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创作与现代西方世界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关系

游记创作与现代西方世界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关系

一、试论游记创作与近代西方全球地理观形成和发展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田雪[1](2020)在《近代文学中的“太平洋”书写》文中认为近代中国面临传统“天下观”的崩塌与“世界观”的开启,在“发现”的世界空间中,环绕中国东南的太平洋是予以中国直接空间危机感受的场域,但同时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经之途。在近代中国谋求立国于太平洋之上时代语境中,近代文学以太平洋为书写对象与体验空间,参与到这一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目前,近代书写太平洋的大量文学文本未被梳理,其蕴涵的思想史与文学史价值也被淹没在学界对世界与海洋空间的整体研究中,亟待发掘。故本文以近代文学中被书写与被体验的太平洋为对象,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民国建立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节点,联系其时的思想背景与文学语境,以期对太平洋的内涵变化及其文学意义进行整体的探讨。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厘清了近代文学中太平洋书写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并对目前集中在诗歌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正文共三章:第一章主要讨论甲午战前(1840~1894)从地理走向文学时空的太平洋。从晚明至晚清,作为自然地理空间的太平洋面目逐渐清晰。在“天下观”的笼罩下,初为文学空间的太平洋是被混乱、遮蔽的海域与自文明走向荒蛮的无名之途。出洋使臣在彰显其地理面目之时,视此为中华文化东向传播之途。经王韬与黄遵宪等敏感知识分子的书写,太平洋向西力、西学入侵的危机时空转变。第二章主要讨论甲午战后(1895~1911)作为成熟的文学时空的太平洋。现实中帝国主义的刺激,益之以理论上西方民族主义与进化论的传入,再加上文学界革命的倡导,大量的文学文本共同形塑出作为民族竞争场与侵略通道的太平洋。同时在“运会说”的时代思潮影响下,太平洋成为世界文明气运终至之域,承载着国族的复兴期望。浮槎其上的国人笼罩在“大我”的家国情怀中,书写出太平洋的时代象征图景。以“新小说”为主的文学文本以太平洋为想象性叙事空间,展现出进入、殖民与占据此域的宏大愿景。第三章主要讨论民国后(1912~1920)作为新旧交融的文学时空的太平洋。文学书写面向作为列强竞争场的太平洋依旧构建大国强盛的想象,现实中大洋之上的国民也依旧在抒发着深切的身世家国之痛。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随国人对西学认知的深入,东向进入太平洋之路彻底转化为自野蛮走向文明的途程。在个人主义与世界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太平洋向“小我”的抒情空间与开放包容的时空转换,其本身作为自然地理空间的审美价值亦被发现与彰显。结语部分对三个时期文学书写中的太平洋内涵进行总结,从中透视太平洋在国家处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其隐喻和抒情功能的形成与转移。近代文学中的太平洋是纪录着国人们认知与走向世界的思想情感的重要时空,同时,太平洋一词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名词与新意象,作为空间又为此带来新体验、新意境与新的想象视野,丰富了近代文学的内容。由此可见,此项研究具有一定的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

王爱红[2](2020)在《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文中研究表明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遗产,为古今中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与丰富的精神滋养。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内涵是通过海路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海丝文化,诞生了大量描写和表现中外交往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现代海丝文学既继承了古代海丝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别、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又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论文从跨文化视角研究海丝文学,通过系统梳理中国海丝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跨文化旅行等理论和方法,分析现代海丝文学的重要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力图揭示现代海丝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意蕴。第一章,回顾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丝文学的历史,界定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于中外文明的相互吸引,在政治外交和商贸求法的推动下,它不仅成为中外物质交往的海上通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海上大动脉,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历史演变决定了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神话、诗歌、游记、小说等众多文学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第二章,梳理现代海丝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海丝文学经历了“经世致用”的晚清海丝文学、启蒙与审美兼具的民国海丝文学、歌颂与展望并存的共和国海丝文学的演变过程。晚清的海外行旅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处于“世界之中”,开创了走向世界、探索新知的一代风尚。民国海丝文学继承晚清经世致用和启蒙任务,其创作主体又普遍有自觉的美文追求。共和国海丝文学逐渐走向个性化、个人化,对海员及海军等形象的塑造为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鲜的人物形象。第三章,分析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洋题材与海港城市。现代海丝文学的海洋书写呈现出崭新的生命气质和文化精神,成为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性密钥。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不同区域的海洋风景,不仅使创作者迸发了表现海洋风景的激情,更起到了唤醒自我的功能,使作家的生命哲思得到进一步升华。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港城市是中外作家重要的书写对象,上海作为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前沿阵地,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最集中的体现者。在中外作家的合力书写中,上海呈现为兼具原始与现代的矛盾综合体形象。第四章,探究旅外知识分子笔下的欧美形象。欧洲和美国是现代知识分子海外书写的最主要的地区和国家,也是影响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外源力量。现代海丝文学关于欧美的书写,为欧美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欧美形象的确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涵盖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想象和思考,铭刻了旅外作家在中外文化碰撞、磨合、会通过程中的艰难心路历程。第五章,考察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使者留学生和移民形象。现代留学作家群所经历的屈辱体验激发了这一群体对留学生形象的批判与反思。从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到新世纪以来移民形象的创作更迭,体现了创作主体从文化冲突的落寞与挣扎到自觉寻求文化融通的转变。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当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张炜的徐福东渡叙事体现了海丝历史题材的文学创新。现代海丝文学,一方面记录了现代中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不同于古人的海外行旅体验与世界想象,是现代中国认识世界、建构他者的过程,另一方面反映了自我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借助他者重构自我认知,从而获得独特的心灵体验与现代审美经验,是通过世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海丝文学作为他者与自我的叙说与重塑,具有异质性、跨界性、互动性的文化特点,期间伴随着自我与他者的疏离、对立与互融的过程,是中外文化的碰撞、冲突、磨合、创造的见证和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文化对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海丝文学所反映出的跨文化对话是不均衡的、不对等的,尚未形成平等的对话精神和共存意识。

齐艳[3](2020)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文中指出从古希腊的描述地理学到18世纪意大利维柯《新科学》的“诗性地理”,再到德国康德的《自然地理学》,西方“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在反复推敲中得以明晰。此后,文学地理学的多元性和空间性取代了原本单一以时间为依据的目的论,文学地理学逐渐转换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广义上描述包含理论、方法与批评实践三个部分,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出了体系化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成为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热点和新方法。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十分关注地理学科意义上文学的价值与功用。随着20世纪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空间转向”的相互交叉融合,地理空间进而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内容、实践中去。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实践之间不甚平衡,对于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多于理论方法的探讨,但是它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状态的关注,文学与地理空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以及概念范畴的阐释、理论体系的建构、基本方法的探索都在多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理论探求、学科构建和批评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本文旨在结合理论方法与文本实践,探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部分是如何更好地结合的,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和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切入点,交代了论文的结构框架与写作逻辑。第一部分主要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概念的演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明确其各自理论内涵。首先通过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梳理与阐释,明确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文学地理”的复杂理论内涵,厘清了西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流变与发展。其次,通过对维柯、孟德斯鸠、海德格尔、斯达尔夫人、柯罗等人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文学与地理关系的结合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影响作用。再次,通过分析以乔纳森·贝特、劳伦斯·布伊尔为代表的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探讨生态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概念进行界定,辨析其与生态批评的异同,彰显其独特的理论建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重要概念的研究。即通过对地理环境、地方、地理景观、地理空间、地理叙事等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的梳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地方关注”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在明确各范畴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廓清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并界定、辨析与之相似概念的异同,论述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四大基本方法,即“地理中心”“多重聚焦”“共感性”“地层学视角”。正是基于这四种基本方法,法国利摩日大学教授波特兰·韦斯特法尔建构起了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雏形。之后,美国学者罗伯特·泰利将韦斯特法尔的代表作《地理批评》翻译成英文,并在其着作《空间性》中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本章重点从“作者中心”到“地理中心”,从“主体凝视”到“多重聚焦”,从“单一感官”到“共感性”,从“单项化的空间表现”到“多维地层学视角”这四大转向的维度来阐述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另一重要研究理论“文学地图”催生出的两种研究方法,这也是文学与地理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最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点。同时,重点梳理了在文学地图理论影响下两大代表流派——以美国罗伯特·泰利为代表的“文学制图”和以法国弗兰克·莫莱蒂为代表的“文学绘图”所主张的理论内涵、概念外延及表现形态。第五部分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批评实践进行考察。波特兰·韦斯特法尔作为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他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四大基本方法对众多文学文本中的地理空间进行了解读实践。本章重点分析了韦斯特法尔从都市空间的结构与重组的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的文本解读实践方式,以期通过分析寻找文学文本中虚构的和真实世界的调和与发展。此外,本章还对罗伯特·泰利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角度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索文学地理学批评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批评方式如何对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地理空间等进行批评实践分析,以此说明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第六部分主要通过简要分析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实践探索现状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交融与发展,重点阐述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从多维度、多层次方面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带来的创新性影响,对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融合发展的前景从学科层面、技术层面和媒介层面进行逻辑阐述。在结语中,论文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总结梳理,提炼出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文学研究、地理批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引起的反思与启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实践文本的再梳理,在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先行的特点与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证为主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后,论文认为,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这种有着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建构体系、多国学者丰富的批评实践的跨学科文学批评形式,无论从精神内质、思维路径还是理论范式方面,都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拓展、理论范式研究、学科体系建构、动态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值得持续深入的关注和研究下去。

赵飒飒[4](2018)在《V.S.奈保尔旅行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游记-旅行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地理大发现与全球交往时代的到来,这一体裁也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扩张时期,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经成为西方作家书写前殖民地的主要方式之一,殖民性是这些作品的典型特征。而在后殖民时期,以前殖民地作家为主的后殖民写作力量开始用各种方式“逆写帝国”,企图重塑被西方遮盖的第三世界的本来面目。身为后殖民作家的V.S.奈保尔的旅行写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作为“游牧作家”,奈保尔的旅行写作既是他的人生需要,也是他的必然选择。他的家世背景、移民迁徙、文化伤痛,他的经济需要、精神需要与写作需要,都促使他去旅行和创作旅行作品。作为前殖民地居民,奈保尔大半生的旅行都游走在与自己背景相关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些区域,作家不仅敏锐地观察和思考了后殖民时代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也在旅行中进行自我探索和发现。本文描绘了奈保尔的旅行地图,从加勒比地区、印度、美国南方,到伊斯兰世界和非洲,作家访问了三大洲,分别写下了《重访加勒比》、“印度三部曲”、《南方的转折》、《信徒的国度》与《超越信仰》,《刚果日记》与《非洲的假面剧》等9部旅行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不仅思考自己的身份认同问题,更深刻地分析了“夹生文化”下第三世界的当下状况与未来的发展。通过细读这些作品,本文分析了作家旅行写作发展成熟的过程。从最初对西方维多利亚时期游记的模仿,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旅行写作,奈保尔经历了从“看”、“听”到“思”的重要转变,反映了作家写作姿态的调整和问题风格的演化,也见证了奈保尔本人的精神历程。这些旅行写作,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复杂的奈保尔,一个应该被多层面评判认识的作家。奈保尔的人生总是与写作纠缠在一起。笔者认为:这些作品某种程度上既是他的自传,又弥补了他缺失的背景知识,也是他不断靠近殖民地的心路历程;复杂的背景让他同时具有“旁观”与“进入”的视角观察事物,但这两种写作姿态既不对等,也因所访国不同而差异巨大;小说技巧在作品中的融入是奈保尔突破旅行写作体裁限制的成功尝试,“混杂”使其作品兼具“虚构”和“纪实”体裁的优势。本文最后探讨了奈保尔旅行写作多层面的意义。其文学意义在于,作家营造了独特的文学世界、推动了文学体裁的创新实践、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旅行文学。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一方面体现在作家对所访国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的关注,如传统与现代、停滞与发展、宗教与世俗等方面的冲突;一方面体现在他不同于社会学家,而是以“一叶知秋”式的敏锐视角洞悉与总结社会问题。其更深远的哲学意义在于,作家将自己对印度传统哲学“湮灭”、“无常”的人生感悟和对西方现代存在主义哲学“荒诞”、“焦虑”、“恐惧”的沉思,带入了自己对人类存在的思考,渗透在他旅行写作的字里行间。作家在写作中为自己找到了“存在”方式。显而易见,奈保尔的旅行、写作与人生高度统一。旅行成就了作家的写作,写作某种程度上就是他的生活与人生。因为人生没有抵达的时候,人需要再上路,再旅行。不断地旅行、思考与写作正是他追求的生活,写作反过来又成为作家一生经历与思考的真实呈现。

李军锋[5](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褚书达[6](2017)在《18世纪英国的旅行书写与澳洲认知》文中指出18世纪是英帝国发展与转型的时期,也是英国人面向海外的探索与旅行出现热潮的世纪。其中,英国对南太平洋与澳洲的探险是值得注意的历史事件。在探险过程中,旅行书写大量出现,它们表现为航海日志、殖民地记叙与书信等形式,表达了身份各异的旅行者对澳洲的看法,受到英国公众的热烈欢迎。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旅行书写是英国认知澳洲的重要媒介,它与英帝国在南太平洋的势力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英国的目光下,作为客体的澳洲形象发生复杂的变化,英国的自我性格也不断得到呈现。在近代早期,先验与虚构的“南方大陆”地理假说在欧洲仍然长盛不衰,西班牙与荷兰已经向南太平洋发起航海探索,英国却长期在这块海域缺席。从18世纪初开始,身为帝国代理人的私掠者在好奇的语境下,率先向英国公众描述南太平洋的异域趣闻,引起他们对这里的最初兴趣。作为私掠者中唯一登陆过澳洲大陆的航海家,威廉·丹皮尔对澳洲的观察与描述深受传统地理观、人种观的影响。他所见的新荷兰海岸环境贫瘠,动物怪异,土着如野兽般面目可憎;在私掠者展现的南太平洋异域世界中,新荷兰与南方大陆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介于半未知半已知、半神话半现实之间的澳洲形象。私掠者还将劫掠西班牙城镇与船只作为旅行书写的重要内容,同时希望通过发现南方大陆来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这构成了英国对南太平洋的最初激情。到40年代后,英国公众兴起一股“南方大陆热”,他们翻阅之前的航海日志,编纂新的航海文集与历史地理志,希望通过发现与殖民这个大陆来增加英国的帝国荣耀。作为呼应,乔治·安森以私掠的形式率领皇家海军横渡南太平洋,在欧洲国家竞争的背景下策划与推动英国官方的探索。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经验科学的发展,航海者在离开欧洲本土后,开始采用新的语调来描绘异域风景。天文航海术的发展及其中的“计量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遥远陆地的海岸线,自然史学说的盛行及其中的“分类—命名意识”也深远地影响到航海家对异域的动物、植物与民族的看法。在科学与政治的合谋下,詹姆斯·库克指挥奋进号进入南太平洋,发现了澳洲东海岸。库克船长与船员用经验主义目光的来审视与书写澳洲,他们测绘海岸线的形貌、记录水文数据与地理位置、收集动植物的标本、将澳洲的风景概化为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对象,同时用民族志式的方法考察土着的身体、文化与社会。作为神话的南方大陆形象最终褪去,现实的澳洲逐渐进入到帝国的知识图景之内。库克船长与英帝国的命运永远地联系在一起,对澳洲的新发现成为他的宝贵遗产。在英帝国内部一系列机缘巧合的变化中,英国最终选择将新南威尔士作为新的囚犯流放地。1788年,第一舰队在澳洲登陆并进行拓殖活动,建立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此时的英国在政策上将澳洲视为本土监狱的延伸,但身处遥远异域的殖民者却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局限于此。在菲利普担任新南威尔士总督的1788—1792年,殖民者的旅行书写记述了内容丰富的拓殖实践,实质上成为一种典型的“殖民叙事”。它通过一道身份边界划分出两个内外有别的空间。界外是野蛮而带有诱惑的“荒野世界”,那里拥有令人敬畏的自然力量,是潜在的等待进入之地,优美与神秘、野蛮与荒芜都被纳入探索与征服的视野,土着是文化引导的对象;界内则是逐渐成长壮大的“殖民定居地”,是自我改造与全面发展的领域。澳洲一面以压倒性的饥荒、凶恶的囚犯、袭扰的土着示人,成为一个阴郁大陆,同时也被视为存有发展与改良机会的希望之乡。总之,本文旨在探讨18世纪的英国如何在帝国语境下,通过旅行书写来认知澳洲,如何将自己目光中的澳洲一步步纳入帝国权力之中,同时呈现自我性格。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初隐藏于神话中的未知大陆开始脱离古典语境,逐渐转变为科学观察下的知识对象,最终成为现代性的自然—殖民空间。这一切都成为“澳大利亚”概念诞生的基础。

李凤仪[7](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刘星[8](2016)在《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文中认为康有为(1858-1927),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经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为清末民初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康有为终其一生都对东传之西方科学保持着开放、吸纳的态度,并矢志不移地将东传科学兼容、整合到他所建构的今文经学体系之中。从他一生的学术进路来看,康有为早年泛观博览,钟情西学,兼采汉宋、调停今古,略有古文学的倾向,但是与廖平“羊城之会”之后遂确立今文经学之立场,并成为其一生思想之基调。深受恩师粤中大儒朱次琦的影响,康有为经学思想自产生之初便有着极强的“通经致用”特征:侧重经世、重视《周礼》、民功;转向今文经学之后,更加突出了“经世致用”的倾向,关注的焦点从“民功”、“物用”层面提高到经学理论、政治制度层面。他以学术为本,后逐步落实到政治之上,积极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以期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康有为从早年崇尚古文经学的治学态度到今文经学立场的转向,从“托古改制”到维新变法,从“三世”进化到“大同”理想,从“物质”与“道德”的并重到以“儒学为宗”并将其奉为圭臬的“普世价值”,其学术思想随着时代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推进、转移和深化。概言之,康有为一以贯之的立场在于:“通经致用”的入世精神;尊儒、尊孔的坚定立场;整合东传科学和今文经学中西会通的学术方向,都离不开西方自然科学、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窠臼。清末民初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本论文以科学与儒学的关系为视角,着重考察东传科学对于康有为经学立场的转变,对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体系重建与嬗变过程中科学与儒学相容性问题,以及东传科学影响下儒学对于当代社会以科学为先导的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儒学的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康有为基于东传科学对今文经学的建构,当以《实理公法全书》、《康子内外篇》和《物质救国论》为主,以及对于《中庸注》、《论语注》、《礼运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等诸经典的注解贯穿其间,至《大同书》达到其理论思想的臻美境界。具体内容亦延续至变法的具体措施、大同理想的设想以及物质救国的工业化道路等方面。而这些天才的构想是对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中国寻求出路极有价值的思考。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思想开启了清末民初思想启蒙运动的先声,是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发轫,对于这个时期急剧变化的思想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文化运动一源开三流,即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就新儒家而言,它的启示在于:现代新儒家和晚年的康有为一样,在道德价值和科学理性之间力求平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蔚为大观;而康有为儒教问题研究也成为中国儒学研究的热点。新儒家以心性之学为基本取向,向内凸显出儒学的思辨性和超越性,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和生命,向外则主张返本开新,以内圣开出科学、民主为内容的新外王,以此来实现儒家的现代化,所有这些方面都与康有为思想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新康有为主义”在大陆兴起,一批学者主张回到康有为,突出儒学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内容,继续康有为孔教运动的思路,面向社会,建设宗教团体和社会建制以发挥效用,接续康有为的政治理念和孔教思想来回应现代性问题,实现儒学的现代化。这两个方面都导源于康有为倡导的以儒学为“普世价值”的努力。因此,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研究既是老生常谈又是历久弥新的课题。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重在阐述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概况。主要论述康有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清末民初东传科学的范围、康有为接受东传科学的内容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康有为今文经学体系。第二章旨在揭示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形成的科学根基等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东传科学过程中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西方“星云”假说影响下康有为元气论思想,透过几何学等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升华形成的科学方法论体系以及深受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维新变法思想,而对这些东传科学知识的发挥皆来源于“春秋公羊学”的思想之精髓。第三章、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试就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问题展开论述:康有为对待科学与儒学的态度经历了“援西入儒”(1880-1895)、“以西化儒”(1895-1902)、“儒西并尊”(1902-1913)、“以儒化西”(1913-1927)四个思想阶段。并分别就这四个阶段的思想历程并结合他对东传科学的理解展开详细阐述。第五章是对前四个章节的总结与升华。试论东传科学助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价值与时代命运。这一章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康有为的主观愿望在于利用东传科学改造今文经学体系成为儒者的改革家,成为维新变法的操盘手。第二,康有为的实践践履表明他试图通过个人的努力对东传科学和今文经学整合的尝试,以会通中西。第三,从东传科学的影响性质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通经致用”思想、东传科学贯穿康有为一生之始终及其一生“尊儒”的特质。第四,从科学规范、科学精神的角度来看康有为今文经学体系的理论局限性。第五,东传科学助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式微。第六,本论文研究的结论。通过康有为对于科学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洞开了儒学的另一条出路:那就是儒学的现代化转型与新儒家的滥觞。本论文研究的亮点在于:第一、站在科学的视角探究科学与儒学的关系,揭示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第二、针对科学与儒学相容、相斥、抑或其它的争论的问题①,揭示科学与儒学具有广泛地相容性,具有热情拥抱,亲密接触的一面,科学与儒学具有相互亲和的基因。第三、对康有为一生的四个时期:“援西入儒”、“以西化儒”、“儒西并尊”、“以儒化西”进行重新划定时间节点。并针对不同时期思想的特点对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进行梳理、归纳并得出结论:1880年之后,康有为“尊儒”、积极吸纳东传科学知识贯穿康有为生命的始终。第四、站在科学“求真”、“求是”的视角探讨康有为“六经注我”、以“微言大义”随意阐发儒学是对科学基本精神的背离。康有为为达到一己之目的、一任主观的解经方式是造成今文经学式微最致命的动因。康有为解经方式为未来儒学与科学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教训:不管是研究儒学还是研究科学,都必须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躬行实践、与时俱进。第五、揭示康有为“尊儒”以及对儒学成为“普世价值”预设的重要性。儒家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困境的重要力量。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流失,对重拾国民信心,构造国民信仰具有积极意义。康有为今文经学思想产生于中西文化激烈冲撞的近代中国,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向的拐点,是试图处理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一个极具价值的思想体系。通过此一问题的研究对我们如何面对当前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们处理科学与儒学关系亦有重要启示。探寻康有为今文经学关系问题,对于新儒家缘起、孔教运动的成败以及儒学是否可以成为新世纪“普世价值”等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刘亮[9](2015)在《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文本的传播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的文本为中心,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对其传播方式、途径、受众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程度分别作了考察。翻译是此类记述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传播介质上,除文字印刷品之外,照片、图片等的重要性同样不可低估。有留学背景的林学家、农学家等既是主要受众者,也是重要的传播者,这与他们在语言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研究认为,此类记述不但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环境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国内学者认识本国环境的重要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

杨效斌[10](2015)在《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新论》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发端于传统中国面临解体的历史背景中,诞生于西方话语东传的时代语境里,它在晚清空前繁荣,却在“五四”后滑落边缘,其存在时间虽然短暂,却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回味不尽的美艳与芬芳,参与并影响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本文在挖掘、整理和校勘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将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还原到其自身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并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视野中进行研究,在西方话语、传统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的三维坐标系中探究其特点和文学史意义。并期望以此在多元的话语系统中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研究综述、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界定及本论文论述的范围、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是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分析了其在清末民初创作、译介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进而着重从作品的形式内容、文体等几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析。第二章突破“译介科幻对本土科幻单向作用”的研究思路,重新考察了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科幻作品中对病弱中国的书写,显现了清末民初科幻小说面临西方话语时的压迫性和被动性,并在作品中以对女性的寄托和对种战的想象实现了对这种强势的西方话语的背离和反抗。第三章突破“现代性”的研究视角,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究。笔者认为它在文本叙事之外凸显了源自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征。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一方面对传统有所因袭,主要表现在作品的结构形式、意象选择、抒情方式、人物塑造、思想主题和想象方式上;另一方面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意象、传统地理观、传统知识结构和道德、传统儒家“仁”的思想的转化上。第四章突破“清末民初”的时间限定,深化了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现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笔者认为科幻文本中“病者”与“医者”的存在及其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五四”新文学国民性批判和启蒙的预演;而作品中对新女性的极端想象,则开启了现代中国文学将女性融入国家宏大叙事的书写模式;同样那些既介入现实又面向理想未来的乌托邦科幻小说,开启了现代中国文学想象民族国家的寓言式写作模式。最后的结语部分介绍了目前文学史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书写不足的一些现状,也简单概括了笔者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研究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有所启发。同时在文末的附录中,笔者对前人所编《近现代科幻小说书目》进行了匡正和补充,希望能在资料上给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试论游记创作与近代西方全球地理观形成和发展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游记创作与近代西方全球地理观形成和发展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文学中的“太平洋”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甲午战前(1840~1894)的太平洋:从地理到文学时空
    第一节 从晚明至晚清:逐渐明晰的地理空间
    第二节 文学时空的开启
        一、被混乱与遮蔽的空间
        二、使臣笔下彰显的空间
        三、危机时空的开启
第二章 甲午战后(1895~1911)的太平洋:成熟的文学时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太平洋
        一、民族竞争场与侵略通道
        二、国族复兴的期望视域
    第二节 沧溟之上的时代体验
        一、过渡之道与希望时空
        二、“太平洋客”的悲情时空
    第三节 宏大愿景的形塑
        一、准备:地理知识与“故地”建构
        二、进入:殖民辟地之域
        三、占据:资源攫取与空间征服
第三章 民国后(1912~1920)的太平洋:新旧交融的文学时空
    第一节 旧面貌的承续
        一、大国重生的畅想
        二、身世家国的创痛空间
    第二节 新面貌的呈现
        一、自然地理空间的重现
        二、“小我”的抒情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及思路、方法
        (一) 现代海丝文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与范畴: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第二节 海丝文学的概念与内涵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线、港口及影响
        三、海丝文学概念与范畴
    第三节 海丝文学的古代演变
        一、秦汉时期的海丝文学
        二、隋唐时期的海丝文学
        三、宋元时期的海丝文学
        四、明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丝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经世致用”: 晚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知识分子海外行旅与文化想象
        二、外交官、使臣的海外考察与文化选择
        三、康梁海外游历与文化反思
        四、晚清海丝文学的价值与局限
    第二节 启蒙与审美:民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海外游历与海丝文学的政治诉求
        二、文化行旅与海丝文学的审美追求
        三、流寓体验与海丝文学的家国情怀
        四、走向世界的文化心态
    第三节 歌颂与展望:共和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蓝色行走与海员书写
        二、蓝色守卫与海军形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海港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海洋风景的发现
        一、海上行旅与风景的发现
        二、海洋风景与自我的发现
        三、海洋风景与个性的表达
    第二节 海港城市与国家想象
        一、旅外知识分子的上海还乡叙事
        二、旅华作家笔下的上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外体验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旅欧体验与欧洲形象
        一、欧洲之行与梁启超的“中西化合”
        二、旅欧体验与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三、邹韬奋笔下的欧美书写
        四、储安平、萧乾笔下的欧洲形象
    第二节 旅美体验与美国形象
        一、进步与堕落:胡适、吴宓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二、中西合璧:林语堂与《唐人街》中的美国形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留学生、移民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海外寻梦与留学生、移民形象
        一、屈辱与批判:留学体验与留学生形象
        二、落寞与抗争: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
        三、越界与融通:移民形象与移民史的书写
    第二节 徐福东渡移民史的当代重构
        一、文学版的“徐福文化集成”
        二、“徐福东渡”的叙事艺术
        三、徐福形象的文化意蕴
    本章小结
余论
    一、西镜东像:异国形象与本土镜像
    二、跨文化互动与文化磨合
    三、文化自觉与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三、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学地理观
        二、近代西方文学地理观
        三、当代“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推动
        二、西方地理批评学派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第二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的历史流变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四、文学地理环境
    第二节 地方与地理景观
        一、自然科学对地方与地理景观的描述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的地方与景观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方和景观
    第三节 地理空间
        一、自然科学中的地理空间
        二、空间哲学中的地理空间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理空间
第三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批评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理中心”
        一、“虚构人物”视角下的自身与他者
        二、作为研究中心的“地方”
        三、“地理中心”方法中的动态空间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层学视角”
        一、传统时空体的研究视角观念
        二、从多层空间分析走向地层学分析
        三、地层学视角开辟新空间
    第三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多重聚焦”
        一、“凝视”的本质与价值
        二、“主体凝视”的主体与客体
        三、“多重聚焦”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共感性方法
        一、早期的感官理论
        二、文学地理学感知方式的整合诉求
        三、复合感知模式下的“共感性”批评
        四、《香水》文本中的共感性研究向度
第四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学地图”理论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图”理论溯源
        一、从附属形态走向独立形态的西方文学地图
        二、多元呈现的西方文学地图
    第二节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方法
        一、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概念
        二、文学地图的绘制及应用
    第三节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方法
        一、文学制图的概念
        二、罗伯特·泰利“文学制图”的应用
        三、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与“小说叙事”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本解读实践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解构与重组——以巴黎城市空间解读为例
        一、多重感官下空间的真实与虚拟界限
        二、“地方”与文学文本
        二、地方的建构要素
        三、文本分析中的空间与新现实主义
    第二节 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以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为例
        一、文学制图与文学创作
        二、地方精神与文学空间的绘制——以《白鲸》为例
        三、文学制图的重叠
第六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当代中西文学地理学的交融与发展
        一、作为边缘学科的文学地理学
        二、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
        三、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的文学地理学
        四、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新文学地理学批评
    第二节 中西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融合发展新趋势
        一、学科层面融合发展
        二、技术层面融合发展
        三、媒介层面融合发展
        四、中西合璧——国际化融合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V.S.奈保尔旅行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西方游记文学传统与奈保尔的旅行写作
    一、西方游记文学传统及其发展
    二、奈保尔的“旅行写作”与游记传统的发展
    三、“创造性非虚构写作”——双重角色
    四、“地理政治学轴线”与奈保尔旅行写作的评论分歧
    五、国内外奈保尔研究概要
    六、本文的写作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永远的漂泊者与旅行写作
    第一节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背景
        一、移民与再移民:文化之痛
        二、人生经历:成为自己
        三、无根:“房间”不是家
    第二节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动力
        一、作为经济需要的旅行写作
        二、缓解精神焦虑的旅行写作
        三、作为写作需要的旅行写作
    第三节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时空
        一、自然景观的淡化与社会历史的关注
        二、奈保尔旅行的文化地图
        三、奈保尔的精神归宿:书桌为家
第二章 奈保尔世界旅行的文化考察
    第一节 美洲之旅
        一、《重访加勒比》:夹生社会与夹生写作
        二、《南方的转折》:种族政治的挽歌
    第二节 印度之旅
        一、《幽暗国度》:悲愤考察故国的旅行写作
        二、《印度:受伤的文明》:作为“社会评论员”的旅行写作
        三、《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深入采访的旅行写作
    第三节 伊斯兰世界之旅
        一、《信徒的国度》:思考在旅途中生成
        二、《超越信仰》:小“故事”背后的大“历史”
    第四节 非洲之旅
        一、《刚果日记》:失败的日记体尝试
        二、《非洲的假面剧》:被动摇的古老信仰
第三章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特征
    第一节 与人生纠缠的旅行写作
        一、自传性的旅行写作
        二、充实人生的旅行写作
        三、走入内心的旅行写作
    第二节 “旁观”与“进入”的写作姿态
        一、作为“旁观者”的旅行写作
        二、“进入”姿态的旅行写作
        三、旅行写作的双重视角
    第三节 “虚构”与纪实交织的文体
        一、体裁高度融合的混杂式写作
        二、“虚构”与纪实:创造性感知
        三、不为形式所缚的旅行写作
第四章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意义
    第一节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文学意义
    第二节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 奈保尔旅行写作的哲学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6)18世纪英国的旅行书写与澳洲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视角与文章主旨
    二、概念界定与结构安排
    三、开放的学术立场与方法
    四、“欧洲—澳洲相遇”的研究综述
    五、原始史料评述
第一章 私掠时期的好奇与激情
    第一节 西方视域中的澳洲形象起源
        一、地狱与天堂之间的“对跖点”
        二、“西班牙湖”中的“新荷兰”
    第二节 私掠者眼中的南太平洋与澳洲
        一、英国的缺席与初次登场
        二、好奇、新异与南海兴趣的增长
        三、威廉·丹皮尔对新荷兰的描述
    第三节 竞争语境下“南方大陆热”的再兴
        一、相关航海文集与历史地理志的出现
        二、战略转向:英国重返南太平洋
第二章 奋进号远航时期的科学与审视
    第一节 近代海外探险中的科学话语
        一、“计量精神”与天文航海术的进步
        二、“分类意识”与自然史学说的流行
    第二节 库克船长对澳洲东海岸的描述
        一、记录航迹,测绘海岸线
        二、丰饶的自然,潜在的资源
        三、对土着的民族志式描绘
    第三节 从经验知识到帝国权力
        一、帝国知识版图的拓展
        二、“南方无大陆,澳洲可耕种”
第三章 菲利普总督时期的殖民与拓荒
    第一节 身份边界外的荒野世界
        一、新奇的自然风景
        二、险恶的自然环境
        三、土着的相遇:冲突与引导
    第二节 身份边界内的殖民定居地
        一、抵达时刻的饥荒困境
        二、农田垦殖与城镇建设
        三、国家效忠、刑罚规训与囚犯改造
    第三节 “官方殖民主义”前的殖民叙事
        一、帝国经验中的拓殖实践与表述
        二、阴郁与光明的二元前景
        三、在19世纪来临前的发展
结语: “澳大利亚”的诞生
参考文献
后记

(7)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选题意义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形成
第一节 康有为今文经学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儒家传统价值指向的转变
    二、“礼”的秩序向“力”的秩序的转变
    三、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思想历程的转向
第二节 东传科学的发展及其对康有为的影响
    一、西学东渐与东传科学的概况
    二、康有为接受东传科学的内容
第三节 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形成
    一、清代今文经学的肇端
    二、今文经学的崛起与东传科学的发展
    三、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形成
第四节 康有为“通经致用”为宗的核心思想
    一、“通经致用”思想的产生背景
    二、“通经致用”思想的理论依据
    三、“通经致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通经致用”思想的努力与突破 第二章 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东传)科学根基
第一节 康有为的进化论思想
    一、清末民初西方进化论思想的传播
    二、自成体系的康有为进化论理论
    三、康有为进化论的特点及归宿
第二节 “星云假说”影响下康有为元气论思想
    一、对元气论的发展和继承
    二、对无限宇宙论的拓展
    三、对西方“星云假说”的继承和发展
    四、“以元统天论”思想的形成
    五、对朱熹“理在气先”论的反动
第三节 康有为科学方法论思想
    一、东传科学影响下的康有为的实证方法研究
    二、康有为实证方法的应用
    三、东传科学影响下的康有为逻辑方法
    四、几何推演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上)
第一节 康有为“援西入儒”思想(1880-1894)
第二节 康有为“以西化儒”思想(1894-1902)
第三节 康有为“以西化儒”思想的立场与内容
    一、以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注释群经
    二、《论语注》——“以西化儒”经典之作
第四节 康有为“以西化儒”思想阶段的科学内容
    一、自然科学知识的阐发
    二、广开民智,提倡科学教育
    三、对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视
    四、发展物质、商业、财经之学
第五节 “实理公法”为宗的科学思想
    一、理性思辨与科学的求是思想
    二、数学知识在《实理公法全书》中的应用
    三、《教学通义》蕴含的科学思想 第四章 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下)
第一节 康有为“儒西并尊”思想(1902-1913)
    一、“儒西并尊”思想格局的形成
    二、“儒西并尊”思想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大同书》的人类理想
    一、康有为“大同”理想的形成背景
    二、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儒家色彩乌托邦的建构
    三、“几何公理”推演“人类公理”的努力
第三节 《物质救国论》体现的物用科学观
    一、康有为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认识
    二、通往工业社会之路的发轫
第四节 康有为“以儒化西”思想(1913-1927)
第五节 康有为儒学宗教化的努力
    一、以儒学为宗教的开端
    二、“援西入儒”、“纳教入儒”的努力
    三、康有为儒教思想探微
    四、《诸天讲》的旨归 第五章 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氏今文经学的局限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主观愿望:援东传科学重构今文经学为理论支撑的改革家
    一、作为儒者的康有为
    二、东传科学影响下的改革家
第二节 实践践履:对东传科学和今文经学的整合与会通
    一、东传科学视阈下康有为建构今文经学的使命
    二、援西方自然科学重构今文经学的努力
    三、借助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构建今文经学体系
    四、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实质
第三节 理论特点:东传科学助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特质
    一、东传科学贯穿今文经学的始终
    二、“尊儒”是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主线
    三、对康有为“貌孔心夷”的客观定位
第四节 历史局限:从科学精神的视角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局限性
    一、对默顿科学规范之普遍怀疑态度的背离
    二、对科学高度尊重事实客观性的违背
    三、对科学具有严密逻辑思维原则及创新原则的背弃
    四、对追求精确、严谨的科研作风的反动
第五节 客观结果:东传科学作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式微
    一、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保守性
    二、康有为今文经学淡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
    三、传统经学的时代命运
第六节 价值指向:儒学的现代转型与新儒家的滥觞
    一、康有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东传科学背景下的儒学变革和现代性指向
    三、叩响新时代的大门
    四、传统思想的现代性转型
    五、现代新儒家的肇端 结语与展望
一、康有为开启了儒学现代化的肇端
二、今文经学的式微与“求真”、“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三、以儒学为本的“中西会通”优于以科学为宗的“西学西理”
四、儒学的核心价值对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有纠偏之功
五、本论文主要结论
六、论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文本的传播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二、西方人关注中国环境变化的背景
    (一)中国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西方人长期以来对世界古代文明中心衰落的关注
    (三)西方农、林、水利、土壤等科学的传入
    (四)保护天然纪念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
三、文本及其传播
    (一)文本的内容
    (二)文本的传播及影响
四、结语

(10)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研究综述
    三、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界定与本文论述的范围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概说
    第一节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创作、译介情况及分类
    第二节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特点
第二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西方话语
    第一节 病弱的中国:以《新石头记》和《新法螺先生谭》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节 女性的寄托:以《女娲石》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节 种战的神话:以《新纪元》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传统文化
    第一节 回到过去:对传统文化的因袭
    第二节 走向超越: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第四章 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与现代中国文学
    第一节 “病者”与“医者”:国民性批判和启蒙
    第二节 “英雄国女”:现代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
    第三节 “文明境界”:现代民族国家的寓言式写作
结语
注释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游记创作与近代西方全球地理观形成和发展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文学中的“太平洋”书写[D]. 田雪. 山东大学, 2020(10)
  • [2]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D]. 王爱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D]. 齐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V.S.奈保尔旅行写作研究[D]. 赵飒飒. 西北大学, 2018(01)
  • [5]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18世纪英国的旅行书写与澳洲认知[D]. 褚书达. 南京大学, 2017(12)
  • [7]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D]. 刘星. 山东大学, 2016(10)
  • [9]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文本的传播及影响[J]. 刘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0]清末民初科幻小说新论[D]. 杨效斌.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游记创作与现代西方世界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