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兰邓波尔

秀兰邓波尔

一、秀兰·邓波儿(论文文献综述)

唐糯[1](2021)在《英源外来词量化整理与研究 ——兼谈对英语母语者的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

LEE W00NG[2](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指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刘真[3](2020)在《《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妮·莫里森和汤亭亭作为美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少数族裔女作家,两人都有着特殊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人格。她们在文学审美表达中,主要以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女性为小说创作的主人公,阐释她们面临的严峻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汤亭亭的《女勇士》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身份认同理论,对两位作家及其两部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身份意识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和研究:绪论部分是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进而对本论题研究的学术背景进行简要阐释。第一章以身份认同理论为依托,对莫里森和汤亭亭的社会文化背景、身份意识的形成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第二章则展示了两部作品中主要女性形象的现实生存遭遇和文化困境,分析她们面对“身份认同”问题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挖掘作家寄予这些典型文学形象的性格,文化人格中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文化批判意义。第三章从艺术审美、社会文化等角度,进一步阐释两部作品中身份认同的主题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社会和文化意义。本文认为,莫里森和汤亭亭因拥有“双重身份”而深切感受到,在以白人为主的主流文化社会中少数族裔女性面临的身份困境,她们以一种特殊的边缘性体验,把自己的身份认同意识积淀为文化人格和审美情愫,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小说艺术表现了少数族裔女性在美国社会的迷茫、痛苦、挣扎与追寻,再现了非裔和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悲剧性的生存境况;展示了因双重身份所遭受的种族和文化的压迫,在身份认同的困境和危机之中,寻求身份重构的可能性和现实选择。莫里森主张非裔女性以传承民族文化来抵御白人种族主义和文化殖民对黑人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冲击,只有坚持黑人的文化传统和身份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汤亭亭主张汲取中美文化精华,努力寻求一条多元化的融合发展之路。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汤亭亭的《女勇士》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对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女性处境的关注,对白人强权文化和种族主义的反思和批判;还在于对少数族裔女性摆脱悲剧之路的探索,对全新文化身份建构的设想。两位作家对少数族裔女性身份认同的思考与探索,表现出高度的社会、民族责任感,对于促进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赵冬霞[4](2019)在《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运用功能学、材料学、色彩学、接受美学、游戏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儿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重点厘清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玩具生成的背景和基础;(2)玩具的生态和设计力量;(3)对今天玩具设计的启示。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以“儿童、理念、生态、设计、追寻”为逻辑指引,构建了研究内容的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重点分析玩具的消费群体——上海儿童及其时代境遇;第二章为“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重点厘清民国时期玩具观念的转变;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重点研究民国时期玩具设计的生态和多元力量;第四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重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第五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在特定时空中生成、发展、繁荣、衰落的时代特征与设计启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从完美“成品”到完美“部品”。民国时期为儿童设计的玩具多是“起点含混、结果先决”的完美“成品”;今天的玩具更多是“起点清晰、结果多元”的完美“部品”。2.从“玩物丧志”到“寓教于乐”。民国时期的玩具观是建立在教育者立场上的,虽反对“玩物丧志”的玩具观,但仍强调对儿童玩乐的控制、引导和塑造,是有着明显而确定的影响目的的,不凸显“玩”本身的独立价值;今天的玩具观是基于受教育者的立场,重视探索和准备的过程而非结果的强求。3.从技术完善到人文补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质朴而清新,令人可轻易感受到自然气息和情感温度;今天的儿童玩具,正被高科技、智能化及数字化所包围,反衬出在质朴和温度方面的不足。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人文气息养分,有助于今天的设计力量、设计资源、设计要素的整合。4.从成长“标准”到成长“伴侣”。在过去,尽管儿童是玩具的消费者,但是玩具的服务目标实际是家长,家长通过选配玩具预见孩子的未来,玩具是父母教养孩子类型“标准”的体现;今天的父母不再期望也很难掌控孩子的未来,尤其无力“依靠玩具”精确掌控。他们更倾向于尊重孩子自己的情绪情感与个性发展,以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其间,玩具的选择、伴随、更新及组合,无疑能不同程度地显现“成长伴侣”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是父母不能代替的。5.从户外游戏到室内探秘。“户外”曾是上海儿童玩乐的基础场景,符合儿童向往自然、探索自然、融入自然的天性,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人际互动;今天的上海儿童虽有专属的游戏空间,但失去了同伴间相互嘻戏的机会,客观上变得越来越“宅”。反思、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户外玩乐的经验对今天的玩具设计研发应有启示。

饶刚顺[5](2018)在《水稻减镉降铅耕作栽培技术及其机理》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查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水稻生产中重金属镉铅污染状况,探明适应本地区水稻减镉降铅耕作栽培技术及其机理。本论文通过对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水稻种植区采集土壤、肥料、水和糙米样品,分析其镉铅含量;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进行镉铅低积累型水稻品种筛选,研究再生稻和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镉铅积累的影响;通过超声波处理种子试验,分析其对水稻镉铅积累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水稻减镉降铅耕作栽培技术之前,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水稻种植区的150份土壤样品p H值范围为4.50—5.62,平均值为4.93,呈酸性,土壤中镉和铅含量范围分别为0.115—6.128和17.545—110.294 mg/kg;采集的100份水样中,镉和铅浓度范围分别为0.0096—0.0593和0.0120—0.2308 mg/L;采集的150份水稻样品中,糙米中镉和铅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15—3.668和0.091—2.329 mg/kg。在7类肥料52份样品中,镉和铅含量范围分别为0.054—1.142和1.138—16.739 mg/kg。有机-无机复混肥镉含量最高,其次为土壤调理剂,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较低;铅含量以土壤调理剂最高,有机肥、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较高,三元复合肥最低。根据《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 23349-2009)的限值标准,7类肥料中的镉和铅含量均未超标,肥料镉和铅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内。(2)通过对水稻品种进行镉铅低积累型筛选试验,筛选出低镉铅积累型且米质较优的水稻品种有广盐1号、桂香占、华航31号、华航丝苗。(3)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表明,水稻不同部位的镉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鞘>叶>穂>米糠>糙米>稻壳;水稻不同部位的铅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根>鞘>叶>茎>穂>米糠>糙米>稻壳。镉、铅胁迫提高了齐穗期、齐穗后15天和成熟期水稻剑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的活性,增加了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金属硫蛋白(MT)等物质的含量,降低了光合效率,减弱了根伤流强度和根系活力,减少了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最后导致产量的下降。(4)通过再生稻盆栽试验表明,华航31号、超优1000、合美占的再生季水稻糙米中镉、铅含量显着低于头季糙米;但再生季产量显着低于头季产量,且再生季水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所下降。(5)通过对冬闲-水稻和油菜-水稻轮作两种耕作模式的研究表明,轮作模式显着降低了广盐1号和华航31号的根、茎鞘、叶、穂和糙米中的镉、铅含量,同时减少了两品种的大田水稻镉、铅积累总量。轮作模式有利于水稻产量、有效穂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但降低了千粒重。轮作模式改善了稻米品质,增加了糙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而显着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移除冬季油菜秸秆可减少土壤本底镉铅含量。(6)通过超声波处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镉、铅及镉铅复合污染胁迫下的发芽试验表明,超声波处理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根系的伸长和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根部和地上部的鲜重和干物质重。(7)通过对超声波处理水稻种子种植在重金属镉、铅污染土壤中的试验研究表明,水稻种子经过超声波处理增加了剑叶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抗氧化酶(SOD、CAT、APX)活性,提高了GSH和金属硫蛋白含量,而降低了剑叶丙二醛含量。同时,水稻种子经过超声波处理显着增加了有效穂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稻谷产量。超声波处理减少了水稻根、茎、叶、糙米中的镉铅含量,同时改善了稻米品质,提升了糙米率和整精米率,而降低了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刘磊[6](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指出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冯云格[7](2017)在《施肥对香瓜茄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香瓜茄(Solanum murcatum)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富含多种有益元素和必需氨基酸,具有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为大众喜爱的保健水果,已是甘肃河西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的重要作物之一。香瓜茄引入我国种植仅30余年,栽培历史较短,相关基础研究很少。迄今未见反季节生产条件下香瓜茄养分吸收规律的报道。本研究以香瓜茄主栽品种‘阿斯卡’为对象,设不施肥和施有机肥两个处理,分析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不同生育时期香瓜茄植株生长动态、叶片光合生理,干物质积累和主要养分吸收积累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生育期进程,香瓜茄株高和生物量显着增加,有机肥处理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叶片生物量在开花坐果期最大,不施肥和有机肥处理日均增长量分别为0.122g/株和0.190g/株;根生物量在果实膨大期最大,两处理日均增长量分别为0.045g/株和0.072g/株;茎生物量在果实成熟期最大,日均增长量分别为0.112g/株和0.135g/株。有机肥处理香瓜茄果实产量(22.7t/ha)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15.4t/ha),品质用也优于不施肥处理。2、香瓜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尖密度均随生育进程线性增加,根系各形态指标相对增长率随生育进程先升高后降低,均在伸蔓期达到峰值,有机肥处理根系各形态指标相对增长率分别达到331.5%、253.9%和297.0%,不施肥处理根系各形态指标相对增长率分别达到89.8%、131.5%和172.1%。3、香瓜茄叶片光合作用可利用光强较高,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差。反季节生产中净光合速率(Pn)于果实膨大期达到峰值(均值10.62μmol CO2.m-2.s-1)。全生育期有机肥处理香瓜茄叶片Pn和羧化效率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但平均初始量子效率(0.032)显着低于不施肥处理(0.042)。4、不施肥处理营养器官N含量在伸蔓期最大,根茎叶分别是21.3g/Kg、23.4g/Kg和41.2g/Kg。有机肥处理茎叶N含量在伸蔓期、根系N含量在果实膨大期达最大值,分别是23.8g/Kg、45.9g/Kg和24.0g/Kg。全生育期两个处理叶片N含量显着高于茎和根的N含量。不施肥和有机肥处理根系N累积量/株均在果实膨大期最大,分别是0.052g和0.095g。茎叶N累积量/株在果实成熟期最大,不施肥和有机肥处理分别为0.102g和0.150g(茎)、0.264g和0.376g(叶)。5、两处理根系P含量均在开花结果期达到最大值,不施肥和有机肥处理分别为3.18g/Kg和3.28g/Kg。有机肥处理茎叶P含量在伸蔓期最大,分别为3.18g/Kg和4.22g/Kg;不施肥处理茎叶含P量在果实膨大期最大,为3.05g/Kg和4.20 g/Kg。两处理全生育期叶片P含量均显着高于茎和根P含量,不施肥处理根系P含量大于茎P含量。香瓜茄根系P积累量/株在开花结果期最高,不施肥和有机肥处理分别为0.008g和0.013g;茎P累积量/株在果实成熟期达最大,分别为0.016g和0.020g;不施肥处理叶片P积累量/株在果实成熟期最高,为0.030g;有机肥处理叶片P积累量在果实膨大期最大,为0.040g。6、不施肥处理香瓜茄营养器官K含量在果实成熟期大最大,根茎叶分别为26.2g/kg、41.4g/kg、40.8g/kg。有机肥处理根系K含量在伸蔓期(36.2g/kg)和果实膨大期(35.6g/kg)显着高于其它时期,茎叶K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最高,分别为39.0g/kg和55.0g/kg。有机肥处理根茎叶K含量在中间3个时期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根茎叶K积累量/株均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0.077g、0.332g、0.377g;有机肥处理根系K积累量/株在果实膨大期最大,为0.141g;茎叶K积累量/株在果实成熟期最大,分别为0.439g和0.680g。除苗期根系K积累量/株外,其它时期有机肥处理营养器官K积累量/株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7、香瓜茄果实膨大期,除叶片S含量小于Mg含量、有机肥处理根茎Mn含量低于B含量、不施肥处理根茎B含量小于Cu含量外,两处理营养器官的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低均为:Ca>S>Mg>Fe>Mn>B>Cu>Zn>Se。有机肥处理香瓜茄果实的中微量元素含量为:S>Ca>Mg>Fe>Mn>Cu>Zn。8、有机肥处理下香瓜茄全生育期纯N吸收积累量为119.0kg/hm2,P2O5积累量为34.4kg/hm2,K2O积累量为227.5kg/hm2。幼苗期-果实成熟期,N吸收累积比例分别为3.0%、11.3%、18.9%、22.7%和44.1%;P吸收累积比例分别为3.1%、9.7%、18.1%、22.0%和47.2%;K吸收累积比例分别为2.3%、8.4%、11.0%、15.2%和63.2%。

王玉良[8](2017)在《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文中指出抗战结束后,随着《中美商约》的签订,好莱坞电影再次垄断了上海市场。但由于时局的突变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好莱坞电影伴着中国政权的更迭,很快又结束了这种短暂的辉煌。从1945年8月至1950年11月,这五年是好莱坞电影在上海风云突变的关键时期,它大起大落的戏剧性的变化,不仅受当时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各种政治话语掣肘。鉴于此,本论文抛开了传统的线性述史方式,而是通过对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以块状模式建构基本的论述框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审查和发行方面的问题,详细分析它在上海市场中的准入环节;第二章则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放映出发,分析了战后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并以《中华万岁》和《天国之路》为例,诠释这种“流动”的影像所隐含的政治娱乐属性;第三章主要围绕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接受这一主题展开,不仅分析了上海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影迷文化,同时也探讨了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第四章以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宣传与市场竞争为核心,并通过“义映”这一个案分析,说明好莱坞电影在竞争中的妥协策略。论文第五章论述战后中美电影的交互态势,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并详述了好莱坞摄影师黄宗沾来华拍摄《骆驼祥子》的始末。本论文把战后的上海电影市场,视为一个开放的话语体系,不再以中国电影为关照核心,而是把好莱坞电影推到了前景舞台。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考察,来比较和反观中国的本土电影。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研究,以历时性为经、共时性为维,从发行、放映、接受、竞争和交互等方面,综合考察它在上海市场的具体样态。通过比较的方法重写电影史,既是当下中国电影史书写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探究中美电影交流的一个重要切口。建构早期中国电影史,有必要把好莱坞的影响纳入其中。在一种比较电影史观的引领下,探析战后中美电影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问题,对考察当下的中美电影关系,不无裨益。

陈良[9](2016)在《“小”作业中的“大”学问 ——以新疆巴州二中为例的高中历史作业评价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业评价方式使教育的目标越来越狭隘。课程改革能否改变这一现状,评价改革是关键。"多一把尺子,便多一批好学生。"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之外,发挥作业的评价功能,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先进评价理论的要求,也在初步的实践中显示出与单一纸笔测试不同的评价结果。本文尝试将常规作业与表现性作业相结合,将纸笔测试与作业评价共同作为学生历史学业水平的评价依据。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梳理了研究状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现实状况出发,通过对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学习,论述作业作为高中历史学业评价依据的原因。第二章则从实际出发,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对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的评价提出了日常作业和表现性作业的两种方式及其评价标准。第三章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对比的分析验证了两种作业形式评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的效果。从提高考试成绩和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等方面论证作业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方面的作用。结语在全文的基础上对如何处理作业评价与原有评价模式和与其他新型评价方式的关系;如何面对评价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解决评价中的条件性限制问题进行了思考。作业不再只是巩固历史知识的手段,而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教育目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历史学习活动;对作业的评价也不只是评判历史认知结果的正确与否,还应包括历史学习过程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论文对此也有所涉及,希望今后在此方面进一步探究。

庄蕊蕊[10](2016)在《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指明电影让“睁眼看世界”变得容易,影院是电影商业利益实现的载体,也是电影文化传播的中转站。在世界电影业迅速扩张之时,1896年电影传入上海,处于动荡时局里的国人也以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接受着这一新式娱乐方式。而工商繁盛、人口集聚、华洋杂处、市民思想开放包容的上海,也很快成为近代我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及进出口的中心。1908年首家电影院在沪建立后,标志着电影院成为一种独立的休闲娱乐场所。自1896至1949年,上海的电影院事业发展迅速,电影放映网络不断扩大,影院经济日益蓬勃,影院文化空间逐渐形成与拓展。电影院业是近代新型行业经济形态,是电影产业的消费终端,也中外影业公司争夺市场展开角逐的场所。资本的持续注入与新影院的不断开设,在推进电影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直接促进着上海市影院业市场经营网络的构建。当然上海影院业还通过影院的内部管理、广告宣传、观众消费、行业自治等,将影院网络广为拓展,将电影文化广为传播,强化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和印象,勾连起影片——影院——观众的联系,构建起人们对看电影以及影院所蕴含的西方现代新式娱乐和时尚生活方式的想象性认同和象征性认同。这些都有力地推动着“看电影”成为新潮的代名词,影院成为既西化又时尚的城市娱乐文化空间;同时也不断培养和形塑着上海民众的观影偏好、观影消费理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影院文化空间的形成。上海市的影院文化空间主要通过电影院经营的市场行为、观众观影的消费行为等构建,当然政府、社会等也透过政策法令、报刊、广播等多种方式或媒介渠道,对电影事业进行行业引导、规范、传播等,进而影响影院经济的发展和影院文化空间的塑造。影院文化空间的逐步形成,也使得影院这一城市建筑超越其简单的地理空间和功能所指,而具有多重复合功能。影院的实体建筑,是影院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并被打上了影院文化空间变迁的印迹。而作为影院文化空间作用的延伸,影院也成为沟通国家政权和大众文化的桥梁,但与之更密切的则是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互动。影院是上海民众重要的文化娱乐与消费空间,它将人们的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休闲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在这一情况下,对上海影院文化空间的构建,又直接影响着上海市影院业经营的推进。当然,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不只是影院经济对文化空间的单向形塑,两者之间属不断调适的互动互塑的关系。从1896到1949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段,上海虽政局动荡、商业环境并不十分稳定,但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两者在互动互涉的调适中,逐渐构建起自身的网络版图、实现着影院市场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拓展与相互塑造,同时也勾勒出近代上海影院经营与民众消费生活及现代都市文化空间的关系影像。

二、秀兰·邓波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秀兰·邓波儿(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两位作家及作品比较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莫里森与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辨析
    第一节 身份认同理论与文学审美表达
        一、身份认同理论简介
        二、身份认同理论的内涵与要义
        三、身份认同理论的文学审美表达
    第二节 莫里森的身份认同意识
        一、莫里森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体验
        二、莫里森的社会感受和文化反思
        三、莫里森的身份认同意识:对强权文化、身份迷失的反思
    第三节 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
        一、汤亭亭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体验
        二、汤亭亭的社会感受和文化反思
        三、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华裔与美国人的双重体验与种族情结
    第四节 莫里森与汤亭亭身份认同意识比较
        一、美国社会的少数族裔:生而有之的双重身份
        二、文化交融与冲突中的困惑:身份缺失与文化焦虑
        三、非裔与华裔作家:不同的现实思考和文化自觉
第二章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与女性形象塑造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身份认同主题的艺术呈现
        一、宝琳和佩科拉:迷惘的心灵和迷失的自我
        二、克劳迪亚姐妹:可贵的自信和执着的坚守
        三、典型化的形象体系:身份认同意识的多维表现
    第二节 《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的艺术呈现
        一、母亲英兰:身份坚守与文化自信
        二、无名姑姑与月兰:无所适从与身份丧失
        三、“我”:迷茫、矛盾与身份追寻
        四、两代华裔女性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第三节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比较分析
        一、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的处境:身份困境与身份追寻
        二、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的选择:身份认同追寻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章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的意义探析
    第一节 身份认同困境下的生存悲剧及其审美内涵
        一、《最蓝的眼睛》中非裔女性的生存悲剧
        二、《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生存悲剧
        三、身份重建:非裔、华裔女性生存悲剧的审美内涵
    第二节 身份认同主题对社会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一、《最蓝的眼睛》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二、《女勇士》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三、反思之意义:少数族裔女性身份认同的选择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
    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与社会分层
        1.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
        1.1.2 上海儿童的社会分层
    1.2 涉及儿童成长的多维关系
        1.2.1 社会与儿童身份
        1.2.2 政府与儿童权利
        1.2.3 学者与儿童关怀
    1.3 “儿童/玩具/游戏”的关系
        1.3.1 游戏与儿童天性
        1.3.2 器具与游戏场景
        1.3.3 玩具与儿童恩物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
    2.1 “幼者本位”理念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2.1.1 “幼者本位”的思想内涵
        2.1.2 “幼者本位”的时代意义
    2.2 “幼者本位”对民国上海儿童的影响
        2.2.1 儿童与养成保育
        2.2.2 儿童与娱教空间
        2.2.3 儿童与玩具读物
        2.2.4 儿童与国货用品
    2.3 “幼者本位”影响下的玩具观
        2.3.1 从“消遣器具”到“育儿媒介”
        2.3.2 从“泥车瓦狗”到“益智教具”
        2.3.3 从“小技偏道”到“工业产品”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
    3.1 玩具审查机制对上海玩具业的影响
        3.1.1 关于玩具审查的机制
        3.1.2 关于玩具审查的内容
        3.1.3 关于玩具审查的影响
    3.2 儿童玩具构成的背景
        3.2.1 幼教理念的达成
        3.2.2 商业逻辑的推动
        3.2.3 时政影响的折射
        3.2.4 亲子互动的需求
    3.3 儿童玩具系统的构建
        3.3.1 儿童成长的分期理论
        3.3.2 儿童分期与玩具序列
        3.3.3 儿童分期与玩具等级
    3.4 儿童玩具的“伴随”属性
        3.4.1 伴随儿童的身体发育
        3.4.2 伴随儿童的心理养成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
    4.1 儿童玩具的材料种类与工艺
        4.1.1 关于玩具材料种类
        4.1.2 关于加工工艺
        4.1.3 关于评价体系
    4.2 玩具的仿制与自创
        4.2.1 玩具的造型与设计
        4.2.2 上海玩具与国外玩具比较
    4.3 玩具工艺与结构的仿制与改造
        4.3.1 动力型设计——国外“自动”玩具
        4.3.2 制约型设计——赛璐珞玩具
        4.3.3 集约型设计——马口铁玩具
    4.4 从“西化”到“游戏”的玩具色彩渐进
        4.4.1 “设色术”与玩具色彩设计
        4.4.2 色料对玩具色彩设计的影响
        4.4.3 上海本土的玩具色彩实践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
    5.1 西方工业背景下的本土设计力量
        5.1.1 玩具设计标准的提出与实践
        5.1.2 玩具设计师与同业公会的建立
    5.2 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本土设计生态
        5.2.1 国货倡议下民族主义走向
        5.2.2 复制、模仿、改制、自创等设计成长阶段
    5.3 外侨标准参照下的本土设计走向
        5.3.1 游戏空间与玩具互动
        5.3.2 角色偶像与卡通玩具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5)水稻减镉降铅耕作栽培技术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重金属的危害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1.1.3 肥料重金属概况
        1.1.4 水环境重金属概况
        1.1.5 植物修复技术
        1.1.6 低积累型水稻品种筛选
        1.1.7 超声波处理种子对植物的影响
        1.1.8 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对镉、铅的响应
        1.1.9 植物抗逆性物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韶关曲江区土壤、农用水、肥料和稻米镉铅污染状况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调研区域概况
        2.2.2 土壤、水样、肥料和稻米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2.3 土壤pH值及镉、铅含量测定
        2.2.4 水样中镉、铅含量测定
        2.2.5 肥料样品中镉、铅含量测定
        2.2.6 稻米镉、铅含量测定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
        2.3.1 稻田土壤pH值及镉、铅含量
        2.3.2 水样品中镉、铅浓度
        2.3.3 肥料样品中镉、铅含量
        2.3.4 糙米镉、铅含量
        2.3.5 稻田土壤pH、土壤镉铅含量与糙米镉铅含量的相关性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基因型水稻镉、铅积累的差异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点概况
        3.2.2 品种名称及编号
        3.2.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3.2.4 样品采集与调查
        3.2.5 植物样品镉、铅含量测定
        3.2.6 稻米品质测定
        3.2.7 植物重金属积累量、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的计算
        3.2.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3.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基因型水稻株高
        3.3.2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部位镉、铅含量
        3.3.3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部位镉、铅积累量
        3.3.4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部位镉、铅的富集系数
        3.3.5 不同基因型水稻各部位镉、铅的转运系数
        3.3.6 不同基因型水稻米质指标
        3.3.7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之间的相关性
        3.3.8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与各部位镉铅含量的相关性
    3.4 小结
第4章 镉铅胁迫对水稻镉铅积累和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水稻各部位镉、铅含量测定
        4.2.3 水稻各部位镉、铅积累量测定
        4.2.4 水稻剑叶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4.2.5 水稻剑叶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测定
        4.2.6 水稻剑叶还原型谷胱甘肽和金属硫蛋白含量测定
        4.2.7 水稻剑叶光合参数测定
        4.2.8 水稻主茎倒三叶、倒二叶和剑叶形态指标测定
        4.2.9 水稻根系伤流强度和活力及根伤流液中镉、铅含量测定
        4.2.10 水稻根系形态指标测量
        4.2.1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4.2.12 稻米品质测定
        4.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镉铅胁迫对水稻各部位镉、铅含量的影响
        4.3.2 镉铅胁迫对水稻各部位镉、铅积累量的影响
        4.3.3 镉铅胁迫对水稻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4 镉铅胁迫对水稻剑叶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3.5 镉铅胁迫对水稻剑叶GSH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4.3.6 镉铅胁迫对水稻剑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4.3.7 镉铅胁迫对水稻主茎叶长、叶宽、叶面积的影响
        4.3.8 镉铅胁迫对水稻根系伤流强度和活力的影响
        4.3.9 镉铅胁迫对水稻根伤流液中镉铅含量的影响
        4.3.10 镉铅胁迫对水稻根系特性的影响
        4.3.11 镉铅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3.12 镉铅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3.13 糙米镉、铅含量与剑叶酶活性、抗性物质的相关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镉铅胁迫对再生季水稻镉铅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再生稻各部位镉、铅含量测定
        5.2.3 转运系数计算
        5.2.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5.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
        5.3.1 镉铅胁迫对再生稻糙米镉、铅含量的影响
        5.3.2 镉铅胁迫对再生季水稻镉、铅转运系数的影响
        5.3.3 镉铅胁迫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5.3.4 镉铅胁迫对再生季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镉铅积累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点概况
        6.2.2 试验设计及管理
        6.2.3 样品采集与调查
        6.2.4 土壤和植株各部位镉、铅含量测定
        6.2.5 植物各部位镉、铅积累量测定
        6.2.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6.2.7 稻米品质测定
        6.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
        6.3.1 冬季油菜成熟期各部位镉、铅含量及其积累量
        6.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镉铅含量的影响
        6.3.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各部位镉、铅含量的影响
        6.3.4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各部位镉、铅积累量的影响
        6.3.5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6.3.6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超声波处理对水稻生长、镉铅积累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设计
        7.2.2 样品采集和调查
        7.2.3 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
        7.2.4 幼苗长度和重量测定
        7.2.5 水稻各部位镉、铅含量测定
        7.2.6 转运系数计算
        7.2.7 水稻剑叶酶活性和抗性物质测定
        7.2.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7.2.9 稻米品质测定
        7.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7.3 结果
        7.3.1 超声波处理对镉、铅及镉铅复合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7.3.2 超声波处理对镉、铅及镉铅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长度和重量的影响
        7.3.3 超声波处理对水稻各部位镉、铅含量的影响
        7.3.4 超声波处理对镉、铅在土壤—水稻系统迁移的影响
        7.3.5 超声波处理对水稻剑叶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7.3.6 超声波处理对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7.3.7 超声波处理对水稻剑叶GSH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7.3.8 超声波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7.3.9 超声波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7.4 小结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土壤、农业用水、肥料、稻米等的重金属污染
        8.1.2 低重金属积累型水稻品种
        8.1.3 重金属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
        8.1.4 重金属胁迫下的水稻根系
        8.1.5 再生季植物重金属积累特性
        8.1.6 不同耕作模式下植物重金属积累特性
        8.1.7 超声波处理水稻种子
    8.2 结论
    8.3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其他相关数据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6)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概念:电影院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三、研究综述
    四、理论依据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二) 灵魂:文化研究
        (三) 骨架:空间理论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五、研究框架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一、分布概览
        二、分布特征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第二章 建筑
    第一节 地理位置
        一、位于广场中心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第二节 外观风貌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第三节 内部空间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第四节 设备配置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第五节 建筑安全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第三章 声音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第一节 资本形式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第二节 供片关系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第三节 放映机制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第四节 营销策略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第五节 抗税斗争
第五章 规训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一、吃相百态
        二、秩序混乱
        三、人声鼎沸
        四、色情泛滥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一、中国式卫生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二、“对号入座”风波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四、反思
第六章 冲突
    第一节 日常纠纷
    第二节 军警之患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第三节 民族矛盾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第四节 公会暴力
        一、《假凤虚凰》事件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第七章 殖民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一、影院业的“恢复”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一、谁是小市民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第九章 媒介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第十章 群体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五、纠纷与罢工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施肥对香瓜茄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养分需求规律研究
        1.1.1 植物对氮的需求规律
        1.1.2 植物对磷的需求规律
        1.1.3 植物对钾的需求规律
    1.2 香瓜茄及其研究
        1.2.1 分类、起源地与栽培传播
        1.2.2 香瓜茄的名称
        1.2.3 植物学性状
        1.2.4 香瓜茄果实的营养成分
        1.2.5 品种选育
        1.2.6 栽培技术
        1.2.7 病虫害控制(病毒鉴定与脱毒研究)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处理与设计
    2.3 材料种植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1 温室及土壤环境因子
        2.4.2 地上器官生长指标
        2.4.3 根形态观测
        2.4.4 土壤与植物养分测定
        2.4.5 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2.4.6 气体交换参数
        2.4.7 果实产量与品质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香瓜茄生育期温室环境因子变化
        3.1.1 温室辐射量
        3.1.2 温室大气温度
        3.1.3 温室大气湿度
        3.1.4 温室大气CO2浓度
        3.1.5 土壤含水率与养分含量
    3.2 香瓜茄植株生长动态
        3.2.1 株高
        3.2.2 叶片数
        3.2.3 叶面积
        3.2.4 比叶重和叶片厚度
        3.2.5 根茎叶干鲜重
        3.2.5.1 根茎叶鲜重
        3.2.5.2 根茎叶干重
        3.2.5.3 根茎叶含水率
        3.2.6 根系形态特征
        3.2.6.1 根长与根体积密度
        3.2.6.2 根表面积与根尖数
        3.2.6.3 根系直径
        3.2.6.4 根系在土壤剖面分配
        3.2.6.5 根性形态参数的相关性
    3.3 香瓜茄叶片光合特性变化
        3.3.1 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3.3.2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生育期变化
        3.3.3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
        3.3.3.1 净光合速率(Pn)
        3.3.3.2 蒸腾速率(EVAP)
        3.3.3.3 气孔导度(Gs)
        3.3.4 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3.3.4.1 生育关键时期叶片Pn对光强的响应
        3.3.4.2 生育关键时期叶片Pn-PAR的拟合
        3.3.5 叶片光合作用的CO2响应
        3.3.5.1 生育关键时期叶片Pn对CO2浓度的响应
        3.3.5.2 生育关键时期Pn-Ci的拟合
    3.4 果实产量和品质
        3.4.1 果实产量
        3.4.2 果实品质
        3.4.3 香瓜茄果实产量品质及其与根系形态特征的相关性
    3.5 香瓜茄器官养分含量
        3.5.1 营养器官全氮含量
        3.5.1.1 根系
        3.5.1.2 茎
        3.5.1.3 叶片
        3.5.1.4 器官间全氮含量比值
        3.5.2 营养器官全磷含量
        3.5.2.1 根系
        3.5.2.2 茎
        3.5.2.3 叶片
        3.5.2.4 器官间全磷含量比值
        3.5.3 营养器官全钾含量
        3.5.3.1 根系
        3.5.3.2 茎
        3.5.3.3 叶片
        3.5.3.4 器官间全钾含量比值
        3.5.4 果实氮磷钾含量
        3.5.5 香瓜茄器官的中微量元素含量
        3.5.5.1 根茎叶中微量元素含量
        3.5.5.2 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
    3.6 香瓜茄全生育期氮磷钾累积量
        3.6.1 氮累积量
        3.6.2 磷累积量
        3.6.3 钾累积量
    3.7 香瓜茄植株氮磷钾吸收积累比例
        3.7.1 单株氮磷钾积累量及比例
        3.7.2 各生育时期NPK吸收积累比例
    3.8 香瓜茄化学计量学特征
        3.8.1 各器官碳含量
        3.8.2 各器官元素计量比特征
        3.8.3 各器官元素计量比稳定性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香瓜茄叶片光合特性及对光强和CO2的响应
        4.1.1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生育期动态
        4.1.2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
        4.1.3 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4.2 香瓜茄根系生长对施肥的响应
        4.2.1 根系生育期动态对施肥的响应
        4.2.2 根系垂直分布对施肥的响应
        4.2.3 香瓜茄根系特征与果实性状相关性
    4.3 香瓜茄器官养分含量对施肥的响应
        4.3.1 氮含量对施肥的响应
        4.3.2 磷含量对施肥的响应
        4.3.3 钾含量对施肥的响应
        4.3.4 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施肥的响应
    4.4 香瓜茄养分需求规律
        4.4.1 各器官氮磷钾需求量及比例
        4.4.2 氮磷钾吸收积累的生育期规律
    4.5 香瓜茄施肥建议
    4.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历

(8)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跨国“通行证”:从审查到发行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概观
        一、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历史追溯(1897-1945)
        二、《中美商约》与好莱坞电影的涌入
    第二节 电检制度与好莱坞电影的审查
        一、国民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检查
        二、新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审查
        三、电影审查与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碰撞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
        一、“中央电影服务处”的发行垄断
        二、好莱坞电影的独立发行
        三、个案分析:战后米高梅公司的影片发行
第二章“流动”的影像: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
        一、“流动”的影像:好莱坞电影的“跨地”属性
        二、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想象
        三、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第二节 《中华万岁》的政治文化隐喻
        一、主题阐释的政治性导向
        二、叙事表达的类型性杂糅
        三、演员选取的文化性趋同
    第三节 交互的“场域”:《天国之路》的跨文化想象
        一、时空建构中的交互想象
        二、认同焦虑与身份政治
        三、文化博弈与“现代性”启蒙
第三章 视觉权利:影像的接受与批评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与上海观众
        一、好莱坞电影的“上海情结”
        二、上海观众的审美心理
        三、摩登风情与“在地心理”的缝合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与影迷文化
        一、好莱坞影迷的生成
        二、影迷的凝视与“镜像”明星
        三、《影迷传》:好莱坞影迷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
        一、“个体式”批评
        二、“集体式”限制
        三、“全国性”审判
第四章 市场博弈:好莱坞电影的宣传与竞争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市场宣传
        一、跨国语境中的电影宣传
        二、杂志宣传的“在地化”策略
        三、好莱坞电影的影院宣传
    第二节 竞争格局中的好莱坞电影
        一、战后上海市场中的影院格局
        二、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竞争
        三、欧洲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
    第三节 竞争与妥协:好莱坞电影的冬赈“义映”
        一、冬赈“义映”:官方话语的市场介入
        二、中美电影“义映”之比较
        三、“义映”的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 镜像认知: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第一节 战后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一、交流与互动:战后中国影人的跨国之旅
        二、《假凤虚凰》:从国内纠纷到美国之行
        三、借鉴好莱坞:从故事改编到类型模仿
    第二节 战后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元素
        一、战后好莱坞“黑色电影”在中国
        二、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模仿
        三、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变异
    第三节 眷念与反哺:黄宗沾与早期中国电影
        一、折戟 1948:黄宗沾与电影《骆驼祥子》的创作始末
        二、黄宗沾与变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三、离散与怀乡:跨国影人的身份转喻
结语
附录一:战后上海电影大事记(1945-1950)
附录二:1946-1948 年间的《电影片检查暂行标准》
附录三:战后放映好莱坞影片的上海电影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小”作业中的“大”学问 ——以新疆巴州二中为例的高中历史作业评价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多一把尺子" —用作业来评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的原因
    一、现实依据
    二、理论依据
第二章 "尺子怎么用" —用不同的作业及标准来评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
    一、日常作业及评价标准
    二、表现性作业及评价标准
第三章 "尺子好用吗" —用作业来评价高中历史学业水平的效果
    一、实验方案
    二、实验过程
    三、结果分析
    四、实验结沦
结语
附录 1:模块考试试卷及评分标准
附录 2:测验原始分数
附录 3:优秀作业举隅
参考文献
致谢

(10)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章节
第一章 西影东渐与上海市影院业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影戏”传入
        一、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概况
        二、近代上海娱乐文化市场的形成与扩张
        三、西影东渐:我国电影的传入与发展
    第二节 上海市电影院业发展沿革
        一、戏园、茶楼与正式影院的演进(1896-1908)
        二、电影放映市场的逐步形成(1908—1920)
        三、制片业的勃兴与影院业市场的鼎盛( 1920-1937)
        四、从“孤岛”繁荣到萎靡惨淡(1937-1945)
        五、抗战后重整复苏与短暂繁荣(1945-1949)
    小结
第二章 自我构建:上海影院业的内部管理及放映结构
    第一节 影院的组织及管理
        一、资本构成及经营方式
        二、影院建筑及资材设备
        三、影院院务管理
    第二节 影院从业人员
        一、经营者:从外商“一统天下”到华商“分庭抗礼”
        二、被雇人员:职工
    第三节 影院轮次等级
        一、影院轮次与空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与观众消费能力
        三、轮次等级与映片、效益
    第四节 影片的租定与排映结构
        一、片源:影片发行与租定
        二、片权:放映权的争夺
        三、院线制:排映与放映模式
    小结
第三章 观影秩序与政府监管
    第一节 影院对观影之引导规范
        一、“电影院中顶讨厌的事情”
        二、公德提示之“观影须知”
        三、影院内的日常冲突
    第二节 政府管制与意识渗透
        一、政府之电影院的管理
        二、银幕监管之电影检查制度
        三、党国形象与意识的银幕渗透
        四、左翼电影
    第三节 秩序构建与经营冲突
        一、从“济济一堂”到“对号入座”
        二、“禁烟运动”与观影空间环境
    第四节 秩序与市场:1940年代上海军人“看白戏”问题
        一、“看白戏”之频现
        二、免费观影政策与“看白戏”有禁无止
        三、“金都血案”
    小结
第四章 行业自治与经营空间:上海电影院商业同业公会
    第一节 上海市影院业公会的组建与治理结构
        一、组建背景
        二、从筹备到成立
        三、组织机构与治理结构
    第二节 影院业公会与行业经营环境整合
        一、行业自律与行业服务
        二、影院公会与票价调整、倒票等问题的处理
    第三节 影院公会与行业政策环境的争取
        一、影院公会对营业时间场次、执照查验等争取
        二、影院公会与其他组织机构间的经济往来
    第四节 影院公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参与
        一、影院公会的政治参与
        二、影院公会的文化及公益参与
    小结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与影院业市场经营
    第一节 观影观众
        一、“看电影”的门径
        二、“到影戏园去”:对观众的阶层分析
        三、“出了影戏园后”:对影院文化的传导扩散
    第二节 影院映片
        一、英美外片的输入与垄断
        二、上海制片业发展与国片放映
        三、时局变动与映片题材变化
        四、外片竞争与国片困境
    第三节 票价
        一、票价体系
        二、票价、观众与消费能力的关系
    第四节 广告宣传与民众观影消费
        一、影片宣传:为影片找观众
        二、筑梦空间:对影院的打造与宣传
        三、电影广告中的问题与规范
        四、电影宣传与观众观影心理
    小结
第六章 影院与上海市民社会文化生活
    第一节 影院的多维角色
        一、娱乐休闲之所
        二、摩登风尚源头地
        三、社交网络联结点
        四、社会教育空间
    第二节 社会生态之呈现平台
        一、传统与现代观念之碰撞转变:女明星从“低贱”到被“热捧”
        二、民族情感:辱华影片与民族话语
        三、族群歧视:“假凤虚凰”事件
    第三节 影院与看电影日常化的形成
        一、日常生活与影片题材
        二、电影文学、小说等传播媒介
        三、市民生活与电影消费
        四、影院之城市文化文本象征
    小结
结语: 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的相互形塑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秀兰·邓波儿(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源外来词量化整理与研究 ——兼谈对英语母语者的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D]. 唐糯.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3]《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D]. 刘真.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4]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D]. 赵冬霞. 上海大学, 2019(02)
  • [5]水稻减镉降铅耕作栽培技术及其机理[D]. 饶刚顺.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6]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7]施肥对香瓜茄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 冯云格.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1)
  • [8]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D]. 王玉良. 上海大学, 2017(02)
  • [9]“小”作业中的“大”学问 ——以新疆巴州二中为例的高中历史作业评价功能研究[D]. 陈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10]影院经济与文化空间:近代上海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9)[D]. 庄蕊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秀兰邓波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