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再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杰[1](2021)在《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的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要让大多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在从业前后接受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因此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应该在农村普通初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娄元元[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纠偏教育脱离生产劳动为主的普职分离期;开展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职融通雏形期;探索高中普职融通的政策探索期。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基础教育普职融通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缺乏职业启蒙教育理念的引领;各学段普职融通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在新时代,我国应加强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顶层设计,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普职融通衔接框架,完善基础教育普职融通配套政策。
王羽菲,祁占勇[3](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嬗变轨迹——基于政策与法律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历史图景,借助历史文献,结合标志性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事件,考察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70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变迁经历了雏形初现、孕育萌芽,十年动乱、遭遇重创与停滞,百废俱兴、重建工作的部署与展开,跨越世纪之交的调整与转型,注重内涵建设、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抓手的深刻变革5个发展阶段。知往鉴今,有助于完善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政策体系,为推动未来中国农村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理性智慧,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乐章。
张世定[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丁红玲,李珍珍[5](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历史回顾、价值逻辑及未来展望》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有赖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引。基于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演进逻辑,进而对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李凌[6](2018)在《北京农民教育政策演变与评述》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求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教育农民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和政策,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访谈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农民教育政策演变的历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对于建国初十七年、十年动乱、新时期以及新世纪四个不同阶段的农民教育政策及其效果进行梳理和评述。评述发现,农民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加速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但统筹规划不够、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政策自身存在规范的对象不明确、政策目标脱离实际、政策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建议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立法,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分级实施职业农民培养,构建农业职业教育立交桥,确立初中高职业教育贯通机制。
朱德全[7](2015)在《农村中学“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重庆市黔江石会中学经过八年的行动实践,形成了"农"、"科"、"教"有机融合的"三教结合"农村特色教育模式,整体性推进"三位一体"综合课程与教学改革,有机融合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双证并进"的课程模式与"六连结构"的教学模式,"以教脱贫"、"以教促富"、"以富促教",打破农村"贫"与"愚"恶性循环,最终探索出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双赢互惠"发展的道路。
袁桂林[8](2014)在《城乡分殊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思考》文中指出从历史线索和发展的角度看,城乡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必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校际之间都应该有所不同。培养目标的特色化不是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等保障条件的差距,更不应该固化现在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农村学校应在城乡一体化保障下,在遵循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建构规律过程中稳步发展。
彭政[9](2014)在《搞好绿色证书教学为当地农村经济培养适用性人才》文中提出在教育改革新形式下,农村普通初中肩负着双重任务,既要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农村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因而,农村普通中学的绿色证书教育,就是要面向农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绿色证书教育的多功能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和后备劳动人员的科技致富能力,使学生成为当地经济建设中的有道德,有文化,有觉悟、懂技术会理、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劳动者。
曹春艳[10](2009)在《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研究 ——与加拿大普通高中绿色证书培训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证书”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的习惯说法,即农民的上岗凭证。普通中学的“绿色证书”教育是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对象的一种扩展和延伸。我国在农村初中进行,称为“绿色证书”教育,加拿大在高中实施,称为绿色证书培训。我国的初中和加拿大的高中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或技能,因此具有可比性。加拿大普通高中实施的绿色证书培训是成功的,整个培训过程都围绕技能展开,也实现了实施的目的,其中很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文力求通过两国做法的比较和对我国的实施情况的调研,了解我国“绿色证书”教育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分析我国“绿色证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拿大的做法中寻求改进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加拿大绿色证书培训的引进情况和实施状况,并对实施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我国从中寻求借鉴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对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由来和实施状况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以吉林省C县S乡中学为个案,对“绿色证书”教育的实际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在第四部分中借鉴了加拿大的成功做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改进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政府的作用,发挥政府在解决经费问题、政策激励、就业优势引导、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以及提高农民地位方面的作用;二是完善我国的实施过程,主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培训、转变培教育内容的开发方式、教育方式、实施方式、学生选择方式、提高实施的学段以及严把考核关,确保培训质量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法。对加拿大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我国的研究除文献法外,还运用了调查法,以吉林省C县S乡中学为个案进行了调查,通过访谈和问卷了解“绿色证书”教育的实施情况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建议奠定基础。比较法一直贯穿全文。
二、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再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绿色证书教育概述 |
二、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的意义 |
1. 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农业的了解 |
2. 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更多技能与技术 |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展质量 |
三、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的策略 |
1. 实行“三个统一” |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3. 加强学习基地建设 |
四、结语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1949—1977年:纠偏教育脱离生产劳动,普职总体分离 |
(二)1978—2009年: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教育,普职融通雏形初现 |
(三)2010年至今:积极探索高中普职融通,普职趋向融通 |
二、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的反思 |
(一)缺乏职业启蒙教育理念的引领 |
(二)各学段普职融通政策缺乏衔接 |
(三)缺少普职融通配套实施政策 |
三、新时代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展望 |
(一)加强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顶层设计 |
(二)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普职融通衔接框架 |
(三)制定基础教育普职融通配套资源支撑制度 |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嬗变轨迹——基于政策与法律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雏形初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孕育萌芽的历史观照(1949-1965年) |
(一)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夯实农民技术学习基础 |
(二)以业余教育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技术培训 |
(三)以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学习 |
(四)以国家发展和农业生产建设为中心的服务功能显现 |
二、十年动乱: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曲折成长的重创与停滞(1966-1976年) |
(一)思想滥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扭曲的农民教育 |
(二)满目疮痍:屡遭重创的农民职业教育 |
(三)晨光熹微:“农业学大寨”运动下农民科技技能知识的推广开展 |
三、百废俱兴: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重建工作的部署与展开(1978-1995年) |
(一)鼓励县办农民技术学校 |
(二)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方式 |
(三)倡导农民技术、科学与文化素质并举 |
(四)组织编写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
(五)初步探索农民资格证书制度 |
四、世纪选择: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变革的调整与转型(1996-2009年) |
(一)以新型农民为培养目标做好“三农”人才储备 |
(二)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三)以深化“三教统筹”改革为中心健全农民职业教育网络 |
(四)以优化保障机制为支柱规范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
五、注重内涵建设: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抓手的深刻变革阶段(2010年至今) |
(一)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
(二)紧抓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
(三)开拓探索多样化培训机制 |
(四)服务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新态势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历史回顾、价值逻辑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回顾 |
(一) 恢复发展期:阵地建设 (1978-1986年) |
(二) 综合改革期:两大重音符 (1987-2000年) |
1.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1987-1991年) |
2. 绿色证书制度 (1992-2000年) |
(三) 提升期:三大工程 (2001-2009年) |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2. 新型农民培育。 |
3. 基础能力建设。 |
(四) 深化期:四大主题 (2010年至今) |
1. 聚焦农业现代化,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2.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扩大培训受众覆盖面。 |
3.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拓宽政策扶持对象。 |
4. 服务乡村振兴, 聚焦制度创新。 |
二、价值逻辑评析 |
(一) 价值向路选择:由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到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
(二) 推展路径:从试点到全面推展 |
(三) 技术设计着眼点:力抓项目工程 |
(四) 服务对象目标定位: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 |
三、未来展望 |
(一) 服务乡村振兴, 出台配套政策 |
(二) 加强部门协同, 提高增值效应 |
(三) 强化制度创新, 推行公共治理 |
(四) 重视监督评价, 完善结构体系 |
(五) 加强立法建设, 推进法制化运行 |
(6)北京农民教育政策演变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市农民教育政策演变轨迹 |
(一) 建国初十七年 (1949-1966年) :农民教育政策的初始阶段 |
1、农民教育的起步 |
2、实施农民农业技术教育 |
3、探索农民教育常态化 |
4、试行“半农半读”制度, 培养新型农民 |
(二) 十年动乱 (1966-1976年) :农民教育政策的扭曲与停滞 |
(三) 新时期 (1976-2000年) :农民教育的重生与发展 |
1、改变观念, 积极开展补偿教育 |
2、组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办学实体, 加快农民教育体系建设 |
3、首创“绿色证书教育”, 改革农民教育内容 |
4、整合教育资源 |
(四) 新世纪 (2001年至今) :农民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
1、创建学习型社会 |
2、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 |
3、新型农民培养 |
二、北京市农民教育政策评析 |
(一) 北京市农民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
1、促进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 |
2、加速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
3、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
(二) 农民教育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农民教育培训统筹规划不够 |
2、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
3、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
4、教育内容脱离农民需要, 影响学习热情和培训效果 |
5、政策自身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
(1) 规范的对象不明确 |
(2) 政策目标脱离实际 |
(3) 政策缺乏连续性 |
三、北京职业农民培养的政策展望与建议 |
(一) 创新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管理体制 |
1、加速农民职业教育立法 |
2、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系 |
3、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
(二) 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三) 构建农业职业教育立交桥, 确立初中高职业教育贯通机制 |
(四) 出台专项政策扶植职业农民培养 |
(7)农村中学“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思路 |
三、农村中学“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 |
(一)“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理念 |
1.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 |
2.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 |
(二)“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实践创新的目标结构 |
(三)“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策略 |
1.上 位 办 学 模 式 实 践 创 新:“三教”结合 |
2.中位课程模式实践创新:“双证并进” |
3.下位教学模式实践创新:“六连结构” |
四、农村中学“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价值 |
(一)软硬提升、特色打造,共增办学实力 |
(二)三教一体、齐心协力,共育合格人才 |
(三)基地主线、三方受惠,同创经济效益 |
(四)内培外聘、学研同步,打造专业师资 |
(五)以点带面、大面积推广,彰显外在效度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端正办学思想,坚定办学方向 |
(二)明确主体地位,走内发式学校改革之路 |
(三)心系农民,扩大农村普通中学教育性质的内涵 |
(四)系统化改革是农村普通中学教育发展的关键 |
(五)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应走“三级联动”之路 |
(8)城乡分殊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
二、英才教育学校集中办在城市 |
三、毛泽东赞同城乡分殊 |
四、改革开放后城乡小学课程分殊的尝试 |
五、农村“绿色证书”教育陷入窘境 |
(9)搞好绿色证书教学为当地农村经济培养适用性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 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要心系农村 |
2.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强化教育支农、科技兴农意识 |
3. 拓宽教学渠道, 培养学生能力 |
(10)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研究 ——与加拿大普通高中绿色证书培训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二) 研究综述 |
二、加拿大普通高中绿色证书培训的基本情况 |
(一) 加拿大概况 |
(二) 加拿大普通高中绿色证书培训的引进情况 |
(三) 加拿大普通高中绿色证书培训的状况 |
(四) 加拿大普通高中绿色证书培训实施成功的原因分析 |
三、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的由来和实施状况 |
(一) 我国概况 |
(二) 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的由来 |
(三) 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的实施状况 |
四、完善我国普通中学“绿色证书”教育的几点建议 |
(一) 加强政府的作用 |
(二) 健全运行机制 |
(三) 逐步完善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 |
(四) 逐步提高农民的阶层地位 |
(五) 完善实施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再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普通初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的策略分析[J]. 孙杰. 新课程, 2021(1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 娄元元. 职业教育研究, 2021(02)
-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嬗变轨迹——基于政策与法律文本的分析[J]. 王羽菲,祁占勇. 职业技术教育, 2019(36)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历史回顾、价值逻辑及未来展望[J]. 丁红玲,李珍珍.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6]北京农民教育政策演变与评述[J]. 李凌. 今日科苑, 2018(07)
- [7]农村中学“三位一体”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的行动研究[J]. 朱德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8]城乡分殊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思考[J]. 袁桂林.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03)
- [9]搞好绿色证书教学为当地农村经济培养适用性人才[J]. 彭政. 课程教育研究, 2014(05)
- [10]我国农村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研究 ——与加拿大普通高中绿色证书培训的比较[D]. 曹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