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薮》文论视野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1](2020)在《严羽“入神”诗论探究》文中指出严羽于《沧浪诗话·诗辨》篇中提出“入神”这一诗学理论,并将其视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境界。“入神”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观念,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入神”说作为严羽诗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妙悟”“兴趣”“入理”“入圣”等诸诗论有着密切关联,具有丰富的诗学意蕴和历史价值,给予了后世诗人、诗论家以多方启发。本文以严羽“入神”这一诗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从严羽“入神”说的历史渊源、与其它相关诗学理论的关系、诗学意蕴以及诗学影响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严羽“入神”说的历史渊源。“入神”一词经由“神”的原义延伸并上升到哲学与美学领域,进而向文学艺术观念转化,并随着诗学的自觉渗入诗学领域。严羽继承了前人关于“神”的丰富论述,并建立起以“入神”为中心的诗学体系,将“入神”视为诗歌审美的最高标准,将“诗而入神”的意义弘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二章分析严羽“入神”说与“妙悟”“兴趣”“入理”“入圣”几者的关系。“入神”与“妙悟”“兴趣”等共同构成了严羽的诗学理论体系,几者有密切关系。“妙悟”为“入神”的必经途径,而“兴趣”则为“入神”的审美表现。同时,严羽批驳江西诗派“以议论为诗”的做法,并强调“理”是诗歌得以“入神”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另外,“入神”“入圣”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入神”高于“入圣”,而由“圣”亦可“入神”。第三章探究严羽“入神”说的诗学意蕴。“入神”说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毫无依托的诗学概念,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而严羽的“入神”说是一个无法简单地用一句话就能界定清楚的诗学概念,其包蕴着“词理意兴,浑融无迹”“境生象外,余韵无穷”以及“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三个方面的诗学内涵。又严羽将李、杜二人视为诗而“入神”的典范,这与严羽所处的时代背景、严羽的诗学主张不无关联。李、杜的诗歌虽皆可达到“入神”之境,然二人之诗“入神”的主要表现又明显不同。第四章探讨严羽“入神”说的诗学影响。严羽的“入神”说无论是对后世的诗歌理论,还是对后世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严羽的“入神”说给予了后世诗人、诗论家以多方启发,为后世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诗论家建构自己的观点、主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元明清时期的诗论家对于严羽“入神”说诗学内涵的理解与体悟,相应地促进了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进步发展。此外,严羽的“入神”说由于表露出明显地“尊唐抑宋”的诗学倾向,对后世诗歌理论、诗歌创作亦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叶冰清[2](2020)在《张少康《文赋集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赋》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文学创作的着作,对中国文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张少康从很早就注意到《文赋》的诗学价值,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整理分析《文赋》的理论思想,在1980年发表《谈谈关于〈文赋〉的研究》一文梳理了前人《文赋》研究成果,1984年出版的《文赋集释》是整理训释《文赋》的集大成之作,2002年修订本更加完备。《文赋集释》主体包含校勘、集注、释义三部分,总结历代各家注解与评述,考评辨析旧说,全面分析《文赋》思想内涵,厘清理论脉络,正确评价《文赋》的贡献。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此作专书研究。本文从《文赋集释》一书出发,结合其他《文赋》注释相关书籍,分析《文赋集释》引书、体例、内容的特点,再通过横向比较凸显《文赋集释》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引言部分概述《文赋集释》大致内容。第一章从三个阶段考察《文赋》研究史,呈现《文赋集释》部分关键范畴训释的学术背景。张少康《文赋》研究具有两个特点:一,整合历代研究菁华,反复研讨关键理论范畴。二,《文赋》与《文心雕龙》综合研究,关注理论的发展性。这与《文赋集释》中所表现出的研究倾向一致的。第二章梳理《文赋集释》的引书情况。《文赋集释》征引书目可分为校勘书目和其他征引书目两部分。校勘书目具有三大特点:第一,使用宋代李善注单注刻本,具有版本意识;第二,校本多以《文选》参校,具有浓厚的选学意识;第三,校勘过程中辅以写本和抄本,具有多元视角和全面意识。其他征引书目也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数量多、范围广。二是以《文选》学相关书目为主,辅以《文赋》与文论研究书目。三是征引书目的内容为文本阐释与理论分析服务。第三章研究《文赋集释》的体例和主要观点。体例上,《文赋集释》属于标准的“集释体”,格式上随文注释,即章太炎所说的“驸经”。内容上,《文赋集释》凝聚历代研究者心血,融汇张少康《文赋》的研究心得。汇编前人观点时,张少康重李注和新见,而书中的按语和释义,也体现出相同的追求。第四章则是将《文赋集释》与其他评注本进行比较研究。在《文赋集释》出版的同一时期,也出现了其他研究者所撰写的《文赋》研究专着,所以本章以张怀瑾《文赋译注》和杨牧《陆机文赋校释》为例,从创作目的和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第五章对张少康与《文赋集释》的价值影响进行论述,张少康对《文赋》研究乃至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作出了较大贡献,《文赋集释》融汇历代研究者之成果,凝结张少康本人之心血,体现出张少康本人的学术追求。从期刊论文对《文赋集释》的引用也可以一窥《文赋集释》之影响,在学术研究越来越重视国际视野、越来越重视集成的学术趋势下,《文赋集释》作为《文赋》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仍有时代意义,《文赋》的文献集成也仍大有可为。
高赟[3](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刘新敖[4](2019)在《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文中研究表明人是时空中的存在物。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探寻、追索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方式,并以此来处理社会生活,投射到社会秩序之中,这成为古代社会思想的重要背景。这种人类文明之思,最终积淀为文化传统,融入艺术活动之中,中国古代诗学正是产生和发展于这种思想背景之中。中国古代的诗道、诗艺、诗评,无不与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首先,人们逐渐在时空的感性体验中确认自身的存在,并把日常经验中对时空的理解上升到了抽象层面,直接影响着中国哲学和审美意识的发生、延续。其次,诗学的时空本体,使古代诗学理论话语的表达,在想象与构思、文本结构组织和语言或范畴等方面,也表现为时空的形态。再次,古代诗论以时空意识作为方法的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特定的表达时空意蕴的范畴。在这些体现作为中国文化本根意义的时空观而存在的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作为物理空间秩序在社会心理领域实现象征和转换的“兴”,作为社会心理秩序由艺术结构来呈现的“意境”,以及体现对自然、社会和审美时间理解的“神韵”,在时空思维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学范畴,基本都围绕物理时空的体察、社会历史伦理时空的建构和审美时空的体验而展开。因此,本文拟选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诗学的发展,来管窥时空观念影响下,诗学的传承发展以及其理论形态的表现。无疑,清代诗学为这种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一方面,从诗家主体的角度来看,清代诗家所面临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样本,更具参照,可以清晰的观照诗家作为主体与社会和主流价值的距离,并进而呈现诗歌的位置感;另一方面清代诗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诗学传统的总结期,也是现代诗学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发掘诗学传承的逻辑脉络,无疑更具价值;此外,清代诗论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和理论资源,足够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本文力图从时间蕴藉和空间形象感的角度出发,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清代初年的王士祯、清代中期的袁枚以及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所标举的诗学范畴中,寻找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从诗学产生的外部思想文化环境与诗之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从诗学内部分析时空意识对其理论构建的作用。王夫之是清初诗学的代表。船山标举“现量”,通过整体化、生命化的创作,表现时间蕴藉和空间感觉。初清而入鼎盛的王士祯,标举“神韵”,时间与人生情思合一,谓之“神”;在空间感中展现诗境、宇宙本体同一,谓之“韵”,在时间与空间的各种组合方式中,在“人—诗—宇宙”的融合过程中,“神韵”天成。袁枚的“性灵”说,成长于乾隆以来思想解放的复兴之中之中。“性灵”是主体较社会之“远”,是与自然妙同,在大自然中感受时间之妙,在形象空间中感受审美之境。盛世之后,帝国日薄西山,彼时的王国维标举“境界”,其“隔”与“不隔”、“无我之境”、“赤子之心”等,交织着主体的生命空间、历史时间意识、艺术的审美空间等等诸多命题,将传统诗学得以传承和创造。概而言之,清代诗学的时空观念呈现了清代诗学演进的特点:从思想基础来说,清代诗学上承儒家的社会理念,在社会秩序中重新规范了诗学与社会政治的位置,更为谨慎地追求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复归,是在传承美学精神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环境以及艺术个体追求的协同统一发展,是对传统人生伦理与秩序规范的新的阐发;从主体条件来说,清代诗家主体意识觉醒,使清代“诗”家更为敏感地注重诗歌及诗话写作与学术文化的距离,追求心理感悟的时空形式,尤其在清中叶以后,主体的觉醒胜过以往,诗艺及其审美意味的追求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思辨意味;从诗学的理论形态来看,诗话写作仍以时空意识为逻辑基础,呈现出时空化的审美形态,诗论也就逐渐呈现出现代哲理与诗学审美形态融合的新趋势,体现出新旧交替、转换的时代特征。
刘燕[5](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李春霞[6](2019)在《傅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傅玄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傅玄是魏晋之际重要的作家代表,他不仅创作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子书《傅子》,而且有数量较多的诗、赋、文等文学作品存世。历来对傅玄的研究,关注局部的较多,系统化研究的较少。因此,对傅玄进行综合性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上编傅玄及其《傅子》研究和下编傅玄文学创作研究两大部分,各四章,共八章。第一章傅玄人格精神、任职和着述情况考论。傅玄人格精神具有崇儒尚学、奖掖后进,务实建言、机敏通变,刚直火暴、缺乏雅量的特征。其人格精神的形成除受傅氏家风传承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经历的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傅玄一生经历汉末、曹魏和晋初三个时期,高平陵政变之后,他在学术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利益一致性的双重作用下转投司马氏集团。他务实建言,对时政多有匡扶,实现了由寒素位至通显的人生逆转。傅玄着述丰富,不但着有数十万言的子书《傅子》,而且创作卷帙宏富的诗赋文集。但由于《傅子》与《傅玄集》在后期散佚严重,后人对其展开辑佚工作。《傅子》的辑佚工作开始于清代,辑本中较好的有方濬师本、叶德辉本、严可均本等,以严氏本运用最广。《傅玄集》的辑佚整理工作开始于明代,清代辑佚者在明人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工作。第二章傅玄《傅子》创作环境与思想特征论析。《傅子》创作与当时的学术思想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曹魏时文学自觉与文章地位的提高,对傅玄创作《傅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魏晋时期,随着法、道等思想的抬头,儒学不再如两汉定为一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特征。《傅子》在思想上呈现出对各家思想兼容博取的特征,是与这一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魏晋统治者不但重视法纪,多次讨论肉刑废兴问题,而且在人才任用上,针对汉末吏选弊端与魏初人才政策得失围绕才性“四本”问题展开讨论;同时,魏晋时两次政权更迭,基于政权建构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礼学建设成绩显着。以上内容也都在《傅子》中有重要反映。由于魏晋世风浮华,《傅子》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特征。《傅子》虽具有对各家思想兼容的多元化特征,但在思想性质归属上,《傅子》具有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并兼取名、法等其它各家思想的特征。第三章傅玄《傅子》与魏晋儒家政治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汉代儒学,在汉末吏选危机、社会纲纪混乱以及两次党锢之祸中逐渐走向衰落。魏晋时,儒学虽不再处于一尊地位,但其在政治上的实际影响力并没有下降。针对汉末儒学弊端,一方面,傅玄等人吸收名、法思想,建立起德才兼备、量才与督责并重的新的人才吏选思想,对传统儒家人才思想的弊端进行了修正;另一方面,傅玄在前人对礼法、刑赏等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援法入儒,建立起以儒融法、儒法相济的礼法政治思想,使魏晋儒家政治思想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更加具有兼容性与通变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第四章傅玄《傅子》的文学特征。《傅子》具有浓郁的文学性,从《傅子》中直接体现的文学观点来看,具有明显的宗经意识与重视文采的特点。从《傅子》中不同体例内容来看,内篇属于政论文的部分,不仅具有主题明确、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特点,而且具有构句之法形式多样、善于辩难与语言质朴朗畅的特征。其它有关“三国人物传记”的内容,在叙事思想上具有尚仁德、重信义;尚质实、轻巧言的特点;在叙事方法上具有直接叙事与推衍叙事相结合的特征。第五章傅玄诗歌研究。傅玄诗歌在主题上可以分为庙堂雅诗、女性主题诗、纪实诗与咏怀诗三个部分。傅玄是司马氏集团的得力干将,他本身博学解钟律,这使其成为西晋开国制礼作乐的不二人选。傅玄创作了数量较大的庙堂雅诗,这些诗歌具有颂美、劝谏与征实相结合的创作特征。傅玄女性主题诗歌具有关注视角深广、重视教化的创作特征。而且,傅玄柔婉情深的女性诗歌与其刚直、儒行的人格精神具有内在渊源上的一致性。傅玄纪实诗与咏怀诗真实、直接地表现了他的情感世界。与建安诗歌清刚劲健的充实之美相较,傅玄诗歌一方面在艺术感染力上呈现出“风力”下降的“力柔”趋势,这是傅玄诗风不同于建安诗歌的地方;另一方面,在诗歌创作中,傅玄重视人工“思力”而使其诗歌呈现出“采缛”的特征,这对西晋诗风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导引意义。第六章傅玄辞赋研究。傅玄现存辞赋约六十篇,内容以咏物为主。在汉魏求实诚、讲真美的世风与魏晋尚实才、重博物的时代风气影响之下,傅玄辞赋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征实化特征。魏晋之时,随着文士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文学自觉的出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题材上逐步贴近文士自身的日常世俗生活,在创作上更加注重艺术技巧的展示,从而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世俗化、繁缛化的创作倾向。傅玄辞赋中出现的世俗化、精致化的创作特征正是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显露出来的。傅玄辞赋体物细腻,重视生活气息和情趣等特点,不但对汉代咏物赋有所超越,而且也影响到西晋咏物赋的风貌。魏晋时期诗歌句式与散文的骈偶化文风对赋体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建安时已经出现杂言诗句入赋体的现象,魏晋之际傅玄的赋作中更是较早的出现了以整齐的七言诗句入赋体的现象,这对刘宋之后大量诗体赋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七章傅玄散文研究。本章主要以傅玄创作的箴、铭、奏疏和赋序为研究对象。傅玄箴、铭文大部分作品延续了这一文体传统的警戒功能。由于傅玄是一位较为传统的儒者,他大量的箴、铭作品均表现出君子戒己修身的内容特征。这与《傅子》中表现君子修身的内容可以相互发明。傅玄箴、铭作品整体上体现出温润义雅的艺术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傅玄的铭文作品,在大部分延续传统的规诫功能以外,又有部分作品表现出较单纯的赋物写景新功能,在这部分题咏式铭文作品中,传统的铭刻行为开始弱化,作品整体上呈现出由非文学应用文向文学美文过度的特征。傅玄奏疏文在内容上主要是针对时弊提出的建议和具体的改进措施,体现了傅玄的儒家忧世情怀与务实作风。第八章傅玄文学理论研究。傅玄文学理论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论与文体论两个方面。傅玄的文学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承流而作”与“引源而广”两个方面。“承流而作”侧重宗经与模拟,“引源而广”注重通变与创新。受其影响,傅玄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模拟与创新共存的特点。此外,在文学创作倾向上表现出教化与娱乐兼具的特征。而且,不同文学体裁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同。再者,魏晋时期,傅玄较早在其作品序文中表现出对文体的关注,并形成了系统的文体论。傅玄文体论的生成与其重视模拟的文学创作特征密切相关。而且,傅玄文体论在研究内容上已涉及到源流论、风格论、作家作品论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已具有“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敷理以举统、选文以定篇”的最初形态,已初步架构起文体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傅玄文体论对之后的文学批评着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秦红丽[7](2019)在《晚唐诗歌用典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唐诗歌用典艺术是在唐前以及初、盛、中唐诗歌用典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对后世诗歌用典影响颇深。晚唐诗歌用典艺术研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发展演进、用典特点、艺术模式、体裁特征以及对宋诗的影响。初唐诗歌用典明显存在着对于六朝诗歌语言的袭用与模拟,且在以帝王为中心的初唐诗坛中,先秦典籍中与颂圣相关的典事使用频繁。另外,初唐四杰及陈子昂的诗歌开始借用典故而有所寄托。盛唐诗的用典特点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典事使用范围广;典故入诗的方式灵活多变;诗中用典与诗歌的抒情性结合紧密。而中唐诗歌用典则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喜用《诗经》《楚辞》中的典故,典事的运用与诗歌的叙事性相结合。诗歌用典至晚唐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用典倾向上,擅长使用小说语言;用典方式上,善用语典并以此来形成诗歌含蓄蕴藉的特点;在用典观念上,形成了“诗尚学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晚唐诗歌用典艺术模式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取意角度来看,有正用和反用;从用典目标来看,有直用和延用;以取用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明用和暗用,在用典数量上则有单用和博用的不同。晚唐诗歌用典艺术存在着不同的诗体特征:七言律诗“以典运势,富于波澜”且“对仗典切,体格精纯”;七言绝句形成了“借典铺垫,平起直叙”“以典结情,含而不露”的用典特点;五言古诗则在晚唐诗人的创作中形成了“借典叙事,典为事遣”“质直典切,语含锋芒”的特点。晚唐诗歌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诗歌用典艺术且对后世影响颇深,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对宋诗用典的影响。宋初西昆体诗人推崇李商隐,《西昆酬唱集》中不论是诗歌吟咏的题材还是诗中所用之典,都与李商隐诗歌多有重复,甚至有全诗皆脱胎于李商隐诗歌者。苏轼与黄庭坚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晚唐诗歌用典的影响,其二人在继承与创新中开创出宋诗新的面貌。
马朝阳[8](2018)在《《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选》与《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史上并峙之两座高峰,相映生辉之双璧。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文心雕龙》对《文选》的编撰有否影响,是文选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长期争论不休,难以取得共识。本论文将全面对比分析两书之异同,以期贡献绵薄。对两书关系的探究不仅能够更好的分析两书的指导思想、文体观、文学观和具体作品,还能还原南朝时代的文风,加深对总集与文评着作不同性质、体例的关系之研究。无论是玲珑小巧之亭台楼阁,还是鲁灵光殿之嵯峨?嵬,都不能离开夯实之基石为支撑。对《文选》与《文心雕龙》关系的研究,首先应建立在对编者萧统以及着者刘勰关系的考证、两者成书的诸多问题这两个基础之上。根据对《文选》与《文心雕龙》的编撰与创作意图、成书时间、性质等方面的解析,加以刘勰任职东宫,被太子深爱接之,参与了《文选》的编撰工作,皆可见两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年代相近且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总集与批评着作的相携而立,更能促进对南朝文学观念的探讨与认知。对文体分类与对作家作品的选录集中体现了两书诸多观念的同异,所以对文本的全面比较研究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只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片面性。对各时期《文选》与《文心雕龙》作家、作品、文体的比对直接证明了《文选》受到了《文心雕龙》的一定影响。两书对作品的选录体现出了文质并重的文学观念以及以儒为宗的思想构建。萧统身为太子,编撰《文选》的首要意图当是“化成天下”之义,其次是重视悦目动魄之美。而刘勰深谙孔儒之道,《文心雕龙》字里行间充满了“经世致用”的深意,亦注意总结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本质上皆与萧统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两书成书时间接近,而《文选》晚出于《文心雕龙》,但《文选》亦可视为一部选录式的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不仅体现于“选文以定篇”上,更显示在“敷理以举统”的理论层面。《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的研究,更关系到对南朝文学风貌的探究以及对“修辞异宜之着述体裁”(钱锺书语)之认识,便于把握相似文评观念下同时代不同性质文献之间的相携而立,把握大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性和相同性,以推进二书关联之研究。
孟新东[9](2018)在《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易代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思想文化变动不居的时代。处在具有无限变数时代的知识分子,其现实生活、精神世界和学术研究都充满着内在张力。本文的研究对象清代浙东学派即是诞生于此种语境下的一个学术流派。该派由黄宗羲在清初创立,一直延续至清中叶,代表学人主要有黄宗羲、李邺嗣、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等,以经史之学名世,但研究领域又广泛涉及哲学、经学、史学、文学、伦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是一个有着独立学术精神和鲜明学术个性的学术派别。清代浙东学派虽不以文学为主业,但却有着数量不菲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并形成了系统化的成熟的文学思想,这在清代学术流派中并不多见。受其经史之学成就的遮蔽,学界对该派文学思想的关注明显不够。现有研究中,对该派文学思想的综合研究更显薄弱,对该派在文学思想上的独特贡献、其在清代文论史上的地位、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等问题均缺少系统化探讨。基于此,本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对该派学者文学思想的全面把握中寻绎其共同的文学旨趣,展示其同中有异的文学观念,并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导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以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清代浙东学派作为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拥有丰硕的文学成果,他们对文学问题的系统讨论和思考为清代文论提供了经史学家的独特只眼,是清代文论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当前学界对该派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之后,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了该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和学术精神,探讨了文学活动在该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清代浙东学派在学术渊源上远绍南宋浙东学派,近承王阳明、刘宗周之心学。该派诞生于明清鼎革的时代剧变中,动荡的社会现实、尖锐的民族矛盾、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构成了该派产生的社会背景,清初返经归本思潮和经世致用观念的风行是其存在的文化语境,实学的勃兴与考据学的蔚起提供了该派生存的学术背景。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视野广阔,是一个以经史之学为主的民间学术流派,其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经世致用、经史汇通、注重创新、求真求是。文学活动是该派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写作不仅是遗民的生存方式与交流场域,也是其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文学还发挥着存史、补史的功能。第二章侧重论述清代浙东学派在文道关系上的主要观念“文道合一”论,揭橥其所论之“道”与所推崇的“见道之文”的思想内涵。第一节梳理了“道”含义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理学之“道”与史学之“道”的不同,揭示清代浙东学派的“道”论思想中既包含着形而上的气之道,也包含着形而下的政道、治道等人之道,呈现出切于现实、立足当下的价值指向。第二节主要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文道关系的两种形态做了阐述,其一是文道分离,以“载道”“害道”说为代表;其二是文道合一,以“明道”“文便是道”为代表。从文道观念的流变中可见清代浙东学派“文道合一”观与韩愈的“明道”说、朱子的“文道一体”观念一脉相承,但其又是建立在经世致用之道基础上的一种新思想。第三节对清代浙东学派推崇的“见道之文”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见道之文”将“道”作为文章的本原,道是文的起点,也是为文的旨归,其实质是一种经天纬地、有着强烈的现实性与功利色彩的文章。“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是由道至文,为文者应先体道后作文,走一条经、史、文相结合的文道合一之路。“见道之文”是一种文道一体、内在圆融的至文,文道融合的程度体现着文章的优劣。“见道之文”作为清代浙东学派为文的最高理想,其哲学根基在于“道不离器”的道器合一思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清代浙东学派在社会学维度上提出的“元气之文”的内涵,探寻文章和“元气”的关系。从明清易代的时代语境出发,浙东学派倡导“元气之文”,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第一节梳理了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流变,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到宋代的元气本体论,再到明清时期元气的主体化、精神化,中国古代元气论走了一条从客观物质性到主观精神性的演变之路。这一演变对建构元气和文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分析浙东学派赋予“元气”的特定含义,忠义精神是“元气”的基本内涵,“元气”中张扬的阳刚精神和浩然正气实为浙东学派豪杰人格的生动呈现。第三节具体论述“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它实际上是“厄运危时”阴阳二气相搏相争的结果。浙东学派更推崇“阳气在下,重阴锢之,则击而为雷”的迅雷之文,这类文章更富阳刚之气和悲壮色彩,也更能体现反抗邪恶、不向厄运屈服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正气。但浙东学派对“元气之文”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相比全祖望,黄宗羲之论流露出更多的遗民气息。第四章重点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诗学观,阐释该派对“性情”内涵的创造性发展。“诗以道性情”是浙东学派诗论的核心观念,这一看似陈旧的说法却被该派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节分析了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以及此倾向在诗学领域的体现,即性情诗学的高扬。明末性情诗学尊情、重情,把情提到了文学本体的高度,但其所论之“情”是摆脱了社会伦理束缚的个体性情、世俗之情。易代之后的性情文学观有了明显变化,云间、西泠派和虞山诗派均性情与格调并重。第二节围绕黄宗羲的性情之辨展开,黄宗羲将“性”规定为心之“不忍”,确立了“性”的道德属性,这与阳明后学挺立的自然人性有所不同。在性、情关系上,黄宗羲主张“性情是一”,认为情是心的自然流行,性是情感流行的“中和”状态,性寓情中,离情无以见性。黄宗羲倡导的“性情”实为一种合于儒家伦理道德的道德情感。第三节具体分析清代浙东学派的“诗以道性情”,性情是诗之“道”即诗的本原,也是诗歌创作成败的关键。黄宗羲对“性情”做了严格的规范,他区分了“情至之情”和“不及情之情”、“一时之性情”和“万古之性情”,其推崇与性合一的“情至之情”,更看重具有群体性、公共性的“万古之性情”。浙东后学在黄宗羲性情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性情之正”,并从“人各有情,情各可言”的角度为女性写作争得了一席之地。第五章论述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思想。浙东学派以经史百家之学为文章本源,把“学力”作为创作的必要条件。第一节分析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黄宗羲强调“作文以经术为根柢”,章学诚则从六艺之文——诸子之文——文集之文的文章演变的角度申述此旨,文章所传之道、文章的性质与手法、文体的变迁等均彰显出文章与六艺的渊源关系。第二节阐述文章与史的关系,浙东学派从史学立场出发,强调文章写作要参之于史。章学诚认为“古文辞出于史”,其着述原则、方法包含在史学之中,其兴衰与史学盛衰同步,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文章与史的密切关联。第三节论述了浙东学派对文与学关系的认识。该派所说的“学”既指经、史、子、集的大家之学,也包括“竹头木屑”式的杂学。他们以读书积学为学文的正路,但强调文本于学问,并非要在文章中搬用学问,而是以学育文。章学诚从道、学、文三者合一的角度提出了“学为立言之本”,推崇以自得之学作着述之文,体现了学者化的为文理想。第六章对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思想进行探析,分别从“文变系于时”“文变关乎势”“文学的古今之变”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一节探究了文变与时代、世风等社会性因素的关系,浙东学派把文学的盛衰关联于世运,认为乱世衰时为文学繁盛提供了条件。文体亦随时代而变,章学诚以赋和小说为例,论证了这两种文体的数变与时代变化的关联。风雅正变揭示了文学体貌、风格与时代的关系,与易代背景相联系,浙东学人推崇书写哀怨愤怒之情的变风变雅之作。第二节讨论了文变的内在动因,浙东学派关注到盛极而衰是文学演变的必然之势,文弊也是导致文变的重要原因。从六艺之文到诸子之文再到文集之文的变化,呈现出的正是文学审美性不断提升的规律。尽管在章学诚看来,此为文章愈变愈衰的征兆,但其确实捕捉到了文学的演变之势。第三节重点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与尊古而不略今的历史古今观相连,浙东学派在文学上秉持“文求其是,不论古今”的态度,其所言之“是”,在黄宗羲、郑梁等为人的真性情,在章学诚则为创作者的“别裁心识”。在学古问题上,浙东学派力主“师其意而不袭其迹”,反对追求形似的摹仿,强调学习古人的“真精神”,即性情和识见,并由此出发,对复古模拟的文学倾向给予批判。结语部分分析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置身清代文论的整体格局来看,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在助推清初文论的儒学转向和经世转向、开启古文风气方面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同时,该派文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从整体来看,其文论思想仍局限在传统儒学的框架内,儒教伦理色彩浓重;偏重文学的外部研究,对审美规律关注、探讨不够;侧重对传统文论话题的继承、深化,未能提出开创性的新问题。尽管如此,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思想作为一笔丰厚的理论资源,值得我们今天回顾与重访。
叶汝骏[10](2018)在《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文中提出袁枚《随园诗话》云:“唐人最重五律。”五律在唐诗体裁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既是唐诗近体中率先完成定型的一体,也是联结古、近两大体裁系统的枢纽性诗体。同时,五律还是唐人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体,而唐代则可谓五律艺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再者,唐代科举试诗主要采用五言六韵的近体诗,而五律正是其必备的基础,这便决定了五律在唐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可以说,五律是唐代的第一诗体。本文通过对唐代五律历史演变过程的系统梳理,.初步还原了唐代五律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归结出了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提出“唐诗文体学”的概念,并分析了该研究的重要意义、现状及不平衡性,指出今人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与其地位与成就严重不符的情况。绪论还介绍了唐代五律的数量、分期等基本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古今学者对于唐代五律的研究现状及其动向。正文部分,第一至五章从纵向的史的角度对唐代五律的历史演变轨迹进行系统梳理。与以往学者多从时限角度进行机械划分不同,本文以诗歌艺术性的总和一一“体”一一为视角,将唐代五律划分为齐梁体、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杜甫体及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若干发展阶段。具体而言,第一章论述唐体五律初步剙构的首个阶段,即从齐梁体到初唐体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初唐体五律存在“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二元分野的格局。第二章论述形成唐体五律正宗、经典作品的主要阶段一一盛唐体,指出盛唐诗人的一些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论述登峰造极、轨范千古的杜甫体五律,杜甫以一人之力,掀起了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第四章论述大历体五律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状况,在这一堪称五律首次独盛的阶段,五律的若干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转变。第五章论述贞元以后的五律,此际的五律受元白体、张籍体、贾岛体等多种美学范式的共同影响,尤以贾岛体的影响最为深刻。第六章进一步从横向对比的角度归结出唐人五律的独特艺术追求:一是通过唐体五律与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的艺术进步;二是通过初盛唐五律与中晚唐五律的对比,揭示出唐人五律美学追求的转变;三是通过梳理唐代五律“以古行律派”与“以律行律派”的消长演变,揭示出“以古行律”的五律成为唐代五律高格的原因;四是通过五律与七律在表现原理、主导风格等方面的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唐人五、七言律的艺术分工问题。余论部分还就与唐代五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延伸探讨。
二、《诗薮》文论视野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薮》文论视野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严羽“入神”诗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严羽“入神”说探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有关“入神”说的溯源 |
一、“神”渗透哲学领域 |
二、“神”进入艺术领域 |
三、“神”渗入文学领域 |
第二节 严羽对“入神”说的继承与发展 |
一、借“禅”入“神” |
二、由“兴”入“神” |
第二章 严羽“入神”说与相关诗学理论的关系 |
第一节 “入神”与“妙悟”“兴趣” |
一、“入神”的必经途径:“妙悟” |
二、“入神”的审美表现:“兴趣” |
第二节 “入神”与“入理” |
一、画中求“理”,造理“入神” |
二、以“理”入诗,融理“入神” |
第三节 “入神”与“入圣” |
一、“入神”高于“入圣” |
二、由“圣”“入神” |
第三章 严羽“入神”说的诗学意蕴 |
第一节 “入神”的基本条件 |
一、学而“入神” |
二、“虚静”而“入神” |
三、“变”而“入神” |
第二节 严羽“入神”说的诗学内涵 |
一、词理意兴,浑融无迹 |
二、境生象外,余韵无穷 |
三、物我交融,浑然一体 |
第三节 “诗而入神”的李、杜典范 |
一、严羽“入神”说推尊李杜的原因 |
二、李白诗之“入神” |
三、杜甫诗之“入神” |
第四章 严羽“入神”说的诗学影响 |
第一节 对后世诗学理论的影响 |
一、开拓“以神论诗”的传统 |
二、推动诸多诗论的产生 |
三、发扬“李杜不当优劣”论 |
第二节 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
一、追求自然天成之美 |
二、重视含蓄蕴藉之作 |
三、主张情性抒发之“真” |
第三节 严羽“入神”说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2)张少康《文赋集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赋》研究的学术概况 |
第一节 历代《文赋》研究 |
第二节 张少康《文赋》研究 |
一、 整合历代研究菁华,反复研讨关键理论范畴 |
二、 《文赋》与《文心雕龙》综合研究,关注理论的发展性 |
第二章 《文赋集释》的引书研究 |
第一节 校勘书目研究 |
第二节 其他征引书目研究 |
第三章 《文赋集释》的集释特点 |
第一节 体例特点 |
第二节 内容辨要 |
一、 融汇前人研究 |
二、 自我研究心得 |
第四章 《文赋集释》与其他评注本的比较 |
第一节 与张怀瑾《文赋译注》比较 |
第二节 与杨牧《陆机文赋校释》比较 |
第五章 张少康《文赋集释》的价值影响 |
第一节 “四结合”研究的学术范式 |
第二节 《文赋集赋》的评价与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3)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4)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述评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时空观与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诗学的时空依据:时空观与诗道 |
一、经验的时空: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秩序 |
二、抽象的时空:从人生体验到文化本根 |
三、审美的时空:从宇宙之思到诗学之道 |
第二节 诗学的时空形态:时空观与诗艺 |
一、时空心理与诗学想象 |
二、时空超越与诗学构思 |
三、时空结构与诗学文本 |
第三节 诗学的时空范畴:时空观与诗论 |
一、兴的源起:空间秩序的内在转换 |
二、意境的形成:社会时空的艺术呈现 |
三、韵味的把玩:诗学理解的时空历程 |
第二章 时空观与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时代背景 |
一、清代诗学展开的历史背景 |
二、清代诗学展开的学术之风 |
第二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理论路径 |
一、清代诗学的理论路径 |
二、清代诗学的理论特质 |
第三节 清代诗学的发生及其时空观念的生成 |
一、对于明代诗学的批判和反思 |
二、清代诗学的重建 |
三、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
第三章 时空观与艺术思维:王夫之“现量”说 |
第一节 王夫之及其诗学研究探源 |
一、船山诗学的家学渊源 |
二、船山诗学的研究探源 |
第二节 “现量”:时空化的思维特征 |
一、心目即会:时空化的构思方式 |
二、通天尽人之怀:时空化的创造方式 |
第三节 “气”“势”与“景”“意”:时空化的形象思维 |
一、“气”:形象思维的本体特征 |
二、“势”:形象思维的外在特征 |
三、“景”:艺术境界时空转换的依据 |
四、“意”:时空之境的统领 |
第四章 时空观与风格形成:王士祯的“神韵”说 |
第一节 “神韵”批评论的理论渊源 |
一、“神韵”的主体条件 |
二、“神韵”的历史源流 |
第二节 “神韵”时空意识的形成 |
一、“味”外空间的探寻 |
二、“象”中时间的体味 |
三、心理机制的形成 |
第三节 “神韵”时空蕴藉的凸显 |
一、“神韵”的风格形成 |
二、“神韵”的风格显现 |
三、“神韵”的风格旨归 |
第五章 时空观与真情抒写:袁枚的“性灵”说 |
第一节 “立世”与“立言”:文化坐标的找寻 |
一、盛世和晦暗中立世的近与远 |
二、勃兴和压抑下思想的破与立 |
第二节 “真”与“情”:主体的时空存在 |
一、“性灵”之辨:主体生存的诗意境界 |
二、“性灵”之真:主体与社会张力形成的驱动 |
三、“性灵”之情:主体与社会张力空间的充盈 |
第三节 “味”与“天籁”:艺境和生存的时空延展 |
一、“味”:审美时空的韵味余长 |
二、“天籁”:自由妙境的生成 |
第六章 时空观与审美意蕴:王国维的“境界”说 |
第一节 “赤子之心”的生命伦理空间 |
一、“赤子之心”的悲剧人生历程 |
二、“身”与“欲”的身份张力 |
第二节 “隔”与“不隔”的诗学时空形式 |
一、“境界”时空形式的基本内涵 |
二、“境界”时空形式的主体维度 |
三、“境界”时空形式的内外结构 |
第三节 “有我”到“无我”的审美人生至境 |
一、艺术和人生境界之“道”的本源 |
二、艺术和人生境界的主体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
一、袭字句 |
二、学句法 |
三、用句意 |
四、效体式 |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傅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上编 傅玄及其《傅子》研究 |
第一章 傅玄人格精神、任职及着述情况考论 |
第一节 傅玄人格精神形成背景与表现特征 |
一、傅氏家风视阈下傅玄人格精神的形成背景 |
(一) 傅玄家族谱系述论 |
(二) 崇尚武力、果敢机智的远祖——傅介子 |
(三) 勇敢、刚直、忠义的祖父——傅燮 |
(四) 见识深远,恪守道义的父亲——傅干 |
二、傅玄人格精神形成的地缘性因素 |
(一) 郡望北地 |
(二) 出生于邺城 |
(三) 避难于河内 |
(四) 入太学于洛阳 |
三、傅玄人格精神的表现特征 |
(一) 崇儒尚学,奖掖后进 |
(二) 务实建言,机敏通变 |
(三) 刚直火暴、缺乏雅量 |
第二节 魏晋皇权转移环境中傅玄的仕宦道路考论 |
一、曹魏时期 |
二、司马氏掌权时期 |
第三节 傅玄着述之着录与辑本流传考论 |
一、《傅子》着录、辑本情况 |
(一) 唐代之前《傅子》着录情况 |
(二) 唐代之后《傅子》着录情况考论 |
(三) 《傅子》重要辑本考述 |
二、《傅玄集》着录及辑本情况 |
(一) 着录情况 |
(二) 总集、选集、类书选录情况 |
(三) 明清人辑录情况 |
(四) 诗歌补遗情况 |
三、傅玄其他着作辑录情况 |
第二章 《傅子》创作环境与思想特征论析 |
第一节 《傅子》创作的学术思想环境 |
一、文学自觉与文章地位的提高 |
二、魏晋子书着述风气的盛行 |
三、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
第二节 《傅子》创作的社会政治环境 |
第三节 《傅子》的思想特征 |
一、《傅子》思想的多元化特征 |
二、《傅子》思想的社会批评特征 |
(一) 对奢靡无度社会风气的批判 |
(二) 对虚诞谈玄、不婴世务的士人为官行为的批判 |
三、《傅子》思想性质考察与定位 |
第三章 傅玄《傅子》与魏晋儒家政治思想 |
第一节 汉末社会流弊与儒学的衰落 |
一、名实相乖的吏选之弊 |
二、法纪松弛之弊 |
三、党锢之祸加速儒学衰落步伐 |
第二节 曹魏政权对汉末社会弊病的反思与矫正 |
第三节 傅玄《傅子》对魏晋之际儒学的修正与丰富 |
一、魏晋之际人才问题的讨论 |
二、傅玄以德行为本、量才与督责并重的人才观的形成 |
三、傅玄之前关于礼、法关系的讨论 |
四、傅玄礼法政治思想的理论建构 |
第四章 傅玄《傅子》的文学特征 |
第一节 《傅子》的篇章特征 |
一、《傅子》篇章主题特征 |
(一) 主题鲜明、篇首举题 |
(二) 主题纯正,一以贯之 |
二、《傅子》篇章论证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傅子》的句法、辩对及语言特色 |
一、形式多样的构句之法 |
二、善于辩难的论说艺术 |
三、质朴朗畅的语言特色 |
第三节 《傅子》的叙事特色 |
一、叙事思想:尚仁德、重信义,尚质实、轻巧言 |
二、叙事方法:直接叙事、推衍叙事 |
下编 傅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五章 傅玄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庙堂雅诗 |
一、庙堂雅诗产生的背景及创作情况 |
二、颂美、劝谏、征实兼具的内容特征 |
(一) 颂美 |
(二) 劝谏 |
(三) 征实 |
三、古雅的艺术特征 |
第二节 女性主题诗 |
一、广深的关注视角 |
二、重视教化的创作倾向 |
三、女性主题诗歌创作与傅玄人格精神之关系 |
第三节 纪实诗与咏怀诗 |
一、纪实诗 |
二、咏怀诗 |
第四节 傅玄与魏晋之际诗风变革 |
第六章 傅玄辞赋研究 |
第一节 傅玄辞赋题材论 |
一、辞赋题材类型 |
(一) 花木瓜果类 |
(二) 动物类 |
(三) 器物类 |
(四) 天象时序类 |
(五) 朝会都城类 |
二、辞赋题材特征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汉晋时代背景下傅玄辞赋创作特征论 |
一、汉魏世风转变与傅玄辞赋创作的征实化特征 |
二、魏晋文学自觉与傅玄辞赋创作的世俗化特征 |
三、魏晋华美文风与傅玄辞赋创作的精致化特征 |
四、汉晋诗赋文体互融与傅玄辞赋的诗化特征及导引意义 |
第七章 傅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重视警戒的箴文 |
第二节 规诫与题咏兼具的铭文 |
一、规诫性铭文 |
二、题咏式铭文 |
第三节 义多规镜的奏疏 |
第四节 形式多样的序 |
第八章 傅玄文学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文学创作论 |
一、“承流而作”与“引源而广”共存的文学创作思想 |
二、教化与娱乐兼具的文学创作倾向 |
第二节 文体论 |
一、模拟与文体论的生成 |
(一) 重视模拟的时代风气 |
(二) 拟作过程与文体论的生成 |
二、文体论的内容与影响 |
(一) 文体论的内容 |
(二) 文体论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晚唐诗歌用典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唐前及唐诗用典艺术的演进 |
第一节 唐前诗歌用典概貌 |
第二节 初唐诗用典渐入精严 |
第三节 盛唐诗用典美善备极 |
第四节 中唐诗用典尚质尚实 |
第二章 晚唐诗歌用典的特点 |
第一节 偏好小说的用典倾向 |
第二节 善用语典的用典方式 |
第三节 诗尚学问的用典观念 |
第三章 晚唐诗歌用典艺术模式 |
第一节 正用、反用 |
第二节 直用、延用 |
第三节 明用、暗用 |
第四节 单用、博用 |
第四章 晚唐诗歌用典艺术的诗体特征 |
第一节 七律用典艺术 |
一、以典运势,富于波澜 |
二、对仗典切,体格精纯 |
第二节 七绝用典艺术 |
一、借典铺垫,平起直叙 |
二、以典结情,含而不露 |
第三节 五言古诗用典艺术 |
一、借典叙事,典为事遣 |
二、质直典切,语含锋芒 |
第五章 晚唐诗歌用典艺术对宋诗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昆体”诗人对李商隐的推崇 |
第二节 苏轼用典手法对唐人的继承 |
第三节 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对唐人的承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萧统与刘勰交接研究 |
第一节 刘勰及东宫职事考论 |
一、刘勰生平及家族世系 |
二、任职东宫通事舍人及职事 |
第二节 刘勰与修《文选》说 |
一、萧统“爱接”刘勰论 |
二、刘勰与修《文选》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选》《雕龙》关联综论 |
第一节 两书修撰背景异同论 |
一、魏晋南北朝文化大背景 |
二、两书时代背景同中存异 |
第二节 两书修撰动机异同论 |
一、两书阅读对象为时代文坛 |
二、两书皆旨在匡正文坛时弊 |
三、两书同冀立言以流芳千古 |
四、两书化成天下与经世致用 |
第三节 两书文献性质关联论 |
一、创作论与范本 |
二、文评论与总集 |
三、泛文学的取向 |
四、两书相携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选》《雕龙》体类比较 |
第一节 两书体类综论 |
一、两书体类汇总论 |
二、两书体类时代论 |
三、两书体类对比论 |
第二节 两书体类分论 |
一、赋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二、诗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三、骚类文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四、其他诸体的论选异同考辨 |
第三节 两书体类比较的意义 |
一、文体演变与两书分体 |
二、儒学五经与文体衍生 |
三、通变与新变的文体观 |
四、文、笔之辨的文体观 |
五、两书体类对文体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选》《雕龙》作家作品比较 |
第一节 两书选论作家作品综论 |
一、两书选论作家作品比较总汇 |
二、两书选论作家作品异同析论 |
第二节 两书作家作品同选考察 |
一、同选作者异选作品 |
二、同选作者同选作品 |
第三节 两书作家作品异选考察 |
一、《雕龙》选录,《文选》未选 |
二、《文选》选录,《雕龙》未选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选》《雕龙》思想、文学观比较 |
第一节 《文选》《雕龙》思想比较 |
一、萧统与刘勰的思想构建 |
二、两书论选所体现的思想 |
三、两书思想论比较的意义 |
第二节 《文选》《雕龙》文学观比较 |
一、文学观对宇宙本源认同 |
二、文质观对论选标准把握 |
三、雅丽到典丽的文学取向 |
四、两书相较与南朝文评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价值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的研究 |
(二) 关于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清代浙东学派的形成与学术概貌 |
第一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和文化背景 |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渊源 |
二、清代浙东学派存在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学术定位与学术精神 |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谱系 |
二、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定位 |
三、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精神 |
第三节 文学活动在清代浙东学派学术系统中的地位 |
一、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 |
二、诗文写作作为遗民的生存方式 |
三、文学作为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 |
四、文学的存史、补史之功 |
第二章 “见道之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道观 |
第一节 从理学之“道”到史学之“道” |
一、“道”涵义的历史演变 |
二、清代浙东学派之“道”论 |
第二节 从文道分离到“文道合一” |
一、文道分离:“载道”与“害道” |
二、文道合一:“明道”与“文便是道” |
第三节 “见道之文”:为文的最高理想 |
一、“见道之文”的本原 |
二、“见道之文”的创作路径 |
三、“见道之文”的衡量标准 |
四、“见道之文”的哲学根基 |
第三章 “元气生至文”: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气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元气”理论的演变 |
一、“元气”的提出与汉代的元气生成论 |
二、宋代的元气本体论 |
三、元气论在明清时代的新变 |
第二节 黄宗羲“元气”论的独特内涵 |
一、黄宗羲的气论思想 |
二、黄宗羲“元气”的独特内涵 |
三、“元气”论与黄宗羲的豪杰人格 |
第三节 “元气”之文的美学特质与生成机制 |
一、元气论文学观的两种取向 |
二、“元气”之文的生成机制 |
第四章 “万古”之至情:清代浙东学派的性情论 |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与性情论诗学的高扬 |
一、明末清初的“重情”倾向 |
二、性情诗学的高扬 |
第二节 黄宗羲的性、情之辨 |
一、人之性为“不忍” |
二、基于善性的“性之情” |
第三节 “万古之性情”:性情之文的最高层次 |
一、诗之原本在于道性情 |
二、“情至之情”与“不及情之情” |
三、“一时之性情”与“万古之性情” |
四、清代浙东后学的“性情”诗学 |
第五章 经、史、学问:清代浙东学派的文源论 |
第一节 文与经:“文源六艺” |
一、“文本于经”:一个古老的话题 |
二、清初的返经归本思潮 |
三、浙东学人的“文源六艺”说 |
第二节 文与史:“诗文同源于史” |
一、诗史同源与清初的尊史之风 |
二、黄宗羲:文章本于经史之学 |
三、章学诚:“古文辞出于史” |
第三节 文与学问:“学问为立言之主” |
一、“文之行远,必本于学” |
二、章学诚的文、学关系论 |
三、学问:养气、炼识、充才之路径 |
第六章 “时”与“势”:清代浙东学派的文变观 |
第一节 文变系于“时” |
一、“诗心之妙在能变” |
二、诗之盛衰,“时为之也” |
三、文体升降,与世推移 |
四、风雅正变,“亦言其时” |
第二节 文变关乎“势” |
一、明后期对文变之“势”的探求 |
二、盛衰迭变与因弊生变 |
三、六艺之文—诸子之文—辞章之文:文变之走势 |
第三节 文学的古今之变 |
一、明代复古主义大潮下的文学古今之辩 |
二、浙东学派的文学古今观:文求其是,不论古今 |
三、学古之径:“师其意而不袭其迹” |
结语: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
一、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历史意义 |
二、清代浙东学派文论的局限性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唐诗文体学”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一、多元完备的唐诗体裁系统 |
二、“唐诗文体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三、唐诗分体研究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唐代五律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兼谈五律与唐代科举试诗之关系 |
二、唐代五律的数量问题 |
三、唐代五律的分期问题——以“体”为视角 |
第三节 唐代五律研究述评 |
一、古人关于唐代五律的讨论 |
二、历代唐诗选本选评唐代五律的情况 |
三、唐代五律的整体研究 |
四、唐代五律的个案研究 |
五、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目标 |
第一章 从齐梁体到初唐体——唐体五律的初构 |
第一节 形式变革的前夜: 齐梁体五言新体诗 |
一、齐梁体的主要美学特征 |
二、齐梁体五言新体诗在初唐前期的统治地位 |
三、形式变革的推毂者: 宫廷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四、齐梁馀习的澄汰者: 在野诗人的五言新体诗 |
五、齐梁体在初唐以后的萎缩与蜕变 |
第二节 形式变革: 五律的率先定型及其诗歌史意义 |
一、形式变革的理论准备 |
二、篇制的选定: 八句体诗的源流及其美学优势 |
三、属对的规范: 诗歌律化的第一步 |
四、声律的调制: 诗歌律化的第二步 |
五、五律率先定型的重大诗歌史意义 |
第三节 初唐体五律之正格: “以律行律派” |
一、初唐体五律的两大派别及其地位 |
二、沈宋的五律及“沈宋体”成为律诗别称的原因 |
三、杜审言等人对五律艺术发展的贡献 |
四、“以律行律派”的艺术特征 |
第四节 初唐体五律之别调: “以古行律派” |
一、先驱: 初移风会的“四杰”五言新体诗 |
二、“五言律祖”陈子昂与“以古行律派”的创辟 |
三、“以古行律派”的艺术特征——以陈子昂五律为中心 |
第二章 盛唐体——五律的正宗与典范 |
第一节 初、盛之交诗人与五律的美学转向 |
一、张说与“以律行律派”的式微 |
二、张九龄与“以古行律派”的兴起 |
三、苏颋等其他初、盛之交诗人的五律 |
第二节 王孟诗派与五律正宗美学风范的确立 |
一、王维:前杜甫时代五律的首位集大成者 |
二、王维与孟浩然五律艺术风貌之差异及其成因 |
三、近孟之清淡古雅: 储光羲、常建、刘眘虚等 |
四、近王之清空流丽: 祖咏、綦毋潜、卢象等 |
五、王孟诗派何以成为五律的正宗? |
第三节 盛唐体五律的多元协奏 |
一、李白: 盛唐“以古行律派”的造极者 |
二、高适与岑参五律的艺术分野 |
三、王昌龄等其他盛唐诗人的五律 |
第四节 盛唐诗人的审美选择对后世五律的深远影响 |
一、“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选择 |
二、典丽、清远与雄浑的选择 |
三、山水田园与边疆塞漠的选择 |
四、盛唐体五律的主要艺术特征 |
第三章 杜甫体——唐代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第一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上) |
一、描写与表现领域的极大扩展与深化 |
二、风格的千汇万状及其沉郁本体 |
三、“以律行律”与“以古行律”的高度统一 |
第二节 杜甫与五律“诗世界”的全面开启(下) |
一、由炼字看写景造境艺术的别出心裁 |
二、句式结构的脱弃陈规 |
三、谋篇布局的开阖变化 |
四、五律组诗的层次安顿 |
五、格律声韵的戛戛独造 |
第三节 从“唐调”到“杜调”: 五律的二次美学变革 |
一、从兴会到着意 |
二、从自然到精工 |
三、从浑圆到严整 |
四、从活泼到沉着 |
第四节 登峰造极,轨范千古: 杜甫体五律的地位与意义 |
一、数量与质量的双双造极 |
二、“杜集大成,五言律尤可见者” |
三、五律一体真正的“立法者” |
四、非有唐一代所能限者 |
第四章 大历体——诗运转关之际五律的承与变 |
第一节 大历体五律的美学动向 |
一、大历诗人的择体意识与五律的首次独盛 |
二、越盛唐接齐梁: 取法渊源的反省与回归 |
三、移风骨于情致: 审美趣向的转移与内化 |
四、窃占青山白云: 题材内容的萎缩与固化 |
五、“以律行律派”的回归与五律的精致化 |
第二节 韦应物等与“以古行律派”的相对式微 |
一、“韦苏州律诗似古” |
二、清旷夷犹,可继王孟 |
三、韦应物与王孟五律之比较 |
四、李益等人的五律:古意犹存,不为律缚 |
第三节 盛而逗中的典型:“钱刘”的五律 |
一、刘长卿的五律: 诗运转关的标本 |
二、钱起的五律: 初露中唐面目(附郎士元) |
三、“钱刘”五律之比较 |
第四节 大历体五律的其他代表 |
一、京洛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二、江南士大夫诗人群体的五律 |
三、方外诗人群体的五律 |
四、皎然的五律: 清机逸响,机锋犹近 |
第五章 元白体、张籍体和贾岛体——唐体五律的分化 |
第一节 贞元以后五律的阶段性特征 |
一、复古风潮与中唐后期五律的再度转向 |
二、三大美学楷范的确立与贾岛体的风靡 |
三、科举试诗导向的强化与晚唐五律的繁荣 |
第二节 贾岛的时代: 作为晚唐五律首要美学楷范的贾岛体 |
一、贾岛: 唐代五律最后的创辟者 |
二、贾岛之同道: 孟郊、无可等人的五律 |
三、苦吟磨镌、清真奇僻: 贾岛体五律的美学特征 |
四、贾岛体何以成为晚唐五律的首要美学楷范? |
五、晚唐前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六、晚唐后期贾岛体五律的主要追随者 |
第三节 元白体、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 |
一、元白体五律: 平易近俗,浅切流利 |
二、元白体未能跻身五律经典风格之原因 |
三、元白体与中晚唐五律浅俗的一派 |
四、张籍体五律: 平易近雅,清淡闲远 |
五、张籍体与中晚唐五律清雅的一派 |
六、姚合五律: 出入三派,尤近张籍 |
第四节 流风之外: 韩愈等人的五律 |
一、韩愈的五律: 面目与其古体迥异 |
二、刘禹锡的五律: 诗衢广博,格高调远 |
三、温庭筠与李商隐五律之比较 |
四、马戴等人的五律: 风调高华,力追盛唐 |
五、贞元至大中时期其余派外诗人的五律 |
第五节 唐音余响: 五代十国的五律 |
一、李煜等五代十国诗人的五律 |
二、独步丛林的齐己五律——兼及诗僧偏擅五律之原因 |
第六章 唐人五律的艺术追求 |
第一节 唐体五律对齐梁体五言新体诗的美学变革 |
一、针对齐梁声病之体的形式美学变革 |
二、针对齐梁绮艳之格的内容与风格美学变革 |
三、章法结构由一线贯下到转折顿挫 |
四、结尾方法由就题收束到宕开一笔 |
第二节 五律由初盛至中晚的美学嬗变 |
一、由追求气象到下细工夫、作小结裹 |
二、由追求整体的平衡到着意于中二联的营构 |
三、意象化进程与情景关系的变迁 |
四、中晚唐五律“三四句多作一串” |
第三节 “以古行律”与唐代五律高格的确立 |
一、“以律行律派”和“以古行律派”的消长与演变 |
二、唐人“以古行律”的主要方法 |
三、“以古行律”的盛行及其成为唐代五律高格之原因 |
第四节 唐人五律与七律的艺术分工 |
一、五律与七律表现原理的差异 |
二、七律的兴起对五律艺术发展的影响 |
三、附论: 影响唐代五律发展的其他因素 |
结论 |
余论 |
一、五言律诗美学特质探论——兼论“中和”审美理想与古典诗歌之关系 |
二、论唐代的仄韵五律——兼论仄韵律诗的归属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诗薮》文论视野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严羽“入神”诗论探究[D]. 陈亚.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2]张少康《文赋集释》研究[D]. 叶冰清.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1)
- [3]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D]. 刘新敖.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6]傅玄研究[D]. 李春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晚唐诗歌用典艺术研究[D]. 秦红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8]《文选》与《文心雕龙》关联研究[D]. 马朝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 孟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10]唐代五律艺术流变研究[D]. 叶汝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