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3例(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伟[1](2021)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运用除湿胃苓汤为主方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脾虚湿蕴型蛇串疮临床疗效,以寻找一种可以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且该方案安全、可靠、显效的运用于临床,为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诊疗提供一种可作为参考的思路。方法:选取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武汉市中医院皮肤科汉口汉阳两个院区门诊就诊的脾虚湿蕴型蛇串疮患者,纳入符合本研究设定的临床病证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病例70例,随机地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脱落6例最终收集64例。对照组(n=32)采用中药内服治疗,以除湿胃苓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个小时各200ml口服;治疗组(n=3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序贯疗法(疱疹期火针治疗每天一次,止疱后毫针围刺治疗每周两次);两组均予盐酸泛昔洛韦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25g,连服7天)、阿昔洛韦乳膏(外涂于皮损处,每日4次,用至皮损痂皮完全脱落为止)抗病毒基础治疗。两组均以四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脾虚湿蕴型蛇串疮患者有关性别、年龄大小、病程长短以及疱疹部位等基线数据表现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期间随访患者,观察记录并统计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估安全性。随访观察记录治疗四周的临床效果,统计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积分、疱疹恢复时间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药内服的对照组与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序贯疗法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结果:1.经过了四周治疗,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875%,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0.62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p值(p<0.05)说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联合针灸序贯疗法在缩短疱疹恢复(止疱、结痂、止痛)时间的效果更明显,两组疱疹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四周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治疗组发生2例(6.25%)、对照组发生8例(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三项(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强度、改善疱疹情况及睡眠质量。治疗两周两组疼痛强度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两周、四周两组疱疹情况积分均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积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全过程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1例患者火针治疗后搔抓致皮肤感染、对照组1例患者冷天未加热口服中药感胃脘部不适,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两组各轻微不良反应1例(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积分(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缩短疱疹恢复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经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对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确切且明显的效果。
杨书蔚[2](2020)在《温针灸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中老年躯干部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温针灸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与口服西药联合疗法治疗中老年躯干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3月到2019年10月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加巴喷丁胶囊及甲钴胺片治疗,同时治疗组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取疼痛区域相对应脊椎神经节段的夹脊穴温针灸并配合阿是穴围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口服药物连续服用7日为1疗程;针灸治疗连续治疗5次,休息2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1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结果作为疗效指标,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估,记录各项评分并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病例53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50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VAS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每个疗程均较前一阶段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第1疗程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第2个疗程及治疗结束后VAS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AMD评分、PSQI评分每个疗程降低的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4%,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联合药物治疗中老年躯干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联合疗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等方面改善情况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于珺[3](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文中认为目的:现代,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疾病负担在世界疾病负担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新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包含相当数量的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患者,涉及人群广泛,但现有治疗方法相对局限于药物治疗范畴,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加强相关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针灸调神成为国内治疗心身疾病以及身心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年来,针灸调神也逐渐成为中医学界临床、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庄礼兴教授在靳三针疗法治神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调神针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神志病、心身疾病及身心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借助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庄礼兴教授门诊病历的分析,探索调神针法的病种、临床用穴等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使用调神针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拍照、笔记的方式收集庄礼兴教授门诊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病历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历信息录入计算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针灸处方等信息。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所有病历按照未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调神为辅分类并标记调神针法使用情况。根据下一步数据挖掘所需的数据类型将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原始数据库划分为附有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一般信息数据库、诊断数据库、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数据库、针灸处方数据库。对纳入本研究的病历的数据挖掘步骤如下:(1)使用SPSS Statistics对患者一般信息、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主辅情况、中西医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针灸处方等进行频数分析,以了解纳入病历的整体情况,并初步观察调神针法临床使用的整体情况。(2)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针刺取穴进行聚类分析,观察取穴的大致分组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调神为主、调神为辅病历针刺取穴的分组情况。(3)使用SPSS Modeler制作针刺取穴的网状图以观察取穴之间的相关情况,并对中西医诊断、针灸处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及针刺取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观察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相关程度。中西医诊断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诊断对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影响;针刺取穴的频数分析、网状图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针刺取穴在调神为主、为辅病历中的使用规律。(4)使用SPSS Statistics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与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进行决策树分析,以观察影响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具有较明显分辨力的因素。(5)在对症状的频数分析基础上,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频数高的前28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公因子,总结每个症状公因子可能涉及的脏腑、经络,并据此探讨症状公因子提示的病机。结果:从频数分析可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共527例,使用调神针法的病历共221例,占病历总体的41.9%。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病历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但在不同年龄段中性别上的分布存在差异;调神病历数量在各月和各节气中也有涨落变化,但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诊断方面,病历总体共涉及117个西医诊断,调神病历涉及其中69个,全部病历均为调神病历的西医诊断有失眠、运动障碍、癫痫、小儿抽动障碍等共48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颈椎病、腰痛、颈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共21个;病历总体共涉及中医诊断45个,调神病历涉及的中医诊断共37个;所有病历都为调神病历的中医诊断有不寐、颤证、郁证、痫证等共20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腰痹、项痹、痹症、面瘫病等共17个。现病史方面,主诉持续时间为12个月时调神针法的病历数量更多;症状、体征方面,失眠、头晕、头痛等共34个症状或体征在调神病历中的频数较高,失眠、纳差、入睡困难在调神为主的病历中出现频数较高;舌象和脉象在是否使用调神针法和调神为主或为辅病历中没有表现明显的倾向。针灸处方方面,调神病历中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还包括穴位埋线、耳穴、皮肤针等治疗方法;全部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等调神为主的取穴和头部督脉排针表现出较高频次,是调神主要使用的取穴;其他毫针针刺取穴中督脉腧穴使用频数最高。配合使用耳穴疗法的病历约占调神病历整体的43.4%,使用频数较高的耳穴为肝、交感、心、缘中、肾、神门、皮质下。可见并非所有就诊患者都有使用调神针法的必要性,且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病历在一般信息、诊断、现病史等方面各有特点,调神针法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酌情配合其他方法。调神病历的97个取穴可聚类为3个大类:C1包含取穴较复杂,可大致分为治疗面瘫病等面部疾病的取穴、百会和后顶以及其他77个取穴;C2包含百劳、颈阿是、头部督脉排针、晕听区、风池,是治疗以颈肩部经气不利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常用的取穴;C3包含申脉、照海、神庭、印堂、三阴交、四关、四神针,是调神为主病历的主要取穴。可见,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分属于不同类。从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西医诊断为癫痫、运动障碍、失眠的病历和中医诊断为痫证、郁证、颤证、不寐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针法;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帕金森病、儿童抽动障碍、癫痫、运动障碍和中医诊断为瘈疭、痫证、郁证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为主的取穴;症状与取穴方面,调神为主的取穴与痴呆、耳聋、耳鸣、腹痛、关节痛等12个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痴呆、关节痛、面痛、心悸的相关程度较高;头部督脉排针与痴呆、颈痛、失眠、头痛、心悸、足痛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调神针法取穴之间的网状图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之间联系紧密度高,而头部督脉排针与调神为主取穴的联系程度低,这与系统聚类结果一致,取穴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也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同时使用的可能性小,两组取穴的配穴情况区别明显。结合调神病历取穴的频数分析和多阶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调神为主的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是最核心的取穴,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是较常用的配穴,神门、内关、百会、素髎、水沟均是较少使用的配穴,头部督脉排针在调神为辅的病历中发挥调神的作用。从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的决策树分析可知,影响是否使用调神针法的节点有:头晕、入睡困难、头痛、纳差、上肢震颤、颈痛、耳鸣,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影响使用调神为主或为辅取穴的节点有:查体、辅检阳性、入睡困难、瞤目频繁、头痛,共形成5条决策树路线;区别使用调神为辅或不使用调神针法的主要节点有:头晕、神疲、耳鸣、头痛、言语不利、面痛、大便溏、有相关既往史,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多数决策树路线具有参考价值,但决策树总体拟合度还有提升空间。从对症状的因子分析可见,28个症状可提取为15个公因子,公因子提示调神病历中具有共性的病机在脏腑方面与心(脑)、肝、胆、脾、肾有关,在经络方面主要与督脉、太阳经、少阳经有关。结论:调神针法可划分为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和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主要适用于神志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适用于身心疾病的治疗。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用穴有区别:调神为主治疗思路用穴以四神针、神庭、印堂为核心取穴,以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内关、神门、百会、素髎、水沟为加减取穴;调神为辅治疗思路的用穴中,头部督脉排针是主要起到调神作用的取穴,配合治疗躯体原发病的其他取穴使用。
叶文珍[4](2020)在《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萧贤忠辨治皮肤疾病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一、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主要从中医世家,代代传承;厚德精医,仁心仁术;勤求博采,传承传新三个方面阐述了萧贤忠从医的经历、精湛的医术、晨兢夕厉、心怀患者的高尚医德对萧贤忠学术观点形成的影响。二、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主要阐述萧贤忠在皮肤疾病方面的病机观、辨治观、预防观。萧贤忠认为,皮肤病病因病机应以“整体观”为指导。其发病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虫毒、蛇毒、药毒、食物毒、疫疠之毒、外来伤害等,内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先天等。各个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瘀滞或虚损,经络失和失养,肌肤不固,失于濡润,反映于外则表现为各种皮肤病变。萧贤忠辨证治疗皮肤疾病亦重视“整体观”,强调“外科实从内出”的观点。其根据辨证结果和皮肤病特点将内治法大致归纳为:疏风解表止痒、清热燥湿收敛、和解疏肝理气、清热凉血消斑、健脾除湿利水、解毒杀虫止痒、活血破瘀软坚、温经散寒通络、养血润肤止痒、补益肝肾扶正等。萧贤忠认为这些治法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治疗时应该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采用一个或两个及两个以上治法,依法立方,证法方相应,疗效可奏。在临床处方上,萧贤忠善于应用古方辨治皮肤病,常用方剂有:双解汤、五神汤、香薷散、除湿胃苓汤、五根汤、防风通圣散、逍遥散、化斑汤、疏风清肝汤、银翘散、消风导赤散、泻白散、甘露饮等。并根据经验自拟经验方治疗,如止痒汤、消疣汤等。萧贤忠临床用药强调,在疾病治疗的始末一定要顾护脾胃,扶正祛邪。萧贤忠临床常配合特色外治疗法,常用萧氏自制大成散、三黄洗液等治疗。另指出,皮肤病的预防也需遵循“整体观”,防治结合,效果更佳。三、萧贤忠论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主要从概述、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防护措施五个方面论述了萧贤忠诊治粉刺、乳痈、湿疮、丹毒、白疙、蛇串疮、奶癣、疔疮、瘾疹、风瘙痒十种疾病的临床经验。萧贤忠立志于中医外科事业,将萧氏—族治疗皮肤疾病的中医经验薪火相传,并逐渐发扬光大,为我国中医事业贡献出—份力量。
朱小芳[5](2020)在《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艾灸作为辅助治疗及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不同时间介入艾灸来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通过观察近期、远期临床疗效,为优化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方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我院带状疱疹病人诊疗证型分布以及老年人生理特点,得出此次临床观察带状疱疹的基本证型为脾虚湿蕴证。本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口服伐昔洛韦缓释片及中药治疗),试验组1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艾灸需在病程的第4~5天内介入治疗),试验组2在对照组基础上同加入艾灸治疗(艾灸需在病程的第1~3天内介入治疗);三组基础治疗均为10天,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艾灸治疗均持续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以皮损愈合后为起始,通过微信、电话等回访方式了解皮损治愈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发生PHN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1)基线对比:分别对三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疼痛评分、睡眠评分等一般资料进行了基线分析,结果提示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疼痛评分:三组受试对象一一按时测量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共5个观察时点的VAS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在这5个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并在各个观察时点上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提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从治疗开始直至随访观察结束,三组VAS评分的走向均呈下降趋势,三组分别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分组为前提,各观察时点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1分别与试验组2比较,两组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1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三组患者分别测量5个观察时点(具体同上)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提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在5个观察时点中睡眠自评量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各组内在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试验组1与试验组2、对照组与试验组2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1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三组人群在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上比较,p=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三组人群后遗症发生率存在不同。结论:艾灸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疗效确切,且越早使用艾灸治疗,在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效果越好。本研究进一步优化了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陈琦[6](2020)在《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临床安全性,为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推广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皮肤科门诊就诊,符合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疱疹部位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抗病毒、营养神经、外用药),对照组给予口服元通合剂,每次50ml,一天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隔天治疗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0天随访。观察并记录皮疹情况(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综合疗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有无出现并发症、肾功能损害及感染、烫伤、皮下血肿、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应用SPSS 22.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疗效判定。结果1.两组患者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上比较,治疗组均比对照组短,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一天后、治疗一个疗程后及1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照组改善明显,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7%,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结束后第30天进行电话随访,治疗组2例发生PHN,对照组8例,治疗组PHN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可有效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元通合剂具有清泻肝胆实热,清利肝经湿热的作用,使体内湿热之毒排出体外,刺络拔罐可以排出淤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降低疼痛的疗效。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不仅能促进皮疹恢复,降低患者的疼痛、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还能大幅度降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是临床上一种可以推广的治疗方案。
张瑞[7](2020)在《57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探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近2年经西医治疗结合中医临床路径诊疗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归纳临床资料特点、疾病相关因素特征,了解临床治疗情况,总结治疗经验,以便为今后开展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多标准化的诊疗思路。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急性期带状疱疹经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573例患者,对其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临床资料(季节、发病诱因、受累神经、首诊误诊情况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整理,并比较不同年龄组(青年、中年、老年组)一般症状缓解情况及疾病转归是否有差异,将需要研究的资料录入Excel,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的急性期患者最小年龄是21岁,最大年龄是91岁,且各年龄阶段的男女性别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发病因素:四季均可发病,通过对纳入研究的观察,秋季的患者人数较多(P<0.01)。患者的常见发病诱因为劳累、情志因素、外感、局部外伤等,但大部分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其中361例(63.0%)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最多见。3.临床特点:48.5%的患者疼痛与皮疹同时出现,45.0%的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6.3%的患者以皮疹为首发症状,0.2%的患者仅有皮疹不伴疼痛。本次研究中皮疹分布在右侧的较分布在左侧的多,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累神经: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丛神经>腰骶神经>臂丛神经>面神经。中医证型以肝经郁热证为主(96.0%)。4.疾病转归:纳入的573例患者的最短住院天数为6天,最长为2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71±1.92)天;平均止疱时间为(4.72±1.12)天、疼痛缓解时间为(6.30±1.76)天。不同年龄阶段比较显示:不同年龄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疱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疼痛及皮损评分在治疗前后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5.中医路径:我院经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治疗的完成率为92.7%。6.治疗效果:573例患者治愈97例(16.9%),有效437例(76.3%),未愈39(6.8%),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患者满意度高,总有效率达93.2%。在疗效方面青年组优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我院经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在缩短住院时间、疼痛缓解、皮损改善及综合疗效评价方面均有显着优势,有助于本病的规范性诊疗,值得推广。
周晓宇[8](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现代数据挖掘软件,探究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和规律,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月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中药处方,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药方剂组成及有关药物的四气、五味、功效、归经分类,并将结果制成图表以供分析使用。根据数据库,选择合适的高频次用药,并将高频次药物导入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24软件,进行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得出新的药物组合。结果:1.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共计168份,共使用中药86味,药物的总频次为2686次。使用频率前27位(≥20次)的药物有:当归、龙骨、黄芪、磁石、赤芍、炒酸枣仁、没药、乳香、柴胡、茵陈、蜈蚣、醋青皮、太子参、茯苓、栀子、川芎、炒谷芽、苍术、羌活、清半夏、醋延胡索、川楝子、葛根、防风、野菊花、党参、白术。2.对药物的四气进行分析,温性药物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寒性、平性、凉性、热性药。3.对药物的五味进行分析,最常用的是苦味药、辛味药、甘味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对药物的归经进行分析,肝经药物使用最多、其后为脾经、心经、肺经。5.对药物的功效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居前6位的依次为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气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6.采用聚类分析,得出5组常用的药物:分别为C1:栀子、醋青皮、茯苓、炒谷芽、太子参、川芎;C2:没药、乳香、蜈蚣、茵陈;C3:磁石、酸枣仁、赤芍;C4:当归、黄芪、煅龙骨;C5:党参、白术、野菊花、防风、葛根、苍术、羌活、清半夏、醋延胡索、川楝子。结论:1.从四气结果观察:温性药的使用最多,其次是寒性药与平性药。因温性药物药性平和,取其温通健脾,理气止痛的功效;寒性药在治疗中发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平性药平调寒热兼能补益,适用于疾病各期。药物五味中:以苦味、辛味、甘味最多,苦味能泻火燥湿,辛味能行气活血,甘味能补益以治本,诸味合用,体现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药物归经中:肝、脾、心、肺、胆、肾位居前列,尤以肝、脾为主,调理肝脾为重点,也需兼顾其他脏腑。从药物功效来看:以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理气药的使用较多,说明治疗当以驱邪扶正相统一。2.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谢艳秋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进行了挖掘,得出了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和治疗思路,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渝[9](2020)在《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同单用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疗效上及安全性上的差异,进一步探析梅花针配合走罐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上是否比单用药物治疗更具有优势,以期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课题病例7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梅花针配合走罐法治疗,每周2次,2周为1疗程,进行总治疗4周的治疗观察,并拟对痊愈患者进行治疗后3月内的随访,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后的VA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复发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分析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上是否具有优势,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5.0分析得出。结果:1.疗效比较:4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愈显率为71.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8%,愈显率为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2.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治疗1疗程及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疼痛;治疗1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PSQI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两组均能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4.两组在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痊愈患者均无复发,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和单独使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能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但梅花针联合游走罐疗法的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较小且较为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2.梅花针联合走罐法可以帮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更具优势。
刘佳[10](2009)在《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综合评价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制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诊疗和操作标准,促进该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并通过该试验的设计和实施,对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讨论。方法:采用中央随机方法,由国家药品临床研究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GCP中心)承担分配隐藏、中央随机和数据管理。成都、广州、武汉三个城市共九个研究中心承担研究任务。本次试验采用了来自成都、武汉共六个研究中心的部分数据。病例收集时间为为2008年1月4日~2008年12月31日。共纳入167例病例,脱落6例,剔除3例,无中止病例。治疗1组采用铺棉灸疗法(n=61),治疗2组采用叩刺拔罐法(n=5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n=51)。采用综合疗效评分、疱疹指标、疼痛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耐受性指标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以综合评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结果:基线情况比较:三组基线状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综合疗效比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显着疗效,总有效率91.7%,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铺棉灸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分有显着改善,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指标比较:铺棉灸组结痂时间比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短(P<0.05);止疱时间及脱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标比较:①铺棉灸组治疗前后疼痛明显减轻,组间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铺棉灸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在镇痛即刻效应方面,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铺棉灸组镇痛起效时间随之缩短,而镇痛维持时间随之增长。③三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第30、60天随访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第90天铺棉灸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连续动态观察比较:①铺棉灸组第8-11天和第22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强度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三组疼痛缓解程度前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第8-11天及第22、30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60、90天随访,三组间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综合疗效评分单项指标的连续观测上,“局部痛”在第8-11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铺棉灸组“烧灼感”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数目”在治疗第8、9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疹”在第7、8、10、11天,铺棉灸组疗效不如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单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比较:三组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性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耐受性指标比较:三组耐受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良好疗效,不差于叩刺拔罐疗法及常规西药疗法(口服伐昔洛韦为主)。在促进带状疱疹结痂时间、降低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方面优于叩刺拔罐组和对照组。铺棉灸疗法临床操作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3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脱离或终止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治疗方案 |
4.1.1 抗病毒基础治疗 |
4.1.2 对照组 |
4.1.3 治疗组 |
4.2 观察内容 |
4.2.1 疼痛强度(详见附录 1) |
4.2.2 疱疹情况(详见附录 2) |
4.2.3 疱疹恢复时间 |
4.2.4 睡眠质量(详见附录 5) |
4.2.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PHN%) |
4.2.6 综合疗效观察 |
4.3 统计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情况 |
5.2 两组疼痛积分比较 |
5.3 两组疱疹积分比较 |
5.4 两组疱疹恢复时间比较 |
5.5 两组睡眠质量积分比较 |
5.6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
5.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
5.8 不良反应情况及安全性评估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3 处方依据与原则 |
3.1 中药处方 |
3.1.1 处方依据 |
3.1.2 处方原则 |
3.2 针灸序贯疗法 |
3.2.1 火针选择依据 |
3.2.2 毫针围刺选择依据 |
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疼痛强度积分量化表(VAS评分法) |
附录2 .带状疱疹皮损评分量化表 |
附录3 .疱疹恢复时间记录表 |
附录4 .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表 |
附录5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r)表 |
附录6 .PSQI评分标准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温针灸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中老年躯干部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观察结果 |
1 基线情况 |
2 临床疗效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VAS 评分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MD 评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SQI 评分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 PHN 发病机制的阐释 |
2 中医治疗中老年 PHN 重在温阳扶正调和气血 |
3 治疗方法的讨论 |
4 结果分析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现代精神心理问题概况 |
第二节 “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研究概述 |
一、各家“调神”“治神”针法概况 |
二、“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的临床研究 |
三、“调神”“治神”相关针法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调神”“治神”相关中医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简介 |
第一节 调神针法简介 |
第二节 调神针法研究现状 |
一、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经验总结 |
二、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三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数据及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频数分析 |
二、系统聚类分析 |
三、关联规则 |
四、决策树分析 |
五、因子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
二、调神针法使用路径 |
三、调神针法的“调神”思想源流 |
四、数据挖掘与名家经验总结 |
五、创新点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4)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1 萧贤忠生平简介 |
2 萧贤忠学术观点渊源 |
2.1 中医世家 代代相承 |
2.2 厚德精医 仁心仁术 |
2.3 勤求博采 传承创新 |
第二章 萧贤忠学术观点述要 |
1 病机观 |
2 辨治观 |
2.1 辨证原则 |
2.2 治则治法 |
2.3 遣方用药 |
3 预防观 |
第三章 萧贤忠辨治常见皮肤病经验举隅 |
1 粉刺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临证经验 |
2 乳痈 |
2.1 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2.3 临证经验 |
3 湿疮 |
3.1 概述 |
3.2 病因病机 |
3.3 临证经验 |
4 丹毒 |
4.1 概述 |
4.2 病因病机 |
4.3 临证经验 |
5 白疕 |
5.1 概述 |
5.2 病因病机 |
5.3 临证经验 |
6 蛇串疮 |
6.1 概述 |
6.2 病因病机 |
6.3 临证经验 |
7 奶癣 |
7.1 概述 |
7.2 病因病机 |
7.3 临证经验 |
8 疗疮 |
8.1 概述 |
8.2 病因病机 |
8.3 临证经验 |
9 瘾疹 |
9.1 概述 |
9.2 病因病机 |
9.3 临证经验 |
10 风瘙痒 |
10.1 概述 |
10.2 病因病机 |
10.3 临证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病例分组 |
3 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2.1 带状疱疹西医诊断标准 |
3.2.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 |
3.2.3 带状疱疹中医诊断及证候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4 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1.1 口服免煎中药 |
4.1.2 口服抗病毒药物 |
4.2 试验治疗 |
4.2.1 施灸部位 |
4.2.2 回旋灸法操作 |
4.3 观察方法及疗程 |
4.4 技术路线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资料 |
5.2 安全性指标 |
5.3 疗效观察指标 |
5.3.1 疼痛评估法 |
5.3.2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
5.3.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5.4 不良事件观察及应对措施 |
6 统计学方法 |
7 研究结果 |
7.1 入组及脱失情况 |
7.2 患者入组特征及基线比较 |
7.2.1 三组性别比较 |
7.2.2 三组年龄比较 |
7.2.3 三组病程比较 |
7.2.4 发病部位比较 |
7.2.5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7.2.6 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
7.3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
7.4 三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
7.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
7.6 不良反应记录 |
8 研究结果的探讨 |
讨论 |
1 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西医理论基础 |
1.1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1.2 带状疱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
1.4 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
1.4.1 年龄因素 |
1.4.2 前驱期、疱疹急性期疼痛及皮损特点 |
1.4.3 初治时间与诊疗方案 |
1.4.4 免疫能力及伴基础疾病 |
1.5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 |
2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历史源流 |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带状疱疹的内治治疗 |
2.4 带状疱疹的外治疗法 |
2.4.1 针刺治疗 |
2.4.2 灸法治疗 |
2.4.3 中药外治 |
3 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探析 |
3.1 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 |
3.2 参苓白术散处方探析 |
4 艾灸探析 |
4.1 艾灸目的与优势 |
4.2 艾灸理论依据 |
4.2.1 艾灸的中医理论认识 |
4.2.2 艾灸现代药理研究 |
4.3 灸量的掌握 |
4.4 艾灸介入时间的选择 |
4.5 艾灸选穴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
1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1.1 中医命名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2.1 古代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辩证分型 |
2 中医治法 |
2.1 中药内治法 |
2.2 中药外治法 |
2.2.1 中药热奄包 |
2.2.2 中药穴位贴敷 |
2.2.3 中药熏蒸 |
2.2.4 中药溻渍治疗 |
2.3 中医非药物外治法 |
2.3.1 针刺治疗 |
2.3.2 灸法 |
2.3.3 放血疗法 |
2.3.4 穴位注射 |
2.3.5 火龙疗法 |
2.3.6 针刀治疗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
附录2 受试须知 |
附录3 筛查访问清单 |
附录4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
附录5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
附录6 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录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8 申明及授权书 |
(6)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研究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刺络拔罐操作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指标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随访 |
2.8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皮疹恢复比较 |
3.3 VAS、HAMA、PSQI量表评分比较 |
3.4 疗效比较 |
3.5 PHN发生情况 |
3.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1.1 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 |
1.2 带状疱疹的辨证论治 |
1.3 带状疱疹的中医外治 |
2.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 |
2.2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
2.3 PHN |
2.4 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2.5 带状疱疹的免疫预防 |
3.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的特点及意义 |
3.1 元通合剂的方义分析 |
3.2 刺络拔罐的作用 |
4.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临床观察表 |
附录三 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57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中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古代中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 |
1.1 病名起源 |
1.2 古代病因病机 |
1.3 古代中医的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数据挖掘方法 |
4.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药物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
2.药物的四气分析与探讨 |
3.对药物的五味分析与探讨 |
4.对药物的归经分析和探讨 |
5.对药物的功效分析与探讨 |
6.新药物组合的分析与探讨 |
7.辨证调护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带状疱疹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研究方案 |
2.4 治疗方案 |
2.5 治疗疗程与随访 |
2.6 疗效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7 安全性评价 |
2.8 统计方法 |
2.9 统计结果 |
第二部分 讨论 |
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立证依据 |
2.1 血瘀致病 |
2.2 兼夹湿邪致病 |
3.加巴喷丁选用依据 |
4.梅花针结合游走罐治疗依据 |
4.1 梅花针叩刺依据 |
4.2 游走罐选用依据 |
4.3 针罐结合方法 |
5.夹脊穴及阿是穴选用依据 |
5.1 夹脊穴 |
5.2 阿是穴 |
6.选用VAS疼痛评分依据 |
7.研究结果分析 |
7.1 性别、年龄及病程情况 |
7.2 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患者基本情况表 |
附录3 :VAS评分表 |
附录4 :PSQI评分表 |
附录5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语表 |
引言 |
1 课题来源 |
2 研究背景 |
3 关于铺棉灸疗法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试验设计 |
1.1 研究设计类型 |
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1.3 随机方法 |
1.4 盲法设计及实施 |
1.5 对照 |
2 研究人群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及脱落处理 |
2.5 研究中止原则 |
3 试验方法 |
3.1 中央随机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随访 |
3.4 合并用药 |
3.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3.6 研究人员资质情况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观察项目 |
4.2 一般体格检查 |
4.3 安全性观察 |
4.4 疗效观察指标 |
4.5 其他指标 |
5 试验指标评价 |
5.1 可比性评价 |
5.2 疗效评价 |
5.3 安全性评价 |
5.4 其他指标评价 |
6 统计分析 |
6.1 统计分析计划书 |
6.2 数据录入与提取 |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7.1 试验方案的优化 |
7.2 研究影响因素的控制 |
7.3 实验室指标的质量控制 |
7.4 研究培训 |
7.5 保障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
7.6 质量控制体系 |
8 伦理学审查 |
8.1 伦理审查体系 |
8.2 受益与风险 |
8.3 知情同意 |
8.4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
9 临床研究流程图 |
10 试验结果 |
10.1 受试者入选情况 |
10.2 可比性分析 |
10.3 疗效评价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病名来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辩证论治 |
3 关于治疗方法的讨论 |
3.1 配穴组方的确定 |
3.2 配穴分析 |
4 关于特色疗法—铺棉灸疗法的讨论 |
4.1 概述 |
4.2 铺棉灸治病机制 |
4.3 铺棉灸法的临床应用 |
4.4 选择铺棉灸法的意义 |
4.5 铺棉灸操作的注意事项 |
4.6 关于形成铺棉灸疗法操作标准的讨论 |
5 关于试验结果的讨论 |
5.1 受试者入选情况 |
5.2 可比性分析 |
5.3 疗效分析 |
6 关于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讨论 |
6.1 循证医学对针灸临床试验的指导意义 |
6.2 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带状疱疹现代研究进展 |
1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病因学研究 |
2.2 发病机制 |
2.3 诱发因素 |
2.4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
3 治疗 |
3.1 物理疗法 |
3.2 药物治疗 |
3.3 神经节阻滞疗法 |
3.4 中西医结合疗法 |
3.5 其他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
2.1 毫针针刺 |
2.2 叩刺拔罐 |
2.3 围刺 |
2.4 火针 |
2.5 穴位注射 |
2.6 电针 |
2.7 耳穴 |
2.8 灸法 |
2.9 综合疗法 |
2.10 铺棉灸疗法 |
2.11 特色疗法 |
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3.1 毫针针刺 |
3.2 电针 |
3.3 叩刺拔罐 |
3.4 火针 |
3.5 穴位注射 |
3.6 综合疗法 |
3.7 特色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铺棉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皮肤疾病 |
1.1 带状疱疹 |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1.3 神经性皮炎 |
1.4 银屑病 |
1.5 其他皮肤疾病 |
2 神经系统疾病 |
3 其它疾病 |
4 名家经验介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2:临床评价量表 |
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 |
附件3:典型病例 |
典型病例1 |
典型病例2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D]. 于丽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温针灸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中老年躯干部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D]. 杨书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D]. 于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萧贤忠皮肤科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研究[D]. 叶文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 朱小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元通合剂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D]. 陈琦.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57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 张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谢艳秋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经验研究[D]. 周晓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梅花针联合走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高渝.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D]. 刘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论文; 面部神经痛论文; 带状疱疹的饮食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