
        8.1.1 政策性知识产权的存在
        8.1.2 创新不足
        8.1.3 种子企业缺乏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
        8.1.4 政府行为对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创新的影响
    8.2 趋势预测
        8.2.1 专利法对新品种的保护将在短时间内得到加强
        8.2.2 企业、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将会复杂化
        8.2.3 品种权交易价格会进一步走高
        8.2.4 企业在知识产权上的投资会进一步上升
        8.2.5 种子价格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下进一步走高
        8.2.6 种子企业之间会出现分工,纯技术类公司诞生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基本结论
        9.1.1 我国目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符合我国种业发展的要求
        9.1.2 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种子企业、大专院所之间诉讼数量增加
        9.1.3 植物新品种保护提高了种子的成本,种子销售价格和企业的利润率均有明显上升
        9.1.4 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了种子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幅增加
        9.1.5 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增产幅度没有提高
        9.1.6 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价格出现明显上升
        9.1.7 专利制度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9.2 政策建议
        9.2.1 建立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数据库,便于公众查询
        9.2.2 完善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立法
        9.2.3 公益性的研究机构应逐步退出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等作物育种
        9.2.4 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避免给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创新发出错误信号
        9.2.5 将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的DUS测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与概念界定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构、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山东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第一节 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一、全省山川大势
        二、山地丘陵区
        三、黄河泛滥冲积平原
    第二节 山东的自然气候特点
    第三节 山东的水利概况
        一、河流
        二、湖泊水库
        三、地下井
    第四节 山东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行政建制沿革
        二、历史人口演变
第二章 山东农业种植结构回顾
    第一节 棉花引进以前山东的主要传统作物品种
        一、三大农学家与三大农书
        二、传统“五谷”的含义
        三、明代以前不同作物地位的升降
    第二节 中棉在山东的传播
    第三节 明中期以前山东的作物种植结构
        一、万历以前山东作物种植情况
        二、中棉的生理特性与种植方式
        三、明代以前的耕作制度
    第四节 中棉在山东扩种的原因和意义
        一、明政府的鼓励优惠政策
        二、地理优势与棉纺需求
第三章 美洲粮食作物的引种推广
    第一节 玉米的引种推广
        一、玉米经多途径传入我国
        二、玉米在山东的传播
    第二节 甘薯的引种推广
        一、甘薯由多个途径传入我国
        二、甘薯在山东的传播
    第三节 马铃薯的引种推广
        一、马铃薯早期各传入途径分析
        二、马铃薯在山东的推广种植
第四章 美洲经济作物的引种推广
    第一节 花生的引种推广
        一、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分析
        二、花生的传播
        三、花生在山东的传播
    第二节 美棉的引种推广
        一、 传入中国的原因
        二、清政府的“棉铁救国”政策
        三、山东的引进种植
        四、商业性植棉业的兴起与专业化生产经营的扩大
    第三节 烟草的引种推广
        一、烟草引进时间和传播路径
        二、烟草在山东的传播
第五章 美洲作物在山东传播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人地矛盾加剧的推动作用
        一、人口的快速繁衍增多
        二、人均占有耕地不断减少
        三、人地矛盾的加剧
    第二节 美洲作物自身优异生物学特性的吸引作用
        一、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二、花生的生物学特性
        三、甘薯的生物学特性
        四、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五、美洲作物比传统作物的优势
    第三节 政府倡导的激励作用
    第四节 品种引进、改良与推广的促动作用
        一、官方的试验、示范
        二、商人的试验、示范、劝种作用
    第五节 商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第六章 美洲作物引起的种植结构变迁
    第一节 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与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一、美洲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对原有作物的排挤
        二、美洲作物引起的种植结构变化
    第二节 美洲作物对耕作制度的影响
        一、传统的耕作制度
        二、耕作制度的变化
        三、美洲作物的开垦作用及负面影响
第七章 美洲作物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美洲作物商品化对我国自然经济的冲击
    第二节 美洲作物对饮食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美洲作物的引进推广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
        一、粮食单产增加
        二、开垦增加耕地
        三、抗灾能力、生存能力增强、自耕农增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鲜食玉米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合理选择品种
    1.1 鲜食玉米种子的选择
    1.2 选好熟期, 避开集中上市期
    1.3 丰富品种花色, 不搞单一品种
2 选用适宜的栽培技术
    2.1 种子要包衣处理
    2.2 整地及水肥管理
    2.3 去除分蘖和防治虫害
    2.4 隔离种植
    2.5 适时采收

(10)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 学术动态
    三、 研究方法
    四、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玉米的传入、传播和利用
    第一节 玉米的传入
        一、 玉米由多途径传入我国
        二、 玉米各条传入路线分析
        三、 明代的玉米种植情况
    第二节 玉米的传播
        一、 西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二、 西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三、 东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四、 中南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五、 中原各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六、 东北三省玉米传播种植概况
    第三节 对玉米的利用
        一、 玉米的优点
        二、 玉米的用途
第三章 番薯的传入、传播和利用
    第一节 番薯的传入
        一、 番薯的传入途径
        二、 番薯的传入历程
    第二节 番薯的传播
        一、 东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二、 西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三、 中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四、 中原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五、 西北各省番薯传播种植概况
    第三节 对番薯推广有贡献的人物
    第四节 对番薯的利用
        一、 番薯的优点
        二、 番薯的用途
第四章 马铃薯的传入、传播和利用
    第一节 马铃薯的传入
        一、 马铃薯早期传入途径分析
        二、 马铃薯后期传入途径分析
    第二节 马铃薯的传播
        一、 西南地区(云南、四川)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二、 东南地区(福建)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三、 中南地区(湖北)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四、 中原地区(山西、直隶)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五、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六、 东北地区马铃薯传播种植概况
    第三节 对马铃薯的利用
第五章 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节 对农业的影响
        一、 对耕地面积增加的作用
        二、 对粮食亩产量提高的作用
        三、 对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作用
        四、 对粮食作物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有利于粮食商品化的发展
        二、 对山区垦殖开发的作用
        三、 促进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
        四、 直接间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对我国人民饮食生活的影响
        一、 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结构演变历程
        二、 明清时期美洲粮食作物在民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民国时期玉米、番薯在民食中比重加大
        四、 主食结构变化与近代粮食贸易
    第四节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一、 清代人口增长状况
        二、 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为人口膨胀创造了条件
    第五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垦殖扩张的盲目性,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
        二、 政府限制流民垦山
第六章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糯玉米新品种栽培与加工》近日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贫困县走来:新中国以来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探究(1949-2007)[D]. 李欣骊.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2]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D]. 曹刚. 武汉大学, 2014(06)
  • [3]基于农户响应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朱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1)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5]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D]. 郭春丽. 天津大学, 2010(07)
  • [6]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D]. 郑南. 浙江大学, 2010(11)
  • [7]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D]. 吕凤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8]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D]. 王宝卿.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9]鲜食玉米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J]. 李文霞,任丽民,吕福虎,付峰.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05)
  • [10]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曹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加工》近期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