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比表面NiP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苹[1](2021)在《脱合金化法制备Ru(Fe,Co)系纳米多孔合金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Ru基催化剂在催化氨硼烷(AB)水解制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Ru基催化剂多为负载型,其性能受载体影响,且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颗粒团聚而降低催化活性。纳米多孔金属是由三维双连续的纳米孔隙和金属韧带组成的新型功能材料,可不依附载体而独立存在,结合纳米多孔的高比表面积和金属良好导电性,具有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研制Ru基纳米多孔合金有望获得新型高效的AB水解制氢催化剂。脱合金化法操作简单、制备流程短且成本相对较低,是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常用方法;非晶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成分范围宽、且元素间存在显着电化学活性差异,是脱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理想前驱体,但目前尚无非晶合金脱合金化制备Ru基纳米多孔合金的报道。研究表明,Fe、Co与Ru形成双金属合金,不仅能降低Ru的用量、节约成本,还能提高Ru合金的催化性能。本文以Fe-Ru-B系非晶合金为前驱体,在0.1 mol/L H2SO4溶液中通过电化学脱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Ru Fe合金,系统研究了前驱体合金成分对纳米多孔合金的结构、形貌、成分以及AB水解催化性能的影响,调查了Co添加对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形成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Fe,Co)-Ru-B非晶合金制备纳米多孔Ru(Fe,Co)合金的脱合金化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FexRu75-xB25(x=60~70)非晶合金为前驱体,经脱合金化后均可获得由hcp-(Ru,Fe)相组成、孔径分布均匀的纳米多孔Ru Fe合金。随前驱体中Fe含量由60 at.%增加至70 at.%,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平均孔径尺寸(d)由5 nm增至10 nm,平均韧带厚度(l)由15 nm降至11 nm,Ru/Fe原子百分比由71.2/28.8降低至53.7/46.3。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AB水解制氢催化性能也随前驱体中Fe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增强,表征催化活性的初始周转频率(TOF)由x=60合金制备的纳米多孔Ru Fe的0.41 mol H2 mol-1Ru min-1升高至对应的x=70纳米多孔合金的3.17 mol H2 mol-1Ru min-1。2.Fe65Ru35-xBx(x=20~30)非晶合金经脱合金化后也可获得由hcp-(Ru,Fe)相组成、孔径分布均匀的纳米多孔Ru Fe合金。随前驱体中B含量由20%增加至30 at.%,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平均孔径尺寸由5 nm增至7 nm,平均韧带厚度由61 nm降至10 nm,Ru/Fe含量百分比由70.4/29.6降低至56.0/44.0。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AB水解制氢催化性能也随前驱体中B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增强,由Fe65Ru5B30合金制备的纳米多孔Ru Fe的催化活性最佳,其TOF值为5.05 mol H2 mol-1Ru min-1。3.Fe65-xCoxRu5B30(x=5~40)非晶合金经脱合金化后均可获得由hcp-(Ru,Fe,Co)相组成、平均孔径尺寸和韧带厚度分别为6~9 nm和17~20 nm的纳米多孔Ru Fe Co合金。随前驱体中Co含量的增加,纳米多孔合金中Fe/Co含量比例逐渐降低,Ru/(Fe+Co)含量百分比维持在55.5/44.5至49.7/50.3范围内。纳米多孔Ru Fe Co合金的AB水解制氢催化性能随Co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对应x=40时达到最优,其TOF值可达15.14 mol H2 mol-1Ru min-14.(Fe,Co)-Ru-B系非晶合金脱合金化形成纳米多孔Ru(Fe,Co)的机制是非晶合金中的B和部分(Fe,Co)原子被选择性溶出,Ru与残余(Fe,Co)原子通过表面扩散重组形成由hcp-(Ru,Fe,Co)相组成的纳米多孔结构,故随前驱体合金中B和(Fe,Co)含量的增加,纳米多孔Ru(Fe,Co)合金的平均孔径尺寸逐渐增大,平均韧带厚度逐渐降低。含Co纳米多孔合金韧带较厚推测是因Co在脱合金时的溶解率略低于Fe的结果。
陈悦蓉[2](2020)在《Co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能源大部分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严重污染,新能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氢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无污染、来源范围广等特点,被认为是化石燃料的重要替代品,可以降低全球化石燃料消耗和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硼氢化钠作为一种潜在的制氢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储氢能力和安全性等优点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Co-Cu-B和Co-Cr-B两种非晶态催化剂,并引入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作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Co-Cr-B/GO催化剂。采用TEM、SEM、XRD、XPS、BET等对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组成、元素和价态、比表面积进行表征。通过催化剂催化NaBH4溶液水解产氢反应,来测试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了掺杂过渡金属种类、掺杂量以及载体氧化石墨烯对NaBH4溶液水解产氢的影响。此外,探究了催化剂用量、NaBH4浓度、反应温度、NaOH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NaBH4溶液水解产氢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三元Co-Cu-B、Co-Cr-B催化剂,催化剂颗粒均为圆球状,Cu盐与Cr盐的适量掺杂能显着减小催化剂的粒径,抑制纳米颗粒团聚现象,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当Cu/Co 比为0.05时,Co-Cu-B-1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催化性能,其比表面积为57.467 m2/g,其催化NaBH4水解产氢速率达到1334.24 ml.min-1.g-1。当Cr/Co 比为0.005时,Co-Cr-B-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催化性能,其比表面积为66.402 m2/g,其催化NaBH4水解产氢速率达到2110.4 ml.min-1·g-1。(2)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负载型Co-Cr-B/GO催化剂,在Co-Cr-B中添加GO,催化剂的团聚程度明显减低,随着GO使用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粒径也有所减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因此增大。当GO的使用量为0.015 g,Co-Cr-B/G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催化性能,其比表面积达到了 76.079 m2/g,其催化NaBH4水解产氢速率达到3284.6 ml·min-1·g-1。(3)Co-Cu-B-1、Co-Cr-B-2、Co-Cr-B/GO-3 三种催化剂均在 NaBH4浓度为 1.0 mol/L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使用三种催化剂催化NaBH4水解,发现溶液中添加适量的NaOH有利于提高其水解产氢速率。(4)三种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经过5次催化反应,Co-Cu-B-1催化剂性能为原始的64.6%;Co-Cr-B-2催化剂性能为原始的72.7%;Co-Cr-B/GO-3催化剂性能为原始的58.36%。三种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杨令彬[3](2019)在《硼掺杂NiPB/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工业上轻质烷烃异构化采用的催化剂大多为贵金属催化剂,虽然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这类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而且对原料中的硫等杂质非常敏感,为了维持催化剂酸性需不断补充卤素,这不仅会腐蚀设备而且会污染环境。为降低异构化催化剂成本,并改善催化剂的适用性,课题组前期研究了非贵金属镍基异构化催化剂,达到了较好的催化异构化效果。但是活性组分NiP合成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NiP合成产率低,合成过程中洗涤溶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因此,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镍基催化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期望得到催化性能良好的绿色催化剂。首先,研究了镍源和洗涤溶剂种类以及洗涤时间对NiP合成产率的影响,将改进方法合成的NiP制备出NiP/Hβ催化剂,考察其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合成的NiP的合成产率为57%,而且合成废液中的洗涤溶剂和三正丙胺可回收再利用。由改进方法合成的NiP所制备的NiP/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转化率和异构烷烃选择性分别在81%和97%左右。通过XRD、BET、NH3-TPD和TG等分析表明,由改进方法合成的NiP所制备的NiP/Hβ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而且催化剂的酸量适宜,能够减少裂解反应的发生。然后,通过向NiP中掺杂元素B合成活性组分NiPB并制备出NiPB/Hβ催化剂,研究了原料中Ni、P和B的物质的量比和洗涤方式对NiPB物相和合成产率以及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Ni、P和B的适宜的物质的量比为1:1:1,由此原料配比合成的非晶态NiPB产率为82%。通过XRD、BET和SEM等分析表明,由合成的非晶态NiPB所制备的NiPB/Hβ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NiPB在载体上均匀分散,并且NiPB/Hβ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异构化性能。还研究了NiPB/Hβ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异构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NiPB负载量为10%、焙烧温度为200 oC和焙烧时间为2 h;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0 oC、反应压力为2 MPa、氢油摩尔比为4:1和质量空速为1 h-1。在适宜条件下,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NiPB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适宜的酸性有利于反应中间体的骨架异构。NiPB/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转化率、异构烷烃收率和选择性分别稳定在80%、78%和98%左右。最后,研究了反应气氛、金属活性位和酸性位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NiPB/Hβ催化剂的催化异构化反应机理。H2气氛可抑制裂解反应的发生,金属活性位提供脱氢-加氢中心,而酸性位提供反应中间体骨架异构中心,三者的存在有利于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另外,失活催化剂经烧焦再生后,其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转化率在63%左右。
宋爽爽[4](2019)在《化学镀法制备Ni系催化剂及催化松香加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香为一种透明、脆性的固体天然树脂,由树脂酸、少量脂肪酸、松脂酸酐和中性物等组成。其主要成分为树脂酸,占90%左右,分子式为C19H29COOH,属不饱和酸,含有共轭双键,反应活性很高,易发生氢化、酯化、聚合、歧化等反应,其氢化产物是重要的松香改性产品,是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合成橡胶、涂料、油墨、造纸、电子、食品等领域的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研究和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用于松香加氢反应,对松香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松香加氢催化剂可分为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镍系催化剂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独特结构、独特光学性质的复合载体TiO2-ZrO2,由于TiO2-ZrO2具有介孔结构,且表面存在大量羟基,能够为负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使得无机金属离子与载体能够更好的结合。本文采用流程简单绿色环保的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非贵金属Ni-B/TiO2-ZrO2与Ni-Mo-B/TiO2-Zr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应用于松香加氢反应,通过不同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性质特征,并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以钛酸丁酯为钛源,无机盐氧氯化锆为锆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载体TiO2-ZrO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最终确定最适宜制备条件:Zr/Ti摩尔比为0.6、水浴温度60℃、pH=3.5、陈化时间24h、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 h。采用GC、GC-MS对松香加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采用XRD、BET、TEM等手段对载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无定型结构,比表面积为158.22 m2/g-1,平均孔径为6.95nm,孔容为0.24cm3/g,为介孔结构。(2)以TiO2-ZrO2为载体,采用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负载型Ni-B/TiO2-Zr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考察制备条件对松香加氢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制备条件为NiSO4/载体质量比为1:1、Ni/B摩尔比为1:2、微波介入温度为45℃、NaOH的浓度为0.5mol/L。对松香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同样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4h、反应压力为5MPa、催化剂用量为5%wt。在此条件下进行松香加氢反应,转化率达99.60%,重现性好,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得到的氢化松香仍然可以保持特级。(3)以TiO2-ZrO2为载体,采用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Ni-Mo-B/TiO2-ZrO2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适宜制备条件为Mo质量百分数为8%、Ni+Mo/载体质量比为1:1.5、Ni+Mo/B摩尔比为1:2、微波介入温度为60℃、NaOH的浓度为0.7mol/L、。将催化剂用于松香加氢反应中,对松香加氢反应条件的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BD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97.93℃(取198℃)、反应压力3.67 MPa(取4 MPa)、催化剂用量4.56%wt(取5%wt),响应值最大,在此条件下进行松香加氢反应,转化率达99.90%,重现性好,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得到的氢化松香仍然可以保持特级。(4)采用GC、GC-MS对加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对催化剂进行BET、XRD、XPS、TEM、TG-DSC等表征,由TEM可以看出载体呈蜂窝状,粒径较小,约10nm左右,并结合XRD可知活性组分Ni-B、Ni-Mo-B以非晶态形式成功负载到载体TiO2-ZrO2上,活性组分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催化剂催化剂失活原因一方面由于活性组分粒子团聚,分散性变差,粒径变大,另一方面由于Ni、Mo、B的价态发生变化,Ni0、Mo0、B0含量明显下降,被氧化为Ni2+、Mo6+、B2+,因此,催化剂活性降低。由XRD表征可知,失活后催化剂在45°左右出现Ni的尖锐峰。
申晨[5](2019)在《Ni-B/rGO催化剂的制备及松香加氢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松香是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树脂,也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是枞酸型树脂酸,枞酸型树脂酸化学性质活泼,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生成各类工业原料。工业上氢化松香一般由松香加氢制得,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合成橡胶、涂料、油墨等领域,研究和制备高性能的催化剂用于松香加氢,对松香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易分散、高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等特点,化学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表面会存在一些碳空位和未被还原的含氧基团,不利于电子迁移,但在催化领域石墨烯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而石墨烯与纳米粒子进行复合能够有效的减弱石墨烯层间的π-π堆叠,从而使其不易团聚,纳米粒子与其也有协同耦合作用,有利于制备分散性高催化性能好的催化剂。通过修饰或复合可使单一的石墨烯变得多样化,这些都使得石墨烯成为优秀的载体材料。因此本文采用化学还原法在微波辅助下制备了Ni-B/rGO复合催化剂用于松香催化加氢。具体实验结论如下:(1)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出了氧化石墨烯,在微波辅助下采用一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镍-硼/还原氧化石墨烯(Ni-B/rGO)复合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制备条件为:Ni/B摩尔比为1:5、制备温度70℃、硼氢化钠溶液pH=11、GO与Ni质量比1:7。通过分析FT-IR图、XRD图、TEM图,可以证明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通过滴加硼氢化钠可以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通过XRD、TEM、XPS等表征手段,可以得知,成功将Ni-B与rGO复合,成功制备出Ni-B/rGO复合催化剂。(2)上述最佳制备条件得到的催化剂应用于松香催化加氢反应,并通过单因素和BDD响应曲面法对松香催化加氢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0℃、反应压力为4.5MPa、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松香的5%wt。进行了三次重复性实验,得到了松香催化加氢的平均转化率为99.72%,并用该催化剂连续使用7次后,仍有较高活性。反应后得到的氢化松香达到国家普通氢化松香特级标准(根据GB/T 14020─2006)。(3)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加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FT-IR、XRD、T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证明了成功合成出Ni-B/rGO复合催化剂,根据TEM、XPS等表征结果可以看出,Ni-B/rGO复合催化剂比Ni-B纳米合金分散性要好;催化剂失活原因有:活性组分Ni0氧化为Ni2+;失活催化剂分散性较差,出现部分团聚;在多次反应后的催化剂在HRTEM中能看到边缘晶化。
陈金射[6](2018)在《C5/C6烷烃异构化非晶态镍基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对清洁燃料油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的生产技术势在必行。将直链C5/C6烷烃转化为支链的异构烷烃,产物不仅辛烷值较高,而且不含对环境有害的烯烃及芳烃组分。但目前普遍使用的C5/C6烷烃异构化贵金属催化剂存在成本较高且抗硫性较差等问题,同时对于已报道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其催化性能还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针对目前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将非晶态镍基活性组分的优异催化性能与Hβ分子筛的适宜酸性及孔结构结合起来,开发了新型非晶态镍基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及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论文研究了制备条件对NiB/Hβ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证明随着NiB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介孔结构会逐渐被破坏,同时强Lewis酸量逐渐增多;适宜的NiB负载量,可以保证其在载体上具有良好的分散状态。在一定的焙烧温度范围(100-400℃)内升高焙烧温度,并不影响催化剂的孔结构及酸性质,但会影响NiB的晶相,进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考察了其它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水、烯烃、芳烃及较低浓度的硫化物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基本无影响,但较高浓度的硫化物会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研究催化剂性能、氢气的作用、酸中心作用以及活性组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NiB结构的非晶态NiB/Hβ催化剂催化烷烃异构化机理。催化剂活性组分以含有H-Ni键的H-NiB结构形式存在,正己烷异构化是通过H-NiB结构中金属中心和载体提供的酸中心协同作用完成。与传统双功能异构化催化剂相比,非晶态NiB/Hβ催化剂含有H-NiB结构,可以促进生成的异构烯烃快速加氢。在研究非晶态NiB/Hβ催化剂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混捏法制备了催化性能更为优异的非晶态NiP/Hβ催化剂。研究了NiP/Hβ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催化烷烃异构化性能,发现随着NiP负载量的增加,主要会破坏催化剂的微孔结构;NiP负载量较低时,NiP的非晶相会被载体的晶相掩盖;催化剂强Lewis酸量随着NiP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多,金属中心活性位密度随着NiP负载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在一定的焙烧温度范围(100-400℃)内升高焙烧温度,并不影响催化剂的孔结构及表面酸性质,但当焙烧温度高于300℃时,非晶态NiP逐步向晶态结构镍单质转变,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0℃,反应压力2 MPa,氢油物质的量的比4及质量空速1 h-1。发现原料中含有的微量水、烯烃和芳烃对催化剂催化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同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硫性。稀土金属改性能略微提高催化剂对异己烷的选择性;以硫酸化处理后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正己烷转化率略有升高,但同时会增强催化剂的催化裂解性能。对比研究表明,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性能远高于晶态Ni2P/Hβ催化剂,同时也高于选用的工业异构化催化剂。与晶态Ni2P/Hβ催化剂相比,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反应的异己烷收率高约20个百分点,其中i-C5和i-C6总收率高约12个百分点。与选用的工业催化剂相比,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反应的异己烷收率高约2个百分点。在催化反应的选择性方面,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反应的i-C6选择性、i-C5和i-C6总选择性分别比晶态Ni2P/Hβ催化剂高约20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比选用的工业催化剂催化反应的i-C6选择性、i-C5和i-C6总选择性分别高约4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该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考察了非晶态NiP/Hβ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的600 h内催化剂可保持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同时异构烷烃产物的辛烷值稳定在80左右。催化剂经长时间在线测试后,催化剂的孔结构、酸性质及活性组分NiP分散性均保持良好。在研究引发剂作用、氢气作用、预还原影响及酸中心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烷烃异构化的机理。
郭晓娟[7](2017)在《四元非晶合金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晶态合金具有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的独特结构,其表面高度不饱和,使其表现出很高的加氢催化活性,是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然而非晶态合金在制备过程中极易发生团聚,导致其比表而积较低,从而影响了其催化性能。最近,我们课题组将非晶态合金制备成纳米管状结构,如Ni-B、Co-B和Fe-B纳米管,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二元非晶态合金纳米管在催化反应中仍存在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通过添加元素来调变非晶态合金的表而电子状态和结构是提高催化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有关三元、四元非晶态合金纳米催化剂的化学制备研究已见报道,但是迄今为止,还未见四元非晶态合金纳米管的相关报道。本文采用溶致液晶模板法成功合成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的四元非晶态合金Ni-Co-P-B纳米管和Ni-Fe-P-B纳米管。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RTEM)、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定仪(BET)、等离子电感耦合发射光谱(ICP)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成分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非晶态合金Ni-Co-P-B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采用本课题组早先发展的溶致液晶模板合成法,通过条件探索和优化,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形貌均一、具有不同组成的四元非晶态合金Ni-Co-P-B纳米管。研究表明,制得的催化剂为直径约60nm,壁厚约5nm,长达几个微米的非晶态合金纳米管。硝基苯加氢催化性能测试表明:Ni-Co-P-B纳米管展现出比相应的纳米颗粒更好的催化活性,同时也比对应的三元非晶态合金Ni-P-B纳米管和二元Ni-B纳米管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在Ni-P-B纳米管中加入适量的Co,可以增加纳米管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然而,过量的Co掺杂反而会使催化加氢反应活性减弱。2.非晶态合金Ni-Fe-P-B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采用溶致液晶模板法进一步成功合成出四元Ni-Fe-P-B非晶态合金纳米管,并与Ni-Co-P-B非晶态合金纳米管的催化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Ni-Fe-P-B样品为平均直径约60 nm,壁厚约5 nm,长达几个微米的非晶态合金纳米管。在催化苯酚加氢反应中,Ni-Co-P-B纳米管和Ni-Fe-P-B纳米管均显示出比Ni-P-B纳米管和Ni-B纳米管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且Ni-Co-P-B纳米管比Ni-Fe-P-B纳米管的催化活性更胜一筹,但环己醇的选择性不如Ni-Fe-P-B纳米管。研究表明,四元非晶态合金纳米管通过组成调变可以获得比三元、二元非晶态合金纳米管更优越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霍维涛[8](2013)在《糠醛和马来酸酐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共轭的C=C, C=O键的不饱和有机物选择性加氢是工业生产中一类重要的反应,通过该反应可以获得很多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所需的化学品。多相催化选择性加氢技术被认为是该过程最为经济高效的生产工艺。然而目前选择性加氢工业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糠醛加氢中催化剂主要使用环境污染严重的铜铬催化剂,马来酸酐加氢中大多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和不利于连续生产的间歇式釜式反应工艺。因此,针对不同反应和生产工艺研制高效环保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如何能深入的理解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论文主要针对糠醛选择性加氢制备糠醇和马来酸酐选择性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反应制备了不同类型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于糠醛加氢反应,采用燃烧法制备了Cu-MgO催化剂,并且通过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制备了超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其催化性能也采用糠醛加氢进行了考察;对于马来酸酐加氢,制备了一系列非贵金属催化剂,采用固定床连续加氢工艺,筛选出了性能较为优异的催化剂。结合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铜基催化剂上糠醛选择性加氢制备糠醇反应的研究采用燃烧法制备了Cu-MgO催化剂并用于糠醛气相选择性加氢制备糠醇反应,考察了金属含量和燃烧剂比例(实际燃烧剂用量/理论燃烧剂需要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烧剂比例为4,Cu质量分数为12.1%时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表征结果证实:在考察的范围内(燃烧剂比例为14),铜含量为12.1%Cu-MgO催化剂活性中心铜的分散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燃烧剂比例为4时的Cu-MgO催化剂上活性中心铜的分散度最高。催化剂上高的糠醇选择性的原因则是由于合适的Cu粒径和MgO碱性载体对糠醛中C=C键强的排斥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Cu-Mg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尝试了在该体系中引入Zr。评价了Mg/Zr比和燃烧剂比例对Cu-Mg-Zr-O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剂比例为2,Mg/Zr比为2/8时所得到的Cu-Mg-Zr-O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都好于Cu-MgO催化剂。Cu-Mg-Zr-O催化剂高活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催化剂表面存在更多的Cu0,同时,Cu+也可能对反应的活性有作用。催化剂上更多的与载体有强相互作用的CuO物种的存在和新的缺陷位的产生可能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二.超细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合成及选择性加氢性能的研究采用化学还原法,通过在合成体系中引入AlCl3,制备了一系列超细NiB非晶态合金,并用于糠醛选择性加氢和甲基异丁基甲酮加氢反应。XRD,SAED和XPS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非晶态合金结构特征。反应结果表明:在合成体系中引入AlCl3的NiB合金在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了更高的活性;在考察的范围内(Al/Ni=0.5/22/2),随着AlCl3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升高。进一步的表征表明:通过控制合成过程中加入的AlCl3的量,可以有效的调节NiB非晶态合金的粒径和比表面积。当Al/Ni=1/2时,所得非晶态合金粒径大约为35nm,仅为传统方法合成的NiB的十分之一。结合各种表征与反应数据认为,催化剂比表面的增大并不是活性提高的唯一原因,纳米尺寸效应可能对此也有一定贡献。对合成体系中引入AlCl3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l3加入后形成Al(OH)3胶体,大量的胶体产生后在NiB合金的还原过程起到隔离合金粒子的作用,减小还原过程中由于强放热导致的粒子聚集,从而能够最终获得超细NiB非晶态合金。三.镍基催化剂在马来酸酐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非贵金属催化剂并用于马来酸酐气相选择性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反应。反应结果表明:一定温度焙烧后的Ni/TiO2催化剂上可以获得较好的催化性能。当焙烧温度为1023K时,催化剂获得了最好的催化性能,此时马来酸酐转化率为95%,丁二酸酐选择性96%(反应温度493K,压力0.2MPa)。催化剂较高的焙烧温度有利于丁二酸酐选择性的提高,然而过高的焙烧温度容易导致NiTiO3的形成,从而显着降低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对影响催化剂选择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TiO2催化剂中Ni与载体TiO2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强,而这种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活性中心的电子向载体的迁移,从而降低催化剂对C=O键的活化能力。此外,高的焙烧温度会导致催化剂表面Lewis酸的减少,这也会对C=O键的活化产生抑制作用。这两方面的变化都会减少副产物γ-丁内酯的生成,继而提高丁二酸酐的选择性。
亓雪[9](2012)在《负载型非晶态Ni-B及Ni-Mo-B合金催化噻吩加氢脱硫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重质化和劣质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世界各国对燃油的质量,特别是其中的硫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裂化石油中硫含量主要分布在重馏分中,并以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对油品进行深度加氢脱硫精制是生产清洁燃料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研发更高性能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载体负载的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以噻吩加氢脱硫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本文第一部分以γ-Al2O3的前躯体薄水铝石作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Ni-B/薄水铝石(标记为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添加Mo作为第三组分改性催化剂,用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结果表明,Mo的添加提高了Ni-B/Al2O3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同时催化剂的吸氢强度减弱,酸性增强,从而显着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在较低反应温度220℃,Mo的添加量为Ni质量的12%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对噻吩的转化率达到73.9%。本文第二部分采用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CS)表面修饰薄水铝石载体,后负载Ni-B非晶态合金制备了Ni-B/CS-Al2O3催化剂,并用不同含量Mo改性催化剂,用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结果表明,壳聚糖的螯合吸附作用使得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更好的分散,抑制了非晶态颗粒的团聚晶化,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活性组分Ni的负载量,XRD结果表明,壳聚糖以及Mo的添加并未改变催化剂的非晶态结构,TPR和TPD的结果表明,壳聚糖对载体的表面修饰及Mo助剂的添加,使催化剂活性物种易于还原,吸附中心数增加,酸性增强,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当Mo的添加为Ni质量的15%时噻吩转化率达最高,为84.7%。本文第三部分综合了Nb2O5独特的酸性以及γ-Al2O3的高比表面,制备了复合氧化物载体Nb2O5-γ-Al2O3(记为Nb-Al),后负载Ni-B非晶态合金,制备了不同Nb2O5含量的Ni-B/Nb-Al催化剂,用于噻吩加氢脱硫反应。NH3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载体中加入Nb2O5后,催化剂中同时含有B酸和L酸。在适量B酸和L酸的协同作用下,催化剂具有高的脱硫活性,当Nb2O5的含量为载体总量的3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同时,在Ni-B/30%Nb-Al中分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Mo作为助剂改性,结果表明,Mo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使得Ni-B-O物种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弱而易于还原,更易形成非晶态合金,增加了催化剂的吸附中心数,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酸强度,从而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当Mo含量为Ni质量的8%时,催化剂对噻吩的转化率即达到100%。
汪玉[10](2012)在《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孔分子筛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均一可调的孔径、丰富的介观结构和骨架组成等优点,使得它们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迄今为止,大部分介孔催化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硅基介孔材料,由于纯硅基材料无活性中心,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功能化,引入催化活性组分,该方法通常步骤较多,过程不易控制。相比于硅基介孔材料,非硅基介孔材料如金属氧化物、金属、非晶态合金具有独特的光、电、磁性质,结合介孔材料特有的大比表面及均一可调的孔径分布等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催化新材料。然而相比于硅基介孔材料,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难度大,介观结构相对单一,其研究目前尚处探索、发展阶段。因而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对其催化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利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ESIA),控制合成了蠕虫、六方和MCF相介孔氧化铝(m-Al2O3),利用其较大的比表面制备了高分散钒的催化剂,研究了介孔氧化铝载体的酸性、载体与表面钒物种的相互作用以及制备方法对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影响。利用硬模板法,合成了不同拓扑结构和孔径大小的三维螺旋结构介孔Pd催化剂以及不同形貌的介孔Pd纳米线阵列,以苯乙酮不对称加氢为探针反应,研究了纳米孔道尺寸、拓扑结构和晶面取向对手性加氢性能的影响。另外,还以甲酸电氧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介孔Pd纳米线阵列的形貌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液晶模板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粒径、P含量的介孔非晶态Ni-P纳米球,以硝基苯加氢制苯胺为探针反应,研究了介孔非晶态Ni-P纳米球的催化性能。具体研究工作与结果包括以下几部分:1.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其在丙烷氧化脱氢中的应用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通过调变制备条件如湿度、溶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种类等合成了不同介观结构和孔径尺寸可调的介孔氧化铝。CTAB和DMA可导向蠕虫孔道的介孔氧化铝,孔径在2-4nm间。P123和F127可导向二维六方结构的介孔氧化铝,孔径在5-7nm间,低湿度、溶剂为乙醇或异丙醇时有利于获得高度有序二维六方结构介孔氧化铝,添加适量TMB可获得大孔径(40nm)的MCF相介孔氧化铝。通过共合成法,可以将Mg、Zr、Si、Ti、V等掺入介孔氧化铝骨架中,且二维六方结构的介孔氧化铝骨架仍保持完好。以高度有序二维六方结构的介孔氧化铝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介孔氧化铝负载钒催化剂(V/m-Al2O3),并考察了其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活性。通过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氨-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介孔氧化铝负载适量的V可实现V活性物种的高分散及催化剂的弱酸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与共合成法制备的含V介孔氧化铝V-m-Al2O3和浸渍法制备的V/γ-Al2O3相比,V/m-Al2O3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这与载体较弱的酸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V物种的高分散有关。2.三维螺旋结构介孔Pd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芳香酮不对称加氢中的应用采用“超声双溶剂”法结合KIT-6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为硬模板合成了不同拓扑结构和孔径尺寸的三维螺旋结构介孔Pd。通过调变介孔分子筛KIT-6硬模板的水热处理温度,我们可以调变反相复制得到的介孔Pd催化剂的拓扑结构和孔径大小。当KIT-6的水热处理温度高于373K时,反相复制得到的介孔Pd催化剂可以完整地复制硬模板的Ia3d对称性。而当水热温度低于353K时,反相复制得到的介孔Pd催化剂的对称性转成I4132。通过控制还原剂的种类,可以调控得到的介孔Pd催化剂的介孔结构的规整性以及晶面取向,其中KBH4还原得到的介孔Pd催化剂较水合肼和H2还原的样品展示出更高的介孔有序度,且其高晶面指数衍射峰相对强度更低。以芳香酮手性加氢制备手性芳香醇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上述材料的手性加氢催化性能。通过系统研究我们发现通过调变介孔Pd催化剂的拓扑结构、孔径和晶面取向可以显着提升苯乙酮不对称加氢的手性选择性。相比三维单螺旋(I4132)和两维六方(P6mm)结构,三维双螺旋(Ia3d)结构的介孔Pd催化剂上可以获得更高的手性选择性。KBH4还原得到的Pd催化剂手性选择性优于水合肼和H2还原的催化剂。优化的催化剂在常压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中展示出40-73%的对映体选择性。理论计算表明,KBH4还原得到的Ia3d结构的介孔Pd催化剂中适宜的Pd晶面取向有利于形成R构型产物。3.介孔Pd纳米线阵列的合成及其在甲酸电氧化中的应用以不同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SBA-15作为硬模板合成了不同形貌的介孔Pd纳米线阵列。以普通形貌的Regular-SBA-15作为硬模板时,通过调变前驱体填充量、还原剂以及还原前热处理等条件得到了长达数微米的Pd纳米线(1D-Wire-Pd)以及介孔Pd纳米线阵列(2D-Wire-Pd)。以短棒状形貌的Rod-SBA-15作为硬模板时,得到了短棒状介孔Pd纳米线阵列(2D-Rod-Pd)。以甲酸电氧化为探针反应,比较了不同形貌的介孔Pd纳米线阵列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D-Wire-Pd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其峰电流值为324mA mg-1,而由短棒组成的2D-Rod-Pd则表现出最低的催化活性(205mAmg-1).2D-Wire-Pd和2D-Rod-Pd则具有更好的甲酸电氧化的稳定性,1000s后电极表面的甲酸电氧化电流值约为初始电流的60%。综合考虑催化活性和稳定性,2D-Wire-Pd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4.介孔Ni-P非晶态合金纳米球的合成及其在硝基苯加氢中的应用采用液晶模板法,通过调变制备条件如H2PO2-/Ni2+摩尔比、反应温度、CTAB用量、表面活性剂种类等合成了不同P含量、粒径和形貌的介孔Ni-P非晶态合金纳米球。DMA可导向核壳结构的Ni-P非晶态合金,且壳层上具有孔道。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下可导向蠕虫孔道介孔Ni-P非晶态合金纳米球。改变H2PO2-/Ni2+摩尔比可以使P含量在19.5-27.6at.%之间调变。反应温度对介孔Ni-P的粒径影响较大,温度从333K升高到393K,粒径从90nm减小到35nm。提高CTAB的浓度时,可得到核壳、yolk-shell、空心球结构的Ni-P非晶态合金。以硝基苯加氢制苯胺作为探针反应,研究了P含量为20.1at.%的介孔Ni-P非晶态合金的催化性能,并与常规方法制得的普通Ni-P非晶态合金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与普通Ni-P相比,介孔Ni-P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对苯胺具有更佳的选择性。
二、高比表面NiP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比表面NiP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脱合金化法制备Ru(Fe,Co)系纳米多孔合金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米多孔金属概述 |
1.2 纳米多孔金属的性能及应用 |
1.3 脱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 |
1.3.1 脱合金化法的发展 |
1.3.2 脱合金化前驱体材料 |
1.3.3 脱合金化机制 |
1.4 氨硼烷水解制氢 |
1.4.1 氨硼烷水解制氢研究进展 |
1.4.2 氨硼烷水解机理 |
1.4.3 氨硼烷水解制氢Ru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与路线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母合金锭制备 |
2.3.2 条带样品制备 |
2.3.3 纳米多孔样品制备 |
2.4 样品的表征 |
2.4.1 结构表征 |
2.4.2 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 |
2.5 催化性能测试 |
2.5.1 催化活性测试 |
2.5.2 催化稳定性测试 |
3 Fe-Ru-B非晶合金脱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合金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 Fe_xRu_(75-x)B_(25) (x=60~70)非晶合金的脱合金化及催化性能 |
3.1.1 Fe_xRu_(75-x)B_(25) (x=60~70)急冷合金的结构及脱合金化 |
3.1.2 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形貌 |
3.1.3 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催化性能 |
3.2 Fe_(65)Ru_(35-x)B_x(x= 20~30)非晶合金的脱合金化及催化性能 |
3.2.1 Fe_(65)Ru_(35-x)B_x(x= 20~30)急冷合金的结构及脱合金化 |
3.2.2 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形貌 |
3.2.3 Fe-Ru-B非晶合金的脱合金化机制 |
3.2.4 纳米多孔Ru Fe合金的催化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4 Co添加对Ru Fe系纳米多孔合金的形成与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 Fe_(65-x)Co_xRu_5B_(30)(x=0~40)急冷合金的结构及脱合金化 |
4.2 纳米多孔Ru(Fe,Co)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形貌 |
4.3 纳米多孔Ru(Fe,Co)合金的催化性能 |
4.4 纳米多孔Ru(Fe,Co)合金的催化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Co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氢能的研究现状 |
1.1.1 氢的特点 |
1.1.2 氢的制备 |
1.1.3 氢的存储 |
1.1.4 氢的应用 |
1.2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 |
1.3 金属基催化剂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1.3.2 非贵金属催化剂 |
1.4 Co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4.1 Co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4.2 Co基催化剂的分类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Co基催化剂的制备与测试仪器 |
2.3 Co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
2.4 Co基催化剂的表征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5 比表面分析及孔径综合分析(BET) |
2.4.6 Co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表征 |
第3章 Co-Cu-B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催化NaBH_4水解制氢 |
3.1 前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 Co-B催化剂的制备 |
3.2.2 Co-Cu-B催化剂的制备 |
3.3 Co-Cu-B催化剂的表征 |
3.3.1 Co-Cu-B催化剂的TEM形貌分析 |
3.3.2 Co-Cu-B催化剂的SEM形貌分析 |
3.3.3 Co-Cu-B催化剂的XRD成分分析 |
3.3.4 Co-Cu-B催化剂的XPS元素价态分析 |
3.3.5 Co-Cu-B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分析 |
3.4 Co-Cu-B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 |
3.4.1 Cu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3.4.2 Co-Cu-B催化剂用量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3.4.3 NaBH_4溶液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3.4.4 温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3.4.5 NaOH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影响 |
3.4.6 Co-Cu-B-1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Cr-B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催化NaBH_4水解制氢 |
4.1 Co-Cr-B催化剂的制备 |
4.2 Co-Cr-B催化剂的表征 |
4.2.1 Co-Cr-B催化剂TEM形貌分析 |
4.2.2 Co-Cr-B催化剂SEM形貌分析 |
4.2.3 Co-Cr-B催化剂XRD成分分析 |
4.2.4 Co-Cr-B催化剂XPS元素价态分析 |
4.2.5 Co-Cr-B催化剂BET比表面积分析 |
4.3 Co-Cr-B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 |
4.3.1 Cr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4.3.2 Co-Cr-B催化剂用量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4.3.3 NaBH_4溶液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4.3.4 温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4.3.5 NaOH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影响 |
4.3.6 Co-Cr-B-2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Co-Cr-B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催化NaBH_4水解制氢 |
5.1 引言 |
5.2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Co-Cr-B催化剂的制备 |
5.3 Co-Cr-B/GO催化剂的表征 |
5.3.1 Co-Cr-B/GO催化剂TEM形貌分析 |
5.3.2 Co-Cr-B/GO催化剂XRD成分分析 |
5.3.3 Co-Cr-B/GO催化剂XPS元素价态分析 |
5.3.4 Co-Cr-B/GO催化剂BET比表面积分析 |
5.4 Co-Cr-B/G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 |
5.4.1 不同GO含量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5.4.2 Co-Cr-B/GO催化剂用量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5.4.3 NaBH4溶液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5.4.4 温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影响 |
5.4.5 NaOH浓度对硼氢化钠水解产氢影响 |
5.4.6 Co-Cr-B/GO-3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硼掺杂NiPB/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轻质烷烃异构化工艺 |
1.2.1 国外的异构化工艺 |
1.2.2 国内的异构化工艺 |
1.2.3 国内外异构化工艺对比 |
1.3 轻质烷烃异构化机理 |
1.3.1 单分子反应机理 |
1.3.2 双分子反应机理 |
1.3.3 择形机理 |
1.3.4 固体超强酸催化反应机理 |
1.4 Ni基异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1 非贵金属Ni基催化剂 |
1.4.2 金属改性的Ni基催化剂 |
1.4.3 非金属改性的Ni基催化剂 |
1.5 论文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2.4 催化剂的制备 |
2.4.1 NiP/Hβ催化剂的制备 |
2.4.2 硼掺杂NiPB/Hβ催化剂的制备 |
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三章 NiP合成方法改进及NiP/Hβ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活性组分NiP合成方法改进研究 |
3.2.1 镍源和洗涤溶剂种类对活性组分NiP合成产率的影响 |
3.2.2 洗涤溶剂用量对活性组分NiP合成产率的影响 |
3.3 不同条件合成的NiP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镍源种类合成的NiP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洗涤溶剂种类合成的NiP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洗涤溶剂用量合成的NiP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改进方法合成的 NiP所制备的 NiP/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
3.4.1 以改进方法合成的NiP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4.2 以改进方法合成的NiP所制备NiP/Hβ催化剂的表征 |
3.5 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粒径对NiP/Hβ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1 反应温度对NiP/Hβ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2 催化剂粒径对NiP/Hβ催化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iPB/Hβ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活性组分NiPB和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4.2.1 活性组分NiPB的合成及表征 |
4.2.2 NiPB/Hβ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4.3 不同方法合成的NiPB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原料配比合成的NiPB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洗涤溶剂用量合成的NiPB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 制备条件对NiPB/Hβ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1 NiPB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2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3 焙烧时间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iPB/Hβ催化异构化反应条件和再生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5.2.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2.2 反应压力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2.3 质量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2.4 氢油摩尔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2.5 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异构体产物分布和RON |
5.3 NiPB/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机理研究 |
5.3.1 反应气氛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2 金属活性位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3 酸性位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4 NiPB/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反应机理 |
5.4 NiPB/Hβ催化剂失活与再生研究 |
5.4.1 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
5.4.2 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化学镀法制备Ni系催化剂及催化松香加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其研究进展 |
1.1.1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
1.1.2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1.3 化学镀法制备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原理 |
1.1.4 化学镀法制备镍系非晶态合金的研究及应用 |
1.2 松香概述 |
1.2.1 松香的来源及分类 |
1.2.2 松香的理化性质 |
1.2.3 松香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4 松香加氢催化剂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分析方法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催化材料及产物分析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比表面积分析(BET) |
2.3.7 同步热分析仪(TG-DSC) |
2.4 原料和产物纯度分析 |
2.4.1 气相色谱分析(GC) |
2.4.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2.4.3 氢化松香质量标准 |
2.4.5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三章 载体的选择、制备及表征 |
3.1 载体的选择 |
3.2 复合载体TiO_2-ZrO_2的制备 |
3.2.1 Zr/Ti摩尔比的影响 |
3.2.2 水浴温度的影响 |
3.2.3 pH值的影响 |
3.2.4 陈化时间的影响 |
3.2.5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2.6 焙烧时间的影响 |
3.3 复合载体TiO_2-ZrO_2的表征 |
3.3.1 XRD分析 |
3.3.2 BET分析 |
3.3.3 TEM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晶态Ni-B/TiO_2-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4.1 非晶态Ni-B/TiO_2-ZrO_2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
4.1.1 NiSO_4/载体质量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2 Ni/B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3 微波介入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4 NaOH的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5 正交实验 |
4.1.6 重现实验 |
4.2 松香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 |
4.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2.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2.5 正交实验 |
4.2.6 重现实验 |
4.2.7 催化剂寿命考察 |
4.3 催化剂的表征 |
4.3.1 XRD分析 |
4.3.2 XPS分析 |
4.3.3 TEM分析 |
4.3.4 BET分析 |
4.3.5 TG-DSC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晶态Ni-Mo-B/TiO_2-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5.1 非晶态Ni-Mo-B/TiO_2-ZrO_2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
5.1.1 Mo质量百分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2 (Ni+Mo)/载体质量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3 (Ni+Mo)/B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4 微波介入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5 NaOH的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6 正交实验 |
5.1.7 重现实验 |
5.2 松香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 |
5.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5.2.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5.2.5 响应曲面法优化加氢工艺条件 |
5.2.6 重现实验 |
5.2.7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5.3 催化剂的表征 |
5.3.1 BET分析 |
5.3.2 XRD谱图分析 |
5.3.3 XPS谱图分析 |
5.3.4 TEM分析 |
5.3.5 TG-DSC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6 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发表文章及荣誉 |
附录B 松香催化加氢产物GC-MS分析结果 |
附录C 氢化松香等级评定标准 |
(5)Ni-B/rGO催化剂的制备及松香加氢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墨烯的概述 |
1.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2.1 机械剥离法 |
1.2.2 外延生长法 |
1.2.3 化学气相沉淀法(CVD) |
1.2.4 氧化还原法 |
1.3 石墨烯在催化中的应用 |
1.3.1 石墨烯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
1.3.2 石墨烯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1.4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概述 |
1.4.1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特点 |
1.4.2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5 松香概述 |
1.5.1 松香的性质特征 |
1.5.2 松香的现状及应用 |
1.5.3 松香加氢反应简介 |
1.6 松香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1.6.1 贵金属催化剂 |
1.6.2 非贵金属催化剂 |
1.7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产品分析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载体及负载型催化剂的分析和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 |
2.3.2 X射线衍射仪(XRD)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 原料和产品分析 |
2.4.1 气相色谱法分析(GC) |
2.4.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2.4.3 氢化松香质量评价标准 |
第三章 非晶态Ni-B/rGO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考察 |
3.1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 |
3.2 Ni-B/rGO催化剂的制备 |
3.3 催化剂的表征 |
3.3.1 FT-IR光谱 |
3.3.2 XRD分析 |
3.3.3 XPS分析 |
3.3.4 TEM分析 |
3.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3.4.1 松香原料气相分析 |
3.4.2 氢化松香气相分析 |
3.5 产物分析 |
3.6 Ni-B/rGO催化剂制备条件单因素考察 |
3.6.1 Ni/rGO质量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6.2 制备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6.3 硼氢化钠溶液pH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6.4 硼氢化钠滴加速率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6.5 Ni/B摩尔比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7 正交试验优化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 |
3.7.1 正交试验 |
3.7.2 重现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香加氢工艺研究 |
4.1 单因素考察 |
4.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1.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1.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1.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2 响应曲面法优化加氢工艺条件 |
4.3 重现实验 |
4.4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4.5 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发表的文章及荣誉 |
(6)C5/C6烷烃异构化非晶态镍基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研究现状 |
1.2.1 金属/分子筛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 |
1.2.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
1.2.3 杂多酸催化剂 |
1.2.4 氯铝酸离子液体催化剂 |
1.3 烷烃异构化机理 |
1.3.1 单分子反应机理 |
1.3.2 双分子反应机理 |
1.3.3 择形催化机理 |
1.3.4 孔口和钥匙锁催化机理 |
1.3.5 成环机理 |
1.4 非晶态镍基催化剂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任务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2.4 催化剂的制备 |
2.4.1 原位合成法 |
2.4.2 混捏法 |
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5.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5.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BET) |
2.5.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4 热重和差热扫描量热分析(TG和 DSC) |
2.5.5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5.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5.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5.10 CO吸附 |
第三章 非晶态Ni B/Hβ的结构及催化C_5/C_6 烷烃异构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非晶态MB/Hβ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C_5/C_6 烷烃异构化性能的研究 |
3.2.1 非晶态MB/Hβ催化剂的制备 |
3.2.2 非晶态MB/Hβ催化剂催化C_5/C_6 烷烃异构化性能的比较 |
3.3 不同制备方法对非晶态NiB/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1 非晶态NiB/Hβ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3.2 不同制备方法对非晶态NiB/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制备条件对非晶态NiB/Hβ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4.1 催化剂载体的影响 |
3.4.2 NiB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4 焙烧时间及气氛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5 非晶态NiB/Hβ催化剂催化烷烃异构化机理 |
3.6 非晶态NiB/Hβ催化剂的改性 |
3.6.1 稀土金属改性 |
3.6.2 载体硫酸化处理 |
3.7 其它物质对非晶态NiB/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7.1 硫化物的影响 |
3.7.2 水的影响 |
3.7.3 烯烃的影响 |
3.7.4 芳烃的影响 |
3.8 小结 |
第四章 非晶态NiP/Hβ的结构及催化C_5/C_6 烷烃异构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制备方法对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2.1 非晶态NiP/Hβ的制备 |
4.2.2 NiP活性组分及非晶态NiP/Hβ催化剂的表征 |
4.2.3 不同制备方法对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制备条件对非晶态NiP/Hβ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3.1 NiP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2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3 焙烧时间及气氛的影响 |
4.4 非晶态NiP/Hβ催化剂的改性 |
4.4.1 稀土金属改性 |
4.4.2 载体硫酸化处理 |
4.4.3 催化剂预硫化处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非晶态NiP/Hβ催化C_5/C_6 烷烃异构化反应条件及其它影响因素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
5.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2.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5.2.3 氢油物质量的比的影响 |
5.2.4 质量空速的影响 |
5.2.5 在线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
5.3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正戊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
5.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5.3.3 氢油物质量的比的影响 |
5.3.4 质量空速的影响 |
5.3.5 在线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
5.4 催化剂对不同体积比C_5/C_6 混合原料的催化性能 |
5.4.1 C_5/C_6 体积比为2:1 的混合原料 |
5.4.2 C_5/C_6 体积比为1:2 的混合原料 |
5.5 其它物质对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5.1 硫化物的影响 |
5.5.2 水的影响 |
5.5.3 烯烃的影响 |
5.5.4 苯的影响 |
5.5.5 苯胺的影响 |
5.6 与其它催化剂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
5.6.1 其它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5.6.2 催化剂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
5.7 小结 |
第六章 非晶态NiP/Hβ催化剂的稳定性及催化异构化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稳定性的考察 |
6.3 长周期测试前后催化剂结构的对比 |
6.4 非晶态NiP活性组分热重及TPR-MS分析 |
6.5 空气气氛下NiP/Hβ催化剂焙烧稳定性的考察 |
6.6 非晶态NiP/Hβ催化剂催化烷烃异构化机理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四元非晶合金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晶态合金简介 |
1.2 非晶态合金的主要特点 |
1.3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1.3.1 金属液体骤冷法 |
1.3.2 化学还原法 |
1.4 一维管状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展现状 |
1.4.1 一维管状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展史 |
1.4.2 一维管状纳米结构材料的催化应用 |
1.5 非晶态合金一维管状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展 |
1.5.1 溶致液晶模板法的合成机理 |
1.5.2 非晶态合金纳米管的结构与催化性能 |
1.5.5 非晶态合金纳米管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选题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非晶合金Ni-Co-P-B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装置与表征方法 |
2.2.3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液晶前体的小角X射线衍射 |
2.3.2 广角X-Ray衍射(XRD) |
2.3.3 形貌表征 |
2.3.4 ICP和EDX化学分析 |
2.3.5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 |
2.3.6 XPS表征 |
2.3.7 催化性能研究 |
2.3.8 纳米管的稳定性 |
2.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非晶合金Ni-Fe-P-B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液晶前体的小角XRD |
3.3.2 粉末X-Ray衍射(XRD) |
3.3.3 形貌分析 |
3.3.4 ICP化学分析 |
3.3.5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 |
3.3.6 XPS表征 |
3.3.7 苯酚催化加氢反应 |
3.3.8 纳米管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8)糠醛和马来酸酐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选择性加氢研究的意义 |
1.1.2 选择性加氢产物的生产与应用 |
1.2 共轭的 C=C,C=O 键选择性加氢研究现状 |
1.2.1 共轭的 C=C,C=O 键选择性加氢催化作用机理 |
1.2.2 共轭的 C=C,C=O 键加氢选择性催化剂影响因素 |
1.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催化剂的制备及处理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1 氮气吸附比表面分析(BET) |
2.3.2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3 元素分析(ICP) |
2.3.4 程序升温氢还原(H_(2-)TPR) |
2.3.5 程序升温脱氢(H_(2-)TPD) |
2.3.6 N_2O 吸附表征 |
2.3.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8 色谱-质谱连用分析(GC-MS) |
2.3.9 透射电镜(TEM) |
2.3.10 X-光电子能谱(XPS) |
2.4 反应评价 |
2.4.1 间歇式釜式反应评价 |
2.4.2 固定床连续式反应评价 |
2.5 分析方法 |
第3章 铜基催化剂上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催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1.1 糠醛加氢制备糠醇研究背景 |
3.1.2 糠醛加氢制备糠醇研究概况 |
3.1.3 文献总结与研究计划 |
3.2 实验部分 |
3.2.1 燃烧法制备的 Cu-MgO 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2.2 燃烧法制备的 Cu-Mg-Zr-O 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超细 NIB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1.1 非晶态合金研究现状 |
4.1.2 文献总结与研究计划 |
4.2 超细非晶态合金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4.2.1 催化剂的制备及反应评价 |
4.2.2 催化剂的表征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超细 NiB 非晶态合金的合成过程探讨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非贵金属催化剂上马来酸酐选择性加氢制备丁二酸酐催化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概况 |
5.1.3 文献总结与研究计划 |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2.1 活性金属的选择 |
5.2.2 载体的影响 |
5.2.3 Ni/SiO_2上马来酸酐加氢反应的研究 |
5.2.4 Ni/TiO_2催化剂上马来酸酐加氢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负载型非晶态Ni-B及Ni-Mo-B合金催化噻吩加氢脱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催化剂活性组分 |
1.2.2 催化剂载体 |
1.3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
1.3.1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简介 |
1.3.2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1.3.3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加氢反应的应用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概述 |
1.4.2 壳聚糖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5 铌化合物 |
1.5.1 铌化合物概述 |
1.5.2 铌化合物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
2.1 主要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载体的制备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热稳定性测试 |
2.4.3 样品组成的分析 |
2.4.4 比表面的测定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2.4.6 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 |
2.4.7 粒子大小和形貌测试 |
2.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三章 Mo改性Ni-B/薄水铝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的研究 |
3.1 Mo对Ni-B/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 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3.3 Mo对Ni-B/Al_2O_3热稳定性的影响 |
3.4 Mo对Ni-B/Al_2O_3还原性能的影响 |
3.5 Mo对Ni-B/Al_2O_3吸附性能的影响 |
3.6 Mo含量对Ni-B/Al_2O_3表面酸性的影响 |
3.7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Ni负载量及组成 |
3.8 催化剂表面元素电子状态分析 |
3.9 Mo的添加对Ni-B/Al_2O_3催化剂形貌的影响 |
3.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壳聚糖表面修饰薄水铝石负载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噻吩加氢脱硫及Mo改性的研究 |
4.1 壳聚糖表面修饰薄水铝石载体的性能表征 |
4.1.1 催化剂的晶体结构(XRD)分析 |
4.1.2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 壳聚糖表面修饰及Mo改性对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 壳聚糖表面修饰及Mo改性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 |
4.4 壳聚糖表面修饰及Mo改性对催化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
4.5 催化剂中Ni的负载量及组成分析 |
4.6 壳聚糖的表面修饰及Mo的改性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b_2O_5-γ-Al_2O_3负载的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及Mo改性的研究 |
5.1 不同Nb_2O_5含量对Ni-B/Nb-Al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5.2 不同Nb_2O_5含量的载体Nb-Al比表面积 |
5.3 不同Nb_2O_5含量的催化剂表面酸性的研究 |
5.3.1 NH_3吸附红外谱图表征 |
5.3.2 NH_3-TPD表征 |
5.4 Mo对Ni-B/30%Nb-Al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5.4.1 Mo含量对Ni-B/30%Nb-Al催化性能的影响 |
5.4.2 Mo含量对Ni-B/30%Nb-Al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影响 |
5.4.3 Mo含量对Ni-B/30%Nb-Al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 |
5.4.4 Mo含量对Ni-B/30%Nb-Al催化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
5.4.5 Mo含量对Ni-B/30%Nb-Al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介孔材料概述 |
1.2 介孔材料的合成 |
1.2.1 合成方法 |
1.2.2 合成机理 |
1.2.3 介观结构及孔径调变 |
1.3 介孔材料的分类 |
1.3.1 硅基材料 |
1.3.2 非硅基材料 |
1.4 介孔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4.1 硅基催化材料 |
1.4.2 非硅基催化材料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常用表征方法 |
2.1 试剂和药品 |
2.2 样品的表征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其在丙烷氧化脱氢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合成 |
3.2.2 催化活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 |
3.3.2 含钒介孔氧化铝催化剂的表征 |
3.3.3 介孔氧化铝负载钒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性能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三维螺旋结构介孔Pd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芳香酮不对称加氢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合成 |
4.2.2 催化活性测试 |
4.2.3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的表征 |
4.3.2 二氧化硅硬模板对三维螺旋结构介孔Pd的结构的影响 |
4.3.3 KIT-6反相复制的介孔Pd催化剂的表征 |
4.3.4 介孔Pd催化剂上苯乙酮不对称加氢性能 |
4.3.5 芳环取代苯乙酮不对称加氢 |
4.3.6 反应机理研究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介孔Pd纳米线阵列的合成及其在甲酸电氧化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合成 |
5.2.2 电催化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的表征 |
5.3.2 介孔Pd纳米线阵列的合成 |
5.3.3 介孔Pd纳米线阵列上的甲酸电氧化性能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介孔Ni-P非晶态合金纳米球的合成及其在硝基苯加氢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合成 |
6.2.2 催化活性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介孔Ni-P非晶态合金的合成 |
6.3.2 介孔Ni-P非晶态合金的表征 |
6.3.3 介孔Ni-P非晶态合金上硝基苯加氢制苯胺性能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高比表面NiP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脱合金化法制备Ru(Fe,Co)系纳米多孔合金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杨亚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Co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性能的研究[D]. 陈悦蓉. 扬州大学, 2020(04)
- [3]硼掺杂NiPB/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的性能研究[D]. 杨令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化学镀法制备Ni系催化剂及催化松香加氢研究[D]. 宋爽爽.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1)
- [5]Ni-B/rGO催化剂的制备及松香加氢反应研究[D]. 申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C5/C6烷烃异构化非晶态镍基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陈金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四元非晶合金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郭晓娟. 南京大学, 2017(01)
- [8]糠醛和马来酸酐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D]. 霍维涛. 吉林大学, 2013(08)
- [9]负载型非晶态Ni-B及Ni-Mo-B合金催化噻吩加氢脱硫的研究[D]. 亓雪. 南昌大学, 2012(01)
- [10]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 汪玉.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