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性耕作农田地温及土壤含水率测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奕娇[1](2021)在《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文中提出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对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亦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资源,占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50%以上,分布广泛且坡缓地长。由于不同程度不尽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我国黑土坡耕地的土壤退化现象尤为严重。过度耕种的现代农业生产,使坡耕地种植面临更严重的土壤侵蚀、黑土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结构稳定性变差等负面风险。近年来,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收后地表残留大量玉米秸秆难以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对多样化的耕作措施、种植制度及秸秆还田方式进行科学选择,进而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2019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裂区实验,以3种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NT;旋耕秸秆碎混,RT;翻耕秸秆深埋,PT)结合2种种植制度(玉米大豆轮作,SR和玉米连作,CS)为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4个采样期(0 d、50 d、100 d和150 d)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结果,系统分析了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同时,结合机组作业相关测试结果和实验区调研数据,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集技术、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应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分析,进而为寒区黑土坡耕地优质高效生产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寒区黑土坡耕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机械化耕种作业特点,构建了玉米茬地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包含土壤扰动量、进地次数、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技术生产率、产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15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均可通过田间实验和实地调研获取量化数据。(2)土壤物理特性随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规律实验研究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测定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数据,探究寒区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150 d的0-15 cm和15-30 cm土层,PT处理土壤坚实度均值分别低于NT和RT处理26.7%、32.3%和28.2%、32.3%。对于不同种植制度,在150 d的15-30 cm和30-45 cm土层,SR处理比CS处理土壤坚实度分别显着降低11.5%和15.4%,其他土层SR和CS处理土壤坚实度差异不显着。无论耕作措施及种植制度如何,土壤坚实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各因素对土壤坚实度影响的重要性表现为土层深度>坡地位置>耕作措施>种植制度。2)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10-20cm和20-3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5.8%、12.8%和17.5%;在150d的0-1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4.7%和19.7%,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各土层,NT、RT和PT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无论50 d或150 d的0-4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未随种植制度不同而产生显着性差异。除PT(50 d)处理外,无论50 d或150 d,每种处理的土壤容重在各土层深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3)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PT处理8.7%。在100 d的0-40 cm各土层,尽管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但NT处理均高于RT与PT处理。在150 d的10-20 cm土层,NT与PT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显着高于RT处理10.6%和10.2%,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CS处理,SR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分别提高2.3%、0.8%、0.8%和1.4%。除150 d外,0 d、50 d和100 d的土壤含水率在各土层均随耕地坡位下降呈增加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上、下坡位间具有显着差异。4)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0 d的0-10 cm土层,PT处理土壤温度显着高于NT处理0.54℃,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50 d和100d的0-40 cm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150 d的20-3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0.47℃和0.55℃,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SR处理,CS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值分别提高4.8%、3.5%、1.0%和0.2%。在0 d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下坡位0.40℃、0.73℃和1.27℃、0.93℃。在150 d的0-10 cm土层,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上坡位0.70℃、0.58℃。(3)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技术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扰动量、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进地次数等机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扰动量在NT处理下最小(33330 mm2),RT处理下次之(169000 mm2),PT处理下最大(338000 mm2);进地次数在NT处理下较少(1次),RT和PT处理下较多(3次);土壤压实程度在NT处理下最小(1057 kg/m2),RT处理下次之(4435 kg/m2),PT处理下最大(5875 kg/m2);与NT和RT处理相比,PT处理显着降低玉米出苗率14.51%和14.22%,与NT处理相比,RT处理显着降低大豆出苗率10.20%;劳均负担耕地面积在NT处理下最大(2.92 hm2/人),PT处理下次之(2.51 hm2/人),RT处理下最小(2.34 hm2/人);当量技术生产率在NT处理下最大(0.58 hm2/h),PT处理下次之(0.36 hm2/h),RT处理下最小(0.33 hm2/h)。(4)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经济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基于实地调研和田间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生产投入、产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机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从大豆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8139.3元/hm2),PT处理下次之(7498.7元/hm2),RT处理下最低(6318.9元/hm2);从玉米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9114.6元/hm2),PT处理下次之(8392.5元/hm2),RT处理下最低(7228.7元/hm2)。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投入总成本由高到低表现为PT(玉米)、RT(玉米)>NT(玉米)>PT(大豆)、RT(大豆)>NT(大豆)。投资回收期在NT处理下最短(第3.1年),RT处理下次之(第8.8年),PT处理下最长(第28.9年)。净现值在RT处理下最大(50.15万元),PT处理下次之(46.06万元),NT处理下最小(18.86万元)。内部收益率在NT和RT处理下均为12%,PT处理下仅为6%。(5)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与建议基于所构建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6种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得分顺序为CS+NT(0.651)>SR+NT(0.642)>SR+RT(0.415)>SR+PT(0.395)>CS+RT(0.381)>CS+PT(0.256)。无论轮作大豆还是连作玉米,综合评价结果均以NT处理得分最高;3种耕作措施下SR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值高于CS处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优选时,耕作措施应优先选用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种植制度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轮作制度。
马永财,滕达,衣淑娟,刘少东,王汉羊[2](2021)在《秸秆覆盖还田及腐解率对土壤温湿度与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东北黑土区秸秆覆盖还田及其腐解率对土壤温湿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2019年和2020年在大庆市肇州县进行了秸秆覆盖全量还田(试验组)和留茬10 cm左右还田处理(对照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秸秆腐解率4月仅为4.3%和4.5%,5月为17.8%和16.8%,6月为22.3%和27.8%,秸秆腐解主要集中在7、8月。土壤温湿度受地表残余秸秆影响较为明显,5月试验组土壤含水率比对照组分别低1.2、1.1个百分点,但随着秸秆腐解率增大,试验组土壤含水率在6—9月平均高出对照组约3个百分点。试验组0 cm处土壤温度在5—8月日间大气升温阶段受到抑制,相同时段温度与对照组最大差值为4.8、3.8℃,10、20 cm处土壤温度在5、6月受地表秸秆覆盖影响较为明显,7—9月影响不显着,30 cm处土壤温度除6月影响明显外,其他月份相比对照组变化较小。在每天大气降温时段,试验组不同深度处的土壤温度降温较对照组平缓,保温保墒作用较明显。地表秸秆覆盖影响作物出苗,试验组比对照组出苗分别晚4、3 d,在拔节期对照组比试验组的作物株高分别高7.3、7.4 cm,茎粗大0.2、0.1 cm,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试验组的株高和茎粗均大于对照组; 2019年试验组的玉米产量为10 716.0 kg/hm2,比对照组增产193.5 kg/hm2。综合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温湿度具有双向阻碍作用,秸秆腐解程度对双向阻碍作用有一定影响,秸秆覆盖全量还田的保温保墒作用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提升。
王学振[3](2021)在《土壤-带翼深松铲互作关系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翼深松铲是一种能够通过调整翼铲位置、改变不同深度土壤扰动效果,创建良好耕层结构的深松机具,其在旱地深松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针对带翼深松铲土壤扰动机理不明、深松后耕层结构和深松后效分析不足等问题,综合运用离散元法(DEM)、有限元法(FEM)、室内土槽试验、双环入渗试验和田间定位试验,对带翼深松铲-土壤互作关系及其后效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带翼深松铲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带翼深松铲深松土壤扰动行为仿真与试验。以西北地区典型楼土为例,在确定土壤和深松铲接触模型和仿真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带翼深松铲DEM分层耕作模型,研究了带翼深松铲深松土壤扰动行为。结果表明,翼铲主要影响其上方土壤的扰动范围和破碎程度;带翼深松铲对不同深度土壤的侧向扰动范围和破碎程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耕作层、圆弧段犁底层、铲尖段犁底层。增加翼铲使圆弧段犁底层、耕作层、铲尖段犁底层土壤扰动面积分别增加47.52%、7.74%和4.59%。铲尖段和犁底层圆弧段受到的牵引阻力为带翼深松铲牵引阻力的主要来源;翼铲对犁底层圆弧段的牵引阻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耕作层圆弧段。仿真结果与土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建立的DEM分层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带翼深松铲的耕作过程。(2)土壤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土壤-深松铲互作关系的影响。通过建立不同土壤粒径大小和不同粒径分布的离散元耕作模型,探明土壤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对带翼深松铲的耕作阻力和土壤扰动效果的影响,并为离散元耕作模型中土壤粒径大小和分布提供一种标定方法。随着土壤颗粒半径增加,土壤扰动面积和粘结键断裂系数整体上均呈逐渐增加趋势,水平和竖直耕作阻力整体上均逐渐减小。随着粒径分布增加,水平耕作阻力整体呈逐渐增大趋势;破土距离比、土壤扰动面积等土壤扰动效果及水平和竖直阻力均受土壤粒径大小的显着性影响,且当土壤粒径较小(≤11 mm)时土壤扰动效果的仿真值的误差较小;在较大范围的土壤颗粒半径时(5-15 mm)水平阻力仿真值的误差均较小(<13%)。当颗粒名义半径较大时,土壤粒径分布(PSD)对破土距离比等土壤扰动效果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不同土壤颗粒名义半径下(5-15mm)PSD对水平和竖直阻力均具有显着影响,且实时水平和竖直阻力在较大颗粒名义半径或较大粒径分布时波动范围增加。(3)深松铲翼铲关键安装参数优化仿真与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定量解析翼铲安装参数对深松铲-土壤相互作用过程中耕作阻力和不同深度土壤扰动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进一步探明翼铲关键安装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深松铲的耕作效率及犁耕比的影响。上倾角和安装高度对耕作效率与犁耕比均具有极显着的影响,而翼铲安装角仅对耕作效率影响显着;对于耕作效率,各因素的影响的显着性大小关系为:上倾角>安装高度>安装角;对于犁耕比,各因素的影响的显着性大小关系为:安装高度>上倾角>安装角。适当减小翼铲上倾角和安装高度、增大安装角有利于提高带翼深松铲的综合耕作性能。(4)深松铲翼铲安装高度(h)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基于HYDRUS构建了不同h时深松土壤水分入渗模型,研究了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与h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揭示了h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减小h有利于改善深松后土壤水分入渗特性。随着h减小,稳定水分入渗速率、湿润锋垂直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和入渗完成后10-30 cm土壤含水率整体上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仿真与田间试验结果的RMSE均低于0.05,R2均高于0.95,表明建立的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具有较好准确性。(5)深松铲翼铲安装高度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明晰了不同秸秆处理下深松时变化h对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含水率、紧实度)和小麦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本试验土壤、灌溉、天气等条件下小麦和玉米关键生育期,具有较小h(≤115 mm)深松处理的小区大部分深度土壤含水率较高。随着h降低,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产量整体上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冬小麦穗数增加、夏玉米穗粒数和穗粒重增加分别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张琦[4](2021)在《基于长期保护性耕作的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固碳减排及稳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中可持续的土壤碳固存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有助于增加农业生产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程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渭北旱塬地区,农民多采用翻耕来吸纳有限的降雨来增加土壤水分,但长期的翻耕形成的疏松裸露的土壤结构虽有利于水分的吸纳,但却不利于水分的保存。此外,长期的翻耕造成土壤团聚体破碎,土壤有机碳与空气的充分接触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流失和土壤CO2的排放。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易导致养分表层富集和分层化,因此,需构建合理并长期适用的保护性轮耕作体系克服其弊端。于2007-2020年在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试验站开展春玉米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试验,试验采用单因素耕作随机区组设计,耕作处理为三年轮耕的免耕/免耕/深松(NNS)、免耕/翻耕/深松(NCS)、翻耕/翻耕/深松(CCS),两年轮耕的免耕/深松(NS)、深松/翻耕(SC)、翻耕/免耕(CN)和长期单一免耕(NT)、深松(ST)并以连续翻耕(CT)为对照,共九种试验处理。并于2019-2020年测定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土壤碳库特性(土壤碳库组成、团聚体固碳)、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土壤CO2、土壤N2O)和作物产量水分利用等,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固碳减排及稳产增收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在不同的耕作措施下产生显着差异。与CT相比,NT和NNS显着增加了0-10 cm土壤容重7.8%和10.0%,且长期的CT处理增加了20-30 cm土壤容重,而NCS处理改善了0-40 cm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增加了耕层的厚度。NCS和NT相比于CT显着增加了0-40 cm土壤>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同时,增加土壤力稳定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3.4%和10.4%。在0-40 cm土壤剖面,相比于CT处理,NCS显着提升了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GMD 23.3%、32.0%和21.1%。NT显着增加0-10 cm土层水稳定团聚体GMD 18.4%。在长期春玉米种植中,播前土壤水分呈现波动平衡状态。(2)土壤碳库特征和团聚体的固碳能力受耕作措施的影响较大,NNS、NS和NT显着增加了0-40 cm土壤总有机碳含量11.0%、23.0%和10.8%,同时,提升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但NNS、NS、NT和ST相比于CT显着增加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的层化率32.7%、10.9%、25.7%和20.4%。增加土壤团聚体固碳是提升土壤碳的主要途径,NT相比CT显着提升土壤大团聚体固碳能力50.16%。土壤碳库周转速率的增加提升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NCS和NS与CT相比显着增加0-40cm土壤碳库管理指数35.9%和37.5%。(3)保护性耕作措施显着影响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NNS、NCS、CCS、NS、SC、CN、NT和ST相比于CT分别显着降低年均土壤CO2累积排放量22.0%、22.8%、29.2%、48.8%、48.4%、57.8%、57.6%和24.3%。年均土壤N2O排放量在NCS、NS、NT和ST处理下分别相比于CT显着降低13.8%、10.4%、8.1%和17.3%。此外,耕作方式和生产资源的投入差异影响了春玉米生产中的碳足迹,NS与CT相比显着降低农业生产碳足迹74.7%,同时,由农田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增温趋势(GWP)在保护性耕作下得到了抑制,CN和NT显着降低GWP 54.3%和55.7%。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效应相结合,NCS、NS、NT和ST显着增加了产量尺度上的碳足迹和全球增温趋势。(4)在13年的保护性试验中,平均产量最大值和最低值分别为9474.0 kg·hm-2(NCS)和8351.1 kg·hm-2(CT)。生育期降雨的分布类型显着的影响春玉米产量,穗期多雨粒期干旱的降雨分布(降雨类型B)与穗期干旱粒期多雨(降雨类型A)相比显着增加了春玉米产量。在降雨分布类型A下,NNS、NS和ST相比于CT显着提升了拔节期和抽雄期0-200 cm土壤储水量,增加春玉米产量10.6%、16.1%和7.2%。降雨类型B相比于降雨类型A显着的提升了降雨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可持续性。在降雨类型A下CCS、NS和CN相比于CT显着提升水分利用效率20.3%、15.5%和19.1%。CCS和NS相比于CT显着提升降雨利用效率19.1%和17.4%。长期的试验中,NCS对土壤水分和降雨的利用效率的提升最为明显,多年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降雨利用效率较CT显着增加22.6%和11.9%。综上所述,以免耕为基础的保护性轮耕模式(NCS)改善了耕层土壤结构,调节有机碳的垂直重新分布规律,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并减少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生育期的降雨分布显着影响作物产量,在降雨分布不均匀时NNS和NT提升了作物产量,但长期的产量提升效果以NCS最为显着。因此,在基于调节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际生产的需求上,NCS轮耕模式可推荐为渭北旱塬及气候类型相似的半干旱区域农业生产的长期耕作模式。
鲍恩俣[5](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常见的混农林生态恢复模式,其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是短期内缓解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为了阐明不同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保墒土壤物理性质与水分变化规律,探究产流产沙量对降雨的响应及各措施的减流减沙作用。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选择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在2017-2020年期间,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研走访法确定毕节撒拉溪研究区的核桃(Juglans regia L.)+玉米(Zea mays Linn.)和核桃(Juglans regia L.)+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Hook.f.ex Regel)和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梨(Pyrus pyrifolia‘Whangkeumbae’)+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和梨(Pyrus pyrifolia‘Whangkeumbae’)+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a(Miq.)Pax ex Pax et Hoffm)6种混农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穴状整地+保水剂、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三种措施分别作用于研究对象,研究区共设置14个径流小区和6个实验样地,对14个径流小区共埋设84个土壤水分监测仪(5TE),对6个实验样地采用便携式5TE共监测360次,监测12场典型产流产沙性降雨,共收集252个泥沙样,对20个样地共采集360个环刀土样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结合气象站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径流小区监测、变异系数、线性拟合和层次分析法,揭示不同喀斯特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物理性质和水分变化规律,阐明农艺截留机制,提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集成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验证,同时构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监测评价模型并进行成效综合评价,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提供科技参考。得出如下结论:(1)三个研究区的混农林土壤在保墒前后物理性质差异明显(除对照组外),与保墒前相比,保墒后每个研究区的混农林的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表现为:毕节撒拉溪研究区(0.05 g.cm-3)>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0.04 g.cm-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0.03 g.cm-3),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上升,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每种保墒处理均降低了各层土壤容重,土壤容重表现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但差异不显着(P>0.05),增加了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差异显着(P<0.05),其中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处理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对混农林土壤结构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次为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最后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2)不同研究区的混农林经不同保墒措施后,0-15 cm、15-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而增加;土壤含水率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差均小于对照组,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变异系数和标准差的表现与之相反。总体而言,不同保墒措施可增加混农林土壤含水率和剖面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其中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处理土壤分层含水率最高,效果最好。通过对三个研究区的对比,发现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梨+大豆施以秸秆保墒后0-30cm土层土壤水分最高(32.98%),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小(2.3%),稳定性最好。(3)不同研究区混农林农艺截留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减流减沙作用,且产流产沙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同一场降雨下的产流产沙量表现为对照组>穴状整地+保水剂>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而减流减沙作用与之相反,得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的减流减沙作用最好。通过对比二个研究区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作用,得出同种措施下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产流产沙量比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多,但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减流减沙作用优于施秉喀斯特研究区。(4)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效益监测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层体系结构,共3类评价指标的11项子指标,并对三个示范区进行效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对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9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比2018年有明显的提高,提高范围分别为1.09~4.92%,2.85~17.78%,0.76~3.78%。三个示范区的经济效益增速较快,其中施秉的经济效益增幅最大(17.78%)。与2018年相比,2019效益综合评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综合评价值为:施秉喀斯特示范区(0.471 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0.405 2)>毕节撒拉溪示范区(0.336 9)。本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发展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行性技术参考依据。(5)提出适合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的关键技术,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应用验证。根据三个示范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的现有技术和成熟技术,提出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的三元土壤保墒技术和数据采集与实验装置共性关键创新技术。通过技术示范,共建成山地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示范面积约61.98 hm2,在生态、农户认知和认可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示范点混农林保墒后与对照组相比,土壤容重均下降,降幅为0.2~0.8 g.cm-3,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4.08~13.48%、3.03~8.47%、0.98~9.37%、1.39~7.89%,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撒拉溪示范点建设成效最好。且不同农艺截留措施对产流产沙也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阻控。
胡敏[6](2020)在《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及葵花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地区由于土壤母质含盐量大,加上受气候、以及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灌排条件、农业措施和人为不合理的施肥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壤盐渍化及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田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该灌区开展盐碱地改土培肥、增产和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机理与技术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取得的实际提出了在盐渍化土壤中施加生物炭(DC,22.5 t/hm2)、秸秆还田(DJ,20.625 t/hm2)、秸秆深埋(DJM,12t/hm2)、脱硫石膏(DS,37.5 t/hm2)和脱硫石膏加有机肥(DSF,各37.5 t/hm2)5种改良措施,于2017-2019年进行为期3年的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改良、固碳减排和葵花生长状况的影响,综合分析筛选出提高土壤肥力、葵花产量和固碳减排的盐碱土改良措施,以期为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改良措施均能降低盐渍化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其中,生物炭处理效果最佳。各改良措施均能较稳定的增加5~25cm 土层土壤温度,促进种子萌发和葵花生长。施用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养分,能更好的促使NH4+-N转为NO3--N,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尤以脱硫石膏加有机肥效果较显着。(2)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0~40cm 土层的保水、蓄水作用效果较好,可解决葵花生育阶段内水分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的作物缺水问题,且生物炭和脱硫石膏加有机肥效果较为显着。随着改良措施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表层的盐分整体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且改良措施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K++Na+和HCO3-的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相比而言脱硫石膏加有机肥的效果最好,在改良第三年,土壤盐分较对照降低了42.36%。经过三年的土壤改良,最终由中重度的盐渍化土壤变为了轻中度的盐渍化土壤。(3)分析土壤碳通量的日变化可知,碳通量排放整体表现出白天排放量大于晚上,处理DJM、DJ和DC的CO2的日平均排放通量较小,处理DJM、DSF、DC和DS的CH4日平均排放通量较小。回归分析表明,CH4和CO2的日排放通量大小与土壤10cm地温均呈正相关关系。(4)综合分析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可知,在施用改良措施三年后,处理DJM、DJ、DSF、DC和DS的CO2季节平均排放通量较对照依次降低了 0.58%、2.73%、21.21%、24.51%和 9.10%;处理 DJM、DJ、DC 和DS的CH4季节平均排放通量较对照降低了 48.50%、39.09%、29.25%和19.34%;处理DJM、DJ、DSF、DC和DS的N2O季节平均排放通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41.96%、0.27%、26.17%、42.86%和1.07%。同时,改良措施可降低农田土壤CH4和N2O的综合增温潜势,最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其中生物炭、脱硫石膏加有机肥和秸秆深埋的效果较好。(5)各改良措施均能促进葵花全生育期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增加葵花叶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以生物炭处理最显着。5种改良措施均能提高葵花的产量和百粒质量。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产量在逐年增加,其中,生物炭和脱硫石膏加有机肥的产量显着高于对照,最高分别增加45.24%和35.71%。综上所述,不同改良措施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葵花各项生育指标、增加产量,减少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在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中施入多种改良措施对盐碱地治理、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综合三年改良效果得出,施入生物炭22.5 t/hm2,可更好的实现盐碱土壤改良、葵花增产和固碳减排的目标,且具有一定的长效性,其次是脱硫石膏加有机肥。
邱野[7](2019)在《北方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北方坡耕地分布较广,北方降雨月份较为集中且降雨量大,加之人为扰动破坏和不科学的耕作方式等综合影响,致使坡耕地土壤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坡面水土流失现象频发,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紊乱,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等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坡面的保水保土效果,及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北方10°坡耕地大豆田为研究对象,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了传统耕作(CT)、免耕(ZT)、免耕秸秆覆盖(NT)和横垄耕作(CR)4种处理坡面的产流产沙量和大豆各生育期内坡面0100cm(步长为10cm)土壤含水量。分析了不同耕作模式坡面的减水、减沙效果及流失土壤颗粒的机械组成特征,总结了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适合北方坡耕地的最优耕作模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耕作模式,坡面次降雨产流、产沙量均表现为:CT>CR>ZT>NT;产流量的影响因素表现为:降雨量>植被覆盖度>风速>25cm深土层温度,产沙量的影响因素表现为:径流量>降雨量>植被覆盖度>风速;不同耕作模式对坡面不同粒级土颗粒的保护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对粗沙粒、细砂粒、粉粒和黏粒占比保护性最好的分别为NT、ZT、CT和CT,最差的分别为CT、CT、ZT和NT。(2)不同耕作模式流失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大小关系表现为:NT>ZT>CR>CT,这间接表明了各耕作模式对坡面土壤结构稳定性的保护效果;流失泥沙颗粒分形维数与粉粒和黏粒的含量呈正比,与粗砂粒和细砂粒的含量成反比,其中黏粒和粗砂粒的含量对其影响较大;用矩法理论、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对流失泥沙颗粒机械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其结论与分形维数评价相似。(3)不同耕作模式试验小区坡面土壤含水量在垂直方向上040cm深度均表现为:NT>ZT>CR>CT,当土层深度大于40cm时,土壤水分含量的大小关系开始发生波动变化,水平方向上,CT和ZT处理坡位间土壤水分含量的大小关系受大豆生育期内总降雨量的影响较小,分别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和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而NT和CR处理坡位间土壤水分含量的大小随着大豆生育期内降雨总量的不同而产生微变。(4)不同耕作模式剖面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下湿上干的特点,但各处理相对湿润和干燥土壤区域的空间分布范围和位置各不相同,在所考虑的三个因素中,对土壤水分含量影响作用的大小为:耕作模式>剖面深度>坡位;与CT相比,CR、ZT和NT处理均能显着增加大豆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产量分别平均增加8.77%、15.68%、26.7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平均提高6.32%、11.6%、20.61%;得出“免耕秸秆覆盖(NT)”为最优耕作模式。(5)以最小SDRD值作为评定指标,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的差异关系表现为:NT≈ZT>CR≈CT;对于坡耕地而言,土壤水分时间稳定状况不同评价指标的估计值准确效果表现为:SDRD值最小测点校正值>SDRD值最小测点=ITS值最小测点>MABE值最小测点>MED最接近于0的测点;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各小区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的大小关系表现为NT>ZT>CT>CR。(6)CT和NT处理在0100cm范围内的各土层中,土壤的极端干湿状况在时间上稳定性更好;而ZT和CR处理,当土壤剖面深度分别大于80cm和90cm时,土壤极端干湿状态的相对位置点会发生变化;在0100cm深度范围内,除ZT外其他耕作模式不同深度土层间,土壤含水量均值代表点的位置均位于坡面中部,而ZT则倾向于坡面的中下部,各小区均值点对各土层土壤水分平均值的估计效果会随着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变得更加精准;在不同深度范围内,各处理间土壤水分稳定性各不相同,其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相似性总体表现为:NT>ZT>CT>CR。(7)整个试验区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变异系数总体上介于6%19%之间,其中上层(050cm)土壤水分属于中等强度变异,而下层(50100cm)土壤水分属于弱强度变异;与随机性因素相比,结构性因素对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更大;坡面土壤含水量空间自相关距离的变化范围为12.74866.300m,下层土壤变程平均数大于上层,土壤含水量半方差拟合模型以高斯模型为主。
熊浩[8](2019)在《农田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土壤N2O和CO2排放影响分析》文中提出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问题一直是气候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为探讨灌水、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这三种农田管理措施对华北地区小麦季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选取河北省晋州市一处典型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共设置了3个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小麦季土壤N2O和CO2的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综合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和冬小麦产量,采用TOPSIS法筛选相对最优处理措施。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依据当地习惯灌水量CK(89.96 mm),设置T1(80.96 mm)、T2(71.97 mm)、T3(62.97 mm)、T4(53.98 mm)、T5(44.98 mm)共6种灌水量处理。结果表明,T1~T5处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较CK分别减少了24.99%、10.90%、39.15%、48.99%和56.11%,土壤CO2累积排放量较CK分别减少了5.47%、4.75%、9.65%、7.52%和12.33%。T1~T5处理小麦季土壤N2O和CO2排放综合温室效应较CK分别减少了8.20%、5.61%、13.76%、13.30%和18.43%。结合产量情况分析认为T3处理对应的灌水量为相对最佳灌溉用水量。(2)按F0.3、F0.4、F0.5、F1.0N0、F1.0N0.5、F1.0N1.06个施肥水平和X(旋耕)、S(深耕)2种耕作方式共设置12个处理。F0.3施肥水平下,S(深耕)处理土壤N2O和CO2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较X(旋耕)处理增加了30.92%。F0.4、F0.5、F1.0N0、F1.0N0.5、F1.0N1.0施肥水平下,S处理土壤N2O和CO2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较X处理分别减少了25.22%、30.10%、35.78%、18.38%和40.38%。耕作方式由旋耕变为深耕能有效减少小麦季农田土壤N2O和CO2的排放,结合小麦产量分析认为F1.0N0S处理是相对最优的施肥耕作方式。(3)按X(旋耕)、S(深耕)2种耕作方式和SR0(秸秆不还田)、SR0.5(秸秆半量还田)、SR1.0(秸秆全量还田)3种秸秆还田方式共设置6个处理。深耕条件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半量还田土壤N2O和CO2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分别增加了16.50%和35.96%,而小麦产量则分别减少了2.94%和26.47%。旋耕条件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半量还田土壤N2O和CO2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分别增加了17.15%和46.56%,秸秆全量还田小麦产量增加了17.86%,而秸秆半量还田小麦产量减少了14.29%。综合考虑气体排放,小麦产量和秸秆利用,认为旋耕条件下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深耕条件下玉米秸秆不还田是较适合当地的秸秆处理方式。
武淑娜,杨树青,李文娟,杨水源,孙云岭[9](2019)在《覆盖耕作对岭南旱作大豆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旱作条件下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大豆的增产机制及其对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在试验区设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加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加覆盖地膜(TP) 4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较T处理而言TP处理具有土壤增温效果,而NT和TS处理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土壤降温效果,NT处理保墒效果不明显。TP处理前期增温保墒,后期降温抑蒸,这有利于改善土壤水热环境,符合大豆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措施下大豆产量由高到低为TP>TS>NT>T,TP、TS、NT处理比T处理产量分别高出249.9、548.85、760.5 kg/hm2,以TP处理增产幅度最高,各处理大豆增产率在9.02%~27.45%。土壤温度与产量的相关性表现为TP>TS>NT>T,且TP处理下土壤温度和产量呈显着相关,说明土壤温度会对产量造成影响,且主要是以TP处理影响最大。
谢时茵[10](2019)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严重,土壤风蚀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来源。目前我国关于农田土壤风蚀扬尘排放的资料十分匮乏,缺乏必要的减排效果和机制研究。本文以北京延庆康庄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草地和传统翻耕地为对照,选择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留茬、覆盖)农田,通过野外监测及风洞实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风蚀扬尘的防治效果及机制。与传统翻耕地相比,留茬和覆盖农田分别提高了土壤含水率5.65%和3.36%,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22.79%和19.76%,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5.77%和6.72%。保护性耕作显着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的抗蚀性。保护性耕作可以显着减少农田风蚀扬尘排放。土壤风蚀速率随风速变大呈指数性增长。当留茬高度为5 cm、15 cm、25 cm时,风蚀速率分别减少了 9.54%、39.67%、63.89%;当覆盖度为 10%、40%、70%时分别减少了 37.16%、50.34%、68.96%;风蚀速率随覆盖度及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保护性耕作可以显着降低细颗粒物的排放。风蚀物组成以悬移质(PM100)为主,平均占80%以上。不同留茬或覆盖措施能显着减少PM2.5达67.7%-85.7%和77.1%-88.3%,PM2.5排放速率随着留茬高度及覆盖度增加而降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减排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1)直立残茬削弱了近地表气流,降低了近地表风速,在距地表10 cm处削弱作用最强,平均达22.7%。2)地表残茬能有效捕集跃起的土壤颗粒,增加了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临界摩擦速度。3)保护性耕作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的抗蚀性。农田保护性耕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蚀及细颗粒物排放,是改善北京地区空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抵抗风蚀,建议北京地区农田地表覆盖度至少为77%,留茬高度至少为41 cm。
二、保护性耕作农田地温及土壤含水率测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性耕作农田地温及土壤含水率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机械化耕种方式发展动态 |
1.2.2 机械化作业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1 综合评价概述 |
2.1.2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2.2 待评价机械化耕种方式确定 |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2.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 |
2.4.1 技术效应指标 |
2.4.2 经济效应指标 |
2.4.3 生态效应指标 |
2.5 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农业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实施 |
3.2.5 实验数据测试与处理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土壤坚实度特性 |
4.1.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1.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1.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1.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1.5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4.2 土壤容重特性 |
4.2.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
4.2.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2.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2.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3 土壤水热特性 |
4.3.1 随生育期累积响应规律 |
4.3.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
4.3.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
4.3.4 随坡位响应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 |
5.1 技术效应指标 |
5.1.1 土壤扰动量 |
5.1.2 机组进地次数 |
5.1.3 土壤压实程度 |
5.1.4 出苗率 |
5.1.5 劳均负担耕地面积 |
5.1.6 技术生产率 |
5.2 经济效应指标 |
5.2.1 产量及产值 |
5.2.2 成本投入 |
5.2.3 利润 |
5.2.4 投资效果 |
5.3 生态效应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6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
6.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6.2 指标权重确定 |
6.2.1 权重确定方法 |
6.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
6.3 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综合评价方法 |
6.3.2 基于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评价模型 |
6.4 评价结果分析 |
6.5 对策与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秸秆覆盖还田及腐解率对土壤温湿度与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1.1 试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试方法 |
1.3.1 秸秆腐解率 |
1.3.2 土壤温湿度 |
1.3.3 玉米生长及产量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秸秆腐解率与土壤含水率 |
2.1.1 秸秆腐解率 |
2.1.2 土壤含水率 |
2.2 秸秆腐解率与土壤温度 |
2.3 玉米不同生长期株高、茎粗及产量 |
2.3.1 玉米株高和茎粗 |
2.3.2 玉米产量 |
3 结论 |
(3)土壤-带翼深松铲互作关系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带翼深松铲研究现状 |
1.2.2 离散元法(DEM)在土壤-深松铲互作用中的应用 |
1.2.3 深松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
1.2.4 深松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带翼深松铲深松土壤扰动行为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田概况 |
2.1.2 土槽试验 |
2.1.3 离散元仿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土壤微观扰动过程分析 |
2.2.2 不同位置土壤扰动状态分析 |
2.2.3 土壤扰动位移微观分析 |
2.2.4 土壤整体运动状态分析 |
2.2.5 耕作阻力对比分析 |
2.2.6 土壤扰动效果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壤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土壤-带翼深松铲互作关系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土槽实验 |
3.1.2 土壤-深松铲相互作用DEM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土壤粒径大小对土壤-深松铲相互作用的影响 |
3.2.2 土壤粒径分布对土壤-深松铲相互作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松铲翼铲关键安装参数优化仿真与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用带翼深松铲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单因素试验 |
4.2.2 翼铲关键安装参数回归分析 |
4.2.3 翼铲关键安装参数响应面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翼铲安装高度对深松铲深松作业后效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深松沟槽特征 |
5.2.2 翼铲安装高度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
5.2.3 翼铲安装高度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复印件 |
(4)基于长期保护性耕作的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固碳减排及稳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固碳效应的影响 |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1.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CO_2,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
1.2.5 保护性耕作对碳足迹的影响 |
1.2.6 保护性耕作的产量及水分效应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耕作处理及田间管理 |
2.4 试验内容 |
2.4.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2.4.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及其固碳效应影响 |
2.4.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2.4.4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玉米产量及生态效应的影响 |
2.5 技术路线 |
2.6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6.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方法 |
2.6.2 土壤碳库测定及相关计算方法 |
2.6.3 土壤温室气体测定及相关计算方法 |
2.6.4 春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6.5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三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力稳定性团聚体长期变化过程 |
3.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力稳定性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影响 |
3.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的影响 |
3.6 不同耕作方式下0-200 cm的长期土壤水分平衡 |
3.7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0-500 cm的土壤水分消耗 |
3.8 讨论 |
3.8.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3.8.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3.8.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平衡的影响 |
3.9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碳库及土壤团聚体固碳的影响 |
4.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4.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
4.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及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层化率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固碳特的影响 |
4.3.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机碳固碳能力的影响 |
4.3.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固碳率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4.5 土壤碳固存与土壤团聚体固碳的关系 |
4.6 讨论 |
4.6.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固碳的影响 |
4.6.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及碳足迹的影响 |
5.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
5.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5.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5.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
5.3 土壤温度和湿度与土壤CO_2和N_2O的关系 |
5.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碳足迹和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5.4.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碳足迹的影响 |
5.4.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5.5 不同耕作方式对生态效应的影响 |
5.6 讨论 |
5.6.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
5.6.2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农业生产生态效应 |
5.7 小结 |
第六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的产量和水分效应 |
6.1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长期春玉米产量动态 |
6.2 降雨分布类型的划分 |
6.3 不同降雨类型对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4 不同降雨类型对作物产量,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
6.5 产量和不同时期降雨和土壤水分的关系 |
6.6 不同耕作措施的综合评价 |
6.7 讨论 |
6.7.1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7.2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分和降雨利用效率的影响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 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 |
(二) 喀斯特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 |
(三) 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 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混农林土壤保墒土壤物理性质及含水率变化规律 |
(一) 混农林保墒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
4 不同环境混农林保墒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对比分析 |
(二) 混农林保墒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
4 不同环境混农林保墒对土壤含水率的对比分析 |
四 混农林农艺截留机制 |
(一) 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坡面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
3 不同环境混农林农艺截留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对比分析 |
(二) 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的减流减沙作用 |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
3 不同环境混农林农艺截留的减流减沙作用对比分析 |
五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验证 |
(一)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及成熟技术 |
1 有机物覆盖技术 |
2 地膜覆盖技术 |
3 石块覆盖技术 |
4 保水剂 |
5 坡耕地等高植物篱 |
(二) 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高原山地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
2 高原峡谷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
3 山地峡谷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
(三) 混农林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混农林保墒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4 措施设计与措施示范过程 |
5 混农林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成效监测评价 |
(一)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指标选取依据与方法 |
3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成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 指标说明及计算 |
(二) 评价体系指标的一致性检验及权重的确定 |
1 判断矩阵构建 |
2 指标权重的最终确定 |
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 综合评价模型与结果分析 |
七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及葵花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盐渍土壤的危害及治理 |
1.2.2 不同改良措施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3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置 |
2.3.1 试验处理设计 |
2.3.2 农艺措施 |
2.4 样品采集处理与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及田间持水量的年际变化 |
3.2 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 |
3.3 土壤氮素分布的年际变化规律 |
3.3.1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变化规律的影响 |
4.1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特征 |
4.2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盐分的年际变化 |
4.2.1 不同改良措施对生育期内土壤盐分的影响 |
4.2.2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盐分离子年际变化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固碳减排规律影响研究 |
5.1 不同改良措施对耕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5.2 不同改良措施下农田土壤碳通量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5.2.1 不同改良措施对农田土壤CH4和CO2日平均通量的影响 |
5.2.2 碳通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
5.3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3.1 CO_2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3.2 CH_4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3.3 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年际变化 |
5.4 不同改良措施对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GWP)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6 不同改良措施对葵花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
6.1 对葵花株高的影响 |
6.2 对葵花茎粗的影响 |
6.3 对葵花叶面积的影响 |
6.4 对葵花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6.5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6.6 讨论与小结 |
6.6.1 讨论 |
6.6.2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北方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研究意义 |
1.1.2 坡耕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坡面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 |
1.2.2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1.2.3 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2 气象资料和产流产沙量 |
2.3.3 土壤颗粒机械组成、植被覆盖度和地温 |
2.3.4 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贮水量 |
2.3.5 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2.4 分析方法 |
2.4.1 灰色关联分析 |
2.4.2 富集率和分形维数 |
2.4.3 矩阵法分选系数σ、偏倚系数CS和峰凸系数CE |
2.4.4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 |
2.4.5 Pearson相关系数 |
2.4.6 时间稳定性研究方法 |
2.4.7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
2.4.8 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 |
2.4.9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量研究 |
3.1 不同耕作模式坡面产流、产沙量分析 |
3.2 产流产沙量影响因子分析 |
3.3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及富集率分析 |
3.4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
3.5 坡面流失土壤颗粒其他评价指标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
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垂直方向变化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水平方向变化的影响 |
4.3 土壤水分剖面、坡面二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
4.4 大豆产量、农艺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
5.1 降雨量与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特征 |
5.2 不同指标对土壤水分时间稳性评价 |
5.3 代表性测点估计效果检验 |
5.4 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 |
5.5 不同剖面深度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
5.5.1 不同剖面深度观测点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
5.5.2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
5.6 不同深度和测定时间土壤水分二维分布特征 |
5.7 不同耕作模式剖面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异特征 |
5.8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耕作模式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
6.1 土壤含水量经典统计学分析 |
6.2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结构特征 |
6.3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空间格局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主要研究成果 |
7.1.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8)农田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土壤N2O和CO2排放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 N_2O 与 CO_2排放机理 |
1.2.2 农田土壤 N_2O、CO_2排放监测技术 |
1.2.3 灌溉对农田土壤 N_2O、CO_2排放的影响 |
1.2.4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 N_2O、CO_2排放的影响 |
1.2.5 秸秆管理对农田土壤 N_2O、CO_2排放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田间温室气体排放原位监测及分析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灌水量试验设计 |
2.2.2 耕作方式试验设计 |
2.2.3 秸秆还田试验设计 |
2.3 田间观测与采样 |
2.3.1 气体样品的采集 |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4 主要指标的测定和计算 |
2.4.1 气体排放通量的测定 |
2.4.2 气体排放总量和综合增温效应的计算 |
2.4.3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
2.4.4 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测定 |
2.4.5 小麦产量的测定 |
2.5 TOPSIS法选择相对最优处理方案 |
第3章 灌水量对土壤N_2O和 CO_2排放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
3.1 灌水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3.1.1 不同灌水量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3.1.2 不同灌水量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对比分析 |
3.2 灌水量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水量处理土壤CO_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3.2.2 不同灌水量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对比分析 |
3.3 不同灌水量处理土壤温度和水分对N_2O、CO_2排放的影响分析 |
3.3.1 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3.3.2 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 |
3.3.3 土壤温度及各土层含水量对N_2O和 CO_2排放的影响 |
3.4 不同灌水量对综合温室效应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3.5 最佳灌水量的选择 |
3.6 讨论 |
3.6.1 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3.6.2 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耕作方式对土壤N_2O和 CO_2排放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
4.1 不同施肥水平下耕作方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1.1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4.1.2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对比分析 |
4.2 不同施肥水平下耕作方式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4.2.1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土壤CO_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4.2.2 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对比分析 |
4.3 不同施肥耕作处理土壤温度和水分对N_2O、CO_2排放的影响分析 |
4.3.1 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4.3.2 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 |
4.3.3 土壤温度及各土层含水量对N_2O和 CO_2排放的影响 |
4.4 不同施肥水平下耕作方式对综合温室效应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4.5 相对最优施肥耕作方案的选择 |
4.6 讨论 |
4.6.1 不同施肥水平下耕作方式对土壤N_2O、CO_2排放的影响 |
4.6.2 不同施肥水平下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N_2O和 CO_2排放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5.1.1 不同秸秆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5.1.2 不同秸秆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对比分析 |
5.2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
5.2.1 不同秸秆处理土壤CO_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
5.2.2 不同秸秆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对比分析 |
5.3 不同秸秆处理土壤温度和水分对N_2O、CO_2排放的影响分析 |
5.3.1 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5.3.2 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 |
5.3.3 土壤温度及各土层含水量对N_2O和 CO_2排放的影响 |
5.4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处理对综合温室效应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5.5 相对最优耕作和秸秆还田方案的选择 |
5.6 讨论 |
5.6.1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N_2O、CO_2排放的影响 |
5.6.2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覆盖耕作对岭南旱作大豆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数据采集及计算方法 |
1.3.1 土壤容重 |
1.3.2 土壤温度 |
1.3.3 土壤水分 |
1.3.4 产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覆盖及耕作方式对大豆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
2.1.1 全生育期土壤耕层平均温度变化 |
2.1.2 各生育期土壤垂向温度变化 |
2.2 不同覆盖及耕作方式对大豆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
2.2.1 各生育阶段土壤垂向含水率变化 |
2.2.2 各生育阶段土壤蓄水量变化 |
2.2.3 生育期土壤耗水量 |
2.2.4 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
2.3 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关系 |
2.4 产量和土壤温度的相关分析 |
3 结语 |
(10)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土壤风蚀扬尘研究进展 |
1.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
1.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影响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野外监测实验 |
2.2.2 风洞模拟实验 |
2.3 地表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2.4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防治效果研究 |
4.1 覆盖措施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效果 |
4.1.1 不同覆盖度残茬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 |
4.1.2 不同覆盖度下风蚀物排放特征 |
4.1.3 覆盖措施下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
4.2 留茬措施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效果 |
4.2.1 不同高度直立残茬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 |
4.2.2 不同直立残茬高度下风蚀物排放特征 |
4.2.3 留茬措施下的风沙流结构特征 |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 |
4.4 保护性耕作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防治机制研究 |
5.1 保护性耕作对地表风速廓线的影响 |
5.2 保护性耕作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临界摩擦速度的影响 |
5.3 不同风蚀因子对土壤风蚀速率影响的PLSR回归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保护性耕作农田地温及土壤含水率测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D]. 王奕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秸秆覆盖还田及腐解率对土壤温湿度与玉米产量的影响[J]. 马永财,滕达,衣淑娟,刘少东,王汉羊. 农业机械学报, 2021(10)
- [3]土壤-带翼深松铲互作关系及其效应研究[D]. 王学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长期保护性耕作的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固碳减排及稳产效应研究[D]. 张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D]. 鲍恩俣.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及葵花生长的影响研究[D]. 胡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北方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分布研究[D]. 邱野.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8]农田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土壤N2O和CO2排放影响分析[D]. 熊浩. 天津大学, 2019(01)
- [9]覆盖耕作对岭南旱作大豆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J]. 武淑娜,杨树青,李文娟,杨水源,孙云岭. 节水灌溉, 2019(08)
- [10]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作用研究[D]. 谢时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