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银奕淇[1](2014)在《全IP物联网异构融合与移动管理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技术创新和应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与感知技术迅猛发展,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物联网的提出不但扩展了用户终端设备的范围,而且扩大了终端设备的部署范畴,它们将通过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互联网等各种信息通信网络的异构融合,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移动性管理技术作为物联网网络通信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引起广泛重视。本文以物联网网络通信研究为主线,总结了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和发展的现状以及物联网的发展,主要研究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多接入技术、物联网的异构融合以及基于MPLS和移动IP相结合的物联网移动性管理等方面问题。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依据移动性管理协议参考模型对物联网移动性管理的相关背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当前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技术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在物联网研究方面,对物联网进行了界定,探讨了物联网与互联网、泛在网和传感网的关系,提出了全IP化的物联网。并从功能角度出发,对物联网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不论是基于USN物联网五层体系结构,还是基于M2M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物联网的网络层是十分重要的一层,它是信息传输的关键。物联网网络包括了接入网和承载网,是物联网实现物物通信的基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多元化发展,物联网接入技术也呈现出多样化,这使得异构融合成为网络发展的大趋势。本文综合分析了物联网的多接入技术,探讨了异构融合的四种方案,提出了在异构融合背景下多接入环境的同时传输与无缝移动方案。在移动性管理中移动IP与MPLS结合技术方面,分析了MIPv6与HMIPv6的工作机制以及MPLS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MPLS的HMIPv6的改进方案,仿真分析对比了MPLS核心网和IP核心网络中,移动节点的切换性能,给出了移动IP与MPLS结合技术下一步研究建议。
赵晶[2](2013)在《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通讯技术领域,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MPLS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我们将就这一课题展开探讨,分析阐述MPLS和移动IP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基于MPLS的移动IP组播技术的实现。并在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该项技术方案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模拟试验,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的检验。
王丽莉[3](2013)在《基于MPLS的移动组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IP技术是在传统网络中实现下一代网络应用的核心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和IP技术的融合。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IP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网络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低、路由算法繁杂,效率低、可支持的业务种类少。而MPL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技术,不仅可以支持网络层的IP协议,同时也支持数据链路层的MAC协议,是二层交换与三层路由技术的结合。移动组播和MPLS技术相互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组播技术能够节省网络带宽的优势,实现优势的移动通信体验。本文在分析MPLS网络、移动IP网络和IP组播等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适合移动节点的、通过隧道传输组播数据的技术途径,设计了一种基于MPLS的移动IP组播技术的实现方案,具体描述了相关的技术方法,并在NS2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韩维[4](2012)在《标地分离体系架构下基于标签交换的移动切换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新型网络应用不断涌现,用户数量几何增长,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已无法适应移动业务需求。标地分离新型体系结构的提出解决了移动网络的IP地址语义过载、路由表膨胀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有标地分离体系架构在移动切换时,存在标识位置映射更新延时长、宏移动切换开销大、缺乏快速数据转发机制等问题。如何满足标地分离体系结构下网络移动通信的低切换延时、高效率移动管理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论文在对当前移动网络体系架构以及典型移动切换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基础上,针对传统移动网络IP地址语义过载、移动切换效率低、切换延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移动网络模型LSHP-LISN(Label Switch based HandoverPolicy in Locator/Identifier Split Network)。模型基于标地分离体系架构,借鉴3G移动通信的电路交换思想,通过在末梢网络引入标签交换的传输机制,使得移动切换处理只需在标签交换网络内部完成;标识位置映射信息在进行全网更新时延迟执行,以加快切换速度;位置标识映射查询与报文封装过程的实现基于网络,做到对端主机透明。该模型在避免了IP地址语义过载问题的同时,有效加快数据包的转发速度,对于减小移动切换延时、简化切换管理策略有较好的效果。其次,论文重点研究LSHP-LISN网络模型下宏移动切换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技术TRMHO(Transitive Router based Mobility Handover Optimization)。该机制通过在网络边界的部署中引入过渡路由器TR,将移动节点跨区切换的宏移动切换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微移动切换处理过程,进而从逻辑上消除了宏移动切换、物理上减小了宏移动切换延时。TRMHO优化技术还同时减少了节点在区间边界上往复运动引发的切换次数,减少了网络对移动切换的处理代价。通过对该技术建模分析,TRMHO切换优化技术对网络的宏移动切换延时有较好的改善。最后,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LSHP-LISN。系统选用MPLS作为标签交换协议。针对标地分离网络下节点基于标识通信的特性,将MPLS协议中的标签同移动节点标识相关联,同时在系统中应用了TRMHO切换优化技术,对TR路由器的功能在接入路由器的基础上进行扩充。系统测试表明,LSHP-LISN网络模型和TRMHO优化机制可以有效支持移动节点的无缝切换,对网络的移动切换效率有较好的改进。
吕学文[5](2010)在《MPLS和移动IP的结合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移动IP协议提供主机在移动状态下接入IP网络并保持通信的能力,在基于IP骨干网的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IP协议被认为是支持移动性的一项重要协议。MPLS技术结合了三层转发的灵活和二层交换的高速,为骨干网络解决方案提供了高速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和极大的可扩展性。
宋利雪[6](2010)在《微移动MPLS快速切换技术的研究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为移动节点提供网络服务的需求,为此IETF制定了移动IPv6,移动IPv6是移动终端在不改变网络IP地址的情况下,实现跨越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移动终端由于移动而接入新子网,必将与通信节点重新建立链接,导致通信暂时中断,所以现有移动IPv6存在切换延迟长,信令流量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对延迟敏感的实时应用的要求。为改善移动节点的切换性能,本文提出了交叉路由器算法,移动节点发生切换时只需向交叉路由器注册,’重用了交叉路由器到移动锚节点的路径,进一步缩短了切换时延并降低了信令流量。为了定位交叉路由器,修改每个路由器上标签信息库,增加了移动节点地址和时间计数器,移动节点每次发生切换注册时通过查找修改后的标签信息库中移动节点地址的方法来确认交叉路由器。利用NS2仿真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缩短了切换时延并降低了信令流量,提高了网络服务质量。移动节点的频繁移动使刚预留的资源由于节点的离开而释放,刚释放的资源又由于节点的返回而预留,为了避免乒乓式移动造成网络资源浪费,提出了一种基于乒乓移动预测式快速无缝切换机制,该机制根据移动节点返回的历史数据采用回归分析预测节点返回的时间,根据预留资源和建立路径使用的资源的比较设置离线倒计时的时间。在NS2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将它与其它切换机制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缩短了切换时延,提高了移动节点的切换性能。
赵红[7](2009)在《移动IP网络自适应的分层移动性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希望能随时随地的接入Internet。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所提出的移动IP(Mobile IP,MIP)协议支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访问Internet。移动IP在网络层上解决了终端的移动性问题,使主机在移动过程中不需改变IP地址就可连续访问Internet,其主要缺点是主机在移动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进行绑定更新,产生的信令开销较大。为降低移动IP的信令开销,IETF提出了分层移动IP协议(Hierarchical Mobile IP,HMIP)。本文主要研究基于IPv6协议的分层移动IP协议,即HMIPv6,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分层移动性管理方案。这种方案动态选取MAP(Mobility Anchor Point)并调整MAP区域所管辖的接入路由器个数,通过引入模糊控制器,以移动主机的移动次数、以及MAP域所包含的接入路由器的个数作为模糊系统的输入,通过模糊推理动态改变MAP域所包含的接入路由器的个数,以降低移动性管理代价并将移动性管理的代价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案的代价在一定情况下优于固定MAP区域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在IETF所给出的HMIPv6协议中,没有具体规定MAP以及MAP域的配置方法,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的分层移动性管理方案实现了HMIPv6,可以应用于实际移动IP网络。
宋俊珂[8](2009)在《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文中认为MPLS支持移动IP技术是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国际化标准组织己经开始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组织(ITU-T)的Y.MIPoMPLS草案提出将移动IP网络仿真成移动主机来处理,但处理过程尚不够详细。本文通过对MPLS、移动IP技术以及MPLS支持移动IP草案的研究,提出了基于Y.MIPoMPLS框架的MPLS支持移动IPv4和MPLS支持移动IPv6具体实现方案,改进了移动节点区域注册问题,实现了MPLS域内的LSP隧道直连,并提供在移动路由器转交时移动路由器前一外地代理向新外地代理转发数据包的机制;提出了基于MPLS的移动IP路由优化方案,改善了通信节点和移动节点在建立通信时的三角路由问题;本文还对MPLS支持VPN进行了探讨,并做了详细描述。本文在NS-2平台上对所提出的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方案进行了仿真,通过对现有的MIP模块进行扩展以增加对移动路由器的支持,并对现有的MPLS模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对移动IP注册消息进行区分处理,增加了MRoMPLS仿真模块将移动IP移动代理的功能融入MPLS节点;最后通过实验仿真对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了验证,并做了性能分析。
朱伟嘉[9](2008)在《浅谈基于移动IP的移动通信系统优化》文中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来综合移动IP和MPLS协议。MPLS技术是一项利用绑定在IP包中的标记,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包转发的技术,它结合了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交换的快速性和第三层(网络层)路由选择的可扩展性,是IP与ATM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文章将MPLS技术引入移动IP中,充分利用了MPLS技术的优点,使得移动IP不再需要利用隧道来传递分组。相反,整个的转发过程都是在MPLS层上处理,MPLS交换远远快于传统的IP分组转发业务,大大减少了传输和分组处理时延并且扩展了移动IP的可用性。
贾宗璞,宋俊珂[10](2008)在《基于MPLS的移动IP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PLS和移动IP结合技术是目前网络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将MPLS与移动IP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提高网络数据的交换传输速度,支持主机自由访问因特网,增强对QoS的支持,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首先对移动IP技术和MPLS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基于MPLS标记交换路径的移动IP网络模型,提出多MPLS网络方案以及基于MPLS网络的IP路由优化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全IP物联网异构融合与移动管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
1.3 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 |
1.4 课题选题的意义 |
1.5 本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移动性管理理论基础 |
2.1 移动性管理技术 |
2.1.1 移动性管理概述 |
2.1.2 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 |
2.2 移动性管理协议参考模型 |
2.2.1 传送平面 |
2.2.2 控制平面 |
2.2.3 管理平面 |
2.3 分层移动性管理 |
2.3.1 链路层移动性管理 |
2.3.2 网络层移动性管理 |
2.3.3 传输层移动性管理 |
2.3.4 应用层移动性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 IP 物联网构建 |
3.1 物联网概述 |
3.1.1 物联网基本定义 |
3.1.2 物联网基本特征 |
3.2 物联网与互联网、泛在网及传感网的关系 |
3.2.1 物联网与传感网的关系 |
3.2.2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
3.2.3 物联网与泛在网的关系 |
3.3 物联网的全 IP 化 |
3.3.1 全 IP 化 |
3.3.2 统一的全 IP 网络结构 |
3.3.3 全 IP 化的演进 |
3.3.4 全 IP 物联网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功能维度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比较分析 |
4.1 基于功能维度的物联网体系结构划分 |
4.2 基于 USN 物联网五层体系结构模型 |
4.3 基于 M2M 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模型 |
4.4 两种体系结构模型的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联网异构网络融合方案设计与实现 |
5.1 物联网网络层 |
5.1.1 物联网网络层界定 |
5.1.2 物联网支撑网络群 |
5.2 物联网异构接入技术的性能分析 |
5.2.1 LAN 接入 |
5.2.2 IEEE 802.15.4 标准 |
5.2.3 IEEE 802.11 标准 |
5.2.4 IEEE 802.16 标准 |
5.2.5 IEEE 802.20 标准 |
5.3 物联网异构融合方案 |
5.3.1 物联网架构融合的提出 |
5.3.2 物联网接入网融合方案分析 |
5.4 物联网多接入环境下网络融合的实现 |
5.4.1 多接入适配接口的设计 |
5.4.2 多接口同时传输的实现 |
5.4.3 多接入网络的无缝移动方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 MPLS 的移动 IP 移动性管理技术改进与分析 |
6.1 移动 IP |
6.1.1 移动 IP 工作机制 |
6.1.2 异构网的位置管理 |
6.1.3 异构网的切换管理 |
6.2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
6.2.1 MPLS 工作原理 |
6.2.2 MPLS 工作过程 |
6.3 移动 IP 与 MPLS 结合的移动性管理技术 |
6.3.1 移动 IP 与 MPLS 结合技术与特点 |
6.3.2 MPLS 架构下移动 IPv6 的基本原理 |
6.3.3 MPLS 支持 HMIPv6 的网络结构 |
6.3.4 基于 MPLS 的 HMIPv6 改进方案 |
6.4 移动 IP 与 MPLS 结合仿真与分析 |
6.4.1 仿真模块简介 |
6.4.2 仿真场景与实现 |
6.4.3 仿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与下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MPLS技术 |
2 移动IP技术 |
2.1 工作原理。 |
2.2 工作机制。 |
3 移动IP组播技术 |
4 基于MPLS的移动IP组播技术设计和实现 |
5 结束语 |
(3)基于MPLS的移动组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MPLS 技术 |
2.1 MPLS 概念 |
2.2 MPLS 的网络体系结构 |
2.3 MPLS 的技术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 IP 组播技术 |
3.1 组播技术 |
3.2 移动 IP 技术 |
3.2.1 几个重要概念 |
3.2.2 工作原理 |
3.2.3 移动节点数据传输 |
3.3 移动 IP 组播 |
3.3.1 IP 组播 |
3.3.2 IP 组播协议 |
3.3.3 移动 IP 中的组播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MPLS 的移动 IP 组播设计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4.1.1 设计思想 |
4.1.2 基于 MPLS 的移动 IP 组播总体架构 |
4.2 实现原理 |
4.3 实现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1 仿真环境 |
5.2 仿真参数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标地分离体系架构下基于标签交换的移动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2.1 标地分离移动支持技术研究 |
2.2 传统移动切换技术研究 |
2.2.1 移动 IP 技术 |
2.2.2 3G 移动通信技术 |
2.2.3 切换技术比较 |
2.3 标签交换技术研究 |
2.3.1 标签交换技术概述 |
2.3.2 标签交换网络组成及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标地分离的移动网络模型 |
3.1 问题提出 |
3.2 移动漫游切换网络模型 LSHP-LISN |
3.2.1 模型基本思想 |
3.2.2 LSHP-LISN 模型网络结构 |
3.2.3 LSHP-LISN 模型功能结构 |
3.3 LSHP-LISN 模型工作原理 |
3.3.1 基本通信过程 |
3.3.2 微移动切换 |
3.3.3 宏移动切换 |
3.3.4 LSHP-LISN 下标签交换工作原理 |
3.4 分析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地分离网络宏移动切换优化技术 |
4.1 问题提出 |
4.2 TRMHO 移动管理架构 |
4.3 TRMHO 切换优化机制 |
4.3.1 静态场景 |
4.3.2 动态场景 |
4.4 分析与评价 |
4.4.1 分析模型及参数假设 |
4.4.2 切换延时 |
4.4.3 性能比较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SHP-LISN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总体结构 |
5.2 路由器总体设计 |
5.2.1 过渡路由器总体设计 |
5.2.2 标签入口路由器设计 |
5.3 基于 MPLS 的转发模块设计 |
5.3.1 基于标识的 MPLS 协议设计 |
5.3.2 基于标识的 LDP 协议设计 |
5.3.3 关键数据结构 |
5.4 系统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1 测试环境 |
5.4.2 测试内容 |
5.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MPLS和移动IP的结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移动IP的工作机制 |
2. 移动IP的扩展性问题 |
3. MPLS的工作机制 |
3.1 MPLS的基本架构 |
3.2 MPLS的工作机制 |
4. 移动IP和MPLS的结合 |
4.1 网络拓扑结构 |
4.2 注册过程 |
4.3 数据包的转发和传输 |
5. 路由优化 |
6. 结论 |
6.1 高移动性和高速交换特性的结合 |
6.2 有效地解决移动IP三角路由问题 |
(6)微移动MPLS快速切换技术的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MPLS与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
2.1 移动IPv6技术 |
2.2 MPLS技术 |
2.3 MPLS与移动IPv6技术的结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快速切换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
3.1 快速切换技术的概况 |
3.1.1 需要解决的问题 |
3.1.2 存在的困难 |
3.1.3 快速切换技术的研究概况 |
3.2 基于重用路径的快速切换方案 |
3.3 基于资源预留的快速切换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改进的移动节点快速切换机制 |
4.1 基于交叉路由器的切换原理 |
4.2 实现交叉路由器的方法 |
4.3 理论分析 |
4.4 仿真分析 |
4.4.1 NS2网络模拟器 |
4.4.2 NS2对无线及移动IP的支持 |
4.4.3 仿真环境与参数 |
4.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乒乓移动的预测式快速无缝切换算法 |
5.1 常规的切换 |
5.2 乒乓移动切换算法 |
5.2.1 预测移动节点返回时间 |
5.2.2 离线倒计时 |
5.3 仿真与性能评估 |
5.3.1 提出的切换算法与常规切换算法 |
5.3.2 仿真环境和参数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7)移动IP网络自适应的分层移动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移动IP的产生 |
1.1.2 移动IP的标准化历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研究 |
1.2.2 研究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及章节内容 |
1.3.1 主要创新之处及其意义 |
1.3.2 论文的主要章节及其主要内容 |
第2章 移动IP技术 |
2.1 移动IPv4技术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基本操作流程 |
2.2 移动IPv6技术 |
2.2.1 移动IPv6的基本操作 |
2.2.2 与移动IPv4的比较 |
第3章 移动性管理 |
3.1 移动性管理的基本描述 |
3.2 移动性管理分类 |
3.2.1 按管理机制分类 |
3.2.2 按移动类型分类 |
3.2.3 按覆盖范围分类 |
3.3 宏移动性管理 |
3.4 微移动性管理 |
3.4.1 Cellular IP(蜂窝IP) |
3.4.2 HAWAII IP |
3.4.3 EMA |
3.4.4 TeleMIP |
3.5 分层移动性管理 |
3.5.1 移动IPv4中的分层移动性管理 |
3.5.2 移动IPv6中的分层移动性管理 |
3.5.3 区域移动IPv6 |
3.6 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 |
3.6.1 MPLS技术概要 |
3.6.2 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4章 自适应的分层移动性管理 |
4.1 模糊逻辑推理 |
4.1.1 模糊逻辑理论 |
4.1.2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基本原理 |
4.2 基于模糊推理的自适应分层移动性管理方案 |
4.2.1 方案描述 |
4.2.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3 实验分析及性能评估 |
第5章 总结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MATLAB仿真程序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2 MPLS、移动IP 和移动路由器技术 |
2.1 多协议标记交换 |
2.2 移动IP 技术 |
2.2.1 移动IP |
2.2.2 层次移动IP |
2.3 移动路由器技术 |
2.3.1 前缀范围绑定更新协议 |
2.3.2 移动路由器隧道协议 |
2.3.3 NEMO 协议支持 |
2.4 基于MPLS 的移动IP 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MPLS 的移动IP 技术实现方案 |
3.1 主要思想 |
3.2 基于MPLS 的移动IPv4 方案 |
3.2.1 关键概念 |
3.2.2 处理过程 |
3.2.3 动态路由协议支持 |
3.2.4 有关安全方面的考虑 |
3.3 基于MPLS 的移动IPv6 方案 |
3.3.1 关键概念 |
3.3.2 移动报头与消息格式 |
3.3.3 处理过程 |
3.3.4 动态路由协议支持 |
3.3.5 有关安全方面的考虑 |
3.4 基于MPLS 的移动IP 路由优化方案 |
3.4.1 关键概念 |
3.4.2 路由优化扩展消息 |
3.4.3 处理过程 |
3.4.4 有关安全方面的考虑 |
4 基于 MPLS 的 VPN 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MPLS 的VPN 体系结构 |
4.3 基于MPLS 的L2 VPN 技术 |
4.3.1 关键概念 |
4.3.2 基于MPLS 的L2 VPN 优势 |
4.3.3 Martini 方案 |
4.3.4 Kompella 方案 |
4.3.5 CCC 方案 |
4.3.6 VPLS 方案 |
4.4 基于MPLS 的L3 VPN 技术 |
4.4.1 关键概念 |
4.4.2 基于MPLS 的VPN BGP 扩展实现 |
4.4.3 基于MPLS 的VPN LDP 扩展实现 |
4.5 基于MPLS 的VPN 性能分析 |
5 实验与分析 |
5.1 NS-2 简介 |
5.2 MPLS 模块简介 |
5.3 移动IP 模块简介 |
5.4 MRoMPLS 模块设计 |
5.5 仿真过程与性能分析 |
5.5.1 测试代码 |
5.5.2 可行性验证 |
5.5.3 数据转发性能分析 |
5.5.4 隧道负荷性能分析 |
5.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9)浅谈基于移动IP的移动通信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移动IP技术及其扩展技术概要 |
三、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的研究 |
1. 基于MPLS的移动IPv4隧道 |
2. 基于MPLS的带有路由优化的移动IPv4隧道 |
3. 基于MPLS的移动IPv6绑定更新 |
4. 基于MPLS的分级移动IP隧道 |
四、本文小结 |
(10)基于MPLS的移动I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移动IP和MPLS的工作原理 |
1.1 移动IP工作原理 |
1.2 MPLS工作原理 |
2 移动IP技术与MPLS的融合 |
2.1 基于MPLS标记交换路径的移动IP网络模型[2] |
2.1.1 标记路径的建立和注册的过程 |
2.1.2 数据包的传递过程 |
3 多MPLS网络方案和基于MPLS的移动IP路由优化 |
3.1 多MPLS网络[3] |
3.2 基于MPLS的移动IP的路由优化[5] |
4 结语 |
四、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全IP物联网异构融合与移动管理性研究[D]. 银奕淇. 南华大学, 2014(02)
- [2]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J]. 赵晶.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4)
- [3]基于MPLS的移动组播研究[D]. 王丽莉.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4]标地分离体系架构下基于标签交换的移动切换技术研究[D]. 韩维.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2)
- [5]MPLS和移动IP的结合应用[J]. 吕学文.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0(08)
- [6]微移动MPLS快速切换技术的研究与仿真[D]. 宋利雪.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10(08)
- [7]移动IP网络自适应的分层移动性管理[D]. 赵红. 浙江工业大学, 2009(S1)
- [8]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研究[D]. 宋俊珂. 河南理工大学, 2009(03)
- [9]浅谈基于移动IP的移动通信系统优化[J]. 朱伟嘉. 信息通信, 2008(06)
- [10]基于MPLS的移动IP研究[J]. 贾宗璞,宋俊珂. 通信技术,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