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敏感性稠油藏防膨注水开发的前期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马剑坤[1](2020)在《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稠油油藏的不断发现,目前稠油油藏在国内开发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而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多种多样,对于粘度较低的稠油油藏在天然能量损耗一定的情况下,大部分油田采取常规水驱开发方式开采原油来提高采收率。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水驱开发稠油油藏的开发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原油粘度增高,注入水突进严重;注水井网不完善;井网破坏严重,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平面压力分布不均,压力水平保持低。针对此类开发问题的存在,需要探索注水冷采后如何调整开发方式,改善开发效果。本论文以新疆克拉玛依三2+3区克下组的普通稠油油藏为例,收集研究对象相关资料,调研相关文献,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开展地质特征研究,包括地层划分、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孔隙特征、物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敏感性、流体性质以及温压特征研究。(2)开展注水冷采开发后采油能力特征分析,结合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以及注水利用率分析目前研究对象注水开发效果,认识目前注水冷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3)选取典型井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历史生产拟合,分析剩余油分布特征,为调整开发方式提供依据。(4)分析确定研究区粘温曲线特征,热采开采机理及开发特征,并对研究区稠油油藏进行热采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比油藏参数进行热采开发方式筛选。(5)CMG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热采开发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对比,论证注水冷采后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以及热采多种方式组合方式的开发效果,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并进行注采参数设计,最终对研究区确定合理开发方式。研究分析得出目前研究区注水开发效果差以及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差异大,而后通过热采理论上可行性与CMG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分析,验证了新疆三2+3区对于冷采后转热采的可行性,确定热采相关注采参数以及合理开发方式,对现存类似普通稠油冷采后采取合理热采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朱桂平[2](2017)在《乐安油田草13沙四薄互层普通稠油水驱转热采研究》文中提出草13沙四位于乐安油田西区,纵向上有30个小层,层多厚度小,储层物性较差,敏感性强,黏度差异大,为常温常压中孔中渗岩性构造薄互层普通稠油油藏。该单元早期实施注水开发,有效缓解了单元递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井况问题突出、轻质油采出后原油粘度变高开发方式不在适用、层间差异凸显等等因素影响,单元开发水平低。为提高单元开发水平,提高油藏采收率,必须进行转换方式研究。根据过路井资料重新修正构造、沉积、储层等地质特征,为单元剩余油分布研究奠定基础;对单元开发历程、开发现状及开发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单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质资料、油水井生产和注入动态,建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拟合修正物性参数,评价单元剩余潜力;应用建立的模型模拟研究,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并对单元进行井网井距、压裂参数、热采注采参数及蒸汽驱参数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的开发界限。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单元调整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油藏采收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确定了薄互层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后转热采的经济技术政策界限,从而有效地指导同类油藏的开发。
乔雪娇[3](2017)在《高泥质细粉砂岩防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适应河口采油厂砂岩油藏开发不断深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泥质细粉砂岩油藏油井防砂开采的效果,在地层堵塞规律实验研究、油井出砂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防砂及相关工艺的改进、完善,解决目前防砂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泥质细粉砂岩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首先,搭建实验平台开展高泥质细粉砂岩油藏防砂井堵塞规律实验研究,对影响防砂井防砂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为该类油藏防砂技术优化提供技术支撑。其次,为有效减小防砂井充填层的堵塞,解除近井地带泥质及粉细砂造成的渗透率下降,区块采用近井地带酸化,辅助泡沫混排方式解除堵塞,对地层进行预处理,提高油井防砂后的产量。最后,通过室内物模及数模实验,确定砾石充填带厚度和分级充填砾石配比,改善近井地带渗流能力。通过地层砂运移、砾砂中值比和产液量对堵塞程度的影响实验探究油井堵塞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砾砂中值比为D50/d50=56时,能够形成稳定的砂桥,有效阻挡地层砂侵入;驱替排量的增大会加剧充填层的堵塞,驱替排量应控制在60ml/min内。根据油藏特点,优化酸液及其添加剂配方;求解泡沫流体压力模型,得到井筒内压力、密度分布规律,确定了现场施工气液注入比14.69。根据压差、表皮系数随充填厚度的关系曲线,确定现场充填厚度为2m;理论结合实验,对不同粒径中值地层砂对应分级充填砾石粒径做出归纳;对不同驱替排量下分级充填砾石用量做出优化。本文通过对现有防砂及预处理工艺的改进、完善,解决了目前防砂井低产低液问题,在实施优化过的防砂工艺参数后,防砂井产出油量上升,含水率下降,能够保证较长时间稳产。
刘帅邑[4](2017)在《奈曼油田压裂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辽兴油气开发公司奈曼油田,储层渗透率低,油井自然产能低,其中奈曼油田平均渗透率11.4×10-3μm2,天然能量开采平均单井日产油仅0.72t/d,需通过储层压裂改造来提高单井产量。根据奈曼油田的储层特点和开发现状,围绕该区块“三低”油藏特点,以区块整体压裂投产和提高单井产能为目的,针对该区块改造难点,积极开展压裂工艺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应用,以优化压裂设计和压后效果跟踪评估为手段,形成了适于该区块油藏特点的压裂工艺技术体系,包括压裂设计工艺参数的优化技术、压裂液配方优化与支撑剂优选技术、现场配液及质量控制技术、提高返排率技术、压裂井复合解堵技术。奈曼油田的压裂改造技术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工艺实施水平不断提高,为该区块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奈曼油田压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
赵德林[5](2016)在《埕91块超稠油油藏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稠油黏度随温度变化显着,针对不同稠油的特征和各区块油藏的构造可采取不同的采油工艺。稠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以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埕91块超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粘度大,油层敏感性非常强的特点。深层超稠油开发难点为:油层埋藏深,注汽压力高;井身长,井筒热损失大,导致注汽效果差;原油粘度高,温度的敏感性强,作业及采油管理过程因入井液造成的冷伤害可极大影响油井产能,井筒举升困难,生产周期短。通过开展深层超稠油油藏配套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效解决低品位稠油油藏开发瓶颈,提高了深层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本文针对该开发难点,开展了深层超稠油开发配套工艺技术研究。超稠油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在埕91块40多口井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研究表明:针对该区块开展的注采一体化配套工艺热力学研究、井筒热损失研究、管柱受力模型的建立能够适应深层超稠油油藏的注采需要,在注汽、采油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单井产油量;开展了水平井井网部署、井型、井距、长度等相关参数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有效开通油流通道,释放油藏潜能提高开发效果;注汽过程中的油溶性降粘剂、二氧化碳和蒸汽注入超稠油油藏起着决定性作用,注入和生产一体化管柱在电加热抽油杆作业过程中减少油藏的低温冷伤害,效果很显着,解决了井筒举升的问题,为今后深层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探索出一套经济可行的办法。
周玉辉[6](2014)在《准噶尔盆地稠油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是现阶段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世界环境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部分稀油油藏已开展了CO2驱的矿场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利用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开发稠油油藏的研究较少,稠油油藏是否适宜于采用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还缺乏深入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稠油资源丰富,具备稠油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研究先行条件,因此开展新疆准噶尔盆地稠油油藏CO2驱开发及埋存技术可行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战略意义。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实验研究,开展了稠油油藏注CO2驱适宜度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CO2埋存潜力评估模型、CO2驱室内实验评价、注CO2驱稠油PVT相态、典型油藏CO2驱数值模拟及经济可行性研究,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稠油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评价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法,建立稠油油藏CO2驱筛选标准,引入隶属度计算方法,对稠油油藏注气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等级划分和权重计算,建立了适用于稠油油藏进行注CO2驱适宜度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准噶尔盆地候选稠油油藏进行系统筛选。(2)基于CO2在稠油油藏中驱油及埋存机理,分析了C02埋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储层类型,阐述了C02在油藏中的埋存优势及影响CO2埋存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三种C02埋存潜力评估模型:Ecofys评估模型、溶解体积模型、溶解体积修正模型,评估了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C02埋存潜力。三种模型均符合良好,并推荐溶解体积修正模型作为稠油油藏的C02埋存潜力评估模型。(3)通过油藏CO2驱室内评价实验,完成地层原油体系PVT相态特征实验研究、地层原油注CO2膨胀实验研究、细管实验研究、地层原油注CO2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通过系统实验方案设计及适宜度评价,建立了一套稠油油藏CO2驱一体化室内实验评价方法。(4)基于对注CO2过程稠油体系相态计算论证研究,对注CO:过程稠油的PVT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能真实反映实际地层流体相态特征的状态方程临界参数。在地层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和注气膨胀实验拟合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流体注CO2细管实验模拟,确定了地层流体注CO2的混相能力。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模拟,建立了长岩心实验模型,评价了室内实验模拟值和测试值的吻合度。(5)基于筛选的典型油藏,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生产历史拟合。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模拟研究衰竭式开发、注气开发和注水开发效果,分析了典型油藏的注气构造位置、单井注入量、注气时间、CO2驱转注水时机、CO2驱转注水量和压力保持程度等注气开发参数,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优化参数建议。(6)利用建立好的数值模拟模型,对准噶尔盆地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进行了预测,依据预测的C02驱开发后油藏采出程度的增量及注气生产过程中CO2埋存量,结合经济评价分析验证了该典型稠油油藏开展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的可行性。(7)系统的进行了稠油油藏C02驱筛选体系、CO2驱油及埋存机理、室内实验、CO2驱稠油相态、数值模拟、开发效果预测及经济可行性研究,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椆油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评价体系。建立的稠油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我国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及CO2的埋存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薛宗占[7](2013)在《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辽河油田蒸汽吞吐后的深层块状稠油油藏,平面和纵向动用程度已经较高、稠油井面临低产、低油气比、低效和剩余油分布零散的开发局面,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开采方式转换的状况,提出应用重力火驱作为下一步转换的开发方式。本文通过对世界上火烧油层和重力火驱开发技术调研分析,目前重力火驱—THAI技术主要应用在块状浅层超稠油油藏上。而对辽河油田已经经过多轮次吞吐开发的深层块状普通稠油藏,储层非均质性都很严重,所以重力火驱是否适合以及参数设置如何优化都是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力火驱油藏适应性研究,从油层厚度、油藏类型、油藏物性以及油藏非均质性和隔夹层特征方面,论述了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特征,并最终得到适合重力火驱稠油油藏筛选标准。在火驱室内试验研究基础上,应用物模和热采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重力火驱数模模型,对重力火驱的参数优化和调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指出侧向重力火驱较THAI技术更适应于已吞吐开发的块状稠油油藏,并且根据跟踪数模研究结果,指出对重力火驱过程中湿烧段塞是比干烧更好的燃烧模式,同时证实重力火驱的焦炭模式燃烧更充分。通过对多轮次吞吐后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直井火烧油层先导试验的评价,指出在火烧过程中油层内燃烧前缘推进沿着井距小、储层物性好、地层亏空大的方向推进速度快。火线平面上推进速度不均匀,纵向上气窜、气体超覆导致火线波及效率低。进一步为重力火驱在该类油藏实施指明方向。通过对侧向重力火驱先导实验井组实施分析,水平井平均日产液7.3t,平均日产油4.4t,见到良好效果并对重力火驱监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说明高轮次蒸汽吞吐后厚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是一个有效的开发方式,它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区块采收率。综上所述本文在对现有重力火驱技术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筛选标准,并应用物理模拟和热采数值模拟方法对重力火驱参数优化调整进行研究,为已吞吐开发的厚层块状稠油藏转侧向重力火驱奠定基础,必将为下一步辽河油田稠油藏转换开发方式做出贡献。
杨刚[8](2013)在《前置酸化压裂酸液体系实验及转向重复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陕北油田是我国典型的低孔、低渗透油田,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复杂,勘探和开发难度大,只有通过改造措施才能投产。由于后期增产改造技术措施未能和储层地质特征相匹配,致使储层油气得不到有效的开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特征的油田进行了转向重复压裂增产改造应用研究和前置酸化压裂酸液实验,以寻求与储层特征相符的增产改造方法和方案。前置酸化压裂酸液体系实验:基于WQ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在勘探、试采过程中的低产低效的问题,以提高储层改造效果为目的,进行了前置酸压裂技术研究。研究过程中,首先对长8储层的物性特征、岩矿组分、敏感性以及流体性质和前置酸化压裂机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酸液与岩石矿物产生的化学反应和砂岩储层进行酸化压裂可行性条件,进行了酸液对岩心伤害、酸液对岩石矿物的溶蚀性能、酸液与添加剂配伍性能等室内实验,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储层地质特征的前置酸液体系,同时对酸液体系进行伤害性能评价,结果显示此酸液体系能够在砂岩储层中应用;最后对研究区现用的压裂液体系和支撑剂性能进行评价与测试,建立了合适压裂液体系并筛选出相应的支撑剂。转向重复压裂应用研究:针对PL油田油井后期重复压裂延伸老裂缝后效果差的问题,以扩大裂缝、增加泄油面积为目的,进行了转向重复压裂技术研究。首先对转向重复压裂技术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出人工裂缝发生转向的条件及选井选层原则;同时室内对转向剂进行了实验和性能分析,结果显示该转向剂能够适应地层条件和产生桥堵作用;最后结合PL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建立了一套转向重复压裂方案,并在该油田进行现场试验,成功率比较高,单井增油明显;同时现场对一口油井进行裂缝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压裂时裂缝延伸方位和前次压裂裂缝方位不同,从而证实转向重复压裂发生裂缝延伸发生转向,压后油井日增油比较大,达到扩大油层泄油面积和提高油井剩余油开采量的目的。通过本文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研究区储层特征的前置酸化压裂和转向重复压裂改造工艺方法,其理论成果和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在研究区大规模应用提高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了低渗透油气藏增产改造技术方法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叶锋[9](2013)在《辽河油区已开发油田井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田开发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随着开发时间的推移,新问题会不断出现。特别是在油田进入到中后期,为了实现高产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标,井网调整就显得格外重要。井网密度是油田开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重要指标,它涉及到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和经济效益的评价,并且与井网形式和井距大小有关。在油田生产的中后期,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往往需要对现场井网进行加密调整。特别是辽河油区地质状况非常复杂,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井网密度对开发效果的好坏起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在对辽河油区油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目前井网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从地质、开发及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井网加密的因素。在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以传统的合理井网密度推导为基础,以经济和技术同时达到最优为基本原理,综合考虑油价和费用上涨因素的动态经济分析,本着追求油田可持续发展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应用最优化理论及经济学理论首次探讨并建立了三种具有约束条件,能同时对单一井型或混合井型的油藏的最优井网、经济极限井网和合理井网等多种决策变量作出最优系统安排的井网优化模型。通过实例应用表明推导的优化模型可对井网加密技术界限进行正确预测,具有科学合理性,应用优化模型在目前油价下对辽河油区不同类型油藏进行了合理井网密度的测算。进一步明确了油区在目前开发及经济状况下加密调整潜力,对辽河油区今后的老区调整和油田开发规划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越[10](2012)在《英旺油田长2+3油层开发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敏感性、相渗、高压压汞、流体驱替等实验方法,对英旺油田长2+3储层的沉积微相、物性、非均质性、敏感性、孔隙结构、渗流特征等进行研究,并总结优质储层主控因素,进行有利区带预测,在此基础上,对长2+3稠油油藏的开发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文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储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胶结类型以孔隙-薄膜式胶结为主。层内非均质性较弱,长22小层,长31小层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隔层较为发育。2、研究区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溶孔-粒间孔型,喉道类型以点状喉道为主。将研究区毛管压力曲线分为Ⅰ类、Ⅱ类、Ⅲ类。3、研究区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构造油藏,长2+3原油高粘主要原因在于地层温度低。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类,各小层的Ⅰ类和Ⅱ类储层均可作为良好的有利区带。4、长2+3油层属于普通2类稠油油藏,通过对比长2+3储层的油藏参数与国内外稠油油藏开采技术筛选条件,和前期实施的蒸汽吞吐、混合气开采、注热水等技术的效果分析,认为该油层不适合热采,只能采用化学降粘冷采的方式。5、室内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降粘剂其驱油效果仅为35.7%,达不到工业开采下限。建议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暂不进行大规模开发,在加强冷水加降粘剂驱替室内研究的同时,选择Ⅰ类有利区进行现场试验。
二、敏感性稠油藏防膨注水开发的前期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敏感性稠油藏防膨注水开发的前期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规水驱 |
1.2.2 蒸汽吞吐 |
1.2.3 蒸汽驱 |
1.2.4 热水驱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地质及开发特征研究 |
1.3.2 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
1.3.3 热采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
1.3.4 注采参数及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划分 |
2.3 构造特征 |
2.4 沉积微相特征 |
2.4.1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2.4.2 沉积亚相分析 |
2.4.3 沉积微相类型研究 |
2.5 储层特征 |
2.5.1 岩性与孔隙结构 |
2.5.2 物性特征 |
2.5.3 物性非均质及隔夹层特征 |
2.5.4 储层敏感性 |
2.5.5 流体性质及温压特征 |
2.6 储量计算 |
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冷采开发特征分析 |
3.1 开发概况 |
3.2 采油能力特征分析 |
3.3 注水开发综合分析 |
3.3.1 注水井网不完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3.3.2 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分析 |
3.3.3 注水利用率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区域选取 |
4.1.2 油藏参数选取 |
4.2 生产历史拟合 |
4.2.1 调参原则 |
4.2.2 拟合结果分析 |
4.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热力开采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
5.1 稠油热力开采机理 |
5.1.1 注蒸汽开采 |
5.1.2 注热水开采 |
5.2 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可行性分析 |
5.2.1 粘温曲线 |
5.2.2 油藏参数 |
第6章 注采参数及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
6.1 注蒸汽开发可行性论证 |
6.1.1 蒸汽吞吐可行性论证 |
6.1.2 蒸汽驱可行性论证 |
6.2 热水驱开发可行性论证 |
6.3 热采方式组合开发可行性论证 |
6.4 合理开发方式确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乐安油田草13沙四薄互层普通稠油水驱转热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薄互层开发技术现状 |
1.2.2 低效水驱转热采开发技术 |
1.3 单元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地质特征及开发评价 |
2.1 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1.4 隔夹层展布特征 |
2.1.5 流体性质及温压系统 |
2.1.6 油水关系及油藏类型 |
2.1.7 储量计算 |
2.2 开发历程及现状 |
2.2.1 开发历程 |
2.2.2 开发现状 |
2.3 开发效果评价 |
2.3.1 油井产能评价 |
2.3.2 储量动用评价 |
2.3.3 地层能量评价 |
2.3.4 采收率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
3.1 模型的建立 |
3.2 历史数据拟合 |
3.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采开发经济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
4.1 热采可行性论证 |
4.1.1 开发方式确定 |
4.1.2 热采开发可行性论证 |
4.2 层系组合划分 |
4.2.1 必要性论证 |
4.2.2 可行性论证 |
4.2.3 划分的原则 |
4.2.4 划分的结果 |
4.3 经济界限研究 |
4.4 技术界限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案指标预测 |
5.1 方案调整思路 |
5.2 方案部署原则 |
5.3 方案部署 |
5.4 指标预测 |
5.5 低油价期的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高泥质细粉砂岩防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出砂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油层预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机械防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课题创新性 |
第二章 河口采油厂高泥质细粉砂岩油藏防砂近况 |
2.1 油藏的储层物性 |
2.2 油藏防砂概况 |
2.3 区块防砂井生产情况 |
2.4 低液低效防砂井典型井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泥质细粉砂岩油藏防砂井堵塞规律实验研究 |
3.1 组装式分级测压驱替物模实验平台搭建 |
3.1.1 物模实验平台基本功能确定 |
3.1.2 物模实验平台组成 |
3.1.3 实验装置关键部件功能 |
3.1.4 驱替泵排量确定 |
3.2 地层砂运移对渗流影响规律研究 |
3.2.1 模拟地层砂成分的确定 |
3.2.2 地层微粒运移对渗流能力影响模拟实验 |
3.3 砾砂中值比对充填带堵塞程度影响实验 |
3.3.1 实验方案 |
3.3.2 实验结果 |
3.4 驱替排量对充填带堵塞程度影响实验 |
3.4.1 实验方案 |
3.4.2 实验结果 |
3.5 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堵塞程度验证实验 |
3.5.1 实验方案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泥质细粉砂岩油藏地层预处理工艺优化 |
4.1 酸液体系优选及解堵效果评价 |
4.1.1 油层对酸液体系的要求 |
4.1.2 酸液配方优化及效果评价室内实验 |
4.2 氮气泡沫酸混排解堵工艺参数优化 |
4.2.1 氮气泡沫酸混排工艺技术优势 |
4.2.2 建立氮气泡沫酸液柱压力模型 |
4.2.3 氮气泡沫流体液柱压力分布规律 |
4.2.4 氮气泡沫酸混排施工参数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充填防砂工艺参数优化 |
5.1 充填层厚度参数优化 |
5.1.1 充填层厚度对渗流能力的影响实验 |
5.1.2 挤压充填防砂近井地带压力分布和表皮系数数值模拟 |
5.2 分级充填粒径参数优化 |
5.2.1 分级充填粒径对渗流能力的影响实验 |
5.2.2 分级充填粒径理论计算 |
5.3 分级充填各级砾石充填用量优化 |
5.3.1 分级充填各级砾石充填用量优化原则 |
5.3.2 分级充填各级砾石充填用量 |
5.4 分级充填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
6.1 沾18-平25 井防砂工艺设计 |
6.1.1 沾18-平25 井现场防砂工艺设计 |
6.1.2 沾18-平25 防砂施工前后对比 |
6.2 陈373-平5 井防砂工艺设计及效果评价 |
6.2.1 陈373-平5 井现场防砂工艺设计 |
6.2.2 陈373-平5 防砂施工前后对比 |
6.3 陈71-平17 井防砂工艺设计及效果评价 |
6.3.1 陈71-平17 井现场防砂工艺设计 |
6.3.2 陈71-平17 防砂施工前后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奈曼油田压裂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奈曼油田的地质特征 |
1.1 油田概况 |
1.2 地层情况 |
1.3 构造特征 |
1.4 岩性特征 |
1.5 储层条件 |
1.6 储层流体性质 |
1.7 开发井网型式 |
1.8 开发状况 |
1.9 储层敏感性特征 |
1.10 储层发育特点 |
1.11 油藏类型 |
1.12 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 |
1.13 地层应力分析 |
第二章 奈曼油田压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
2.1 压裂设计各项工艺参数的优化技术研究 |
2.1.1 裂缝方向 |
2.1.2 裂缝参数 |
2.1.3 裂缝监测与调整 |
2.1.4 加砂规模优化 |
2.1.5 工艺参数设计 |
2.2 压裂液配方优化与支撑剂优选技术研究 |
2.2.1 压裂液配方优化技术 |
2.2.2 压裂液体系研究 |
2.2.3 压裂液的配伍性检验 |
2.2.4 支撑剂的评价与优选 |
2.3 现场配液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2.3.1 配液设备 |
2.3.2 现场水质要求 |
2.3.3 压裂液现场质量控制技术 |
2.3.4 现场配液过程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处理 |
2.4 整体压裂技术研究 |
2.4.1 技术需求分析 |
2.4.2 奈曼油田分层原则 |
2.4.3 工艺管柱结构及工作原理(以三层分压为例) |
2.5 提高返排率技术研究 |
2.5.1 分段破胶技术 |
2.5.2 生物酶破胶技术 |
2.5.3 液氮伴注助排技术 |
2.6 压裂井复合解堵技术研究 |
2.6.1 复合解堵剂的技术机理 |
2.6.2 压裂液破胶实验 |
2.6.3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解堵降解试验 |
2.6.4 施工与效果 |
第三章 现场压裂施工方案 |
3.1 单套砂体压裂 |
3.2 多封隔器管柱组合分层压裂 |
3.2.1 奈 17060(双层) |
3.2.2 奈 15822 井(3 段) |
3.3 压裂工程设计 |
3.3.1 某井基本数据 |
3.3.2 压裂施工设计 |
3.3.3 压裂施工准备 |
3.3.4 压裂前作业 |
3.3.5 压裂材料要求 |
3.3.6 压裂施工要求 |
3.3.7 压裂后返排、作业及资料录取 |
3.3.8 质量要求 |
3.3.9 安全、环保要求 |
3.3.10 井控要求 |
3.4 效果评价及经济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埕91块超稠油油藏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定义、分类及储量 |
1.2.2 稠油开发技术现状 |
1.2.3 井筒传热规律研究 |
1.2.4 管柱受力分析研究 |
1.3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埕91块超稠油油藏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油藏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埕91块超稠油油藏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研究 |
3.1 一体化管柱结构特性分析 |
3.2 管柱构件热力学特性研究 |
3.2.1 井下抵偿器处的热阻分析 |
3.2.2 洗井止回阀、安接的热阻值剖析 |
3.2.3 高温插管封隔器及插管的热电阻分析 |
3.2.4 插管封隔器上下端热阻分析 |
3.2.5 注采集合泵的热阻分析 |
3.2.6 电加热空心抽油杆对井筒温度场的影响 |
3.3 井筒温度分布研究 |
3.3.1 井筒温度场和蒸汽喷射计算模型的热损量 |
3.3.2 生产时的井筒温度场和热损失模拟计算 |
3.4 管柱受力分析 |
3.4.1 管柱下放完毕时其受压力计算模型 |
3.4.2 蒸汽注入时管柱的应力模型 |
3.4.3 生产中管柱的力学计算模子 |
3.5 计算实例分析 |
3.5.1 计算编制 |
3.5.2 计算实例分析 |
第四章 埕91块超稠油油藏注采一体化配套技术研究 |
4.1 注采一体化注入工艺优化研究 |
4.1.1 油溶性降粘剂的优选 |
4.1.2 热采注CO2工艺研究 |
4.1.3 注汽参数优化研究 |
4.2 注采一体化举升工艺优化研究 |
4.2.1 泵挂深度优化 |
4.2.2 泵型及抽汲参数优化 |
4.2.3 抽油机优化 |
4.3 水平井应用配套工艺优化 |
4.3.1 井型优化 |
4.3.2 井网井距优化 |
4.3.3 水平段长度优化 |
4.3.4 采油井垂向位置优选 |
4.3.5 水平井注汽吞吐阶段注采参数优化 |
4.3.6 布井极限厚度优化 |
4.3.7 分支水平井工艺参数优化 |
4.4 埕91块超稠油油藏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应用 |
4.4.1 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应用效果 |
4.4.2 深层超稠油油藏热采技术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准噶尔盆地稠油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CO_2驱油及埋存筛选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油藏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油藏CO_2埋存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稠油油藏CO_2驱筛选体系研究 |
2.1 稠油油藏CO_2驱筛选评价模型 |
2.1.1 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法 |
2.1.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 |
2.1.3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计算方法 |
2.1.4 模糊综合积分结果计算方法 |
2.2 准噶尔盆地稠油油藏CO_2驱适应度评价 |
2.2.1 油藏筛选评价指标的制定 |
2.2.2 油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2.2.3 油藏评价指标隶属度计算 |
2.2.4 油藏模糊综合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稠油油藏CO_2驱油及埋存机理研究 |
3.1 CO_2气体性质 |
3.1.1 CO_2相态特征 |
3.1.2 CO_2密度 |
3.1.3 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 |
3.1.4 CO_2在水中的溶解度 |
3.2 CO_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
3.2.1 降低原油黏度 |
3.2.2 膨胀原油体积 |
3.2.3 改善油水流度比 |
3.2.4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3.2.5 溶解气驱机理 |
3.2.6 酸化储层机理 |
3.2.7 萃取机理 |
3.3 CO_2埋存机理研究 |
3.3.1 CO_2在油藏中埋存的储层类型 |
3.3.2 CO_2主要埋存机理 |
3.3.3 CO_2埋存机理与时间尺度关系 |
3.3.4 CO_2埋存机理与埋存类型关系 |
3.4 CO_2埋存潜力研究 |
3.4.1 影响CO_2埋存潜力的主要因素 |
3.4.2 稠油油藏CO_2埋存潜力评估方法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油藏CO_2驱室内评价实验研究 |
4.1 地层原油体系PVT相态特征实验研究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准备 |
4.1.3 地层流体实验样品的配制 |
4.1.4 地层流体相态特征实验 |
4.1.5 结果分析 |
4.2 地层原油注CO_2膨胀实验研究 |
4.2.1 注CO_2对饱和原油性质的影响 |
4.2.2 注CO_2对原油体积系数的影响 |
4.2.3 注CO_2对溶解气油比的影响 |
4.2.4 注CO_2对地层原油密度的影响 |
4.2.5 注CO_2对饱和压力条件下原油体积膨胀系数的影响 |
4.2.6 结果分析 |
4.3 细管实验研究 |
4.3.1 细管准备 |
4.3.2 实验样品准备 |
4.3.3 实验过程 |
4.3.4 实验条件 |
4.3.5 细管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地层原油注CO_2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设备及流程 |
4.4.2 岩心准备和排序 |
4.4.3 长岩心驱替实验设计 |
4.4.4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4.4.5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稠油油藏CO_2驱相态研究 |
5.1 注CO_2过程稠油体系相态平衡计算原理 |
5.1.1 多相平衡计算模型 |
5.1.2 多相流体状态方程 |
5.1.3 原油组分的特征化 |
5.2 注CO_2过程稠油PVT相态拟合 |
5.2.1 原始地层流体组成 |
5.2.2 拟组分划分 |
5.2.3 饱和压力和单次闪蒸实验数据拟合 |
5.2.4 等组成膨胀实验数据拟合 |
5.2.5 注气膨胀实验拟合 |
5.2.6 拟组分临界参数场 |
5.3 地层流体注CO_2驱室内实验模拟 |
5.3.1 细管实验模拟 |
5.3.2 长岩心驱替实验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稠油油藏CO_2驱数值模拟研究 |
6.1 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地质概况 |
6.2 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6.3 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生产历史拟合 |
6.4 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CO_2驱数值模拟及开发参数优化 |
6.4.1 油藏衰竭式开发模拟 |
6.4.2 油藏CO_2驱开发模拟及参数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稠油油藏CO_2驱开发及埋存可行性研究 |
7.1 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开发效果预测 |
7.2 九区石炭系稠油油藏经济可行性评价 |
7.2.1 费用预算 |
7.2.2 经济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1.1 火烧油层技术发展现状 |
1.2.1.2 重力火驱技术发展现状 |
1.2.1.3 辽河油田火驱发展形势 |
1.2.1.4 火驱油藏失败原因分析 |
1.2.2 存在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1.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特征研究 |
2.1 辽河油田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概况 |
2.2 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特征研究 |
2.2.1 适合重力火驱的油藏 |
2.2.2 适宜于重力火驱的油层厚度 |
2.2.3 适宜于重力火驱的油层深度 |
2.2.4 适合重力火驱的油层物性及原油物性 |
2.2.5 适合重力火驱的油藏筛选标准 |
2.3 辽河油田适合重力火驱典型区块特征 |
2.3.1 高 3-6-18 块油藏基本特征 |
2.3.1.1 莲花油层地层特征 |
2.3.1.2 储层特征 |
2.3.1.3 油层分布及油藏类型 |
2.3.1.4 流体性质 |
2.3.1.5 高 3-6-18 块开发历程 |
2.3.2 曙 1-38-32 块基本油藏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重力火驱机理研究 |
3.1 THAI 技术的原理 |
3.2 重力火驱机理实验研究 |
3.2.1 火烧油层室内实验确定燃烧基础参数 |
3.2.2 火驱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确定燃烧状态和采收率 |
3.2.3 重力火驱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3.3 火驱点火技术 |
3.4 火驱燃烧区带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力火驱的油藏工程研究 |
4.1 辽河油田热采数值模拟研究 |
4.2 重力火驱油藏工程研究 |
4.2.1 重力火驱实验区和层位选择 |
4.2.2 重力火驱燃烧模型 |
4.2.3 重力火驱数值模型 |
4.2.4 开发层系与井网井距选择 |
4.3 重力火驱开发参数优化 |
4.3.1 注气井参数优选 |
4.3.2 直井水平井组合重力火驱开发指标预测 |
4.3.3 蒸汽吞吐开发后的稠油藏转火驱时机 |
4.4 重力火驱井组的数模跟踪评价 |
4.4.1 H508 井组侧向重力火驱与正向重力火驱的效果对比 |
4.4.2 燃烧方式对重力火驱的影响研究 |
4.4.3 油层燃烧模式对重力火驱的影响研究 |
4.4.4 适时关井对重力火驱井组影响分析 |
4.5 厚层块状稠油老油藏直井火驱评价 |
4.5.1 直井火驱的效果评价方法 |
4.5.2 直井火驱实施现状 |
4.5.3 火烧油层效果评价 |
4.5.4 直井火烧油层试验取得的认识 |
4.6 本章小结 |
5 重力火驱矿场实施 |
5.1 重力火驱的实施现状 |
5.2 隔夹层影响水平井产量 |
5.3 重力火驱气窜的研究 |
5.4 重力火驱监测系统 |
5.4.1 监测系统设计 |
5.4.2 取资料要求 |
5.4.3 实施程序与要求 |
5.4.4 风险性提示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 |
6.1 结论 |
6.2 下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介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8)前置酸化压裂酸液体系实验及转向重复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前置酸化压裂研究现状 |
1.2.2 转向重复压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盆地晚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前置酸化压裂酸液实验 |
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2 储层特征分析 |
3.1.3 储层敏感性分析 |
3.1.4 小结 |
3.2 砂岩酸化压裂可行性分析 |
3.2.1 酸液与砂岩矿物的化学反应 |
3.2.2 砂岩储层酸化压裂条件分析 |
3.2.3 前置酸化压裂机理分析 |
3.2.4 小结 |
3.3 前置酸化压裂酸液体系研究 |
3.3.1 酸液种类选择 |
3.3.2 酸液浓度选择 |
3.3.3 前置酸体系添加剂优选 |
3.3.4 酸液体系建立 |
3.3.5 酸液体系配伍性分析 |
3.3.6 酸液体系综合性能分析 |
3.3.7 小结 |
3.4 现用压裂液及支撑剂性能评价 |
3.4.1 压裂液性能评价 |
3.4.2 压裂液性能优化 |
3.4.3 支撑剂性能评价 |
3.4.4 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 |
3.4.5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向重复压裂应用研究 |
4.1 转向压裂机理分析 |
4.1.1 转向重复压裂技术机理 |
4.1.2 转向重复压裂裂缝起裂和延伸机理 |
4.2 转向重复压裂选层选井原则 |
4.3 转向重复压裂转向剂分析研究 |
4.3.1 转向剂性能评价分析 |
4.3.2 转向剂的应用条件 |
4.3.3 转向剂的特点 |
4.3.4 转向剂用量计算 |
4.4 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辽河油区已开发油田井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辽河油区开发概况 |
1.1 开发现状 |
1.2 油田开发形势 |
1.3 油藏分类及井网适应性评价 |
第二章 影响井网加密的因素分析 |
2.1 地质因素 |
2.1.1 地层的非均质性质 |
2.1.2 油层分布状况对井网密度的影响 |
2.1.3 储层和流体的物性对井网密度的影响 |
2.1.4 油藏储量的丰度与井网密度的关系 |
2.2 开发技术因素 |
2.2.1 井网密度与注水波及系数的关系 |
2.2.2 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 |
2.2.3 井网密度与采油速度的关系 |
2.3 经济因素 |
2.3.1 采油成本的影响 |
2.3.2 投资成本的影响 |
2.3.3 原油价格的影响 |
第三章 井网优化方法研究 |
3.1 井网优化方法分类 |
3.1.1 地质技术合理井网密度 |
3.1.2 经济合理井网密度 |
3.1.3 经济技术最优井网密度 |
3.2 井网优化方法模型推导 |
3.2.1 改进的多目标优化法 |
3.2.2 加密调整多目标优化法 |
3.2.3 水驱井网多目标优化 |
3.3 井网优化模型科学性及合理性的验证 |
3.4 辽河油区已开发油藏优化井网测算 |
3.4.1 加密井型的确定 |
3.4.2 基本参数的选取 |
3.5 择优加权综合选值确定合理井网密度 |
3.5.1 目前油价下的加密潜力 |
3.5.2 不同油价下的加密潜力 |
3.6 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井网调整意见 |
4.1 调整基本原则 |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3 调整意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英旺油田长2+3油层开发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方法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英旺油田储层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 储层沉积相特征 |
2.4 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 |
2.5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第三章 储层敏感性评价 |
3.1 储层保护综述 |
3.2 潜在敏感性分析 |
3.3 储层敏感性评价 |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1 孔喉类型 |
4.2 图像孔隙特征 |
4.3 常规压汞的孔隙结构研究 |
第五章 油水相渗渗流特征研究 |
5.1 相渗曲线特征参数 |
5.2 相渗曲线形态特征 |
第六章 储层主控因素与有利区预测 |
6.1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6.2 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
第七章 英旺长2+3稠油开采技术对策研究 |
7.1 英旺原油高粘度成因 |
7.2 长2+3油层低产原因分析 |
7.3 稠油开采技术及筛选标准 |
7.4 国内目前开发浅层稠油油藏参数及现状 |
7.5 英旺长2+3稠油油藏参数及适应开发方式分析 |
7.6 英旺长2+3油藏冷水驱开发可行性研究 |
7.7 近年英旺长2+3稠油的开发效果分析 |
7.8 英旺长2+3油层可行性评价结果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敏感性稠油藏防膨注水开发的前期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D]. 马剑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乐安油田草13沙四薄互层普通稠油水驱转热采研究[D]. 朱桂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高泥质细粉砂岩防砂技术研究[D]. 乔雪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4]奈曼油田压裂工艺技术研究[D]. 刘帅邑.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5]埕91块超稠油油藏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D]. 赵德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6]准噶尔盆地稠油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可行性研究[D]. 周玉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3)
- [7]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研究[D]. 薛宗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8]前置酸化压裂酸液体系实验及转向重复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D]. 杨刚. 西北大学, 2013(S2)
- [9]辽河油区已开发油田井网优化方法研究[D]. 叶锋.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10]英旺油田长2+3油层开发可行性研究[D]. 王越. 西北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