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勇[1](2015)在《教育援助与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新疆和西南彝区的研究》文中提出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于1961年首次区分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把经济增长归功于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他特别强调教育投资的收益比非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要高。这种收益我理解为既包含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包含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是间接的社会收益。尤其对相对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讲,教育援助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的方式。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国土面积超过60%为民族自治地方,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就横向比较而言,大部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即便是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总体较快,其人力资源的质量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今民族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为缩小差距,达到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其中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应成为重点之一,我国对西藏、新疆、青海、云贵川等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援助政策。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是其内生力量,也关系到整个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繁荣与稳定,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速度,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需要通过必要的教育投资和教育资源科学配置来实现,因此对广大经济欠发达或者贫困的民族地区来讲,必要的教育援助是不可或缺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区,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对新疆实行了一系列力度较大,时间较长的教育援助项目,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源开发,其中一些教育援疆项目已成为民族地区教育援助的典型。同时,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尤其是彝区的贫困问题也逐渐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其贫困程度之深,范围之广,由于贫困而引发社会和经济问题也逐渐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西南彝族地区贫困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应该是用教育援助来达到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目的,从而促进其地区和民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以及相关理论的阐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国外对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第三章对新疆与西南彝区的人力资源情况作了阐述并进行了一定的对比;从第四章开始结合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特点,立足于现实,就教育援助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这一选题,对新疆和西南彝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别阐述和分析,在对西南彝区的阐述中以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典型。教育援疆的项目多,时间长,力度大,因此主要通过教育援疆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阐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彝区的相关情况进行阐述,并在该章最后一节作了一定的比较小结,第五章主要就两地教育援助和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别的阐述,同样也在该章最后一节作了一定的比较小结;第六章对两地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并在该章最后部分根据两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相关的建议做出了一定的比较阐述;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与思考,对本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和对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以及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期望。

李敏纳,蔡舒,覃成林[2](2014)在《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区域开发史上,中美两国西部开发最令世人瞩目。在中美西部开发中,人口资源开发均是关键内容。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但由于两者环境和基础不同,其开发的手段和机制必然具有差异,因而,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既要借鉴,又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与当前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以政府为主导不同,在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这给推进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带来如下重要启示:构建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西部人才吸纳利用机制,引导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密切结合,激励具有参与能力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给西部教育捐助和投资,以及健全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等,是快速推进我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张菁[3](2010)在《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多年来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给经济发展程度较为成熟的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并且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矿业势必成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对矿产资源开发所得利益的分配不均,各利益主体之间权责不明确,导致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由于开发或治理不当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矿区居民获利甚少而生活困苦,各级政府与开发企业的利益争斗等等。在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本文试从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特征(脆弱的地理环境特征、多民族的人文历史特征、以及发展落后的经济社会特征)出发,在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肯定矿产资源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分析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开发企业、矿区居民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探讨通过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使得矿产资源开发所得利益在各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在对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在进一步的开发中,解决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关系矛盾,最终实现和谐矿区的建设。本文的几点说明如下:一.在分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问题时,考虑到了民族性这一特征,西部地区很多矿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一点有别于其他矿区,这一民族性的特征就决定了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对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习惯的尊重等问题。二.本文在分析矿产资源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贯穿全文,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一个纵向的关系,也就是代际间的矛盾关系,矿产资源是全人类的,不仅仅属于当代人,更属于后代,因此,要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的有序开发并避免对矿区环境的污染而影响以后子孙万代的生存;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政府、企业、矿区居民之间的横向关系,当然之中还包括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区域关系,在开发中要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利益共享,进而构建和谐矿区。三.本文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资源开发与民族利益关系的和谐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07MZ019)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试从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结构关系的角度,‘即根据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以及分配矛盾,通过构建一种利益共享的框架,来解决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和谐矿区的建设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刘永弘[4](2007)在《西部开发大潮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开发应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本,确立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政府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进程中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社会舆论与价值导向,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整,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确保西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赵京[5](2006)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个基于关键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东西部经济差距却日益扩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带来严峻挑战,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世纪之交,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6年来,虽然西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扩大。基于这种背景,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功能互补,运用政府干预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基于对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功能两重性的认识,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等具体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一般关系,系统梳理了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并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干预的支持性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对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从政府职能视角进行现实剖析,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是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逻辑框架内,运用趋同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对经济发展绩效的理论解释,并结合世界各国开发落后地区的国际经验,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关键经济职能给予界定,认为政府影响西部经济发展绩效的关键职能领域应该在于:促进西部市场化进展、参与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介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援助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不发育—政府替代、市场残缺—政府补充、市场失灵—政府矫正”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逻辑,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政府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关键职能领域的介入进行理论论证和现实分析,证明了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在四个关键职能领域内发挥重要职能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合理性。最后,结合政府的职能属性,对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四个关键职能领域内的职能运行与职能实现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关键职能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西方政府职能演进的历史分析,论证了政府职能及其范围源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为政府发挥职能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建立逻辑起点;在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约束下,首次将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在:促进市场发育,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经济增长,制定适宜政策;从市场和政府功能两重性出发,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框架内,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对政府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职能领域进行了界定;运用

周治滨,付建明,吴宏放[6](2006)在《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文中认为文章认为,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动员是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社会动员有传统和现代两种模式。西部大开发需要的社会动员是现代社会动员。其特点是以利益为杠杆,以政策引导、制度激励、社会的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因此,西部大开发中的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一是积极促进民间投资;二是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三是积极推动公民有序参与。其基本形式:一是体制动员;二是利益动员;三是精神动员。

符太增[7](2006)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6年,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七五”计划将我国经济区域明确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西部地区是由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9个省、自治区组成。1997年,原四川省分为重庆直辖市和新四川省后,西部地区则由原来的9个省、自治区变为现在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些省区,如内蒙古、广西、湖南、湖北的全部或部分,地理位置毗邻西部十省区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与西部省区相仿。因此,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由西南5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5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2省(市、区)组成,被称为“10+2”。至于像湘西、鄂西这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在今后发展中的确存在着很大困难的地区,国家则采取个案对待的办法,确定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和吉林延边三个自治州比照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本文中,西部大开发的研究范围仅限于上述12个省、市、自治区。这12个省(市、区)下辖130个地区、913个县,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2002年末总人口3.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56%。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西部地区土地、水能、矿产、旅游十分丰富资源,但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比较效益差,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全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劳动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及商品化率低,生态代价巨大;工业总量小,工业增长滞后;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轻重工业发展相互脱节;服务业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旅游资源粗放经营,旅游业发展滞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将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在总体上持续稳步增长,欠发达地区也可能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同样也会使得欠发达地区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扩散,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而“后来居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前提。同时,西部大开发具有良好的国内宏观环境: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较大规模的启动资金和技术基础。应该看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西部开发仍然客观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困难。一是国内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西部开发面临发展思维转向和经营模式转轨。二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突破,将加大西部地区大规模筹集和使用各类开发建设资金的难度。三是加入WTO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使得西部大开发必须尽快地熟悉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在千年之交,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和“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述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就我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进行探讨。具体来讲,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探讨。第一节从自然和社会的限制因素、企业家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发动因素角度以及经济增长的资本和结构变化等一般性因素角度,综述经济区划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包括一般区域的增长阶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以及工业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发展、出口导向发展、农业发展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第二节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综述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的“二元结构”论,以及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变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中国西部大开发理论意义和战略观。第二章,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一节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我们考虑了以色列和埃及对沙漠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美国的财税政策;第二节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考虑国外经验和教训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第三章,西部大开发与财税政策。第一节考虑政府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第二节进一步从经济政策的目标、基本内容角度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财税政策。第三节具体讨论财税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第一节从财政政策的功能与效应、财政政策目标、手段和效果、西部开发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西部大开发财政政策类型等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第二节从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节税收返还系数、适当调整中央与西部省区市的共享税分成比例、实行差别税率、设立西部大开发基金、发行西部开发专项国债等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政策的创新。第五章,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第一节西部大开发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和目标,第二节考虑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考虑推进环保产业化、引进外资、发展西部地区重点领域以及调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税收政策。

贾温性[8](2005)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路》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西部大开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水平标志,也是其他一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个关键因素,就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权。西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依赖于人才、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力资本的丰厚积累,没有人力资源的先期开发,其他的物质投资和开发利用不会持续长足发展,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开发效益。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成为西部开发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是在现实当中还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沙治慧[9](2005)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相关概念界定、区域开发公共投资相关理论梳理及评价、我国公共投资发展历程以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欠发达地区公共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实际,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的战略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中、特色经济发展中、科技教育发展中的公共投资,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管理的相关问题。 首先,论文在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重大作用从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认为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政策涵义,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共投资结构的调整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公共投资是为贫困人口增加稳定收入来源,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西部地区的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与其他地区居民相同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同时为西部地区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从而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并为配合继续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公共投资的领域必须从投资的优先顺序、投资的主体以及资金的筹集渠道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保证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的效果。

王萍[10](2005)在《中国西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性约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一半,西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西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较为薄弱。本文着重分析了西部女性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以此进一步促进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援助与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新疆和西南彝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1.5 相关理论基础及评论
        1.5.1 新增长理论
        1.5.2 人力资源的内涵
        1.5.3 人力资源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5.4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及相关理论
        1.5.5 教育学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基础
        1.5.6 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
        1.5.7 教育援助与教育投资
        1.5.8 发展经济学中的相关援助理论在本选题的应用
2 国外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
    2.1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2.2 日本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2.3 德国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2.4 以色列的人才强国之路
    2.5 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2.5.1 印度的农村发展计划
        2.5.2 马来西亚政府的教育发展计划
    2.6 本章小结
3 新疆与西南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概况
    3.1 新疆的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情况
        3.1.1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3.1.2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数量
        3.1.3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质量
        3.1.4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构成
    3.2 西南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概况
        3.2.1 西南彝区总体人口分布以及人力资源现状
        3.2.2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比例分布和人力资源结构与新疆的相似性
4 新疆与西南彝区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4.1 将教育援疆与西南彝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研究的初衷
    4.2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以教育促进人的素质发展
    4.3 教育援疆的产生和其必要性
    4.4 教育援疆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4.4.1 “内地班”的开办与发展
        4.4.2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项目”的设立和实施情况
        4.4.3 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职业教育现状
    4.5 新一轮对口援疆中的教育援疆与人力资源开发举措
        4.5.1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援
        4.5.2 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育工程
    4.6 教育援疆的成效分析
    4.7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
        4.7.1 四川省十年教育行动计划
        4.7.2 省内四市对凉山的对口教育援助
        4.7.3 非政府组织对凉山教育的援助
        4.7.4 凉山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4.7.5 凉山教育援助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动向
    4.8 两地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比较小结
5 新疆和西南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5.1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5.1.1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数量充足,质量不高
        5.1.2 新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低、结构不合理
        5.1.3 教育资源不均衡,人口教育水平低
        5.1.4 当地对教育投入的增长相对不足
        5.1.5“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
    5.2 制约彝区教育援助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5.2.1 重视程度小,教育投资与援助不够
        5.2.2 严峻的贫困问题困扰人力资源开发
        5.2.3 相关项目的扶持性弱持续性差
        5.2.4 凉山经济结构和就业政策未能充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人力资源
        5.2.5 传统教育观念和宗教、文化影响
        5.2.6“双语”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5.3 两地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比较小结
6 新疆与西南彝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6.1 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6.1.1 合理制定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6.1.2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
        6.1.3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6.1.4 合理增加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实现人才差异化开发
        6.1.5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双语”教育
    6.2.结合教育援疆对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6.2.1 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政策,加大对西南彝区的教育援助
        6.2.2 加大对彝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6.2.3 尽快开办彝区内地班,长期实施对彝区教育援助的相关项目
        6.2.4 优化彝区的产业结构,落实政策促进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6.2.5 针对彝族实际情况,大力培养彝族经济相关人才
        6.2.6 大力科学地发展“双语教育“,加强双语师资的培养
        6.2.7 尽快开展彝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特殊培养计划
    6.3 两地对策建议方面的比较小结
结语与思考
附录
    附表
    访谈摘要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参加课题情况
后记

(2)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
    (一)以移民和土地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吸引国内外移民到西部定居
        1.以灵活开放的移民法律和政策吸引国外移民。
        2.以优惠的土地法律和政策促进国内外移民西迁。
    (二)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教育发展资金
        1.拨地兴学。
        2.直接拨款。
        3.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西部教育事业。
    (三)依据西部开发不同时期的市场需要,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扶持西部教育的发展
        1.从建国到1850年代,重点发展义务教育。
        2.1850年代到二战结束,大力发展西部公共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3.二战结束以后,重点扶持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研究型高校的发展。
    (四)重视并发挥人才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
    (一)制定西部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政策
    (二)对西部基础教育进行投资倾斜和行政帮扶
    (三)大力支持西部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四)加强西部人才的培养、选拔、激励和吸引工作
    (五)对西部开展智力支援
三、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比较
    (一)开发的背景和目标相似
    (二)开发的基础和环境不同
        1.美国西部在开发之初人烟稀少,中国西部大开发之初人口数量不少,但整体素质较低。
        2.美国西部自然环境好于中国西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较脆弱,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较弱。
        3.美国西部文化为移民文化,中国西部文化环境复杂,使人口资源开发的难度加大。
    (三)开发的手段和机制有差异
        1.在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中,其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而中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手段则带有较浓重的行政色彩。
        2.美国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机制是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中国则是政府主导型的。
四、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比较中的启示
    (一)构建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的西部人才吸纳和利用机制
        1.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引进区内外人才。
        2.遵循市场规律制定并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3.立足于市场需要和事业发展合理利用人才。
    (二)引导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开发密切结合
    (三)激励组织和个人给西部教育捐资和投资
    (四)健全西部人口资源开发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体系

(3)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及评论
三. 研究思路及框架
四. 主要研究方法
五. 论文的目标 第一章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特征
第一节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 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
    
(一) 煤炭资源
    
(二) 石油、天然气资源
    
(三) 地热资源
    二. 西部地区的金属矿产
    三. 西部地区的非金属矿产
    
(一)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二)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第二节 西部地区的特征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
    一. 西部地区脆弱的地理环境特征
    二. 西部地区特殊的人文历史特征
    
(一) 地域性
    
(二) 民族性
    
(三) 多元性
    
(四) 脆弱性
    三. 西部地区较东部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一) 自然历史原因
    
(二) 产业结构的原因
    
(三) 国家的政策倾斜原因
第三节 西部矿产资源的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影响
    一. 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基础
    
(一) 矿产资源开发给西部地区经济带来的转变
    
(二) 巨大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三) 矿产资源开发是西部地区各民族富强繁荣的期望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矿产资源开发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分配不均问题 第二章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结构分析
第一节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
第二节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
    一.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人与人的关系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二) 开发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关系
    
(三) 开发企业与矿区居民的利益关系
第三节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方式
    一.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实现形式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现状 第三章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的区域案例分析:新疆矿产资源开发
第一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概况
第二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带给新疆的负面影响
    一.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自然环境破坏负外部性问题
    
(一) 诱发地质灾害
    
(二) 恶化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环境
    二. 新疆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单一问题
    三. 中央政府、新疆地方政府与开发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 第四章 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
第一节 资源利益共享和谐的理念
第二节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共享和谐机制的建立
    一. 建立能够保证公平性的机制
    
(一) 纵向的公平—代际公平
    
(二) 横向的公平—区域间的公平
    二. 建立开发地居民的优先受惠权机制
    三. 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四. 建立民族文化的保护机制
    
(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二) 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
    
(三)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五. 建立西部矿产资源形态演替升级机制
第三节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和谐的保障
    一. 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利益关系和谐的制度保障
    二. 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资源利益实现的支持
    三. 矿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在和谐关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西部开发大潮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大开发应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本
2.西部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3.政府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的几个重点

(5)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个基于关键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关于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相关讨论
    1.2 课题价值:研究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关于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创新
    1.5 研究范围、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演进与范式之争
        2.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演进:政府职能的历史逻辑
        2.1.2 范式之争:“守夜人”的政府职能范式与干预型政府职能范式
    2.2 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内涵界定与关系界说
        2.2.1 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拓展
        2.2.2 政府职能的内涵分析
        2.2.3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价值
    2.3 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的基本理论
        2.3.1 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2.3.2 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2.3.3 第三种政府职能理论
    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理论支持
3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现实分析
    3.1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描述
    3.2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政府职能视角分析
    3.3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社会需求分析
4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选择
    4.1 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范围
    4.2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领域选择
        4.2.1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界定的理论分析
        4.2.2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关键职能界定的国际经验借鉴
5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5.1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分析
    5.2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现实分析
    5.3 政府在推进西部市场化进程中的职能定位
        5.3.1 政府参与西部市场发育发展的管理职能
        5.3.2 政府参与西部市场发育发展的服务职能
    5.4 西部市场化进展中政府职能的实现
6 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6.1 政府参与西部人力资本形成的理论分析
    6.2 政府参与西部人力资本形成的现实分析
    6.3 政府在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职能定位
        6.3.1 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政府的服务职能
        6.3.2 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政府的管理职能
    6.4 政府在西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职能实现
7 政府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职能分析
    7.1 政府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职能发挥的理论基础
    7.2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现实依据
    7.3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7.3.1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的服务职能
        7.3.2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的管理职能
    7.4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实现
8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政策援助职能分析
    8.1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的理论基础
    8.2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的现实依据
    8.3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职能的运行分析
    8.4 西部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援助职能的实现分析
本文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6)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大开发中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
    (一)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二)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三)推动公民有序参与
二、西部大开发中社会动员的基本形式
    (一)体制动员
    (二)利益动员
    (三)精神动员

(7)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西部地区的地域范围
    二、西部地区的自然状况
    三、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
    四、国家西部大开发实施的背景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经济区划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
        二、区域经济增长阶段
        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四、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节 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
        一、二元经济模型
        二、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变规律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
        四、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分析
        五、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
    第三节 中国西部大开发理论意义和战略观
        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意义
        二、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观
第二章 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政策
        一、以色列和埃及对沙漠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
        二、西欧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
        三、俄罗斯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
        四、巴西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政经济政策
        五、美国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政经济政策
    第二节 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一、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
        二、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教训
    第三节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一、实行积极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
        二、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至关重要
        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六、高度重视立法,加强法制建设
        七、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八、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九、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十、实行沿边全方位开放,大力发展边贸事业
        十一、地区倾斜政策同产业政策相结合,实现产业政策区域化和区域政策产业化
        十二、调整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传统产业的融合
        十三、推广巴西“发展极”开发战略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与财税政策
    第一节 政府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政府的财税政策
        一、经济政策的目标
        二、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财税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一、财政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二、货币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三、收入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四、产业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五、外汇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政策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
        一、西部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的功能与效应
        二、西部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目标、手段和效果
        三、西部开发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四、西部大开发财政政策类型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政策的创新
        一、国家对西部地区开发投入和扶持的基本情况
        二、国债资金在西部地区的投入、使用和影响
        三、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
        四、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开发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和目标
        一、西部大开发中税收政策的作用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目标
    第二节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
        一、推进环保产业化的税收政策
        二、引进外资的税收政策
        三、发展西部地区重点领域的税收政策
        四、调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9)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结构和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
        一、公共产品
        二、公共投资
        三、财政支出、财政投资与民间投资
        四、西部地区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公共投资一般理论
        二、区域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公共投资的理论与实践
        一、我国三代领导人的财政发展思想
        二、我国公共投资的体制变迁过程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开发中公共投资政策国别比较
        一、美国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二、日本政府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三、欧盟欠发达地区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政策
        四、启示
第二章 公共投资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一、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公共投资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重大作用
        一、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领域
        一、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优先顺序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主体
        三、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多渠道筹集资金
第三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基础设施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及特点
        二、基础设施对西部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效应分析
    第二节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评价
        一、西部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二、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分析
        三、西部基础设施未来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投资需求
    第三节 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一、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西部开发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评析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二、西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的现状及总体评价
    第五节 建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长效机制
        一、确立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方向与重点
        二、西部基础设施公共投融资运作模式
第四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特色经济发展
    第一节 西部开发中区域特色经济的构建
        一、特色经济的内涵
        二、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意义
        三、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模式
        四、西部特色经济发展中公共投资应遵循的原则和范围
    第二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产业的培育
        一、西部特色经济开发的地缘优势与资源依据
        二、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三、特色产业培育中公共投资的策略选择
    第三节 公共投资与特色经济增长极的培育
        一、增长极与核心——边缘理论
        二、公共投资与西部重点经济带中心城市再造
        三、公共投资与城乡一体化农村发展战略实施
第五章 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发展
    第一节 公共投资理论与科技教育
        一、科技教育投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科技教育公共投资政府行为解释
    第二节 西部科技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一、西部地区科技与科技公共投融资发展态势分析
        二、西部地区科技大开发的实施重点
        三、完善西部地区科技公共投资政策的对策思路
    第三节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公共投资政策
        一、西部地区教育需求与教育公共投资现状
        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公共投资政策取向
第六章 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管理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运行机制
        一、公共投资运行中重点处理的几种关系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制度建设
        三、健全与规范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运作组织机构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
        一、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的内涵界定
        二、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体系
        二、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监督运行系统
        三、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运作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声明
致谢

(10)中国西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女性人才培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意义
    (一) 女性人才培养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 西部开发为女性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西部女性人才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西部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二) 西部女性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合理
    (三) 西部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 西部女性的思想观念保守, 缺乏开拓进取意识
三、促进西部女性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第一, 要把开发西部妇女人力资源与西部大开发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 开发西部妇女人力资源要实现机制创新。
        (一) 把女性人才培养纳入西部的总体规划
        (二) 加大对西部女性的教育和培训投资
        (三) 实施西部女性人才工程
        (四) 加强西部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
        (五) 注重提高西部女性的自我开发意识

四、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援助与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新疆和西南彝区的研究[D]. 杨志勇.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3)
  • [2]中美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比较及启示[J]. 李敏纳,蔡舒,覃成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3]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研究[D]. 张菁.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4]西部开发大潮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J]. 刘永弘.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 [5]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一个基于关键领域的政府经济职能分析框架[D]. 赵京. 西北大学, 2006(11)
  • [6]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J]. 周治滨,付建明,吴宏放. 理论与改革, 2006(03)
  • [7]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D]. 符太增.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8]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路[A]. 贾温性. 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 2005
  • [9]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D]. 沙治慧. 四川大学, 2005(06)
  • [10]中国西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及其对策研究[J]. 王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03)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