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演奏技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晶[1](2021)在《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巧分析》文中指出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中,肖邦是十九世纪着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在他的一生中,所创作的作品几乎全部为钢琴而作,他的作品涉及体裁广泛,内容深刻,和声丰富,旋律优美。本文从多角度来分析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并结合相关研究经验探究了肖邦钢琴作品的演奏特点,进而提高演奏技能和艺术修养,从而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和塑造。
何雨婷[2](2020)在《浪漫派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钢琴演奏者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弹奏技术、具备高超非凡的演奏技巧,而且要体现出作品演奏的音乐艺术价值。歌唱性与抒情性的旋律主要体现在浪漫派的音乐作品中,演奏抒情性的旋律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弹奏技巧。本文通过围绕浪漫派作品的特点,分析浪漫派作品的触键方法与音色效果的联系、踏板的运用与音乐画面的描绘这两个方面的技术,从而阐述了浪漫派作品的演奏技巧,希望能给钢琴演奏者提供弹奏方法上的参考与借鉴。
刘佳宁[3](2020)在《肖邦《c小调练习曲Op. 10 No. 12》的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研究》文中提出《c小调练习曲》这部作品反映了波兰民众抗击沙俄侵袭斗争的激烈场景并表达出作曲家本人对祖国浓烈的热爱之情。本文对《c小调练习曲》的社会背景、演奏技巧和思想情感加以了解和剖析,协助更好地映现小调音乐的风格。这部作品蕴含了愤怒和悲伤的情感,整首作品运用左手激荡的声音和右手坚定的旋律相结合来叙述。在音乐的中间部分,在快速起伏的伴奏中,随着重复的附点节奏,音乐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c小调练习曲》结尾的旋律蕴含了深沉的忧郁和悲伤。本文简明的剖视了《c小调练习曲》的演奏风格和演奏方法,使演奏者更加全面的理解肖邦的创作理念,协助后生更好地领会肖邦的风格,运用适宜的技术来诠释肖邦的练习曲。
王珺[4](2020)在《结构史视域下的19世纪欧洲钢琴演奏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欧洲的钢琴艺术被看作是键盘音乐历史长河中最为繁荣的时期,在钢琴音乐家不懈努力的创作下,此时的钢琴演奏技术以及情感表达由量的积累产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只是钢琴创作者们的埋头苦干导致的。为了能更加宏观的了解19世纪音乐与社会、人文之间的联系,笔者选择采用结构主义视域这一新颖的研究方式,对已有的史料记载进行整理,试图将这之间的联系叙述清晰。笔者将全文分成以下三个部分来进行论述:引言、正文和结语。第一个部分为引言,主要对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现状、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性论述。第二个部分为正文部分,拟从三个章节来论述并分析十九世纪时期欧洲钢琴音乐演奏技术的发展进程。第一章,对“钢琴演奏技术”进行一个更加确切的范围界定,同时介绍19世纪之前钢琴演奏技术的历史沿革,达到追根溯源,有据可依;第二章,从音乐本体入手,对19世纪欧洲钢琴演奏技术现状进行案例分析;第三章,从社会体系和审美观念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对欧洲钢琴作曲家身份、钢琴制造业、音乐会机制的变化来探寻欧洲钢琴演奏技术发生变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对欧洲艺术思潮、及演奏者的表演观这一系列的审美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试图从外部因素变化中追寻钢琴演奏技术的变化。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通过对正文中三个结构系统的历史分析,进而对19世纪时期欧洲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演变做一个全方位的总结,并试图厘清其音乐本体与社会环境以及人文思想之间细致且紧密的联系。
文廉[5](2020)在《三首船歌作品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文章是以研究船歌体裁为中心,选取了三首船歌作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19 No.6)、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这三首船歌进行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及艺术特征的分析,比较出相同体裁下的同一性质和不同点。根据船歌体裁的特点,分析演奏和艺术特色,从自己的实践角度出发,对旋律性演奏、左手低声部的伴奏形式、速度及力度在音色上的变化、踏板的运用、演奏处理及体会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以上分析结果的整合,争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创新。文章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船歌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了艺术风格的分析,从艺术情感风格到曲式结构的比较,分析出了船歌作品的异同。文章会以谱例为基础,明确的指出各小节的演奏技巧与难点,并说明在演奏中如何解决。通过笔者对三首船歌作品的比较和音乐分析,可能在部分研究中出现不足,但期望可以将这种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其他体裁的乐曲研究中,而这种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预计会对今后研究其他体裁的乐曲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以实际理论依据为基础,将对乐曲的艺术风格、曲式结构、演奏分析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为钢琴爱好与教学研究者在今后的表演和教学实践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费凡[6](2020)在《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及其实贱研究 ——以《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学习钢琴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进而提高艺术素养。然而在“钢琴热”的大趋势下,钢琴基础教育的现状出现了偏离艺术素质教育轨道的现象,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家长在互相攀比的心态下,考级意识强,出现拔苗助长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使钢琴基础教育缺乏对儿童的心理关注,对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科学和完善,需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急需重新定位钢琴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于钢琴基础教学来说,教材是贯彻先进教育理念、引导正确方向、实施科学方法的依据和载体,现代钢琴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依赖适应时代需要的教材来体现、贯彻和落实。本文意从但昭义先生的教育理念入手,结合他近年来研究推广的《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分析教程特色,进行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其教育理念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本文总共分为三个章节进行研究,首先绪论中阐述选题缘由与意义,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论文思路框架。第一章是但昭义艺术教育成就概述,主要介绍但昭义的生平事迹,包括其家庭环境及艰苦的求学之路。其次是介绍但昭义的艺术教育成就,包括其从教四十多年来所教授学生的获奖情况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第二章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与教程特色分析,将其教育理念从音乐教育、辩证看待音乐与技术、快乐学琴和因材施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趣味教学、强调音乐表现、课程单列和民族元素四个教程的主要亮点;第三章是针对四册教材的教学实践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梳理与反思;结论是阐述但昭义教育理念的实践价值及其意义。
黄俊[7](2020)在《肖邦《玛祖卡Op33.No4》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文中提出肖邦作为波兰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一生倾注于钢琴音乐的研究与创作,被后人誉为“钢琴诗人”。在肖邦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多达五十余首玛祖卡舞曲,玛祖卡也因此被视作是肖邦的创作中最富民族意识和情愫的体裁。玛祖卡舞曲原为波兰人民世代传承的民间舞曲,后经肖邦等人发展后衍变成最为细腻的音乐体裁之一。本文在充分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相关背景的基础上,依次阐述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调式等创作特征,从中分析民间因素在乐曲中的具体体现,为我们进行音乐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针对在实际演奏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分别从节奏与重音、旋律、音色与触键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在实际演奏中尤其要重视对作品进行极为细腻化的处理,使我们的演奏手法与和声色彩、调性布局等特征相吻合,才能充分体现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特点。最后,通过自己的音乐会实践,提出自己在学习作品中的一些反思与体会。望通过这篇研究,为日后演奏《玛祖卡Op33.No4》的学习者们提供一些演奏上的帮助。
罗依菲[8](2019)在《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的音乐风格与演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即兴曲作为一种器乐特性曲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时代产物,它是实现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内心情感与音乐灵感的载体之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众多优秀的钢琴家、作曲家参于了即兴曲的创作,为世人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至今深受听众的喜爱而得以广泛流传,即兴曲也成为了钢琴音乐中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本文以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以梳理即兴曲的发展和莱茵赫德生平及音乐创作的历程为切入点,以此作为研究乐曲的背景资料与研究乐曲创作、风格和演奏的辅助资料,以此对即兴曲28号与莱茵赫德所处的历史时期建立时代概念,并且为后文音乐风格与演奏的研究提供参考;第三章对即兴曲作品28号进行分析,归纳和论述该套作品中浪漫主义的核心音乐创作思维,论证其音乐创作中,在结构、创作手法和织体的选择上体现的整体统一性;第四章分三个部分,从音乐片段实例出发进行演奏解析。前两节对乐曲中“歌唱性”与“非歌唱性”旋律和多层性音响的特性进行音乐文本研究和演奏解析,第三节分别研究三首即兴曲的炫技性演奏要点,从音色控制、节拍处理和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来进行演奏技术要点的解析;第五章对前面的内容作出梳理和总结。
黄琛琦[9](2019)在《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演奏版本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他所创作的为数不多的三套奏鸣曲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套,创作技巧也最为成熟。其所包含的深刻多元的情感内涵、精巧复杂的音乐结构和变化多端的演奏技术,吸引全世界钢琴家、钢琴专业人士以及钢琴爱好者竞相演奏学习,这也使得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百世流芳。作为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的学生来讲,想要对这部作品理解透彻并演奏到位,需要通过对不同演奏版本的分析比较,将其中的精华和要旨借鉴并吸收到自身的演奏中去,才能实现对作品的精准把握。本文以《第二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创作风格、音乐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并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但都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肖邦风格的霍洛维茨、波格雷里奇、李云迪和赵成珍四位演奏家,对他们的演奏视频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力求寻找到尽可能完整地诠释原作的版本,探究怎样的演奏状态和演奏技巧能更为生动地诠释作品,给听众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以期对钢琴演奏及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陈述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肖邦的客观条件——生活环境和主观条件——内心情感两方面展开论述。第三部分解读作品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结构,为演奏版本中演奏技巧及比较分析做好铺垫。第四部分对演奏家的演奏版本以音乐结构为参照,从速度变化、力度幅度、指法运用、肢体动作、触键方式这些方面进行细致比较,分析其与旋律线、和声起伏及音乐结构的关系,并得出一定的比较结果。第五部分通过总结比较研究,得到演奏家演奏版本共性与差异性的成因、在演奏主要段落时应注意的问题,反思与梳理比较内容,对演奏及教学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归纳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付一成[10](2019)在《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研究与演绎》文中研究说明肖邦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早中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音乐艺术型极强,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中独树一帜。钢琴音乐中的叙事曲是肖邦首创的音乐体裁,音乐内容与复杂的戏剧矛盾相结合的体裁样式,体现了诗歌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的整理,对多版本的曲谱分析,首先以肖邦的生活时代和创作背景相结合,阐述《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由来和作品文学内涵。其次结合曲谱的分析,从音乐的角度分析其音乐特征与结构特点。最后结合之前两点的详细解析,由作品技术上的几大突出难点以及戏剧化情感表达为方向,来阐述详细的演绎分析,为大家演奏此曲所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的建议与方案。
二、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演奏技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演奏技能(论文提纲范文)
(1)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分析 |
(一)肖邦作品中的民族性 |
(二)肖邦作品中的抒情性 |
(三)肖邦作品中的叙事性 |
(四)肖邦作品中的舞蹈性 |
二、肖邦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分析 |
(一)抒情性旋律 |
(二)装饰音 |
(三)踏板 |
(四)自由速度 |
三、总结 |
(2)浪漫派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浪漫派钢琴作品的触键技巧 |
二、浪漫派钢琴作品的踏板使用方法 |
结语 |
(3)肖邦《c小调练习曲Op. 10 No. 12》的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肖邦《c小调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
2.1 作曲家简介 |
2.2 创作背景 |
3 肖邦《c小调练习曲》的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 |
3.1 《c小调练习曲》的演奏技巧 |
3.1.1 《c小调练习曲》的旋律特点 |
3.1.2 《c小调练习曲》的节奏特点 |
3.1.3 《c小调练习曲》的演奏技巧 |
3.2 《c小调练习曲》的音乐风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结构史视域下的19世纪欧洲钢琴演奏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欧洲钢琴演奏技术的历史追溯(17—18世纪) |
(一)钢琴演奏技术的定义 |
(二)欧洲钢琴演奏技术的历史沿革(17—18 世纪) |
1.产生 |
2.形成 |
3.确立 |
小结 |
二、19世纪欧洲钢琴演奏技术个案分析 |
(一)触键 |
(二)连、断 |
(三)强弱 |
(四)踏板 |
小结 |
三、19世纪钢琴演奏技术形成的外部因素分析 |
(一)社会因素分析 |
1.钢琴制造业的发展 |
2.作曲家身份 |
3.音乐会机制 |
(二)审美观念 |
1.艺术思潮 |
2.表演观念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三首船歌作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一)艺术特色与演奏方法分析方面 |
(二)美学分析方面 |
(三)和声分析方面 |
(四)比较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创作背景 |
一、船歌的起源与发展 |
二、三首船歌作品的创作背景 |
(一)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19No.6) |
(二)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 |
(三)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 |
第三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音乐分析 |
一、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19No.6)的音乐分析 |
(一)体裁创作 |
(二)曲式结构 |
(三)艺术特征 |
二、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的音乐分析 |
(一)体裁创作 |
(二)曲式结构 |
(三)艺术特征 |
三、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的音乐分析 |
(一)体裁创作 |
(二)曲式结构 |
(三)艺术特征 |
第四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演奏分析 |
一、音乐形象的演奏诠释 |
(一)歌唱性的旋律演奏 |
(二)低声部的伴奏织体 |
(三)触键与音乐色彩的变化 |
(四)多变速度与力度的表现 |
二、演奏难点及如何解决 |
(一)双音演奏 |
(二)八度与和弦演奏 |
(三)装饰音演奏 |
(四)华彩乐段的演奏 |
(五)踏板的运用 |
第五章 三首船歌作品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体裁的共同性质 |
(一)鲜明的标题性 |
(二)取材来源于生活性 |
(三)引子与尾声设计相似性 |
(四)持续音及调性手法的一致性 |
(五)意境塑造趋同性 |
二、同一体裁的不同点 |
(一)曲式结构的不同 |
(二)旋律织体不同 |
(三)节奏节拍不同 |
(四)创作风格表现不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及其实贱研究 ——以《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思路框架 |
第一章 但昭义艺术教育成就概述 |
第一节 但昭义简介 |
第二节 艺术教育成就 |
第二章 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与教程特色分析 |
第一节 教育理念分析 |
一、启蒙阶段强调音乐教育 |
二、辩证地看待音乐与技术 |
三、落实快乐学琴 |
四、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
第二节 教程特色分析 |
一、主张趣味教学,贯彻快乐学琴 |
二、强调音乐表现,注重全面基础 |
三、基础课程单列,明确教学重点 |
四、融入民族元素,感受民间音乐 |
第三章 《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教学实践应用与反思 |
第一节 钢琴启蒙弹奏的训练 |
一、手指支撑——“站立” |
二、手指弹奏——“走步” |
第二节 钢琴基本弹奏法与音乐表现基础 |
一、三种基本弹奏法 |
二、音乐表现基础 |
第三节 钢琴基础技法的训练 |
一、复杂节奏与手指平衡 |
二、特殊技法与双音和弦技法 |
三、乐句的力度造型 |
四、装饰音与灵活训练 |
五、手指快速跑动 |
第四节 钢琴技法进阶的训练 |
一、音乐特性分类与对比 |
二、音乐结构 |
三、高难技法 |
第五节 教学实践反思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肖邦《玛祖卡Op33.No4》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肖邦及玛祖卡舞曲 |
1.1 肖邦生平简介 |
1.2 《玛祖卡》创作背景概述 |
2 肖邦《玛祖卡Op33.No4》的音乐分析 |
2.1 曲式结构分析 |
2.2 色彩性的和声 |
2.3 个性化的调式 |
3 肖邦《玛祖卡Op33.No4》的演奏诠释 |
3.1 演奏难点分析 |
3.1.1 旋律的演奏 |
3.1.2 重音的把握 |
3.1.3 自由节奏的把握 |
3.1.4 装饰音的弹奏 |
3.2 演奏技术分析 |
3.2.1 速度与力度 |
3.2.2 音色与触键 |
3.2.3 踏板运用 |
3.2.4 演奏风格的把握 |
4 音乐会的总结与反思 |
4.1 演奏初期的准备 |
4.2 音乐会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4.3 关于音乐会的感悟 |
4.3.1 善于挖掘自主学习 |
4.3.2 善于总结精益求精 |
4.3.3 善于想象放飞自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的音乐风格与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钢琴即兴曲与莱茵赫德 |
2.1 浪漫主义时代下即兴曲的孕育而生与持续发展 |
2.1.1 十九世纪初即兴曲的萌芽与诞生 |
2.1.2 十九世纪上半叶即兴曲的初步发展 |
2.1.3 十九世纪下半叶即兴曲的全盛发展 |
2.1.4 二十世纪即兴曲多方面探索与发展 |
2.2 莱茵赫德的生平与作品 |
2.2.1 莱茵赫德 |
2.2.2 音乐创作领域与作品 |
2.2.3 莱茵赫德作品的音响化现状 |
2.2.4 即兴曲作品28 号的乐谱版本比较 |
3 莱茵赫德即兴曲的音乐风格与创作分析 |
3.1 结构 |
3.1.1 整体结构 |
3.1.2 内部结构 |
3.2 创作手法 |
3.2.1 动机 |
3.2.2 持续音 |
3.3 织体 |
3.3.1 和弦式织体 |
3.3.2 分解和弦织体 |
3.3.3 线性织体 |
4 即兴曲作品28号中的演奏探析与技术实现 |
4.1 并置的歌唱性与非歌唱性旋律 |
4.1.1 “非歌唱性”片段的演奏 |
4.1.2 “歌唱性”线条的演奏 |
4.2 多层性的音响 |
4.2.1 多层性音响的音乐文本研究 |
4.2.2 多层性音响的演奏技术实现 |
4.3 即兴曲作品28号中炫技性段落的演奏 |
4.3.1 第一首即兴曲的跑动炫技段落 |
4.3.2 第二首即兴曲的动机化节拍处理 |
4.3.3 第三首即兴曲中和弦演奏技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演奏版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多地辗转与外界对肖邦产生的影响 |
一、与各地文艺界人士结缘相识 |
二、热衷欣赏法意歌剧 |
第二节 本曲隐含的内心情感及其成因 |
一、战乱所致的变故与忧思 |
二、羁旅生活中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第二章 音乐创作风格与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作品的音乐创作风格 |
一、诗节式的旋律结构特征 |
二、特定体裁呈现特定功能 |
三、华丽装饰音风格 |
第二节 作品的音乐结构 |
一、“煽情化”和声语言的运用 |
二、各主题旋律线走向分析 |
三、各乐章曲式结构分析 |
第三章 演奏版本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演奏版本选择缘由 |
第二节 主题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
一、快板主题演奏版本比较 |
二、慢板主题演奏版本比较 |
第三节 展开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
一、单一主题展开演奏版本比较 |
二、多主题复合型展开演奏版本比较 |
第四节 附属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
一、导入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
二、连接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
三、结束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
第五节 外在演奏状态之比较 |
一、肢体动作之比较 |
二、触键方式之比较 |
第四章 比较研究后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演奏家版本共性与差异性的表现 |
一、作品内涵的共性表现 |
二、作品诠释的差异性表现 |
第二节 在演奏主要段落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在诠释音乐形象时应注意的问题 |
二、在演奏中应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研究与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概述 |
二、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音乐特征 |
(一)带倒装的奏鸣曲式结构 |
(二)巧妙过渡的调式衔接 |
(三)浓厚的民族节奏特征 |
(四)悲情性的旋律特征 |
三、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演绎 |
(一)作品技术上的演绎 |
1、密集单音群的快速跑动 |
2、快速和弦及音程的链接 |
3、长短连音的乐句区分 |
(二)情感表达上的演绎 |
1、悲情戏剧性的表达 |
2、史诗般英雄气概的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学位音乐会曲目(第一场) |
附录 B学位音乐会曲目(第二场) |
四、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演奏技能(论文参考文献)
- [1]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巧分析[J]. 刘晶晶. 今古文创, 2021(42)
- [2]浪漫派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分析[J]. 何雨婷. 当代音乐, 2020(09)
- [3]肖邦《c小调练习曲Op. 10 No. 12》的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研究[D]. 刘佳宁. 中北大学, 2020(10)
- [4]结构史视域下的19世纪欧洲钢琴演奏技术发展研究[D]. 王珺.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三首船歌作品比较研究[D]. 文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但昭义儿童钢琴启蒙教育理念及其实贱研究 ——以《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为例[D]. 费凡.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肖邦《玛祖卡Op33.No4》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D]. 黄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的音乐风格与演奏研究[D]. 罗依菲.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演奏版本比较研究[D]. 黄琛琦.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研究与演绎[D]. 付一成. 吉首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