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欣赏中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提出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吴秉旭[2](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钱欣欣[3](2021)在《音乐欣赏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创造性思维,对于转变个体的思维方式,培养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创造性产品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幼儿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建设创新型教育强国,必须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抓起,注意加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欣赏教学作为重要的音乐学习手段,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以经验总结为主,缺少专门而系统的研究,研究也仅存在于理论层面,一直没有得到教育实验研究的证明。因此对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重申是很有必要的。笔者通过对在山东省枣庄市某一幼儿园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班幼儿在接受3个月音乐欣赏活动课程后,创造性思维的总水平有显着提高。实验干预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创造性思维的总成绩和四个分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着;2.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水平没有出现性别差异。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条建议,分别为: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音乐作品、为幼儿创设开放自由式的音乐教学环境、注意激发大班幼儿的音乐兴趣、鼓励幼儿主动建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王琴琴[4](2020)在《试论音乐欣赏的感性化方式及理性化目标》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欣赏属于音乐审美的一个分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不但能使欣赏者学会如何"听"音乐,同时还会促使欣赏者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经历与意识融合到音乐作品欣赏当中,通过欣赏对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情感与文化进行深层次了解,以此来强化自身音乐欣赏的感受。本文阐述了音乐欣赏中的理性化目标与感性化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音乐欣赏中的感性化方式与理性化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内涵,探索音乐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以期为相关学者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王思思[5](2020)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文中研究表明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相关人员要摒弃传统的音乐欣赏观念,在倾听音乐时巧妙地引入感性化欣赏因素,以此更好地体会音乐中更深层面的内涵,感受其魅力所在,使欣赏者在乐曲中得到相应的精神寄托,让每首音乐都体现出其相应价值,本文主要围绕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展开讨论,旨在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迪[6](2020)在《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研究 ——以六所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族音乐的欣赏是民族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领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听懂我们的民族音乐,通过感知音响、体验情绪情感从中得到审美情趣,同时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最终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促进初中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促进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能力提高、为学者提供初中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研究的可参考资料。本论文旨在探讨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并探讨性别、校外是否参加音乐兴趣特长班等因素对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是否产生影响,进而根据产生影响因素的可能性原因为如何提高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提供参考性建议。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编制《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实地调查。通过便利取样和目标式抽样得到六所初中,其中两所有民族乐团且民乐团为学校品牌特色,两所有民族乐团(民乐团不是学校品牌特色),两所无民族乐团(亦无西洋乐团);每所学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中抽签的方式抽取50名八年级学生。笔者于2019年10月份开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收集数据后,利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假设民乐团的某些因素会影响民乐团所在学校学生(包括普通学生与民乐团学生)的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验证假设。研究工具为笔者编制的《学校民族音乐教学条件基本状况调查表》和《上海市初中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民族音乐音响感知与记忆能力、民族音乐情绪情感体验能力、民族音乐联想想象能力、民族音乐理解认知能力四大部分,在进行专家效度及两次预测试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问卷;调查表包括音乐教师情况、教育资源分配、学校是否有民乐团等构成。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笔者得到以下结论:1、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各部分中,学生的民族音乐情绪情感体验能力最优,民族音乐理解认知能力次之,民族音乐音响感知与记忆能力稍弱,民族音乐联想想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整体来看,此次调查测试总体成绩分布为左偏分布,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更接近最小值,总体成绩为中等偏低。2、影响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因素有:性别、校外是否参与音乐兴趣特长班、校外是否参与民族音乐兴趣特长班、所在学校是否有民乐团、民乐团学生来源与数量、民乐团指导教师来源。根据结论,笔者对音乐教师、家长以及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参考性建议。
曹晓雪[7](2020)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科技事业快速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人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美育教育、德育教育等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属于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被逐渐重视起来。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它是以创造性的方式,通过音乐将个人情感、认识、理解、感受等要素相统一而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经过实践证明,多样化、专业化的音乐欣赏教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不能忽视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是针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气象路校区)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个案研究。正文部分分为现状调查、教学设计和反思总结三个章节。第一章是为了了解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实际教学情况,发现当前欣赏课教学的待优化问题,为后续实践提供参考,而分别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教材使用三方面的情况做的现状调查。第二章是教学设计,为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基于前期的资料搜集,结合音乐欣赏课的课程价值,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首先将音乐欣赏课教学划分为了“听、学、赏”三个层面,以使音乐欣赏课教学更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这也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点。进而对现有先进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并基于现有模式,从课程价值层面入手,针对三个层面具体内容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大量的教学实践,最终总结出七种实用教学方法。第三章则是主要针对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问题以及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并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提出思考与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三种研究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收集教学实践前后学生音乐欣赏课学习的相关信息;访谈法是用于了解教师对欣赏课的态度与具体授课情况;而观察法则是对课堂活跃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收集与分析。实践结果显示,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三个层面的教学方法设计,使欣赏课教学更具层次性和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欣赏课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通过本文的实践研究,能够对今后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以起到借鉴作用。
王英俊[8](2020)在《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文中研究表明任何艺术都是有情感的,音乐艺术作为艺术领域里的一个分支,它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音乐就是情感艺术。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贯穿学习音乐的始终,而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是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活动,在音乐欣赏中,能够准确深入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的基本要求。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体验,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
刘颖[9](2019)在《音乐节奏影响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的音乐活动中,个体被唤醒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重要方面。节奏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快速的音乐多唤醒积极且强烈的情绪体验,慢速的音乐多唤醒消极且平静的情绪体验。然而,不同的节奏速度为什么会带来差异如此明显的情绪效应?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又是什么样的?除了节奏速度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影响音乐情绪的节奏亚属性?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不仅能明确音乐节奏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内在关系,也有利于推进大脑神经可塑性研究在音乐情绪领域的发展,为发挥音乐的心理健康功能提供有力的证据。节奏是指一般事物进行周期性重复的运动形式,在音乐领域是指由一定时间长短的音值与强弱节拍所构成的音响组织形态及运动方式,唤醒个体的速度感和模式感,分别对应于时间维度的节奏速度和空间维度的节奏型。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节奏速度对个体音乐情绪体验和心理生理活动的影响,而缺少将主观情绪体验和客观情绪神经机制活动相结合的探讨,且缺乏针对节奏型与音乐情绪加工的关系研究。节奏型是乐曲中某种典型的、反复出现、具有特殊意义的节奏单元,是一定的时间长度和循环次数的音符量,具有相对独立的语义信息、特定的内在重音和鲜明的音乐个性。研究通过比较个体感知2/4拍和3/4拍节奏的脑电活动,发现3/4拍节奏比2/4拍激活更大范围的感知运动皮层和额顶联合皮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节奏型在个体音乐感知加工中的特点。此外,音乐情绪不仅与音乐的声学属性相关,还与个体的年龄、性别、音乐背景和社会认知存在紧密联系。探究音乐节奏影响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不仅要实现节奏变量的合理操作,也要针对相关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从理论上明确节奏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为发挥音乐情绪的心理健康价值提供操作性的指导意义。基于节奏的声学特点和心理效应,研究对其进行了明确的操作性定义,即特定节奏速度和节奏型呈现周期性重复的音乐属性。本研究将通过被动聆听范式,选择真实音乐和纯节奏信息的音乐,分别探讨三种节奏速度(快速、中速、慢速)和四种节奏型(2/4拍、3/4拍、4/4拍、6/8拍)对男性和女性音乐情绪加工的大脑神经活动影响,以明确音乐节奏影响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特点。此外,研究在音乐使用和音乐情绪的特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被试取样和音乐材料取样,以进一步明确音乐节奏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研究一:音乐使用和音乐情绪特征调查。研究一A部分,开展音乐使用和音乐情绪特征问卷调查,选择《音乐使用问卷》、《音乐偏好调查》收集大学生的音乐使用目的、音乐风格偏好、音乐欣赏场景偏好、音乐情绪体验和音乐偏好形成等特征。研究一B部分,调查音乐生和非音乐生在音乐情绪的主观体验和大脑影像活动上的差异。研究一C部分,调查流行、古典、民族、爵士和摇滚五种风格音乐对个体主观体验和大脑影像活动上的差异。综合发现,音乐训练经历和音乐风格显着影响个体的音乐情绪加工,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实验将选择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和统一风格的音乐材料探讨节奏速度和节奏型对音乐情绪的影响。研究二:节奏速度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本部分包含3个实验。实验1通过被动聆听范式诱发音乐情绪,探讨了快速、中速和慢速的12首古典音乐片段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个体的情绪体验和大脑影像活动的影响。实验2探讨了快速、中速和慢速三种节奏速度对男性和女性的情绪体验和大脑影像活动影响。实验3进一步制作三种速度歌曲的纯节奏音频材料,比较快速、中速和慢速音乐对个体情绪加工的影响。研究三:节奏型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本部分包含3个实验。实验4通过被动聆听范式诱发音乐情绪,探讨2/4拍、3/4拍、4/4拍、6/8拍的100首流行音乐片段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个体的情绪体验和大脑影像活动的影响。实验5探讨了2/4拍、3/4拍、4/4拍、6/8拍节奏型对男性和女性情绪体验和大脑影像活动的影响。实验6进一步制作四种节奏型的纯节奏音频材料,比较2/4拍、3/4拍、4/4拍、6/8拍节奏型对个体情绪加工的影响。经过上述实验,研究一的调查表明,个体的音乐情绪与其音乐使用内容、音乐训练经历和音乐风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音乐使用中,大学生以情绪目的为主,主要体验到愉悦和兴奋,且偏爱流行、摇滚、民谣、爵士和古典音乐。音乐生和非音乐生在情绪唤醒度和愉悦度体验上无差异,但是音乐生相比非音乐生在大脑左侧顶下小叶区域表现出更强的激活。流行、摇滚、民谣、爵士和古典五种音乐之间的唤醒度和愉悦度差异显着,其中摇滚乐的音乐唤醒度得分最高、古典乐的愉悦度最高;在大脑影像水平,只有流行乐表现出双侧颞上回和双侧辅助运动区域的正向激活,其他四种风格的音乐表现出不同大脑区域的负向激活,指导后续研究选择统一音乐训练经历的被试和统一风格的音乐开展实验。研究二表明节奏速度对个体的音乐情绪加工产生显着的影响,并在男性和女性中表现出差异性的作用。在真实的音乐中,节奏速度未影响个体的情绪愉悦度体验,而显着影响个体的情绪唤醒度:快速的音乐唤醒度最高,中速音乐唤醒度最低。而在大脑影像水平,中速音乐较慢速音乐更显着激活非音乐生的双侧颞上回、双侧楔前叶和右后侧扣带回。男性和女性在情绪的主观评价中,未表现出音乐情绪加工的差异,但在大脑活动水平,女性较男性在快速-慢速的条件下显着的激活了双侧额叶内上回、双侧楔叶和左侧枕叶视觉联合皮层。而在纯节奏的音频刺激比较中,快速音乐较中速和慢速都显着地唤醒了个体更强的愉悦度和唤醒度,并且诱发了更强的双侧颞上回激活。研究三结果表明节奏型对个体的音乐情绪加工产生显着的影响,并在男性和女性中表现出差异性的作用。在四种典型节奏型(2/4拍、3/4拍、4/4拍和6/8拍)中,4/4拍节奏型的情绪唤醒效应显着,表现出最高的唤醒度和愉悦度得分,并在大脑水平显着地激活了非音乐专业个体的双侧颞上回和辅助运动皮层。两性的音乐情绪差异在6/8拍节奏型中达到显着,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强的左侧额极区和右侧中央后回激活,包括右侧顶下小叶和右侧次级体感皮层。而在纯节奏的四种节奏型刺激中,未发现显着的情绪评价和神经活动差异。综上所述,节奏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元素,它通过速度和节奏型对个体音乐情绪的主观体验和大脑影像加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且女性相比男性在音乐情绪加工中更容易受节奏变化的影响。通过三种速度和四种节奏型的纯节奏刺激比较,一定程度上反映速度较节奏型对音乐情绪的影响更突出。速度是节奏在时间维度的重要特征。快速节奏的音乐能更强地唤醒个体的情绪体验、诱发与听觉加工和情绪加工相关的颞上回和楔前叶,而且女性的枕叶激活特征表明快速音乐可通过视觉想象促进个体的音乐情绪加工。中速节奏的音乐虽然具有最低的情绪唤醒度,但是较慢性音乐仍能有效的唤醒个体双侧颞上回、双侧楔前叶和右后侧扣带回。作为与人类自身生理节律最为接近的一种刺激,中速音乐可在个体情绪未觉知的情况下唤醒大脑加工听觉信息和情绪信息,发挥阈下情绪调节作用。节奏型是节奏的另一重要亚属性,它是节奏在空间维度的重要组织特征,4/4拍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节奏类型,在音乐情绪加工时能唤醒颞上回和辅助运动区的激活;而6/8拍节奏型较其他三种节奏型更为复杂,女性较男性在该节奏型的音乐加工中调用了更强的右侧中央后回和左侧额极区的激活,反映了不同节奏型对两性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研究通过突破性地选择节奏的速度和节奏型对其进行操作性定义,为探究音乐节奏与情绪加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临床中开展音乐情绪的相关应用提供了指导性的证据。研究对于音乐使用和音乐情绪特质的相关调查,不仅为研究被试和音乐情绪诱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实证支持,也为描述音乐节奏对情绪加工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客观的保障。未来,研究将通过进一步丰富实验的被试取样、探索不同节奏亚属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以促进音乐情绪的大脑神经机制探索和临床实践的推广应用。
甘雯靖[10](2018)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情感体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关于音乐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其本质就是进行一种情感上的教育,感受与欣赏、聆听与品味一部音乐作品的目的,则是在于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上的愉悦以及情感上的满足。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音乐的乐曲欣赏是要以听觉为基础,建立在聆听者产生出的直观感受上,作为音乐教师,就需要通过引导、激发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接触音乐作品、并且深入探索作品内涵,以此来进行情感上的感受与体验。但是,初中生由于其文化底蕴的浅薄、生活社会经验的匮乏以及情感内涵的懵懂,对于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很难达到合适的学习状态去体会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和情感表现。尤其是关于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例如蒙古族音乐《万马奔腾》、交响诗《图画展览会》等,学生更难以理解和把握。笔者以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讨论、访谈等方式,将所看所问信息进行统计整合总结,从而深入透彻的对郑东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如何更好进行情感体验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音乐课以及音乐教师的地位在社会大的教育背景下,都处于相对尴尬的处境,硬件设施的使用率也较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促使教师学生都不重视音乐学科的学习。综上所言,社会、教师、学校、家庭的决策与态度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程度。对于上述问题,为了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深化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对聆听作品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本文中有以下见解策略:首先是初识作品——感受其美;其次熟识作品——联想其美;再次解析作品——描述其美;最后是综合实践——表现其美。其中运用到情景创建、横纵对比、编创等手段,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和深化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乐欣赏中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
(五)音乐符号论 |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
(三)本文观点 |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
1.历史之溯源 |
2.思想之底蕴 |
3.作品之表达 |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
(一)想象之于听者 |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3)音乐欣赏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 |
(二)欣赏教学具有重要的音乐学习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一)创造性思维 |
(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 |
三、文献综述 |
(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
(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文献综述 |
(三)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音乐欣赏活动促进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七、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工具 |
(四)实验材料的选择 |
(五)音乐欣赏活动的实施环节 |
(六)教学进度 |
(七)研究步骤 |
八、研究框架 |
九、研究结果 |
(一)两个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前测成绩比较 |
(二)两个班(实验班和控制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后测结果比较 |
(三)实验前后实验班幼儿幼儿创造性思维总分比较 |
(四)实验前后控制班幼儿幼儿创造性思维总分差异比较 |
(五)创造性思维的四个分度的差值比较 |
(六)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比 |
十、讨论 |
(一)音乐欣赏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在整体维度上的影响 |
(二)音乐欣赏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四个分维度的影响 |
(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性别之间没有表现出差异性 |
十一、结论以及教育建议 |
(一)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十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4)试论音乐欣赏的感性化方式及理性化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欣赏中感性化方式与理性化目标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二、试论音乐欣赏中的感性化方式 |
三、试论音乐欣赏中的理性化目标 |
四、简述音乐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 |
(一)音乐欣赏中的感性经验 |
(二)音乐欣赏中的理性经验 |
五、结语 |
(5)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
(一)歌剧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
(二)交响乐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
二、情感体验中的理性认识 |
三、结语 |
(6)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研究 ——以六所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聚焦民族音乐欣赏的缘由 |
二 聚焦上海市区域研究的缘由 |
第二节 立题意义 |
一 促进初中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
二 促进教师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能力提高 |
三 为学者提供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研究的可参考资料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待回答问题 |
一 研究目的 |
二 待回答问题 |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限制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一 建构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构成框架 |
二 制作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测量工具 |
第五节 名词解释 |
一 民族音乐 |
二 民族音乐欣赏能力 |
三 初中生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内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
第二节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相关研究 |
一 学生音乐能力的相关研究 |
二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
第三节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构成与论证 |
一 对上海市现行课标及教材“民族音乐欣赏”部分的解读 |
二 对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构成的论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抽样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样本抽取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 问卷的开发与编制 |
二 问卷内容与题目类型 |
三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
四 预试试题项目分析 |
五 正式问卷形成 |
第四节 实施流程和计分方式 |
第五节 资料分析 |
第六节 研究进度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正式样本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
一 正式样本性别分布 |
二 正式样本校外音乐兴趣特长班参与情况 |
三 正式样本校外民族音乐兴趣特长班参与情况 |
第二节 上海市初中生(全体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 |
一 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全貌 |
二 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不同维度表现概况 |
三 不同类型学校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概况 |
第三节 不同因素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
一 性别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
二 校外是否参加音乐兴趣特长班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
三 校外是否参加民族音乐兴趣特长班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
四 学校使用教材版本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
五 学校性质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
六 民乐团相关因素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现状 |
二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 对音乐教师的建议 |
二 对家长的建议 |
三 对学校民乐团的建议 |
四 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上海市初中音乐教材民族民间音乐部分解读 |
附录 B 问卷编制所用蓝本原始版及笔者翻译 |
附录 C 专家效度综合 |
附录 D 学校民族音乐教学基本状况调查表 |
附录 E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 F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研究现场照片 |
致谢 |
(7)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教师教学情况 |
一、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的态度 |
二、教师音乐欣赏课具体教学 |
三、音乐欣赏课课程反馈 |
第二节 学生学习情况 |
一、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态度 |
二、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 |
三、学生音乐欣赏课的整体学习水平 |
四、学生音乐欣赏课中的课堂参与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材使用情况 |
一、教材欣赏曲目梳理 |
二、曲目选择与编排 |
第四节 调查情况问题分析 |
一、音乐知识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
二、课堂互动问答效果不佳 |
三、教师欣赏课备课时间紧张 |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
五、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的三个层面 |
一、“听”—音乐欣赏的本体层面 |
二、“学”—音乐欣赏的认知拓展层面 |
三、“赏”—音乐欣赏的意识培养层面 |
第二节 教学的三种模式 |
一、情感体验模式 |
二、行为辅助模式 |
三、认知探索模式 |
第三节 教学方法实践 |
一、总分总,高效聆听 |
二、动态情境法,沉浸式学习 |
三、律动模仿法,感受式学习 |
四、动画故事法,直观性学习 |
五、创编互评法,提高音乐审美 |
六、情感再现法,渗透爱国主义 |
七、实践体验法,建立积极乐观态度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实践反思与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
一、教学方法的设定与选取 |
二、课堂内容与教学时长 |
三、教学行为与表现 |
四、课堂问题反思与解决 |
五、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节 教学效果总结 |
一、课堂效果 |
二、学生反馈 |
三、教师评价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相关建议 |
一、转变音乐欣赏课教学观念 |
二、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
三、高效利用多媒体 |
四、设计有效音乐活动 |
五、适当拓展课外音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感体验的定义 |
二、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地位 |
(一)是音乐欣赏的重要环节 |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评价、理解和鉴赏能力 |
三、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
(一)听赏大量经典作品 |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
(三)广泛学习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
(9)音乐节奏影响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音乐情绪 |
1.2.1 音乐情绪的定义 |
1.2.2 音乐情绪的诱发机制理论 |
1.2.3 音乐情绪的成份理论 |
1.2.4 音乐情绪的个体差异 |
1.2.5 音乐情绪的脑机制 |
1.2.6 音乐情绪的诱发与测量 |
1.3 音乐节奏 |
1.3.1 节奏的基本定义 |
1.3.2 节奏的音乐属性 |
1.3.3 节奏的心理学属性 |
1.3.4 音乐节奏的神经生理特点 |
1.4 节奏速度 |
1.4.1 节奏速度的定义 |
1.4.2 节奏速度与音乐情绪之间的联系 |
1.4.3 节奏速度影响情绪的个体差异 |
1.4.4 节奏速度加工的神经生理活动特点 |
1.5 节奏型 |
1.5.1 节奏型的定义 |
1.5.2 节奏型与音乐情绪之间的联系 |
1.5.3 节奏型的神经活动特征 |
1.6 已有研究不足 |
1.6.1 缺乏操作性的节奏定义和有效的变量控制 |
1.6.2 缺乏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使用偏好调查 |
1.6.3 音乐情绪的性别差异存在争议 |
1.6.4 音乐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不足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2.1 问题提出 |
2.1.1 基于节奏的操作性定义探讨速度和节奏型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
2.1.2 探究音乐使用特征以明确节奏与音乐情绪的联系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案和研究假设 |
2.3.1 研究一:音乐使用和音乐情绪特征调查 |
2.3.2 研究二:节奏速度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2.3.3 研究三:节奏型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2.4 研究意义 |
2.4.1 理论意义 |
2.4.2 实践意义 |
第3章 音乐使用和音乐情绪特征调查 |
3.1 音乐使用的问卷调查 |
3.1.1 引言 |
3.1.2 调查目的 |
3.1.3 调查方法 |
3.1.4 调查结果 |
3.1.5 调查讨论 |
3.2 音乐生与非音乐生的音乐情绪加工差异调查 |
3.2.1 引言 |
3.2.2 调查目的 |
3.2.3 调查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2.5 调查结果 |
3.2.6 调查讨论 |
3.3 音乐风格影响音乐情绪加工的调查 |
3.3.1 引言 |
3.3.2 调查目的 |
3.3.3 调查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3.3.5 实验结果 |
3.3.6 调查讨论 |
第4章 节奏速度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1 节奏速度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2.4 实验结果 |
4.2.5 实验讨论 |
4.3 实验 2 节奏速度对男性和女性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方法 |
4.3.3 数据分析 |
4.3.4 实验结果 |
4.3.5 实验讨论 |
4.4 实验 3 纯音节奏速度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4.4.1 实验目的 |
4.4.2 实验方法 |
4.4.3 数据分析 |
4.4.4 实验结果 |
4.4.5 实验讨论 |
第5章 节奏型对音乐情绪加工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 4 节奏型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数据分析 |
5.2.4 实验结果 |
5.2.5 实验讨论 |
5.3 实验 5 节奏型对男性和女性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5.3.1 实验目的 |
5.3.2 实验方法 |
5.3.3 数据分析 |
5.3.4 实验结果 |
5.3.5 实验讨论 |
5.4 实验 6 纯音节奏型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5.4.1 实验目的 |
5.4.2 实验方法 |
5.4.3 数据分析 |
5.4.4 实验结果 |
5.4.5 实验讨论 |
第6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6.1 综合讨论 |
6.1.1 音乐情绪的使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6.1.2 节奏速度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6.1.3 节奏型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 |
6.1.4 研究的应用价值 |
6.2 总结论 |
6.3 研究创新点 |
6.3.1 理论创新 |
6.3.2 方法创新 |
6.4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
6.4.1 被试取样的局限性 |
6.4.2 速度与节奏型交互作用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10)初中音乐欣赏课情感体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 初中音乐欣赏课开设的背景及意义 |
2. 教师对音乐欣赏课认知应当与时俱进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音乐欣赏与情感体验概念综述 |
(一) 音乐欣赏简述 |
1. 音乐欣赏的概念 |
2. 音乐欣赏的作用 |
(二) 情感体验概述 |
1. 情感体验的概念 |
2. 音乐的情感体验 |
三、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
(一) 音乐欣赏课现状描述 |
1. 学生对音乐作品认知浮于“表象” |
2. 音乐欣赏作品存在的“本质” |
3. 学生与音乐作品的“距离” |
(二) 现状产生原因分析 |
1. 认知表象的原因 |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单一教学方式 |
3. 欣赏“距离”的产生原由 |
(三) 小结 |
四、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展现 |
(一) 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存在意义 |
(二) 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实施策略 |
1. 初识作品——感受其美 |
2. 熟识作品——联想其美 |
3. 解析作品——描述其美 |
4. 综合实践——表现其美 |
五、初中音乐欣赏课上课实录展示和分析 |
(一)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 |
(二) 《溜冰圆舞曲》教学实例分析 |
(三) 《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
(四) 《卡门序曲》教学实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音乐欣赏中的情感和心理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音乐欣赏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D]. 钱欣欣.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2)
- [4]试论音乐欣赏的感性化方式及理性化目标[J]. 王琴琴. 戏剧之家, 2020(32)
- [5]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 王思思. 北方文学, 2020(23)
- [6]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研究 ——以六所初中为例[D]. 张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实践[D]. 曹晓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 王英俊. 艺术评鉴, 2020(04)
- [9]音乐节奏影响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D]. 刘颖. 西南大学, 2019(01)
- [10]初中音乐欣赏课情感体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中学为例[D]. 甘雯靖.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