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维看英汉电影片名(论文文献综述)
朱琪琦[1](2019)在《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策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中国电视剧行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越南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本文以截至2018年11月15日从越南在线视频网站Zing TV上收集到的389部中国电视剧剧名及译名为语料,依据统计数据,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播到越南的中国电视剧剧名进行定量研究和对比研究,分析了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以及影响翻译方法选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和结构。第二章介绍了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和翻译情况,以及中国电视剧的命名和剧名翻译特点。第三章总结归纳了中国电视剧名翻译为越南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即音译、直译、意译和重命名,并分析四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论文第四章分析不同因素对翻译方法选择的影响,分析了从影视作品题材、作品来源、作品发售时间和电视剧名的字数等几个因素对翻译方法的影响。第五章为结论部分,主要提出了中国影视作品名翻译为越南语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为今后中国电视剧名的越南语翻译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减少误译现象,以有利于提高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效果,提高精准翻译水平,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黄梦静[2](2017)在《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电视剧名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人的生活消遣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其中电视剧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电视剧的命名与人们的感知、心理、思维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通过对电视剧名认知机制的分析和阐述,加深对剧名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理解及认识,为人们理解剧名提供新的途径和方式。本文以电视剧名中包含隐喻和转喻现象的名称为研究对象,对搜集到的771个剧名进行封闭式研究,其中包括隐喻类506个,转喻类204个,隐转喻类61个。首先,我们对电视剧名内部蕴含的隐喻和转喻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将隐喻类划分为11小类、将转喻类也划分为10个小类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对每一小类的电视剧名中所运用的高频词语以及题材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隐喻类在自然气象、动物、人体、植物、颜色五类占有较大的比例,转喻类在事件转喻、所属转喻和数字类转喻占有较大比例,每一类在题材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而各小类在不同的题材中运用的词语也有明显的差异和规律;并对电视剧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予以规范化的建议。最后运用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类和转喻类的语义建构、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将概念整合分为单次整合和多次整合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单次概念整合中剧名的语义形成主要通过隐喻整合;在多次整合中转喻和隐喻一样起主要作用,隐喻转喻交替的作用不可小觑。
陈文雪[3](2017)在《多维视角下的电影命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命名成为了社会言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影命名自然也包含在内。电影作为大众休闲娱乐的方式,它的片名往往是人们对影片的第一印象,所以说电影命名是一部影片很重要的工作。本文对电影命名进行的研究可以突显出它所具有的规律和发展状况,并为今后的电影命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通过使用语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等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电影命名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从一般语言学的视角,说明了电影命名在语音方面以四音节为主,且具有一定的韵律特征;在语词方面介绍了电影命名的构成元素及语义表现;在语法方面分析了各类型短语在电影命名中的运用,并解释了偏正短语使用频率较高的原因。其次,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说明了在电影命名中运用范畴理论、隐喻理论,可以使影片归类更加方便,主题更加突出。再次,从文化的视角,阐释了不同层次的文化在电影命名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电影命名的文化色彩,还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最后,从批评的视角,说明了电影命名中需要规范的问题以及什么样的电影命名是符合审美标准的。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个视角的分析,提出了在电影命名时,应采用符合语言规范,顺应时代潮流等命名策略。
甘昕[4](2013)在《从目的论角度评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以奥斯卡获奖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外影片,尤其是英文影片涌入国内市场,影视作品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电影片名被看作是电影的商标,往往是人们了解一部的电影的开始,它是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好的电影片名不仅能观众传递电影内容、体裁等相关信息,还能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目前在国内电影市场上,英文电影片名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一名多译,良莠不齐。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什么样的章法?应以怎样的标准评价片名的翻译?本文选取奥斯卡电影作为研究对象,论证翻译目的论是电影片名翻译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该理论认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根据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电影的目标受众群即是电影观众,同样的,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商标,也要面向观众,应引起观众的兴趣,促使他们产生观看电影的欲望,从而带来票房收益,这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的。成功的电影片名应兼具体现电影的信息传递功能,审美功能以及号召功能。为实现影片的最终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充分考虑译名的文化,信息,美学及商业价值。中美两国文化差异也反应在两者的电影命名上,在进行电影片名汉译时,译者应充分理解、传递原片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文化内涵,以便为目标观众所接受。翻译的片名形式应与原片内容统一,忠实地传递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好的电影片名应具美感,能给观众提供视觉及精神享受,译名要体现美感则应具备形式美和内容美。要实现形式美,译者可灵活使用汉语的四个声调及押韵以达到动听的效果,可通过四字成语格使译名呈现结构美;而通过使用有联想意味的词可实现内容美。为实现电影卖座的目的,译名还应做到吸引观众,引起他们观看的欲望。以目的论来指导电影片名的翻译,译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其翻译的目的性本质,清楚其翻译的意图。作者通过奥斯卡获奖电影片名及其汉译名的分析,证明了该理论能有够有效的指导译者进行电影片名翻译工作。
李慧[5](2012)在《试论英汉电影片名翻译的文本特征》文中提出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大众和媒体传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它翻译,电影片名本身肩负着文化和商品的双重使命,因此,它具有简约特征、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商业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这些独特特征方能翻译出准确本色且脍炙人口的译名。
张晶[6](2012)在《新世纪中国影视剧命名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视剧片名是应用语言学研究对象之一,既具有语言的一般性质,又有区别于其他标题语言的特征。我们选取近十年中3015部已经公映的汉语电影片名和电视剧名作为研究对象,从如下三个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探讨了片名的构造。在构造元素上,我们发现片名依据构造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单纯的汉字片名和融入其它元素的片名,而融入的其它元素又包括数字、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单词以及标点符号。在构造方式上,既有原创的命名方式,如直接以影视剧中的人物、事物、时间、处所等来命名,又有利用既成语言片段来命名的,如直接把诗词、歌词、成语典故作为片名。在构造原则上,片名常常遵循言简义丰、凸显主题、吸引受众这样三个原则。其次,对片名进行了语言学角度的本体分析。从音节方面来观察片名,可以发现片名最青睐四音节,这同四音节片名自身的特点有关,也与汉族人求偶对称的心理分不开。从片名的句法功能类别来看,体词性的影视片名要远远多于谓词性的片名,这是由于体词性片名称名性强,适合作标题。而通过对体词性片名的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在体词性片名中偏正式的名词短语片名又占据绝对优势,这与自然语言中定中短语的高频使用和强势地位有关,与定中短语自身的特点有关,也与定中式片名的称名性功能有关。从语义语用角度来看片名有三大特点,一是片名中句法结构不注重形式上的标志,而主要依靠构成成分之间的意义关联,因而语义制约支撑力度增强;二是部分片名隐含某些配价成分,造成了它们语义上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三是一些片名为追求新奇别致的语言效果,常常会突破词语之间的语义搭配规则和逻辑事理范畴,构成语用价值十分凸显的超常搭配。最后,拿近十年奥斯卡和金球奖中提名的英语片名同汉语片名进行对比分析。从句法层面来看,一方面汉英片名都倾向大量使用体词性片名,另一方面汉语中的谓词性片名又要略高于英语中的谓词性片名。从意合、形合的角度看,汉语片名的意合性强,常常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靠词语或句子所含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而在英语片名中,短语或句子的构造常常会借助各种形式手段,注重以形显义。就质量原则方面来看,拿英语本名和汉语译名进行对比,发现汉语译名更重“量”,而英语本名则更重“质”。
孙晓凤[7](2011)在《从目的论角度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西方电影流入中国市场。电影片名是电影观众接触到的第一部分,对电影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电影片名有很多作用:例如,给观众传达电影的相关信息,包括电影的题材,主题以及拍摄背景;一个优秀的电影片名还可以给观众美学享受。受片名的吸引,观众的欣赏欲望被激起,就会采取实际行动去欣赏电影,从而有利于电影票房的提高。由于文化水平的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赏英文原版电影,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可以促进交流。鉴于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界的又一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从目的论角度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本文选择从目的论角度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因有二:首先,之前大部分关于电影片名的翻译都以传统的对等理论为基础。但是对等理论自身有很多缺陷。例如,它把翻译局限在格式和意思对等上,而事实上,有些情况下对等效果很难实现,.有些情况根本不需要对等。电影片名是以观众为导向,顾客的喜好直接影响商业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家应该采取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其次,虽然近几年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有所深入,但是并不尽如人意。很多研究都集中在翻译策略方面,并没有找出相应可行的理论基础来支撑电影片名的翻译。本文主要是从目的论角度研究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翻译学家费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目的决定手段”是目的论的精髓,这一精髓意味着翻译家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语篇的作用,受众者的交际状况,并且授予翻译家更多的主动性和自由。本文认为目的论可以作为电影片名翻译的理论基础。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家可以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使翻译片名更有效的发挥信息,文化,美学以及呼唤功能。成功的电影片名翻译可以唤起观众的注意力,好奇心以及兴趣,之后,观众才有可能采取实际行动观赏电影,电影制片商的盈利目的得以实现。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是介绍,主要包括本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及本文的结构框架。第二是文献回顾,主要包括目的论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国内关于西方电影片名中文翻译的研究。目的论的四个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提出了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创立了目的论,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为,第四阶段,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使得目的论更加完整。第三章陈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部分是目的论的定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目的论中几个重要的概念,例如等值翻译,翻译纲要,翻译与翻译行为等。第三部分介绍了目的论的三个法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忠诚原则。第四部分分析了三个法则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目的论的优点。第四章主要就电影片名进行分析,包括电影片名的定义,电影的种类,电影片名的命名方法,电影片名的特点以及作用。简单说来,电影主要分为三个种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和故事片。电影片名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概括说来主要包括:以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命名,以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以故事主旨命名,以及以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命名。电影片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的特征,本文主要阐述了其语言特征,文化特征以及商业特征。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一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如下:信息功能,表达功能,美感功能,以及感召功能。简单的说,电影片名的应该向观众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给观众美学享受,激起观众的兴趣,从而号召观众采取实际行动去欣赏电影,以达到刺激电影票房的最终作用。第五章主要是将目的论应用于电影片面的翻译中。本章首先从电影片名的四个作用方面分析了电影片名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这四个方面主要是文化方面,信息方面,美学方面以及感召方面。翻译家可以保持原电影片名的语言特点,也可以作相应的改动,以便译名可以更好的发挥以上四个功能。第二部分,作者主要介绍了电影翻译的三种翻译策略,包括音译,直译和意译。文章通过列举片名实例,对三个翻译策略分别进行了分析,因此印证了翻译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为了实现翻译目的,翻译家可以采取相应灵活的翻译策略。第六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发现,以及局限性,并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陈玉龙,王晓燕[8](2011)在《语言和文化因素对电影片名归化异化翻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常运用归化异化理论,本文从语言特点和文化思维方式两方面对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综合考虑语言和文化因素,并结合归化异化翻译理论,以译出易于为观众接受又有特色的片名。
沈军红[9](2010)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考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一个综合的视角对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进行了考察研究与探讨,通过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语译名进行共时的比较和历时的分析,总结出英文电影片名汉语译名具有意象美、富于文化内涵、巧用四字词语、使用“之”字结构、重新命名等方面的特点,由此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和“读者与观众”因素在指导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考察研究发现:由于电影具有艺术性、娱乐性、综合性和大众性的特点,观众的社会心理、审美情感和文化取向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译者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换句话说,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应该以中国电影观众的感受为重点,以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文化心理为出发点,以观众是否理解接受乃至喜欢为主要衡量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因素。最后提出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改变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影视翻译领域内英文电影片名汉语译名不统一的现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贾立莹[10](2009)在《从韦努蒂翻译理论看英文影片名翻译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的两大主要策略,自韦努蒂提出以来就一直众说纷纭。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有观点认为异化将成为翻译策略的主流,但事实上,运用异化理论翻译英文影片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分析使用语境和异质文化的差异,并借用归化理论成功翻译英文影片名的例证可以说明,归化理论仍将在今后的英文片名翻译活动中长久占据主导地位。
二、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维看英汉电影片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维看英汉电影片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中文致谢 |
越文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研究对象 |
第二章 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和翻译情况 |
一、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情况 |
1.文化交流时期(1992-1999 年) |
2.发展期(2000-2006 年) |
3.竞争期(2007 年至今) |
二、中国电视剧名在越南的翻译情况 |
三、中国电视剧命名及翻译特点 |
1.中国电视剧命名特点 |
2.中国电视剧名翻译特点 |
四、中国电视剧越南语译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1.中国电视剧越南语译名存在的问题 |
2.造成误译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方法 |
一、音译 |
1.采用音译的情况 |
2.音译的优缺点 |
二、直译 |
1.采用直译的情况 |
2.直译的优缺点 |
三、意译 |
1.采用意译的情况 |
2.意译的优缺点 |
四、重命名 |
1.采用重命名的情况 |
2.重命名的优缺点 |
第四章 影响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的因素 |
一、电视剧自身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
1.题材类型 |
2.作品来源 |
3.作品发售时间 |
4.电视剧名字数 |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三、商业效益对翻译方法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原则与策略 |
一、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的原则 |
1.信、达、雅 |
2.精准翻译原则 |
3.语言规范化原则 |
二、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策略 |
1.提升译者自身素养 |
2.把控出口电视剧质量 |
3.建立中国电视剧越南收看平台 |
4.建立健全电视剧出口相关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电视剧名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主题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相关研究 |
1.2.2 研究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搜集 |
第二章 电视剧名中的隐喻 |
2.1 与植物有关的隐喻 |
2.1.1 隐喻人物形象 |
2.1.2 隐喻道德品质 |
2.1.3 隐喻情感体验 |
2.1.4 隐喻人物地位 |
2.2 与动物有关的隐喻 |
2.2.1 隐喻地位 |
2.2.2 隐喻性格 |
2.2.3 隐喻特点 |
2.3 与颜色有关的隐喻 |
2.3.1 红色的隐喻 |
2.3.2 黑色的隐喻 |
2.3.3 其他颜色的隐喻 |
2.4 与人体有关的隐喻 |
2.5 其他类别的隐喻 |
2.5.1 与自然现象有关的隐喻 |
2.5.2 与战争有关的隐喻 |
2.5.3 与饮食有关的隐喻 |
2.5.4 与音乐有关的隐喻 |
2.6 小结 |
第三章 电视剧名中的转喻 |
3.1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 |
3.1.1 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
3.1.2 事件转喻 |
3.1.3 专用单位转喻 |
3.2 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 |
3.2.1 有关地点的转喻 |
3.2.2 有关产品的转喻 |
3.2.3 所属转喻 |
3.2.4 有关行业的转喻 |
3.2.5 有关数字的转喻 |
3.3 小结 |
第四章 电视剧名的概念整合 |
4.1 单次概念整合 |
4.1.1 单次隐喻概念整合 |
4.1.2 单次转喻概念整合 |
4.2 多次概念整合 |
4.2.1 多次隐喻概念整合 |
4.2.2 多次转喻概念整合 |
4.2.3 涉及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整合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多维视角下的电影命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一般语言视角下的电影命名分析 |
第一节 电影命名的语音分析 |
一、音节形式 |
二、韵律特征 |
第二节 电影命名的语义分析 |
一、电影命名的组合方式 |
二、电影命名的语义表现 |
第三节 电影命名的语法分析 |
一、电影命名中词的内部构造 |
二、电影命名中短语的类型 |
三、电影命名中句子的语气特点 |
第四节 电影命名的修辞分析 |
一、比喻与拟人 |
二、借代与列锦 |
三、仿词与移就 |
四、夸张与反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认知语言视角下的电影命名分析 |
第一节 范畴理论在电影命名中的运用 |
一、范畴的概念 |
二、电影命名中范畴理论的运用 |
三、电影命名中范畴理论运用的原因 |
第二节 隐喻与转喻理论在电影命名中的运用 |
一、有关隐喻的认识 |
二、隐喻与转喻的运作机制 |
三、电影命名中隐喻与转喻理论运用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角下的电影命名分析 |
第一节 关于文化的界定 |
一、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定义 |
二、中国学者对文化的定义 |
第二节 物质文化在电影命名中的体现 |
一、物质文化的释义 |
二、电影命名中物质文化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 精神文化在电影命名中的体现 |
一、精神文化的释义 |
二、电影命名中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批评视角下的电影命名分析 |
第一节 电影命名的批评标准 |
一、规范性的标准 |
二、审美的标准 |
第二节 电影命名的规范性分析 |
一、语音要避免歧义 |
二、语义要避免晦涩 |
三、词语搭配要避免生造 |
第三节 电影命名的审美分析 |
一、具有美感的电影命名 |
二、不具有美感的电影命名 |
第四节 进行电影命名批评分析的功用 |
一、发现电影命名中的规律与问题 |
二、了解电影命名背后蕴含的心态 |
三、指导社会语言运用的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影命名的特征及策略 |
第一节 电影命名的特征 |
一、时代性 |
二、创新性 |
三、继承性 |
第二节 电影命名的策略 |
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
二、使用规范的语言 |
三、顺应时代的潮流 |
四、符合观众的心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从目的论角度评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以奥斯卡获奖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Film Genre |
2.2 Functions of Film Title |
2.3 Naming Approaches of Films |
2.4 Features of Film Titles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Skopostheories |
3.1.1 Katharina Reiss and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
3.1.2 Hans J.Vermeer's Skoposthorie |
3.2 Translating and the Theory of Action |
3.2.1 Translating as Intentional Interaction |
3.2.2 Translating as a Communicative Action |
3.2.3 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Action |
3.3 Skopostheorie |
3.3.1 Skopos |
3.3.2 Skopos' rule |
3.4 Relevance of Skopostheorie to Film Title Translation |
Chapter 4 Reasons for Choosing Oscar Awarded Films as Research Object |
4.1 Brief introduction of Academy Award |
4.2 Popularity of Oscar |
4.3 The preeminence of the Oscars |
4.4 Impact of Oscar on Winning Films |
Chapter 5 Applying Skopostheorie into Film Title Translation |
5.1 Skopos of Film Title Translation |
5.2 Cultural Aspect |
5.2.1 Cultural Difference Reflected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
5.2.2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Film Title Translation |
5.2.3 Cultural Adaptation |
5.3 Informative Providing Aspect |
5.3.1 Informing the Audience of Film Genre |
5.3.2 Inform Audiences of the Theme of the Film |
5.3.3 Informing Background |
5.4 Aesthetic Aspect |
5.4.1 Beauty in Form |
5.4.2 Beauty of Contents |
5.5 Emotion Arousing Aspect |
5.5.1 Stimulating Effect |
5.5.2 Thought-provoking |
5.6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 |
(5)试论英汉电影片名翻译的文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电影片名的文本特征 |
(一) 简练特征 |
(二) 审美特征 |
(三) 文化特征 |
(四) 商业特征 |
三、结语 |
(6)新世纪中国影视剧命名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影视剧片名的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1.4 语料来源 |
2.影视剧片名的构造 |
2.1 片名的构造元素 |
2.1.1 单纯的汉字片名 |
2.1.2 融入其它元素的片名 |
2.2 片名的构造方式 |
2.3 片名的构造原则 |
2.3.1 言简义丰 |
2.3.2 凸显主题 |
2.3.3 吸引受众 |
3.影视片名的语言学角度探究 |
3.1 影视片名的音节分析 |
3.2 影视片名的句法分析 |
3.2.1 影视剧片名的句法类别 |
3.2.2 影视片名中的粘着结构 |
3.2.3 定中短语片名占据优势的解析 |
3.3 片名的语义语用角度分析 |
4.汉英影视片名的对比研究 |
4.1 从句法结构上看 |
4.2 从意合、形合特征上看 |
4.3 从质、量交际原则上看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从目的论角度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Data and Methodology |
1.3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Four Stages of Skopos Theory |
2.1.1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roposed by Katharina Reiss |
2.1.2 Skopos Theory Proposed by Hans Vermeer |
2.1.3 Translational Action Proposed by Justa Holz-Manttari |
2.1.4 Functionality Plus Loyalty Proposed by Christiane Nord |
2.2 An Overview of Previohs Studie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Movie titles |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Definition of Skopos |
3.2 Important Concepts of Skopos Theory |
3.2.1 Adequate Translation |
3.2.2. Translation and Theory of Action |
3.3 Rules of Skopos Theory |
3.3.1 Skopos Rule |
3.3.2 Coherence Rule |
3.3.3 Fidelity Rule |
3.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Rules |
3.5 Merits of Skopos Theory |
Chapter Ⅳ Analysis of English Movie Titles |
4.1 Definition of Movie Titles |
4.2 Genres of Movies |
4.2.1 Documentary Movies |
4.2.2 Science and Educational Movies |
4.2.3 Feature Movies |
4.3 Naming Approaches of English Movies |
4.3.1 On the Basis of Time or Place |
4.3.2 On the Basis of Hero or Heroine |
4.3.3 On the Basis of Theme |
4.3.4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
4.4 Features of Movies |
4.4.1 Linguistic Features |
4.4.2 Cultural Features |
4.4.3 Commercial Features |
4.5 Functions of Movie Titles |
4.5.1 Informative Function |
4.5.2 Expressive Function |
4.5.3 Aesthetic Function |
4.5.4 Vocative Function |
Chapter Ⅴ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to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
5.1 Skopos of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
5.2 Translation Analysis from Four Aspects |
5.2.1 Cultural Aspect |
5.2.2 Informative Aspect |
5.2.3 Aesthetic Aspect |
5.2.4 Vocative Aspect |
5.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
5.3.1 Transliteration |
5.3.2 Literal Translation |
5.3.3 Liberal Translation |
5.3.3.1 Combin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
5.3.3.2 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
5.3.3.3 Adaption |
Chapter Ⅵ Conclusion |
6.1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6.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8)语言和文化因素对电影片名归化异化翻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
三、电影片名归化异化翻译中的语言和文化因素 |
四、结语 |
(9)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概况 |
一、以国内的翻译标准和国外的翻译理论为指导 |
二、以电影片名为实例进行个案分析 |
三、从语言文化角度来研究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现象的处理 |
四、从译者角度来研究电影片名的翻译 |
五、从美学角度来研究电影片名翻译 |
第二节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翻译理论方面 |
二、翻译界定问题 |
第二章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
一、“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
二、"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的区别 |
第二节 读者因素与观众因素 |
第三章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考察分析 |
第一节 从共时的角度看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特点 |
一、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同一时期的英文影片译名状况 |
二、英文影片多译名现象和译名模式化现象 |
第二节 从历时的角度看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特点 |
一、20世纪20-30年代 |
二、20世纪40-60年代 |
三、20世纪70-80年代 |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三节 英文电影片名汉语译名的特点总述 |
一、借用诗词成语,充满诗情画意 |
二、具有文化内涵,反映不同思维 |
三、巧用四字词语、彰显汉语特色 |
四、使用"之"字结构,含义简洁明了 |
五、重新命名,体现功能对等 |
第四章 对考察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分析评论 |
第一节 影响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因素 |
一、电影的商业性、娱乐的特殊性和票房收入 |
二、读者反应与观众反应 |
三、观众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情趣 |
四、译者的品味和素质 |
第二节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从韦努蒂翻译理论看英文影片名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异化”与“归化”理论的交锋 |
二、“异化翻译”中的问题 |
三、“归化翻译”的成功范例 |
四、“异化”与“归化”策略的抉择 |
四、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维看英汉电影片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视剧名越南语翻译策略探究[D]. 朱琪琦.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2]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电视剧名的认知研究[D]. 黄梦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
- [3]多维视角下的电影命名分析[D]. 陈文雪.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4]从目的论角度评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以奥斯卡获奖电影为例[D]. 甘昕. 广西大学, 2013(03)
- [5]试论英汉电影片名翻译的文本特征[J]. 李慧.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6]新世纪中国影视剧命名特点研究[D]. 张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7]从目的论角度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D]. 孙晓凤.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8)
- [8]语言和文化因素对电影片名归化异化翻译的影响[J]. 陈玉龙,王晓燕. 考试周刊, 2011(58)
- [9]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考察研究[D]. 沈军红. 黑龙江大学, 2010(12)
- [10]从韦努蒂翻译理论看英文影片名翻译策略[J]. 贾立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