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康复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康复

一、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赵圣杰,征华勇,王晓伟,孙天胜,张建政,刘智[1](2022)在《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分析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研究谵妄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研究,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资料,157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无谵妄组,其中谵妄组41例,男15例,女26例;年龄90~104岁,平均(93.17±3.15)岁;非谵妄组116例,男43例,女73例,年龄90~102岁,平均年龄(92.07±2.44)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0 d、1年和整体的死亡率及行走能力。结果 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41例(26.1%)发生谵妄,术后1~3 d是发生高峰,持续时间为1周以内。并存病数量≥4项(OR=5.205,95%CI:1.649~16.431;P=0.005)、入院至手术时间(OR=1.540,95%CI:1.204~1.969;P=0.001)和全身麻醉(OR=2.463,95%CI:1.852~7.117;P=0.036)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谵妄组患者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3例(7.3%)、心脏不良事件9例(22.0%)、肺部感染13例(31.7%),概率高于无谵妄组(脑血管事件0例,0%;心脏不良事件10例,8.6%;肺部感染18例,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9.19±15.14)d,无谵妄组平均住院时间(14.77±10.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9,P=0.042)。谵妄组患者术后30 d、1年和整体的死亡率分别为17.1%(7例)、43.9%(18例)和56.1%(23例),高于无谵妄组的死亡率(术后30 d 4.3%,5例;术后1年18.1%,21例;整体34.5%,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相关混淆因素后,谵妄是患者术后30 d(OR=7.825,95%CI:1.327~46.154;P=0.023)和1年(OR=2.991,95%CI:1.162~1.696;P=0.023)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年谵妄组存活23例,其中仅6例(26.1%)可以独立行走,14例(60.9%)需要辅助装置行走,3例(13.0%)卧床;无谵妄组术后1年存活95例,34例(35.8%)可独立行走,52例(54.7%)需要辅助装置行走,9例(9.5%)需要卧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8,P=0.641)。结论 9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高,术后1~3 d是其发生高峰,并存病数量≥4项、入院至手术时间和全身麻醉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谵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脑血管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谵妄是术后30 d和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宋宏晖,张鹏,徐炜,王伟,姜习凤,徐又佳,金佳[2](2021)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模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70例;年龄76~98岁[(83.7±5.4)岁]。骨折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股骨颈骨折40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44例围术期采用ERAS管理模式(加速康复组),50例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传统康复组)。比较两组术后骨折部位、骨密度、致伤原因不同患者的下床时间;术前及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个月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日常自理能力(ADL)评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死亡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7.7±6.2)个月]。加速康复组术后不同骨折部位(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密度(>-2.5 SD、≤-2.5 SD)、致伤原因(摔伤、交通伤、其他)患者的下床时间较传统康复组显着缩短(P<0.01)。术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1,3,7 d VAS[(3.4±0.9)分、(2.7±0.5)分、(1.7±0.6)分]较传统康复组[(4.3±1.1)分、(3.5±0.5)分、(2.7±0.9)分]显着降低(P<0.01)。术后1个月,加速康复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传统康复组的28%(14/50)(P<0.01);两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肝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ADL评分[(37.0±6.6)分、(70.1±8.4)分、(86.2±9.3)分]均较传统康复组[(26.5±10.4)分、(50.1±11.4)分、(70.7±9.0)分]显着提高(P<0.01)。加速康复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为(80.9±8.6)分,较传统康复组的(71.1±9.2)分显着提高(P<0.01);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7±2.4)d,较传统康复组的(7.8±3.9)d显着缩短(P<0.01)。加速康复组术后3个月内无死亡,至末次随访时死亡2例[5%(2/44)],传统康复组术后3个月内死亡4例[8%(4/50)],两组病死率至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ERAS管理模式可缩短卧床时间,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曹虹,张楠楠,晁爱军,方欢,杨爽,刘静,王利[3](2021)在《加速康复背景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加速康复背景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骨科临床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实施加速康复项目后住院治疗的1 62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医院病历管理系统,对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病情资料和医院感染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2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102例,125例次,感染率为6.27%(102/1 628),例次感染率为7.68%(125/1 628),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分别占72.80%(91/125)、11.20%(14/125)、10.40%(13/12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牵引(OR值为2.152,95%CI 1.130~4.097)、手术(OR值为0.268,95%CI 0.133~0.537)、住院天数≥15 d(OR值为12.123,95%CI 6.017~24.426)、留置尿管(OR值为7.566,95%CI 4.093~13.986)、心功能不全(OR值为2.112,95%CI 1.192~3.740)、电解质紊乱(OR值为2.383,95%CI 1.396~4.067)、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OR值为2.540,95%CI 1.279~5.045)和老年痴呆(OR值为3.673,95%CI 1.670~8.082)是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均P<0.05),手术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骨牵引、手术、住院天数、留置尿管及并存疾病。在骨科临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全面优化围手术期的管理,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孔德玮[4](2021)在《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及优势。方法:选取来自我院骨伤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予单纯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VAS疼痛评分、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等相关指标。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术前在性别、年龄、手术侧别、HGB、HCT、VAS评分、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术后HGB、HCT第3天处于最低值,术后第3天以后逐渐上升,至术后第7天仍均低于术前水平;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第7天比较中,试验组HG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周、术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一观察时间点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Harri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前一观察时间点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差值(x?s)分别为14.45±2.83、10.52±2.27;两组患者术后2周中医症候评分均值差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治疗2周中医疗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的平均秩分别为42.81和22.82,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Z=-4.955,P<0.05)。8.两组患者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栓等不良反应。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应用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能够有效减轻气血亏虚兼瘀血症候表现、减少隐性失血、缓解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且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杨少茼[5](2021)在《脑钠肽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脑钠肽(BNP)异常与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分析围手术期BNP对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评估早期干预是否可以降低围手术期MACE的发生。[方法]对2018年09月01日至2020年08月31日收治收住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1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出院后1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伤前内科合并症、术前BNP检验结果、Goldman心脏风险指数、术后BNP检验结果及出院后1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伤前内科合并症数量对围手术期BNP异常的影响,分析术前、术后BNP异常与围手术期MACE发生率的关系,探讨BNP异常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MACE风险的影响,评估BNP对围手术期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早期干预对围手术期MACE的影响,并评估早期干预的效果。[结果]31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289人伤前合并基础疾病,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81.3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53.98%)、内分泌系统疾病(27.34%)和神经系统疾病(20.51%)四类内科疾病较为多发,合并2种以下基础疾病患者150例,合并2种以上内科疾病167例。术前BNP检查异常患者136例,术后BNP检查异常患者285例,术前及术后BNP检查均异常患者136例。男性术前BNP检查异常率37.68%,女性术前BNP检查异常率46.92%(p=0.099)。不同年龄段术前BNP异常率为:80-85岁患者异常率42.78%;85-90岁患者异常率异常率43.26%;90-95岁患者异常率40.00%(p=0.993)。伤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与术前BNP异常无相关性(p=0.758)。骨折后围手术期发生MACE患者39人,术前BNP异常与围手术期MACE发生率有相关性(p=0.012);术后BNP异常与围手术期MACE发生率相关性(p=0.021)。BNP异常时,围手术期发生MACE的特异度为100.00%,敏感度为13.68%,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11.51%;Goldman心脏风险指数≥13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的特异度为98.02%,敏感度为:53.13%,阳性预测值为87.17%,阴性预测值为89.20%。早期干预后未发生MACE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发生MACE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结论]1、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BNP异常与患者年龄、性别、伤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等无关。2、术前、术后BNP检查异常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MACE发生率升高。3、围手术期BNP检查异常可以预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MACE发生风险,其预测价值有高度的特异性。4、对BNP异常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以降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MACE的发生,BNP可以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

宋凯[6](2021)在《基于845例髋部骨折现状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目的对我院近5年的髋部骨折进行现状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完善髋部骨折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加深临床医生对该骨折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6年-2020年收治的845例髋部骨折,对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方式,输血率,合并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运算,将统计结果与现有数据进行对比,突显出本地区特点。结果(1)患者年龄分布在6岁-98岁,年龄中位数72(61,81)岁;髋部骨折在71岁-80岁年龄段最多,约占26.9%(246/845);(2)髋部骨折中女性占56.6%(478/845),男性占43.4%(367/845),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性别分布上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χ2=18.896),其中股骨颈骨折以女性患者居多(63.6%,283/445),而股骨转子间骨折以男性患者居多(51.3%,205/400);(3)股骨颈骨折更多的发生在秋冬季(60.4%,269/445),而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季节分布上比较平均;(4)摔伤仍是髋部骨折的首要外伤因素,占84.7%(716/845);(5)我院髋部骨折手术率为76.2%(644/845),股骨颈骨折手术率(363/445,81.6%)显着高于股骨转子间骨折(281/400,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χ2=14.898);股骨颈骨折依据患者年龄分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术;转子间骨折则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为主。(6)髋部骨折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6(10,22)天,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0567(16538,46088)元;髋部骨折手术组中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0(58,80)岁,入院至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3,7)天,第10百分位数为2天;手术时间为100(76,128)分钟,手术费用为34883(26039,49782)元,手术患者住院天数为18(12,22)天;(7)髋部骨折输血率为26.2%(221/845),股骨颈骨折输血率(88/445,19.8%)显着低于股骨转子间骨折输血率(133/400,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χ2=19.803);(8)髋部骨折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7%(90/845),股骨颈骨折静脉血栓率(31/445,7.0%)显着低于股骨转子间骨静脉血栓率(59/400,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χ2=13.411),两者在血栓类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χ2=0.525);(9)髋部骨折患者在入院前合并内科疾病比率为59.4%(502/845),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内科疾病合并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χ2=3.517);(10)手术中神经阻滞麻醉占25.8%,硬膜外麻醉占16.9%,全身麻醉占57.3%。结论本研究从多方面论证了本地区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地域特点,即住院费用相比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过高,我院保守治疗较高,外伤后入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均较长,外伤原因中摔伤所占比例更高、而交通伤相对较少。

戚鸿飞[7](2021)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2.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红会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23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复查、电话询问以及社区走访等方式获取病人术后康复信息,并通过Barthel指数评分对病人术后1年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将所有病人分为生活不能自理组(Barthel指数评分≤60分)和生活基本能自理组(Barthel指数评分>60分)。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将不同年龄段病人术后1年的自理能力状况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筛选出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195例病人获取到完整的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的康复信息,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组65例,生活基本能自理组135例;2.根据年龄大小可以将所有病人分为低危险组(65~78岁)、中危险组(79~86岁)和高危险组(87~94岁);其中低危险组中术后1年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占18%,在中危险组中占41%,高危险组中占77%;3.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术前ASA分级、术前合并内科疾病种类、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浆白蛋白、术前血红蛋白、居住环境、术后是否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以及术后是否在康复机构康复均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有关(P均<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326,95%CI(1.036,1.096),P=0.025]是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浆白蛋白高[OR=0.543,95%CI(0.276,0.895),P=0.002]、居住环境为农村[OR=0.225,95%CI(0.076,0.462),P=0.007]、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OR=0.647,95%CI(0.427,0.947),P=0.002]、术后在康复机构康复[OR=0.438,95%CI(0.229,0.835),P<0.001]是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保护因素。结论:1.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1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总体发生率为33%,他们的日常活动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够完成;2.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的发生率也会增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高龄病人的干预和治疗;3.高龄、术前白蛋白低的病人提示患者的预后可能较差,需要加强干预;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在康复机构康复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

赵阔[8](2021)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手术技术创新及相关研究》文中指出髋部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类,多见于老年人,主要由低能量损伤引起,多与骨量丢失及跌倒等因素相关。随着全球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髋部骨折的数量急剧增加,社会和卫生系统的负担也随之增加,已经发展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髋部骨折位居全球十大至残性疾病之一,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450万髋部骨折发生,而在未来四十年髋部骨折的数量预计将达到2100万。预计2040年,美国和加拿大因治疗髋部骨折而支出的医疗费用将达到98亿美元及到6.5亿美元。随着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及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预计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髋部骨折总数的50%将会发生于亚洲。我国作为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髋部骨折将是医疗卫生体系乃至全社会不得不面临的一大挑战。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约占成人髋部骨折的50%,约占所有成人骨折的3.1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两种形式。虽然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最佳内固定物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但在最近二十年中,髓内设备的使用数量已远远超过髓外设备的使用。伽马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经典的髓内固定物,主要适用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伽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缺点之一是螺钉的使用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进而出现内固定失败。此外,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出髓内钉不仅增加患者创伤,同时导致医疗支出的增加。鉴于此,本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可降解镁合金伽马钉,其可降解性可以有效降低内植物的刚度,从而降低内植物相关的应力集中;并在螺钉中增加了仿生孔,通过仿生孔为松质骨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条件,以促进恢复原有的骨小梁结构,同时促进皮质骨、松质骨双向愈合,重塑粗隆部的机械支撑和力线传导。因此,通过新型伽马钉与传统伽马钉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两者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可以为以后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引用提供重要参考。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往往需要借助人工或牵引设备完成牵引,并维持复位状态至成功植入髓内钉。牵引床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最常用的牵引设备。然而,牵引床使用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并发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为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增加治疗周期及医疗费用。此外,当患者合并同侧肢体远端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足踝部皮肤条件不好时,牵引床的使用往往受限,只能选择人工牵引,增加手术的难度等。此外,牵引床价格较为昂贵,在一些非骨科特色的医院或基层医院中往往因财政支出有限,对牵引床望而却步。既往有许多报道曾提出过新型的牵引设备或方法取代牵引床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然而因技术不成熟,均未得到推广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是一种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治疗的复位设备,已成功应用于股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等治疗。然而,其在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仍然有待观察。当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技术已较为成熟,然而,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仍然是治疗的难点。股骨粗隆间骨折,因其高死亡率,又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肺炎,是粗隆间骨折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同样是患者术后短期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了解其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降低相应的医疗支出至关重要。掌握当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更加全面的了解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可以为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20世纪90年代,髓内钉开始出现并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随后髓内钉应用推广一度受阻。近20年,随着髓内钉设计的不断完善及相关手术技术的提高,髓内钉重新活跃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主流方式之一。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及手术技术的进步,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已经相当成熟,但其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成为当下治疗的难题。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而肺炎更是首要因素,因此了解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肺炎的预防,降低患者死亡率至关重要。总之,虽然髓内钉技术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只有不断推动髓内钉设计的完善、提高相关手术技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灾难性并发症的发生,才能进一步促进髓内钉的推广,同时推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进一步发展。第一部分传统髓内钉与新型仿生可降解镁合金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目的:伽马钉是治疗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内植物之一,然而伽马钉的使用面临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等风险。本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可降解生物镁合金仿生伽马钉,拟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新型伽马钉与传统伽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首先建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计算机扫描成像扫描1具经甲醛处理(未超过1个月)的成年男性尸体的股骨标本,建立AO31-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模拟使用传统传统钛合金伽马钉和仿生可降解生物镁合金伽马钉固定骨折。通过比较两种内植物固定后的等效应力、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评估内固定后骨长入对股骨近端的影响,进而比例两种内植物的固定效果。结果:在完整模型中,最大主应力为5.8Mpa,最小主应力为-11.7Mpa,等效应力为11.4Mpa。完整模型中松质骨的最大主应力分布出现在与主、次压力区骨小梁生长方向一致的位置。传统伽玛钉愈合后最大主应力为32Mpa,最小主应力为-23.5Mpa,等效应力为31.3Mpa。应力集中较为明显。在新型伽马钉模型中,随着骨折愈合,镁合金逐渐溶解吸收,并设定为在术后12个月完全降解。新型伽马钉固定后,最大主应力为18.7Mpa,最小主应力为-12.6Mpa,等效应力为14.0Mpa。在最小主应力区小于-10Mpa的应力值较传统钛合金伽马钉有显着提高。同时,仿生伽马钉模型在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更接近于完整骨的应力分布,显着降低了内植物相关的应力集中。结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与传统伽马钉相比,仿生可降解镁合金伽玛钉,可以改善应力分布,使其接近完整股骨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双反牵引复位器在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目的:双反牵引复位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复位器,为了探索其在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使用效果,本团队开展了其与牵引床在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根据术中牵引方式分为两组:双反牵引组和牵引床组,其中双反牵引组患者30例、牵引床组患者36例。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骨折相关特征、手术相关数据及部分预后指标等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惠特尼U检验,卡方检验或费舍尔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间在人口学及骨折相关特征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相关数据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等方面无显着差异。其中,双反牵引床组患者的平均颈干角为129.37°,显着低于牵引床组的平均135.67°(p=0.001);牵引床组患者切开复位率显着高于双反牵引组(13.9%vs3.3%,p<0.001)。在骨折预后方面,两组患者各项预后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反牵引复位器可以安全、有效的辅助完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且与牵引床相比,双反牵引复位器可以通过更加微创的方式取得相似的临床疗效。第三部分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肺炎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术后肺炎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灾难性的并发症,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也是的公共卫生体统面临的挑战。了解术后肺炎的发生率、掌握潜在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术后肺炎的发生至关重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并采取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术后肺炎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肺炎组和非肺炎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骨折特征、术前血液指标、手术相关指标。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惠特尼U检验,卡方检验或费舍尔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后,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索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以下方面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82岁、男性、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泌尿系感染、合并症数量、ASA3-4级、BMI、ICU经历、CKMB、BNP、PCT、D-Dimer;将上述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年龄>82岁(OR=2.54,p=0.004),男性(OR=2.13,p=0.01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OR=5.02,p<0.001),慢性肝病(OR=3.39,p=0.037),泌尿系感染(OR=8.46,p=0.005),CKMB>20U/l(OR=2.31,p=0.020),BNP≥75ng/l(OR=4.02,p=0.001),以及D-dimer>2.26 mg/l为术后肺炎发生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与术后肺炎的发生无显着相关性。结论:本研究中术后肺炎的发生率约为3.5%(53/1495例)。年龄>82岁,男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肝病,泌尿系感染,CKMB>20U/l,BNP≥75ng/l,以及D-dimer>2.26 mg/l为术后肺炎发生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肺炎的筛查,对高危人群采取靶向性的管理,对于术后肺炎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刘澍雨,朱伟民,刘雨微,傅子财,黄勇,熊建义[9](2021)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术前应用》文中认为受到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影响,高龄人员患髋部骨折风险及死亡风险不断上升。并且年长患者相对年轻患者面对紧急创伤时拥有的生理功能储备更少,包括心排血功能下降、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受损、机体代谢机能的减弱等。如果不能得到快速康复,会导致很严重的并发症。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推行下,可使患者应激反应显着减弱,可有效抑制并发症,促进满意度提高。术后康复是加速康复理念的关键,但现阶段,临床认为加速康复理念中的术前准备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均有明显积极影响。关于加速康复理念中的术前准备的文章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对加速康复理念中的术前准备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内容和特点等进行综述。

毛雷音,傅育红,徐颢庭[10](2020)在《加速康复理念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缩短禁食禁饮时间与术后早期进食进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制定饮食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高龄髋部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入院后2 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量表,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3分的13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患者。干预组采用本研究制定的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饮食及术后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和谵妄发生率、围手术期口渴饥饿情况、术中误吸及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实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术中误吸及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口渴饥饿情况明显降低、禁食禁饮时间缩短、术后24 h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谵妄发生率、首次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且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速康复理念,制定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方案安全可行,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了满意度。

二、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谵妄诊断标准
    1.5 分组
    1.6 术后随访
    1.7 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2 谵妄发生单因素分析
    2.3 谵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2.4 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
    2.5 住院时间
    2.6 术后死亡率情况
    2.7 术后1年行走能力
3 讨 论

(4)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分组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诊断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和脱落标准
        5.1 排除标准
        5.2 脱落标准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及随机分组
    2 术前准备
    3 治疗方案
        3.1 术前常规检查
        3.2 手术治疗
        3.3 术后处理
    4 观察指标
        4.1 患者一般资料
        4.2 HGB、HCT
        4.3 VAS疼痛评分
        4.4 Harris评分
        4.5 Barthel指数
        4.6 中医证候积分
        4.7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4.8 安全性分析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分析
    1 两组基本资料情况比较
    2 各观察指标比较
        2.1 两组治疗前后HGB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HCT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2.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2.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及不足
    2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诊疗依据
    3 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HGB及 HCT的影响
    4 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VAS疼痛评分的影响
    5 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Harris评分的影响
    6 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Barthel指数的影响
    7 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脑钠肽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高龄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845例髋部骨折现状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7)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回顾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1.1 研究对象
        1.1.2 病例纳入标准
        1.1.3 病例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步骤
        1.2.2 观察指标
        1.2.3 合并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1.2.4 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1 年自理能力情况
    2.3 不同年龄段病人术后自理能力的情况
    2.4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1 年自理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2.5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 1 年自理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 1 年的自理能力情况
    3.2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 年的自理能力的危险因素分析
        3.2.1 年龄
        3.2.2 术前白蛋白
        3.2.3 居住环境
        3.2.4 抗骨质疏松治疗
        3.2.5 康复机构康复
    3.3 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表

(8)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手术技术创新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传统髓内钉与新型仿生可降解镁合金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反牵引复位器在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术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健康宣教
二、手术时机
三、多学科协作会诊
四、术前镇痛
五、术前营养支持
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10)加速康复理念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纳入及排除标准
    三、干预方法
        (一)干预组干预方法
        1. 成立饮食管理专科团队:
        2. 制定并实施术前饮食方案:
        3. 制定并实施术后饮食方案:
        4. 制定围手术期食物结构供给方案:
        5. 细化围手术期营养干预方案:
        (二)对照组干预方法
    四、评价指标
        (一)围手术期口渴、饥饿评分
        (二)术中误吸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
        (三)实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
        (五)谵妄发生率
        (六)患者住院期间指标
        (七)患者满意度
    五、资料与收集方法
    六、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一、加速康复理念下制定的饮食方案能有效缓解围手术期患者口渴、饥饿的程度
    二、加速康复理念下制定的饮食方案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三、加速康复理念下制定的饮食方案能明显缩短围手术期禁食禁饮时间
    四、加速康复理念下制定的饮食方案能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
    五、加速康复理念下制定的饮食方案能降低谵妄发生率
    六、加速康复理念下制定的饮食方案有助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下地并缩短住院日
    七、加速康复理念下制订的饮食方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八、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四、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9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赵圣杰,征华勇,王晓伟,孙天胜,张建政,刘智. 实用骨科杂志, 2022(01)
  • [2]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评价[J]. 宋宏晖,张鹏,徐炜,王伟,姜习凤,徐又佳,金佳. 中华创伤杂志, 2021(09)
  • [3]加速康复背景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 曹虹,张楠楠,晁爱军,方欢,杨爽,刘静,王利.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22)
  • [4]推拿配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D]. 孔德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脑钠肽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D]. 杨少茼.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基于845例髋部骨折现状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D]. 宋凯.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7]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D]. 戚鸿飞. 延安大学, 2021(09)
  • [8]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手术技术创新及相关研究[D]. 赵阔.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术前应用[J]. 刘澍雨,朱伟民,刘雨微,傅子财,黄勇,熊建义.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01)
  • [10]加速康复理念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J]. 毛雷音,傅育红,徐颢庭.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0(06)

标签:;  ;  ;  ;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康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