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SW—1型超声波雾化器原理与维修(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萌[1](2021)在《颗粒成核长大过程及其强化手段对CAP技术除尘效率的影响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排放的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随气流进入大气环境后可以引发室内外空气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由于细颗粒物粒径小、重量轻、所受流体曳力巨大,现有除尘技术对它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Cloud-Air-Purifying(CAP)技术是一种新型细颗粒物治理技术,该技术借鉴自然界“成云降雨”原理,利用过饱和水汽使细颗粒物粒径增加,然后再通过旋风除尘器产生的离心力场实现迅速收集。CAP技术对细颗粒物的去除效率较高,同时具有无滤料、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势,已经在多个工业领域实现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颗粒成核长大过程是CAP技术提升去除效率的核心,影响颗粒成核长大过程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亲水性等颗粒性质以及温度等环境条件。然而,目前这些关键因素对CAP技术去除效率的影响机制并不明确,限制了CAP技术进一步开发。基于此,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建立了CAP实验平台、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等,探讨了CAP技术中颗粒成核长大过程及其强化手段对去除效率的影响机理。具体如下:研究了颗粒亲水性对CAP技术除尘效率的影响机理。分别测试了六种亲水性不同的颗粒在传统旋风除尘器和CAP技术中的去除效率,结果显示加入水汽后亲水性较好颗粒的去除效率具有更为显着的提升,碳酸钙的接触角为0o,效率增幅为13.4%,而对于接触角为54.5o的S-zorb颗粒效率增幅为8%。为分析原因,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颗粒成核动力学参数,发现亲水性较好的颗粒成核所需的临界过饱和度较低,成核速率较高,更容易在水汽环境中被激活成为凝结核并发生粒径增长,进而在离心力场中被高效去除。提出了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善“颗粒物-水汽”润湿过程进而提升去除效率的思路。选择四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并在CAP实验平台中研究它们的加入对两种性质不同颗粒去除效率的提升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纯水,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提高CAP技术去除效率,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和颗粒之间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对于Si O2-OH颗粒,CTAB(90.51%)>OP-10(87.82%)>SDBS(84.86%)>SDS(81.42%)>H2O(79.73%),而对于Si O2-CH3颗粒,OP-10(89.94%)>SDBS(88.84%)>CTAB(84.22%)>SDS(80.77%)>H2O(79.34%)。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模型并分析了颗粒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润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能。结果发现,对于强电性颗粒,固液润湿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静电作用发挥主导影响,而对于弱电性颗粒,“相似相溶”作用发挥主导作用。研究了水汽温度和烟气温度对CAP技术除尘效率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指出,水汽温度升高时颗粒去除效率会随之提升,水汽温度由293 K升高至323 K,总去除效率有2.6%的提升,原因是水汽温度上升时液相表面张力下降,引起了颗粒成核临界过饱和度下降,更容易发生成核长大。而烟气温度升高会导致颗粒去除效率下降,烟气温度从288 K升高至328 K时,效率会由92.8%降至81.9%。因为烟气温度升高导致颗粒成核环境中的水汽饱和度和可凝结水汽量显着降低,导致颗粒难以有效成核长大。为解决CAP技术旋风除尘器中复杂流场结构导致水汽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加入涡核破碎翼以改善CAP技术水汽分布与强化颗粒长大的思路。将过饱和水汽、涡核破碎翼逐步添加到旋风分离器中,并分别检测颗粒物的去除效率。实验结果发现加入涡核破碎翼后CAP技术的总去除效率可以由90.24%进一步提升至93.23%。并且,通过在线激光粒度仪观测到加入涡核破碎翼后旋风除尘器底流口处的颗粒中位粒径由12.95μm增加至15.35μm。利用所建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提升机理进行分析得出,涡核破碎翼可以有效地破坏CAP技术旋风除尘器的内涡旋结构,降低溢流管下部的湍流强度,使水汽有效扩散,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促进了颗粒成核长大和去除效率的提升。总体而言,研究了颗粒亲水性、温度引起的颗粒成核长大过程变化对CAP技术除尘效率的影响机理,探索了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强化手段和加入涡核破碎翼的机械强化手段对颗粒成核以及效率提升的增强效果,可以为CAP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徐浩[2](2019)在《纳米磁性液体密封润滑的托辊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战略的实施,作为矿井运输中不可或缺的煤炭运输设备,带式输送机的能耗和输送成本始终是需要关注和改进的重点之一。托辊是带式输送机中使用数量众多、占据成本较大的重要部件,托辊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带式输送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井下使用的托辊由于其特殊环境的限制,普遍存在旋转阻力过大、使用寿命不达标的现实问题。因此,开展旋转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托辊研发,对于提高带式输送机工作性能与效率、降低煤炭生产运输成本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基于纳米磁性液体密封与润滑技术,设计制造了磁性液体密封润滑的新型托辊样机,通过开展性能对比试验,验证了纳米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技术在托辊上应用的可行性和先进性。首先,从结构层面探究了托辊的失效形式;基于磁性液体密封与润滑技术原理,制定了托辊的密封与润滑方案,初步设计了永磁体、极靴、隔磁外壳和导磁轴套等关键部件。其次,采用ANSYS软件仿真了密封结构的磁力线、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分布图,验证了磁路设计的合理性;构建了密封结构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密封件尺寸进行了优化;对比了优化前后密封结构的耐压能力,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磁性液体密封耐压能力远大于优化前;基于Φ108mm托辊,加工了磁性液体密封件并进行装配。再次,为了模拟托辊在井下工作时的温度、湿度和粉尘环境,对课题组自制托辊旋转阻力试验台进行改造设计,加装了井下环境模拟装置;利用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卡,基于LABVIEW软件编写了简单实用的托辊旋转阻力数据采集程序。最后,考虑托辊井下环境与工况特点,制定了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与普通迷宫密封脂润滑托辊的性能对比试验方案;分别开展了在常规实验室环境、模拟井下环境、煤泥水淋水环境条件下两种托辊的旋转阻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环境定载荷阻力试验下,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的旋转阻力较普通托辊最大降低45%,平均降低17%;常规环境定带速阻力试验下,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的旋转阻力较普通托辊最大降低73%,平均降低54%;在模拟井下环境下,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的旋转阻力较普通托辊平均降低26%;经过煤泥水淋水24h后,普通托辊的旋转阻力增大至原来的7倍,而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的旋转阻力基本无变化。采用磁性液体密封润滑的托辊在模拟井下环境和煤泥水淋水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低旋转阻力、高抗水淋性等优异性能,为井下带式输送机的低能耗、高可靠、长寿命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李斌[3](2018)在《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的构建》文中提出随着核科学与核工业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放射性气溶胶,尤其是人工放射性气溶胶。在核设施运行时,核设施释放出的放射性气溶胶的种类和活度,可以为判断核设施的运行状态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对保证核设施的安全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放射性气溶胶的准确测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现今对于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的校准大多只校准监测仪的探头部分,忽略了气溶胶监测仪的取样效率和滤纸的拦截效率,不能直观的反映气溶胶监测仪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因此需要开发一套可以直接反映出气溶胶监测仪性能的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对气溶胶监测仪进行准确校准和检定。根据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的工作原理,构建了一套放射性气溶胶气溶胶校准装置和一套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的气溶胶发生器。使用气溶胶发生器发生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通过放射性气溶胶校准装置对放射性气溶胶进行取样测量。通过和另一取样口测量得出的数据对比,校准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通过实验论证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的可行性,为放射性气溶胶检测装置校准奠定技术基础。
刘济祥[4](2017)在《螺旋式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半干式烟气脱硫系统中,喷嘴是十分关键的装置,喷嘴的雾化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脱硫效率。目前在半干式烟气脱硫系统中,大多数采用的喷嘴有机械旋转式喷嘴和气力式喷嘴。相比机械旋转式雾化喷嘴和气力式喷嘴,螺旋式喷嘴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性、成雾性和防堵性等特点,并且浆液雾化系统的成本相对低、运行维护比较方便等优点,那么研究螺旋式喷嘴的雾化特性对于在半干式烟气脱硫中的应用和喷嘴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掌握了雾化器的分类,研究了国内外螺旋式喷嘴的研究现状、液体雾化机理和影响因素。其次,为了研究喷嘴的雾化特性,设计和搭建了一套由液体喷射系统、测量系统组成的实验系统。最后以水为工质对不同型号的螺旋式喷嘴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结构和压力对螺旋式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使用MATLAB软件对索太尔平均直径、雾化角、流量相应的关系式进行拟合,得出相应的拟合关系式。同时,利用近距离摄像法对螺旋式喷嘴的射流破碎进行了拍摄,并进行射流破碎分析。通过对螺旋式喷嘴的实验研究,主要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螺旋式喷嘴的喷孔直径越大,那么索太尔平均直径就越大;实心锥螺旋式喷嘴的索太尔平均直径比空心锥螺旋式喷嘴的索太尔平均直径要小;随着压力的上升,螺旋式喷嘴的索太尔平均直径呈下降趋势;利用因次分析法得到了螺旋式喷嘴的雾化准则关系式,通过拟合得出了索太尔平均直径与韦伯数的关系式。(2)喷嘴螺旋体结构喷嘴对喷嘴的条件雾化角没有影响;喷嘴喷孔的直径越大,则喷嘴的条件雾化角就越大;喷嘴螺旋角越小,则喷嘴的条件雾化角就越大;螺旋式喷嘴的条件雾化角随着压力的增大,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后趋于稳定;通过拟合得出了条件雾化角与体积流量的关系式。(3)螺旋角和螺旋体结构对喷嘴的流量没有影响;喷孔直径越大,喷嘴体积流量就越大;喷嘴的体积流量随压力的增加而上升;通过拟合得出了体积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式。(4)对于实心锥螺旋式喷嘴,随着压力的增加,液膜破碎前的长度减小,当雾化压力增加到0.14MPa时,液体在刚出口时就立刻破碎。
林海勇[5](2016)在《超细硝基胍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硝基胍(NQ)晶体呈棒状,直接应用于三基发射药中会存在流散性差等缺点。本文研究了超细颗粒状NQ的连续化制备工艺技术,重点对过程中的干燥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超细NQ的理化性能,并将超细NQ应用于三基发射药中进行相关性能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采用机械粉碎设备、离心喷雾干燥机对原料NQ进行超细化制备技术研究。SEM和粒度表征表明:经机械球磨、喷雾干燥后NQ的平均粒径为1.66μm、呈颗粒状、无结块、分散性好。对喷雾干燥试验进行了相关安全性分析,并研究了喷雾干燥合适工艺条件: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5℃,进料泵进料速度为40mL/min,5min可出料,产品的水份可降至0.22%。Raman、FT-IR、XRD、HPLC分析表明产物的晶型没有发生改变,纯度高,为超细NQ、含能材料及其他热敏感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借鉴。其次,对超细NQ的吸湿性、密实性和流散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NQ的吸湿百分率不断增加;NQ的吸湿率随着粒度的减小而不断增大。随着样品粒度的不断变大,样品的密实性变弱,流散性变弱;经喷雾干燥制得的超细NQ的密实性、流散性较好。采用TG-DSC热分析仪通过设置不同升温速率对超细NQ和原料NQ进行热分析实验,并估算了NQ的表观活化能、活化焓及自发火温度等热力学参数,分析表明超细NQ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最后,应用软件对设计的配方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计算,分析了随着三基发射药中NQ含量的减少,NC、NG按一定比例地增加,发射药的爆热、爆温、火药力均随之增大,其主要生成气体产物为CO、H2O、N2。对三基发射药的抗冲击性能、抗压强度、拉伸强度以及燃烧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分析表明:由超细颗粒状NQ制备的三基发射药抗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降低;含超细NQ的三基发射药的燃烧性能提升,发射药更易稳定燃烧。
李振华[6](2014)在《低质燃油高效雾化喷嘴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品深加工潜力的增大,低质燃油燃烧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低质燃油中胶质或沥青质组分含量较多,粘弹性作用明显,不易形成良好的雾化,火焰中火星飞溅,落灰严重。而且,由于燃油易粘附于喷嘴边缘,喷嘴烧坏事故频繁发生。通过调查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强剪切气体雾化燃油喷嘴,对喷嘴的内部流动特性和混合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冷态试验验证了喷嘴的雾化效果。研究表明,开发设计的双旋流喷嘴结构,对油流的剪切作用明显。随着圆柱旋流器槽道螺旋角的增加,空气的剪切速度增大,对燃油流的剪切作用力也越强,两相混合均匀度增加。空气进口压力适当增加,可提高两相的混合均匀度,改善喷嘴的雾化效果;随着槽道个数的增加,喷嘴出口处的最大速度也在增加,油相体积分数在减小,喷嘴的雾化效果越来越好。与双柱旋喷嘴相比,锥柱旋喷嘴燃油以空心锥形的形式喷出,分散雾化效果明显好于双柱旋喷嘴的雾化效果。试验验证了喷嘴的雾化效果,随着回油阻力的增加,介质流量增加;但波动较大;回流阻力一定,随着雾化气压的增加,喷嘴的流量明显降低。对于给定喷嘴,回流阻力一定,存在一定的气封压力;随着回流阻力的增加,气封压力与回流阻力的差值也增加,说明回流阻力增加,喷嘴的操作弹性增加。
冯耀萱[7](2014)在《露天矿钻孔扬尘控制方案的数值模拟及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掌握露天矿潜孔钻机产尘空间浓度的分布规律,获取钻孔扬尘控制方案的合理参数,以安家岭露天煤矿为研究背景,依据流体力学的理论基础,采用气固两相流的离散相模型(DPM模型),对露天矿潜孔钻机产尘的粉尘浓度进行数值模拟,并用旋风-脉冲滤袋二级除尘系统对钻孔产尘的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现场降尘前实测的粉尘浓度分布情况及降尘后实测的粉尘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明显达到了钻孔扬尘控制方案的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钻孔扬尘的粉尘浓度较大且呈自由扩散状态分布,对钻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在旋风-脉冲滤袋二级除尘系统的数值模拟中捕捉壁面条件下粉尘浓度较之反弹壁面要低;利用旋风-脉冲滤袋二级除尘系统对潜孔钻的除尘率达到99%以上。
王冰[8](2010)在《长庆气区子洲—米脂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气井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边、底水的推进以及压裂、酸化等作业措施,造成井筒内不断积水,从而使产气量下降,甚至压死气井。目前排水采气的工艺方法有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气举排水采气、游梁抽油机排水采气、电潜泵排水采气、射流泵排水采气和液氮排水采气等,在排液工艺技术系列中,泡排工艺以其施工方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适用井深范围大、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廉价高效等优点,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对于低压、小产量的气水井,具有施工容易、收效快、成本低、不影响气井的日常生产等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针对长庆气田低产,低压气井,携液能力较差,尤其是新开发的气区子洲-米脂气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特点,随着开发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低产气井井数大幅度增加,由于气井产量较低,气流速度较慢,常出现气井井筒积液。泡沫排水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起泡剂的性能,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泡排剂评价技术,对泡排剂和泡排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子洲-米脂气田气井具有低产、含凝析油、水质矿化度较高的特点,需要采取合适的泡排工艺技术以排除井筒积液,提高气井产能,最终达到提高气井采气时率和采气贡献率的目的。通过对子洲-米脂气田气质、水质的分析、最小携注流量计算、工艺特点等,对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的研究,研制了高抗矿化度、抗油、抗甲醇的hy-3k新型泡排剂,优化加注工艺参数,并研制出泡排工艺参数计算的软件,觖决泡沫药剂优选、参数优化、配套工艺等问题,形成一套有子洲-米脂气田特色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提高气井的采气时率和产气贡献率,提高气田开发经济效益。
周刚[9](2009)在《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测试、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针对综放面的较为系统的喷雾降尘知识体系。通过对射流扰动控制方程及其解的分析,基于两相流的喷雾概念模型,引入了空穴、湍流和空气动力共同作用的雾化模型;基于液滴对尘粒的主动碰撞理论,对典型水雾捕尘机理进行了改进;运用显微颗粒图像分析仪和干粉激光粒度分析仪对采用滤膜法和人工法取样的综放工作面喷雾前后各生产工序产尘的粒度、粒径分布及矿尘的形状进行了测定,得到了喷雾降尘对各工序产尘的平均粒径及其分散度影响的定性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Eulerian-Eulerian模型与Eulerian-Lagrangian模型相组合的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过程气体一颗粒两相流动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应用混合差分格式和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给出了气粒两相流动的数值解法;并以FLUENT软件作为计算平台对综放工作面形成全断面雾流时喷雾降尘过程的气体—粉尘—雾滴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自行设计与制造的实验装置在模拟综放面实际风速的前提下,分不开启风机、开启风机无尘源、开启风机释放尘源等三种情况进行了粉尘场与雾滴场耦合关系的喷雾降尘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雾滴在上述三种不同情况时在整个模型空间内的分布规律;提出了雾流雾化效果“三场”的概念;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在雾滴捕尘基本保证粒径40~160μm范围内分[40,65]μm、[65,100]μm、[100,160]μm等三个粒径区间分别拟合了无尘液滴平均粒径D无尘液滴与其捕获尘粒平均粒径ΔD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提出了针对呼吸性粉尘的雾滴最佳捕尘粒径为15~70μm;同时拟合了D无尘液滴与D未捕获尘粒,D50无尘液滴与η全尘、η呼尘之间的数学关系式;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时的尘雾场耦合实验,验证了其提高降尘效果的若干定性结论。基于表面活性剂单体溶液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的实测结果,根据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的煤尘沉降Walker实验及其反向渗透实验结论,确定了降尘剂的最优配方CZYNS-1;同时研发了表面活性剂定量泵添加工艺;通过对煤粉试片临界表面张力的测定分析、不同粒度煤粉试片及不同孔隙率煤样接触角的测定分析,完善和拓展了表面活性剂的降尘理论。上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论可针对综放面不同生产工序产尘粒度的特点优选喷嘴、喷雾降尘装置的优化设计、降尘剂配方优选提供依据。最后将研究成果在兖矿集团东滩煤矿1303综放面和兴隆庄煤矿10301综放面进行了工程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降尘效果。
朱寅[10](2006)在《新型压电致动网孔式雾化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吸入治疗方法是一种重要的非注射给药途径,是治疗呼吸道疾病较为盛行的医疗方法。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和肺部疾病等均可迅速、有效和无痛地产生治疗作用,雾化给药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医院和家庭广泛使用。据调查吸入式雾化器在全球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入装置主要有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和雾化器。定量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器因各种不足现很少被应用。传统的雾化器(喷射雾化器和超声波雾化器)有很多缺点,如必须提供压缩空气或较强电力,效率较低,对药物的药性和活性有影响等。新型的压电致动网孔式雾化器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具有雾滴直径小,均匀,功率极小,效率高,药物残余量极少,对药物的药性和活性几乎没有影响,可随身携带,适合于家庭使用。它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网孔雾化器,它通过压电换能器的振动挤压液体从网孔中喷出而形成气雾;另一种是振动网孔雾化器,压电陶瓷的振动传递给网孔板,网孔板随之振动挤出药液形成气雾。介绍了压电材料(PZT)的特性、压电换能器和超声波变幅杆的理论,本文给出了两种新型雾化器的模型,对雾滴的形成原理和影响雾化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元方法在产品设计和性能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根据压电耦合有限元分析理论,对雾化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振动网孔雾化器的模型进行了静力、模态和谐响应分析。静力分析给出了结构中心最大位移与所加电压和压电片厚度的关系。用模态分析确定了该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提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模态并进行谐响应分析,分析了压电片厚度、压电圆环片小径和阻尼比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并提出了更高振动频率的设计结构。对静态网孔雾化器用解析法分析了超声变幅杆,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换能器进行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纵向振动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尽可能采用大的过渡圆弧可提高雾化质量;一定范围内可采用较小的小端直径可获得较大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值;适当增加压电片厚度可获得较大的小端位移;可以减少小端长度来提高雾化质量。分析获得的结果为换能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二、CSW—1型超声波雾化器原理与维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SW—1型超声波雾化器原理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1)颗粒成核长大过程及其强化手段对CAP技术除尘效率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细颗粒物及其危害 |
1.1.2 细颗粒物的来源 |
1.1.3 除尘技术概述 |
1.2 Cloud-Air-Purifying(CAP)除尘技术 |
1.2.1 关键技术 |
1.2.2 工艺流程 |
1.3 细颗粒物成核长大过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理论研究 |
1.3.2 实验研究 |
1.3.3 应用研究 |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及数据收集平台 |
2.1.1 实验平台 |
2.1.2 数据收集平台 |
2.2 模拟方法 |
2.2.1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过程 |
2.2.2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描述 |
2.2.3 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过程 |
2.2.4 分子动力学数值模型描述 |
第三章 颗粒亲水性引起的成核长大过程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3 颗粒成核动力学 |
3.3.1 成核动力学方程 |
3.3.2 成核动力学计算结果 |
3.4 颗粒亲水性对CAP技术去除效率的影响 |
3.4.1 总去除效率 |
3.4.2 分级去除效率 |
3.5 扫描电镜图像 |
3.6 颗粒亲水性影响CAP技术去除效率的计算模型 |
3.6.1 无水汽分级去除效率预测模型拟合 |
3.6.2 CAP技术分级去除效率预测模型构建 |
3.7 小结 |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改善颗粒成核长大及提升去除效率的机理 |
4.1 引言 |
4.2 表面活性剂改善固液润湿过程原理 |
4.2.1 表面活性剂介绍 |
4.2.2 表面活性剂对润湿过程的作用 |
4.3 实验设计 |
4.4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CAP去除效率的提升 |
4.4.1 总去除效率 |
4.4.2 分级去除效率 |
4.5 扫描电镜图像 |
4.6 分子动力学模型构建 |
4.6.1 模型建立 |
4.6.2 计算参数 |
4.6.3 模型验证 |
4.7 分子动力学分析表面活性剂提升去除效率机理 |
4.7.1 SiO_2-OH控制机理 |
4.7.2 SiO_2-CH_3 控制机理 |
4.8 小结 |
第五章 温度引起的颗粒成核长大过程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3 水汽温度对颗粒成核过程以及去除效率的影响 |
5.4 烟气温度对颗粒成核过程以及去除效率的影响 |
5.5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构建 |
5.5.1 网格及模型设置 |
5.5.2 模型验证 |
5.5.3 不同烟气温度CAP分级去除效率计算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涡核破碎翼强化颗粒成核长大及提升去除效率的机理 |
6.1 引言 |
6.2 实验与模拟研究方法 |
6.2.1 实验方法与材料 |
6.2.2 数值模拟方法 |
6.3 去除效率实验 |
6.3.1 总去除效率 |
6.3.2 分级去除效率 |
6.4 水汽分布优化分析 |
6.5 颗粒粒径长大分析 |
6.6 压力损失分析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成果 |
致谢 |
(2)纳米磁性液体密封润滑的托辊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纳米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结构设计 |
2.1 托辊结构及其失效分析 |
2.2 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方案设计 |
2.3 磁性液体密封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磁性液体密封能力设计及优化 |
3.1 基于ANSYS的密封磁路有限元仿真 |
3.2 基于MATLAB的磁性液体密封件尺寸优化 |
3.3 优化前后磁性液体密封件的密封能力对比 |
3.4 磁性液体密封润滑托辊样机制作 |
3.5 本章小结 |
4 模拟井下环境的托辊旋转阻力试验台改造 |
4.1 现有托辊旋转阻力试验台简介 |
4.2 试验台本体结构改造 |
4.3 环境模拟装置设计 |
4.4 数据采集系统改造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工作条件下两种托辊的性能对比试验 |
5.1 托辊旋转阻力试验方案设计 |
5.2 常规实验室环境下两种托辊旋转阻力对比试验 |
5.3 模拟井下环境下两种托辊旋转阻力对比试验 |
5.4 煤泥水淋水条件下两种托辊旋转阻力对比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国内外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的校准方法 |
1.2.2 气溶胶发生器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论文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的建立 |
2.1 高浓度单分散性放射性气溶胶发生器的研制 |
2.1.1 气溶胶发生器的原理 |
2.1.2 超声波微孔雾化气溶胶发生器设计 |
2.1.3 超声波微孔雾化气溶胶发生器测器的搭建 |
2.1.4 蒸发冷凝气溶胶发生器测器的设计 |
2.1.5 蒸发冷凝气溶胶发生器测器的搭建 |
2.2 气溶胶腔室的研制 |
2.2.1 气溶胶腔室设计 |
2.2.2 气溶胶机柜的搭建 |
第3章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的性能测试 |
3.1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的性能要求 |
3.2 放射性气溶胶发生器的特性研究 |
3.2.1 自研超声波气溶胶发生器的特性测试 |
3.2.2 自研蒸发冷凝气溶胶发生器的特性研究 |
3.3 气溶胶室的测试与特性研究 |
3.3.1 气溶胶校准装置气密性测试 |
3.3.2 气溶胶校准装置流量稳定性测试 |
3.3.3 气溶胶腔室内气溶胶稳定性测试 |
3.3.4 气溶胶校准装置各取样口气溶胶浓度测量 |
3.3.5 气溶胶校准装置内玻璃纤维滤纸过滤效率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放射性气溶胶实验验证 |
4.1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实验过程 |
4.2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实验结果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螺旋式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
1.2 雾化器的分类 |
1.3 螺旋式喷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液体破碎机理及雾化特性指标 |
2.1 液体破碎机理 |
2.1.1 液滴破碎机理 |
2.1.2 液柱破碎机理 |
2.1.3 液膜破碎机理 |
2.2 雾化特性的影响因素 |
2.3 雾化特性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系统 |
3.1 液体雾化系统 |
3.2 喷嘴装置 |
3.3 雾化特性测量系统 |
3.3.1 雾化颗粒直径测量系统 |
3.3.2 雾化角测量系统 |
3.3.3 体积流量测量系统 |
3.3.4 压力测试系统 |
3.4 实验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螺旋式喷嘴雾化特性实验分析 |
4.1 螺旋式喷嘴雾化颗粒直径分析 |
4.1.1 喷嘴结构对雾化颗粒直径的影响 |
4.1.2 压力对雾化颗粒直径的影响 |
4.2 螺旋式喷嘴雾化角分析 |
4.2.1 喷嘴结构对雾化角的影响 |
4.2.2 压力对雾化角的影响 |
4.3 螺旋式喷嘴体积流量特性分析 |
4.3.1 喷嘴结构对体积流量的影响 |
4.3.2 压力对体积流量的影响 |
4.4 螺旋式喷嘴射流破碎分析 |
4.4.1 液体射流破碎实验 |
4.4.2 液体射流破碎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超细硝基胍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NQ在火炸药中的应用概述 |
1.2.1 NQ的热力学性质 |
1.2.2 NQ在发射药中的应用 |
1.2.3 NQ形貌对发射药性能的影响 |
1.3 含能材料超细化的应用研究 |
1.3.1 粒度对火炸药性能的影响研究 |
1.3.2 超细含能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
1.4 含能材料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超细NQ的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
2.1 NQ喷雾干燥机理分析 |
2.2 NQ喷雾干燥安全性分析 |
2.2.1 硝基胍的安全性研究 |
2.2.2 喷雾干燥机械设备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
2.2.3 喷雾干燥试验过程的安全性研究 |
2.3 实验过程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2 高品质超细NQ的喷雾干燥过程 |
2.4 NQ喷雾干燥工艺的研究 |
2.4.1 进出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2.4.2 浆料浓度对产品水份的影响 |
2.5 超细NQ的粒度与形貌分析 |
2.6 超细NQ的晶型与纯度分析 |
2.6.1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2.6.2 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 |
2.6.3 X射线粉末衍射检测 |
2.6.4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2.7 本章小结 |
3 高品质超细NQ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
3.1 NQ的吸湿性能与防结块性能分析 |
3.1.1 恒温恒湿系统构造 |
3.1.2 实验过程 |
3.1.3 放置时间对不同粒度NQ吸湿性的影响 |
3.1.4 相对湿度对超细NQ吸湿性的影响 |
3.2 松散堆积、振实密实性分析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过程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流散性分析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过程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超细NQ的热性能分析 |
3.4.1 热分解温度 |
3.4.2 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
3.4.3 活化熵、活化焓及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
3.4.4 超细NQ的自发火温度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超细NQ在三基发射药中的应用研究 |
4.1 含超细NQ的三基发射药的配方研究 |
4.2 含超细NQ的三基发射药的制备 |
4.2.1 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
4.2.2 含超细NQ的三基发射药的制备流程 |
4.3 含超细NQ的三基发射药的性能研究 |
4.3.1 抗冲击强度测试 |
4.3.2 抗压强度和压缩率测试 |
4.3.3 拉伸强度性能测试 |
4.3.4 燃烧性能测试 |
4.3.5 不同粒度与形状的NQ的三基发射药的热分解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低质燃油高效雾化喷嘴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雾化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2.1 雾化燃烧机理 |
2.1.1 液体雾化基本原理 |
2.1.2 气动雾化原理 |
2.1.3 液雾燃烧机理 |
2.2 雾化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
2.3 低质燃油燃烧技术与特点 |
2.3.1 低质燃油的特性 |
2.3.2 低质燃油燃烧技术 |
2.4 低质燃油喷嘴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低质燃油燃烧喷嘴设计方案研究 |
3.1 低质燃油燃烧喷嘴设计思路 |
3.2 双柱旋喷嘴结构设计方案 |
3.3 锥柱旋喷嘴结构设计 |
3.4 喷嘴的设计参数 |
第四章 喷嘴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1.1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4.1.2 控制方程的建立 |
4.1.3 边界条件设置 |
4.2 双柱旋喷嘴内部流动分析 |
4.2.1 典型参数分析 |
4.2.2 强剪切特性分析 |
4.2.3 混合特性分析 |
4.2.4 柱旋流器旋流角对喷嘴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 |
4.2.5 空气进口压力对喷嘴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 |
4.3 锥柱旋喷嘴内部流动分析 |
4.3.1 典型参数分析 |
4.3.2 剪切特性分析 |
4.3.3 锥旋流器槽道数对喷嘴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 |
4.3.4 空气进口压力对喷嘴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 |
4.4 两种结构的喷嘴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性能试验与结构优化研究 |
5.1 试验装置 |
5.2 雾化试验研究 |
5.2.1 不同结构喷嘴的雾化效果 |
5.2.2 气液比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5.2.3 气封特性研究 |
5.2.4 回流阻力特性对喷嘴流量的影响 |
5.2.5 雾化气压对喷嘴流量特性的影响 |
5.3 结构优化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露天矿钻孔扬尘控制方案的数值模拟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露天矿煤尘的危害 |
1.3 论题的研究背景 |
1.3.1 中煤平朔公司简介 |
1.3.2 露天矿开采过程及生产工艺 |
1.3.3 露天矿煤尘形成机理 |
1.3.4 露天矿尘源分布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露天矿粉尘控制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国外露天矿粉尘控制研究概况 |
2.2 国内露天矿粉尘控制研究概况 |
2.3 露天矿煤尘控制与治理 |
2.3.1 抑制钻机穿孔扬尘 |
2.3.2 抑制爆破作业产尘 |
2.3.3 抑制采装过程中产尘 |
2.3.4 抑制运输过程中扬尘 |
2.4 本论文采用的除尘方式和手段 |
2.4.1 旋风-脉冲滤袋二级除尘系统 |
2.4.2 旋风-湿式循环除尘系统 |
2.4.3 除尘方式的选取 |
2.5 小结 |
3 平朔露天矿钻孔扬尘基本特性分析 |
3.1 钻孔扬尘基本特性研究 |
3.2 钻孔扬尘基本特性测定与分析 |
3.2.1 粉尘特性测试采样地点与要求 |
3.2.2 煤尘基本特性的测试与方法 |
3.2.3 测点布置 |
3.3 小结 |
4 钻孔扬尘运动规律的理论基础 |
4.1 粉尘扩散过程应用的基本理论 |
4.2 粉尘运动方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 |
4.2.1 欧拉(Euler)-欧拉(Euler)方法 |
4.2.2 欧拉(Euler)-拉格朗日(Lagrange)方法 |
4.2.3 拉格朗日(Lagrange)-拉格朗日(Lagrange)方法 |
4.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煤尘运动的气固两相流模型 |
4.3.2 煤尘治理模拟方案选择 |
4.3.3 系数设定及边界条件设置 |
4.4 小结 |
5 钻孔扬尘的逸散规律及其控制技术 |
5.1 露天矿潜孔钻发尘机理 |
5.1.1 潜孔钻机扬尘建模 |
5.1.2 潜孔钻机扬尘治理前的逸散规律 |
5.2 钻孔扬尘治理方案的优化 |
5.2.1 潜孔扬尘的治理方法的选择 |
5.2.2 钻孔旋风除尘治理方式 |
5.2.3 钻孔旋风-脉冲滤袋二级除尘方案的模拟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长庆气区子洲—米脂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 国内低产气井排水采气技术应用与发展 |
1.2 国外气井排水采气技术应用及发展 |
第二章 前言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2.4 取得主要成果 |
第三章 子洲-米脂气田概况 |
3.1 构造地质特征 |
3.2 气田气质特征 |
3.3 气田产水特征 |
3.4 气井生产现状 |
3.5 生产工艺特征 |
第四章 泡沫排水采气现状分析评价 |
4.1 泡沫排水采气机理 |
4.1.1 泡排工艺技术原理 |
4.1.2 泡排剂的作用 |
4.2 临界携液流量的计算 |
4.2.1 临界携液流量模型的确定 |
4.2.2 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的计算 |
4.3 子洲-米脂气田泡沫排水现状分析 |
4.3.1 加注工艺分析评价 |
4.3.2 泡排剂的性能评价 |
4.3.3 现场应用评价 |
第五章 泡沫排水采气优化研究 |
5.1 泡排剂的优化研究 |
5.1.1 影响起泡因素研究 |
5.1.2 新型起泡剂的研制及合成 |
5.1.3 室内试验评价 |
5.2 泡排加注工艺参数优化 |
5.2.1 加注时机优化 |
5.2.2 加注量优化 |
5.2.3 加注方式优化 |
5.3 泡沫排水采气优化设计软件研制 |
第六章 现场试验应用 |
6.1 试验选井 |
6.2 现场试验 |
6.3 效果评价 |
6.3.1 新型泡排剂效果评价 |
6.3.2 新型低密度泡排棒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9)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综放工作面除尘工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射流雾化及喷雾降尘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射流雾化及喷雾降尘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颗粒的基本微观特性 |
2.2 喷雾射流雾化机理的完善及液滴的破碎方式 |
2.3 典型水雾捕尘机理及对其改进的理论 |
2.4 综放工作面各生产工序产尘喷雾前后的显微颗粒图像测定与分析 |
2.5 综放工作面各生产工序产尘喷雾前后的干粉颗粒粒度分布测定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喷雾降尘过程气体—颗粒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
3.1 气—粒两相流研究概述及本文的数学模型 |
3.2 气相湍流—颗粒相湍流双流体模型(k-ε-Θ-k_p模型) |
3.3 气相湍流—颗粒相湍流颗粒轨道模型 |
3.4 气体—颗粒两相流的数值解法 |
3.5 喷雾降尘过程气体—颗粒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4 粉尘场与雾滴场耦合关系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用粉尘的干粉颗粒粒度分布测定与分析 |
4.2 喷雾降尘实验装置的设计 |
4.3 实验用喷嘴的选定 |
4.4 实验方案的确定 |
4.5 实验数据的测定及尘雾场耦合关系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降尘用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及其添加工艺 |
5.1 表面活性剂润湿煤体降尘机理 |
5.2 矿井防尘用水的理化性质测定 |
5.3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优选实验 |
5.4 不同表面活性剂单体的复配实验及降尘剂配方优选 |
5.5 表面活性剂添加工艺 |
5.6 本章小结 |
6 喷雾降尘工艺技术的工程应用 |
6.1 喷嘴优选及喷雾降尘装置优化设计的工程应用 |
6.2 表面活性剂降尘工艺技术的工程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10)新型压电致动网孔式雾化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雾化吸入治疗简介 |
1.1.1 雾化吸入疗法的生理和解剖基础 |
1.1.2 雾化吸入治疗主要作用 |
1.1.3 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疗效的因素 |
1.1.4 雾化吸入装置工作的重要指标 |
1.1.5 理想的雾化吸入装置应具备的特点 |
1.2 雾化吸入装置的种类及其应用技术 |
1.2.1 定量吸入器(MDIs) |
1.2.2 干粉吸入器(DPIs) |
1.2.3 传统雾化器(Nebulizers) |
1.2.4 新型网孔式雾化器(Mesh Nebulizers) |
1.2.5 各种雾化吸入装置的比较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压电材料(PZT)的特性研究 |
2.1 压电现象及压电效应 |
2.1.1 压电现象 |
2.1.2 压电效应 |
2.2 压电材料的性质 |
2.2.1 压电晶体的介电性 |
2.2.2 压电晶体的弹性 |
2.2.3 压电晶体的压电性 |
2.2.4 压电晶体的铁电性 |
2.2.5 压电方程 |
2.3 压电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
2.3.1 压电材料的种类 |
2.3.2 压电材料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波、压电换能器及变幅杆的理论研究 |
3.1 超声波 |
3.1.1 传播特性 |
3.1.2 超声波加速度和能量 |
3.1.3 超声波的重要特性 |
3.1.4 超声波发生器 |
3.2 压电换能器 |
3.2.1 压电换能器的性能参数 |
3.2.2 压电换能器的振动特性 |
3.3 超声变幅杆 |
3.3.1 变截面杆纵振动的理论分析 |
3.3.2 阶梯形变幅杆 |
3.3.3 变幅杆的固定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ANSYS有限元压电分析理论研究 |
4.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4.2 ANSYS软件的压电分析 |
4.2.1 介电系数、压电矩阵和弹性系数矩阵 |
4.2.2 SOLID5 单元说明 |
4.3 压电分析有限元理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压电致动振动网孔雾化器的设计和分析 |
5.1 基本原理和结构 |
5.2 圆形振动薄膜的振动解析 |
5.3 雾滴的形成条件 |
5.4 影响雾化质量的因数 |
5.5 模型的建立和有限元分析 |
5.5.1 建立模型 |
5.5.2 ANSYS有限元分析过程 |
5.5.3 静力分析 |
5.5.4 动力学分析 |
5.6 新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静态网孔雾化器设计与分析 |
6.1 工作原理 |
6.1.1 压力的建立 |
6.1.2 雾滴的形成 |
6.2 超声变幅杆的理论设计 |
6.2.1 超声变幅杆的解析法设计 |
6.2.2 超声变幅杆的有限元验证 |
6.3 压电耦合的换能器有限元分析 |
6.3.1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6.3.2 各变量对结构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CSW—1型超声波雾化器原理与维修(论文参考文献)
- [1]颗粒成核长大过程及其强化手段对CAP技术除尘效率的影响机理[D]. 张宇萌. 兰州大学, 2021(09)
- [2]纳米磁性液体密封润滑的托辊设计及性能研究[D]. 徐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3]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装置的构建[D]. 李斌. 南华大学, 2018(01)
- [4]螺旋式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D]. 刘济祥. 东北大学, 2017(06)
- [5]超细硝基胍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D]. 林海勇.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6]低质燃油高效雾化喷嘴开发研究[D]. 李振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7]露天矿钻孔扬尘控制方案的数值模拟及其优化[D]. 冯耀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3)
- [8]长庆气区子洲—米脂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优化研究[D]. 王冰.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7)
- [9]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D]. 周刚. 山东科技大学, 2009(11)
- [10]新型压电致动网孔式雾化器设计[D]. 朱寅. 东南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