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肪酸乳化结晶分离的适宜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易兰[1](2020)在《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缔合结构解析与组分分离》文中指出酚类化合物和蒽是两种高附加值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高纯度的酚类化合物和蒽可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颜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其中酚类化合物占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煤焦油和煤直接液化油)含量在10%以上,蒽占煤焦油含量在1.21.8%。如果将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直接进行加氢转化生成汽柴油等,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酚类化合物及蒽资源,增加氢耗,同时反应生成的水,既影响煤炭中有效元素转化效率,降低产品价值,又会影响生产效益并增加生态环境处理成本。因此,依据项目研究思路,本文先从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分离出酚类化合物和蒽产品,再进行加氢转化的技术路线,重点开展如何从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分离酚类化合物和蒽的基础研究。目前,工业上主要用碱洗法提酚,不仅需要使用强酸强碱,也会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增加了环境压力和污染治理成本。蒽的工业分离,先采用溶剂结晶脱除粗蒽油中的菲,再经过精馏得到工业蒽,该方法分离能耗大、蒽产品纯度低。这些工业分离方法已逐渐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开发分离容量大、选择性高、分配系数大的萃取剂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低共熔溶剂凭借优良的特性,虽未应用于蒽的提纯,却已成为分离酚类化合物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现有分离方法的调研分析,本文将低共熔溶剂作为萃取剂或添加剂进行酚类化合物及蒽的分离提纯,旨在建立绿色高效的分离方法,为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高附加值化学品分离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的研究。联合FG-DVC模型和NLP理论对煤热解产物及焦油组成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组分复杂、分子缔合形式尚不清楚,结合分子光谱技术和量化计算探究了酚类化合物、芳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的缔合形式。结果表明:FG-DVC模型和NLP理论的结合能实现原煤到热解各产物组成的预测,原煤中氧含量高会获得酚含量较高的焦油。芳烃与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与芳烃、含硫化合物与芳烃之间,以O-H...π、C-H...π、π-π、O-H...N中的两种或多种作用进行缔合。酚类化合物、芳烃、碱性含氮化合物三者之间以酚和吡啶氮之间的O-H…N氢键为主;酚类化合物、芳烃、非碱性含氮化合物三者之间以O-H...π、C-H...π及π-π作用形成环状缔合结构;酚类化合物、芳烃、含硫化合物三者之间以O-H...π及π-π作用形成环状缔合结构。2.萃取剂的设计。在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酚类化合物抽提及蒽提纯的萃取剂,即低共熔溶剂。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与低共熔溶剂之间存在O-H…O氢键,两者的相互作用能(-77.5 kJ/mol)明显强于酚类化合物与油中其他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32.6-24.5 kJ/mol),也强于低共熔溶剂与油中芳烃的相互作用能(-41.9kJ/mol),为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奠定了基础。咔唑与低共熔溶剂之间存在N-H…Cl氢键,两者的相互作用能(-88.3 kJ/mol)强于咔唑与蒽(-40.3 kJ/mol)及低共熔溶剂与蒽的相互作用能(-58.0 kJ/mol),为低共熔溶剂高选择性分离蒽和咔唑提供了可能。3.低共熔溶剂萃取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针对现有分离方法含酚废水排放大或不易用于真实油,采用低共熔溶剂萃取模型油及真实油中的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时,酚类化合物相转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G)是芳烃?G的69224倍。氯化胆碱-丙三醇低共熔溶剂在最佳工况下,对模型油及真实煤直接液化油、煤焦油的酚萃取率在96%以上,中性油夹带量为221%,分离性能优于文献值。低共熔溶剂回收重复使用四次,酚萃取率基本不变,结构也未发生明显变化。低共熔溶剂与酚类化合物之间的氢键是萃取提酚的主要推动力。4.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过程中性油夹带的研究。针对溶剂液液萃取得到的酚产品会夹带中性油,严重影响酚产品纯度及混合酚的进一步分离,采用分子光谱技术和量化计算分析了中性油夹带的本质原因,据此提出“分离中减少中性油夹带”。结果表明:中性油与酚类化合物及低共熔溶剂之间存在O–H…π、C–H…π、C–H…O等作用,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无法通过物理手段完全消除,使中性油夹带不可避免,但通过低共熔溶剂的设计或分离对象的甄选可减少夹带。在考察的不同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中,未添加水的氯化胆碱-丙三醇低共熔溶剂的中性油夹带量最少,为66.1 mg/g。同时,将富酚馏分油的高温点从230°C降至220°C,可将中性油夹带量从283.2 mg/g减少至113.5 mg/g,也避免了烷烃及茚类化合物的夹带。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时,带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易夹带。5.低共熔溶剂-助剂混合溶剂提纯粗蒽油中蒽的研究。针对工业提纯蒽的能耗大、传统有机溶剂分离蒽的重复实验次数多及溶剂用量大,首次尝试将低共熔溶剂和传统有机溶剂混合用于蒽和咔唑的分离,并对分离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低共熔溶剂分离效果对比,低共熔溶剂和有机溶剂的混合能显着提高蒽和咔唑的分离效率。四乙基氯化铵-丙三醇低共熔溶剂和N,N-二甲基甲酰胺以摩尔比1:9混合的溶剂对蒽的单次分离纯度可达97.5%,优于文献值。低共熔溶剂与有机溶剂混合,显着提高了萃取剂与咔唑的相互作用而对萃取剂与蒽的相互作用无明显影响,从而有效提高目标产品分离选择性。
王学文,欧志兵,杨隽峰,杨稳权[2](2020)在《橡胶籽油脂肪酸乳化分离制备反浮选捕收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云南橡胶籽油水解生产的脂肪酸为原料,在加水量为原料脂肪酸的0.5倍、乳化剂溶液质量分数为0.5%、电解质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条件下,乳化分离获得的产品制备胶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对w(P2O5)21.19%、w(MgO)5.93%的入选原矿,添加捕收剂0.60 kg/t进行浮选,获得了精矿w(P2O5)29.54%、w(MgO)0.86%的选别指标。
董青,陈砺,严宗诚[3](2019)在《酒石酸辅助尿素包合法分离异硬脂酸》文中指出采用酒石酸辅助尿素包合法分离异硬脂酸。由单因素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并采用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包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酒石酸与尿素摩尔比1∶6、尿素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2∶1、甲醇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11. 9∶1、包合时间12 h、包合温度1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异硬脂酸的纯度为72. 1%,得率为87. 4%;酒石酸与尿素摩尔比为1∶6时,固相包合物的外部形态完整,X射线衍射谱图中硬脂酸分子的特征峰强度最高,晶胞体积为1 849. 9?3,键长为a=39. 9?、b=4. 9?、c=9. 4?,晶格参数与硬脂酸标准卡片值基本相同。通过控制酒石酸的加入量,可调控包合物的外部形貌和晶体结构,使异硬脂酸的纯度和得率发生改变。
朱晶晶[4](2018)在《亚麻籽油中亚麻酸提纯及亚麻籽油和茶油脱色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分析与研究也越来多,其中对于亚麻酸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们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GC-MS快速检测亚麻籽油中亚麻酸含量,亚麻籽油中亚麻酸的纯化以及两种不同生产地亚麻籽油、茶油脱色工艺。采用外标定量法分析亚麻酸含量,结果显示亚麻酸含量在0.043625 mg/mL-0.677mg/mL范围内呈现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42%-1.75%,在相关的测定要求范围内。本研究采用尿素-硅胶和氯化亚铜-硅胶两次层析亚麻籽油,结果表明:尿素-硅胶层析后,亚麻籽油中只含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氯化亚铜-硅胶层析后得到了纯度高于90%的亚麻酸产品。对两种产地的亚麻籽油、茶油采用了加热法脱色实验。在脱色时间30min情况下,得出了3种油脂脱色的最佳工艺,其中亚麻籽油(山西)经过脱色后红值R:10,黄值Y:1;亚麻籽油两次脱色后,红值R:6,黄值Y:0.3。茶油在两次脱色后的红值R:3.3,黄值Y:0.2。
闫晓玉,范铮[5](2017)在《从表面活性剂/甲醇/水复合体系中结晶纯化工业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甲醇/水为混合溶剂,将原料、溶剂及表面活性剂混合搅拌加热形成复合体系,冷却至室温结晶。苊结晶析出,杂质则留在体系中,经过滤达到纯化分离的目的。对纯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表面活性剂,混合溶剂及比例,搅拌结晶时间及搅拌速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在最佳条件下,获得苊的纯度大于99%,收率在93%以上。
闫晓玉[6](2017)在《基于表面活性剂/溶剂体系结晶纯化苊和大黄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溶剂体系结晶对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的新方法。根据待纯化原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及表面活性剂,将原料、溶剂及表面活性剂混合搅拌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形成化复合体系,冷却至室温结晶。利用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与杂质分子发生特定的吸附,使其乳化、增溶至体系中,目标产物结晶析出。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出具有纯化效果的特定表面活性剂,达到物质定向分离纯化的目的。以工业苊和大黄素的粗提物为对象进行纯化研究,采用体系结晶的方法筛选出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和混合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体积、助溶剂体积、混合溶剂的体积、混合溶剂的体积比、助乳化剂体积、结晶搅拌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纯化苊和大黄素的最佳工艺操作条件。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苊的纯化筛选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为特定的表面活性剂,水和甲醇为混合溶剂。最佳纯化条件:工业苊质量0.4 g,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08 mL及混合溶剂8 mL,混合溶剂中水/甲醇体积比为8:2,以400 r·min-1搅拌速率乳化搅拌70 min,工业苊原料过80目筛。在最佳条件下,获得苊的纯度大于99%,收率在93%以上。(2)大黄素的纯化筛选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为特定表面活性剂,丙三醇为助乳化剂,水/乙醇为混合溶剂,2,6-二甲基吡啶为助溶剂。最佳纯化条件:过100目筛的大黄素的质量0.5 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0.22mL,助溶剂2,6-二甲基吡啶20μL,体积比为6:4的乙醇/水混合溶剂12 mL,助乳化剂0.12 mL,以220 r·min-1的速率搅拌65 min。在最佳条件下,获得大黄素的纯度90%,收率在83%以上。通过实验筛选出适宜纯化苊和大黄素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确证了两种原料分离纯化的最佳操作条件,同时阐述了表面活性剂能够分离纯化物质的可能机理,为后续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该方法在物质的分离纯化中很适用,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吴越[7](2014)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分析与提取》文中提出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植物油中主要成分的检测与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更是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生活。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分离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就对市场上常见的9种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检测,特别对其中主要的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进行了分析和提取。对油样进行甲酯化前处理后用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使用极性色谱柱和程序升温的分析手段能够很好地将植物油中的各种脂肪酸甲酯及其同分异构体分离。结果为:在常见的植物油中茶油的油酸含量最高约为84.92%;葵花籽油中的亚油酸最多约为59.48%;紫苏籽油中的亚麻酸最多,约为59.54%。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分析技术,归属了植物油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及水的核磁共振H1谱的主要特征峰。在无需预处理条件下,以苯甲酸作为内标,对植物油中各种脂肪酸及水进行定量分析,加标回收率可达98%-102%,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总饱和脂肪酸、水的精密度分别为0.11%、0.12%、0.68%、0.70%、2.65%。该法取样量少、无需昂贵的标样,可直接快速定量、结果准确,可为植物油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新方法。采用尿素包合法对混合脂肪酸甲酯进行分离后,利用气质联用仪,通过面积归一化法分别测出尿素包合物及其滤液中各种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得出:在尿素包合物中主要是饱和脂肪酸甲酯、油酸甲酯及少量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而滤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由原来的83.77%提高到99.7%。采用AgNO3硅胶柱、丙酮-石油醚为洗脱剂分别提取茶油中的油酸、葵花籽油中的亚油酸和紫苏籽油中亚麻酸。结果表明随着洗脱剂的极性增加,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依次被洗脱下来,在浓度洗脱剂为5%时基本上全部洗脱完全。再通过核磁共振仪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三种不饱和脂肪酸纯度很高。
赵晓[8](2013)在《油脂基多羟基硬脂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油脂因其可再生性备受瞩目,对天然油脂进行化学改性已成为油脂化工领域的研究焦点。天然油脂水解得到的天然脂肪酸广泛用于日用化工领域,主要用作制皂,具有无毒无害、生物降解性好、泡沫丰富细腻、去污力强等特点。普通脂肪酸钠皂抗硬水能力差且在中性条件下溶解性差,此外饱和脂肪酸钠皂具有低温溶解性差的缺陷,而不饱和脂肪酸钠皂易氧化酸败,普通脂肪酸钠皂的应用因而受到限制。多羟基酸是一类自然界中含量很少的特殊脂肪酸,其水溶性优于同碳的普通脂肪酸。本文从天然油脂出发,先经水解得到具有不同不饱和度的脂肪酸,再通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得到含不同羟基数的多羟基脂肪酸,并进行了结构表征,重点研究了多羟基脂肪酸钠皂的抗硬水性能、中性条件和低温下的溶解性和泡沫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和全文主要结论如下:以尿素包合工艺制备本文用于合成多羟基脂肪酸的中间体高含量油酸(OA)、高含量亚油酸(LA)和高含量亚麻酸(LNA)。将90%(w/w)的原料油酸经尿素包合工艺制备得到高含量油酸,当尿包比例为m(混合脂肪酸):m(尿素):V[乙醇(95%)]=1:1.5:8时,经气相色谱检测,高含量油酸纯度为96%(w/w)。采用红花籽油经皂化、酸化和尿素包合工艺制备高含量亚油酸,当m(混合脂肪酸):m(尿素):V[乙醇(95%)]=1:2.5:8时,得到了纯度为98%(w/w)的高含量亚油酸。采用紫苏油经皂化、酸化、尿素包合工艺,当m(混合脂肪酸):m(尿素):V[乙醇(95%)]=1:3:9时,可得到含量为88%(w/w)的亚麻酸,该亚麻酸经银离子络合萃取法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为97%(w/w)的高含量亚麻酸。以高含量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为原料,使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经两步一锅法制备得到了9,10-二羟基硬脂酸(DHSA)、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THSA)及9,10,12,13,15,16-六羟基硬脂酸(HHSA),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的转化率可分别达到98.2%、97.9%及98.8%。所得粗品多羟基硬脂酸用有机溶剂结晶加以纯化,DHSA收率为55%;THSA收率为12%;HHSA收率为15%。通过FT-IR、ESI-MS、和1H-NMR鉴定产品的分子结构。对多羟基硬脂酸钠皂的表面化学性质和应用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测定了9,10-二羟基硬脂酸钠(SDHS)、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钠(STHS)、9,10,12,13,15,16-六羟基硬脂酸钠(SHHS)的克拉夫特点、钙离子稳定性、钙皂分散剂消耗量、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和泡沫性能等,并与对照物油酸钠(SO)、亚油酸钠(SL)、亚麻酸钠(SLN)及硬脂酸钠(SS)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THS以及SHHS具有普通脂肪酸钠皂不具备的优秀钙皂分散性能和钙离子稳定性,并在低温和中性条件下显示出更好的水溶性,在皂类产品常用的pH条件(pH10)下,STHS及SHHS的克拉夫特点均在0℃以下,且中性(pH7)条件下,STHS的克拉夫特点为41℃,而SHHS的Krafft点仍在0℃以下。STHS及SHHS不仅克服了普通脂肪酸钠皂不耐硬水和中性条件下溶解性差两大共同缺陷,也克服了饱和脂肪酸钠皂低温溶解性差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钠皂易氧化酸败的缺点,因此STHS及SHHS具有在中性皂、低温皂和抗硬水皂配方中用作新皂基表面活性剂的潜质。
李臻[9](2013)在《溪黄草多酚的提取、纯化、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溪黄草[Rabdosin serra (Maxim.) 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Rabdosia (Bl.)Hassk.]植物,是民间经常使用的一种中草药,其性甘苦、凉,可清热、退黄、利胆,治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多酚在食品、日化、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从植物中提取多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针对溪黄草多酚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得出了最优提取条件;并研究了大孔树脂对多酚提取液的纯化工艺,为多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此外,对溪黄草多酚的生物活性(抗氧化性,抑菌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溪黄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组分进行了初步鉴定。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Ciocalteu法对提取液的总酚进行测定,考查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等五个因素对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得率。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g/mL)1:10,提取温度4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达(6.81±0.11)%。2.大孔树脂对溪黄草多酚吸附分离的工艺优化以溪黄草多酚为原料,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10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确定AL-1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确立AL-1树脂对溪黄草多酚的最佳吸附/解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提取液的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总酚质量浓度为520μg/mL,上样液pH为4,吸附流速为0.8mL/min。最佳洗脱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流速0.5mL/min。3.溪黄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对溪黄草中的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过氧化氢清除实验、还原力实验、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实验以及抑制亚油酸过氧化实验分别研究了溪黄草多酚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过氧化氢、抑制亚油酸过氧化的IC50值分别为5.00μg/mL、42.51μg/mL与66.58μg/mL,低于抗坏血酸相应的IC50值,即5.99μg/mL、56.74μg/mL与94.83μg/mL。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溪黄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抗坏血酸。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扫描以及液质联用等方法对溪黄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组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的主要抗氧化成分为迷迭香酸和绿原酸,其中迷迭香酸为主要活性成分。4.溪黄草多酚的抑菌性研究以牛津杯法对溪黄草多酚的抑菌性进行研究。分别比较不同温度、pH、浓度的溪黄草多酚提取液的抑菌性,并对溪黄草多酚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对皱褶假丝酵母、米黑根毛霉两类真菌未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这三类细菌均存在明显的抑制效果,且抑制效果大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其中,温度对溪黄草多酚的抑菌效果并无显着影响,而pH的影响则根据不同抑菌对象而有所不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pH值为7时最强,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均在pH为8时最强。此外,溪黄草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mg/mL、0.3mg/mL、0.4mg/mL。5.溪黄草多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用比色法建立酶反应动力学方程,并对溪黄草多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属于可逆性抑制剂,其具体抑制类型为混合非竞争性抑制。抑制率实验显示,溪黄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性随溪黄草多酚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达到一定浓度后增幅不再明显,当浓度为48μ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44.15%,趋于稳定值。本研究建立了溪黄草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首次较为综合地评价了溪黄草超声辅助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所得结果有利于提高溪黄草的利用价值,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于艳艳,郭莹,陈克云[10](2010)在《工业脂肪酸结晶分离方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油脂化工的基础原料,在日用化工、纺织、皮革、涂料、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有着广泛用途。利用结晶的方法分离脂肪酸是一种纯粹的物理过程,符合现代生活中关于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对高效率分离脂肪酸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认真细致地分析了低温溶剂结晶法、脲包法、萃取结晶法、乳液结晶法、分步结晶法等工业脂肪酸结晶分离的方法,剖析了各种结晶方法的优缺点,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正如本文所阐明,控制结晶温度是脂肪酸结晶的关键步骤之一,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掌握其规律,发展新的结晶方法。
二、脂肪酸乳化结晶分离的适宜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酸乳化结晶分离的适宜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缔合结构解析与组分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符号说明 |
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的来源 |
1.2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研究进展 |
1.2.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
1.2.2 酚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1.2.3 蒽和咔唑的性质及应用 |
1.3 典型化合物分离研究进展 |
1.3.1 典型化合物结构特点 |
1.3.2 分离原理 |
1.3.3 酚类化合物分离 |
1.3.4 蒽和咔唑分离 |
1.4 低共熔溶剂及其在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
1.4.1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及分类 |
1.4.2 低共熔溶剂在酚和蒽萃取中的应用 |
1.4.3 低共熔溶剂在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其他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
1.5 量子化学计算在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
1.5.1 量子化学计算简介 |
1.5.2 量子化学计算在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缔合结构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与计算 |
2.2.1 实验试剂 |
2.2.2 煤热解实验 |
2.2.3 红外光谱分析 |
2.2.4 氢核磁共振分析 |
2.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阶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煤焦油族组成分析 |
2.3.2 酚类化合物与芳烃的缔合结构 |
2.3.3 酚类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
2.3.4 酚类化合物与含硫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
2.3.5 芳烃与含氮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
2.3.6 芳烃与含硫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
2.3.7 酚类化合物与芳烃、含氮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
2.3.8 酚类化合物与芳烃、含硫化合物的缔合结构 |
2.4 小结 |
3 萃取剂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萃取提酚的萃取剂设计 |
3.3.2 蒽和咔唑分离的萃取剂设计 |
3.4 小结 |
4 低共熔溶剂萃取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计算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的精馏 |
4.2.3 模型油的配制 |
4.2.4 萃取分离实验 |
4.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6 分析方法 |
4.2.7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的组成分析及模型化合物的选取 |
4.3.2 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4.3.3 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的影响因素 |
4.3.4 低共熔溶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
4.3.5 低共熔溶剂萃取酚类化合物的机理 |
4.3.6 和其他分离方法的比较 |
4.3.7 低共熔溶剂萃取真实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的酚类化合物 |
4.4 小结 |
5 低共熔溶剂萃取提酚过程中性油夹带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计算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模型油的配制 |
5.2.3 萃取分离实验 |
5.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5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5.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性油夹带的原因 |
5.3.2 芳烃结构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
5.3.3 低共熔溶剂种类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
5.3.4 低共熔溶剂中添加水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
5.3.5 富酚馏分组成对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
5.3.6 低共熔溶剂对真实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萃取提酚中性油夹带的影响 |
5.4 小结 |
6 低共熔溶剂-助剂混合溶剂提纯粗蒽油中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与计算 |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6.2.3 溶解度的测定 |
6.2.4 实验过程 |
6.2.5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6.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蒽、菲、咔唑的结构特性 |
6.3.2 粗蒽油中菲的脱除 |
6.3.3 单一溶剂分离蒽和咔唑 |
6.3.4 低共熔溶剂-助剂混合溶剂分离蒽和咔唑 |
6.3.5 萃取机理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橡胶籽油脂肪酸乳化分离制备反浮选捕收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实验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实验步骤 |
2 橡胶籽油脂肪酸乳化分离 |
2.1 加水量单因素实验 |
2.2 乳化剂用量单因素实验 |
2.3 电解质用量单因素实验 |
3 固酸制备的反浮选捕收剂浮选实验 |
3.1 实验矿样多元素及矿相组成分析 |
3.2 浮选实验研究 |
4 结论 |
(3)酒石酸辅助尿素包合法分离异硬脂酸(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酒石酸辅助尿素包合法分离异硬脂酸 |
1.2.2 异硬脂酸纯度分析 |
1.2.3 固相包合物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酒石酸辅助尿素包合法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
2.1.1 尿素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的影响 |
2.1.2 酒石酸与尿素摩尔比的影响 |
2.1.3 甲醇与混合脂肪酸质量比的影响 |
2.1.4 包合温度的影响 |
2.1.5 包合时间的影响 |
2.2 固相包合物的外部形态和晶体结构 |
3 结论 |
(4)亚麻籽油中亚麻酸提纯及亚麻籽油和茶油脱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亚麻酸简介 |
1.2 亚麻酸的常见检测方法 |
1.2.1 近红外 |
1.2.2 拉曼光谱 |
1.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4 气相色谱法 |
1.2.5 气质联用法 |
1.2.6 核磁共振波普法 |
1.3 不饱和脂肪酸分离 |
1.3.1 分子蒸馏法 |
1.3.2 尿素包合法 |
1.3.3 有机溶剂法 |
1.3.4 吸附分离法 |
1.3.5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3.6 脂肪酶浓缩法 |
1.3.7 低温结晶法 |
1.3.8 表面活性剂乳化分离法 |
1.4 食用油脱色方法 |
1.4.1 吸附脱色法 |
1.4.2 膜脱色法 |
1.4.3 超声波辅助脱色法 |
1.4.4 光能脱色法 |
1.4.5 其他脱色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亚麻酸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气质联用条件 |
2.2.3 亚麻酸标准品的制备、亚麻酸对照样品制备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2.3.2 仪器精密度测定 |
2.3.3 稳定性测定 |
2.3.4 加样回收率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亚麻酸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混合脂肪酸提取及甲酯化 |
3.2.2.2 亚麻酸的分离纯化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尿素层析结果 |
3.3.2 氯化亚铜层析结果 |
3.3.2.1 氯化亚铜固定相比例 |
3.3.2.2 氯化亚铜-硅胶层析洗脱剂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麻籽油、茶油脱色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第一次脱色条件筛选 |
4.3.1.1 活性炭用量 |
4.3.1.2 温度变化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3.2 第二次脱色条件筛选 |
4.3.2.1 活性白土的用量 |
4.3.2.2 温度变化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鲤科鱼类线粒体基因微卫星分析 |
A.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A.2 实验结果 |
A.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从表面活性剂/甲醇/水复合体系中结晶纯化工业苊(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分离纯化过程 |
1.2.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苊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单因素实验设计纯化苊工艺的研究及结果分析 |
2.3.1 表面活性剂体积对产品苊含量和收率的影响 |
2.3.2 混合溶剂量对苊纯化工艺的影响 |
2.3.3 水/甲醇体积比对苊纯化工艺的影响 |
2.3.4 结晶搅拌时间对工业苊纯化的影响 |
2.3.5 搅拌速率对工业苊纯化的影响 |
3 结论 |
(6)基于表面活性剂/溶剂体系结晶纯化苊和大黄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概念及发展现状 |
1.1.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1.1.3 表面活性剂在物质分离纯化上的应用 |
1.2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溶剂结晶法 |
1.2.1 添加表面活性剂结晶法操作流程 |
1.2.2 物质分离纯化的机理 |
1.2.3 在物质分离纯化上的应用 |
1.3 工业苊及其纯化方法研究 |
1.3.1 苊简介 |
1.3.2 国内外工业苊的纯化方法研究 |
1.4 大黄素及其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大黄素简介 |
1.4.2 大黄素的纯化方法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以表面活性剂/溶剂体系结晶纯化苊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收率的计算 |
2.3.2 苊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准曲线制备及线性范围考察 |
2.3.3 工业苊固体粉末的前处理 |
2.3.4 工业苊中杂质的鉴定 |
2.3.5 苊的纯化过程 |
2.3.6 溶剂的选择 |
2.3.7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2.3.8 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考察苊结晶纯度和收率的关系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苊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工业苊原料中杂质的鉴定结果 |
2.4.3 溶剂的筛选 |
2.4.4 表面活性剂筛选 |
2.4.5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表面活性剂/溶剂体系结晶纯化大黄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试剂及原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2 大黄素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准曲线制作及线性范围参考 |
3.3.3 大黄素原料固体粉末的前处理 |
3.3.4 大黄素原料中杂质的鉴定 |
3.3.5 大黄素的纯化过程 |
3.3.6 溶剂的选择 |
3.3.7 助乳化剂的选择 |
3.3.8 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的筛选 |
3.3.9 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考察大黄素结晶纯度和收率的关系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大黄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2 大黄素原料中杂质的鉴定结果 |
3.4.3 溶剂的确定 |
3.4.4 助乳化剂的确定 |
3.4.5 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筛选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6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图 |
(7)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分析与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油 |
1.1.1 植物油脂简介 |
1.1.2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简介 |
1.1.2.1 油酸 |
1.1.2.2 亚油酸 |
1.1.2.3 亚麻酸 |
1.2 植物油中脂肪酸的常见检测方法 |
1.2.1 近红外 |
1.2.2 拉曼光谱 |
1.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4 气相色谱法 |
1.2.5 气质联用法 |
1.2.6 核磁共振检测法 |
1.3 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 |
1.3.1 蒸馏法 |
1.3.2 有机溶剂法 |
1.3.3 尿素包合分离法 |
1.3.4 表面活性剂乳化分离法 |
1.3.5 超临界萃取分离法 |
1.3.6 脂肪酶浓缩法 |
1.3.7 Sorbex分离法 |
1.3.8 吸附分离法 |
第二章 利用GC-MS检测植物油中各脂肪酸的含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2.1 混合脂肪酸的提取 |
2.2.2.2 混合脂肪酸甲酯化 |
2.2.2.3 GC-MS色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9种植物油GC-MS离子图及各种脂肪酸甲酯的含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油的NMR定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样品的NMR测定 |
3.3.2 各种脂肪酸及水的含量测定 |
3.3.3 回收率的测定 |
3.3.4 精密度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脂肪酸甘油酯1H-NMR谱特征峰的确认 |
3.4.2 各种植物油的1H-NMR谱 |
3.4.3 脂肪酸及水含量的计算 |
3.4.4 回收率实验结果 |
3.4.5 精密度实验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 |
4.1 尿素包合法 |
4.1.2 实验部分 |
4.1.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2 实验步骤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混合脂肪酸甲酯 |
4.1.3.2 尿素包合物中脂肪酸甲酯 |
4.1.3.3 滤液中脂肪酸甲酯 |
4.1.4 小结 |
4.2 银离子硅胶柱分离法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2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脂肪酸甲酯的富集 |
4.2.2.2 洗脱下来的脂肪酸甲酯质量 |
4.2.2.3 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的NMR谱图、质谱图 |
4.2.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油脂基多羟基硬脂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肪酸概述 |
1.1.1 脂肪酸分类 |
1.1.2 脂肪酸衍生物 |
1.1.3 不饱和脂肪酸分离富集 |
1.2 多羟基脂肪酸的合成 |
1.2.1 H_2O_2氧化法 |
1.2.2 碱性KMnO_4氧化法 |
1.2.3 OsO_4氧化法 |
1.2.4 SeO_2/过氧叔丁醇(TBHP)氧化法 |
1.2.5 生物化学法 |
1.3 多羟基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能研究及相关应用 |
1.3.1 在医药及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应用 |
1.3.2 在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 |
1.3.3 在润滑剂中的应用 |
1.3.4 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
1.3.5 其它性能及应用的研究 |
1.4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含量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高含量油酸的制备 |
2.3.2 高含量亚油酸的制备 |
2.3.3 高含量亚麻酸的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羟基硬脂酸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9,10-二羟基硬脂酸(DHSA)的合成 |
3.3.2 9,10,12,13-四羟基硬脂酸(THSA)的合成 |
3.3.3 9,10,12,13,15,16-六羟基硬脂酸(HHSA)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羟基硬脂酸钠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钠皂的制备 |
4.3.2 Krafft点(KP) |
4.3.3 表面张力 |
4.3.4 稳态荧光法测定cmc |
4.3.5 胶束聚集数(Nm) |
4.3.6 增溶能力 |
4.3.7 钙离子稳定性(CIS) |
4.3.8 钙皂分散力(LSDP) |
4.3.9 钙皂分散剂消耗量(LSDR) |
4.3.10 泡沫性能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多羟基硬脂酸钠的低温特异性能 |
4.4.2 多羟基硬脂酸钠的抗硬水特异性能 |
4.4.3 中性条件下多羟基硬脂酸钠的特殊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溪黄草多酚的提取、纯化、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溪黄草的研究进展 |
1.1.1 溪黄草资源概况 |
1.1.2 溪黄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
1.1.3 溪黄草的开发利用 |
1.2 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
1.2.1 多酚的提取 |
1.2.2 多酚的纯化 |
1.2.3 多酚的功能活性研究现状 |
1.3 立题背景、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全文研究路线图 |
1.3.2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工艺 |
2.2.2 单因素和正交实验 |
2.2.3 总酚含量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乙醇体积分数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2 料液比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3 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4 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5 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6 正交法优化提取条件的实验 |
2.4 结论 |
第三章 大孔树脂对溪黄草多酚吸附分离的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溪黄草多酚粗提液的制备 |
3.2.2 总酚含量的测定 |
3.2.3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3.2.4 大孔树脂的筛选 |
3.2.5 静态吸附-解吸实验 |
3.2.6 动态吸附-解吸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静态法筛选大孔树脂 |
3.3.2 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
3.3.3 多酚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3.3.4 溶液 pH 对吸附率的影响 |
3.3.5 解吸时间对解吸率的影响 |
3.3.6 乙醇浓度对解吸率的影响 |
3.3.7 上样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8 洗脱流速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溪黄草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工艺 |
4.2.2 总酚含量测定 |
4.2.3 DPPH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4.2.4 H2O2清除实验 |
4.2.5 还原力实验 |
4.2.6 抑制亚油酸过氧化实验 |
4.2.7 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实验 |
4.2.8 溪黄草多酚抗氧化活性组分的初步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提取液总酚含量测定 |
4.3.2 溪黄草多酚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4.3.3 溪黄草多酚对 H2O2的清除能力 |
4.3.4 溪黄草多酚的还原力 |
4.3.5 溪黄草多酚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
4.3.6 溪黄草多酚对 β-胡萝卜素褪色的抑制作用 |
4.3.7 溪黄草多酚抗氧化活性组分的鉴定结果 |
4.4 结论 |
第五章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的抑菌性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的制备 |
5.2.2 菌悬液的制备方法 |
5.2.3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抑菌活性的测定 |
5.2.4 温度对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5.2.5 pH 对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5.2.6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抑菌活性分析 |
5.3.2 温度对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5.3.3 pH 对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5.3.4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5.4 结论 |
第六章 溪黄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
6.1 材料与设备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溪黄草多酚的提取 |
6.2.2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总酚含量的测定 |
6.2.3 pNP 标准曲线测定 |
6.2.4 适宜酶量的确定 |
6.2.5 酶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6.2.6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的研究 |
6.2.7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判定 |
6.2.8 溪黄草多酚浓度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影响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溪黄草多酚提取液的总酚含量 |
6.3.2 pNP 标准曲线 |
6.3.3 α-葡萄糖苷酶反应动力学中最适酶量的测定 |
6.3.4 酶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
6.3.5 溪黄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 |
6.3.6 溪黄草多酚可逆性抑制类型的判断 |
6.3.7 不同浓度溪黄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 |
6.4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工业脂肪酸结晶分离方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脂肪酸结晶分离方法 |
2.1 自然结晶法 |
2.2 低温溶剂结晶法 |
2.3 尿素包合法[10] |
2.4 萃取结晶法 |
2.5 乳液结晶法 |
2.6 分步结晶法[17] |
3. 各种结晶分离方法的比较 |
4. 结语 |
四、脂肪酸乳化结晶分离的适宜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直接转化液体产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缔合结构解析与组分分离[D]. 易兰. 浙江大学, 2020(07)
- [2]橡胶籽油脂肪酸乳化分离制备反浮选捕收剂研究[J]. 王学文,欧志兵,杨隽峰,杨稳权. 磷肥与复肥, 2020(01)
- [3]酒石酸辅助尿素包合法分离异硬脂酸[J]. 董青,陈砺,严宗诚. 中国油脂, 2019(05)
- [4]亚麻籽油中亚麻酸提纯及亚麻籽油和茶油脱色工艺研究[D]. 朱晶晶. 湖南大学, 2018(06)
- [5]从表面活性剂/甲醇/水复合体系中结晶纯化工业苊[J]. 闫晓玉,范铮. 浙江化工, 2017(10)
- [6]基于表面活性剂/溶剂体系结晶纯化苊和大黄素的研究[D]. 闫晓玉.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7]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分析与提取[D]. 吴越.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8]油脂基多羟基硬脂酸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赵晓. 江南大学, 2013(02)
- [9]溪黄草多酚的提取、纯化、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臻.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10]工业脂肪酸结晶分离方法概况[J]. 于艳艳,郭莹,陈克云. 科技信息, 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