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敛的光辉——顾斋

内敛的光辉——顾斋

一、内敛的光华——顾宅(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婷[1](2017)在《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文中研究表明谢混(378-412),字叔源,小名益寿,谢安之孙,官至尚书左仆射。谢瞻(383-421),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官至豫章太守。谢惠连(407-433),官至彭城王法曹参军。三人皆出于陈郡阳夏的谢氏家族,谢瞻和谢惠连是谢混的族子,三人与谢灵运的关系非常密切,都以山水诗文创作见长,是晋宋之间山水诗发微兴起时的重要诗人。陈寅恪说“学在家族”,曹旭老师有“诗在家族”的论断,除了众所周知的谢灵运和谢朓,其他谢家诗人对山水诗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结合家族背景,研究这三位早期山水诗史上举足轻重的诗人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山水诗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现有的研究并不充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本年谱立足于各类文献与前人成果,将相关材料尽可能搜集完备,采用“文本细读”和“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考其详,力图完成以下几个层面的研究:一、弄清历史真相,对谱主的生平、仕历、创作与交游做出详尽切实的考证;二、解决争议问题,对史料中互相龃龉、前人研究中尚有争议之处做出进一步的考释与论述;三、在以上两点的前提下,探讨山水诗兴起于晋宋之间的陈郡谢氏家族的因由,从继承与悖反两个角度来探讨玄言审美向山水审美过渡的历史进程。本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本谱创新点;二、前言:山水诗兴起的家族渊源和时代背景、谱主的生平梳理与分析、从萌发到兴盛的山水审美;三、年谱: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四、附录:谱主存世诗文作品的校勘与集注。

褚云侠[2](2014)在《岁月流兴中的人间烟火——范小青的苏州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作家中,从陆文夫到范小青,再到朱文颖和叶弥等一脉苏州作家的文学创作,一直被称作苏州地域文化小说或者"苏味小说"。虽然他们在这个大的概念范畴内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不可概而观之,但是这些评价的确抓住了这一作家群体共通且一以贯之的某种精神特质。无疑,这种特质是与苏州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紧密相连的。范小青作为苏州叙事的典型代表之一,她一直在说:"我的作品一定是最苏州的。"确实像她自己所说

王琛婷[3](2014)在《传统民居中的风水探索 ——以徐家大院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许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城乡不断更新变化的同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出现了,即各个城乡间建筑的地域性界限模糊地越发严重。许多城市本该有的,且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域性特色建筑开始消失不见,尤其在城市建筑面貌体现最为突出,转而代之的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城市的“灰色建筑”。随着“灰色建筑”数量的增多,各城市之间的地域性差异日渐模糊,逐渐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另一方面,风水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其最早源起于魏晋时期,可是其真正的发展却由于不恰当的迷信传播而一波三折,直至今日也未曾发挥其真正意义。今天,随着20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环境科学的发展,不少外国学者开始对中国民居风水产生浓厚兴趣。为找寻失落传统地域特色文化,为了探寻风水文化的真正内涵,本文从风水角度入手,与传统民居相结合,探讨地域性民居的建筑特点及其中蕴含的风水文化内涵。受特殊民俗、文化、审美意识等非具象因素的影响,徐家大院具有鲜明的冀南地区建筑特征。本论文首先在整体上从风水和民居的关系入手,以徐家大院为核心进行分析探讨,然后从科学视角对其进行解读,最后介绍徐家大院的民居建筑特色及其他的文化内涵,希望为地域性民居创作提供追根溯源的启示。

冯淑然[4](2007)在《顾况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认为顾况是由盛唐向元和诗坛过渡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顾况出儒学世家吴郡顾氏,为顾雍、顾野王之嫡系裔孙,有着良好的家世和教育背景。但顾野王而后的隋唐时期,顾况一系由原来的世家大族降为庶族寒门。吴郡(今苏州)为顾况祖籍和郡望,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为顾况籍贯,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为顾况里居。顾况早年读书山林,至德二年,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仕途。他大部分时间在江南一带宦游,从事盐政工作,做的都是僚属一类的小官,不甚得志。大历二年至四年间,与李泌、柳浑交游,结下深厚友谊,对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后入韩混幕府,任节度判官,颇受重用。贞元三年,柳浑、李泌相继辅政,顾况以校书郎入征长安,后迁着作郎,这是他一生所任最高官职。顾况在长安的政治生涯,只短短的三年时间便随着好友柳浑、李泌的相继去世而结束,被贬饶州司户参军。数年后,因复调希望破灭而归隐茅山,正式加入道教。顾况身历盛唐和中唐,对唐代社会生活的衰变有着深切的感受,和当时许多士子一样,他的思想人格中有着儒、释、道文化的多种因子,呈现出复杂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还带着吴中地域文化的鲜明痕迹。他是孔门之狂者,出释入道之仙侣,擅画解乐之吴中才子。顾况诗歌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以十三章为代表的乐府诗,揭示了当时存在的社会矛盾,提出了异常尖锐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战争问题、腐败问题、妇女儿童问题。首句标其目的体制形式,具有开创意义。顾况善解音乐,他的音乐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的题画诗渗透着自己的绘画经验和审美情趣,体现了重主观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其笔下的山水、景物诗,也凝聚着画家的技艺和匠心,具有绘画一样的艺术美。顾况诗歌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山,是顾况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是把握顾诗美学风貌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顾况诗歌的审美风格是复杂多样的,既具时代特征,有清丽、高逸之作;又超出时代之外,显示出亦俗亦奇的美学风貌。顾况诗文,唐代已经结集,二十卷,今存皇甫湜序。宋、元时期,逐渐散佚,只见载于类书、总集与选集中。明清时期,顾况诗文得到收集和整理,共有三个系统的版本流传,二卷本系统《华阳真逸诗》二卷、《顾况集》二卷;三卷本系统《华阳集》三卷附顾非熊诗一卷;四卷本系统,乃以胡震亨《唐音统签》顾况诗四卷为基础成就《顾逋翁诗集》四卷本,后为全唐诗照单收录,成为研究者最主要的文本依据。

郑丽虹[5](2005)在《近现代社会转型与苏州的城市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现代城市设计发展历史是与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古老的城市,自十九时期中后期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在接连的城市化浪潮与不断转型的社会环境下,其延续了千年的封建城市形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苏州作为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江南水都,在这股社会大潮中,也曾经同许多城市一样,经历过迷失,但是总能很快地转圜过来,并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让自己的城市踏上合理的轨道,城市特色非但没有消失怠尽,反而以更加充满活力的面貌,贡献给人们不同寻常的视觉体验。 本论文紧紧依托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环境,通过深入分析每个关键时期苏州城市设计的形态变化及其背后所蕴涵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力图找到其变动的规律以及影响这些变动的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苏州城市设计的现代发展,初始于开埠以后,奠基于民国中期,完善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以后。而在这个演化的纵向历史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脉,那就是“保存传统、吸纳多元、因地制宜、理性发展”,这成为苏州保持自己城市特色的最内在因素,而特殊的历史发展,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文环境、独特的社会心理等,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土壤和滋养的空间。正是在这些主动与被动的选择中,苏州的城市设计不仅独具风貌,而且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百年变迁体系的架构,并为正在进行的当代城市设计提供了借鉴的范式。

李昱[6](2002)在《内敛的光华——顾宅》文中研究表明

二、内敛的光华——顾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敛的光华——顾宅(论文提纲范文)

(1)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百年研究综述
    三、研究谢混、谢瞻、谢惠连的方法
    四、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中的创新点
        (一)谢混生年
        (二)谢混仕历
        (三)谢瞻生年
        (四)谢瞻仕历
        (五)“乌衣之游”时间考
        (六)“池塘生春草”真伪考
        (七)谢惠连出仕时间考
        (八)今人材料之疏漏
前言
    一、谱主的家世与时代
        (一)陈郡谢氏的渊源与沉浮
        1、世系与历史升降
        2、雅好玄学、山水、文学
        3、风流引领者与社会影响力
        (二)晋宋之际的动荡岁月
        1、寒门崛起与高门衰落中的陈郡谢氏
        2、晋末宋初的玄风与新变
    二、谱主的生平经历
        (一)谢混
        (二)谢瞻
        (三)谢惠连
    三、山水审美的前世今生
        (一)山水入诗源流考
        1、从游宴到游仙
        2、玄言时代的山水
        3、山水审美的新变与后身
        (二)情辞中感发的山水审美
        1、从忘情到钟情
        2、诗情溯流别
        (三)山水审美与创作形式变迁
        1、从立象尽意到触景生情
        2、山水文学中的赋法新变
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
    凡例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戊寅(378)谢混一岁
    晋孝武帝太元四年 己卯(379) 谢混二岁
    晋孝武帝太元五年 庚辰(380) 谢混三岁
    晋孝武帝太元六年 辛巳(381) 谢混四岁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 壬午(382) 谢混五岁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癸未(383) 谢混六岁 谢瞻一岁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甲申(384) 谢混七岁 谢瞻二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乙酉(385) 谢混八岁 谢瞻三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丙戌(386) 谢混九岁 谢瞻四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 丁亥(387) 谢混十岁 谢瞻五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 戊子(388) 谢混十一岁 谢瞻六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 己丑(389) 谢混十二岁 谢瞻七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 庚寅(390) 谢混十三岁 谢瞻八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 辛卯(391) 谢混十四岁 谢瞻九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 壬辰(392) 谢混十五岁 谢瞻十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癸巳(393) 谢混十六岁 谢瞻十一岁
    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 甲午(394) 谢混十七岁 谢瞻十二岁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 乙未(395) 谢混十八岁 谢瞻十三岁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 丙申(396) 谢混十九岁 谢瞻十四岁
    晋安帝隆安元年 丁酉(397) 谢混二十岁 谢瞻十五岁
    晋安帝隆安二年 戊戌(398) 谢混二十一岁 谢瞻十六岁
    晋安帝隆安三年 己亥(399) 谢混二十二岁 谢瞻十七岁
    晋安帝隆安四年 庚子(400) 谢混二十三岁 谢瞻十八岁
    晋安帝隆安五年 辛丑(401) 谢混二十四岁 谢瞻十九岁
    晋安帝元兴元年 壬寅(402) 谢混二十五岁 谢瞻二十岁
    晋安帝元兴二年 癸卯(403) 谢混二十六岁 谢瞻二十一岁
    晋安帝元兴三年 甲辰(404) 谢混二十七岁 谢瞻二十二岁
    晋安帝义熙元年 乙巳(405) 谢混二十八岁 谢瞻二十三岁
    晋安帝义熙二年 丙午(406) 谢混二十九岁 谢瞻二十四岁
    晋安帝义熙三年 丁未(407) 谢混三十岁 谢瞻二十五岁 谢惠连一岁
    晋安帝义熙四年 戊申(408) 谢混三十一岁 谢瞻二十六岁 谢惠连二岁
    晋安帝义熙五年 己酉(409) 谢混三十二岁 谢瞻二十七岁 谢惠连三岁
    晋安帝义熙六年 庚戌(410)年 谢混三十三岁 谢瞻二十八岁 谢惠连四岁
    晋安帝义熙七年 辛亥(411) 谢混三十四岁 谢瞻二十九岁 谢惠连五岁
    晋安帝义熙八年 壬子(412) 谢混三十五岁 谢瞻三十岁 谢惠连六岁
    晋安帝义熙九年 癸丑(413)年 谢瞻三十一岁 谢惠连七岁
    晋安帝义熙十年 甲寅(414) 谢瞻三十二岁 谢惠连八岁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 乙卯(415) 谢瞻三十三岁 谢惠连九岁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 丙辰(416) 谢瞻三十四岁 谢惠连十岁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丁巳(417) 谢瞻三十五岁 谢惠连十一岁
    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戊午(418) 谢瞻三十六岁 谢惠连十二岁
    晋恭帝元熙元年 己未(419) 谢瞻三十七岁 谢惠连十三岁
    晋恭帝元熙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 庚申(420) 谢瞻三十八岁 谢惠连十四岁
    宋武帝永初二年 辛酉(421) 谢瞻三十九岁 谢惠连十五岁
    宋武帝永初三年 壬戌(422) 谢惠连十六岁
    宋少帝景平元年 癸亥(423) 谢惠连十七岁
    宋少帝景平二年/宋文帝元嘉元年 甲子(424) 谢惠连十八岁
    宋文帝元嘉二年 乙丑(425) 谢惠连十九岁
    宋文帝元嘉三年 丙寅(426) 谢惠连二十岁
    宋文帝元嘉四年 丁卯(427)年 谢惠连二十一岁
    宋文帝元嘉五年 戊辰(428) 谢惠连二十二岁
    宋文帝元嘉六年 己巳(429) 谢惠连二十三岁
    宋文帝元嘉七年 庚午(430) 谢惠连二十四岁
    宋文帝元嘉八年 辛未(431)年 谢惠连二十五岁
    宋文帝元嘉九年 丙寅(432) 谢惠连二十六岁
    宋文帝元嘉十年 丙寅(433) 谢惠连二十七岁
参考文献
附录:谱主诗文集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岁月流兴中的人间烟火——范小青的苏州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大繁华:范小青“苏州故事”中的从前
小琐事:范小青“苏州故事”中的当下

(3)传统民居中的风水探索 ——以徐家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蕴含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的现状日趋严峻
        1.1.2 中国风水文化的曲折性发展
        1.1.3 研究民居风水的时代要求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2.1 社会意义
        1.2.2.2 文化意义
        1.2.2.3 借鉴意义
    1.3 “民居中风水”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民居风水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民居风水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框架及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难点与创新
        1.5.2.1 论文研究难点
        1.5.2.2 论文研究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民居与风水文化
    2.1 民居
    2.2 中国传统民居
    2.3 中国传统民居特性
        2.3.1 家族伦理性
        2.3.2 环境生态性
        2.3.3 地域民俗性
    2.4 风水文化
        2.4.1 风水的历史源流
        2.4.2 民居风水理论
        2.4.2.1 风水形势说
        2.4.2.2 风水理气说
    2.5 风水理论与民居文化的交互关系
        2.5.1 民居文化影响风水理论
        2.5.2 风水理论影响民居文化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地区传统民居概述
    3.1 邯郸地区的环境概述
        3.1.1 邯郸地区地理环境
        3.1.2 邯郸地区气候特征
        3.1.3 邯郸地区人文环境
        3.1.3.1 资源丰富,历史遗存众多
        3.1.3.2 文化层次丰富多彩,文化脉络分明
    3.2 民居分布选址方式
    3.3 邯郸清末民初民居特色
        3.3.1 邯郸民居院落空间布局
        3.3.2 邯郸民居平面形式布局
        3.3.3 邯郸民居形态特征
        3.3.4 邯郸民居整体构造和修饰方法
    3.4 邯郸清末民初民居风水文化
        3.4.1 “两甩袖”民居
        3.4.1.1 “两甩袖”民居背景及平面形制
        3.4.1.2 “两甩袖”民居风水
    本章小结
第4章 徐家大院概述及其蕴含的风水文化
    4.1 徐家大院概述
        4.1.1 徐家大院形成背景
        4.1.2 徐家大院的民居
        4.1.3 徐家大院风水理论研究
        4.1.3.1 风水形势说
        4.1.3.2 风水理气说
    4.2 徐家大院风水的科学解读
        4.2.1 风水形势的科学内涵
        4.2.1.1 风水形势的科学之“龙砂穴水”
        4.2.1.2 风水形势的科学之“藏风聚气”
        4.2.1.3 风水形势之“三大干龙”
        4.2.1.4 风水形势之“过白与尺度”
        4.2.2 风水理气的科学内涵
        4.2.2.1 “天人合一”的风水理气说
        4.2.2.2 “阴阳平衡”的风水理气说
        4.2.2.3 “因地制宜”的风水理气说
    4.3 徐家大院的其他文化内涵
        4.3.1 徐家大院中的儒家文化
        4.3.1.1 宗法伦理观
        4.3.1.2 等级礼法观
        4.3.2 徐家大院中的装饰文化
        4.3.2.1 装饰文化之屋顶沿脊
        4.3.2.2 装饰文化之户牖门窗
        4.3.2.3 装饰文化之匾额楹联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居风水的保护及传承
    5.1 民居风水的价值与意义
        5.1.1 民居风水的历史文化价值
        5.1.2 民居风水的艺术与教育价值
        5.1.3 民居风水的科学研究价值
    5.2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5.2.1 受到挑战的现存传统民居
        5.2.2 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5.3 对民居风水未来发展的构思
        5.3.1 创造性的应用和继承
        5.3.2 运用现代技术,挖掘“绿色”本质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顾况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顾况家世考略
    1.1 顾氏宗谱所载先世世系考略
    1.2 同辈亲族及其子息行状考略
第2章 顾况之郡望、籍贯和里居考辨
    2.1 近现代学者对顾况籍贯的不同看法
    2.2 顾况籍贯的历史认识
    2.3 关于几种说法的辨析
        2.3.1 吴(郡)为顾况祖籍和郡望辨
        2.3.2 顾况籍贯为润州丹阳考
        2.3.3 海盐为顾况里居考
第3章 顾况生平仕历考述
    3.1 生卒问题
    3.2 读书山林(至德二年及第之前)
    3.3 进士及第(至德二载)
    3.4 宦游江南(至德二载至贞元三年)
    3.5 任职长安(贞元三年-贞元五年)
    3.6 贬谪饶州(贞元五年-贞元九年)
    3.7 归隐茅山(贞元九年-元和十一年)
第4章 顾况思想人格述评
    4.1 孔门之狂者
        4.1.1 儒家思想与入世情怀
        4.1.2 狂直个性与人品诗品
    4.2 出释入道之仙侣
        4.2.1 佛学修养及思想渊源
        4.2.2 道家思想与人格风神
    4.3 擅画解乐之吴中才子
        4.3.1 擅画解乐的才子气
        4.3.2 风流放诞的名士气
        4.3.3 急公好义的任侠气
第5章 顾况诗论
    5.1 为顾况赢得文学史地位的乐府诗
        5.1.1 农民问题
        5.1.2 战争问题
        5.1.3 腐败问题
        5.1.4 妇女儿童问题
    5.2 顾况音乐诗的成就
        5.2.1 顾况的音乐诗创作
        5.2.2 顾况音乐诗的艺术成就
        5.2.3 顾况诗歌的声韵律动之美
    5.3 论顾况的题画诗——兼论其山水、景物诗的绘画美
        5.3.1 顾况的题画诗创作
        5.3.2 顾况山水、景物诗的绘画美
    5.4 世间只有情难说——论顾况诗歌的抒情性
        5.4.1 朴素深沉的血缘亲情
        5.4.2 缠绵悱恻的男女之情
        5.4.3 真挚动人的朋从之情
        5.4.4 醇厚香浓的思乡之情
        5.4.5 不遇之悲与迁逝之感
    5.5 道情与乡心的栖居之地——解读顾况诗歌中的山意象
        5.5.1 仙山意象
        5.5.2 道山意象
        5.5.3 乡山意象
        5.5.4 茅山:精神家园和生活家园的契合
    5.6 论顾况诗歌的俗与奇
        5.6.1 顾诗之俗
        5.6.2 顾诗之奇
        5.6.3 顾诗与中唐诗坛的审美走向
第6章 顾况诗文着录与版本考述
    6.1 唐五代顾况诗文的结集和流传
    6.2 宋元时期顾况诗文的流传与载录
    6.3 明代顾况诗文的刊刻与传抄
    6.4 清代顾况诗文的刊刻与流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5)近现代社会转型与苏州的城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研究视角
    (三) 概念的厘定
    (四) 研究方法
    (五) 资料占有情况
二、苏州城在中国城市史中的地位
    (一) 江南政治文化中心(春秋战国到隋唐)
    (二) 全国重要的文化和工商业中心(唐宋到明清)
    (三) 太平天国以后中心城市地位的下降(清末到民初)
    (四) 风景旅游、文化名城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民国中期到现在)
三、苏州古代传统的城市设计
    (一) 春秋争霸时的“阖闾大城”
        1.“大城、郭城、宫城”三重城结构
        2.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二) 隋唐五代城市格局的发展
        1.水陆相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格局
        2.私家园林的兴起与发展
    (三) 宋元“平江城”与古代设计体系的成熟
        1.“水”城设计模式的成熟
        2.取代土筑的砖城新结构
        3.意韵丰富的城市空间
    (四) 明清城垣范围的进一步拓展
        1.“月城”的出现与城池建设
        2.功能性地域分工的明确
        3.古典园林建设的顶峰
    (五) 传统城市设计的特点
        1.水城设计模式的代表
        2.设计态势由封闭走向开放
        3.城市功能的多元化趋向
        4.城市形态的超强稳定性
        5.吴地文化特征的充分展现
四、苏州近现代转型期的城市设计
    (一) 清末民初转型初始时现代城市设计的萌芽
        1.特殊的历史发展环境与城市形态的变化
        2.现代市政建设的发端传统城市空间的改变
        3.城市设计的时代特点
    (二) 二、三十年代首次独立的现代城市设计
        1.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思路
        2.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改造与建设并举
        3.中西交织、多元共存的城市建筑景观
        4.城市建设与古物保护的矛盾
        5.此阶段城市设计的得与失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突出工业发展的现代城市设计
        1.1959年城市设计的总体思路
        2.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与新的城市景观
        3.建设性破坏与传统城市景观的改变
        4.对这时期城市设计的认识
    (四) 改革开放后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
        1.城市定位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2.设计规划的阶段性变化
        3.城市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发展
        4.古城风貌的保护与更新
        5.道路桥梁建设的高速发展
        6.大园林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7.城市设计的成绩与问题
五、结语
    (一) 伴随着近代以降的城市现代化步伐,苏州的城市设计,也走过了一条由封建时代封闭内敛的模式,向现代社会开放外拓模式演进的历史。
    (二) “保存传统、吸纳多元、因地制宜、理性发展”—是苏州城市设计的历史延续以及形成其城市特色的最主要原因。
    (三) 建立在充足的文化底气基础上的苏州人以及长期形成的“安土重迁”的文化心态,是苏州城市特色文脉延续的的内在依托和保证。
    (四) 特殊的历史发展环境为苏州城市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外在的土壤。
    (五) 社会主流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也是造成苏州各个时期城市面貌差异的重要因素
    (六) 继承和发扬自己优秀的城市设计文脉,打造独具风味的城市新形象
六、引证及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内敛的光华——顾宅(论文参考文献)

  • [1]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D]. 史晓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2]岁月流兴中的人间烟火——范小青的苏州叙事[J]. 褚云侠. 长城, 2014(11)
  • [3]传统民居中的风水探索 ——以徐家大院为例[D]. 王琛婷. 河北工程大学, 2014(03)
  • [4]顾况及其诗歌研究[D]. 冯淑然. 河北大学, 2007(03)
  • [5]近现代社会转型与苏州的城市设计[D]. 郑丽虹. 苏州大学, 2005(05)
  • [6]内敛的光华——顾宅[J]. 李昱.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2(12)

标签:;  ;  ;  ;  ;  

内敛的光辉——顾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