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教师编制​​“零增长”

湖南省岳阳县教师编制​​“零增长”

一、湖南省岳阳县教师编制“零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包莉莉[1](2020)在《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开展生活垃圾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民生“关键小事”,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治理能够有效破解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加快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步伐。浙江作为“两山”理念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在全国率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垃圾分类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于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随着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公众知行合一、源头分类减量、基础设施短缺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乡村振兴发展步伐,不能较好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结合当前实际,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公共治理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尝试通过对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研究状况和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举措、工作成效,并指出社会治理氛围不浓厚、法治环境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力不强、垃圾治理基础保障不完善等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对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等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在前期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实践,就深入推进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出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源头治理和全程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江欢[2](2019)在《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形势和困难这一问题,党中央提议,我们应该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区域自然、人文条件及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来进行区域分类定位,规划所有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特色农业新局面。一般认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是在资源优势、区域优势、技术优势和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同时它也是社会中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一个阶段是特色农业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能在特色农业生产中生产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并成为某一品牌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产业化、区域化和效率化。本文通过对我国特色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的特色农业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特色农业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我国湖南省在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方面存在的优劣势及现状,随后对湖南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大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产品,凭借自身的农业生产要素,努力开发地方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各种优势,追求产业化,规模集中化,农业生产效率化的这一方面进行阐述。又通过对在湖南省的地方政府组织,各个地州市的科教单位安排下的如国家农业示范园、农业生产的分散管理和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具有区域特色农业性质的项目了解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情况。湖南省作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大省,与周边省市的对比发现湖南省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还是处于优势状态。本文最后针对湖南省特色农业发展中所存在问题,从完善区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完善农业发展制度及加大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等角度,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快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对湖南省传统农业的升级,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建立湖南省特色农业的现代化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李杏娟[3](2018)在《供给侧视角下政府部门“人才悖论”化解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入转型发展,“供给侧改革”成了社会各界热议的词汇。所谓“供给侧改革”,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突出矛盾,从供给角度对经济进行结构性优化。本文引用这一理念,以扩大政府部门人才的有效供给为目的,创新供给要素,优化形成支撑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人才结构。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我国政府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政府部门中,人力资源数量过剩和短缺并存是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悖论,这是源于政府部门中人的相对恒定性与事的相对变化性之间的矛盾。人员配置的不合理结构,导致了我国政府部门普遍存在“人浮于事”和“人手不足”并存的现象,制约了政府的执行能力,并且阻碍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本文对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判断,当下我国政府部门人才供需的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空间上不同地域之间政府部门人才过剩和短缺的情况不同,总体为东部发达地区人才总量充足,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相对短缺;另一方面,中低端人才“产能过剩”,人才同质化问题明显,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等中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在政府部门不同类型人才激励方面,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于政府部门人力资本互补型岗位,可以通过团队激励的方式来调动组织积极性;对于具有专用性的核心骨干人才,可以通过长期雇用制度以及相应的培训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扩大人才有效供给方面,其核心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改进教育方式,通过校政合作的模式加快培养面向政府部门技术或管理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第二是构建政府部门内部劳动力市场,搭建内部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岗位供需信息,完善部门间人员借调机制、建立外部人员利用机制,盘活组织劳动力存量,从内部人才供给来解决问题;第三是打造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政府部门可以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形成跨界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满足各价值层面的人才需求。

殷冠羿[4](2016)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集约化农业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耕地资源日益减少,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集约化的农地利用方式成为我国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高集约化农地利用方式导致的环境风险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与环境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应用物质流分析理论、风险评价理论、风险预警理论以及情景分析方法等方面成果,以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洞庭湖区为案例,从农地利用系统分析的视角,沿着“集约化农地利用系统物质流分析——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未来农地利用集约化情景下的环境风险预警——基于适度集约化农地利用的环境风险防控途径”的研究思路,开展了高集约化农地利用环境风险预警研究,对农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与预警,并对合理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环境风险的防控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如下:(1)高集约化农地利用系统的物质流分析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农地利用系统的物质流分析框架,从物质流输入、输出、和贮存的视角,对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物质流输入的分析内容包括农药、肥料、饲料、农药、灌溉水及氧气,物质输出的分析内容包括秸秆焚烧排放污染物、呼吸排放二氧化碳、肥料盈余、农药盈余及牲畜粪便排放污染物,而物质流贮存的分析对象包括主要作物产品和肉类产品。结果表明:1989-2012年间,洞庭湖区物质总投入从18669降为15733百万吨,降幅15.73%,而物质总输出从57.70百万吨增到73.66百万吨,增幅27.66%。在物质流投入中,饲料和氧气消耗分别增加了两倍以上,而肥料、农药总用量分别增加了55.28%、152.77%,仅有农业用水受到种植结构影响,减少了18%;在物质流输出中,秸秆焚烧排放物、呼吸排放CO2、肥料盈余、农药盈余、畜禽粪便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增加了9.73%、32.17%、39.63%、147.06%、268.39%。此外,物质流输入和输出存在空间差异,城郊区物质流输入、输出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最后,每单位物质输入和每单位物质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增长了近24倍和15倍。农业经济效益的产出对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依赖性开始缓慢“解耦”,环境控制潜力大。(2)高集约化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环境风险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物质流分析结果为基础,将高集约化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环境风险分为四大类: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物,富营养化元素及积累毒性污染。通过熵权法计算洞庭湖区各市县的环境风险综合指数,并选取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的26个环境风险影响因素,并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降维,发掘环境风险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排放(CO2、CH4, N2O)、大气污染物排放(SO2、NOx、NMVOC、CO、BC、OC、NH3、CH4、PM2.5)、富营养化及积累毒性污染(农药、COD)的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4.77%、8%、31.58%、256.25%,环境风险总体恶化,其中以积累毒性污染的风险最为突出。环境风险综合指数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城郊区和传统农业区成为主要的高环境风险区域,而受到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岳阳市辖区的农业环境风险指数较低且增加幅度较少。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对高集约化农区环境风险影响因素的两大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为经济水平与消费需求主成分,第二主成分为政府调控与技术干预主成分。这两大主成分通过影响种植结构、养殖规模、土地利用强度、农业环境风险调控力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途径,显着影响到农业环境综合风险的变化,在未来农业发展情景中将起到重要影响作用。(3)未来农地利用情景下的环境风险预警以2030年为目标年,以环境风险影响因素的两大主成分: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政府调控与技术干预,作为情景分析的不确定性轴线,构建不同经济和技术水平下的未来农地利用情景,对人口及食物需求、物质输入、污染输出及综合环境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自然发展情景、生产力发展情景、适度集约情景和当地恢复力情景的农产品产量分别为37.8、40.31、39.48、32.42百万吨;耕地需求分别为2.065、1.86、1.95、1.78百万公顷;单位耕地面积上的物质总投入分别为11.28、12.21、11.15、11.33千吨/公顷;总污染输出分别为113.17、180.23、95.31、64.52百万吨。为满足未来人口及农业发展规划,环境风险将受到更大挑战,以城郊区为主的环境风险显着高于其他区域。虽然农地利用的集约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节约土地,但对环境荷载能力有较大挑战,因此农地利用的“适度集约”至关重要。(4)适度集约农地利用下的环境风险防控途径以适度集约化的农地利用为基础,本文提出三条适度集约化农地利用下的环境风险防控途径:第一条,基于投入减量化和排放减量化的防控。在满足当地食物需求,又承担粮食外调及储备任务的前提下,到2030年,洞庭湖区作物和肉类产量需分别达到32.95和6.53百万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投入减量化和排放减量化的环境风险防控目标:单位面积N肥、P肥、K肥、农药投入投入分别控制在0.14~0.15t/ha、0.10~0.11t/ha、0.20~0.21t/ha、0.012-0.016ta/ha范围内,而N、P、K肥的有效利用率、秸秆有效利用率、农药有效利用率、粪便处理率需分别达到40%、25%、50%、75%、45%、50%以上。第二条,基于农地利用空间优化的防控。通过生产潜力-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三方面空间数据的综合评价表明,优质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在以洞庭湖两岸,呈现出东北-西南方向“带状”分布,而劣质耕地及其后备资源分布在西北部石门县的武陵山山地区及炎陵县丘陵区域及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及周边区域。中等以上耕地面积在19509 km2以上,表明通过对该部分耕地及后备资源的重点整理,到2030年,洞庭湖区的耕地资源可以在既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第三条,基于政策保障途径的防控。应从农业土地的数量安全、耕地的规模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防控、农业资金保障等方向多元化重点防控,为环境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政策保障。总体来说,在对可能的农业土地集约化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变化情况掌握清楚的前提下,从产量合理规划、提高生产效率、完善农地布局和政策推动等途径实现农业土地的适度集约化利用,对于有效规避盲目增产导致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何宗焕,刘秋泉,龚鹏飞,彭金九,刘成文[5](2015)在《打响新常态下教育深水区攻坚战——岳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纪实》文中研究说明"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在岳阳县采访,街头小伙子声情并茂的哼唱,使记者浮想联翩。岳阳县曾经创造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经验。新常态下岳阳县教育怎么办?面对教育深水区的一块块硬骨头、一个个难题,岳阳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以高远的眼光,以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以创新的手段,进行了有效的切割和破解,化解了教育改革中的大问题、难问题,抚平了教育眉头上的皱纹,开创

盛荣华[6](2015)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14年,在中共岳阳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

李静芝[7](2013)在《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的缺水形势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显现出来,而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棉、油、鱼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轻工和石油化工基地,拥有岳阳、常德、益阳等大中城市和一批特色城镇。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洞庭湖区资源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制约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围绕洞庭湖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深入研究,探讨洞庭湖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响应关系,明确洞庭湖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仿真模拟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供需情势,探讨城镇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为开展新一轮的江湖综合治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洞庭湖区从2002年开始步入城镇化中期,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洞庭湖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响应关系模型,对2001-2010年洞庭湖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变化特征及其两者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处于城镇快速发展时期和规模扩张阶段,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及空间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2)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湖区用水负荷逐年增大、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而水资源本底条件和开发利用程度受湖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更为显着,城镇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单位产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水平、灌溉水保障情况等是影响洞庭湖区水资源与城镇化进程关系的敏感因素。(3)未来洞庭湖区将面临提高城镇化率和质量的双重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外延型扩张模式,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水资源系统涉及资源环境、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基于城镇化的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仿真模拟2012-2030年,不同方案下的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情势,结果发现:(1)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下,2030年洞庭湖区总需水量达到112.7×108m3,水资源供需缺口先增后减,最大值出现在2020年,为8.0×108m3,到2030年水资源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且能够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是洞庭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2)洞庭湖区需水总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产业发展及各项用水定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紧张,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必要加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提升和节水政策推广,加快洞庭湖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洞庭湖区将面临提高城镇化率和质量的双重任务,同时一定程度上受水资源条件的制约。基于这一现实,提出以节水高效、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探索建立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洞庭湖区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形成节水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并从工程措施和管理制度两个层面提出提出水资源优化利用的对策措施。

苏云[8](2012)在《基于社会水循环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课题,而我国作为全球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于2002年就明确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也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提出而随之开展,但学术界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基于此背景,本文尝试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更为科学合理,同时亦对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广泛调研相关文献资料,在节水、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为达到节水型社会的目标,通过对取、供、用、排各环节的分析,了解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查找重点节水行业和领域,结合当地用水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目标,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对其概念的准确合理界定是编制节水规划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以社会水循环为理论依据,根据水资源在社会中的流通过程,统计水资源在“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各个环节的水量变化情况,分析各用水环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查找水资源损失的关键环节;同时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顺序,从了解现状、节水潜力的计算、节水目标的制定三方面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相关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缺点,以找出适用性较强,且易操作的方法。上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处于我国前列,但同时也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地区。基于此区域特点本文以以上海市原浦东新区、青浦区和金山区为例,结合社会水循环理论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的技术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本文以社会水循环为理论依据,根据水资源在社会中的流通过程,统计水资源在“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各个环节的水量变化情况,分析各用水环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查找水资源损失的关键环节。并以上海市原浦东新区、青浦区和金山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2)构建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并以青浦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青浦区农业、工业、居民用水以及管网漏损各方面节水潜力分别进行计算,发现青浦区节水潜力较大;(3)通过对目标制定方法的分析与比较,最终确定以灰色系统理论和专家判断法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目标预测,并以原浦东新区为例,对原浦东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目标进行预测,并验证其该方法的预测可行性,对其它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朱波,王斯敏[9](2011)在《谁来教育我们的幼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者按 如今,“小不点”的事成了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家长们在为孩子选幼儿园时,不但挑环境,更挑幼师。然而,幼师队伍“新鲜血液”补充不足,阻碍着幼儿园的发展。为何会这样? 本报记者带着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探寻学前教育师资之困的根源,同时也带了基层的呼声

李红[10](2010)在《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农用地比重高,土地利用率高,后备土地资源匮乏,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保护耕地任务艰巨。当前湖南又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保障全省建设用地需求也是一大现实任务,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新路子,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事关子孙后代生存的基础。另外,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必须在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上探索出新方法和新道路。因此,对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探讨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具有严峻紧迫性和强烈现实性,这也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地协调为基础,以严格保护耕地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为核心,针对湖南省长株潭区、环洞庭湖区、湘中南区和湘西区四大区域的农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开发区工业用地三类主要用地,以湖南省2009年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湖南历年统计年鉴为依据,利用GIS、SPSS和DEA-SOLVER等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加权平均和DEA(数据包络分析)等评价分析方法,着重对湖南省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评和对比分析,并就提高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提出了具体建议。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程度的直接原因,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呈显着正相关;全省土地利用效率正逐年稳步提高,并将一直延续这种趋势;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影响空间分异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区位差异和政策作用等,且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发挥作用,而是交织在一起对其土地利用效率发生综合影响;提高全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应在土地利用效率总体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以分类措施促进各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并努力缩小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

二、湖南省岳阳县教师编制“零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岳阳县教师编制“零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生活垃圾
        2.1.2 垃圾治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3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分析
    3.1 苍南县概况
    3.2 调查问卷和访谈
        3.2.1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
        3.2.2 调查问卷、访谈的样本和范围
        3.2.3 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和访谈结果处理
    3.3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举措
        3.3.1 以“垃圾革命”行动为载体推进生活垃圾治理
        3.3.2 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实现更好监督管理
        3.3.3 利用舆论宣传阵地营造全民治理氛围
        3.3.4 建设垃圾填埋场和堆放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3.4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成效
        3.4.1 源头管控的效果较为明显
        3.4.2 分类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
        3.4.3 典型示范带动的效果较为明显
4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4.1.1 社会治理氛围不够浓厚
        4.1.2 法治环境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力不足
        4.1.3 垃圾治理基础保障不完善
    4.2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思想改变未彻底
        4.2.2 体制机制建设不健全
        4.2.3 内外统筹管理不深入
5 国内生活垃圾治理的先进经验与启发
    5.1 长兴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先进经验
    5.2 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先进经验
    5.3 国内经验对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启示
6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全民参与治理氛围
    6.2 完善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强化执行力度
    6.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内外协调管理
    6.4 抓好源头治理,推动全程垃圾分类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2)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概念
        2.1.1 区域特色农业的概念
        2.1.2 区域特色农业的内涵
    2.2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基础
        2.1.1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第3章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3.1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3.1.1 湖南省区域条件
        3.1.2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规模
        3.1.3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3.2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2.1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区位优势
        3.2.2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产品优势
        3.2.3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
    3.3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劣势
        3.3.1 湖南省东西部,南北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3.3.2 农民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3.3.3 栖息地的丧失
第4章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4.1 区域特色农业案例分析(以江永县和衡南县为例)
        4.1.1 江永县区域特色农业分析
        4.1.2 衡南县区域特色农业分析
    4.2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与周边省区差异分析
        4.2.1 湖南与江西特色农产品生产差异比较
        4.2.2 湖南与江西特色农业结构差异比较
第5章 新形势下加快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5.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1.1 开设专项基金,拓宽农业渠道
        5.1.2 均衡建设规划布局
        5.1.3 制定设施标准,实行科学管理
        5.1.4 完善发展规划,提高建设效率
        5.1.5 加快设施建设,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5.1.6 完善设施供需统一的机制
    5.2 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2.1 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结构
        5.2.2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教育
        5.2.3 完善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和模式
        5.2.4 构建多元参与教育培训体系
        5.2.5 制定培训计划,调动农民积极性
        5.2.6 建立专项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5.3 完善农业发展制度,探索新思路
        5.3.1 加大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5.3.2 探索现代区域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供给侧视角下政府部门“人才悖论”化解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政府部门人才过剩与短缺的概念界定及度量研究
        1.2.2 对我国政府部门人才是过剩还是短缺的判断研究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人才悖论”现象研究的基础
    2.1 政府部门人才供给的主体
        2.1.1 内部劳动力市场供给
        2.1.2 外部劳动力市场供给
    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2.1 人力资本的概念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2.2.2 人力资本投资与政府部门的相关制度安排
    2.3 交易成本理论
        2.3.1 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
        2.3.2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才流动
第3章 政府部门“人才悖论”现象的分析
    3.1 对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判断:总量充足、结构失衡
    3.2 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总量充足的现象分析
        3.2.1 积蓄性跃进:政府职能演变脉络
        3.2.2 跳跃性扩张:政府人力规模变动轨迹
    3.3 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的现象分析
        3.3.1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空间上的结构失衡的现象分析
        3.3.2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时间上的结构失衡的现象分析
第4章 供给侧视角下政府部门“人才悖论”现象的原因研究
    4.1 人才培养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以高校为例
        4.1.1 大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脱节
        4.1.2 大学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存在脱节
        4.1.3 大学校内、校外存在脱节
        4.1.4 大学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脱节
    4.2 政府部门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诸多弊端
        4.2.1 培养开发机制不健全
        4.2.2 评价激励机制的运作模式比较单一
        4.2.3 流动配置机制僵化
    4.3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难以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4.3.1 专业化程度不高
        4.3.2 产品创新不足
        4.3.3 产业链延展性不强
第5章 供给侧视角下政府部门“人才悖论”破解路径
    5.1 推进人才培训结构性改革,扩大人才有效供给——以高校为例
        5.1.1 建立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机制
        5.1.2 强化应用型技术技能型课程建设
        5.1.3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5.2 政府部门改革创新人才领域的相关政策和机制
        5.2.1 建立健全符合政府部门特点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5.2.2 探索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的多重实施路径
        5.2.3改进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5.3 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业
        5.3.1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
        5.3.2 拓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形成跨界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集约化农业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位状况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经济条件
    2.4 土地利用状况
    2.5 数据收集
第三章 高集约化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3.1 农地利用系统的物质流分析方法
    3.2 洞庭湖区农地利用系统的物质流分析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农业土地利用综合环境风险评价
    4.1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农业土地利用综合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4.2 洞庭湖区农地利用系统的综合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4.3 洞庭湖区农地利用环境风险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高集约化农地利用系统的环境风险预警
    5.1 情景设置方法
    5.2 情景分析目标的预测方法
    5.3 情景分析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适度集约化农地利用下的环境风险防控途径
    6.1 基于投入-排放减量化的环境风险防控
    6.2 基于耕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环境风险防控
    6.3 基于适度集约化农地利用的农业政策推动的环境风险防控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打响新常态下教育深水区攻坚战——岳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投入是坚强的保障
重教是领导的本分
老百姓满意是最大的追求

(7)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
        1.2.2 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水资源优化利用及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
    2.1 水资源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水资源概念及其特性
        2.1.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
    2.2 区域水资源配置研究
        2.2.1 区域水资源配置理论
        2.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观
    2.3 城镇化及相关理论
        2.3.1 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
        2.3.2 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2.4 城镇化与水资源的关系
        2.4.1 水资源对城镇化的支撑与约束
        2.4.2 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胁迫与优化
3 洞庭湖区城镇化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3.1 洞庭湖与洞庭湖区
        3.1.1 洞庭湖及其水系
        3.1.2 洞庭湖区及研究范围界定
        3.1.3 洞庭湖区概况
    3.2 洞庭湖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3.2.1 城镇化加速发展但总体水平偏低
        3.2.2 城镇规模不断壮大但粗放型发展特征凸显
        3.2.3 城镇功能日益增强但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
        3.2.4 城镇体系亟待优化提升
    3.3 洞庭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1 水资源概况
        3.3.2 水资源开发利用
4 洞庭湖区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响应
    4.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设置的目标和原则
        4.1.2 方法和步骤
    4.2 洞庭湖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4.2.1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2.2 城镇化发展特征分析
    4.3 洞庭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潜力测度
        4.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4.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分析
    4.4 洞庭湖区水资源与城镇化的响应关系分析
        4.4.1 水资源对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响应特征
        4.4.2 水资源对城镇化各分量的响应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
    5.1 水资源量时空分布不均
    5.2 水利工程运行影响水资源分配
    5.3 水质及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5.4 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
    5.5 城乡供水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城镇化的洞庭湖区水资源供需系统模拟与方案选优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6.1.1 系统动力学
        6.1.2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6.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6.2 洞庭湖区水资源系统结构分析
        6.2.1 系统结构及反馈机制
        6.2.2 需水子系统
        6.2.3 供水子系统
        6.2.4 社会子系统
        6.2.5 经济子系统
        6.2.6 水环境子系统
    6.3 洞庭湖区水资源系统仿真模拟
        6.3.1 模型构建
        6.3.2 模型检验
        6.3.3 模拟方案
    6.4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析
        6.4.1 系统模拟结果
        6.4.2 方案分析与比选
    6.5 本章小结
7 推进洞庭湖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7.1 洞庭湖区城镇化发展策略
        7.1.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7.1.2 构建节水型城乡经济体系
        7.1.3 建设节水型社会
    7.2 洞庭湖区水资源优化利用措施
        7.2.1 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措施建设
        7.2.2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社会水循环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名目录
表名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1.2.1 相关概念分析
        1.2.2 相关实践进展
        1.2.3 相关理论进展
        1.2.4 相关技术方法进展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理论研究
    2.1 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理论
        2.1.1 社会水循环的内涵
        2.1.2 社会水循环理论的应用分析
    2.2 水资源社会循环理论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的应用
        2.2.1 在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的作用
        2.2.2 在查找节水的重点行业或领域中的作用
        2.2.3 在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中的应用
3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
    3.1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相关技术导则研究
        3.1.1 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导则研究
        3.1.2 各省市技术导则研究
    3.2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技术方法研究
        3.2.1 了解现状的方法
        3.2.2 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
        3.2.3 指标目标制定方法
        3.2.4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技术方法体系汇总
4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取
    4.2 研究区域概况
        4.2.1 上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现状
        4.2.2 原浦东新区区域概况
        4.2.3 青浦区区域概况
        4.2.4 金山区区域概况
    4.3 社会水循环理论的应用与分析
        4.3.1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4.3.2 查找重点节水行业或领域
        4.3.3 在社会制度建设中的应用
    4.4 节水潜力计算在实例中的运用
        4.4.1 工业节水潜力
        4.4.2 管网节水潜力
        4.4.3 居民生活节水潜力
        4.4.4 农业节水潜力
        4.4.5 节水潜力计算小结
    4.5 指标目标制定方法在实例中的应用
        4.5.1 标选取
        4.5.2 指标目标值的预测
        4.5.3 小结
    4.6 节水规划编制导则的改进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节水潜力计算方法(参考)
附录2 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参考)
致谢

(10)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进展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4 数据来源
    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5.1 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其特征
    2 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布局特征
    3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
    1 土地利用效率标准的判定
    2 构建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3 测度土地利用效率的常用评价方法
        3.1 主成分分析法
        3.2 加权平均法
        3.3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4 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选择
        4.1 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4.2 城镇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4.3 开发区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1 全省土地利用效率总体评价
        1.1 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1.2 城镇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1.3 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2 长株潭区
        2.1 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2.2 城镇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2.3 开发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3 环洞庭湖区
        3.1 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3.2 城镇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3.3 开发区工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4 湘中南区
        4.1 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4.2 城镇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4.3 开发区工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5 湘西区
        5.1 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5.2 城镇用地利用效率评价
        5.3 开发区工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1 土地利用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相关
        1.1 指标选取与测度方法
        1.2 数据来源、处理、样本选择
        1.3 相关与回归分析及结论
    2 土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明显
    3 年际土地利用效率稳定提高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差异的成因分析
    1 自然条件差异
    2 历史因素
    3 区位因素
    4 经济发展因素
    5 城市功能和性质因素
    6 政策因素
    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高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若干建议
    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总体原则
    2 以系统性措施统领全省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2.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2.2 以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2.3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着力提高开发区工业用地效率
    3 以分类措施指导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3.1 长株潭区
        3.2 环洞庭湖区
        3.3 湘中南区
        3.4 湘西区
    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简介

四、湖南省岳阳县教师编制“零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苍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研究[D]. 包莉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2]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江欢.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3]供给侧视角下政府部门“人才悖论”化解路径研究[D]. 李杏娟. 湘潭大学, 2018(02)
  • [4]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集约化农业土地利用的环境风险预警研究[D]. 殷冠羿.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5]打响新常态下教育深水区攻坚战——岳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纪实[J]. 何宗焕,刘秋泉,龚鹏飞,彭金九,刘成文. 湖南教育(中), 2015(09)
  • [6]政府工作报告[N]. 盛荣华. 岳阳日报, 2015
  • [7]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 李静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9)
  • [8]基于社会水循环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方法与实证研究[D]. 苏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9]谁来教育我们的幼儿?[N]. 朱波,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11
  • [10]湖南省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 李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湖南省岳阳县教师编制​​“零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