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度第1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万永强,彭春兰,段文创,姜玉凤,刘宝京,宇春玲,柏霁纹[1](2021)在《控制电热毯产品质量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冬季取暖家电产品中,电热毯以其使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17年10月,该产品由生产许可证管理转为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有提高趋势,但从近年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看,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的发生频次依然较高。文中以电热毯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为切入点,从管理制度、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及关键件的年度确认检验、市场监管等方面,分析产品不合格项的产生原因,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提供解决方案。
祖红宝[2](2021)在《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行政执法检查是被广泛运用的重要国家社会治理手段之一,是行政主体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行政执法检查作为一种对行政相对人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干预性行为,如果行政执法检查启动随意、权限不清、目的不正当以及救济渠道不畅,也即在缺乏完善程序制约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另一面,如果按照法定程序走过场,又会使行政执法检查特别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落空。伴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法治政府建设,主要的成绩是建立健全了包括行政执法检查在内的行政程序制度。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行政管理的效果有待加强。为此,在特色法治背景下,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核心目标出发,在行政执法检查中引入“双随机”监管制度,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并进行随机匹配,能有效地促进公平、公正和阳光执法,提升执法效能。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我国行政执法“双随机”抽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非常有必要总结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经验,发现和梳理其中的实践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制度完善建议。除引言和结语外,论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概述。首先,从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产生的背景论述其独特的制度内容。其次,分析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现状。第二章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行政执法“双随机”抽查监管风险过高、监管力度有限、人员素质待升和后续监管薄弱等四个方面,概括了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规定不明确、制度设置不完善、监管队伍不充足、配套机制不协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背后的原因。第三章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完善建议。基于第二章提出的问题梳理原因,从法律、制度设计、“双随机”监管制度设置、执法队伍建设、配套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王东[3](2021)在《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差异、个体禀赋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类物质和生活资源匮乏的综合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啃剩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从全面小康补短板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河南省兰考县,已于2017年初宣布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摘帽”贫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选取兰考县这一典型区域,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一是梳理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历史过程,深化对扶贫课题的研究;二是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三是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拓宽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第一章考察兰考县精准扶贫的背景和成效总结。从兰考县的自然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贫困状况,回顾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而总结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兰考县的扶贫历程,最后在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兰考精准扶贫的实践,将其置于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中。第二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初步确认扶贫对象,针对建档立卡存在的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进一步组织“回头看”精准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最后通过对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和成效的考察,总结这一过程的经验启示。第三章精准发展扶贫项目。在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兰考县扶贫项目的确认和管理过程,并以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为例做详细考证。在发展扶贫项目方面,兰考县积极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推进扶贫项目落实,并且能够关注到项目间的连续性,统筹整合资源,但也存在有些项目选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第四章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梳理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投入方向,详细考察兰考县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并选取利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实际案例,解析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成效。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兰考县探索出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也关注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合理、资金滞留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实施较慢、相关制度和人员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第五章精准选择到户措施。通过梳理“六到户”分析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进而考察“三保障,五政策”的精准到户具体措施,梳理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的全过程。同时,以许河乡东埽怀村为例实证考察精准到户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从前期宣传、动员,到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突出重点,再到最后严把验收考核等角度分析兰考县精准到户的经验。第六章精准因村派人。在强调精准派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兰考县扶贫队伍构成和管理制度,以张命月等扶贫干部为典型分析兰考县扶贫干部的培养过程。兰考县把“扶贫队伍”作为承接贫困户与扶贫措施的中间环节,优化选人体制、精化工作内容、严格队伍管理,基本做到“选对了人”、“人尽其力”,将人的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第七章精准考核脱贫成效。首先梳理国家关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然后从各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等阶段详细梳理兰考县脱贫考核的过程。最后总结兰考县脱贫程序的经验并总结不足。第八章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和启示。从兰考县精准扶贫经验探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实践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
梁荣驹[4](2019)在《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优化的研究 ——以共享单车上海市监督抽查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要吃的饱穿得暖,还要吃的安全用的放心。但是连续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事件,导致人们对中国的产品质量安全产生怀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作为我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的一种产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对产品质量的监控能力。而近期的社会热点,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是突然崛起的共享经济以及随着共享经济一同诞生的共享产品,从共享产品中的共享两字能看出来,是一个产品被多个人共同使用,所以共享产品的产品质量比普通产品的产品质量牵涉更广,影响更大。而共享产品的典型代表就是共享单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共享产品的监督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它有着与普通产品监督抽查共性的问题,也有其特殊性的问题。本文以共享单车上海监督抽查为例,查看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机制与现状,找寻其中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共享产品监督抽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抽样难度大、执法不严、宣传力度不足、国家产品标准滞后、监督抽查制度存在漏洞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监督抽查的效果。本文运用了政府规制理论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总结出体制、标准制定、技术能力、政府处罚力度及宣传力度不足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经过进一步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如下解决方案:一、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二、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化”建设。三、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化建设。四、加速标准更新。五、加速技术机构改革。六、加强监督抽查的社会效益。从政府、企业、检验机构、媒体和消费者多个角度,挖掘了该项制度改革创新的新思路,对提高监督抽查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5](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汪磊[6](2015)在《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关乎人民的生命。我国药企众多,药品品种数量庞大,但简单重复者居多,技术水平并不尽如人意。面对药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应如何应对,给药品监管部门以及其技术支撑部门——药品检验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出台的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制度恰逢其时,对评价和把握我国药品的整体质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应指出,该制度在执行多年之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对该项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显得迫在眉睫。本研究便是对该制度系统梳理,提出制度改进的建议和对策。本研究以科学检验精神和质量源于设计作为理论依据,探讨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的评价性抽验管理制度,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药品监管的水平,最终能够做到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药品检验机构和药品企业从事评价性抽验的一线实验人员、职能科室主任、业务主管领导的问卷调查,阐明这两个主体对国家评价性抽验政策的态度与观点,得出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制度存在的部分问题和一些改进的建议。采用文献以及比较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欧盟集中审批药品抽验制度的相关内容,并比较了该项制度与我国药品评价性抽验制度的异同,使我们能够对其理念和方法加以借鉴。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评价性抽验工作的具体个例--硝酸甘油片和硝酸甘油注射液的评价性抽验工作进行详细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评价性抽验这一政策起到的一些作用和存在的诸如样品保障、结果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政策在制度上确实存在着问题,对本制度加以修改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科学检验精神和质量源于设计这两大理论依据,提出改进建议如下:1.在评价性抽验的计划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应合理确定好抽验品种的种类和数量并提前做好实验设计工作;积极调动药品企业的配合意愿,使企业能够配合好本项工作;还应做好国际交流工作,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外类似工作的经验。2.在评价性抽验的抽样环节做好规范和保障工作,做到减轻企业负担、不影响市场供应和确保样品寄送质量。3.在评价性抽验的实验环节合理规划,应做好企业调研工作、设计好实验周期、做好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还应考虑增加承检主体,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4.在评价性抽验的结果利用环节做到充分,应使抽验工作的结果能够与其他相关工作转化,应能够让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品企业利用结果,建设可以让各地药品监管机构浏览参考的数据共享平台,使结果利用最大化。
李健[7](2013)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频发的各种产品质量事件,使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导致公众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有效性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我国产品质量法明确确定的一种产品质量监督手段,在现阶段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实施,关系到我们国家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1]。我国从80年代就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机制,机制运行20多年来,对推动质监事业的快速发展等多个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频发的产品质量事件一直困扰着政府部门、质量监管部门和质监工作者,本文谨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工作程序来具体论述质量监管部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确定计划、抽样、检验、异议处理和结果汇总、结果处理(后处理)等五个环节[2],每一个环节都会对监督抽查的有效性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监督抽查抽样工作是监督抽查的基础,也是监督抽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如果在抽样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会彻底否定一次监督抽查工作正确性。本文从一名基层质监工作者的视角,对所进行的各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进行总结,以监督抽查的抽样工作为重点,分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如何从抽样的操作层面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有效性的措施和手段,并根据作者多次参加各种监督抽查的经验重点提出在抽样环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抽样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抽样文书的填写;强调现场检查和企业调查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企业调查;加强抽样过程的证据采集和留存工作,力求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抽样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借此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有效性,促进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杨峰[8](2010)在《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国家的质量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决定了该国的创新能力。一个地区的质量竞争力也体现了该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位处中部的江西省质量竞争力水平还不高,与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质量竞争力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江西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总结出对策,为破解江西省质量竞争力不高的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法、社会调研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总结了国内外质量竞争力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了江西省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现状,并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获得了我省制造企业的相关信息后,笔者针对目前制约提升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水平的突出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从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方面是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创新地提出了从三个层面进行提升质量竞争力,分别为:做好基础工作培育质量竞争力、注重生产的过程控制提升质量竞争力、适应外部环境积极参与竞争来发挥质量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主导作用,积极为提升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积极为全省质量振兴服务,并提出了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加强质量监管、实施以质取胜战、实施名牌战略、推进质量兴省工程等的政策措施。
宋志敏,张俊玲,高咏梅[9](2008)在《从近年来钢铁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看国产钢材质量状况》文中研究表明简要评述了近年来国家监督抽查次数较多的部分钢铁产品质量的情况。
任笑红[10](2020)在《基于道德约束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劣质药品泛滥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劣质药品主要源于药品生产阶段,质量受权人是药品生产阶段的关键质量控制人员,提升质量受权人的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劣质药品产生。道德与法律都具有约束社会个体行为的社会规范,道德约束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其约束范围更为广泛。本研究以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受权人为研究对象,旨在从道德约束角度探究如何在生产过程减少劣质药品,并基于内外部因素开展两项子研究:研究一关注质量受权人的工作任务,探究了在药品放行的工作任务中,质量受权人的承诺对于劣质药品放行决策的影响。采用实验情景与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操控违规情景并测量质量受权人的道义论评价、目的论评价、道德判断及道德意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概念模型。结果显示,在严重违规和轻度违规情景下,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拒绝放行意图受到道德判断(.65***/.64***)及目的论评价(-.30**/-.28**)显着影响、道德判断受到道义论评价(.43***/.59***)和目的论评价(-.55***/-.35***)显着影响、道义论评价受到职业承诺(.45***/.33***)和组织承诺(.32**/.16*)显着影响、目的论评价主要受到职业承诺(-.32***/-.36***)显着影响,组织承诺对于目的论评价没有显着影响。两种情景的配对样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情景在道义论评价、目的论评价、道德判断、拒绝放行意图四个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严重违规情景下,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在拒绝放行意图上没有显着差异;轻度违规情景下,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的拒绝放行意图具有显着差异。研究二关注质量受权人所在的任务环境。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与双加工理论,探究了道德型领导力如何影响质量受权人的工作焦虑和心理安全,从而进一步影响工作满意度,同时探究主动人格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测量质量受权人的道德型领导力、工作焦虑、心理安全、主动人格及工作满意度,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概念模型。研究结果,道德型领导力与的工作焦虑显着负相关(-.24***),和心理安全显着正相关(.43***),工作焦虑与工作满意度显着负相关(-.32***),心理安全与工作满意度显着正相关(.36***)。质量受权人的主动人格显着调节道德型领导力与心理安全和工作焦虑之间的关系。研究共得出五项主要结论。第一,加入承诺因素后的道德决策模型有力解释了质量受权人拒绝劣质药品放行的决策过程。第二,劣质药品生产过程的违规程度影响质量受权人的拒绝放行意图。相比严重违规情景的劣质药品,轻度违规情景下劣质药品被放行的风险更高。第三,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的拒绝放行意图不同。例如,情境主义者和绝对主义者对于劣质药品有更高的拒绝放行意图,尤其是在轻度违规情景下。第四,道德型领导力通过工作焦虑和心理安全影响质量受权人的工作满意度。第五,质量受权人的主动人格调节了道德型领导力与心理安全和工作焦虑之间的关系。实践启示分别从质量受权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管理部门三方面减少劣质药品提供了建议。本研究丰富了对于劣质药品控制的研究,基于道德视角探究了影响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的内外部因素。第一,本研究从道德约束角度关注了劣质药品问题,通过对于被监管方关键人员的工作行为及态度的研究,为我国减少劣质药品提供了研究方向。第二,本研究建立了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放行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证证据。第三,通过道德型领导力对于质量受权人工作态度影响的研究,探索了其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制药行业组织管理相关研究的经验证据。限于篇幅及研究主旨,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加以改进。首先,虽然本研究的质量受权人样本数量达到基本统计学要求,但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其次,调查数据来自同一报告源,未来可以尝试从多来源收集数据。第三,研究借鉴的H-V模型指出了道德行为具有反馈机制,本次研究中没有涵盖此部分,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入反馈机制,丰富道德决策研究。第四,本研究仅进行了道德型领导力研究,尚未考虑其它任务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2002年度第1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度第1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控制电热毯产品质量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两种管理制度下电热毯类产品质量控制效果 |
3生产环节产品质量控制问题 |
3.1非正常工作(5层折叠试验) |
3.2机械强度(发热元件弯曲试验) |
3.3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 |
3.4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
3.5输入功率和电流 |
3.6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
4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环节改进措施及建议 |
4.1产品原材料的采购 |
4.2生产过程的控制 |
4.3关键件的年度确认检验 |
4.4产品的年度确认检验 |
4.5市场监管方式 |
5 结语 |
(2)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概述 |
第一节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相关概念 |
一、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 |
第二节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现状 |
一、国家层面制度 |
二、地方层面制度 |
第二章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 “双随机”抽查监管风险过高 |
二、 “双随机”抽查监管力度有限 |
三、 “双随机”抽查人员素质待升 |
四、“双随机”监管制度后续监管薄弱 |
第二节 行政执法“双随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制度规定不明确 |
二、制度设置不完善 |
三、监管队伍不充足 |
四、配套机制不协调 |
第三章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顶层设计的完善建议 |
一、法律、制度设计的完善建议 |
二、 “双随机”监管制度设置的完善建议 |
第二节 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实施方面的完善建议 |
一、执法队伍建设的完善建议 |
二、配套机制的完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及主要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与效果 |
第一节 兰考县概况 |
一、兰考县自然区位 |
二、兰考县经济社会状况 |
三、治沙治贫中凝炼焦裕禄精神 |
四、兰考县区域贫困状况 |
第二节 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和成效 |
一、兰考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背景 |
二、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 |
三、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困难 |
第三节 新时代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 |
一、兰考落实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背景 |
二、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实践 |
三、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
第二章 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
第一节 建档立卡确认贫困对象 |
一、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三、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精准再识别贫困对象 |
一、“回头看”把握三大工作要求 |
二、“回头看”找准四个核查内容 |
三、“回头看”把握六个工作方法 |
四、精准再识别的成效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识别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兰考县精准安排扶贫项目 |
第一节 扶贫项目概况 |
一、扶贫项目分类 |
二、扶贫项目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扶贫项目确认过程及其管理 |
一、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 |
二、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兰考县堌阳镇推进实施扶贫项目 |
一、堌阳镇依靠民族乐器产业实现脱贫的优势 |
二、依托民族乐器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
三、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脱贫的启示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
第一节 扶贫资金的来源及投入方向 |
一、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 |
二、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 |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 |
一、精准落实扶贫资金及成效 |
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精准使用资金的案例分析 |
一、有效利用财政资金 |
二、有力撬动金融资金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第一节 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 |
一、建档立卡到户 |
二、结对帮扶到户 |
三、项目覆盖到户 |
四、工作指导到户 |
五、排难攻坚到户 |
六、统计抽查到户 |
第二节 精准到户的具体措施 |
一、“三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到户 |
二、“五政策”实现生产帮扶到户 |
第三节 兰考县许河乡东埽怀村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一、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
二、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差异化脱贫措施 |
三、针对多原因致贫采取多维度脱贫措施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到户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兰考县精准因村派人 |
第一节 精准派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二节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及管理 |
一、扶贫工作队的动态结构 |
二、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要求 |
三、扶贫工作队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驻村干部的具体工作 |
一、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
二、对症下药落实精准帮扶 |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
四、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派人的经验总结 |
第七章 兰考县精准脱贫 |
第一节 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 |
一、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 |
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程序 |
第二节 兰考县脱贫考核过程 |
一、兰考县各部门自查确保退出机制科学合理 |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退出真实公正 |
三、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批准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脱贫的经验启示 |
第八章 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落实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
一、兰考县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二、中国其他典型区域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第三节 精准脱贫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大事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县扶贫工作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优化的研究 ——以共享单车上海市监督抽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1 国内现状研究 |
1.3.2 国外现状研究 |
1.3.3 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共享产品的概念及特点 |
2.1.1 共享经济 |
2.1.2 共享产品 |
2.1.3 共享单车 |
2.2 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的含义 |
2.3 产品监督抽查的分类 |
2.4 相关理论及启示 |
第3章 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 |
3.1 产品监督抽查的流程 |
3.2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一般性及特殊性 |
3.2.1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一般性 |
3.2.2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特殊性 |
3.3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作用 |
3.3.1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
3.3.2 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
3.3.3 向社会提供产品质量信息 |
第4章 上海市共享单车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 上海市共享单车监督抽查 |
4.1.1 上海市共享单车监督抽查背景 |
4.1.2 上海市共享单车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
4.1.3 上海市共享单车质量监督抽样情况汇报 |
4.2 上海市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存在的问题 |
4.2.1 抽样难度大 |
4.2.2 执法不严 |
4.2.3 宣传力度不足 |
4.2.4 标准不适用 |
4.2.5 监督抽查制度存在漏洞 |
第5章 共享产品政府质量监督抽查的问题原因分析 |
5.1 体制不够完善 |
5.1.1 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
5.1.2 过度分权导致的政令不畅 |
5.2 标准制定、更新滞后 |
5.3 产品质量监督机构能力不足 |
5.3.1 人员素质不高 |
5.3.2 技术能力不强 |
5.3.3 设备配置不齐 |
5.4 政府处罚力度不足、宣传渠道单一 |
5.4.1 政府处罚力度不足 |
5.4.2 宣传渠道单一 |
第6章 优化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的对策 |
6.1 进一步深化质检部门改革 |
6.1.1 行政部门向专职整合 |
6.1.2 统一规划抽样任务 |
6.2 加大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化”建设 |
6.2.1 统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
6.2.2 统一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
6.2.3 实现各政府部门监督抽查信息互认 |
6.3 加强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化建设 |
6.3.1 开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软件,规范抽样各个环节 |
6.3.2 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
6.4 加速标准更新 |
6.4.1 加速标准制定机构的改革 |
6.4.2 精减标准制定、修改审批流程 |
6.5 加速技术机构改革 |
6.5.1 检测能力提升 |
6.5.2 人员能力提升 |
6.6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抽查的社会效益 |
6.6.1 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 |
6.6.2 建立企业黑白名单 |
6.6.3 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框架 |
1.3 文献综述 |
1.4 切入点与创新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词源探析 |
2.2 药品检验行业的核心价值观--科学检验精神 |
2.3 药品质量评价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 |
第3章 我国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现状 |
3.1 药品评价性抽验概述 |
3.2 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的发展历程 |
3.3 药品评价性抽验相关法律法规 |
3.4 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具体实施流程 |
3.5 近年来国家评价性抽验工作情况的介绍 |
3.6 国家药品评价性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果 |
3.7 国家药品评价性工作的意义 |
第4章 我国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对药品检验机构的问卷调查 |
4.2 对药品企业的问卷调查 |
4.3 评价性抽验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欧盟药品集中抽验模式分析 |
5.1 欧盟集中审批药品抽验的相关概念及背景介绍 |
5.2 欧盟集中审批药品抽验的法律依据 |
5.3 欧盟集中审批药品抽验的参与部门 |
5.4 欧盟集中审批药品抽验的工作流程 |
5.5 欧盟集中审批药品抽验的优势 |
5.6 中欧药品抽验制度的比较 |
第6章 我国药品评价性抽验示范研究--硝酸甘油制剂 |
6.1 实验工作相关概况 |
6.2 评价性抽验结果与发现的问题 |
6.3 硝酸甘油注射液评价性抽验情况分析及建议 |
6.4 实验数据的发掘与再利用 |
6.5 体现出的作用与问题 |
第7章 对我国评价性抽验管理制度调整的建议 |
7.1 评价性抽验计划 |
7.2 评价性抽验抽样 |
7.3 评价性抽验实验 |
7.4 评价性抽验对药品监管的支撑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附件 |
(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监督抽查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我国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
2.1 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2.2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重点 |
2.3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特征 |
2.4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作用 |
2.5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工作程序 |
2.6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的标准 |
第三章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3.1 抽样标准的选择问题 |
3.2 抽样人员资质的问题及提升 |
3.3 文书填写的问题与改进 |
3.4 重复抽检的问题和解决 |
3.5 未抽到样品的问题及处理 |
3.5.1 部分企业近期确实未生产,提供不了样品 |
3.5.2 企业拒绝抽查,不能抽到样品 |
3.5.3 企业逃避抽查,无法按规定抽取样品 |
3.5.4 样品不能代表企业的真实质量水平 |
3.6 “随意抽样”的问题与处理 |
3.7 现场检查 |
3.8 企业调查 |
3.9 证据的采集和留存工作 |
第四章 以XX市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监督抽查为例进行各环节分析与改进 |
4.1 确定计划 |
4.1.1 xx市危包企业规模区分 |
4.1.2 xx市危包产品分类及代码 |
4.1.3 xx市危包产品种类及企业数 |
4.1.4 制定检验依据 |
4.2 抽样 |
4.2.1 抽样检验原理和方法 |
4.2.2 抽样方案介绍 |
4.2.3 确定所抽样品型号(规格) |
4.2.4 确定抽样方法、产品基数及数量 |
4.2.5 样品处置方法 |
4.2.6 抽样单的填写 |
4.3 检验 |
4.3.1 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 |
4.3.2 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
4.3.3 抽样产品判定原则 |
4.4 异议处理复检和结果汇总 |
4.4.1 异议处理 |
4.4.2 结果汇总 |
4.5 结果处理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的理论演化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质量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 质量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2.1.1 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
2.1.2 竞争力的概念及类别 |
2.1.3 质量竞争力的定义及要素 |
2.2 质量竞争力指数模型研究 |
2.2.1 国外质量竞争力指数模型研究概况 |
2.2.2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竞争力指数模型概况 |
第3章 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现状 |
3.1 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总体状况 |
3.1.1 质量竞争力指数延续总体上升趋势 |
3.1.2 我省质量竞争力指数高于全国及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
3.1.3 促使我省质量竞争力指数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
3.1.4 我省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较高 |
3.2 江西省制造业各相关行业质量竞争力状况 |
3.2.1 重工业质量竞争力优于轻工业 |
3.2.2 我省各行业的质量竞争力增长速度不平衡 |
3.2.3 我省多数行业质量竞争力达到或接近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
3.2.4 六大支柱产业质量竞争力达到或接近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
3.3 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质量发展不平衡仍较为突出 |
3.3.2 部分行业和地区的质量发展现状未发生根本变化 |
3.3.3 专利数偏少和国际市场销售率偏低 |
3.3.4 我省部分产业仍处于初级水平 |
3.3.5 企业质量竞争力不强,管理基础薄弱 |
3.3.6 公共检测技术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
第4章 提升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政策分析 |
4.1 提升制造业企业自身质量竞争力 |
4.1.1 确立质量竞争力战略,培育质量文化 |
4.1.2 加强过程管理 |
4.1.3 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 |
4.1.4 提升认证有效性 |
4.2 加强质量技术基础,提高质量投入效率 |
4.2.1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
4.2.2 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 |
4.2.3 推进认证认可工作 |
4.2.4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
4.3 保障质量安全强化质量监管 |
4.3.1 建立重大质量问题预警机制 |
4.3.2 建立和完善监督抽查制度 |
4.3.3 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4.4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动质量振兴 |
4.4.1 设立省政府质量奖,完善激励机制 |
4.4.2 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活动 |
4.4.3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
第5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道德约束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劣质药品 |
2.1.1 劣质药品定义 |
2.1.2 英文研究综述 |
2.1.3 中文研究综述 |
2.1.4 劣质药品研究总结 |
2.2 质量受权人 |
2.2.1 质量受权人制度 |
2.2.2 英文研究综述 |
2.2.3 中文研究综述 |
2.2.4 质量受权人研究总结 |
2.3 道德决策机制理论综述 |
2.3.1 道德决策概念 |
2.3.2 道德决策模型 |
2.3.3 道德立场理论 |
2.3.4 理论应用 |
2.4 工作满意度影响机制理论综述 |
2.4.1 工作满意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
2.4.2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
2.4.3 资源保存理论 |
2.4.4 期望理论 |
第3章 控制劣质药品的理论研究框架 |
3.1 影响劣质药品控制的因素 |
3.1.1 关键人员 |
3.1.2 影响因素分析 |
3.2 内部因素影响 |
3.2.1 药品放行决定的道德属性 |
3.2.2 H-V道德决策核心模型 |
3.2.3 双重承诺 |
3.3 外部因素影响 |
3.3.1 道德型领导力 |
3.3.2 工作焦虑及心理安全 |
3.3.3 工作满意度 |
3.3.4 主动人格 |
3.4 质量受权人控制劣质药品理论研究框架 |
第4章 质量受权人道德决策实证研究 |
4.1 研究情景 |
4.1.1 实验情景研究定义及分类 |
4.1.2 情景整体设计 |
4.1.3 情景内容设计 |
4.1.4 情景内容效度评价 |
4.2 研究设计 |
4.2.1 问卷设计方法 |
4.2.2 量表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样本质量检验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模型信度检验 |
4.4.3 模型效度检验 |
4.4.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5 违规情景比较分析 |
4.6 模型检验 |
4.6.1 严重违规情景SEM分析 |
4.6.2 轻度违规情景SEM分析 |
4.7 道德立场比较分析 |
4.7.1 分类统计 |
4.7.2 道德立场对于放行意图影响 |
4.8 结果与讨论 |
4.8.1 两种违规情景研究结果的相似之处 |
4.8.2 两种违规情景研究结果的不同之处 |
4.8.3 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比较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质量受权人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方法 |
5.1.2 量表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样本质量检验 |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2 模型信度检验 |
5.3.3 模型效度检验 |
5.4 模型检验 |
5.4.1 多元回归模型检验 |
5.4.2 中介效应检验 |
5.4.3 调节作用检验 |
5.5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实践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章 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建议 |
7.1 改变质量受权人管理制度 |
7.1.1 改变质量受权人备案制管理方式 |
7.1.2 严格从业资格加强持续教育 |
7.2 健全质量受权人监督机制 |
7.2.1 增加对于药品放行工作的监督 |
7.2.2 明确质量受权人法律责任及处罚 |
7.2.3 劣质药品惩处增加生产过程评价 |
7.3 加强药品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
7.3.1 明确质量受权人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
7.3.2 建立药品行业职业道德公约 |
参考文献 |
附录A:2018年药品飞行检查部分结果摘录 |
附录B:行业专家版内容效度问卷 |
附录C:管理专家版内容效度问卷 |
附录D:劣质药品放行机制及影响因素调查 |
附录E:质量受权人工作状态研究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2002年度第1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控制电热毯产品质量方法探讨[J]. 万永强,彭春兰,段文创,姜玉凤,刘宝京,宇春玲,柏霁纹.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21(06)
- [2]行政执法“双随机”监管制度的完善[D]. 祖红宝. 兰州大学, 2021(02)
- [3]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D]. 王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4]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优化的研究 ——以共享单车上海市监督抽查为例[D]. 梁荣驹.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6]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管理制度研究[D]. 汪磊. 沈阳药科大学, 2015(08)
- [7]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有效性研究[D]. 李健. 山东大学, 2013(10)
- [8]江西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杨峰. 南昌大学, 2010(03)
- [9]从近年来钢铁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看国产钢材质量状况[J]. 宋志敏,张俊玲,高咏梅.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08(06)
- [10]基于道德约束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实证研究[D]. 任笑红. 天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