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地西葫芦灰霉病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谷莉莉,陈长军,陈永明,马洪雨[1](2021)在《中国防治灰霉病杀菌剂的登记品种、现状与建议》文中认为由葡萄孢属真菌(Botrytis spp.)引起的灰霉病是造成经济损失位列全球第二位的重要病害。且随着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病发生日趋严重。由于缺少商业化的抗病品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最有效的应急措施。但是,该病的致病菌灰葡萄孢具有高抗药性风险,对单作用位点的现有杀菌剂极易产生抗药性,导致田间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地区无药可用。为了便于科研人员和农药使用者掌握已登记防治灰霉病的农药信息,本研究归纳了中国已登记用于该病防治的杀菌剂品种、数量和剂型,分析了农药有效成分,简要评析了不同种类杀菌剂的使用技术和潜在抗药性风险,指出了已登记杀菌剂存在"一多、一少、两大"问题,并提出了逐步淘汰老品种、老剂型、加大新产品登记力度、扩大小宗作物登记范围的建议。
张丽芬[2](2021)在《保护地西葫芦化瓜的发生与有效防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葫芦瓜作为蔬菜,在蔬菜市场的需求较高,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所以在西葫芦栽培种植技术上也正不断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西葫芦种植产量与质量的目的。西葫芦化瓜是栽培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不仅造成西葫芦产量的下降,也影响经济收益,所以针对于西葫芦化瓜问题还需要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防治措施,减少保护地西葫芦化瓜的发生。1 主要特点西葫芦化瓜指的是西葫芦幼果萎缩、脱离、烂果现象。在初期幼果先端变黄,而后幼果发育不良、无膨大现象,
刘永强[3](2020)在《设施栽培西葫芦的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文中指出西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葫芦科南瓜属,果实含糖、淀粉和维生素,尤其含维生素E较多,营养价值很高。西葫芦原产于中美洲热带高原地区,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全国各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各类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主要针对西葫芦设施栽培中常见的病毒病、白粉病、叶枯病、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等病害,从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入手,结合生产实践,系统总结了设施栽培西葫芦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商寅[4](2020)在《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氟吡菌酰胺药效试验》文中提出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产业日益发展壮大,日光温室规模和冬季蔬菜生产供应的扩大使其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是设施蔬菜病虫害尤其土传病害的发生日趋加重,导致蔬菜质量和产量不断下降,严重影响种植户的收入和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进行调查,对其安全防控技术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对新药氟吡菌酰胺防控根结线虫的防效和对番茄品质影响进行详细的调查,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调查结果:以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等病害发生最为普遍,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是朝阳市当地需重视防控的病害。害虫以蚜虫、斑潜蝇、白粉虱为主,是朝阳地区发生比较普遍的虫害。2.防控重要病害的两种农药药效试验结果:通过药效试验发现,1.5%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发病前期有一定保护作用,建议使用剂量50 g/667 m2,发病前使用,间隔7 d左右施药,连续3-4次;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施药,田间建议使用量77.5-120 g/667 m2;对黄瓜灰霉病发病前使用,建议使用量45-60 g/667 m2。98%棉隆微粒剂对根结线虫病和黄瓜枯萎病都有比较好的控制效果,并且试验过程没有出现药害。3.氟吡菌酰胺的药效试验及对番茄产量品质影响:通过氟吡菌酰胺防控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试验区的果实产量和番茄生长情况,试验发现,用药量0.02 m L/株处理显着提高番茄穗数和果实直径,有利于增产,0.04 m L/株处理果实数量显着高于对照;各药剂处理均可增加番茄一级果和三级果的果实重量;0.04 m L/株处理防治根结线虫的防效为59.04%-67.25%,高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氟吡菌酰胺可以帮助农户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且对非靶标生物无影响。
全小梅[5](2020)在《四川省某地果蔬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摸清四川某地果蔬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总体污染状况,本文于2019年在该地采集980份果蔬样品,按照行业标准NY/T761-2008、NY/T 1275-2007、NY/T 1680-2009,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法对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吡虫啉、多菌灵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37种农药的残留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类农药检出率为48.67%,超标率为4.39%。总体合格率为95.6%,低于2019年全国和四川的总体水平。其中有机磷类农药检出率3.06%,不存在有机磷类农药超标;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率21.84%,超标率0.61%;吡虫啉农药检出率46.84%,超标率0.52%;多菌灵农药检出率为47.86%,超标率3.27%。果蔬农产品使用的农药正在向高效低毒农药转变,多菌灵、吡虫啉、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的检出率及不合格率均显着高于有机磷类。(2)果蔬农产品农药多残留问题还是比较明显。980份果蔬样品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占20.10%。727份蔬菜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占18.71%;253份水果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占24.11%。(3)果蔬农产品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尚需提高。980份果蔬不同抽样地农药残留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专合组织>散户(含大户)>企业,样品中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专合组织>企业>散户(含大户),检出率、不合格率均是专合组织最高。(4)果蔬农产品中980份果蔬样品中不同抽样时间农药残留检出率、不合格率均是第四季度最高。727份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不合格率也是第四季度最高,253份水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第一季度最高,不合格率第三季度最高。
陈晓斌,王海燕,罗春香,何永波[6](2018)在《西葫芦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明山西省西葫芦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采用最低浓度抑制法测定了采自山西省的93株西葫芦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西葫芦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EC50值范围为0.013~834.217μg·mL-1,平均EC50值为389.754μg·mL-1,高抗菌株占33.33%、特高抗菌株占50.54%。山西省西葫芦灰霉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90.32%;其中多菌灵使用较多的大同、长治、吕梁、朔州地区的抗性频率达100.00%。相比2003年,当前山西省各个地区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增加,抗性最高菌株的EC50值增加了约15倍。
王帅宇,贾峰勇,刘艳珂,王俊伟,杨建国[7](2018)在《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对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效研究》文中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SL和50%腐霉利WP对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治效果。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SL 0.93 g/L和0.67 g/L处理3次药后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2.71%、56.20%,与对照药剂50%腐霉利WP的田间防效存在显着差异。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SL持效性显着优于50%腐霉利WP,但速效性不如50%腐霉利WP。
陈焱,侯志波,崔永学,刘敏[8](2018)在《青冈县棚室西葫芦潜在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冈县棚室西葫芦2种潜在病害(西葫芦灰霉病、西葫芦细菌性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结合青冈县棚室生产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西葫芦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缪为文,沈金龙,闻舒,吉红艳[9](2017)在《温室西葫芦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西葫芦因其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而受到消费者和种植户的喜爱。本文针对温室西葫芦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就其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李琳[10](2016)在《西葫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西葫芦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早熟等优良品种培育的问世。广西百色市右江区西葫芦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西葫芦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结合本地西葫芦露地栽培的实际情况,从本地生态气候及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培育壮苗、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西葫芦露地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二、保护地西葫芦灰霉病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地西葫芦灰霉病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防治灰霉病杀菌剂的登记品种、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药登记现状 |
1.1 农药登记品种 |
1.1.1 生物农药 |
1.1.2 酰胺类4个 |
1.1.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4个 |
1.1.4 苯吡咯类1个 |
1.1.5 二甲酰亚胺类3个 |
1.1.6 嘧啶类2个 |
1.1.7 多靶标位点类4个 |
1.1.8 苯并咪唑类3个 |
1.1.9 氨基甲酸酯类1个 |
1.1.1 0 三唑类2个 |
1.1.1 1 咪唑类3个 |
1.1.1 2 恶唑类1个 |
1.1.1 3 吡啶类1个 |
1.1.1 4 有机氯类1个 |
1.1.1 5 其他类2个 |
1.1.1 6 即将获得登记产品4个 |
1.2 农药剂型 |
1.3 农药毒性 |
2 存在主要问题 |
2.1 老品种多 |
2.2 新组分登记少 |
2.3 老剂型比例大 |
2.4 登记作物的农药品种差异大 |
3 展望 |
3.1 逐步淘汰老品种 |
3.2 逐步淘汰老剂型 |
3.3 加大新产品的登记力度 |
3.4 扩大小宗作物登记范围 |
3.5 组建一个产、学、研、销和(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
(2)保护地西葫芦化瓜的发生与有效防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特点 |
2 病因分析 |
2.1 授粉异常 |
2.2 植株郁闭 |
2.3 种植管理不善 |
3 防治措施 |
3.1 合理授粉 |
3.2 合理密植 |
3.3 科学管理 |
3.4 病虫害防治 |
4 结 语 |
(3)设施栽培西葫芦的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葫芦病毒病 |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
(二)防治方法 |
1. 农业防治。 |
2. 物理防治。 |
3. 药剂防治。 |
二、西葫芦白粉病 |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
(二)防治方法 |
1. 农业防治。 |
2. 物理防治。 |
3. 药剂防治。 |
三、西葫芦叶枯病 |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
(二)防治方法 |
四、西葫芦霜霉病 |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
(二)防治方法 |
1. 农业防治。 |
2. 烟剂熏蒸。 |
3. 化学防治。 |
五、西葫芦灰霉病 |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
(二)防治方法 |
1. 农业防治。 |
2. 物理防治。 |
3. 化学防治。 |
六、西葫芦软腐病 |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
(二)防治方法 |
1. 农业防治。 |
2. 物理防治。 |
3. 化学防治。 |
(4)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氟吡菌酰胺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
1.1 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概况 |
1.1.1 朝阳市地理位置 |
1.1.2 朝阳市自然条件概况 |
1.1.3 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生产概况 |
1.2 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 |
1.2.1 朝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
1.2.2 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种类 |
1.3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绿色防控体系关键技术 |
1.3.2 绿色防控体系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
2.1 研究方法 |
2.1.1 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
2.1.2 朝阳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调查 |
2.1.3 朝阳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调查 |
2.1.4 危害程度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朝阳市设施蔬菜种类及种植情况 |
2.2.2 朝阳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2.2.3 朝阳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朝阳市设施蔬菜重要病害的安全防控药剂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点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药效计算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5 %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2 1.5 %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3 1.5 %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4 98%棉隆微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3.2.5 棉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氟吡菌酰胺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
4.1 试验条件 |
4.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 |
4.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4.2.1 药剂 |
4.2.2 试验药剂 |
4.2.3 处理方法 |
4.2.4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
4.3 结果调查 |
4.3.1 生理指标和防效调查方法 |
4.3.2 产量和质量评价 |
4.3.3 经济效益计算 |
4.3.4 对番茄的影响 |
4.3.5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
4.3.6 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番茄田间长势 |
4.4.2 各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效 |
4.4.3 各处理对番茄生长指标影响 |
4.5 各处理产量和质量评价 |
4.5.1 对各处理果实纵切面评价 |
4.5.2 各处理对番茄单个果重的影响 |
4.5.3 氟吡菌酰胺防治番茄根结线虫对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测算 |
4.5.4 供试药剂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4.5.5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四川省某地果蔬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农产品及农药残留的内涵 |
1.1.1 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定义 |
1.1.2 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定义 |
1.2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及危害 |
1.2.1 果蔬中主要农药残留种类及危害 |
1.3 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方法现状 |
1.3.1 农药残留检测样品处理方法 |
1.3.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分析 |
1.4 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1.4.1 当地农业发展现状 |
1.4.2 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 |
1.5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方法 |
2.2.1 实验方法 |
2.2.2 文献查阅法 |
2.2.3 综合分析法 |
2.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类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3.1.1 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
3.1.2 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
3.1.3 吡虫啉和多菌灵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
3.2 不同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3.2.1 不同种类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 |
3.2.2 不同种类蔬菜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情况 |
3.2.3 不同种类蔬菜中吡虫啉和多菌灵农药残留情况 |
3.2.4 不同种类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 |
3.2.5 不同种类水果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情况 |
3.2.6 不同种类水果中吡虫啉和多菌灵农药残留情况 |
3.3 果蔬中农药的多品种残留情况 |
3.3.1 不同种类蔬菜中农药的多品种残留情况 |
3.3.2 不同种类水果中农药的多品种残留情况 |
3.4 不同抽样地果蔬中农药残留结果 |
3.5 不同抽样时间果蔬中农药残留结果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4.1 当地果蔬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 当地果蔬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 |
4.2.1 当地农产品特性及季节性因素等客观原因 |
4.2.2 从业人员素质、生产管理水平、规模化生产等生产管理原因 |
4.2.3 政府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
4.3 解决当地果蔬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
4.3.1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科学素质 |
4.3.2 加强农业法律宣传,增强质量安全法律意识 |
4.3.3 强化专业合作社管理,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
4.3.4 推动和引进先进理念,创新尝试生物除虫等技术 |
4.3.5 全面强化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实现全程追溯 |
4.3.6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实现动态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西葫芦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含药培养基制备 |
1.2.2 抗性频率及抗性水平测定 |
1.2.3 EC50值及抗性水平 |
1.2.4 抗性频率及log10EC50值的频率分布图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个地区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
2.2 log 10EC50值频率分布 |
2.3 各地区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 |
3 讨论 |
(7)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对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情指数 |
2.2 田间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8)青冈县棚室西葫芦潜在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葫芦灰霉病 |
1.1 发病症状 |
1.2 发病原因 |
1.3 综合防治措施 |
1.3.1 农业防治。 |
1.3.2 药剂防治。 |
2 西葫芦细菌性叶枯病 |
2.1 发病症状 |
2.2 发病原因 |
2.3 综合防治措施 |
2.3.1 农业防治。 |
2.3.2药剂防治。 |
(9)温室西葫芦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霜霉病 |
1.1 症状识别 |
1.2 发病规律 |
1.3 传播途径 |
1.4 防治措施 |
1.4.1 农业防治。 |
1.4.2 药剂防治。 |
2 灰霉病 |
2.1 症状识别 |
2.2 发病规律 |
2.3 传播途径 |
2.4 防治措施 |
2.4.1 农业防治。 |
2.4.2 药剂防治。 |
3 白粉病 |
3.1 症状识别 |
3.2 发病规律 |
3.3 传播途径 |
3.4 防治措施 |
3.4.1 农业防治。 |
3.4.2 药剂防治。 |
4 病毒病 |
4.1 症状识别 |
4.2 发病规律 |
4.3 传播途径 |
4.4 防治措施 |
4.4.1 选用抗病品种。 |
4.4.2 种子消毒。 |
4.4.3 茬口安排。 |
4.4.4 高温闷棚。 |
4.4.5 保护地育苗。 |
4.4.6 防止接触传染。 |
4.4.7 药剂防治。 |
5 缩叶病 |
5.1 症状识别 |
5.2 发病规律 |
5.3 防治措施 |
6 畸形果 |
6.1 症状识别 |
6.2 发病规律 |
6.3 防治措施 |
6.3.1 加强肥水管理。 |
6.3.2 注意调温控温。 |
6.3.3 人工授粉。 |
四、保护地西葫芦灰霉病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防治灰霉病杀菌剂的登记品种、现状与建议[J]. 谷莉莉,陈长军,陈永明,马洪雨. 农学学报, 2021(11)
- [2]保护地西葫芦化瓜的发生与有效防治分析[J]. 张丽芬. 云南农业, 2021(01)
- [3]设施栽培西葫芦的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 刘永强. 河南农业, 2020(32)
- [4]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氟吡菌酰胺药效试验[D]. 商寅.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5]四川省某地果蔬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调查与分析[D]. 全小梅. 成都大学, 2020(08)
- [6]西葫芦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检测[J]. 陈晓斌,王海燕,罗春香,何永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10)
- [7]2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可溶液剂对西葫芦灰霉病的防效研究[J]. 王帅宇,贾峰勇,刘艳珂,王俊伟,杨建国. 现代农药, 2018(04)
- [8]青冈县棚室西葫芦潜在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陈焱,侯志波,崔永学,刘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1)
- [9]温室西葫芦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缪为文,沈金龙,闻舒,吉红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4)
- [10]西葫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控技术[J]. 李琳. 南方农业,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