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晶闸管恒压模块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龙彦卿[1](2021)在《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设计》文中提出信号源是一种常用于各大实验室及教学等场所,能为其他设备提供低噪声的标准电信号的供电仪器。科技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生产环境,如高校实验室、航空、军工等,对供电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最常用的指标便是噪声水平与精度。而近几年以来,这些高精度仪器的主要来源是海外市场进口,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生产水平,国内的生产厂家仍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外。在这种环境下,本文设计了一种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借此为信号源的研究与生产提供新的竞争力与突破。通过对比近几年来国内外产品各指标性能,在设计过程中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能性,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在现有实验室对于高标准信号源的应用背景下,为实现四象限程控信号源,该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主要内容如下:(1)信号源部分采用多级稳压方法,对传统信号源的开关稳压或线性稳压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其中前级稳压采用与开关稳压功能相近的工频变压器,主要实现交流信号与直流信号的转换,再经整流滤波进行初步稳压;而后级稳压利用线性稳压的高精度低噪声,对前级稳压输出的直流信号做二次稳压处理,同时利用TDA72XX功放的内部结构实现模块的四象限输出功能。TDA72XX的主从并联式结构与LM3XX的组合使用则可以提高其功率输出与带载能力。(2)核心控制部分采用ARM处理器芯片与FPGA芯片共同组成的多核心控制方案,对于普遍采用的单核ARM核心或单核FPGA核心更具有优势。其中ARM处理器的主要功能为信号采集获取、信号处理及滤波等功能,FPGA则控制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与输出等功能,两者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共同承担模块的核心控制功能。(3)控制部分则通过调理电路与高精度模数转换,实现内部数据采集、测量与显示。利用16位高速双通道DAC8552与24位同步采样∑-△型AD77XX,使模块满足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稳定可靠的内部测量。
朱志龙[2](2020)在《自平衡式数控直流电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由于电桥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仍被广泛运用于精密电阻测量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直流电桥开始取代传统的手动平衡电桥。目前,国内的数字直流电桥产品存在稳定性差的缺点,在实际电阻精密测量中的应用比较少。虽然国外的数字直流电桥产品测量精度比较高,但价格极其昂贵,而且不适用于一般的电阻测量场合。因此,为了弥补国产数字直流电桥产品的不足,研究一款完全自动平衡、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的数字直流电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对几种平衡电桥结构的原理经过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数控直流电桥结构。围绕此结构,完成了以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为核心的控制电路的设计,设计分为四个模块:主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接口模块、改进型电桥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此外,为嵌入式电路设计了独立的稳定供电电源。采用反激式开关电源方案,为模拟器件和数字器件设计了独立的供电电源,避免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为了实现改进型电桥的自动平衡,分析了电桥的平衡调节过程,同时为了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选择了连续论域的模糊控制器C-FC作为电桥的平衡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改进型电桥仿真模型,验证了 C-FC控制器的可行性。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利用C语言实现模糊控制器的具体设计过程。软件设计采用嵌入式实时系统FreeRTOS作为编程的核心,将不同的功能设计成独立的任务模块,由系统内核统一管理并调度来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实时响应,减少了对控制芯片资源的浪费。同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档位校准、参数读取和测量结果获取等功能。本文对软硬设计过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数字直流电桥的原型测量仪,完成调试并对电路功能模块性能和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和性能均满足预期设计要求。
杨成[3](2020)在《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与技术的发展,精密的电子电力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环境、生产环境对供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这些高精度仪器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国内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设计了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以此来提升国产化的竞争力,做出新的突破。通过对国内外直流电压源产品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国内产品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基于实际应用背景,为实现电源系统功能需求,首先对其整体实现结构及路线进行方案确定,硬件上采用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回读测量模块的模块化结构,软件上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的可分离式结构,最后通过接口及相应的接口协议将各模块连接成一整个系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的可程控的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主控模块采用ARM+FPGA+MCU控制方式:ARM主要用于命令的收发,信号获取和处理,数据校准与滤波;FPGA控制DAC程控输出、控制ADC采集以及实现可靠的数字逻辑转换与时钟输出;单片机作为辅助控制扩展接口,协助ARM和FPGA完成部分控制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2)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稳压+线性稳压的二级稳压结构,开关稳压作为前级结构主要实现交直流的转换以及直流电源的初步稳压,线性稳压模块作为后级结构主要对前级输出电压进一步滤除纹波、功率放大以及回馈稳压,以实现可程控输出高精度稳压直流信号。(3)测量模块使用差分模拟通道的调理电路设计方案和高精度A/D转换器电路设计,采用集成多通道的Σ-Δ类芯片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满足输出回采显示以及外部信号的高精度可靠测量。(4)软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主要是满足驱动其他模块,满足上位机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电源模块和回读测量模块的软件控制、数据滤波、误差校准等行为。上位机软件实现电源模块的输出程控以及测量系统的数据实时显示。(5)为验证设计结果的稳定性及精度,最终根据功能模块的仿真测试及搭建平台实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各项仿真结果及测试指标均满足其性能要求。
徐春柳[4](2020)在《Marx型高压脉冲电源研究》文中提出高压脉冲电源是一种输出电压非常高、脉冲宽度非常窄的电源,在轨道交通、工业以及生物电磁学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高效率、窄脉宽、高重复频率、快上升沿是其方向发展。本文对高压脉冲电源拓扑电路及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Marx型高压脉冲电源方案。在对高压脉冲电源结构与工作原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直流稳压源和Marx脉冲形成电路构成的双级高压脉冲电源。在第一级的直流稳压源研究中,设计了一种由Boost APFC电路和DC-DC半桥变换器构成的稳压电源方案,给出了磁性器件(高频变压器和电感)的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WM调制器的PI控制方法,实现了直流稳压源的恒压限流控制。搭建了Boost APFC和半桥变换器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在第二级的Marx脉冲形成电路中,建立了电流型Marx发生器模型,对电感带来的升压效应进行研究,推导出了连续导通模式时的电感与输出电压公式,设计了4级Marx发生器主电路及其驱动控制电路。对Marx脉冲形成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Marx发生器输出脉冲电压幅值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与Marx脉冲形成电路的可行性。制作了Marx型高压脉冲电源实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直流稳压源的输出和Marx高压脉冲的输出满足设计要求,从而验证了本文的设计是正确的。图79幅,表10个,参考文献62篇。
钟磊[5](2020)在《基于DSP的晶体管式精密电阻点焊电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阻点焊作为一种重要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五金、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器件、设备的小型化,微型零件的电阻点焊的应用越来越多。微型零件焊接中,焊件热惯性小,温度易随电流瞬时值波动;焊件尺寸小,结合面与外表面温差小,在贴合面上难以形成集中加热的效果;其焊接质量易受焊件镀层、氧化层、表面粗糙度等焊件表面状况的影响。因此微型零件焊接需要精确控制焊接电流、焊接时间以及电极形状、电极压力等因素。因此研究焊接参数调节精密、动态响应速度快且控制模式多样化的电阻点焊电源,对提高微型零件的焊点质量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针对微型件电阻点焊的特点,设计了一款4k A单极性晶体管式电阻点焊电源。电源包括恒流、恒压、恒功率及分阶段复合的多种控制模式,同时设计三段放电波形以满足不同焊接工艺需求。此外,在4k A单极性电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2k A变极性晶体管式电源,可以避免单面双点焊中由极性效应造成的正负焊点不均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电源的工艺适应性。4k A单极性电源主电路采用Buck降压斩波电路,2k A变极性电源主电路采用H桥逆变电路,本文计算了主电路的关键参数并进行元器件选型。控制系统以Microchip公司的PIC32MK1024MCF064芯片为核心,设计了相关控制电路,基于C语言编程设计了电源的控制软件。在电源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制作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PCB板,完成样机装配并搭建试验平台,对电源控制效果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电源能够实现稳定的恒流、恒压、恒功率和两种复合控制,所研制的4k A单极性晶体管式电阻点焊电源电流上升速度快、纹波小,参数控制精确,可以实现对微型件的高品质焊接。设计的恒压恒流复合控制模式可以自动适应焊件表面状况,根据焊件表面状况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大小,减少接触电阻变化对微型件点焊质量的影响,避免焊接飞溅;恒脉宽恒流复合控制模式提供了一种击穿微型件表面致密镀层的方法,实现高致密镀层焊件的可靠焊接。此外,所研制的2k A变极性电源具有脉宽控制模式,其电流上升速度快、纹波小,焊接参数设置灵活、精确,进一步提升了电源用于单面双点焊的工艺适应性。
王礼[6](2020)在《高性能可编程数字线性电源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常见的可调线性直流电源采用纯线性稳压结构实现原理较为传统的同时,仍基本采用按键与旋钮相结合的机械操作方式。因此,本文针对这种电源存在的电能转换效率低、按键易失灵、体积大且笨重、输出电压精度低等缺陷,开展了符合现代电子技术发展需求的可调线性直流电源研究工作。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级串联的可编程的数字线性直流电源系统。系统在有利于电源安装前提下,分为AC-DC模块、可编程调整模块、数字控制模块和辅助板四大模块。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减小电网的谐波污染和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及功率密度,决定采用Boost PFC加LLC谐振变换的两级串联结构实现AC-DC模块。随后详细分析了Boost PFC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并对其参数设计进行了仿真分析且实物验证该功率因数接近1。其次,分析了LLC谐振电路在不同工作频率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基波近似法建立了LLC谐振网络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下,谐振参数对电压增益的影响以及各参数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设计要求,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通过对LLC谐振变换器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实物测试,实现了高功率密度输出和输出效率可达91%。然后,为了使来自AC-DC模块的固定输出电压实现可调稳定输出,可编程调整模块采用基于数字控制融合Buck变换器和线性稳压技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综合了开关电源、线性电源和数字控制的优点,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和低纹波输出。分析了开关预调节电路和线性后调节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可编程调整模块的核心电路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分析和实物验证,实现前级跟随后级的可编程输出,完成可编程调整模块高性能输出。最后,分析了数字调整模块和辅助板的功能,并完成了两个模块的实物设计。随后完成了系统整体的架构设计和硬件模块的组装,搭建了电源样机并在实验室中对该电源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多次反复测试。实验证明:该电源可以在0-40V和0-5A范围内,实现1m V与1m A步长连续可调,电源调整率低于0.1%,负载调整率低于1%,纹波及噪声低于2m Vrms,电压精确度达0.03%设定值+8m V,最大效率可达80%,整机重量达3kg。优于实验室使用的直流电源SPD3303C,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综上,本电源系统通过数字控制方式,并融合开关稳压和线性稳压技术的设计方案,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低纹波、重量低的优势,为线性电源设计提供一种设计方案。
李梦[7](2019)在《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使用真实的动力锂电池组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不仅测试周期长、可重复性差,而且一些极端测试工况具有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出可以用来替代真实动力电池组的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GK2201)为依托,基于长沙梅花汽车有限公司所研发的电动物流车项目,设计出一种可用于BMS测试验证的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现有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本文设计的基本拓扑结构。(2)基于MATLAB&Simulink的Simscape模块建立了动力锂电池的二阶Thevenin模型,基于FFRLS算法完成了动力锂电池模型的参数辨识,并对完成参数辨识后的二阶Thevenin模型进行了验证。(3)利用Freescale的16位微控制器MC9S12XEP100作为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的主控芯片,并完成了主控芯片最小系统模块、电压生成器模块、故障模拟模块以及通信电路模块电路的设计。(4)完成了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的主程序设计,并对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硬件电路各个模块对应的子程序均进行了详细设计。(5)将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的测试内容分为硬件电路测试、软件程序程序测试以及BMS平台测试。通过对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进行测试,验证了设计的动力锂电池模拟器可用于BMS测试验证。
范延涛[8](2019)在《高频脉冲电解加工电源的研制及工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解加工是金属工件在高压力和高流速的电解液冲刷下发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过程,具有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与材料硬度无关、无工具阴极损耗等独特优点,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已成为一种关键加工技术。脉冲电源作为电解加工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电压、波形、稳压精度以及短路保护等功能都对电解加工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基于对电解加工工艺特点以及脉冲电流电解加工机理的分析,采用直流加斩波的拓扑结构方案,设计高频脉冲电源的整体结构,并开展电解钻孔试验对所研制脉冲电源功能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数字化高频脉冲电源系统研制。通过对前级电路的具体设计实现幅值可调的直流电稳定输出;在正、负电源的设计方法下,基于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对后级斩波电路具体设计,实现参数可独立调节的正负极性脉冲电流稳定输出;基于脉冲电源的数字化功能要求对控制系统具体设计,实现脉冲发生、数据采集、串口通信等功能;2.短路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预置值保护策略,设计一种以随动性参比电压比较法作为附加保护策略的短路保护系统,通过更改参比电压初始值来调整检测回路的灵敏度,以适应不同条件下的短路保护响应,为及时消除阴、阳极两端残余电荷,设计快速释放模块,防止工具和工件的短路烧伤;3.电解钻孔工艺验证试验研究。应用所研制电源进行电解钻孔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短路保护功能和负极性脉冲输出功能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加工电压、频率以及占空比对孔径的影响显着性,最终选出一组最优参数进行群孔加工。通过多组试验验证所研制脉冲电源的输出性能满足电解加工需要,同时验证所研制脉冲电源在长时间工作情况下的稳定性。
张亚舟[9](2018)在《脉冲功率开关在电磁轨道炮电容储能电源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电磁轨道炮因其全电能的发射方式、超高的炮口初速、广泛的应用前途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脉冲功率电源作为轨道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为发射提供所需的能量,通过电力调节装置对电源放电电流的幅值、脉宽等参数有效的控制,以适应发射器负载的需求,从而达到超越常规火炮的发射速度。基于此,本文对电磁轨道炮电容储能型电源系统中的电力调节装置—脉冲功率开关,进行了如下应用与实验研究:1、真空触发开关脉冲电源系统研究。阐述了真空触发开关(TVS)的结构、触发特性,以及多棒极型真空触发开关(MTVS)的结构、导通特性与触发方式。采用RVU-43型MTVS作为主开关、针对小口径电磁轨道炮研究的需要,研制了一套由17个118kJ模块并联组成的总储能2MJ脉冲电源系统。对元器件的选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基于电容器直接放电方式设计了开关的触发电路,简述了控制、充电和测试系统,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通过仿真与实验比较的方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确保满足设计的要求。电源系统最大工作电压13kV,单个储能模块最大可输出52.45kA电流,通过时序控制可产生数毫秒脉宽、幅值较大、波形可控可调的放电电流。通过小口径轨道炮发射实验,分析了同步放电条件下,不同充电电压、调波电感值、轨道结构对发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同步放电条件下发射一致性实验。2、反向开关晶体管脉冲电源系统研究。阐述了反向开关晶体管(RSD)的结构、工作原理、换流特性以及预充触发电路。采用RSD开关研制了一套由16个储能64kJ模块组成的总储能1MJ、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的电容储能型脉冲电源系统。介绍了电源储能模块的组成,采用脉冲变压器升压预充电路设计了开关的预充触发电路,简述了充电、控制以及测试系统,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以确保轨道炮电源满足幅值较高、时序可控、精准放电的波形要求。电源系统最大工作电压16kV,单个模块最大可输出60.02kA电流。充电电压14kV时,系统同步放电最大可输出829.88kA电流。通过小口径轨道炮发射实验,分析了在相同电气参数下,同步放电与时序放电对轨道炮发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放电时序与发射过程的匹配问题,并进行了时序放电条件下的发射一致性实验。3、晶闸管开关脉冲电源系统研究。阐述了晶闸管开关(SCR)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串、并联应用时均压保护电路以及触发技术。采用SCR研制了一套由260个50kJ模块组成的总储能13MJ的脉冲电源系统,建立了相应的电路模型,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以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电源系统最大工作电压10kV,单个模块最大可输出67.03kA峰值电流。通过对放电波形的观察可快速检验出故障模块,并对模块中元器件故障波形进行了分析。电源系统用于中口径电磁轨道炮发射实验,充电电压8.5kV时,可输出1.29MA,数毫秒脉宽的类平顶波电流,发射实验结果良好。对所应用的TVS、RSD、SCR三种开关,分别从开关的结构与导通机理、触发特性、电流上升率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与讨论,得到三种开关均能应用于轨道炮脉冲电源系统,相比较SCR更为适合的结论。同时建立了MJ级电源模块二极管串、并电路模型,根据开关的工作状态将放电过程分为电流增长、换相、衰减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二极管串、并联应用的可行性。4、基于IGBT的小型化充电电源与电压保持技术研究。通过对多种充电方式的比较分析,认为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串联谐振高频恒流充电方式最为适合电磁轨道炮脉冲电源系统。为了满足250kJ电源模块高储能密度与短时高连续工作次数的要求,研制了一套小型化充电电源。对采用较大储能电源的发射系统较难满足高发射一致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充电完成后金属化膜电容器电压受自身特性与系统杂散参数影响,随着等待发射时间增长而下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当等待时间达到12s时,能量的损耗达总储能的5%以上。采用了一种简便、不额外增加系统体积的电压保持技术对充电系统进行改造,将放电电压的散布维持在1%以内,以达到提高轨道炮发射的一致性的目的。
王俊[10](2017)在《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够实现长期、连续、实时和原位海底观测,并具有强大的电能供给能力、超高的数据通讯带宽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缆系海底观测网,正成为深海科学研究和海洋国防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具有抵抗输电缆短路故障能力强,可靠性高,鲁棒性好等优点,在地震、海啸监测,海洋军事观测,跨洋通讯缆二次利用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我国在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领域技术非常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针对建设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面临的恒流输电机理,恒流恒压电能变换,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水下散热以及高精度时间同步等几个关键核心技术展开研究。本文对单节点恒流输电稳定性展开研究,分析得出传统DC/DC变换器在恒流供电节点接驳盒应用中的不稳定特性以及稳定化的解决方法。对恒流分支单元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方案设计,并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恒流分支功能。研究了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络拓扑结构,并对不同拓扑结构系统的抗短路故障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不同结构恒流输电网络的可靠性高低。综合考虑系统体积、电能变换效率、可靠性以及输入输出电压和功率等级等多方面因素,本论文提出采用推挽拓扑和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多模块堆叠结构的恒流恒压电能变换系统。针对恒流输电系统稳定性特性问题,分析设计了用于功率补偿作用的功率平衡器,并对基于共占空比的功率平衡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在低频段具有高增益,在中频段具有足够相位裕量,在高频段能有效抑制高频干扰功能的补偿控制器。针对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能量利用率差,功率平衡器温升过高的缺点,设计了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系统和基于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的功率平衡器散热系统。系统能根据实际负载功耗调整恒流恒压电能变换系统的输入功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带弹性调节机构的功率平衡器散热系统能适应深海应用环境。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系统和功率平衡器散热系统的有效性。对网络时间协议(NTP)和精确时间协议(PTP)同步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并采用NTP、PTP和秒脉冲(PPS)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试验平台,主要对PTP和PPS信号在不同背景流量和不同时钟模式下的时间同步精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讯链路背景流量越轻,PTP和PPS信号同步精度越好;透明时钟模式下的同步精度要略优于边界时钟模式,但当节点数量不多,拓扑结构不复杂时,时钟模式对信号同步精度影响并不大。论文开发研制了 1 A/400 V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接驳盒样机。在实验室环境下验证了恒流恒压电能变换技术、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技术、散热技术、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最后对接驳盒样机进行了集成测试和实验室水池试验,验证了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系统样机的研制以及水池试验的成功完成,充分说明了本文所研究的恒流恒压电能变换、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水下密闭腔体散热、高精度时间同步等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研究和建设长期实用型的多节点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晶闸管恒压模块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晶闸管恒压模块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
1.2.1 国内发展态势 |
1.2.2 国外发展态势 |
1.2.3 发展方向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模块总设计方案 |
2.1 模块总体介绍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2 性能需求分析 |
2.3 设计重难点 |
2.4 方案设计对比 |
2.5 总体方案选择 |
2.5.1 硬件设计方案 |
2.5.2 软件设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PFC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
3.2 前级稳压电路 |
3.2.1 EMI滤波电路 |
3.2.2 工频变压器设计 |
3.3 整流电路 |
3.4 后级稳压电路 |
3.4.1 四象限实现 |
3.4.2 采样反馈 |
3.5 四象限档位调整 |
3.6 多核控制系统 |
3.6.1 信号调理部分 |
3.6.2 模数转换 |
3.6.3 ARM控制核心 |
3.6.4 FPGA控制核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系统设计 |
4.1 软件设计总方案 |
4.2 软件工作流程 |
4.3 数模转换 |
4.4 模拟采样 |
4.5 软件校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仿真及性能测试 |
5.1 前级稳压仿真 |
5.1.1 EMI滤波仿真 |
5.1.2 工频变压器仿真 |
5.2 整流电路仿真 |
5.3 调理电路测试 |
5.4 性能指标测试 |
5.4.1 基本测试 |
5.4.2 电流输出测试 |
5.4.3 电压输出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自平衡式数控直流电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与安排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传统平衡电桥原理 |
2.2 改进型数控直流电桥设计原理 |
2.3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
2.3.1 控制器与电桥设计方案 |
2.3.2 电源供电设计方案 |
2.4 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控制器模块 |
3.1.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3.1.2 主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3.1.3 输出端口扩展电路 |
3.2 人机交互接口模块 |
3.2.1 通用异步通信接口 |
3.2.2 以太网通信接口 |
3.3 改进型电桥模块 |
3.3.1 桥臂电阻切换电路设计 |
3.3.2 数控调压电路设计 |
3.4 桥间电压采集模块 |
3.4.1 差分取样电路设计 |
3.4.2 电压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3 A/D采样电路设计 |
3.5 电源供电模块 |
3.5.1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3.5.2 输出控制电路设计 |
3.5.3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3.5.4 输出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平衡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
4.1 控制器结构的选择 |
4.2 连续论域模糊控制器设计 |
4.2.1 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子集的确定 |
4.2.2 模糊论域与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4.2.3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
4.2.4 模糊推理与清晰化 |
4.3 连续论域模糊控制器的仿真分析 |
4.3.1 使用GUI工具构建模糊控制器 |
4.3.2 改进型电桥仿真模型的构建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程序设计 |
5.1 下位机硬件控制程序设计 |
5.1.1 主程序设计 |
5.1.2 主控任务程序设计 |
5.1.3 平衡调节任务程序设计 |
5.1.4 电压采集任务程序设计 |
5.1.5 档位校准任务程序设计 |
5.1.6 上位机通讯任务程序设计 |
5.2 上位机用户界面设计 |
5.2.1 连接配置界面 |
5.2.2 档位校准界面 |
5.2.3 阻值测量界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调试与测试工具 |
6.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6.2.1 系统调试 |
6.2.2 档位校准 |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控直流电桥硬件原理图 |
附录B 数控直流电桥测试仪 |
(3)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介绍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 |
2.2.2 性能需求 |
2.3 系统整体结构方案选择 |
2.4 系统方案重难点分析 |
2.5 硬件总体方案 |
2.6 软件总体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 |
3.1.1 EMI滤波电路 |
3.1.2 整流滤波电路 |
3.1.3 功率变换电路 |
3.1.4 PWM调制 |
3.2 线性稳压电路设计 |
3.2.1 功率放大 |
3.2.2 档位切换电路 |
3.2.3 反馈回路 |
3.2.4 DAC电路设计 |
3.3 电路保护及散热 |
3.4 数据回采及测量电路 |
3.4.1 调理电路 |
3.4.2 ADC电路设计 |
3.5 多核主控系统电路设计 |
3.5.1 ARM控制电路 |
3.5.2 FPGA控制电路 |
3.5.3 单片机控制电路 |
3.5.4 多核控制 |
3.6 显控平台 |
3.7 外部扩展及接口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逻辑与软件设计 |
4.1 整体软件结构方案 |
4.2 主控程序分析 |
4.3 稳压源模块软件 |
4.3.1 数模转换逻辑分析 |
4.3.2 SPI传输 |
4.4 回读测量模块逻辑分析 |
4.4.1 模数转换逻辑分析 |
4.5 串口通讯程序 |
4.6 数字校准分析 |
4.7 上位机通讯程序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系统测试 |
5.1 电源模块测试仿真 |
5.1.1 EMI滤波电路仿真 |
5.1.2 整流滤波电路仿真 |
5.1.3 功率放大电路仿真 |
5.2 测量模块测试仿真 |
5.2.1 调理通道测试 |
5.3 系统数据性能测试 |
5.3.1 测试环境与设备 |
5.3.2 电源输出稳定度测试 |
5.3.3 电源输出精确度测试 |
5.3.4 测量稳定度测试 |
5.3.5 测量精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Marx型高压脉冲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脉冲功率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压脉冲电源的关键环节 |
1.3.1 高压脉冲电源的拓扑结构 |
1.3.2 Marx发生器研究 |
1.3.3 脉冲电源的控制方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压脉冲电源方案研究 |
2.1 高压脉冲电源结构与要求 |
2.2 直流稳压源方案分析 |
2.2.1 拓扑结构分析 |
2.2.2 控制方案分析 |
2.3 Marx脉冲形成电路方案分析 |
2.3.1 拓扑结构分析 |
2.3.2 控制方案分析 |
2.4 双级高压脉冲电源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直流稳压源研究 |
3.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1 Boost APFC原理分析 |
3.1.2 DC-DC半桥变换器原理分析 |
3.2 主电路参数设计 |
3.2.1 升压电感的设计 |
3.2.2 高频变压器设计 |
3.2.3 功率器件设计 |
3.3 控制电路设计 |
3.3.1 UC3854外围电路设计 |
3.3.2 驱动电路设计 |
3.3.3 采样电路设计 |
3.3.4 辅助电源设计 |
3.4 模型建立与控制算法设计 |
3.4.1 模型建立 |
3.4.2 控制算法设计 |
3.5 仿真分析 |
3.5.1 Boost APFC拓扑仿真分析 |
3.5.2 DC-DC半桥拓扑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固态Marx型脉冲形成电路研究 |
4.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
4.2 电路稳态分析 |
4.3 主电路参数设计 |
4.3.1 升压电感设计 |
4.3.2 功率器件及储能电容参数计算 |
4.4 控制电路设计 |
4.4.1 驱动电路设计 |
4.4.2 辅助电源设计 |
4.5 Marx拓扑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硬件实验 |
5.1.1 实验设备 |
5.1.2 实验平台搭建 |
5.2 实验波形及结果分析 |
5.2.1 直流稳压源实验波形 |
5.2.2 Marx发生器实验波形 |
5.2.3 高压脉冲电源整体联调实验波形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DSP的晶体管式精密电阻点焊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阻点焊概述 |
1.1.2 微型件电阻点焊特点分析 |
1.1.3 电阻点焊过程的控制方法 |
1.1.4 研究意义 |
1.2 微型件电阻点焊电源的发展 |
1.2.1 单相工频交流电源 |
1.2.2 电容储能式电源 |
1.2.3 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 |
1.2.4 晶体管式电阻点焊电源 |
1.2.5 微型件点焊电源特性比较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源硬件电路设计 |
2.1 晶体管式电源总体方案 |
2.1.1 焊接电源性能指标 |
2.1.2 焊接电源总体设计 |
2.2 电源主电路设计 |
2.2.1 主电路拓扑设计 |
2.2.2 储能电容组的容量计算 |
2.2.3 充电电路的设计 |
2.2.4 功率开关管的选型 |
2.2.5 吸收电路设计 |
2.3 电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3.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
2.3.2 电源控制芯片 |
2.3.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2.3.4 PWM驱动电路设计 |
2.3.5 采样电路设计 |
2.3.6 保护电路设计 |
2.3.7 开关量控制电路设计 |
2.3.8 通信电路设计 |
2.3.9 人机交互系统电路设计 |
2.4 硬件抗干扰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1 电源控制系统软件功能 |
3.2 单/变极性电源开关管控制方式 |
3.2.1 单极性电源开关管控制方式 |
3.2.2 变极性电源开关管控制方式 |
3.3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3.4 模块化子程序设计 |
3.4.1 PWM程序 |
3.4.2 A/D采样程序 |
3.4.3 A/D中断服务程序 |
3.4.4 分段PID控制程序 |
3.4.5 定时器程序 |
3.4.6 人机交互系统程序设计 |
3.5 多模式控制 |
3.5.1 恒流模式 |
3.5.2 恒压模式 |
3.5.3 恒功率模式 |
3.5.4 恒压恒流复合模式 |
3.5.5 恒脉宽恒流复合模式 |
3.6 软件抗干扰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源安装调试及试验 |
4.1 样机装配及试验平台 |
4.1.1 晶体管式电源样机 |
4.1.2 试验平台 |
4.2 电源驱动电路测试 |
4.2.1 单极性晶体管式电源驱动波形 |
4.2.2 变极性晶体管式电源驱动波形 |
4.3 电源输出控制模式测试 |
4.3.1 单极性晶体管式电源控制模式测试 |
4.3.2 变极性晶体管式电源脉宽模式测试 |
4.4 工艺试验 |
4.4.1 锂电池组焊接实验 |
4.4.2 特殊焊接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性能可编程数字线性电源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1 电源的主要功能 |
2.1.2 系统的设计方案 |
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2.2.1 功率因数和总谐波失真 |
2.2.2 PFC的分类和工作模式 |
2.2.3 Boost PFC的参数设计 |
2.2.4 Boost PFC的仿真及实验分析 |
2.3 AC-DC模块的DC-DC变换器 |
2.3.1 DC-DC变换器损耗模型 |
2.3.2 DC-DC变换器的选取 |
2.4 线性稳压电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 |
3.1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 |
3.2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分析 |
3.3 谐振变换器稳态建模分析 |
3.3.1 基于FHA稳态等效电路 |
3.3.2 直流增益分析 |
3.3.3 ZVS条件下的k、Q关系 |
3.4 变换器实际设计 |
3.4.1 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 |
3.4.2 主电路器件选型 |
3.4.3 变压器设计 |
3.5 仿真分析及实验分析 |
3.5.1 仿真及结果分析 |
3.5.2 实物测试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编程调整模块设计 |
4.1 高效稳压设计 |
4.1.1 预调节工作原理 |
4.1.2 芯片选型与预调节电路设计 |
4.1.3 线性稳压后调节电路 |
4.1.4 可编程调整电路仿真 |
4.2 高精度稳压调节 |
4.2.1 参考电压与误差放大 |
4.2.2 高性能采样电路 |
4.3 辅助电源设计和快恢复设计 |
4.3.1 辅助电源设计 |
4.3.2 快恢复电路设计 |
4.4 可编程调整模块实物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集成及测试 |
5.1 数字控制模块 |
5.2 系统工作原理 |
5.2.1 系统完整结构 |
5.2.2 系统工作流程 |
5.3 性能测试及分析 |
5.3.1 转换效率测试及分析 |
5.3.2 纹波测试及分析 |
5.3.3 负载调整率和电源调整率测试及分析 |
5.3.4 输出电压测试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锂电池特性研究 |
2.1 动力锂电池关键参数 |
2.2 动力锂电池实验 |
2.2.1 恒流恒压充电实验 |
2.2.2 不同倍率放电实验 |
2.2.3 HPPC循环放电实验 |
2.2.4 DST循环工况实验 |
2.2.5 FUDS循环工况实验 |
2.3 动力锂电池建模 |
2.3.1 二阶Thevenin模型 |
2.3.2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
2.3.3 电池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硬件设计 |
3.1 主控芯片最小系统设计 |
3.1.1 系统主控芯片 |
3.1.2 时钟电路设计 |
3.1.3 电源电路设计 |
3.1.4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
3.2 电压生成器模块设计 |
3.2.1 线性可调电源电路设计 |
3.2.2 升压电路设计 |
3.2.3 运放电路设计 |
3.2.4 降压电路设计 |
3.2.5 反馈电路设计 |
3.3 故障模拟模块设计 |
3.3.1 导线开路模拟模块设计 |
3.3.2 单体过压欠压模块设计 |
3.4 通信电路设计 |
3.4.1 SPI通信电路设计 |
3.4.2 CAN通信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电压输出程序设计 |
4.3.1 电池模型端电压计算程序设计 |
4.3.2 数模转换程序设计 |
4.3.3 反馈电压采样程序设计 |
4.4 通信程序设计 |
4.4.1 SPI通信程序设计 |
4.4.2 CAN通信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力锂电池模拟器测试 |
5.1 硬件电路测试 |
5.2 软件程序测试 |
5.3 BMS平台测试 |
5.3.1 单体采样测试 |
5.3.2 故障模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高频脉冲电解加工电源的研制及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解加工原理 |
1.1.2 电解加工工艺特点 |
1.1.3 脉冲电流电解加工 |
1.1.4 精密电解加工 |
1.2 电解加工电源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电解加工电源的发展 |
1.2.2 电解加工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突出特点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脉冲电源整体设计 |
2.1 脉冲电流电解加工机理 |
2.1.1 双电层原理 |
2.1.2 电解加工等效电路 |
2.1.3 脉冲参数对加工结果的影响 |
2.2 脉冲电源基本要求及功能 |
2.3 脉冲电源总方案设计 |
2.3.1 总体方案选择 |
2.3.2 脉冲电源整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功能及其电路设计 |
3.1 直流稳压电路设计 |
3.1.1 三相交流调压模块设计 |
3.1.2 变压器选型设计 |
3.1.3 整流电路设计 |
3.1.4 滤波电路设计 |
3.1.5 稳压电路设计 |
3.2 脉冲输出电路设计 |
3.2.1 斩波器工作原理 |
3.2.2 功率开关管器件选型 |
3.2.3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3.3 负极性脉冲功能设计 |
3.4 控制电路设计 |
3.5 快速短路保护模块 |
3.5.1 短路保护电路设计 |
3.5.2 短路信息检测策略 |
3.5.3 脉冲快速切断装置 |
3.6 箱体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源测试及电解工艺试验 |
4.1 样机性能测试 |
4.2 电解钻孔验证试验准备 |
4.2.1 电解钻孔试验平台 |
4.2.2 检测设备 |
4.2.3 工具阴极的优化设计 |
4.3 电解钻孔加工验证试验 |
4.3.1 正脉冲参数对孔径的影响 |
4.3.2 参比电压初始值对短路保护灵敏度的影响 |
4.3.3 负脉冲参数对阴极表面的清洁作用 |
4.3.4 电解钻孔加工的正交试验设计 |
4.4 大功率脉冲电源推广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脉冲功率开关在电磁轨道炮电容储能电源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电磁轨道炮发展概况 |
1.2.2 电磁轨道炮电容储能电源概况 |
1.2.3 大功率脉冲开关研究概况 |
1.2.4 高频逆变开关充电电源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真空触发开关脉冲电源系统研究 |
2.1 真空触发开关 |
2.1.1 真空触发开关结构及触发特性 |
2.1.2 多棒极型真空触发开关 |
2.2 真空触发开关脉冲电源系统 |
2.2.1 脉冲成形系统 |
2.2.2 触发控制系统设计 |
2.2.3 充电、测试系统 |
2.2.4 电源系统仿真与实验 |
2.3 小口径电磁轨道炮发射实验研究 |
2.3.1 小口径轨道炮发射系统 |
2.3.2 同步放电实验参数对发射性能的影响 |
2.3.3 同步放电发射一致性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反向开关晶体管脉冲电源系统研究 |
3.1 反向开关晶体管 |
3.1.1 RSD开关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2 RSD开关的换流特性 |
3.1.3 RSD开关预充触发电路 |
3.2 反向开关晶体管脉冲电源系统 |
3.2.1 脉冲电源模块 |
3.2.2 RSD预充触发电路设计 |
3.2.3 充电、控制与测试系统 |
3.2.4 电源系统仿真与实验 |
3.3 小口径轨道炮发射实验研究 |
3.3.1 同步与时序放电发射实验研究 |
3.3.2 时序放电与发射过程匹配性研究 |
3.3.3 时序放电发射一致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晶闸管开关脉冲电源系统研究 |
4.1 晶闸管开关 |
4.1.1 晶闸管结构与工作原理 |
4.1.2 晶闸管的串、并联应用 |
4.1.3 晶闸管的触发技术 |
4.2 晶闸管开关脉冲电源系统 |
4.2.1 脉冲成形网络 |
4.2.2 触发与控制系统设计 |
4.2.3 充电与测试系统 |
4.2.4 系统仿真与性能测试 |
4.2.5 电源系统典型故障与分析 |
4.3 中口径轨道炮发射实验研究 |
4.4 三种大功率开关应用对比分析 |
4.5 MJ级模块二极管串并联电路初探 |
4.5.1 电流增长期 |
4.5.2 电流换相期 |
4.5.3 电流衰减期 |
4.5.4 电路仿真与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IGBT的小型化充电电源与电压保持技术研究 |
5.1 串联谐振恒流充电电路 |
5.1.1 电容器充电电路 |
5.1.2 串联谐振充电电路结构 |
5.1.3 串联谐振充电工作模式 |
5.1.4 串联谐振电流不连续工作电路稳态分析 |
5.2 小型化高压电容器充电电源设计 |
5.2.1 充电电源主要性能指标 |
5.2.2 主要元器件参数与选型 |
5.2.3 充电电源仿真与实验 |
5.3 充电电源电压保持技术 |
5.3.1 电压损失现象 |
5.3.2 充电电压保持 |
5.3.3 电压保持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于恒流输电的缆系海底观测网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缆系海底观测网恒流输电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节点恒流输电稳定性研究 |
2.3 恒流分支单元研究 |
2.3.1 理论研究 |
2.3.2 方案设计 |
2.3.3 软件仿真 |
2.4 恒流输电海底观测网拓扑结构和抗短路故障特性研究 |
2.4.1 拓扑结构研究 |
2.4.2 抗输电缆短路故障特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多模块堆叠恒流恒压电能变换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恒流恒压电能变换系统方案设计 |
3.3 基于模块堆叠的恒流恒压电能变换研究 |
3.3.1 恒流恒压电能变换拓扑研究 |
3.3.2 恒流恒压电能变换模块堆叠方式研究 |
3.3.3 恒流恒压电能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3.4 基于共占空比的功率平衡器控制策略研究 |
3.4.1 功率平衡器方案设计 |
3.4.2 基于共占空比的控制方案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
4.3 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硬件系统设计 |
4.3.1 输入管理电路 |
4.3.2 输出接驳电路 |
4.4 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软件系统设计 |
4.4.1 软件总体功能分析 |
4.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 基于负载自适应的功率平衡器散热系统设计 |
4.5.1 散热机理研究及结构方案设计 |
4.5.2 温度场建模及分析计算 |
4.6 软件仿真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研究与设计 |
5.1 引言 |
5.2 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
5.2.1 网络时间协议(NTP) |
5.2.2 精确时间协议(PTP) |
5.3 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案设计 |
5.4 时间同步系统试验研究 |
5.4.1 同步精度测试方法 |
5.4.2 同步精度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集成及试验 |
6.1 引言 |
6.2 恒流恒压电能变换系统试验研究 |
6.3 负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系统试验研究 |
6.4 系统集成试验 |
6.5 实验室水池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晶闸管恒压模块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设计[D]. 龙彦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自平衡式数控直流电桥的设计与实现[D]. 朱志龙. 南昌大学, 2020(01)
- [3]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D]. 杨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Marx型高压脉冲电源研究[D]. 徐春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基于DSP的晶体管式精密电阻点焊电源研究[D]. 钟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高性能可编程数字线性电源系统研究与设计[D]. 王礼.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模拟器设计与研究[D]. 李梦. 湖南大学, 2019(07)
- [8]高频脉冲电解加工电源的研制及工艺试验研究[D]. 范延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9]脉冲功率开关在电磁轨道炮电容储能电源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D]. 张亚舟.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10]恒流输电缆系海底观测网关键技术研究[D]. 王俊. 浙江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