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料广角》2003年第1-24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余辉[1](2013)在《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忠诚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较快,饲料企业集中度也在随之上升。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2011年我国的饲料产量已达到18100万吨,饲料工业整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饲料企业集中度也呈上升趋势。截至2011年,我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数量达到360家,是2002年的6倍,平均每年增加33家;其中,年产量超过50万吨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发展到33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但相对于美国来说我国饲料工业的集中度仍不高。美国前十名饲料生产企业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的64%。我国饲料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向更集中化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饲料企业如和保持好生猪养殖户的品牌忠诚度就至关重要,只有保持好养殖户的饲料品牌忠诚度,饲料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很好的向集中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影响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忠诚度因素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对品牌内涵、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测量和影响品牌忠诚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假设了若干影响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忠诚度的因素,最后通过实地调研获得数据进行验证。实证结果发现,社会关系对于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选择影响最大。社会关系包括养猪户和企业间的关系,也包括养猪户彼此间的关系。生猪养殖户与饲料企业联系的加强会增强他们对于公司的感情和依赖,增强他们的饲料品牌忠诚度;养殖户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也可以增强他们对于一种饲料品牌的忠诚度。其次是生猪养殖户的感知质量,饲料质量的稳定性直接正向影响到了他们对于一种饲料品牌的使用时间。随后影响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忠诚度的是感知价值,我们发现,生猪养殖户更喜欢价格便宜和能赊销的饲料品牌,能满足他们这两方面需求的饲料他们更愿意持久使用。最后是生猪养殖户的感知风险和社会关系。生猪养殖户的感知风险对于饲料品牌忠诚会产生负向影响,对于一种饲料品牌养殖感知风险较强的话,处于社会风险的考虑,他们是不愿意长久使用的,饲料品牌忠诚度会较低。本研究发现品牌声誉对于生猪养殖户的饲料品牌忠诚度并没有影响,生猪养殖户并不是很关心饲料品牌的声誉问题。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首先饲料企业在保障饲料质量的同时,应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其次饲料企业应该在品牌宣传时突出自己饲料品牌绿色、安全、环保等特点,并且努力和生猪养殖户建立良好的联系,增强生猪养殖户对于品牌的感情和依赖。
沈银书[2](2012)在《中国生猪规模养殖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规模养殖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论文围绕生猪规模养殖的有关经济学问题展开研究,试图找出深层次影响因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应用规模经济、区域优势、生产率等相关理论,以国家和行业公布的数据为研究资料,利用区域比较优势指数、生猪单位增重成本收益、基于DEA的Manquist指数等方法,研究了2000年以来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动因、区域分布与区域优势特征,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的成本收益与生产率变化特征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源泉,以及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经验等。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1.综合分析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动因。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粮食增产、市场竞争、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推动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2.分析比较了我国不同规模养殖生猪的区域分布与不同区域生猪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发现,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有从东部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但生猪生产的优势区域仍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等水稻生产优势区,而华北的小麦、玉米生产优势区以及东北的玉米生产优势区并未成为生猪生产优势区域,表明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措施加快生猪规模养殖向华北和东北地区转移。3.揭示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大小与成本效益的关系。应用生猪单位增重的总成本与净利润指标,更加准确地分析比较了我国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的成本效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猪场规模扩大,生猪养殖成本呈现“U”型变化,而养殖效益则呈现“倒U”型变化,中小规模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优势,而大规模养殖并不呈现规模经济,表明我国养猪业应坚持“适度规模”发展原则,不应过度追求规模数量的扩大,同时亟需提高规模养殖的技术管理水平。4.探讨了不同规模养殖生猪的TFP增长率与增长源泉。运用基于DEA的Manquist指数法对我国不同养殖规模的TFP增长率及其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变化率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规模养殖生猪的TFP都呈正向增长(年均0.7%-1.8%),但增长源泉不同,其中散养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中小规模养殖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改善,而大规模养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共同作用,表明今后除需继续加强大规模养殖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外,还要侧重加强生猪散养的技术推广以及中小规模养殖的技术研发。本文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结合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与启示,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不同养殖规模的优势,构建合理的生猪养殖规模结构;加大科技创新与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生猪生产水平;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加快生猪产业化进程;有序推动生猪规模养殖区域移动,促进生猪规模养殖合理布局;提高猪场粪污的治理能力,促进生猪规模养殖可持续发展。
夏迎梅[3](2011)在《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 ——以国际法为研究视角》文中认为食品安全不仅关系民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关系一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国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秩序,更严重威胁中国政治稳定,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声誉。自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也愈加明显。我国于2009年6月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另外已经有以《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内构成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但仍有很多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食品法典成为各发达国家内部通用的标准,WTO项下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成为各国动植物检疫的规则,WTO明确规定CAC法典标准在食品贸易中具有准绳作用。这些对提高食品安全、加强监管机制等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食品安全法律也必将随着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而不断得以补充和完善。食源性疾病以及由此衍生的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和蔓延,使得欧盟、美国纷纷完善食品安全立法,提高细化相关标准,加强监管力度,贯彻“从农场到餐桌”无缝隙监管理念。而在我国,由于该理念并未真正落实,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举步维艰,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在美国、欧盟,有统一、独立的监管机构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各部门分工合作,互相监督,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效率。而我国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模式,给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带来诸多困难。各部门权责不明,协调合作度不高,没有监督制约机制,也缺乏独立统一能统领全局的监管机构。我国应逐渐向独立监管模式转换,充分发挥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关键作用。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体系不健全,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可操作性不强,惩罚力度过弱。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制定更多更细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是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的当务之急。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披露制度已有一定基础,但与美国、欧盟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尚未建立起从源头开始,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内容缺失和重复等问题一时还解决不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披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在食品安全追溯、召回和食品安全事故司法救济方面,与国际通行的做法还存在很大差距。自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面临进口国法律法规的限制,我国应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追溯问题。追溯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着问题食品召回。我国问题食品召回法律法规虽规定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发现不安全食品之后应当履行的相关义务,但对问题食品召回对象和范围规定不明确,对问题食品召回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规定不全面,单纯依靠食品生产者自律对问题食品的后续处理,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较为薄弱。对食品安全事故司法救济也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可以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司法监督。食品安全监管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何环节的缺位,都将难以真正实现无缝隙监管,也就难以贯彻“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方式。如果指望一部法律出台可以解决现行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李新[4](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潘军[5](2010)在《菌糠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开发菌糠饲料资源,本文通过饲养试验、尼龙袋技术、消化试验和瘤胃代谢试验;研究了菌糠的不同替代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对菌糠的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和表观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菌糠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Ⅰ:选择了40头日增重和体重接近的西门塔尔杂交二代牛,按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CG)、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用菌糠代替日粮中0,20%,40%,60%的麦秸,进行70d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牛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9%,10.32%和2.38%,但差异不显着(p>0.05);采食速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82%,7.69%(p>0.05),38.46%(p<0.01);料重比比对照组下降了1.56%,9.35%和2.33%;每千克增重的成本比对照组节约了2.33%,10.77%和4.61%;盈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66%,16.92%和7.24%;其中均以40%组的效果最好。表明菌糠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均有提高的作用,且适口性好,可以做为反刍动物的饲料进行开发利用。试验Ⅱ:于预试期和试验期分3次对每头牛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研究菌糠对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试验45d和试验60d各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其中白细胞的降低趋势比对照组明显:试验Ⅰ、Ⅱ、Ⅲ组60d血液白细胞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31%(P<0.05),8.38%(P<0.01)和8.22%(P>0.05)。试验Ⅰ、Ⅱ、Ⅲ组血浆45d和60d总胆固醇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28%(P>0.05),28.79%(P<0.01)和24.90%(P<0.05),5.62%(P>0.05),18.88%(P<0.05)和19.68%(P<0.05);试验各组血浆45d钙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试验Ⅰ、Ⅱ、Ⅲ组血浆60d尿素氮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5.51%(P<0.01),49.32%(P<0.01)和4.41%(P>0.05);试验前、试验45d和试验60d各试验组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钙、磷等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试验Ⅱ组血浆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钙和磷等指标变化趋势比对照组明显;但试验Ⅰ、Ⅱ组血浆中碱性磷酸酶变化趋势与对照组明显相反。表明菌糠对肉牛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没有负面的影响,但能显着提高血液中总胆固醇和钙的水平。试验Ⅲ:选用6只年龄、体重接近(35.42±3.96 kg)并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本地白山羊羯羊,采用尼龙袋技术,分四批次测定了平菇菌糠、木耳菌糠、金针菇菌糠和白灵菇菌糠的瘤胃降解率,通过化学分析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用单一饲粮法测定了平菇菌糠全肠道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四种菌糠的干物质含量为73.52%79.54%,粗蛋白含量为7.95%-9.6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0.88%-81.8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6.95%-56.15%;(2)四种菌糠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随着菌糠在瘤胃中降解时间的延长,其降解率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其干物质瘤胃72h降解率分别为55.65%,42.60%,50.11%和53.48%,粗蛋白质瘤胃72h降解率分别为64.29%,57.14%,61.79%和65.10%,中性洗涤纤维瘤胃72h降解率分别为50.10%,39.17%,45.95%和50.57%,酸性洗涤纤维瘤胃72h降解率分别为48.80%,40.63%,43.04%和40.72%;(3)平菇菌糠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在山羊全肠道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1.03%,61.85%,59.87%,47.50%,45.14%和47.85%。因此,菌糠应归类于粗饲料,适宜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应用。试验Ⅳ:将6只瘘管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0%菌糠)和试验组(菌糠替代40%的花生秧),进行25d(10d预试期,15d正试期)试验,于试验期第5d晨饲后0、2、4、6、8、10和12h采集瘤胃液进行氨态氮和pH值的测定,并于试验期第12d采用尼龙袋技术,测定苜蓿青干草在瘤胃中0、6、12、24、36、48和72h的消失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个时间点瘤胃液的pH值和氨态氮的浓度差异均不显着(P>0.05),并且其总体变化趋势一致;(2)试验组苜蓿青干草有机物72h瘤胃消失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个时间点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组显着提高了苜蓿青干草36h、48h和72h粗蛋白质的瘤胃消失率(P<0.05),6h粗蛋白质的瘤胃消失率极显着地提高了14.17%(P<0.01);菌糠替代花生秧对苜蓿青干草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各个时间点瘤胃消失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着(P>0.05)。因此,菌糠替代40%的粗饲料不影响瘤胃的正常发酵内环境,但能提高苜蓿干草粗蛋白的瘤胃降解率。
高环玲[6](2009)在《全球高粮价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及进出口贸易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问题历来都是决策者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以及粮食储备和燃料成本,生物燃料的兴起与持续上升的农业制品的需求,投机行为,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粮价持续暴涨。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粮食消费大国,且主要粮食种类的贸易量在世界粮食贸易总量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份额,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将粮食定义为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侯学煌教授1981年提出了“大粮食”概念,即“凡是能吃并为人体提供所需营养的物质都是粮食”。扩展的粮食概念的提出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一新的思路。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字,本文将1998-2000年粮食价格指数规定为100,超过这一价格指数10%即定义为高粮价。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11月将粮食安全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它保障人类生存权的根本内涵始终未变。由于粮食问题的特殊性,农业弱质性产业理论和农业正外部性产业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指导。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从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只是调剂余缺的辅助经济手段;从1979年夏粮上市开始,我国按照以调为主的改革思路,由以调整为主逐渐向调放结合转变;1992年我国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加之在加入WTO的前后,我国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世界贸易规则来处理粮食贸易问题;入世后,我国的农业政策及农业贸易政策受多边贸易协定的限制,在农产品关税、关税配额、出口竞争和国营贸易等问题上,不得不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和承诺对现有的措施进行调整;2005年以来,为了防止由粮价的上升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确保国内食品供应,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遏制粮食出口增长的战略。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全球粮食贸易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整个八十年代。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粮食的价格和贸易收入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国际粮食贸易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产品协议”的达成,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在粮食贸易中继续保持先进位置;地区内粮食贸易比重增加,区域化不断加强;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现今的国际粮食市场上,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全球性粮食危机日益扩大。非洲、亚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及欧洲等的粮食安全均受到影响。全球高粮价对我国粮价和粮食进出口的影响主要呈以下特点:国内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玉米出口量锐减;粮食进出口贸易秩序被打乱。通过对国内粮食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可以得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粮食价格总体走势基本一致,不同粮食品种的价格相关性强弱不一,呈动态性变化;国际市场粮价与国内粮价走势互为影响,前者大于后者,影响传播的时间缩短。近期来,全球经济衰退对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不容忽视。生产方面,粮食生产者将不会像以前那样容易得到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和贷款;消费方面,经济危机会减少人们对肉类的消费,增加对粮食的消费。同时,粮食价格上升导致贫穷国家饥饿人口大幅度增加。为保障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作出以下调整:完善粮食进出口贸易体系;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粮食加工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工作思路应是:加强粮食问题的研究;寻找建立稳定的供给渠道;善于利用期货工具;提供适度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走出去”战略。
刘勇[7](2008)在《河北省禽肉产品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中国禽肉产品得以重新出口欧盟市场,但是中国禽肉制品的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禽肉制品出口仍旧屡屡遭遇壁垒。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竞争势头,河北肉禽业在国际市场上更是步履艰难。机会总是与威胁同在的,市场无限大,但无限大的市场却不是天然的,这需要河北省禽肉加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可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市场空间,在市场中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培育和积蓄竞争实力。所以,河北省的禽肉加工企业应该另辟蹊径,将战略目标转向国内市场,寻找机会。确定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以营销辟市场,以营销创利润,以营销促进禽肉产业化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以河北省禽肉产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规范、实证、建立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的禽肉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探讨禽肉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管理经验,得出结论,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河北省禽肉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运用数学推导方法对河北省禽肉产品综合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得出理论依据,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对理论依据加以检验,得出了分析结果。文章针对河北省禽肉生产、加工、贸易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市场营销战略,并利用产品、价格、渠道、产品促销等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对营销战略加以辅助实施。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禽肉产品需求低迷的现状,提出禽肉产品市场营销战略,并且通过在禽肉产业的销售环节以市场营销策略促进产业链条增值,促进肉禽养殖户增收,以加快产业发展。因此,分析河北省禽肉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发展、市场状况、市场营销机制,并制定竞争策略和市场发展战略,对于充分发掘我省禽肉产业的竞争优势,预测河北省禽肉生产及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为河北省禽肉产业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增值提出对策建议有着重要的意义。
颜景辰[8](2007)在《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更加稳固,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数量更加充裕,种类更加丰富,居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必须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村经济发展领域,几乎成为各地和各级政府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面对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生态产品、绿色产品的要求也日趋增强。为此,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关联并协调起来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便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成为实现畜牧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必然。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内容主要分为10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将生态畜牧业研究领域所关联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总结,为论文研究的进行和深入提供理论铺垫。第三章是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及历程进行回顾,以寻找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一般规律。第四章则围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对其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析,以客观判断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特征表现,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推广背景信息。第五章则以开放的思维,探究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其现存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其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和能够对我国形成借鉴价值的有益经验。第六、七、八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依照畜牧业产业特征和地域分类标准分别对农区、草原和城市郊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内在特性和适宜采取的微观操作方案。第九章则是对生态畜牧业产品的贸易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这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所必须关注的市场导向原则。第十章则对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和政策支撑体系进行了全面设计,为今后推进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宏观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问题,并赋予了生态畜牧业以新的内涵。本文的研究除关注畜牧业本身外,还十分重视生态畜牧业链条的延伸和功能定位,强调应该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从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出发,来合理科学地安排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注意到了四种转变,即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在增长方式上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在技术方式上由传统经验型向技术依托型、在利用方式上由资源开发型向生态建设型的转变,以在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使之能够在产业系统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价值的增加,而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对系统外的负效应,使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第二,归纳和总结了世界不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全面分析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之上,根据当前世界生态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归纳出集约化生态畜牧业模式、草原生态畜牧业模式和农户小规模生态畜牧业模式,并分别对采用这三种发展模式的典型国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对比,提出了对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第三,提出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畜牧业功能特征和产业优势区域,将畜牧业产业研究与生态经济学紧密结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农区、草原和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和模式,并分别提出了其发展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中心的两种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这对我国发展城郊生态畜牧业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第四,全面设计了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在全面分析世界和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生产目标、消费目标、贸易目标和生态目标为主体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以产品战略、结构战略、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为重点的战略思路,构建了以生态饲料生产技术、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生产技术、洁净畜牧业生产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今后推进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王雅静[9](2007)在《糖萜素、牛至油对育肥后期肉牛作用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在两组育肥牛育肥后期日粮中分别添加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糖萜素和牛至油,通过对生产性能、免疫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状及肉品质的分析,探究这两种绿色饲料添加剂对育肥后期肉牛的作用效果,并最终优选出一种效果较好的添加剂,为肉牛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由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两部分组成。饲养试验选择新疆农九师绿翔农场肉牛24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试验分组,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8头牛,分别为糖萜素组、牛至油组和对照组。每组先进行45天预饲,于屠宰前一个月在试验组牛的日粮中分别加入一种添加剂。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4头牛,颈静脉采血,用于血清生化指标分析。每组选取1头体况接近组内平均水平的牛进行屠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平均末重、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糖萜素组和牛至油组差异显着(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糖萜素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而牛至油组低于对照组;肉、精料比,三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糖萜素组较对照组、糖萜素组较牛至油组都有所提高,牛至油组低于对照组。2.免疫指标:(1)血红蛋白,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2)红细胞数,糖萜素组与牛至油组、糖萜素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着(0.01<P<0.05),但牛至油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牛至油组221号牛和对照组239号、204号牛的红细胞数高于正常值;(3)白细胞数,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糖萜素组和牛至油组的8头牛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的248、285号牛的白细胞数均高于正常值;其中中性杆状核白细咆,牛至油组和对照组差异显着(0.01<P<0.05),糖萜素组和对照组、糖萜素组和牛至油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幼稚型白细胞、中性分叶核白细胞,两个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两个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在两个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两个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在三个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淋巴细胞所占白细胞的比值均高于正常值,其中以糖萜素组最高,牛至油组最低;三个组牛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对照组最多,糖萜素组最少。3.血清生化指标:(1)牛至油组血清总蛋白与糖萜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着(0.01<P<0.05),糖萜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2)牛至油组血清淀粉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0.01<P<0.05),但糖萜素组与牛至油组以及糖萜素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3)血清脂肪酶:三个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糖萜素组和牛至油组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4)血清胆固醇:牛至油组和糖萜素组以及牛至油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显着(0.01<P<0.05),牛至油组最低,糖萜素组最高;(5)血清尿素氮:三个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糖萜素组、牛至油组的血清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6)血清SOD:三个组之间差异亦不显着(P>0.05),牛至油组最高,其次是糖萜素组,而对照组最低;(7)总抗氧化能力(T-AOC):牛至油组T-AOC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0.01<P<0.05),与糖萜素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糖萜素组T-AOC虽然较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是较对照组有所提高。4.胴体性状及牛肉品质:胴体重、皮下脂肪覆盖度、排酸后重量、眼肌面积,糖萜素组高于其他两组:骨骼组织比例,对照组最小,糖萜素组最大;屠宰率,牛至油组高于其它两组;熟肉率,牛至油组高于其他两组,糖萜素组高于对照组:糖萜素组大理石花纹评分为2.0分,高于其他两组(1.0分);糖萜素组肉色为3分,呈现类似樱桃红色,其它两组相同,肉色稍深,但不是很明显,被评为4分;3天后pH值差异不大,均表现正常:按照高档肉的标准,牛柳、西冷、眼肉的质量之和,三个组分别为:15.756kg、14.265kg、14.709kg,它们分别占胴体重的比例为:7.38%、6.88%、7.19%,糖萜素组最高,牛至油组最低;在优质肉中,测定了大米龙、小米龙、臀肉、膝园、腰肉的重量,这几部分分割肉重量之和,三个组分别为:40.846kg、40.500kg和39.650kg,它们分别占胴体重的比例为:19.12%、19.55%、19.38%,从比例看,牛至油组高于其他两组;在不加任何调味剂的情况下,按照牛肉嫩度、多汁性及咀嚼后剩余物多少的名次打分,经评审小组一致认可,其结果是糖萜素组最好,牛至油组次之,对照组最差。试验结束后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按照每千克体重8.2元进行粗略计算,糖萜素组较对照组增值3.692元/天·头,牛至油组比对照组降低1.375元/天·头;糖萜素组试验期每头牛经济效益提高了110.76元。
董春芳[10](2006)在《民营企业集团运行的法律规制》文中认为民营企业集团是民营经济领域重要的风向标。我们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立足点,结合我国的国情,正确对待民营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文章的思路是在吸收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为主线,指出了当前民营企业集团运作中内部存在的问题,认为产权和治理结构两大方面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集团健康持续发展的障碍,产权不清晰必然导致企业的治理出现混乱,产权是所有企业治理问题的症结。研究上述问题,在完善法律制度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民营的性质及民营企业集团进行了一个概述,描述了我国民营企业集团面临的法制环境;第二章是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运行中面临的法律问题的阐述,主要涉及产权和治理结构两方面问题;第三章提出规范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运行的法律对策,认为要加强民营企业集团的立法建设,明确民营企业集团的法律地位,健全民营企业集团的公司法律制度,完善与民营企业集团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
二、《饲料广角》2003年第1-24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广角》2003年第1-24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忠诚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品牌的涵义 |
2.2 品牌忠诚 |
2.3 品牌忠诚的测量 |
2.4 影响品牌忠诚的因素 |
2.5 生猪养殖户饲料选择的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假设 |
3.1.1 感知质量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
3.1.2 感知价值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
3.1.3 社会关系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
3.1.4 品牌声誉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
3.1.5 感知风险对品牌忠诚的影响 |
3.2 理论模型 |
3.3 变量测量指标 |
3.4 样本与数据分析方法 |
3.4.1 样本的选取及调查 |
3.4.2 数据分析方法 |
4 数据分析 |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1 效度检验 |
4.2.2 信度检验 |
4.3 生猪养殖户养殖不同阶段饲料品牌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 |
4.3.1 初期养殖时饲料品牌的选择偏好及选择方式 |
4.3.2 生猪养殖户长期养殖时饲料品牌的选择的偏好及影响因素 |
4.3.3 生猪养殖户放弃饲料品牌时的偏好及影响因素 |
4.3.4 本节小结 |
4.4 各因子对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分析 |
4.4.1 感知质量对饲料品牌忠诚度影响 |
4.4.2 感知价值对饲料品牌忠诚度影响 |
4.4.3 社会关系对饲料品牌忠诚度影响 |
4.4.4 品牌声誉对饲料品牌忠诚度影响分析 |
4.4.5 感知风险知对饲料品牌忠诚度影响分析 |
4.5 饲料品牌忠诚度各因子综合作用分析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和建议 |
5.1.1 结论 |
5.1.2 建议 |
5.2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5.2.1 研究的局限 |
5.2.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2)中国生猪规模养殖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数据说明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3 数据说明 |
1.5 研究特色及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规模养殖经济学分析相关理论概述 |
2.1 规模经济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 |
2.1.2 生猪养殖规模的分类 |
2.2 区域优势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2.2 区域畜产品比较优势的内涵 |
2.2.3 区域畜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 |
2.3 成本收益理论 |
2.3.1 成本有关理论 |
2.3.2 收益有关理论 |
2.4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4.1 生产率的内涵 |
2.4.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4.3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定方法 |
第三章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
3.1.1 生猪生产 |
3.1.2 猪肉消费 |
3.1.3 进出口贸易 |
3.2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水平分析 |
3.2.1 生猪散养与规模养殖比重的变化趋势 |
3.2.2 不同规模猪场数量及其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
3.2.3 不同规模猪场年出栏量及其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
3.3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动因分析 |
3.3.1 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 |
3.3.2 技术进步 |
3.3.3 粮食增产 |
3.3.4 市场竞争 |
3.3.5 政策推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区域分布与区域优势分析 |
4.1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区域分布与区域移动分析 |
4.1.1 不同区域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的变化趋势 |
4.1.2 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猪场在全国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
4.1.3 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猪场出栏量在全国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
4.2 我国生猪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 |
4.2.1 存栏规模优势指数(SAI)分析 |
4.2.2 产量优势指数(PAI)分析 |
4.2.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不同养殖规模的生猪成本收益分析 |
5.1 不同养殖规模的生猪成本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
5.1.1 生猪总成本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
5.1.2 生猪生产成本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
5.2 不同养殖规模的生猪收益变化趋势 |
5.2.1 生猪产值变化趋势 |
5.2.2 生猪净利润变化趋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不同养殖规模的生猪生产率分析 |
6.1 不同养殖规模的生猪单要素生产率分析 |
6.1.1 生猪资金收益率 |
6.1.2 生猪劳动生产率 |
6.2 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项分析 |
6.2.1 数据来源与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6.2.2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项的测定方法 |
6.2.3 测算结果与分析 |
6.3 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的技术效率与前沿面投影分析 |
6.3.1 各地区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的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项分析 |
6.3.2 各地区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的前沿面投影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
7.1 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 |
7.1.1 猪场总数与猪场规模的变化趋势 |
7.1.2 不同规模猪场数量与存栏量及其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 |
7.2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水平与美国的比较分析 |
7.2.1 不同规模猪场数量及其所占比重的比较 |
7.2.2 不同规模猪场存栏量(或出栏量)所占比重的比较 |
7.3 美国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
7.3.1 通过实施合同生产,推动猪场的专业化与规模的扩大 |
7.3.2 通过加强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规模养殖生猪生产水平的提高 |
7.3.3 通过有效管理猪场废弃物,实现环境保护与生猪规模养殖的协调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 ——以国际法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一) 有关国际组织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
(二) 有关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
(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原因 |
二、无缝隙监管理念 |
(一) 无缝隙监管的内涵及特征 |
(二) 无缝隙监管理念在国际上的应用 |
三、监管主体 |
(一) 中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之比较 |
(二)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
(三)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完善路径 |
四、食品安全标准 |
(一) 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二) 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HACCP的应用 |
(三) 质量认证体系 |
五、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信息披露制度 |
(一) 美国与欧盟的实践 |
(二)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六、食品追溯、召回机制及司法救济 |
(一) 美国与欧盟的做法 |
(二) 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召回机制及司法救济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菌糠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索引符号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食用菌在秸秆生物转化饲料中的应用 |
1.1 秸秆的资源量及利用现状 |
1.2 秸秆的碳水化合物构成 |
1.3 秸秆作为饲料的限制因素 |
1.4 食用菌降解秸秆的作用机理 |
1.5 食用菌对秸秆化学成分的影响 |
1.6 食用菌对秸秆消化率的影响 |
1.7 食用菌在发酵秸秆开发饲料用酶制剂中的应用 |
1.8 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2 菌糠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
2.1 菌糠的资源量及利用现状 |
2.2 菌糠的营养价值 |
2.3 菌糠的消化率 |
2.4 菌糠饲料的安全性 |
2.5 菌糠在畜禽中的应用效果 |
2.6 菌糠在畜禽中的适宜用量 |
2.7 菌糠的加工调制方法 |
2.8 应用需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
第二章 菌糠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4 试验测定指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糠对育肥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菌糠对育肥牛采食速度的影响 |
2.3 育肥牛的饲养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菌糠对育肥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菌糠对育肥牛采食速度的影响 |
3.3 菌糠对育肥牛的经济效益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菌糠对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试验测定指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糠对肉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 菌糠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菌糠对肉牛血液免疫细胞的影响 |
3.2 菌糠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菌糠的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率及表观消化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1.3 试验方法 |
1.4 试验测定指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糠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2 菌糠的瘤胃降解率 |
2.3 平菇菌糠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
3 讨论 |
3.1 菌糠的常规营养成分 |
3.2 菌糠的瘤胃降解率 |
3.3 菌糠的表观消化率 |
4 小结 |
第五章 平菇菌糠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测定指标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糠对瘤胃pH值的影响 |
2.2 菌糠对瘤胃氨态氮的影响 |
2.3 菌糠对苜蓿甘草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菌糠对瘤胃pH值的影响 |
3.2 菌糠对瘤胃氨态氮的影响 |
3.3 菌糠对苜蓿甘草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讨论、结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
1 总体讨论 |
2 全文结论 |
3 本文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录 |
(6)全球高粮价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及进出口贸易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0.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 |
0.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2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图 |
0.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相关概念及理论 |
1.1 粮食 |
1.2 高粮价的界定 |
1.3 粮食安全 |
1.4 农业弱质性产业理论 |
1.4.1 农业弱质产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
1.4.2 农业弱质产业理论评述 |
1.5 农业正外部性理论 |
1.5.1 农业正外部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
1.5.2 农业正外部性理论评述 |
2.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演变 |
2.1 建国初期至 1978 年改革开放前的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 |
2.2 1978 年改革开放至1992 年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 |
2.3 1992 年至 2001 年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 |
2.4 入世后到2005 年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 |
2.5 2006 年至今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 |
3.全球粮食贸易变化及国际粮食市场分析 |
3.1 20 世纪80 年代至21 世纪初期全球粮食贸易变迁 |
3.1.1 八十年代的国际粮食贸易 |
3.1.2 九十年代以后国际粮食贸易 |
3.2 国际粮食市场现状 |
3.2.1 国际粮价剧烈波动 |
3.2.2 全球粮食危机日益扩大 |
3.3 全球高粮价的成因分析 |
3.3.1 供给方面的原因 |
3.3.2 需求方面的原因 |
3.3.3 其他方面的原因 |
3.4 高粮价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 |
3.4.1 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 |
3.4.2 亚洲国家的粮食安全 |
3.4.3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粮食安全 |
3.4.4 欧洲国家的粮食安全 |
3.5 全球高粮价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4.全球性高粮价对我国粮食价格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4.1 全球高粮价对我国粮食价格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4.1.1 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变迁 |
4.1.2 近年来全球高粮价对我国粮价和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
4.2 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传递作用 |
4.2.1 近期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 |
4.2.2 国内粮价波动与国际粮价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4.3 全球高粮价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影响的实例分析 |
4.3.1 代表性粮食品种案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战略变迁及其分析 |
4.3.2 分析结论 |
5.全球高粮价及经济衰退背景下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 调整 |
5.1 全球经济衰退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 |
5.2 全球性高粮价及经济衰退背景下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调整 |
5.2.1 完善粮食进出口贸易体系以积极应对全球高粮价 |
5.2.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我国粮食自给 |
5.2.3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
5.2.4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
5.2.5 完善粮食加工体系 |
5.3 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7)河北省禽肉产品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禽肉产品的市场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2 禽肉产品的市场营销环境 |
2.1 国内禽肉产品市场分析 |
2.1.2 我国禽肉产品消费现状 |
2.1.3 我国城乡居民禽肉消费分析 |
2.1.4 我国禽肉产品价格分析 |
2.1.5 我国禽肉生产效益分析 |
2.2 市场细分与选择 |
2.2.1 细分全球市场 |
2.2.2 细分国内市场 |
2.2.3 细分一级和二、三级市场 |
3 河北省禽肉产品的主要竞争者分析 |
3.1 国内竞争者分析 |
3.1.1 河南华英集团 |
3.1.2 吉林德大集团 |
3.1.3 山东凤翔集团 |
3.1.4 其他 |
3.2 国外进入竞争者分析 |
4 河北省禽肉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 河北省禽肉产业SWOT分析 |
4.1.1 产业优势 |
4.1.2 产业劣势 |
4.1.3 面临的机遇 |
4.1.4 可能遇到的威胁 |
4.2 河北省禽肉产业竞争力的测定 |
4.2.1 产品结构竞争力 |
4.2.2 区域竞争力 |
4.2.3 产品出口竞争力 |
4.3 提高河北省禽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选择 |
4.3.1 树立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管理观念 |
4.3.2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
4.3.3 品种结构调整 |
4.3.4 搞好产品深加工 |
4.3.5 切实做好禽病防治工作 |
4.3.6 认真对待禽产品中的药残问题 |
4.3.7 严格保证产品质量 |
4.3.8 一体化经营战略 |
4.3.9 树立农产品市场营销理念,树立为营销服务观念 |
5 市场营销战略选择 |
5.1 营销战略概述 |
5.2 品牌差异化战略 |
5.2.1 品牌差异化战略概述 |
5.2.2 品牌发展策略 |
5.2.3 禽肉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
5.2.4 产业发展与禽肉品牌竞争力 |
5.2.5 提高河北省禽肉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
5.3 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渠道策略 |
5.3.4 产品促销策略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发表论文 |
(8)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1.1 生态型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更高层次 |
1.1.2 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方式 |
1.1.3 生态畜牧业有利于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的良好衔接 |
1.1.4 生态畜牧业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
1.1.5 发展生态畜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生态产业研究 |
1.2.2 生态农业经济 |
1.2.3 畜牧业经济研究 |
1.2.4 生态畜牧业研究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内容 |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畜牧业经济一般理论 |
2.2 生态畜牧业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有机畜牧业理论 |
2.3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
2.3.1 供需均衡理论 |
2.3.2 循环经济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生态畜牧业的基础理论述评及发展趋势 |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历程分析 |
3.1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轨迹分析及其基本特征 |
3.1.1 产品总量不断增长 |
3.1.2 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
3.1.3 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1.4 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日益明显 |
3.2 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轨迹分析 |
3.2.1 恢复性发展时期(1949-1957) |
3.2.2 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 |
3.2.3 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1979-1996) |
3.2.4 新阶段的全面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3.3 中国畜牧业技术演变轨迹分析 |
3.3.1 以家庭副业和从属于农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979年以前) |
3.3.2 向支柱产业演进的全面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 |
3.4 中国畜牧业经营方式演变历程 |
3.4.1 20世纪80年代的商品化、专业户化、企业化发展阶段 |
3.4.2 20世纪90年代的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阶段 |
3.4.3 21世纪初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阶段 |
第4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生态畜牧业形成的基本背景 |
4.1.1 生态农业与生态畜牧业的衍生 |
4.1.2 生态畜牧业提出的基本背景分析 |
4.2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
4.2.1 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
4.2.2 生态畜牧业的功能定位与种类划分 |
4.2.3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
4.2.4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
4.3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受计划经济和短缺时代的惯性影响,导致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 |
4.3.2 受人们认识上的局限,生态畜牧业发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 |
4.3.3 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养殖规模较小 |
4.3.4 科技进步速度较慢,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不高 |
4.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因素分析与制度透视 |
4.4.1 科技研发与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
4.4.2 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制度与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
4.4.3 传统观念的制约 |
第5章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
5.1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5.1.1 世界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现状 |
5.1.2 世界主要畜产品贸易现状 |
5.1.3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5.1.4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5.2 以集约化发展为特征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及其启示 |
5.2.1 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2.2 加拿大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5.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3.1 澳大利亚的生态畜牧业 |
5.3.2 新西兰生态畜牧业发展 |
5.4 农户小规模饲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
5.4.1 日本畜牧业的基本概况 |
5.4.2 日本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5.4.3 日本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 |
5.5 世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5.5.1 提高并强化认识,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5.5.2 加快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
5.5.3 加大培育国内和国际生态畜产品市场 |
第6章 中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 农区生态畜牧业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 |
6.1.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6.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解构 |
6.2.1 我国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6.2.2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6.3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路径选择 |
6.3.1 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 |
6.3.2 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的路径选择 |
第7章 中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7.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实施条件 |
7.1.1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
7.1.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建设的实施条件 |
7.2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
7.2.1 草地退化严重 |
7.2.2 草原畜牧业生产力落后 |
7.2.3 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
7.2.4 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
7.2.5 产后环节薄弱,产业化经营发育迟缓 |
7.3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
7.3.1 季节轮牧模式 |
7.3.2 家庭生态牧场模式 |
7.4 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7.4.1 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 |
7.4.2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
7.4.3 实施动物保护工程 |
7.4.4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
7.4.5 加快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7.4.6 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 |
第8章 中国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分析 |
8.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
8.1.1 城郊生态畜牧业的特点 |
8.1.2 城郊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8.2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
8.2.1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2.2 以旅游为中心,发展生态畜牧业 |
8.3 城郊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8.3.1 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 |
8.3.2 做好畜牧企业的布局规划 |
8.3.3 高度重视优良品种 |
8.3.4 广泛应用新技术 |
8.3.5 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计划 |
8.3.6 建立科学的生产体系 |
第9章 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分析 |
9.1 中国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现状 |
9.1.1 中国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
9.1.2 中国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
9.1.3 中国生态畜禽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
9.2 影响中国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与贸易的因素分析 |
9.2.1 中国生态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9.2.2 中国生态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9.3 促进生态畜产品市场消费和贸易的对策分析 |
9.3.1 国家应加强对生态畜产品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 |
9.3.2 严格绿色畜产品认证、监测制度 |
9.3.3 创新生态畜产品流通模式 |
9.3.4 制定合理的生态畜产品价格 |
9.3.5 建立规范化的技术应用及推广网络 |
9.3.6 建立生态畜产品生产体系 |
第10章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
10.1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与战略重点思考 |
10.1.1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 |
10.1.2 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10.2 中国生态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
10.2.1 生态饲料生产技术体系 |
10.2.2 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 |
10.2.3 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牧业洁净生产的技术体系 |
10.2.4 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
10.2.5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 |
10.3 提升中国生态畜牧业产业水平和效益的对策措施 |
10.3.1 加快生态畜牧业集约化发展 |
10.3.2 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
10.3.3 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畜牧业 |
10.4 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10.4.1 加强生态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 |
10.4.2 强化优势生态畜牧业区划布局 |
10.4.3 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
10.4.4 深化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
10.4.5 引导生态畜产品消费,开拓畜产品市场 |
10.4.6 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
致谢 |
(9)糖萜素、牛至油对育肥后期肉牛作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抗生素的应用及其负面影响 |
1.2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功能 |
1.3 糖萜素 |
1.3.1 糖萜素组成及其作用机理 |
1.3.2 糖萜素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1.3.3 糖萜素对动物免疫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4 糖萜素对动物胴体性状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
1.4 牛至油 |
1.4.1 牛至油组成及其作用机理 |
1.4.2 牛至油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1.4.3 牛至油对动物免疫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4 牛至油对动物胴体性状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
1.5 育肥期肉牛日粮中添加糖萜素、牛至油的研究前景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试验目的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饲养试验 |
3.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3.1.2 混合精料和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 |
3.1.3 饲养管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2 屠宰试验 |
3.2.1 胴体分割及胴体指标的测定 |
3.2.2 肉质性状的测定 |
3.2.3 胴体分割肉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生产性能 |
4.2 免疫指标 |
4.3 血清生化指标 |
4.4 屠宰性状及肉质 |
4.5 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糖萜素对肉牛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 |
5.1.1 糖萜素提高肉牛饲料能量利用率 |
5.1.2 糖萜素提高肉牛饲料蛋白质利用率 |
5.2 糖萜素和牛至油对育肥期肉牛采食量的影响 |
5.3 糖萜素和牛至油对肉牛日增重和肉、精料比的影响 |
5.4 糖萜素和牛至油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
5.5 糖萜素和牛至油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6 糖萜素和牛至油对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
5.6.1 糖萜素和牛至油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5.6.2 糖萜素和牛至油对肉质的影响 |
5.7 相关性分析 |
5.8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开发前景及研究方向 |
第6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和发表文章情况 |
(10)民营企业集团运行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运行概论 |
1.1 民营企业集团概说 |
1.2 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发展的法律环境 |
2 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运行中的内部困境 |
2.1 民营企业集团的产权纷争 |
2.2 民营企业集团的家族化治理 |
3 规范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运行的法律对策 |
3.1 明确我国民营企业集团的法律地位 |
3.2 健全民营企业集团的公司法律制度 |
3.3 完善民营企业集团相关的法律制度 |
结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饲料广角》2003年第1-24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猪养殖户饲料品牌忠诚及影响因素研究[D]. 余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2]中国生猪规模养殖的经济学分析[D]. 沈银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3]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 ——以国际法为研究视角[D]. 夏迎梅. 安徽大学, 2011(05)
- [4]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5]菌糠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 潘军.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3)
- [6]全球高粮价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及进出口贸易战略研究[D]. 高环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7]河北省禽肉产品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刘勇.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颜景辰.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3)
- [9]糖萜素、牛至油对育肥后期肉牛作用效果的研究[D]. 王雅静. 西南大学, 2007(06)
- [10]民营企业集团运行的法律规制[D]. 董春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