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坝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肖壮生[1](2021)在《浅谈水库坝基强夯技术与施工方法》文中指出地基是水库工程的基础,其强度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强夯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加固技术,将其应用于水库坝基施工中,可以大大提升水库大坝地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也可以避免水库地基出现渗漏、形变等问题,因此,其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普遍。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水库坝基强夯技术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其施工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莫学芬[2](2021)在《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基建机械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桂林市基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使得工程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镇边缘建设中,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大量填方工程的出现。压实是目前处理填土地基最常用的手段,压实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地基工程安全质量。混合土填料是一类有别于一般岩土体的复杂地质介质,在工程实际中,被归为特殊性土料看待。目前对人工成因的混合料的压实性能研究得较多,对天然混合土填料的压实研究较少。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应用重型压实设备对混合土填料进行现场压实试验获取数据,旨在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土填料性质及压实效果,为今后充分利用桂林市混合土提供一种可行思路。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以下一些成果:(1)分析桂林市混合土成因类型及岩性特征,其成因虽复杂多样,但总的来说都是属于陆相沉积型。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可知,良好级配的混合土经碾压后,容易获得较高的干密度及更好的整体强度,且证实了天然混合土是一种良好的填筑材料,其压实特性优于一般纯粘性土。(2)提出了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经验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碾压遍数及沉降量间接控制压实质量,避免施工中产生碾压不足及过压现象,推导提出的经验公式经随机抽样检测,其误差均在10%以内。(3)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大虚铺厚度的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碾压后土层的压实度变化较为均匀。(4)运用浅平板载荷试验进行压实后的强度及变形检测,加固后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达设计要求。经过对比分析三种地基的承载力,可知经压实后的混合土填料的承载力虽达不到天然混合土地基的承载力值,但相对于混合土填土的承载力有明显的增加。混合土填料经碾压后压实效果明显,承载力提高显着。(5)提出在今后对于桂林市混合土填料的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可用碾压遍数结合最后一次碾压沉降量不大于某值来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3](2014)在《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勘察》文中研究表明水布垭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33m,坝高居世界首位。建坝岩体软硬相间,且夹有煤系软岩,其间剪切带发育。坝区岩层产状平缓,岩溶强烈发育。经过大量地质勘察与科学论证研究,成功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有:趾板建基岩体利用标准问题、河床覆盖层作为高面板坝坝基问题、软岩开挖料作为高面板坝填料问题、软硬相间复杂缓倾地层大型地下厂房软岩成洞问题、强岩溶区利用弱岩溶化地块进行帷幕优化问题、复杂环境地质问题等。实践结果表明,水布垭工程在高面板堆石坝地质勘察方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提供了成功经验与借鉴作用,对我国乃至世界水利水电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梁为邦,张钧,李少飞[4](2020)在《某水库工程膨胀土坝的性状调查及加坝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水库工程进行扩建,设计方案为在原坝体上加高扩建。对原坝体进行勘察试验时,发现坝体防渗心墙土料为膨胀土。为此,对膨胀土特性及坝体的性状进行了调查,收集资料并对国内一些已建成的膨胀土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加坝方案,对斜墙坝推荐方案进行了膨胀土与非膨胀土作为防渗土体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认为该水库具备加坝扩建条件,可以在原坝体上进行加高扩建,推荐斜墙加坝方案,建议选择用非膨胀土作为斜墙防渗土体。
杨文[5](2020)在《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怀头他拉水库是怀头他拉镇最重要的水源地,引水口位于巴勒更河出山口处,上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集中,经常引发山洪,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水库,致使怀头他拉水库淤积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库使用寿命和安全,对怀头他拉水库控制的3.3万亩灌溉农田及全镇人口的吃水安全带来安全风险。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研究正是为了解决减少怀头他拉水库入库泥沙、减轻怀头他拉水库的防洪压力,延长水库使用寿命。通过在沟道内布设拦沙坝和谷坊抬高侵蚀基准面,有效控制沟道下切侵蚀;在河道布设护岸稳定侵蚀岸坡,有效减少河岸坍塌,防治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巴勒更河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引起的泥沙大量进入库区。工程布置设计研究如下:(1)导流坝设计:导流坝布置在巴勒更河干流下游,位于怀头他拉水库引水枢纽下游1km。导流坝从左至右分别为导流闸、冲砂闸、溢流坝和非溢流坝组成。(2)导流渠设计:在导流闸后修建导流渠,导流渠首段连接导流闸的消力池。导流渠全长3.5km。(3)拦沙坝设计:巴勒更河及支沟修建拦沙坝,共修建7座拦沙坝。在巴勒更河干流河道中上游布置1座拦沙坝,巴勒更河支沟布置6座拦沙坝。拦沙坝采用固滨石笼,坝体下游设消力池和海漫,消力池和海漫采用固滨石笼。对拦沙坝前岸坡进行防护,防护采用固滨石笼护坡或喷10cm厚的C20砼护坡。非溢流段下游两岸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岸坡防护,防护段采用固滨石笼结构。(4)谷坊设计:谷坊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降雨进行设计。本次在巴勒更河两岸的10条支沟中布置57座谷坊。(5)岸坡防护设计:紧靠原有引水暗渠修建防护堤,长4.3km。防护堤采用坡式护岸结构型式,基础采用固滨石笼,基础深2m,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高度1m,坡比1:2。(6)在沟底下切较深的沟道修建控导工程潜坝,主要在支沟乌兰保姆和包尔扎图,共22座。潜坝总高2.5m,其中基础埋深2m,墙顶宽2m。(7)暗渠防护设计:靠原有引水暗渠西侧修建护岸,长度4.3km。护岸采用固滨石笼,基础为1m×1m固滨石笼,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
解全一[6](2019)在《平原水库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机理及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在平原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平原水库,为缺水地区提供生活和灌溉用水。由于均质土坝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和工作可靠等特点,成为平原水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挡水建筑。均质土坝作为平原水库的挡水建筑物,与穿坝涵管相互结合以完成水库枢纽工程调控蓄水的功能。一旦渗流进入坝体与涵管接触部位易发生接触冲刷,导致水量损失、坝坡下游浸水甚至滑坡溃坝,同时具有危害巨大和破坏突然的特点。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的本质是土-结构接触面的渗流破坏。因此,本文首先开展了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过程中的变形条件、水力条件和应力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和模型试验尺度的离散元分析,研究了接触冲刷破坏的形态、范围和过程,揭示了其破坏机理;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结合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研究了平原水库供水洞渗流安全监测技术。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设计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装置,开展了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研究了破坏过程中接触面变形、渗流流速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接触面渗流破坏的“渗流稳定阶段”、“渗流过渡阶段”和“渗流破坏阶段”的三段式破坏形式,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接触面渗流破坏的影响程度;(2)开展了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结合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结果,获得了“渗流稳定阶段”和“渗流过渡阶段”接触面剪应力的变化规律;(3)结合室内渗流破坏试验和直剪试验,建立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了“渗流破坏阶段”接触面变形及应力变化规律,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机理;(4)依托南水北调东线大屯水库,配制了适用于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的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并开展了模型试验,获得了接触冲刷破坏条件、范围和过程,揭示了截渗环结构的作用机理;(5)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建立了室内模型试验尺度的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了接触冲刷破坏形态,通过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计算坝-涵接触面剪应力的计算公式;(6)在分析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过程的基础上,开展分布式光纤测温试验和光纤的热流耦合数值计算,获得了光纤导热系数、加热功率及流速对光纤纤芯温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用于平原水库的渗流安全监测方法。
伍浩良[7](2019)在《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高性能ECC竖向屏障材料研发及阻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1803100、2018YFC1802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7810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BE2017715)、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No.201606090130)、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No.YBJJ1735)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No.KYLX160242)等课题为依托,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开展了新型竖向屏障材料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的研发,并研究其在典型污染液作用下防渗截污性能的系统性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新型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材料,揭示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工程特性和水化机理。通过室内试验表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和易性能良好;其养护28天满足100kPa的强度设计需求;在自来水和污染液作用下的渗透系数均能满足1×10-8m/s的防渗要求;在硫酸钠污染液浸泡作用下,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强度增长;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较水泥-膨润土竖向屏障材料在能耗、CO2排放和价格分别降低8%-79%、84%-85%和15%-17%。通过热反应动力学分析和系列微观测试技术,阐明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水化特征和污染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证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和类水滑石(Ht)。(2)研发了新型ECC竖向屏障材料,查明了氧化镁和天然砂两种材料对ECC宏观力学和微观力学的影响。宏观力学结果表明:提高氧化镁掺量降低ECC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在氧化镁掺量为6%时的ECC获得最大拉伸能力和拉伸强度;增加天然砂的球度S和圆度R削弱抗压强度、拉伸能力、拉伸强度和渗透系数。微观力学结果揭示了,较高的氧化镁掺量可削弱基质强度、基质断裂韧性和拉伸模量,增大基质/纤维界面区,进而削弱最大纤维桥接应力开裂尖端韧性;较小的圆度R和球度S可增大纤维的桥接作用力、尖端断裂韧性和残余能,进而提高极限拉伸强度。掺有6%氧化镁的ECC的力学特性和经济环境效益高于ECC和天然砂ECC。(3)探明了新型的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竖向屏障材料的耐久特性。干湿循环试验测试表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质量损失大于水泥基的隔屏障;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在第4级循环开始出现轻微裂缝;到第6级循环结束时试样表皮开始出现少量脱落。提高膨润土掺量降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耐久特性,而增加高炉矿渣和氧化镁掺量有利于提高其耐久特性。ECC在自来水干湿循环作用下抗压强度和质量增长,而在尾矿废液作用下抗压强度和质量削弱;经过自来水和尾矿废液循环后的ECC试样的拉伸量均降低,降低量为30%-35%;尾矿废液抑制了ECC的自愈合速度,而提高氧化镁掺量可提高自愈合速度。自愈合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碳酸钙(CaCO3)、钙矾石(AFt)和类水滑石(Ht)。(4)获取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竖向屏障材料阻隔典型Pb-Zn污染液和尾矿废液溶质运移参数。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在Pb污染液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介于8.8×10-10-9.3×10-10 m2/s之间,阻滞因子Rd为10.0-10.7,相应的分配系数kp介于0.0031-0.0034 mL/g;而Zn污染液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介于6.7×10-10-7.2×10-10 m2/s之间,阻滞因子Rd为10.6-10.9,相应的分配系数Kp介于0.0033-0.0034 mL/kg。ECC的有效扩散系数D*和分配系数Kp值分别为1.0×10-10 m2/s和0.19 mL/g,而氧化镁ECC的有效扩散系数D*和分配系数Kp值分别为5.38×10-11 m2/s和0.186 mL/g。(5)通过现场实体工程应用,验证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防渗和力学及环境安全性能。通过原位土的室内结果,揭示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pH、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分别为10.5-10.8、400-680kPa、3.8×10-8-3.2×10-7cm/s。通过原位试验结果证明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pH和抗压强度均低于水泥土隔离屏障,而渗透系数低于水泥土隔离屏障2-3个数量级;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固定率高于水泥土隔离屏障。
张皓琦[8](2019)在《上安电厂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与坝体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弃渣,贮灰场(又称贮灰库)是一种电厂用来储存粉煤灰的构筑物,并且是电厂生产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构筑物,不能忽视其安全和稳定问题。对坝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是为了防止贮灰场坝体发生滑坡甚至诱发溃坝等严重事故。本文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北方岭干堆贮灰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水力吹填筑坝的干堆筑坝工艺,从设计内容、调洪演算、渗流场分析、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以及筑坝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北方岭干堆贮灰场为工程背景,对贮灰场的基本情况、贮灰场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方法以及贮灰场坝体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介绍该贮灰场的渗流数值模拟与坝体抗滑稳定分析理论。(2)根据贮灰场设计相关规范、场区地形图以及岩土勘察报告等材料,对该贮灰场堆积子坝和附属设施进行了设计。根据当地水文图集,得到该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贮灰场场区洪水计算,验证其排洪系统能够满足排泄设计洪水的要求。(3)根据该贮灰场工程测绘地形资料,构建了坝体渗流计算模型,对贮灰场现状、最终标高状态在洪水运行下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针对贮灰场干堆坝体,说明其渗流数值模拟的必要性,并提出设置必要的排洪系统以应对超标洪水对贮灰场的不利影响。(4)本文将贮灰场场区渗流稳定性与坝体稳定性计算相耦合,对贮灰场现状、最终标高状态在正常运行和洪水运行下的贮灰场坝体进行抗滑稳定性计算,以此验证贮灰场干堆坝体的稳定性。(5)结合北方岭干堆贮灰场工程施工,对筑坝工艺进行论述,总结归纳出相应的施工要点,为今后电厂类似贮灰场干堆坝体的施工提供成功的借鉴。
鞠兴华[9](2019)在《高速公路泥质软岩路堤沉降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泥质软岩,为解决填料匮乏的问题,大量高速公路项目利用泥质软岩弃渣填筑路基,既可降低建设成本,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取得了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但是,泥质软岩强度低、风化程度高、遇水软化崩解的不良工程特性,导致道路运营过程中易出现路基沉降、路面开裂等病害,增加养护费用,影响行车舒适度。因此,研究泥质软岩路堤在不同环境下的沉降特性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重庆合长高速公路项目,设计了四种泥质软岩路堤结构形式,采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离心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理论计算以及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填料的工程特性、各种形式路堤的沉降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电镜扫描及X射线衍射试验,对崩解前后岩块的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及衍射图谱进行研究,揭示泥质软岩遇水易崩解的机理。2.开展大量室内试验,研究泥质软岩的耐崩解性、点荷载强度等指标,以及作为填料的击实效果、CBR值、抗剪强度和压缩性等工程特性,结果表明泥质软岩具有强崩解((92)≤30、低强度的特点,但是作为填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为评价其路用性能提供可靠依据。3.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对四种结构形式(普通路堤、夹心式、包边式、3%水泥改良)泥质软岩路堤的沉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⑴正常工况下,泥质软岩路堤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占总量的62.96%65.83%。从沉降量及变形趋势上来看,黏土夹心层和少量水泥掺加可有效提高路堤整体强度,降低沉降变形量。⑵连续降雨条件下,四种结构形式路堤沉降变形有较大差异。普通路堤和夹心式路堤沉降沿横断面方向呈“M”形分布,两侧路肩及边坡出现垮塌。包边式和3%水泥改良路堤受降雨影响相对较小。⑶正常工况下,路堤边坡处的侧向变形呈”弓”形分布,最大变形量发生在距基底2.0m处,变形量不大。连续降雨条件下,侧向变形趋势从基底到顶部递减,路堤的侧向变形量增大,特别是普通泥质软岩路堤。4.考虑路堤的单向及三向变形,对不同工况下泥质软岩路堤的沉降量进行计算。利用matlab软件的cftool工具箱实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其他研究结论的线性拟合,基于填料的蠕变效应,确定泥质软岩路堤沉降计算的校正系数ψ。5.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泥质软岩路堤填筑工艺参数。结合路堤现场沉降监测试验结果,确定路面结构层施工时间以及路堤预留高度。
张伟,任占杰,李晓力,张爱军[10](2019)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拦沙坝坝基振冲碎石桩加固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拦沙坝坝基为淤泥质粉土地基,土体力学性质较差,土质不均匀,且存在液化问题,地基承载力仅为80kPa,作为拦沙坝坝基不能满足大坝稳定性、承载力及抗震等要求。为此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坝基,以改善坝基的工程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工程试桩阶段、施工阶段存在问题以及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工后检测结果表明,按照该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施工功效,解决了坝基承载力不足、高压缩性、易液化的问题,可作为同类工程参考。
二、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坝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坝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水库坝基强夯技术与施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强夯技术概述 |
1.1 概念 |
1.2 原理 |
2 强夯技术水库坝基中的实际应用 |
2.1 工程概况 |
2.2 强夯加固技术的施工准备 |
2.2.1 强夯设备的选择 |
2.2.2 强夯参数的选择 |
2.3 夯击能的确定 |
2.3 强夯的设计 |
2.3.1 设计理念 |
2.3.2 工艺流程 |
2.4 强夯试验 |
2.5 强夯施工 |
2.5.1 强夯施工设置 |
2.5.2 强夯实施 |
2.6 强夯效果检验 |
2.6.1 质量检测 |
2.6.2 质量评定 |
2.7 处理效果分析 |
2.8 特殊地段处理 |
3 结束语 |
(2)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振动压实基础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桂林市混合土工程地质特性 |
2.1 桂林市工程地质条件简介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貌 |
2.1.3 地层与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水文地质 |
2.2 混合土成因及特征 |
2.3 混合土物理性质 |
2.4 混合土填料特性 |
2.4.1 混合土填料的定义及特点 |
2.4.2 颗分试验 |
2.4.3 击实试验 |
2.5 混合土填料压实机理 |
第3章 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处理及效果分析 |
3.1 地基处理方法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试验方案设计 |
3.4 压实工艺及注意事项 |
3.5 混合土填料压实分析 |
3.5.1 数据统计处理 |
3.5.2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分析 |
3.5.3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预测 |
3.5.4 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土填料地基承载力研究 |
4.1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 |
4.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4.3 静力载荷试验 |
4.3.1 静力载荷试验简介 |
4.3.2 静力载荷试验原理 |
4.3.3 静力载荷试验成果应用 |
4.3.4 极限荷载P_u的确定 |
4.4 压实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4.1 工程概况 |
4.4.2 试验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 |
4.4.3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4.4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5 天然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5.1 工程概况 |
4.5.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5.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6 混合土填土地基承载力 |
4.6.1 工程概况 |
4.6.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6.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7 三种不同地基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
4.8 压实混合土地基变形模量预估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勘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特点、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2.1 工程特点 |
2.2 关键技术问题 |
2.2.1 趾板建基岩体利用标准 |
2.2.2 河床砂卵砾石层作为坝基利用 |
2.2.3 软岩开挖料作为大坝填料的利用 |
2.2.4 软硬相间复杂地层大型地下厂房 |
2.2.5 弱岩溶化地块利用与帷幕优化 |
2.2.6 复杂环境地质问题 |
2.3 主要创新点 |
3 科技成果、奖项及应用推广价值 |
3.1 科技成果 |
3.2 奖项 |
3.3 应用成效及推广价值 |
4 工程运行情况 |
(4)某水库工程膨胀土坝的性状调查及加坝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防渗心墙及土料场勘探情况 |
3 膨胀土特性 |
4 膨胀土判别 |
4.1 物理指标判别 |
4.2 矿物成分判别 |
4.3 相关指标的判别 |
4.4 判别结论 |
5 膨胀土筑坝情况调查 |
5.1 膨胀土坝 |
5.2 混合土坝 |
5.3 调查结论 |
6 坝体现状及质量情况 |
6.1 防渗心墙土体 |
6.2 风化料坝体 |
6.3 大坝质量评价 |
7 加坝方案选择 |
7.1 坝体、坝基强度 |
7.2 坝体培厚型式选择 |
7.3 坝型方案比选 |
8 斜墙土料选择 |
8.1 膨胀土斜墙坝型调查 |
8.2 膨胀土斜墙的盖层厚度研究 |
8.3 填筑斜墙土料的确定 |
9 结语 |
(5)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建设条件 |
2.1 工程区自然条件 |
2.2 水文 |
2.3 工程地质 |
2.3.1 概述 |
2.3.2 导流坝及导流渠工程地质 |
2.3.3 拦沙坝工程地质 |
2.3.4 谷坊工程地质 |
2.3.5 潜坝工程地质 |
2.3.6 岸坡防护工程地质 |
2.3.7 暗渠防护工程地质 |
第三章 工程总体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
3.1 设计依据 |
3.1.1 依据文件 |
3.1.2 主要技术标准 |
3.2 工程等别和标准 |
3.2.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
3.2.2 地震烈度 |
3.3 工程总体布置 |
第四章 工程设计 |
4.1 导流坝 |
4.1.1 总体布置 |
4.1.2 导流闸 |
4.1.3 冲砂闸 |
4.1.4 溢流坝 |
4.1.5 非溢流坝 |
4.2 导流渠 |
4.2.1 导流渠布置 |
4.2.2 渠道材料的确定 |
4.2.3 导流渠断面设计 |
4.3 拦沙坝 |
4.3.1 防洪标准 |
4.3.2 坝址选择 |
4.3.3 坝体材料的选择 |
4.4 谷坊 |
4.4.1 防洪标准 |
4.4.2 地质条件 |
4.4.3 谷坊选址原则 |
4.4.4 谷坊断面尺寸设计 |
4.5 潜坝 |
4.5.1 总体布置 |
4.5.2 材料的比选 |
4.5.3 冲刷深度计算 |
4.5.4 结构型式 |
4.6 岸坡防护 |
4.6.1 总体布置 |
4.6.2 材料的比选 |
4.6.3 冲刷深度计算 |
4.6.4 结构型式 |
4.7 暗渠防护 |
4.8 永久道路 |
第五章 主体工程施工 |
5.1 导流坝工程 |
5.2 拦沙坝工程、潜坝、支沟谷坊、导流渠工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平原水库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机理及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结构接触面破坏研究现状 |
1.2.2 均质土坝渗流破坏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3 均质土坝渗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渗流作用下土-结构接触面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仪器及试验材料 |
2.2.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装置 |
2.2.2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监测设备 |
2.2.3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试验材料 |
2.3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步骤及试验工况 |
2.3.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试验步骤 |
2.3.2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试验工况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影响范围分析 |
2.4.2 土-结构渗流破坏过程分析 |
2.4.3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
2.4.4 接触面糙率影响 |
2.4.5 土质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渗流作用下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 |
3.2.1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设备 |
3.2.2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材料 |
3.2.3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步骤 |
3.2.4 土-结构直剪试验工况 |
3.2.5 接触面直剪试验结果 |
3.3 基于双曲线模型的土-结构接触面切向应力分析 |
3.3.1 接触面模型 |
3.3.2 接触面剪应变分布 |
3.3.3 接触面应力分布 |
3.3.4 接触面切向应力-水力坡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PFC简介 |
4.2.1 PFC理论主要假定 |
4.2.2 PFC接触类型 |
4.2.3 PFC数值计算流程 |
4.3 球-球参数标定 |
4.3.1 室内三轴试验 |
4.3.2 PFC三轴试验 |
4.3.3 室内三轴试验及数值计算结果 |
4.4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数值计算模型 |
4.4.1 土-结构离散元接触面直剪试样生成 |
4.4.2 土-结构离散元直剪试验伺服加载方法 |
4.4.3 土-结构离散元直剪试验接触模型 |
4.4.4 土-结构直剪数值计算结果 |
4.5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数值计算模型 |
4.5.1 离散元水-土相互作用机理 |
4.5.2 接触面渗透破坏试验离散元计算模型 |
4.6 接触面渗透破坏试验离散元计算结果分析 |
4.6.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形态 |
4.6.2 土-结构接触面接触面变形及受力时程变化分析 |
4.6.3 接触面切向变形-切向应力变化规律 |
4.6.4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工程概况 |
5.2.1 依托工程概况 |
5.2.2 大屯水库穿坝涵管设计方案及潜在危险 |
5.3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相似比设计 |
5.3.1 渗流作用机理 |
5.3.2 模型试验相似比 |
5.3.3 边界相似 |
5.4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配合比设计及优选 |
5.4.1 相似材料测量指标及试验方法 |
5.4.2 相似材料配比试验材料 |
5.4.3 相似材料配合比正交试验 |
5.4.4 相似材料配合比单因素试验 |
5.5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设计 |
5.5.1 模型试验装置 |
5.5.2 模型试验监测仪器 |
5.5.3 模型试验步骤及试验工况 |
5.6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6.1 接触冲刷破坏条件试验结果分析 |
5.6.2 接触冲刷破坏渗流参数变化规律 |
5.6.3 接触冲刷破坏变形参数变化规律 |
5.6.4 接触冲刷破坏过程 |
5.6.5 截渗环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面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
6.1 概述 |
6.2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型 |
6.2.1 球-球接触参数标定 |
6.2.2 球-墙接触参数标定 |
6.2.3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型生成 |
6.2.4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型荷载施加 |
6.2.5 监测点位 |
6.3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拟结果 |
6.3.1 数值计算模型验证 |
6.3.2 土坝-涵管接触面变形时程变化规律 |
6.3.3 土坝-涵管接触面切向应力时程变化规律 |
6.3.4 土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形态 |
6.4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面剪应力计算公式 |
6.4.1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概化 |
6.4.2 接触面滑弧体力学平衡及力矩平衡 |
6.4.3 公式计算结果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原水库供水洞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
7.1 概述 |
7.2 基于光纤测温技术的接触冲刷破坏监测可行性分析 |
7.2.1 光纤测温原理 |
7.2.2 光纤测温方式 |
7.3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光纤测温模型试验 |
7.3.1 光纤调制解调设备 |
7.3.2 分布式光纤 |
7.3.3 模型试验装置及光纤布置方式 |
7.3.4 试验步骤 |
7.3.5 试验结果 |
7.4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的热流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
7.4.1 数值计算模型 |
7.4.2 数值计算结果 |
7.4.3 供水洞渗流安全监测方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高性能ECC竖向屏障材料研发及阻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字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现状 |
1.1.2 污染场地防治相关政策 |
1.1.3 污染场地修复及风险管控技术分析 |
1.2 竖向屏障历史及应用 |
1.2.1 竖向屏障技术类型及工艺控制 |
1.2.2 竖向屏障施工工艺及应用 |
1.2.3 竖向屏障施工案例 |
1.2.4 竖向屏障质量控制和工后监测 |
1.3 竖向隔离屏障研究现状 |
1.3.1 竖向屏障工程性质 |
1.3.2 竖向屏障服役性能 |
1.4 竖向屏障材料 |
1.4.1 膨润土 |
1.4.2 高炉矿渣 |
1.4.3 高延性混凝土(ECC) |
1.5 现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与总结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
2.1 MSB试验材料和制备 |
2.2 MSB试验制备 |
2.3 MSB试验内容及方案 |
2.3.1 坍落度试验 |
2.3.2 无侧限抗压试验 |
2.3.3 柔性壁渗透试验 |
2.3.4 干湿循环试验 |
2.3.5 长期浸泡试验 |
2.3.6 毒性浸出试验 |
2.3.7 土柱化学渗透试验 |
2.3.8 微观测试 |
2.3.9 MSB试验内容小结 |
2.4 ECC竖向屏障墙体材料成分和制备过程 |
2.5 ECC竖向屏障试验内容及方案 |
2.5.1 和易性试验 |
2.5.2 单轴拉伸试验 |
2.5.3 无侧限抗压试验 |
2.5.4 渗透试验 |
2.5.5 自愈合试验 |
2.5.6 断裂韧性试验 |
2.5.7 单纤维拔出试验 |
2.5.8 微观分析试验 |
2.5.9 ECC试验内容小结 |
第3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研发 |
3.1 MSB竖向屏障概述 |
3.1.1 优选设计 |
3.1.2 施工和易性 |
3.1.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1.4 pH和干密度 |
3.1.5 自来水渗透特性 |
3.1.6 硫酸盐和重金属溶液渗透特性 |
3.1.7 硫酸盐和重金属污染液浸泡 |
3.1.8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
3.1.9 MSB竖向屏障讨论 |
3.2 MSB竖向屏障微观机理分析 |
3.2.1 热反应动力学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扫描电镜 |
3.2.4 能谱分析 |
3.2.5 傅里叶红外分析 |
3.2.6 压汞分析 |
3.2.7 MSB竖向屏障机理分析 |
3.3 ECC竖向屏障概述 |
3.3.1 工程和易性 |
3.3.2 抗压强度 |
3.3.3 单轴拉伸特性 |
3.3.4 渗透特性 |
3.3.5 经济环境效应 |
3.3.6 ECC性能评估 |
3.4 ECC竖向屏障机理 |
3.4.1 断裂韧性 |
3.4.2 单纤维拔出 |
3.4.3 微观力学分析 |
3.4.4 MgO-ECC机理分析 |
3.4.5 天然砂ECC机理分析 |
3.5 本章内容小结 |
第4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耐久特性 |
4.1 MSB竖向屏障耐久特性 |
4.1.1 质量损失 |
4.1.2 表观评价 |
4.1.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4 pH变化 |
4.1.5 孔隙变化 |
4.1.6 微观产物分析 |
4.2 ECC竖向屏障体耐久特性 |
4.2.1 强度变化 |
4.2.2 质量变化 |
4.2.3 拉伸量变化 |
4.2.4 pH |
4.2.5 孔隙率变化 |
4.3 ECC竖向屏障自愈合特性 |
4.3.1 共振频率RF |
4.3.2 自愈合表征 |
4.3.3 微观分析 |
4.4 本章内容小结 |
第5章 MSB和 ECC竖向屏障溶质运移参数 |
5.1 土柱化学渗透 |
5.1.1 试验原理 |
5.1.2 试验方案和配比 |
5.1.3 DIW冲刷测试结果 |
5.1.4 Pb-Zn溶液测试结果 |
5.1.5 Pb-Zn稳定率 |
5.1.6 渗透压力差 |
5.1.7 化学膜效率系数 |
5.1.8 运移参数 |
5.2 ECC竖向屏障体运移参数 |
5.2.1 裂缝分布 |
5.2.2 渗透液pH和EC |
5.2.3 非开裂渗透 |
5.2.4 开裂条件渗透 |
5.2.5 渗透预测 |
5.2.6 扩散试验 |
5.3 本章内容小结 |
第6章 MSB竖向屏障现场试验 |
6.1 污染场地概述 |
6.1.1 场地概况 |
6.1.2 场地污染历史 |
6.1.3 场地污染修复前 |
6.2 项目工程概况 |
6.2.1 施工工艺 |
6.2.2 现场取样 |
6.2.3 土壤测试结果 |
6.3 室内试验结果 |
6.3.1 含水率 |
6.3.2 pH |
6.3.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3.4 渗透系数 |
6.3.5 重金属和有机物浸出 |
6.3.6 重金属和有机物固定率 |
6.4 现场试验结果 |
6.4.1 含水率 |
6.4.2 pH |
6.4.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4.4 渗透系数 |
6.4.5 重金属和有机物浸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1975-2017年竖向隔离屏障应用统计 |
附录二 现场污染土重金属及有机物浓度 |
附录三 现场污染水测试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
(8)上安电厂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与坝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贮灰场堆积特征 |
1.3 粉煤灰的工程特性 |
1.4 贮灰场的干式堆筑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北方岭干堆贮灰场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2.1 岩土工程勘察 |
2.3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
2.4 粉煤灰特性 |
2.4.1 击实性 |
2.4.2 渗透性 |
2.4.3 颗粒分析 |
2.5 水、土腐蚀性分析 |
2.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
2.6.1 建筑场地类别与场地土类型 |
2.6.2 地震效应 |
2.7 坝肩岩体稳定性分析 |
2.8 贮灰场场区岩土工程勘察评价 |
第三章 北方岭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 |
3.1 贮灰场设计 |
3.1.1 原设计贮灰场贮灰规划 |
3.1.2 灰坝设计标准 |
3.1.3 贮灰场加高规划 |
3.1.4 贮灰场防渗方案 |
3.1.5 子坝设计 |
3.1.6 运灰道路设计 |
3.1.7 原位观测、地下水监测井 |
3.2 贮灰场场区水文条件与洪水计算 |
3.2.1 水文气象 |
3.2.2 贮灰场设计洪水 |
3.2.3 贮灰场的排水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方岭干堆贮灰场渗流及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
4.1 贮灰场坝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及指标 |
4.1.1 贮灰场坝体渗流稳定性计算方法 |
4.1.2 贮灰场坝体渗流稳定性计算指标 |
4.1.3 贮灰场坝体抗滑稳定性计算方法 |
4.2 计算剖面及坝体材料参数确定 |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贮灰场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2 贮灰场抗滑稳定性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
4.4.1 贮灰场渗流稳定性分析工况 |
4.4.2 贮灰场坝体抗滑稳定性分析工况 |
4.5 渗流稳定性计算 |
4.5.1 现状坝体在洪水运行工况下的渗流稳定性计算分析 |
4.5.2 270.0m标高坝体在洪水运行工况下的渗流稳定性计算分析 |
4.6 坝体稳定性计算 |
4.6.1 坝体抗滑稳定在现行规范规定中的最小安全系数值 |
4.6.2 坝体稳定性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堆贮灰场加高施工技术 |
5.1 子坝加高的基础处理 |
5.1.1 基层清理 |
5.1.2 坝肩处理 |
5.1.3 坝基处理 |
5.1.4 土工格栅铺设 |
5.2 坝体填筑 |
5.2.1 填筑施工现场试验 |
5.2.2 填料加工 |
5.2.3 填筑施工 |
5.2.4 预留沉降 |
5.2.5 质量检查和验收 |
5.3 上下游护坡 |
5.3.1 土工布铺设 |
5.3.2 土工膜铺设 |
5.3.3 碎石屑垫层铺设 |
5.3.4 粉煤灰块预制 |
5.3.5 粉煤灰砌块安装 |
5.4 贮灰场防渗 |
5.4.1 土工膜铺设 |
5.4.2 填筑施工 |
5.4.3 铺设抑尘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速公路泥质软岩路堤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质软岩软化崩解性质研究 |
1.2.2 泥质软岩填料的力学特性研究 |
1.2.3 泥质软岩填料的工程应用研究 |
1.2.4 路堤沉降特性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泥质软岩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1 依托工程的基本情况 |
2.1.1 依托工程概况 |
2.1.2 依托工程地质条件 |
2.2 泥质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2.2.1 泥质软岩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试验 |
2.2.2 崩解试验及结果分析 |
2.2.3 点荷载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 泥质软岩填料的工程特性研究 |
2.3.1 击实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2 承载比(CBR)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3 大型直剪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4 大型固结试验及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泥质软岩路堤沉降离心模型试验 |
3.1 泥质软岩路堤结构形式 |
3.2 离心模型试验 |
3.2.1 离心模型试验概述 |
3.2.2 离心模型试验中相似理论的应用 |
3.2.3 离心模型试验中存在的误差及分析 |
3.3 泥质软岩路堤离心模型试验方案 |
3.3.1 试验目的及方案设计 |
3.3.2 TLJ-3 离心模型试验系统 |
3.3.3 试验模型制作 |
3.3.4 测试仪器的标定及布置 |
3.3.5 离心模型试验时间确定 |
3.4 泥质软岩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正常工况条件下路堤沉降结果分析 |
3.4.2 连续降雨条件下路堤沉降结果分析 |
3.4.3 路基底面土压力结果分析 |
3.4.4 泥质软岩填料试验前后强度指标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泥质软岩路堤沉降数值分析 |
4.1 概述 |
4.2 泥质软岩路堤沉降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1 路堤模型的建立 |
4.2.2 路堤模型的求解 |
4.3 不同工况条件下泥质软岩路堤沉降特性 |
4.3.1 稳定固结阶段路堤沉降变形 |
4.3.2 正常工况条件下路堤工后阶段变形 |
4.3.3 连续降雨条件下路堤工后阶段变形 |
4.4 路堤沉降数值分析与离心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泥质软岩路堤沉降量计算 |
5.1 基本理论研究 |
5.1.1 理论公式法 |
5.1.2 经验推算法 |
5.1.3 数值分析法 |
5.2 路堤竖向沉降变形计算 |
5.2.1 计算模型及工况 |
5.2.2 路堤沉降计算 |
5.2.3 泥质软岩路堤三向变形沉降的修正 |
5.3 路堤侧向变形计算 |
5.3.1 计算模型及工况 |
5.3.2 计算方法 |
5.3.3 侧向位移计算 |
5.3.4 泥质软岩路堤侧向变形量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泥质软岩路堤现场沉降监测 |
6.1 概述 |
6.2 泥质软岩路堤现场填筑试验 |
6.2.1 现场填筑试验方案 |
6.2.2 试验段路基质量检测及结果分析 |
6.3 泥质软岩路堤现场沉降监测 |
6.3.1 现场监测内容及方法 |
6.3.2 现场监测方案设计 |
6.4 泥质软岩路堤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6.4.1 路堤沉降速率分析 |
6.4.2 路堤全断面沉降分析 |
6.5 泥质软岩路堤沉降结果类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拦沙坝坝基振冲碎石桩加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工程概况 |
3 振冲碎石桩地基试桩研究 |
3.1 试桩方案 |
3.2 试桩检测结果 |
3.3 试桩结果分析 |
4 振冲碎石桩地基施工 |
4.1 施工时发现的问题 |
4.2 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 |
4.2.1 加强现场储料区振冲料的质量管控 |
4.2.2 对地质情况重新摸底 |
4.2.3 调整施工工艺参数与施工措施 |
5 碎石桩地基质量评价 |
5.1 地基质量评价方法 |
5.2 地基质量评价 |
6 结论 |
四、大坝干密度现场检测、坝基承载力现场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水库坝基强夯技术与施工方法[J]. 肖壮生. 四川建材, 2021(07)
- [2]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D]. 莫学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勘察[A].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3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获奖项目技术文集, 2014
- [4]某水库工程膨胀土坝的性状调查及加坝方案研究[J]. 梁为邦,张钧,李少飞. 水利技术监督, 2020(05)
- [5]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D]. 杨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平原水库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机理及监测技术研究[D]. 解全一. 山东大学, 2019
- [7]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高性能ECC竖向屏障材料研发及阻隔性能研究[D]. 伍浩良. 东南大学, 2019
- [8]上安电厂干堆贮灰场加高设计与坝体稳定性研究[D]. 张皓琦.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高速公路泥质软岩路堤沉降特性研究[D]. 鞠兴华. 长安大学, 2019(01)
- [10]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拦沙坝坝基振冲碎石桩加固技术[J]. 张伟,任占杰,李晓力,张爱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