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阜市构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贤君[1](2014)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健康公平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公平”理念,即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既是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理论问题,又是解决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实际问题。本文以我国新农合制度运行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中“公平”核心价值目标出发,从制度供给方、制度需求方以及利益相关方,综合判断新农合制度体系下公平性的制约因素,科学提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理论及对策——强调健康公平。按照健康公平理念下新农合制度目标价值与框架研究、农户健康平等状况的量化评估、新农合制度的公平性评估、新农合制度的公平性作用机理研究、新农合制度健康公平机制的创新研究五个研究内容,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提出对新农合展开公平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介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路径,指出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回顾。利用文献法回顾了新农合制度在筹资、资源配置、补偿等方面的公平性研究。第三章为研究目标与界定部分。以健康公平为价值导向,展开新农合公平性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并界定研究边界。第四章为基础研究部分。在引入健康量化方法健康质量指数QWB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基础上,对2004-2011年全国CHNS农民健康数据展开量化并分析。同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健康意识和不同新农合制度下的农民健康差异,找出可能影响农民健康的因素。第五章为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研究。该部分以新农合制度运行不平等为切入点,以2004-2011年全国CHNS农民健康基础数据为对象,以集中指数为方法,研究新农合制度在筹资、补偿和卫生资源配置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同时以桑植县为个案,实证分析该县实施新农合全报销补偿模式后不同人群受益的不公平。第六章为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对健康的作用研究。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以农民健康及其健康公平为结果导向,探讨影响农民健康公平的新农合制度因素以及相关人口学、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因素。第七章为制度改进探索。从新农合制度改进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为两大内容,提出了一定的参考建议。第八章为总结部分。该部分总结了全文并提出后续的研究方向。全文从公平性这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价值目标,采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新农合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新视角、新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提出的健康公平理念,一定程度上可转变新农合工作思路,从重视经济绩效转变到注重健康绩效问题上来。
钱学龙[2](2011)在《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对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简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进辽阳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辽阳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从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农业机械化主导因素、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农业机械化经济性等方面分析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根据上述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论文以建国初期为起点,通过“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1989年以来4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1989年以后,又分为3个阶段,即:改革与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分析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研究了辽阳市农机服务模式,对农机大户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如何创新提出了四个机制:建立产业化经营机制;建立社会化服务机制;建立系统化支撑机制和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论文通过对灰色关联分析法、因素比较分析法、客观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的对比分析,认为逐步回归分析法更为适合。应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软件SPSS,采用自后淘汰变量(消元)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人均科研经费每增加100元,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可以增加0.0168kW/hm2。确定了影响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分析了原因。论文对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对辽阳市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讨论了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主观指标法、贡献有无比较法和数学模型法。又具体讨论了数学模型法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C-D生产函数法)、索洛余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在选择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软件SPSS,采用自后淘汰变量(消元)法建立了测算模型,根据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公式用两种数据采集方法测算出辽阳市2003—2008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39.60%,2000—2009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39.24%,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际分析。以辽阳县为例做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辽阳县2002—2009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40.37%。造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较高的原因是辽阳市近几年购置了多种农机具,并且购置数量很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初步定量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模型。之后,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别对线性回归模型和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边际效应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投入每增加1元,第一产业总产值可以增加3.717元/hm2。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单位农业机械总动力或资本投入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第一产业总产值的相应增加额分别为0.888和0.099。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分析了辽阳市农机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研究了农机产业化发展方向,探索了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为辽阳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宁[3](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臧得顺[4](2010)在《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将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置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之中进行经济社会学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视角。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始于农村的中国经济改革,必将深化于下一步的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中。农地产权制度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下一步的农村改革。而现有的理论困境是:经济学和法学的“产权是一束权利”命题好似一种真空中的“理想类型”,在农地产权制度问题上解释乏力。运用经济社会学“产权是一束关系”命题对农地产权制度在真实世界中的配置进行研究是改革实践对理论创新的一种迫切要求。本研究始终围绕“市场进程中社会结构性要素如何界定农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利型乡村精英”、小农的“钟摆式理性区间”和“培育社会型政府”(针对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等新概念,以期对经济学和法学的“权利产权”理论在农地产权问题上进行补充甚或是替代解释。从结构上讲,本研究共有导论、结论和六章内容:导论部分,提出问题并交代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并简单介绍了实地调查的个案村落——鲁、鄂四村及其所在县、镇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为理论分析,主要对以往关于产权制度的经济学视角和法学视角的研究文献做了综述并指出其不足,然后梳理了社会学视角的研究观点,明确了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为周雪光的“关系产权”命题,提出本研究“关系地权”的核心概念,区分了“关系地权”的四种类型和四种原则,并给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命题、四个分命题和另一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第二章是历史分析,对晚清以降的中国农地制度从思想小史和制度小史的层面进行了历时意义上的追溯,从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一直到当代中国《物权法》的颁布;第三到六章为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就笔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分臧村、金村、朴村和桥村四章整理分析了18个具体的农地事件案例,针对前面的理论命题进行经验验证;其中,在对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分析中,四个案例村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由第三章臧村案例引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由第四章金村的材料探讨“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的分化由来,由第五章朴村案例重点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谋利的高明手段,由第六章桥村案例与第五章朴村案例比较分析影响其谋利程度的因素等。最后指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要素之一对当代中国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以“均等原则”为特征的地权分配方式的扭曲和变形作用。最后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简短地对个案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梳理了“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第一条是共时意义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如国家“政府集权和行政分权”(托克维尔)、“地方政府公司化”(戴慕珍和华尔德)、“乡村精英谋利化”、“小农的理性”(斯科特和波普金、舒尔茨);第二条是历时意义上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精英群体功能进行概括的“士绅理论”(吴晗、费孝通、张仲礼)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地方精英理论”(黄宗智、杜赞奇)。本研究就是从这两条线索上进行了理论补充和延伸,提出新时期“谋利型乡村精英”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本个案研究的典型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进一步研究的着力点,最后就农地产权的制度设计为政府决策提出“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的政策建议。
周争艳[5](2008)在《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以山东济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质生活状况大大改善,但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按照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表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5,现在据报告,200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63,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提高了85%,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据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在50%以上,它已经成为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难题,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对其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一、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对济宁市城乡收入比、城乡收入绝对差、城乡收入增长速度差、城乡收入内部差、收入差距的横向比较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等进行了分析。二、客观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形成因素,文章着重分析了经济发展不足、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经济政策倾斜及市场发育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并深入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济宁市经济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认为在现阶段主要是后者,其消极影响占据主导地位。三、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外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了在济宁市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主要是阐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对策。从而在确保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李云[6](2007)在《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与探讨》文中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新区的发展经历了开发区启动和综合发展两个阶段,逐渐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形式。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后,各城市新区的建设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论文的第一、二章:通过对城市新区发展基础理论的综述,总结得出城市新区发展的理论研究集中于下述三个方面:(1)对城市形态,特别是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研究;(2)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经济增长、社会演变和环境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如工业园区和卫星城的动力机制、演变规律、发展趋势等;(3)对城市空间疏散与拓展(即郊区化)方面的研究。并在评述国内外城市新区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城市新区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论文的第三章:以山东省内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宁、枣庄等6个设区城市,荣成、寿光、曲阜、邹城等10个县级市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新区发展的现状,提出3种分类方法,总结出城市新区发展在吸引投资、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城市功能完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归纳出城市新区发展上的主要问题。论文的第四、五章:明确提出城市新区进一步发展的六大定位,提出了实现山东省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八项对策。
张国华[7](2006)在《衡阳市农民收入状况、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民收入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分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寻求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衡阳市是一个以传统粮猪产业为主的农业大市,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衡阳市农民收入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衡阳市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衡阳市农民收入现状并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民收入增速不稳定、收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区域差别日益明显、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贫富不均,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内部长效机制有待建立。本文通过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观察农民收入状况和变化趋势,认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性原因,政策和体制的影响是主导型因素,收入结构的变化是关键因素,农产品价格、市场、人才等等因素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息息相关,解决农民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入手。通过解剖衡阳市农业和农村现状,透视衡阳市农民收入增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认为农民就业不充分是资源性根源,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是产业性根源,农产品商品率不高是市场性根源,政府对农业扶持不够是政策性根源等等,并以此探索促进衡阳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大思路,积极寻求解决农民问题的治本之策,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全方位调整农村各项政策,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要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搞好农业信息技术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创新体制、提高农民素质来推进科技进步,通过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劳务培训和输出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社会发展环境、完善社会市场化服务体系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确保衡阳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李彩红[8](2006)在《农村财务与财政体制分立的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模式的建立,即宏观财务从财政体制中分离是一项宏观体制的重大改革。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市场经济决定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投入企业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农村经营性集体资产投入企业同样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虽然我国宪法规定各乡镇政府不允许成为代表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乡镇政府确实拥有了集体资产管理的权利,即成为集体资产实质产权的拥有者。由于政府具有实际的集体资产管理权和经济社会管理的政治权两种权力,具有了集体资产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双重身份,市场经济要求“政资分离”“政企分离”。农村经营性集体资产的营利性要求农村的财务资金独立运转以追求经济效益;而农村基层组织为供应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受益对象的社会公共品所支付的资金,则应从财务资金中独立出来,追求社会效益。为农村提供公共物品本应是政府的职能,属于政府财政范围内的事项,但在实际中,农村基层组织承担了这一职能,成为政府在农村的派出机构。虽然从当前法规建设、财政体制等方面看,农村基层组织并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体系,但实质上却已承担了国家在农村的财政职能,即承担了农村行政管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任务,这部分资金的占用并没有像城市居民一样由政府财政出资,而是由村组织从集体经济收入中出,从而挤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为提供农村公共物品使用的这部分资金就具有“财政”性质,我们称它为财政资金,本文讨论的“农村财政”就是从财政职能上来定义的,而不是现行的五级财政体制中的乡镇财政。从这一方面来看,在农村资金的运动过程中就出现了农村财务与财政不分的问题,这就形成了农村财务与财政分立的现实基础。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农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些制度没有同步建立起来造成的,因而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就是进行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借宏观财务与财政分离的契机,建立我国科学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治、社会管理体制,是摆在农村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农村财务与财政的
秦宏[9](2006)在《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之演变及其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农村非农化、城镇化已成为沿海地区各级政府经济工作的中心。但是发展到今天,沿海地区农业的现实是普遍的小规模兼业经营,这一现状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背道而驰的。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下,改变农户小规模兼业的现状,促使农户彻底分化,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以及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学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农户动态分化与农业现代化、非农化、城镇化相衔接,如何促进资源在农业、非农业部门合理流动,制定综合的农村发展政策(调整就农业论农业的政策),对于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化解沿海地区城乡矛盾,促进区域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乃至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发达国家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找出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形态和特征,归纳、总结农户分化演变趋势,透过这一演变趋势,探寻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的内在关系;对当前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制约三者协调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因素;通过对沿海地区几个典型发展模式的利弊进行剖析,探寻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创新促进三者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全文共由八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阐明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相关理论。本章在对农户分化、非农化和城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农户分化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一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对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的发展进行了考察。第三章,发达国家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启示。本章分别对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分别对三个国家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发达国家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启示。第四章,我国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历史及现状。本章分别对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
孔凡文[10](2006)在《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应包括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城镇化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提高、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等方面。城镇化发展质量则主要表现在城镇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建立,城镇管理的加强等方面。中国城镇化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目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本研究根据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对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并对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进行了预测。本研究建立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对中国城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方式、人居环境、城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质量评价。本研究分别论述了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中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状况,提出了提高中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的主要措施。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加快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重视和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使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相协调,从而真正提高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二、曲阜市构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阜市构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健康公平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路径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路径 |
1.3 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3 不足之处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公平的概述 |
2.1.1 机会公平(起点公平) |
2.1.2 过程公平(程序公平) |
2.1.3 结果公平(分配公平) |
2.2 新农合制度的公平性 |
2.2.1 筹资公平性 |
2.2.2 配置公平性 |
2.2.3 补偿公平性 |
2.2.4 新农合农民健康受益结果 |
2.3 小结 |
第3章 研究的价值目标与研究界定 |
3.1 新农合制度的价值目标:健康公平 |
3.2 健康公平理论概述 |
3.2.1 健康公平的基本内容 |
3.2.2 影响健康不公平的因素 |
3.3 本研究范畴的界定 |
3.3.1 研究的侧重点 |
3.3.2 研究的数据来源 |
3.4 小结 |
第4章 健康公平理念下新农合制度公平性的基础研究 |
4.1 健康与健康测量方法 |
4.1.1 健康概述 |
4.1.2 健康测量方法 |
4.2 农民健康状况分析 |
4.2.1 健康量化问题 |
4.2.2 农民健康状况基本情况 |
4.3 与农民健康相关的研究变量 |
4.3.1 新农合制度因素 |
4.3.2 人口学变量特征 |
4.3.3 经济状况特征 |
4.3.4 社会结构因素 |
4.3.5 健康心理意识 |
4.4 不同农民的健康结果差异比较 |
4.4.1 不同新农合体制下农民的健康比较 |
4.4.2 不同人口特征农民的健康比较 |
4.4.3 不同经济状况农民的健康比较 |
4.4.4 不同社会背景农民的健康比较 |
4.4.5 不同健康意识农民的健康比较 |
4.5 小结 |
第5章 新农合制度实施的过程公平问题研究 |
5.1 公平性测量方法 |
5.1.1 公平性测量方法简介 |
5.1.2 CI集中指数法 |
5.2 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性的集中指数分析 |
5.2.1 不同收入水平下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性分析 |
5.2.2 不同受教育水平下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性分析 |
5.2.3 不同医疗需求水平下新农合过程公平性分析 |
5.3 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的案例分析——以桑植县全报销补偿模式为例. |
5.3.1 湘西四县新农合制度补偿模式基本情况 |
5.3.2 桑植县新农合全报销模式公平性的实证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问题对农民健康结果的影响研究 |
6.1 计量方法:混合效应模型 |
6.2 新农合筹资制度对健康及其健康公平的影响 |
6.2.1 新农合筹资额度对QWB的混合效应 |
6.2.2 新农合筹资额度对BMI的混合效应 |
6.3 新农合补偿制度对健康及其健康公平的影响 |
6.3.1 新农合补偿比例对QWB的混合效应 |
6.3.2 新农合补偿比例对BMI的混合效应 |
6.4 新农合资源配置对健康及其健康公平的影响 |
6.4.1 新农合卫生资源(门诊)利用对QWB的混合效应 |
6.4.2 新农合卫生资源(门诊)利用对BMI的混合效应 |
6.5 新农合制度实施对农民健康及其健康公平的影响 |
6.5.1 理论分析与计量模型 |
6.5.2 新农合制度对农民健康及其健康公平的实证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农民健康公平保障体系构建 |
7.1 新农合制度公平保障体系改进 |
7.1.1 新农合制度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
7.1.2 新农合制度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
7.1.3 新农合制度药品供应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
7.2 完善促进社会公平的其他保障体系 |
7.2.1 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
7.2.2 公平的教育体系 |
7.2.3 公平的户籍及相应福利体系 |
7.2.4 先进的健康文化理念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健康公平:新农合制度的终极目标 |
8.1.2 健康状况:缩小可避免的健康差异 |
8.1.3 新农合制度过程公平现状:筹资、补偿、资源利用与分配均存在不平等现象 |
8.1.4 健康结果差异:减小新农合制度过程不公对农民健康不公平的影响 |
8.1.5 全报销模式:新农合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
8.1.6 制度完善:新农合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改革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
1.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
1.2.2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发展机制 |
2.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1.1 50年代初 |
2.1.2 "文化大革命"时期 |
2.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2.1.4 1989年以后 |
2.2 辽阳市农机服务模式 |
2.3 大力发展农机大户 |
2.4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创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研究 |
3.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 |
3.1.1 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
3.1.2 因素比较分析法确定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 |
3.1.3 客观系统分析法揭示变量之间关系 |
3.1.4 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因素的权重 |
3.1.5 回归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相关程度 |
3.2 基于回归分析方法的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分析 |
3.2.1 选择变量和整理资料 |
3.2.2 变量间关系分析 |
3.2.3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
3.2.4 模型预测 |
3.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预测 |
4.1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指标体系的研究 |
4.1.1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定义及指标体系设计基本原则 |
4.1.2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1 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
4.2.2 几种单一的预测模型 |
4.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现状及预测 |
4.3.1 农业机械化装备数量的预测 |
4.3.2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预测 |
4.3.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预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 |
5.1 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的意义 |
5.2 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研究综述 |
5.2.1 主观指标法 |
5.2.2 贡献有无比较法 |
5.2.3 数学模型法 |
5.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 |
5.3.1 测算方法选择 |
5.3.2 C-D生产函数测算模型建立 |
5.3.3 贡献率的测算 |
5.3.4 贡献率测算的另一方法 |
5.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辽阳县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 |
5.4.1 测算模型建立 |
5.4.2 贡献率的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分析 |
6.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效应的经济性表象 |
6.1.1 农民收入的增加 |
6.1.2 粮食产量的提高 |
6.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6.2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线性回归分析 |
6.2.1 线性回归方法的基本模型 |
6.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6.2.3 计算相关系数 |
6.2.4 绘制散点图 |
6.2.5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
6.2.6 参数评估 |
6.2.7 模型预测 |
6.2.8 边际效应分析 |
6.3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 |
6.3.1 C-D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
6.3.2 生产函数模型参数评估 |
6.3.3 模型预测 |
6.3.4 边际效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探索 |
7.1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1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2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
7.1.3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7.2 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措施 |
7.2.1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
7.2.2 农机服务体系发展的几点思考 |
7.3 加强农机产业化发展方向 |
7.3.1 农机产业化发展总体思路 |
7.3.2 农机产业化发展目标 |
7.3.3 农机产业化发展方式 |
7.3.4 发展农机产业化的政策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3)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 “底层研究”的视角:“从下往上看” |
2. 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 |
3. 理论检验取向的扩展个案法 |
4. 操作方法一:深度访谈 |
5. 操作方法二:文献阅读 |
(二) 资料来源 |
1. 访谈记录 |
2. 调查数据 |
3. 民间文本 |
4. 方志档案 |
四、调查的村庄 |
(一) 山东三村:臧村、金村、朴村 |
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2. 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
(二) 湖北一村:桥村 |
(三) 调查村庄的类型分析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二) 简短的评论 |
二、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
(一) 以农地权利为核心的法学研究 |
1. 普罗斯特曼:农地私有化 |
2. 杨一介:农地权利体系建构 |
3. 王小映: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化方向 |
(二) 简短的评论 |
三、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一) 理论溯源:波兰尼的“嵌入”概念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 |
1. 波兰尼:“脱嵌”是一种不可能 |
2. 格兰诺维特:“社会网”与“嵌入理论” |
3.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 |
(二) 国内学者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产权的社会视角 |
1. 理论建构 |
2. 产权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 |
四、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
(一) 学术起点与主体理论框架 |
1. 以“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 |
2. “国家‐社会‐市场”三元理论框架 |
(二) 相关理论资源 |
1. 雷德菲尔德与吉尔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 |
2. 斯科特:“道义经济人”的“弱武器”与“隐藏的文本” |
3. 奥斯特罗姆:资源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
4.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
(三) 本研究的概念、理论命题与分析框架 |
1. 基本概念 |
2. 核心概念:“关系地权” |
3. 理论命题 |
4.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
一、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
(一) 晚清-1949 年建国 |
1. 孙中山: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2. 毛泽东:土地革命论 |
3. 蒋介石:土地很重要但不必改变当前土地占有关系 |
4. 陈翰笙:土地的集中与农民对土地占有的渴求 |
5. 薛暮桥:从生产关系角度、与民族问题结合分析土地问题 |
6. 费孝通: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对土地问题的影响 |
7. 卜凯:中国农业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
8. 梁漱溟:中国土地的三个问题及对策 |
9. 万国鼎:考察古田制度解决现实问题 |
10. 萧铮:不必废除土地的地主所有权制 |
(二) 1949 年-1977 年 |
1. 毛泽东:“跑步”进行农地公有制改造 |
2. 刘少奇:反对过于快速废除农地私有制 |
3. 邓小平:支持“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 |
(三) 1978 年-今 |
1. 对现行农地制度合理性及缺陷的建设性研究 |
2. 提倡进行农地产权国有永佃制改革的观点 |
3. 明确提倡农地产权私有化的观点 |
二、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
(一) 1949 年以前的土地法律 |
1. 1923 年《井冈山土地法》 |
2.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3. 1947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
(二) 1950 年的《土地改革法》 |
(三) 集体化之路:制度框架 |
1. 1956 年《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2. 1956 年 6 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3. 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 |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 |
(五) 改革以来农地政策文件 |
(六) 中国目前的农地法律框架 |
1. 农地的集体所有权 |
2. 耕地的个人使用权 |
3. 农民土地权利的性质和范围 |
4. 宅基地的个人使用权 |
5. 农村土地的征收征用 |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
二、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
(一) 耕地纠纷与耕地流转案例 |
1. [Z01]臧林丘强占金寡妇一垄地:强力原则的传导 |
2. [Z02]潘老师给王寡妇的“额外租金”:“外来人”积蓄社会资本 |
3. [Z03]臧玉旺耕地继承事件:熟人关系和亲缘关系,谁是强关系 |
4. [Z04]臧村集市被王家庄抢走:较量的是村还是人 |
(二) 宅基地买卖案例 |
1. [Z05]宁方明购买四家宅基地:“我为村支书闯开街道” |
2. [Z06]臧德耀盖起了二层楼:“俺家没天井” |
3. [Z07]臧秀勤老人的烦恼:“天井里的电线杆和石碾” |
三、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 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水平流转和垂直继承 |
1. 流转的性质:承包使用权的流转 |
2. 耕地流转中的“关系地权” |
(二) 臧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1. 流转的肇始者:村支书开的头儿 |
2. 宅基地流转市场的边界:村落共同体与成员权 |
3.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机制 |
4.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后果 |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
一、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
(一) 金村“留守派”对“外出派”的榨取:“罚款事件” |
1. [J01]金云峰处世哲学对“外出派”的影响 |
(二) 金村“外出派”对“留守派”的反击:“倒宁事件” |
2. [J02]金氏家族“倒宁扶王” |
二、“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
(一) 原因:为什么总拿土地说事儿 |
1. “种地亏本论” |
2. “取消农业税”封闭了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路径 |
3. “留守派”致富信息的获得渠道 |
(二) 过程:乡村精英援用社会关系网络 |
1. [J03]王旭龙对合作公司的期望和信心 |
2. 项目洽谈过程的特征分析: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
三、案例分析: 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
(一) 项目规模过于宏大使当地政府不敢相信,难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
(二) 项目规划对金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考虑不够充分,难以赢得村民响应 |
(三) 项目进行中没有充分听取村民心声,难以获得村民真心拥护 |
(四) 市场化试验与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型缺乏契合,难以形成合力 |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
一、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
(一) 国家征收:104 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 |
(二) 镇长的心血来潮: “筑巢引凤”修建磁窑大市场 |
(三) 地方政府租赁:从县级工业园到省级经济开发区 |
二、朴村“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
(一) 村民眼中的村干部 |
1. 频繁调整土地,截留征地补偿、出售宅基地 |
2. 京福高速绿化带承包给农户,实行“双向收费” |
3. 多施工程、巧立账目 |
4. 虚报种粮面积、多赚粮食直补 |
(二) 村干部的“辩解” |
[P05]梁会计的“真心话” |
三、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
[P01]贾德水,摩的司机的牢骚 |
[P02]刘长山,太阳能热水器代理 |
[P03]刘自木,“无地白领”的幸福生活 |
[P04]胡永福,“盼望征地到我家” |
四、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
(一) 发牢骚、私下谩骂、耍酒疯 |
(二) 耕地里栽树,为多得征地补偿 |
(三) 集体行动如何可能 |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
一、 桥村征地情况 |
(一) 宜万铁路项目 |
(二) 城东生态新区项目 |
二、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
(一) 区政府政策文件 |
1.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 |
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 |
(二) 乡政府文件通知 |
(三) 村委会贯彻执行能力和村干部的调解功能 |
[Q01]桥村村干部的两难角色 |
三、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
(一) 单独上访 |
[Q02]严学兵的上访之路 |
(二) “聚众闹事” |
(三) 集体上访 |
[Q03]去区政府集体上访 |
四、案例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一、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
(一) 小农的理性: “钟摆式理性区间” |
(二) 乡村精英的谋利化 |
1. “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 |
2. 谋利手段 |
3. 制度原因 |
(三) 地方政府公司化 |
(四) 隐形在场的国家:分权的功能与底限 |
1. 政府与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 |
2. 国家与社会:建立“培育社会型政府” |
二、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1. 鲜活的实地调查资料 |
2. 运用了新视角 |
3. 理论创新 |
(二) 研究不足 |
1. 对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2. 有待获得合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验证支持 |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一) 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 |
1. 农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实行国有永佃制 |
2. 农地所有权下放至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
3. 中国现有国情下农地私有化的风险与弊端 |
(二)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1.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2.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鲁、鄂四村基本情况数据表 |
附录 2:个案村实地调查材料 |
4-1 《宁阳县金氏族谱》续修说明 |
4-2 续修族谱捐资人员名单 |
4-3 土地房屋等关联事项 |
4-4 洽谈文书 |
4-5 金村与韩国合作投资合同书 |
5-1 宁阳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
5-2 关于全县招商引资有关政策的规定 |
6-1 伍家岗区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文件 |
6-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的政府文件 |
6-3 伍家岗区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和村民集中安置的文件 |
6-4 伍家乡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及集中安置管理实施细则 |
6-5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
6-6 严学兵的上访书 |
后记 |
(5)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以山东济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主要研究内容 |
1.2 论文创新之处、难点及研究方法 |
1.2.1 创新之处 |
1.2.2 难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和收入分配理论的现实启迪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 |
2.2 毛泽东的“均中求富”思想 |
2.3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
2.4 科学发展观中的“城乡统筹”思想 |
2.5 现实启迪 |
第三章 山东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
3.1 济宁市概况 |
3.2 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
3.2.1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
3.2.2 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 |
3.2.3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差 |
3.2.4 城乡居民收入的内部差 |
3.2.4.1 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 |
3.2.4.2 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 |
3.2.5 济宁市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横向比较 |
3.2.6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
第四章 山东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探析 |
4.1 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
4.1.1 自然的因素 |
4.1.2 社会历史原因 |
4.1.2.1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
4.1.2.2 农村人口的过度膨胀与劳动力供给充足 |
4.1.2.3 基础教育水准低下与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均衡 |
4.1.2.4 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思想观念的制约 |
4.2 农村整体效益偏低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
4.2.1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增产、增效空间有限 |
4.2.2 农村中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
4.3 尚未完全克服的“城乡二元结构”因素 |
4.3.1 农村缺乏公共财政的长期投入机制 |
4.3.2 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4.3.3 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有待改善,村庄建设规划相对滞后 |
4.3.4 农村医疗设施、专业防治力量和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
4.3.5 城乡教育事业有较大差距,农民综合素质仍然偏低 |
4.3.6 农村文化建设比较薄弱 |
4.3.7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突出 |
4.3.8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
4.4 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 |
4.4.1 垄断行为 |
4.4.2 腐败和违法现象加剧了收入不平等 |
4.5 经济政策倾斜及市场发育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 |
4.5.1 对外开放政策在城市和农村开放程度不同 |
4.5.2 政府对低收入者保障不够,对高收入者调节不力 |
4.5.3 地方政府的政策倾向 |
4.5.4 市场运作不规范,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五章 山东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5.1 适度合理的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
5.1.1 收入差距存在客观必然性,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 |
5.1.2 有利于劳动者和经营者积极性的发挥 |
5.1.3 有利于推动市场需求,促进消费品结构升级 |
5.1.4 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 |
5.2 过大的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
5.2.1 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
5.2.1.1 打击农民积极性,导致农业投入增长下降 |
5.2.1.2 大量耕地用于非农产业 |
5.2.1.3 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5.2.2 影响农村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 |
5.2.3 不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
5.2.4 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
5.2.5 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 |
5.2.5.1 直接造成了消费差距的扩大 |
5.2.5.2 影响经济结构 |
5.2.6 影响社会公平 |
5.2.7 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六章 缩小山东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探讨 |
6.1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1 加大农业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1.2 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 |
6.1.3 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就业问题 |
6.1.4 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
6.2 缩小济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
6.2.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6.2.1.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
6.2.1.1.1 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 |
6.2.1.1.2 培育新型农民 |
6.2.1.2 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
6.2.1.2.1 发展有资源特色的主导产业 |
6.2.1.2.2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并发挥其牵头作用 |
6.2.1.2.3 提高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 |
6.2.1.2.4 培育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
6.2.1.2.5 强化政策扶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
6.2.1.3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
6.2.1.3.1 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
6.2.1.3.2 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
6.2.1.4 设立典型示范村,引导发展农村经济 |
6.2.2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6.2.2.1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
6.2.2.1.1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
6.2.2.1.2 建立城乡发展新体制 |
6.2.2.1.3 开放城乡市场 |
6.2.2.2 积极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 |
6.2.2.2.1 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主体 |
6.2.2.2.2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
6.2.2.2.3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2.2.3 不断健全、完善和强化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
6.2.2.3.1 依法规范分配行为 |
6.2.2.3.2 打破行业垄断,创造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环境 |
6.2.2.4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 |
6.2.2.4.1 进一步普及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6.2.2.4.2 继续探索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6.2.2.4.3 建设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6.2.3 积极调整经济政策 |
6.2.3.1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
6.2.3.2 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概念、术语 |
第二章 城市新区发展基础理论 |
2.1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
2.1.1 “理想城市” |
2.1.2 “带形城市” |
2.1.3 “田园城市” |
2.1.4 “进化中的城市” |
2.1.5 “卫星城镇” |
2.1.6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
2.1.7 “新城市主义” |
2.2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和环境 |
2.2.1 工业化与城市化 |
2.2.2 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2.2.3 空间经济集聚、扩散与都市区发育 |
2.2.4 规模收益、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 |
2.2.5 产业分布与产业布局 |
2.2.6 城市结构模式、城市社区环境和利益受损群体 |
2.2.7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城市和生态城市 |
2.3 国内关于城市空间拓展的理论研究 |
2.3.1 整体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2.3.2 具体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
2.3.3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
第三章 城市新区发展实践述评 |
3.1 国外城市新区发展简述 |
3.1.1 城市美化运动 |
3.1.2 《绿带法》与大伦敦规划 |
3.1.3 郊区化 |
3.1.4 从“卫星城”到“新城” |
3.1.5 巴黎拉德方斯新区 |
3.2 中国城市新区发展回顾 |
3.2.1 嵌入式发展阶段 |
3.2.2 零星发展阶段 |
3.2.3 蓬勃发展阶段 |
3.3 城市新区的实质和定义 |
第四章 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4.1 山东省城市新区分类 |
4.1.1 区位分类法 |
4.1.2 成因分类法 |
4.1.3 功能分类法 |
4.2 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作用 |
4.2.1 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
4.2.2 城市人口集聚的新载体 |
4.2.3 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
4.2.4 疏解老城功能的新平台 |
4.2.5 城市资产经营的新支点 |
4.3 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
4.3.1 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权威性不够 |
4.3.2 建设用地不足与土地利用粗放并存 |
4.3.3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
4.3.4 产业发展总体质量不高 |
4.3.5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创新 |
4.3.6 对保护农民利益重视不够 |
4.3.7 没有处理好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关系 |
第五章 新形势下城市新区发展的综合定位 |
5.1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越平台 |
5.2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基地 |
5.3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积极策略 |
5.4 增强城市集聚效益的关键举措 |
5.5 推动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节点 |
5.6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必由之路 |
第六章 实现山东省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对策 |
6.1 明确城市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
6.1.1 城市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 |
6.1.2 城市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
6.1.3 城市新区发展的新观念 |
6.2 妥善处理影响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重大关系 |
6.2.1 城区拓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
6.2.2 产业园区与新型城区的关系 |
6.2.3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
6.2.4 新区发展与农民利益的关系 |
6.2.5 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
6.2.6 新区与老城的关系 |
6.2.7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6.3 高起点编制和组织实施新区规划 |
6.3.1 搞好研究策划 |
6.3.2 强化新区选址 |
6.3.3 精心编制规划 |
6.3.4 改进和强化规划管理 |
6.4 高标准建设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
6.4.1 大力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
6.4.2 高度重视交通设施建设 |
6.4.3 注重搞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4.4 切实强化园林要化建设 |
6.5 高速度、高质量培育发展新区产业 |
6.5.1 明确发展重点 |
6.5.2 积极招商引资 |
6.5.3 培育产业集群 |
6.6 高水平开展新区资产经营 |
6.6.1 突出抓好新区土地资产经营 |
6.6.2 积极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经营 |
6.7 精心抓好新区中的村庄改造 |
6.7.1 分类开展改造 |
6.7.2 分区加强管制 |
6.7.3 择机分期实施 |
6.8 营造促进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软环境 |
6.8.1 抓紧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
6.8.2 采取更加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 |
6.8.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6.8.4 完善新区中村庄改造的制度和政策 |
6.8.5 加快新区管理体制和体制创新 |
6.8.6 适时调整行政区别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衡阳市农民收入状况、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衡阳市农民收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
2.1 衡阳市概况 |
2.2 衡阳市农村社会经济现状 |
2.3 衡阳市农民收入现状 |
2.4 衡阳市农民收入变化趋势 |
2.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阶段性变化 |
2.4.2 农民收入变化的特点 |
第三章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及问题分析 |
3.1 影响衡阳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 |
3.1.1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3.1.2 政策和体制的影响 |
3.1.3 收入结构的影响 |
3.1.4 价格因素的影响 |
3.1.5 市场因素的影响 |
3.1.6 人才因素的影响 |
3.2 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就业不充分是影响农民增收的资源性根源 |
3.2.2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产业性根源 |
3.2.3 农产品商品率不高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市场性根源 |
3.2.4 对农业扶持不够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性根源 |
第四章 提高衡阳市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 |
4.1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4.1.1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
4.1.2 搞好农村土地流转 |
4.1.3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主导产业 |
4.1.4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
4.1.5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4.2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
4.2.1 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研究 |
4.2.2 利用现代科技,搞好农业信息技术的建设 |
4.2.3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 |
4.2.4 大力创新体制 |
4.2.5 提高农民素质 |
4.3 努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4.3.1 继续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
4.3.2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
4.3.3 促进乡镇企业、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 |
4.3.4 积极组织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 |
4.4 稳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4.4.1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
4.4.2 解决农民生活基础设施 |
4.4.3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
4.5 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服务职能 |
4.5.1 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对农民多予少取 |
4.5.2 营造宽松的社会发展环境 |
4.5.3 完善社会市场化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农村财务与财政体制分立的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和范围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后续研究问题 |
2 农村财务体制与财政体制分立的理论基础 |
2.1 本金、基金分流理论 |
2.2 国家财务论 |
2.3 公共财政理论 |
2.4 农村财务与财政分立和宏观财务与财政分立的共性与个性分析 |
3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资金与财政资金混合运营现状研究 |
3.1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与财政资金运营的现状调查 |
3.2 农村基层组织资金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与财政资金运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农村财务与财政分立的制度设计 |
4.1 制度设计的理论指导 |
4.2 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4.3 基层组织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
5 农村财务与财政分立制度的运作措施 |
5.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5.2 将农村财务资金与财政基金分流运行 |
5.3 明晰集体资产产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5.4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加强监管措施 |
5.5 进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与之做好的工作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9)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之演变及其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相关理论 |
2.1 农户与农户分化 |
2.2 工业化与非农化 |
2.3 城镇与城镇化 |
2.4 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
2.5 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宏观经济社会视角考察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
3.1 英国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 |
3.2 美国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 |
3.3 日本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 |
3.4 发达国家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历史及现状 |
4.1 改革开放前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历史前提 |
4.2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农户分化渊源 |
4.3 当前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形态 |
4.4 当前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特征 |
第五章 我国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演变趋势分析 |
5.1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演变的分析视角 |
5.2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的演变趋势 |
5.3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演变的动力因素 |
5.4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所处的演变阶段判定及其未来演变 |
第六章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6.1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现状对非农化、城镇化的影响 |
6.2 沿海地区城镇化现状对农户分化的影响 |
6.3 沿海地区农村非农化现状对农户分化的影响 |
6.4 制约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因素 |
第七章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分析 |
7.1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模式 |
7.2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 |
第八章 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沿海地区城镇化的道路调整——差异化战略 |
8.2 沿海地区农村非农经济发展的调整 |
8.3 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和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的结构和内容 |
2 城镇化概述 |
2.1 城镇 |
2.1.1 城镇的涵义 |
2.1.2 城镇的特征 |
2.1.3 城镇的类型 |
2.2 城镇化 |
2.2.1 城市化的概念 |
2.2.2 城镇化的实质与内涵 |
2.3 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模式与趋势 |
2.3.1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
2.3.2 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 |
2.3.3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
3 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
3.1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3.1.1 中国城镇化的开端 |
3.1.2 建国以来的城镇化发展进程 |
3.2 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
3.2.1 城镇化进程与城镇发展问题 |
3.2.2 城镇体系与优化布局问题 |
3.2.3 城镇化质量及其衡量问题 |
3.2.4 城镇现代化问题 |
3.2.5 城镇可持续发展问题 |
3.2.6 城镇管理问题 |
3.2.7 促进城镇化的制度改革问题 |
4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研究 |
4.1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4.1.1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第一产业发展的关系 |
4.1.2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第二产业发展的关系 |
4.1.3 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 |
4.2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分析与判断 |
4.2.1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分析 |
4.2.2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
4.2.3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
4.2.4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判断 |
4.3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预测 |
4.3.1 现有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同预测结果 |
4.3.2 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预测 |
5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 |
5.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研究的必要性 |
5.1.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
5.1.2 城镇化质量研究的必要性 |
5.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2.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5.2.3 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方法 |
5.3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 |
5.3.1 中国城镇经济发展评价 |
5.3.2 中国城镇社会发展评价 |
5.3.3 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评价 |
5.3.4 中国城镇生活方式评价 |
5.3.5 中国城镇人居环境评价 |
5.3.6 中国城镇管理评价 |
6 中国大城市发展速度与质量 |
6.1 大城市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6.1.1 大城市能够吸纳更多的人口与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 |
6.1.2 大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引擎、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 |
6.1.3 大城市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
6.1.4 大城市是城市群的主体,是带动城镇化发展的龙头 |
6.1.5 大城市具有国际化功能,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
6.2 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数量和布局分析 |
6.2.1 中国大城市发展数量分析 |
6.2.2 中国大城市发展布局分析 |
6.2.3 中国大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
6.3 中国大城市发展质量——提高城市竞争力 |
6.3.1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及评价 |
6.3.2 我国大城市竞争力评述 |
6.3.3 大城市竞争力提高战略 |
7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速度与质量 |
7.1 中小城市的特点及在城镇化发展中作用 |
7.1.1 中小城市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 |
7.1.2 中小城市发展的潜力大,是大城市的后备军 |
7.1.3 中小城市因地而异,能够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 |
7.1.4 中小城市规模适中,易于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
7.2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 |
7.2.1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数量分析 |
7.2.2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布局分析 |
7.2.3 中国中小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质量分析 |
7.3.1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质量发展状况 |
7.3.2 提高中小城市发展质量的重点措施 |
8 中国小城镇发展速度与质量 |
8.1 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8.1.1 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基底,是城镇化发展的潜力所在 |
8.1.2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基地和桥梁,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 |
8.1.3 小城镇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小城镇发展速度分析 |
8.2.1 中国小城镇数量变化分析 |
8.2.2 东中西部地区建制镇数量发展比较 |
8.2.3 中国小城镇数量发展趋势与重点 |
8.3 中国小城镇发展质量分析 |
8.3.1 中国小城镇发展质量现状 |
8.3.2 中国小城镇发展质量存在的问题 |
8.3.3 提高中国小城镇质量的措施与关键点 |
9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着作及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永久通信地址 |
四、曲阜市构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健康公平理念[D]. 周贤君.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4)
- [2]辽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研究[D]. 钱学龙. 沈阳农业大学, 2011(06)
- [3]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4]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D]. 臧得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5]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以山东济宁市为例[D]. 周争艳. 西北民族大学, 2008(06)
- [6]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与探讨[D]. 李云. 同济大学, 2007(02)
- [7]衡阳市农民收入状况、问题及对策[D]. 张国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1)
- [8]农村财务与财政体制分立的制度设计研究[D]. 李彩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9]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之演变及其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秦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 孔凡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6)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农民论文; 林业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