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藏粮食生态防虫办法多(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18)在《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农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食物问题,所以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由于化学农药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故开发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使用植物杀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和使用植物杀虫最早的国家。利用植物资源防治害虫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古老、最原始的途径。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就有用莽草、嘉草等植物防治害虫的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在前人的撰写的书籍中存在着诸多有关杀虫植物的记载,现在只是发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植物源杀虫剂产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急需突破。为了发现具有较高的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本论文通过对先秦至清末现存的且所能查阅到的本草类、中医药、杂记类、农业类等书籍中记载的具有驱杀害虫功效的植物,在领域内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经考证后得出118科385种植物的驱杀害虫的活性,并记录了这些植物在当时的活性部位及应用方法,而后重点研究考察了这些植物在现代被应用于针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情况,其中包含了其活性部位、加工工艺、应用办法、复配方式。最后总结出一些现代民间仍在使用却未被或者很少被研究的的杀虫植物,筛选出的具有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可供领域内研究分析。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按其特点,将植物源杀虫剂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先秦时代)。人类在此段时期经历了由石器为代表的原始农业向铁器牛耕的传统农业转变,开始运用天然植物驱逐和消灭害虫,但都是作用于人体及卫生害虫的,并没有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记载。(2)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萌芽期(秦汉至魏晋)。此段时期出现了本草类、药学类以及农业类书籍,并且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驱逐和消灭害虫的植物和应用方法。(3)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隋唐宋元)。自唐开始,因为南方地区的开发,植物源杀虫药物也出现了新的种类和用途。此时期关于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的记载迅速增多,这些植物不仅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更多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卫生害虫防治中,其中不少杀虫植物及使用方法一直沿用至今。(4)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与转型期(明清)。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不论在种类及应用方法上都达到了巅峰时期。随着清朝末年化学类杀虫剂的传入,“新农药”、“新农具”、“新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使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产生了变革。化学类杀虫剂的使用逐渐超越植物源杀虫药物,开启了它的繁盛时代。(5)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期(民国至近代)。此时期我国走向了新农业的道路,化学类杀虫剂开始代替传统的植物源杀虫剂,并且被广泛使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书籍中记录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并按其发展规律进行断代分期,并总结出我国植物源杀虫剂每个时期的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旨在对日后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龙正荣[2](2015)在《黔东南苗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文中研究表明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为满足需要而生产的物质文化产品。它既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也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即科学、技术、工艺等。对于物质文化,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它的物质性现象,还应关注它的文化内涵,即人文特征和民族特色。本文结合黔东南苗族文化的生态特征,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来探讨。
张彩[3](2015)在《散装粮食平房仓外围护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环保、可持续是未来食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们发展未来粮仓的主导思想。粮食储藏技术措施是实现绿色食品链的关键卡口,同时也是提高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绿色环保的仓储设施,将会为实现绿色储粮奠定良好基础,对最大化程度保持储粮的新鲜品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可达到控制储粮温度,实现低温储粮,保证储粮品质,抑制粮食里的虫害和霉菌,甚至可做到根绝化学药剂,全面提高新建仓房的储粮效果,进而实现节能、低耗、绿色储粮的目的。实现低温保鲜绿色储粮,除了通风、机械制冷等措施能够保证粮仓的储粮品质之外,粮仓自身的“气密性、保温隔热性、防潮、防水、防结露”等综合技术措施对于保证储粮安全也至关重要。提升仓房这些性能对实现优质、安全、经济、节约能耗的低温储粮目标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重点针对粮食平房仓的保温隔热、气密及平房仓防潮防水、防结露等问题,进行了“散装粮食平房仓外围护体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储粮技术进行详实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且在国内仓房的基础建设工程中,通过对既有平房仓项目进行数据测试及分析,对比总结出平房仓不同处理手法的优略性能,并且选用新型材料设计出新的构造,对粮食平房仓保温隔热、气密、防水防潮设计提供新的技术措施,全面且最大程度上保证仓房所储粮食的新鲜品质,实现粮食仓储工程环保、低能耗的目标[1]。
许峰[4](2014)在《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主要由低山、宽谷和浅盆组成;贵州“地无三里平”,山原、山地约占贵州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坝子)、河谷台地和平原仅占3%。山地多而平地少,历史上粮食产区主要集中在农业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高原植被和土壤类型多样,为发展多种农林业经营提供了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自然和人为因素水土流失、土性偏劣、熟化程度不高等现象较为普遍。尽管明代以来贵州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改进耕作制度与耕作技术,推广牛耕,改进农具,兴修水利、引进和推广新的作物品种等方面,但到了清末民初,西方现代农业科技传入中国,加快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然而在偏远的贵州山区,生产工具及技术继续维持原状,农业处于基本停止状态。同时,分析为什么贵州农业会在抗战时期迎来发展“黄金期”。一是国民政府和本省政府从政治的角度考量,特别重视战时农业的开发,为之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和人才支持,二是前方战事的“军需”和内迁人口的“民用”对贵州农业提出了严峻要求,三是本省工矿业的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开发体系的建立和农业普查的开展。前者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农业政策的制定。我们可以称之为农业开发的顶层设计。后者则是为了掌握贵州山地农业的基本状况,所进行的摸“家底”行动,这是技术本土化的重要前提。本文特别对省农改所的人员及其构成作了简要考察。平原型的农业技术“拿来”到山地型的贵州后,肯定有一个“水土不服”的过程。这就需要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引进的改良种子进行区域试验,将适宜、高产、少病害的种子选出来。本章分别从粮食作物的育种试验、经济作物的育种试验和病虫害防治试验三个方面来展开。本文重点考察了如何把优选出来的良种送到乡下并被农民接受,这一过程称为“技术下乡”。这主要依靠农业推广人员尤其是县农业推广所的推广人员去完成这项工作。因此,首先就要完成推广员的训练和任用工作,试图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推广员队伍。紧接着考察农业推广员所采取的主要的推广方法。再次,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试图回到推广现场去看看各推广主体在其间的心态和行为。至此,农业改进的“三部曲”已走完,这一流程表明,贵州传统的“经验型”农业开始向现代“实验型”农业转型。基于农业推广对土地资源提出的新要求,贵州省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冬耕是以“时间换空间”,即提高复种指数,把冬季闲置的田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冬作,如小麦、油菜等。垦荒则是扩大种植面积的传统手段,不过已经摆脱了过去“刀耕火种”式的垦荒。乡镇造产则是以增加乡镇财力推进新县制为目的的一种行为,一般有垦荒、春季造产(春耕)、冬季造产(冬耕)等形式。减糯增籼是将舍低产作物改种高产作物的一种方式,主要针对是黔东南民族地区的糯稻区。虽然少数民族爱吃糯食,但因糯稻产量低,故政府强制推行用籼稻替代糯稻,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解决灌溉问题,贵州省还进行了农田水利建设。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有几个特点:第一,虽然多河流,多地表水,却因喀斯特地貌而留不住水,因此,贵州的农田水利设施绝大部分是为灌溉而建,因排洪而建者极少;第二,贵州高原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农田分布的分散性,决定了贵州兴建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难度太大,故贵州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如筑堤、筑堰、挖塘、推广龙骨车水车等;第三,战时贵州修筑的几个大型农田水利工程,是贵州第一次采用现代工程技术,依据科学原理,遵循科学程序而建成的。农村合作金融为贵州农业开发所提供的资金支持。从机构上,建立了从中央、省、县、乡、(联)保的五级金融网,依托这一网络,将农贷资金输送到农民手中,用于生产性事业如赎地、购买农具、购买耕牛、购买种子、购买肥料等。这些低息的农业贷款资金流向农村,对缓解贵州农村金融枯竭、维持农业的简单再生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利贷的猖獗。但是,农村合作金融受益者大多为中等以上的家庭,而最需要贷款的低收入家庭,则较少或较难享受到合作金融的好处。最后,总结战时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绩效与不足。通过案例和数据说明:这一时期贵州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发展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农民生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这种高歌猛进的跨越式增长,是脆弱的增长,尤其是随着战事结束,人员、资金、技术的回流,对贵州农业造产重大挫折,故这一时期的农业开发对贵州摆脱农村经济的困境没有起到根本作用。
张学会[5](2014)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文中认为合作社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多次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取得良好业绩。在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补充。自2007年7月1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迅猛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88.4万个,社员4776万户,带动非社员613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但是,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实力弱、产业链条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合作社原有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突破传统框架纵向一体化发展,通过扩大社员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延长产业链条,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合作社获利空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更好发挥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实践亟需理论指导,但国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不多,更缺少系统研究。本选题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视角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二,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在课题组对陕西省15个县市区72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05户社员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19个指标对样本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包括产前环节、产中环节及产后环节的一体化水平测度。第三,分析纵向一体化对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纵向一体化指标引入合作社经济绩效评价体系,构件两个计量模型利用二元Logitic方法,分析纵向一体化因素(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因素)及合作社治理特征、外部环境因素等对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在考察纵向一体化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合作社组织的角度,从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本身特征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选取14个指标考察影响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因素。利用Tobit计量方法,构建四个计量模型,对样本合作社的整体纵向一体化、产前环节一体化、产中环节一体化及产后环节一体化分别实证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情况。第五,考察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社员角度,从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社员信息化特征、社员生产特征、社员入社特征、社员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交易成本及村庄特征等方面选取18个指标,利用有序Probit计量模型考察各因素对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活动的影响情况。第六,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及边界讨论。基于调研情况,本文分不同产业总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六种纵向一体化典型模式,并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予以说明,从提高合作社绩效、降低交易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角度比较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给出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原则,并讨论了边界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不高,但提高合作社经济绩效作用明显。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不利于纵向一体化发展。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建立起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体制机制。第四,理事长纵向拓展业务意识淡薄,合作社缺乏纵向一体化发展的长远规划。第五,社员对合作社的了解有助于其积极参与合作社开展的各项活动。第六,政府资金扶持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示范社的评定条件。第七,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监管有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但仍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监管。第八,农业加工企业带动合作社业务范围的快速拓展,二者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需要规范完善。第九,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合作社的自身条件等。
张学会,王礼力[6](2014)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分工理论等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进行了理论说明。其次,在对现有纵向一体化测度方法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50家果蔬类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总体水平不高,样本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均值为0.244 8;②分环节看,产中环节一体化水平(均值0.353 0)高于产前(0.201 3)和产后环节(0.255 5)。表明合作社按照传统习惯注重产中环节服务,但对产前环节和产后环节业务纵向拓展不够;③分产业看,蔬菜类合作社(均值0.252 1)纵向一体化水平总体高于水果类合作社(均值0.237),水果类合作社需要加强产中和产后环节纵向一体化水平。最后,从深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完善多方利益联结机制,使社员、合作社、农资供应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等不同主体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稳定产业链条;二是尽快制定并落实合作社税费减免办法,鼓励合作社业务向产业链下游加工、配送、直销等环节延伸;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农产品高端市场,用经济利益引导合作社深化产前、产中环节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四是加大对合作社资金扶持和信贷支持,缓解合作社在农资采购、冷库建设、配送体系车辆配置等方面的资金困难,促使其业务范围前向、后向不断延伸。五是相关研究机构帮助合作社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合作社自身情况,找出其纵向拓展的重点领域,提高其纵向一体化水平。
王梓[7](2012)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无公害农产品就是伴随着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并推广的。目前正值我国无公害农产品推广十年之际,在其蓬勃发展、广泛认证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安全农产品的塔基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引领消费主流,鉴于此,分析我国现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发达国家对安全农产品的监管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渗透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产地环境污染得不到治理,投入品和生产过程技术储备不足,生产者和管理者无公害认知不足消费者不信任,市场机制不健全,优质优价无法体现等,而其根源是制度保障不健全和政府监管的疏漏。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监管依据不足,立法缺失、标准滞后;监管机构建设不均衡、基层力量薄弱,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职能分工不明、责任推诿,没有形成执法合力;产前、产中、产后三位一体的全程监管落实不到位,监管环节缺乏统筹协调,各部门间信息不畅阻碍了执法的有效衔接;检验检测技术手段落后,监管方式单一,缺乏深层的法律制度设计相配套。加强监管是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适当干预理论和法律不完备性理论,为构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发达国家安全农产品监管制度相对成熟,例如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进行管理,并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全程控制;此外还建有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与时俱进、执行性强的认证标识制度,并通过明确的法律责任和严格的处罚机制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充分体现监管力度,发挥制约效果,从而为完善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借鉴。首先要健全法律和标准化法规体系解决监管依据不足的问题;其次作为贯穿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主要手段,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和技术设备的升级十分关键,落实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的检验监测也是最能体现执法连续性和执法力度的有效措施;检测结果应作为市场准入的依据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流向其他市场扰乱无公害市场秩序,损害品牌信誉;此外要严格认证审查,强化证后监管和包装标识管理;最后质量追溯制度的构建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环节缺乏统筹协调和监管职能机构责任界定不清提供的有效制度保障。
梁严冰[8](2012)在《近代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文中研究指明陕北境内,农业生产活动历史久远。但由于晚清以来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交通闭塞,故而农业始终处于一个很低的维生的经济水平;清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陕北的一些地方亦开始出现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现象更加严重;陕甘宁边区时期,政府为了发展生产,提出了"农业第一,提高产量,保障供给"的政策,使得农业与以前相比较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避免了民众在战争的极端困难时期流离失所,而且保障了机关、部队及其他人员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口粮,从而为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梁严冰[9](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何红中[10](2010)在《中国古代粟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粟”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栽培粟的学名是Setaria italica Beauv.,由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人工驯化而来,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脱壳加工后称“小米”,南方则通称“小米”。中国是世界上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90%以上的粟栽培于中国,其次是印度和前苏联;日本、朝鲜、阿富汗、伊朗、美国、加拿大,以及罗马尼亚、波兰、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也有少量栽培。中国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拥有最丰富的生产与利用经验。关于粟的起源中心问题,在早期的学者中是有争议的,但现在无论是从遗传关系、野生分布、考古遗存、栽培粟本土特征,还是从语言学、民族学方面的证据,都证明粟是在中国最早被驯化的。但在具体起源地问题上尚有争议,至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只能说粟的起源中心在中国北方地区。至于粟作究竟起源于平原还是山地,本文从原始农业起源于山地说,即认为粟作农业发端于山地边缘,这符合中国粟遗存的分布特点,而且世界范围内的农业遗存规律也支持这一结论。关于粟的起源时间问题,根据全球冰期退却的时间判定,我国黄河流域大概在距今1.2万年前有条件从事种植的尝试,而我国北方地区有7500-8000年前粟作遗存的发现,而且这些地区的农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期,具备了简单的生产、加工及储藏能力。另外,这一时期温度的升高又改善了环境和定居生活条件。所以,有理由判断中国粟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当在距今10000年前左右。目前我国共有近60处左右粟的遗存,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中上游地区占有绝对优势,可以称作一类粟作区;下游的山东、江苏、安徽以及东三省,可以看作是两个二类或次要粟作区;台湾、西藏和云南只有零星的发现,属于我国的第三类粟作区。但如果从时代上来看,以磁山和裴李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内蒙古赤峰兴隆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发现的粟遗存是目前我国最早的,处于粟作的第一层次区;东方大汶口文化、西方马家窑文化、北方红山文化发现的粟处于第二层次区;而边远地区,包括新疆、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发现的粟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则属于粟作的第三层区。关于粟在世界上的传播,学界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即世界上的栽培粟基本上都是由有中国外传的。而对于粟在国内的传播,一般认为:粟的传播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向西传到新疆地区,向东北传到吉、辽地区,向西南传到西藏、云南地区,向东南传到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中国栽培粟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但在这八千多年漫长岁月里,粟作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史前粟作经历了由萌芽和形成、初步发展直至发达与兴盛的过程,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了黍,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进入有史时期以后,粟作经历了由原始到传统的过渡,并经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达到繁盛,在这一时期粟位居“五谷”之首,在产量上也由早期的90斤提高到120斤左右。但中唐以后这种格局被打破,稻逐渐代替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要地位,麦也紧紧跟上,与粟处于同等地位了。而至宋元时期,水稻在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麦的地位也逐渐超过了粟,这样原来以粟、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便为稻、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所代替了。之后粟作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明清时期被作为救荒作物。中国古代粟的名称繁多,且在命名上颇为混乱。稷究竟是粟还是黍(穄)?曾是千余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说明稷就是粟。在考察古代粟的名称演变时,本文研究认为:“稷”是粟在商周时期的别称,但战国时已不常用,至西汉时则逐渐隐去。“禾”本为粟的原始象形字,后可引申作谷物总名,且这两种用法一直延续至清代,但战国秦汉时是粟的主要称呼,宋代以后南方地区也有专指稻的。“谷”最初被用作谷物的总名,且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但最迟至西汉已有称谷为粟的,而魏晋以后则成为粟的普遍称呼。“粟”本义是指谷子的籽实,而且这种用法贯穿整个古代史,但战国秦汉时可泛指谷类籽实,魏晋以后则演化成谷子的专名,即可指植株也可指籽实,唐代以后还可以专指稻。另外,粢、粱、秫、(?)、芑也属于粟,或是祭祀之物或是特殊品种。中国粟的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在近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不断地自然和人工选择,还培育出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其中有几百个品种见诸于文献:《诗经》、《管子》、《齐民要术》、《授时通考》、明清地方志、《马首农言》、《救荒简易书》等。这些品种常常连续几百、上千年,它们保留了古代粟的遗传基因,对于抢救和保护种质、培育新的品种,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中国古代粟的栽培经验丰富,主要包括了耕作制度、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形成了一套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种植制度,如《齐民要术》所载几种轮作:绿豆→谷子→黍;大豆→黍→谷子;麦→大豆→谷子;麦→小豆→谷子;小豆→麻→谷子;小豆→瓜→谷子;麦→芜菁→谷子,还有小麦套种谷子、谷子混作豆类、粮菜和粮豆间作谷子。二是形成了深耕细作、因时因地因物的一套耕作技术体系,并讲求深耕、疾耰(或熟耰)以达到防旱保墒的目的。三、重视选育和繁殖良种,积累了丰富的品种资源,讲求谷子的粒选、穗选和混合繁殖,并在播种之前还要进行一次选种。四、掌握种子的播种量、适时播种,并要求把握播种的深度和密度,注意做到合理密植。五、重视积制肥料,合理施肥,培养地力,用养结合,保持土壤肥力常新壮。六、注意兴修农田水利,实行有条件灌溉。七、做好中期田间管理,如注意间苗、补苗及其密度,加强中耕除草及壅土,采用综合方法防治病虫害。另外,作物的收获乃农事之终也,自古要求准确把握收获期,并主张及时速获、适当早收。在具体收获技术方面,原始的办法是直接把成熟的稳头摘下,后来逐渐被收割工具石镰等代替。收割完的谷子还要堆积一段时间,“待干”以后还要脱粒,谷子脱粒时常用连枷工具,用以敲打谷子的穗头脱粒。除了关注耕作栽培技术外,粟的贮藏、加工与利用也很重要。粟的籽粒极耐储藏,远古时主要使用地窖贮粮,后累经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仓、廪、庾等贮藏方式与技术。粟谷的贮藏有临时性和长期性区别,临时性贮藏一般没有固定地点,便于随时取用或转运,其贮存的器具有礤、蒉、筐、笛、畚、笔等。长期性贮藏有固定的场所和构筑,供大量粟谷的长久贮藏。除了有比较好的贮藏设施外,在粟谷的仓廒贮藏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防潮、防热、防雀、防火、防震等问题,并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我国粟谷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加工方法可能是舂打,之后才发展为碓碾。粟的加工农具主要有:石磨盘、石磨棒、杵臼、碓和碾,最初这些农具的加工动力都是人力,但人们不断探索出新的加工动力,包括了畜力、水力、风力等。另外,粟谷脱粒及舂碓之后,需要分出糠秕和麸皮,过去是用手工来簸扬,效率比较低下,汉代又发明了风扇车(也叫飚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脱粒后的粟谷又可再加工成小米,除了一般焖饭、煮粥等直接食用外,小米还可制成各种干粮,也是酿酒作醋的重要原料。粟还有药用功能,《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很多药方,这些药方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粟又是粮草兼用作物,是北方牲畜和家禽的重要饲料。粟是古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又是政府的财政税收来源之一,还是社会财富多寡的重要象征,关系到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粟的储备,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于仓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也都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但粟之储备并不完全为“民计”或“邦用”,而往往是为了朝廷统治之需。储备的粟谷主要用于兵资和官俸,其他还有如工程建设、赏赐与酿酒等,不过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在灾荒时也粜借或赈济百姓。作为古代最主要的食粮之一,粟谷必然参与市场的流通。粟最早流通形式是与其他物品的实物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逐渐演变成交换的媒介,但最常见的交换形式还是与货币的交换。随着粟谷交换的商品化,后来又产生了粟谷贸易,主要包括官府常平和商贾贩运。由于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也是从事物质、精神活动的必要前提,所以必须做好粟的安全工作。历代统治者想法设法确保粟的安全,从诸多方面调节粟谷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高度重视粟的生产与管理,甚至形成了“贵粟”思想;鼓励百姓种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粟谷生产之稳定;在边疆地区大规模屯田,增加社会粟的总供应量;加强对粟谷的管理和调度,以确保储备和使用的安全,通过这些措施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最后,围绕着粟的种植、加工与利用,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粟作文化。中国很早就有稷神崇拜与祭祀的传统,而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和推行,上自宫廷皇帝、王侯,下至县乡官吏、百姓无不尊而从之。除了稷神崇拜和祭祀外,粟作文化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包括从粟延伸出来的各种寓意,以及相关的一些谶纬和民俗。粟甚至成为诗歌创作的一部分,或寓情于景或咏物明志。实际上,粟作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丰富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进步,也都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二、储藏粮食生态防虫办法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储藏粮食生态防虫办法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
2.1 医药业的发展与利用杀虫植物的开始 |
2.1.1 巫医祭祀文化的盛行 |
2.1.2 医药业与利用药用植物的开始 |
2.2 先秦时代植物源杀虫药物应用的孕育期 |
2.2.1 天命主宰思想下的农业文化 |
2.2.2 先秦时期的农业害虫 |
2.2.3 利用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
2.3 小结与讨论..刀耕火种文明中农业害虫的防治 |
第三章 本草学的出现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
3.1 中医药学的奠定与缓慢发展 |
3.1.1 《神农本草经》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
3.1.2 其他药物书籍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
3.2 农书的出现与害虫的防治方法 |
3.2.1 虫灾与利用杀虫植物的新起点 |
3.2.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虫灾 |
3.2.3 农业害虫防治的突破——祭祀到捕杀 |
3.3 小结与讨论-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下的农业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利用 |
第四章 农业经济高度繁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 |
4.1 经济文化空前繁盛与医药学的大发展 |
4.1.1 官修本草书籍的盛行 |
4.1.2 本草类书籍中的杀虫植物 |
4.2 农书的鼎盛期与其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
4.2.1 隋唐宋元时期的虫灾及防治 |
4.2.2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书及其农业思想 |
4.2.3 隋唐宋元时期农书中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应用 |
4.2.4 隋唐宋元时期园艺及杂记类书籍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
4.3 小结与讨论-农业文化的繁盛与杀虫植物应用 |
4.3.1 农书的兴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
4.3.2 经济中心南移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类型的转变 |
第五章 古代医学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及转型期 |
5.1 封建社会医药学与本草学的鼎盛期 |
5.1.1 本草类书籍的兴盛与杀虫植物多元化 |
5.1.2 西方医学传入对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影响 |
5.2 农书与农业虫害的防治 |
5.2.1 明清时期的虫灾 |
5.2.2 各类农书的兴盛 |
5.2.3 治蝗专着的兴盛与蝗虫防治方法的多样化 |
5.3 小结与讨论-西方新农业技术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影响 |
5.3.1 害虫防治方法多样性 |
5.3.2 中西方农业技术的融合 |
第六章 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 |
6.1 化学类杀虫剂的兴盛 |
6.2 《中国土农药志》的意义及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2.1 对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的总结归纳及应用分析 |
7.2.2 对杀虫植物的筛选结果 |
7.3 创新点 |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黔东南苗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农业生产中的生态伦理 |
(一) 黔东南苗族农事仪式表达了对土地的敬畏 (1) |
(二) 黔东南苗族农业生产采取有利于土地保护的积肥方式 |
(三) 黔东南苗族积累了有利于增产丰收的农耕技术 |
(四) 黔东南苗族农业生产重视对水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
二采集渔猎中的生态伦理 |
(一) 采集 |
(二) 渔业 |
(三) 狩猎 |
三林业生产中的生态伦理 |
(一) 林业发展情况 |
(二) 林业种植 |
(三) 林业生产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四畜牧活动中的生态伦理 |
(一) 家畜饲养 |
(二) 家禽饲养 |
(三) 黔东南苗族畜牧活动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五饮食中的生态伦理 |
(一) 饮食概况 |
(二) 饮食习惯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六服饰中的生态伦理 |
(一) 服饰概况 |
(二) 服饰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七居住中的生态伦理 |
(一) 居住情况 |
(二) 居住习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八交通中的生态伦理 |
(一) 交通情况 |
(二) 交通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3)散装粮食平房仓外围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粮食平房仓的种类及要求 |
2.1 概述 |
2.2 现代粮食平房仓种类 |
2.3 粮食平房仓仓房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仓型的优缺点分析 |
第3章 粮食平房仓的保温隔热技术 |
3.1 概述 |
3.2 提高平房仓保温隔热性能的必要性 |
3.3 粮食平房仓保温隔热技术措施 |
第4章 粮食平房仓的气密措施 |
4.1 概述 |
4.2 国内外粮仓的气密性标准 |
4.3 密封仓房泄露检测方法 |
4.4 粮食仓房气密改造与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4.5 粮食仓房的气密性措施 |
4.6 几点建议 |
第5章 粮食平房仓的防水、防潮、防结露等措施 |
5.1 屋面、地面、墙体的防水、防潮 |
5.2 对平房仓谈防结露 |
5.3 举例各种新型防水材料之施工要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旨趣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重难点问题 |
五、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 |
六、主要史料及利用介绍 |
第一章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贵州山地自然条件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明代以来贵州农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抗战军兴与贵州山地农业开发 |
第二章 健全农事机构,开展农业调查 |
第一节 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的成立 |
一、职责和任务 |
二、组织机构沿革 |
三、人员的构成和选任 |
四、经费来源 |
第二节 县农业推广所的设置 |
第三节 其他农事机构的设立 |
一、区农场 |
二、农会 |
三、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等 |
四、完备的农业推广体系——横向与纵向的比较 |
第四节 开展农业调查 |
一、调查的步骤 |
二、调查的内容 |
三、调查的特点 |
第三章 引进现代农技,提高农产质量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的育种试验——以水稻、小麦为例 |
一、水稻育种试验 |
二、小麦育种试验 |
第二节 经济作物的育种试验—以烟草、棉花为例 |
一、烤烟育种试验 |
二、棉花育种试验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试验 |
第四章 加强农业推广,促进技术下乡 |
第一节 推广人员的训练与任用 |
一、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
二、训练之目的 |
三、人员的招考 |
四、训练的内容 |
五、训练人员之任用及待遇 |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 |
一、培训式推广 |
二、示范性推广 |
三、竞赛式推广 |
四、合作式推广 |
五、走访式推广 |
六、传媒型推广 |
第三节 “技术下乡”的宏观观察——以小麦推广为例 |
第四节 “技术下乡”的微观观察——基层推广员眼中的推广现场 |
第五章 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利用价值 |
第一节 推广冬耕 |
第二节 号召垦荒 |
第三节 乡镇造产 |
一、乡镇造产及其异化 |
二、乡镇造产与农业开发 |
三、乡镇造产的流弊和式微 |
第四节 减糯增籼 |
第六章 兴修农田水利,开发水利资源 |
第一节 贵州自然灾害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战时贵州农田水利事业概述 |
第三节 战时贵州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 |
一、各县对兴修水利的态度及省农贷会的原则 |
二、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
四、战时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局限 |
第七章 力促农贷事业,激活农村金融 |
第一节 战时贵州农村金融网的建立 |
第二节 贵州省农村合作金融与农业开发 |
一、合作社资金来源与经营情况 |
二、合作金融教育 |
三、合作金融如何下乡——一个农贷机构职员的观察 |
四、合作金融的几个特点 |
五、合作社借款用途 |
六、合作金库的汇兑业务 |
第三节 战时农村合作金融的衰落 |
一、贵州农村合作金融的显着成效和迅速衰落 |
二、贵州农村合作金融的弊端 |
第八章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绩效与不足 |
第一节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绩效评估 |
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
二、贵州农业发展质量的提高 |
三、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合作社纵向拓展业务领域 |
1.1.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
1.1.3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合作社加强纵向控制 |
1.1.4 发达国家合作社朝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
1.1.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获得 |
1.5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理论基础 |
2.1 纵向一体化理论 |
2.1.1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别 |
2.1.2 纵向一体化与范围经济:古典经济学视角 |
2.1.3 纵向一体化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视角 |
2.1.4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分工:分工视角 |
2.2 农业的一体化理论 |
2.2.1 农业的基本特性 |
2.2.2 农业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
2.2.3 农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
2.2.4 农业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概念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类型 |
2.3.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情况 |
3.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 |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纵向一体化情况基于宏观数据 |
3.2.2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基于调研数据 |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
4.1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
4.1.1 价值增值法 |
4.1.2 主辅分离法 |
4.1.3 投入产出法 |
4.1.4 里昂惕夫指数 |
4.1.5 Davies-Morris 指数法 |
4.1.6 定性评价法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及测度模型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2.3 测度模型 |
4.3 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整理 |
4.3.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
5.1 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5.1.1 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2 合作社治理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3 理事长特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4 政府支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2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
5.2.1 理论模型构建 |
5.2.2 计量方法选择——二元 Logistic 模型 |
5.3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3.2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作社角度 |
6.1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2 交易成本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3 自身特征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4 外部环境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2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计量方法选择 |
6.2.1 理论模型构建 |
6.2.2 计量方法选择——Tobit 模型 |
6.3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6.3.1 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 |
6.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员角度 |
7.1 研究假设 |
7.1.1 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 |
7.1.2 社员信息化特征 |
7.1.3 社员生产特征 |
7.1.4 社员入社特征 |
7.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
7.1.6 交易成本 |
7.1.7 村庄特征 |
7.2 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
7.2.1 理论模型构建 |
7.2.2 计量方法选择——有序 Probit 模型 |
7.3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计量结果分析 |
7.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7.3.2 估计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和边界讨论 |
8.1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
8.1.1 合作社不同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原则 |
8.1.2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
8.1.3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
8.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演进路径 |
8.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
8.3.1 与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相适应 |
8.3.2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基础之上 |
8.4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边界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合作社财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合作社发展 |
9.2.2 促进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严格监督各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
9.2.3 合作社应制定纵向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风险规避机制 |
9.2.4 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
9.2.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素质和水平 |
9.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合作社理事长调查问卷 |
附录 2:合作社社员(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回顾 |
1.1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与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 |
1.2 交易成本理论与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 |
1.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1.4 社会分工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
2.1 测度理论 |
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2.3 基于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定 |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模型 |
3 样本说明、数据整理与实证分析 |
3.1 样本说明及数据整理 |
3.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 结论及建议 |
(7)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论文结构和研究重点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
第一节 无公害农产品的产生和发展 |
一、无公害农产品的产生背景 |
二、无公害农产品的法规和政策演进 |
第二节 无公害农产品与相关概念比较 |
一、无公害农产品 |
二、绿色食品 |
三、有机食品 |
第三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界定 |
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
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涵义及意义 |
一、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涵义 |
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义 |
第二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适当干预理论 |
三、法律不完备性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评析 |
第一节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现状 |
一、监管依据 |
二、监管主体 |
三、监管方式 |
四、监管体系 |
第二节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监管依据:立法缺失标准滞后 |
二、监管主体:机构职能配置失衡 |
三、监管环节:缺乏全程统筹协调 |
四、监管方式:技术手段和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四章 国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概况 |
一、美国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二、欧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三、日本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第二节 国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经验借鉴 |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
二、运行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
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
四、严格的认证和标识监管制度 |
五、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机制 |
第五章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
一、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二、完善无公害标准体系 |
第二节 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一、强化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 |
二、落实关键环节检测 |
三、推行检测产地准出和检测市场准入 |
四、重视检测结果的处理 |
第三节 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 |
一、推进标准化认证的平衡发展 |
二、严格认证审查 |
三、加强证后监管 |
四、完善包装标识管理 |
第四节 构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
一、组织保障:在法律框架下健全追溯机制 |
二、实施重点:健全基础信息、实现有效追溯 |
三、技术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信息平台 |
四、制度落脚点:严格法律责任追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近代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晚晴到1930年代中期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2 陕甘宁边区时期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
3 几点思考与认识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二) 陕北的工业 |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
(二) 以重工业为主 |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
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小结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
结束语 |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古代粟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粟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粟的起源地区 |
一、中国是粟的起源中心 |
二、粟在中国的具体起源地 |
第二节 粟的起源方式和年代 |
一、粟的起源方式 |
二、粟的起源年代 |
第三节 粟的遗存分区与传播 |
一、粟的史前遗存分区 |
二、粟的传播及其路径 |
第二章 粟作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春秋之前原始粟作的发展历程 |
一、史前原始粟作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
二、史前原始粟作的发达与兴盛 |
三、夏商西周时期原始粟作的演进 |
第二节 春秋到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的发展与繁盛 |
一、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粟作的起步 |
二、秦汉时期传统粟作的发展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的繁盛 |
第三节 隋唐以后传统粟作的衰退 |
一、隋唐时期传统粟作由盛而衰 |
二、宋元时期传统粟作的衰落 |
三、明清时期传统粟作的退化 |
第三章 粟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粟与稷、黍的关系 |
一、稷之粟、穄(黍)、高粱之争 |
二、稷乃粟而非穄(黍)的证据 |
第二节 粟的名称演变 |
一、商周时期粟名演变 |
二、战国秦汉时期粟名演变 |
三、魏晋南北朝之后粟名演变 |
第三节 古代粟的品种选育 |
一、关于粟的遗传和变异性认知 |
二、粟品种选育的主要技术 |
第四节 古代文献所载粟的品种 |
一、《诗经》、《管子》所载粟的品种 |
二、《齐民要术》所载粟的品种 |
三、明清地方志、《救荒简易书》所载栗的品种 |
第四章 粟的栽培 |
第一节 土宜和耕作制 |
一、土宜及其应用 |
二、耕作制概述 |
三、轮作与间、套、混作 |
第二节 整地播种 |
一、整地施肥 |
二、选种用种 |
三、播种时令 |
四、播种方法 |
第三节 田间管理 |
一、间苗、补苗及密度 |
二、中耕除草及壅土 |
三、施肥、灌溉与灾害防治 |
第四节 收获 |
一、收获时令 |
二、收获技术 |
第五章 粟的贮藏、加工与利用 |
第一节 粟的贮藏技术 |
一、窖、窦地下贮藏 |
二、仓、廪、庾等地面贮藏 |
三、仓廒贮粟的防护 |
第二节 粟的加工技术 |
一、加工农具及方法 |
二、加工动力 |
第三节 粟的食用 |
一、烤炙、煮粥与蒸饭 |
二、其他食用方法 |
三、酿酒、作醋与制饴 |
第四节 粟的药用和饲用 |
一、粟的药用及配方 |
二、粟的饲用及方法 |
第六章 粟作经济与粟作文化 |
第一节 粟在古代经济社会中地位 |
一、粟的基础作用与地位 |
二、"贵粟"思想 |
三、粟与粮食安全 |
第二节 粟的储备和耗用 |
一、粟的储备 |
二、兵资与官俸耗用 |
三、赈灾、酿酒及其他耗用 |
第三节 粟的交换和贸易 |
一、粟的交换及其形式 |
二、粟之"常平" |
三、粟之商贾贩运 |
第四节 粟与传统文化 |
一、稷神崇拜与祭祀 |
二、粟之寓意、谶纬和民俗 |
三、粟与诗歌咏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储藏粮食生态防虫办法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D]. 张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2]黔东南苗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 龙正荣. 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 2015(02)
- [3]散装粮食平房仓外围护体系研究[D]. 张彩. 河南工业大学, 2015(05)
- [4]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研究[D]. 许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5]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D]. 张学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6]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J]. 张学会,王礼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 [7]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D]. 王梓.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8]近代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J]. 梁严冰. 榆林学院学报, 2012(02)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10]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 何红中.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