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西藏全新世古地理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兰措卓玛[1](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郑淇[2](2021)在《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文中提出白垩纪是地质历史时期极端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火山频发、大规模大陆漂移和重要构造变动发生的时代。由于地幔柱岩浆活动频繁,导致白垩纪时期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淹没,海相地层广泛发育,但东亚地区仍然保持大陆环境,尤其在我国,陆相地层出露完整、发育齐全且研究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内,这些陆相沉积能为重建全球白垩纪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过程提供重要证据,有重大的研究意义。豫西南地区的晚白垩世盆地正处于秦岭、华北和扬子三个板块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分,这三大板块是晚白垩世盆地最主要的控盆断裂,具有长期复杂的动力变化和构造变形特征。淅川县的滔河盆地,白垩系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含有大量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前人通过沉积地层、构造特征和恐龙蛋化石等对该地区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滔河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方面的探索却尚未深入。因此,本文以滔河乡PM03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分析为主、岩相学为辅的研究手段,通过剖面沉积物样品中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总有机质含量、亚铁离子含量和主微量元素特征,对研究区晚白垩世古气候演化过程进行重建,为白垩纪陆相地层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本文通过对滔河盆地PM03剖面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沉积物SiO2含量最高,介于11.06%~61.44%之间;Ca O含量较高,介于6.54%~49.85%之间;Al2O3含量为1.15%~15.17%;Fe2O3含量为0.53%~5.97%;K2O含量为0.21%~3.17%;Mg O含量为0.85%~18.77%;Na2O含量为0.01%~1.88%。微量元素中Cl、Co、Cu和Zn元素的NASC标准化值均小于1,表现为明显的亏损;P、Ba、Cr、La、Mn和Nd等元素的含量较高,在剖面中表现为富集。沉积物的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介于-5.82‰~1.63‰(PDB)之间,氧同位素组成介于-9.57‰~-6.53‰(PDB)之间;碳酸钙含量在22.97%~72.99%之间;TOC含量分布在0.02%~1.00%之间;亚铁离子含量分布在0.57~2.14μg/kg之间。2.盐度指标Sr含量、Sr/Ba、Rb/K和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剖面沉积物形成于陆相淡水环境;氧化还原指标V/Cr、Ni/Co、和Cu/Zn都指示剖面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为弱氧化-氧化环境;ICV、CIA、Na/K、Ba/Sr的值及Na2O/K2O-CIA图解,指示沉积区属于中等-强烈风化环境,整体风化程度属于中等,指示沉积环境水体活动较强;干旱指数C的低值、Sr/Cu的高值及气候的双变量图解,指示研究区整体属于干旱的环境条件。3.PM03剖面高沟组为冲积扇-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马家村组为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寺沟组为辫状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交替出现。古气候经历了极度炎热干旱-暖湿多雨-半干旱-干旱的旋回过程。
韩琴[3](2021)在《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极有可能是现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内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理解并查明全球碳循环过程与机制至关重要。内流河流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是全球陆地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干旱区内流河流域相继发现二氧化碳负通量,且在内流区尾闾地区湖相沉积地层存在碳酸盐富集现象,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明确。本文以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猪野泽、盐池、花海全新世古湖泊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古环境研究方法与无机碳汇研究相结合,采集流域表土、地下水和河湖水,结合此前研究组在终端湖的研究,进行无机碳相关指标分析,探讨区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期拓展区域碳汇研究深度,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内流河流域碳汇和环境变化评估提供科学支撑。本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0~20 cm表土平均无机碳含量为11.2 g·kg-1,受流域自然地理空间格局分异影响,表土无机碳含量随流域海拔降低而降低。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水体可溶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含量范围为14.53-2463 mg/l,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DIC含量上游至下游有所增加。猪野泽、盐池和花海全新世总无机碳含量分别为0.318 Pg、0.003 Pg和0.160 Pg,沉积速率分别为41.15 g C m-2 yr-1、2.40 g C m-2 yr-1和29.92 g C m-2 yr-1,远高于同期有机碳沉积速率。(2)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主要受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补给,中下游浅层地下水同时也受到河流渗漏补给和农业灌溉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DIC的14C年龄总体上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其中大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较轻,一般为千百年尺度。深层地下水和下游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大部分接近末次冰盛期和中全新世,其补给来源和更新速度可能与古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土壤包气带CO2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DIC的贡献率甚至达70%左右,浅层地下水输入碳源可能主要为土壤包气带CO2。结果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内盐碱土从大气中吸收CO2进入地下水,同时随着地下水水流方向,缓慢输送到下游,直至在流域终端区域沉积。(3)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在上游地区,主要受到河流水动力的影响,而在下游地区,主要表现为近源风成沉积。研究区河流和风共同影响流域内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气候较为干旱,碎屑类矿物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矿物。受温度和降水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的风化强度自西向东增加,而流域内上下游化学风化风化强度差异较小。河西走廊古湖泊沉积物主要为风成沉积、浅湖相和湖相沉积。古湖泊无机碳主要在湖泊水位较高、水动力较弱的静水环境下沉积。(4)早中全新世,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降水增加,导致湖泊水位上升,无机碳含量增加,表现为无机碳汇;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导致湖泊萎缩,剖面顶层无机碳含量减少。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主要与东亚夏季风和西风协同作用影响下的湖泊水位变化有关。
殷天涛[4](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认为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黄劭康[5](2020)在《孢粉和粒度指标指示的御道口地区8000年来的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全球环境逐渐恶化,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研究迫在眉睫。全新世是人类生存的时期,研究全新世的古环境变化对现今人类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坝上地区作为北方典型的农牧过渡带,对于研究中国北部的全新世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以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地层孢粉为代用指标,以御道口剖面为研究对象,重建了坝上御道口地区全新世8000a B.P.以来的古环境古气候变化情况,并结合气候变化情况讨论了坝上地区古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将河北省承德坝上御道口地区8000年以来的全新世气候分为三部分:第Ⅰ部分(8000-6100a B.P.),此阶段坝上地区的气候较为温暖干燥,风沙活动较强,植被覆盖率较低,但整体环境比较稳定,2000年来没有较强烈的波动,可能是由于这样的环境导致人类开始发展农业。第Ⅱ部分(6100-1700a B.P.),此阶段时间跨度较长,总体气候较为湿润,根据粒度变化情况将其分为两个子阶段进行讨论:第一阶段(6100-3700a B.P.)是坝上地区8000年来最温暖湿润的阶段,估计此阶段坝上地区气候条件良好,植被生长情况好,风沙活动减弱,是农业文明发展的时期,根据考古学研究,此阶段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阶段。第二阶段(3700-1700a B.P.)虽然坝上地区整体气候仍比较湿润,但湿润程度不如第一阶段(6100-3700a B.P.),且在后期气候迅速向干旱发展。第Ⅲ部分(1700a B.P.至今)为坝上地区干旱期,风沙活动强,沉积物粒度明显变大,植被较差,且前期(1700-900a B.P.)干旱程度比后期(900a B.P.至今)更强,大量证据表明,此时间段内坝上地区游牧民族开始向南扩张。在此期间也存在气候转冷的时期,估计坝上地区4400a B.P.、3800-3500a B.P.、3000-2800a B.P.和1200a B.P.出现过四次气候突变事件。
平帅飞[6](2020)在《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估今后全球增温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成为当今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始新世作为地球演化过程中距今最近的典型极端温室气候时期,其环境和气候演变特征对于我们更好理解温室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依兰地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内连续沉积的始新世地层完整记录了该时期的古气候信息。本文以连续的岩心为研究对象,首先依据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明确沉积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岩心进行精确取样,通过样品碎屑组分统计、磁化率和色度指标的测试,对依兰地区始新世的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主要认识如下:通过岩心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测井曲线形态综合分析,认为本岩心从下到上依次划分为3个一级旋回,第1个一级旋回发育水下扇相,第2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相,第3个一级旋回发育湖泊、扇三角洲相。水体随旋回发生较深-深-较深-较浅-较深-较浅的变化过程。镜下采用Gazzi-Dickinson记点法统计碎屑组分(石英,长石,岩屑,单晶石英,多晶石英,杂基)含量,结果显示本岩心存在明显的气候波动阶段,其中797-900.2m,风化侵蚀作用逐渐增强,F/Q数值由高到低,Q%和成分成熟度升高,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432.4-797m,风化侵蚀作用由强变弱,F/Q数值增高,Q%和成分成熟度逐渐降低,气候由湿热逐渐下降。131.75-432.4m,风化侵蚀作用较弱,F/Q数值较高,Q%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岩心磁化率、色度指标显示:797-900.2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逐渐降低,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逐渐升高,反映气候由较干凉逐渐转为湿热。432.4-797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由低到高,频率磁化率、红度和黄度数值由高到低,显示气候湿热程度逐渐下降。131.75-432.4m,低频磁化率和亮度较高,频率磁化率、红度数值较低,黄度因绿泥石存在较高的异常,气候以相对干凉为主。对岩心碎屑组分、磁化率、色度多种指标数值进行有序聚类分析,并结合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早始新世时期气候逐渐由较干凉转为湿热,总体上以湿热为主。中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湿热但后期呈现下降趋势。晚始新世时期气候总体以相对干凉为主,但波动相对明显。气候区域对比显示,依兰地区始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与中国大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宋宏[7](2020)在《甘肃白银晚泥盆世古土壤黏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土壤是过去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形成时期的古气候信息。古土壤中黏土矿物的形成对古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成为研究古气候的一个重要替代指标。泥盆纪时期地球气候系统发生了重大转变,发生了多次气候事件。目前对晚泥盆世气候的研究主要在古生物地层方面,而利用古土壤黏土矿物进行古气候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甘肃白银晚泥盆世红色沉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色沉积中的黏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分布特征,结合野外观察,识别出该红色沉积为古土壤,并对其形成时的古气候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根据甘肃白银晚泥盆世沙流水组红色沉积地层中的根迹、土壤分层和土壤微结构等诊断特征,识别出该红色沉积为古土壤。古土壤中大量钙质结核、不规则分布的晕圈状根迹、泥裂、古土壤及砂岩中存在的肺鱼洞穴遗迹等野外宏观特征反映了研究区古土壤形成时期古气候特征总体以干旱为主。(2)选取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古土壤剖面,根据土壤颜色、根迹、土壤胶膜、块状结构、钙结核及钙质层等古土壤分类依据,确定出古土壤类型分别为旱成土、变性土和淋溶土。(3)对选取的三个古土壤剖面的进行黏土矿物抽提、矿物成分分析,表明旱成土、变性土和淋溶土剖面的黏土矿物组成相同,主要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矿物,无蒙脱石,但其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伊/蒙混层矿物含量最高、其次是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最低,平均含量分别为43%、33.5%、3.9%和5.5%;结晶度(IC)值均大于0.42°,表明研究区古土壤受成岩作用影响小,能够反映其形成时的古气候。(4)IC值、Rb/Sr比和CaCO3含量在旱成土中从A层向下逐渐减小,变性土和淋溶土中却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表明旱成土中风化淋溶程度从A层向下逐渐减弱,而变性土和淋溶土从A层向下逐渐增强。高的IC和Rb/Sr比值以及低的CaCO3反映淋溶土剖面淋溶作用强、气候湿热;变性土剖面CaCO3含量、伊/蒙混层、I/C、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最高、但IC和Rb/Sr比值较低反映干湿交替的半湿润环境,钙富集在剖面底部;低的Rb/Sr比值和较高的CaCO3表明旱成土剖面风化淋溶程度弱,Ca主要富集在A层,反映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环境。综合表明,不同类型的古土壤反映了研究区晚泥盆世古土壤形成时期气候特征总体为湿润到干旱-半干旱。
杜楠[8](2020)在《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及其他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评估当今人类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地质历史中重大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等问题进行探究。云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对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是研究古地貌和古气候的理想区域,同时云南还因产出丰富的古猿及古人类化石成为探讨人类起源地的热点地区。生存于距今约8 Ma的人科早期成员——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 Xu et al.,1978),发现于滇中地区的禄丰石灰坝,是研究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材料。探索禄丰古猿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环境影响因素,为重大地史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耦合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滇中禄丰地区为研究区,在石灰坝禄丰古猿化石遗址点进行科学钻探,获取一系列沉积连续稳定的钻孔岩芯。针对典型钻孔LF1805和LF1807沉积物进行沉积相分析及粒度、元素地球化学和黏土矿物等古环境替代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禄丰古猿生活前、生活时和生活后的环境演化过程,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禄丰古猿演化的可能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禄丰古猿生活以前:禄丰地区是一个滇中山间洼地,附近有湖泊,地势低矮,气候以温暖少雨为主,后期出现短暂的暖湿时期,末期趋于干冷。湖泊面积、水位和沉积动力条件均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变化,前期、后期为深水弱动力条件,中期为浅水强动力条件,末期气候变得十分干冷,湖泊退缩,水位下降,沉积环境转变为湖滨亚相。(2)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禄丰地区沉积环境由强动力作用的浅水湖泊沉积向弱动力作用的沼泽转变,最后保持在较稳定的静水环境。总体气候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旱转变。前期,寒冷干旱与相对温暖湿润气候交替出现,此时,禄丰古猿在此繁盛发展。后期趋于寒冷干旱,这样的气候条件可能使禄丰古猿的食物来源减少,为获取更丰富的食物资源,禄丰古猿开始营地栖生活,地栖生活可能为禄丰古猿的直立行走提供了条件。(3)禄丰古猿生活之后: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禄丰地区气候进一步变冷变干。湖泊退缩,陆地开始出现。食物和水源的减少,可能导致了禄丰古猿的灭绝或迁移。
邱亚会[9](2020)在《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国际地球环境科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高寒地带史前人类活动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已取得多方面突破,但在以下几点内容上的研究仍较为匮乏:(1)已研究的高原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高原高海拔地区(>3500米)及其腹地的研究点分布稀疏;(2)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狩猎人群文化遗存的原生地层发现及年代报道少,这一区域是否发生过家畜驯化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案例未见报道;(3)古人地关系研究中获取的与古人类生活相关的栖息地环境变迁的信息不多。所以,亟需对这一高海拔地带的古人地关系再加强研究。青海湖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两个湖泊,湖盆内富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野生食物资源,在可提供稳定食物来源的农业出现之前,是古人类在高原高海拔进行生活和/或驯化动物的合适地域。通过野外工作获取青海湖和色林错盆地内的4个遗址点的文化遗存、生物地质样品以及青海湖盆内的1个湖沼沉积样品,以之为研究载体,选择其中17件骨骼、15个有机质、2个植物残体和1个螺壳样品进行了AMS 14C(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从而确立人类活动遗址点和湖沼记录的年代框架。进一步地,对一些载体进行了骨骼鉴定、石器分析和稳定同位素、烧失量、色度、磁化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有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记录资料,探讨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的生存方式及其环境背景。现将本文主要工作结果及对其的认识总结如下。1:青海湖盆GLM(给拦木)、SS(上社)和DC(大仓)遗址采集动物骨骼及牙齿样品204件,鉴定出种属样品64件。羊骨骨胶原的AMS 14C年代测定显示,GLM、SS和DC遗址点的时间分别为8.5、6.9-6.1和3.7-3.5 Cal ka BP(ka代表千年,Cal表示14C的校正年代,BP为距今,今从1950年开始计算)。3个史前人类活动点动物遗存的δ13C骨胶原(骨胶原碳同位素)、动物骨骼及牙齿δ13C磷灰石(磷灰石碳同位素)和牙齿序列δ13C磷灰石数据分别反映了青海湖盆地羊亚科等动物的蛋白质饮食、整体饮食和季节性饮食都以C3植物供应为主,暂无古人类使用C4谷物供给羊亚科动物的信号。2:色林错湖盆LD(伶垌)遗址点原生地层中试掘出840件石制品,对其进行了拍照、测量、分类和统计。包括石核33件、石片199件、石叶27件、修饰石片(器物)132件、断块449件,以细石叶细石器技术为主。7个AMS 14C和2个OSL(光释光)年代确立LD遗址年龄范围为6.8-0.4 Cal ka BP。这说明细石叶细石器的技术适应性优势帮助古狩猎人类至少在全新世中期就生活在了高原高海拔腹地资源风险极高的色林错湖盆。3:青海湖盆地和色林错湖盆全新世史前(3.0 ka BP前)古人类狩猎生存模式色彩浓郁,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根据青海湖盆地15 ka以来的21个遗址点的75个14C数据,获得青海湖盆地的考古遗址碳十四年龄概率密度,可用于反映盆地尺度人类活动的强弱变化。与青海湖盆LYG(老鹰沟)剖面有机质、亮度L*及Rb/Sr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的古环境结果和青海湖岩芯的夏季风记录对比,显示出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时,古狩猎人群活动频次增加。本文数据补充了青海湖盆地全新世3个时段动物骨骼的有机碳氮同位素数据集,并填补了该地区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的空白,还首次在青藏高原上使用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细化了羊亚科动物植物供应变化的季节性变化情况。在与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地点不足10 km的湖沼记录中提取了古人栖息地环境数据,为研究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环境背景提供了证据。色林错LD是首个在高原腹地海拔接近4600米的地方发现的有原生地层信息,且连续的中晚全新世狩猎人群的活动遗址点。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全新世中期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先进”的细石叶细石器技术相互补充,促使其时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成为细石叶细石器狩猎采集者的聚集地。这为丰富现有高寒地区古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和模式研究提供了参考。
张超[10](2020)在《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古湖泊演化初探》文中提出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平原是第四纪地层深覆盖区,空间变化小、连续性好,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连续冲湖相沉积。河北平原湖泊沉积物中记录了丰厚的地球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信息,为研究陆相古气候及古环境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原始、宝贵的信息,因而成为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载体。然而以往学者对河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特征缺少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宁晋泊及白洋淀地区4个沉积剖面,结合一些学者研究的沉积剖面13个,探讨了晚更新世以来河北平原古湖泊的扩张和收缩过程,重建了晚更新世以来河北平原古湖时空演化规律。取得的认识如下:(1)综合对比河北平原两大湖区的地层特征,划分了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湖区地层层序。晚更新世早期为粉砂、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为主的河流相沉积;晚期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细粉砂、粘土为主的河流相、浅湖相和滨湖相沉积。全新世早期为粘土质粉砂、细粉砂、粉砂为主的河流相、浅湖相沉积;中期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粘土为主的浅湖相、深湖相沉积;晚期为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细粉砂为主的浅湖相、河流相沉积。河北平原南部湖区全新世各阶段开始的时间要稍早于中部。(2)根据地层特征和粒度参数分析得出白洋淀与宁晋泊气候环境演化阶段基本保持同步,将其气候环境演化分为5个较大的阶段:晚更新世早期温凉略干——早中期温暖湿润——中晚期寒冷干旱——晚期冷暖旋回变化——全新世暖湿向温干的转变。并重建了宁晋泊和白洋淀湖泊演化过程,河北平原中南部的湖泊早在晚更新世中晚期就已经积水成湖,并随气候冷暖波动表现为晚更新世中晚期开始发育、晚期收缩,在全新世早期再次发育、中期发育最大、晚期收缩乃至干涸的演化过程。(3)根据两湖泊的演化阶段和气候特征,结合剖面位置和沉积特征,简要总结了湖泊各发育阶段的大致轮廓;探讨了湖泊发育的主导因素——受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系格局的变迁。
二、试论西藏全新世古地理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西藏全新世古地理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
2.1.3 现代交通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构建 |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2.1 东北路线区 |
3.2.2 东部路线区 |
3.2.3 东南路线区 |
3.2.4 西南路线区 |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3.1 东北路线区 |
3.3.2 东部路线区 |
3.3.3 东南路线区 |
3.3.4 西南路线区 |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4.1 东北路线区 |
3.4.2 东部路线区 |
3.4.3 东南路线区 |
3.4.4 西南路线区 |
3.4.5 腹地路线区 |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坡度 |
5.1.3 植被 |
5.1.4 河流 |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选题来源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学科研究现状 |
1.4.2 白垩纪研究现状 |
1.5 创新点和论文工作量 |
1.5.1 创新点 |
1.5.2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文状况 |
2.1.4 自然资源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2.3 沉积与地层特征 |
2.4 地层划分及岩性描述 |
2.4.1 地层划分 |
2.4.2 岩性描述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主微量元素测定 |
3.3 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3.4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3.5 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
3.6 亚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环境与古环境分析 |
4.1 沉积相演化模式 |
4.2 元素特征 |
4.3 古盐度 |
4.4 氧化-还原环境 |
4.5 古气候特征 |
第五章 滔河盆地晚白垩世古环境演化 |
5.1 研究区古环境演化过程 |
5.2 全球与研究区古气候记录的对比 |
5.2.1 地层时代 |
5.2.2 全球与研究区气候演化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无机碳研究进展 |
1.2.2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现状 |
1.2.3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内流河流域 |
2.2 河西走廊 |
2.2.1 地质地貌 |
2.2.2 现代气候特征 |
2.2.3 水文与水资源 |
2.2.4 土壤与植被 |
2.3 猪野泽、盐池和花海自然地理概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 |
3.1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
3.2 实验方法 |
3.2.1 粒度 |
3.2.2 矿物 |
3.2.3 有机地化指标 |
3.2.4 碳酸盐中δ~(13)C同位素 |
3.2.5 水样氢氧同位素 |
3.2.6 地下水溶解性无机碳AMS~(14)C测年和同位素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粒度参数分析方法 |
3.3.2 地下水年代校正 |
第四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分布 |
4.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和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
4.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无机碳分布 |
4.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
4.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含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 |
5.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演化补给特征 |
5.1.1 降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
5.1.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
5.1.3 河西走廊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
5.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性无机碳年龄 |
5.3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解性无机碳同位素分析 |
5.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沉积环境 |
6.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布特征 |
6.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析结果 |
6.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指示意义 |
6.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矿物分布特征 |
6.3 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 |
6.3.1 猪野泽无机碳沉积过程 |
6.3.2 盐池无机碳沉积过程 |
6.3.3 花海无机碳沉积过程 |
6.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环境演变 |
6.4.1 古湖泊无机碳含量与湖泊其他代用指标对比 |
6.4.2 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与大气环流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矿床特征 |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2 物源分析 |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
4.1 ~(14)C测年原理 |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
4.3 分析结果 |
4.4 地层时代讨论 |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3 矿物学分析 |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
6.1 元素地球化学 |
6.2 硫同位素 |
6.3 碳、氧同位素 |
6.4 卤水化学分析 |
6.5 古盐度分析 |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环境 |
7.3 盐矿成因 |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孢粉和粒度指标指示的御道口地区8000年来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全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1.2 坝上及其周边地区全新世古环境研究概况 |
1.2.1 周边地区全新世环境研究概况 |
1.2.2 坝上地区全新世环境研究概况 |
1.3 粒度和孢粉指标研究进展 |
1.3.1 粒度研究进展 |
1.3.2 孢粉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6 实际工作量 |
二、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条件与气候条件 |
2.2.4 土壤与植物 |
2.2.5 人文与历史 |
三、实验方法及操作 |
3.1 粒度实验操作过程 |
3.2 孢粉实验操作过程 |
3.3 年代测定 |
四、粒度数据结果及其反映的古环境变化 |
4.1 YDK剖面粒度数据结果 |
4.2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
4.3 环境重建 |
五、孢粉数据及其反映的古环境变化 |
5.1 孢粉数据结果 |
5.2 孢粉指标的指示意义 |
5.3 环境重建 |
六、讨论 |
6.1 YDK剖面数据与该区域其他记录对比情况 |
6.2 气候事件 |
6.3 古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
七、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始新世气候研究现状 |
1.2.2 全球变化沉积学研究现状 |
1.2.3 磁化率研究现状 |
1.2.4 色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植被特征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分布 |
第3章 沉积特征分析 |
3.1 沉积相标志 |
3.1.1 岩石学标志 |
3.1.2 测井相标志 |
3.2 沉积相类型 |
3.3 岩心沉积相分析 |
第4章 沉积碎屑组分分析 |
4.1 碎屑组分统计方法 |
4.2 砂岩组分特征分析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碎屑组分特征 |
4.3 物源特征分析 |
4.4 碎屑组分的古气候意义 |
4.4.1 气候指数(F/Q) |
4.4.2 杂基含量与成熟度 |
4.4.3 古气候变化过程 |
第5章 磁化率与古气候 |
5.1 磁化率原理及测试方法 |
5.1.1 磁化率原理 |
5.1.2 磁化率测试方法 |
5.2 磁化率影响因素 |
5.3 磁化率测试结果 |
5.4 磁化率的气候指示意义 |
5.5 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
第6章 色度与古气候 |
6.1 色度原理及测试方法 |
6.1.1 色度测试原理 |
6.1.2 色度测试方法 |
6.2 色度测试结果 |
6.3 色度的气候指示意义 |
6.4 色度指标反映的古气候过程 |
第7章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化 |
7.1 多组分数据处理 |
7.2 古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
7.3 气候区域对比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甘肃白银晚泥盆世古土壤黏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黏土矿物的研究进展 |
1.3.2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3.3 土壤碳酸盐的研究进展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思路 |
1.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甘肃泥盆纪岩相古地理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前处理与制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XRF实验方法 |
3.2.3 古土壤碳酸盐含量测试方法 |
第四章 甘肃白银晚泥盆世古土壤宏观特征 |
4.1 古土壤的分类 |
4.1.1 国内古土壤分类 |
4.1.2 国外古土壤分类 |
4.2 研究区古土壤类型及剖面特征 |
4.2.1 古土壤类型 |
4.2.2 古土壤剖面描述 |
4.3 研究区古土壤野外宏观特征 |
第五章 古土壤剖面黏土矿物及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
5.1 古土壤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5.1.1 古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分析 |
5.1.2 古土壤黏土矿物含量分析 |
5.1.3 古土壤剖面黏土矿物分布特征 |
5.2 古土壤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
第六章 甘肃白银晚泥盆世古气候特征 |
6.1 旱成土中粘土矿物和元素RB/SR比值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
6.2 变性土中粘土矿物和元素RB/SR比值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
6.3 淋溶土中粘土矿物和元素RB/SR比值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新世气候特征研究 |
1.2.2 中新世生物演化研究 |
1.2.3 中新世气候变化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
1.2.4 人类演化进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禄丰古猿地层介绍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野外科学钻探 |
3.1.2 岩芯分样及保存 |
3.2 地层对比分析 |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3.3.1 地球化学元素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3.2 XRF岩芯扫描 |
3.4 粒度分析 |
3.4.1 粒度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4.2 粒度参数分析 |
3.4.3 粒度实验过程 |
3.5 黏土矿物分析 |
3.5.1 黏土矿物在古环境方面的应用 |
3.5.2 黏土矿物XRD分析方法简介 |
3.5.3 黏土矿物实验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岩性描述及沉积相分析 |
4.2 地层年代分析 |
4.3 地球化学元素结果 |
4.4 粒度结果 |
4.4.1 粒度特征 |
4.4.2 粒度频谱分析 |
4.5 黏土矿物结果 |
4.5.1 定性分析 |
4.5.2 半定量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5.1.1 元素指标选取 |
5.1.2 地球化学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2 粒度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5.3 黏土矿物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
6.1 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环境演化 |
6.2 与云南其他古猿遗址古环境研究的对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9)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历史简述 |
1.2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工具—石器的研究 |
1.3 史前人类活动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
1.3.1 骨胶原稳定碳、氮同位素 |
1.3.2 磷灰石稳定碳、氧同位素 |
1.4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环境记录 |
1.4.1 湖泊记录 |
1.4.2 泥炭记录 |
1.4.3 石笋记录 |
1.4.4 冰芯记录 |
1.4.5 其它记录 |
1.4.6 小结 |
1.5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环境适应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
1.6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1 选题依据 |
1.6.2 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 博士期间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材料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青海湖盆地 |
2.1.2 色林错湖盆 |
2.2 采样遗址点地理位置和地层 |
2.3 研究材料 |
2.3.1 史前人类活动材料 |
2.3.2 环境样品材料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石器分析及统计方法 |
3.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
3.3 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
3.4 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
3.5 ~(14)C测年和OSL测年方法 |
3.6 AMS~(14)C植物残体测定样品的挑选和OSL样品采集 |
3.7 环境代用指标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
4.1.1 测年结果 |
4.1.2 动物遗存鉴定 |
4.1.3 动物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
4.1.4 动物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结果 |
4.1.5 陶片和陶块 |
4.1.6 环境代用指标结果 |
4.2 色林错地区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
4.2.1 测年结果 |
4.2.2 细石器类型分析及统计 |
第五章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古环境及动物遗存分析 |
5.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时空分布 |
5.1.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及其年代 |
5.1.2 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空间分布 |
5.2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存物变化 |
5.3 LYG湖沼沉积剖面重建遗址点附近气候水文变化 |
5.4 青海湖人类活动遗址点动物遗存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分析 |
5.4.1 全新世青海湖及周边的自然植被和可能农业结构 |
5.4.2 动物骨骼遗存骨胶原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
5.4.3 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稳定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
5.4.4 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反映的食物结构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
5.4.5 动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反映的全新世古气候环境 |
第六章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生业模式与古环境变迁 |
6.1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概况和年代序列 |
6.2 LD细石器揭示的色林错古人群生业模式 |
6.3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背景 |
第七章 青海湖与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
7.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关系探讨 |
7.2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探讨 |
7.3 高海拔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与技术条件 |
7.4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全新世细石叶细石器狩猎者的聚集地 |
7.5 小结 |
第八章 认识和展望 |
8.1 几点认识 |
8.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10)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古湖泊演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湖泊沉积研究现状 |
1.2.2 河北平原区域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2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
2.2.1 区域地貌特征 |
2.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3 区域地层概况 |
第3章 河北平原中南部湖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3.1 剖面描述 |
3.2 年代序列建立 |
3.3 河北平原古湖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3.3.1 宁晋泊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3.3.2 白洋淀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 |
第4章 河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化 |
4.1 粒度指标指示意义 |
4.2 粒度实验分析 |
4.3 河北平原湖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化 |
第5章 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变 |
5.1 河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特征 |
5.1.1 宁晋泊古湖沉积剖面记录的湖泊水位变化特征 |
5.1.2 白洋淀古湖沉积剖面记录的湖泊水位变化特征 |
5.2 河北平原全新世古湖泊演化探讨 |
5.2.1 宁晋泊全新世湖泊演变过程 |
5.2.2 白洋淀全新世湖泊演变过程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认识与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试论西藏全新世古地理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D]. 郑淇. 兰州大学, 2021(09)
- [3]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D]. 韩琴. 兰州大学, 2021(09)
- [4]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5]孢粉和粒度指标指示的御道口地区8000年来的环境演化[D]. 黄劭康.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6]依舒地堑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D]. 平帅飞. 吉林大学, 2020
- [7]甘肃白银晚泥盆世古土壤黏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研究[D]. 宋宏. 兰州大学, 2020(12)
- [8]云南禄丰石灰坝地点古猿生活环境重建[D]. 杜楠. 云南大学, 2020(08)
- [9]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D]. 邱亚会. 西北大学, 2020(01)
- [10]河北平原中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古湖泊演化初探[D]. 张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