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时间与诗体关系探析

中国古代诗歌时间与诗体关系探析

一、中国古代诗话对时代与诗歌风格关系的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宋雪伟[2](2021)在《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文中提出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诗作十四首,界定上有争议之作六首。除此之外,在李商隐诗集中存在大量的与无题诗风格相类似的首句命题式“准无题诗”以及抽象类题目的“准无题诗”共计二十余首。无题诗是一种在题目上不表现内容,不显示功用,在内容上多以描写女子恋情或男女相思为诗面意义,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思或无悔追求的执着精神为抽象意义,在艺术上善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含蓄抽象情绪、抽象意义的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风格特征的定型也非单一因素所致。传统的考评、笺注在诗面意义的解读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因为本事不可考,任何企图将李商隐无题诗做“实化”解读的做法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必须重新寻求一种思路,那便是对其抽象性的探讨。此外,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李商隐无题诗提出的很多全新的解读,很多也没有逃出将诗歌意义“实化”的思维误区。虽然古今笺注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有阐释,但很多细节解读依旧存在较大分歧。通过文本细读、典故细节的梳理,不难发现无题诗中依旧存在诸多值得去研究乃至进一步确认细节意义的地方,例如“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里,燕和鸾的典故都暗含了鸟雀企图成双等细节都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获得。李商隐的无题诗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抽象性。抽象性贯穿无题诗的始终。首先,无题诗的题目便是抽象的,其题目不表示内容,不指明功用。其次,无题诗的内容充斥着一种抽象情绪,这种抽象情绪可以概括为“对美好事物的发现或追求——认定自己有资格追求美好事物——追求过程中因受阻而失落——追求失败后的愤愤不平以及绝望而难以排遣的凄楚情绪——受阻后继续执着无悔的追求”这样一条潜在的线索。虽然落实在具体的诗作当中,每一首无题诗所投射的情感线索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李商隐的无题诗所传达的抽象情绪都在这样一条线索中有所印证。再次,李商隐的无题诗惯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艺术手段表达抽象的情感线索,这些抽象的艺术手段造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在声音方面,它们巧妙地运用了文字用韵、节奏等方面的抽象表达效果,形成了声情并茂的抽象情绪的传达;在色彩方面,它们注重色彩的基本特性与通感效果,注重色彩的组合与搭配作用,使得色彩与抽象情绪的传达得到巧妙的配合;在结构方面,李商隐无题诗的诸多构成因素貌似支离破碎实则紧密相连,各因素组合作用形成了诸多意义完整而层次多样的“格式塔”,整体意义大于各部分意义组合的手法拓宽了抽象情绪的表达境界;在意义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阻隔”情节,这种“阻隔”同时也是李商隐无题诗所展现出的抽象情绪链条中起到转折性作用的关键一步,这种“阻隔”情节有时候也会生成抒情主体的离别之苦,促成抒情主体的偷窥行为,乃至成为生成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以及执着无悔追求的根源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究其根源,也是自始至终贯穿李商隐无题诗的抽象情绪所致。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历程是中国古典文学阐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生与发展与中国文学与社会的客观情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无题诗的抽象情绪特征是其能够穿越古今获得跨时空读者共鸣的本质条件。

王杨[3](2020)在《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罗末丽初是韩国历史上向中国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韩国汉诗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进入到真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崔致远、崔承佑、崔匡裕、朴仁范为首的留唐新生代诗人为中心,开放性文化意识为主导,积极汲取中国文学的精华,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末丽初的诗人们饱受中国文化滋养和熏陶的同时,以异国留学的宝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们汉诗创作题材,拓宽了汉诗创作空间和视野,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直到1170年武臣政变为止,都是由他们或他们的后裔来主宰诗坛。罗末丽初汉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诗体、格式、格律、形态、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常相近或相似的特点,呈现出新的社会趋向和审美追求。罗末丽初汉诗成了韩国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梳理,可以发现与新罗末期以前的汉诗相比,罗末丽初汉诗整体上,无论是诗歌体裁、艺术水平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了质的飞跃,韩国汉诗方能算得上进入了真正的发展轨道。曾经以贵族为中心零星的汉诗创作,也被以崔致远、崔承佑等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汉诗作家层所代替。而且不难发现他们几乎具有共同的诗风,从新罗末期的汉诗鼻祖崔致远到高丽初期的郑知常都久沐唐风,诗风虽都以晚唐风为主,又不乏带有六朝锦色的初唐风、清丽豪逸的盛唐风,这种文风一直持续到了金富轼,他的汉诗逐渐背离美在情辞以韵取胜的唐诗风,而是走向美在气骨以意胜的宋诗风,这种唐宋融合的诗风也预示着韩国汉诗结束了一个“亲唐”时代,又开启了一个“慕苏黄”时代。因此,笔者将罗末丽初汉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联,进而阐明其价值和意义。基于整体观,本文将焦点锁定在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上,从具有代表性的崔致远、崔匡裕等十余位诗人的汉诗作品文本出发,综合运用社会文化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源泉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以及接受美学等研究方法,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微观角度切入,在作品中寻求作家心知、理性与风格的发展趋势,去寻找思想的、感情的和艺术等种种不同的丝缕,进而阐明罗末丽初汉诗是如何接受并汲取中国文学精华,以自己的新感情和新经验,赋予新的汉诗文学形式和艺术生命,藉以发现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各时期的文学的各种关联,确定其在韩国汉诗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从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汉诗的思想意识与儒佛道的关系、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梳理与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主要对罗末丽初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流入以及罗末丽初汉诗的发展概况与动因进行了分析。罗末丽初时期中韩关系在古代东北亚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经历了冷淡、缓和之后,又逐渐恢复了频繁的交流。随着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罗末丽初时期的统治者们不断地效仿唐朝,并实行科举制度和汉文教育等外在原因和罗末丽初社会出现的强化王权、骨品制等内在因素皆推动和刺激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们崛起,为韩国汉诗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汉诗的发展。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罗末丽初的诗人们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执着,又有道家退则独善其身的洒脱,更有佛家逃世的圆融。在儒家“忠孝”、“信”、“勇”的思想熏陶下,在开放性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驱赶下,诗人们汲取儒家积极入仕、济世安民的精神,汉诗作品中流露出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愿与残酷的现实激烈的碰撞过程中,激发了诗人们的人格独立意识,在汉诗作品中表现出高蹈遗世的人文情怀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在渐悟佛道之后,诗人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朝着生命意识高度升华的方向发展,汉诗作品中又呈现出回归清净无染的禅心和空灵幽静的超然心境。第四章以罗末丽初汉诗中所出现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为切入点,从微观领域考察汉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具体考证汉诗中出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中国历史人物,还有各种典故以及诗歌中引用的中国作家的诗句、辞藻等,甚至具体到从某一个作品的某一个句子、某个词汇的来源中来寻找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和中国文化因子,从而解读它在整体汉诗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多个侧面揭示罗末丽初汉诗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多层次关系。第五章聚焦在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的关联上,以审美意象、意境美学、艺术特征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罗末丽初汉诗对唐代诗学的接受与借鉴。探讨其汉诗与初唐诗风、盛唐之音、晚唐诗风间的相关因素;从意境之美、意象之美、辞藻之美出发,揭示罗末丽初汉诗脱胎于唐诗的关系;从统摄和综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罗末丽初的诗人们受唐代诗学、社会氛围熏陶后的思想理念与创作风格,从而挖掘他们新的审美需求,使汉诗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貌。本文作为罗末丽初汉诗的首次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研究,在对罗末丽初时期整体性的研究非常稀少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性意义。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整体研究,为确定其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做一些基础性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更好的整理韩国汉文学发展史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中韩两国文学交流提供历史养料。

郭峰[4](2020)在《论施补华的唐诗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晚清时期的唐诗论者,施补华从唐诗源流发展、唐诗诗体风格、唐诗审美鉴赏以及杜诗观等角度对唐诗进行批评,在宗宋成风的诗学环境下独树一帜。这篇文章即以施补华的诗学着作为基本文献,对其唐诗学思想展开研究。施补华诗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清代诗坛背景,尤其是主流诗学思潮的影响。实际上,施补华正是选择“格调”“神韵”“性情”等说来对唐诗进行观照,但他并不是简单机械地罗列,而是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在融会贯通中完成对唐诗的解读。另一方面,也与他的诗学经历和师友间的潜移默化有关。首先表现在其通透、包容的源流发展观。施氏认为诗歌风向的转变,必定有数百年的积累在先,所以十分关注前代诗歌为唐诗发展积累下的良好基础。上溯至诗骚及汉魏六朝诗歌,从诗歌史的层面阐释了诗人、诗体与风格之间的传承、衍变与创新。其次施补华运用摘句、对比以及引用等多种方式,分别从律诗、古诗和绝句等诗体的角度切入,提出他在唐诗鉴赏方面的审美观点。从其呈现融合趋势的诗学观念中,可以看出施氏开阔的诗学视野和独到的诗学见解。最后施氏尊唐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崇杜。因着相似的经历,施补华对杜甫有身世上的亲近感,对杜甫的人品与诗歌评价极高。不仅自身创作诗法杜甫,且在论诗过程中常以杜诗为典范,从作诗章法等角度为初学者提供切实的指导。但施补华并非盲目尊崇,对于杜诗中“小巧”“粗俗”等问题,也明确指出以提醒后来学诗者。施补华站在一个时代变幻的临界点上,对过往诗学历史进行整合与深化,体现出一定的集成性,同时在他的点评中,对于唐人唐诗的选择和一些诗学范畴的解读,已经十分接近我们现代人对诗学的看法,也可见出一定的现代性。不过,施补华的观念中仍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文人的一些诗教观念,这与他所处的社会有关,也与他保守的个性有关。施氏唐诗观中所体现出来的通达,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晚清时期诗学的重组与融合。

王廷法[5](2020)在《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文中提出聚云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着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释性统《续灯正统》载其生平事迹。吹万禅师一生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游方多处,于潇湘湖东禅院、巴台禅院、宝峰山云来禅院、兴龙禅寺、忠州聚云禅院等处开堂说法,开创了聚云禅派,中兴明末巴蜀佛教。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与其游方经历密不可分,形成了主要以“潇湘湖东禅院——平都地藏院——金陵之行——破山禅系——聚云禅系”为线索的几个交游中心。吹万禅师不同时期的游方、住持经历,见证其弘扬禅法的起伏,最终成为明季巴蜀一代宗师。吹万的方内之交多为抗清忠义之士,与忠州世家大族高、田二氏及马千乘、马祥麟、秦良玉等忠义之士互有往来。吹万广真身处明末动乱之际,援儒入释,保有忠义菩提的救世情怀,受到诸多忠义之士的钦仰。吹万禅师的禅学思想会通三教,思想来源广博,现存着作《一贯别传》保存了吹万禅师的主要禅学思想,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道教典籍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多种佛经予以禅学解读,遵循三教“一贯传心”之旨,以一“心”会通三教,将儒家仁者心德、玄宗无为之道与释家空性相论,以三教合一的圆融之道宣畅居士佛教。吹万广真继承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参悟之道,倡导“外净内禅”,在禅宗内部则倡“五宗兼备”,认为参禅一法贵在真参实悟,宣畅寻常日用的平常心之禅道。吹万广真传世着作除了保留吹万禅师上堂说法的语录之外,涉及诗、词、歌、赋、记、引、序、传及小说等多种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吹万诗歌不但具有禅意、禅趣、禅理,亦与明末时局相关,体现了隐逸与忠义的双重主题,并体现了明代“真情”“真诗”的诗歌风貌。吹万禅师所撰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是禅林小说的突出代表,不但蕴含深刻的禅理,启悟学人证禅,同时汲取明代小说的创作元素,以“奇”“幻”的叙事机制宣畅禅旨,是禅林小说的成熟之作,并在后世禅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吹万广真的文学思想承其“真参实悟”的参禅之法,认为“诗家法即禅家法”,并结合明末禅林现状,持动态的诗学观念,融合明代谢榛“兴、趣、意、理”的四格说,提出诗歌应具“大丈夫相”,表现出亦儒亦释的双重性,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平衡,体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忠义菩提心。

金潺[6](2020)在《张蠙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张蠙,晚唐诗人,是“咸通十哲”“九华四俊”中的一员。《全唐诗》中收录其诗歌102首;五代何光远《鉴诫录》中存一首,后补入《全唐诗补编》;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存一首,后陈尚君先生将其补入《全唐诗续拾》,共存诗104首。本文根据现有记载,以张蠙诗歌内容为主体,对张蠙的籍贯争议进行详细考证,同时梳理了他的人生履迹,对诗歌收录情况也进行了辨析。张蠙一生漫游干谒,遍览祖国山水,旅途经历成为张诗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赠答送别诗、行旅诗、咏物咏怀诗三类。在艺术特色方面,张蠙既受到贾姚诗派的影响,又有对大历诗风、元白诗派的学习,呈现出多样的风貌。诗歌语言形成了清苦平易、善于锤炼、惯用修辞的特点,总体上展现出平易流畅、精妙琢磨的特征。多种意境的构成与张蠙选择不同类型的意象有关,诗人善于选取清新意象,使用清淡色彩,营造清远淡雅的意境;同时又会特别关注“深山”与“黑夜”两种环境,构造幽僻苦寒的诗境;而且,还会选取各类边塞意象,塑造壮阔萧瑟的意境。张蠙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既展现了群体风格,又保有个人特点,在当时及后世都获有一定的名气,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连接晚唐与宋初诗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过渡作用。

吴永萍[7](2019)在《清代女性诗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闺秀诗话”大量涌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清代女性创作的诗话。清代女性所作诗话的价值迥异于男性创作的“闺秀诗话”,是清代诗话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多方查考,目前见藏的清代女性诗话约十五种,分别为熊琏《澹仙诗话》,王琼《爱兰名媛诗话》,王乃德《竹净轩诗话》,王乃容《浣桐阁诗话》,沈善宝《名媛诗话》,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陈芸、陈荭《小黛轩论诗诗》,张倩《名媛诗话》,汪端《自然好学斋诗话》,王兰修、辛丝《国朝诗品题词》,萧道管《然脂新话》,杨全荫《绾春楼诗话》,雪平《红梅花馆诗话》,苏慕亚《妇人诗话》,胡旡闷《凝香楼奁艳丛话》等。在以上见藏的十五种诗话中,后八种诗话目前学界鲜少论及,仅见于《清诗话考略》《清诗话考》等诗话目录着作。这些诗话或列于见存书目,尚无人问津;或列入待访书目,较难查考。这些最新查考、获得的清代女性诗话着述,对于女性诗话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文学、文献价值。本文以见藏的十五种清代女性诗话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十五种见藏清代女性诗话作者的生平、着述,论析诗话的版本和体例特点。第二章,从诗话作者的主观表述、诗话资料的搜辑方式和诗话中诗人事略的撰写等方面,探讨清代女性诗话的存史意识与价值。第三章,梳理清代女性诗话呈现的诗人地域分布与文学交游特征。第四章,梳理清代女性诗话呈现出的文学女性社会阶层、知识结构、婚姻理想、闺塾师现象等问题,阐发清代女性诗话文献在文学史研究中的价值。第五章,论析清代女性诗话中呈现出的文学女性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清代女性“清”“真”“秀”“婉”的风格取向及“闺阁别调”,以期展现清代女性诗话的理论特征。第六章,比较清代女性诗话与男性闺秀诗话的差异,以《澹仙诗话》《国朝诗品》等为例,分析女性诗话对清代诗歌理论批评的皈依与补充,以及对男性诗文活动的存录与评述,在异同比较中进一步探究清代女性诗话的理论价值。通过以上六章的研究,本文认为清代女性诗话存录的诗人诗作与诗事,较客观地反映了文学女性的生活状况,具有史学和文学的价值。清代女性诗话对女性生命价值和女性诗歌的审美特征,在理论上有自觉的思考和体认,是清代男性诗歌批评理论的有益补充。

王小溪[8](2019)在《明代诗歌发展观研究》文中提出明代是中国诗学史上的繁荣期。明代诗学流派众多,流派间的争鸣非常激烈。在一系列的论争中,不同流派的诗论家不断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诗学主张和诗学观点,从而推动明代诗学不断深化和发展。较之以往各代,明代诗学的理论化、系统化程度都有明显提升。各诗学流派的论争是诗论家在反思诗歌发展的困境后针对诗歌创作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指导性理论,其目标共同指向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明代诗论家较之以往的诗论家更加自觉地关注诗歌发展,并对诗歌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反思、分析与探讨。绪论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本选题的主要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本文采用“理解之同情”、文本细读和现代阐释等方法研究明代诗论家对于诗歌发展的看法。受到诗学流派研究思维模式的影响,当前学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明代诗论家自觉的调和意识和辩证的思维模式,亦因过度强调各流派诗学主张的差异而忽视了各流派诗学观点的共性。本文通过整合与比较不同诗学流派诗论家的具体观点,找出他们相同或相近的诗学主张。明代不同流派诗论家论争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打破诗歌发展的僵局或扭转诗歌发展的病态趋势。通过考据和比较“发展观”、“文学发展观”、“文学史观”、“诗歌发展观”等一系列概念可以确定,明代诗歌发展观是明代诗论家对诗歌发展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诗歌发展困境的自觉认知与反思、对诗歌发展历程和得失的判断与评价、对影响诗歌发展因素的分析以及对诗歌发展路径的探讨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内容。明代诗论家关注诗歌发展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推动诗歌的积极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明代主要诗论家的主要诗学文献,对明代的诗歌发展观进行系统的探讨。第一章对明代诗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明代诗学的基本风貌和明代诗歌发展观的基本演变历程进行了总结分析。明代前期承袭了宋元以来的理学传统,社会文化语境相对保守,文人缺乏个性与创新思想。“土木堡之变”导致统治者的权威被动摇,文人的主体精神开始复苏。明代中期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显示出发展和繁荣的景象。明代中晚期,思想解放的趋势已经相当显着,人们表现出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对个体情感的肯定。明末反思与批判的思潮日渐普遍,文人多以持中调和的态度对待思想文化。在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明代出现了诸多诗学流派。表面看,明代各诗学流派之间论争激烈、充满分歧,实际上,各流派间一些针锋相对的诗学主张往往是彼此之间的救弊补缺之举,他们的目的都是对诗学理论的不足进行批判,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建构有利于诗歌创作的指导性理论,推动诗歌创作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诗论家的诗歌发展观也存在区别。明代初期的诗论家主张通过恢复儒家诗教传统来推动诗歌发展;明代中期的诗论家则主张通过调和格调与性情来保障诗歌的积极发展;明代晚期诗论家有的认为诗人应以抒发真实情性的方式推动诗歌发展,有的则强调用兼收并蓄的调和思想指导诗歌的发展。第二章论述了明代诗论家对诗歌发展困境的认知与反思。一方面,诸多明代诗论家认识到,宋代以来诗学理论日益繁荣,但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并未取得理想的艺术成就,甚至呈现出消极的发展趋势。他们经过一系列探讨发现,诗学理论未能指导诗歌创作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尽管诗人了解诗法有助于其诗歌创作符合体制规范,但要使诗歌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离不开诗人素养的保障;第二,一些诗人对诗学理论认知片面,理解不准确,致使诗学理论未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第三,有的诗歌理论本身存在缺陷,不仅无益于诗歌创作,甚至会阻碍诗歌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很多明代诗论家反思和总结了诗歌创作方面的歧途,主要包括诗人因固守诗法而破坏诗歌圆融的整体性,导致诗歌流于艰涩;诗人为了追求名利、唱和应酬而刻意作诗,导致诗歌意蕴空洞;诗人过度摹拟前人而导致诗作缺乏情思与意趣,使诗歌发展陷入僵化;诗人创作的诗歌背离正统的体制规范等。明代诗论家普遍意识到诗歌创作方面的误区导致诗歌出现消极的发展。第三章研究了明代诗论家提出的影响诗歌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主要包括诗人素养、时代气运和诗歌理势三个方面。首先,诗人的才力、学识、造诣等会影响诗歌的发展。诗人的才力不仅会影响其学识在诗歌创作中的发挥,还会影响诗歌的工拙和气象风格。诗人的学识是其诗歌工致精妙的基础,既包括形式的精妙,亦包括意蕴的深远。诗歌创作中诗人情感的自然抒发也需要诗人渊博学识的保障。诗人学识不足可能会缺乏独立的审美判断力,导致其在诗学论争中机械盲从。诗人学识不足还可能导致诗歌发展背离正统,不利于传统诗歌体制、技法等的传承。诗人高超的造诣有助于其诗作风格多变、圆融自然,从而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诗人造诣不足则可能导致其诗作牵强生硬、缺乏新意。其次,时代气运是影响诗歌发展的重要因素。时代气运直接影响的是诗人的身心,进而影响到诗人的诗歌创作。尽管诗歌的盛衰受到时代盛衰的影响,但诗人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政策、不同时期大众的审美趣味等也都是影响诗歌发展的重要条件。诗人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和限制,往往难以意识到自己认知的片面和狭隘,因而被单一的审美标准所束缚。此外,诗歌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有时并不以诗人的意志为转移。第四章探讨了明代诗论家提出的诗歌发展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复古、新变和缘情三个方面。首先,明代复古派主要诗论家所倡导的“复古”绝非是一种机械的拟古行为,而是以复古的名义谋求诗歌的发展。明代诗论家普遍认为广博学习前人是自成一家的重要条件,他们主张以“拟议以成其变化”和“正定而后出”等思想调和诗歌创作中的学古和创新,试图在不背离诗道正统的基础上推动诗歌的发展。由于决定诗歌艺术境界高下的并非只有各体类诗歌的法度规范,还包括一些需要学诗者体味和领悟的抽象因素,所以明代诗论家对严羽的“妙悟”说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主要是对“妙悟”的内涵和对象进行了具体化阐释,用以指导诗歌创作,推动诗歌发展。其次,由于不少明代诗论家意识到社会兴衰、国家政策和大众审美趣味对诗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他们主张以顺时势而变的方式推动诗歌的发展,认为诗歌创作应尊重时代语境、顺应时代习尚。此外,明代不同诗学流派的诗论家普遍认为诗歌创作应基于灵感,避免无病呻吟和刻意雕琢。由于诗人的灵感是其触景生情后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诗歌创作需本于性情,以诗人真挚的主观情感为基础。在明代辨体批评的诗学语境中,尊重诗歌的“缘情”传统是维护诗歌体制正统规范的表现。然而,诗人情感的抒发若不加节制,则可能陷入背古师心的误区,导致诗歌的消极发展。因此,诗人情感的抒发应适度而有节制。明代诸多诗论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诗学中“发乎情而止乎礼义”的思想,倡导诗歌创作的情理和谐。第五章对明代诗论家以调协思维与精工意识规约诗歌发展的思路进行了论述。明代诗论家普遍认识到诗歌的自然之美并非朴素的自然,而是需要以诗法规范、诗人素养等条件为支撑的精工的自然。所以,诸多明代诗论家从诗歌的法度、意蕴、创作技巧等角度对如何推动和保障诗歌的健康发展展开了探讨。一方面,在明代辨体批评的语境中,诗论家们普遍认为诗歌创作必须遵守基本的诗法规则,以避免诗歌发展背离正统的体制规范;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诗歌的意蕴应含蓄深远,由于诗歌是诗人志意和情感的文字表达,如果诗人心中没有情思意绪,只是为了特定的主题而使用诗歌的形式刻意创撰,其诗作即使工巧有余也难免空洞无物。基于这样的认知,明代诗论家主张诗人凭借造诣实现诗歌的精工,使诗作既合乎诗法规则又具有自然之美。这种精工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以精工去除拟古之弊,即诗人将自己的学识积累在诗歌创作中以“融”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使诗作自然天成;以精工消弭雕琢之痕,即诗人凭借诗歌创作方面高超的造诣,对诗歌进行反复琢磨和锤炼,消除刻意精炼的痕迹;以精妙运思布局谋篇,即诗人精神层面的严密构思。明代诗论家将精工等与刻意雕琢清晰地区别开,认为精工与诗歌的自然之美成正相关,肯定了诗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取的指导性建议。第六章分析了明代诗歌发展观的历史意义、当代启示和局限。较之以往的诗论家,明代诗论家对诗歌发展的关注具有比较明显和普遍的自觉性,他们自觉地反思诗歌发展的困境、分析诗歌发展的条件、探索诗歌发展的路径,而且提出了更加具体可行的推动诗歌发展的方法和思路。尽管清代诗论家多诟病明代诗人和诗论家的拟古习气,但清代诗学中关于诗歌发展的诸多观点都是对明代诗歌发展观的继承和完善。从当代启示的角度而言,一方面,诗人在诗歌创作时不能忽视诗歌的意蕴,应通过精工谋篇使诗歌既有深远的意蕴,亦不失自然之美;另一方面,诗人需提升自身学养,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诗歌创作,使诗歌作品具有艺术价值。当然,明代诗歌发展观亦有局限性,首先,明代诗论家关于诗歌发展的看法中存在一些绝对化、片面化和逻辑混乱的不合理观点;其次,明代诗论家在流派论争中难免有为争论而争论的矫枉过正之言,可能会阻碍诗歌发展;再次,明代诗学的系统化、理论化程度很有限,导致明代诗歌发展观的系统化、理论化程度有限。

张啸[9](2019)在《竟陵派小品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崛起于明代晚期的竟陵派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文艺批评观而名噪一时,对明末清初的文坛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竟陵派的小品文创作是晚明小品文创作以及中国古代小品文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思想、作品题材以及审美追求等方面,竟陵派的小品文创作均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品文创作实践中,竟陵派在继承古人创作精神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学作品对于创作主体真性情的表达,在拟古与求变中走出一条独抒性灵的回归文学创作本真的道路。就作品题材而言,竟陵派小品文的创作题材既是对晚明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与描摹,更是作者个性化的体味与思考。这种独特的感悟蕴含了自己的“真情”,达成了“灵”与“厚”的共鸣,也是晚明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悄然发生变化的一种表征。竟陵派以自身独特的“幽深孤峭”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审美范式,并且将之贯彻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这种推崇个性的解放和性灵的抒发,重视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感性的审美倾向的创作实践,无疑极大地拓宽了竟陵派小品文的写作空间。在文学创作观念以及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方面,竟陵派小品文均体现出难得的创新意识。这与晚明特殊的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思潮以及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竟陵派小品文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中呈现出文学的革新性和进步性。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竟陵派小品文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对后世的小品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莉[10](2019)在《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昆体因宋初杨亿等人参与唱酬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其在宋代风行四十余年后逐渐淡出诗坛,在元明以后关注者愈少。到近、现代时期,中国社会由于政治因素受西方影响较多,其传统的文学观也慢慢西化,最后形成文学的古典性与现代化齐头并行的态势,而这一时期世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显示出芜杂繁复的特征。近代西昆派是研究近代时期西昆体接受的重点,张鸿、汪荣宝等人以光复虞山诗学为目标,在京为官时效仿杨刘等人组织唱酬的文学娱乐形式,结集《西砖酬唱集》来发扬西昆诗学,通过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的努力,企图实现追慕义山风采而上溯杜甫诗境的诗美理想,由此他们在集义山诗、西昆诗、效昆体诗等方面多有实践。但由于时代环境与政治诉求的差异,近代西昆派对西昆诗学的本质有所扬弃,通过剥离北宋西昆体过度模拟诗歌形式而缺乏情感厚度的缺陷,注重在诗歌表达上抒发国家命运、民族情绪以及个人生命的多层次隐情,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西昆之失,赋予其新的诗歌生命力。除近代西昆派外,并行于晚清的同光体也有陈衍、沈增植等人从宋代诗学史的角度上梳理西昆发展脉络;唐宋调和派的樊增祥仰慕西昆风采,有较多效西昆体作品留世,其诗论也有准确观测到西昆体与江西派的诗学联系,进一步批评“学黄陈者即屏西昆”的狭隘诗学理念,另外易顺鼎则肯定西昆体的盛世文学特征,同时继承杨刘等人的诗学传统,为诗尚典炼藻,其作品呈现出浓烈的西昆风尚;诗界革命派金天羽则从文化革新的角度出发提倡文学的差异性,反对将西昆体这样具有古典文化传统的诗歌进行剥藻鞮译;其他不入宗派的郑献甫、刘熙载、俞樾、胡念修、朱庭珍等人对西昆体的诗学定位、兴盛与衰落成因、辞藻典故的运用、对义山诗过度模拟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考虑与探究,讨论具体又细碎。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褒贬声皆有,较前代来说其讨论范围无甚拓宽。这一时期对西昆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李景康、余邵宋、黄侃等人对西昆体的总体风格、时代意义、诗学史定位、典故丽藻、雕琢炼意等方面呈现出宽容包宥的文化态度。同样,对西昆体的批判则主要集中在赵元成、黄节、钱振煌等人认为其用典深博、辞藻浮艳、模拟义山过度而无气格、西昆诗风传播不广等方面。此外,姚鹓雏站在唐宋诗的文化观上关注到西昆体诗风的渊源流变以及欧梅对西昆诗风的革新等举措;杨钟羲的《雪桥诗话》对清代关注西昆体的诸人也有些许提及和阐述,海纳川、丁仪等人在“李商隐体”、“三十六体”以及“西昆三十六体”等混淆含义中正确发掘了“西昆体”的定义。西昆体诗歌的代表诗集《西昆酬唱集》自产生后在宋初引起极大反响之后逐渐归于沉寂,在元明近乎不传,直至清初冯班、冯武等人致力于诗集的收集与整理才渐渐改变《西昆酬唱集》不进学者视野的现状。此后受清人的影响,《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流传范围较广,伍崇曜、叶德辉以及傅增湘多位刻书家在编撰丛书时将《西昆酬唱集》纳入接受范围,从而迎来《西昆酬唱集》接受的高潮时期;社会上也先后出现了郑再时先生的《西昆酬唱集笺注》以及王仲荦先生的《西昆酬唱集注》等,这对后代学者正确定位西昆体与《西昆酬唱集》的文学价值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中国古代诗话对时代与诗歌风格关系的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诗话对时代与诗歌风格关系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现状
        一、中国古代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二、二十世纪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三、新世纪以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四、海外学者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第二节 以往对李商隐无题诗阐释的主要问题
        一、充满缺陷的“寄托说”阐释
        二、因阻距性而亟需准确解读
        三、深入研究李商隐无题诗的可能性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观点上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构及结论
        一、以双重抽象性界定无题诗及准无题诗
        二、以抽象类情绪线索解读无题诗的主旨
        三、李商隐无题诗具备四大抽象艺术特征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
    第一节 首句命题诗、准无题诗及无题诗
        一、裸题诗与首句命题诗
        (一)早期诗歌的流传与题目的功用
        (二)从“裸题诗”到“首句命题诗”
        二、抽象类题目诗作
        (一)古代制题方式的发展
        (二)抽象类型题目的形成
        三、“首句命题诗”与无题诗
        (一)“首句命题诗”与便稽检的题目功能
        (二)李商隐的“首句命题诗”及其无题诗
    第二节 无题诗的界定与准无题诗的争论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范围
        (一)现存古籍中李商隐无题诗的文本情况
        (二)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及六种类型划分
        二、李商隐“准无题诗”的争论
        (一)“准无题诗”界定的分歧
        (二)《锦瑟》的无题属性问题
    第三节 “无题”中的“阙题”之作
        一、“万里风波一叶舟”评析
        (一)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的基本性质
        (二)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与无题有别
        二、“幽人不倦赏”评析
        (一)五律“幽人不倦赏”的基本性质
        (二)五律“幽人不倦赏”与无题有别
    第四节 “无题”中的“误合”之作
        一、“无题”与“蝶”
        (一)《蝶》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二)《蝶》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二、“无题”与“留赠畏之”
        (一)《留赠畏之》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二)《留赠畏之》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第五节 首句命题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一、首句命题式诗作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一)首句命题诗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二)诗句中间词汇命题的诗作不可归为“无题”一类
        二、首句命题诗与准无题诗间的分流
        (一)首句命题诗中可以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二)首句命题诗中不可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第六节 抽象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一、抽象题目及其与首句命题诗间的关系
        (一)全抽象类题目与半抽象类题目
        (二)抽象题目与首句命题诗之间的关系
        二、抽象题目诗作如何归为准无题诗
        (一)抽象内容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二)抽象功用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第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
    第一节 无题诗的形成条件
        一、家道中落与诗风的形成
        (一)自谓尊贵的家族和凄楚的童年
        (二)反衬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与现实
        二、诗歌中折射的早逝阴影
        (一)“早逝”引导的文学伤感细腻的风格
        (二)“早逝”对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三、因仕途坎坷诱发的悲情
        (一)“悲”是文学中的一大母题
        (二)缺失性经验与李商隐诗中之“悲”
    第二节 无题诗的创作追求
        一、虚化朦胧之美的追求
        (一)中国文学中的“隐秀”理论
        (二)无题诗的虚化朦胧特质
        二、非功利性的心灵书写
        (一)诗性与诗人纯粹的心灵
        (二)李商隐与非功利“诗性”
        三、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一)李商隐思想中饱含道教元素
        (二)“内丹”法与诗歌对心灵的刻画
        (三)对女冠的单相思及对诗作的影响
        (四)道教思维并非无题诗风格形成的唯一助力
    第三节 无题诗与通俗文学风尚
        一、李商隐与通俗文学风尚
        (一)李商隐的通俗文学观及相关创作
        (二)李商隐文学观念中的尚真与任情
        二、从载道到刻画生活细节
        (一)从咏叹“性灵”到深入内心
        (二)晚唐初期社会风尚的推进
    第四节 李商隐无题诗形成的意义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一)诗“无题”为描绘真性情提供便利
        (二)诗“无题”可能并且需要有其发展
        二、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一)诗“无题”与格律限定之间的中和作用
        (二)诗“无题”与以音乐形式传唱关系密切
        (三)诗“无题”是对儒家诗教的反扑与补充
        三、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复归的条件和必要
        (一)中唐文学思潮的特征及其文学影响
        (二)“无题”一类诗作对中唐文学思潮的反扑
第三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最大特征——抽象性
    第一节 无题诗与言意关系
        一、诗“无题”与言意之关系
        (一)关于“言”与“意”的争论
        (二)作为“言”的题目之作用
        二、诗本乎情与诗循乎物
        (一)诗歌题目在情感多样表达上的劣势
        (二)真情、矫情与诗歌题目之间的关系
        三、无题之诗与天籁之音
        (一)“无题之诗”区别于无题诗,是对天籁之音的追求
        (二)天籁之音的追求推动了唐代诗人回归首句命题的方式
    第二节 无题诗的意在言外
        一、当词汇进入意境
        (一)词汇“烛”进入意境时的积极功能
        (二)词汇“烛”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作用
        二、无题诗对境界的超越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片段化超越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片段化超越
    第三节 无题诗的形象与思想
        一、无题诗的创作思想——抽象而不尽可知
        (一)无题诗的抽象性大于诗歌普遍意义上的抽象性
        (二)虚化本事是无题诗区别于其他诗作的典型特征
        二、无题诗呈现的形象——零碎而相对抽象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二)七律无题诗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三、抽象于形象,具体于创作思想
        (一)抽象中包含具体的成分
        (二)抽象方式是解读无题诗的有效手段
    第四节 李商隐诗歌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一、诗歌抽象性的两个层面
        (一)抒情类文本较之叙事类文本的抽象性
        (二)无题诗较之其他类抒情文本的抽象性
        二、抽象与具象诗意的区别
        (一)诗意具象明确的李商隐传统诗作
        (二)诗意抽象含混的李商隐无题诗作
        三、无题诗及其抽象性诗意
        (一)题目因不显内容而题旨不明
        (二)文本内容抽象使含义不确定
        (三)抽象性与朦胧、多义、含蓄的关系
第四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上)
    第一节 “白日当天三月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美女愁嫁
        一、“泣春风”的背后:无法满足对美的追求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民歌特质
        (二)“偷”“芙蓉”“银甲”“悬知”所隐含的细节
        (三)广泛寄托身世与单纯爱情描绘
        (四)“追求——阻隔——惆怅”的情感线索
        二、“闻长叹”的背后:无法解决的悬殊境遇
        (一)诗面意义分析
        (二)绝非陈情令狐
        (三)难以成立的解说
        (四)失势者的无奈与不平
        三、“春风笑”的背后:没有价值的绝世美艳
        (一)诗面意义分析
        (二)“怀才不遇”辨析
        (三)因无人欣赏而失落、不平
        四、“待好风”的背后:未知结局的美好期待
        (一)诗面意义分析
        (二)评析的争议
        (三)题旨的争议
        (四)细节的争议
        (五)恋情说的争议
        (六)实现自我的期待与失落
        五、“弹棋局”的背后:虽嫁犹怨的不平之鸣
        (一)诗面意义与“不平”的题旨
        (二)针对抽象题旨的具象化推测
        (三)充斥着“恨”与“不平”的情绪
    第二节 “偷看吴王苑内花”——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庐山真容
        一、“苑内花”的背后:得偿所愿的窥见
        (一)由天涯到眼前的诗面意义
        (二)笺注家的争议及解读评析
        (三)远在天边的失落,近在眼前的兴奋
        二、“作重楼”的背后:企盼真容的睹见
        (一)小律体的性质与浅显的诗面意义
        (二)古人对题旨的争议
        (三)现代学者的主要阐释观点
        (四)企盼得见——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欲过难”的背后:羞怯心理的反映
        (一)“钗上燕”与“镜中鸾”的隐喻解读
        (二)颇具情节连贯性特征的诗面意义
        (三)三种类型解读评述
        (四)渴望又羞怯的矛盾心理
第五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下)
    第一节 “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执着追求
        一、“相思成灰”的背后:无尽的失落
        (一)执着的爱情与成灰的相思
        (二)描绘男女爱情的解读——部分剑走偏锋
        (三)托寓政治仕途的解读——落得太死太实
        (四)别具新意的说法——缺乏更可靠的佐证
        (五)执着无悔的抽象情绪
        二、“相思惆怅”的背后:无悔的执着
        (一)占据优势的爱情解读
        (二)政治寄托说的得与失
        (三)以爱情传达的执着无悔
        三、“丝尽泪干”的背后:至死的坚守
        (一)占据优势且内部分歧大的爱情解读
        (二)君臣寄托、怀才不遇说的局限性
        (三)托寓令狐说的不确定性
        (四)从企盼获得到执着追求
    第二节 “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渴望难即
        一、“瑶台”的另一端:可望不可即
        (一)诗歌题旨的各置其辞
        (二)难以简单认定的托寓之说
        (三)尚待论证的讥讽求仙之作
        (四)充满想象的爱情诗解读
        (五)越发难以追求的抽象情绪
        二、“蓬山”的另一端:层层之阻隔
        (一)诗面意义的梳理及相思题旨的争议
        (二)别有寄托的主张臆测性质浓重
        (三)咏李夫人说并不成立
        (四)托寓政治仕途的不准确性
        (五)难上加难的抽象情绪
    第三节 “昨夜星辰昨夜风”——客观纪实的宴饮博戏之诗
        一、宴饮博戏的单纯诗意
        (一)描绘宴饮博戏的诗面意义
        (二)诸家“寄托说”的得失
        (三)爱情诗解读的意义与局限
        (四)对欢乐时光的追忆
        二、别无寄托亦绝非艳诗
        (一)描写爱情题材并不等于情感不够严肃
        (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题旨的认定
第六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声情艺术
    第一节 声情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一、汉字字音中的声情艺术
        (一)声情在诗歌中的表现
        (二)韵字层面的声情艺术
        (三)声调层面的声情艺术
        二、以“声”传“情”的无题诗
        (一)李商隐诗之声情艺术
        (二)无题诗声情艺术的表现特征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用韵艺术
        一、李商隐无题诗用韵与情感之关联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用韵与情感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用韵与情感
        二、李商隐古体无题诗的用韵技巧
        (一)古体诗的转韵艺术
        (二)李商隐古体诗的转韵特质
        (三)无题诗中类似转韵的艺术技巧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节奏音高
        一、无题诗的声律与规范
        (一)近体诗声律规范的声情艺术
        (二)近体诗声律规范的消极作用
        二、无题诗的双声与叠韵
        (一)李商隐诗歌的叠韵魅力
        (二)无题诗中的叠音词与联绵词
        三、无题诗的句中韵
        (一)叠音词的声情艺术魅力
        (二)句中韵的声情艺术效果
第七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色彩艺术
    第一节 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艺术
        一、李商隐诗歌色彩使用特点
        (一)李商隐诗歌中的颜色对举
        (二)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明暗
        二、无题诗在色彩使用上的特殊性
        (一)无题诗中色彩的艺术作用
        (二)无题诗中色彩表情之关系
    第二节 色彩的环境铺垫
        一、晚霞的色彩环境
        (一)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的色彩环境
        (二)无题“含情春晼晚”的色彩环境
        二、灯烛的色彩环境
        (一)无题诗中的三处灯烛色彩环境
        (二)蜡烛点燃在主人公熟睡之前
        三、星月的色彩环境
        (一)无题诗中星与月的色彩特征
        (二)无题诗中星与月不同时出现
    第三节 色彩的组合作用
        一、色彩内外的组合作用
        (一)外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二)内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二、色彩的明暗组合作用
        (一)“金烬暗”的细节解读
        (二)“暗”与“红”的组合
        三、色彩的串联组合作用
        (一)金之黄与玉之白的串联组合
        (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色彩串联
    第四节 色彩的通感作用
        一、暖色调的通感效果
        (一)夜晚室内灯烛的暖色调艺术效果
        (二)室内暖色调在对举中的艺术作用
        二、冷色调的通感效果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冷色调效果
        (二)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的冷色调效果
        三、色调与声情之关系
        (一)声音艺术通过感觉传达画面效果
        (二)声音艺术与色彩艺术的勾连关系
    第五节 色彩的补偿作用
        一、色彩在情感之中的浓度
        (一)色彩浓度的抽象性
        (二)色彩浓度与情感浓度的关系
        二、色彩对心灵的补偿作用
        (一)色彩是对平淡情感的一种补偿
        (二)色彩是对消极情感的一种补偿
        三、色彩的使用与文化环境
        (一)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晚唐社会审美的反映
        (二)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对生命意识的萌动
第八章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阻隔”情节
    第一节 贯穿“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一、男女恋情中的阻隔情节
        (一)以女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二)以男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二、复杂思绪中的阻隔情节
        (一)蕴含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二)饱含阻隔情感的无题诗
        三、阻隔情节中的悲剧意味
        (一)因阻隔而生成的悲剧意味
        (二)阻隔酝酿强大的精神魅力
    第二节 “阻隔”与“偷窥”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偷窥情节
        (一)无题诗偷窥情节的三个层次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深刻内涵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潜在缘由
        (一)偷窥情节的表面对象——异性恋人
        (二)偷窥情节的引申对象——美好事物
    第三节 离别情节引导的“阻隔”情节
        一、无题诗中别离情节的特征
        (一)因主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二)因客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二、别离情节隐含的作者心境
        (一)焦虑而急切
        (二)失望与绝望
        (三)执着的追逐
        三、李商隐其他诗作中的别离
        (一)离别-阻隔情节在李商隐诗歌中具有广泛性
        (二)离别-阻隔情节在无题一类诗作中更具张力
第九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整体性结构
    第一节 无题诗中的“底”与“图”
        一、背景与人物之关系
        (一)白道萦回中之笑靥如花
        (二)雪月瑶台上的紫府仙人
        (三)幽暗灯光下的写信之人
        (四)缝罗帐的执着待嫁女子
        (五)双鬓斑白的夜间耐寒人
        (六)动态的底图关系之组合
        二、环境与图案之关系
        (一)菱枝与桂叶
        (二)金翡翠与绣芙蓉
        (三)金烬暗与石榴红
        (四)金蟾与玉虎
        三、典故与弱势文本
        (一)典故为底,文本为图
        (二)无题诗典故的弱势文本属性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尾联的断裂性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尾联的断裂性
        (二)七律无题诗尾联普遍存在断裂性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疏密关系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结构疏密
        (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结构疏密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简化性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知觉与思维
        (一)偏向知觉与思维的表达
        (二)以意义结构为发挥源头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同形性载体
        (一)以具体的形式结构表现抽象的意义结构
        (二)无题诗的意义焦点在于抽象的意义结构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倾向性张力
        (一)从弹棋的棋盘说起
        (二)“更在瑶台十二层”与“更隔蓬山一万重”
第十章 本世纪李商隐无题诗解读观点商榷
    第一节 对无题诗出自传奇文观点的商榷
        一、无题诗与准无题诗的混淆
        (一)不应采用清代底本探讨无题诗来源问题
        (二)不应将《锦瑟》与无题诗混为一谈
        二、李商隐无题诗独创性辨析
        (一)李商隐是晚唐诸家无题诗创作中的代表
        (二)不见于选本不足以证明无题诗的不存在
        三、李商隐是否创作过传奇文
        (一)创作过传奇文并不证明无题诗出自其中
        (二)无题诗与骈文和词的关系较小说更密切
        四、穿凿性质明显的传奇文说
        (一)抽象性决定了无题诗便于被附会到特定故事中
        (二)无题诗与传奇杂剧故事相勾连具有极大臆测性
    第二节 对无题诗是表现李王婚恋观点的商榷
        一、照镜女年龄虚实辨析
        (一)对传统笺注的质疑并不完全可靠
        (二)对几首无题诗之间的意义关联并不准确
        (三)“十五”并非实指王茂元女儿的真实年龄
        (四)对“藏六亲”的颠覆性解读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阿侯之真实身份辨析
        (一)“阿侯”的形象不可武断地与王氏等同
        (二)“黄金屋”不是李商隐别娶的直接证据
        三、昨夜偷窥之对象辨析
        (一)旧解的质疑颇具可取之处
        (二)新解的提出难免臆测之嫌
        四、中心缘何最不平辨析
        (一)无题“照梁初有情”很难确考创作时间
        (二)“岳家不公”的解读法臆测性十分明显
    第三节 本世纪无题诗解读观点的文学史意义
        一、无题诗抽象性具体化的必然结果
        (一)诗歌本事的具体性和诗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二)传奇文说和王氏婚恋说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无题诗研究成果繁荣的外在表现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已经趋于繁荣
        (二)无题诗新解读是其研究繁荣的表现
第十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因诗教观念而饱受贬斥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的矛盾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对立
        (二)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统一
        二、传统诗学对无题诗的诟病
        (一)无题诗用典虽多但并非全无可取
        (二)无题诗用词艳丽但绝非浪荡轻浮
    第二节 因多征典故而广被笺注
        一、清代的社会环境与古诗的笺注
        (一)文化气候严谨,雅文学趋于低谷
        (二)文化行业的发展促使笺注的刊行
        (三)阶层的固化使无题诗更易产生共鸣
        二、李商隐的诗歌特征与阐述可能
        (一)李商隐诗歌在清代之前笺注不足
        (二)李商隐的诗集有被阐述的可能性
    第三节 因旨意朦胧而常被穿凿
        一、托寓令狐与君臣寄托
        (一)中国诗学的阐释传统
        (二)托寓、寄托的文化价值
        二、曲折离奇的恋爱历史
        (一)爱情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意义
        (二)爱情说所呈现出的文化缺陷
        三、革命反抗与儒法斗争
        (一)夸张式的穿凿和政治性的误读
        (二)抽象性在文化阐述上的变异体现
    第四节 因深入心灵而易于共鸣
        一、接受者审美价值的变化
        (一)用典审美取向的影响
        (二)笺注者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三)接受者不断变化的审美取向
        二、无题诗自身的世俗特征
        (一)内向性与细微性
        (二)因平俗更易共鸣
        三、无题诗共鸣的客观条件
        (一)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历史使命
        (二)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时代生气
第十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一节 晚唐后无题诗创作史
        一、晚唐时期的无题诗
        (一)唐代现存诸家无题诗概况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时代地位
        二、两宋时期的无题诗
        (一)西昆派的无题诗创作
        (二)宋代无题诗创作概览
        三、元代以后的无题诗
        (一)元明清的无题诗创作概览
        (二)民国时期无题诗创作概览
        四、民国时集句无题诗
        (一)《西昆贯玉稿》
        (二)《集玉溪生句》
        (三)《玉溪碎锦集》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评价史
        一、无题诗的毁誉参半及其“党争说”
        (一)不能够完整准确阐述无题诗的牛李党争说
        (二)不能够全面准确阐述无题诗的史诗互证法
        二、南宋前少被选集入选的无题诗
        (一)古代主要选集录选无题诗情况
        (二)南宋前无题诗少录选集之原因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历史地位
        一、绮艳风格在诗词转承中的关节
        (一)和乐演唱导致题目功能的淡化
        (二)词与无题诗在形式上的相似性
        二、以男女寓君臣到以男女寓情怀
        (一)诗歌深层意义由实转虚的标志
        (二)以爱情托寓抽象情怀的根本特征
        三、中国诗索隐式解读的集中体现
        (一)索隐式解读方式的形成及特征
        (二)无题诗的抽象性与索隐式解读的穿凿性
结语
附录A:李商隐无题诗用字中古音归部拟测表
附录B:李商隐无题诗用字开口度变化矢量图
附录C:李商隐无题诗现存古籍文献情况概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罗末丽初社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流入
        一、罗末丽初时期的韩国社会现状
        二、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
        一、新罗前韩国汉诗的发展
        二、新罗新生代作家的汉诗创作
        三、高丽初期汉诗作家的创作
    第三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的动因
        一、文化交流和汉诗创作
        二、教育制度和汉文教育
第三章 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
    第一节 积极入世与儒家思想
        一、人格风范和忠君爱国
        二、民本思想与忧国忧民
    第二节 独立意识与道家思想
        一、高蹈遗世与人文情怀
        二、超凡豁达与理想境界
    第三节 生命意识与佛教思想
        一、清净无染与禅心
        二、空灵幽静与超然心境
第四章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
    第一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
        一、千古帝王和将相
        二、万世文人与逸士
        三、其他中国人物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典故
        一、点石成金事典的妙用
        二、以故为新语典的活用
第五章 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
    第一节 审美意象与唐诗意象的接受
        一、自然意象和审美情感
        二、人文意象和审美情感
    第二节 意境美学与唐诗意境的构建
        一、春色与唐风
        二、秋思与唐韵
        三、冬雪与唐音
    第三节 艺术特征对唐代诗学的借鉴
        一、艺术风格与唐诗风格的模仿
        二、艺术手法与唐诗艺术手法的化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论施补华的唐诗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施补华诗学观的形成
    第一节 施补华所处的时代与诗坛背景
    第二节 施补华的诗学经历
    第三节 施补华的宗唐倾向
第二章 施补华的唐诗源流论
    第一节 远溯风骚:唐人对风雅精神的复归
    第二节 晋唐心印:唐人对魏晋诗风的传承
    第三节 梦回唐朝:唐人对唐诗风貌的塑造
第三章 施补华的诗体风格论
    第一节 施补华论律诗
        一、论五律:浑然一气
        二、论七律:浑厚悠远
    第二节 施补华论古诗
        一、论五古:质朴浑厚
        二、论七古:波澜顿挫
    第三节 施补华论绝句
        一、论五绝:含蓄清淡
        二、论七绝:优柔婉转
第四章 施补华的唐诗审美鉴赏论
    第一节 施补华唐诗鉴赏的主要观点
        一、追求含蓄的神韵
        二、推崇敦厚的格调
        三、讲究真挚的性情
    第二节 施补华唐诗鉴赏的主要方法
        一、直接评析
        二、比较批评
第五章 施补华的杜诗观
    第一节 对杜甫其人的理性尊崇
        一、人品之高
        二、才力之大
        三、辩证崇杜
    第二节 对杜诗诗法的探索
        一、严整章法
        二、精炼句法
        三、细致字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吹万广真生平考证
    第一节 生平考述——明末巴蜀佛教第一人
        一、夙结佛缘,出家受具(1582—1616)
        二、游方时期(1617—1624)
        三、住持忠州聚云禅院时期(1624—1638)
    第二节 吹万广真交游考述及影响
        一、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
        二、吹万禅师的方内之交
    第三节 吹万广真《释教三字经》《示谶说》与明清“二道悟”之诤
        一、吹万禅师《释教三字经》与天皇道悟
        二、吹万禅师《示谶说》与马祖“五宗”说
第二章 吹万广真思想研究:三教合一与居士佛教的倡导
    第一节 思想渊源
        一、吹万思想的形成时期
        二、吹万禅师思想着述
        三、《一贯别传》与三教会通
    第二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儒宗
        一、《易经》:天地之心与如来之藏
        二、《学》《庸》:性觉妙明与明德同一
        三、《论语》:天下归仁与正法眼藏
        四、《孟子》:孺子之心与本来面目
    第三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玄宗
        一、《道德经》:无为与空性
        二、《南华经》:佛道归一
        三、《文始真经》:无得与无相
    第四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释宗
        一、《心经》:般若空观与无位真人
        二、《金刚经》:云何应住与自识本心
        三、《弥陀经》:一心不乱与理事相融
        四、《四十二章经》:“命在呼吸之间”与“不可须臾离道”
        五、《佛说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与曹溪指月
        六、《楞伽经》:出佛身血与无明烦恼
        七、《圆觉经》:圆无不觉与万物一府
        八、《楞严经》:妙真如性与性外无物
        九、《法华经》:开权显实与声色言语
        十、《华严经》:一真法界与寻常日用
第三章 吹万广真的禅法及文学思想
    第一节 吹万广真对临济禅法的革新与重构
        一、从大慧宗杲“看话头”到吹万广真以儒、释、道之言为话头的变革
        二、吹万广真“外净内禅”与晚明“禅净合一”模式的变革
        三、从汉月法藏“○相”至吹万禅师“五宗兼备”
        四、吹万禅师对“寻常日用”与“真参实悟”的诠释
        五、吹万禅法之旨归:平常心与佛祖相传之心
    第二节 吹万广真文学思想研究:历史视域中的“文字禅”
        一、吹万广真对文字禅的继承与反拨:文字禅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二、吹万禅师的动态诗学观
        三、吹万广真的诗学主张:亦禅亦儒的双重性
第四章 吹万诗歌研究——真情与真诗:明诗本位论的一个尝试
    第一节 明代禅林偈与诗的合流及其功用的泛化
        一、偈与诗的合流
        二、偈颂在明代禅林中功用的泛化
        三、《吹万禅师语录》中偈与诗的合流
    第二节 吹万广真诗歌体裁研究
        一、五绝:丈室不增,诸天不减
        二、七绝:游戏三昧
        三、律诗:写禅林事,发世外情
    第三节 隐逸与忠义:吹万广真诗歌的创作题材
        一、僧俗交往诗
        二、山居诗
        三、怀古与抒情感怀
    第四节 吹万的诗歌风貌及其诗学意义——真诗: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一、禅悦: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二、物像观照与情感映射:禅林与世俗双重衰落的气象
        三、意境的营造:清寒意境的突破与“苦吟式”作诗法的转变
        四、“响”:从“真情”到“大丈夫相”
第五章 吹万广真《古音王传》研究
    第一节 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的创作成因及其影响
        一、小说与禅的关系转变
        二、僧人创作小说的发端及发展状况
        三、创作原因蠡测
        四、吹万《古音王传》之影响
    第二节 《古音王传》的禅学指归——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与秤叟居士对《古音》的阐发
        一、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
        二、秤叟居士对《古音王传》的阐发
    第三节 《古音王传》“奇”“幻”的叙事机制
        一、创作渊源
        二、叙事伦理:佛门善恶观与因果报应说
        三、叙事结构:以双层结构为经,重叠式结构为纬
        四、叙事风格:详赡、奇幻与讽刺
结论
附录:吹万广真年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张蠙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张蠙生平交游与作品考
    第一节 张蠙籍贯考
    第二节 张蠙称号考
        一、“咸通十哲”
        二、“九华四俊”
    第三节 张蠙履迹交游考
        一、初入长安
        二、漫游干谒
        三、乱世为官
    第四节 张蠙诗歌数量及误收考
        一、《别后寄友生》
        二、《社日村居》
        三、《洞庭南馆》与《洞庭湖诗》
第二章 张蠙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赠答送别诗
        一、投谒上级官员
        二、答送好友知己
        三、寄赠佛禅之士
    第二节 行旅诗
        一、边塞行旅诗
        二、游览行旅诗
    第三节 咏物咏怀诗
        一、咏物诗
        二、咏怀诗
第三章 清苦平易精妙琢磨的诗歌语言
    第一节 清苦平易浅切晓畅
        一、清苦之味
        二、平易明白
    第二节 善于锤炼妥贴新颖
        一、工于炼字
        二、妙于炼句
    第三节 惯用修辞精妙意深
        一、用典
        二、对比
第四章 清远淡雅苦寒萧瑟的诗歌意境
    第一节 清远淡雅之境
        一、意象清新
        二、颜色淡雅
    第二节 幽僻苦寒之境
        一、重重深山——幽僻
        二、漫漫长夜——孤苦
    第三节 壮阔萧瑟之境
        一、悲壮沉重的战争意象
        二、辽阔苍凉的自然意象
第五章 张蠙诗歌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一节 张蠙诗歌的地位
        一、在晚唐诗坛的地位
        二、名气不显的原因
    第二节 张蠙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清代女性诗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代女性诗话概述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清乾嘉时期女性诗话四种
    第三节 清嘉道时期女性诗话四种
    第四节 晚清女性诗话七种
第二章 清代女性诗话呈现出的存史意识及其价值
    第一节 诗话存史意识的主观表述
    第二节 诗话资料搜辑方式所体现出的存史价值
    第三节 诗话中诗人事略的撰写所体现出的存史意识
第三章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女性诗人地域分布与文学交游特征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呈现的诗人地域分布特征
    第二节 诗话对边地、域外女诗人的发掘与关注
    第三节 诗话呈现的清代女性文学交游特征
第四章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知人论世意识及其文献价值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知人论世”意识
    第二节 诗话所呈现文学女性社会阶层的平民化
    第三节 诗话所呈现文学女性的知识结构特征
    第四节 闺塾师——诗话中的职业女性
第五章 清代女性诗话中的生命意识与风格追求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对文学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
    第二节 清代文学女性“清”“真”“秀”“婉”的风格取向
    第三节 清代女性诗话所呈现出的“闺阁别调”
第六章 清代女性诗话与清代男性诗歌批评理论之异同
    第一节 清代女性诗话与男性闺秀诗话的异同
    第二节 清代女性诗话对清代诗歌理论的皈依与补充
    第三节 清代女性诗话对男性文学活动的存录与评述
结语清代女性诗话的成就与不足
附录 清代女性诗话存佚考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明代诗歌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诗歌发展观”概念界定
        二、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明代社会背景与诗学风貌
    第一节 明代诗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明代诗学的基本风貌
        一、明代诗学流派争鸣概况
        二、流派论争表象之下的共同目标
    第三节 明代诗歌发展观概览
        一、洪武到宣德崇尚儒家诗教观的诗歌发展观
        二、正统到隆庆兼重格调与性情的诗歌发展观
        三、万历以降推重性灵与折中调和多元并存的诗歌发展观
第二章 理论与创作的歧途:对诗歌发展困境的反思
    第一节 对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发展不平衡的思考
        一、诗学理论未必能指导诗歌创作
        二、理论与创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第二节 对诗歌创作歧途的思考
        一、刻意精炼,性情窘束
        二、蹈袭摹拟,殆无新语
        三、古法荡然,背离正统
第三章 诗人素养、时代气运与诗歌理势:对诗歌发展前提的分析
    第一节 诗人的素养
        一、诗人才力制约诗歌发展
        二、诗人学识保障诗歌发展
        三、诗人造诣推动诗歌发展
    第二节 时代气运
        一、时代兴衰影响诗道兴衰
        二、政治因素影响诗歌发展
        三、审美趣味影响诗歌风格
        四、时代语境影响审美标准
    第三节 诗歌发展的客观理势
        一、诗歌发展的宏观趋势难以逆转
        二、诗歌发展遵循“穷则变”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学古、新变与缘情:对诗歌发展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以复古之名打破诗歌发展的僵局
        一、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二、调协“拟议”,成其“变化”
        三、心领神会,自有所得
    第二节 以各适其时的创作原则推动诗歌发展
    第三节 以抒发情性的创作动机推动诗歌发展
        一、诗歌创作需基于灵感
        二、诗歌创作应本于性情
        三、诗歌创作应情理和谐
第五章 调协思维与精工意识:对规约诗歌发展方式的探讨
    第一节 诗歌创作要遵守历代常法
        一、“诗文有不可易之法”
        二、辨体批评语境中的诗道正统
    第二节 诗歌创作要重在意蕴深远
        一、言与意的调和
        二、格调与性情的调和
    第三节 诗歌创作要以精工谋自然
        一、以精工去除机械拟古之弊
        二、以精工消弭刻意雕琢之迹
        三、以精妙运思布局谋篇
第六章 对明代诗歌发展观的评价
    第一节 明代诗歌发展观的历史意义
        一、关注诗歌发展的普遍自觉
        二、具体化的诗歌发展路径
        三、清代诗学的先声
    第二节 明代诗歌发展观的当代启示
        一、诗歌创作需推重意蕴与精工
        二、诗人需提升个人学养
    第三节 明代诗歌发展观的局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竟陵派小品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竟陵派与明代小品文创作
    第一节 竟陵派的产生
    第二节 竟陵派与同时期其他文学流派的关系
    第三节 竟陵派的小品文创作概况
第二章 竟陵派小品文回归文学本真的创作思想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中的革新与求变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创作理念
    第三节 创作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竟陵派小品文多样化的创作题材
    第一节 客观世界的细致描摹
    第二节 主观情感的真实抒发
    第三节 历史现实的深入关切
第四章 竟陵派小品文的美学风范
    第一节 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第二节 色彩美的领悟与描摹
    第三节 意象的塑造与意境的营造
    第四节 比喻手法的灵活运用
第五章 竟陵派小品文的创新意识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竟陵派小品文中的创新意识
    第二节 竟陵派小品文创新意识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竟陵派小品文创作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竟陵派小品文创作的局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竟陵派小品文一览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时期西昆派对西昆体的接受情况
    第一节 近代西昆派的形成与主要成员划定
    第二节 近代西昆派诸人对西昆体的接受讨论
        (一)李希圣
        (二)曹元忠
        (三)曾广钧
        (四)徐兆玮
        (五)张鸿
        (六)黄炳元
        (七)汪荣宝
        (八)孙景贤
        (九)杨无恙
        (十)钱仲联
    第三节 近代西昆派与宋初西昆体的诗学比较
        (一)同一性与继承性分析
        (二)差异性论述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时期其他诗派及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第一节 同光体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沈曾植
        (二)陈衍
    第二节 中晚唐派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樊增祥
        (二)易顺鼎
    第三节 诗界革命派诗人金天羽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四节 近代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郑献甫
        (二)钟秀
        (三)刘熙载
        (四)彭玉麟
        (五)俞樾、胡念修
        (六)吴汝纶、张佩纶
        (七)朱庭珍
        (八)谭宗浚
        (九)袁昶
        (十)严复
        (十一)何维棣、林翰
        (十二)邓镕、朱应庚
        (十三)胡汉民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第一节 对西昆体的肯定
        (一)赵熙
        (二)郭则沄
        (三)黄侃
        (四)李景康
    第二节 对西昆体的批判
        (一)袁佳榖
        (二)黄节
        (三)钱振锽
        (四)杨庶堪
        (五)赵元成
        (六)吴宓
        (七)吴用威
        (八)钱锺书
    第三节 余绍宋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四节 姚鹓雏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五节 杨鈡羲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六节 现代时期诸家对西昆体、三十六体等含义的辨析
        (一)海纳川
        (二)丁仪、随笔
    小结
第四章 从《西昆酬唱集》的传播看近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一节 近现代刻书家对《西昆酬唱集》传播的推动作用
        (一)伍崇曜
        (二)叶德辉
        (三)傅增湘
    第二节 《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传播时出现笺注本
        (一)郑再时《西昆酬唱集笺注》基本情况
        (二)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基本情况
        (三)两个笺注本的对比分析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中国古代诗话对时代与诗歌风格关系的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2]李商隐无题诗研究[D]. 宋雪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D]. 王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论施补华的唐诗观[D]. 郭峰. 河南大学, 2020(02)
  • [5]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D]. 王廷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张蠙及其诗歌研究[D]. 金潺.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清代女性诗话研究[D]. 吴永萍. 兰州大学, 2019
  • [8]明代诗歌发展观研究[D]. 王小溪.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竟陵派小品文研究[D]. 张啸.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10]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D]. 曾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中国古代诗歌时间与诗体关系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