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今地壳运动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今地壳运动

一、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OF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贤[1](2021)在《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文中提出祁连山东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北邻阿拉善地块。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影响,北祁连造山带逐渐隆起成山,并在其北侧形成一系列新生代盆地,构成了典型的盆-岭地貌格局。查明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历史,对于解析这一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构造生长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东北缘发育有武威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晚新生代地层,是研究区域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建立在武威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沉积特征分析、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区域构造解析等方法,恢复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武威盆地WW-01钻孔和丰乐盆地沉积特征,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划分为丰乐组和果园组。丰乐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由底到顶粒度逐渐变细,颜色整体为桔红色-砖红色。果园组为一套棕红色-土黄色河湖相沉积,底部发育一套浅砖红色砾岩,粒度向上逐渐变细。第四纪以来,祁连山东北缘存在4期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冲积扇,在武威盆地内部则充填了稳定的砾卵石层。2.基于武威盆地WW-01钻孔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丰乐组沉积时代限定在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 Ma),区域上相当于兰州-临夏盆地的咸水河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组的中下段和宁夏地区的彰恩堡组;果园组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区域上相当于河西走廊西侧疏勒河组上段、兰州-临夏盆地的临夏组和宁夏地区的干河沟组。3.通过武威盆地WW-01钻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了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物源的波动信息:~11.15 Ma以来,北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竞相为武威盆地提供物源。其中,10.34–9.51 Ma,8.18 Ma,3.51–0 Ma武威盆地物源以北祁连造山带为主;8.69 Ma,8.14–4.05 Ma武威盆地物源以阿拉善地块为主。4.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主要经历4期构造变形:(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Ma)NW-SE向伸展变形,控制了丰乐组的沉积;(2)晚中新世(~8.25 Ma)NW-SE向缩短变形,这期变形造成了丰乐组和果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3)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NE-SW向强烈缩短变形,这期强烈变形控制了果园组的沉积,其变形初始时间(~8.25 Ma)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的启动时间;(4)晚第四纪NE-SW向伸展变形。5.综合沉积学、磁性地层学、物源波动信息、构造变形特征等,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NW-SE向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晚中新世NW-SE向弱挤压与沉积盆地反转;(2)晚中新世-上新世NESW向挤压与压陷盆地发育,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一带;(3)上新世晚期以来,~3.6 Ma龙首山隆起,区域盆-岭地貌格局初具规模,~2.58 Ma北祁连造山带强烈隆升,武威盆地湖盆消亡,区域现今盆-岭地貌格局定型。

王斌[2](2021)在《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相湖盆沉积单元,也是白垩系陆相地层和地质记录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地层中商业油气流的发现,以及盆地内近年来较高频率地震活动的发生,使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地壳深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与矿产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机理研究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参数。在深入认识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该区现今地应力环境及其分布特征,对于深入理解该区的地球动力学控制因素及深大断裂活动对该区应力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特征、构造分区、地震活动性、岩石圈动力学背景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method,简称ASR法)成功获得了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近7 km深度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分析了松辽盆地深部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并依据松辽盆地及邻区纵向地壳结构特征、横向构造分区及深大断裂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ANSYS通用模拟软件,以松科二井深部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作为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开展了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了松辽盆地及邻区在现今地球动力学背景下水平主应力大小、方位等,分析和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带对应力场特征的影响,以及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利用ASR(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对松科二井深部岩芯进行地应力测试,获得了松辽盆地深部(6~7 km)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在沉积盖层火石岭组6296 m~6335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近垂直,中间和最小主应力近水平,为正断层应力环境,与沉积盖层内利用地震反射剖面观测到的许多高角度正断层的发育相吻合。在基底6645 m~6846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倾角均小于40°,为走滑兼逆冲的应力环境,与钻孔附近区域浅源地震(7~15 km)的震源机制解应力状态一致,即松辽盆地沉积盖层和基底存在显着的应力状态差异,沉积盖层的伸展应力状态可能说明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沉积盖层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有限的,保留了原来断陷期的正断应力环境,基底现今应力状态则显示了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现今构造运动具有较密切的成生联系。2、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在0~35 km地壳深度范围内,松辽盆地及邻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7.20~1027.0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3.00~994.00 MPa,垂向应力大小为7.83~1130.00 MPa。3个主应力在0~35 km深度范围内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在0~7km深度范围内为σv>σH>σh,属于正断型应力状态,与实测得到的应力状态一致;7~35 km深度范围内为σH>σv>σh,表现为走滑兼逆冲应力状态,与松辽盆地内部的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反演的应力状态一致。松辽盆地及邻区地壳深度内最大主应力方位在地壳深部和浅部差异不大,除华北地块北缘及兴安地块部分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为NWW向外,其他构造单元内大部分区域现今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受各次级地块内地壳物性参数差异性以及断裂带的影响,松辽盆地及邻区各构造单元主应力大小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差异性,在较稳定的次级块体内部主应力大小分布较为相似,表现为主应力大小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趋于稳定。3、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作为动力边界条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地应力特征与深大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在NE走向的郯庐断裂带上,其剪切分量和正向挤压分量引起郯庐断裂带的右旋走滑和逆冲活动,因此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到欧亚板块形成的挤压作用下,并被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右旋走滑所影响。

吴东霖[3](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InSAR地壳形变时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有“世界屋脊”之称,其形成演化是地球演化史上最壮观的地质事件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地壳形变活跃的青藏高原向大陆内部扩展的前缘部分,而其东北侧的阿拉善块体,东侧的鄂尔多斯块体及东南侧的华南块体都较为稳定,这造就了该地区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非常显着,地震活动十分活跃,研究其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收集整理欧空局哨兵SAR覆盖青藏高原东北缘升降轨2014年10月到2020年10月共计6年的成像数据,利用PS-InSAR时序干涉测量技术,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周边的GNSS三维速度场结果,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InSAR与GNSS联合解算的现今三维地壳形变速度场;利用Tdefnode程序提供的三维块体后向滑动模型,研究研究区内海原断裂、六盘山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等主要断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程度,探讨仅利用GNSS水平速度场约束反演模型、GNSS水平速度场+InSAR视线向速度场共同约束反演模型、GNSS水平速度场+联合GNSS与InSAR解算的三维速度场共同约束反演模型等三种方式下得到的活动断裂带现今运动学差异。进而开展研究区内主要活动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本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收集了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份覆盖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共计约3800幅Sentinel-1 C波段SAR数据,采用开源软件ISCE和Sta MPS进行时序干涉处理,获取了研究区观测时段内的平均视线向形变速率场及PS点时序结果,并利用GNSS速度场进行斜坡趋势改正,得到研究区大范围的InSAR视线向形变速率场,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跨断层可见明显的视线向形变速率差异。(2)利用InSAR获取的视线向形变场,结合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周边的GNSS水平速度场构建方程组进行最小二乘平差的迭代,获取了研究区域的密集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青藏高原东北缘垂向运动整体较小,局部地区表现为隆升,且非构造(煤矿开采、地下水开采等)引起的沉降分布较为广泛;青藏高原东北缘整体岩石圈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向北东运动,且存在一个大范围的右旋剪切;区域内大断层的跨断层形变较为明显。通过剖面分析研究区的三维形变场,可知:海原地震破裂带左旋走滑速率约为4mm/yr,处于震后变形状态,六盘山断裂处于约4mm/yr挤压缩短,西秦岭北缘断裂左旋走滑速率约为0.5mm/yr。(3)以GNSS水平速度场、InSAR视线向形变场及联合解算的三维形变场进行组合对模型进行约束,结合研究区活动断裂的几何运动学参数,使用负位错模型建立研究区断裂的三维运动学模型,反演估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主要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并反演模拟出研究区主要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度的三维分布情况。反演结果表明:InSAR数据的加入对反演结果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三种组合方式反演结果较为一致,白墩子断裂中段、广义海原断裂带西段(冷龙岭-金强河-毛毛山断裂)、六盘山断裂中段、西秦岭北缘断裂中西段(漳县-武山-甘谷段)等区域处于闭锁状态,地震危险性远大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他区域。

张逸鹏,郑文俊,袁道阳,王伟涛,张培震[4](2021)在《西秦岭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文中指出西秦岭位于东西向展布的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带与南北向展布的贺兰山-龙门山-川滇地震带构成的巨型"十字"构造区的交汇点,是中国大陆中部"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秦岭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的侧向扩展过程密切相关。该区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及强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西秦岭地区主要断裂晚新生代以来的滑动速率及跨断裂GPS应变速率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西秦岭构造带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活动方式转换,主要的构造变形过程是通过其内部一系列低滑动速率的断裂活动以及断裂之间隆起山脉与盆地的变形,共同承担着自东昆仑断裂向西秦岭断裂之间的转换平衡。在调节这种构造转换过程中,西秦岭地区以"连续变形"为特征,即区域内的应变是以多条相对低滑动速率断裂的弥散变形遍布全区,并且西秦岭及其周缘块体的旋转作用也吸收了部分变形分量。综合已查明的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地球物理资料以及现今地貌特征可知,西秦岭在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下,岩石圈的结构存在明显的流变学分层,一方面,西秦岭的上地壳保留了主造山期的地质构造形态,但中—下地壳的弱化使得莫霍面之上的圈层解耦,深部可流动的岩石圈地幔不但改变了陆内造山带的结构,同时也控制了现今上地壳连续变形的发育;另一方面,西秦岭内部的中强震主要发生在高速(或高阻)与低速(或低阻)的构造边界带附近。这种独特的流变学结构导致西秦岭在青藏高原向北生长和侧向扩展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构造变形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西秦岭地区的晚新生代构造转换过程及其机制,不仅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深入认识南北地震构造带中段未来的强震危险性。

李冰[5](2020)在《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祁连造山带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特提斯构造域最北部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在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经历了早古生代的俯冲和碰撞的多阶段造山过程,并于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变形在后期的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新生代的陆内挤压造山作用过程中被相当程度的活化或改造。为了更好地约束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综合地质填图,岩浆岩和碎屑沉积岩的锆石U-Pb测年,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来试图剖析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造山作用和新生代陆内变形与扩展过程,以及早期构造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的控制与制约。综合本文及前人在祁连造山带内开展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获得了祁连造山带内新元古界至白垩系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5个峰值年龄区间:2550-2350 Ma,1850-1750 Ma,1050-950 Ma,500-435 Ma和320-240 Ma,以及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3次主要的影响沉积过程的物源转变与古水系变迁。基于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概况、岩浆侵入序列和前人的地球物理资料所显示的深部结构,本文提出了祁连造山带前新生代的综合演化模型,其中包括1)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裂谷作用导致祁连洋沿着塔里木洋闭合的古缝合带开启;2)寒武纪—奥陶纪的俯冲引发了祁连洋在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洋壳背向双重俯冲作用,并导致了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早期岩浆作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3)祁连洋的最终封闭和大陆碰撞发生在440 Ma左右,并开启了由地壳熔融导致的同碰撞和后碰撞的岩浆活动和陆陆碰撞导致的志留纪复理石沉积的中低温度(400-500°C)韧性变形过程并千枚岩化,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和造山带内部古水系的重构;4)泥盆纪中晚期的伸展坍塌,形成了典型的磨拉石沉积,重构了造山带内部古水系并导致沉积物源的从早古生代沉积物转变为元古代的基底;5)中生代伸展导致了侏罗—白垩纪陆内伸展盆地的广泛发育。海原断层中段增压弯曲构造部位,中祁连地块和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和柴达木盆地东段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表明,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经历了多期的冷却历史,主要包括:1)受构造事件远程效应影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晚期的早期冷却过程;2)沿祁连山逆冲断裂西段和柴北缘逆冲断裂带发生的始新世—渐新世与逆冲断层活动相关的冷却过程,以及祁连山逆冲断裂带东段从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的长期构造静止状态;3)中新世中晚期准同期的构造活动与快速冷却使岩石样品最终隆升至地表,并导致早期逆冲断层的活化和海原断裂在15-10 Ma间走滑活动的启动。基于本文的构造物理模拟和前人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认为祁连山逆冲断裂带自新生代早期以来就成为了整个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北部边界,并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久后始新世便开始以无序变形的方法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伴随着山脉的隆起和盆地的沉积。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过程是受到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残存构造的影响,其作为低摩擦系数的脱离层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中对上地壳变形的模式,应变分布和变形时序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杨海波[6](2020)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文中认为活动块体理论将中国大陆构造划分为一系列一级或二级活动块体单元。活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类型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对于不同块体之间构造边界以及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是理解青藏高原扩展与周缘地块响应过程、以及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所在。随着青藏高原不断向北扩展,现今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断裂系共同代表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最北缘。河西走廊—敦煌地区位于祁连山地块、塔里木地块、北山和阿拉善地块三者之间,是研究三个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构造位置。本论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以及北山南部断裂系开展研究,厘定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断层活动时间等,进而探讨不同块体相互作用的构造位置、变形方式、断层活动性和构造响应过程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危山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伴随逆冲分量。断裂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0.06~1.25mm/a和0.05~0.08mm/a。南截山断裂系主要表征为向南和向北的逆冲、以及公里级尺度的褶皱变形。南截山断裂系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3mm/a。低变形速率的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衰减的应变约10%。另外,1000多公里长的阿尔金断裂系主要表现为连续向北东方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双重构造在深部汇聚到阿尔金主断裂上。(2)北山东南部的北河湾断裂是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局部有逆冲或正断分量。断裂的平均左旋走滑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2.69mm/a和~0.35mm/a。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北河湾断裂东西两侧发育许多第四纪断层陡坎、挤压脊、位错水系和基岩构造带,揭示存在一个150km长的左旋走滑压扭带。跨断裂的密集点距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出断裂深部为近垂直的低阻带,且向下延伸到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北河湾断裂系与南部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体系在构造上不相连,属于北山南部独立构造体系。(3)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旋走滑正断层。跨断层开挖的探槽揭示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14ka。几何结构上,旧井断裂位于东西向第四纪活动的金庙沟与红旗山断裂系之间的构造阶区,总体构造样式属于转换挤压构造体系下的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旧井盆地最深沉积物的26Al/10Be埋藏测年结果表明,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的最老年龄为距今~5.5Ma。结合更大区域晚中新世构造变形事件,显示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变形重新激活了北山南部及其以北地区,影响了整个中亚地区的地壳稳定性。(4)遥感影像解译揭示北山地块西南部北北东走向的柳园断裂系是一个左旋斜滑断裂系。山前堆积的第四纪冲洪积物被断裂垂直位错,指示柳园断裂系在第四纪发生过构造活动。柳园断裂系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边界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关系表明,柳园断裂系可能属于转换挤压双重构造,这与现今GPS速度场方向一致。通过对祁连山—塔里木—北山三个块体之间或块体内部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比和分析,显示出祁连山前陆冲断系统和阿尔金断裂系仍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变形的构造,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些位置仍是现今强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场所。青藏高原块体内部及边界的地壳变形通过断裂的走滑运动、挤压逆冲、转换挤压等被共同调节和吸收。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激活了以北稳定的北山地块内部部分先存的构造带,同时可能新生了一些年轻的断裂系(如北河湾、旧井、柳园断裂系)。地块内部的地壳变形主要通过左旋走滑转换挤压和左旋走滑转换拉张而被吸收。青藏高原外围(以北)稳定地块正在遭受块体活化,但活化的幅度和分布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魏聪敏[7](2020)在《GPS观测研究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位于鄂尔多斯块体、阿拉善块体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带,区域内发育了具有独特运动学特征的弧形构造带。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探讨该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及其邻区的构造变形模式,还能进一步增强对鄂尔多斯块体、阿拉善块体以及青藏高原和秦岭造山带四大构造交汇地带转换关系的认识。同时,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处于南北地震带北段,构造活动强烈,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及以上地震,其地震危险性不容小觑。本论文依托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等方法,综合利用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及其周边的GPS台站观测数据,获得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地区现今三维形变场。进一步,利用上述获得GPS速度场做为反演模型的输入数据,结合收集到的研究区活动断裂几何运动学参数、人工地震深部探测等数据,使用“后向滑移”块体模型建立研究区断裂三维运动学模型,反演模拟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地区主要断层的滑动速率、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进而,研究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讨论其构造转换区域动力学机制。同时,探讨由滑动亏损引起的断层周围的弹性形变,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圈出地震危险性较大的区域。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及其邻区的现今GPS三维速度场发现,鄂尔多斯块体西北侧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向北运动;海原断裂及其周围的区域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向北东运动;而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区域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几乎不运动;青藏高原区域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向北东运动,体现出了50Ma BP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产生的青藏高原北东向运动还在持续。同时,可以看出华南块体内部站点运动速率十分微小,说明华南块体相对鄂尔多斯块体并没有明显的水平运动。原因猜测有二,其一可能是鄂尔多斯块体和华南块体作为一个整体在运动,其二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挤出,坚硬的鄂尔多斯块体和华南块体不易产生构造变形,而其块体周缘由于挤压带动块体整体做旋转运动,且鄂尔多斯和华南块体的旋转速率大致相同。(2)基于“后向滑移”块体模型,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反演获得主要断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的三维分布情况显示,海原断裂西段、西秦岭断裂中西段和六盘山断裂西北段、龙日坝断裂南段等区域处于强闭锁状态,以上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大于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的其他区域。(3)本文将“后向滑移”块体模型与下地壳流模型相结合,一起讨论分析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作为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块体两大构造转换区的地壳形变机制和地球动力学机制。讨论结果认为,西秦岭以南的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块体构造转换区更适合下地壳流模型,区域内断裂的几何展布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都体现了下地壳流NE向运动过程中造成的地壳形变。而西秦岭以北的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块体构造转换区更适合块体模型,此区域断裂之间主要以较大的盆地为主,下地壳流自西南流入后带动块体整体发生运动,形成了现今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的构造形态。

赵睿[8](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王帅[9](2019)在《利用空间大地测量资料研究大陆区域构造变形模式》文中认为地壳运动与变形受岩石圈深浅部结构特点、构造单元边界动力和深部动力、构造带几何和运动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上因素的差异性变化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地壳运动与变形模式。本文围绕大陆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模式,以空间大地测量观测(GNSS和InSAR)为基础,综合区域断层活动性、地形地貌特点、岩石圈结构属性、历史地震目录及区域强震震源特性等资料,对帕米尔高原东西向剪切变形、苏拉威西拉张变形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逆冲褶皱带汇聚变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认识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模式、应变积累方式、造山运动、活断层构造几何及运动特性等,相关分析对研究大陆动力学和地震动力学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帕米尔高原东西向剪切变形模式研究。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的作用下,帕米尔高原以北部弧形构造带的南北向缩短为主,除此之外,沿木吉-公格尔断裂带,高原还呈现出显着的东西向剪切变形。利用GNSS和InSAR观测资料分析了帕米尔高原地壳运动与变形特征,着重分析了高原的东西向剪切变形特征;结合历史地震目录和区域强震震源机制,对木吉-公格尔断裂在高原剪切变形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原剪切变形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ⅰ)帕米尔高原以南北向的地壳缩短为主,汇聚变形主要发生在高原前缘褶皱系上;(ⅱ)木吉-公格尔断裂带是一条剪切变形带,其东部地壳向东运动,西部地壳向西运动,表现为木吉断层的右旋剪切变形和公格尔断裂的东西向拉张剪切变形;(ⅲ)木吉-公格尔断裂带是帕米尔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构造边界带,吸收和调节着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相对变形;(ⅳ)帕米尔高原剪切变形是下地壳熔融层内的韧性流动在地表的力学响应。(2)苏拉威西中部拉张构造变形模式研究。苏拉威西(Sulawesi)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吸收并调节着澳大利亚板块、巽他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之间的汇聚变形。苏拉威西构造复杂,火山活跃,地震频发且类型多样。帕卢—科罗走滑断层从南向北贯穿苏拉威西中部,是苏拉威西构造单元内一条非常重要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且以帕卢—科罗为边界断裂的东苏拉威西中部块体表现为明显的拉张应变。基于区域断层活动性、地形地貌资料和历史地震目录提出了“漏斗”运动学模型,用于解释苏拉威西中部地壳的拉张变形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ⅰ)苏拉威西中部地壳运动分为两个阶段;造山阶段和物质挤出阶段,两个阶段都涉及到物质的积累和挤出,第一个阶段物质的积累占主导,第二个阶段物质的侧向挤出占主导;(ⅱ)物质沿帕卢—科罗断裂带的侧向挤出作用促进了苏拉威西的重力滑塌,导致了该区域地壳的拉张、减薄。(3)巴布亚新几内亚逆冲褶皱带变形模式研究。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PNG)位于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带,区域逆冲褶皱带普遍发育。基于InSAR观测资料对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Mw 7.5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震的多断层破裂模型,并对主震的同震滑动分布特征进行了反演;同时对观测到的震后沉降信号进行了分析;结合地形地貌资料、岩石圈结构特性、反演确定的构造几何及滑动分布模型对巴布亚新几内亚逆冲褶皱带地壳增厚机制、应变积累方式、和大地震破裂模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ⅰ)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Mw 7.5地震是一个多断层破裂事件,共涉及到了四个断层的破裂,以基底逆冲为主,破裂的深度超过了 25 km;(ⅱ)首次在逆冲褶皱带内观测到了基底逆冲和浅部拉张并存的变形模式,浅部拉张可能是逆冲断裂正断活化的结果,也可能是古地堑直接失稳造成的;(ⅲ)逆冲褶皱带沿走向变化的地形地貌特点与岩石圈属性和构造几何有关,西段岩石圈温度较低,强度较大,东段岩石圈温度较高,强度较弱;西段的断裂倾角要比东段的陡;(ⅳ)逆冲褶皱带及其山前区域具有较高的拉张破裂危险性,基底逆冲和浅部拉张共存给地震危险性评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丁文秀[10](2019)在《东秦岭-大别噪声成像及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大别造山带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造山带,西起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至郯庐断裂带。历经前寒武纪基底形成演化,三叠纪板块拼合和新生代陆内造山等多次构造运动,由不同成因、不同构造背景、不同年龄的岩层组成,具有复杂的地壳组成和结构。自从在大别山发现超高压变质岩后,秦岭-大别造山带很快变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关键地区。前人在该地区开展的地球物理人工地震探测和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反映出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一个显着特点,保留了大量碰撞造山期地壳的形变信息,为我们研究陆内构造变形和大陆动力学提供了理想场所。秦岭-大别造山带的速度结构反映了造山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后保存下来的构造信息,不能很好的指示出具体变形的动力学信息。加之秦岭-大别造山带浅表及深部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造成了对整个造山带深部构造演化认识不系统,导致该地区迄今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分歧与争议。地震各向异性是揭示岩石圈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稳定大陆地区中遗留的“化石”各向异性,指示了过去的应力环境。而地震面波方位各向异性可以获取不同深度范围的各向异性特征,因此地球物理速度图像结合面波方位各向异性是研究构造变形和动力学机制的重要手段。虽然,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也发现,秦岭-大别构造带中的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与南、北板块拼合具有一定关系,但是由于该区域地震活动性较弱,地震事件分布不均匀,造成该地区的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研究结果分辨率较低。近十年来,随着背景噪声技术的发展,在地壳范围可获取更多短周期的Rayleigh面波,为我们获取地壳浅部、较高分辨率的S波速度结构和面波方位各向异性提供了途径。本论文针对目前该区域研究存在的不足,收集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周边区域180个固定台站,共计2年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采用背景噪声数据处理流程,计算得到台站对间的Rayleigh波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法实现频散曲线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反演计算得到研究区域835s周期Rayleigh面波的相速度分布和面波方位各向异性,并采用近邻方法反演获取研究区内地壳-上地幔顶部的S波速度结构。本论文获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以重力梯度带为界,西部(秦岭)和东部(桐柏-大别)有着不同的构造变形机制。东部的碰撞造山模式属于硬碰撞,S波速度图像保留了板块汇聚、拼合的结构信息;西部的碰撞造山模式属于软碰撞,方位各向异性保留了与构造运动相关的主压应力信息。(1)S波速度图像中东部的合肥盆地-北淮阳、幕阜山-宿松地块呈现出的S波高速异常,指示了南、北板块的汇聚和拼合。(2)南秦岭的方位各向异性呈现出了两期扬子板块的主压应力方向,方位各向异性反映了过去的应力环境。南秦岭岩石圈地幔的拆沉,降低了其强度,造成秦岭地区的碰撞模式属于软碰撞,软碰撞使得后造山期的动力学作用相对而言不那么强烈。2、本文综合分析了造山带各构造单元不同深度范围的各向异性特征,构建了造山带壳幔变形动力学模型。(1)南秦岭的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解耦变形,由于晚期(早中侏罗世)NE向的板块运动,对中下地壳的影响不大,故在下地壳还保留了早期(印支期-早燕山期)近NS向板块运动信息。(2)重力梯度带以西区域的上地幔顶部,方位各向异性可能保留了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汇聚的信息,汇聚的位置大致在33°N附近。(3)太行山重力梯度带对华北板块SW的挤压起到了隔挡作用,造成了现今华北板块南缘地区呈现出的一系列弧形展布的快波方向。(4)中下地壳-上地幔顶部,桐柏-大别造山带NW-SE向的方位各向异性,主要反映了构造挤出特征,荆州-潜江一线(大致在30°N附近)是构造挤出的南部边界。3、S波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结果共同揭示了汉南-米仓块体作为能干性较强的块体向东楔入到了相对软弱的南秦岭下方,并对110°E(城口)以西的巴山弧进行改造。4、地壳剪切波分裂显示,在黄陵背斜以西的秭归盆地存在近EW向的主压应力,可能与秦岭造山带和雪峰山双向挤压的联合效应有关。最后,论文对秦岭造山带中下地壳流、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的成因、勉略缝合带东延方式、齐岳山“压力影构造”特征等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仅对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壳幔形变模式及动力学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存在争议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约束。

二、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OF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OF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格架
第三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
    3.1 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沉积特征
    3.2 祁连山东北缘第四纪沉积特征
    小结
第四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4.1 武威盆地WW-01 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4.3 钻孔沉积速率及其揭示的构造事件
    4.4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物源分析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5.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6.1 构造变形特征
    6.2 构造变形时序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7.2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研究现状
        1.2.2 地应力测量研究及其进展
        1.2.3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1.2.4 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影响的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 概述
    2.2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活动分区
    2.3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2.4 松辽盆地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2.4.1 研究区地壳厚度分布特征
        2.4.2 研究区深部波速结构特征
        2.4.3 研究区地壳泊松比特征
    2.5 地壳形变特征
    2.6 小结
第三章 松辽盆地地应力测量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3.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背景
        3.1.1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
        3.1.2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方向
    3.2 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地应力测量研究
        3.2.1 大陆科学钻探与地壳深部地应力测量
        3.2.2 松科二井简介
        3.2.3 ASR法地应力测量原理及方法概述
        3.2.4 松科二井ASR实验设备及测试样品
        3.2.5 ASR古地磁定向方法
        3.2.6 松科二井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4.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4.1.1 有限单元法简介
        4.1.2 三维地质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构建
        4.1.3 材料介质参数选取与计算
        4.1.4 约束条件与边界条件
        4.1.5 主要活动断裂
    4.2 模拟结果合理性检验
    4.3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应力值分布特征
        4.3.2 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压应力方向特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松辽盆地应力场成因机制探讨
    5.1 深大断裂对该区不同深度应力场特征的影响
        5.1.1 敦化-密山断裂
        5.1.2 依兰-伊通断裂
        5.1.3 嫩江断裂
    5.2 深大断裂及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松辽盆地应力场形成的相关性探讨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青藏高原东北缘InSAR地壳形变时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InSAR技术在地壳形变方面的研究动态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模式的研究动态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时序InSAR基本原理
    2.1 InSAR/D-InSAR技术
        2.1.1 InSAR基本理论
        2.1.2 D-InSAR技术
    2.2 时序InSAR技术
        2.2.1 Stacking技术
        2.2.2 PS技术
        2.2.3 SBAS技术
    2.3 StaMPS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序InSAR观测研究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
    3.1 数据源简介
    3.2 数据处理
        3.2.1 PS-InSAR数据处理
        3.2.2 GNSS对 InSAR进行轨道校正
        3.2.3 GNSS和 InSAR联合解算三维速度场模型
    3.3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3.3.1 InSAR LOS向形变场
        3.3.2 LOS向形变速率剖面分析
        3.3.3 区域三维形变速度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地壳形变场约束下的块体运动反演
    4.1 三维反演方法与模型建立
        4.1.1 块体-负位错模型基本原理
        4.1.2 反演模型的建立
    4.2 模型反演
        4.2.1 基于GNSS水平速度场的单独反演
        4.2.2 基于InSAR LOS向速度场和GNSS水平速度场的联合反演
        4.2.3 基于联合解算三维速度场和GNSS水平速度场的联合反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及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4)西秦岭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西秦岭内部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
    1.1 西秦岭断裂
    1.2 临潭-宕昌断裂
    1.3 光盖山-迭山断裂
    1.4 白龙江逆冲断裂
    1.5 两当-江洛断裂
    1.6 礼县-罗家堡断裂
    1.7 东昆仑断裂
2 西秦岭现今地表变形特征
    2.1 北东向GPS速度剖面揭示的断裂最新活动特征
    2.2 北西向GPS速度剖面揭示的断裂最新活动特征
3 西秦岭现今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
    3.1 仪器记录以来地震活动特征
    3.2 地壳结构特征
4 讨论
    4.1 西秦岭新生代早期构造变形的方式及构造转换
    4.2 西秦岭晚新生代地壳变形与区域中强震活动
5 主要结论

(5)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大地构造
        2.1.2 区域地层
        2.1.3 断裂构造的几何图像和基本格架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对断裂分布的反映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2.2 区域磁异常特征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造山过程及其构造演化
    3.1 工作方法与实验流程
        3.1.1 锆石U-Pb年代学
        3.1.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3.2 岩浆岩样品采集与锆石U-Pb测试结果
        3.2.1 岩浆岩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2.2 岩浆岩样品锆石U-Pb测试结果
    3.3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3.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
        3.3.2 碎屑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
        3.3.3 碎屑锆石年龄解释
        3.3.4 沉积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
    3.4 电子背散射衍射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4.1 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结果
        3.4.2 石英动态重结晶的地质意义
    3.5 祁连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第四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低温热年代学
    4.1 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流程
        4.1.1 基本原理
        4.1.2 实验方法
        4.1.3 热历史模拟原理及方法
    4.2 新生代主要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4.2.1 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
        4.2.2 新生代中晚期构造变形
    4.3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4.3.1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
        4.3.2 中-北祁连造山带中段
        4.3.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
    4.4 裂变径迹数据分析与地质意义
        4.4.1 祁连逆冲断裂带的隆升过程
        4.4.2 海原断裂中段走滑活动起始时间
        4.4.3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裂带多期活动
    4.5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样式与扩展方式
第五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构造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基本原理与实验装备
        5.1.1 基本原理
        5.1.2 实验装备与材料
    5.2 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案
        5.2.1 构造模型建立
        5.2.2 边界条件分析
        5.2.3 实验参数设置
    5.3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5.4 祁连造山带早期先存构造与新生代变形与扩展的制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拟解决科学问题
    1.3 论文研究思路
    1.4 论文各章节概况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
    2.2 阿尔金断裂系
    2.3 北山地块和阿拉善地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四纪地貌面和沉积地层的年代学测试
    3.1 光释光测年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
    3.3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简单埋藏测年
第4章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1 前人工作
        4.1.1 三危山断裂
        4.1.2 南截山断裂系
    4.2 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构造变形
        4.2.1 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2.2 南截山断裂系活动逆断层和褶皱
    4.3 讨论
        4.3.1 断层运动学速率和区域构造应变吸收
        4.3.2 阿尔金断裂系NE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模型
        4.3.3 地震危险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山地块东南部北河湾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5.1 北河湾断裂活动构造变形
        5.1.1 F1段
        5.1.2 F2段
        5.1.3 F3和F4段
    5.2 大地电磁探测
        5.2.1 大地电磁探测原理
        5.2.2 2D反演
        5.2.3 2D电阻率模型及构造解释
    5.3 讨论
        5.3.1 古地震震级评估
        5.3.2 先存构造活化
        5.3.3 对阿尔金断裂带向东延伸的意义
        5.3.4 识别北山东南部走滑压扭构造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系晚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
    6.1 北山南部构造研究现状
    6.2 旧井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古地震事件
        6.2.1 断层几何展布和位错地貌特征
        6.2.2 钻孔调查
        6.2.3 钻孔沉积物埋藏年龄
    6.3 讨论
        6.3.1 旧井盆地形成机制:区域转换挤压体系下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模型
        6.3.2 北山东南部发育第四纪转换拉张盆地
        6.3.3 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壳活化的时间和构造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山地块西南部柳园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和第四纪活动
    7.1 遥感影像分析
    7.2 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第四纪活动证据
    7.3 断裂系变形机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藏高原北缘块体相互作用及构造响应过程
    8.1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山前)
    8.2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阿尔金山山前)
    8.3 青藏高原地块与敦煌地块(塔里木地块东北部)
    8.4 青藏高原地块与北山地块
    8.5 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计划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GPS观测研究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地测量技术在地壳形变方面的研究动态
        1.2.2 关于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构造变形模式的研究动态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的区域构造背景
    2.2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的地震活动性
    2.3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的构造特征及其运动学特征
第三章 基于GPS观测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地壳形变特征
    3.1 GPS数据处理软件简介
    3.2 GPS观测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3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GPS观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与结果可视化
        3.3.1 在ITRF2014 框架下的时间序列
        3.3.2 区域三维形变场
第四章 基于三维地壳形变场约束下的块体运动反演
    4.1 “后向滑移”块体模型反演的基本原理
    4.2 反演模型设置
        4.2.1 块体的划分
        4.2.2 断层产状结构模型的建立
    4.3 模型反演结果
        4.3.1 研究区域内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
        4.3.2 断层闭锁程度三维分布
        4.3.3 断层滑动亏损速率三维分布
    4.4 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形变模式研究
    5.1 构造转换区的下地壳流模型研究
        5.1.1 下地壳管道流模型
        5.1.2 构造转换区的下地壳粘滞系数
        5.1.3 结合GPS速度场和下地壳粘滞系数分析构造转换区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演化过程
    5.2 结合下地壳流模型与“后向滑移”块体模型分析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变形模式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8)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利用空间大地测量资料研究大陆区域构造变形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地壳运动与变形的空间大地测量监测
    2.1 引言
    2.2 GNSS地壳形变监测基本原理
    2.3 D-InSAR地壳变形监测原理及误差应对措施
        2.3.1 D-InSAR地壳变形监测原理
        2.3.2 误差应对措施
    2.4 MT-InSAR技术
        2.4.1 Stacking技术
        2.4.2 SBAS技术
        2.4.3 StaMPS技术
        2.4.4 π-rate技术
        2.4.5 TCP-InSAR技术
    2.5 小结
第三章 地壳运动与变形模型
    3.1 引言
    3.2 基于欧拉矢量的运动学模型
    3.3 位错模型
        3.3.1 位错模型
        3.3.2 复杂断层模型构建方法
    3.4 孔隙回弹模型
    3.5 粘弹性松弛模型
    3.6 小结
第四章 帕米尔高原东西向剪切变形模式
    4.1 引言
    4.2 构造背景
    4.3 2016年阿克陶M_w 6.6地震破裂模型
        4.3.1 数据
        4.3.2 方法
        4.3.3 结果
        4.3.4 讨论
    4.4 木吉-公格尔断裂带在帕米尔高原剪切变形中的作用
        4.4.1 大地测量约束下的剪切变形特征
        4.4.2 地震学约束下的剪切变形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拉威西中部拉张变形模式:物质沿走滑断裂带的侧向挤出
    5.1 引言
    5.2 构造背景
    5.3 2017年波索M_w 6.6地震震源参数
        5.3.1 数据与方法
        5.3.2 结果
    5.4 苏拉威西拉张变形的“漏斗”运动学模型
    5.5 小结
第六章 巴布亚新几内亚逆冲褶皱带变形模式:基底逆冲与浅部拉张并存
    6.1 引言
    6.2 构造背景
    6.3 数据和方法
        6.3.1 数据
        6.3.2 断层模型配置及震源参数反演
    6.4 2018年Papua M_w 7.5破裂模型
        6.4.1 同震变形机制
        6.4.2 震后变形机制
    6.5 讨论和结论
        6.5.1 巴布亚新几内亚逆冲褶皱带变形模式
        6.5.2 PNG逆冲褶皱带浅部拉张成因及其地震危险性
    6.6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与成果
致谢

(10)东秦岭-大别噪声成像及方位各向异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区地质构造概况
        1.2.1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1.2.2 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背景噪声成像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地震各向异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
    1.4 论文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背景噪声数据处理及相速度成像
    2.1 背景噪声数据处理
    2.2 射线覆盖及检测板测试
    2.3 相速度分布图像
    2.4 背景噪声中Lg波的识别
第三章 S波速度结构
    3.1 S波速度结构反演
    3.2 不同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图像
    3.3 S波速度剖面
        3.3.1 南北向速度剖面
        3.3.2 东西向速度剖面
        3.3.3 NE向和SE向速度剖面
    3.4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邻区结构特征
        3.4.1 桐柏-大别造山带结构特征
        3.4.2 东秦岭造山带结构特征
        3.4.3 江汉-洞庭湖盆地结构特征
        3.4.4 渭河地堑结构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各向异性
    4.1 现今GPS形变场与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4.1.1 秦岭-大别造山带GPS形变场
        4.1.2 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壳剪切波分裂资料
    4.2 方位各向异性数据处理及检测板测试
    4.3 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4.4 壳幔耦合关系及各构造单元各向异性特征
        4.4.1 壳幔耦合关系
        4.4.2 华北盆地南部各向异性特征
        4.4.3 渭河地堑与北秦岭各向异性特征
        4.4.4 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各向异性特征
        4.4.5 南秦岭造山带各向异性特征
        4.4.6 黄陵背斜及邻区各向异性特征各向异性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关于秦岭造山带中下地壳流的讨论
    5.2 关于勉略缝合带东延方式的探讨
    5.3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成因探讨
    5.4 齐岳山“压力影构造”探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OF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D]. 赵子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D]. 王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青藏高原东北缘InSAR地壳形变时序研究[D]. 吴东霖.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
  • [4]西秦岭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 张逸鹏,郑文俊,袁道阳,王伟涛,张培震. 地质力学学报, 2021(02)
  • [5]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D]. 李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6]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D]. 杨海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7]GPS观测研究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D]. 魏聪敏.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0(08)
  • [8]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9]利用空间大地测量资料研究大陆区域构造变形模式[D]. 王帅. 武汉大学, 2019(06)
  • [10]东秦岭-大别噪声成像及方位各向异性特征[D]. 丁文秀.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今地壳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