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视频广播卫星宽带IP接入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沛[1](2020)在《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进行移动通信、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愈加迫切,全覆盖和高速率通信业务不断增长,促进了全球空天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卫星系统作为空天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制造和发射技术发展,成为部署的新热点。而卫星系统是典型的资源受限系统,虽然多波束天线、频率复用、星上处理等技术日趋成熟,空天网络下高通量、大容量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和发展使得卫星资源依然非常紧张。如何通过动态资源分配技术提高卫星系统的频谱、缓存、功率等资源的利用仍是一个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的卫星动态功率分配算法存在适应星地信道条件、波束流量需求等动态变化的灵活性低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在线的多波束卫星系统动态功率分配(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ynamic Power Allocation,DRL-DPA)算法。该算法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方法解决了动态变化环境下的在线序列决策问题,并且基于功率匹配缓存的思路实现了利用波束内实际待传输的缓存数据进行在线功率决策。结果表明,所提DRL-DPA算法相比于现有离线功率分配算法,能够得到5.3%的吞吐量增益。该创新点对应第三章,发表SCI论文1篇。(2)针对现有的卫星信道分配算法未同时考虑到缓存优化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多波束卫星系统中缓存受限下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该方法改善了现有算法中吞吐量的提高可能导致缓存资源过度占用或者缓存溢出的不足,将信道分配和缓存约束综合考虑,基于多目标优化(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的思想,实现了缓存限制下的用户需求满意度和系统频谱效率的帕累托解集的求解。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其它算法,缓存节省了 39.16%、业务需求满意度提高了 16.87%、频谱利用率提高了 20.51%。该创新点对应第四章,发表SCI论文1篇。(3)针对现有的卫星信道和功率分配算法不能保障序列决策下的系统累计性能最优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多目标优化(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DRL-MOP)算法。该算法基于 DRL 和 MOP方法,对动态变化的系统环境和用户到达模型建模,以归一化处理后的频谱效率、能量效率和业务满意度指数的加权和作为优化目标,实现了资源分配的动态决策及系统累计性能的优化。并且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经典元启发算法,能够得到50.51%的频谱效率提升、21.82%的能量效率提升、12.78%的用户需求满意度的提升,算法复杂度低。该创新点对应第五章,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赵来定[2](2018)在《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网络各节点间实现信息传输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近几十年的电子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卫星通信地球站从原先庞大的单一的固定站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轻型、小体积、可移动、功能强大的地球站。卫星通信频带资源有限,近几年开始向宽频带的Ka频段发展,跟踪性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提出了一些新型天线设计方法和跟踪对准算法,目的在于通过合理地设计卫星通信天线的天线、天线的圆锥扫描机械结构、新型的跟踪算法、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可使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更准确、更迅速、性价比更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Ka频段卫星通信移动站天线的设计方法,该天线采用溅射板式馈源。论文讨论了如何对副反射面和介质进行赋形。该天线主反射面为环焦抛物面,无支撑杆和馈源遮挡,所以增益高、旁瓣低、驻波较小。论文讲述了该新型溅射板馈源天线的设计原理,推导了相关方程。实测该溅射板馈源天线,电压驻波比及方向图结果与仿真计算基本吻合,表明该天线性能良好,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常见的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便携站跟踪一般采用逐步对星法,本论文提出了改进方法。论文以一种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站跟踪系统为例,讨论了横摇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其空间对星三轴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即使天线在无方位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寻星。论文然后对跟踪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横摇补偿后,在横摇角≤±30°的情况下,系统单次转动方位角就能找到卫星,从而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正确性,亦说明了横摇补偿能大大提高初始寻星的效率。旋转主面的圆锥扫描跟踪,转动惯量大,扫描跟踪速度慢。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章动偏焦副面的方式进行圆锥扫描测角跟踪,这种方法无需空心电机、转动惯量小、造价低、方式简单。本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线副面偏焦技术对方向图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关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天线副面偏置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章动副面的圆锥扫描技术跟踪速度快,性能稳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如需要精密准确跟踪,一般都采用价格昂贵的能自主指北的惯性导航系统。为降低成本,许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采用MEMS惯导,但现有的MEMS惯性导航系统无法自主寻北,故而一般情况下,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存在搜索的一维空间模糊问题。针对近两年MEMS技术的发展,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陀螺仪的惯性导航系统。论文着重针对惯导输出的三维指向角,进行了指标比较,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基于低成本IMU的惯导系统,仿真输出的指北角误差为9o以内。如卫星通信地球站采用此廉价惯导系统,能大大缩短寻星时间,减小误跟踪,从而提高跟踪性能。
胡磊[3](2019)在《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是从传统的有线数字机顶盒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有线数字机顶盒,使用简单的操作系统,仅能提供电视和视频播放,而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使用安卓或苹果操作系统,支持与电视或其他设备智能互联,比传统的有线数字机顶盒多了智能网关、无线覆盖及其他业务功能。本论文根据分析当前网络应用的现状及用户需求,对有线数字机顶盒中负责数据交互的Cable Modem模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研究并分析了家庭网络、信息处理、通信、业务汇聚等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的主要功能,再充分借鉴目前成熟的技术以及流行的理念,最后基于DOCSIS3.0有线数据传输标准,使用eCos作为嵌入式开发系统,使用NAT技术实现内外网划分,使用无线安全技术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使用访问控制实现智能网关,最终实现满足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要求的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先确定硬件的平台及规格,然后在硬件基础上完成内网互访、内网分发、无线覆盖、点播和终端网管五个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测试验收,现在各功能模块已经集成到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中,和系统一起应用到深圳最新一代的有线数字机顶盒中,应用中广大用户反馈需求都已经得到解决,使用状况良好,稳住了广电设备在客厅设备中的地位。
赵炜[4](2019)在《NC广电视频信号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电视是目前人民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传播媒体,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对于电视信号播出,广电承担保障前端电视政治安全、内容安全和高质量输出的责任,特别是数字电视的前端,它是整个电视供应平台的核心和关键。随着数字电视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数字电视用户逐渐增加,现在基本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模拟电视用户,各大广播电视台围绕着电视信号的监控系统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电视监控系统面临数据处理缓慢、监控不够全面、信息无法储存、无法分析数据、设备滞后、机房环境差等问题,值班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处理信号问题,如何对老的电视信号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成为每个广播电视运维前端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基于此,广电需要建设一套有效的数字电视前端实时视频信号监控的系统,保证前端电视内容正常输出,并能够应对常见的安全播放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新的数字视频信号监控系统,改进了传统电视监控系统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一个基于IP构建,TS流传输的系统。本文首先采用了多画面监控模块自动接收客户端定义进行画面的布局和实现,按照定义的参数对静帧、黑场、静音等故障进行自动判断。通知客户端并储存故障记录。接收IP信号即可完成信号监测、码流录制、故障记录查询、显示画面、管理控制前端等全部功能。主要设备均采用外部直流供电,有效防止了电源发热和设备发热的互相影响。然后针对这些影响值班人员检查的因素进行了改进,添加了温室度传感报警,有效控制机房环境。添加了红外夜视摄像功能,增加了值班人员对机房的掌控能力。所有设备均采用远程监控模式,有效缓解了机房噪音对值班人员的影响。最后我们连接了原有门禁系统,对机房进出人员进行了有效的视频监控,通过与门禁卡的一一对应,信息及时准确地反应在了数据终端中。该系统能够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自动监测信号,监控各个环节并实现异常报警,对监测到的干扰能够作出正确反应。另外,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本系统能够将监测任务和日常地维护、数据采集、分析和查询等任务进行全方位地整合。不足之处在于系统的整合度不够高,未引入RFID设备进行远程无线监控。
冯志霞[5](2018)在《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数字视频广播(DVB)在卫星通信数字多媒体业务领域应用广泛,其一般采用MPEG-2编码、数字传输和纠错处理等通用技术,然而,当第三方(非合作方)通过卫星天线截获信号时,由于卫星信号种类繁多、接收信号信噪比低、分析出的音视频和网络数据业务质量差等因素,准确识别分析处理卫星DVB-S/S2信号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文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该系统处理的信号规格全、集成度高,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对DVB-S/S2信号的搜索确定、自动采集、精确分析和控守处理。本文主要详细设计了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音视频处理和IP数据处理等模块。其中,在信号处理模块方面,基于帧同步的符号解译算法,设计了DVB-S/S2信号解调硬件电路结构,实现了DVB-S/S2信号的自动识别、高效解调,在信号解调之后进行了数据的传送流采集、输出和分析;在音视频处理模块方面,基于DVB、MPEG2标准,设计了视频流解码和音频流解码方案,并结合实际采集卫星DVB信号数据,开展了单套节目和多套节目以及加密数据情况下的信号分析;在IP数据处理模块方面,通过对TCP/IP协议和IP over DVB类型业务的链路层标准的分析,设计了IPv6 over DVB数据报的识别处理方案,实现了数据的分类识别、协议分析、多级过滤组报和多媒体协议处理等功能。
王雪[6](2018)在《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构建一种全球无缝覆盖的信息网络。作为实现广域覆盖信息网的重要手段,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将成为支撑起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涉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基础,同时在应对领海争端和区域冲突、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时,这种全球信息网络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进行星地混合系统设计时,首先需要解决系统共存问题,有效躲避干扰,实现频谱的共享,而频谱感知技术为卫星和地面网络的频谱资源共享提供了一种技术保障。目前,宽带频谱感知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宽带频谱感知可扩大感知频带范围,获得更多频谱接入机会。地面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不断向更高的频谱资源开发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未来的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将面临频谱的共享问题,为实现多用户在突发干扰下的相互躲避,同时提高频谱利用率,需要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更高、更宽频率范围内实现宽带频谱感知。频带越宽,采样成本提高,利用现有的ADC难以实现。因此,能否降低采样率成为制约宽带频谱感知技术发展的瓶颈,而近年来提出的压缩感知理论可以依据少量观测值实现对原始稀疏信号的高概率重构,为低速率采样条件下实现宽带频谱感知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本文以星地混合通信系统为应用背景,针对其宽带频谱感知场景中频谱利用率低、信号位置和数量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特点,在对传统调制宽带转换器(Modulated Wideband Converter,MWC)系统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ub-Nyquist的宽带频谱感知盲检测方法,实现宽带频谱的欠奈奎斯特采样,同时处理多个未知载频的射频信号,能够灵活应对射频信号数量动态变化的应用场景,为实现星地混合通信系统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基于多频带信号宽带频谱感知场景的建模,论文以星地混合通信系统为应用背景,将宽带频谱感知与压缩感知理论相联系,建立了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场景的多频带信号模型。充分考虑多频带模型具有的频谱稀疏性,利用MWC系统实现信号的欠奈奎斯特采样,并对信号支撑集进行重构,获取感知频谱的全局使用信息。第二,基于MWC的预检测方法的研究,星地混合通信系统所部署的工作频带,频谱利用率较低,在多数时间和空间上处于空闲状态。若待感知频谱内无其他系统用户存在,信号支撑集重构结果受噪声影响出现较大虚警,在不增加额外采样负担的前提下,在支撑集重构之前增加预检测过程,对频谱使用状态进行初步估计。若待感知频段处于空闲状态,可快速结束本轮频谱感知过程,并给出感知结果,同时迅速进入下一轮频谱感知,有效提高频谱感知速度。第三,信号支撑集盲重构方法的设计,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场景中,射频信号出现的时间和位置是随机的,而某一时刻在待感知频谱范围内的射频信号数量不断变化,很难获得子频带数目信息。传统MWC系统的支撑集重构算法依赖于子频带数目,因此无法直接应用于星地混合通信系统中,本文利用多测量向量的联合稀疏特性,设计出不依赖于子频带数目的支撑集盲重构算法,在未知子频带位置和数量的情况下,实现信号支撑集的盲重构。第四,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盲检测方法的研究。针对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过程中射频信号数量不断变化,造成传统MWC系统难以在实际中应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盲检测方法。利用单通道结构改进传统MWC系统的模拟欠采样前端,实现采样过程的灵活控制。同时,采用预检测方法实现对待感知频谱的粗检测,并通过支撑集盲重构算法定位子频带位置,完成感知频谱的细检测过程,为星地混合通信系统频谱的共享提供技术支撑。
龙锦[7](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提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温鸿翔[8](2014)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视频业务解决方案》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视频业务已逐渐成为现代通信服务的主要业务形态,新媒体技术则是对近年来此类相关新兴业务的总称,可以说,缺乏视频业务的新媒体平台几乎没有任何业务发展空间和市场生命力。因此,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视频业务是目前电信、网络、广播等服务运营商和各类业务应用的热点问题,是与新兴业务形态融合后最具有前景的业务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数字视频业务解决方案。首先,论文介绍了现有常见的数字视频技术和业务类型,对其技术特点和业务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不同的场景应用需求所采用的不同数字视频压缩标准,包括MPEG-2、H.264、H.265、AVS等各类标准的性能特点进行了总结;然后,针对新媒体技术的典型应用类型,结合现有的数字视频平台进行剖析,对主流的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视频解决方案构架和平台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结合“三网融合”、“多屏互动”、4K、裸眼3D等新兴数字视频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通信业务运营在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视频业务解决方案;最后,针对新媒体技术下数字视频业务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要求,给出新媒体业务形态下数字视频业务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要点。
王厚天[9](2014)在《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小等特点,从而使得卫星通信成为当前通信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研究方向和现代信息交换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目前,下一代卫星通信网络正朝着更高速率、更大带宽的方向发展,其与地面通信网络联合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信息交换网络。随着空间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业务需求的急速增长,有限的无线资源与多媒体业务不断提高的QoS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使得设计可以支持高速、高质量多媒体传输的资源管理策略成为当前空间通信领域关注的重点。同时,卫星组网技术直接关系到卫星网络能否实现全球覆盖以及卫星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是卫星通信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相应的,路由协议、链路切换等都要针对卫星网络的特点重新设计,以星上路由交换为核心的新型卫星通信系统是空间通信领域的另一个研究重点。论文研究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主要针对低轨道卫星星座网络中的路由算法和宽带高轨道卫星网络中的资源管理相关算法展开深入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跨层蚁群优化的低轨道卫星网络路由策略为了增强LEO卫星网络的鲁棒性和实现负载平衡,提出一种基于跨层蚁群优化的LEO卫星网络负载均衡路由算法CAL-LSN。该算法在进行路由决策时能够将物理层的信道状态信息考虑在内。为了实现负载平衡,算法CAL-LSN建立了一种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蚁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同时,本文对蚁群算法信息素挥发系数的取值进行了推导以便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同时仿真研究了算法CAL-LSN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算法CAL-LSN在有效实现负载平衡的同时可以提高接收端吞吐量,并且能够确保系统传输时延和时延抖动满足实时业务传输的需要。(2)基于改进蚁群系统的低轨道卫星网络多径路由策略本文针对LEO卫星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系统的多径路由算法MPRA-AC,算法建立了从源用户到目的用户的多条路径。为了提高网络的鲁棒性,本文所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旨在最小化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的公共节点数。同时,结合低轨卫星网络的特点,本文对原始蚁群算法做了改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仿真平台来衡量算法MPRA-AC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MPRA-AC算法能够更加快速的发现可行较优路径。和LEO卫星网络的DSR-LSN算法(低轨道卫星网络的动态源路由算法)相比,MPRA-AC不仅提高了网络链路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卫星网络中数据包的投递率,提高率约为7.9%。(3)基于跨层混沌预测的宽带多媒体卫星网络资源请求策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层混沌预测的资源请求算法CBRA-CPM。该算法目的在于解决用户接入卫星网络的带宽请求问题,并且通过引入跨层架构以便能够对信道状态进行感知。在算法CBRA-CPM的设计过程中,卫星终端能够根据信道状态改变其向信关站申请带宽资源的数量,同时结合网络流量的自相似特性,算法引入混沌预测模型对流量进行预测。通过采用OPNET和MATLAB联合仿真的方法,算法仿真平台被构建。通过对本文所提算法和DAMA-CPM算法(基于混沌预测的按需分配多址接入算法)进行性能比较,本文所提算法在降低系统端到端时延的基础上提高了接收端的系统吞吐量。(4)基于OPNET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标准半实物仿真机制研究半实物仿真是一种将硬件测试和软件评估相结合的仿真方法,通过将实物接入系统从而尽可能取代虚拟模型,使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采用半实物仿真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基于对半实物仿真机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DVB-RCS通信体制的研究,构建基于半实物的DVB-RCS通信体制仿真平台,解析影响系统的各种因素,并最终开发出应用于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体制的仿真模型,建立相对复杂的半实物测试环境。
冯少栋,唐慧,徐志平,李焕贞[10](2012)在《宽带多媒体卫星系统的发展与标准化进程》文中提出宽带多媒体卫星(BSM)系统是以传输高速宽带多媒体业务为典型特征的一类新型卫星通信系统,此类系统与传统卫星通信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承载的业务由低速的数据及话音(64kbit/s以下)转变为图像、声音、视频相结合的高速率、交互式宽带多媒体业务,这类业务也称为卫星宽带多媒体业务。
二、数字视频广播卫星宽带IP接入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视频广播卫星宽带IP接入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相关技术和理论 |
2.1 引言 |
2.2 空天网络下的卫星系统介绍 |
2.2.1 空天网络系统范畴 |
2.2.2 卫星系统应用和发展 |
2.2.3 卫星通信相关技术 |
2.2.4 卫星资源优化问题 |
2.3 DRL技术及相关资源优化技术介绍 |
2.3.1 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
2.3.2 深度增强学习 |
2.3.3 基于DRL的资源优化技术 |
2.4 元启发算法及相关资源分配技术介绍 |
2.4.1 单目标优化算法SA |
2.4.2 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 |
2.4.3 基于元启发算法的资源分配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在线的多波束卫星系统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1.1 动态功率分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
3.1.2 本章解决的问题 |
3.1.3 本章的主要工作 |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
3.2.1 系统模型 |
3.2.2 问题建模 |
3.3 DRL-DPA算法 |
3.3.1 DRL-DPA架构 |
3.3.2 MDP建模 |
3.3.3 DRL-DPA设计 |
3.3.4 DRL-DPA执行过程 |
3.4 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参数 |
3.4.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缓存限制下的卫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1.1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和缓存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4.1.2 本章解决的问题 |
4.1.3 本章的主要工作 |
4.2 系统模型和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模 |
4.2.1 系统模型 |
4.2.2 MOP问题建模 |
4.2.3 MOP问题的目标函数计算 |
4.3 缓存限制下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 |
4.3.1 算法设计 |
4.3.2 算法流程和步骤 |
4.4 仿真与分析 |
4.4.1 仿真场景 |
4.4.2 仿真参数设置 |
4.4.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增强学习和多目标优化的卫星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1.1 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
5.1.2 本章解决的问题 |
5.1.3 本章的主要工作 |
5.2 系统模型和资源分配问题 |
5.2.1 系统模型 |
5.2.2 资源分配问题 |
5.3 DRL-MOP算法 |
5.3.1 算法架构 |
5.3.2 DRL-MOP设计 |
5.3.3 Q网络计算过程 |
5.3.4 步骤和流程 |
5.3.5 算法复杂性 |
5.4 仿真与分析 |
5.4.1 场景和参数设置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4.3 复杂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附录1 DVB-S2X编码调制方案 |
附录2 缩略语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2)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发展史 |
1.2 卫星通信的国际国内研究背景 |
1.3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及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溅射板馈源天线及赋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溅射板馈源的地球站Ka频段天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设计原理推导 |
2.2.1 主反射面设计 |
2.2.2 副反射面赋形设计 |
2.2.3 介质面赋形设计 |
2.2.4 能量守恒方程 |
2.2.5 等相位方程 |
2.2.6 副面方程和介质表面二维方程计算 |
2.3 反射面结构 |
2.4 驻波仿真及测试 |
2.5 方向图及增益测试条件 |
2.5.1 远场法 |
2.5.2 卫星信标法 |
2.5.3 测试条件 |
2.5.4 本天线测试说明 |
2.6 天线方向图仿真及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技术 |
3.1 引言 |
3.2 天线跟踪系统 |
3.3 卫星跟踪方式 |
3.3.1 手动跟踪 |
3.3.2 自动跟踪 |
3.4 跟踪技术的比较 |
3.5 卫星通信地球站跟踪误差 |
3.5.1 伺服系统误差 |
3.5.2 动态滞后误差 |
3.5.3 噪声误差 |
3.5.4 天线及馈线引起的误差 |
3.5.5 系统总误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轴移动卫星站横摇补偿算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械结构 |
4.3 对星理论推导 |
4.3.1 矢量关系 |
4.3.2 球形地球模型 |
4.3.3 椭圆地球模型 |
4.3.4 指向角推导 |
4.3.5 两种数学模型比较 |
4.4 对星补偿分析 |
4.5 补偿角仿真 |
4.5.1 一种便携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
4.5.2 不同地球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
4.5.3 初始寻星误差补偿 |
4.5.4 丢星后误差补偿 |
4.6 工程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卫星通信地球站章动副反射面技术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天线远场方程 |
5.3 偏焦相位差 |
5.3.1 轴向偏焦相位差 |
5.3.2 横向偏焦相位差 |
5.3.3 偏焦仿真 |
5.4 偏焦扫描分析 |
5.4.1 交叉电平的选择 |
5.4.2 差值电平分析 |
5.4.3 扫描频率的选取 |
5.5 偏焦扫描的工程实现 |
5.5.1 一种偏焦扫描副面结构 |
5.5.2 软件算法 |
5.6 抗载体运动实验 |
5.6.1 测试设备 |
5.6.2 单轴运动测试 |
5.6.3 三轴运动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移动地球站 |
6.1 引言 |
6.2 系统坐标系 |
6.2.1 坐标系的定义 |
6.2.2 坐标系的转换 |
6.3 惯性导航 |
6.4 数据滤波 |
6.5 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1 加速度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2 陀螺仪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
6.5.3 地理位置对惯导解算的影响 |
6.6 基于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 |
6.6.1 平台式惯导 |
6.6.2 一种捷联式惯导的卫星天线结构 |
6.7 基于MEMS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仿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目标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ECOS技术 |
2.1.1 eCos介绍 |
2.1.2 eCos特点 |
2.2 DOCSIS3.0 技术 |
2.2.1 DOCSIS3.0 简介 |
2.2.2 DOCSIS3.0 的核心技术 |
2.3 NAT技术 |
2.3.1 NAT简介 |
2.3.2 NAT的特点 |
2.3.3 NAT模型 |
2.4 无线安全 |
2.4.1 无线安全概述 |
2.4.2 无线加密方式 |
2.4.3 WPA和 WPA2 安全技术 |
2.4.4 WPA工作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具体功能用例模型分析 |
3.2.1 内网互访用例模型分析 |
3.2.2 内网分发用例模型分析 |
3.2.3 无线覆盖用例模型分析 |
3.2.4 点播用例模型分析 |
3.2.5 终端网管用例模型分析 |
3.2.6 硬件功能模型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4.1 系统实施具体的基础条件 |
3.4.2 天威应对电信网络机顶盒的竞争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硬件设计 |
4.1.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1.4 系统拓扑体系结构设计 |
4.2 系统详细设计 |
4.2.1 内网互访功能设计 |
4.2.2 内网分发功能设计 |
4.2.3 无线覆盖功能设计 |
4.2.4 点播功能设计 |
4.2.5 终端网管功能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实现 |
5.1 硬件平台实现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认证功能实现 |
5.2.2 访问控制功能实现 |
5.2.3 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实现 |
5.2.4 有线调制解调器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6.2 系统测试目标 |
6.3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5 测试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NC广电视频信号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系统整体框架 |
2 系统的相关技术 |
2.1 数字电视原理 |
2.2 数字电视信号监测相关技术 |
2.2.1 传输流技术 |
2.2.2 TV over IP相关技术 |
2.2.3 PSI/SI信息结构 |
2.2.4 QAM调制原理 |
2.2.5 转码存储技术 |
2.2.6 CAM大卡解扰技术 |
2.3 SQL Server |
2.4 本章小结 |
3 NC广电视频信号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1.1 技术可行性 |
3.1.2 操作可行性 |
3.1.3 经济可行性 |
3.2 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概述 |
3.2.2 业务需求概述 |
3.2.3 任务需求分析 |
3.3 监控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NC广电视频信号监控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整体设计 |
4.1.1 设计类别 |
4.1.2 系统的硬件相关 |
4.1.3 系统设计流程 |
4.1.4 系统整体实施方案描述 |
4.1.5 系统的功能模块 |
4.2 多画面监控主模块的设计 |
4.2.1 模块布局以及优点 |
4.2.2 模块结构设计 |
4.2.3 模块功能设计 |
4.3 码流分析模块的设计 |
4.3.1 模块布局以及特点 |
4.3.2 模块结构设计 |
4.3.3 模块功能设计 |
4.4 语音报警模块的设计 |
4.4.1 模块布局及其特点 |
4.4.2 模块结构设计 |
4.4.3 模块功能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NC广电视频信号监控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多画面监控主模块实现 |
5.2 码流分析模块实现 |
5.3 语音报警模块实现 |
5.4 系统测试目的与意义 |
5.5 系统测试内容 |
5.6 系统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DVB-S/S2卫星通信系统 |
2.1 DVB卫星通信系统编码 |
2.1.1 DVB-S/S2编码技术 |
2.1.2 MPEG-2标准 |
2.2 传送流介绍 |
2.2.1 传送流首部介绍 |
2.2.2 有效负载部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 系统原理及总体构成 |
3.1.1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3.1.2 音视频处理模块设计 |
3.1.3 IP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3.2 系统工作流程 |
3.3 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4.1 信号监测与处理 |
4.1.1 参数测量 |
4.1.2 信号解调原理及流程 |
4.1.3 基于帧同步的符号解译算法的设计 |
4.2 数据采集 |
4.2.1 传送流采集 |
4.2.2 传送流输出 |
4.2.3 传送流分析 |
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3.1 信号时频监视 |
4.3.2 测量识别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音视频处理模块设计 |
5.1 音视频处理模块实现原理 |
5.1.1 音视频解码子模块 |
5.1.2 播放质量保证子模块 |
5.1.3 视频播放子模块 |
5.2 实际DVB信号音视频分析 |
5.2.1 单套节目信号分析 |
5.2.2 多套节目信号分析 |
5.2.3 加密数据情况分析 |
5.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P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6.1 IP数据处理模块基本结构 |
6.2 多级过滤组报 |
6.3 多媒体协议处理 |
6.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星地一体化/混合通信系统 |
1.2.2 认知无线电在星地混合系统的应用 |
1.2.3 宽带频谱感知方法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宽带频谱感知方法 |
2.1 引言 |
2.2 多频带信号模型 |
2.3 压缩感知理论 |
2.3.1 信号的稀疏表示 |
2.3.2 观测矩阵的设计 |
2.3.3 信号的重构算法 |
2.4 基于压缩感知的宽带频谱感知方法 |
2.4.1 模拟信息转换器技术 |
2.4.2 多陪集采样技术 |
2.4.3 调制宽带转化器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WC的预检测方法 |
3.1 引言 |
3.2 MWC模拟前端欠奈奎斯特采样机理 |
3.3 GRER检测算法 |
3.4 性能分析 |
3.4.1 虚警概率分析 |
3.4.2 检测概率分析 |
3.5 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MV统计迭代的支撑集盲重构算法 |
4.1 引言 |
4.2 MWC系统信号支撑集重构机理 |
4.3 基于MMV的传统重构算法 |
4.3.1 MMV信号模型 |
4.3.2 基于MMV的传统重构算法 |
4.4 基于MMV统计迭代的支撑集盲重构算法 |
4.4.1 优化问题分析 |
4.4.2 算法流程 |
4.5 仿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盲检测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混叠频谱平移的欠奈奎斯特采样方法 |
5.2.1 基于单通道结构的欠奈奎斯特采样方法 |
5.2.2 观测矩阵构造方法 |
5.3 基于SUB-NYQUIST的宽带频谱感知盲检测方法 |
5.3.1 欠奈奎斯特采样前端改进 |
5.3.2 宽带频谱感知盲检测方法 |
5.4 仿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
三、电话的普及 |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
一、互联网商务 |
二、信息与数据库 |
三、社会性网络 |
四、互联网广告 |
五、在线音乐 |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
三、融合实践 |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
一、电子辞典 |
二、数字报纸 |
三、数字期刊 |
四、手机小说 |
五、电子图书 |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
一、手机互联网 |
二、手机铃声 |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8)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视频业务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 |
1.1.2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 |
1.1.3 新兴视频业务 |
1.2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视频业务 |
1.2.1 数字视频标准演进 |
1.2.2 新型新媒体业务的兴起 |
1.2.3 中国新媒体数字视频技术的主要平台 |
1.3 研究成果及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数字视频编码与新媒体技术基础 |
2.1 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特点 |
2.1.1 常见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
2.1.2 数字视频的编码标准 |
2.1.3 视频编码标准的对比分析 |
2.2 新媒体技术及其平台特点 |
2.2.1 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 |
2.2.2 新媒体的类型 |
2.2.3 新媒体的发展和展望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VB-C/C2架构的视频业务解决方案 |
3.1 DVB架构的技术特点和原理 |
3.2 有线数字电视交互平台设计原则与技术需求 |
3.3 DVB架构中视频交互问题的讨论 |
3.4 本文提出的DVB视频交互平台解决方案 |
3.4.1 系统构架 |
3.4.2 系统组成 |
3.4.3 系统功能说明 |
3.4.4 系统规模 |
3.4.5 网络规划 |
3.4.6 终端规划 |
3.4.7 安全设计 |
3.4.8 平台组网 |
3.4.9 建设规划 |
第四章 融合互联网技术的视频解决方案 |
4.1 互联网技术特点和趋势 |
4.2 如何解决数字视频在互联网传输 |
4.3 融合互联网技术的视频交互平台解决方案 |
4.3.1 设计目标 |
4.3.2 设计原则 |
4.3.3 系统建设规划 |
4.3.4 集控平台系统构架 |
4.3.5 集控平台接.规划 |
4.3.6 集成播控平台部署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简介 |
1.2.1 卫星通信概念的提出 |
1.2.2 卫星通信系统的国际化发展 |
1.2.3 广播卫星通信系统 |
1.2.4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
1.2.5 VSAT和宽带卫星系统 |
1.3 卫星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卫星通信系统的QoS研究 |
2.1 卫星通信系统QoS框架结构 |
2.1.1 QoS简介 |
2.1.2 QoS指标要求 |
2.1.3 协议体系结构与QoS关键技术 |
2.2 卫星网络路由技术研究现状 |
2.3 卫星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2.4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跨层蚁群优化的低轨道卫星网络路由策略 |
3.1 引言 |
3.2 蚁群优化算法概述 |
3.2.1 基本蚁群算法原理 |
3.2.2 基本蚁群算法的特征 |
3.2.3 基本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
3.2.4 基本蚁群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
3.3 跨层CAL-LSN算法原理 |
3.3.1 算法理论模型 |
3.3.2 算法设计思路 |
3.4 算法CAL-LSN性能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改进蚁群系统的低轨道卫星网络多径路由策略 |
4.1 引言 |
4.2 蚁群算法改进策略概述 |
4.2.1 自适应蚁群算法 |
4.2.2 基于信息熵的改进蚁群算法 |
4.2.3 基于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改进蚁群算法 |
4.3 MPRA-AC算法原理 |
4.3.1 多路径路由的考虑因素 |
4.3.2 QoS目标和路由表结构 |
4.3.3 算法设计思路 |
4.3.3.1 应用在LEO卫星网络中的蚁群算法设计 |
4.3.3.2 算法执行过程 |
4.4 算法MPRA-AC性能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跨层混沌预测的宽带多媒体卫星网络资源请求策略 |
5.1 引言 |
5.2 Internet流量模型 |
5.2.1 网络流量特性和度量参数 |
5.2.2 自相似流量建模 |
5.2.3 流量预测模型 |
5.3 CBRA-CPM算法原理 |
5.3.1 跨层预测结构模型 |
5.3.2 算法设计思路 |
5.3.3 基于自相似流量的混沌预测模型 |
5.4 算法CBRA-CPM性能仿真分析 |
5.4.1 流量模型 |
5.4.2 信道模型 |
5.4.3 算法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OPNET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半实物仿真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半实物系统仿真方案 |
6.2.1 仿真场景设计 |
6.2.2 网络节点结构设计 |
6.2.3 真实业务通信接口的实现 |
6.3 实验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 |
(10)宽带多媒体卫星系统的发展与标准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典型系统 |
3 标准化进程 |
4 结束语 |
四、数字视频广播卫星宽带IP接入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空天网络下的卫星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张沛.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2]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D]. 赵来定.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3]智能有线数字机顶盒网络多场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D]. 胡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NC广电视频信号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炜.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卫星通信DVB-S/S2信号识别系统设计[D]. 冯志霞.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6]星地混合通信系统宽带频谱感知方法[D]. 王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7]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8]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数字视频业务解决方案[D]. 温鸿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4)
- [9]基于QoS保证的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王厚天.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10]宽带多媒体卫星系统的发展与标准化进程[J]. 冯少栋,唐慧,徐志平,李焕贞. 国际太空,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