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状调查

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状调查

一、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欣[1](2021)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吉林省产妊娠合并梅毒的感染率与高发地区接近,但控制情况明显不如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且胎传梅毒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对长春某妇产医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病例分析,了解其感染率情况、临床特征及胎儿丢失情况,以及影响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为吉林省控制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及预防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长春某妇产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5743例孕产妇及455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按照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是否发生胎儿丢失采用1:4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率(n)和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软件和R(v3.4.4)软件。结果:1.该院2013~2018年共收治住院产妇125743例,妊娠合并梅毒总感染率为0.36%(455/125743);各年份年均感染率分别为:0.35%(57/16134)、0.26%(52/20244)、0.34%(43/12595)、0.32%(65/20545)、0.31%(55/17768)和0.48%(183/38457)。2013~2018年妊娠合并梅毒的感染率在0.3%上下波动,低值在2014年为0.16%,峰值在2018年为0.48%,呈现上升趋势(P for trend<0.05)。2.45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人口学特征: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53岁,中位年龄为28(24,31)岁;25~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为173例,占比38.02%(173/455),35~53岁年龄组人数最少为64例,占比14.07%(64/455);无职业者占多数,为334例,占比73.41%;城镇分布以城市居多63.96%(291/455)。3.45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期特征:怀孕1次及≥3次者最多均为155例(34.07%),合并贫血例数最多134例(29.45%);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异常诊断发生率最高的是脐带缠绕,为22.86%(104例);其次为胎膜早破16.48%(75例);孕期接受抗梅毒治疗者为19.78%(90例);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低滴度患者(RPR≤1:8)占比73.63%(335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APOs)总次数为246,其中早产发生占比12.09%(55例)最多,其次为低出生体重11.65%(53例)。4.455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发生胎儿丢失69例,总发生率为15.16%;胎儿丢失在2013~2018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9.82%(17/57)、46.88%(15/32)、11.63%(5/43)、16.92%(11/65)、7.27%(4/55)和9.29%(17/183);峰值在2014年为46.88%,之后出现大幅降低,低值在2017年为7.27%,2013~2018年胎儿丢失的发生率呈下降线性趋势(P for trend<0.05)。5.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期未治疗(OR=2.87;95%CI:1.14~7.26)、RPR高滴度(OR=1.37;95%CI:2.02~7.69)、CRP升高(OR=2.35;95%CI:1.21~4.55)、HB降低(OR=5.38;95%CI:2.24~12.93)及RDW降低(OR=8.30;95%CI:2.73~25.24)是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相关因素。结论:1.2013~2018年长春市某妇产医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以低年龄、无职业和城市人口居多;初产妇及孕期未接受抗梅毒治疗的患者居多;围产期异常诊断和贫血的发生率均较高。2.2013~2018年长春市某妇产医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3.孕期未接受抗梅毒治疗、RPR高滴度(RPR>1:8)、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降低,会增加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风险。

王苏平[2](2019)在《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近年来,STI发病率持续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对于STI患者,他们具有无保护性交(Unprotected Intercourse,UI)比例高的行为特征以及较高的社会心理问题和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SI)的社会心理特征,不仅影响着STI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总体健康损失。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性病患者的无保护性交及自杀意念现状进行调研,为政府及社会了解该人群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健康提供一线真实可靠数据。同时,对两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期对提高该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的干预策略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2018年1月至12月,由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进行横断面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调研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等、社会心理学情况以及UI和S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UI和SI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本次调研对象平均年龄38.72±13.03岁。449人(49.3%)在近半年内有UI,218人有SI(24.0%),在抑郁、困顿感、挫败感、自尊、孤独、社会支持、人际需求和性冲动八个有社会心理问题中,有共疫(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查对象占54.2%。在无保护性交方面:人口学信息中,性别、年龄、性取向、门诊类型和此次就诊疾病类型对无保护性交有影响。单因素分析发现安全套使用态度(ORu=1.96,95%CI=1.48-2.60)、安全套使用技巧(ORu=4.11,95%CI=2.96-5.71)、安全套主观规范(ORu=1.52,95%CI=1.17-1.98)和安全套自我效能(ORu=3.08,95%CI=2.27-4.19)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有影响且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ORm=0.66,95%CI=0.49-0.90)、安全套使用态度(ORm=1.41,95%CI=1.03-1.93)、安全套使用技巧(ORm=3.11,95%CI=2.15-4.50)、安全套自我效能(ORm=1.91,95%CI=1.35-2.71)对STI患者的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5个人口学因素后,这四个影响因素仍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分析,结合IMB模型,将安全性行为相关知识、STI预防相关判断纳入信息维度,将安全套使用态度、安全套主观规范纳入动机维度,安全套使用技巧、安全套自我效能纳入技巧维度,无保护性交则纳入行为维度,以信息-动机-行为为核心,得到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主要观察指标为路径系数、相关系数及因素负荷量。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如下:c2/df=2.465,RMSEA=0.040,GFI=0.993,CFI=0.990,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在自杀意念方面:单因素分析发现自尊(ORu=2.41,95%CI=1.77-3.29)、孤独(ORu=2.68,95%CI=1.95-3.68)、抑郁(ORu=7.53,95%CI=4.96-11.45)、困顿感(ORu=6.08,95%CI=4.38-8.48)、挫败感(ORu=4.10,95%CI=2.95-5.70)、人际需求(ORu=2.00,94%CI=1.44-2.78)、性冲动(ORu=1.77,95%CI=1.17-2.68)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有影响。在调整人口学基本信息的影响后,这七个影响因素仍然对STI患者的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抑郁(ORm=4.51,95%CI=2.87-7.09)、困顿感(ORm=3.33,95%CI=2.31-4.78)对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对自杀意念有统计学影响的7个人口学因素后,自尊(AORm=1.55,95%CI=1.07-2.23)、抑郁(AORm=4.00,95%CI=2.52-6.25)、困顿感(AORm=2.92,95%CI=1.99-4.30)对STI患自杀意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以抑郁、困顿感为核心,得到STI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拟合的适配度指数:c2/df=3.741,RMSEA=0.055,GFI=0.982,CFI=0.983,表明模型适配度良好。讨论与建议:由于医院接触到STI患者时,他们已经罹患疾病,根据四级预防策略,人群中有着更加广泛地未就医的患者以及感染而不自知人群,不仅要做好二三级预防的防病、防残,更要注重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筛查和零级预防全人群的健康促进,在全人群中做好生殖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防患于未然、预防第一的医学才是公正公平的医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根据政策传导理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及疫情的控制,必须由政府主导,发动全民参与,构建健康社会环境。因此,每一位医务人员,每一位医疗决策者,都肩负着使命,将掌握的临床证据转化成预防疾病的决策和政策。每一个居民,要把促进社会整体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任务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人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防微杜渐。然而,目前在整个STI患者医疗体系和后续管理体系,以及全人群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还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也为我们后续根据具体问题去进行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李金丽[3](2019)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对青年梅毒患者负面情绪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评估青年梅毒患者知识知晓率、对待梅毒的态度、遵医行为及其负面情绪情况,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2.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对青年梅毒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其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克服患者对该疾病的恐惧心理,树立患者积极的态度;减轻青年梅毒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课题分为描述性研究、类实验研究两部分。描述性研究中,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的青年梅毒患者110例,评估患者的知信行及负面情绪情况;类实验研究中,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该三甲医院就诊的青年梅毒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知信行理论为依据进行干预,且两组患者在首次注射、4周及12周时采用问卷方法对患者知信行、焦虑、抑郁得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一)描述性研究共调查患者110例,无效问卷8例,最终共102例患者完成本次调查。具体结果如下:1.知信行结果本次调查发现患者对梅毒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方面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患者对梅毒知识缺乏,信念薄弱,没有良好的遵医行为。1.1知识所研究患者中对梅毒知识回答准确率仅为27.8%,51.0%的患者持不确定态度,21.2%的患者持否定态度。其中“梅毒患者的性伴侣是否要去医院检查”回答准确率最高为41.9%,“与梅毒患者一起吃饭、握手等日常接触是否会传播梅毒”回答准确率最低,为16.3%。1.2信念所研究患者中对梅毒持积极态度仅占59.3%,持不确定态度的患者占29.8%,10.9%的患者呈消极态度。其中72.1%的患者表示“有信心去改变自己不良行为”,不乐观的是,也有51.2%的患者表示不确定或不愿意“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治疗”。1.3行为所研究患者中有良好遵医行为的仅占42.0%,35.9%的患者表示不确定,22.1%的患者以否定态度回应。其中44.2%的患者表示可以定期抽血复查,但也有67.4%的患者表示不能坚持不滥用抗生素。2.负面情绪所研究患者中,有高达80.4%的患者有焦虑症状,其中20人(19.6%)呈重度焦虑;有抑郁症状者高达84.30%,其中有14人(13.7%)达重度抑郁。(二)类实验研究共纳入96例患者,失访10例,最终完成本次研究共8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试验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民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职业、TPPA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结果具体如下:1.知信行结果1.1知识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92,P<0.05),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667,P<0.05),同时,组别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5.632,P<0.05)。1.2信念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信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1,P<0.05),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52,P<0.05),但组别与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1.688,P>0.05)。1.3行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48,P<0.05),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197,P<0.05),同时,组别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9.286,P<0.05)。2.负面情绪2.1焦虑试验组和对照组SAS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1,P<0.05),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238,P<0.05),同时,组别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622,P<0.05)。2.2抑郁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61,P<0.05),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665,P<0.05),同时,组别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6.313,P<0.05)。结论1.青年梅毒患者对梅毒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信念薄弱,不安全行为发生率高。且具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2.运用“知信行理论”对青年梅毒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另一方面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3.对照组与试验组在4周和12周时,信念得分均有所增加,且均高于首次测量得分,12周得分高于4周得分,但“知信行理论”是否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待进一步研究。4.运用“知信行理论”对青年梅毒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刘春桃[4](2019)在《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了解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CT、NG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暗娼人群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非概率抽样,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200名暗娼人群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尿液以及宫颈拭子进行CT、NG核酸检测。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202名暗娼人群问卷调查,每名调查对象至少完成尿液或宫颈拭子中一份样本的采集,共采集尿液样本196份,宫颈拭子样本199份,并完成实验室核酸检测。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5.54±7.33)岁,其中20~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49.5%(100/202),民族以少数民族居多,占63.9%(129/202),初中文化程度占53.5%(108/202),未婚者占55.4%(121/202),户籍以本省为主,占 88.6%(179/202)。2、性行为特征:调查对象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7.42±2.14)岁,第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平均年龄为(22.44±6.16)岁,调查对象平均每周接客人数为(2.44±2.31)人。3、CT、NG感染情况:CT感染率为23.27%(47/202),NG感染率为8.91%(18/202),STDs(CT、NG 任一项阳性)感染率为 26.24%(53/202),CT、NG合并感染率为5.94%(12/202)。4、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对象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3.1%(188/202),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85.6%(172/202)。5、求医行为及干预服务情况:22.8%(46/202)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曾出现过一种及以上的性病相关症状或体征,其中67.4%(31/46)的人选择到综合医院就诊,17.4%(8/46)的人不作任何处理,15.2%(7/46)的人自己买药。调查对象中89.1%(180/202)的人最近一年至少接受过一种及以上性病健康服务,其中接受过性病知识宣传服务的占71.8%(145/202),接受过安全套的宣传和发放的占68.3%(138/202),最近一年接受过性病咨询或检测的占57.4%(116/202),接受过妇科检查或治疗的占51.0%(103/202),接受过性病检查或治疗的占35.1%(71/202),接受过同伴教育的占24.8%(50/202)。[结论]该地区暗娼人群CT、NG感染率较高,暗娼人群第一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小是CT感染的风险因素;少数民族、第一次性行为年龄较小以及第一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小是NG感染的风险因素。该地区暗娼人群呈现出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未婚者所占比例较高等特点。该地区暗娼人群存在就医意识薄弱,就医行为不规范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该地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干预服务工作,建议多部门加强合作,联合娱乐场所业主,进一步提升社区小组能力,加强对暗娼人群的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动员积极主动检测,规范就医。

邓晓[5](2018)在《妊娠合并梅毒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情况,随访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5年上海市嘉定区筛查出的妊娠合并梅毒个案266例,并汇总2012年-2015年嘉定区妊娠合并梅毒相关报表,了解嘉定区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情况。2、以妊娠合并梅毒感染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文化程度1:1匹配同期2012年-2015年非梅毒孕产妇266例,对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影响因素。3、对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266例,分别按照发现孕周、梅毒血清学滴度、孕期是否规范用药分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探讨妊娠合并梅毒不良妊娠结局与发现孕周、梅毒血清学滴度、是否规范用药之间的相关关系。4、对梅毒产妇所娩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先天梅毒儿发生情况。探讨先天梅毒儿与发现孕周、梅毒血清学滴度、孕期是否规范用药、出生后是否预防性用药等的关系。5、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012年至2015年嘉定区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情况2012年-2015年嘉定区共有96925例孕产妇接受产前梅毒筛查,筛查出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共计266例,妊娠合并梅毒检出率为0.27%。2012年至2015年四年间,孕产妇产时梅毒检出率由0.66%上升至2.30%,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6.229,p=0.013)。2、妊娠合并梅毒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与非梅毒孕产妇相比,妊娠合并梅毒者不良妊娠发生率(11.95%vs.4.53%)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非梅毒孕产妇相比,妊娠合并梅毒者早产发生率(7.52%vs.3.02%)、低出生体重发生率(6.64%vs.2.26%)均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合并梅毒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妊娠合并梅毒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47,p=0.018);规范用药组<不规范用药组<未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7,p=0.003);TRUST≥1:8组(17.78%)高于TRUST<1:8组(9.60%)。妊娠合并梅毒者早产发生率:TRUST≥1:8组(11.63%)大于TRUST<1:8组(8.06%);未用药组(19.05%)>不规范用药组(7.87%)>规范用药组(0.00%);孕晚期组(12.90%)>孕中期组(8.46%)>孕早期组(0.00%)。妊娠合并梅毒者低出生体重发生率:TRUST≥1:8组(11.63%)高于TRUST<1:8组(5.65%);未用药组(14.29%)>不规范用药组(7.87%)>规范用药组(0.00%);孕晚期组(9.68%)>孕中期组(7.69%)>孕早期组(0.00%)。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可导致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增加。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与梅毒血清学滴度及孕期是否规范用药显着相关,孕期规范用药能明显降低妊娠梅毒患者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妊娠合并梅毒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与首诊发现孕周及孕期是否规范用药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应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王芳,杜秉新,周勤华,贾金英[6](2009)在《松江区妇女妊娠合并梅毒的现况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并了解松江区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在松江区3家接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调查内容包括产妇基本情况、产前检查、梅毒的临床分期及孕期治疗和最终的妊娠结局等。结果:所有受调查的产妇中共有86例妊娠合并梅毒者,以非本市户口居多,其中潜伏期梅毒72例,有33例未进行孕期产前检查,妊娠不良结局包括早产4例、低出生体重儿5例、围产儿死亡4例。结论:该区妊娠合并梅毒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以非该市人群为主,其产检率和梅毒筛查率低;妊娠合并梅毒临床上以潜伏期梅毒为主,容易误诊漏诊,只有在妊娠期及早确诊并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早产儿、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

王丽珍,朱丽萍,钱尚萍,陈如钧,王哲蔚[7](2001)在《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况调查》文中指出目的 了解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为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对象是 1999年 9月 2 0日至 12月 2 0日在本市 2 9所医院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调查内容包括、婚育史、实验室检查与患者治疗、妊娠结局及其新生儿实验室检查等。 结果 12 32 4例孕妇中妊娠合并梅毒 39例 ,发生率为 3.16‰ ,均为早期梅毒 ,其中潜伏梅毒35例占 89.7% ; 期梅毒 3例占 7.7% ; 期梅毒 1例占 2 .6 %。患者平均年龄 (2 7± 5 )岁。与梅毒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夫妇的文化程度、职业、婚前医学检查时梅毒的阳性结果以及孕妇本人的性伴数和户口所在地等。接受治疗者仅占 6 4.1% ,新生儿接受血清学检查者仅 48.7%。 结论 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率较高 ,以潜伏梅毒为主 ,分布广 ,危害大 ,治疗和随访不规范 ,急需制定相应的防治常规并在妇产科医护人员及育龄妇女中普及梅毒防治的知识

芮婷婷[8](2018)在《2013-2017年芜湖市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效果评估》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芜湖市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PMTCT)项目以来的艾滋病/梅毒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干预及感染情况,评价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为今后更好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芜湖市所有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为目标人群,对HIV/梅毒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按照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实施方案》要求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利用PMTCT项目资料,从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信息系统中导出芜湖市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孕产妇HIV检测率、孕期HIV检测比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干预比例、HIV母婴传播率;孕产妇梅毒检测率、孕产妇孕期梅毒检测比例、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先天梅毒感染率进行分析。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2013-2017年芜湖累计168725名产妇住院分娩,孕期接受HIV抗体检测154408人,孕期检测率5年平均为91.51%;仅产时接受HIV抗体检测14005人,仅产时检测率5年平均为8.30%,2013-2017年住院分娩的产妇中孕期检测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187.12,P<0.001);共167874名产妇接受了梅毒血清学检测,其中在孕期接受检测的有154073人,孕期检测率为91.32%,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2013-2017年芜湖市孕期梅毒检测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χ2趋势=1751.54,P<0.001);2、2013-2017年芜湖市上报HIV阳性孕产妇18例,住院分娩HIV抗体阳性产妇总数为13人,阳性率为0.08‰;芜湖市住院分娩梅毒阳性产妇总数为467例,阳性率为0.28%;获得分娩信息的梅毒阳性孕产妇共499例,其中180人接受了规范的驱梅治疗,2013年规范治疗率为12.86%,2017年规范治疗率上升至56.58%,呈逐年升高的趋势(χ2趋势=47.224,P<0.001);3、HIV阳性孕妇分娩的13例婴儿出生后均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其中11例(84.62%)满12月龄进行了HIV抗体筛查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除了HIV感染,纳入正常儿童保健管理;1例(7.69%)婴儿未满12个月龄,正在跟踪随访中,1例(7.69%)失访。499例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的509例婴儿,7天内死亡2例,出生即诊断为先天梅毒儿的7例,后续随访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3例,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为5.88/10万。结论芜湖市的HIV/梅毒检测率和孕期检测率均逐年上升,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干预成效较好,梅毒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干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梅毒阳性孕产妇规范治疗率较低,其所生婴儿干预比例仍需提高,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梅毒阳性孕产妇规范治疗率,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梅毒阳性婴儿的干预比例,减少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

盛健[9](2018)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病例分析及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长春地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不良妊娠结局(APOs)发生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和控制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降低APO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长春市妇产医院5年间所有妊娠合并梅毒住院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育史、孕产史、孕期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应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分析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以及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来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构成比和率;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2013年至2017年长春市妇产医院共收治住院产妇87286例,均进行了梅毒血清学筛查,共有妊娠合并梅毒患者271例,总妊娠合并梅毒发生率为0.31%;各年份住院产妇妊娠合并梅毒发生率分别为:0.35%(56/16134)、0.26%(52/20244)、0.34%(43/12595)、0.32%(65/20545)和0.31%(55/17768)。各年份间住院产妇妊娠合并梅毒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2.27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年龄最大43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27.62±5.42)岁,25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为110例,占比40.59%;汉族居多,为259例(95.58%);无职业者占多数,为200例,占比73.80%;城市居民为152例(56.09%),比重最大。3.初次怀孕者93例(34.32%),孕13次最多,为229例(84.51%),经产妇71例,占比26.20%;有144例有流产史(53.14%);有引产史者17例(6.27%);有剖宫产史23例(8.49%)。4.孕期合并内外科疾病共有98例,发生率为36.16%,其中合并贫血例数最多80例(29.52%);妊娠合并妊娠期特有疾病有55例,发生率为20.30%,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病42例(15.50%);性传播疾病中除梅毒外只有合并淋病6例,发生率为2.21%。5.围产期异常诊断119例,发生率为43.91%,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脐带缠绕,为75例(27.68%),其次为胎膜早破,41例(15.13%);RPR滴度最高为1:64,共25例,占9.22%,RPR低滴度患者(滴度≤1:8)共190例(70.11%);大部分患者在孕期未行驱梅治疗(74.54%,202/271)。6.27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有230例娩出活产儿,126例经过阴道分娩,占比54.78%;230例活产新生儿中,男性略多为126例(54.78%),平均出生体重为3108.47±625.74g,身长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0.00(49.00,50.25)cm,胎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9(37,40)周;1分钟Apgar评分07分者41例(17.82%),5分钟Apgar评分07分者32例(13.91%)。7.共发生APOs119例,总发生率为43.91%;各项APOs发生情况:自然流产14例(5.17%),死胎27例(9.96%),早产儿45例(16.61%),低出生体重48例(17.71%),巨大儿13例(4.80%),新生儿窒息42例(15.50%);APOs在2013至2017年妊娠合并梅毒产妇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0.00%(28/56)、55.77%(29/52)、44.19%(19/43)、33.85%(22/65)和38.18%(21/55),各年份间妊娠合并梅毒产妇APOs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胎膜早破、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孕期抗梅毒治疗情况、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尿素氮(BUN)、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C-反应蛋白(CRP)在正常妊娠结局组和APOs组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期未进行抗梅毒治疗(OR=2.133;95%CI:1.0384.384)、RPR高滴度(OR=3.278;95%CI:1.6196.634)以及高CRP(OR=1.047;95%CI:1.0231.071)是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危险因素;高ALB(OR=0.911;95%CI:0.8500.977)则是APOs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1.2013年至2017年长春市妇产医院住院产妇妊娠合并梅毒发生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2.患者以年轻者、无业者和城市人口居多;3.患者大多具有流产史,妊娠期异常诊断和贫血发生率均较高,多数患者在孕期未接受抗梅毒治疗;4.妊娠合并梅毒患者APOs的发生率较高;5.孕期未进行抗梅毒治疗、RPR高滴度以及CRP升高会增加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风险,ALB增高则会降低APOs发生的风险。

邓晓,李生慧,毛红芳,王海琪,王海鸣,曹敏[10](2018)在《上海市嘉定区2012-2015年妊娠合并梅毒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情况,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定区2012-2015年筛查出的妊娠合并梅毒个案共266例,利用同期嘉定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月报表及相关产科报表等信息登记,随机选取非梅毒孕产妇266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2-2015年孕产妇产时梅毒检出率由0.66%上升至2.30%,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6.229,P=0.013)。与非梅毒孕产妇相比,妊娠合并梅毒者早产发生率(7.52%vs.3.02%)、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6.64%vs.2.26%)均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梅毒者早产发生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1:8组(11.63%)大于TRUST<1:8组(8.06%);未用药组(19.05%)>不规范用药组(7.87%)>规范用药组(0)。妊娠合并梅毒者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TRUST≥1:8组(11.63%)大于TRUST<1:8组(5.65%);未用药组(14.29%)>不规范用药(7.87%)>规范用药组(0)。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可导致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的增加,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与梅毒血清学滴度及孕期是否规范用药密切相关,孕期规范用药能明显降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

二、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梅毒概述
        1.1.1 梅毒的起源
        1.1.2 梅毒的病原学特征
        1.1.3 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自然病史
        1.1.4 梅毒的传播途径
        1.1.5 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1.1.6 梅毒的治疗和预后
    1.2 梅毒的流行现状
        1.2.1 国外梅毒流行现状
        1.2.2 国内梅毒流行现状
        1.2.3 吉林省梅毒流行现状
    1.3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
        1.3.1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流行现况
    1.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与胎儿丢失
        1.4.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流行情况
        1.4.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
    1.5 研究意义和目标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定义及诊断标准
    2.4 研究变量
    2.5 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1 倾向性评分匹配
        2.6.2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2013~2018 年该院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情况
    3.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孕产史和月经史情况
        3.3.1 孕产史特征
        3.3.2 月经史特征
    3.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合并疾病及异常诊断
        3.4.1 合并疾病情况
        3.4.2 围产期异常诊断情况
    3.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3.6 2013~2018 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APOS及胎儿丢失情况
        3.6.1 2013~2018 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APOs发生情况
        3.6.2 2013~2018 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发生情况
    3.7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一般人口学变量的均衡性比较
    3.8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相关因素分析
        3.8.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3.8.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孕产史特征分析
        3.8.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月经史特征分析
        3.8.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期合并疾病情况与胎儿丢失的关系
        3.8.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期异常诊断与胎儿丢失的关系
        3.8.6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生化学指标与胎儿丢失的关系
    3.9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胎儿丢失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4.1.1 流行现状
        4.1.2 人群特征
    4.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及异常诊断情况
    4.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胎儿丢失
    4.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职业情况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抗梅毒治疗情况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RPR检测结果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CRP指标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4.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HB及RDW指标与胎儿丢失发生的关系
    4.5 局限与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表

(2)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1.2 全球和我国STI流行现状
        1.2.1 STI种类及其流行现况
        1.2.2 STI是全球及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2.3 上海STI的流行趋势
    1.3 STI患者特征
        1.3.1 STI患者的行为特征
        1.3.2 STI患者的社会心理特征
    1.4 无保护性交相关理论模型
        1.4.1 知信行理论
        1.4.2 健康信念模式
        1.4.3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1.4.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5 自杀意念相关理论模型
        1.5.1 痛苦哭喊自杀模型
        1.5.2 人际关系理论
        1.5.3 综合动机-意志模型
        1.5.4 本课题拟采用模型
    1.6 相关政策理论研究
        1.6.1 冰山现象
        1.6.2 四级预防体系
        1.6.3 政策传导理论
    1.7 本研究创新点
        1.7.1 统筹考虑被忽视的STI患者群体身心健康情况
        1.7.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
        1.7.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修正
    1.8 研究假设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及伦理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计算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过程及信息收集的质量控制
        2.4.2 技术路线图
    2.5 研究工具
        2.5.1 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
        2.5.2 无保护性交
        2.5.3 自杀意念
        2.5.4 无保护性交的信息
        2.5.5 无保护性交的动机
        2.5.6 无保护性交的技巧
        2.5.7 社会心理问题
    2.6 统计方法
        2.6.1 统计软件
        2.6.2 数据分析
        2.6.3 评价指标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STI患者人口学信息与人群特征
        3.1.1 STI患者人口学基本信息
        3.1.2 STI患者的信息-动机-行为
        3.1.3 STI患者社会心理问题
    3.2 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3.2.1 人口学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2 信息-动机-行为与无保护性交的相关性
        3.2.3 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3.3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3.3.1 人口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3.3.2 社会心理问题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
        3.3.3 社会心理问题的共疫情况
        3.3.4 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模型
第四章 本次研究讨论与总结
    4.1 STI患者基本信息
        4.1.1 人口学基本信息
        4.1.2 无保护性交情况
        4.1.3 社会心理学问题情况及共疫现象
        4.1.4 自杀意念情况
    4.2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的影响因素
        4.2.1 人口学因素
        4.2.2 信息-动机-行为影响因素
        4.2.3 STI患者无保护性交影响因素模型
    4.3 STI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4.3.1 人口学因素
        4.3.2 社会心理学因素
        4.3.3 STI患者自杀意念模型影响因素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研究核心发现
        6.2.1 在STI患者中,HIV状态对UI和 SI影响不大
        6.2.2 国内首次在STI患者中进行无保护性交的IMB模型拟合、修正
        6.2.3 国内首次进行自杀意念IMV模型的拟合
        6.2.4 需要统筹考虑STI患者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
    6.3 政策建议
        6.3.1 完善STI患者的医疗体系和管理机制,减少健康损失
        6.3.2 关注全人群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6.3.3 关注影响健康效果全方面因素,注重传导作用
    6.4 课题研究方法上存在不足
        6.4.1 横断面调查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6.4.2 样本量代表性有局限性
        6.4.3 自我报告和回忆的偏倚不可避免
        6.4.4 关注自杀意念而非自杀行为或实际自杀
    6.5 后续研究展望——对不同人群拓展性进行针对性研究
        6.5.1 性取向少数人群
        6.5.2 女性
        6.5.3 青少年
        6.5.4 老年人
    6.6 后续研究展望——继续挖掘UI和SI影响因素的协同和共疫作用
        6.6.1 共疫在对无保护性交的影响作用
        6.6.2 共疫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
        6.6.3 探索STI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3)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对青年梅毒患者负面情绪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描述性研究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类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4)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流行现状
        1.1.2 暗娼人群
        1.1.3 中国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问题
    2.7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暗娼人群性行为特征
    3.3 暗娼人群自报性病相关症状及求医行为
    3.4 暗娼人群性病健康服务情况
    3.5 暗娼人群CT、NG感染现况
    3.6 暗娼人群CT、NG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7 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CT、NG实验室检测结果可靠性
    4.2 暗娼人群CT、NG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4.3 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
    4.4 暗娼人群性病防治意识及就医行为情况
5 结论
6 建议
7 研究创新性
8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妊娠合并梅毒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3.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2.诊断标准
    3.治疗方案
    4.调查内容与方法
    5.质量控制
    6.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7.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1.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情况
    2.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
    3.先天梅毒儿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
第四章 讨论
    1.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情况
    2.妊娠合并梅毒不良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
    3.先天梅毒儿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4.妊娠合并梅毒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
    5.局限性
    6.创新点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妊娠合并梅毒治疗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松江区妇女妊娠合并梅毒的现况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内容
    1.3 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情况
    2.2 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基本情况
    2.3 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孕期产前检查情况
    2.4 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临床分期
    2.5 妊娠合并梅毒产妇不同时期治疗与不同妊娠结局的关系
3 讨论
    3.1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3.2 加强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工作
    3.3 及时发现梅毒感染的孕妇是降低早产、低体重儿和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7)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三、统计方法
结果
    一、妊娠合并梅毒的患病率及分期
    二、地区分布
    三、基本情况
        1.年龄:
        2.胎次 (孕次) :
        3.梅毒初筛检查孕周:
    四、相关因素
        1.户口:
        2.职业:
        3.文化程度:
        4.性伴侣数:
        5.婚前检查结果:
    五、治疗情况
    六、妊娠合并梅毒孕妇新生儿血清学检查
讨论

(8)2013-2017年芜湖市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艾滋病母婴阻断
    1.2 梅毒的母婴阻断
    1.3 研究地区概况及本研究的意义
2 内容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研究特色与不足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致谢
10 综述
    参考文献

(9)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病例分析及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梅毒概述
        1.1.1 梅毒的起源
        1.1.2 梅毒的病原学特征
        1.1.3 梅毒的免疫学基础
        1.1.4 梅毒的传播途径
        1.1.5 梅毒的临床分期和特征
        1.1.6 梅毒的血清学检测
        1.1.7 梅毒的治疗
    1.2 梅毒的流行现状
        1.2.1 国外梅毒流行现状
        1.2.2 中国梅毒流行现状
        1.2.3 吉林省梅毒流行现状
    1.3 妊娠合并梅毒
        1.3.1 妊娠合并梅毒流行现况
        1.3.2 妊娠合并梅毒与APOs
    1.4 研究意义和目标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研究对象
        2.1.2 妊娠合并梅毒的定义和APOs的判定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2.1 调查表的设计
        2.2.2 资料的收集方法
        2.2.3 调查表的填写和数据的录入
        2.2.4 调查表的内容
        2.2.5 Apgar评分定义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2013年~2017年该院住院产妇妊娠合并梅毒发生情况
    3.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1 年龄特征
        3.2.2 民族特征
        3.2.3 职业特征
        3.2.4 居住地特征
    3.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生育史和月经史情况
        3.3.1 生育史特征
        3.3.2 月经史特征
    3.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孕期、孕产和围产情况
        3.4.1 孕期情况
        3.4.2 孕产情况
        3.4.3 围产情况
    3.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梅毒实验室检查结果
    3.6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生化学指标
    3.7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所娩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和APOs
        3.7.1 新生儿基本情况
        3.7.2 APOs
    3.8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各项因素与APOs发生的关系
        3.8.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分析
        3.8.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生育史特征分析
        3.8.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月经史特征分析
        3.8.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期合并疾病情况与APOs发生的关系
        3.8.5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期异常诊断与APOs发生的关系..
        3.8.6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RPR检测结果与APOs发生的关系
        3.8.7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孕期驱梅治疗情况与APOs发生的关系..
        3.8.8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生化学指标与APOs发生的关系
    3.9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APOs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4.1.1 流行现状
        4.1.2 人群特征
    4.2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孕期、围产及新生儿基本情况
    4.3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APOs发生率
    4.4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APO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患者妊娠期抗梅毒治疗情况与APOs发生的关系
        4.4.2 患者RPR检测结果与APOs发生的关系
        4.4.3 患者CRP指标与APOs发生的关系
        4.4.4 患者ALB指标与APOs发生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上海市嘉定区2012-2015年妊娠合并梅毒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妊娠合并梅毒诊断标准
        1.2.2 治疗方案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012-2015年妊娠合并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2.2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情况比较
    2.3 妊娠合并梅毒者组间比较
        2.3.1 按首诊发现孕周组间比较
        2.3.2 按确诊时梅毒血清学检测TRUST滴度组间比较
        2.3.3 按孕期是否规范抗梅毒治疗组间比较
3 讨论
    3.1 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情况
    3.2 妊娠合并梅毒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3.3 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及治疗

四、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胎儿丢失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杨慧欣. 吉林大学, 2021(01)
  • [2]性病患者无保护性交与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海某专科医院为例[D]. 王苏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3]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对青年梅毒患者负面情绪影响的研究[D]. 李金丽.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4]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D]. 刘春桃.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妊娠合并梅毒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邓晓.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松江区妇女妊娠合并梅毒的现况观察[J]. 王芳,杜秉新,周勤华,贾金英. 中国妇幼保健, 2009(12)
  • [7]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况调查[J]. 王丽珍,朱丽萍,钱尚萍,陈如钧,王哲蔚.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1(04)
  • [8]2013-2017年芜湖市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效果评估[D]. 芮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9]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病例分析及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研究[D]. 盛健. 吉林大学, 2018(01)
  • [10]上海市嘉定区2012-2015年妊娠合并梅毒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 邓晓,李生慧,毛红芳,王海琪,王海鸣,曹敏. 中国妇幼保健, 2018(01)

标签:;  ;  ;  ;  

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状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