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基础》教学中应做好“四注重”(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支航[2](2017)在《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下半叶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通过“再工业化”、“再实体化”开始积极调整其过度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新兴市场国家为了避免出现生态环境制约与能源资源市场冲击问题,一直在不断尝试将粗放的增长模式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共识与国家战略,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到中速区间运行、结构优化调整深化、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增长动力结构转换、要素成本优势下降等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时期。资源型城市正不断促进产业更加生态化、多元化、合理化以重新培育主导产业,使其进入绿色转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开发和区域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问题的研究,这是世界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当发生城市资源问题时,重新规划、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更加生态化、多元化、合理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对资源型产业、生态、科技进行系统性转型和创新,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经历绿色转型的资源型城市案例中,仍然缺少一种系统并普适的方式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绿色转型制度。探寻解决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问题的方式方法,依然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研究的重大议题。由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众多,类型多样化,资源型产业衰退较为严重,资源型城市区域特征明显,具有一定区域典型性,基于此,论文选取了吉林省这一省际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基本理论、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和统计与计量分析等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判断、转型效率评价、转型方式探讨、转型机制构建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一是“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二是可持续发展、周期理论和增长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三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相关理论。说明了资源型城市概念与属性特征;阐述了绿色转型基本理论,包括其概念、内涵、转型与绿色经济概念理论的比较;概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征特点、存在瓶颈与问题以及形成原因与机制;阐释了绿色转型标志与标准、绿色转型模式与路径选择,理论提出了产业转型、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重要方式和途径。第三章,分析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现状。历史地分析了吉林省资源型的产生与形成,概述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资源能源开发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数量、类型与分布;从产业层面、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层面和科技创新层面分析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原因;梳理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政策推进进程及绿色转型发展效果;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存在的矛盾与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与效率做出了分析和评价。论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性特征以及评价方法分析框架,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进行了理论认知;借鉴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进行了特征分析与阐述,进一步构建理论模型,运用面板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探讨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论文基于产业视角,从调控方式、主导模式层面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思路,从产业绿色升级、产业体系重构和产业链条构建等层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基于生态视角,提出从资源科学合理勘察开采、资源产业高效利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实施资源生态环境补偿与修复等层面优化提升资源型城市生态功能,从而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人地和谐支撑空间;基于科技创新视角,提出了绿色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在动力与要求,并从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层面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支撑方式与途径。第六章,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论文从矿山生态修复机制建立和完善、绿色开采制度与机制实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构建等层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生态环境体制机制;从资源型企业绿色改造引导机制构建、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机制建立、绿色产业经济体系构建与调整等层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体制机制;从绿色科技创新导向机制构建、绿色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绿色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层面,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的构建;结合吉林省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阶段,以及自身绿色转型结构性特点,提出了建立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差异化引导机制;从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建立、绿色财政制度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实施等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政府体制机制建设。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概述了研究的基本结论,指出了研究中的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姚文俊[3](2015)在《浅谈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文中提出高三年级复习班的机械基础学科复习时间较短,复习的内容也比较碎,因此,在同等的时间内,谁能提高复习的效率,谁就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成功的最关键点在于,注重考纲、关心教材、综合训练、突出评讲。
金明辉,刘娟[4](2015)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当前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很难满足机械制图学科教学的需求。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绘图能力,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十分有效。
胡敬军[5](2015)在《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新要求,针对我校的教学现状、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做了一系列改革试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思维,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和
谢光[6](2014)在《在专业技能课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文中认为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现状,根据专业课及学生的特点,利用专业技能课教学这一阵地,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等方面初略论述了如何在专业技能课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
谢庆濂[7](2014)在《中职数学的“与专业结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现在的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急速地增加,职业教育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生源质量下降,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模式迫切地需要改革。为了确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使课堂成为知识形成和建构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提出了中职数学的“与专业相结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开展了该模式的实践和研究。笔者在指导学生自主建构过程中,总结了促进知识建构的自主探究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归纳教师的方法及经验得出了该模式的结构。为了促进学以致用,使自主探究更有效,与专业结合的教学贯穿其中。最近两年,在我校的不同班级中进行了本模式的实践,收效明显。通过对实验前后的调查问卷和成绩的分析,结果表明: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及信心显着增强;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明显;⑶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均有提高。最后,笔者对该模式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刘燕[8](2014)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以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必修的工具性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成败决定着高职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终身教育等的问题,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不可轻视的一个环节。本研究旨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教学的目前现状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适合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合适方案。通过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抽样调查发现,近年来,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有待更新。第二、现用教材版本较多,但是与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符的不多。第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枯燥、单一和机械。第四、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第五、学院高等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实行一刀切,没有区分层次和形成梯度,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符。第六、学院高等数学教师课后反思和教学科研不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六个问题是严重影响学院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我院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以上六个现实问题,本文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材编写的特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评价、课后作业和课后反思等方面提出如下五个方面的改革实践建议,它们中的一些在本文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实施:一、便于改善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学教学的目前现状,更利于改变本院高职数学教材多年来版本繁多且与专业课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树立高等职业数学教材的改革理念,编写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必需、够用”和与专业相衔接的数学教材或者讲义。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对高等数学知识的需求差异这一客观调研事实,试图实现一个专业工程院系编写一本与之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校本教材。二、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笔者在课堂上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启发式、类比式、探究式、开放式、诊断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实现并强化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遵循“灵活选用、科学组合、贵在得法”的教学原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现代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学手段需要与时俱进,第一、加强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适时利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处理抽象的数学概念;第二、大力筹建数学实验室并且在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及通过数学实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四、通过教学语言艺术、教学板书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风格艺术和教学思维艺术等五个最主要方面的教学艺术表现的研究,阐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应具有活跃数学课堂气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数学求知欲、启发学生心智、培养数学意识等,努力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艺术,使我们的高等数学教学水平及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五、学院的学生入学时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智力水平高低不一,数学能力强弱不同,各专业队高等数学的知识要求有别,学院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仅有期末试卷的考试成绩,这无疑不能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本院高等数学教学水平的高低,不能说明教学质量的好坏,更不能反映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的客观状态。笔者建议:高等数学教学督导所从事专业要与所听课专业相一致(或相近),避免教学督导仅凭课堂气氛、教学表象的好坏等一些表面问题打分;同时探索建立更科学合理的学生网络评教体制。
杨似君[9](2010)在《职高电子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职高教育是培养既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职高已经转变为一种大众化教育、普及型教育。它的转变也为职高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职高数学教学发展历史上,曾产生了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理论、布鲁姆“目标教学”理论、分层教学法、迁移理论等重要数学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这些数学教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探讨,提供了严密的理论依据。本论文同时对职高电子专业师生进行了关于数学学习成绩、学习情况、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等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使论文具有针对性和具体的现实意义。职高学生数学成绩的落后,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意志障碍、情感障碍、知觉及思维障碍等心理方面的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教师应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目标,化解数学的难度;注重师生情感沟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策略的成功应用,亦能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顺利过渡到职高数学的学习中来。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信息处理的控制者角度,可分成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从教学活动实施的角度,教学策略可分为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教学信息的传递策略、教学活动的管理策略等等。问题情境化教学策略、学习个性化教学策略、自主创新体验教学策略、构建参与研究教学策略是职高电子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中成功应用的典范。为促进职高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亦是职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措施。
陈兵[10](2009)在《机械教学之能力培养浅探》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教学,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单独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更是在为学生以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作铺垫。传统的教育比较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一些必要的和重要的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机械教育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关的见解。
二、《机械基础》教学中应做好“四注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基础》教学中应做好“四注重”(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一、“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研究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
三、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 |
一、城市概念界定 |
二、城市基本类型与职能 |
三、资源型城市概念与属性特征 |
四、中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与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绿色转型基本理论探析 |
一、绿色转型的概念认知 |
二、绿色转型的价值内涵 |
三、绿色转型的方式途径 |
四、绿色转型机制与功能方向 |
五、绿色经济与绿色转型比较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征特点 |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瓶颈与问题分析 |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与机制分析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标志与模式分析 |
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标志与标准 |
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及模式比较 |
三、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形成 |
一、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
二、服务于资源开发的地方政府的形成 |
三、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与资源型城市问题 |
第二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资源能源开发历史贡献 |
第三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数量、类型与地理分布 |
第四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层面问题及成因分析 |
二、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层面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政策推进过程分析 |
第六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逐步取得成效 |
第七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存在矛盾与障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分析与效率评价 |
第一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分析 |
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性特征 |
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性特征评价方法 |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分析 |
第二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分析 |
一、研究的理论与模型说明 |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选取 |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特征 |
四、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探讨 |
第一节 产业优化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一、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调控方式 |
二、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主导模式 |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路径 |
第二节 生态功能提升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一、建立绿色合理勘查与开采资源模式 |
二、实行资源产业化高效利用模式 |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路径 |
四、实施资源生态环境补偿与环境修复 |
第三节 科技创新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一、绿色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在动力 |
二、绿色技术创新融合体系建设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重要价值方向 |
三、开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科技创新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构建 |
第一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机制 |
一、建立资源型企业绿色改造引导机制 |
二、建立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新机制 |
三、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 |
第二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
一、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机制 |
二、全面实施绿色开采制度与机制 |
三、构建资源集约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
第三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
一、优化绿色科技创新环境 |
二、提升绿色科技创新能力 |
三、建立绿色科技创新导向机制 |
第四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差异化引导机制 |
一、资源枯竭煤炭及金属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 |
二、森工林业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 |
三、油气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 |
四、综合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 |
第五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政府体制机制 |
一、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
二、完善绿色财政制度 |
三、实施绿色金融制度 |
四、加强绿色指导和调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浅谈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真仔细研究对口单招的考试大纲, 以纲为线的去复习 |
二、关注基础、实抓教材复习 |
三、抓住单元复习与综合训练的关系 |
四、注重培优补差与全面提高 |
五、突出综合试卷的评讲 |
(4)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
(一)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
(二)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
(一) 对于教学目标的分析 |
(二) 对项目进行分解 |
(三) 对所实践的项目制定学习计划 |
(四) 对于项目计划的实施 |
(五) 对于项目进行评价 |
(六) 开展实习效果的展示活动, 促进大家之间的交流 |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关键 |
(一) 注重学生基本功的练习 |
(二) 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
(三) 注重教学模式的优化 |
(四) 注重项目总结和交流 |
四、结束语 |
(6)在专业技能课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
二、以积极的解释为关键所在,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四、注重学生积极潜能的开发,突出“积极”价值取向 |
五、注重的心理机能的培养,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
六、通过一体化课室文化的建设,增进学生积极心理健康 |
(7)中职数学的“与专业结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探究教学法 |
第三章 “与专业结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 |
3.1 模式的结构 |
3.2 模式的教学特点 |
3.3 教学程序及教学策略 |
第四章 “与专业结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践 |
4.1 前期分析 |
4.2 教学案例 |
4.3 对模式运用的反思 |
4.4 对模式运用的结果数据分析 |
4.5 模式实践整体分析 |
第五章 “与专业结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
尾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数学探究活动现状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Z-检验、标准差和方差 |
附录三“阶梯轴零件的简单节点计算”教学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以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综述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 |
2.1.2 职业教育 |
2.1.3 高等职业教育 |
2.1.4 课程 |
2.1.5 数学课程 |
2.1.6 高职数学课程 |
2.2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述 |
2.2.1 高职教育的性质与定位 |
2.2.3 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
第3章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法 |
3.2 调查问卷 |
3.3 调查的目的 |
3.4 调查的对象 |
3.5 调查的方法及内容 |
3.6 调查的过程 |
3.6.1 调查问卷的制作 |
3.6.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
3.7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7.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2 对专业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3 对数学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
3.7.4 调查结果总结 |
第4章 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实践研究 |
4.1 数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
4.2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
4.2.1 教学目标的意义 |
4.2.2 教学目标的分类 |
4.3 高等数学课程培养目标 |
4.4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理念 |
4.5 转变高职数学教师的观念 |
4.6 编写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高等数学教材 |
编写特色 |
4.6.1 科学性 |
4.6.2 基础性 |
4.6.3 针对性 |
4.6.4 应用性 |
4.6.5 实用性 |
4.6.6 实践性 |
4.6.7 开放性 |
4.6.8 人文性 |
4.7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4.7.1 开放式教学法 |
4.7.2 诊断式教学法 |
4.7.3 类比式教学法 |
4.7.4 探究式教学法 |
4.7.5 互动式教学法 |
4.8 教学手段改革 |
4.9 教学艺术改革与实践 |
4.9.1 教学语言艺术 |
4.9.2 教学板书艺术 |
4.9.3 教学组织艺术 |
4.9.4 教学风格艺术 |
4.9.5 教学思维艺术 |
4.10 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 |
4.10.1 教学工作评价 |
4.10.2 学习成绩评价 |
4.11 课后作业 |
4.12 课后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各个专业工程系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
附录2:在校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3: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所需数学知识统计表 |
附录5:选修课安排表 |
附录6:学生评教项目内容 |
附录7:12-13-1学期学生网上评教打分 |
附录8 (改革前的试卷) |
附录9 (改革后的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职高电子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2 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综述 |
2.1 职高数学教学相关理论综述 |
(一)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
(二)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 |
(三) 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 |
(四) 国外职高数学教学独特经验 |
2.2 职高数学教学方法与改革的相关研究 |
(一) 分层教学法的研究 |
(二) 迁移理论应用于职高数学教学的探讨 |
(三) 职高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
3 五年制职高电子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方案的设计 |
3.2 学生数学成绩的分析 |
3.3 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3.4 专业课教师关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4 职高电子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
4.1 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
4.1.1 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分析 |
4.1.2 学生数学学习的现代学习方式 |
4.2 教学策略的理论分析 |
4.2.1 教学策略的内涵 |
4.2.2 教学策略几种常见分类 |
4.2.3 教学策略的依据与运用 |
5 职高电子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5.1 问题情境化教学策略 |
5.2 学习个性化教学策略 |
5.3 自主创新体验教学策略 |
5.4 构建参与研究教学策略 |
6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机械教学之能力培养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重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一专多能素质 |
四、注重专业口语表达训练 |
四、《机械基础》教学中应做好“四注重”(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D]. 支航.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3]浅谈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J]. 姚文俊. 科技风, 2015(23)
- [4]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金明辉,刘娟. 当代职业教育, 2015(08)
- [5]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J]. 胡敬军.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5(05)
- [6]在专业技能课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A]. 谢光. 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 2014
- [7]中职数学的“与专业结合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建构[D]. 谢庆濂.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4(09)
- [8]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以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刘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9]职高电子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对策[D]. 杨似君. 苏州大学, 2010(06)
- [10]机械教学之能力培养浅探[J]. 陈兵. 成才之路, 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