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离骚》英译看楚文化中植物意象的形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婧怡[1](2021)在《唐诗中的花草采摘及其诗意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古代,采摘花草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是人们的艺术生活呈现,是为文学表达的重点。诗歌创作中描写花草采摘行为,自《诗经》时代即已开始,至唐诗中则蔚为大观。花草采摘行为是唐诗中的重要主题。本文选取《全唐诗》中出现频率较高且极富有特色的几种花草作为切入点,探究花草采摘活动在唐诗中的丰富内涵及审美意蕴。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以数据统计为中心呈现唐代花草采摘诗概况。唐诗中,因采摘植物种类的不同,花草采摘者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时空分布也不均衡。通过对不同采摘对象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可知唐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愈加密切,唐诗中表现的采摘逐渐从现实的农事活动向具有情感指向的审美活动转变。第二章分析唐诗中花草采摘行为的现实意义。唐人既将采摘对象作饮食之用、医药之用、装饰之用、贡赋之用,也将所采花草用来斗草、斗花或寄赠或用于酒宴歌舞娱乐。采摘花草在满足唐人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满足强身健体、装饰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交游娱乐的精神需求。第三章探究唐诗中四季花草采摘描写呈现的民俗风情。春季采桑、采苹的祭祀民俗体现了唐人祈求福报的心理和对先贤圣人的追思与敬仰,夏季采莲、采茶民俗呈现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秋季登高采菊民俗体现了唐人的时空观念与生命意识,冬季采梅展现了唐人的审美意识。第四章通过分析花草采摘诗歌中的典故运用,发掘诗歌的内在意蕴。诗人偏爱使用四类典故:尽孝思亲类、民俗风情类、山水隐逸类、闺怨相思类。其中使用展现儒家孝悌伦理观念的采兰典故和以游仙隐逸等道家思想为主的采药典故数量多且较为典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唐人的思想观念。整体而言,唐诗中出现了大量花草采摘描写,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唐人的日常生活及精神世界,传达出了时人对大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合一的境界,昭示出唐代农耕文明下以自然为美的艺术精神与丰富的人文色彩,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顾懿[2](2020)在《阐释学翻译策略研究 ——两个《离骚》英译本文化负载词比较》文中指出在中国的语言系统中,文化负载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客观直接反映该民族独有文化的词汇,是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的反映。通过文化负载词可以考察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和特定文化现象,以及其展现的独特风貌和民族特性。本文从乔治·斯坦纳阐释运作四步骤理论出发,以着名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和许渊冲的《离骚》英译本为例,研究二者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式的异同,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探究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本文将在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理论角度下逐一考察《离骚》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在两个译本中的不同处理方式。研究过程搜集整理了 12个《离骚》中有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通过分析这些带有文化负载词的例句译文,归纳出霍克斯和许渊冲在信任和补偿两环节中处理相同,在侵入和吸收两环节中处理不同。霍克斯的译本最大限度保留了原作内容形式的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文化背景;许渊冲的译本则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介入西方语境传达中国古典文化。
曹雨杨[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认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曹霞,任晓霏[4](2019)在《论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以《离骚》的三种英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典籍的语言系统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典籍所蕴含的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本文以霍克斯、杨宪益、许渊冲英译版本的《离骚》中不同的君王称谓为例,以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译者对《离骚》中文化负载词的不同翻译策略,探究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规范。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霍克斯的翻译策略更能有效地传播《离骚》中的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李亚芳[5](2019)在《形象学视域下《离骚》霍克斯译本中屈原形象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楚地诗人,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之一。从1895年至今,众多中外学者对《离骚》中的形象作了不同评价,大多数认为,《离骚》就是屈原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翟理斯把屈原比作罗马着名的抒情诗人品达(Pindar),肯定了屈原的成就;亚瑟.韦利认为屈原的情感独一无二,无人超越;林文庆赞美屈原的丰功伟绩;而理雅各则贬低屈原,认为屈原写不出流芳千古的作品。《楚辞》译本繁多,大部分是节选,全译本并不是很多。其中大卫·霍克斯的《楚辞:南方之歌》(1959),为楚辞研究的经典之作,是英语世界楚辞研究领域最为全面、最为权威的着作,在英语世界影响较大。国内外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离骚》译本进行了研究,但是对译本中屈原形象的研究却是零星可数。本文选取了霍克斯的《离骚》英文译本分析屈原的形象变化,一方面有助于开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向世界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离骚》英译本形象研究的内容。本研究借助形象学中的“自我形象”、“他者形象”,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原文本与霍克斯译本中涉及屈原形象的表达,通过细读文本,对英译本中的屈原形象进行研究,探讨了屈原形象的变化,以及在形象翻译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文章主要集中研究了两个问题:(1)在霍克斯的译介过程中,译文中屈原形象的刻画与源语中的形象相比存在哪些差异?(2)这些差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国内权威学者对屈原形象的描述的基础上,提取了《离骚》中111个有关屈原形象的表达,《离骚》原文本中的屈原的形象可总结为:忠贞、感性、孤独。结合原文本中有关屈原形象的表达及霍克斯译本中的翻译进行对比,其中共出现了88个对应的翻译。分析结果显示,屈原的形象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第一,原文本中屈原忠贞的形象在译本中被弱化;第二,译本中添加了自信的屈原形象;第三,译本中对原本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屈原形象进行了缩略。霍克斯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通过对原文本的直译、减译、增译等方式,对屈原的形象进行了重新描述。霍译本中的形象与原形象出现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社会语境、翻译目的、词汇运用以及译者翻译策略等。本研究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后续研究中将对此进行补充和扩展。
丁珍薇[6](2019)在《屈原《九歌》和济慈“六颂”中的植物意象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字灵均。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他的诗歌雄奇飘逸,诗歌创作方面想象力丰富且奇特,善于借助各种动、植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约翰·济慈(1795-1821)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做出了极大贡献。他擅长于将感情与自然相结合进行诗歌创作,从普通生活和自然景物中寻找创作灵感,让读者身临其境。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是在诗歌创作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迄今为止,中、西学术界对两位诗人的植物意象虽然各有研究,但是尚未见学者对二者的代表性诗歌”六颂”和《九歌》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对他们诗作中植物意象进行对比性探讨,对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研究来说是一种新的理论尝试,有助于揭示他们诗歌中的植物意象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为当代的诗歌创作提供启示。本文将采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主题学和认知隐喻相关理论,从人的感官角度上分析比较两位诗人作品中的植物意象,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并对这些异同点进行研究以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通过探寻植物意象在这两组作品中的体现,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各自的诗歌中对植物意象的选择各不同,济慈更善于用视觉对植物意象进行描述,不仅局限于植物的颜色和形状,更是通过整体画面感,由远及近地描述植物的整体表现。而屈原的《九歌》中更多出现的是嗅觉和味觉植物意象,通过这两种感官描述的植物意象主要是为了表达崇高的道德修养以及祭神过程中对神的敬意、男女相思爱慕之情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通过对济慈和屈原诗歌中的植物意象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济慈和屈原都借助植物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表达内心情感,这反映出人类的共同认知及认知隐喻都源自于人类的生活体验中,他们都希望逃离苦难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向往着仙境般的神话世界和淳朴的自然世界;在诗歌创作方面不拘泥于陈规旧俗,敢于超越前人,开拓新的诗歌表达形式。但是,由于东、西方思维习惯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同时又由于个人经历、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两位诗人又呈现出大相迥异的异质性特色。
赵晓瑞[7](2018)在《《离骚》三译本或然性情态翻译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借助Halliday的情态理论,对《离骚》三个英译本中或然性情态翻译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孙译和霍译多采用显化形式翻译原文或然性情态,倾向于体现原文作者的主体性,但霍译情态语义的整体准确度不及孙译;杨译在显性情态处理上有客观化倾向,在隐性情态处理上采用了略译和保持隐性情态的做法,倾向于体现译者自身的主体性。译文中或然性情态的语义偏差与译者的理解、句子主语、谓语结构、情态表达方式的选择和时间参照框架等有关系。隐性情态的显化虽能反映译者对原文情态的理解,但同时也会影响译文本身作为诗歌所应具有的隐性本质,所以隐性情态的显化问题还需深入探讨。
方铭,舒鹏[8](2017)在《2014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屈原与楚辞研究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2014年,学界关于屈原及楚辞的研究继续推进。根据相关论着、论文统计可知,研究大体可分为屈原生平事迹研究、楚辞作品研究、屈原及楚辞影响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传播以及与楚辞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几大部分。其成果内容丰富,创见迭出,异彩纷呈。
徐倩倩[9](2015)在《《楚辞》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楚辞》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它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对汉赋的形成和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与《诗经》相比,《楚辞》的英译对比研究及在欧美世界的传播却相对滞后。意象作为中国典籍作品中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元素,广泛存在于古诗词中,而在《楚辞》中,更是包含了错综复杂、意义独特的意象。因此,在《楚辞》的翻译过程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和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一直贯穿中外翻译历史。本研究选取许渊冲、杨宪益和戴乃迭、以及霍克斯的《楚辞》英译本,尝试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来探讨三个译本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译本中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然而,在对《楚辞》中的文化意象进行翻译时,单纯地采取归化或者异化的策略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更贴切、更恰当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语境。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楚辞英译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文化意象翻译的内容进行回顾。然后再对《楚辞》中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分类,从神话、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以归化与异化为理论基础,对其中文化意象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三个译本中翻译策略的共性与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于文化意象的翻译,作者提出了几个翻译方法,旨在为今后《楚辞》以及文化意象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
魏家海[10](2014)在《《楚辞》英译及其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充实的资料考证了《楚辞》在中西方的英译本的概况,梳理了各自的翻译特点,总结归纳了国内《楚辞》英译本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客观评述和展望。
二、从《离骚》英译看楚文化中植物意象的形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离骚》英译看楚文化中植物意象的形变(论文提纲范文)
(1)唐诗中的花草采摘及其诗意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代花草采摘诗概述——以对《全唐诗》的数据统计为中心 |
第一节 采摘者 |
第二节 采摘对象 |
第三节 《全唐诗》中采摘行为的时间及空间分布 |
一、时间分布 |
二、空间分布 |
小结 |
第二章 从生活实用到艺术审美:唐诗中的花草采摘之用 |
第一节 唐诗中花草采摘的日常生活用途 |
一、饮食 |
二、医药 |
三、装饰 |
四、贡赋 |
第二节 花草采摘与斗百草、斗花等游戏娱乐活动 |
一、所采花草作为相斗游戏的载体 |
二、唐诗中的斗草斗花与人文意趣 |
三、斗草对唐代社会生活的观照 |
第三节 花草采摘与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传递 |
一、唐前文学中的花草采摘与寄赠 |
二、唐诗中的花草采摘与传情 |
第四节 采莲:酒宴娱乐间的歌舞艺术化 |
一、采莲:从现实生活到歌舞艺术 |
二、唐代酒宴间的采莲歌舞与士子风流 |
小结 |
第三章 四季采摘与大唐民俗风情 |
第一节 春采桑、采苹:采摘诗歌与祭祀民俗 |
第二节 夏采莲、采茶:采摘诗歌与江南民俗风情 |
一、采莲民俗与爱情相思 |
二、采茶民俗与交游赠答的悠闲意趣 |
第三节 秋采菊:采摘诗歌与岁时民俗 |
一、登高采菊与时空观念下的乡情归思 |
二、时序更替与时光易逝的感叹 |
三、重阳采菊与黍离之悲、迁逝之痛 |
第四节 冬采梅:采摘诗歌与审美意蕴 |
小结 |
第四章 采摘用典与唐人的精神世界 |
第一节 唐诗中花草采摘典故的运用 |
第二节 采兰比德及尽孝思亲意蕴在唐诗中的体现 |
一、 《冉冉孤生竹》与唐诗中的采兰 |
二、 “言采其兰”与唐诗中的尽孝思亲意蕴 |
第三节 “鹿门采药”与唐人的游仙隐逸情怀 |
一、 “采药”与游仙服食之风 |
二、 “鹿门采药”与唐代漫游隐逸之怀 |
小结 |
结语——兼论唐人的花草采摘情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阐释学翻译策略研究 ——两个《离骚》英译本文化负载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Question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
1.5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Culturally-loaded Terms |
2.2 Studies 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broad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t Home |
2.3 Studies on translations of Li Sao |
2.3.1 Li Sao and its Translations |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s of Li Sao |
Chapter 3 Hermeneutics Translation Theory |
3.1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
3.1.1 Classical Hermeneutics |
3.1.2 Modern Hermeneutics |
3.1.3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
3.2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of Steiner |
3.2.1 Trust |
3.2.2 Aggression |
3.2.3 Incorporation |
3.2.4 Compensation |
Chapter 4 A Comparison on Translations of Culturally-loaded Terms |
4.1 Trust: Based on Choice |
4.2 Aggression:Showing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4.3 Incorporation:Domestication or Foreignization |
4.4 Compensation:Keeping a Balance |
Chapter 5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4)论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以《离骚》的三种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回顾 |
2.1《离骚》英译研究 |
2.1.1 基于英译本的个案研究 |
2.1.2 多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
2.1.3《离骚》英译翻译研究历史及对外传播研究 |
2.2 文化负载词相关研究 |
3. 文化负载词异化翻译理论分析 |
3.1 异化翻译理论 |
3.2 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 |
4. 文化传播视域下《离骚》英译翻译研究 |
4.1《离骚》文化负载词英译方法 |
4.1.1 霍克斯主体在客体译本中的处理方法 |
4.1.2 许渊冲主体在客体译本中的处理方法 |
4.1.3 杨宪益主体在客体译本中的处理方法 |
4.2《离骚》文化负载词数据统计分析 |
5. 结语 |
(5)形象学视域下《离骚》霍克斯译本中屈原形象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magology to Translations |
2.2 Image of Qu Yuan in Li Sao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magology |
3.1 Key Terms in Imagology |
3.1.1 Image |
3.1.2 "Self-image" and "Hetero-image" in Imagology |
3.1.3 Variation of Image |
3.2 Analysis of Factors in Image Variation |
3.3 The Application of Imagology in This Study |
Chapter Four A Study on the Variation of Qu Yuan’s Image in Li Sao |
4.1 Self-images of Qu Yuan in Li Sao |
4.1.1 The Loyal Qu Yuan |
4.1.2 The Emotional Qu Yuan |
4.1.3 The Solitary Qu Yuan |
4.2 Hetero-images of Qu Yuan in Hawkes’Translation |
4.2.1 The Less Loyal Qu Yuan |
4.2.2 The More Confident Qu Yuan |
4.2.3 The Less Romantic Qu Yuan |
4.3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Variation of Self-image of Qu Yuan |
4.3.1 The Historic Context of Qu Yuan and Hawkes |
4.3.2 The Purpose of Hawkes’Translation |
4.3.3 The Application of Lexicon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
4.3.4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Hawkes’English Version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个人简介 |
(6)屈原《九歌》和济慈“六颂”中的植物意象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Introduction |
2.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on Keats’s“Six Odes” |
2.1.1 Previous Study on Keats’s“Six Odes”Abroad |
2.1.2 Previous Study on Keats’s“Six Odes”at Home |
2.2 Previous Study on Qu Yuan’s“Nine Songs” |
2.2.1 Previous Study on Qu Yuan’s“Nine Songs”Abroad |
2.2.2 Previous Study on Qu Yuan’s“Nine Songs”at Home |
2.3 Commonly Used Plant Im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 |
2.3.1 Commonly Used Plant Imag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
2.3.2 Commonly Used Plant Imag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
3.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Parallel Research and Thematology |
3.1.1 Parallel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3.1.2 Thematology and image |
3.2 Cognitive Metaphor |
4.Plant Images in“Six Odes”and“Nine Songs” |
4.1 The Use of Visual Plant Images |
4.1.1 Visual Plant Images of Colors and Shapes in“Six Odes” |
4.1.2 Infrequent Use of Visual Plant Images in“Nine Songs” |
4.2 The Use of Olfactory Plant Images |
4.2.1 Rare Use of Olfactory Plant Images in“Six Odes” |
4.2.2 Olfactory Plant Images in“Nine Songs”:Vanilla and Beauty |
4.3 The Use of Gustatory Plant Images |
4.3.1 Less Frequent Use of Gustatory Plant Images in“Six Odes” |
4.3.2 Gustatory Plant Images in“Nine Songs”:the Five Flavors |
4.4 The Use of Auditory Plant Images |
4.4.1 Less Used Auditory Plant Images in“Six Odes” |
4.4.2 The Use of Auditory Plant Images in“Nine Songs” |
4.5 Summary |
5.Reasons for the Different Choices in Using Plant Images |
5.1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
5.1.1 The Life Experience of John Keats:Suffering Diseases |
5.1.2 The Life Experience of Qu Yuan:Exiled Twice |
5.2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
5.2.1 Living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in Britain |
5.2.2 So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in the State of Chu |
5.3 Shamanism vs.Greek Mythology |
5.4 Different Aesthetic Views |
5.5 Different Thinking Habits |
6.Conclusion |
Appendix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7)《离骚》三译本或然性情态翻译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或然性情态简述 |
3.《离骚》三译本或然性情态翻译比较 |
3.1“恐”字句的翻译 |
3.2 含疑问副词或疑问副词+情态助动词的情态句翻译 |
3.2.1 含“熟能”/“熟……可”句的翻译 |
3.2.2 含“何……能/可/可以”句的翻译 |
3.2.3 含“岂……可/能”句的翻译 |
3.2.4 含“焉能”句的翻译 |
3.3 含“可、得、足”句的翻译 |
3.4 含“若、必、将”句的翻译 |
3.5 隐性或然性情态的翻译 |
3.5.1 直陈句中的隐性或然性情态翻译 |
3.5.2“孰”字句特指问句隐性或然性情态翻译 |
3.5.3“岂”字句特指问句隐性或然性情态翻译 |
4. 小结 |
(8)2014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屈原生平事迹研究 |
二、楚辞作品研究 |
三、屈原及楚辞的影响研究 |
四、楚辞学史研究 |
五、宋玉研究 |
六、楚辞翻译传播与多学科视角下的楚辞研究 |
七、结语 |
(9)《楚辞》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Objectives of Research and Research Questions |
1.3 Data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5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At Home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u Ci Abroad |
2.1.3 Translated Versions of Chu Ci |
2.2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3.1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3.1.1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3.1.2 Theoretical Ba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3.1.3 Theoretcal Basis of Foreignization |
3.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
3.2.1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
3.2.2 Domestication in Translation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ree Translations of Cultural Images inChu Ci |
4.1 Introductions to Versions by Xu, Yang and Hawkes |
4.2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y of Cultural Images |
4.2.1 Various Definitions of Cultural images |
4.2.2 Categories of Cultural Images |
4.3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ng CulturalImages in Chu Ci |
4.3.1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ng Mythological Images in Chu Ci |
4.3.2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ng Natural Images in Chu Ci |
4.3.3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tion in Translating Social Images in Chu Ci |
4.4 Solutions to Cultural Image Translation |
4.4.1 By Using the Same Image |
4.4.2 By Using a Different Image |
4.4.3 by Maintaining Original Images with Related Explanations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1 |
Appendix 2 |
Acknowledgements |
(10)《楚辞》英译及其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楚辞》英译本概略 |
二、《楚辞》的翻译研究 |
(一) 译者研究 |
(二) 视角研究 |
1. 诗歌艺术形式 |
2.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考证 |
3. 哲学阐释学 |
(三) 方法研究 |
1. 比较法 |
2. 个案描写法 |
(四) 译本研究 |
三、《楚辞》英译研究的不足与前景展望 |
四、从《离骚》英译看楚文化中植物意象的形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唐诗中的花草采摘及其诗意呈现[D]. 王婧怡.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阐释学翻译策略研究 ——两个《离骚》英译本文化负载词比较[D]. 顾懿.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论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典籍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以《离骚》的三种英译为例[J]. 曹霞,任晓霏.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9(04)
- [5]形象学视域下《离骚》霍克斯译本中屈原形象的构建研究[D]. 李亚芳. 长江大学, 2019(11)
- [6]屈原《九歌》和济慈“六颂”中的植物意象比较[D]. 丁珍薇. 湖北工业大学, 2019(10)
- [7]《离骚》三译本或然性情态翻译对比研究[J]. 赵晓瑞.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2014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 方铭,舒鹏. 云梦学刊, 2017(05)
- [9]《楚辞》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对比研究[D]. 徐倩倩. 浙江工商大学, 2015(05)
- [10]《楚辞》英译及其研究述评[J]. 魏家海. 民族翻译,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