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深化改革、砥砺前行

着力深化改革、砥砺前行

一、努力深化改革朝前走(论文文献综述)

朱晨菲[1](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认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闫佳伟[2](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李东莹[3](2021)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术语言是个体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术团体内部实践的必备语言资源,也是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Bailey et al.,2007;Flowerdew,2013;Schleppegrell,2004;Uccelli et al.,2020 等)。因此,学术语言发展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Gee,2015)。这一点在母语和外/二语教育语境中同样凸显(Snow&Uccelli,2009)。近年来,相关二语习得和发展研究进入社会文化转向时期,语言发展被视为一项社会文化实践(Block,2016)。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个体通过参与真实语境下的社会实践,不断获取、丰富和内化自身语言、意义资源,以完善、提高自身参与实践的方式和能力,获得学术语言发展(Duff,2010)。本研究依托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段写作教学改革,探寻学科实践驱动的学术写作教学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过程、结果及教学调节机制。本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进行一学期跟踪研究。研究数据包括学生学术写作评述短文及期末论文、学习者访谈、学习者反思日志、学习者选题日志、师生一对一或小组面谈实录和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与讨论显示,在EFL语境下,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是一个能动的扩展性学习过程。该过程充满挑战,能激发个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矛盾、化解矛盾,探索有利环境资源。个体过往学习经历、二语水平、语言意识和写作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外在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2)学科实践驱动的写作教学能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例如词汇和句法复杂度的提升,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和能力增强等。但个体学术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相比词汇复杂度发展,句法层面的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及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发展更具长期性。3)高效学术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供多元中介机制和丰富环境资源,设置一系列系统、连贯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自身当前水平的语言表现。上述结论提示: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兼具变异性和规律性特征。一方面,学术语言发展是个体、语境和实践等因素复杂、多维互动的结果,具有一定变异性。另一方面,不同学术语言维度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级性,对教学调节机制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兼顾学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各层面的发展。2)学术语言发展兼具认知性和社会性,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中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其实现具体写作目标的语言和认知资源,树立其自我调节、规约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是完善并丰富了活动理论关于扩展性学习方式的定义和阐释。具体表现在:1)明确了个体扩展性学习成效是个体因素(如语言、认知、元认知资源)与环境因素(如教学调节机制)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复杂、动态互动的结果;2)确认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在扩展性学习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知识的内化与发展,离不开心理认知机制的调节。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认了通过设计高认知负荷,且真实、有意义的学术写作实践活动对有效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学生过往学习经历、语言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会影响调节的效果;2)提出优质外语课程不能抹去个体差异,应兼顾个体学习目标和团体学习机制,探索二者的兼容性,为不同语言水平、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些观点为优化国内EFL环境下学术写作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本刊编辑部[4](2020)在《见证,科技赋能》文中指出在漫漫的岁月变迁中,我们一直用不同的视角观望着科技变化的各个面貌,涵盖科技政策、区域、产业、科技盘点、人物、孵化器、企业、服务机构等等,同时,我们也将挖掘更多新的视角,进而传达科技创新浪潮中更真实的声音。

孔瑞[5](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金小丽[6](2020)在《中国领导人外交话语中的隐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看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2012年,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延续了之前开放发展的理念,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作为。特别是在外交领域,活动日程密集,积极主动出访,还有意识地提出和创造了一些修辞意象,这些都有助于传达中国的公共外交理念,塑造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但不可否认地是,外交世界相对复杂、难懂,无论是在认知上还是感知上都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外交领域,领导人常常使用外交话语与隐喻结合来建构意义空间。本论文将隐喻理论作为主要的阐释工具,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从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成为中共中央党书记)至2018年3月17日(再次当选为国家主席)之间在各种外交场合所发表的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和外交演讲稿,概括出习近平外交话语中的三个主导性隐喻:战争隐喻、关系隐喻和旅程隐喻。之后作者从微观层面入手,对三个隐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大体思路为:通过话语特征识别隐喻——考察该隐喻的建构——分析该隐喻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战争隐喻起到了渲染战争氛围的作用,通过情绪渲染,激起了民众的认同。关系隐喻缓和了战争隐喻凸显的强大对抗性,同时还搭建起了友好框架,使各个国家认知到了自己的身份,强化了责任意识。旅程隐喻则是将观念转化为行为,敦促各个国家行动起来。同时也从宏观层面勾勒出了三个隐喻之间的逻辑关联。最后则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考察了选择三大隐喻的深层次原因。

吴悠[7](2020)在《《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地新歌》是一套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形态的歌曲集。它产生于1972年至1976年间,由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全套共5集,共收录歌曲557首。《战地新歌》的命名来自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战地黄花分外香”。《战地新歌》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对当今中国的声乐文化和社会生活仍具有重大的影响。它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文革时期的歌曲作品和词曲作家,同时还让今天的人们对特殊时期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题材、体裁和艺术特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是一套弥足珍贵的声乐文献。本文以《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战地新歌》中的音频、视频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战地新歌》的女高音歌曲在题材内容、体裁类型、艺术特点和表演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研究。论文的第一章是《战地新歌》的研究综述。本部分对《战地新歌》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对《战地新歌》的主要内容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论文第二章是《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特点的分析研究。本部分对《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体裁、演唱形式等作了具体的论述。同时对《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分类,并从歌曲的歌词、旋律、风格三个方面总结出了女高音歌曲的艺术特点。论文的第三章是《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的个案分析,是本论文的重要研究部分。本部分列举了《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老房东“查铺”》、《张大妈喜看<龙江颂>》等歌曲,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版本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论文的第四章是《战地新歌》中女高音歌曲的应用研究。本部分以演唱实践、声乐教学两个方面为研究方向,肯定了《战地新歌》中女高音歌曲实践应用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袁璐璐[8](2020)在《介词“向、朝、往”的对比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虚词和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介词作为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句法关系的构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词语义虚、用法灵活,给留学生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了不少困难。语义相近的介词,相似度较高,更难进行明确的区分。本文选择常用的方向类介词“向、朝、往”进行分析,以期帮助留学生准确的掌握介词的用法,学习规范的现代汉语。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由来、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同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也展开了相关说明。第二章,在明确界定本文研究范围的前提下,笔者先从古代汉语的层面上,对“向、朝、往”的语义来源进行简单的梳理。其次,对其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进行逐个的探讨。最后,以三个平面为基础,将“向、朝、往”在语义、句法和语用上的异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相关本体知识。第三章主要是关于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结合本专业的学科特点,运用语料调查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问卷访谈互补充”的形式,对南昌大学的留学生进行语料调查,并统计出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使用“向、朝、往”的偏误情况。最后,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相关语料,对留学生的偏误进行分类和描写。第四章主要针对偏误出现的原因展开分析。偏误的产生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语言知识负迁移、回避策略和个人因素等,客观因素则主要指学习者受教师和教材的影响及汉语本身的难度等。第五章,根据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对教材中介词教学的编排、课堂教学等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对外汉语视角下的的分层组合教学、情景活动教学和对比强化教学等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方向介词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最后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及研究思路,指出了问卷调查及教学建议中的不足,并针对本体研究提出了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艾金枝[9](2020)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以高中数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迅速普及,数字化校园建设正轰轰烈烈的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和进程向着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结果,其推广与发展引起了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巨大变化,移动学习可移动性的学习形式、可定制性的学习内容、便携性的学习设备以及情境感知性,有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以及全面发展,契合了当今的教育理念。发挥移动学习的应用优势,对创新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教学是一个反馈调控的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系统能否依赖有效反馈实现自我调控和完善。移动学习环境下,借助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实现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特征数据进行精细化记录和深度挖掘,对教学活动动态地监督和调节,不断处理教学过程生成的信息,及时将教与学的结果反馈给学生或教师,从而使师生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或学习行为,使教学系统实现动态的平衡状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促使教学系统成为一个智能化的动态信息反馈系统。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学模式相关研究、教学反馈相关研究,阐述了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的特征和类型,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部分教师以及课堂观察分析了高中数学Pad教学过程中有效反馈的现状,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总结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的特征和类型。在目前国内外对教学反馈、有效反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学习环境的特点,总结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的特征和类型。(2)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构建。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到目前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的现状,以有效教学理论、调控反馈理论、师生互动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作为基础,构建了课前学情分析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课中深入互动有效反馈,实现精准教学——课后个性化精益辅导的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3)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实施。为了验证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将教学模式应用于淄博一中高一的数学课堂,详细论述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习需求,将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深层次的整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反馈行为验证第一阶段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对教学实践加以完善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实施,并再次分析第二阶段的实施效果,通过反馈行为序列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反馈行为序列。教学模式实施后的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有效反馈行为序列的获得表明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以及现实意义,为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罗珊[10](2019)在《团体辅导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中职生的心理弹性水平。用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低心理弹性水平的被试进行团体辅导干预,使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提高。方法:首先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对湖南某中等职业学校4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再从中选取36名低心理弹性水平的学生为被试,分为实验组,控制组一,控制组二。实验前,对三组被试进行同质性检验。然后依据心理弹性相关理论以及团体心理辅导等相关理论来设计心理弹性团体辅导方案,对实验组每周进行一次心理弹性团辅干预。控制组一每周进行一次与心理弹性无关的团体辅导,控制组二不进行任何实验处理。在8次团体辅导干预后再对三组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后测,检验团体辅导活动的有效性,一个月后进行追踪后测检验团体辅导的持续性。结果:(1)通过测量发现被调查中职生心理弹性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生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要显着高于女生;非单亲家庭的中职生的家庭支持显着高于单亲家庭的家庭支持;留守时间一年以下的中职生,情绪控制显着高于留守五到十年的中职生的情绪控制。在是否独生、单双亲、户籍地上并无显着差异。(2)实验组、控制组一和控制组二前测心理弹性没有显着差异,干预后进行后测并比较,实验组中职生的心理弹性在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都有显着提高,而其他两个控制组的心理弹性后测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参加心理弹性团体辅导的实验组心理弹性有显着提高。(2)本研究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能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弹性。

二、努力深化改革朝前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深化改革朝前走(论文提纲范文)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学术语言及其发展
    2.2 写作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2.2.1 二语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特征研究
        2.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研究
        2.2.3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
        2.2.3.1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
        2.2.3.2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2.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术写作教学与语言发展
        2.3.1 活动理论与扩展性学习
        2.3.2 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学术语言发展
    2.4 前人研究启示与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场域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方法
        3.5.1 语言发展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3.5.2 学习过程质性分析方法
    3.6 研究可信度
    3.7 研究伦理考量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发现
    4.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个案分析
        4.1.1 阳光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2 蓝天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3 白云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跨个案分析
        4.2.1 个体学术写作学习目标与语言发展
        4.2.2 文献阅读方式与学术语言发展
        4.2.3 个体写作策略、语言意识与学术语言发展
        4.2.4 学术写作语言学习方式的收获与挑战
        4.2.5 三名个案参与者化解矛盾与张力的关键性因素
    4.3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
        4.3.1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个案分析
        4.3.2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跨个案分析
    4.4 学术语言历时发展结果
        4.4.1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量化分析
        4.4.2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质性分析
        4.4.3 学术语言发展特征跨个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5.2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结果
    5.3 学术写作课程语言学习机制
    5.4 学术写作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方式再思考
    5.5 研究发现与主要创新点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和启示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术写作课程大纲
附录二 学生选题日志模板
附录三 学术写作评述短文话题
附录四 学术写作师生一对一辅导时间表示例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课前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六 个案参与者学术写作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术写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八 阳光写作课程反思日志
附录九 蓝天期末论文引言写作示例
附录十 白云评述短文写作示例

(4)见证,科技赋能(论文提纲范文)

政策
    科技“小巨人”折射政策需求
    “36条”配套政策,鼓励创新,让政策及时对接企业
    解困“生产力”——浦东创新政策
    创新券——研发平台的新实践
    新创新引擎:“科创22条”
    又见创新券
    科创政策四十年
    科改进行时
成果转化
    众说纷纭“产学研一体化”
    科技成果转化:路将越走越宽
    “孩子”,你为什么不能长大?
    科技成果转化跃上新起点
    “速配”?“拼盘”?寻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衡点
    技术“破茧”,转化“成蝶”
国际
    国家创新芬兰为镜
    寻访英国创新因子
    印象·法国创新
    奥地利瑞典创新行纪
    中以合作“哑铃模式”
    德国创新模式
区域
    回眸:苏南模式20年
    科创一体化的长三角“答卷”
    孵化器“安徽模式”
    “解锁”长三角
    香港科技“大跨步”
    长三角“技术升级潮”
科技金融
    科技企业融资有“道”
    资金就是能量!科技金融合力才能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与央视一起聚焦钱流
    发展科技金融,杨浦区构建专业功能区
服务机构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调查
    立意高远虚实结合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孵化
    “引进来”与“走出去”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党委书记朱正红的2010记忆
    崛起的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群像
    孵化器,国企里的创新乐土
    区域发展的“灵魂”——漕河泾开发区创业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
    “饮水思源”的交大慧谷
    斥资近7亿元的上海西虹桥想要孵化世界级“北斗硅谷”
    在孔雀机构孵化器里,我们曾经创业15个月
    孵化器新布局:“纽带模式”
    中国孵化的华东风采
人物
    压力动力耐力合力活力——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大副主任、着名经济学家厉无畏畅言科技创新呼唤“五力齐发”
    火红的中国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首家海外上市公司的创办人施雷
    胡润——领跑中国财富的冒险家
    刘昌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张忠铧:做科研贵在坚持
    李劲松︰逆转生命的程序
    科技功臣金亚秋:“做其他人做不到的创新之事”
    陈亚珠:读懂医工交叉的科技“先行者”
    田禾:与诺奖得主并肩创新
产业
    起底新能源
    繁荣的生物医药
    转基因已经来了!
    国内太阳能无人机迎革命
    大数据时代
    VR下的虚虚实实
    解码区块链
    人工智能VS人脑智慧
    芯片产业加速记
企业
    振华港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淘米网络:打造中国版迪士尼——记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天诚通信创始人雍竣华:倾心宽带的“最后一公里”
    这家企业如何打破国外垄断?以不变的“创新”应万变
    澜起科技:掀起内存接口芯片的“巨澜”
科技盘点
    2015科技盘点
    2016科技盘点
    2017科技盘点
    2018科技盘点
    2019科技盘点
亚太知识竞争力
    2015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2016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2017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
    2019亚太知识报告

(5)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领导人外交话语中的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中国崛起,需要更多话语权
        二、国际格局调整,要求沟通交流
        三、国家人格化,通过领导人感知国家
        四、借助隐喻,融入国际话语体系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理论资源
        一、概念隐喻理论
        二、概念整合理论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语料库方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第六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隐喻与话语
    第一节 中西方隐喻的异同
    第二节 隐喻与话语的结合
        一、隐喻与政治话语
        二、隐喻与外交话语
    第三节 隐喻与本研究中的外交话语
        一、本研究外交话语的来源
        二、生成外交语料库
        三、外交语料初步分析结果
第二章 中国领导人外交话语中的战争隐喻
    第一节 识别战争隐喻
        一、战争术语
        二、战争事实
        三、战争谚语
        四、战争典故
    第二节 语篇串联战争隐喻
        一、署名文章中战争隐喻的隐匿
        二、外交演讲中战争隐喻的凸显
    第三节 战争隐喻建构共识
        一、外交演讲是意识形态的战争
        二、国际环境是潜在的冲突
        三、国际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敌人
        四、倡议是强有力的武器
    第四节 战争隐喻的作用
        一、唤醒战争记忆
        二、实现价值认同
        三、放大冲突对抗
第三章 中国领导人外交话语中的关系隐喻
    第一节 “国家是人”作为基础隐喻
        一、人体隐喻词
        二、人际关系词
    第二节 人际关系词对应的国家关系隐喻
        一、友谊隐喻
        二、亲属隐喻
        三、共同体隐喻
    第三节 关系隐喻的搭建
        一、标题搭建友好框架
        二、正文强化友好框架
        三、语篇互动呼应友好框架
    第四节 关系隐喻的作用
        一、缓和紧张氛围
        二、进行身份建构
        三、明确相应责任
第四章 中国领导人外交话语中的旅程隐喻
    第一节 旅程隐喻的要素
    第二节 国家发展是旅程
        一、发展有迹可循
        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三、状态多轨并行
        四、路上充满障碍
        五、方向总体向前
    第三节 旅程隐喻的呈现
        一、旅程隐喻的国家分布
        二、时间隐喻的紧紧跟随
    第四节 旅程隐喻的作用
        一、向世界传递信心
        二、促进各国行动
        三、释放错误信号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双重作用下的三大隐喻
    第一节 三大隐喻的历史回溯
        一、战争历史
        二、人情社会
        三、流动家园
    第二节 三大隐喻的现实映照
        一、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
        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三、大国的责任感和担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地新歌》产生的背景与内容
    第一节 《战地新歌》的产生背景
        一、《战地新歌》的产生背景
        二、《战地新歌》的出版
    第二节 《战地新歌》的主要内容
        一、《战地新歌》的选编内容
        二、《战地新歌》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战地新歌》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分类与特点
    第一节 《战地新歌》中的女声歌曲演唱形式
        一、《战地新歌》各集女声歌曲演唱形式分布
        二、《战地新歌》各集女声作品演唱形式比率分析
    第二节 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形式分类
        一、《战地新歌》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分布详情
        二、女高音歌曲的题材
        三、女高音歌曲的体裁
    第三节 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唱法分类
        一、美声唱法歌曲
        二、民族唱法歌曲
    第四节 女高音歌曲的特点
        一、歌词
        二、旋律
        三、风格
第三章 《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个案分析
    第一节 美声唱法歌曲个例
        一、花腔女高音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二、抒情女高音歌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第二节 民族唱法歌曲个例
        一、传统民歌《翻身道情》
        三、民族风格创作歌曲《老房东“查铺”》
第四章 《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的应用实践
    第一节 教学应用实践
        一、曲目的甄别与选择
        二、歌词的修改与替换
        三、旋律的改写与补充
    第二节 演唱应用实践
        一、风格韵味
        二、演唱技术
        三、舞台表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战地新歌》女高音独唱歌曲谱例
致谢

(8)介词“向、朝、往”的对比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介词“向、朝、往”的对比分析研究
        1.3.2 关于英语方向介词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介词“向、朝、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汉语介词“向、朝、往”的对比分析
    2.1 介词“向”的具体考察
        2.1.1 “向”的语义特征分析
        2.1.2 “向”构成介词短语的句法特点分析
        2.1.3 “向”的隐现情况
    2.2 介词“朝”的具体考察
        2.2.1 “朝”的语义特征分析
        2.2.2 “朝”构成介词短语的句法特点分析
        2.2.3 “朝”的隐现情况
    2.3 介词“往”的具体考察
        2.3.1 “往”的语义特征分析
        2.3.2 “往”的句法功能及特殊用法
        2.3.3 “往”的隐现情况
    2.4 “向、朝、往”的对比分析
        2.4.1 “向、朝、往”的语义特征对比
        2.4.2 “向、朝、往”的句法功能比较
        2.4.3 “向、朝、往”的语篇选择分析
        2.4.4 小结
第3章 留学生使用“向、朝、往”的偏误调查
    3.1 调查问卷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内容
        3.1.4 调查结果
    3.2 偏误类型分析
        3.2.1 遗漏介词及相应的动词或其他成分
        3.2.2 “朝、向、往”三个介词混用
        3.2.3 两种类型的语序错误
        3.2.4 成分冗余的误加型偏误
第4章 介词“向、朝、往”的偏误成因
    4.1 英语语言知识负迁移
    4.2 汉语知识掌握不到位
    4.3 教师讲解及教材的影响
        4.3.1 教师讲解的影响
        4.3.2 教材的影响
    4.4 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
第5章 介词“向、朝、往”的教学建议
    5.1 教材编写分析及建议
    5.2 课堂教学建议
        5.2.1 “分层组合”教学
        5.2.2 情景活动教学
        5.2.3 对比强化教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以高中数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学习——促进教与学的变革
        1.1.2 有效反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3 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学的优势以及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1.2.2 教学反馈相关研究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移动学习环境
        2.1.2 教学模式
        2.1.3 有效反馈
    2.2 理论基础
        2.2.1 有效教学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师生互动理论
        2.2.4 反馈调控理论
第三章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构建
    3.1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的特征与类型
        3.1.1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的特征
        3.1.2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的类型
    3.2 高中数学Pad教学有效反馈现状分析
    3.3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设计与解析
        3.3.1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的涵义
        3.3.2 前端分析
        3.3.3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3.3.4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
第四章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的实验设计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流程设计
    4.2 工具设计
        4.2.1 课堂教学行为编码体系的构建
        4.2.2 前后测试题设计
    4.3 实验实施步骤设计
        4.3.1 实验前测
        4.3.2 教学实施
        4.3.3 实验后测
    4.4 数据收集
第五章 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5.1 第一阶段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5.1.1 学习效果分析
        5.1.2 课堂交互行为构成分析
    5.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5.2.2 原因分析
    5.3 第二阶段教学模式实施与效果分析
        5.3.1 第二阶段教学模式实施
        5.3.2 第二阶段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数学有效反馈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实录
    附录4 第一阶段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附录5 第二阶段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团体辅导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2 心理弹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1.3 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
    1.4 心理弹性的测量
    1.5 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
    1.6 中职生心理弹性研究的现状
    1.7 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1.8 团体心理辅导与中职生心理弹性干预
2.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问题的提出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意义
        2.5.1 理论意义
        2.5.2 实践意义
3.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现状调查对象
        3.1.2 团辅干预的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定量工具
        3.2.2 质性研究的工具
    3.3 研究思路
    3.4 实验设计
        3.4.1 实验设计
        3.4.2 控制组一的活动设计
        3.4.3 额外变量的控制
        3.4.4 辅导者受训背景
        3.4.5 实验实施
    3.5 心理弹性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3.5.1 团体辅导的目标
        3.5.2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3.5.3 实验组团体辅导各单元的设计依据
        3.5.4 实验组团体辅导各单元活动设计
        3.5.5 实验组团辅方案的创新
        3.5.6 辅导方案内容效度检验
4.结果
    4.1 中职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
        4.1.1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4.1.2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检验
        4.1.3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4.1.4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单亲和双亲上的差异比较
        4.1.5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是否留守孩子上的差异比较
        4.1.6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留守时间上的差异比较
    4.2 团体辅导干预结果
        4.2.1 团辅干预前三组同质性检验
        4.2.2 团辅干预后三个组差异比较
        4.2.3 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
        4.2.4 控制组一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4.2.5 控制组二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4.2.6 实验组后测追踪与后测差异比较
        4.2.7 控制组一后测追踪与后测差异比较
        4.2.8 控制组二后测追踪与后测差异比较
        4.2.9 三组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4.3 质性研究的结果
        4.3.1 团体辅导单元反馈表
        4.3.2 活动收获的评价
        4.3.3 实验组成员收获总结
        4.3.4 观察员的观察记录
        4.3.5 团体领导者观察日记
5.分析与讨论
    5.1 中职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分析
        5.1.1 中职生心理弹性现状分析
        5.1.2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性别上的差异
        5.1.3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5.1.4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5.1.5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是否单亲家庭上的差异
        5.1.6 中职生心理弹性在是否留守及留守时间上的差异
    5.2 团体辅导干预效果分析
        5.2.1 定量研究分析
        5.2.2 团体辅导疗效因子讨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4 对于中职生心理弹性干预的建议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附录二 团体辅导成员甄选问卷
附录三:团体辅导方案节选
附录四:团体辅导单元反馈表
附录五:团辅结束访谈提纲
附录六:观察员反馈表
附录七:团体辅导部分照片
致谢

四、努力深化改革朝前走(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李东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见证,科技赋能[J]. 本刊编辑部. 华东科技, 2020(10)
  • [5]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领导人外交话语中的隐喻研究[D]. 金小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战地新歌》中的女高音独唱歌曲研究[D]. 吴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介词“向、朝、往”的对比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袁璐璐. 南昌大学, 2020(01)
  • [9]移动学习环境下有效反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以高中数学为例[D]. 艾金枝.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团体辅导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 罗珊.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着力深化改革、砥砺前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