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饲料——蚯蚓的开发利用 第三讲 蚯蚓的养殖方式(上)(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徐洪岩,张明爽[1](2021)在《东北地区蚯蚓养殖方法综述》文中指出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粪便的产出量与日俱增。多项规定的出台限制畜禽粪便的随意抛洒及丢弃。对畜禽粪便的回收再利用方法的需求迫在眉睫。利用畜禽粪便饲养蚯蚓一举两得,即消耗了粪便,又创造了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相比于其他利用方式,养殖蚯蚓对畜禽粪便用量大、投入低、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本文介绍了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利用畜禽粪便养殖的注意事项,以及养殖蚯蚓的越冬方法,以期为东北地区蚯蚓的养殖提供技术基础。
田佳敏,莫奕豪,杨悦妍,金翔,代宇星,张建斌,贾京华,蒲蕾,郭亮[2](2021)在《不同处理的蚯蚓产物对猪场源有害菌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蚯蚓的不同处理对几种猪场常见有害菌的抑菌性能,从而将其运用到猪的饲料添加剂中。本试验利用纸片扩散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蚯蚓匀浆液、电击蚯蚓获得的体腔液、诱导后电击蚯蚓所得的体腔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的抑菌性能。通过纸片扩散法研究发现只有蚯蚓匀浆2∶1组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蚯蚓匀浆2∶1组、4∶5组,蚯蚓电击处理和诱导电击处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只有蚯蚓匀浆4∶5组对猪链球菌有抑菌效果。通过分光光度对比发现,蚯蚓匀浆组和电击处理组均无明显的抑制效果;蚯蚓电击处理组可以显着抑制葡萄球菌的增长(P<0.05),而蚯蚓匀浆组抑制效果不明显;蚯蚓匀浆组和电击处理组对猪链球菌无明显抑制效果,甚至蚯蚓匀浆组在6 h时OD值与对照组有显着上升。本文研究了蚯蚓不同处理对猪场有害菌的抑菌性能,为研发无抗和替抗饲料提供了依据。
陆夏媚[3](2021)在《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上思县是广西主要的玉米和甘蔗种植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多,营养价值较高,当地养牛历史悠久,养牛氛围良好。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喂养肉牛,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思县水稻、玉米、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和肉牛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截止2020年底,该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年可收集利用量为17.80万吨,饲料化利用率18.43%,所辖8个乡镇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县建立有1个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点并已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该县拥有肉牛养殖场(户)11309个,全年肉牛存栏量为3.24万头,出栏量为1.15万头,所辖8个乡镇均有发展肉牛养殖。目前,该县肉牛养殖模式中,农户散养模式占主体地位,秸秆饲料化的方式通常为农户采用到田地收集新鲜秸秆直接喂食或晒干切短后方式喂养肉牛,少数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建有小型青贮池。该县肉牛产业链结构主要表现为活牛经个体屠宰户屠宰后以热鲜肉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的形式。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二是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本文结合上思县养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二是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三是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纪宇航[4](2020)在《蚓粪养分和安全性评价及蚓粪茶制作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利用蚯蚓处理农林废弃物,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生产蚓粪的原料各不相同,蚓粪的养分和安全性状况并不明确,同时,蚓粪的深度开发利用尚不够深入,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在对60种市售蚓粪的养分和安全性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养分含量和安全性较高的蚓粪样品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肥水比、曝气量和发酵时间对蚓粪茶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明确市售蚓粪养分与安全状况,摸清蚓粪茶制作工艺,科学合理利用蚓粪提供参考。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蚓粪pH范围为5.33~9.08,平均值为7.05,有96.7%的蚓粪样品达到了有机肥料国家标准(NY525-2012)中pH在5.5~8.5之间的要求。有机质含量范围为84.70~777.47g/kg,平均含量为322.47 g/kg,有25.0%的蚓粪样品符合标准中要求的≥450 g/kg。2.蚓粪营养物质丰富,养分状况良好。蚓粪中N、P2O5、K2O含量范围分别为3.43~60.21 g/kg、0.64~24.47 g/kg、8.35~108.24 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2.26 g/kg、5.37 g/kg和11.15 g/kg;有8.3%的蚓粪样品总养分含量达到国家有机肥料标准的要求;从平均含量来看中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Ca>Fe>Mg>Mn>Zn>B>Cu>Ni>Mo。3.蚓粪中Cr、Cd、As、Pb、Hg的含量范围分别为9.26~65.61 mg/kg、0.01~3.55 mg/kg、3.59~24.40 mg/kg、5.67~139.05 mg/kg和0.01~16.91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27.52 mg/kg、0.54 mg/kg、7.01 mg/kg、25.08 mg/kg和0.68 mg/kg。有51个样品合格符合标准,合格率为85.0%;蚓粪的安全性决定于原料来源。4.不同的发酵条件对蚓粪茶的影响各不相同,肥水比、曝气量和发酵时间均对蚓粪茶的养分提取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肥水比的不断升高,曝气量的不断增大,蚓粪茶的养分提取量呈上升的趋势;随着发酵时间的加长,蚓粪茶养分的提取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综上所述,蚯蚓粪营养丰富,蚓粪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为肥水比1∶2、曝气量2.4 L/h、发酵时间3d。
林嘉聪[5](2021)在《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蚯蚓堆肥是一种广泛用于处理规模化废弃物的生物-微生物耦合转化技术,可处理如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污泥沼渣和餐厨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成熟,并排出号称“有机肥之王”的蚯蚓粪。蚯蚓堆肥兼顾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和固废处理环保的双重领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规模化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与增值化。近年来,蚯蚓堆肥行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蚯蚓堆肥结束后,出于市场大量需求和堆肥养殖工艺的要求,需要尽快将蚯蚓活体与堆肥物料(主要为蚯蚓粪)分离。目前,蚯蚓的分离采收严重依赖人工,或仅采用简易辅助机械进行分离,分离速度慢、耗时长、现场问题频发,易受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了分离效率低且不稳定、成本高、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是蚯蚓堆肥行业规模扩大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瓶颈问题之一。为解决堆肥后期蚯蚓与蚯蚓粪物料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分离收获问题,本课题基于我国目前蚯蚓堆肥的主要模式,开展机械化蚯蚓分离和收获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从蚯蚓温室堆肥处理牛粪废弃物出发,全面探究蚯蚓堆肥物料基础的化学、物理、机械运动和力学的参数特性;综合对比和分析了目前环境因子调控法机械化和纯筛分机械法对蚯蚓分离可行性、效果稳定性和未来规模化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基于滚筒分离机械法进行进一步深入探究,通过理论设计分析、物料预处理、试验评估、模型优化等构建了一套蚯蚓简单、高效、快速分离技术,并获得优化参数;通过离心动力学分析、微观界面接触特性分析、DEM离散元仿真揭示了蚯蚓分离过程的关键机理-机制。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本研究结论的在实际中应用效果,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为探究实际蚯蚓堆肥工程中规模化废弃物处理前后的物料特性,以蚯蚓堆肥应用最为广泛的牛粪为处理基料,开展温室内60日蚯蚓堆肥试验研究,从养分与金属元素含量、工业分析、光谱分析、物质组分等方法分析了堆肥前后的物料化学特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蚯蚓堆肥后物料中TN、TP、TK含量减少,而速效N、P、K含量均升高。pH趋于中性(7.47),堆肥后有机质含量下降了45.26%,蚯蚓粪中Cu、Zn、Cr、Pb、As、Cd和Hg含量均发生了下降;灰分含量占比增加21.59%,挥发分含量减少16.8%,物料热稳定性显着提高。堆肥后芳香烃结构的官能团C=O,C=C,C-H和多糖类C-O均发生了减少,大分子化合物发生矿化、腐殖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占比分别降低了10.32%,8.17%和10.99%。最后在我国现行肥料化与基料化标准框架下,讨论了蚯蚓堆肥后蚯蚓粪资源化利用的价值。蚯蚓粪养分、重金属限值均满足且优于国家标准,是一种高价值的环保有机肥料和基料产品。(2)蚯蚓粪物料的物理和机械运动特性参数是物料分离研究的基础。本文探究了蚯蚓粪和蚯蚓的基本外观形貌、含水率、容重、尺度等物料基本物理特性。成熟的大平二号蚯蚓体长约50~90mm,单条平均体重为0.56g,体径3mm。蚯蚓粪为颗粒散体物料,堆肥床上含水率约65%,容重为0.56±0.03g/cm3,质地性质与土壤中轻质壤土类似。针对散体物料的机械力学、运动学参数测试方法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堆积试验与DEM离散元法仿真标定方法,通过PB筛选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B析因试验建立响应模型,获得影响蚯蚓堆肥物料流动性的关键机械运动参数,最后结合不同含水率物料直剪试验分析,综合分析了蚯蚓粪物料流动特性主要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蚯蚓粪运动流动特性显着影响的因素(P<0.05)是物料与物料、物料与壁面的滚动摩擦系数,物料的表面能(表面粘附力),后期探究运动相关过程可主要考虑此3个显着因素。含水率是改变物料运动参数的关键影响因素,蚯蚓粪含水率由25%升高至65%时,蚓粪-蚓粪滚动摩擦系数和蚓粪-不锈钢板滚动摩擦系数两者呈现小幅下降,内摩擦角减小,表面能增加幅度明显。含水率增加时,蚯蚓粪表面能对堆积角影响极其显着(P<0.01),蚯蚓粪物发生粘附团聚,堆积角增大,表面物料流动性降低。通过DEM离散元法仿真获取蚯蚓粪散体物料流动性影响的关键参数是可行的,能够为后续机械运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提供有效参考。(3)开展了以环境因子调控法为核心的机械分离参数量化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导致的蚯蚓应激性不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分离方法的可行性与综合效果。微电场分离法研究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探究了不同微电场类型、通电强度、时间、通电模式及不同蚯蚓密度条件下的电分离效果。光照分离法研究中,主要探究了不同人工单光谱波长、不同自然光源、光照强度、时间对蚯蚓刺激效果以及表面无蚯蚓料层的厚度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式电场在通电强度为25m A、通电时间10s和放电间隔为30s的组合能实现蚯蚓分离效率达到85.5%,电场作用后蚯蚓存活率为95%,电场法分离蚯蚓具有一定分离效果。光照刺激下,光强在<10lx时,蚯蚓几乎不受影响;10~30lx时,逆趋光反应显现。30~210lx时,蚯蚓避光应激随光照强度增加而显着增加,蠕动消失时间缩短。>210lx时,光照引起的蚯蚓避光反应程度趋于最大。光照法对刺激蚯蚓迁移分离具有显着效果,人工LED白光和太阳光(混合光谱波长)对蚯蚓刺激效果最明显,光照分离蚯蚓的消失时间为6.5min和5 min,表面无蚯蚓层厚度能达到15~20mm。此参数可用于实际人工分离或机械自动化表面刮料装备的设计;蚯蚓对红光应激性极弱,可用红光照明对蚯蚓进行开展一系列工作。(4)为寻找适用于规模化蚯蚓养殖场,堆肥物料分离的纯机械分离手段,与环境调控为核心的机械化分离方法相比较,开展纯机械法—滚筒筛分蚯蚓堆肥物料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筛分设备筛分概率原理、滚筒机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物料在滚筒内动力学过程,设计了蚯蚓-蚯蚓粪滚筒分离机(EVRS)。在此基础上,对4种不同类型筛网进行物料筛分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PP筛网的物料滚动摩擦性能,横向-纵向柔度性能、强度、防水、成本等多角度的综合性能较好。筛网孔径增大时,蚯蚓、蚯蚓粪过筛率增加。筛网孔径为6mm,55%含水率时,蚯蚓粪分离率均能超52.8%,而蚯蚓分离率均低于10.8%,蚯蚓存活率均在95%以上;35%~55%含水率条件下小颗粒蚯蚓粪能够较好被筛分,而65%含水率的湿蚯蚓粪出现聚团、堵孔现象严重,后期物料含水率考虑控制在35%~55%范围内进行分离效果较佳。最后,综合对比分析了环境因子调控机械化分离法与纯机械筛分法的应用前景。(5)研究采用两步连续快速蚯蚓-蚯蚓粪分离工艺方法,对EVRS进行试验评估与优化,实现蚯蚓与蚯蚓粪分离效率最大化。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方法、RSM响应面模型优化得到了滚筒筛分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双因素全面试验评估了不同类型锥形分离器、物料含水率的分离效果。最后结合两步快速分离法中的最佳工艺参数,对不同养殖密度的蚯蚓物料进行单因素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VRS优化结果为滚筒倾角6.4°,转速33r/min,筛分距离1290mm。最佳锥形分离器类型的母线倾角为28°;蚯蚓粪含水率为45%时分离效果最佳。通过高速摄影与物料落点网格化分析,经过锥形分离器分离,蚯蚓能够落于特定区域。EVRS的工作效率为蚯蚓分离率84.38%,蚯蚓粪分离率为39.52%,蚯蚓存活率达96.25%,处理蚯蚓和蚯蚓粪的混合物共计10kg的平均分离时间为41.55s,消耗电能耗为0.0025k Wh;不同养殖密度下,蚯蚓混合物总质量占比5%~20%时,分离效果稳定,差异不显着。(6)为揭示和解析蚯蚓分离的关键机制-机理,阐释蚯蚓、蚯蚓粪分离现象,以蚯蚓粪与蚯蚓EVRS分离过程为研究对象,从物料分离动力学分析、微观界面接触机理与表面性能表征、表面能量化DEM模型与关键过程仿真模拟3个方面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蚯蚓粪与蚯蚓在锥形分离器上由于离心力、摩擦力、重力、支承力的耦合作用,导致锥形分离器上物料离心角、抛离速度与抛离位置的差异使得物料实现分离,其中物料的摩擦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微观接触界面下,蚯蚓表面有较强的亲液湿润性,液膜粘附现象显着,体液表面张力小,接触角为27.15±1.13°,当蚯蚓粪含水率由15%升高至65%时,蚯蚓与固体壁面接触界面之间,形成一定断续连接的液桥并被不同程度小颗粒蚯蚓粪覆盖,导致表面粘附力显着改变。蚯蚓与壁面多点接触,而蚯蚓粪外观类圆球状,与壁面单点接触,滚动摩擦性能较低,分离时蚯蚓粘附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性能耦合叠加,因此摩擦力远大于球形蚯蚓粪颗粒的滚动摩擦力,且蚯蚓质量小于蚯蚓粪大颗粒质量,锥形分离器离心作用后两物料下发生斜抛运动,实现两者分离;蚯蚓粪含水率在45%时,蚯蚓与蚯蚓粪分离效果最佳。仿真结果可知,蚯蚓在X向上速度和分离初始位移均显着大于蚯蚓粪,Y,Z向的速度低于蚯蚓粪速度;地面坐标系下,蚯蚓平均收获落点中心在X-310mm,Y-160mm,蚯蚓粪可收集区域为X:-300mm~500mm和Y:0~500mm。此分离机理与仿真预测结果可为未来蚯蚓分离收获的改进、调整、优化提供直接参考。(7)针对堆肥物料分离时由于含水率较高导致散体物料团聚、粘附、堵孔导致筛分效率下降的问题,基于蚯蚓粪多孔介质物料水分特征与水渗透过程,提出应用于现场的干湿物料快速混合降湿法,将待分离物料含水率降至EVRS分离的较适条件(45%)。为解决EVRS物料分离后蚯蚓粪与蚯蚓可能出现的混杂问题,蚯蚓粪下落后无序散落的问题,整体实现“预处理→EVRS分离→收获”3步集中收获得到蚯蚓、蚯蚓粪产品的工艺技术模式,是未来蚯蚓堆肥规模化生产,流水线机械自动化作业的技术基础。在含水降湿预处理后,将单体输送装置作为收获关键设备,开展蚯蚓堆肥物料集中收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0kg混合物料时,蚯蚓与蚯蚓粪在输送倾角为30°、速度为50mm/s时,蚯蚓收获率为77.50%,几乎不含蚯蚓粪杂质,验证试验偏差为8.34%,耗时55.36s,总物料回收率约94.56%,较好实现蚯蚓-蚯蚓粪单物料的收获。基于本研究获得的优化参数,开展蚯蚓规模化堆肥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单台EVRS设备对蚯蚓粪-蚯蚓混合物分离处理效率为18kg/min,即蚯蚓收获效率为1.03kg/min,分离效率、速度均较高;干湿混合物料预处理后,收获的蚯蚓质量约占混合物料总质量5.70%,略低于未混料预处理时蚯蚓收获率(11.06%),但物料未经预处理蚯蚓落点离散化,蚯蚓损失率较高。经粗略估计,相较于人工分离,假设单台EVRS日有效工作6h,按预处理的待分离物料质量占比为60%计算,单日可分离收获得到222.48kg活蚯蚓,约为日单人分离量的4倍,效率显着提高。
冉学文[6](2020)在《发酵鸡粪养殖蚯蚓的技术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鸡粪年产量大,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易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资源化市场前景广阔,但利用水平较低。与其它粪便相比,鸡粪的营养物质多,利用价值更高。蚯蚓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生物,饲养成本低、食物来源广泛,加工可作蛋白饲料、提取物作化妆品等多种用途。用鸡粪饲喂蚯蚓,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得到具有经济效益的副产物—蚯蚓和蚯蚓粪,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模式。本课题探究腐熟鸡粪养殖蚯蚓的技术可行性,以鸡粪和锯末为发酵原料,研究不同碳氮比(C/N)鸡粪发酵效果和蚯蚓饲喂情况,考察了腐熟鸡粪中蚯蚓适应性、存活率、体重增长率,利用正交试验得出添加剂的最佳用量;对重金属在蚯蚓和蚯蚓粪中的变化,残留抗生素的毒性和发酵降解率进行了分析,探讨腐熟鸡粪养殖蚯蚓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实地养殖,验证试验可行性,对发酵鸡粪的黏着力进行初步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N 30的发酵鸡粪腐熟度最高,饲喂蚯蚓效果最好,作基料饲时蚯蚓的适应性最强。一个饲养周期内,蚯蚓存活率为99.67%,增长率达到38.00%。2、腐植酸钠对蚯蚓的促增长效果更明显,维生物E能效促进增加蚯蚓和产茧数,综合考虑腐植酸钠(0.5g·kg-1)和维生素E(2g·kg-1)混合使用效果更佳。3、蚯蚓对Mn、As、Sr、Cd、Ba有明显富集作用,富集量为4.45、2.69、0.72、0.29、0.14mg。饲喂后的蚯蚓体内As达到49.87mg·kg-1,无法直接加工成饲料产品。经过饲喂,鸡粪中有机物减少导致As单位浓度增至175.44mg·kg-1,排放到土壤环境中属于重污染,也不能直接作为有机肥使用。蚯蚓粪中Fe、Mn、Zn、Cu等元素可生物利用性比腐熟鸡粪高,进入土壤后可迁移能力增加,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也增加。4、三种兽药抗生素对蚯蚓毒性较低,不会导致蚯蚓个体死亡。好氧发酵对鸡粪残留的不同剂量抗生素有一定降解作用,高剂量(100mg·kg-1)氟苯尼考、磺胺甲恶唑和盐酸金霉素降解率分别为61.33%、49.59%、56.73%;低剂量(50mg·kg-1)降解率分别为,80.76%、69.03%、69.17%。5、利用腐熟鸡粪大规模养殖蚯蚓可行,且饲养效果较好;产朊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能降低发酵过程中鸡粪的黏着力,改善饲喂时的适口性。综上所述,以发酵腐熟的鸡粪养殖蚯蚓从技术上可行,投入成本低,可以推广到实际生产中去。养殖过程和蚯蚓、蚓粪后续利用的安全性问题集中在As的含量上。添加产朊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能降低发酵过程鸡粪的黏着力。
张鹤翎[7](2020)在《探究太平2号蚓抗寒基因的表达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结合蚯蚓养殖业需求,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发现在高寒地区,温度是限制蚯蚓生长繁殖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现今赤子爱胜蚓种是世界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太平2号蚯蚓属于爱胜属,是我国高寒地区养殖最多的品种。而此前的研究均在物理等外界条件设施上,针对蚯蚓自身的温度调节研究甚少,为了寻找调节蚯蚓自身适应温度的通路,并且观测运用于实际生产中的情况,本试验采用了无参基因测序的方法,比对同品种蚯蚓在不同养殖处理下的差异基因富集程度来发现相应的调节通路。由于蚯蚓喜甜,我们在进行蚯蚓抗寒驯化之前,选取不同基料进行养殖对比,诱导蚯蚓采食,选择出能够更好的让蚯蚓越冬的基料组成;在养殖过程中设置了两组不同对照,基料均为发酵后的奶牛粪便、废弃秸秆粉、分别喷洒水和糖蜜保持湿度,为后续驯化过程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不同基料对蚯蚓的抗寒作用。结果表明,在蚯蚓基料中添加糖蜜和秸秆粉,能够很好的增加蚯蚓的脂肪含量,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帮助蚯蚓越冬,而添加秸秆粉能够调节基料的碳素,不仅改善了基料的透气性,还有保温升温的效果,但效果不显着。并且通过测定,发现添加了糖蜜的基料养殖的蚯蚓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基料养殖的蚯蚓,水分含量高于普通基料养殖的蚯蚓。2、蚯蚓的抗寒驯化。根据试验一的结果,采用了正常基料养殖和糖蜜基料养殖,二者同时进行驯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为期80d的驯化,蚯蚓可以在10℃以下的条件进行采食行为;在1~0℃的条件下进入冬眠初期,显着提高了蚯蚓的抗寒性能。证明蚯蚓的抗寒驯化成功。3、测序分析有关蚯蚓的抗寒基因。通过试验二调节蚯蚓生活环境温度,让蚯蚓在耐受寒冷的条件下养殖一个繁殖周期,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正常温度养殖的蚯蚓与经过抗寒驯化后的蚯蚓进行检测,找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对其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初筛蚯蚓抗寒基因所在位置,研究结果显示:探究蚯蚓的抗寒基因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代谢产物、酶的催化以及信号转导等。蚯蚓抗寒基因受外界环境条件和内在的共同调控。4、抗寒蚯蚓的实际应用。北方高寒地区冬季温度可低达零下十几度,而经过驯化后的蚯蚓,抗寒性能有明显的增加,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在冬季养殖经过抗寒驯化后的蚯蚓存活率有显着的提升,此外,通过日间大棚中透过的阳光进行提升棚内温度,在堆积蚯蚓基料时采用中间及顶部铺设枯树叶的方式,使得枯树叶借助日间提升的温度发酵时产生热量,从而提高基料温度;此方法养殖抗寒蚯蚓一个繁殖周期发现,蚯蚓的活跃性有很大的提升,并且有少数蚓茧产出,大大降低蚯蚓养殖成本,改善了养殖环境,并且提升了收益。
荆海全[8](2020)在《利用鸡粪生产亮斑扁角水虻工艺及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black soldier fly)是双翅目水虻科(sratiomyidae)亮斑扁角属(Hermatia)[1]的一种完全变态的营腐生性食源昆虫。亮斑扁角水虻因繁殖快、免疫力强、嗜群居、取食范围广泛、代谢快等特点已在全球多地广泛分布,但新疆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在新疆进行了亮斑扁角水虻研究,详细报道了亮斑扁角水虻不同期的生活习性及水虻形态。以鸡粪作为主要培养料进行了生产水虻工艺研究,且用生产出的水虻幼虫开展了动物饲喂试验;以水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虫粪及虫壳为原料复合解淀粉芽孢杆菌制备了液态生物有机肥;初步确定了鸡粪生产水虻和生物有机肥工艺相关参数,总体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玉米:麸皮:水=1:1:1.2的比例,温度为27±1℃,湿度为60%±10%在新疆饲养水虻(每4天更换一次养料)从卵到成虫历期约40天,与内地相比基本没有差异,且在该饲养条下能够在本地区世代循环养殖源源不断提供虫卵.观察并记录了亮斑扁角水虻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其生殖器形态,发现除生殖器雌雄差异较大外,雌雄总体形态相似,背板及触角扁节稍有区别,另外水虻复眼发育迟缓,适宜隐藏在鸡粪等基质中下部取食;筛选到了对亮斑扁角水虻雌性成虫有诱导产卵效果的两株菌e1、Y3,其发酵液处理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26倍和7.40倍,两株菌皆为革兰氏阳性菌,16s RNA测序初步鉴定e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Y3为节杆菌属。2、辅助鸡粪生产亮斑扁角水虻的辅料为用玉米麸皮饲喂水虻产生的尾料,用单因子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适生产工艺为接种7g(单只重约0.0015g)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于3/5鸡粪+2/5尾料中培养10d,且三种因素对水虻产量影响顺序为接种量>鸡粪添加比>培养时间,在此工艺下可得到63.48g幼虫,8倍放大验证试验得到495g亮斑扁角水虻,与理论值507.82g较为接近。筛选到了一株对亮斑扁角水虻有促生长作用的菌株e6,与对照相比其可提高水虻产量13.56%。经革兰氏染色及16s RNA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小鼠饲喂试验表明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可以作为饲用蛋白,部分替代鼠粮,但替代量不宜过多,以替代量为1/12较宜。3、用鸡粪生产亮斑扁角水虻的残余尾料因吸引虫害不适宜直接用于番茄基肥,但可制备成甲壳胺液体生物有机肥;用浓度41%Na OH溶液按照料液比1:100、浸提温度100℃、浸提3h可制得脱乙酰度43.86%的白色颗粒状甲壳胺;本研究制备的甲壳胺液体生物有机肥经过三次施肥能够明显促进番茄苗生长,其中在液体生物有机肥中添加0.5g甲壳胺/200ml液体生物有机肥组番茄生长较好。其叶片数、茎粗、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叶绿素a、叶绿素b分别较对照组增加了14.12%、17.20%、11.07%、14.06%、15.87%、13.43%、5.03%和22.74%。
徐雪东[9](2020)在《四种饵料及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及堆肥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庞大,其中畜禽粪便与作物秸秆占较大比例,年产量分别高达134.0亿吨和7亿吨,此外还包括加工废弃物,如果渣、药渣等。这些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及利用安全性较低,且部分地区技术单一,遗留问题较难解决。接种蚯蚓堆肥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通过蚯蚓自身特殊的肠道功能与微生物共同作用,不仅能够使大量废弃物通过无害化处理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生产出质量较优的蚯蚓粪。目前接种蚯蚓堆肥研究大多集中在牛粪和/或其他单一原料,而根据本地资源的多原料配比试验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因此,本研究在调查各地原料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原料特点选择牛粪、小麦秸秆、苹果果渣、药渣四种饵料,以牛粪作为主料分别与其它三种饵料进行混合,即牛粪秸秆、牛粪果渣和牛粪药渣组合,每种混合饵料组合设置三种混合比例(干物质重量比分别为1:1、1:2、1:3),研究四种饵料及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及堆肥质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 不同饵料及配比组合对蚯蚓的生长繁殖产生显着影响。牛粪果渣组合相比于牛粪秸秆与牛粪药渣组合更适合蚯蚓的生长繁殖,最大蚯蚓平均体重分别较牛粪秸秆与牛粪药渣组合提高65.79%和75%;同种饵料不同比例组合下,牛粪秸秆与牛粪药渣组合均在物料比1:1时蚯蚓生长繁殖情况最优,蚯蚓平均体重最高分别达到0.38g和0.36g,较1:3组合分别提高31.03%和9.09%,牛粪果渣组合在物料比1:3时蚯蚓生长状况最优,蚯蚓平均体重最高为0.63g,较1:1组合提高12.5%,1:1时日产茧数最大。以上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果渣比例更适合蚯蚓生长,而适当增加牛粪比例更适合蚯蚓繁殖。2. 不同饵料及配比组合可显着影响接种蚯蚓堆肥产物的理化特性。接种蚯蚓堆肥后饵料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着提升,其中牛粪果渣组合提升幅度相对较大。同种饵料不同比例组合下,牛粪果渣组合在饵料比1:3时提升幅度最大,较起始含量分别提高104.39%、30.92%和85.72%;牛粪秸秆和牛粪药渣组合均在饵料比1:1时提升幅度较大,牛粪秸秆组合较起始含量分别提高10.90%、62.00%和36.09%;牛粪药渣组合较起始含量分别提高19.95%、4.03%和24.26%。3. 不同饵料及配比组合可对接种蚯蚓堆肥产物的生物学特性产生显着影响。牛粪秸秆、牛粪果渣及牛粪药渣三种不同饵料组合中,牛粪果渣组合堆肥产物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多,分别为牛粪秸秆组合的1.76倍、3.69倍和2.46倍,牛粪药渣组合的1.75倍、3.06倍和2.58倍。同种饵料不同比例下,牛粪果渣饵料比1:3时,堆肥产物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多,分别为15.60×108CFU·g-1、93.21×106 CFU·g-1、29.01×105 CFU·g-1,牛粪秸秆和牛粪药渣组合均在饵料比1:1时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多,牛粪秸秆组合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分别为8.85×108CFU·g-1、33.4×106 CFU·g-1、11.79×105 CFU·g-1,牛粪药渣组合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分别为8.91×108 CFU·g-1、30.49×106 CFU·g-1、11.23×105 CFU·g-1。4. 不同饵料及配比组合堆肥产物的安全性有显着差异。牛粪秸秆1:1、牛粪果渣1:3和牛粪药渣1:1组合中,牛粪果渣组合堆肥产物中重金属含量较低,Cd、Pb、Cr含量较牛粪秸秆组合分别降低40.00%、25.61%和51.54%,较牛粪药渣组合分别降低75%、51.01%和73.57%。5. 不同饵料及配比组合对堆肥产物的氨基酸含量和植物激素ABA、IAA含量产生显着影响。牛粪秸秆1:1、牛粪果渣1:3和牛粪药渣1:1组合中,牛粪果渣组合堆肥产物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牛粪秸秆与牛粪药渣组合的1.96倍和1.36倍;植物激素ABA含量较高,分别为牛粪秸秆、牛粪药渣组合的1.37倍和1.52倍,且较起始物料提升幅度最大,提高47.13%;牛粪药渣组合中IAA含量较高,分别为牛粪秸秆及牛粪果渣组合的1.30倍和3.69倍,牛粪果渣组合较起始含量提升幅度最大,提高171.74%。综合分析可知,接种蚯蚓能够改善堆肥产物的整体质量,牛粪果渣组合蚯蚓堆肥效果最优,最适合蚯蚓生长繁殖。适当增加果渣比例能够提升堆肥效率及蚯蚓粪质量,适当增加牛粪比例能够增强蚯蚓堆肥效果,改善蚯蚓粪品质。本研究找出一种较优的堆肥物料组合,此外,可以将重金属含量作为蚯蚓粪是否可以施用于农田的最基本标准,同时建议将植物生长激素(ABA和IAA)和氨基酸含量作为区别蚯蚓粪与其它有机肥的重要质量评价指标。以上结论为当地蚯蚓养殖原料及配比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牛粪、小麦秸秆、苹果果渣、药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郑树清[10](2020)在《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和性别决定候选基因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又名大口鲇,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ae)、鲇属(Silurus),是一种广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近年来开发的名特优养殖新品种。具有个体大、肉质好、生长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常见个体2-5 kg,最大个体达50 kg。雄鱼一般2-4年性成熟,雌鱼3-5年性成熟。南方鲇的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小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雌鱼比雄鱼长得快,因此,水产上全雌化养殖能显着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南方鲇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且缺乏基因组信息,为优良品种选育和性控育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将XY的正常个体与性逆转个体交配获得了YY超雄南方鲇,从而为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Illumina、Nanopore、Bionano和Hi-C等技术,测序组装获得高质量XX、XY和YY南方鲇个体全基因组序列,结合雌雄混合池的重测序,确定性别决定区间、筛选性别连锁分子标记、鉴定性别决定候选基因,为在基因组水平上解析南方鲇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和性控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南方鲇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图谱构建。首先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南方鲇基因组大小和杂合度进行估测。测序得到的49.5 Gb高质量XX Illumina序列,经k-mer分析得出南方鲇XX个体基因组大小为712.42Mb,杂合度为0.49%,GC含量为39%。利用Nanopore三代测序平台,XX、XY和YY分别获得81.3 Gb,80.3 Gb和85.7 Gb的原始数据,质控之后分别为69.7 Gb,69.2 Gb和77.1 Gb,基因组覆盖度约为100×,测序平均读长分别为24.29 kb,24.15 kb和24.67 kb。经组装和纠错之后,获得基因组大小分别为741.2 Mb,727.2 Mb和750.0 Mb,contig N50分别为13.19 Mb,13.81 Mb和15.96 Mb。然后利用116.4 Gb XX、174.9 Gb XY的Bionano测序数据和80.6 Gb XX、80.4 Gb XY的Hi-C测序数据将XX、XY和YY的contig挂载到29条染色体上,分别获得738.9 Mb,723.9 Mb和739.1 Mb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挂载率分别为99.5%、99.3%和98.54%,得到的scaffold N50长度分别为28.04 Mb,28.08 Mb和27.22 Mb。BUSCO评估结果分别为92.0%,90.7%和92.3%,说明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对XX基因组进行注释,得到40.12%的重复序列。整合从头注释、同源预测和转录组预测三种方法共预测到22,96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平均基因长度16,897 bp,平均基因编码区长度1,689 bp。其中,22,519个基因(98.06%)能在蛋白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功能注释。BUSCO评估基因完整性约93.1%。这些结果表明基因组组装和注释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南方鲇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的定位。利用XY性逆转雌鱼与XY雄鱼交配产生的后代中41条雌鱼构建雌鱼混合池,110条雄鱼构建雄鱼混合池,并对雌雄混合池进行建库和重测序,原始数据过滤和质控之后,分别获得342,503,436和270,953,302条reads共51.2 Gb和38.7 Gb的有效数据,比对到南方鲇XX参考基因组上,比对率分别为95.90%和98.96%,覆盖深度分别为58.94x和46.06x。对比对结果进行性别相关的SNP挖掘,经条件过滤后雌雄混合池分别剩余2,421,301和2,468,613个SNP标记,根据这些SNP位点进行FST的计算,最终确定了性染色体为24号染色体(chr.24),性别决定区间位于X染色体3.74 Mb到5.91 Mb之间,Y染色体3.75 Mb到6.13 Mb之间。3、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首先,将Illumina测序获得的XY雄鱼142,759,127条clean reads截短成60 bp长度(male k-mers-60),通过Bowtie2比对到XX雌鱼参考基因组上,用SAMtools软件将没有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21,024,303条reads提取出来,并通过De novo组装软件Iterative De Bruijn Graph Assembler(IDBA)进行从头组装,得到8954个contig,然后将雌鱼混合池的172,602,041条clean reads比对到这些contig上,从比对结果中进一步过滤掉被雌鱼混合池中的reads比对上的contig,最终得到38条Y染色体特异的contig。对这些contig进行定位,并根据两侧是否存在雌雄一致序列来设计引物,分别对南方鲇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进行PCR扩增,最终筛选出8个与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其中,前7个分子标记为雄性特异,而marker-8为共显性分子标记,可同时区分XX、XY和YY个体。从对南方鲇不同群体的遗传性别鉴定的结果来看,这些分子标记适用性良好,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基因组比对分析发现,8个分子标记全部位于chr.24上,且均落在性别决定区间内部,从而印证了chr.24为南方鲇的性染色体。基于筛选到的这些分子标记,我们构建了南方鲇分子标记辅助生产XX全雌和YY超雄鱼的方法。4、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鉴定。通过X和Y染色体的比对,发现在性别决定区间存在一段Y特异的序列,经过注释,发现这段序列含有一个amhr2的复制基因,命名为amhr2y。两者序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0%。通过对南方鲇各组织及不同时期性腺转录组分析,发现amhr2y只在精巢特异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显示amhr2y在南方鲇5、10、30和120天的精巢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有表达。这些结果表明amhr2y可能是南方鲇的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综合利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测序组装获得高质量南方鲇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完成了基因组注释。结合雌雄混合池的重测序,成功定位了南方鲇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筛选到8个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并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生产南方鲇单性鱼苗;鉴定了性别决定候选基因amhr2y。本研究结果为开展南方鲇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性控育种等奠定了基础。
二、生物饲料——蚯蚓的开发利用 第三讲 蚯蚓的养殖方式(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饲料——蚯蚓的开发利用 第三讲 蚯蚓的养殖方式(上)(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蚯蚓养殖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蚯蚓养殖 |
1.1 蚓种选择 |
1.2 畜禽粪便预处理 |
1.3 养殖方法 |
2 蚯蚓养殖注意事项 |
2.1 蚯蚓习性 |
2.2 蚯蚓养殖密度 |
2.3 退化现象 |
3 蚯蚓越冬期管理 |
4 结论 |
(2)不同处理的蚯蚓产物对猪场源有害菌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蚯蚓与菌株 |
1.1.2 试剂与药品 |
1.1.3 试验仪器 |
1.2 纸片扩散法试验方法 |
1.2.1 蚯蚓体腔液提取和处理 |
1.2.2 药敏片的制备 |
1.2.3 抑菌圈测定 |
1.3 分光光度计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结果 |
2.2 分光光度计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3)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秸秆 |
2.1.2 秸秆饲料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秸秆综合利用理论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3.1 上思县基本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
3.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3.2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
3.2.1 上思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
3.2.2 上思县养牛业发展情况 |
第四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 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 |
4.1.1 秸秆饲料技术推广不足 |
4.1.2 种植条件和养殖方式的制约 |
4.1.3 收集储运加工体系不健全 |
4.2 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 |
4.2.1 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 |
4.2.2 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4.3 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 |
4.3.1 种养分离较明显 |
4.3.2 缺乏屠宰深加工企业 |
4.4 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推进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应用的对策 |
5.1 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
5.1.1 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
5.1.2 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 |
5.2 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 |
5.2.1 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 |
5.2.2 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 |
5.3 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 |
5.3.1 打造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 |
5.3.2 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 |
5.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5.4.1 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 |
5.4.2 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 |
5.4.3 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蚓粪养分和安全性评价及蚓粪茶制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蚯蚓粪概述 |
1.3 蚓粪的研究进展 |
1.3.1 蚓粪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3.2 蚓粪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4 堆肥茶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
1.4.1 堆肥茶的概述 |
1.4.2 堆肥茶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4.3 堆肥茶对作物病害的影响 |
1.5 蚓粪茶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
1.5.1 蚓粪茶的概述 |
1.5.2 蚓粪茶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5.3 蚓粪茶对作物病害的影响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蚓粪 |
2.1.2 供试作物 |
2.1.3 培养基 |
2.2 试验设计 |
2.2.1 蚓粪茶的制备 |
2.2.2 蚓粪茶的生物效应测定 |
2.2.3 蚓粪茶中总微生物量的测定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供试蚓粪的测定 |
2.3.2 蚓粪茶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市售蚓粪的养分及安全性评价 |
3.1.1 pH和有机质含量状况 |
3.1.2 大量和中量元素含量状况 |
3.1.3 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
3.1.4 有害元素含量状况 |
3.2 蚓粪茶制作工艺的研究 |
3.2.1 不同发酵条件对蚓粪茶pH的影响 |
3.2.2 不同发酵条件对蚓粪茶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发酵条件对蚓粪茶全磷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发酵条件对蚓粪茶全钾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发酵条件对蚓粪茶可溶性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发酵条件对蚓粪茶主要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
3.2.7 不同发酵条件蚓粪茶对小白菜生物效应的影响 |
3.2.8 不同发酵条件对蚓粪茶中总微生物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综述 |
1.2.1 蚯蚓堆肥处理固体废弃物研究进展 |
1.2.2 蚯蚓堆肥模式发展与现状 |
1.2.3 蚯蚓分离技术工艺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4 蚯蚓堆肥后分离的主要难点与挑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温室蚯蚓堆肥处理牛粪试验研究与资源化利用标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蚯蚓堆肥工程试验设置 |
2.2.2 材料与对象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方法与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堆肥前后物料养分变化 |
2.3.2 堆肥前后物料金属与重金属变化分析 |
2.3.3 堆肥前后物料工业分析与TA热重分析 |
2.3.4 堆肥前后物料木质纤维组分与FTIR分析 |
2.3.5 堆肥后蚯蚓生物量 |
2.4 蚯蚓堆肥质量价值与基料化-肥料化标准对比分析 |
2.4.1 我国堆肥与资源化应用标准规范 |
2.4.2 基于蚯蚓堆肥特性的标准评估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蚯蚓堆肥物料物理特性与机械性能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蚯蚓堆肥后物料特性参数 |
3.2.1 蚯蚓粪基本物理性质 |
3.2.2 蚯蚓基本物理性质 |
3.3 基于DEM离散元法的物料机械运动特性关键参数标定研究 |
3.3.1 离散元仿真标定方法与应用 |
3.3.2 材料与对象 |
3.3.3 方法与处理 |
3.3.4 模型与设置:EDEM仿真模型构建与参数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基于Plackett-Burman参数筛选试验 |
3.4.2 基于Climbing-Test设计的参数定位 |
3.4.3 基于Box-Benhnken析因试验与标定 |
3.5 不同含水率物料直剪试验与流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因子机械参数量化调控的分离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不同环境因子调控刺激蚯蚓分离原理 |
4.2.1 基于微电场的蚯蚓分离法 |
4.2.2 基于不同光照的蚯蚓应激迁移分离法 |
4.2.3 蚯蚓堆肥物料表面光辐照衰减关系分析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材料与对象 |
4.3.2 仪器与设备 |
4.3.2.1 仪器与设备:微电流场分离法 |
4.3.2.2 仪器与设备:光照分离法 |
4.3.3 方法与处理 |
4.3.3.1 方法与处理:微电流场分离法 |
4.3.3.2 方法与处理:光照分离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结果与讨论:微电场分离法 |
4.4.1.1 不同电场类型与模式的分离效果 |
4.4.1.2 不同养殖密度下电场法优化参数效果与存活率 |
4.4.2 结果与讨论:光照分离法 |
4.4.2.1 不同人工光谱波长与光强对蚯蚓避光行为与无蚯蚓层厚影响 |
4.4.2.2 不同自然环境光源对蚯蚓避光行为与无蚓层厚影响 |
4.4.2.3 蚯蚓迁移时间与光强关系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纯机械筛分的蚯蚓-蚯蚓粪分离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筛分机械法分离蚯蚓堆肥物料与EVRS设计 |
5.2.1 基于筛分理论的蚯蚓分离需求 |
5.2.2 筛网筛分概率模型与数值模拟 |
5.2.3 滚筒筛内物料筛分动力学 |
5.2.4 基于滚筒筛理论的EVRS设计 |
5.3 机械分离法物料筛分试验研究 |
5.3.1 材料与对象 |
5.3.2 方法与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类型筛网机械力学特性 |
5.4.2 不同类型筛网表面动摩擦性能 |
5.4.3 不同类型筛网筛分蚯蚓-蚯蚓粪结果分析 |
5.4.4 机械筛分效果综合分析与蚯蚓存活率 |
5.5 不同环境因子机械化法与纯机械分离法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两步连续法蚯蚓-蚯蚓粪快速分离试验研究与评估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于两步连续法蚯蚓-蚯蚓粪快速分离工艺 |
6.3 基于RSM中心复合设计蚯蚓粪滚筒分离优化 |
6.3.1 材料与对象 |
6.3.2 方法与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基于CCD分离滚筒整体试验结果 |
6.4.2 蚯蚓粪过筛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3 蚯蚓过筛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4 蚯蚓残余率分析与RSM模型 |
6.4.5 分离时间/能耗分析与RSM模型 |
6.4.6 模型优化与分离效果验证 |
6.4.7 物料长度方向筛分量分布 |
6.5 基于锥形分离器蚯蚓-蚓粪离心分离效果评估与优选 |
6.5.1 材料与对象 |
6.5.2 方法与处理 |
6.6 结果与讨论 |
6.6.1 不同倾角与不同含水率下分离整体效果 |
6.6.2 基于高速摄影与图像处理物料运动离心脱离点分析 |
6.6.3 蚯蚓-蚓粪网格化落点位置评估 |
6.6.4 不同蚯蚓占比的EVRS最优参数分离验证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微观界面接触机理模型的蚯蚓关键分离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蚯蚓-蚯蚓粪分离关键过程动力学与影响因素 |
7.2.1 蚯蚓-蚯蚓粪分离关键过程动力学分析 |
7.2.2 分离物料受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
7.3 基于微观界面接触机理的蚯蚓-蚯蚓粪表面表征 |
7.3.1 散体物料含水团聚粘附状态 |
7.3.2 蚯蚓-蚓粪-平板间微观界面接触机理分析 |
7.3.3 团聚体湿润表面与形貌分形 |
7.3.4 固液剪切面Zeta电位与亲水基团 |
7.3.5 蚯蚓表面湿润性与表面张力 |
7.3.6 不同含水率蚯蚓粪-蚯蚓表面粘附状态与壁面接触机理 |
7.3.7 不同含水率蚯蚓粪/蚯蚓微小粘附力测试 |
7.4 基于粘附作用能量化的DEM模型 |
7.4.1 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
7.4.2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 |
7.5 离散元DEM蚯蚓分离关键过程模拟仿真 |
7.5.1 离散元仿真模拟模型 |
7.5.2 不同表面能下物料离心分离关键过程分析 |
7.5.3 不同动摩擦因素下物料离心分离关键过程分析 |
7.5.4 基于DEM仿真的蚯蚓分离收获点预测 |
7.6 蚯蚓-蚯蚓粪分离机制的特殊性与应用建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水分特性降湿预处理的蚯蚓堆肥物料收获与现场试验 |
8.1 引言 |
8.2 蚯蚓粪水分特性与湿分传质渗透预处理试验研究 |
8.2.1 现场干湿混合法快速降湿原理 |
8.2.2 蚯蚓粪多孔介质湿分渗透-扩散传质机制 |
8.2.3 材料与对象 |
8.2.4 方法与处理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蚯蚓粪物料水分特征与模型 |
8.3.2 蚯蚓粪物料水分一维传质渗透分析 |
8.3.3 蚯蚓-蚯蚓粪收获结果与收获机制 |
8.3.4 蚯蚓-蚯蚓粪收获综合分析与优化 |
8.4 规模化蚯蚓堆肥实地现场试验 |
8.4.1 蚯蚓堆肥现场概况 |
8.4.2 现场蚯蚓堆肥物料分离应用效果 |
8.4.3 蚯蚓机械化分离经济效益与工程工艺简要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符号索引 |
附录2 个人简历与科研经历 |
致谢 |
(6)发酵鸡粪养殖蚯蚓的技术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畜禽粪便排放现状 |
1.1.2 资源化利用价值 |
1.1.3 鸡粪的特点 |
1.1.4 鸡粪污染的危害 |
1.2 鸡粪资源化技术及政策措施 |
1.2.1 资源化技术 |
1.2.2 政策措施 |
1.3 蚯蚓处理鸡粪的研究 |
1.3.1 蚯蚓 |
1.3.2 鸡粪养殖蚯蚓技术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发酵鸡粪和添加剂对蚯蚓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鸡粪发酵 |
2.2.2 蚯蚓的饲喂 |
2.2.3 添加剂对蚯蚓的影响试验 |
2.2.4 指标和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鸡粪发酵效果 |
2.3.2 饲喂效果 |
2.3.3 鸡粪和蚯蚓变化 |
2.3.4 适宜饲喂蚯蚓的添加剂浓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金属和抗生素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重金属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3.2.2 抗生素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3.2.3 重金属数据处理 |
3.2.4 抗生素急性毒性和降解率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重金属含量变化 |
3.3.2 重金属形态分析 |
3.3.3 抗生素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
3.3.4 抗生素的检测 |
3.3.5 抗生素的削减 |
3.4 小结 |
第4章 放大试验 |
4.1 实地推广 |
4.2 成本核算 |
4.3 鸡粪饲料化的进一步改进 |
4.3.1 试验设计 |
4.3.2 数据测定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模拟养殖试验 |
4.4.1 试验方法 |
4.4.2 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全文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7)探究太平2号蚓抗寒基因的表达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蚯蚓养殖的意义 |
1.2 国内外蚯蚓养殖概况 |
1.3 蚯蚓的营养价值 |
1.4 蚯蚓养殖的价值 |
1.4.1 蚯蚓粪的应用 |
1.4.2 蚯蚓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
1.4.3 蚯蚓在饲料方面的应用 |
1.4.4 蚯蚓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 |
1.5 蚯蚓在农牧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
1.6 太平2号蚓的引入 |
1.7 赤子爱胜蚓的饲养管理 |
1.7.1 环境温度要求 |
1.7.2 对基料的要求 |
1.7.3 接种密度要求 |
1.7.4 预防病虫害及有毒物质 |
1.8 蚯蚓的繁殖条件 |
1.9 蚯蚓的生物学特性 |
1.10 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 |
1.11 动物驯化史[48]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技术路线 |
2 不同基料对蚯蚓的抗寒作用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1.2 试验动物及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指标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蚯蚓各项指标变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蚯蚓的抗寒驯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及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蚯蚓抗寒基因的测序与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及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转录组数据分析 |
4.3 统计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抗寒蚯蚓的实际应用 |
5.1 试验动物及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总体讨论 |
7 总体结论 |
8 论文的创新点 |
9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利用鸡粪生产亮斑扁角水虻工艺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鸡肉需求及鸡粪产生 |
1.2 鸡粪堆积的危害及营养价值 |
1.3 鸡粪处理与利用方法 |
1.3.1 干燥法 |
1.3.2 堆肥法 |
1.3.3 沼气发酵法 |
1.3.4 生物处理法 |
1.4 食源性昆虫种类及其研究的必要性 |
1.5 亮斑扁角水虻 |
1.5.1 亮斑扁角水虻国内研究现状 |
1.5.2 亮斑扁角水虻国外研究现状 |
1.6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7 生物有机肥 |
1.7.1 亮斑扁角水虻尾料制作有机肥改良土壤必要性 |
1.7.2 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生物有机肥 |
1.7.3 液体生物有机肥种植番茄 |
1.8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1.9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10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亮斑扁角水虻形态观察及诱产卵菌的初步筛选 |
2.0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供试虫卵 |
2.1.1.2 设备及装置 |
2.1.1.3 培养基及培养料 |
2.1.2 方法 |
2.1.2.1 不同培养条件下亮斑扁角水虻发育时间点 |
2.1.2.2 不同期亮斑扁角水虻的养殖管理 |
2.1.2.3 亮斑扁角水虻生活史、形态 |
2.1.2.4 亮斑扁角水虻雌雄比及寿命 |
2.1.2.5 诱产卵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虻培养历期 |
2.2.2 亮斑扁角水虻生活史 |
2.2.3 亮斑扁角水虻形态特征 |
2.2.4 水虻成虫群雌雄比例、成虫重量变化规律 |
2.2.5 亮斑扁角水虻诱产卵菌筛选 |
2.2.6 亮斑扁角水虻诱产卵菌鉴定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利用鸡粪生产亮斑扁角水虻工艺及其部分替代鼠粮对昆明小鼠生长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2.1 亮斑扁角水虻卵的计数 |
3.2.2.2 不同处理对孵化率的影响 |
3.2.2.3 样品的准备 |
3.2.2.4 辅料的选择 |
3.2.2.5 利用鸡粪生产水虻工艺设计 |
3.2.2.6 水虻促生长菌的活化 |
3.2.2.7 促生长菌的筛选 |
3.2.2.8 昆虫蛋白饲喂昆明小鼠 |
3.2.2.9 小鼠指标测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亮斑扁角水虻卵标准曲线的制作及不同处理下的孵化率 |
3.3.2 CB辅助鸡粪饲喂亮斑扁角水虻工艺初探效果 |
3.3.3 CBW辅助鸡粪生产亮斑扁角水虻单因素结果 |
3.3.4 正交实验结果 |
3.3.5 最适工艺8倍放大验证结果 |
3.3.6 亮斑扁角水虻促生长菌的筛选 |
3.3.7 促生长菌的鉴定结果 |
3.3.8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昆明小鼠生长的影响 |
3.3.8.1 昆明小鼠重量、取食量、状态 |
3.3.8.2 饲喂水虻对昆明小鼠内脏系数的影响 |
3.3.8.3 饲喂水虻对昆明小鼠血液生化的影响 |
3.3.8.4 昆明小鼠肠道菌的计数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甲壳胺液体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对番茄苗生长的影响 |
4.0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基质温度的测定 |
4.1.2.2 基质pH、电导率的测定 |
4.1.2.3 基质营养的测定方法 |
4.1.2.4 番茄苗的种植 |
4.1.2.5 番茄苗的管理 |
4.1.2.6 甲壳胺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
4.1.2.7 番茄苗参数的测量 |
4.1.2.8 番茄苗的施肥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质温度随时间变化 |
4.2.2 基质pH、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结果 |
4.2.3 基质营养测定结果 |
4.2.4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筛选 |
4.2.5 甲壳素脱乙酰制备甲壳胺工艺 |
4.2.6 甲壳胺液体生物有机肥对番茄苗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四种饵料及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及堆肥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废弃物现状及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
1.1.1 药渣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
1.1.2 苹果果渣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
1.1.3 畜禽粪便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
1.1.4 秸秆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
1.2 蚯蚓养殖及利用现状 |
1.3 接种蚯蚓堆肥处理农业废弃物现状及其优势 |
1.4 蚯蚓粪特性及用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饵料及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来源 |
2.1.1 试验蚯蚓来源 |
2.1.2 试验农业废弃物来源 |
2.1.3 试验所用器具及来源 |
2.2 试验设计 |
2.2.1 物料预处理 |
2.2.2 物料配比设置 |
2.2.3 蚯蚓养殖 |
2.2.4 样品采集 |
2.3 指标检测 |
2.3.1 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繁殖指标检测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 |
2.5.1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蚯蚓平均重量的影响 |
2.5.2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蚯蚓日产茧数量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饵料及配比对堆肥产物理化及生物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来源 |
3.2 试验设计 |
3.3 指标检测 |
3.3.1 饵料理化指标检测 |
3.3.2 饵料微生物数量测定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理化品质的影响 |
3.5.1 不同物料中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全氮含量的影响 |
3.5.2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接种蚯蚓堆肥产物全氮含量的影响 |
3.5.3 不同物料中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全磷含量的影响 |
3.5.4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接种蚯蚓堆肥产物全磷含量的影响 |
3.5.5 不同物料中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全钾含量的影响 |
3.5.6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接种蚯蚓堆肥产物全钾含量的影响 |
3.5.7 不同物料中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5.8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接种蚯蚓堆肥产物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5.9 不同物料中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C/N影响 |
3.5.10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接种蚯蚓堆肥产物中C/N的影响 |
3.5.11 不同物料中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pH值的影响 |
3.5.12 不同原料与配比对接种蚯蚓堆肥产物pH值的影响 |
3.6 不同原料与配比下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6.1 不同原料比例下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6.2 相同比例不同原料下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7 蚯蚓生长状况与物料理化及微生物性质相关性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安全性、植物激素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来源 |
4.2 试验设计 |
4.3 指标检测 |
4.3.1 物料植物激素含量测定 |
4.3.2 物料氨基酸含量测定 |
4.3.3 物料重金属含量测定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5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4.6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 |
4.7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不同物料及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 |
5.1.1 不同物料及配比对蚯蚓平均体重的影响 |
5.1.2 不同原料及配比对蚯蚓日产茧数量的影响 |
5.2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1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pH的影响 |
5.2.2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2.3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有机质和C/N的影响 |
5.3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4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重金属Cd、Cr、Pb含量的影响 |
5.5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植物激素IAA和 ABA含量的影响 |
5.6 接种蚯蚓对堆肥产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和性别决定候选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南方鲇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概况 |
1.1 南方鲇生物学特性 |
1.2 南方鲇生物学研究概况 |
2 鱼类性别决定研究进展 |
2.1 鱼类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
2.2 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研究进展 |
3 鱼类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3.1 微卫星分子标记 |
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 |
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 |
3.4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插入缺失分子标记 |
3.5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 |
4 DNA测序组装技术及其在鱼类中的应用 |
4.1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概况 |
4.2 辅助基因组组装技术的发展概况 |
4.3 鱼类全基因组测序 |
4.4 鱼类基因组重测序 |
5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含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方鲇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注释及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基因组测序结果统计 |
3.2 基于k-mer的基因组大小评估 |
3.3 基因组组装与质量评估 |
3.4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3.5 基因组注释结果 |
3.6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南方鲇基因组测序组装策略 |
4.2 南方鲇基因组特征 |
第3章 南方鲇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的定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3.2 原始数据过滤及质量控制 |
3.3 有效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
3.4 SNP检测结果 |
3.5 SNP定位性染色体及性别决定区间 |
3.6 性别决定区间基因分布 |
4 讨论 |
4.1 雌雄混合池重测序确定性别决定区间的策略 |
4.2 南方鲇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区间 |
第4章 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和药品 |
2.3 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表型性别鉴定 |
3.2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3.3 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筛选 |
3.4 性别特异引物的设计 |
3.5 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性别鉴定 |
3.6 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与性别决定区间的关系 |
3.7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 讨论 |
4.1 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
4.2 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与性别决定区间的关系 |
4.3 南方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建立 |
第5章 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和药品 |
2.3 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性别决定区间X与Y染色体的序列差异 |
3.2 性别决定候选基因定位 |
3.3 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4 讨论 |
4.1 YY个体的获得对鉴定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重要性 |
4.2 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定位 |
4.3 南方鲇性别决定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 |
4.4 南方鲇性别决定的可能机制 |
4.5 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鉴定及其意义 |
结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申请专利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四、生物饲料——蚯蚓的开发利用 第三讲 蚯蚓的养殖方式(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蚯蚓养殖方法综述[J]. 刘丽,徐洪岩,张明爽. 经济动物学报, 2021(03)
- [2]不同处理的蚯蚓产物对猪场源有害菌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J]. 田佳敏,莫奕豪,杨悦妍,金翔,代宇星,张建斌,贾京华,蒲蕾,郭亮.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1(02)
- [3]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D]. 陆夏媚. 广西大学, 2021(12)
- [4]蚓粪养分和安全性评价及蚓粪茶制作工艺研究[D]. 纪宇航.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5]蚯蚓堆肥物料特性与蚯蚓-蚯蚓粪分离技术研究[D]. 林嘉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发酵鸡粪养殖蚯蚓的技术可行性研究[D]. 冉学文.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7]探究太平2号蚓抗寒基因的表达及应用[D]. 张鹤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利用鸡粪生产亮斑扁角水虻工艺及综合利用研究[D]. 荆海全. 新疆大学, 2020(07)
- [9]四种饵料及配比对蚯蚓生长繁殖及堆肥质量的影响[D]. 徐雪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南方鲇性别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和性别决定候选基因鉴定[D]. 郑树清. 西南大学, 2020
标签:蚯蚓论文; 粪便发酵养殖蚯蚓技术论文; 秸秆论文; 垃圾堆肥论文; 鸡粪处理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