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色地区1999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翠姬,邓积广,余水兰,吴淑娟,杨再旺[1](2021)在《1950—2019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和探讨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为消除疟疾后制定适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分析方法,对1950—2019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950—2019年百色市右江区累计报告疟疾病例87 730例,疟疾发病率从第一阶段1954年的527.00/万和第二阶段1971年的946.76/万下降至1995年的1.00/万以下,2000年(0.03/万)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目标。2009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5年达到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的标准。结论百色市右江区在不同阶段实施的疟疾防治策略和综合抗疟措施有效。今后应加强业务水平培训以及加强监测,及时处置输入性病例是进一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余水兰,邓积广,刘日辉,黄俊[2](2017)在《广西田阳县1951-2014年疟疾监测及防控措施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田阳县1951-2014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控制措施和防控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后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田阳县1951-2014年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血清学、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等资料进行统计,对在不同疟疾发病阶段采取的不同防控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田阳县1951-2014年来共报告疟疾病例68 417例,年均发病率为38.12/万,经反复防治,疟疾疫情得到全面控制。2004年起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2014年8月经自治区、百色市卫计委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1951-2014年田阳县疟疾病例全部是输入性病例,加强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回归人员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输入性病例是疟疾防控后期重要的措施。
邓积广,余水兰[3](2016)在《2012-2014年百色市疟疾流行状况及消除疟疾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百色市2012-2014年疟疾流行状况和趋势,探讨百色市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百色市本地发热患者、疟疾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等疟疾监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市疟疾发病情况、病例的分布与分类等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百色市共血检总数102 715人次,其中本地发热患者83 451人次、外出回归人员8 668人次、外来人群10 573人次,共检出疟疾患者25例阳性病例,3类人群平均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261%和0.038%。2012-2014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疟疾患者全部是输入性病例。结论对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标准,百色市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巩固期。只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全区劳务输出等归国人员监测和管理,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百色市于2015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黎军,杨益超,张伟尉,韦树娇,林康明[4](2016)在《广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文中指出广西曾是我国历史上四大高疟区之一,也曾是恶性疟和间日疟严重流行区。建国前部分地区居民脾肿率3%58%,疟原虫阳性率7.1%84.9%,年病例数在500万以上。1952—1958年全广西发病人数12.5万54万,发病率68.08/万103.88/万。1954年成立广西自治区卫生防疫站,1958年成立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各地市县卫生防疫站设置寄生虫病防治科(组),疟疾防治得以全面开展。1980年起发热病人血检成为发现传染源主要技术手段,血检覆盖至村屯,覆盖率不低于95%,当年全广西发病率降至4.76/万。1990年至1999年,广西报告病例11 557例,本地病例5 735例,发病率降至不足万分之一(1999年,0.95/万);2000年广西继续实施基本消灭疟疾及巩固成果策略,至2008年109个市县均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0—2009报告病例2 122例,本地病例289例,病例数较上个10年下降81.64%,内源性病例下降94.96%。2010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在自治区各级党政及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领导下,防治工作得以加强。针对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且逐年快速增长特点,主要加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广泛开展涉疟临床医生诊疗培训,同时巩固市、县、乡疟原虫镜检能力;二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侧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提高民众对疟疾了解,改善就医依从性;三是对返乡人员全员筛查,掌握一人,筛查一人,随访一人,早发现早治疗。2010—2015年,除2012年出现1例内源性病例外,其余2 068例为输入性,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10万以下,期间在2013年广西上林县出现输入性聚集性疫情暴发,经精心组织,科学防治,实现了无二代和死亡病例发生。至2016年1月,全广西所有县均已通过消除考核。
邓积广,余水兰,黄建华,黄石[5](2016)在《1951-2014年广西平果县疟疾疫情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为消除疟疾后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51-2014年平果县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51-2014年平果县累计报告疟疾病例71 365例,疟疾发病率从1960年的429.43/万下降至1993年的0。1993年达到了基本消除疟疾目标,2002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4年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在不同阶段实施的疟疾防治策略和综合抗疟措施有效。今后应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和输入性病例及时处置,这是巩固疟疾防治成果的关键。
杨永亮,林康明,吴声荣,郑传金[6](2016)在《1951-2014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疟疾疫情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1951-2014年隆林各族自治县疟疾疫情资料,探讨疟疾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1-2014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疟疾疫情资料,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51-2014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共报告疟疾病例93 460例。疟疾发病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年均疟疾发病率分别为3 237.94/10万和1 572.12/10万;20世纪80年代后疫情趋于平缓。2000年以前本地病例为主要病例类型,2008年后再无内源性疟疾病例报告。20世纪50年代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占45.01%(2 392/5 314);间日疟和三日疟次之,分别占33.72%(1 792/5 314)和19.55%(1 039/5 314);20世纪60年代后以间日疟为主,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三日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再无报告。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该时期共报告51例,以间日疟为主,占98.04%(50/51),感染来源主要为国内疟疾流行疫区;2000年以后以恶性疟为主,占60.00%(21/35),感染来源主要为非洲、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结论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输入性疟疾疫情严峻,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国外务工返乡人员的监测是当前及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
马琳[7](2011)在《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作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成为我国现今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唯一的中间宿主,其地理分布与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在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湖北钉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北起北纬33°20’,南抵北纬22°20’,东至东经121°51’,西达东经99°04’,包含了我国的12个省、市、自治区。生存环境差异较大,对湖北钉螺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地理隔离,湖北钉螺群体之间发生了遗传分化和变异,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多个地理种型,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湖北钉螺种下分型和种群遗传分化的深入研究,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和湖北钉螺的相互作用、钉螺群体扩散机制、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血吸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的主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五种常用的基因组抽提方法抽提湖北钉螺基因组并扩增mtDNA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来比较抽提、扩增效果,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适合湖北钉螺大批量抽提扩增的方法,其次,在实验室获得湖北钉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设计出16对特异性引物扩增13个采集点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序列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截取各地13个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并从中筛选出系统发育信息较好和中等的分子标记,用于后续的群体遗传研究,同时还研究了在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分析中,使用线粒体分子作为标记的群体取样策略,最后通过分析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和脱氧核糖氧化酶亚基3在景观水平上的群体遗传结构探寻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特异特征,分析中国大陆不同地理景观与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关系、迁徙和分化。获得结果如下:(1)5种基因组抽提方法都能抽提出湖北钉螺基因组,并能进行mtDNA-COⅡ的PCR扩增,在具体实验中五种方法在实验效果和应用价值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试剂盒方法抽提的基因组抽提精度较高,但使用成本太高,操作易出现人为误差,样本量少、精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多采用这种方法;简化方法抽提试剂简单,操作步骤少,减少了DNA的损失,简便易行,快速经济,保证了所提DNA的完整性和纯度,更适合对大量样品的提取。(2)本研究获得的12条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在15183 kb到15216kb。湖北钉螺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系统发育信息不同,大致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其中COⅠ、ND2、ND5、ND3分类较好,COⅡ、ATP6、ND1、Cytb、ND4次之,而ATP8、ND6、COⅢ、ND4L较差。(3)湖北钉螺线粒体ND3基因在不同地理群体间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多态性,且并未表现出基因多态性随着样本量的增多而增多;却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在ND3基因的群体遗传研究中的样本量范围应为10-30之间。(4)基于线粒体ND3基因和COⅡ基因的分子序列特征将我国大陆湖北钉螺群体分为4个主要类群,长江中下游群体、云南和四川高山型群体、广西内陆山丘型群体和福建沿海山丘型群体。
范凯[8](2007)在《锦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与畜牧业大省内蒙古自治区毗邻,自古以来就是经济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塞。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较大。2005年辽宁省布病发病人数位居全国前三位,1999年锦州地区人间布病发病率为0.13/10万,2005年上升到8.22/10万,成为辽宁省布病重灾区。因此,为反应锦州市近几年来布病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特对1999-2006年锦州市布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措施和理论指导。材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以在锦州市疾控中心布病门诊确诊的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1999年~2006年各级医院及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上报的布病传染病报告卡,以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对布病爆发点及高危人群开展流行学调查所收集的资料。二、调查方法对以上所有布病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及现况调查,询问发病时间、接触史、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和疾病负担,对就诊者及其家属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宣传,采集就诊者及其家属的末梢血血清进行虎红平板试验(RBPT)—初筛试验;初筛结果为阳性者,采集其静脉血血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证试验。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提供,诊断标准按照GB15988-1995.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方法、疫区判断和控制区考检标准要求进行。结果1、锦州地区1999~2006年共报告布病811例,分布于锦州七个地区。2、布病平均发病率为3.27/10万,其中男性597例,女性214例,性别比为2.79:1,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3、病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76岁;30~50岁发病较多,为600例,占全部病例的73.98%。4、布病基本分布于全年各月,其中3~5月份病例数较多。5、布病共波及12类职业人群,农民发病人数最多,为613例,占75.59%;其次为牧民,为71例,占8.75%;工人、家务及待业、学生的病例数分别为25、21和18,分别占3.08%、2.59%和2.22%;其他职业发病较少。6、感染方式632例以接触染疫羊、牛为主要传播途径,38例经呼吸道感染,21例经消化道感染。7、从传染源来看,由羊传播致病的患者占64.2%;经牛感染致病的患者占29.8%,经猪、狐狸、鹿等传播感染致病的占4.1%,其它因不明传染源感染致病的占5.2%。8、从发病到正确诊断时间、以及首诊误诊率、人均治疗费用看,1999~2003年以及2004年~2006年这两时间段有明显差别。讨论锦州地区近几年时有布病发生,个别地区流行严重。锦州市布病流行或高发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畜间检疫管理不善;流行菌株发生变化;市场监管乏力,不同政府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布病防治工作薄弱。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与合作;各级畜牧部门要做好畜间布病疫情的监测和处理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各项防制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布病防治知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识别布病的能力,提高疾控人员处理疫区的水平。结论1、锦州地区人间布病疫情呈逐年增高趋势,有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迹象。2、养殖、屠宰、皮毛制品加工职业人群为高危人群,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到6月份,高发地区为凌海市、义县、北镇市、太和区。3、卫生防疫和动物监督相关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控制布病传播的相关措施并落实。
高凯[9](2006)在《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探讨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在总体上,这一专题是属于环境史的范畴;但在具体问题上,则是以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问题做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问题的;就目前的情况看,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历史学的研究中尚无先例;所以,本文的相关研究只能是带有一些探索性的、不成熟的研究。本文具体的研究涉及三个问题:(一)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匈奴、鲜卑的“收继婚”问题:我认为汉魏时期匈奴和鲜卑族中特有的“收继婚”俗的产生,是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由于匈奴、鲜卑所处纬度高、气候干燥而寒冷的内陆地区,加之土壤微量元素中严重缺乏有效锌,因而造成了育龄妇女的大量死亡,以致为了保证正常的种的繁衍,匈奴和鲜卑不得不采取“收继婚”的婚姻形式,来确保健康的育龄妇女尽可能的去生育后代。(二)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状况与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文明进程的关系:众所周知,汉唐时期是黄淮海平原地区文明程度最高的时期,不仅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而且人口素质和人口比重也是占据极为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黄河的频繁泛滥和改道,不仅造成了黄淮海平原地貌的巨大变化,而且也引发了黄淮海平原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以致有效锌严重缺乏,从而使得宋元以后的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逐渐停滞下来;而在此过程中,土壤微量元素锌像一支看不见的手在起着独特的作用。(三)地理环境与孙吴时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拙文是以新近出土的长沙走马楼吴简所提供的史料为基础、以孙吴时期地处河网交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拙文认为:孙吴时期临湘侯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所出现的疾病类型,与特殊地理环境中所出现的血吸虫病、麻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环境中碘元素的缺乏,也造成了聋耳、盲目等疾病的发生。而通过对临湘侯国疾病人口的相关研究,在具体史实上印证了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江南地区存在“丈夫早夭”现象的真实性。
黄轶昕,洪青标,蔡刚,赵勇进,朱荫昌[10](2004)在《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监测和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及时掌握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后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 ,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综合筛查方法进行居民血吸虫病监测 ;每年用粪孵法进行耕牛等家畜血吸虫病监测 ;同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钉螺监测。 结果 1999~ 2 0 0 2年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钉螺面积平均每年递增 3 3 .82 %和 5 4.5 7% ,新的钉螺孳生地不断出现 ;传播控制地区居民血清阳性率 ( 0 .46% )显着高于传播阻断地区 ( 0 .0 6% ) ,存在当地感染的病人 (包括急性病例 )、病牛 ;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病。 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呈上升趋势 ,传播阻断地区局部出现再流行。现行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案能够有效监控血吸虫病流行动态 ,被动监测系统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百色地区1999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色地区1999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950—2019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不同阶段采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
1.3 监测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调查摸底、试点防治阶段(1950—1960年) |
2.2 全面控制攻坚阶段(1961—1982年) |
2.3 基本消灭阶段(1983—2000年) |
2.4 基本消灭后监测阶段(2001—2009年) |
2.5 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9年) |
3 讨 论 |
(2)广西田阳县1951-2014年疟疾监测及防控措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病原学监测 |
1.2.2 疟原虫血清抗体调查 |
1.2.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流行概况 |
2.2 发热病人和居民血检 |
2.3 本地发热病人血检年龄分布 |
2.4 田阳县本地病例月分布统计表 |
2.5 居民抗体水平 |
2.6 输入性疟疾病例感染来源 |
3 讨论 |
(3)2012-2014年百色市疟疾流行状况及消除疟疾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组织实施 |
1.2.2 病例监测 |
1.2.3 病例分类 |
1.3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2012-2014年疟疾发病情况 |
2.2 2012-2014年疟疾血检情况 |
2.3 2012-2014年流动人口血检情况(含外出回归及外来流动) |
2.4 2012-2014年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分类 |
2.4.1 虫种分类 |
2.4.2 地区分布 |
2.4.3 人群分布 |
2.4.4 职业分布 |
2.4.5 季节分布 |
2.4.6 病例及时就诊率 |
2.5 2012-2014年全市人员疟防技术培训 |
3 讨论 |
(4)广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疟疾流行的历史背景 |
1.1人群感染率 |
1.2 防控的历程 |
1.2.1防治初期主要措施 |
1.2.2防治中期主要措施 |
1.2.3防治后期主要措施 |
2 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实现情况 |
2.1保障措施和疫情控制情况 |
2.2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完成情况 |
3 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及措施落实情况 |
3.1省级技术培训 |
3.2市县级技术培训 |
3.3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
3.4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
3.5疫点处置 |
3.6健康教育 |
4 能力建设情况 |
4.1人力与技术保障 |
4.2经费、物资保障 |
5 多部门合作情况 |
5.1建立口岸疫情通报机制 |
5.2对援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
5.3确定疟疾病人定点收治医疗单位 |
6 经验总结 |
7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5)1951-2014年广西平果县疟疾疫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防治措施 |
1.3 监测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调查摸底,试点防治阶段(1951-1960年) |
2.2 全面控制、攻坚阶段(1961-1982年) |
2.3 基本消灭阶段(1983-1993年) |
2.4 实现基本消灭后监测阶段(1994-2009年) |
2.5 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4年) |
3 讨论 |
(7)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景观遗传学概述 |
1.1 定义 |
1.2 与相近学科的比较 |
1.3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
1.4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1.5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2 湖北钉螺研究进展 |
2.1 我国湖北钉螺分布类型 |
2.2 湖北钉螺全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
2.3 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湖北钉螺基因组五种抽提方法比较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来源 |
2.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2.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4 基因组DNA电泳检测 |
2.1.5 用分光光度计测样品的OD值和浓度 |
2.1.6 PCR扩增COⅡ基因并凝胶电泳检测 |
2.1.7 PCR产物拷贝数的测定 |
2.2 结果 |
2.2.1 各种抽提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及其成本 |
2.2.2 钉螺基因组DNA的琼脂糖电泳检测 |
2.2.3 PCR产物检测结果 |
2.2.4 不同方法各样本的PCR拷贝数浓度相对值 |
2.3 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湖北钉螺起源分化研究及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的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3.1.3 方法 |
3.1.4 mtDNA扩增及测序 |
3.1.5 序列拼接和组装 |
3.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7 分类准确率的计算 |
3.1.8 拓扑距离的计算 |
3.2 结果 |
3.2.1 线粒体DNA的长片段扩增 |
3.2.2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3 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系统发育效率分析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MTDNA分子标记的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取样策略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4.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1.4 PCR扩增及测序 |
4.1.5 序列分析 |
4.2 结果 |
4.2.1 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
4.2.2 ND3基因序列分析 |
4.2.3 基因序列多态性与样本量关系 |
4.2.4 基因多态性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应用MTDNA-ND3、MTDNA-COⅡ基因序列研究湖北钉螺不同景观群体遗传结构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及来源 |
5.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5.1.3 湖北钉螺基因组DNA的提取 |
5.1.4 mtDNA-ND3和COⅡ基因扩增 |
5.1.5 扩增产物检查 |
5.1.6 序列纯化及测定 |
5.1.7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ND3和COⅡ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
5.2.2 各群体中获得2个基因的个体数目 |
5.2.3 ND3基因和COⅡ基因序列各景观群体单倍型的分布 |
5.2.4 基因的群体遗传分析 |
5.2.6 双参数距离分析 |
5.2.7 系统发育树 |
5.2.8 单倍型网络图 |
5.3 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主要仪器和试剂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锦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环境史的由来及其国内外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概况 |
二、国内外学界对微量元素研究的简况和我个人研究的缘起 |
地理环境与汉魏时期匈奴、鲜卑的收继婚问题 |
第一章 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收继婚"问题的由来 |
第一节 简述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渊源、世系及其主要活动的地理区域 |
第二节 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收继婚"问题的由来及其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地理环境下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与汉魏时期匈奴、鲜卑的"收继婚"的关系问题 |
第一节 汉魏时期匈奴和鲜卑主要活动区域的历史气候变化 |
第二节 汉魏时期匈奴、鲜卑主要活动区域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和变化规律 |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下土壤微量元素与匈奴、鲜卑的性比例失调及"收继婚"问题 |
第四节 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收继婚"俗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
附录:汉魏时期匈奴鲜卑分布图 |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前人研究简况和土壤微量元素变化规律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前人研究的简况 |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历史气候变迁的简况 |
第三节 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土壤微量元素变化规律 |
第二章 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各地的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及其作用 |
第一节 历史上黄淮海平原中今河南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 |
第二节 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中今山东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 |
第三节 古代黄淮海平原其它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状况 |
第四节 土壤微量元素与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 |
附录:西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示意图 |
地理环境与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 |
第一章 学术回顾及孙吴初期临湘候国地理环境的简况 |
第一节 学术界对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疾病人口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孙吴初期长沙郡临湘侯国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简况 |
第二章 吴简疾病人口信息与现代疾病分类之关系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壹)》中有关疾病人口的信息 |
第二节 吴简中有关疾病与现代疾病分类之关系 |
附录:三国时期长沙郡辖区示意图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承担项目和发表论文的情况: |
附表: |
后记 |
四、百色地区1999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950—2019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 陈翠姬,邓积广,余水兰,吴淑娟,杨再旺. 医学动物防制, 2021(09)
- [2]广西田阳县1951-2014年疟疾监测及防控措施效果分析[J]. 余水兰,邓积广,刘日辉,黄俊. 医学动物防制, 2017(08)
- [3]2012-2014年百色市疟疾流行状况及消除疟疾可行性分析[J]. 邓积广,余水兰.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06)
- [4]广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J]. 黎军,杨益超,张伟尉,韦树娇,林康明. 中国热带医学, 2016(04)
- [5]1951-2014年广西平果县疟疾疫情分析[J]. 邓积广,余水兰,黄建华,黄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04)
- [6]1951-2014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疟疾疫情分析[J]. 杨永亮,林康明,吴声荣,郑传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02)
- [7]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遗传变异分析[D]. 马琳.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2)
- [8]锦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范凯. 中国医科大学, 2007(05)
- [9]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D]. 高凯. 复旦大学, 2006(02)
- [10]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监测和评价[J]. 黄轶昕,洪青标,蔡刚,赵勇进,朱荫昌.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