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应对出口反倾销

“三位一体”应对出口反倾销

一、“三位一体”应对出口反倾销(论文文献综述)

程睿[1](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徐艳[2](2016)在《农产品反倾销应对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农产品出口频繁地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仅仅是从WTO成立到2015年,我国农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的案例就多达40起。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农产品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同时也成为农产品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这不仅严重的损害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而且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我国是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大国,农产品的出口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制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将来更加残酷的反倾销局势,如何快速提高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的应对能力,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我国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科学、系统地分析农产品反倾销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善这些影响因素来提高农产品反倾销的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农产品反倾销方面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农产品倾销的认定条件以及反倾销调查程序,农产品反倾销会计理论。其次,运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自WTO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状以及我国目前应对农产品反倾销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农产品反倾销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政府层面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应对反倾销的法律保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应对反倾销的人才基础;在行业协会层面上,构建反倾销预警机制可以预防和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协助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减少反倾销带来的损失甚至胜诉;在企业层面上,企业是否积极应诉直接影响应对反倾销的成效、农产品反倾销会计中的会计准则遵从度、成本核算精细化程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程度,为企业应诉提供会计支持。最后,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产品反倾销的应对策略。构建了农产品反倾销应对“三位一体”体系,并分析了农产品反倾销应对的具体策略。其中,政府策略包括完善反倾销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培养反倾销复合型人才‘。行业协会策略包括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协助作用。企业策略包括积极应诉、农产品反倾销会计对策。

张季风,房汉国[3](2014)在《日本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分析》文中提出对日本遭受美国频繁反倾销调查的背景和日本的应对策略进行历史回顾,利用泊松和负二项模型对影响日本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的回归结果符合经济学的预期,为制定反倾销政策提供了方向和支持。日本的应对策略可以归结为贸易平衡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巧妙利用日元升值、提高创新能力和预警战略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日两国在遭受美国反倾销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应对美国反倾销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张杰,席岩[4](2013)在《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行业协会在应对反规避调查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业协会作为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其性质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中游刃于政府与企业之间,承担着不宜或难以由政府和企业直接承担的事务,在国家间贸易争端和纠纷中发挥缓冲作用。在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频遭国外反规避调查,通过分析我国面临的反规避调查现状及其根源,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从行业协会层面重点阐述行业协会在应对反规避中的交易成本优势,提出我国行业协会在反规避中功能实现的策略。

戴龙[5](2011)在《日本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经验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提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和美国的贸易摩擦日益激化。在GATT时代,日美贸易摩擦多以日本应诉美国的反托拉斯诉讼及双边政府间谈判的方式解决;在WTO时代,日本转而运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日美贸易冲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应对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日本形成了"官(政府)产(产业界)学(学界)"三位一体的协调应对机制,有效地遏制了美国肆意发动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行为。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日本经济崛起时极为相似,研究日本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解决争端的对策机制,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蓓华,刘爱东[6](2010)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战略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文中指出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高,1995年至今,我国一直是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当前不但发达国家大量对华反倾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员,中国还遭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高密度反倾销。本文依托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从我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现实状况入手,研究构建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支持体系,提出在政策层面实现制衡的同时,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组织协调涉案企业积极应对,提升企业应诉效率,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新的战略思路。

王凯[7](2010)在《浅析中国应对反倾销基本模式——“三位一体”模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从中国目前遭遇的反倾销现状分析入手,发现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现状非常严峻。系统、科学、有效地应对反倾销成为中国反倾销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分析中国现有反倾销应对模式入手,发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挥现有模式的优点,改善现有模式的缺点,构建一个新的反倾销应对模式。

刘爱东,赵金玲[8](2010)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出口产品价格是提起反倾销调查最为敏感的因素,而价格相对过低是出口产品频遭反倾销调查的直接诱因。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价格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出口产品价格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遵循相关原则,构建了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并提出了该机制顺畅运行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

陈林荣[9](2010)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对反倾销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在相关法律框架下,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应诉企业快速响应的制度安排和所提供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的支持效力。本文基于企业应对反倾销,综合运用会计、管理贸易、博弈和机制设计等经济理论与方法,从企业的战略层面及相应的制度配置与协调上,研究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相适应的会计联动机制,不仅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和纠纷、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拓展会计理论创新、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支持体系,优化宏观政策层的决策,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新的战略思路和理论支持,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在对我国遭遇反倾销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反倾销研究进展、应对反倾销的研究现状等进行动态追踪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为此,设计了八大部分组成的论文研究框架,并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选择了规范型、描述型、解释性、实证检验等相应的研究方法。接着在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基础理论——管理贸易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得出反倾销等维护公平贸易的手段更多的是各国进行维护利益集团或国家利益的政策工具,那么在当前我国遭遇反倾销危害最为严重的国际贸易战中,我国也应该采用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利用博弈论、会计手段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维护我国产业利益,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会计在反倾销的功能包括预警功能、证据抗辩功能等,同时会计证据能否为反倾销调查机构所接受,具有抗辩力,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会计准则必须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等效。但我国目前存在的会计障碍严重限制了这些功能的发挥。随后,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进行博弈分析和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建立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概念,并构建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架构,包括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目标导向、构建原则、构成要素、层级结构、治理主体和运行机理;接着深入探索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并着重对保障机制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创新如下:(1)构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博弈分析框架。通过博弈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要获得比较好的成效,必须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体联动。(2)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应对反倾销政府宏观引导能力、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自律协调能力、企业应对反倾销快速响应能力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为我国建立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3)以会计理论、管理贸易理论、博弈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为理论支持,基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和经验证据,充分考虑影响我国应对反倾销成效的外部环境和构成要素,在目标导向下构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以及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对完善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刘爱东,刘蓓华[10](2009)在《动态环境下反倾销应对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反倾销这一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保护武器,对我国企业所展开的反倾销控诉和调查,不仅是其运用非关税壁垒进行贸易干预的新动向,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激烈国际竞争。本研究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为主体,从企业战略角度,研究构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支持体系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应对反倾销协调机制,对提升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宏观政策层优化决策提供新的战略思路和理论支持,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三位一体”应对出口反倾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位一体”应对出口反倾销(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农产品反倾销应对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行性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倾销的概念及认定
        2.1.2 反倾销的概念及调查程序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产品反倾销会计理论
        2.2.2 博弈理论
3 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现状及应对状况分析
    3.1 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现状
        3.1.1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
        3.1.2 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现状分析
    3.2 我国农产品反倾销应对现状分析
        3.2.1 行业协会能力有限
        3.2.2 企业应诉不积极
        3.2.3 农产品反倾销会计存在问题
4 农产品反倾销应对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1 政府宏观引导能力
        4.1.1 法律制度完善情况
        4.1.2 培养反倾销人才的情况
        4.1.3 案例分析——柠檬酸反规避调查案
    4.2 行业协会协助能力
        4.2.1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情况
        4.2.2 协助企业应对反倾销情况
        4.2.3 案例分析——柠檬酸反倾销案
    4.3 企业应诉能力
        4.3.1 企业是否积极应诉
        4.3.2 农产品反倾销会计
        4.3.3 案例分析——大豆蛋白反倾销案
5 农产品反倾销应对的策略分析
    5.1 农产品反倾销应对“三位一体”体系的构建
        5.1.1 “三位一体”体系概述
        5.1.2 “三位一体”体系的设计
    5.2 农产品反倾销应对具体策略
        5.2.1 政府策略
        5.2.2 行业协会策略
        5.2.3 企业策略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日本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遭受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历史回顾
二日本遭受美国反倾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模型预期
    (二)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三日本应对美国反倾销的策略
    (一)实施贸易平衡战略应对反倾销摩擦
        1. 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2. 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和推行进口自由化,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
    (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规避反倾销摩擦
    (三)主动应对日元升值,缓解反倾销摩擦
    (四)提高创新能力,力争从根本上消除反倾销摩擦
    (五)通过预警战略防范反倾销摩擦
四中日两国遭受美国反倾销调查的情形惊人相似
    (一)美国对中日两国实施反倾销的势头猛、占比高
    (二)美国对中日反倾销调查的确定性裁决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均集中在中日的出口优势产业,并随中日出口优势的变化而变化
五结语

(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行业协会在应对反规避调查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规避概述
    (一) 规避
        1. 进口国境内组装规避
        2. 第三国境内组装规避
        3. 产品轻度改变规避
        4. 产品后期开发规避
    (二) 反规避
二、我国遭受反规避调查的现状与根源
    (一) 我国遭受反规避调查的现状
    (二) 我国企业屡遭反规避调查的根源
        1. 观念陈旧, 消极应对反倾销、反规避调查
        2. 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3. 营销战略僵化, 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4.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造成企业应诉不力
        5. 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少, 产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三、行业协会在反规避中功能作用的理论依据
    (一) 交易成本理论
    (二) 行业协会在反规避中节约交易成本的优势
        1. 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咨询服务
        2. 建立有效机制, 实行协调行动
        3. 分享信用声誉, 实现双赢共赢
四、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规避中功能实现的策略
    (一) 改革现有的行业协会体制
        1. 加快行业协会立法制度建设
        2. 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
        3. 改革行业协会管理体制
    (二) 解决行业协会资金困难
        1. 加大政府对行业协会的资金支持
        2. 建立应对反倾销和反规避专项基金
    (三) 选拔和培养一支优秀的行业协会人才队伍
    (四) 建立完善的反规避预警机制
    (五) 构筑“三位一体”反规避协同体系
        1.“三位一体”反规避协同体系的构建框架
        2. 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反规避协同体制中的有效衔接
        3. 行业协会在“三位一体”反规避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1) 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关系分析
        (2) 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分析
        (3) 行业协会自身功能定位分析
五、结论

(5)日本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经验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日美贸易摩擦和争端的历史回顾
日本应对日美贸易摩擦的策略及相关案例研究
    (一)应对美国国内诉讼:日本的官民协调应对机制
        1. 日美彩电诉讼案(3)
        2. 雪蟹进口卡特尔案(1)
    (二)日美半导体争端案:(1)双边谈判解决冲突的得与失
    (三)日美胶片争端案:(1)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下日本的首场胜利
    (四)日美贸易摩擦的后续发展和评价
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结语

(6)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战略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相关研究及述评
    2.1 国外研究及述评
    2.2 国内研究及述评
3 反倾销应对战略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3.1 激励相容机制下的政策制衡战略
    3.2 行业协调机制下的应诉效率提升战略
    3.3 三位一体应对反倾销战略 支持体系的运行模型
4 结论

(7)浅析中国应对反倾销基本模式——“三位一体”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出口反倾销现状分析
    1.1 出口反倾销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1.2 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比例呈现高幅增长
2 中国应对反倾销基本模式“三位一体”模式分析
    2.1“三位一体”应对反倾销模式概述
        2.1.1“三位一体”应对反倾销模式的定义
        2.1.2“三位一体”应对反倾销模式主要内容
    2.2“三位一体”反倾销应对模式评析
        2.2.1 中国应对反倾销基本模式的优点
        2.2.2 中国应对反倾销基本模式的缺点
        (1) 反倾销关键辅助主体缺失
        (2) 行业协会的核心作用得不到良好的体现
        (3) 三大主体反倾销预防和总结职能薄弱
3 构建“三元”应对反倾销新模式
    3.1 核心元构成:以行业协会为核心的“三位一体”
    3.2 辅助元一构成:专业反倾销人员
    3.3 辅助元二构成:反倾销信息数据库

(8)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分析
二、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三、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构建
    (一) 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构建原则
    (二) 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框架设计
        1. 市场调研, 编制内部报告。
        2. 明确价格目标。
        3. 确定价格模型及价格区间。
        4. 选择定价策略。
        5. 制定具体价格及其优化。
四、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运行保障体系

(9)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
第2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相关理论分析
    2.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
        2.1.1 会计决策有用论的信息观
        2.1.2 会计契约观
        2.1.3 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2.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管理贸易理论基础
        2.2.1 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
        2.2.2 战略管理贸易理论及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2.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博弈理论基础
        2.3.1 博弈论的内涵及其变迁
        2.3.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3.3 博弈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2.4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2.4.1 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2.4.2 机制设计理论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启示
    2.5 小结
第3章 应对反倾销中的会计功能分析
    3.1 反倾销会计相关概念界定、诠释
    3.2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预警功能分析
    3.3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属性功能解读
        3.3.1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采性
        3.3.2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比性
        3.3.3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公允性
    3.4 应对反倾销会计准则趋同效应分析
        3.4.1 会计准则趋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3.4.2 会计准则趋同等效:应对反倾销的客观需求
    3.5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障碍分析
        3.5.1 会计准则制度差异——制度障碍
        3.5.2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在缺陷
        3.5.3 缺乏反倾销会计信息预警——被动应诉
        3.5.4 缺乏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协调机制——各行其是
    3.6 小结
第4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4.1 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4.1.1 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4.1.2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4.2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博弈分析
        4.2.1 单个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4.2.2 市场集中度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经济分析
    4.3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4.3.1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4.3.2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产品出口定价的博弈分析
    4.4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的博弈分析
        4.4.1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内涵诠释
        4.4.2 一国一税原则、分别税率政策的经济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5.2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5.2.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5.2.2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步骤及分析
    5.3 数据收集
        5.3.1 问卷设计、内容
        5.3.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4 数据分析与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4.3 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5.5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5.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模
        5.5.2 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5.5.3 实证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
    6.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目标导向
        6.1.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内涵
        6.1.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建原则
    6.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环境分析
        6.2.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6.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框架
        6.3.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层级结构
        6.3.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治理主体分析
        6.3.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
    7.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基本框架
    7.2 保障机制实现的路径选择
        7.2.1 信息协调机制
        7.2.2 契约协调机制
    7.3 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建议
        7.3.1 完善政府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7.3.2 加强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7.3.3 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7.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模型构建
        7.4.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的目标导向
        7.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7.5 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动态环境下反倾销应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研究及述评
    (一) 国外研究及述评
    (二) 国内研究及述评
三、动态环境下反倾销应对机制的研究框架
    (一) 理论与现实背景
    (二) 研究内容
        1. 应对反倾销战略支持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
        2.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政策支持体系设计。
        4.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5.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6. 积极构建一个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反倾销应对体系。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结论

四、“三位一体”应对出口反倾销(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产品反倾销应对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 徐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3]日本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 张季风,房汉国. 日本学刊, 2014(03)
  • [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行业协会在应对反规避调查中的功能研究[J]. 张杰,席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
  • [5]日本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经验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戴龙. 当代亚太, 2011(04)
  • [6]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战略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 刘蓓华,刘爱东. 系统工程, 2010(10)
  • [7]浅析中国应对反倾销基本模式——“三位一体”模式[J]. 王凯. 科技广场, 2010(06)
  • [8]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价格决策机制研究[J]. 刘爱东,赵金玲.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01)
  • [9]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D]. 陈林荣. 中南大学, 2010(11)
  • [10]动态环境下反倾销应对机制研究[J]. 刘爱东,刘蓓华. 未来与发展, 2009(11)

标签:;  ;  ;  ;  ;  

“三位一体”应对出口反倾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