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男[1](2018)在《pH敏感抗癌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物控缓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世纪70年代初,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功能被开发以来,它就成为纳米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脂质体的研究在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在该研究领域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人们在研究脂质体载体时,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对磷脂膜的嵌合和表面改性上,而对脂质体水相内核的研究有所忽视;在药物联合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在追求更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忽略了对机体副作用等。针对这样的科研现状,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以pH敏感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对脂质体内部水相系统和药物载体内部结构展开相关研究。按照载体结构从单室到多室,负载药物从单一组分到药物组合的顺序制备了一系列pH敏感脂质体药物载体,并研究了不同载体负载相应药物或药物组合后的体外释放表现及癌细胞抑制作用。首先,构建pH敏感不对称脂质体药物载体。利用两亲性分子的自组装特性,使用三氯辛基全氟硅烷(TPS)取代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层成分,从而得到不对称脂质体结构。首先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TPS胶囊,在同一块微流控芯片上,TPS胶囊的体积取决于通过微流控芯片的油水两相流速比,经过实验优化筛选发现油水两相流速比分别为3μL/min和1μL/min可以得到理想的TPS胶囊。当TPS胶囊的单分子层形成之后,磷脂分子1,2-二油酰基磷脂酰胆碱(DOPC)在TPS胶囊表面自组装成外单层,这个过程的稳定性受到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含量过低时,油包水乳液的稳定性差;当表面活性剂含量过高时,磷脂分子的自组装能力受到影响。通过实验优化发现表面活性剂Span 80的质量比为1%时油包水乳液的稳定性效果最佳。随后,利用本文构建的不对称脂质体搭载5-氟尿嘧啶(5FU)对海拉(HeLa)细胞进行治疗,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concentrations of inhibition,IC50)为0.58μmol/L,而纯5FU的IC50值为1.47μmol/L。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不对称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其次,构建含双水相系统pH敏感脂质体药物载体。选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掺杂20 mol%胆固醇(Chol)的磷脂成分作为pH敏感脂质体药物载体,以3 wt%聚乙二醇(PEG,20kDa)和3.35 wt%葡聚糖(dextran,500kDa)两种分子量相差较大的聚合物组成双水相系统,当实验温度在该双水相系统转变温度65℃以下时,由于大分子之间的排斥力作用该双水相系统被分为两相;当实验温度在该双水相系统相转变温度65℃之上时,该双水相溶液转化为均相溶液。阿霉素(DOX)在该双水相系统的各相中分配系数不同,在PEG相中DOX浓度为8.3±0.4μg/mL,在dextran相中DOX浓度为6.2±0.6μg/mL,而DOX在ATPS中的平均浓度为7.5μg/mL,在外界酸性条件刺激下,含有双水相的pH敏感脂质体内药物被分级释放。其中,含有双水相脂质体药物的释放时间比普通脂质体药物延长6 h,该双水相系统的pH敏感脂质体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释放时间,增加癌细胞对药物载体的摄入量,其对HeLa细胞的IC50值为0.018μmol/L是纯药疗效的27.5倍。同时,含双水相脂质体药物载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几乎无毒性。再次,构建pH敏感多区室脂质体药物载体。采用DPPC/20 mol%Chol磷脂成分制备200 nm的分别包裹DOX和丹参酮IIA磺酸钠(STS)的大脂质体(LUVs),随后,将DOX-LUVs(DPPC/20 mol%Chol)和STS-LUVs(DPPC/20 mol%Chol)共同包裹在尺寸为1μm的DOPC/20 mol%Chol的LUVs中,从而形成了多区室化脂质体(MCVs)结构,利用流式细胞仪测试显示制备的MCVs的包封率为55%。DOX和STS在MCVs中的浓度分别为0.49±0.043μmol/mL和0.52±0.026μmol/mL。在DOX对癌细胞的治疗过程中,DOX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而STS与DOX共同存在可以产生协同治疗效果,既能杀死癌细胞同时还能减少DOX对心肌细胞的损伤。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使用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三种蛋白作为凋亡标记来评估STS对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得知,DOX-STS-MCVs对癌细胞抑制率为60%70%的区域,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高达90%以上。最后,同样构建pH敏感多区室脂质体药物载体。在本论文中使用200 nm的LUVs(DPPC/20 mol%Chol)分别搭载水溶性抗癌药物DOX和5FU,随后,用1μm的LUVs(DOPC/20 mol%Chol)将上述两种LUVs包裹起来。在DOX等效浓度为1μmol/L时,DOX-5FU-LUVs的抑制率为65%,而DOX-5FU-MCVs的抑制率为71%,MCVs结构的脂质体药物明显提高了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DOX-5FU-MCVs对小鼠肿瘤生长抑制效果非常明显,在治疗的第22天,DOX-5FU-MCVs组的肿瘤组织体积为519±65 mm3,与对照组的858±373 mm3相比,肿瘤生长减少了40%。H&E染色法对裸鼠主要器官切片进行检测,均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异常或发炎现象。
李心欣[2](2018)在《羟基磷灰石作为新型前体脂质体载体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柔比星,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具有治疗指数高的特点,但是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较强的心脏毒性,也会产生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脂质体制剂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具有很多优点,如靶向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长效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保护包封药物等等,但是脂质体为液体制剂,磷脂在水溶夜中容易氧化水解,药物也易发生渗漏。前体脂质体通常为干燥且流动性良好的固体颗粒,加水溶液水合才会形成脂质体,易于保存更是显着的提高了脂质体的稳定性。常规的前体脂质体载体材料如山梨醇、甘露醇等负载量比较小,往往达不到临床治疗所需浓度,目前,需要一种高效的载体材料能够负载更多的磷脂,从而形成更多的脂质体,而羟基磷灰石(HAP,Hydroxyapatite)尚未报道有人用HAP用做载体研究,它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有很强的吸附和承载能力,而且是人体牙齿和骨骼主要成分,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作为药物载体十分安全,是一种很好的新型载体材料。本文以提高前体脂质体的载体负载量为目的,采用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CTAB模板法三种方法分别合成HAP纳米粒子,结果发现采用CTAB模板法合成的HAP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还有均匀的孔道。考察了CTAB合成羟基磷灰石粉末的流动性较好,休止角为33.25℃,松密度ρ松=0.350,振实密度ρ实=0.405,压缩度=13.58%。其极具引湿性,吸湿率为24.09%。本文采用了喷雾干燥法以甘露醇、乳糖和HAP纳米粒子为载体制备出了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羟基磷灰石作为载体时包封率较高,且载药量为2.45%,与乳糖和甘露醇相比,载药量分别提高了94%和74%,乳糖和甘露醇的载药量分别为1.26%和1.41%。羟基磷灰石作为前体脂质体的载体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其药物的负载量。并对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和优化,得到最佳处方的并进行了验证。对前体脂质体和水合后脂质体进行了基本性质和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方面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多柔比星(Dox)含量的方法,并且采用葡萄糖凝胶法(G-50)来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建立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方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单因素考察了处方对前体脂质体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得到载脂比为4:1、胆脂比1:5,药脂比1:10的最佳处方,制备了前体脂质体达到84.1%的高包封率并且流动性也很良好。通过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的稳定性试验发现,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粒子的吸湿性较强,但是对高温和强光照射不敏感。测定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13.2 nm,PDI为0.197,粒径的范围分布也均匀,测定的Zeta电位值为17.6 mv。体外释放表明,其具有长效、缓释的作用。综上:羟基磷灰石是一种优良的前体脂质体载体材料,能够显着提高药物负载量,为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材料应用于市场提供依据。
王理想[3](2017)在《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的构建及协同抗乳腺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乳腺癌脂质体具有显着降低包埋药物的毒性、提高瘤内滞留的优势,但在改善患者生存时间上依然存在局限。基于以往对抗肿瘤药物瘤内递送规律深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异常致使药物难以被递送至肿瘤深层是脂质体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引入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化作为“微环境调控剂”,借助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叶酸化雷公藤红素微乳作为靶向抗肿瘤“主力”,采用分级装配技术构建一种可层次化“靶向-释药”的脂质复合系统。该递药系统在肿瘤外周一级释放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雷公藤红素微乳:前者修复肿瘤微环境,改善药物递送环境;后者凭借其小尺寸和叶酸化修饰,微乳能够渗透至肿瘤组织深层,并二级释放出雷公藤红素和薏苡仁油,协同并精确地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抗肿瘤疗效。本课题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整合活血化瘀中药和抗肿瘤中药的优势,构建了兼具“肿瘤深层渗透”和“肿瘤精确递送”特性的脂质递药系统,为治疗乳腺癌寻求新突破点,也为中药多组分抗肿瘤脂质体智能化递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表征本章首先制备出叶酸修饰的雷公藤红素微乳,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再对丹参酮ⅡA、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等药物进行脂质体工艺研究;最后将叶酸修饰的雷公藤红素微乳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共同包埋在脂质系统中,多维度表征其理化性质。1.1雷公藤红素微乳(Cel-MEs)与叶酸修饰的雷公藤红素微乳((FA)Cel-MEs)的制备及表征采用一步成乳法制备雷公藤红素微乳与叶酸修饰的雷公藤红素微乳,二者外观均澄清透明,粒径分别为27.32±0.24 nm和38.96±0.32 nm;PDI分别为0.051±0.003 和 0.064±0.008;Zeta 电位分别为-11.0±0.9 mV 和-12.2±1.1 mV;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乳,微乳形态圆整,边缘清晰,分散均匀。1.2丹参酮ⅡA、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等脂质体工艺优化及表征分别采用薄膜分散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方法、各类型磷脂材料、以及丹参酮ⅡA、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等三种包封药物,制备出一系列脂质体,并对脂质-药物之间匹配度进行了分析: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于薄膜分散法,两种脂质体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酮ⅡA;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用纯度为80%蛋黄卵磷脂(EPC)的磷脂包封率最高,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用纯度为92%大豆卵磷脂(SPC)的磷脂包封率最高,丹参酮ⅡA脂质体用50%大豆卵磷脂(SPC)磷脂采用薄膜分散法包封率最高。1.3包埋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脂质体制备及理化表征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同时包埋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脂质复合系统((FA)Cel-MEs/STS-LPs),微乳与脂质材料质量比为1:2和2:1 时,粒径分别98.1±2.4 nm、99.3±1.0 nm;PDI 分别为 0.221 ± 0.012、0.224±0.005。(FA)Cel-MEs/STS-LPs和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Cel/STS-LPs)体外药物释放均符合一级释药方程:两者在释药初期(0-12 h)药物释放速率较快,中后期(12-48 h)速率放缓直至到达平台期。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两种制剂中释放速度均大于雷公藤红素,并且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两种制剂中释放速度相近,48 h累计释放均达到98%以上;雷公藤红素在Cel/STS-LPs中48 h累积释放量显着高于在(FA)Cel-MEs/STS-LPs中的释放量分别为91.5±2.8%、68.3±3.7%。2、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对人源乳腺癌细胞(MCF-7)、人源肺癌细胞(A549)和人源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毒性研究采用MTT法考察了空白脂质体(Blank LPs)、空白微乳(Blank MEs)和包埋空白微乳的空白脂质体(Blank MEs-LPs)对MCF-7及L-02细胞的毒性。Blank LPs 对 MCF-7 及 L-02 细胞的 IC50 分别为 2377.0±425.Oμg/mL、2751.0±566.0μg/mL;Blank MEs-LPs 对 MCF-7 及 L-02 细胞的 IC50 分别为1060.0±105.3μg/mL、718.0±47.4 μg/mL;Blank MEs 对 MCF-7 及 L-02 细胞的 IC50分别为129.0±14.7μg/mL、120.4±12.0μg/mL。此外,采用MTT法考察了游离雷公藤红素(Celastrol)、雷公藤红素微乳(Cel-MEs)、雷公藤红素脂质体(Cel-LPs(SPC))、雷公藤红素混合磷脂脂质体(Cel-LPs(DPPC+SPC))、雷公藤红素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薏苡仁油的混合物(Mixture)、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FA)Cel-MEs)、Cel-MEs/STS-LPs、(FA)Cel-MEs/STS-LPs 对 MCF-7 及 L-02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各雷公藤红素制剂对人源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与Celastrol组相比,Cel-MEs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其24 h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1.046±0.132 μM、0.765±0.127 μM;而 Cel-LPs(SPC)和 Cel-LPs(DPPC+SPC)与 Celastrol 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FA)Cel-MEs、Cel-MEs-STS-LPs 和(FA)Cel-MEs-STS-LPs 与 Mixture各组之间亦无显着差异。同样地,本文还采用MTT法考察了 Celastrol、Cel-MEs、Cel-LPs(SPC)、Cel-LPs(DPPC+SPC)、Mixture、(FA)Cel-MEs、Cel-MEs/STS-LPs和(FA)Cel-MEs/STS-LPs对A549细胞的毒性,各制剂均对A549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雷公藤红素浓度呈正相关。3、叶酸化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的细胞摄取研究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作为荧光材料,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可视化追踪雷公藤红素制剂在MCF-7细胞中的摄取情况。各组研究结果表明,游离FITC荧光强度最弱,FITC与微乳脂质辅料的混合组FITC-mixture强于游离FITC组。游离FITC荧光强度为33.1±0.5,FITC-mixture荧光强度为119.5±11.6提示一定量的辅料能够显着促进荧光探针进入细胞摄取;而FITC微乳(FITC-MEs)和FITC脂质体(FITC-LPs)细胞摄取量则分别是游离FITC组的39.1和39.4倍;微乳经过叶酸修饰后,细胞摄取量又进一步提高了 2.6倍;将叶酸修饰FITC微乳包埋入脂质体后,细胞摄取量是未用叶酸的修饰FITC微乳脂质体的1.6倍。4、采用流式细胞仪考察各制剂组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考察了 Cel、Cel-mixture、Cel-LPs、Cel/STS-LPs、Cel-MEs、(FA)Cel-MEs、Cel-MEs/STS-LPs、(FA)Cel-MEs/STS-LPs 在雷公藤红素浓度为 0.5、1、2.5、5.0μg/mL时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各组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性:Cel-MEs/STS-LPs、(FA)Cel-MEs/STS-LPs在低浓度凋亡率分别为16.8±2.6%、15.5±1.2%;在中浓度凋亡率分别为在51.6±0.2%、50.3±4.1%;在高浓度凋亡率分别为 59.6±2.3%、81.1±0.2%。剂型也可以显着影响凋亡诱导:含相同雷公藤红素浓度的微乳比其脂质体和脂质复合系统更能诱导细胞凋亡。5、3D瘤球模型培养及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体外肿瘤渗透研究本文采用“liquid overlap”法进行体外MCF-7 3D细胞瘤球模型培养经7天培养后得直径为600~700 μm、外观圆整、结构致密、边缘清晰的3D细胞瘤球模型。采用DiO为绿色荧光探针,可视化追踪DiO微乳(DiO-MEs)、DiO脂质体(DiO-LPs)、包埋DiO微乳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DiO-MEs/STS-LPs)、包埋DiO微乳的脂质体(DiO-MEs/LPs)和DiO微乳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混合物(DiO-MEs+STS-LPs)在瘤球内的渗透深度。结果表明,当DiO浓度设定为2.5 μM,考察时间预设为6 h和12 h时,各制剂在细胞瘤球中的渗透均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渗透程度越高。6、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体内抗乳腺癌药效学评价6.1 DiD-LPs与DiD/STS-LPs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情况选用MCF-7荷瘤裸鼠模型考察DiD-LPs与DiD/STS-LPs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腹腔注射DiD微乳及脂质体后,肿瘤部位聚集能力较裸药组均有明显提高,甚至在48 h后,在肿瘤部位仍可观察到微乳和脂质体。其中DiD/STS-LPs组在肿瘤部位聚集最强,其次是DiD-MEs/STS-LPs组,再次是DiD-MEs+STS组,DiD+STS组荧光强度最弱。6.2 Cel-LPs组与Cel/STS-LPs组的体内抗肿瘤药效选用MCF-7荷瘤裸鼠模型,考察Cel-LPs组与Cel/STS-LPs组的体内抗肿瘤药效。体内抗肿瘤结果显示,经过雷公藤红素相关制剂治疗后,相比生理盐水组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尤其是Cel/STS-LPs组肿瘤生长抑制最明显,观察期结束后的离体瘤重最轻。体内免疫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el-LPs组与Cel/STS-LPs组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指标相对于生理盐水组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经Cel-LPs与Cel/STS-LPs治疗后的小鼠血清IFNγ含量未出现裸药治疗后的显着下降情况;其余如IL-2与TGF-β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7、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体内抗乳腺癌安全学评价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上述裸鼠肝功能指标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肾功能指标UA(尿酸)、BUN(血尿素氮)、CREA(肌酐)进行测定,并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裸鼠全血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显示,各给药组的裸鼠肝功能指标(ALT、AST)及肾功能指标(UA、BUN、CREA)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未出现病理性波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各制剂组在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PLT)等血常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经Celastrol和Cel+STS治疗的小鼠肝脏出现急性损伤,但Cel-LPs组和Cel/STS-LPs组未出现炎症情况;其余各制剂组在心、脾、肾、肺等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学变化。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设计的制剂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效果和体内安全性。
郑彬[4](2016)在《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构建、评价及其肠吸收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 E)是从银杏树的干燥叶中提取纯化而成的一种淡黄色粉状物质,化学成分复杂,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眩晕和耳鸣的预防和治疗,市场前景广阔。然而,黄酮醇苷成分水溶性和脂溶性差,口服具有首过效应且难以跨过血脑屏障,因此Gb E普通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脑部分布少,临床疗效大大降低。为了提高Gb E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本文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胆汁盐的前体脂质体给药系统用于口服递送Gb E,并对其体内外特征和肠吸收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P-Gb E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Gb E前体脂质体(Gb E proliposomes,P-Gb E)中三种黄酮醇苷(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和四种萜类内酯(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体外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建立了超速离心法测定P-Gb E复溶后所得Gb E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以有效分离Gb E脂质体复溶液中的游离药物。二、P-Gb E的制备和处方优化。本文采用改良的乙醇注入法结合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了P-Gb E。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成本较低,易于工业化放大。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别考察了处方浓度、蛋黄卵磷脂(Egg yolk lecithin,e PC)投料量、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Na DC)投料量、载体种类和载体投料量对P-Gb E复溶后所得脂质体的粒径、粒度分布、黄酮醇苷包封率和萜类内酯包封率等指标的影响,确定了黄酮醇苷包封率是评价P-Gb E的最重要指标,e PC投料量、Na DC投料量和载体甘露醇投料量是影响黄酮醇苷包封率的三个显着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黄酮醇苷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对P-Gb E的处方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处方为Gb E 200 mg、e PC 225mg、Na DC 67mg和甘露醇735mg。三、P-Gb E的质量评价。本文对最优处方制备的P-Gb E的外观形态、粒径、粒度分布、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放度、体外溶出度、固态特征、初步稳定性和初步安全性进行了评价。P-Gb E为浅黄色粉末,略有一定的腥臭味。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大多为球形。P-Gb E复溶后所得Gb E脂质体的粒径为211.7±5.4 nm,PDI值为0.197±0.012,zeta电位为-27.7±5.5 m V。黄酮醇苷包封率和萜类内酯包封率分别为91.48%±0.77%和96.18%±0.55%。体外释放结果表明,P-Gb E复溶所得的脂质体具有一定的迟释或缓释作用,释药具有p H依赖性,释药行为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以Fick扩散为主。体外溶出结果表明,前体脂质体可以明显增强Gb E在肠道(p H 6.8)中的溶出度。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结果表明,在前体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Gb E与其他辅料e PC、Na DC和甘露醇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而是形成了新的物相,并产生了一些较弱的相互作用,如氢键、范德华力等。恒温加速实验结果表明,P-Gb E在温度40℃及相对湿度75%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Gb 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四、P-Gb E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和准确的同时测定生物样品(大鼠血浆,大鼠肝、肾、脾、心、肺和脑六种组织以及大鼠肠灌流液)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er,UPLC-MS/MS)方法。以花旗松素为内标,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生物样品中七种待测成分进行提取,经Waters BEH C18柱(2.1 mm×50 mm,1.7μm)色谱分离后注入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质谱检测系统采用电喷雾离子(Electronic spray ion,ESI)源,正离子检测方式,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下检测七种成分和内标。根据FDA和SFDA的相关规定,对大鼠血浆,大鼠肝、肾、脾、心、肺和脑六种组织以及大鼠肠灌流液的分析方法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对专属性、线性、最低定量限(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LLOQ)、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以及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五、P-Gb E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建立的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UPLC-MS/MS方法,对P-Gb E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与Gb E相比,除白果内酯外,P-Gb E中其他六种成分的Cmax、Tmax、T1/2、AUC0–∞和MRT0–∞均显着增大(P<0.05),P-Gb E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P-Gb E的AUC0–∞与Gb E的比值)分别为2.45、2.11、2.64、2.03、3.33和2.94,表明前体脂质体具有降低Gb E在胃肠道的吸收速率、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作用。六、P-Gb E的组织分布研究。通过建立的同时测定大鼠肝、肾、脾、心、肺和脑六种组织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UPLC-MS/MS方法,对P-Gb E的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除肾以外,P-Gb E中七种成分大多数分布于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肝、脾和肺组织中。与Gb E相比,P-Gb E中七种成分在肝、脾、心、肺和脑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着增大(P<0.05),在肾中的AUC显着减小(P<0.001),表明前体脂质体显着提高了Gb E在肝、脾、心、肺和脑组织中的分布。P-Gb E中三种黄酮醇苷成分的相对摄取率(P-Gb E的AUC与Gb E的比值)从大到小依次是脑、肺、脾、心、肝和肾,四种萜类内酯成分的相对摄取率从大到小依次是脑、肺、心、脾、肝和肾,显示前体脂质体具有一定的脑、肺组织靶向性,表明前体脂质体具有跨血脑屏障的能力。七、P-Gb E肠吸收机理的研究。通过建立的同时测定大鼠肠灌流液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UPLC-MS/MS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对P-Gb E的肠吸收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四个肠段中,除白果内酯外,P-Gb E中其他六种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Absorption rate constant,Ka)和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均显着大于Gb E(P<0.05),P-Gb E中槲皮素等七种成分的Ka值大小顺序是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表明前体脂质体可以显着提高Gb E在肠道的吸收,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和回肠。综上所述,将Gb E制备成前体脂质体后,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体内靶向性和跨血脑屏障能力均得到了显着改善。因此,作为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含胆汁盐的前体脂质体剂型是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跨血脑屏障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本研究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刘星星,张海燕,杨明[5](2013)在《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目的综述近年来脂质体的常用制备方法及其新技术,为脂质体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脂质体传统制备方法有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复乳法及溶剂注入法等;脂质体工业化制备方法有热熔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和超临界逆相蒸发法。结论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贾竞夫,忻娜,王燕,赵亚平[6](2013)在《脂质体前体的制备及其在食品营养物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药物和食品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存在稳定性差的缺点。脂质体前体的制备可有效克服这一问题,同时在保持给药过程中微粒的完整性、提高营养物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促进营养物胃肠吸收、促进营养物膜渗透能力、药物动力学等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介绍近年来脂质体前体的制备方法和特点以及其在食品营养物方面应用的进展,以期为脂质体前体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平[7](2012)在《不同载体和前体脂质体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和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不同载体材料和工艺的筛选,改善盐酸小檗碱在胃肠道的吸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四种不同处方的胶囊剂:盐酸小檗碱普通胶囊、复方胶囊、壳聚糖胶囊和前体脂质体胶囊。以盐酸小檗碱普通胶囊为对照,以体外释放度和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四种盐酸小檗碱胶囊体外释药和体内吸收情况的不同,筛选出可有效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载体材料,并为新的给药系统-前体脂质体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分别以淀粉、木香水提物、壳聚糖为载体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三种不同的盐酸小檗碱胶囊剂,建立HPLC测定不同胶囊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2)采用载体沉淀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SephadexG-50凝胶柱层析法,以PBS(pH7.0)为洗脱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10%Triton X-100乙醇溶液破膜,用HPLC去分别测定脂质体总药物量和游离药物量,计算包封率。并对前体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初步稳定性进行了考察。(3)采用转篮法对四种不同胶囊剂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释药情况进行考察,并对不同处方胶囊剂在不同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进行释药模型拟合和相似性评价。(4)建立大鼠血浆中小檗碱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并对大鼠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四种不同胶囊剂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用药动学软件Kinetica4.4处理,计算单次口服给药后四种胶囊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SPSS16.0对四种胶囊的药动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1)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三种不同胶囊剂中盐酸小檗碱的释放情况为:在人工胃液中,复方胶囊释放较慢,壳聚糖胶囊释放最快,说明壳聚糖可以促进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释放;人工肠液中,盐酸小檗碱在复方胶囊与普通胶囊中的释放具有相似性,壳聚糖胶囊具有特有的释放曲线,释放速度明显加快,也表明壳聚糖可以促进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释放。(2)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三种胶囊药动学参数除达峰时间外,差异均不显着,木香水提物不能促进盐酸小檗碱的吸收,壳聚糖虽能促进小檗碱的溶出吸收,体内达峰时间显着缩短,血药浓度提高,但是体内消除也加快,生物利用度并未提高。(3)前体脂质体作为新型载体,经工艺研究得到其最佳处方为:磷脂药物比为8:1,磷脂胆固醇比为4:1,载体磷脂比为2:1。制得三批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为流动性好的淡黄色颗粒。休止角为34.8°,包封率为38.68%,平均粒径为741.9nm,制备工艺稳定可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高湿及光照环境下不稳定,故应选择避光、防湿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储藏和运输。(4)盐酸小檗碱在前体脂质体中体外释药较慢,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人工胃液中20h累计释放41.7%,经模型拟合符合Higuchi方程,人工肠液20h累积释放84.1%,经模型拟合符合威布尔(Weibull)方程。(5)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生物利用度相对普通胶囊生物利用度为123.7%,相对空白前体脂质体组生物利用度为157.72%,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与前三种胶囊相比,生物利用度分别为普通胶囊的1.24倍、复方胶囊的1.58倍、壳聚糖胶囊的1.6倍,说明前体脂质体可以促进小檗碱体内的吸收,增加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结论通过对盐酸小檗碱四种胶囊剂的体外释药情况和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发现壳聚糖作为载体材料可以促进小檗碱的释放和吸收,但不能显着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而新的给药系统--前体脂质体可以促进小檗碱的释放吸收,并能显着提高小檗碱的体内生物利用度。同时因能制成固体剂型可避免液态脂质体容易水解、聚集沉淀和造成药物渗漏,稳定性差等弊端。
仲跻云,陈梁,杨肖斌[8](2012)在《口服用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前体脂质体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促进口服吸收机理及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前体脂质体提供理论依据。
刘玉珍[9](2010)在《薏苡仁油脂质体的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胶囊制备技术,脂质体技术在改善脂溶性营养物的水溶性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作为一种定向药物载体,脂质体能够把药物输送到靶部位。薏苡仁油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生理活性功能,薏苡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易被氧化,从而降低其营养和生物效价。本课题旨在研究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薏苡仁油脂质体,并考察均质前和均质后的脂质体悬浮液的质量评价及稳定性;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考察其特性;同时进行薏苡仁油脂质体悬浮液的体外释放研究。以包封率、粒径、制备初期和室温静置一天后的外观为指标,对以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壁材制备的脂质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蛋黄卵磷脂对薏苡仁油的包埋效果相对较好。选取蛋黄卵磷脂作为薏苡仁油脂质体的主要壁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薏苡仁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水化温度45℃,乙醇用量2.0ml,水化时间20 min,超声强度90%;最佳配方为:蛋黄卵磷脂浓度20 mg/ml,蛋黄卵磷脂、薏苡仁油与胆固醇的质量比3:2:1,磷酸缓冲液pH值6.7,磷酸缓冲液用量50 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薏苡仁油脂质体包封率为76.34%,载量为25.68%,平均粒径为207.4nm。选取35 Mpa均质压力对薏苡仁油脂质体进行均质处理,并对均质前和均质后的薏苡仁油脂质体悬浮液进行质量评价,以外观、T500nm、pH值、丙二醛含量和保留率为指标进行稳态化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前后包封率均在70~80%之间;外观为乳白色、均一,对照组空白脂质体均质前后外观为透明、均一;电镜照片显示脂质体呈类圆形;平均粒径分别为207.4 nm和198.9 nm,Zeta电位分别为-36.43 mV和-27.25 mV;薏苡仁油脂质体双分子层的稳定性与贮存温度密切相关,4℃避光保存稳定性较好,但均质后稳定性有所下降。选择聚乙二醇(分子量4000)为最佳冻干保护剂,聚乙二醇与蛋黄卵磷脂的质量比为4:1,成功制备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外观饱满、致密平滑、颜色均匀,25℃蒸馏水复水水化后包封率为48.57%,薏苡仁油包封率的保留率达到80.25%;冻干前和复水后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60.6 nm和286.2 nm。考察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的特性,扫描电镜观察到前体脂质体的颗粒分布较均匀,结构完整,成圆球形,表面比较光滑;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得到未添加和添加聚乙二醇的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的主相转变温度分别为82.76℃和77.02℃,添加聚乙二醇后相转变温度有所降低;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空白前体脂质体、未添加和添加聚乙二醇的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的衍射图谱特征峰相同,只是峰强度有些差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蛋黄卵磷脂的极性头基和聚乙二醇之间发生了作用,形成氢键,这与“水置换”假说一致。对薏苡仁油溶解液、薏苡仁油脂质体悬浮液和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包覆薏苡仁油脂质体悬浮液进行体外释放实验。累积释放曲线表明:脂质体具有缓释效果,聚乙二醇包覆薏苡仁油脂质体的长效缓释效果更加明显;释放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薏苡仁油脂质体和聚乙二醇包覆薏苡仁油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而薏苡仁油溶解液的体外释放规律更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宋涛[10](2010)在《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冻干粉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六味地黄汤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等6味中药组成,是祖国医学“滋补肾阴”的经典代表名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主要具有治疗肾阴虚、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等作用。光合细菌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在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时候可显着提高动物的存活率,增强抗病力。并具有抗辐射、调节机体免疫活性和生物转化功能。因此近年来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倍受关注。本研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方剂有机地结合,进行中药现代复方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探索性地将光合细菌引入到经典方剂六味地黄汤中,利用光合细菌自身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物转化功能,从而提高了药物疗效。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六味地黄光合细菌代谢液干燥成质地疏松,溶解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生物制剂。本研究对六味地黄生物制剂不同干燥方法进行了考察。用减压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干燥六味地黄汤光合细菌液。用HPLC法检测不同方法干燥后药物中丹皮酚和没食子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减压干燥法干燥样品后,无论是丹皮酚的损失率还是没食子酸的损失率,均明显高于真空冷冻干燥法干燥的样品。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大限度地保证六味地黄生物制剂中丹皮酚和没食子酸的含量。用不同方法干燥后的药物做果蝇寿命实验,对其进行药效学考察。以果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为指标,对不同干燥方法对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延长果蝇寿命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能够较大限度地保持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延长果蝇寿命的时间。对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了考察,以外观、色泽、复溶时间、含水量为指标,对冻干保护剂的种类,保护剂的用量,预冻温度,预冻时间,液层厚度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到了色泽均匀,质地细腻、表面光洁,复溶性好,含水量符合标准的冻干产品。对冻干产品进行了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考察。
二、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H敏感抗癌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物控缓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1.2.1 脂质体的组成 |
1.2.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2.3 脂质体的分类与表征 |
1.3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及发展 |
1.3.1 脂质体药物的制备 |
1.3.2 脂质体药物的运输方式 |
1.3.3 脂质体药物载体的应用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对称脂质体的制备 |
2.3.2 巨型脂质体的制备 |
2.3.3 大型脂质体的制备 |
2.3.4 多室脂质体的制备 |
2.3.5 脂质体药物的体外释放实验 |
2.3.6 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
2.3.7 细胞毒性的评价 |
2.3.8 脂质体药物载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实验 |
2.3.9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验 |
2.3.10 HeLa肿瘤裸鼠动物模型实验 |
2.4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 显微镜测试方法 |
2.4.2 荧光光谱分析 |
2.4.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4.4 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分析 |
2.4.5 流式细胞术 |
2.4.6 蛋白凝胶电泳 |
第3章 pH敏感不对称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对称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
3.2.1 制备不对称脂质体的实验优化 |
3.2.2 不对称脂质体的表征 |
3.3 不对称脂质体中药物的释放实验 |
3.4 不对称脂质体载药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双水相系统的pH敏感脂质体的制备及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ATPS-PSL的制备与表征 |
4.2.1 ATPS溶液的配制 |
4.2.2 ATPS-GUVs的制备及表征 |
4.2.3 ATPS-LUVs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
4.3 DOX-ATPS-PSL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实验 |
4.4 DOX-ATPS-PSL载药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DOX和 STS在 pH敏感多区室脂质体中的协同作用及其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DOX-STS-MCVS的制备与表征 |
5.3 DOX-STS-MCVS中药物释放的研究 |
5.4 药物联合在体外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实验 |
5.5 药物联合对心肌细胞毒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DOX和5FU在 pH敏感多区室脂质体中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协同作用研 |
6.1 引言 |
6.2 DOX-5FU-MCVS的制备与表征 |
6.3 DOX-5FU-MCVS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实验 |
6.4 DOX-5FU-MCVS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 |
6.5 DOX-5FU-MCVS在裸鼠动物模型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羟基磷灰石作为新型前体脂质体载体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羟基磷灰石概述 |
1.1.1 羟基磷灰石结构与性质 |
1.1.2 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 |
1.1.3 羟基磷灰石应用及研究进展 |
1.2 前体脂质体概述 |
1.2.1 前体脂质体的分类 |
1.2.2 前体脂质体制备方法 |
1.3 多柔比星概述 |
1.4 脂质体分离方法 |
1.4.1 透析法 |
1.4.2 离心法 |
1.4.3 凝胶过滤法 |
1.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羟基磷灰石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仪器 |
2.2.2 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
2.3.2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的表征 |
2.3.3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的性质 |
2.4 实验结果 |
2.4.1 羟基磷灰石的表征 |
2.4.2 羟基磷灰石的性质考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柔比星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仪器 |
3.2.2 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多柔比星线性关系考察 |
3.3.2 包封率测定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线性考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考察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仪器 |
4.2.2 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4.3.2 单因素考察制备工艺 |
4.3.3 正交优化试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单因素考察 |
4.4.2 正交优化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柔比星前体脂质体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仪器 |
5.2.2 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前体脂质体颗粒理化性质研究方法 |
5.3.2 前体脂质体水合后脂质体理化性质研究方法 |
5.3.3 前体脂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 |
5.3.4 多柔比星脂质体体外释放研究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前体脂质体理化性质结果 |
5.4.2 前体脂质体水合为脂质体理化性质结果 |
5.4.3 稳定性研究结果 |
5.4.4 多柔比星脂质体体外释放结果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的构建及协同抗乳腺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抗乳腺癌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雷公藤红素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的制备及化性质表征 |
第一节 雷公藤红素微乳(Cel-MEs)与叶酸修饰的雷公藤红素微乳((FA)Cel-MEs)的制备及表征 |
第二节 丹参酮ⅡA、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等脂质体工艺优化及表征 |
第三节 包埋雷公藤红素微乳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脂质复合系统制备及理化表征 |
第三章 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细胞水平评价 |
第一节 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对MCF-7的细胞毒性研究 |
第二节 MCF-7细胞对叶酸修饰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的摄取研究 |
第三节 流式细胞术考察各制剂组诱导MCF-7细胞凋亡 |
第四节 MCF-7细胞3D瘤球模型培养及体外渗透深度研究 |
第四章 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体内乳腺肿瘤靶向性、抗肿瘤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一节 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在荷瘤裸鼠的体内分布情况 |
第二节 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体内抗肿瘤药效研究 |
第三节 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安全性评价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构建、评价及其肠吸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前体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
1.1.1 前体脂质体的定义 |
1.1.2 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
1.1.3 前体脂质体的应用 |
1.2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现状 |
1.2.1 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
1.2.2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
1.2.3 银杏叶制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立题依据 |
第2章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仪器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中黄酮醇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中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3 超速离心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脂质体的包封率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中黄酮醇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2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中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3 超速离心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脂质体的包封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和处方优化 |
3.1 仪器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材料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
3.2.2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处方的优化 |
3.2.3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评价指标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
3.3.2 处方优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 |
3.3.4 验证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
4.1 材料和仪器 |
4.1.1 主要仪器 |
4.1.2 材料与试剂 |
4.1.3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外观形态观察 |
4.2.2 粒径、表面电荷和包封率的测定 |
4.2.3 体外释放度实验 |
4.2.4 体外溶出度实验 |
4.2.5 固态特征分析 |
4.2.6 初步稳定性研究 |
4.2.7 小鼠急性毒性研究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外观形态观察 |
4.3.2 粒径、表面电荷和包封率的测定 |
4.3.3 体外释放度实验 |
4.3.4 体外溶出度实验 |
4.3.5 固态特征分析 |
4.3.6 初步稳定性研究 |
4.3.7 小鼠急性毒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 仪器和材料 |
5.1.1 主要仪器 |
5.1.2 材料与试剂 |
5.1.3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溶液的配制 |
5.2.2 分析条件 |
5.2.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5.2.4 方法学验证 |
5.2.5 药代动力学研究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内标物质的选择 |
5.3.2 分析方法的优化 |
5.3.3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5.3.4 方法学验证 |
5.3.5 药代动力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组织分布研究 |
6.1 材料和仪器 |
6.1.1 主要仪器 |
6.1.2 材料与试剂 |
6.1.3 实验动物 |
6.2 实验方法 |
6.2.1 溶液的配制 |
6.2.2 分析条件 |
6.2.3 组织样品的处理 |
6.2.4 方法学验证 |
6.2.5 组织分布研究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方法学验证 |
6.3.2 组织分布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肠吸收机理的研究 |
7.1 材料和仪器 |
7.1.1 主要仪器 |
7.1.2 材料与试剂 |
7.1.3 实验动物 |
7.2 实验方法 |
7.2.1 溶液的配制 |
7.2.2 大鼠空白肠灌流液的制备 |
7.2.3 肠灌流供试液的制备 |
7.2.4 分析条件 |
7.2.5 肠灌流样品的处理 |
7.2.6 方法学验证 |
7.2.7 肠灌流实验方法的优化 |
7.2.8 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方法学验证 |
7.3.2 肠灌流实验方法的优化 |
7.3.3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脂质体前体的制备及其在食品营养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质体前体的制备 |
1.1 载体沉积法 |
1.2 冷冻干燥法 |
1.2.1 乙醇注入-冷冻干燥法 |
1.2.2 薄膜分散-冷冻干燥法 |
1.2.3 载体沉积-冷冻干燥法 |
1.3 喷雾干燥法 |
1.3.1 乙醇注入-喷雾干燥法 |
1.3.2 薄膜蒸发-喷雾干燥法 |
1.3.3 流化床法 |
1.4 乙醇浓缩法 |
1.5 超临界流体法 |
1.6 各种方法的比较 |
2 脂质体前体的应用 |
2.1 疏水性物质 |
2.1.1 薏仁籽油脂质体前体的制备 |
2.1.2 维生素及其衍生物 (脂溶性) 脂质体前体的制备 |
2.1.3 牛血清蛋白脂质体前体的制备 |
2.1.4 辅酶Q10脂质体前体的制备 |
2.2 亲水性物质 |
2.2.1 酶类 (亲水性) 脂质体前体的制备 |
2.2.2 VE |
2.2.3 黄酮类 |
2.2.4 鲑降钙素 |
3 结语 |
(7)不同载体和前体脂质体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和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部分 |
第一章 壳聚糖在药学方面的研究应用 |
第二章 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提高盐酸小檗碱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小檗碱不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
2.2 盐酸小檗碱胶囊剂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 盐酸小檗碱不同胶囊剂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
第一节 大鼠血浆中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对照品及内标溶液的配制 |
2.3 空白样品的采集 |
2.4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2.5 方法学的考察 |
第二节 大鼠口服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后血药浓度的测定 |
1 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药物的配制 |
2.2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
2.3 样品处理及检测方法 |
2.4 大鼠口服盐酸小檗碱三种胶囊剂后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第一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葡聚糖凝胶柱测定脂质体包封率方法的建立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2.2 单因素的考察 |
2.3 正交设计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研究 |
第一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理化性质的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前体脂质体颗粒的理化性质 |
2.2 水合后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初步稳定性的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
2.2 前体脂质体的影响因素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剂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
第一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的体外释药情况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的制备 |
2.2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胶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
第二节 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体内药物动力学初步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灌胃药物的配制 |
2.2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2.3 样品处理及检测方法 |
2.4 大鼠口服盐酸小檗碱前体脂质体后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及数据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口服用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
1.1 液体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
1.2 固体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
1.2.1 减压干燥法 |
1.2.2 喷雾干燥法 |
1.2.3 流化床包衣法 |
2 前体脂质体作为口服药物传递系统的应用 |
2.1 作为蛋白类药物的口服药物传递系统的应用 |
2.2 作为生物技术药物口服传递系统的应用 |
2.3 提高BCS II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
2.4 提高BCS III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3 结语 |
(9)薏苡仁油脂质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薏苡仁 |
1.1.1 薏苡仁简介 |
1.1.2 薏苡仁的主要成分 |
1.2 薏苡仁油 |
1.2.1 薏苡仁油脂肪酸分析 |
1.2.2 薏苡仁油功能作用 |
1.3 薏苡仁油产品的研究进展 |
1.4 脂质体 |
1.4.1 概述 |
1.4.2 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 |
1.4.3 脂质体的性质 |
1.4.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1.4.5 脂质体的质量控制和稳态化研究 |
1.4.6 脂质体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
1.6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章 薏苡仁油脂质体制备工艺与配方的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主要壁材对包埋效果的影响 |
2.2.2 薏苡仁油脂质体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 |
2.2.3 薏苡仁油脂质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
2.2.4 薏苡仁油脂质体配方单因素考察 |
2.2.5 薏苡仁油脂质体配方的优化 |
2.2.6 最佳条件下薏苡仁油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度 |
2.3 小结 |
第3章 均质前后脂质体悬浮液质量评价及稳态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均质压力对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 |
3.2.2 均质前后脂质体悬浮液的质量评价 |
3.2.3 均质前后脂质体悬浮液的稳态化研究 |
3.3 小结 |
第4章 冷冻干燥法制备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重建水化介质的选择 |
4.2.2 水化温度的考察 |
4.2.3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
4.2.4 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外观形态 |
4.2.5 冻干保护剂用量对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复水后包封率的影响 |
4.2.6 冻干保护剂用量对薏苡仁油前体脂质体复水后粒径的影响 |
4.2.7 冻干保护机理的探讨 |
4.3 小结 |
第5章 薏苡仁油脂质体的特性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前体脂质体形态学考察 |
5.2.2 前体脂质体的DSC分析 |
5.2.3 前体脂质体的X-射线分析 |
5.2.4 前体脂质体的FTIR分析 |
5.2.5 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冻干粉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冻干技术的研究进展 |
1. 冻干技术的发展历史 |
2. 冻干技术的原理 |
3. 冻干技术的特点 |
4. 真空冷冻干燥的一般过程 |
第二节 冻干技术在医药、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
1. 在西药中的应用 |
2. 在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
3. 在中药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冻干粉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六味地黄汤的制备 |
3.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的制备 |
第二节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干燥方法研究 |
1. 不同干燥方法对六味地黄生物制剂中丹皮酚和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 |
2. 不同干燥方法对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延长果蝇寿命的影响 |
第三节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冻干粉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冻干粉质量标准及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一节 药品原料(药材)、辅料质量标准 |
1. 药品原料(药材)及辅料的质量标准 |
第二节 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草案 |
1. 丹皮酚的测定 |
2. 没食子酸的测定 |
第三节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冻干粉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缩写词注释 |
致谢 |
四、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H敏感抗癌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物控缓释研究[D]. 张旭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2]羟基磷灰石作为新型前体脂质体载体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 李心欣. 吉林大学, 2018(01)
- [3]雷公藤红素微乳/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复合系统的构建及协同抗乳腺癌研究[D]. 王理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4]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构建、评价及其肠吸收机理的研究[D]. 郑彬. 吉林大学, 2016(08)
- [5]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A]. 刘星星,张海燕,杨明. “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下), 2013
- [6]脂质体前体的制备及其在食品营养物中的应用[J]. 贾竞夫,忻娜,王燕,赵亚平. 食品科学, 2013(11)
- [7]不同载体和前体脂质体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和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D]. 杨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口服用前体脂质体的研究进展[J]. 仲跻云,陈梁,杨肖斌.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01)
- [9]薏苡仁油脂质体的研究[D]. 刘玉珍. 南昌大学, 2010(04)
- [10]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冻干粉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宋涛. 广东药学院,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