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水器产业格局有变(论文文献综述)
苑睿洋[1](2020)在《基于体感舒适度的城市热场遥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城市建设繁荣的盛景背后却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愈演愈烈,其一是对盲目扩张城市面积、占用林地、耕地等土地资源来建设商业圈、住宅以及交通等各种建设用地,这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是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并且分布密集、出行交通量增大,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人为因素加重城市的热岛效应;其三是为供应城市生活正常运转,其中需要大量的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并且在化石能源燃烧的过程当中,同样会排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大量国内外热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沿海地区受海陆风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热岛形成机理相较于内陆地区来说更加复杂。大连市中心城区主要承载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中心城市”功能,在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本文以大连市市内主城区(中、西、沙、甘)为研究区,采用GIS和RS技术,以2015年~2019年五年间共20景的Landsat8数据,结合气象数据、DE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从人体体感舒适等级结合城市热岛等级角度出发,分析了大连市市内主城区城市热岛在季节及年际等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目前在大连热场集中现象显着。地表温度在逐年升高,四季主要以中温区为主,人体感觉在春季和秋季舒适。在夏季和冬季,人体会感觉到炎热和寒冷,极不舒适。四季强热岛区和热岛区面积都有小幅增长,对应的舒适感觉区域面积同样有所增长,替代了原来占比面积最大的中温区。冷岛和强冷岛区的面积比四季里变化不大,但冬季人体感觉处在冷感觉中,极不舒适。大连市春、夏和秋热场高温现象明显。(2)在水平空间上,以大连市主城区遥感图像中心为象限中心,将大连市划分为8个象限,加以分析;在垂直空间上以西安路商圈为中心,针对热场及体感等级与下垫面关系作剖面线分析;越接近中心且不靠海区域,热岛区面积比例越来越大,人体感越不舒适;越远离中心且靠海区域,低温区和次中温区的分布越广,人体越舒适;研究区热岛区域大面积且集中地分布VII-IV区域且人体热感觉同样集中在该区域,说明城市发展过于集中,应适当转移并合理绿化建设来降低热岛现象。(3)城市内部结构中建筑用地如沥青、水泥等不透水下垫面温度普遍较高,自然因素形成的下垫面类型如植被、水体等热场温度普遍较低。因此,倡导城市修建绿地公园、人工湖等可以调节局部高温热场的地区,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适当减少城市不透水面扩张建设,根据大连市城市特点并结合新型城市理念,对降低城市热场高温情况有积极作用。
陈钰莹[2](2019)在《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博弈理论认为,任何活动中都存在着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冲突和合作,相关主体在决策时有赖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从本质上来看、博弈论正是研究“关系”的理论。跨境高等教育服务规模和质量,是一对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矛盾。留学生教育服务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政府、高校、留学生、家长、社会等,他们间均存在相互关联的博弈关系,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考量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问题。论文以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为研究对象,以博弈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及SPSS22.0统计软件,选取广西几所主要高校的东盟留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对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感知开展实证调查与研究。论文把博弈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入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分析,选择博弈理论中主体博弈、策略博弈,信息博弈与均衡博弈等四个因素,探究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博弈关系,阐述广西政府、高校、留学生与社会各主体间博弈策略;比较与借鉴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进程策略,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依据问卷调查数据与比较分析,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第一,广西政府在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如何制定宏观均衡发展政策问题。在扩大留学生教育服务市场与规模中,注意打造与营销留学品牌、优质教育资源与解决高校办学条件、留学生教育结构、国际化师资队伍等质量问题;第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调整各自在留学生教育服务中角色与职能问题。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取决于政府政策与力度,高校作为执行政策者,教育质量水平高低由其办学条件、教学、科研、运营及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决定,高校在办学中应考虑在提高上述方面质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留学生、家长与社会在共同承担相关义务关注高校的发展方面的问题。留学生、家长与社会有义务对高校教育教学与质量开展社会监督,提出相关反馈意见;第三,留学生学习动机、自主学习与发展能力,及入学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问题。留学生动机与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育服务质量有正向影响作用,留学生的生活管理在教育服务质量中处于短板;应进一步培养留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完善留学生入门与考核评价体系;第四,广西高校与国内外高校建立合作与联盟问题。广西高校应采取境内外“大学联盟”与留学品牌战略,争取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引入境内外体质教育资源,不断吸引海外留学生;合理制定奖学金分配及相关规章制度,协调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第五,广西高校与国内外工商企业界联系及融资社会资金方面严重不足。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国内社会、工商企业界校企业合作与社会资金融资,通过发挥服务职能来协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扩大社会支持力度,改善留学生学习与就业环境,如此来实现来桂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均衡发展。
魏爽宁[3](2019)在《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设计研究 ——以恩施土家聚落彭家寨为例》文中提出厕所是人们解决其基本生理需求的场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中国当下乡村环境卫生危机的来源之一。一方面,中国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厕所革命的实践,但缺乏针对农村厕所的系统性研究;另一方面,多专业领域已有针对鄂西南山区传统民居做过的大量研究,但其中户厕问题却有所忽视。在此背景下,笔者愿意在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问题上做些探索。首先,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和整理分析,基于中国传统厕所历史的视角对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的形制、使用方式以及相关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进行研究,探讨了现状厕所问题存在的背后根源。然后以彭家寨为例,笔者对鄂西南山区进行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通过访谈、观察、拍照、记录等形式,对彭家寨户厕空间布局、功能、厕屋材料及结构、厕坑形式及排污处理、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了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现状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空间布局不合理、厕屋内功能设施不全、卫生器型落后、舒适度不达标、厕屋建造简陋以及排污处理不完善等。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笔者继而深入挖掘出针对以彭家寨为例的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的四个设计理念,即生态化、可持续化、地域性以及人性化,以此作为提出相关改建设计策略的理论依据。最后针对分析所发现的问题笔者对彭家寨户厕改建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并根据彭家寨未来的发展设想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从而建立与鄂西南山区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设计策略。笔者深知,本研究中所提出的设计策略并非唯一,也未必是最佳,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建筑学界对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的重视,为多学科结合共同改变山区厕所添一份力。
邓沁雯[4](2019)在《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核心行为主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逻辑,有助于解释我国城镇化的过程机制。在我国政府多层级行政组织结构和逐级发包的治理制度下,行政层级对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影响重大。目前学术界从行政层级视角对地方政府进行的研究较少关注到其对城镇化作用的相关性,而大量相关城镇化的研究则对地方政府的层级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因此,本文选择从层级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作为城镇化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并以极具样本意义的广东顺德展开对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具体角色与行为研究。本论文对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行为主体进行层级关系划分,将介于顶层中央和底层市场、社会主体之间的地方政府常常表现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模糊性角色概括为“中间者”角色,并提出“中间者”在城镇化过程中“上下浮动”的行为特征,由此建立起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首先,地方政府无论是作为与市场、社会相对独立的地方行政主体,还是在其所处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关系中,都扮演着一种介于上层主体和下层主体之间的“中间者”角色,并表现出“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其次,由于地方政府的整体“中间者”角色系统内部存在不同层级政府的角色分化,可以进一步将各级政府划分为上层地方政府(省级)、中间层地方政府(地级和县级)与下层地方政府(乡镇级)。其中,地级和县级的中间层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特征最为显着,是“强中间”状态;而省级的上层地方政府和乡镇级的下层地方政府则属于显着偏上和显着偏下的“弱中间”状态。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受到上层主体的制度框架约束、中间者自身利益追求和下层主体的地方主义渗透,以及包括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其中,上层制度因素作为决定性因素,在影响中间层和下层因素作用发挥的同时,通过界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权限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中间层逐利性因素作为主导性因素,其利益取向以及价值判断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下层地方主义渗透因素作为调节性因素,也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风格与路径。外部环境因素作为背景性情境或宏观发展趋势,其作用缓慢、渐进且深远,通过对上、中、下层主体的分别作用,进一步对“中间者”行为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正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促成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上下浮动、复杂灵活”的行为特征。基于不同外部环境特征和相应条件下的上、中、下各层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城镇化进程中各层级主体间的行为关系具有上、中、下三者融合、三者分离、中间者偏上和中间者偏下四种基本模式。而伴随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作为“中间者”的地方政府,其推动城镇化的方式经历了从间接推动向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并通过资源经营、区划调整和增长式规划制定的三大主要行为手段推动城镇化发展。作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县级行政单元的城镇化典型代表,广东顺德的城镇化过程具有其特殊的参考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广东顺德为实证案例,对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角色与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在总结顺德城镇化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框架,解释并分析顺德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行为手段;并在分析顺德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各级政府间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总结顺德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得出:顺德的城镇化过程,经历了1978-1992年乡镇企业主导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到1992-2002年市场化体制改革下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再到2002-2009年经济主导向兼顾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最后到2009年至今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四个阶段。空间演进方面,前两阶段的城镇化过程以农村地区为主导,后两阶段则以城镇地区为主导。人口方面,经历了以本地劳动人口非农化转变为主向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的转变过程。经济社会方面,从集体企业向本土民营企业的转变与发展过程,带动了顺德产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亦逐渐趋于完善。空间形态方面:第一阶段,乡村初级工业化形成了以生产空间扩张为主的土地非农化使用转变,并表现出点状分散式的整体空间形态;同时,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也呈现出县城中心不突出,各小城镇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格局。第二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进一步扩散蔓延,呈现出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整体格局;同时,村级工业用地的大肆扩张,造成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第三阶段,集约工业园区与佛山都市功能承载等建设,促使顺德城镇建设用地进一步蔓延成片,在空间上呈现出片轴聚核式的整体形态格局;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亦开始从过去的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第四阶段,顺德土地资源的开发使用已达生态承载底线,城市建设转向存量土地再利用的面域空间修补;同时,区域一体化的片区式规划布局促使城乡空间开始形成组团网络式的整体形态格局;而各镇街也在巩固各自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更趋向于区域化的相互协作。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对顺德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总体上经历了“间接推动-间接推动与直接推动共同作用-直接推动”的转变过程。具体行为手段方面,首先,基于各城镇化阶段中不同上级主体的政治意图,顺德区划不断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其次,顺德政府的资源经营手段不断升级,经历了“企业经营-土地与品牌经营-工业复兴”的演变过程。最后,规划手段方面,从早期注重城市中心的培育及强化,发展为后期的区域化融合。总体来看,顺德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力量一直强大,自上而下的力量则伴随发展进程逐渐增强,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经历了从游离到融合的上下关系,并在城镇化空间表现上也呈现出大致的对应关系。而对应于顺德的四个城镇化阶段,顺德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模式经历了“中间者”向下靠拢,“中间者”抗衡上下,“中间者”受制上下,到最后“中间者”融合上下的过程演变,这对于理解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模型提供了实证。
刘永刚[5](2019)在《专利视角下E集团技术创新研究 ——以涡旋压缩机产品为例》文中认为涡旋压缩机作为第三代压缩机,在制冷、冷冻、供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涡旋压缩机却遭遇了重大困难:在中小功率空调市场上,面临着技术虽不够先进、但却具有成本优势的转子压缩机的挤压;而大功率市场,则面临着来自于传统大功率螺杆压缩机小型化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本文以全球最大的涡旋压缩机生产商E集团作为研究的对象,探索涡旋压缩机技术研发的方向,应对市场的挑战。本文在结合中国涡旋压缩机市场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针对涡旋压缩机专利进行了检索与分析,主要工作包括:1.以“涡旋”和“压缩机”作为检索关键词,并利用国际专利分类法(IPC)筛选相关专利;2.利用MATLAB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未来专利申请趋势;3.综合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的S曲线进化理论、专利指标法等方法对涡旋压缩机技术进行技术生命周期分析;4.利用INCOPAT软件的专利聚合功能对E集团及其竞争对手专利进行聚合分析,绘制专利地图;5.利用专利组合理论对于E集团以及竞争对手的技术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判断;6.结合1-5的分析结果对E集团未来的研发策略进行了探讨;7.讨论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手段为E集团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涡旋压缩机技术目前处于技术成熟期;2.与竞争对手相比,E集团处于技术领导者的地位,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处于技术活跃者、潜在技术竞争者和技术落后者的位置上;3.未来技术研发重点着眼于:a)放弃小功率与转子压缩机的低成本竞争;b)加强大功率产品和适应超低温环境的产品研发;c)在高效节能领域,在变频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不放弃E集团独树一帜的数码涡旋技术;d)加强涡旋压缩机在热泵、烘干等新应用领域的技术研究。
张昊[6](2018)在《零售电商经营模式与商业行为——结合品牌制造商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的经营模式给自营式、平台式两类电商的商业行为和流通角色带来了差异。类比线下实体零售中自营与联营的特点,文章对京东、苏宁、国美、天猫四家电商销售的6大类家电,1万余个产品型号及其价格变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品结构上,各电商销售的家电型号中都有50%左右为独家经营;从品牌制造商渠道选择的角度来看,平均有超过一半的商品在自营电商渠道销售,但对于市场风险更高的新产品而言,平台电商中所占的比重更高;在价格策略上,京东在调价频率和促销降价等方面的表现最为激进,天猫的调价频率也较高,但促销时的降价力度小于三家自营电商。未来,应发挥好两类电商对制造商的不同作用,促成价格、产品双维度良性竞争,从而支撑行业健康发展和消费品质提升。
郑亚男[7](2017)在《低碳背景下农户选择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碳是现阶段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客观要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在世界范围内已达成了共识。在中国农业大国的现状下,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必须重视农村能源消费问题。农村能源不仅能够发展农业,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因素。农村能源科学有效的消费观念可以加快农村的建设,保护环境现状,因此政府大力推进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家庭能源结构的优化,而且可以建立能源和环境友好社会,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低碳与农户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发现研究农户选择可再生能源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其次,应用2013年06月河南和陕西两省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生活能源调查”的数据对农户选择可再生能源影响因素及已选择农户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对农户选择沼气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本文发现以下几点:(1)沼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人数、户主受教育水平、养猪的数量、人均农业纯收入、能源消费总量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农户选择使用沼气的概率有显着提升,而家庭规模、人均劳动力转移收入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等显着降低了农户选择使用沼气的概率。养猪的数量、人均农业纯收入、煤炭价格、生物质能可获得性、能源消费总量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农户沼气的消费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家庭规模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明显减少了农户沼气的消费量,这与农户选择使用沼气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2)太阳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规模、户主受教育水平、房屋面积、人均纯收入、人均劳动力转移收入、电的价格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农户选择使用太阳能的概率有显着提升作用,而耕地面积显着降低了农户选择使用太阳能的概率。家庭规模、房屋面积、耕地面积、电的价格、能源消费总量和政府支持等因素会明显提高农户太阳能的消费量,而人均农业纯收入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明显减少了农户太阳能的消费量,这与农户选择使用太阳能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3)沼气和太阳能除了家庭规模、收入和能源消费总量等客观因素外,能源的消费习惯和政府支持也是明显提升农户是否选择沼气和太阳能的重要因素。农户不善于改变能源的消费习惯,会严重影响农户选择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的可能,也会影响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量。总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沼气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进行研究,揭示了影响农户选择和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大力发展农户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相应政策建议。
赵睿恺[8](2017)在《太阳能吸附热力学碳泵循环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因为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负面贡献,气候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是能耗问题是制约碳捕集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瓶颈。本文从能源利用效率角度提出一种热力学碳泵基础理论,包括有学术思想来源、概念类比、模型循环和基本理论等。在碳捕集领域完善了热力学思想应用层面的构筑,促成了此领域内原有分散的效能研究系统化。其中分离最小功的物理意义是表征分离过程的难易程度,而第二定律效率的物理意义是表征实际过程的能耗距离理想过程耗功的相对程度。然后,将热力学碳泵基础理论应用于现有的碳捕集技术的能耗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既有碳捕集技术案例的第二定律分离效率的计算值均在35%以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现有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的能效水平,提出了提高能效的可能改进措施。燃烧后碳捕集技术中第二定律效率在15%以上的技术有吸收法、变压吸附(PSA)、变温吸附(TSA)和梯级循环膜分离(RMC)等;效率在10%及其以下的技术有变电吸附(ESA)、深冷分离、梯级循环膜分离(RMC)和新兴碳捕集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捕集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联合应用的减排策略。然后,将热力学碳泵基础理论应用在比较两种吸附碳捕集技术的能效水平,分别是真空变压吸附(VPSA)和变压变温吸附(PTSA)。通过分步过程方式在吸附等温线图上呈现两种吸附碳捕集循环。分别分析了四种循环参数和四种部件参数对两种碳捕集技术能效的影响。比较研究发现,循环参数分析中初始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VPSA和PTSA两种技术的第二定律效率都是先升高后下降,效率最大值分别是24.30%和19.09%;然而对于其他三种循环参数的数值增加,它们的第二定律效率都是在减少,且VPSA技术的效率始终优于PTSA技术的效率。部件参数分析中当空压机效率降低时,VPSA和PTSA两种技术的第二定律效率都是在下降,且VPSA技术的效率比PTSA技术的效率高;然而,对于其他三种部件参数的比较分析,都存在着第二定律效率的交叉点。其次,在热力学碳泵基础理论指导下,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单阶段四步骤的真空变压吸附碳捕集实验系统,用于在系统层面考察吸附技术的能耗。主要分析了二氧化碳浓度、进料流量和各阶段时间等因素对于碳捕集循环的效能特性的影响。研究获得了真空变压吸附(VSA)装置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性能曲线,在实验工况下使用沸石13X吸附材料的VSA系统的第二定律效率在1.83%到4.27%之间。提高进料气二氧化碳浓度则可以提高捕集过程的第二定律效率,而进料气流量的升高使得效率降低。吸附循环PF和PUR阶段时间的延长可以提高分离过程的第二定律效率,而使得产品纯度降低;FD阶段时间的延长则是降低了分离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依据碳捕集技术与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的策略,首次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辅助燃煤电厂化学吸收碳捕集的整合系统(SOL-ORC-CO2),并进行了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工质筛选。基于一座300 MWe燃煤电厂,分析和对比了新系统和其他三个参考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技术角度以年发电量和二氧化碳减排量为分析参数,经济角度以年均化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移除成本为分析参数。新系统的提出实现了太阳能热利用的温度匹配与梯级利用,且相对于传统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的年总发电量增加了12.1%。以年总发电量和年总二氧化碳减排量两个参数进行考察,新系统在四个系统比较中都处于第二位,具有综合优势。在经济角度,新系统的均化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移除成本最大。比较结果发现,当ORC价格低于1284.46 USD/kW且集热场价格为120 USD/m2的情况下,新系统SOL-ORC-CO2在发电成本方面将会比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系统(SOL-CO2)具有优势;当ORC价格继续低于977.63 USD/kW时,新系统在发电成本方面将会比燃煤电厂碳捕集系统(PC-CO2)更具竞争力。
许伟[9](2017)在《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经济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是质量创新研究的重要背景。所谓质量创新,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文化等多种方法,创造一种新的质量,这种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使用方的需求,并帮助企业实现新目标和创造良好效益。质量管理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都相对成熟,本文的质量创新是相对于质量管理来说的,是一个质量科学研究的新视角。质量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的品质需求成为趋势,这些都需要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加强质量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这些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象,迫切需要企业引入适合中国本土实际的质量创新理论框架,通过全要素创新提升企业的质量竞争力,进而赢得质量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但现有文献对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的相对不足。本文系统提出了质量创新理论框架并分析了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本文提出的质量创新理论框架,包括从质量创新动力、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手段和质量创新制度等四个层面,基于这一理论框架分析了质量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关系及其互补因素。论文认为质量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质量创新是各种创新在产品与服务质量上的终端表现形态,质量优势是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质量创新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首先,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质量创新动力。企业家是质量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质量创新的重要动力。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家创新动力论,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组合”。其次,面向顾客与市场的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目标主要包括质量需求与质量信用。质量创新是面向顾客需求的,质量需求是质量创新目标的源头。质量创新是市场评价作为衡量标准,质量信用是质量创新目标的终点。再者,面向组织内源的质量创新手段。质量创新可以来自组织内的质量子系统、质量众多要素的协同创新过程。企业主要可以利用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和标准能力等手段实现质量创新。最后,基于系统视角的质量创新制度。质量创新制度是实现质量系统创新的制度基础,具体主要包括质量政策与质量文化等。质量政策是质量创新的外在环境约束与制度基础。质量文化是质量创新的内在环境基础和价值引领。在研究方法上,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倾向性得分匹配等具体工具,对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既受组织内部制约,又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孤立考察某一因素的难以全面分析两者内在关系和影响机制。因此,本文将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及跟踪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相关学者的建议采用多变量分析法,从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角度,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大规模企业调查,在湖北省、广东省大样本企业数据基础上,从质量创新动力、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手段和质量创新制度四个层面,实证研究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并结合中国企业质量创新实践给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论认为,质量创新有利于经营绩效提高,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质量创新目标是经营绩效目标的核心内容,质量创新动力是企业经营绩效优化的动力源泉,质量创新手段是企业经营绩效提高的关键支撑,质量创新制度是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环境基础。质量创新致力于企业经营质量的提高与经营绩效的改善,以企业家精神为质量创新动力,以质量需求和质量信用为质量创新目标,以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标准能力为质量创新手段,以质量文化和质量政策为质量创新制度基础,通过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力求通过价值创造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并帮助企业赢得质量竞争优势。
陈孟倩[10](2017)在《热管换热器回收低温天然气燃烧产物余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能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讨论话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并且相比燃煤和燃油来说,其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是最多的,所以研究天然气烟气的余热回收非常有价值。而低温烟气因为品位低,相对高温烟气来说更难回收。热管作为一种导热性很强的传热元件,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由于热管的换热能力强,易拆换清洗,体积小且可以把高温和低温流体分隔开等优点,所以非常适合用于回收烟气余热。目前国内外在热管换热器回收天然气烟气余热以及翅片管换热器冷凝天然气烟气中的水蒸气两个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将热管换热器用于回收天然气烟气中的显热热量并且同时回收烟气中的水蒸气潜热的研究很少。本文的热管换热器使用水平放置,运用双膜理论分析含有大量不凝结气体的蒸汽产生凝结时的换热过程。实验使用燃气热水器出口的烟气作为热源,自来水管网的冷水作为受热体,设计热管的翅片侧和光管侧的长度,使得热管壁面温度低于露点,探究水平热管换热器同时回收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的换热效果。本实验中,先后使用翅片侧间距为1.5mm和2.7mm的螺旋翅片的热管换热器进行实验,并且将实验结果和理论最优值行对比分析。其中的理论计算用已知的烟气和冷水的进口温度和流量作为输入量,根据能量守恒迭代计算出烟气和冷水的理论出口温度以及热管平均壁面温度。结果表明:翅片间距为1.5mm时,有一定的水蒸气被凝结,但是其中部分凝结水不能顺利滴落,增大了传热热阻,导致烟气侧的显热换热量和潜热换热量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最优值差别比较大;在翅片间距为2.7mm时,改善了凝结水滴落的问题,实验测得烟气侧的换热效果和理论最优值差值减小。然后将两种翅片间距的换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翅片间距为2.7mm时的烟气侧的显热换热和潜热换热的换热效果都要优于翅片间距为1.5mm。翅片间距为2.7mm时的冷凝比例也会比翅片间距为1.5mm时的冷凝比例高,并且在热水器达到最大热负荷时,热管换热器的冷凝比例最低,之后随着冷水流量的增加,水蒸气的冷凝比例也会增加。本文用理论分析计算以及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热管换热器对天然气烟气的冷凝对流换热的效果,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为热管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热水器产业格局有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水器产业格局有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体感舒适度的城市热场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2 数据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其他数据 |
2.3 数据预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 |
3.2 体感温度计算方法 |
3.3 城市热场聚集区等级划分方法 |
4 大连市主要城区热场信息提取 |
4.1 地表温度反演的时空分布 |
4.2 体感舒适度等级时空分析 |
4.3 地表温度与体感舒适度等级相关分析 |
4.3.1 地表温度与体感舒适度等级时间分析 |
4.3.2 地表温度与体感舒适度等级空间分析 |
4.4 大连市城市热场温度聚集现象形成原因以及改善措施 |
4.4.1 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关系 |
4.4.2 人文因素的关系 |
4.4.3 城市热岛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4.4.4 改善城市热场温度聚集现象的建议与措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 |
2.1.2 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 |
2.1.3 东盟留学生 |
2.1.4 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 |
2.1.5 规模与质量博弈 |
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2.1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研究 |
2.2.2 关于留学生教育规模的研究 |
2.2.3 关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研究 |
2.2.4 关于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研究 |
2.2.5 博弈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2.3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2.3.1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研究 |
2.3.2 关于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研究 |
2.3.3 关于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
2.3.4 关于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 |
2.3.5 博弈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
2.4 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博弈理论 |
3.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 留学生教育政策中的博弈要素分析 |
3.2.1 主体博弈 |
3.2.2 信息博弈 |
3.2.3 策略博弈 |
3.2.4 规则博弈 |
3.2.5 博弈理论与留学生教育服务的关系 |
第四章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随弈分析 |
4.1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数量发展近况 |
4.1.2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结构层次发展 |
4.2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实证调查 |
4.2.1 问卷设计与变量说明 |
4.2.2 基于样本数据的广西东盟留学生规模现状分析 |
4.2.3 基于样本数据的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分析 |
4.3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策略分析 |
4.3.1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主体博弈 |
4.3.2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信息博弈 |
4.3.3 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均衡策略抉择 |
第五章 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分析与经验借鉴 |
5.1 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发展进程与规模博弈 |
5.1.1 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扩张阶段发展进程 |
5.1.2 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阶段发展进程 |
5.1.3 教育服务发展进程中规模与质量博弈关系 |
5.1.4 数量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博弈问题 |
5.2 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的策略 |
5.2.1 留学生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保障策略 |
5.2.2 留学生教育结构调整策略 |
5.2.3 相关主体在留学生教育服务中的角色、职能与博弈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广西政府宏观政策制定未协调好教育规模与质量均衡发展 |
6.1.2 相关利益主体在留学生教育服务中角色与职能定位不明确 |
6.1.3 留学生学习动机、自主学习与发展能力及入学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
6.1.4 广西高校与国内外高校建立合作与联盟层次有待提高 |
6.1.5 广西高校与国内外工商企业界联系及融资社会资金方面严重不足 |
6.2 建议 |
6.2.1 广西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处理好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均衡发展问题 |
6.2.2 遵循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的动态规律,发挥利益主体在教育服务中的职能与作用 |
6.2.3 完善入学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留学生整体质量 |
6.2.4 采取境内外“大学联盟”与留学品牌战略,扩大高校合作规模 |
6.2.5 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与社会、工商企业界紧密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设计研究 ——以恩施土家聚落彭家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综述 |
1.2.1 厕所的研究性组织与会议 |
1.2.2 厕所革命运动的相关研究 |
1.2.3 厕所卫生技术的创新研究 |
1.2.4 传统厕所的历史文化研究 |
1.2.5 生态卫生旱厕的优化研究 |
1.2.6 农村改厕的社会调查研究 |
1.2.7 建筑学视角下的厕所研究 |
1.2.8 实践动态 |
1.2.9 总结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中国传统厕所历史视角的鄂西南农村户厕研究 |
2.1 中国传统厕所形制及使用方式视角下的鄂西南农村户厕 |
2.1.1 厕所的形制 |
2.1.2 便器和厕纸 |
2.1.3 粪肥与猪厕 |
2.2 中国传统厕所思想文化及习俗视角下的鄂西南农村户厕 |
2.2.1 落后的卫生观念 |
2.2.2 厕所的风水思想 |
2.2.3 厕所的民间习俗 |
2.3 本章小结 |
2.3.1 文明社会的象征 |
2.3.2 历史文化的反思 |
2.3.3 未来发展的思辨 |
第三章 彭家寨户厕及相关问题调研分析 |
3.1 彭家寨基本概况 |
3.1.1 地理气候 |
3.1.2 历史源流 |
3.1.3 民俗风情 |
3.1.4 价值评估 |
3.1.5 经济支撑 |
3.2 基于社会学视角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2.1 内部人员的变迁 |
3.2.2 外来人口的影响 |
3.3 基于建筑单体空间类型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3.1 平面空间分析 |
3.3.2 剖面空间分析 |
3.3.3 空间类型小结 |
3.4 基于建筑单体功能类型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4.1 正屋功能分析 |
3.4.2 附属空间功能分析 |
3.4.3 户厕相关功能组合及内部使用情况分析 |
3.5 基于建筑单体材料及构造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5.1 主屋的材料及构造 |
3.5.2 附属空间的材料及构造 |
3.5.3 厕屋空间的材料及构造 |
3.6 基于基础设施现状对彭家寨户厕的分析 |
3.6.1 能源利用 |
3.6.2 给水系统 |
3.6.3 排污处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彭家寨户厕改建设计理念的探讨 |
4.1 理念研究 |
4.1.1 关于生态环境的思考 |
4.1.2 关于资源利用的思考 |
4.1.3 关于地域特色的思考 |
4.1.4 关于个体需求的思考 |
4.2 理念提出 |
4.2.1 生态化 |
4.2.2 可持续化 |
4.2.3 地域性 |
4.2.4 人性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彭家寨户厕改建设计策略 |
5.1 调整户厕数量与空间布局 |
5.1.1 案例分析1——从无到有 |
5.1.2 案例分析2——去旧增新 |
5.1.3 一般性原则 |
5.2 功能整合与完善 |
5.2.1 户厕及相关功能整合 |
5.2.2 厕屋空间内功能完善 |
5.3 卫生器型升级 |
5.3.1 水旱厕价值取向 |
5.3.2 卫生器型的选择 |
5.4 舒适度改良 |
5.4.1 残障关照 |
5.4.2 夜间照明 |
5.4.3 通风除臭 |
5.5 结构工艺更新 |
5.5.1 旱厕厕坑平台的改良 |
5.5.2 厕屋围护结构的更新 |
5.6 排污与生物资源再利用 |
5.6.1 集中污水处理 |
5.6.2 肥料化利用 |
5.6.3 能源化利用——沼气厨房猪圈一体化 |
5.6.4 产业化利用——粪尿养蛆,以蛆养鸡 |
5.6.5 小结 |
5.7 精神文明建设 |
5.8 未来的适应性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彭家寨核心区农户基本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彭家寨核心区家庭能源使用统计表 |
附录三 彭家寨核心区厕屋建造统计表 |
附录四 彭家寨核心区厕所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五 彭家寨核心区农户主观意识统计表 |
附录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议题的确立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议题的确立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既有研究综述 |
1.3.1 既有相关理论基础 |
1.3.2 既有相关研究进展 |
1.3.3 既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研究对象界定 |
1.7.1 相关概念解释 |
1.7.2 研究对象界定 |
1.8 广东顺德的实证研究 |
1.8.1 顺德简介 |
1.8.2 顺德城镇化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1.8.3 顺德城镇化研究的内容构成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与行为逻辑建构 |
2.1 我国政府组织结构与治理行为的制度基础 |
2.1.1 条块关系与M型组织结构 |
2.1.2 政府治理的层级发包制 |
2.2 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差异 |
2.2.1 利益目标的选择偏好差异 |
2.2.2 各级政府的行为权力差异 |
2.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角色发现与理论建构 |
2.3.1 城镇化模式“上”“下”之争与地方政府的“模糊”角色 |
2.3.2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角色提出 |
2.3.3 “中间者”的角色理论建构 |
2.4 地方政府作为“中间者”的行为逻辑 |
2.4.1 “中间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
2.4.2 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 |
2.4.3 地方政府的“中间者”行为选择模式 |
2.5 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手段 |
2.5.1 间接推动到直接推动的方式转变 |
2.5.2 资源经营手段 |
2.5.3 区划调整手段 |
2.5.4 增长式规划制定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镇企业主导农村就地城镇化起步(1978-1992):顺德县政府“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
3.1 社会发展背景: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工业 |
3.1.1 国家社会背景 |
3.1.2 顺德的乡镇企业发展 |
3.2 城镇化特征: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乡村就地非农化转移 |
3.2.1 人口方面:离土不离乡的就地非农化转移 |
3.2.2 经济社会方面:乡镇企业造就经济奇迹 |
3.2.3 土地空间方面:生产空间扩张下的点状分散式格局 |
3.2.4 小城镇发展:差异化发展下的相对均衡 |
3.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3.3.1 资源经营:扶持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起步 |
3.3.2 区划调整:县政府的“强中心”策略 |
3.3.3 发展规划:姗姗来迟的“良容桂经济中心区”设想 |
3.3.4 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3.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3.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3.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镇主导下的“省-县-镇”联合 |
3.4.3 顺德县政府的“中间者”向下靠拢型行为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化改革下城镇化快速发展(1992-2002):顺德市政府“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
4.1 社会发展背景:市场化转变与配套制度改革 |
4.1.1 国家社会背景 |
4.1.2 顺德的试点建设与市场化体制改革 |
4.2 城镇化特征:村强城弱的城乡混杂格局 |
4.2.1 人口方面注:本地人口就地非农化与外来流动人口激增 |
4.2.2 经济方面注:市场经济转制下工业化大发展 |
4.2.3 社会方面:社会公共事业建设起步 |
4.2.4 土地空间方面:城乡混杂的线轴蔓延式格局 |
4.2.5 小城镇发展:村强城弱的村镇关系反转 |
4.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4.3.1 强推市场化改革:备受争议的乡镇企业改制 |
4.3.2 土地为核心的各类城市资产经营 |
4.3.3 区划调整:乡村到城市型的建制转变与中心区扩张 |
4.3.4 增长式规划:城市规模扩张与中心强化 |
4.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4.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4.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4.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县级市为主导与村级力量崛起 |
4.4.3 顺德市政府的“中间者”抗衡上下型行为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转向社会的城市化初步协调发展(2002-2009):顺德区政府“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
5.1 社会发展背景 |
5.1.1 国家社会背景 |
5.1.2 顺德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 |
5.2 城镇化特征: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城市现代化 |
5.2.1 人口方面:户籍一体化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
5.2.2 经济方面:现代制造业体系建立与高新技术产业兴起 |
5.2.3 社会方面:公共事业建设全面铺开 |
5.2.4 土地空间方面: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
5.2.5 小城镇发展与镇街关系:各自为政转向初步联合协作 |
5.3 城市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5.3.1 区划调整:顺德撤市设区与行政建制的完全城市化 |
5.3.2 工业用地集约化建设下的土地资源争夺 |
5.3.3 从企业到城市的全面化品牌经营 |
5.3.4 规划手段:城市化水平成为直接发展目标与佛山都市功能承接 |
5.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5.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5.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5.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佛山市与顺德镇村的上下分离及对抗 |
5.4.3 顺德区政府的“中间者”受制上下型行为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革全面深化的城市化内涵发展(2009年至今):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
6.1 社会发展背景 |
6.1.1 国家社会背景 |
6.1.2 顺德全面深化的综合改革 |
6.2 城镇化特征:区域化协作与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
6.2.1 人口方面: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 |
6.2.2 经济方面: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下新型产业发展 |
6.2.3 社会方面:社会发展规划与各项社会改革及建设 |
6.2.4 土地空间方面:三旧改造推进空间升级与三大片区的区域融合 |
6.3 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6.3.1 区划调整:省直管下的城市化行为自主权提升 |
6.3.2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城市化内涵式发展 |
6.3.3 资源经营:从空间生产到科技创新下的工业复兴 |
6.3.4 规划手段:区域化协作中寻求发展 |
6.3.5 顺德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机制 |
6.4 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 |
6.4.1 顺德政府的行为影响因素 |
6.4.2 各级政府行为关系:“省-区-镇”协同与区镇权力重构 |
6.4.3 顺德区政府“中间者”融合上下型行为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地方政府的“中间者”理论 |
二、顺德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1.顺德城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顺德地方政府的主要行为演变 |
3.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演变 |
4.顺德政府的“中间者”行为模式及其空间结果演变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专利视角下E集团技术创新研究 ——以涡旋压缩机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思路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
1.4.1 论文难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专利情报检索与分析 |
2.1.1 专利检索的对象 |
2.1.2 专利检索工具、检索范围与关键词选取 |
2.1.3 其他有关专利检索的说明 |
2.2 专利地图 |
2.2.1 专利地图简介 |
2.2.2 专利地图绘制方法 |
2.3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3.1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
2.3.2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S曲线) |
2.3.3 专利指标法 |
2.4 专利组合理论 |
第3章 E集团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
3.1 E集团与主要国际竞争对手 |
3.2 国内市场发展综述 |
3.3 空调行业压缩机市场分析 |
3.3.1 转子压缩机的挑战 |
3.3.2 涡旋压缩机:日美争霸 |
3.3.3 节能空调市场:变频与数码涡旋 |
3.4 冷冻行业压缩机市场分析 |
3.5 热泵行业压缩机市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E集团技术创新演化规律 |
4.1 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
4.2 涡旋压缩机技术发展 |
4.3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S曲线) |
4.3.1 IPC筛选 |
4.3.2 美国专利数据拟合曲线(回归分析) |
4.3.3 基于美国专利数据的技术成熟度预测 |
4.3.4 对美国专利数据的分析 |
4.3.5 中国专利数据拟合曲线(回归分析) |
4.3.6 对中国专利数据的分析 |
4.4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专利指标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E集团技术创新外部竞争环境 |
5.1 专利地图 |
5.1.1 竞争对手的选择 |
5.1.2 E集团专利地图 |
5.1.3 日本公司专利地图 |
5.1.4 格力电器专利地图 |
5.1.5 美的集团专利地图 |
5.2 E集团与竞争对手专利组合分析 |
5.2.1 中国专利组合分析 |
5.2.2 美国专利组合分析 |
第6章 E集团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6.1 低成本与小型化 |
6.2 追求高效率 |
6.2.1 变频涡旋技术分析 |
6.2.2 E集团变频涡旋产品实践 |
6.2.3 变容量技术分析 |
6.3 积极开拓新产品 |
6.3.1 热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6.3.2 EVI技术: 热泵的强热之“芯 |
6.4 产品多元化 |
6.4.1 半封涡旋压缩机 |
6.4.2 热泵热水器 |
6.4.3 热泵烘干机 |
6.5 冷冻领域: 大功率技术研究 |
6.6 与空调生产商的竞争与合作 |
6.7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零售电商经营模式与商业行为——结合品牌制造商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三、数据来源与获取过程 |
四、分析结果与讨论 |
(一) 产品构成 |
(二) 新产品风险承担 |
(三) 价格调整与促销活动 |
五、结论与启示 |
(7)低碳背景下农户选择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低碳相关概念 |
1.2.2 农村能源的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1 低碳的相关研究 |
2.2 中国农村能源和环境的相关研究 |
2.2.1 农村能源消费的研究 |
2.2.2 农村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研究 |
2.3 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研究 |
2.3.1 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 |
2.3.2 可再生能源应用研究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调查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1.3 数据质量 |
3.1.4 研究的普适性与局限性 |
3.2 变量测量 |
3.2.1 因变量 |
3.2.2 自变量 |
3.3 研究方法 |
3.4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各能源折标煤系数 |
4 农户选择可再生能源-沼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2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户选择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果 |
5.3.2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太阳能吸附热力学碳泵循环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分析方法 |
1.2.2 传统技术 |
1.2.3 先进技术 |
1.2.4 预测和总结 |
1.3 太阳能辅助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燃烧后碳捕集 |
1.3.2 燃烧前碳捕集 |
1.3.3 富氧燃烧碳捕集 |
1.4 吸附碳捕集能耗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力学碳泵基础理论及应用 |
2.1 学术思想来源 |
2.2 概念类比 |
2.3 模型描述 |
2.4 基本理论 |
2.5 碳泵理论的应用 |
2.5.1 吸收法 |
2.5.2 吸附法 |
2.5.3 膜分离 |
2.5.4 深冷分离 |
2.5.5 其他新兴技术 |
2.5.6 综合比较 |
2.6 能效提升策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碳泵循环的VPSA和PTSA吸附技术的比较研究 |
3.1 吸附剂与吸附等温线 |
3.2 循环构型 |
3.2.1 真空变压吸附 |
3.2.2 变温变压吸附 |
3.3 比较方法 |
3.4 循环参数比较 |
3.4.1 二氧化碳浓度 |
3.4.2 脱附温度 |
3.4.3 进料压力 |
3.4.4 床层未使用率 |
3.5 部件参数比较 |
3.5.1 空压机效率 |
3.5.2 真空泵效率 |
3.5.3 热源与吸附腔平均温差 |
3.5.4 余热回收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泵理论的真空变压吸附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台介绍 |
4.2 实验部件 |
4.2.1 室外气瓶柜 |
4.2.2 流量控制器 |
4.2.3 吸附剂材料 |
4.2.4 吸附腔 |
4.2.5 真空泵 |
4.2.6 PLC控制系统 |
4.2.7 室内空调 |
4.3 测量设备 |
4.3.1 质量流量计 |
4.3.2 压力传感器 |
4.3.3 功率表 |
4.3.4 K型热电偶 |
4.3.5 气体检测仪 |
4.3.6 数据采集仪 |
4.4 循环设计 |
4.5 评价参数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二氧化碳浓度 |
4.6.2 进料气流量 |
4.6.3 PF阶段的时间 |
4.6.4 FD阶段的时间 |
4.6.5 PUR阶段的时间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辅助燃煤电厂碳捕集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新系统提出 |
5.2 工质筛选 |
5.3 参考系统 |
5.4 技术分析与比较 |
5.4.1 数据与方法论 |
5.4.2 结果与比较 |
5.5 经济评价与比较 |
5.5.1 数据与方法论 |
5.5.2 结果与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5 本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本选题的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经营绩效的相关文献 |
2.2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及述评 |
2.2.1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存在不确定性 |
2.2.2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关系不确定的原因解释 |
2.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与述评 |
2.3.1 质量创新与宏观经济效益 |
2.3.2 质量创新与微观企业绩效 |
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3.1 质量创新理论 |
3.2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 |
3.2.1 质量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 |
3.2.2 质量创新是各种创新的终端表现形态 |
3.2.3 质量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
3.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 |
3.3.1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质量创新动力 |
3.3.2 面向顾客与市场的质量创新目标 |
3.3.3 面向组织内源的质量创新手段 |
3.3.4 基于系统视角的质量创新制度 |
3.4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互补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质量创新目标与经营绩效 |
4.1 基本情况 |
4.2 研究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
4.3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 |
4.3.1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4.3.2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4.4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 |
4.4.1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4.4.2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5 质量创新动力与经营绩效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2 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5.3 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质量创新手段与经营绩效 |
6.1 基本情况 |
6.2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 |
6.2.1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2.2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3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 |
6.3.1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3.2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4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 |
6.4.1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4.2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7 质量创新制度与经营绩效 |
7.1 基本情况 |
7.2 质量文化与经营绩效 |
7.3 质量政策与经营绩效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质量创新有利于经营绩效提高 |
8.1.2 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 |
8.1.3 质量创新动力是企业经营绩效优化的动力源泉 |
8.1.4 质量创新目标是企业经营绩效目标的核心内容 |
8.1.5 质量创新手段是企业经营绩效提高的关键支撑 |
8.1.6 质量创新制度是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环境基础 |
8.2 若干政策建议 |
8.2.1 加快企业家精神再造推动经营绩效改善 |
8.2.2 将质量创新目标纳入企业战略目标 |
8.2.3 善于利用和整合各种质量创新手段 |
8.2.4 重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质量创新制度 |
8.2.5 发挥市场在质量创新与绩效中的决定性作用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热管换热器回收低温天然气燃烧产物余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烟气余热回收的几种方式 |
1.2.1 喷淋式换热 |
1.2.2 间壁换热 |
1.2.3 冷凝器 |
1.2.4 热管换热器 |
1.3 烟气余热回收及热管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的方法及问题 |
1.3.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烟气在管外传热传质的理论分析 |
2.1 Nusselt纯蒸汽冷凝的换热分析 |
2.1.1 Nusselt的理论分析 |
2.1.2 Nusselt分析解的修正 |
2.2 烟气传热传质的理论分析 |
2.3 天然气燃烧产物传热传质的理论计算 |
2.3.1 对流换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
2.3.2 凝结换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
2.3.3 翅片效率的分析计算 |
2.3.4 水侧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
2.3.5 液膜温度Ti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 |
3.1 热管换热的基本原理 |
3.2 水平热管传热特性 |
3.2.1 水平热管传热热阻分析 |
3.2.2 热管传热极限的计算 |
3.3 热管蒸发段和凝结段长度的设计 |
3.4 热管的参数设计 |
3.4.1 热管的设计计算 |
3.4.2 热管校核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热管换热器回收天然气烟气余热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的特点 |
4.2 实验的设计 |
4.2.1 初次实验台的建立 |
4.2.2 优化实验台的建立 |
4.3 实验测试的内容及实验器材的选择 |
4.4 实验工况设定实验结果分析 |
4.4.1 初次实验工况的设定 |
4.4.2 优化实验的工况设定 |
4.5 实验结果的分析 |
4.5.1 初次实验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最优值的对比分析 |
4.5.2 优化实验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最优值的对比分析 |
4.5.3 不同翅片间距下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成果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热水器产业格局有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体感舒适度的城市热场遥感研究[D]. 苑睿洋.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2]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规模与质量博弈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D]. 陈钰莹. 广西大学, 2019(01)
- [3]鄂西南山区农村户厕改建设计研究 ——以恩施土家聚落彭家寨为例[D]. 魏爽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顺德城镇化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为研究[D]. 邓沁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专利视角下E集团技术创新研究 ——以涡旋压缩机产品为例[D]. 刘永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零售电商经营模式与商业行为——结合品牌制造商视角的比较分析[J]. 张昊.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8(08)
- [7]低碳背景下农户选择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因素研究[D]. 郑亚男.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8]太阳能吸附热力学碳泵循环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D]. 赵睿恺. 天津大学, 2017(08)
- [9]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D]. 许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热管换热器回收低温天然气燃烧产物余热的实验研究[D]. 陈孟倩. 重庆大学, 2017(0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沼气发电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