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用—效益模型在农村公路建设序列安排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宇航[1](2020)在《湖南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20年初,湖南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0多万公里,随着公路路网建设的逐步完善,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逐渐向养护和改善现有的路网偏移。因此,建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不仅是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支持国家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湖南省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在设计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养护系统的核心功能,即养护预测和养护决策展开重点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湖南省农村公路现有养护工作的需求及养护工作的业务逻辑进行分析,建立了以数据中心、路况检评、养护决策、日常养护和养护考核功能为核心,省、市、县三级平台为主导的系统总体框架。(2)提出一种适用于农村公路路况特点的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对路面性能进行预测,且相较于传统预测模型而言,误差更小,精度更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3)选择PCI、待修时间、RQI、路龄和道路等级来作为路面养护决策影响因素,应用曲线拟合法,将待修时间、路龄和道路等级化为WT、RY和RL三项指标,使其与PCI和RQI指标的取值范围一致,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五项指标进行赋权。(4)基于PCI、WT等五项指标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网级决策体系,并结合物元分析法排序和0-1决策模型,将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养护路段优先度排序两个过程联系起来,减少人为决策的随意性,以使养护综合效益最大化。(5)通过对临澧县县级系统进行实例分析,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展示。应用系统的核心功能-养护决策管理功能,确定了养护决策项目的养护优先次序,并计算出可获得的最大效益,验证了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李辉[2](2020)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公路是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农村地区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农村、城市、乡镇集贸市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矿产资源开发地等节点,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在路网布局优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尤为突出,制约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路网布局的不合理,提出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农村公路的类型和功能,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的基本特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根据节点属性的差异性,进行节点梳理,形成若干种节点组合;继而针对节点组合的不同,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节点间的路段进行选型,路段选型结果为包含“概率最大”和“概率第二大”两类线型的候选集,选型内容包含路段技术等级与行政等级两方面;进而在进行路网优化时,以节点间路段选型的候选集为依据,即路段选型的结果要以候选集为基础,构建以“路网单位技术等级提升强度最大”和“路网技术等级与行政等级跳跃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设定“建设资金的取值”、“路段选型候选集占比率”及“建设里程的取值”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将构成的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农村公路网为实例,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结合上述优化模型,确定了该镇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方案。本文的研究过程为农村公路路网的布局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指导方法,保障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并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意义。
陈思迪[3](2019)在《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速公路设施的存量逐年增加,其中路面设施的养护管理需求尤为突出。科学使用有限的资金、制定高效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案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微表处为代表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施工速度快、投入产出效果明显,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然而,作为路面预防性养护核心功能的养护决策模型目前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模型。对于路段的划分,既有研究大多只使用传统的路段划分方法。这些方法适用范围小、操作复杂,且精度不高。对于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效益问题,既有研究大多只考虑养护过程中的经济费用高低或路面使用性能的好坏,很少关注并研究养护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既有研究大多将养护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开考虑,忽略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既有研究大多采用传统的人工决策方法、或者简单的量化模型,在决策模型的构建上少有创新;迫切需要考虑人工智能算法在决策类问题中的优势、将其引入到养护决策过程中。本文着眼于人工智能算法在解决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问题方面的优势,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理论以及多目标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路面预防性养护过程中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构建了新的预防性养护管理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案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路段划分模型,对路段划分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可以自动将路段按照其破坏程度进行分类。(2)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效益分为经济成本节约,社会成本节约以及环境成本节约三方面,分别建立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模型,作为多目标决策模型的目标函数。(3)基于多目标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了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利用所构建的目标函数,给出了基于模糊函数的最优养护方案选择方法。所构建的模型能够自动对养护决策结果的优劣性进行评价,能够给出高稳定性、高精确度状态下的基本参数。(4)利用上述构建的决策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能够生成最佳的养护方案。
齐景东[4](2016)在《考虑网络交通影响的城市快速路建设时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及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导致以平面交通为主的路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以高架桥、地面下穿等形式为主的快速路立体交通形式应运而生。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能够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在满足居民中长距离出行的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交通供给,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快速路建设项目作为城市大型市政项目,建设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在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无法一次性同时建设,需要考虑到快速路的建设时序。此外快速路多采用路堑或高架形式,建造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对周边路网的交通产生极大干扰,不合理的建设时序将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更加严峻,影响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在快速路建设前,需分析和研究建设时序,以推动快速路的合理有序建设。本文首先对快速路施工建设期间的施工特点及施工方式进行分析,并针对施工区内部的各个功能区的交通特性及施工区通行能力进行较为深入研究,为合理确定快速路施工建设交通影响提供依据。其次从交通影响范围及交通影响程度两个方面对快速路施工建设期间对道路网络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驾驶员交通拥堵可接受程度,提出驾驶员驾驶车辆的绕行范围计算方法,并将其定义为快速路施工路段的交通影响范围。通过分析路段交通量可承载能力,利用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给出交通影响程度衡量方法。在分析快速路建设时序时,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将快速路建设时序分为道路建设时序和施工区段建设时序两部分。首先考虑到快速路出行效益、施工难易程度、建设工程成本等因素,构建道路建设重要度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计算快速路道路建设重要度,并提出快速路道路建设时序排序方法。其次提出快速路施工区段的含义及划分依据,利用有序聚类思想提出快速路施工区段划分方法,考虑到间隔施工惩罚系数,计算施工区段建设重要度,给出施工区段建设时序排序方法。最后以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本文提出的快速路建设时序确定方法,根据长春市实际情况,确定长春市快速路建设时序方案。
周红梅[5](2015)在《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财政一方面提供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资金,另一方面也调节和控制着农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财政支农支出不断增加,但其支农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三农”问题依然凸显。怎么利用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支农效果就成为当前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开展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加强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管理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自2001年起我国开始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重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便被提上了议程。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研究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问题,有利于具体了解湖南财政支农支出实际效果,发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也有利于湖南省日后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进。本文通过查阅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在界定有关概念和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及其绩效评价的现状”,论文第三章对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结构和监管的现状,以及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现状与存在的相关法规制度缺失、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范围窄、评价内容重管理轻效果、评价结果缺乏有效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从理论上探讨了“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第四章在对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目标、对象、主体、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设计原则逐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财政支农实际,针对财政支农支出综合绩效评价、部门绩效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构建了三套评价指标体系。接着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实证考评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综合绩效和项目绩效”,论文第五章运用定量指标和DEA模型对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整体较高,且逐年略有提升,但区域间差异较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都具有显着正相关性,但回归系数不大;运用VAR模型对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公平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影响。论文第六章通过案例分析法,从运营管理、财务业绩、服务对象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对湖南省XX县生猪养殖业补贴项目绩效进行考评,结果表明该项目整体绩效为良好,财务业绩和管理运营维度绩效相对较低。最后探讨了“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提升”问题,论文第七章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财政支农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成功经验,并得出了对提升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有益的启示;第八章对完善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配套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进一步规范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以评促绩;并结合湖南省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从财政支农投入、支出结构、资金传递、资金整合和支出全过程监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提升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对策。
马洪[6](2014)在《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做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施工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公路的运输功能。目前,我国还没有指定统一的农村公路网规划,在一些重要的交通枢纽上,缺少宏观规划的总体控制,因此,在前期建设中不能满足未来的运力需求,这就要求进行扩建或重建。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是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未来仍会高速运行,这就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提出持续的要求。
卞红煊[7](2012)在《大城市周边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及建设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是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通道。研究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本论文以相关课题研究为基础,以郑州市作为大城市为例,针对目前大城市周围农村公路发展不全面、也没有纳入城市圈,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城市发展需求的问题,开展了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农村公路便利性、农村公路网规划与建设、农村公路便利交通政策建议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符合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又能体现前瞻性的大城市周围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建设建议。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农村公路发展、农村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公路发展适应性评价及农村物流四个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同时,本文对大城市周边客流特性进行分析,从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两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并分析了大城市周边农村公路客运结构;与此同时,本文探讨了区域物流对农村公路发展的需求,从农村物流的地位、作用、必要性等方面分析了大城市区域物流对发展农村公路的需求。本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农村公路规划的目标、原则、程序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城市周边农村公路规划实施策略,同时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应遵循的法规、管理策略及城市扩容后农村公路与之相适应的改造方法。最后本文以郑州市为例进行分析,在分析郑州市农村公路的概况、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郑州市农村公路的发展对策,并给出了适应大城市发展的农村交通建设建议。
高红江[8](2012)在《国家商品粮种植乡道路规划设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乡村道路在连接农村与城市或集市之间的物资流通和农民生活劳作出行方面,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然而,规划设计好的乡村道路系统是受到乡村空间布局、经济格局、农业生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国家商品粮种植乡道路现代化,是商品粮现代生产的条件之一。本文运用道路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与系统分析方法,对国家商品粮种植乡道路规划设计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国家商品粮种植乡道路规划设计管理理论和方法,并运用到河南省延津县东屯镇道路改建规划设计管理中去。1.依据乡村道路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乡村道路需要特性分析,提出乡村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道路需要分析框架。把村镇间道路分为主要联系道路和次要联系道路,分别论述了其功能特性和规划特征。把田间道路分为田间干路、支路和田头路,分别论述了其功能特性和规划特征。2.按照农田整理改造工程田、水、路、林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要求,分析了田间道路与田块、水渠、林网的规划的关系。按照乡村道路可持续发展要求,设计8个有别于城市路网的乡村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权重双基点法用于乡村路网方案的评价。3.依据对乡村道路线形设计和路基路面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分析,提出了乡村道路线形、路基路面设计的要求,即路线的选择原则、路基填筑材料的要求、路基承载力的大小和稳定性要求、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指标。依据价值工程原理、提高价值的途径和工作内容,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乡村道路功能分析方法。
张建伟[9](2011)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交通部、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确立了“以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的发展思路;2003年,交通部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农村公路的热潮。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养护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先期建设的部分农村公路已经出现了病害,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养护,将会造成前期投资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科学客观地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养护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地制定养护管理方案,已成为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满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需求为目的,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际,通过系统化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运用霍尔三维理论,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日常养护、技术状况、养护施工、安全畅通等因素,分析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2)通过对农村公路PCI衰变特征的分析,构建了农村公路的路面使用性能确定型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3)将预测结果作为养护决策模型的应考虑的因素,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分为网级决策与项目级决策,确定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流程,对影响决策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农村公路养护决策排序方法和0-1决策方法,并通过对不同养护方案的效益分析,构建了养护管理决策模型,并基于决策树对养护管理方案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分析,科学决策,有利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会对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预期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梁祖怀[10](2011)在《山区农村公路安全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深入的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深入推进,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长。但由于防控水平较低等种种原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受地形条件,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公路防控水平明显低于交通安全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山区农村公路安全防控技术做深入研究,探讨在资金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控设施和措施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山区农村公路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运行速度、线形特征、道路条件、事故特征等主要特性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深入把握山区农村公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山区农村公路的通行安全性评估技术,提出了以加权分析为核心的路段及公路安全等级划分技术。此外,本文还对目前采用的危险路段判定标准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套适合山区农村公路危险路段排查的判定指标和标准体系。最后,本文就目前山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做了若干分析,介绍了一些常见安全保障设施在山区农村公路的适用性及应用的特点。尝试因地制宜,以较低的防护成本,获得最优的防护效果。
二、费用—效益模型在农村公路建设序列安排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费用—效益模型在农村公路建设序列安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养护系统研究 |
1.2.2 路面性能预测研究 |
1.2.3 路面养护决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2.1 系统业务逻辑分析 |
2.1.1 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 |
2.1.2 系统建设目标 |
2.1.3 系统的业务逻辑结构设计 |
2.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2.2.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2.2.2 数据的采集 |
2.2.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2.3 系统功能设计 |
2.3.1 养护数据中心管理 |
2.3.2 路况检评管理 |
2.3.3 养护决策管理 |
2.3.4 日常养护管理 |
2.3.5 养护考核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修正组合预测模型的路面性能预测 |
3.1 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及预测模型方法分析 |
3.1.1 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 |
3.1.2 预测模型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3.1.3 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适用性分析 |
3.2 组合预测模型方法研究 |
3.2.1 单项预测模型方法 |
3.2.2 熵值法组合预测模型 |
3.2.3 组合预测模型的修正 |
3.3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实例分析及对比 |
3.3.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2 预测模型验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物元分析的网级决策方法研究 |
4.1 农村公路养护决策 |
4.1.1 养护决策概述 |
4.1.2 养护决策方法比较分析 |
4.1.3 养护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4.2 影响因素分值的标准化处理 |
4.2.1 标准化处理方法 |
4.2.2 待修时间的标准化处理 |
4.2.3 路龄的标准化处理 |
4.2.4 道路等级的标准化处理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 |
4.3.1 指标体系层次构建 |
4.3.2 判断矩阵构建及一致性检验 |
4.3.3 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4.4 基于物元分析的路面养护网级决策 |
4.4.1 物元分析法排序原理 |
4.4.2 网级0-1决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在临澧县的实例应用分析 |
5.1 系统实现实例分析 |
5.1.1 系统登入 |
5.1.2 数据中心管理 |
5.1.3 路况检评管理 |
5.1.4 养护决策管理 |
5.1.5 日常养护管理 |
5.1.6 养护考核管理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现状概述 |
1.3.2 国内现状概述 |
1.4 研究思路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村公的路网络特征及发展分析 |
2.1 农村公路的类型 |
2.2 农村公路的功能 |
2.3 农村公路网络基本特征 |
2.4 农村公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2.5 农村公路规划布局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节点梳理 |
3.2.1 节点分类与分级 |
3.2.2 节点配对与筛选 |
3.3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路段选型 |
3.3.1 基本理论 |
3.3.2 样本采集 |
3.3.3 算法实现 |
3.4 候选集形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路段选型候选集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 |
4.1 优化原则 |
4.2 问题概述 |
4.3 目标函数 |
4.4 约束条件 |
4.4.1 建设资金约束 |
4.4.2 路段选型候选集占比率约束 |
4.4.3 建设里程约束 |
4.5 优化模型 |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4.6.1 算法简介 |
4.6.2 算法求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实例概述 |
5.2 路段选型研究 |
5.3 路网布局优化 |
5.4 路网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3)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防性养护路段划分研究 |
1.2.2 预防性养护效益研究 |
1.2.3 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2 路面预防性养护路段划分模型研究 |
2.1 预防性养护路段划分指标研究 |
2.1.1 路面性能指标分类 |
2.1.2 路段划分指标选择 |
2.1.3 LTPP(Long-Term Pavement Performance)数据 |
2.2 概率神经网络理论 |
2.2.1 概率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2.2.2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路段划分模型 |
2.3 预防性养护路段划分结果研究 |
2.3.1 分类结果 |
2.3.2 相关性分析 |
2.3.3 差异显着性分析 |
2.3.4 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路面预防性养护效益模型研究 |
3.1 预防性养护效益概念 |
3.1.1 预防性养护效益基本内涵 |
3.1.2 预防性养护效益分类 |
3.2 经济成本节约评价模型 |
3.2.1 资金的时间价值 |
3.2.2 经济成本评价方法 |
3.2.3 经济成本节约评价模型 |
3.3 社会成本节约评价模型 |
3.3.1 社会成本评价指标 |
3.3.2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 |
3.4 环境成本节约评价模型 |
3.4.1 环境成本的内涵 |
3.4.2 环境成本评价指标 |
3.4.3 环境成本评价方法 |
3.4.4 环境成本节约评价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研究 |
4.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1.1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
4.1.2 多目标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 |
4.1.3 算法框架 |
4.1.4 算法验证 |
4.2 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 |
4.2.1 目标函数建立 |
4.2.2 养护方案编码 |
4.2.3 决策模型构建 |
4.2.4 最优养护方案的选择 |
4.3 决策模型性能评价 |
4.3.1 性能指标 |
4.3.2 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案例研究 |
5.1 案例背景 |
5.2 养护效益函数 |
5.2.1 经济成本节约函数建立 |
5.2.2 社会成本节约函数建立 |
5.2.3 环境成本节约函数建立 |
5.3 考虑经济、社会成本节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
5.3.1 算法决策结果 |
5.3.2 决策结果分析 |
5.4 考虑社会、环境成本节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
5.4.1 算法决策结果 |
5.4.2 决策结果分析 |
5.5 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成本节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
5.5.1 算法决策结果 |
5.5.2 决策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考虑网络交通影响的城市快速路建设时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快速路施工建设交通影响分析 |
2.1 快速路施工特点及施工方式 |
2.1.1 快速路施工特点 |
2.1.2 快速路施工方式 |
2.2 快速路施工区交通特性及通行能力分析 |
2.2.1 施工区交通特性分析 |
2.2.2 施工区通行能力分析 |
2.3 施工路段交通影响范围确定 |
2.3.1 施工路段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思路 |
2.3.2 施工路段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 |
2.4 施工路段交通影响程度确定 |
2.4.1 城市道路网级联失效机理分析 |
2.4.2 施工路段交通影响程度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快速路建设时序分析 |
3.1 道路建设时序确定 |
3.1.1 道路建设重要度指标体系构建 |
3.1.2 道路建设重要度计算 |
3.1.3 道路建设时序排序方法 |
3.2 施工区段建设时序确定 |
3.2.1 施工区段界定及划分依据 |
3.2.2 施工区段划分方法 |
3.2.3 施工区段建设重要度计算 |
3.2.4 施工区段建设时序排序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例分析 |
4.1 长春市快速路体系发展现状 |
4.2 长春市快速路道路建设时序确定 |
4.2.1 快速路交通影响范围确定 |
4.2.2 道路建设时序确定 |
4.3 长春市快速路施工区段建设时序确定 |
4.3.1 快速路路段区位重要度计算 |
4.3.2 快速路施工区段划分 |
4.3.3 施工区段建设重要度计算 |
4.3.4 施工区段建设时序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二章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
2.1.1 财政支农支出 |
2.1.2 绩效、公共支出绩效和财政支农支出绩效 |
2.1.3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 |
2.2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政府职能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2.2.4 公共受托责任与委托代理理论 |
2.2.5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6 区域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及其绩效评价的现状 |
3.1 湖南省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 |
3.2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历史演变 |
3.3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 |
3.3.1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 |
3.3.2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 |
3.3.3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监管 |
3.4 湖南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
3.4.1 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 |
3.4.2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
第四章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对象和主体 |
4.2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
4.3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 |
4.4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5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5.1 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类型 |
4.5.2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5.3 湖南省财政支农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5.4 湖南省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五章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综合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1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性评价 |
5.1.1 基于定量指标的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分析 |
5.1.2 基于DEA模型的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评价 |
5.2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有效性评价 |
5.2.1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评价 |
5.2.2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性评价 |
5.3 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公平性评价 |
5.3.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5.3.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5.3.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六章 湖南省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的案例分析 |
6.1 湖南省XX县生猪养殖业补贴项目概况 |
6.1.1 生猪养殖业补贴项目的背景 |
6.1.2 湖南省XX县生猪养殖业补贴项目的概况 |
6.2 湖南省XX县生猪养殖业补贴项目各维度绩效评价 |
6.2.1 管理运营维度绩效评价 |
6.2.2 财务业绩维度绩效评价 |
6.2.3 服务对象维度绩效评价 |
6.2.4 可持续性维度绩效评价 |
6.3 湖南省XX县生猪养殖业补贴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建议 |
6.3.1 绩效评价结果 |
6.3.2 政策建议 |
第七章 国外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经验与启示 |
7.1 发达国家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主要经验 |
7.1.1 美国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主要经验 |
7.1.2 欧盟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主要经验 |
7.1.3 日本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主要经验 |
7.2 发中国家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主要经验 |
7.2.1 印度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主要经验 |
7.2.2 巴西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主要经验 |
7.3 国外相关经验对提升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启示 |
第八章 提升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政策建议 |
8.1 完善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以评促绩 |
8.1.1 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
8.1.2 健全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配套保障体系 |
8.2 提升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对策 |
8.2.1 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 |
8.2.2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 |
8.2.3 改革财政支农资金传递机制 |
8.2.4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 |
8.2.5 强化财政支农支出全过程监管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2-湖南省财政支农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6)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 |
1.1 农村公路的数量、质量和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
1.2 建设资金短缺 |
1.3 建设资金筹集难 |
1.4 农村公路后期管理养护滞后 |
1.5 建设任务繁重和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 |
2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对策 |
2.1 多轮驱动筹集资金 |
2.2 创新驱动建养并重 |
2.3 抓住关键保证质量 |
2.4 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 |
2.5 狠抓建设项目落实 |
(7)大城市周边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及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公路发展历程与建设管理现状 |
1.2.2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现状 |
1.2.3 公路交通发展适应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4 农村物流发展研究现状 |
1.2.5 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城市周边农村公路发展需求分析 |
2.1 大城市区域客运对发展农村公路的需求 |
2.1.1 农村公路客流特性 |
2.1.2 客运结构分析 |
2.1.3 农村公路客运发展需求 |
2.2 大城市区域物流对发展农村公路的需求 |
2.2.1 农村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
2.2.2 农村公路对大城市区域物流系统的支持 |
2.2.3 农村物流的发展必要性 |
2.2.4 农村物流发展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与大城市相适应的农村公路网规划与建设管理 |
3.1 大城市周边农村公路规划实施策略 |
3.1.1 农村公路规划的目标 |
3.1.2 农村公路规划的原则 |
3.1.3 农村公路规划的程序 |
3.2 与大城市相适应的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 |
3.2.1 建设管理遵循的法规 |
3.2.2 与大城市相适应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策略 |
3.3 城市扩容后农村公路的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河南省农村公路发展概况 |
4.2 郑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趋势 |
4.2.1 郑州市农村公路客运现状 |
4.2.2 郑州市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3 郑州开封一体化对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的影响 |
4.2.4 郑州物流规划对农村公路发展的影响 |
4.3 郑州市农村公路发展对策 |
4.3.1 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
4.3.2 发展原则 |
4.3.3 发展重点 |
4.4 适应大城市发展的便利交通农村公路建设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国家商品粮种植乡道路规划设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2.1 粮食种植乡 |
1.2.2 乡村道路 |
1.2.3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乡村道路规划综述 |
1.3.2 乡村道路设计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工程管理原理 |
1.4.2 系统分析 |
1.4.3 乡村道路发展规律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乡村道路需要分析 |
2.1 乡村道路需要 |
2.1.1 乡村道路与农业 |
2.1.2 乡村道路需要的特性 |
2.1.3 乡村道路需要分析框架 |
2.2 乡村活动交通需要 |
2.2.1 村民出行交通需要 |
2.2.2 田间作业交通需要 |
2.3 乡村道路需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村镇间道路需要影响因素 |
2.3.2 田间道路需要影响因素 |
2.4 乡村道路功能与等级结构 |
2.4.1 乡村道路功能 |
2.4.2 乡村道路等级结构影响因素 |
2.4.3 村镇间道路分级与功能 |
2.4.4 田间道路分级与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道路规划管理 |
3.1 种粮乡村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
3.1.1 种粮乡村道路总体特征 |
3.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
3.1.3 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体系 |
3.2 乡村道路网络规划 |
3.2.1 村镇道路网规划 |
3.2.2 田间道路网规划 |
3.3 田间道路与田块水渠林网 |
3.3.1 田间道路与田块 |
3.3.2 田间道路与水渠 |
3.3.3 田间道路与林网 |
3.4 乡村道路规划评价 |
3.4.1 规划评价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4.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4.4 综合权重双基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道路设计管理 |
4.1 道路线形设计要求与标准 |
4.1.1 线形设计影响因素 |
4.1.2 线形设计要求 |
4.2 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
4.2.1 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 |
4.2.2 路基路面的计影响因素 |
4.2.3 路基要求与标准 |
4.2.4 路面设计要求与标准 |
4.3 道路设计方案评价 |
4.3.1 价值工程原理 |
4.3.2 提高价值的途径 |
4.3.3 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 |
4.3.4 道路设计方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屯镇道路规划设计 |
5.1 东屯镇 |
5.1.1 镇概况 |
5.1.2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5.1.3 土地规划与乡村空间布局 |
5.2 镇道路现状适应性分析 |
5.2.1 道路现状 |
5.2.2 存在问题 |
5.3 镇道路规划设计大纲 |
5.3.1 东屯镇乡村道路规划目的与任务 |
5.3.2 东屯镇乡村田间道路改造设计任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现状 |
1.3.2 国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现状 |
1.4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趋势 |
1.5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要素分析 |
2.1 概述 |
2.2 管理要素分析 |
2.2.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
2.2.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模式 |
2.2.3 农村公路资金管理 |
2.2.4 农村公路养护设备管理 |
2.2.5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
2.3 技术要素分析 |
2.3.1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要素 |
2.3.2 公路使用性能状况要素 |
2.3.3 区域路网技术性能要素 |
2.3.4 道路使用性能预测 |
2.3.5 养护决策 |
2.3.6 安全设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预测方法研究 |
3.1 农村公路特点及技术特征分析 |
3.1.1 农村公路分类及特点 |
3.1.2 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
3.1.3 农村公路技术特征 |
3.2 农村公路PCI衰变特征研究 |
3.2.1 公路PCI衰变典型模式 |
3.2.2 农村公路PCI衰变模式 |
3.3 农村公路PCI预测模型分析及应用 |
3.3.1 确定型预测模型 |
3.3.2 灰色预测模型 |
3.3.3 预测模型比选结果 |
3.4 灰色预测模型在农村公路使用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方法 |
4.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 |
4.1.1 养护管理决策概述 |
4.1.2 养护管理决策目标分析 |
4.1.3 养护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4.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模型 |
4.2.1 网级养护管理决策模型 |
4.2.2 项目级养护管理决策模型 |
4.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模拟实例 |
4.3.1 网级决策 |
4.3.2 项目级决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山区农村公路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山区农村公路主要特征分析 |
2.1 交通量及交通组成 |
2.2 运行速度特征 |
2.3 事故多发段特征 |
2.4 交通事故特征 |
2.5 道路条件 |
2.6 防护设施存在的问题 |
2.7 小结 |
第三章 山区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性评估 |
3.1 通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
3.2 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性评估方法 |
3.2.1 加权分析法定义 |
3.2.2 评价指标与评价系数 |
3.2.3 评价分值的确定及修正 |
3.3 重点防控对象的识别 |
3.3.1 路段及公路安全度 |
3.3.2 安全等级划分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危险路段排查指标和标准 |
4.1 危险路段排查指标修订的必要性 |
4.2 影响行驶安全性的关键指标分析 |
4.2.1 弯道半径 |
4.2.2 连续急弯间的直线长 |
4.2.3 连续纵坡路段 |
4.2.4 视距不良路段 |
4.2.5 路侧险要路段 |
4.2.6 支路接入口 |
4.2.7 陡坡急弯路段 |
4.3 危险路段判定标准的确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安全保障设施 |
5.1 护栏及路侧拦挡 |
5.1.1 护栏 |
5.1.2.路侧拦挡 |
5.1.3 护栏及拦挡的适用条件 |
5.1.4 护栏及拦挡的设置 |
5.2 标志 |
5.2.1 标志材料 |
5.2.2 警告、禁令、指示标志设置 |
5.2.3 指路标志设置 |
5.3 标线 |
5.3.1 标线材料 |
5.3.2 设置方法 |
5.4 视线诱导设施 |
5.4.1 示警桩 |
5.4.2 视线诱导标 |
5.5 其他设施 |
5.5.1 凸面反光镜 |
5.5.2 减速丘 |
5.5.3 减速路面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村公路用护栏图样 |
A1 C 级波形梁护栏图样 |
A2 警示墩改造图样 |
A3 PVC 组合护栏图样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费用—效益模型在农村公路建设序列安排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谢宇航.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2]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D]. 李辉.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研究[D]. 陈思迪.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考虑网络交通影响的城市快速路建设时序研究[D]. 齐景东. 吉林大学, 2016(09)
- [5]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 周红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6]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马洪.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08)
- [7]大城市周边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及建设管理研究[D]. 卞红煊. 吉林大学, 2012(10)
- [8]国家商品粮种植乡道路规划设计管理研究[D]. 高红江. 天津大学, 2012(05)
- [9]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方法研究[D]. 张建伟. 长安大学, 2011(04)
- [10]山区农村公路安全防控技术研究[D]. 梁祖怀.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