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绍兴石桥古意浓浓(论文文献综述)
王赛男[1](2021)在《阮元诗歌笺注》文中提出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阮元在经学、金石考据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其创作的诗歌在清代诗歌发展中亦独树一帜,数量衆多,特色鲜明,但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研究及艺术成就的认识尚且不足,故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邓经元点校本《揅经室集》为底本,校以《文选楼丛书》本,对其中阮元诗卷部分进行笺注,同时参考学者颜建华的1佚成果,从《清代名人墨迹》《长离阁集》以及《扬州北湖续志》中补入佚诗共12首,以期为学界研究阮元之诗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笺注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笺注。一、前言。该部分先是介绍阮元生平与着述,总结其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以及文学四个方面的成就,以期对阮元本人及学术成就有全面的了解。然後《揅经室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说明所选用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缘由。其次介绍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的研究现状,详细列举这一领域内的学术成果,并予以适当评述。最後论述阮元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所体出的“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从丰富的诗歌内容、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典雅的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对阮元诗歌所体现出的诗学思想作出深入分析,对其诗歌的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二、凡例。该部分介绍本次笺注所使用底本与参校本、学界1佚成果以及笺注的内容与形式。三、笺注。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将阮元诗歌内容完整呈现,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笺注,力求详尽。凡人物、地名、史实、典故等均加笺注,疑难或重点字词亦有注释。凡异体、俗体字等,径改为通用字。所引书籍一律注出篇名。本文在对阮元诗歌作系统而全面的笺注基础上,结合阮元诗学思想的根源和内涵,来论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做到诗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张政[3](2020)在《大运河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白浮泉遗址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和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依托大运河遗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大运河遗址公园逐步成为运河沿线各大城市建设的热潮,2019年国家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进一步推动了大运河遗址公园的建设。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利用大运河及其沿线丰富的遗址,建设大运河遗址公园在文化传承、生态修复和遗址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大运河遗址公园可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契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战略,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众多的大运河遗址公园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如何让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维护好大运河及两岸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大运河遗址公园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文化传承和生态修复两大视角对大运河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总结。本文首先对大运河遗址公园的概念进行叙述,并通过相关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大运河遗址公园的特殊性、与城市和遗址的关系,为规划设计策略的总结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得出启示,总结出现有大运河遗址公园在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接着,以文化和生态为视角,按照先总体规划后要素设计的顺序进行策略的阐述。最后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策略,并以作者参与的实际项目大运河源头北京白浮泉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实例论证。
边谦[4](2020)在《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山林”,是现当代中国园林史学语境中屡被提及、有着诸多名家论述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该词所形成的经典释义,为诸多现有园林遗存所涉及的营造技艺、文化交往、相地选址等问题,提供了共通的底层阐释逻辑与关键指引。但与此同时,已有研究对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却长期缺乏针对性的关注,对其可能的语义流变与多样性亦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种忽视,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城市山林”概念理解与运用存在泛化与范式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其在当代园林史研究中的价值与潜力被低估。对此,本文以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史、造园理法及其他园林史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相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与考察,试图有限地了解、分析并总结“城市山林”概念的历史源流,从而撷取“新线索”,例证性地探讨其在明清苏州园林中的具体表现,以期进一步审视该词内涵及其对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价值。本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五章。上篇“别裁的线索”即为第二章“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其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构筑“城市山林”概念再认识的历史语境;二是基于该语境,考察“城市山林”概念历史生成的影响因素;三是基于该语境下的“城市山林例证”,考察“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最终对其进行再认识。下篇“例证的析要”包含第三至第六章,总体上旨在通过举析四座明清苏州“城市山林例证”进一步论证“城市山林”概念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三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试图理解“城市山林”意境在不同时期文人观念中的语义变迁问题;第四章以苏州留园为例,试图考察一座“城市山林例证”如何在建筑增益的不利条件下继续实现“城市山林”意境及体验的问题;第五章以苏州环秀山庄为例,试图深入管窥“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这一最为重要的“城市山林”意境模式及其解析的方法问题;第六章以苏州怡园为例,试图揭示“城市山林”理想如何深刻影响一座新建园林的意境经营与体验表达问题。上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具体结论:首先,“城市山林”是一个与中国古代文人阶层“栖止抉择”问题密切相关的复合概念,它能够在元代复合成型,受益于中唐至两宋文人有关“城市”与“山林”的关系构建与思辨;其次,元至清末的大量例证表明“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超出了其经典释义的涵盖范畴,并具体表现在空间区位、园林类型、意境模式这三个向度上的语义多元化;再次,“城市山林”概念的核心意涵,在于营造一种区别于人境、尘世的幻境感,它无关乎具体的园林类型,亦不受限于何种意境模式;最后,“城市山林”概念作为线索,可以历时性地串联起元代以来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中最为精华的那一部分兴造实例,从而管窥这一时段、地域文人阶层的造园观念与实践变迁。下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结论:首先,“城市山林例证”典范自确立以后,便不断经历着阐释、“再现”乃至重构的过程,不同时期文人对于“城市山林”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谓“再现”极有可能只是契合了当下文人观念中的“城市山林”理解而已;其次,通过精湛的建筑、庭院处理与欣赏方式的改变,能够在文人的“城市山林”意境追求与物质需要间找到平衡;再次,“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可经由溯源山意、山水布局、远观山势、近游山形、细察山质的品评策略而得到有效的解析,而其所达到的景境密度与体验丰富度或许是其成为“城市山林”意境主流的重要原因;最后,“城市山林”理想直至中国传统造园活动的末期,仍然能够对一座园林的造园意匠与游观体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李昕孺[5](2020)在《功能湿地理论视角下的陂塘水系与人居发展关系研究 ——以绍兴地区为例》文中认为陂塘水系是古人为改善自然湿地环境以适应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水利设施,用以解决来水与用水之间在时间分布上和空间水位高程上的矛盾。而随着人居发展,陂塘水系也不断完善,二者在空间结构、服务功能以及文化发展方面都呈现出紧密的联系。历史时期陂塘水系的营造为人居发展提供了良好可持续的环境基础,二者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稳固的湿地人居系统。反观现阶段的高密度快速城市化建设中,大量的湿地被填废,驳岸被硬化,排水依赖下水道、沟渠及排水泵站等灰色基础设施,地表水体不断减少,水质变差,城市内涝加剧,盲目的改造自然非但没有给现代城市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反而导致原有的湿地人居格局遭到了破坏。而陂塘水系与人居的营造历经了千百年的考验,二者之间互动和谐且收效颇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湿地人居营造智慧值得当下学习。本文选取历史跨度较长、陂塘水系与人居发展较为典型的绍兴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功能湿地理论为基础,从区域、古城及乡村聚落三个层面探讨自越国定都至清代近2500年间,绍兴地区陂塘水系与人居之间在生态稳定、空间结构、服务功能以及文化生发等方面的发展关系。发掘古代陂塘水系与人居的互惠互利成果,并从中归纳提取适用于现代的湿地人居建设策略。
汪瑞霞[6](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代慧婷[7](2019)在《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僧侣行旅诗,是指僧人行旅中所作之诗。僧侣行旅,既有游方、参学、弘法等宗教之因由,亦有访友、省亲、观览等诸多世俗之因素。以其独特的身份与目的,致使僧人行旅诗与寻常文人之山水诗相较,除模山范水、书写自然之景物、抒发羁旅之感喟之外,往往还具有丰富的宗教意蕴。僧侣行旅诗,肇始于东晋,至李唐而蔚为大观。本文以一个群体、一类诗歌为研究视角,以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唐五代僧人49位,行旅诗346首,从古代文学与佛教文化二方面入手,研究此类诗歌的总体概貌、发展脉络、风格特点,从一个独特角度探索唐五代时期佛教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文学创作的成功在于富有个性的表达,文学批评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揭示个性因素,而差异正在于比较之中。因此,本文在研究僧侣这一文学群体时,亦对不同僧侣之行旅诗的个性差异有所揭示。唐五代时,以贯休所创作的行旅诗数量最为丰富,其集中有行旅诗157首,几占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半壁。形式多样,诸体皆备,五七杂言兼而有之;其内容之广博,山川林木,无不挫于笔端;其创作目的之繁复,游学、避难、交游皆有,集中体现了唐末五代战乱的社会现实;其艺术之特色鲜明,边塞行旅诗异军突起、奇崛的诗风、济世救民的入世情怀,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精神与儒家仁义思想的异质同构,贯休可谓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之代表。此外,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僧之行旅诗亦别具一格,往往记录域外之行的风光,异域风情与佛教文化相碰撞,独具魅力,若新罗僧慧超,日本僧道慈、辨正、空海和西行求法僧玄奘、义净诸人的20首异域行旅诗,在其行止之艰险、其情感之悲痛、其意象之奇特皆久居中土之僧侣所不能到也,其中不少来华僧人,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汉诗,并在创作中展现出求新、求变之特点。唐五代僧侣行旅之目的主要有参方悟道、宣教弘法、避难化缘等;唐五代僧侣行旅之作用与文化意义则突出表现为提升了僧侣修行的质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了诗歌文化的成果等方面。僧侣行旅诗并非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佛门衲子积极宣扬“入世”,其生平行止践行了“入世”与“出世”的人生双轨,异于寻常文人。故而,唐五代僧侣行旅诗除了在表达“出世”之情的游方求学、明佛证禅、赏山悦水等主题,又体现出唐代僧侣的“入世”情怀,诸如思乡怀人、交友做官、怀古咏史等主题亦是他们所书写的对象,这种行为的动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两点,其一为“友谊之求”,其二则为“媚俗之态”。在艺术特色上,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突出体现出尚“清”的艺术风貌。具体表现为多用“清词清语”、多选“清景清境”、多含“清神清趣”,并由此而造就了其“清寒幽静”的诗境。出现这一文学现象之因由,主要是因为僧人受“戒”“定”“慧”学法经历之影响,“因定入境”“因慧遣词”,所以僧诗较文人诗更易得“清”之风致。此外,唐五代僧侣行旅诗还呈现出“融禅于诗”与“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总体而言属于一个诗歌体系,大部分意象之情韵与文人诗别无二致,然某些特别的意象,若“鹤”“镜”“灯”诸类,以及“锡杖”“袈裟”“囊”“钵”等法器,则潜含着特别的意蕴,这也是僧诗与文人诗别有不同的地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在体式的选择上以近体诗为多,占80%,其中又以律诗占比最大,为73.9%,而律诗中又以五言律尤多,且多有名篇佳构。唐五代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联系复杂。一方面,僧侣行旅诗积极向文人诗靠拢,题材、风格多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又具自身特点,诗僧总是有意无意标榜其僧人身份,在诗中流露出禅房习气、山林志趣,体现着与文人诗异质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唐五代文人和僧侣的行旅诗皆以发隐逸之趣、写自然之美见长。在主题上,文人更为丰富,“游宦”主题突出,僧侣则多以“游方”为目的。在艺术风貌上,文人重“抒情”,僧侣重“明理”。文人行旅诗多铺陈景物,刻画境界,抒发其情感的寄托。僧侣行旅诗则多描摹景物,裁剪山水,抒发出目前之景对心中佛法的启示,多了一种洞然明白之感。“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这一选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立足行旅,从僧人的视角窥见中华山川,本自与文人所见不同。同时又是以行旅为题材,释氏文人的眼界、闻见、心理、感悟,亦自与世俗文人不同。这一研究不但拓展了当前僧诗的研究内容,亦可管窥中国古代行旅文学中的别样风貌。此外,僧侣行旅诗与文人行旅诗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可以旁及两个创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文人与衲子的交往亦可有所补益。对僧侣“入世”原因的探析,还将有助于佛教世俗化的研究。文化意义方面,本文通过对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整理、研究,不仅可知佛教诗歌在遣词造句、征引典故、宗教意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独特风貌,还可以“以诗证史”,对唐五代的佛教地理与文学地理状况有所考察与印证。行旅行为还影响到诗歌的传播方式,大量的题壁、题柱、题廊、题桥、题树诗,以及舟中、道中、途中、马上等诗歌创作方式皆因行旅活动而产生、而流布。此外,从僧侣行旅诗中还可以窥探出僧侣苦行的宗教情怀和济世救民的大乘佛教精神。
张凯[8](2019)在《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文中指出10至13世纪是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发展的兴盛期。一方面,罗汉思想持续丰富,传播空间不断扩大,信仰圣地得以确立;另一方面,罗汉画家及画评出现,造像数量增加,图像类型增多,艺术水平达到顶峰。将罗汉图像与信仰视为整体给予分析,对于研究东亚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罗汉信仰文本生成并型塑图像,即从佛教典籍、民间故事和士人诗文三个层面,确立罗汉图像创作理念,丰富表现内容,拓展禅意维度。与此同时,华严与禅宗思想的流布赋予了罗汉图像创作语境。而文本在东亚各国接受中的不同解读,又引发罗汉图像在技法、风格、组合上更为复杂地变化。其次,罗汉图像对信仰产生助推与制约,即从场景配置、物质载体、图像运用三个层面影响信仰。一方面,十六、十八、五百罗汉在场景空间中与佛菩萨图像的不同配置,既是对信仰文本的观照,也反映了文本在具体解读中地延伸和融合。另一方面,图像在塑绘材质上的丰富性增强了信仰的亲和力,比例尺寸特征体现出信仰中的秩序感。特别是图像载体由壁面向纸面的转化,在丰富图像创作手法,促进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信众观看方式的变化,从而促使信仰发生降格,推动罗汉信仰的民间化与世俗化。再次,罗汉图像与信仰作为整体在东亚地区互动地和多层次地进行传播,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空间三个层面。一方面,其传播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信仰主体的共同作用。僧侣既是受众也是传递者,特别是来往于陕北、巴蜀、湘赣、江南的行脚僧、以及往返于中日的巡礼僧和禅宗高僧成为传播的主要力量。而宋代士人凭借特殊地位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商人则作为传播中的新鲜血液,不仅在巴蜀、荆湖、淮浙等地“纵价收市”,而且借助中日间外冷内热的贸易往来输送图像至日本,催生出了明州罗汉画家群体。另一方面,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除了依托文本外,还有真迹手工摹本、画样粉本、模印拓本等多种形式。而这些传播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是佛教艺术交流空间从中印向东亚,从西域向东海的整体转向,呈现出交流高规格,传播环流化,手段多样化等特征。10至13世纪罗汉图像与信仰在东亚地区的发展与传播,是镶嵌在东亚文化圈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地,折射出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意识自觉。既体现文化圈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以及东亚社会所共有的权力观和功用观,也体现了文化涵化过程中,彼此在价值、审美选择上的适应与认同。不过,在整体融合的背后,我们仍能看出不同地区自身文化无意识的展现和对身份建构的诉求,促使他们不断推进罗汉图像的民族化和本土化,使得东亚地区的罗汉图像及其信仰向着更加成熟、完善、多元的方向发展。
许波,凡宇露,毕留举[9](2019)在《安昌古镇特色景观的提升策略》文中认为以绍兴安昌古镇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古镇的现状及景观特点,分析了当下景观改造的成效以及不足,进而提出了古镇在今后的景观建设保护与发展中的建议与策略,包括围绕凸显师爷文化内涵打造古镇特色景观、以保真性原则修缮维护原建筑风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景观、构建多层次的景观绿化等,旨在为相似的小城镇景观改造和构建特色景观提供参考.
侯本塔[10](2019)在《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发展到宋代,禅宗已成为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在禅门“一花五叶”仅存的临济、云门、曹洞三家中,又以临济宗的声势最为浩大。本文便是站在临济宗的本位立场,采用文献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宋代诗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是对临济宗传承、着述与交游之特色的分析。通过考察可知,宋代临济宗前后绵延一十五世,并发展出黄龙、杨岐、大慧、虎丘四个派系,它的影响在时间上贯穿两宋始末,空间上遍布全国各地。临济宗僧人的禅学思想丰富,文学素养精深,并创作了语录、灯录、僧传、笔记等多种类型的禅学着述。他们在与诗人的交游中,也展现出以公案、颂古和机锋为特色的时代新风。第二章为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该章对宋代八大颂古集和《正法眼藏》、《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公案入诗”与“诗文入案”两个视角开展诗禅关系的考察。公案入诗方面,首先对“义玄悟道”等六则临济公案在宋诗中的运用加以探讨,揭示出各则公案在诗歌创作中的主要作用和内涵演变;其次从苏轼与“三十六对”公案以及张商英的颂古创作入手,对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进行分析,分别指出苏轼诗歌的取象方式、表达方法和张商英颂古的渔父唱道、艳诗明禅之特色所受禅门公案的影响。诗文入案方面,分别从帝王公案、文人公案和诗歌公案三个方向进行展开,指出禅门公案对帝王与文人形象的建构,和对文人诗歌的拈提参究及禅学理解。第三章为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临济颂古进行竭泽而渔式的考察,共辑得颂古5000余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宗派特色和代表作家加以论述。第二节将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文献对读,排查出100余则颂古借用前人诗歌的案例,继而从借用对象、借用手法和借用效果三个层面对临济颂古“借诗明禅”之特色展开讨论。第三节首先对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进行考察,接着对这些总集误收、重收、失收的临济颂古加以辨析,最后以《禅宗无门关》为中心,指出临济宗颂古所具有的譬喻新颖、以贬为褒和豪猛粗放之特色。第四章为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对临济宗“峻烈活泼”的宗风特色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加以阐述,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融通关系。第二节从呵佛骂祖、直下承当和杀活自在三个层面入手,对临济峻烈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之关系进行考察,认为临济宗风参与到北宋文人变革精神、文化自信和人生态度的建构之中。第三节是对“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关系的探讨,指出宋代咏物诗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所受临济宗的影响。第五章为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该章主要对松源崇岳、无准师范、虚堂智愚和西岩了慧等十余位虎丘派禅师的代表诗作、擅长诗体和典型诗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虎丘派禅师重家风、轻文采、好拈颂的创作倾向。
二、绍兴石桥古意浓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绍兴石桥古意浓浓(论文提纲范文)
(1)阮元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阮元生平与着述 |
(二)版本流传 |
(三)阮元诗歌研究现状 |
1.诗歌整理 |
2.诗歌内容与艺术分析 |
3.诗学思想 |
(四)“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及艺术特色 |
二、凡例 |
三、笺注 |
(一)《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一) |
(二)《文选楼诗存》(《揅经室集》续集卷五) |
(三)补遗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3)大运河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白浮泉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中央政策批示 |
1.1.2 顺应城市文化建设 |
1.1.3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
1.1.4 大运河遗址公园建设面临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释义 |
1.5.1 大运河 |
1.5.2 遗址公园 |
1.5.3 大运河遗址公园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大运河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大运河历史演变 |
2.1.2 大运河文化内涵 |
2.2 遗址公园相关理论研究 |
2.2.1 遗址本体保护 |
2.2.2 遗址公园类型 |
2.3 大运河遗址公园特殊性 |
2.3.1 悠久的运河文化 |
2.3.2 线性的遗址分布 |
2.3.3 带状的空间形态 |
2.3.4 多样的生态环境 |
2.3.5 密切的城市关系 |
2.4 大运河遗址公园与遗址的关系 |
2.4.1 历史文脉的载体 |
2.4.2 遗址保护的手段 |
2.5 大运河遗址公园与城市的关系 |
2.5.1 城市历史遗产的一部分 |
2.5.2 城市形象展示的名片 |
2.5.3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
2.6 大运河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2.6.1 保护优先原则 |
2.6.2 生态保护原则 |
2.6.3 文脉传承原则 |
2.6.4 统筹发展原则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运河遗址公园建设现状 |
3.1 大运河遗址公园分布 |
3.2 典型案例研究 |
3.2.1 天子津渡遗址公园 |
3.2.2 杭州富义仓遗址公园 |
3.2.3 宿州隋唐大运河遗址公园 |
3.2.4 绍兴运河园 |
3.3 案例启示 |
3.3.1 规划突出遗址展示 |
3.3.2 应用古旧材料 |
3.3.3 注重遗址保护 |
3.4 案例现状问题 |
3.4.1 历史文脉传承弱 |
3.4.2 忽视生态建设 |
3.4.3 缺乏运河地域特色 |
3.4.4 缺乏与城市及运河沿线整体考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运河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
4.1 大运河上层规划解读 |
4.1.1 大运河总体规划 |
4.1.2 水文资料量化研究 |
4.2 大运河遗址公园选址与红线划定 |
4.2.1 公园选址 |
4.2.2 划定红线 |
4.3 构建运河文化景观带 |
4.3.1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
4.3.2 完善公园总体布局 |
4.3.3 完善公园节点布局 |
4.3.4 推动沿岸商贸发展 |
4.4 顺应自然山水地形 |
4.4.1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 |
4.4.2 契合自然的形态组织 |
4.4.3 随形就势的交通规划 |
4.5 修复运河生态系统 |
4.5.1 横向构建生态绿廊 |
4.5.2 纵向构建河湖生态系统 |
4.6 组织公园景观序列 |
4.6.1 基于时间发展脉络组织景观序列 |
4.6.2 基于视线分析组织景观序列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运河遗址公园要素设计 |
5.1 公园空间划分 |
5.1.1 遗址保护区 |
5.1.2 生态修复区 |
5.1.3 文旅融合区 |
5.2 河道与驳岸 |
5.2.1 延续文化活动 |
5.2.2 恢复历史水系 |
5.2.3 运用生态驳岸 |
5.3 地形设计 |
5.3.1 保持原状 |
5.3.2 恢复地貌 |
5.3.3 营造空间 |
5.4 园路与铺装 |
5.4.1 园路保护遗址 |
5.4.2 铺装营造氛围 |
5.5 小品与设施 |
5.5.1 小品设计 |
5.5.2 标识系统层级框架 |
5.6 种植设计 |
5.6.1 植物选择 |
5.6.2 种植分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例——大运河源头白浮泉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
6.1 区位概况 |
6.2 案例选取缘由 |
6.3 场地分析 |
6.3.1 白浮泉遗址公园特殊性分析 |
6.3.2 白浮泉遗址公园与城市的关系 |
6.3.3 白浮泉遗址公园与白浮泉遗址的关系 |
6.4 总体规划 |
6.4.1 上层规划解读 |
6.4.2 红线范围划定 |
6.4.3 构建运河文化景观带 |
6.4.4 修复运河生态系统 |
6.4.5 完善景观空间结构 |
6.5 要素设计 |
6.5.1 分区设计 |
6.5.2 植物专项 |
6.5.3 地形设计 |
6.5.4 园路铺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与评述 |
1.2.1 与“城市山林”概念经典认知相关的研究 |
1.2.2 与“城市山林”概念相关的其他研究 |
1.2.3 与明清城市山林例证相关的苏州园林研究 |
1.2.4 与明清苏州城市山林相关的造园设计理法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4 基本概念的限定 |
1.4.1 “城市山林”:核心关键词的语境之别 |
1.4.2 “明清”与“苏州”:时期与地域的主要范围 |
1.4.3 “造园理法”与“意境表达”:中微观的研究视域 |
1.4.4 “别裁”与“析要”:例证择取的依据与具体分析的面向 |
2.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 |
2.1 历史语境的构筑:“城市山林”概念相关文献的获取策略 |
2.1.1 《四库》中的搜集与整理 |
2.1.2 苏州古籍库的补充与文献整合 |
2.2 文人栖止的抉择:“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性溯源 |
2.2.1 中唐至宋:“城市”与“山林”关系的构建与思辨 |
2.2.2 元代:“城市山林”概念的生成及其例证的举析 |
2.3 语义内涵的流变:元至清末历史语境中“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 |
2.3.1 “城市山林例证”空间区位的多元化 |
2.3.2 “城市山林例证”意境表达的多样性 |
2.4 本章小结 |
3.苏州拙政园:“城市山林例证”典范的确立、变迁与“再现” |
3.1 焦点的确立: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书写 |
3.1.1 苏州拙政园的第一次“城市山林”品评 |
3.1.2 文字与图像:记录王氏拙政园焦点记忆的关键媒介 |
3.1.3 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表达 |
3.2 记忆的变迁:蒋棨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考证 |
3.2.1 “旧观仍复”:苏州拙政园的第二次“城市山林”品评 |
3.2.2 何以为“复”:“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辨析 |
3.2.3 “复园”对苏州拙政园历史变迁的影响 |
3.3 馨香的再现: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辨析 |
3.3.1 山水合营:疏朗水象,峻渚山形 |
3.3.2 建筑谋篇:因山构室,就水筑屋 |
3.3.3 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刍议 |
3.4 本章小结 |
4.苏州留园:建筑增益下的“城市山林”意境变奏与新意 |
4.1 苏州留园历史变迁的三个关键点 |
4.1.1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中部格局的奠定 |
4.1.2 盛氏“留园”时期:冠云峰院的增葺 |
4.1.3 20 世纪50年代:一段曲尺廊的消失 |
4.2 现存留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解析 |
4.2.1 现存留园中部:一馆领院,山池,林,庭 |
4.2.2 现存留园东部的意境分析:一峰独秀,楼馆池台 |
4.3 本章小结 |
5.苏州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极致与绝响 |
5.1 苏州环秀山庄历史变迁的两个关键点 |
5.1.1 丰沛的水源:“飞雪泉”的涌现 |
5.1.2 多姿的山意:戈裕良名构的叠就与书写 |
5.2 环秀山庄大假山的历史定位与品评策略 |
5.2.1 在总体叠山历史中的定位 |
5.2.2 品评策略的构建 |
5.3 现存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解析 |
5.3.1 溯源山意:腹藏五岳,胸有丘壑 |
5.3.2 山水布局:周环成秀,宜中之本 |
5.3.3 远观山势:有明有晦,奥如旷如 |
5.3.4 近游山形:咫尺境迁,情境相合 |
5.3.5 细察山质:不显斤斫,寸石含情 |
5.3.6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苏州怡园:“城市山林”理想在清末苏州造园实践中的回荡 |
6.1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
6.1.1 过云楼的庭院营造对怡园成园的影响 |
6.1.2 顾文彬兴造怡园的动因 |
6.1.3 怡园兴造的不同阶段及其意匠探析 |
6.2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1877年)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
6.2.1 已有研究述评与相关史料辨析 |
6.2.2 顾文彬所述怡园游线考析 |
6.2.3 怡园的山水游观体验解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功能湿地理论视角下的陂塘水系与人居发展关系研究 ——以绍兴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陂塘概述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历史学科及水利工程学科 |
1.2.2 地理历史学科 |
1.2.3 建筑与园林景观学科 |
1.3 研究对象 |
1.3.1 重点陂塘及其发展地区 |
1.3.2 研究地区选取 |
1.3.3 选取原因 |
1.3.4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价值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价值 |
1.5.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古代绍兴陂塘水系演变与山会平原人居的协同发展 |
2.1 春秋至汉代 |
2.1.1 春秋以前的湿地环境状态 |
2.1.2 都城建立与早期陂塘水系的建设 |
2.1.3 鉴湖兴建 |
2.1.4 沿湖聚落产生 |
2.2 南北朝至唐代 |
2.2.1 西兴运河开凿 |
2.2.2 沿海海塘完善 |
2.2.3 沿海聚落与平原聚落产生 |
2.3 宋代至清代 |
2.3.1 大规模城市建设与鉴湖湮废 |
2.3.2 相应整治措施 |
2.3.3 三江闸完善及湿地环境恢复 |
2.3.4 平原聚落发展 |
2.4 陂塘水系与区域人居的协同关系 |
2.4.1 交互作用效应 |
2.4.2 空间结构耦合 |
2.4.3 功能融合 |
2.4.4 文化共生 |
2.5 小结 |
第3章 古代绍兴陂塘水系与古城人居的形成发展 |
3.1 古城陂塘水系的营造过程 |
3.1.1 春秋以前的城市发展情况 |
3.1.2 古城建立对于湿地环境的利用 |
3.1.3 古城水系的营建特点 |
3.2 依托陂塘水系而生的古城城市骨架 |
3.2.1 建城初期 |
3.2.2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
3.2.3 隋唐时期 |
3.2.4 宋至明清 |
3.3 以陂塘水系为基底的古城空间布局 |
3.3.1 形成与发展 |
3.3.2 商业空间的拓展 |
3.3.3 景观空间的发展 |
3.4 陂塘水系影响下的古城人居文化 |
3.4.1 自然山水观 |
3.4.2 生活习惯 |
3.4.3 桥文化 |
3.5 小结 |
第4章 古代绍兴陂塘水系与村镇的形成发展 |
4.1 村镇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1 形成与发展要素 |
4.1.2 陂塘水系的作用 |
4.1.3 现存古村落概况 |
4.2 陂塘水系与村镇的空间形态 |
4.2.1 村镇形态 |
4.2.2 空间结构 |
4.2.3 空间布局 |
4.2.4 生态效应 |
4.3 陂塘水系与村镇的民居形态 |
4.3.1 发展过程 |
4.3.2 形式特点 |
4.3.3 生态效应 |
4.4 小结 |
第5章 古代绍兴陂塘水系与人居发展关系总结 |
5.1 生态稳定 |
5.1.1 陂塘系统的完整性 |
5.1.2 水地平衡的重要性 |
5.1.3 陂塘系统的可变性 |
5.2 人居空间 |
5.2.1 随水而就的绍兴城 |
5.2.2 千姿百态的“水”城 |
5.2.3 自然而生的城市 |
5.3 社会文化 |
5.3.1 文化观的构建 |
5.3.2 村落名称 |
5.3.3 民风民俗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现代湿地人居建设的思考 |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兴府城衢路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僧侣行旅诗的界定 |
三、前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目的 |
第二节 唐五代僧侣行旅的意义 |
第二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概述 |
第一节 唐五代僧侣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
第二节 文人创作与僧侣创作之比较 |
第三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主题意蕴 |
第一节 “出世”之情——游方求学、明佛证禅 |
第二节 “入世”之情——思乡怀人、交友做官、咏史怀古 |
第四章 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尚“清”的艺术风貌——造就“清寒幽静”的诗境 |
第二节 融禅于诗、诗中有画 |
第三节 意象特点与体式选择 |
第五章 个案研究——唐五代僧侣行旅诗冠冕贯休 |
第一节 贯休游踪与相关行旅诗作 |
第二节 贯休行旅诗主题意蕴——写景、交友、避难 |
第三节 贯休行旅诗艺术风貌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 |
第一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的游踪及相关行旅诗作 |
第二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主题意蕴——奇异、艰险之景与悲痛、赤诚之情 |
第三节 域外来华僧与西行求法汉僧行旅诗的艺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概况 |
第一节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盛行背景 |
一、何为“东亚” |
二、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社会巨变 |
三、末法思想对罗汉信仰的促发 |
第二节 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兴起 |
一、早期罗汉观念的滥觞 |
二、经典与圣地的确立 |
三、供养法会中的罗汉圣、俗信仰形态 |
四、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不同建构路径 |
第三节 东亚罗汉图像的成熟 |
一、罗汉图像在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罗汉画家与画评出现 |
三、罗汉图像类型与数量增多 |
四、东亚罗汉图像交流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罗汉信仰文本对图像的生成与型塑 |
第一节 佛典文献与罗汉图像经典化 |
一、《法住记》确立罗汉形象与图像主题 |
二、华严思想影响下的经典图式 |
第二节 民间故事与罗汉图像世俗化 |
一、民间故事中的世俗信仰诉求 |
二、民间罗汉故事的文化特征 |
三、世俗信仰对罗汉图像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士人诗文与罗汉图像禅意化 |
一、诗文中的《渡水罗汉图》 |
二、士人禅趣影响下的罗汉画风格 |
第四节 日本、高丽的罗汉信仰文本解读与图像呈现 |
一、日本罗汉经典的三种解读 |
二、日本罗汉信仰特征及对图像的影响 |
三、高丽罗汉信仰与图像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罗汉图像对信仰的助推与制约 |
第一节 场景空间中罗汉图像配置样式 |
一、图像配置样式与特征 |
二、图像配置的信仰呈现 |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中罗汉图像物质载体 |
一、塑绘材质对信仰的调节 |
二、比例尺寸体现信仰中的等级秩序 |
第三节 图像运用中物质与观念的转化 |
一、观看方式改变信仰神性 |
二、水陆法会中图像对氛围的营造 |
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机制 |
第一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者与受众 |
一、作为传播先驱的僧侣 |
二、士人是传播的引领者 |
三、商人的促进作用 |
四、普通民众的传播力量 |
第二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 |
一、手工图像摹本 |
二、画样和粉本 |
三、模印和拓本 |
四、文本的传递 |
第三节 从罗汉形貌演变看佛教艺术的多中心传播 |
一、梵僧相罗汉传播以蜀地为中心 |
二、汉僧相罗汉传播以江南为中心 |
三、佛教艺术传播的新空间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审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从明州罗汉画看东亚地区审美互动 |
一、明州在东亚地区交流中的地位 |
二、明州罗汉画的商业特性和艺术风格 |
三、明州罗汉画体现出的东亚审美交融 |
第二节 禅宗审美在罗汉图像中的体现 |
一、禅宗在东亚的流布 |
二、罗汉图像中的禅宗审美趣味 |
三、东亚地区罗汉画中的禅宗审美继承 |
第三节 东亚地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自觉 |
一、罗汉信仰体现出的东亚文化和谐观与功用观 |
二、东亚地区罗汉图中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致谢 |
附录一:画史文献中关于10至13世纪罗汉画家的记载 |
附录二:现存10至13世纪重要石窟中的罗汉造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9)安昌古镇特色景观的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城镇景观概述 |
2 安昌古镇现状与景观特点 |
2.1 古镇概况 |
2.2 古镇的特色景观 |
2.2.1 街道景观 |
2.2.2 河道景观 |
2.2.3 人文景观 |
3 安昌古镇景观改造的成效及问题 |
3.1 景观改造初见成效, 但发展仍须协调 |
3.2 景观文化初步展现, 但特色不够凸显 |
3.3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但局部破坏依旧严重 |
4 安昌古镇景观建设保护与发展对策建议 |
4.1 凸显师爷文化内涵, 打造古镇特色景观 |
4.2 以保真性原则修缮维护原建筑风貌 |
4.3 合理利用水生植物,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景观 |
4.4 运用植物造景, 构建多层次的景观绿化 |
5 结语 |
(10)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宋代临济宗的传承、着述与交游 |
第一节 临济宗的法脉传承 |
一、北宋中期以前的临济宗 |
二、北宋中后期的临济宗黄龙派和杨岐派 |
三、南宋时期的临济宗大慧派和虎丘派 |
第二节 临济宗的禅学着述 |
一、语录灯录类着述 |
二、僧传笔记类着述 |
三、拈古颂古类着述 |
四、禅门宗义类着述 |
第三节 临济宗的士林交游 |
一、禅门公案与谈禅论道 |
二、禅门颂古与诗文酬唱 |
三、临济禅法与机锋对答 |
四、别集序跋与祖师真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唐宋临济宗公案述论 |
一、“八大颂古”所收临济公案 |
二、《正法眼藏》所收临济公案 |
三、《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 |
第二节 公案入诗:临济公案及其诗歌表达 |
一、悟道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一 |
二、示法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二 |
三、勘验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三 |
四、宋代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研究 |
第三节 诗文入案:临济宗的特殊参学法门 |
一、帝王公案:皇帝形象的历史演变 |
二、文人公案:文人形象的禅门建构——以“韩愈见大颠”为中心 |
三、诗歌公案:上堂举诗与诗下开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宋代临济宗颂古发展析论 |
一、临济颂古的发展趋势 |
二、临济颂古的宗派特色 |
三、临济颂古的代表作家 |
第二节 借诗明禅: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关系 |
一、借诗明禅之借用对象 |
二、借诗明禅之借用手法 |
三、借诗明禅之借用意义 |
四、借诗明禅与颂古入诗 |
第三节 颂古即诗:作为宋代诗歌的禅门颂古 |
一、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 |
二、宋代临济颂古的辑佚考辨 |
三、临济颂古的诗歌美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 |
第一节 临济宗禅法特色论析 |
一、“峻烈活泼”的宗风面貌 |
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 |
三、宗风特色与悟道方法之关系 |
第二节 呵佛骂祖,杀活自在——临济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 |
一、呵佛骂祖:北宋文人的变革精神 |
二、直下承当:北宋文人的文化自信 |
三、杀活自在:北宋文人的人生态度 |
第三节 触目是道,物物真灵——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之关系 |
一、咏物与说禅:宋代咏物诗的创作观念 |
二、蹇驴与桃花:咏物诗歌意象的禅学化 |
三、言体与言用:宋代咏物诗的创作手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 |
第一节 虎丘派前三世的禅诗 |
一、朱瑾与像赞:虎丘绍隆的禅诗 |
二、蜻蜓与唱酬:应庵昙华的禅诗 |
三、送别与示徒:密庵咸杰的禅诗 |
第二节 虎丘派第四世的禅诗 |
一、自诒与贺寿:破庵祖先的禅诗 |
二、啸月与弄潮:峻烈激猛的松源诗风 |
三、赠别与山居:冲淡自然的松源诗风 |
第三节 虎丘派第五世的禅诗 |
一、衣食住行,花鸟草木:松源弟子咏物诗 |
二、肆口而说,迅机痛快:无准师范的禅诗 |
三、词章骈俪,敷腴调畅:石田法薰的禅诗 |
第四节 虎丘派第六世的禅诗 |
一、禅理生活,五律尤佳:虚堂智愚的禅诗 |
二、古体赠别,骚体祖赞:石溪心月的禅诗 |
三、禅会图赞,题号诗偈:西岩了慧的禅诗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唐宋临济宗禅师名录 |
附录二:禅林僧史灯录所收唐宋临济僧资料一览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四、绍兴石桥古意浓浓(论文参考文献)
- [1]阮元诗歌笺注[D]. 王赛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大运河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白浮泉遗址公园为例[D]. 张政.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D]. 边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功能湿地理论视角下的陂塘水系与人居发展关系研究 ——以绍兴地区为例[D]. 李昕孺. 华侨大学, 2020
- [6]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7]唐五代僧侣行旅诗研究[D]. 代慧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D]. 张凯. 东南大学, 2019(01)
- [9]安昌古镇特色景观的提升策略[J]. 许波,凡宇露,毕留举.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03)
- [10]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D]. 侯本塔. 暨南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