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抛弃和溺爱,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论文文献综述)
吴成[1](2021)在《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探讨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的认识,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某两所幼儿园的两个大班幼儿与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情况,并将两者对父母之爱的理解进行了对比。研究者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通过NVivo11质性研究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分析得出以下相关结论。在关于父母是否爱我的问题上,其中约93%的幼儿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少部分幼儿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其中认为爸爸不爱的较多,妈妈不爱的较少。而对父母来说,大多数母亲认为孩子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爱的,而父亲表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两位父亲表示幼儿不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在幼儿关于父母为什么爱自己的回答中,约40%的幼儿不知道为什么,其余幼儿认为父母爱我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5方面,分别是特殊的关系、父母之爱的表现、我对父母的价值、父母的责任、父母对我的期望。在关于父母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表现的理解上,研究者总结出幼儿认为父母之爱的表现共有10种,其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陪伴与玩耍、生活照料、物质需求的满足、语言表达、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少数幼儿将负向的爱作为了父母之爱的表现,即幼儿认为父母打自己、批评自己是父母之爱的一种表现。而父母认为的父母之爱的表现共有8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陪伴与玩耍、教育与个人培养、正向语言;在关于父母不爱方式的理解上,研究者总结出幼儿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共有11种,其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身体伤害、语言暴力、负向的情感态度、不满足生活需要;父母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共有8种,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冷暴力、比较、语言暴力,而父母将身体暴力作为不爱的方式排在倒数第三。关于理想的父母之爱,幼儿最希望的前三种父母之爱的方式分别是陪伴与玩耍、物质需要的满足、肢体语言。而父母认为的前三种理想的父母之爱是对幼儿的教育与个人培养、与幼儿建立朋友平等的关系、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研究者通过对比两者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发现在关于爱与不爱的表现上,他们在父母之爱的表现方式上差异不大,但在教育与个人培养、语言表达、物质需要的满足、生活照料这四种表现的重要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中,幼儿与父母不仅在身体暴力、冷暴力、负向的情感态度、不陪伴这四种不爱的表现的重要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表现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最后研究者根据本研究所得结论,给父母提出了相关建议:(1)尊重幼儿玩耍的权利(2)给予幼儿高质量的陪伴(3)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4)请勿忽视幼儿当下的幸福(5)消除幼儿负向爱的观念(6)注重生活的仪式感(7)善用肢体语言表达爱
李世佳[2](2021)在《戏剧疗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改善的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x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民进城产生留守儿童,这在全世界均是如此。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更加深刻复杂。据2021年民政部等部门公布数据来看,我国目前有902万父母皆外出务工的16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留守儿童的隔代关系问题在隔代家庭中成为主要问题,其集中表现为沟通不足且状态不良,教育方式单一等方面。论文以山东省菏泽市x村作为调研地点,以该村父母皆外出务工的16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及其祖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所存在的隔代关系。通过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社会调查方法深入到山东省菏泽市x村进行调查实践,了解该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现状与问题。在深入开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戏剧理论”为切入点,利用小组社会工作作为实务方法,并在咨询服务中了解留守儿童隔代抚育中的需求,解决隔代关系中沟通不畅、关系紧张等问题。通过戏剧理论中的角色扮演、家庭雕塑、剧本编演等技巧促使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共同认识到隔代抚育中的沟通和家庭关系问题,探寻解决方法,从而实现隔代家庭的关系改善和乡村的和谐。并且针对戏剧疗法介入留守儿童隔代关系研究的效果进行评估,探究戏剧理论在针对留守儿童隔代关系中的实效性,探讨社会工作在解决留守儿童隔代关系问题的作用,且提出多层次、多人群关注留守儿童隔代关系问题的期许。
邓昭财[3](2021)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及干预》文中提出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和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以及三者的关系,并基于相关性研究,针对性地设计降低大学生孤独感主题的团体辅导,探索提高他们的学校适应的有效途径。本文由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两部分组成,研究一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UCLA孤独量表和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7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到的数据检验三个变量间的关系模型,验证孤独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间的中介效应。基于研究一的结果,研究二针对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设计团体辅导干预方案,挑选孤独感高且学校适应不良的28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14人)和对照组(14人),对两组成员进行前后测。综合两部分研究结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高度孤独感人群占41.2%,偏上孤独感占22.5%,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存在孤独感过高的情况;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整体良好,但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上仍有部分大学生严重适应不良。(2)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四个维度呈负相关,其中人际适应维度与孤独感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身心适应、学习压力和学习动机。(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积极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具有正向的影响,消极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具有负向的影响。(4)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关系密切,其中孤独感与积极性父母教养方式负相关,与消极性父母教养方式正相关。(5)孤独感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也可能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6)对孤独感的干预能够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提升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王帅博[4](2021)在《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以昆明市两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校园欺凌现象作为一个日常可感的社会现象,近年来呈现出高发且低龄化的社会趋势,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近年来,国家相继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来应对校园欺凌的高发态势。李克强总理也指出:切实把校园建设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流动儿童作为转型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弱势群体,自身的生存质量及安全状况都不甚理想,校园欺凌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安全与成长,故而本文将流动儿童群体作为研究主体,详细了解流动儿童群体的校园欺凌行为状况。本研究选取了昆明市2所民工子弟学校Y学校和H学校为个案,Y学校和H学校都是面向流动儿童的民办学校,通过对这两所学校流动儿童的调研研究,详细了解流动儿童目前校园欺凌行为状况。本文由导论部分和三个章节的内容共同组成,导论部分阐释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学者们的研究状况等。第一章系统描述了调研学校的基本状况及学校流动儿童的基本状况与特征。第二章主要是对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分析,包括行为特征、行为感受、面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态度以及行为影响等,从而对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有一个全面完整的分析,并通过加入有代表性个案的形式生动展示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现实样态与情感体验。第三章主要对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环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主要从家庭内部环境、学校外部环境、社会复合环境三个层面来论述。首先,家庭作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内部影响环境,父母角色缺位、家庭教育功能弱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催发了校园欺凌行为的生成。其次,学校作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外部影响环境,教师意识与能力的不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不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此外,社会作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复合环境,群体亚文化、大众传媒、政策保障与社会支持的不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流动儿童群体,为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四章主要对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治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希冀通过加强家庭防治力度、完善校园防治体系、构建社会防治网络这三个方面出发,从而构建完善的校园欺凌防治体系,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通过此番论述分析,对校园欺凌行为能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认知,校园欺凌行为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是社会系统中多要素互动作用的产物,反映了转型社会背景下特定时空场域中复杂的社会互动关系,希冀通过此番探讨能够让大家对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从而加强对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治,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共促流动儿童的安全保护与健康成长。
温馨[5](2021)在《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特殊的“心理断乳”阶段,初中生一方面开始变得独立而自我,但同时又表现出敏感而脆弱的矛盾心理。作为初中生最重要的社会联结和社会支持——父母、同学和朋友是其此阶段矛盾心理的缓冲器。本研究探讨了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四个变量的关系。对641名初中生采用《同伴依恋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亲社会倾向量表PTM》、《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调查。分别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得分状况对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后得出:(1)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明显。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在年级和生源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初三学生显着高于初一、初二学生,城市学生显着高于农村学生;(2)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多为温暖与信任型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与是否离异部分维度上呈显着性差异;(3)温暖、信任型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且对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4)同伴依恋在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先通过影响同伴依恋、再影响领悟社会支持这一链式路径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产生正向预测作用。(5)同伴依恋在信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在信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信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先通过影响同伴依恋、再影响领悟社会支持这一链式路径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产生正向预测作用。研究证实:家庭温暖型、信任型的教养方式会正向影响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同伴依恋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温暖型、信任型的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发展,父母既要重视良好家庭教养方式的构建,也要重视个体的同伴群体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钟磊[6](2021)在《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更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及防治的低效性,校园欺凌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在此背景下,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前,已有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校园欺凌的概念内涵、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有益探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前提与基础。但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其深刻理解与有效防治需要多视角的解读以及多方力量的整合。因此,从多个角度,借助不同媒介,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全视角和全景式的透视与剖析,才能达成对其全面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与此同时,随着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各方的广泛关注,各种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题材被拍摄成电影,以此来反映现实,映射问题。此类题材的电影致力于利用影像叙事的手段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再现,并在此过程中加入导演自身的思考,使其呈现出真实性、哲思性与娱乐性共存的特征。一方面,作为影视教育,校园欺凌影像是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作品,校园欺凌影像又是具有教育意蕴的影视艺术。于此意义而言,校园欺凌影像有机结合了艺术与教育,为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有效媒介、全新载体和独特视角。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以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符号分析以及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作为研究媒介和载体的30部反映校园欺凌问题的青春题材电影进行分析与探讨,充分挖掘电影所具备的现实性特征与意义,并对电影反映现实的方式和手段、电影的情节内容、人物设置、人物形象在现实中的定位以及电影的拍摄技法进行分析、总结与共性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现实生活做类比,进而对现实中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影射、分析与研究,以深度挖掘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及意蕴。遵循此逻辑思路,在对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以及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及教育反思。概括而言,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一章为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以及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及其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第二章为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主要从人物形象、空间叙事和行为表达三个维度呈现影像中的校园欺凌景象;第三章为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重点从私人矛盾空间建构与社会关系不合理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样本电影影像叙事的推进;第四章为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以及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三个维度展现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第五章为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主要从影视和教育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影像呈现出的教育意蕴、思考与反省,具体包括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以及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等对策思考,以充分有效发挥校园欺凌影像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的教育价值及社会功用。结语部分主要从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两个维度对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意蕴、思考和反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王雪[7](2021)在《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费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社会活动,展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也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大致走向。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自然而然会有所差异。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我国逐步实现了从物质供应匮乏的计划经济向物质相对丰裕的市场经济的过渡,相对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物质享受。但不可忽视的是,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也趁机传入中国,并蔓延和渗透进国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冲击和干扰着我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传统的优秀消费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及消费习惯,导致人丧失了自主性和批判性,一味地追求和崇尚物质享受与金钱至上的原则,致使社会成为一个充满不良消费风气的病态社会。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一支较为别样的消费队伍,他们独特的消费方式对引领未来整个社会的消费走向和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不同地区的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根据调查情况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从总体上来说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但也存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和偏差。他们由于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心理思想不够成熟且感性大于理性,这便让消费主义有了可乘之机,使得大学生滋生出许多像盲目攀比、超前透支等畸形的消费心理和不良的消费行为。这不仅会给他们个人及其家庭带来许多的难题和困扰,还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和构建美好的社会环境。本文除引言外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费异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首先界定了消费异化的四个相关概念,对异化、消费、消费异化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异化的内涵分别进行了解释说明;而后着重分析梳理了消费异化的相关理论阐释,包括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商品拜物教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异化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以及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理论。第二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现象的表征与成因分析。首先根据对部分大学生展开的消费调查问卷情况,梳理出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表现主要在跟风从众性消费、炫耀攀比性消费、铺张浪费性消费、过度的超前消费和重物质的享乐性消费五个方面;其次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国家社会四个角度,深刻剖析了导致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成熟且消费价值观错误,家庭消费观教育的疏忽及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和纵容,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和理财教育不够重视,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显着且社会不良风气盛行;最后阐述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不利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并造成家庭不睦,影响和谐校园氛围和美丽校园建设,威胁着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永续发展。第三部分是消解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现实路径。针对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强调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有效结合,必须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重视家庭对子女的理财教育,发挥高校关于消费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社会合力共创良好的消费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提高自控自律能力,自觉矫正规范他们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优化升级其消费结构,帮助他们走出消费异化的困境,实现他们全面自由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成才。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异化问题是我们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之一。大学生消费群体是整个社会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探究大学生消费异化现象能够侧面反映出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部分消费问题。因此,找出大学生消费异化的问题根源,并提出一些消解消费异化的有价值的可行性现实对策,对于帮助整个社会形成健康良好的消费环境意义重大。
刘佳铭[8](2021)在《罗尔德·达尔童话中的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研究》文中认为罗尔德·达尔是20世纪着名的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童话以其奇幻的故事情节、荒诞的叙事的手法以及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全世界儿童乃至成人读者的喜爱,在童话读者中掀起了“达尔阅读狂潮”。罗尔德·达尔的童话在世界读者中深受欢迎,正是因为他的童话再现了儿童在成人世界中的失语地位,并给予儿童奋起反抗的精神与力量,使其能够在积极的行动中实现对于自我主体身份的重新建构。通过释放儿童个性,使人们认识到儿童的可贵品质以及儿童生命体所蕴含的独特的人生价值。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罗尔德·达尔童话中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的原因、方式及其价值。第一部分结合罗尔德·达尔童年时期残缺的亲情意象带来的心理缺失、粗暴的成人权威带来的身体摧残,分析其在童话中构建儿童主体身份的主观原因。拜金主义社会下儿童承受的物质生活苦难、冷漠的社会文化给儿童带来的精神创伤,导致儿童在成人世界的失语地位,揭示了达尔在童话中建构儿童主体身份的客观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儿童主体的行为建构、空间建构以及伦理建构三个方面,阐述了罗尔德·达尔如何在童话中建构儿童的主体身份。第三部分则分析了罗尔德·达尔在童话中构建儿童主体身份的意义,即认识儿童珍贵的品质内涵及其独特的生命价值。给予儿童拥有自己人生的权利,释放儿童个性,满足儿童原始的生命欲求,同时给予儿童适当的爱与正确的引导,使儿童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在生命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主体身份建构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罗尔德·达尔的童话打破了传统成人主导权下,儿童应该位于从属地位的固有偏见,用以传达对儿童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性的反思。通过作品中儿童的反击,引发儿童对于自我身份构建的认识以及成人对儿童生存境遇以及教育理念的重新思考与重视。
潘越[9](2021)在《青少年道德推脱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及教育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少年时期是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青少年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家庭作为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培养青少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最初环境。一个家庭选择怎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态度与教养行为,每时每刻都在向子女传递着自己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念。父母教给子女的不应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注意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道德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许多研究都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子女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等各个方面,积极健康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的道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子女和父母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如果是积极的、良性的,那么他们会把在家庭中获得的这种积极体验和习得的正确道德行为模型运用到社会交往中,这将有助于青少年表现出更少的道德推脱行为。本文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已有的道德推脱问卷与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对青少年的道德推脱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的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总体的道德推脱程度较轻,但仍然存在道德推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责备归因与非人性化两个维度上。青少年的道德推脱在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以及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统计学差异;青少年总体感受到的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权威型,但仍然存在消极教养的现象,集中体现在父亲鼓励自主与母亲鼓励自主两个维度上。同时,探究了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道德推脱的关系,结果证实了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推脱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预测青少年的道德推脱水平的研究假设。并尝试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归因理论、移情理论等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教育干预的对策。
刘玉玲[10](2020)在《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留守儿童是指:因为某些条件的限制,被迫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不能长期与父母二人生活在一起,而由父母一方或他人代为管理、抚养和教育,户籍在城市的年龄不满18岁的公民。解决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负重致远的一个过程。不只是因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很多的可能性,而且还源于当下的人口结构分布不均匀,社会发展不平衡和社会福利无法满足当下流动性较大的人口需求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昆明市官渡区三所中学里12-18岁的城市留守儿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调查方式,来展开对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大量查阅资料后,全面整理了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三所样本学校的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后从宏观层面的政府管理、中观层面的学校教育以及微观层面的家庭教育,这三个方面进一步研究评述了城市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深究其内部原因,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调查,为政府管理的宏观层面提供一些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建议和意见;而针对学校教育的中观层面和家庭教育的微观层面,提供具有实时性与操作性的一系列措施。并希望调动所有的社会力量,参与解决城市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抛弃和溺爱,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抛弃和溺爱,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论文提纲范文)
(1)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基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需要 |
1.1.2 基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认知的研究不足 |
1.1.3 基于家庭教育中爱的误区,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爱 |
1.3.2 父母与父母之爱 |
1.4 文献综述 |
1.4.1 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2 成人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3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一大班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研究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3.3 研究过程 |
2.3.4 资料整理 |
2.3.5 数据编码 |
2.4 研究二大班幼儿父母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研究 |
2.4.1 研究目的 |
2.4.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4.3 研究过程 |
2.4.4 资料整理 |
2.4.5 数据编码 |
2.5 研究的信效度 |
3 研究结果呈现 |
3.1 研究一结果呈现 |
3.1.1 大班幼儿对于父母之爱的感知现状 |
3.1.2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之爱的表现 |
3.1.3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爱我的原因 |
3.1.4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一样的吗 |
3.1.5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不爱的表现 |
3.1.6 大班幼儿希望的父母之爱 |
3.2 研究二结果呈现 |
3.2.1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爱的表现 |
3.2.2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幼儿是否可以感知爱 |
3.2.3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幼儿不能理解的爱的表现 |
3.2.4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 |
3.2.5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的理想的父母之爱 |
4 关于父母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对比 |
4.1 关于父母之爱的表现的对比 |
4.1.1 两者关于父母之爱的表现方式上大致相同 |
4.1.2 两者在父母之爱表现上的差异 |
4.2 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对比 |
4.2.1 两者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方式上大致相同 |
4.2.2 幼儿与父母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的差异 |
4.3 导致两者关于父母之爱理解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
4.3.1 认知上的差异 |
4.3.2 角色定位的不同 |
5 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关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表现 |
5.1.2 关于幼儿对父母不爱的表现 |
5.1.3 关于父母对父母之爱的表现 |
5.1.4 关于父母对父母不爱的表现 |
5.2 给父母的建议 |
5.2.1 尊重幼儿玩耍的权利 |
5.2.2 给予幼儿高质量的陪伴 |
5.2.3 了解幼儿内心的需要 |
5.2.4 请勿忽视幼儿当下的幸福 |
5.2.5 消除幼儿负向的爱的观念 |
5.2.6 注重生活的仪式感 |
5.2.7 善用肢体语言表达爱 |
6 总的结论 |
7 研究反思 |
7.1 研究对象 |
7.2 研究方法 |
7.3 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戏剧疗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改善的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1.有关隔代抚育的研究回顾 |
2.有关隔代关系的研究回顾 |
3.有关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的隔代关系的研究回顾 |
4.文献简评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戏剧理论 |
2.留守儿童 |
3.隔代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1.戏剧理论发展 |
2.戏剧理论的研究方向 |
3.戏剧疗法的作用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三、山东省菏泽市x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问题的现状 |
(一)山东省菏泽市x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的问题 |
1.隔代关系中存在过于溺爱现象 |
2.隔代关系中存在沟通不畅现象 |
3.隔代关系中存在角色扮演不清现象 |
(二)山东省菏泽市x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问题的成因 |
1.隔代关系中存在过于溺爱现象的原因 |
2.隔代关系中存在沟通不畅现象的成因 |
3.隔代关系中存在角色扮演不清现象的原因 |
(三)山东省菏泽市x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问题的需求 |
1.祖辈监护人对解决隔代关系问题的需求 |
2.祖孙对于沟通方式改善的需求 |
四、戏剧理论介入留守儿童隔代关系研究的实务过程分析 |
(一)小组方案设计 |
1.小组的目标 |
2.小组的基本理念和指导理论 |
3.小组活动的整体设计 |
(二)小组筹备阶段 |
1.小组成员的招募 |
2.小组成员的特征分析及基线设立 |
(三)小组的实施阶段 |
1.第一次小组活动:暖身活动及戏剧理论学习 |
2.第二次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及感悟分享 |
3.第三次小组活动:家庭雕塑以及剧本编写 |
4.第四次小组活动:剧本排演及行为强化 |
5.第五次小组活动:内部展演及反思感悟 |
6.第六次小组活动:戏剧路演及推广 |
(四)小组的结束阶段 |
五、戏剧理论介入留守儿童隔代关系研究的评估 |
(一)戏剧理论介入留守儿童隔代关系研究的过程评估 |
(二)戏剧理论介入留守儿童隔代关系研究的结果评估 |
1.个体层面 |
2.小组层面 |
3.村居层面 |
六、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的结论 |
1.戏剧疗法的技巧性 |
2.戏剧疗法的有效性 |
(二)研究的反思 |
1.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
2.本土化的困境 |
3.社会工作者作用的发挥 |
(三)对戏剧理论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问题的建议 |
1.以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打破研究对象局限性 |
2.以实践与理论结合打破本土化困境 |
3.提高社会工作者实务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生的发展课题 |
2.2 学校适应概述 |
2.2.1 学校适应的概念 |
2.2.2 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
2.2.3 学校适应相关研究 |
2.3 孤独感概述 |
2.3.1 孤独感的概念 |
2.3.2 孤独感影响因素 |
2.3.3 孤独感相关研究 |
2.4 父母教养方式概述 |
2.4.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4.2 父母教养方式类别 |
2.4.3 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
2.5 团体辅导干预学校适应的有效性 |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2.7 理论意义 |
2.8 现实意义 |
3 研究一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3.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 |
3.4.3 孤独感的基本情况 |
3.4.4 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 |
3.4.5 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
3.4.6 孤独感可以部分中介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
4 研究二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理论依据 |
4.2.1 社交需要理论 |
4.2.2 认知加工理论 |
4.2.3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4.1 测量工具 |
4.4.2 干预工具 |
4.4.3 干预效果检验的实验设计 |
4.4.4 团体辅导时间及场地 |
4.4.5 团体辅导过程(干预示例)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4.5.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校适应、孤独感在前测的差异比较 |
4.5.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校适应、孤独感在变化量的结果分析 |
4.5.3 团体辅导反馈 |
5 讨论 |
5.1 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分析 |
5.1.1 孤独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5.1.2 父母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 |
5.1.3 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5.2 孤独感部分中介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
5.3 对本次团体辅导干预的总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3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以昆明市两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文献简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校园欺凌 |
(二)流动儿童 |
四、理论工具 |
(一)社会互动理论 |
(二)认知行为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Y学校和H学校流动儿童状况 |
一、Y学校和H学校基本状况 |
(一)Y学校和H学校地理位置 |
(二)Y学校和H学校硬件设施 |
(三)Y学校和H学校师资力量 |
(四)Y学校和H学校生源特点 |
二、Y学校和H学校的流动儿童 |
(一)Y学校和H学校流动儿童基本情况 |
(二)Y学校和H学校流动儿童特征 |
第二章 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分析 |
一、校园欺凌行为特征 |
(一)校园欺凌现象广泛化 |
(二)校园欺凌方式多样化 |
(三)校园欺凌施者强势化 |
(四)校园欺凌对象弱势化 |
(五)校园欺凌场域隐蔽化 |
(六)校园欺凌形式团体化 |
二、校园欺凌行为感受 |
(一)欺凌者的施凌感受 |
(二)被欺凌者的受凌感受 |
三、校园欺凌行为态度 |
(一)欺凌者的态度 |
(二)被欺凌者的态度 |
(三)旁观者的态度 |
四、校园欺凌行为影响 |
(一)对欺凌者的影响 |
(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 |
(三)对旁观者的影响 |
第三章 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环境分析 |
一、家庭: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内部环境 |
(一)父母角色的缺位 |
(二)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 |
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外部环境 |
(一)教师意识与能力不足 |
(二)学校教育与管理不到位 |
三、社会: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复合环境 |
(一)低社会融入与群体亚文化影响 |
(二)大众传媒与负能量文化的影响 |
(三)政策保障与社会支持不到位 |
第四章 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防治策略 |
一、加强家庭防治力度 |
(一)父母端正角色认知,做好角色引导 |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
二、完善校园防治体系 |
(一)提升教师意识,增强教育能力 |
(二)完善校园制度机制建设,增强教育管理能力 |
三、构建社会防治网络 |
(一)加强政策保障,构筑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
(二)加强监管引导,发挥网络媒介的导向监督作用 |
(三)加强社会支持,形成社会力量群防共治的联动机制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网络文献类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家庭教养方式 |
2.2 同伴依恋 |
2.3 领悟社会支持 |
2.4 亲社会行为 |
2.5 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
3 问题提出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意义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5 数据统计与整理 |
4.6 研究工具的信度检验 |
5 研究结果 |
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 各变量的总体现状 |
5.3 各变量的人口学差异性检验 |
5.4 相关分析 |
5.5 中介分析 |
6 讨论 |
6.1 各变量的人口学总体现状及成因 |
6.2 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间的相关分析 |
6.3 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6.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
7 研究不足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性 |
(二)校园欺凌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 |
(三)校园欺凌影像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媒介和全新载体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 |
(二)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样本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 |
(一)“运动-影像”理论 |
(二)“时间-影像”理论 |
(三)德勒兹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中的适切性 |
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 |
(一)微观权力理论的提出 |
(二)微观权力形式的演变 |
(三)微观权力的表现形式:规训与惩罚 |
(四)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 |
(五)规训与惩罚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三、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 |
(一)心理群体的特征 |
(二)“心理群体”概念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四、格伯纳的“涵化理论” |
(一)大众传媒与“社会学习” |
(二)电影与大众教育 |
(三)“涵化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章 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 |
一、人物形象 |
(一)冲动的欺凌者 |
(二)委屈的被欺凌者 |
(三)沉默的大多数 |
(四)为人师表的焦虑 |
二、空间叙事 |
(一)躁动的班级教室 |
(二)被冷落的校园角落 |
(三)并不宁静的教师办公室 |
三、行为表达 |
(一)冲突中的言语 |
(二)冲突中的肢体动作 |
(三)潜在的网络行动 |
第三章 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 |
一、私人矛盾空间建构 |
(一)心理冲突 |
(二)物理空间 |
二、权力关系不合理 |
(一)社会位阶与身份焦虑 |
(二)性别关系 |
(三)叙事线索 |
第四章 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 |
一、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
(一)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样本电影中的表现 |
(二)学校教育制度严苛的影响 |
(三)学校教育制度压抑学生现实诉求的影像分析 |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 |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
(二)家庭教育的滥用 |
(三)家庭教育的过度 |
三、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
(一)社区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足 |
(二)网络的误导与激化 |
(三)社会刻板成见 |
第五章 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 |
一、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一)什么是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二)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三)如何充分尊重校园欺凌现象的真实性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 |
(一)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主体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方法 |
(三)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意义 |
三、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 |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 |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化解 |
(三)校园欺凌生成与化解机制的现实应用 |
四、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 |
(一)关怀被欺凌者的现实处境 |
(二)抱有真诚的教育关注 |
(三)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消费异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一)消费异化的相关概念 |
1.异化 |
2.消费 |
3.消费异化 |
4.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异化 |
(二)消费异化的相关理论阐释 |
1.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商品拜物教思想 |
2.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异化理论 |
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 |
4.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理论 |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现象的表征与成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表现 |
1.跟风从众性消费 |
2.炫耀攀比性消费 |
3.铺张浪费性消费 |
4.过度的超前消费 |
5.重物质的享乐性消费 |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产生原因 |
1.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成熟且消费价值观错误 |
2.家庭消费观教育的疏忽及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和纵容 |
3.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和理财教育不够重视 |
4.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显着且社会不良风气盛行 |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
1.不利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
2.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并造成家庭不睦 |
3.影响和谐校园氛围和美丽校园建设 |
4.威胁着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永续发展 |
三、消解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现实路径 |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二)重视家庭对子女的理财教育 |
1.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 |
2.发挥家长的带头表率作用 |
3.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品质 |
(三)发挥高校关于消费教育的主导作用 |
1.抓好课堂教学且建构系统的消费观教育内容 |
2.定期开展理财教育专题讲座与相关课外活动 |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
(四)形成社会合力共创良好的消费环境 |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净化社会不良消费风气 |
2.强化政府职能并加大整治消费环境的力度 |
3.发挥和规范大众媒体的积极引导与正面宣传作用 |
4.大力发展我国生产力并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罗尔德·达尔童话中的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罗尔德·达尔与其童话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达尔童话中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的原因 |
第一节 残缺的“亲情意象”带来的心理缺失 |
第二节 粗暴的“成人权威”带来的身体摧残 |
第三节 冷漠的“社会文化”带来的精神创伤 |
第二章 达尔童话中的儿童主体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达尔童话中儿童主体的行为建构 |
一、童心成人的助力 |
二、魔法手段的干预 |
三、游戏模式的融摄 |
第二节 达尔童话中儿童主体的空间建构 |
一、禁忌空间的突破 |
二、幻想空间的扩展 |
三、情感空间的交互 |
第三节 达尔童话中儿童主体的伦理建构 |
一、家庭伦理——找回儿童话语权 |
二、环境伦理——认识动物生存权 |
三、善恶伦理——明辨是非,惩恶扬善 |
第三章 达尔童话中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的意义 |
第一节 释放儿童个性,彰显人文关怀 |
第二节 重视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青少年道德推脱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及教育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1.关于道德推脱概念及机制的研究 |
2.关于道德推脱测量方法的研究 |
3.关于道德推脱影响因素的研究 |
4.关于道德推脱对青少年人格发展消极影响的研究 |
5.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定义及类型划分的研究 |
6.关于家庭教养方式测量方法的研究 |
7.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1.关于道德推脱测量的研究 |
2.关于道德推脱对青少年人格发展消极影响的研究 |
3.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定义的研究 |
4.关于家庭教养方式测量方法的研究 |
5.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及影响结果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评述 |
1.已有研究的成就 |
2.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青少年 |
(二)道德推脱 |
(三)家庭教养方式 |
四、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学习理论 |
(二)教育生态学理论 |
(三)归因理论 |
(四)移情理论 |
(五)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六、研究工具及研究过程 |
(一)研究工具 |
1.道德推脱问卷 |
2.家庭教养方式问卷 |
3.数据处理与分析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 |
1.道德推脱问卷信效度分析 |
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青少年道德推脱的总体情况 |
1.青少年道德推脱特征分析 |
2.青少年道德推脱差异分析 |
(二)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总体情况 |
1.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分类情况 |
2.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以权威型为主 |
3.消极教养主要体现在父亲鼓励自主与母亲鼓励自主维度上 |
(三)青少年道德推脱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1.青少年道德推脱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2.青少年道德推脱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
3.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道德推脱的影响分析 |
八、教育干预策略 |
(一)家庭维度 |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培养子女的担当意识 |
2.父母要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子女的道德情感 |
3.父母要端正自身道德行为,培养子女的道德智慧 |
(二)学校维度 |
1.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形成道德教育合力 |
2.学校要积极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 |
(三)政府维度 |
1.政府要净化新闻媒体环境,使媒体成为传播道德的积极力量 |
2.政府要积极建设公共设施、举办公益活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成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 |
附录2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母亲版) |
附录3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父亲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三、基本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留守儿童 |
二、城市留守儿童 |
三、城市留守儿童教育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样本学校的城市留守儿童学生总体情况 |
一、样本学校的基本情况 |
二、城市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分析 |
三、城市留守儿童监护类型分析 |
四、样本学校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分析 |
第二节 样本学校城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 |
一、严厉专制型 |
二、放任自流型 |
三、纵容溺爱型 |
四、寄人篱下型 |
五、照顾全面型 |
第三节 样本学校城市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情况 |
一、城市留守儿童学习现状调查 |
二、城市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 |
三、城市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现状调查 |
第三章 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在城市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政策法律没有针对性,各地机制实操性差 |
二、教育投资地区差距扩大化 |
三、政府对城市留守儿童重视程度远不及农村留守儿童 |
第二节 学校在城市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教师对城市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不足 |
二、教师缺乏沟通的能力与意识 |
第三节 家庭在城市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家庭教育管理缺失 |
二、直接监护人疏于管教 |
第四节 社会力量在城市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社区环境不利于留守儿童成长 |
二、非政府组织关注不及时 |
三、大众媒体关注缺乏持续性 |
第四章 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统筹不足 |
一、顶层设计不足 |
二、政府职能未转变 |
第二节 学校层面的重视不足 |
一、上层领导不够重视管理 |
二、基层教师绩效压力过大 |
第三节 家庭层面的教育不够 |
一、传统教育价值观约束,教育责任心丧失 |
二、直接监护人教育能力有限 |
第四节 社会层面的配合不力 |
一、社区工作不到位 |
二、非政府组织工作保障不足 |
第五章 城市留守儿童教育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全国各地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经验 |
一、江西省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家校政社”协作机制 |
二、湖南省携手“童”行留守儿童关爱系列活动 |
第二节 城市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机制可以借鉴之处 |
一、政府是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机制的主导者与推动者 |
二、以留守儿童为中心 |
三、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
第六章 解决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主导城市留守儿童教育发展 |
一、政府应完善政策法规,构建长效关爱机制 |
二、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尽量减少教育投资差异化 |
三、政府主导与推动合作教育平台 |
第二节 学校参与城市留守儿童教育发展 |
一、改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
二、丰富教育内容,重视心理辅导 |
第三节 家庭支持城市留守儿童教育发展 |
一、强化家庭责任心,重视家庭教育管理 |
二、增加亲子的沟通互动,延续缺失的情感教育 |
三、慎重选择直接监护人,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生活环境 |
第四节 社会配合城市留守儿童教育发展 |
一、市场积极参与 |
二、重视志愿服务 |
三、高校积极输送后备人才 |
四、企业和医院辅助教育 |
五、媒体深入挖掘典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抛弃和溺爱,都是对孩子的伤害(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D]. 吴成.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戏剧疗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关系改善的研究 ——以山东省菏泽市x村为例[D]. 李世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孤独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及干预[D]. 邓昭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以昆明市两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D]. 王帅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D]. 温馨.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D]. 钟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研究[D]. 王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罗尔德·达尔童话中的儿童主体身份建构研究[D]. 刘佳铭.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9]青少年道德推脱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及教育干预研究[D]. 潘越.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官渡区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玉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