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恐障碍的共病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群娥(Ho Kwan Ngor)[1](2019)在《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急速步伐,令精神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增无减,引起大众的关注,全球现时已有超过三至五亿的精神障碍患者,数字继续持续上升,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将会成为最严重的疾病,造成医疗的沉重负担,亦影响到病患者与及其身边家人朋友的生活质素,危害身心健康。精神障碍的发生可涉及任何年龄、性别,且可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除了精神症状外,还可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身心同病,令病患饱受煎熬,更甚者会因为情绪未得到适当疏导而产生轻生念头,造成不能挽回的悲剧。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刻不容缓的。目前,西方医学为精神障碍患者处方的药物,仍有未能尽善的不足处,例如并非所有患者皆适宜服用,一般而言,青少年及孕妇是不建议处方抗抑郁药,又如乳癌患者病后焦虑,假使服用抗焦虑药物可能导致刺激乳腺不当分泌或处在相对提高血中泌乳素浓度的副作用。即使合适处方相应的治疗情绪病药物,却又有可能出现药物依赖和药物残留的问题,躯体症状包括疲倦乏力、便秘、心悸、睡眠障碍、食欲紊乱等,令病患者产生抗拒依从的负担。现代医学对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疗效,已到了瓶颈的位置,面临挑战。祖国医学讲求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身心同治,经方治疗情志病经过历史的验证,行之有效,多条名方皆出自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历久不衰,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好的疗效。透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探讨以经方辨治情志病及相关躯体症状,为临床找出理法方药的依据,别具意义。《伤寒论》、《金匮要略》成书于一千八百年前,书中对各类情志相关的症状、证候及病症有丰富的描述。如烦证、躁证遍及六经。烦躁虽然在现代医学并非独立成病名,但其临床表现犹似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在甲亢导致的精神障碍中所见的症状亦以烦躁为多见,足见烦躁可视为不能忽视的症候群。烦证与躁证发生的病因病机多种多样。辨病位,可在心,在肝,在脾,在肺,在肾。辨病性可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寒者有太阳变证心阳虚、太阴虚寒、少阴寒化、厥阴肝寒,热者有外邪郁闭、内热炽盛、有兼水湿水热互结、湿热内蕴、阳明腑实燥屎内结,总括而言以热多寒少,三阳经出现较多,三阴经较少。热证又当区分虚热实热,虚热内生阳浮于外,出现烦、躁。辨病机,气机郁滞可见阳气郁闭、热郁、食痰之郁、湿郁,津伤又可致烦渴。辨病势,可见正复邪去如少阴病阳气来复的“自烦”、正未胜邪余邪未了的“复烦”、邪长正消的传经入里、药力未见效的“反烦不解”、正不胜邪的太阴病“不烦而躁者死”、厥阴病的“躁无暂安时”等等。辨“虚烦”,仲景在不同章节的条文中皆有提到虚烦,以方测证,虚烦可指栀子豉汤证热邪未有与实邪相结,故为虚,有指黄连阿胶汤证的肝血不足肝郁化火,虚火上扰,故为虚。临床必须明确辨清,再根据实际的证候遣方用药。如邪入太阳,则解表清热除烦,邪入阳明未入腑实清热生津,既入腑实则攻下泻热,少阳郁热和解枢机,清热除烦;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安神除烦,心血不足补益心脾,宁心安神,阴虚烦躁养阴润燥。对睡眠障碍的论述,有失眠的“不得卧”、“不得眠”,有嗜睡的“嗜睡”、“嗜卧”、“但欲寐”,有欲眠不得眠、卧起不安。《伤寒论》太阳病与阳明病篇,出现睡眠障碍可因郁热内扰、津伤、阳浮、胃不和卧不安。少阳病篇睡眠障碍,因枢机不利热扰心神,或湿热内蕴,清气不升。少阴病篇睡眠障碍,阴寒内盛神失所养,或阴虚火旺虚阳上扰。《金匮要略》涉及有关睡眠障碍的条文有《百合狐惑病篇》、《血痹虚劳病篇》、《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五脏风寒积聚病》、《痰饮咳嗽病篇》、《水气病篇》、《黄疸病篇》、《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及《妇人杂病篇》等。其病因病机,有虚有实,虚者有血失所养、肝血不足、心气不足、心肺阴虚、心脾两虚、阴阳两虚、虚阳上浮等。实者有水饮内停、湿热内蕴、热扰心神。又有他病累及,如咳喘肺系病等。临床病因病机各异,因此亦有不同遣方用药和代表方剂。热邪扰心者清热安神,阴虚阳亢者滋阴潜阳,阳虚神浮者温阳安神,总之,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治》提到惊悸一证。有关“惊”的论述尚有“烦惊”、“惊狂”、“怵惕”、“惕而不安”等。“惊悸”是一种心无所倚、惶恐不安、伴有不能自控的心慌心跳、心律失常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因为受惊致出现恐慌的心脏急剧跳动,在现代医学所掌握的临床经验,急性焦虑障碍(亦即是惊恐障碍)就以心动过速为首要的表现。仲景论述因惊恐得之的“奔豚气病”,有从小腹而起的气上冲胸,犹如现代医学认识的惊恐障碍,可突然出现不能预测的惊恐体验,同样是伴有一股气上冲咽喉的窒息濒死感和失控感,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心动过速,胸闷气急,竟正与“奔豚气病”不谋而合。“嘿嘿”一词,出现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只有6处,包括少阳病篇、厥阴病篇、百合病和狐惑病。“嘿嘿”是一种情志不舒的表现,犹如现代医学抑郁状态。“嘿嘿”相关条文中,有证有方的有小柴胡汤证、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狐惑病的甘草泻心汤等,在治疗抑郁障碍的应用上,可供参考。百合病表现为“欲食不能食”、“欲眠不能眠”、“欲行不能行”,犹如现代医学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仲景用了9条条文,共七方,计有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等,七方药仅八味,易一味易一方,可见仲景用药之精当。“咽中如有炙脔”,后世称之为“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癔病、咽异感症等,临床上许多精神障碍患者都有咽喉异物感的表现,其主方半夏厚朴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抑郁或焦虑障碍中。“奔豚气病”从惊而引起,病在下焦累及上焦,其表现为“气上冲胸”“发作欲死”,与现代医学的惊恐障碍的濒死感相类似,其病机为气机逆乱。本病有三方,视病位在肝在肾,在寒在热在水饮,不同病机而施方用药。“脏躁”,“喜悲伤欲哭,如有神灵,数伸欠”。临床表现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邪哭”,表现为“魂魄不安”、“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有认为两者病机相同,“脏躁”为轻症,“邪哭”为重症。六经铨百病,通过六经辨证体系,先辨阴阳,再辨六经。六经各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如六经的烦躁各有不同。又如糖尿病抑郁症者,病至少阴,多表现为全身性的虚弱,并已出现重要的脏器病变。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喜静恶动、思维及认知能力减退,神疲肢冷,脉微细,但欲寐,或渴,或见心烦,不得眠的睡眠障碍。病在厥阴,症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呕吐,腹痛、下之利不止等寒热错杂症状时。病在太阴,见情绪低落,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病在少阳,见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在阳明,内热躁烦,烦躁不得眠,腹满,大便乍难乍易等胃肠功能紊乱。病在太阳,头项强痛而恶寒、烦躁不得眠。再如睡眠障碍,病在太阳,症见营卫不和,四肢麻痹、汗出或无汗,口渴、麻木或烦躁以致入睡困难、或眠浅疲倦。病在阳明,扰胸膈,表现为舌干烦渴,大汗出,烦躁至极,辗转难眠。热迫大肠,热与糟粕互结,表现为大热不解,烦渴郁闷,腹胀嗳气臭秽,大便干结,四肢困重,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上异常,幻视幻听。病在少阳,症见心烦喜呕、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或白腻、脉弦等,睡眠障碍以难入睡或多梦为主。病在太阴,症见情绪低落,心悸失眠,腹部冷痛,喜温喜按,月经失调,唇干,气短,纳差,便溏或肠鸣下利,舌淡胖嫩,苔白水滑,脉沉弱或缓。病在少阴,表现为症见精神困倦,“但欲寐”,四肢逆冷,小便清长;或是症见心烦失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盗汗,小便短赤,舌红而瘦少苔,脉细数。病在厥阴,表现为症见上焦有难耐的热象,自觉一股热气上冲,心烦口渴欲饮;中焦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见胃气虚弱,则有饥而不欲食,胃中嘈杂不适,食后呕吐;下焦有寒见脾肾不足,则兼有下利。再如肠易激综合征,病在太阴,症见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久病累肾,则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腰膝畏寒、小便清长、尺脉沉细;邪陷太阴,病情迁延日久,络脉瘀滞,见下利腹满时痛,脘腹拘急疼痛时作时止。病在少阴,症见四肢不温,腹痛下利;心肾阳虚,见下利清谷,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喜卧嗜睡,面色晦暗,脉微细沉。病在厥阴,症见腹胀,腹痛,腹泻,大便稀溏,泻下如水样便或完谷不化。唇红干,渴喜饮。胃灼热,自觉气从少腹向上冲逆,饥而不欲食,下肢畏寒,小便清长。舌尖红,苔黄或白,脉弦细。至于甲亢导致精神障碍,病在初可见阳明热盛,病在后久病累及脾肾,则见太阴少阴合病。辨寒热虚实,三阳多为热,为实;三阴多为寒,为虚。如烦躁一证,以热为多,以实为多,以三阳病为多。肠易激综合征以虚为多,以三阴病为多。其虚者可以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其实者可以为实热,可以为腑实。辨气血津液。百病始于气。气机逆乱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因惊悸而起的奔豚气病,其病机在“气”,在阴盛或水饮基础上,复加上受情志的刺激,气机逆乱,上冲于胸或于咽喉,造成呼吸困难的窒息濒死感;又如“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梅核气”,病机亦可见于“气”上,在痰湿基础上,情志不舒,气机逆乱,上冲于咽喉,痰气交阻而为病。病在血虚不足的有妇人“脏躁”和“邪哭”。尚有心肝血不足“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证;比血虚更进一步的心肺阴虚、表现为“意欲食而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的百合病等。气机失畅,湿浊内生,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仲景又重视津液的有无,作为疾病转归的依据,如阳明热盛津伤,津伤又可至腑实,不能忽视。仲景经方,以六经辨证为框架,有是证用是方,只要在四诊合参、方证相应的前提下处方用药,就能取效。临床上多首经典名方皆广泛应用,在本文第四章偶拾得多种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病案,同一病症因应不同六经分型有不同处方,同一处方又可用治于不同的精神情志疾病,体现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特色。如治疗抑郁障碍,可见于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焦虑障碍,可见于柴胡桂枝汤、甘麦大枣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汤、酸枣仁汤;治疗惊恐障碍,可见于柴胡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奔豚汤;治疗睡眠障碍,可见于厥阴病睡眠障碍之乌梅汤和酸枣仁汤、少阳病睡眠障碍之柴胡桂枝汤和小柴胡汤、阳明病睡眠障碍之核桃承气汤和栀子豉汤、少阴病睡眠障碍之四逆汤、太阴病睡眠障碍之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见于乌梅汤、小柴胡汤、四逆散、半夏厚朴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附子理中汤。导师李赛美教授临证以六经辨证为纲,辨治多种精神情志相关疾病,本文第九章,偶拾李教授医治失眠症三例,依据六经病发病过程中邪正进退转归,李教授合共选用了十五方化裁加减,计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真武汤合方化裁、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散合方、桃核承气汤、四逆散、四君子汤、四逆汤合方、附子理中汤、四君子汤、肾四味合方加减、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当归芍药散等等。三例十五方,连同第四章同为治疗睡眠障碍未有重叠的四方,在本文撷取辨治睡眠障碍之病案中,共见十九方之多。由此验证并揭示了通过灵巧活用,六经为纲,治病求本,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方证相应,调节阴阳气血,以平为期,即能取效。由此亦可引伸,只要方证相应,合理处方,方方皆可成为治疗各种精神情志疾病的良方。综上所述,经方辨治情志病,是在六经辨证的框架下,透过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归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辨病因病机、病性的寒热虚实、辨气血津液的输布。最后尚要符合方证相应的原则,则立方施药,自能真正取效。
陈淑芳,王翠翠,吴学影[2](2019)在《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是一种慢性焦虑,其核心特征是反复发生非预期惊恐发作(Panic attack,PA),而后者特征在于突然,强烈的恐惧/不适发作,伴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和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患者还表现出预期焦虑和/或与PA有关的行为不适应性变化。PD是多系统表现的常见病,与多种疾病共病。治疗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积极控制PD需要充分了解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副作用。
赵文清[3](2018)在《心理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主客观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心理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失眠发生率、影响焦虑障碍患者共病失眠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及作为焦虑障碍最常见的亚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服药组、未服药组和健康对照组这三组被试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的特点以及差异,为客观评估工具CPC睡眠质量测评在临床睡眠监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临床支持,焦虑患者共病失眠的临床的筛查和早期的干预起到借鉴作用,为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客观评估工具相结合的方法,主观评估工具研究以205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就诊的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人口学情况调查表、临床特征资料、药物使用情况问卷、临床焦虑量表、睡眠相关量表和其他等量表为研究工具,对他们的人群特征、临床症状、睡眠状况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客观评估工具是从主观工具测评对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205例焦虑障碍患者中招募到符合佩戴CPC仪器的入组标准并自愿配合参加该研究的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最后从CPC健康被试样本库(2007年采集于台湾荣总医院)中挑选与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数据进行匹配。结果:(1)三类焦虑障碍亚型的患者在起病年龄、合并其他疾病、目前吸烟情况和是否失眠上差异显着。(2)焦虑障碍患者就诊机构与部门的数量与HAMA总分(r=0.873,P<0.01)和ISI总分(r=0.467,P<0.01)都呈显着正相关。(3)年龄偏大,一般健康状况较差,精力较差,焦虑水平严重,有心悸,心慌或心跳加速的症状,更多不良的睡眠认知和态度以及更偏内向都是焦虑障碍的患者出现失眠的危险因素,寻求中医辅助治疗,感受到更强的人际的支持、情绪稳定和掩饰度低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出现失眠的保护因素。(4)与健康对照相比,焦虑障碍服药组的稳定睡眠比例明显降低(P<0.01),初入熟睡时间也显着延长(P<0.01)。焦虑障碍未服药组与健康对照相比,熟睡比、浅睡比、觉醒/REM比都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平均初入熟睡时间明显延长并超过30min(P<0.01)。结论:(1)作为睡眠质量监测的客观评估工具,CPC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2)失眠在焦虑障碍患者中非常普遍,尤其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3)焦虑水平及失眠越严重,辗转的机构及部门也越多。焦虑障碍患者的就医路径通常从综合医院到精神专科医院,治疗期间辅助中医治疗。综合医院应提高对焦虑障碍的识别,尤其是对于惊恐障碍。(4)相比健康对照,焦虑障碍服药患者的浅睡眠增多,焦虑障碍未服药患者的初入熟睡时间延长。
吴志国[4](2015)在《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症状或共病维度定义的“焦虑性抑郁障碍”概念有助于临床理解抑郁与焦虑的复杂共患关系,但何者更适于临床仍存争议。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具临床适用性,但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既往针对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进行的研究多未排除潜在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倚。本研究从症状和共病2个维度上对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了对照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纳入375例符合DSM-IV重症抑郁诊断标准的难治性抑郁症被试,比较焦虑性(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和非焦虑性抑郁障碍的8周治疗结局(临床治愈);2)第二部分研究纳入抑郁障碍被试504例,利用临床特征调查表和MINI问卷采集相关临床信息和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共病信息,比较非焦虑性抑郁障碍(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且无焦虑障碍共病,NAD组)、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无焦虑障碍共病,AD组)和共病焦虑障碍(CAD组)被试的临床特征。对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无序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3)对第二部分257例被试进行848周随访,比较3组被试治疗结局,并且对不同维度焦虑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1)焦虑性抑郁障碍(未排除焦虑障碍共病)临床治愈率显着低于非焦虑性抑郁障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后者,前者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2)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显示NAD组、AD组和CAD组平均年龄和首发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焦虑水平、大体功能量表总分,以及共病恶劣心境、强迫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自杀意念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被试临床特征呈逐级复杂化表现。多项无序分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OR=1.054)、焦虑严重程度(OR=2.785)、共病恶劣心境(OR=0.283)是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首发年龄较低(OR=0.971)、焦虑水平较高(OR=2.358)、共病强迫障碍(OR=3.205)和自杀意念(OR=1.701)是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因素;3)与NAD组和AD组被试相比,CAD组被试8周末、24周末和48周末(均p<0.005)临床治愈率均较低,8周末和48周末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均p<0.005)。CAD组被试各随访时点QIDS-16 SR平均残留总分均显着高于NAD组和AD组被试。AD组和NAD组被试各随访时点临床治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NAD组被试比较,共病焦虑障碍组被试(NAD组)8周末(OR=0.184)和24周末(OR=0.249)获临床治愈的可能性较低。与NAD组被试比较,AD组被试8周末、24周末和48周末获临床治愈的可能性无显着差异。结论:1)研究发现支持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结局不良倾向的假设,提示对抑郁障碍共患焦虑的症状维度评估具临床适用性,尤其在当前焦虑障碍共病诊断困难、且不充分的临床环境下;2)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在排除与焦虑障碍共病的重叠效应(即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后仍具临床可识别性,提示临床应重视对抑郁障碍共患焦虑进行多维度(症状—共病)评估,并付诸治疗考量;3)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在排除焦虑障碍共病后,对抑郁障碍近/远期结局无显着影响,共病焦虑障碍是抑郁障碍近/远期预后稳定而显着的不利影响因素。提示既往针对焦虑症状维度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即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预后不良倾向)的可靠性可能因未考量潜在焦虑障碍共病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削弱。本研究发现未充分支持症状维度焦虑性抑郁障碍作为独立临床亚型的假设,未来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更具临床特异性的抑郁障碍共患焦虑的症状维度评估指标。
黄建军,柏晓利,杨蕴萍[5](2012)在《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共病人格障碍的情况。方法:对127例符合DSM-IV轴I焦虑障碍的患者进行了DSM-IV轴II人格障碍的诊断评估,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严重程度(CGI-SI)、社会功能缺陷(SDSS)等评定。结果:①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73.2%;②共病者焦虑障碍的发病年龄更早(P<0.01),焦虑障碍病程更长(P<0.05),疾病更加严重(P<0.01),其焦虑、抑郁水平更高(P<0.05;P<0.05),社会功能更差(P<0.01)。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更加复杂。
童建明[6](2011)在《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目前只是ICD-10分类中的一个诊断概念,即将出版的DSM-Ⅴ已准备增加这一概念。近年来的观点认为这种状态实质上是"焦虑障碍向心境障碍过渡的桥梁状态"或"扳机样状态",本文则对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最近研究加以介绍。
崔利军,栗克清,严保平,刘永桥,韩彦超,江琴普,高良会,孙秀丽,李建峰,杨老虎,张云淑[7](2010)在《抑郁症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一般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情况和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以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诊断的现患抑郁症399例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 AxisI Disorders-Patient Edition SCID-I/P)为诊断工具。采用大体功能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国修订版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399例抑郁症患者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为48.4%,其中37.1%共病1种精神障碍,11.3%共病2种精神障碍。共病焦虑障碍占35.6%,共病未特定的焦虑障碍20.05%,共病心境恶劣障碍14.04%,共病创伤后应激障碍5.26%,共病广泛焦虑症4.26%,共病惊恐障碍3.01%。共病组患者精神运动性激越、自杀观念和行为等症状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非共病组(62.69%vs.48.06%,45.08%vs.35.44%,7.77%vs.1.94%,Ps<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信仰宗教是共病心境恶劣障碍的保护性因素,60~69岁是共病未特定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20~29岁、60~69岁、低收入、独居是共病惊恐障碍的危险因素,40~59岁是共病创伤后应激障碍高风险年龄,已婚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抑郁症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现象比较常见,其中共病心境恶劣障碍和未特定焦虑障碍较多见,共病不同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不同。
孟祥飞[8](2010)在《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易感基因、环境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对人才标准的不断提高,外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精神心理问题,其问题多表现为内化性精神障碍。内化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焦虑、担心、害怕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广泛性焦虑、强迫症、惊恐障碍、特殊恐怖、社交恐怖、广场恐怖等七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它作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精神疾患应当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探讨易感基因、环境因素以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内化性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是目前精神障碍流行病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利用2007年某综合型大学在校本科生精神卫生状况调查的唾液样本和流行病学资料数据库,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发生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并基于多种统计方法比较分析BDNF、MAOA和SLC6A4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对内化性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所检测的3个基因上的rs2030324、rs12273539、rs10835210、rs6354、rs3794808、rs11080122、rs2020942、rs2020939、rs12449783、rs2283724等10个tag SNPs位点中,仅BDNF基因上rs2030324和rs10835210位点多态性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相关联,提示BDNF基因可能是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发病的易感基因,而SLC6A4和MAOA基因可能不是该病发生的易感基因;父亲的心境不良、母亲的心境不良、情感倾诉少、是独生子女、与母亲疏远及父亲的严厉管制为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未发现上述的环境危险因素和所检测的10个tag SNPs位点基因多态性存在交互作用。BDNF基因上rs10835210/rs2030324位点组成的交互模型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相关联,这两个位点同时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的个体罹患内化性精神障碍的风险大大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作为一组共病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病因基础,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均有作用。研究结果为内化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将有助于阐明该病的病因机制,为建立有针对性的诊断方法、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复杂疾病的研究提供策略和方法。
施慎逊,张明园,吴文源,陆峥,周天骍,张海音,刘义兰,赵靖平,孙学礼,李鸣,张宁,刘少文,陶明,李惠春,杨蕴萍,魏镜,季建林,赵宝龙,陈圣祺,瞿正万[9](2009)在《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抑郁症和焦虑症障碍的共病率,以及对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入组对象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SDS)和临床大体量表(CGI)评估。观察流行病学资料,焦虑和抑郁症状群、自杀状况。用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检查提纲中有关焦虑障碍的诊断清单评定患者合并的焦虑障碍。结果共入组508例患者,首次抑郁发作为269例(53.0%),294例(57.9%)有过自杀观念,55例(10.8%)曾有自杀行为。45例(8.9%)伴精神病性症状。HAMD量表总分平均为(32.6±7.7)分;HAMA量表平均为(21.0±7.3)分,其中78.5%患者大于14分。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为68.9%(350例),16.7%共病多种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种类分布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为56.1%。焦虑对抑郁症的临床严重程度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但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在共病与非共病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36.0%患者同时伴有躯体疾病。结论抑郁症与焦虑共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现象,合并的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障碍为主,1/3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倪俊芝[10](2005)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发病率及治疗。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就焦虑和抑郁共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焦虑和抑郁共病的易患因素有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生化因素、免疫学、内分泌和神经电生理变化,临床上常采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联合应用的药物治疗,并辅以认知心理疗法的综合方案。结论当前,对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尚存在诊断一致性欠统一;对发病机制内在联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治疗和诊断脱节等问题。
二、惊恐障碍的共病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惊恐障碍的共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释义 |
1.1 经方 |
1.2 情志 |
1.2.1 七情五志的认识 |
1.2.2 情志病建立沿革 |
第二章 《伤寒论》《金匮要略》情志相关的病、症、方证 |
2.1 烦、躁 |
2.1.1 辨病性 |
2.1.2 辨病机 |
2.1.3 辨病势 |
2.1.4 辨虚烦 |
2.1.5 辨烦躁与躁烦 |
2.1.6 辨六经之烦的病理特点 |
2.1.7 小结 |
2.2 瞑、卧、眠 |
2.2.1 《伤寒论》太阳病篇 |
2.2.2 阳明病篇 |
2.2.3 少阳病篇 |
2.2.4 少阴病篇 |
2.2.5 厥阴篇 |
2.2.6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
2.2.7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2.2.8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
2.2.9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
2.2.10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2.2.11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2.2.12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2.2.13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2.2.14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
2.2.15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2.2.16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
2.2.17 小结 |
2.3 惊悸 |
2.3.1 “惊” |
2.3.2 “悸” |
2.3.3 “惊”、“悸”、“怵惕”、“惕而不安” |
2.3.4 小结 |
2.4 嘿嘿 |
2.5 百合病 |
2.5.1 病因病机 |
2.5.2 临床表现 |
2.5.3 治则治法 |
2.5.4 方药 |
2.5.5 何任治百合病病案 |
2.6 咽中如有炙脔(梅核气) |
2.6.1 病因病机 |
2.6.2 临床表现 |
2.6.3 治则治法 |
2.6.4 方药 |
2.6.5 梅核气病案 |
2.7 奔豚气病 |
2.7.1 历代医家对奔豚气病情志相关的认识 |
2.7.2 病因病机 |
2.7.3 临床表现 |
2.7.4 治则治法 |
2.7.5 方药 |
2.7.6 小结 |
2.8 脏躁 |
2.8.1 “脏”的争议 |
2.8.2 “躁”的争议 |
2.8.3 病因病机 |
2.8.4 临床表现 |
2.8.5 治则治法 |
2.8.6 方药 |
2.8.7 小结 |
2.9 邪哭 |
2.9.1 病因病机 |
2.9.2 临床表现 |
2.9.3 治则治法 |
2.9.4 方药 |
2.9.5 小结 |
第三章 六经铨百病 |
3.1 太阳病与情志病 |
3.2 阳明病与情志病 |
3.3 少阳病与情志病 |
3.4 太阴病与情志病 |
3.5 少阴病与情志病 |
3.6 厥阴病与情志病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 |
4.1 抑郁障碍 |
4.1.1 病理机制 |
4.1.2 临床表现 |
4.1.3 中医学辨治抑郁障碍 |
4.1.4 经方治抑郁障碍病例 |
4.1.5 糖尿病抑郁症 |
4.1.6 小结 |
4.2 广泛性焦虑障碍 |
4.2.1 病理机制 |
4.2.2 临床表现 |
4.2.3 中医学辨治焦虑障碍 |
4.2.4 经方治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例 |
4.2.5 小结 |
4.3 惊恐障碍 |
4.3.1 病理机制 |
4.3.2 临床表现 |
4.3.3 中医辨治惊恐障碍 |
4.3.4 经方治惊恐障碍病例 |
4.3.5 小结 |
4.4 睡眠障碍 |
4.4.1 病理机制 |
4.4.2 临床表现 |
4.4.3 中医辨治睡眠障碍 |
4.4.4 小结 |
4.5 肠易激综合征 |
4.5.1 病理机制 |
4.5.2 临床表现 |
4.5.3 中医学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4.5.4 经方治肠易激综合征病例 |
4.5.5 小结 |
4.6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甲亢 |
4.6.1 病理机制 |
4.6.2 临床表现 |
4.6.3 中医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
4.6.4 小结 |
第五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理 |
5.1 四诊合参 |
5.1.1 望诊 |
5.1.2 闻诊 |
5.1.3 问诊 |
5.1.4 切诊 |
5.2 首辨阴阳 |
5.3 再辨六经 |
5.4 辨寒热虚实 |
5.5 辨气血津液 |
5.6 方证相应 |
第六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法 |
6.1 汗法 |
6.2 下法 |
6.3 和法 |
6.4 温法 |
6.5 清法 |
6.6 补法 |
第七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方 |
7.1 柴胡桂枝汤 |
7.2 黄连阿胶汤 |
7.3 甘草小麦大枣汤 |
7.4 栀子厚朴汤 |
7.5 小柴胡汤 |
7.6 大柴胡汤 |
7.7 四逆散 |
7.8 桃核承气汤 |
7.9 半夏厚朴汤 |
7.10 柴胡龙骨牡蛎汤 |
7.11 三承气汤 |
7.12 桂枝汤 |
7.1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7.1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7.15 小结 |
第八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药 |
8.1 桂枝 |
8.2 柴胡 |
8.3 半夏 |
8.4 甘草 |
8.5 茯苓 |
8.6 黄连 |
8.7 黄芩 |
8.8 栀子 |
8.9 厚朴 |
8.10 枳实 |
8.11 知母 |
8.12 阿胶 |
8.13 当归 |
8.14 百合 |
8.15 龙骨 |
8.16 牡蛎 |
8.17 人参 |
8.18 生姜 |
8.19 大枣 |
8.20 酸枣仁 |
8.21 生地黄 |
第九章 当代经方名师辨治精神情志疾病经验 |
9.1 李赛美教授治神志及情志病的经验 |
9.1.1 六经辨治糖尿病抑郁症 |
9.1.2 六经辨治糖尿病失眠症 |
9.1.3 六经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情志失调 |
9.1.4 立法燮阴阳,多从少阳论治,善用柴胡剂 |
9.1.5 调枢机,理气血,袪痰瘀,定神志 |
9.1.6 遣方用药规律 |
9.1.7 病例赏析 |
9.1.8 小结 |
9.2 郝万山教授辨治情志病经验 |
9.2.1 疗心肝胆,重阳气 |
9.2.2 自拟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
9.2.3 病例赏析 |
9.2.4 小结 |
9.3 黄煌辨治情志病经验 |
9.3.1 论半夏厚朴汤 |
9.3.2 论黄连阿胶汤 |
9.3.3 论四逆散 |
9.3.4 八味除烦汤病例 |
9.3.5 小结 |
9.4 小结 |
第十章 病案偶拾 |
10.1 病案1 |
10.2 病案2 |
结语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 因 |
1.1 神经生物学 |
1.2 事件相关脑电位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 |
2 临床表现 |
2.1 惊恐发作 |
2.1.1 症状特点 |
2.1.2 共病特点 |
2.1.3 临床分型 |
2.2 惊恐障碍 |
2.2.1 症状特征 |
2.2.2 危险因素 |
2.2.3 各系统表现和症状 |
2.2.4 疾病分期和缓解 |
2.2.5 防御方式 |
3 治 疗 |
3.1 非药物治疗 |
3.2 药物治疗 |
3.2.1 一线药物 |
3.2.2 二线药物 |
3.2.3 三线药物 |
4 结 语 |
(3)心理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主客观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焦虑障碍 |
1.2 失眠症 |
1.3 焦虑障碍患者的失眠 |
1.4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睡眠特征 |
1.5 失眠及焦虑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
1.6 以往睡眠的客观测量工具 |
1.6.1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mphy,PSG) |
1.6.2 体动记录仪(Actigraphy) |
1.7 心肺耦合分析技术(Cardiopulmonary Coupling Analysis,CPC) |
1.7.1 介绍及原理 |
1.7.2 应用 |
1.7.3 结果分析 |
1.8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二章 方法 |
2.1 被试 |
2.2 临床评估量表 |
2.2.1 一般人口学情况调查表 |
2.2.2 临床特征资料 |
2.2.3 临床焦虑量表 |
2.2.4 睡眠相关量表 |
2.2.5 生活事件量表 |
2.2.6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
2.2.7 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 |
2.2.8 APGAR家庭功能问卷 |
2.2.9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2.3 CPC数据收集 |
2.4 研究流程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资料 |
3.1.1 焦虑障碍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3.1.2 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 |
3.1.3 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路径 |
3.2 焦虑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 |
3.2.1 焦虑障碍患者失眠的发生率 |
3.2.2 焦虑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问题 |
3.2.3 焦虑障碍失眠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客观睡眠 |
3.3.1 客观评估样本收集 |
3.3.2 GAD服药组、GAD未服药组和健康对照的人口学与PSQI比较 |
3.3.3 GAD服药组、GAD未服药组和健康对照的CPC睡眠分析对比 |
3.3.4 GAD患者和健康对照的CPC分析频谱对照图 |
第四章 讨论 |
4.1 焦虑障碍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资料 |
4.2 焦虑障碍患者中睡眠问题的发生率 |
4.3 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路径分析 |
4.4 焦虑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问题 |
4.5 焦虑障碍患者失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4.6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客观睡眠 |
4.7 研究的创新点 |
4.8 研究的局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文章 |
(4)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词汇及缩略词索引表 |
绪论 |
研究背景 |
1 焦虑性抑郁障碍的概念化 |
2 焦虑性抑郁障碍的共病维度评估 |
3 焦虑性抑郁障碍的症状维度评估 |
立题思路 |
研究假设及研究流程 |
第一部分:焦虑性抑郁障碍和非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结局的对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方法和入组策略 |
2.3 研究工具和评估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样本总体描述 |
3.2 基线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
3.3 焦虑性性抑郁障碍和非焦虑性性抑郁障碍组治疗结局的比较 |
3.4 治疗结局影响因素的logo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评估方法和工具 |
2.3 研究被试分组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样本总体描述(n=504) |
3.2 样本共患焦虑特征(n=504) |
3.3 NAD组、AD组和CAD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比较 |
3.4 多项无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状况分析 |
4.2 症状维度和共病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比较 |
4.3 本研究发现对抑郁障碍亚型诊断分类的启示 |
4.4 研究局限性 |
5 结论 |
第三部分: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结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
1 目的 |
2 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评估方法和工具 |
3 结果 |
3.1 样本总体描述 |
3.2 NAD组、AD组和CAD组基线临床特征 |
3.3 NAD组、AD组和CAD组治疗结局 |
3.4 NAD组、AD组和CAD组治疗结局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主要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和临床意义 |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一览表 |
所获奖励 |
其他成果 |
(5)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诊断标准及实施过程 |
1.2.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 |
2.2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的比较 |
2.3 共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
3 讨论 |
(6)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 |
二、 焦虑障碍与心境障碍共病的特征 |
三、 社交焦虑障碍与抑郁症的共病 |
四、 惊恐障碍与抑郁症共病 |
五、伴有焦虑障碍的抑郁症多为难治的非典型抑郁症 |
六、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发作时的临床状态 |
(7)抑郁症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对象 |
1.2疾病诊断 |
1.3严重程度评定 |
1.4睡眠质量评定 |
1.5统计方法 |
2 结 果 |
2.1共病情况分析 |
2.2抑郁症共病组与非共病组抑郁症状比较 |
2.3抑郁症共病的严重程度分析 |
2.4抑郁症共病组与非共病组睡眠质量比较 |
2.5抑郁症共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 论 |
(8)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易感基因、环境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 |
第1章 前言 |
1.1 精神障碍的共病 |
1.1.1 共病的定义 |
1.1.2 共病的诊断 |
1.1.3 共病的常见类型 |
1.1.4 共病诊断的意义 |
1.2 内化性精神障碍的概述 |
1.2.1 抑郁症 |
1.2.2 强迫症 |
1.2.3 广泛性焦虑 |
1.2.4 惊恐障碍 |
1.2.5 特殊恐怖 |
1.2.6 社交恐怖 |
1.2.7 广场恐怖 |
1.3 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3.1 内化性精神障碍作为共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3.2 不同类型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4 MAOA、BDNF 和SLC6A4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系 |
1.4.1 BDNF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系 |
1.4.2 MAOA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系 |
1.4.3 SLC6A4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系 |
1.5 复杂疾病致病基因关联研究策略 |
1.5.1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3 多位点联合分析方法 |
1.6 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概述 |
1.6.1 交互作用的含义及模型 |
1.6.2 交互作用研究常用设计类型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 |
2.1.2 正常对照组 |
2.2 主要试剂、仪器及器材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主要器材 |
2.3 实验步骤 |
2.3.1 tag SNPs 选取 |
2.3.2 引物设计 |
2.3.3 荧光探针设计 |
2.3.4 唾液中基因组DNA 的提取 |
2.3.5 DNA 含量及纯度的检测 |
2.3.6 多重PCR 扩增 |
2.3.7 tag SNPs 分型 |
2.3.8 数据库建立 |
2.4 数据分析 |
2.4.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 |
2.4.2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 |
2.4.3 关联分析 |
2.4.4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4.5 多位点联合分析 |
2.4.6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
2.4.7 交互作用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衡性检验 |
3.1.1 年龄及性别 |
3.1.2 年级 |
3.1.3 学位类别 |
3.2 多重PCR 实验结果 |
3.2.1 A 组多重PCR 扩增图谱 |
3.2.2 B 组多重PCR 扩增图谱 |
3.2.3 C 组多重PCR 扩增图谱 |
3.3 LDR 实验结果 |
3.3.1 BDNF 基因多重LDR 分型图谱 |
3.3.2 SLC6A4 基因多重LDR 分型图谱 |
3.3.3 MAOA 基因多重LDR 分型图谱 |
3.4 tag SNPs 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数分布 |
3.5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
3.6 tag SNPs 之间连锁不平衡程度的检验 |
3.7 单位点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 |
3.7.1 BDNF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 |
3.7.2 SLC6A4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 |
3.7.3 MAOA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 |
3.8 多位点联合分析 |
3.8.1 两个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系 |
3.8.2 三个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系 |
3.8.3 四个位点组成的单倍体型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系 |
3.9 BDNF、MAOA 和SLC6A4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临床亚组的关联分析 |
3.9.1 BDNF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临床亚组的关联分析 |
3.9.2 SLC6A4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临床亚组的关联分析 |
3.9.3 MAOA 基因与内化性精神障碍临床亚组的关联分析 |
3.10 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环境危险因素分析 |
3.10.1 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环境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10.2 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环境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11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 |
3.11.1 BDNF 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
3.11.2 SLC6A4 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
3.11.3 MAOA 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
3.12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 |
3.12.1 不同基因上的两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分析 |
3.12.2 多位点的交互作用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内化性精神障碍的意义 |
4.2 BDNF、SLC6A4 和MAOA 基因多态性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分析 |
4.2.1 BDNF 基因多态性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 |
4.2.2 SLC6A4 基因多态性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 |
4.2.3 MAOA 基因多态性与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关联 |
4.3 环境危险因素对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 |
4.4 交互作用方法的选择 |
4.5 易感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对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 |
4.5.1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影响 |
4.5.2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的影响 |
4.6 本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 |
4.6.1 样本含量 |
4.6.2 研究对象 |
4.6.3 复杂疾病 |
4.6.4 交互作用的诠释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样本资料 |
2.1.1 社会人口学资料: |
2.1.2 临床资料: |
2.2 抑郁症与焦虑共病 |
2.3 合并精神病性症状和躯体疾病 |
2.3.1 合并精神病性症状: |
2.3.2 合并躯体疾病: |
3 讨论 |
四、惊恐障碍的共病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D]. 何群娥(Ho Kwan Ngor).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 陈淑芳,王翠翠,吴学影.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4)
- [3]心理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主客观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赵文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4]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D]. 吴志国.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5]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J]. 黄建军,柏晓利,杨蕴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4)
- [6]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J]. 童建明.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1(04)
- [7]抑郁症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特点及相关因素[J]. 崔利军,栗克清,严保平,刘永桥,韩彦超,江琴普,高良会,孙秀丽,李建峰,杨老虎,张云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08)
- [8]大学生内化性精神障碍易感基因、环境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D]. 孟祥飞. 吉林大学, 2010(08)
- [9]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研究[J]. 施慎逊,张明园,吴文源,陆峥,周天骍,张海音,刘义兰,赵靖平,孙学礼,李鸣,张宁,刘少文,陶明,李惠春,杨蕴萍,魏镜,季建林,赵宝龙,陈圣祺,瞿正万. 上海精神医学, 2009(04)
- [10]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研究现状[J]. 倪俊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