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羧酸盐类高分子洗涤助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林炳松[1](2020)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环保剂型研制》文中提出本试验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进行了复配环保剂型加工研究,制备出了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可溶性液剂两个剂型。对加工后的两个剂型的悬浮率、药液理化稳定性、润湿分散性、粘稠度、抗冻性等参数进行了测定,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农药剂型相关标准。提出了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可溶液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添加TD-60,AB-600和及时宇三种喷雾助剂可以对两种剂型的相容稳定性、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等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具体结论如下:1.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试验通过对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的筛选。最终得出的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配方如下:原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氯虫苯甲酰胺3%、分散剂2700 1.5%、润湿剂X080 2%、增稠剂黄原胶0.35%、防冻剂乙二醇4%、消泡剂SAG630 0.5%、稳定剂BHT 1%、防腐剂苯甲酸钠0.15%、去离子水补齐100%。制备的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质量指标和理化性质均符合标准。2.通过对溶剂和乳化剂的筛选,确定了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如下:原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和氯虫苯甲酰胺3%、乳化剂组合为602#16.67%和500#8.33%,稳定剂BHT 1%,溶剂组合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35%和异丙醇补足100%。3.本文提出的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可溶液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线性相关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且操作简便,快速,是检测这两种制剂较理想的分析方法。4.研究了两种制剂不同稀释浓度和三种喷雾助剂六个不同添加浓度的相容稳定性、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留量。当制剂稀释200倍,喷雾助剂添加浓度大于或等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各项性能指标均较好。
周伟,盛钰莹,张晋菲,梁国雄,刘英,张蕾[2](2020)在《机洗餐具液体洗涤剂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泡沫性能、清洗性能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绿色螯合剂、聚羧酸盐类聚合物对机洗餐具液体洗涤剂性能的影响,筛选出较优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绿色螯合剂、聚羧酸盐类聚合物,得到一种清洁指数高、起泡力低的机洗餐具液体洗涤剂。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液体洗涤剂对人工污垢的清洁指数优于市售洗碗粉或洗碗块。
李琛[3](2020)在《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助剂是衣物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主要起脱除硬水离子改善洗涤性能的作用。三聚磷酸钠(STPP)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洗涤剂助剂,但中国磷资源不丰富,而且磷酸盐的使用也会带来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以有机小分子羧酸盐,沸石,层状硅酸盐,聚羧酸盐等替代磷酸盐的助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寻找高性价比的代磷助剂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草酸钠是一种二元羧酸螯合剂,它可以与多价离子形成不溶盐而起到软化水的作用。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有过初步探索,但由于草酸钠生产成本比较高,没有推广应用。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工业尾气生产草酸钠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草酸钠生产成本,为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了草酸钠的物理化学基本性质、毒理学性质和生物降解性的基础上,以草酸钠为洗涤剂助剂,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传统磷酸盐助剂三聚磷酸钠和现用量最大的代磷助剂4A沸石进行了对照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首先,对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草酸钠的钙脱除容量、钙脱除速率以及对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乳化性能、发泡性能及洗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4A沸石等代磷助剂比较,草酸钠具有钙脱除容量高、脱除速率快的特点。且草酸钠有助于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的提升。(2)去污性能是洗涤剂最重要的性质。在了解草酸钠具有助洗性基础上,进一步对草酸钠在洗涤剂配方中的去污性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调整洗涤剂配方组成、洗涤时间和温度,多角度研究了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的去污性能,并与STPP和4A沸石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可达到与STPP相近相的结果,远优于无磷助剂4A沸石。(3)酶是现代洗涤剂的重要组分,添加少量的酶可以有效提高对特定污渍的去除能力。为研究草酸钠与酶在洗涤配方中的复配性能,分别在草酸钠洗涤剂配方中添加了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针对相应污渍的污布进行了去污力的测定,并与STPP和4A沸石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STPP和4A沸石相比,草酸钠与酶显示出更好的复配性能。原因是草酸钠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小,保持了酶在洗涤剂中的活力,产生了更好的去污性能。(4)草酸钠是以沉淀的方式脱除硬水离子,生成的不溶性草酸盐颗粒可能会沉积在织物上,产生灰分。灰分沉积会造成织物的“板结”,使衣物发黄、变硬。本文通过对草酸钠洗涤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种类的调整出不同的配方,通过循环洗涤的方法对不同纤维织物(棉、聚酰胺、聚酯纤维)灰分沉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棉织物比合成纤维织物更容易造成灰分沉积。通过对洗涤剂配方的筛选,得到了在三种织物上同时具有低灰分量和高白度保持的三种配方: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M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脂肪醇醚硫酸钠(AES)/CMC。(5)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草酸钠配方体系,选用棉织物,进一步对草酸钠洗涤剂灰分沉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不溶草酸盐和棉织物的zeta电位,并利用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DLVO)理论对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计算来揭示灰分沉积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成相同物相的草酸钙下,草酸钙颗粒与棉织物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灰分沉积量越小。(6)采用统计学方法,使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对以AE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MC为抗沉积剂的草酸钠洗涤剂配方进行了显着因子筛选,为配方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酸钠对洗涤性能的提升效果分别达到了极显着和显着,尤其对于蛋白污布和皮脂污布的洗涤性能,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草酸钠的添加量,灰分量的差别并没有达到显着影响的水平。
梁雪娜[4](2020)在《甲维盐和代森锰锌悬浮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悬浮剂是以水为分散介质,悬浮颗粒在0.5-5微米之间的一种悬浮体系,具有分散性好、渗透性强、使用安全和环境污染小等优势,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发展较快的一种环保型水基化农药剂型。但在长时间贮存时会出现沉淀和分层等稳定性问题。本文以甲维盐和代森锰锌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研究方法分别将其制备成水悬浮制剂,并从助剂、p H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文通过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等方法对助剂进行筛选,制备了两种水悬浮剂。甲维盐水悬浮剂的配方组成为:5.7%甲维盐,2%2500,3%LT-SCP3,4%尿素,0.25%C-39-1,1%硅酸镁铝,0.2%消泡剂,0.1%S-30,水补至100%;代森锰锌水悬浮剂的配方组成为:32%代森锰锌、6%DM-1、3%DM-2、0.1%黄原胶、0.1%稳定剂、10%丙三醇、0.2%AT-430B、水补足100%。通过对各项性能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2)本文从制备悬浮剂的加工工艺条件、助剂及p H等因素来研究两种悬浮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制备甲维盐水悬浮剂的最佳砂磨转速和时间为2000 r/min和90 min;增稠剂在砂磨后加入更有利于得到稳定性好的悬浮剂;其中润湿分散剂LT-SCP3在用量为3%时,悬浮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较好。(2)在代森锰锌水悬浮剂中,p H为9时悬浮剂的悬浮粒子界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悬浮剂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最好;在润湿分散剂的总用量为9%时,悬浮剂的粒径最小、悬浮率最高。(3)同时两种水悬浮剂在热贮后均较少出现颗粒间的聚集和粒子长大现象。(3)对代森锰锌悬浮剂在苹果斑点落叶病上的药效评价时,发现其防效均可达80%以上,并在320倍处理水平即在相同有效成分用量上,药效较优于其他两种对照药剂。
王梦梦[5](2020)在《活性染料低温皂洗剂及净洗剂洗涤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活性染料不仅色彩鲜艳、色谱齐全、而且染色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印染行业占有重要地位。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水解染料由于失去了与纤维反应的能力,不仅造成了染料的利用率低还影响织物的色牢度,同时染色后及皂洗后的多次水洗提高了生产成本。常规皂洗需要在95℃条件下皂洗20 min,生产能耗较大。本文开发了一种低温皂洗剂在达到较好皂洗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能耗。另外,对于深色织物,常规皂洗后还需要进行多次水洗去除织物表面的浮色。本文开发了一种净洗剂,通过固着纤维上的水解染料,减少后续水洗次数,节省生产用水量,降低成本。首先,本文筛选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皂洗剂复配的主要表面活性剂,由正交实验确定单表面活性剂的合适用量、温度及时间。结果表明SDS、SDBS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体现在低的表面张力3555 mN/m。其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皂洗工艺为:十二烷基硫酸钠2 g/L,70℃、20 min;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皂洗工艺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 g/L,70℃、20 min。其次,在各单组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5及CP72进行复配,通过对比溶液的表面张力及皂洗后织物的浮色去除率、色差、确定最佳复配用量。随后加入适量助洗剂PVP及MA-AA提高皂洗效果。结果表明PVP的添加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具有协同皂洗作用。然后将复配的皂洗剂与商用皂洗剂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皂洗,从残液吸光度,织物的色牢度及皂洗剂防沾性进行皂洗剂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复配的低温皂洗剂(SDS和CP72及PVP用量分别为2g/L、0.4 g/L、0.4 g/L、70℃、20 min)具有更好的皂洗效果。本文对皂洗后的深色织物通过净洗剂进一步进行净洗,在不影响织物色光以及牢度的情况下减少后续水洗次数。本文筛选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净洗剂主要成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单组份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净洗工艺。实验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染料在静电引力作用下形成不溶性色淀沉积在织物上,在氢键及范德华力作用下将染料固着,提高了织物的牢度。最后,将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分别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配的净洗剂与商用净洗剂LS分别用于不同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净洗。通过织物的牢度及净洗剂与染料之间的作用比较净洗剂的净洗性能,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配的净洗剂比商用净洗剂LS具有更好的净洗效果。
郭恒[6](2020)在《环境因素对高保形棉织物免烫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棉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因其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等优点,一直以来,在纺织行业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棉纤维织物存在的弹性差、易起皱、洗后需要熨烫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穿着美感和舒适性。因此,对棉织物的免烫整理变得十分重要。1,2,3,4-丁烷四羧酸(BTCA)作为一种棉织物无醛免烫整理剂,通过和纤维素大分子链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在纤维内部形成稳定交联结构而赋予棉织物良好的保形效果。免烫棉织物在日常服用和洗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使其外观保形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服用性能。本课题模拟了免烫棉织物在服用时可能经历的外部环境条件,通折皱回复角测试、拉伸强力测试、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不同的分析表征手段,探究了经BTCA免烫整理的棉织物在日光辐照、汗液浸渍、日常洗涤以及环境温、湿度作用下对其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首先,课题研究了日光辐照以及汗液浸渍对免烫棉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免烫棉织物经不同方式的日光辐照或汗液浸渍处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降低约15%,对其强力影响较小。织物表面纤维受到损伤,部分纤维表面出现皲裂,纤维出现大量断裂。处理前后,免烫棉织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以及织物的结晶结构均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但不同方式处理试样的热稳定性能出现降低。其次,课题探究了洗涤处理对免烫棉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洗涤温度条件下,使用不同洗涤助剂对免烫棉织物进行多次重复洗涤处理后,免烫棉织物的表面纤维受损严重,断纤数量增多,在高温条件下重复多次洗涤后试样的折皱回复角下降约50%,强力损伤相对较低;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长时间的洗涤处理,处理织物的红外特征峰减弱,免烫棉纤维上形成的交联结构出现较大程度的损伤,处理织物结晶度下降,且热稳定性损伤较大,其中复合洗涤处理后织物的热分解残余质量降低了75%。最后,课题研究了免烫棉织物在不同温、湿度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损伤。在较低温度或湿度环境下,免烫棉织物的保形性能受影响程度较低,处理试样的纤维形貌完整,折皱回复角相较于未处理试样降低约7%,而试样的拉伸断裂强力没有出现较大变化,处理试样的纤维结构以及结晶形态没有受到影响;在较高温度以及湿度环境下,织物表面纤维受损较小,免烫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相较于未处理原试样降低约50%,强力出现损伤,试样在1730cm-1处的红外特征吸收峰降低,表明免烫织物的交联结构出现部分损伤,处理织物结晶结构以及其热稳定性能受影响程度较低。通过模拟免烫棉织物可能存在的外部服用环境,在此条件下对其进行处理,得到的基础数据为人们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对免烫棉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更好地服用、洗护以及保养免烫棉织物提供了数据参考和执行标准。
周欣[7](2020)在《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探索了以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的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并在这基础上,测定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烯氯化铵(DMDAAC)的竞聚率以及该共聚物的组成方程,为P(AA-DMDAAC)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后面再设计P(AA-DMDAAC)的结构,将其应用为具有抗菌性能的洗涤助剂。主要工作如下:(1)探索聚丙烯酸钠(PAANa)的合成路径和对其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聚丙烯酸钠合成的最佳工艺:丙烯酸单体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次亚磷酸钠的用量为1.060 g(用54.25 g水溶解);过硫酸铵用量为1.35 g(用42.5 g水溶解);反应温度为900C;丙烯酸单体滴加速率为0.374 mL/min;过硫酸铵溶液的滴加速率为0.531 mL/min;保温时间为3 h。(2)通过绘制出AA-DMDAAC的共聚物组成曲线,可以看出DMDAAC单元在共聚物中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都要小于DMDAAC单体在反应初期占总单体的比值,可以推测出应该是r(DMDAAC)<1、r(AA)>1,AA偏向自聚,DMDAAC则偏向共聚。利用两种单体之间的竞聚率[r(DMDAAC)=0.42,r(AA)=5.11]和共聚物组成方程(F1=0.42f12+f1f2/0.4+2f12+2f1f2+5.11f22)设计要得到P(DMDAAC-AA)的分子结构,为后面季铵盐改性聚丙烯酸钠和调控共聚物分子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3)设计分子结构合成了单元分布均匀、结构较规则的P(AA-DMDAAC),当AA/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4,丙烯酸的滴加速率为0.374 mL/min;在该最佳工艺下得到共聚产物性能:对钙离子螯合能力为270.2 mg/g,对碳酸钙的分散性能为192.0 mg/g,碱缓冲性能为0.645 mL,对碳酸钙的相对阻垢性能达到67.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6 mg/mL;当AA/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4时,共聚产物中DMDAAC单元在共聚产物的含量为F1=0.8%。
翁雨佳[8](2020)在《高浓度水悬浮剂中润湿分散剂的选择》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从而也对农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2018年登记的农药剂型来看,水悬浮剂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因为它环境友好;安全高效;喷施方便,可以看出,水悬浮剂有着很高的市场前景,而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效益,高浓度水悬浮剂无疑是水悬浮剂产品的研究趋势所在。但由于水悬浮剂本属于热力学和动力学均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增加原药含量无疑增加了研制难度,例如难以研磨、颗粒聚集、奥氏熟化、析水、结底等问题更加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从生产实践和理论分析两方面选好合适的润湿分散剂是关键。本文选用噻嗪酮和戊唑醇为原药,通过研制50%噻嗪酮水悬浮剂和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两种高浓度水悬浮剂,重点讨论了高浓度水悬浮剂中润湿分散剂的选择,并从制剂和助剂角度探讨润湿分散剂对这两种高浓度水悬浮剂分散稳定性问题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流点法筛选出对50%噻嗪酮水悬浮剂效果较好的润湿分散剂;进一步优化组合,通过热贮结果对润湿分散剂进行了复筛;利用黏度和Zeta电位确定了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通过制剂的热贮情况和流变筛选了合适的增稠剂;并在此过程中,结合了50%噻嗪酮水悬浮剂热贮14天后的粒径变化、悬浮率、黏度、形态等物化性能以及结合分散剂的表面性能数据、协同作用参数以辅助判断。最后选出了适合本实验所研制的50%噻嗪酮水悬浮剂的最优配方:50%原药、1.5%850、1.5%600号、4%乙二醇、0.04%黄原胶、0.5%硅酸镁铝、消泡剂适量、去离子水补足。2、基于上一工作,将润湿分散性能良好的聚羧酸盐型分散剂850和聚氧乙烯醚型分散剂601P应用于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中,研究结果表明,将850和601P分散剂复配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在较优的复配趋势之下,综合考虑制剂的流变数据、Zeta电位、分散剂的胶束动力学直径,从一系列复配比例中筛选出最适合该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的复配比例为m(850)/m(601p)=1。另外,根据所得的实验结果探讨了聚羧酸盐型分散剂850和聚氧乙烯醚型分散剂601P复配使用时的分散机理,发现m(850)/m(601p)复配比例在0-1之中,随着850用量的增多,体系的稳定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张枝健[9](2020)在《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阻垢剂的制备、性能和阻垢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随着浓缩倍数增加,循环次数的增多,结垢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工业循环水中大量使用阻垢剂。为了提高现有阻垢剂的性能,减少磷的使用,并研究其作用机理,本文以丙烯醇与马来酸酐为原料,由单酯化反应合成了可提供支化点的功能单体AMA,再以8-羟基-1,3,6-芘三磺酸钠和烯丙基氯为原料,制备出含有可聚合双键的荧光功能单体APT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以AMA、MA、APTA为原料,反应生成得到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HBP-APTA。随后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和热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XRD、SEM和荧光电子显微镜等初步研究了其作用机理。通过静态阻垢法对产物阻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HBP-APTA对碳酸钙和硫酸钙具有很高的阻垢效果,特别是对硫酸钙的阻垢效果尤为突出,当浓度为2.5 mg/L时,阻硫酸钙垢率已经高达95.61%。当浓度为10 mg/L时,对碳酸钙阻垢率能达到93.53%。高钙离子浓度时对阻碳酸钙垢的效果影响比较明显,但对阻硫酸钙垢影响不大。阻垢性能随着阻垢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最佳使用p H条件为6-8。此外,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HBP-APTA有良好的分散和增溶性能。在阻垢机理研究方面,XRD结果表明,当HBP-APTA阻垢剂加入后,碳酸钙结晶度下降,晶型与红外分析一致,晶型由方解石变为稳定性差的球霰石。此外,阻垢剂不改变硫酸钙晶体的晶型,但是也会使硫酸钙结晶度下降,晶体强度降低。通过SEM结果分析可得,未添加阻垢剂的情况下,硫酸钙和碳酸钙分别呈现明显的针状和规整的立方体,晶体表面形貌比较规整,生长排列有序,表面较为光滑;当加入HBP-APTA阻垢剂后,碳酸钙晶体呈现鳞片型和形状变形的的球霰石晶体,晶体生长疏松混乱。硫酸钙形状不再为针状,表面变得粗糙,结构受损破坏,晶体容易断裂,晶体体积变大。通过对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期的研究可得,HBP-APTA对两者都会产生明显的干扰。结果表明,HBP-APTA的加入使晶体成核期出现并有效延长成核诱导期,提高了Ca2+平衡浓度及减少晶核数量的形成。此外对钙垢晶体生长期的研究可知,加入HBP-APTA可以改变钙垢晶体生长方式,能够减缓钙垢晶体的生长速度,干扰晶体的生长。利用荧光示踪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钙垢阻垢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阻垢剂呈不规律分布并作用于碳酸钙垢多个层次和位置,从而影响晶体生长,因此碳酸钙晶体在HBP-APTA影响下生长混乱。而硫酸钙晶体在可视化下更为特殊,硫酸钙晶体由小粒子杂质和离子先形成中心晶核,随后阻垢剂吸附在核中并在生长过程中一直影响着硫酸钙晶体的生长。在荧光示踪性能方面,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HBP-APTA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03 nm和430 nm。HBP-APTA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具有相当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模拟循环水的环境,考察了温度、p H值、使用时长、杀菌剂次氯酸钠和无机盐离子浓度等因素对HBP-APTA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BP-APTA满足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荧光示踪型阻垢剂超支化阻垢剂,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并能满足在线实时监测阻垢剂浓度的要求。随后通过研究超支化聚合物阻垢剂在晶核形成、生长、晶体形貌中的影响,揭示超支化聚合物在阻垢方面的作用机理,为超支化聚合物应用于阻垢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饶楠[10](2019)在《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和50%氟啶虫酰胺DF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干悬浮剂(Dry Flowable,简称DF),是在水悬浮剂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农药剂型,既具备了水悬浮剂的微粒细度和良好的分散性,也具备了水分散粒剂的固体形态,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农药制剂。本文采用湿法粉碎工艺和压力式喷雾干燥造粒并用,选用的助剂大多是以聚羧酸盐和磺酸盐类分散剂为探讨对象,助剂的筛选以流点法为基础手段,辅助用Zeta电位法、激光粒度法、表面张力法、黏度曲线法以及正交试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制备出了两种干悬浮制剂。通过配方研究得到两种干悬浮剂的加工工艺,其中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的工艺条件为:湿粉碎阶段,剪切速率为3000 r/min,时间为10 min;研磨速率为1200 r/min,时间2.5 h;物料与锆珠的比例(质量比)为1:1。喷雾干燥阶段,物料含固率为35%,喷雾干燥器进风口温度为132℃,出风口温度为60.5℃。50%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的工艺条件为剪切速率为4000 r/min,时间为10 min;研磨速率1800 r/min,时间2 h;物料与锆珠的比例(质量比)为1:1.5;物料含固率为40%,喷雾干燥器进风口温度为145℃,出风口温度为72.5℃,送风18,引风25。优选出的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制剂配方组分为吡唑醚菌酯5%、丙森锌65%、TERWET 1004 3%、木质素磺酸钠6%、D-425 2%、硫酸铵5%、蔗糖2%、有机硅消泡剂0.3%、高岭土补足至100%;50%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配方组合为氟啶虫酰胺50%、WS-O3 3%、DF-89 8%、NNO 16%、硫酸钠6%、聚乙烯醇0.1%、GY-X60 0.14%,高岭土补足至100%。经测定两种制剂的性能指标,结果均符合规定。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测定了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和氟啶虫酰胺的含量,其中前者的色谱条件为:采用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和水(0.15%磷酸)体积比为75:25;检测波长:275 nm;试样浓度:0.5 mg/mL;保留时间:约5.5min。后者的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和水(V70:V30),柱温30℃,检测波长265 nm,保留时间约为4.7 min。丙森锌采用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均可靠。进行了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在稀释1000倍时有较好的防效,推荐田间使用以1000-1500倍左右兑水喷雾的方法为宜,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初始发生期应用,根据病害发生程度增加用药次数,间隔期10天左右,注意与其他药剂的交替使用。
二、聚羧酸盐类高分子洗涤助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羧酸盐类高分子洗涤助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环保剂型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 |
1.3 农药悬浮剂 |
1.3.1 农药悬浮剂的制备技术 |
1.3.2 农药悬浮剂配方助剂 |
1.3.3 农药悬浮剂的生产工艺 |
1.3.4 农药悬浮剂稳定性理论基础 |
1.4 可溶液剂的研究进展 |
1.5 农药有效成分 |
1.5.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登记情况 |
1.5.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1.5.3 氯虫苯甲酰胺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1.6 喷雾技术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配方筛选 |
2.3.1 悬浮剂制备方法 |
2.3.2 分散剂种类筛选 |
2.3.3 分散剂用量筛选 |
2.3.4 润湿剂种类筛选 |
2.3.5 增稠剂种类筛选 |
2.3.6 防冻剂种类筛选 |
2.3.7 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用量筛选 |
2.4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筛选 |
2.4.1 溶剂的选择 |
2.4.2 乳化剂种类筛选 |
2.4.3 乳化剂配比筛选 |
2.4.4 乳化剂用量筛选 |
2.4.5 溶剂用量筛选 |
2.5 制剂分析方法确定 |
2.5.1 色谱条件选择 |
2.5.2 检测波长选择 |
2.5.3 分析方法线性相关性 |
2.5.4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 |
2.5.5 分析方法准确度测定 |
2.6 制剂性能指标测定 |
2.6.1 外观测定 |
2.6.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2.6.3 悬浮率测定 |
2.6.4 倾倒性测定 |
2.6.5 pH测定 |
2.6.7 湿筛试验 |
2.6.8 持久起泡性测定 |
2.6.9 低温稳定性测定 |
2.6.10 热贮稳定性 |
2.6.11 粒度测定 |
2.6.12 密度 |
2.6.13 粘度 |
2.6.14 水分测定 |
2.6.15 稀释稳定性 |
2.7 喷雾助剂的增效作用 |
2.7.1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7.2 相容稳定性研究 |
2.7.3 表面张力测定 |
2.7.4 接触角测定 |
2.7.5 最大稳定持流量的测定 |
2.8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悬浮剂配方筛选结果 |
3.1.1 分散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2 分散剂用量筛选结果 |
3.1.3 润湿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4 增稠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5 防冻剂种类筛选结果 |
3.1.6 配方优化结果 |
3.2 可溶液剂配方筛选结果 |
3.2.1 溶剂种类筛选结果 |
3.2.2 乳化剂种类筛选结果 |
3.2.3 乳化剂配比结果 |
3.2.4 乳化剂用量筛选结果 |
3.2.5 溶剂用量筛选结果 |
3.3 分析方法结果 |
3.3.1 色谱条件筛选结果 |
3.3.2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试验结果 |
3.3.4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测定结果 |
3.3.5 分析方法准确度的测定 |
3.4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优惠配方及产品规格测定结果 |
3.4.1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配方 |
3.4.2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3.4.3 有效成分含含量测定结果 |
3.4.4 悬浮剂性能指标测定结果 |
3.5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及产品规格测定结果 |
3.5.1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配方 |
3.5.2 5%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可溶液剂性能指标的测定 |
3.5.3 可溶液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3.5.4 可溶液剂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3.6 喷雾助剂的增效作用 |
3.6.1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结果 |
3.6.2 相容稳定性测定结果 |
3.6.3 表面张力测定结果 |
3.6.4 接触角测定结果 |
3.6.5 最大稳定持流量的测定 |
4 讨论 |
4.1 悬浮剂的研制 |
4.2 可溶液剂的研制 |
4.3 喷雾助剂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机洗餐具液体洗涤剂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液体洗涤剂制备方法 |
1.2.2 污垢制备方法 |
1.2.3 性能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表面活性剂对机洗餐具洗涤剂性能的影响 |
2.2 绿色螯合剂对机洗餐具洗涤剂性能的影响 |
2.3 聚羧酸盐类聚合物对机洗餐具洗涤剂性能的影响 |
2.4 配方对比测试 |
3 结论 |
(3)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衣物洗涤剂简介 |
1.1.1 衣物洗涤剂的发展 |
1.1.2 衣物洗涤剂成分介绍 |
1.2 早期洗涤助剂 |
1.2.1 早期碱性助剂 |
1.2.2 磷酸盐助剂 |
1.3 代磷助剂 |
1.3.1 有机小分子代磷助剂 |
1.3.2 沸石类助剂 |
1.3.3 层状结晶硅酸钠 |
1.3.4 聚羧酸盐类 |
1.4 草酸钠概述 |
1.4.1 草酸钠的生产 |
1.4.2 草酸钠基本性质 |
1.4.3 草酸盐在自然界中的降解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钙离子脱除容量测定 |
2.2.2 钙脱除速率测定 |
2.2.3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2.4 润湿力的测定 |
2.2.5 乳化能力测定 |
2.2.6 泡沫性质测定 |
2.2.7 白度测定 |
2.2.8 洗涤剂去污力测定 |
2.2.9 循环洗涤测定 |
2.2.10 白度保持能力 |
2.2.11 抗灰分性能的测定 |
2.2.12 酶活力测定 |
2.3 测试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分析 |
2.3.2 形貌分析 |
2.3.3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三章 草酸钠助剂基本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钙脱除容量的测定 |
3.3 钙脱除速率的测定 |
3.4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
3.4.1 草酸钠对平衡表面张力的影响 |
3.4.2 草酸钠对润湿能力的影响 |
3.4.3 草酸钠对乳化能力的影响 |
3.4.4 草酸钠对发泡能力的影响 |
3.5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去污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去污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添加量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
4.3 助剂添加量的影响 |
4.4 洗涤时间的影响 |
4.5 洗涤温度的影响 |
4.6 聚合物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与酶的复配 |
5.1 引言 |
5.2 助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5.3 洗涤配方的pH |
5.4 加蛋白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5 加脂肪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6 加纤维素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配方抗沉积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灰分沉积量和白度保持 |
6.3 收集固体颗粒的XRD表征 |
6.4 收集固体颗粒的形貌 |
6.5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在不同织物纤维上的沉积 |
6.5.1 不同配方在棉布上的沉积性质 |
6.5.2 不同配方在聚酰胺织物上的沉积性质 |
6.5.3 不同配方在聚酯纤维上的沉积性质 |
6.5.4 草酸钙沉积过程 |
6.6 温度对棉织物循环洗涤性能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抗灰分沉积机理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灰分沉积量 |
7.3 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结晶行为的影响 |
7.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形貌及zeta电位的影响 |
7.5 不同溶液中草酸钙与棉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计算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配方显着因素分析 |
8.1 引言 |
8.2 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 |
8.2.1 Plackett-Burman实验与结果 |
8.2.2 Plackett-Burman显着性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甲维盐和代森锰锌悬浮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及农药剂型发展现状 |
1.1.1 农药的发展概况 |
1.1.2 农药剂型发展概况 |
1.2 农药悬浮剂概述 |
1.3 农药悬浮剂存在的问题 |
1.3.1 分散稳定性问题 |
1.3.2 悬浮稳定性问题 |
1.3.3 奥氏熟化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甲维盐悬浮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
2.1 实验助剂及仪器 |
2.1.1 实验助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甲维盐悬浮剂的配方筛选 |
2.2.1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
2.2.2 增稠剂的筛选 |
2.2.3 其他助剂筛选 |
2.3 甲维盐悬浮剂性能指标测定 |
2.3.1 外观 |
2.3.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2.3.3 入水分散性测定 |
2.3.4 悬浮率测定 |
2.3.5 黏度的测定 |
2.3.6 析水率的测定 |
2.3.7 pH测定 |
2.3.8 持久起泡性测定 |
2.3.9 Zeta电位的测定 |
2.3.10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3.11 颗粒显微镜观察 |
2.3.12 贮存稳定性测定 |
2.4 甲维盐悬浮剂的配方筛选结果与讨论 |
2.4.1 润湿分散剂的初步筛选结果 |
2.4.2 润湿分散剂的复筛及用量确定 |
2.4.3 增稠剂的筛选 |
2.4.4 防腐剂等其他助剂的筛选 |
2.4.5 甲维盐悬浮剂配方优化 |
2.5 小结 |
2.6 甲维盐悬浮剂的稳定性研究 |
2.6.1 工艺条件对甲维盐悬浮剂的悬浮稳定性影响 |
2.6.2 润湿分散剂对甲维盐悬浮剂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2.6.3 悬浮剂中悬浮颗粒的分布 |
2.7 小结 |
第三章 代森锰锌悬浮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
3.1 实验助剂及仪器 |
3.1.1 实验助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代森锰锌悬浮剂的配方筛选 |
3.2.1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
3.2.2 增稠剂的筛选 |
3.2.3 其他助剂筛选 |
3.3 代森锰锌悬浮剂性能指标测定 |
3.3.1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3.3.2 入水分散性测定 |
3.3.3 悬浮率测定 |
3.3.4 黏度的测定 |
3.3.5 析水率的测定 |
3.3.6 pH测定 |
3.3.7 持久起泡性测定 |
3.3.8 Zeta电位的测定 |
3.3.9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3.10 颗粒显微镜观察 |
3.3.11 贮存稳定性测定 |
3.4 代森锰锌悬浮剂的配方筛选结果与讨论 |
3.4.1 润湿分散剂筛选结果 |
3.4.2 增稠剂的筛选 |
3.4.3 其他助剂的筛选 |
3.5 小结 |
3.6 代森锰锌悬浮剂的稳定性研究 |
3.6.1 润湿分散剂对代森锰锌悬浮剂稳定性的影响 |
3.6.2 pH对代森锰锌悬浮剂稳定性的影响 |
3.6.3 钠离子对代森锰锌悬浮剂稳定性的影响 |
3.6.4 悬浮剂中悬浮颗粒的分布 |
3.7 小结 |
第四章 代森锰锌悬浮剂的防效评价 |
4.1 代森锰锌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室内毒力试验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代森锰锌悬浮剂田间药效试验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实验结论 |
5.1.1 两种水悬浮剂的配方筛选 |
5.1.2 32%代森锰锌水悬浮剂的应用研究 |
5.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活性染料低温皂洗剂及净洗剂洗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活性染料简介 |
1.2 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机理 |
1.3 皂洗剂的概述 |
1.4 皂洗剂的分类 |
1.4.1 酸性皂洗剂 |
1.4.2 低温皂洗剂 |
1.4.3 防沾色皂洗剂 |
1.4.4 无泡皂洗剂 |
1.4.5 皂洗酶 |
1.4.6 脱色皂洗剂 |
1.4.7 其他皂洗剂 |
1.5 皂洗剂的皂洗机理 |
1.6 影响皂洗效果的因素 |
1.6.1 染料的结构和性质 |
1.6.2 洗涤温度 |
1.6.3 布面pH值 |
1.7 皂洗剂的复配 |
1.7.1 皂洗剂的要求 |
1.7.2 皂洗剂的组分 |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
2.3.1 染色工艺 |
2.3.2 皂洗工艺 |
2.3.3 净洗工艺 |
2.4 水解活性染料的制备 |
2.4.1 完全水解活性染料的制备 |
2.4.2 不同水解率活性染料溶液的制备 |
2.5 单组份表面活性剂的皂洗性能探究 |
2.6 多组份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皂洗性能探究 |
2.7 皂洗剂的性能测试 |
2.7.1 织物K/S值测试及浮色去除率测试 |
2.7.2 耐皂洗色牢度测定 |
2.7.3 耐摩擦牢度测试 |
2.7.4 皂洗残液吸光度测定 |
2.7.5 防沾色测试 |
2.7.6 皂洗剂耐碱稳定性测试 |
2.7.7 皂洗剂渗透性、起泡性及表面张力测试 |
2.7.8 皂洗剂钙离子螯合能力测试 |
2.7.9 皂洗剂皂洗后织物布面pH值及顶破强力测试 |
2.8 净洗剂的复配及性能探究 |
2.8.1 单组份表面活性剂的净洗性能探究 |
2.8.2 多组份表面活性剂复配净洗性能探究 |
2.9 复配净洗剂与商用净洗剂的净洗性能对比 |
2.9.1 净洗剂的粒径及Zeta电位对净洗效果的影响 |
2.9.2 净洗剂的用量对净洗效果的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单组份表面活性剂的皂洗性能探究 |
3.1.1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皂洗性能探究 |
3.1.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皂洗性能探究 |
3.1.3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皂洗性能探究 |
3.1.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P72的皂洗性能探究 |
3.2 多组份表面活性剂复配皂洗性能探究 |
3.2.1 阴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3.2.2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3.2.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P72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5复配 |
3.3 助洗剂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3.3.1 PVP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3.3.2 MA-AA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3.4 皂洗剂性能测试 |
3.4.1 pH值 |
3.4.2 泡沫性、渗透性性、钙离子螯合力和表面张力 |
3.4.3 耐碱稳定性 |
3.4.4 皂洗后织物强力及布面pH值 |
3.4.5 复配皂洗剂与商用皂洗剂的皂洗性能对比 |
3.5 净洗剂的净洗性能 |
3.5.1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净洗性能 |
3.5.2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净洗性能 |
3.6 净洗剂用量对净洗效果的影响 |
3.6.1 净洗剂用量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 |
3.6.2 净洗剂用量对净洗液吸光度的影响 |
3.7 复配净洗剂与商用净洗剂性能对比 |
3.7.1 净洗剂的粒度及Zeta电位测试 |
3.7.2 净洗剂对织物牢度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环境因素对高保形棉织物免烫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概述 |
1.1.1 棉织物的起皱原因分析 |
1.1.2 棉织物树脂免烫整理 |
1.1.3 棉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 |
1.2 国内外对免烫棉织物性能损伤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光照、汗液对BTCA免烫棉织物保形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仪器和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3 表征方法 |
2.3.1 折皱回复角 |
2.3.2 拉伸断裂强力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X射线衍射(XRD) |
2.3.5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2.3.6 热重分析(TGA)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BTCA免烫整理棉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
2.4.2 光照、汗液处理对免烫棉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日常洗涤对BTCA免烫棉织物保形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仪器和设备 |
3.2.4 实验方案 |
3.3 表征方法 |
3.3.1 折皱回复角 |
3.3.2 拉伸断裂强力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4 X射线衍射(XRD) |
3.3.5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3.3.6 热重分析(TGA)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洗涤处理对免烫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以及断裂强力的影响 |
3.4.2 洗涤处理对免烫棉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3 洗涤处理对免烫棉织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4 洗涤处理对免烫棉织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湿、热环境对BTCA免烫棉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和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测试表征 |
4.3.1 折皱回复角 |
4.3.2 拉伸断裂强力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3.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4.3.5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3.6 热重分析(TGA)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湿热环境处理对免烫棉织物折皱回复角以及强力的影响 |
4.4.2 湿热环境处理对免烫棉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
4.4.3 湿热环境处理对免烫棉织物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4 湿热环境处理对免烫棉织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及获奖 |
致谢 |
(7)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洗涤剂以及洗涤助剂的简介 |
1.1.1 洗涤剂的构成 |
1.1.2 洗涤助剂的简介 |
1.1.3 无磷洗涤助剂发展历史 |
1.2 抗菌剂简介 |
1.2.1 抗菌剂的定义 |
1.2.2 抗菌剂的分类 |
1.2.3 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
1.2.4 抗菌剂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1.3.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 均聚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2.2.1 红外光谱测试 |
2.2.2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
2.2.3 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测定 |
2.2.4 丙烯酸单体的双键转化率测定 |
2.2.5 对钙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
2.2.6 碳酸钙分散性能的测定 |
2.2.7 PH缓冲性能的测定 |
2.2.8 阻垢性能的测定 |
2.2.9 P(AA-DMDAAC)转化率的测定 |
2.2.10 不同单元在共聚物中摩尔占比的测定 |
2.2.11 抗菌性能的测定 |
第三章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其工艺探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聚丙烯酸钠合成的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聚合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3.4.2 丙烯酸质量浓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3 次亚磷酸钠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4 过硫酸铵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6 丙烯酸单体滴加速率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7 过硫酸铵滴加速率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4.8 保温时间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
3.5 最佳合成工艺的重复性实验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 (AA-DMDAAC)的合成及其助洗性能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合原理 |
4.3 竞聚率和共聚物组成方程 |
4.3.1 竞聚率和共聚物组成方程的意义 |
4.3.2 不同单体摩尔比下的共聚物制备及F-f曲线绘制 |
4.4 聚合物分子设计 |
4.5 合成步骤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P(DMDAAC-AA)的红外光谱测试 |
4.6.2 单体配比对P(DMDAAC-AA)性能的影响 |
4.6.3 丙烯酸滴加速率对P(DMDAAC-AA)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高浓度水悬浮剂中润湿分散剂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农药制剂简介 |
1.1.1 农药制剂的加工及意义 |
1.1.2 农药制剂的剂型分类及加工依据 |
1.1.3 农药制剂的发展趋势 |
1.2 农药水悬浮剂的概述 |
1.2.1 农药水悬浮剂的发展现状 |
1.2.2 农药水悬浮剂的组成 |
1.2.3 农药水悬浮剂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评价指标 |
1.2.4 农药水悬浮剂的稳定性理论 |
1.3 高浓度水悬浮剂 |
1.3.1 稳定性问题及对策 |
1.3.2 430 g/L戊唑醇水悬浮剂介绍 |
1.3.3 50 %噻嗪酮水悬浮剂介绍 |
1.4 农用助剂 |
1.4.1 农药水悬浮剂中表面活性剂基础 |
1.4.2 分散剂的分类 |
1.4.3 润湿分散剂在农药水悬浮剂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50 %噻嗪酮水悬浮剂的制备 |
2.2.1 流点法粗筛润湿分散剂 |
2.2.2 复筛润湿分散剂 |
2.2.3 润湿分散剂用量的筛选 |
2.2.4 润湿分散剂复配比例的筛选 |
2.2.5 增稠剂的筛选 |
2.2.6 防冻剂的确定 |
2.3 430 g/L戊唑醇水悬浮剂的制备 |
2.3.1 复配分散剂的制备 |
2.3.2 430 g/L戊唑醇水悬浮剂的制备 |
2.4 水悬浮剂的性能评价 |
2.4.1 粒径测定 |
2.4.2 黏度测定 |
2.4.3 入水分散性 |
2.4.4 悬浮率测定 |
2.4.5 Zeta电势测定 |
2.4.6 流变性质测试 |
2.4.7 析水率测试 |
2.4.8 倾倒性测试 |
2.4.9 热贮稳定性测试 |
2.4.10 农药颗粒微观形态变化 |
2.5 分散剂的理化性质研究 |
2.5.1 分散剂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2.5.2 分散剂亲水亲油平衡值的测定 |
2.5.3 分散剂浊点的测定 |
2.5.4 分散剂表面参数的计算 |
2.5.5 复配分散剂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 |
2.5.6 分散剂胶束动力学直径的测定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50 %噻嗪酮水悬浮剂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
3.1.1 流点法初筛润湿分散剂 |
3.1.2 润湿分散剂的复筛 |
3.1.3 分散剂用量的优化 |
3.1.4 增稠剂的筛选及其影响分析 |
3.1.5 分散剂复配比例的确定及其影响分析 |
3.1.6 防冻剂的效果测试 |
3.1.7 单一及复配分散剂的表面性能参数分析 |
3.1.8 小结 |
3.2 430 g/L戊唑醇水悬浮剂的制备及其分散稳定性研究 |
3.2.1 分散剂作用的理论计算 |
3.2.2 单一及复配分散剂对430g/L戊唑醇水悬浮剂的影响 |
3.2.3 430 g/L戊唑醇水悬浮剂的流变性质分析 |
3.2.4 430 g/L戊唑醇水悬浮剂和复配分散剂的Zeta电势分析 |
3.2.5 复配分散剂体系胶束动力学直径分析 |
3.2.6 分散剂作用机理讨论 |
3.2.7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阻垢剂的制备、性能和阻垢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问题 |
1.1.2 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结垢问题 |
1.2 结垢及其防治 |
1.2.1 垢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2 常见阻垢方法 |
1.3 阻垢剂研究进展及性能评价 |
1.3.1 阻垢剂的发展 |
1.3.2 阻垢剂的分类 |
1.3.3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3.4 阻垢剂的评价方法 |
1.4 荧光示踪型阻垢剂研究进展 |
1.4.1 荧光产生的机理 |
1.4.2 荧光分析法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超支化聚合物阻垢剂研究进展 |
1.5.1 超支化聚合物结构及其特点 |
1.5.2 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方法 |
1.5.3 超支化聚合物在阻垢领域的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
1.7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荧光单体APTA的合成 |
2.2.4 AMA单体的合成 |
2.2.5 HBP-APTA的合成 |
2.2.6 聚合反应中单体转化率测试方法 |
2.2.7 合成单体与荧光示踪型聚羧酸的表征 |
2.2.8 聚合物的热分析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荧光单体APTA的结构表征 |
2.3.2 单体AMA与荧光示踪型聚羧酸HBP-APTA的结构表征 |
2.3.3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的阻垢性能及机理探讨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阻垢性能实验部分 |
3.3.2 阻垢机理实验部分 |
3.4 关于HBP-APTA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
3.4.1 HBP-APTA的阻垢性能 |
3.4.2 HBP-APTA的分散性能测试 |
3.4.3 HBP-APTA的增溶性能测试 |
3.5 关于阻垢机理的结果与讨论 |
3.5.1 HBP-APTA对晶体成核的影响 |
3.5.2 HBP-APTA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
3.5.3 HBP-APTA对钙垢晶体XRD表征分析 |
3.5.4 HBP-APTA对钙垢晶体的红外分析 |
3.5.5 HBP-APTA对钙垢晶体形貌的影响分析 |
3.5.6 利用荧光示踪法探究钙垢的阻垢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荧光示踪型超支化聚羧酸的荧光性能及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HBP-APTA荧光定量分析性能的测试方法 |
4.3.1 APTA和 HBP-APTA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确定 |
4.3.2 HBP-APTA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评定方法 |
4.3.3 HBP-APTA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4.4 HBP-APTA荧光定量分析性能的评定 |
4.4.1 APTA和 HBP-APTA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
4.4.2 HBP-APTA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
4.4.3 HBP-APTA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和50%氟啶虫酰胺DF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制剂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1.2 农药水悬浮剂概述 |
1.2.1 农药水悬浮剂及其发展现状 |
1.2.2 农药水悬浮剂存在的问题 |
1.3 农药水分散粒剂概述 |
1.3.1 农药水分散粒剂及其发展现状 |
1.3.2 农药水分散粒剂存在的问题 |
1.4 农药干悬浮剂概述 |
1.4.1 农药干悬浮剂及其发展现状 |
1.4.2 农药干悬浮剂存在的问题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6.1 主要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的制备 |
2.1 引言 |
2.1.1 吡唑醚菌酯简介 |
2.1.2 丙森锌简介 |
2.2 仪器与药品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3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的配方筛选 |
2.3.1 填料的筛选 |
2.3.2 润湿剂的筛选 |
2.3.3 分散剂的筛选 |
2.3.4 崩解剂的筛选 |
2.3.5 粘结剂的筛选 |
2.3.6 性能指标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填料的筛选 |
2.4.2 润湿剂的筛选 |
2.4.3 分散剂的筛选 |
2.4.4 崩解剂的筛选 |
2.4.5 粘结剂的筛选 |
2.4.6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的配方优化 |
2.4.7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最佳配方性能的测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的含量测定 |
3.1 吡唑醚菌酯的含量测定 |
3.1.1 色谱操作条件 |
3.1.2 标样溶液的配制 |
3.1.3 试样溶液的配制 |
3.1.4 进样分析 |
3.1.5 结果计算 |
3.1.6 分析方法的线性关系测定 |
3.1.7 分析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测定 |
3.1.8 结果与分析 |
3.2 丙森锌的含量测定 |
3.2.1 原理 |
3.2.2 试验材料 |
3.2.3 方法和步骤 |
3.2.4 计算 |
3.2.5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的药效试验 |
4.1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室内毒力实验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干悬浮剂田间药效试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50%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5.2.1 实验仪器 |
5.2.2 试验药品 |
5.3 50%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的配方筛选 |
5.3.1 填料的筛选 |
5.3.2 润湿剂的筛选 |
5.3.3 分散剂的筛选 |
5.3.4 崩解剂的筛选 |
5.3.5 粘结剂的筛选 |
5.3.6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填料的筛选 |
5.4.2 润湿剂的筛选 |
5.4.3 分散剂的筛选 |
5.4.4 崩解剂的筛选 |
5.4.5 粘结剂的筛选 |
5.4.6 50%氟啶虫酰胺干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组合以及性能测试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实验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聚羧酸盐类高分子洗涤助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环保剂型研制[D]. 林炳松.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机洗餐具液体洗涤剂的开发研究[J]. 周伟,盛钰莹,张晋菲,梁国雄,刘英,张蕾.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20(09)
- [3]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D]. 李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4]甲维盐和代森锰锌悬浮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梁雪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02)
- [5]活性染料低温皂洗剂及净洗剂洗涤性能研究[D]. 王梦梦. 东华大学, 2020(01)
- [6]环境因素对高保形棉织物免烫性能的影响[D]. 郭恒.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7]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周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高浓度水悬浮剂中润湿分散剂的选择[D]. 翁雨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荧光示踪超支化聚羧酸阻垢剂的制备、性能和阻垢机理[D]. 张枝健.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7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和50%氟啶虫酰胺DF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饶楠.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