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法律顾问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裕琪[1](2021)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构建原则及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分析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构建意义,强调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构建原则,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构建策略,旨在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得到有效构建,可以全面发挥应有效能,助力企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李奇[2](2021)在《企业管理中法律顾问的理念及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定的法律纠纷。这意味着社会上法律纠纷的数量越来越多,法律服务的各项需求也将逐渐增加,因而法律顾问也会在各行各业中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企业来说,在内部聘用法律顾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运用法律知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法律问题进行处理,从而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此,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法律顾问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制度的完善措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参考。
师华宇[3](2020)在《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Z银行Z分行合同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也在快速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年3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已经达到244万亿元,且比上年同期增长率为8.3%。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更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相较商业银行的发展而言,商业银行引发的相关案件也多次发生,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这些案件的发生,绝大部分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而导致,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合同管理而导致。因此如果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那么对于合同管理问题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Z银行Z分行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全面描述Z银行Z分行的基本概况,同时对合同管理相关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发现并指出Z银行Z分行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出发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五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合同管理优化提供参考,从而使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合同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重要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为完善Z银行Z分行合同管理体系提出意见和建议,降低合同管理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商业银行的合同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借鉴,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周嗨呀[4](2020)在《浅谈法律顾问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现阶段,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我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在国内面临资金链断裂、企业用工荒及转型升级难等问题,在国外则面临出口市场萎缩等问题,严重威胁我国企业的生存。在该背景下,部分企业的经营因偏离法律轨道而面临极大的法律风险。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企业法律风险的特点,并从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法律顾问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中的作用,以帮助企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顺利渡过金融危机的难关,步入发展的正轨。
吴佳琪[5](2020)在《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企业法务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导致我国的法治问题日渐突出,企业面临更繁杂的法律事务,随着公民、法人等主体们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的不断加深,企业要集中更多的精力来处理这些法律事务。企业不单要顾及日常经营,也需要重视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但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通常都缺乏及时有效的法律风险防控手段,仅在风险发生后,被动地通过诉讼的方式止损,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会蝴蝶效应般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构建和完善企业法务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的企业法务制度从萌芽到发展只有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着诸多地问题,如发展不均衡、制度不完善等。1997年,《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由国家经贸委颁布,规定了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职业的准入门槛以及法律顾问的职责等,这一部门规章的颁布就正式象征着我国的企业法务制度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随之近现代以来《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颁布也使企业法务制度慢慢走入了社会的视野,在制度层面我国的企业法务制度日趋成熟化。但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和企业都还未重视和认可企业法务这个行业,这也导致许多的法律专业的人员缺乏做一名企业法务的积极性,企业法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最终影响了企业法务制度的发展停滞不前。企业法务制度的产生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揭露出这个社会对于想要了解和处理法律事项的强烈诉求。如果很多企业不守法经营,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所以如何完善企业法务制度让其在法制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对于我国的企业法务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法制化的角度切入,并结合自身的企业法务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郭鹏[6](2020)在《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与解读》文中提出法律顾问是具备丰富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且拥有律师资格的高层次人才。法律顾问受聘于企业之后,要帮助企业解决法律层面的问题,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本文阐述的了法律顾问的内涵,分析了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完善法律顾问体系的建议,期望对实现依法治企目标有所帮助。
葛新[7](2020)在《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认为在企业的治理和公司发展中,法律顾问可以利用相关的法律法律帮助企业经营,高效的在法律范畴内处理事务,防止企业受到法律上的损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在我国法律制度快速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上的各种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获得可持续的长久发展,必须要强化法制经营。本文分析了当前法律顾问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现代企业,正确的认识到法律顾问的价值和作用,并积极利用企业法律顾问,实现更好的发展。
董少明[8](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研究说明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曹航[9](2020)在《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型企业的繁荣事关国家战略部署,但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广大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这些法律风险正严重阻碍中小型企业发展进程。究其原因,从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现状来看,中小型企业无法有效解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所带来的问题,在防范、控制机制方面暴露出单一性、片面性、应激性的弊端。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发展迟缓,管理不成熟等因素导致中小型企业缺乏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基础,无法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所以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冲破“阻碍”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防控法律风险,实行全面的体系防控才是治本之策。首先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原则为导向,理清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对象,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风险管理理念,紧扣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法定性”等核心特点,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基础;最后建立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的机制,从而将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转入可控范围。只有这样,中小型企业才能更好更强地助力国家的发展繁荣。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问题症结,并充分借鉴域外法律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对策和措施,以达到我国完善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目的。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二部分,理论概述。首先界定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法律风险、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基础概念;其次归纳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特点;最后对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案例及问题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劳动纠纷案例,查找目前存在于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分析这些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域外考察及借鉴。通过对美国和英国等域外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为我国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措施的优化提供借鉴。第五部分,对策建议。从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基本原则出发,提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法律风险防控基础的优化措施,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监督复核的防控机制。
严金德[10](2020)在《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薪酬改革方案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内最早转型服务职业教育的咨询公司,如何更好的帮助职业教育院校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训室建设是国泰安公司当前的重要任务。而要提升职业教育院校的整体水平,非常关键的就是专家顾问和学校对接中是否能够准确的把握院校的需求,推进落实的方案能否帮到院校解决痛点。基于此,如何帮助国泰安公司保留好现有的专家顾问团队及后续人才梯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优化国泰安公司的专家顾问现有的薪酬方案帮助解决专家顾问流失率和投诉率过高的问题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开篇首先讲述了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思路。笔者依据薪酬相关理论中的全面薪酬理论、4P支付理论和薪酬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奠定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在问题分析的部分,笔者先从薪酬总体满意度、公平性、标准的制定、薪酬福利等维度,设计了薪酬调整问卷。随后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的方法梳理出来了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薪酬的改革必要性。本文的核心部分则是专家顾问人员的薪酬体系设计。在这部分,笔者首先对优化设计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其次,通过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公司现有的薪酬策略确定优化后方案的薪酬策略;再次,通过岗位价值评估与市场薪酬对比,确定公司薪酬水平状况;随后,依据岗位特点对薪酬的结构模式进行选择,并综合确立薪酬结构的固浮比值等;最后,在福利上从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两个维度进行优化以满足员工的需求。并结合国泰安公司的实际情况,从保障层面对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优化后薪酬考核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对本文产生的结论进行阐述。本文以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人员的薪酬激励体系优化为研究目标,对职业教育中的标杆企业国泰安公司中的专家顾问类人员进行描述和具体分析,在理论方法研究和企业的实际操作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实际的理论方面,加深了对薪酬的理解和薪酬的设计相关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对薪酬的激励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实践方面,对国泰安公司在专家顾问类人员管理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同时,与国泰安公司相似的企业专家顾问类人员的薪酬激励设计上,本文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二、浅谈法律顾问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法律顾问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构建原则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构建意义 |
(一)帮助企业消除法律风险 |
(二)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 |
(三)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构建原则 |
(一)依法制定原则 |
(二)全面参与原则 |
(三)契合实际原则 |
三、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构建策略 |
(一)明确法律顾问职责 |
(二)获得政府部门支持 |
(三)严格设置准入规定 |
(2)企业管理中法律顾问的理念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管理中法律顾问概述 |
1. 定义 |
2. 现状 |
二、企业管理中法律顾问的理念 |
三、企业管理中法律顾问的价值 |
四、结语 |
(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Z银行Z分行合同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合同管理理论 |
2.2 内部控制理论 |
3 Z银行Z分行合同管理现状 |
3.1 Z分行的基本情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组织架构 |
3.1.3 合同概况 |
3.2 Z分行合同管理相关情况现状 |
3.2.1 印章管理情况 |
3.2.2 合同审批流程情况 |
3.2.3 档案管理情况 |
3.2.4 责任分工情况 |
3.2.5 责任人员情况 |
3.2.6 监督管理情况 |
3.3 Z分行合同管理现状调查 |
3.3.1 调查方案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4 Z分行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
4.1 控制环境有待优化 |
4.1.1 员工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
4.1.2 具体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缺失 |
4.2 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
4.2.1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
4.2.2 合同审查流程不够科学 |
4.3 控制活动缺乏效力 |
4.3.1 标准合同文本覆盖范围狭窄 |
4.3.2 合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
4.4 信息与沟通水平落后 |
4.4.1 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
4.4.2 合同履行情况无法及时跟踪掌握 |
4.5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 |
4.5.1 考核中未体现合同管理水平 |
4.5.2 合同评估、检查流于形式 |
4.5.3 对法律顾问约束缺失 |
4.6 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4.6.1 内部原因分析 |
4.6.2 外部原因分析 |
5 Z分行合同管理优化研究 |
5.1 加强内部环境建设 |
5.1.1 建立定期培训机制 |
5.1.2 细化合同档案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
5.2 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
5.2.1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
5.2.2 各部门协作沟通对合同全面审查 |
5.3 完善控制活动措施 |
5.3.1 构建标准合同文本库 |
5.3.2 加强合同管理制度执行落实 |
5.4 改进信息沟通系统 |
5.4.1 实现合同信息化管理 |
5.4.2 强化合同全流程监控与监督 |
5.5 优化内部监督机制 |
5.5.1 增设合同管理考核绩效指标 |
5.5.2 发挥合同后评估检查机制作用 |
5.5.3 落实对法律顾问的考核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浅谈法律顾问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企业法律风险的特点 |
1.1 客观性 |
1.2 广泛性 |
1.3 可防范性 |
2 法律顾问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中的作用 |
2.1 帮助企业强化法律风险意识 |
2.2 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个性化服务 |
2.3 协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
2.4 全程跟踪法律风险管理 |
3 结 语 |
(5)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法务的概念 |
二、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概念 |
第二节 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理论分析 |
一、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原理 |
二、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是依法治企的现实需求 |
第二章 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可行性 |
第三章 我国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存在的问题 |
一、企业法务制度缺乏高位阶立法 |
二、企业法务制度操作性不强 |
三、企业法务制度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我国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困境 |
一、法务岗位地位不高 |
二、社会法制观念落后 |
三、缺乏国家层面的有力推动 |
第四章 我国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路径 |
第一节 我国法务制度法制化的方向 |
一、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保障 |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我国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的建议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
二、培养坚实的企业法务制度法制文化基础 |
三、增强国家对企业法务制度的立法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与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顾问内涵 |
二、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
(一)规避经济决策法律风险 |
(二)规范合同管理 |
(三)保证规章制度的合法性 |
(四)提高员工法律意识 |
(五)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
三、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的实施建议 |
(一)完善法务管理组织体系 |
(二)优化法律顾问咨询流程体系 |
(三)完善法律顾问服务体系 |
(四)提高法律顾问整体素质 |
四、结论 |
(7)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顾问的职责 |
二、在公司治理中法律顾问的作用 |
(一)协调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
(二)规避企业经营中潜在的风险 |
(三)法律顾问维护和监督企业法律权益 |
三、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一)法律顾问进入企业管理层 |
(二)企业法律顾问进一步细化分工 |
(三)完善企业的法律顾问制度 |
(四)多样性的企业法律顾问模式 |
四、总结 |
(8)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理论概述 |
一、涵义界定 |
(一)中小型企业 |
(二)人力资源管理 |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 |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 |
二、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特点 |
(一)法定性 |
(二)综合性 |
(三)确定性 |
(四)可控性 |
三、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
(一)加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必要性 |
(二)加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二章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及成因分析 |
一、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 |
(一)员工招聘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 |
(二)员工关系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 |
(三)薪酬福利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 |
(四)培训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 |
二、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成因分析 |
(一)国家法律层面 |
(二)中小型企业层面 |
(三)劳动者层面 |
第三章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域外考察及借鉴 |
一、域外典型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考察 |
(一)美国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控措施 |
(二)英国法律风险管理的相关考察 |
二、域外典型国家法律风险防控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
(一)注重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的目标性 |
(二)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 |
第四章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完善措施 |
一、确立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基本原则 |
(一)合法性原则 |
(二)成本效益原则 |
(三)全面性原则 |
二、完善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基础 |
(一)意识维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的防控 |
(二)制度维度-依法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
(三)责任维度-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责任形式 |
三、构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
(一)识别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机制 |
(二)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机制 |
(三)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机制 |
(四)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的监督和复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薪酬改革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薪酬相关理论基础 |
2.1 薪酬概念、意义及作用 |
2.1.1 薪酬的概念 |
2.1.2 薪酬的意义和作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薪酬相关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的薪酬方案现状评价 |
3.1 国泰安发展现状简介 |
3.1.1 国泰安公司简介 |
3.1.2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3.2 国泰安专家顾问群体现状及薪酬方案简介 |
3.2.1 专家顾问体系说明 |
3.2.2 专家顾问目前的薪酬模式 |
3.3 对专家顾问薪酬满意度的调查及结果 |
3.3.1 满意度调查目的 |
3.3.2 满意度调查内容 |
3.3.3 薪酬调查结果分析 |
3.3.4 薪酬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国泰安专家顾问薪酬体系改进的必要性 |
3.4.1 薪酬体系改革意义 |
3.4.2 薪酬体系改革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的薪酬方案优化设计 |
4.1 优化方案设计思路说明 |
4.2 专家顾问岗薪酬水平的确定 |
4.2.1 专家顾问的薪酬水平策略 |
4.2.2 专家顾问的岗位评价 |
4.3 专家顾问岗薪酬结构的确定 |
4.3.1 专家顾问各层级平均薪酬确定 |
4.3.2 薪酬构成固浮比设计 |
4.3.3 薪酬核算模型的设计与实施 |
4.4 福利的优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薪酬设计方案实施 |
5.1 优化后的薪酬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1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5.1.2 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
5.1.3 实施后的改善工作 |
5.2 实施后薪酬方案绩效考核配套制度 |
5.2.1 绩效考核与奖金核算 |
5.2.2 专家顾问薪酬方案优化后的调整规则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国泰公司重点人员访谈内容记录表 |
附录 B 国泰公司专家顾问薪酬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C 海氏评估要素表 |
附录 D 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绩效考核表 |
致谢 |
四、浅谈法律顾问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构建原则及策略[J]. 陈裕琪. 法制博览, 2021(35)
- [2]企业管理中法律顾问的理念及价值分析[J]. 李奇.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22)
- [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Z银行Z分行合同管理优化研究[D]. 师华宇. 河南大学, 2020(06)
- [4]浅谈法律顾问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中的作用[J]. 周嗨呀.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22)
- [5]企业法务制度法制化研究[D]. 吴佳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法律顾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与解读[J]. 郭鹏. 法制博览, 2020(22)
- [7]法律顾问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 葛新. 法制与社会, 2020(14)
- [8]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9]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研究[D]. 曹航.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国泰安公司专家顾问薪酬改革方案研究[D]. 严金德.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法律风险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合同风险论文;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论文;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