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r质谱法测定南极乔治王岛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

Ar-Ar质谱法测定南极乔治王岛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

一、Ar-Ar质谱法对南极乔治王岛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蒋硕[1](2021)在《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文中研究表明痕量元素铅是国际GEOTRACES计划的主要研究元素之一。环境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海洋中铅的研究可以帮助探寻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关系。而后,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洋流和水团输运对海洋内部铅的迁移输运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大洋中层水和深层水的起源地,南极地区的铅的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是大洋铅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流和边缘海也是开阔大洋中铅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中国东海陆架以及热带西北太平洋作为研究区域,探讨南极冰川和中国东海陆架中铅的输出过程和通量,以及探讨洋流和水团输运对太平洋铅循环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水中铅的浓度极低(<2–200 pmo/kg)且极易被污染,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技术仍然是限制其深入研究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使用实验室自制的杆式采样器、抛甩式鱼竿采样器和X-Vane采样器采集天然样品,并将X-Vane采样器与GEOTRACES认可的采样器进行了互校,确保样品采集的准确性。使用Neptune MC-ICP-MS进行铅的检测。对于海水中铅浓度的分析,在实验室内再现了NTA树脂联合同位素稀释法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空白仅为1.3 pmol/kg,对国际互校样品SAFe S和D2的浓度分析值也与推荐值完全一致,表明本文的测量技术可靠且适用于极低浓度的样品中铅的分析。对于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分析,首先探究了Presep?Polychelate树脂对天然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富集能力,并联合AG1-X8树脂优化了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的回收率接近100%,不存在同位素分馏。并与MIT-Boyle实验室开展了铅同位素方法的互校,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2015年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调查中,冰雪中的溶解态铅(DPb)的浓度为3.6–8.0 pmol/kg,比历史上南半球铅排放的巅峰时期(1960–1980年)降低了5–10倍,但仍高于自然来源的铅的含量(1.9–2.4 pmol/kg)。河流的DPb浓度为0.3–14.0 pmol/kg,主要受冰雪融水、冰川融水以及当地人为活动的影响,受地下水(2.0–2.8 pmol/kg)的影响较小。海湾的DPb浓度范围变化较大,为6.6–843.0 pmol/kg,高浓度DPb出现在船舶舶运区,低浓度DPb出现在近岸冰川融水影响的区域。冰川融水的DPb浓度与消融冰川形成的年代有关。自1884年以来,南半球人类活动排放至南极地区的铅都记忆并埋藏在冰盖中。在全球变暖和冰川消融的背景下,该部分“埋藏铅”将被逐步释放至南大洋中。根据通量计算,当前通过大气输运并沉降至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2.8–5.6 t/yr,通过冰川消融进入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0.6–0.8 t/yr。冰川消融的反馈不仅体现在铅通量上,更包含不同历史时期铅的“指纹”记忆的再输入,铅同位素的变化将使南大洋海水中铅来源的辨别难度增加。伴随着人类铅排放量的逐年减少和冰川损失量的逐年加大,冰川消融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着。(2)在2013年8月东海的调查中,东海陆架(<200 m)DPb的浓度范围为41.9–96.7 pmol/kg,高于黑潮上游(20.0°N,40.8–70.8 pmol/kg)和东海黑潮(28.2°N,23.8–71.8 pmol/kg)的浓度值。大气沉降、外海水入侵和长江冲淡水输入是东海陆架区DPb的三大来源,其贡献比重分别为56%、44%和<1%。在陆架区域,大气沉降和水团的物理混合过程共同支配着DPb的空间分布格局。东海陆架向西北太平洋的DPb输出主要与两个过程有关,一个是沿200 m等深线的跨陆架水交换过程,另一个是通过对马/朝鲜海峡的水体输出过程。在跨陆架水交换过程中,DPb的输出通量为1.1–1.7×103 t/yr,这部分DPb主要进入东海黑潮的次表层水中。据铅同位素的结果显示,东海黑潮的深层水和底层水同样受到东海陆架的影响,虽然深层水和底层水的DPb浓度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其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与次表层水基本一致。本文推测,深层水和底层水中铅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底界面沉积物的影响有关,与前人在印度洋深层水的推测一致,“某些情况下,颗粒物中的铅与DPb可以在不发生浓度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同位素的交换”。从朝鲜/对马海峡输出的DPb通量约为1.4×103 t/yr。(3)在2016年热带西北太平洋的调查中,大部分水体的DPb浓度占总可溶性铅(TDPb)的>97%。该区域上层水体中TDPb的浓度范围为16.0–70.0pmol/kg,其分布受洋流结构的限制。在北赤道流和黑潮影响的区域,TDPb呈现典型的“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而在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影响的区域,TDPb浓度显着降低,且在垂向上均匀分布。两个区域的铅同位素也有明显差异,分别呈现亚洲来源的铅和澳大利亚来源的铅的特征。在洋流的交汇区,TDPb与盐度保持一致性变化,即在水体输运过程中呈现“保守性”。“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普遍出现在中纬度的北太平洋中,结合本文与前人的观测数据,发现高值铅出现且仅出现在北太平洋的模态水和中层水中。这部分水体形成于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上混合层,上混合层水体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的大气输运沉降以及边缘海的输入。而后,高值铅沿等密度面向南输运,在输运的过程中,虽然铅的浓度值发生了改变,但是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保持一致且连贯,铅同位素的特征与其它水团有明显区分。在北赤道流中,TDPb的水平输运通量为16.8–22.5×103 t/yr,该值与大气输运沉降至北太平洋的铅通量相当。伴随着北赤道流在西边界的分叉过程,一部分TDPb进入黑潮(约4.5–9.0×103 t/yr),继而重新加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另一部分TDPb进入棉兰老流(约7.8–18.0×103 t/yr),继而加入太平洋的热带环流圈或加入印尼贯穿流。该过程也实现了铅的跨海盆输运。西边界流系的水量分配同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中铅的停留时间及其向其它海盆的输出分配模式可能也将发生改变。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体中,铅同位素呈现中国铅矿来源和自然来源相混合的特征。在热带西北太平洋、中高纬西北太平洋和高纬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中,来自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铅约占总量的40%、63%和20%。本文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关键海区中溶解态铅的影响,讨论并量化了冰川输入和边缘海输入对大洋铅循环的贡献,也探讨了洋流对铅的跨海盆输运的携带作用。初步探索了开阔大洋中铅的保守性输运,而铅的记忆与指纹特性又可以为水体的输运途径进行示踪,在人类铅排放活动可溯的情况下,海洋中铅的行为可以为气候变化和物理海洋过程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王景丽[2](2016)在《华北克拉通南缘鲁山太华群变质地体的Pb同位素组成与地壳演化》文中提出大陆下地壳是联系上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重要桥梁,其中太古代-元古代的下地壳是探讨地球早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对象。由于古老下地壳通常深埋于岩石圈深部,出露的太古代地体就成为研究古老地壳形成与演化的重要途径,其所经历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就成为间接探讨古老下地壳形成和演化的可靠载体。华北南缘鲁山地区太华群高级变质地体是华北克拉通出露最完整、保存最好的太古代地体之一,为探讨华北南缘太古代地壳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提供了最好的现实样品。本论文选取华北南缘鲁山地区太古代太华群中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以及新发现的麻粒岩为研究对象,以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结合年代学研究,特别是采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受等离子质谱(fLA-MC-ICPMS)对太华群高级岩石中的长石进行了原位微区Pb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发现了极不均一的Pb同位素组成,并讨论了不同岩石类型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演化过程,从而提供了华北南缘乃至整个中部造山带地壳演化规律的依据。获得如下重要成果:(1)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206Pb/204Pb=13.8.17.7. 207Pb/204Pb=14.6.15.7和208Pb/204Pb=33.6.38.1)且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Pb同位素组成。其中下太华群花岗片麻岩的Pb同位素组成最低(206Pb/204Pb=13.8.16.8. 207Pb/204Pb=14.6-15.1和208Pb/204Pb=33.9.36.6),长石中普通Pb和Pb的单阶段演化模式暗示这些下太华群花岗片麻岩的原岩从地幔中分异时间为2.74土0.33 Ga(2σ),接近花岗片麻岩的形成年龄。因此,下太华群花岗片麻岩纪录了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古代新生地壳,且保留有太古代地壳较低的Pb同位素组成特征。然而,上太华群的花岗片麻岩具有比下太华群花岗片麻岩明显高的207Pb/204Pb比值(15.4-15.5),结合前人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数据,认为上太华群花岗片麻岩是太古代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2)斜长角闪岩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4.1.17.7、207Pb/204Pb=14.6.15.6和208Pb/204Pb=33.6.38.1)比花岗片麻岩略偏高;而以透镜状产出的石榴子石麻粒岩具有更高的Pb同位素(206Pb/204Pb=14.4.17.7、207Pb/204Pb=14.7.15.7和208Pb/204Pb= 33.7-37.7).在207Pb/204Pb vs. 206Pb/204Pb图解上斜长角闪岩和透镜状石榴子石麻粒岩中斜长石的Pb同位素组成构成很好的正线性关系,它们的Pb单阶段演化模式年龄为3.42士0.18 Ga和3.29±0.31 Ga。这两个年龄可能代表了斜长角闪岩和透镜状石榴子石麻粒岩的原岩从地幔中分异出来的年龄。(3)石榴子石麻粒岩岩墙具有相对高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5.6-17.7.、 207Pb/204Pb=15.1-15.6和208Pb/204Pb=35.5.37.7),而同样为脉状或岩墙产出的辉石麻粒岩长石Pb同位素组成相对较低(206Pb/204Pb=14.6.17.6、207Pb/204Pb=15.0-15.4和208Pb/204Pb=34.4.37.3),但两者都呈脉状或岩墙产出并侵入于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中,有变余辉长/辉绿结构,并在207Pb/204Pb、208Pb/204Pb vs.206Pb/204Pb图解上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因而给出了Pb单阶段演化年龄为2.62d±0.30 Ga,代表石榴子石麻粒岩岩墙和辉石麻粒岩的原岩于2.62 Ga左右从地幔中分异。(4)为了进一步理解基性岩墙的成因演化历史,选取以石榴子石麻粒岩岩墙THQl3-05为代表,对其进行了锆石的SIMS U-Pb定年、O及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岩墙记录有3期明显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①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侵位事件(2523±8 Ma)。岩浆锆石正的εHf(t)值(2.88-7.16)显示该基性岩墙是由亏损幔源玄武质岩浆侵位于早先形成的太古代基底冷凝结晶而成,结合较老岩浆锆石略高于正常地幔的ε18O值(6.12‰-7.47‰)暗示了岩浆侵位后受地壳混染并不显着。该岩浆事件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2.50 Ga)广泛存在的地壳再造和少量的地壳增生事件吻合;②古元古代变质作用(1922±6 Ma)。麻粒岩中变质锆石纪录的古元古代变质作用事件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普遍遭受变质作用的时期(1.97-1.85 Ga)相一致。锆石正的εHf(t)值(1.61-5.52)说明变质作用过程中Hf同位素体系保持封闭,因此继承了来自亏损地幔原岩的Hf同位素组成。而略低于岩浆锆石的ε18O值(4.85‰-5.769‰)可能是由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的高温热液蚀变导致的;③渐新世岩浆活动(31.38±0.15 Ma),该期岩浆作用在华北克拉通属首次发现。麻粒岩中较年轻的岩浆锆石给出了非常好的谐和年龄,这些锆石的εHf(t)值(-3.03-1.69)集中分布于原始地幔岩浆库(CHUR)演化线之上,且具有非常接近于原始地幔的818O值(5.78‰-6.629‰),表明该基性岩墙所记录的渐新世岩浆活动也来源于地幔。(5)更重要的是,太华群变质杂岩长石的Pb同位素组成不均一性还存在于同一样品的不同长石颗粒、甚至同一长石颗粒的不同微区中。如长石增生边、填充于基质中的长石和石榴子石冠状环外长石后成合晶比相应的核部、较大长石斑晶和石榴子石冠状环内早先形成的长石相对富钾贫钙、高的Pb同位素组成,揭示了岩石发生退变质作用时有富钾且高μ的外来熔/流体加入。因而太华群现今不均一的Pb同位素不仅是由不同岩石类型或不同样品初始组成的差异性决定的,还与它们后期经历的退变质作用有关。

楼创能[3](2016)在《典型地区生物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和相态分布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海鸟在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扮演着“生物泵”的角色,是一些偏远沿海地区重要的营养物质传输媒介之一。与此同时,大量有毒污染物(例如重金属)也随着海鸟的聚居行为而在其栖息地环境中富集,并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威胁。截至目前,关于海鸟栖息地环境中砷、汞、镉等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还停留在总量的阶段。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分析了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的形态和相态分布,并对砷、汞、镉等鸟类活动来源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生物泵作用来源的重金属在南极地区企鹅栖息地环境中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1.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化学分析法的建立在偏远的沿海岛屿地区,海鸟粪是当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之一,但与此同时鸟粪所带来的污染物(例如砷)也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来测定鸟粪和粪土沉积物中的砷形态分布。我们使用1.0 mol L-1磷酸和0.1 mol L-1抗坏血酸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剂,微波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HPLC-HG-AFS)的方法测定样品中As(Ⅲ)(亚砷酸盐)、DMA(二甲基砷酸盐)、MMA(一甲基砷酸盐)和As(Ⅴ)(砷酸盐)4种不同砷形态的含量。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样品中4种砷形态之和相对总砷所占比例超过80%,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粪土沉积物进行砷形态分析可以获得良好的提取效率。该方法中As(Ⅲ).DMA.MMA和As(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分别为9.60%、6.15%、6.34%和2.93%(n=7),4种砷形态的检出限分别为0.82、2.38、1.45和2.31μgL-1。此外,我们成功应用该方法测定了采自中国南海西沙地区鸟粪样品中的砷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现代鸟粪和古鸟粪中砷形态分布分别以As(Ⅲ)和As(Ⅴ)为主导。2.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海鸟粪土沉积物中富集毒性元素As,对栖息地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威胁。本研究中,我们对采自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3个受企鹅粪影响的沉积剖面MB6、BI和CC进行了总砷和砷形态分析。结果显示3个剖面中总As和总P含量的分布呈现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企鹅粪输入是控制粪土沉积物中总砷分布的主要因素。此外,我们发现MB6和CC剖面中砷主要以As(V)的形态存在,而在BI剖面中As(Ⅲ)占据主导地位。与之不同的是,新鲜鸟粪样品中砷主要以DMA的形式存在,我们推测鸟粪被企鹅排出后所经历的后期成岩蚀变过程是造成新鲜鸟粪和沉积物样品中砷形态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对所研究粪土沉积物的沉积环境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氧化还原环境对粪土沉积物中的砷形态分布模式有重要影响。此外,MB6和BI剖面中As(Ⅱ Ⅰ)与Chla(叶绿素a)的含量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分布还可能受到水生藻类丰度的影响。3.西南极和西沙地区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的初步分析关于西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粪土沉积物(ADY2)以及背景对照沉积剖面(LL2)的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砷主要以无机形式存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剖面中总砷分布主要受企鹅粪输入的影响。粪土沉积剖面和鸟粪土中总P、TOC的平均值显着高于背景对照样品,表明海鸟活动对附近土壤和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水平有重要影响。ADY2剖面和鸟粪土中As(Ⅲ)/As(Ⅴ)的平均值显着高于背景对照样品,这可能与两者在氧化还原条件上的差异有关。西沙地区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的分布模式与前述东南极罗斯海和西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生物粪土沉积物相似,As(V)占据主导地位。4.东南极和西沙地区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汞、镉相态分析为了评估海鸟生物泵作用带来毒性元素的迁移性以及它们所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我们对采自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3个粪土沉积剖面样品(MB6、Bl、CC)进行了As、Hg、Cd相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的As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Hg主要赋存于残渣态、有机结合态和腐殖酸结合态中,这表明粪土沉积物中As和Hg的迁移性较弱。然而对于Cd而言却有相当一部分以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表明粪土沉积物中的Cd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我们用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SQGs)对样品中As、Hg、Cd进行了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As和Cd可能造成一定的生态风险,而Hg含量则处于安全范围内。通过应用生态风险评估模型(RAC),我们发现粪土沉积物中As、Hg、Cd亏染造成的生态风险分别对应适中、低、非常高的级别。其中鸟粪来源的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中Hg和Cd迁移性的主要控制因子,具体过程可能与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吸附、络合作用有关。关于西沙鸟粪珊瑚砂沉积物的重(类)金属相态分析表明,其中的As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Hg主要赋存于残渣态、腐殖酸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之中。两者的可交换态含量均较低,表明鸟粪珊瑚砂沉积物中As和Hg的迁移性能较弱。应用SQGs和RAC标准对粪土沉积物中As、Hg的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低含量的As和Hg并未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生物效应。

聂亚光[4](2014)在《南极罗斯海地区粪土沉积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与企鹅古生态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变化持续冲击着人类的居住环境,为了更好地理解各种驱动因子对气候系统的作用过程和机理以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就非常有必要对过去地球环境的变化进行系统地研究,达到以古论今论未来的目的。阿德利企鹅是南大洋食物链的顶级捕食者,广泛分布于南极地区,其生存状况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是研究古生态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的理想对象。罗斯海地区是目前阿德利企鹅在南极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同时也拥有着较长的企鹅居住历史,这些古生态信息有可能在粪土沉积物中得到较好的保存。利用这些珍贵的地质样品,通过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生态地质学等多种手段,本研究将讨论企鹅粪的输入对沉积物地球化学性质和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并从时间尺度上恢复企鹅的古生态,在空间记录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企鹅数量变化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1.罗斯海粪土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的确立我们利用210Pb-137Cs和MS14C定年共同确定了罗斯海地区受企鹅粪影响的MB4、MB6、CL2、BI、CC、MB1、MR1、MR2等8个沉积剖面的年代序列。核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剖面中过剩21opb的零点均可以达到,CRS模式适用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年轻年代学的计算。沉积剖面过剩210pb的平均通量为5.88Bq/m2a,具有南极的区域性特征。137Cs活度较低,且多在剖面表层达到最大值,可能是受到气候变暖后冰川融水中蓄积137Cs输入的影响。根据平均沉积速率外推和210Pb与AMS14C定年结果拟合,MB4、MB6、CL2、BI、CC、MB1、MR1、MR2底部的年龄被分别确定为394、1281、572、1656、1796、574、1631、1530AD。2.企鹅粪土沉积物中生物标型元素的识别及其生态环境意义海鸟是海陆间物质传输的纽带,对海岸地带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测定了受企鹅粪影响的MB4, MB6、CL2、BI、CC、MB1、MR1、MR2等8个粪土沉积剖面中23种元素的含量。根据多种统计方法,在与环境介质样品对比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企鹅粪是剖面中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并且对As, Cd、Cu、F、P、S、Se、Zn这8种元素有着很强的富集作用,说明它们是该地区企鹅粪土标型元素组合。通过与南极其他地区、北极地区、南中国海西沙群岛地区海鸟生物标型元素的比较,我们发现它们在全球尺度上都存在重叠, As、Cd、Cu、P、Se、 Zn为共通的标型元素组合。这项比较工作加深了我们对于海鸟作为生物传输介质在海陆地球元素化学循环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为开展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础。3.粪土沉积物中Hg元素对生物群落演替的记录及初步污染评价对MB4、MB6、CL2. BI、CC、MB1、MR1、MR2等8个剖面中总汞(Hg)含量的测试和分析显示Hg在沉积物中与TO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有机质是Hg的载体。企鹅粪中高含量的Hg以及剖面中Hg和企鹅粪土标型元素P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证明了在受企鹅影响程度强烈的MB6、BI、CC、MR1、MR2中企鹅粪是Hg的主要来源。MB6底层海豹毛的出现伴随着Hg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海豹粪的输入所引起的,显示出沉积物中的Hg具有区分不同营养级栖息物种(海豹与企鹅)的潜力。剖面中Hg富集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企鹅和海豹等生物传输介质的影响,罗斯海地区的粪土沉积物对Hg存在显着的富集,但通过比照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我们发现沉积物中的Hg还不足以对当地生物群落造成负面影响。4.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和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我们对MB4、MB6、BI剖面中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剖面上存在显着波动。通过对环境介质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以及剖面中稀土元素与岩性元素、企鹅粪土标型元素的相关性分析,我们认为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基岩风化产物,而来自企鹅粪和藻类的生物源稀土元素则非常少。进一步对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中样品曲线斜率以及Ce、Eu异常的分析,揭示出沉积物中基岩风化产物、企鹅粪、藻类三个组分的混合过程是影响剖面中稀土元素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我们利用端元混合模型计算了剖面中来自三个组分的稀土元素量,计算结果很好的区分出了来自基岩风化产物的稀土元素,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企鹅粪对沉积剖面影响的大小。总体来看,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与企鹅粪土标型元素呈相反的分布趋势,可以用来辅助恢复历史时期企鹅数量变化。5.粪土沉积物中碳、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意义我们对MB4、MB6、CL2、BI、CC这5个剖面沉积物碳、氮(分为酸处理和未处理两个组分)同位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沉积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明显的企鹅粪—藻类混合来源特征,使用同位素混合模型,我们重建了沉积剖面上不同深度企鹅粪输入和藻类生物量的大小。酸处理和未处理组分的氮同位素差值(△15N)在强烈受到企鹅粪影响的剖面较大,而在受到企鹅粪影响较小的剖面则不显着。分析结果表明企鹅粪和藻类是沉积物中主要的氮源,通过对两个特定剖面氮型态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寒冷干燥的南极地区,企鹅粪沉积后的分解和氨挥发作用会造成显着的同位素分馏效应,使得沉积物中企鹅粪来源的无机氮同位素大幅上升,沉积物中无机氮占总氮的比例指示剖面受到企鹅粪影响的程度,也是控制△15N大小的关键因素。以上分析成功解释了其他剖面氮同位素组成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在罗斯海地区,△15N是比传统δ15N更加有效的判断沉积物受企鹅影响程度的指标。6.罗斯海地区企鹅古生态的恢复企鹅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因此常被用作指示古气候变化的生物指标。我们以MB4、MB6、CL2、MB1这4个沉积剖面中所确定的企鹅粪土标型元素为基础重建了罗斯岛Cape Bird地区过去1600年的企鹅数量变化。不同剖面的企鹅数量高峰在1400AD存在着明显的接替现象,很可能是区域内部企鹅迁徙的结果。接替现象在MB4剖面中沉积时间为1400~1900AD的砂质层中表现最为明显,多种理化指标的分析显示这一段沉积物并不是在淡水湖相环境下形成的,而是带有明显的海洋性来源特征。我们认为在小冰期寒冷气候的作用下罗斯岛的冰量积累上升,造成岛屿的地壳均衡下沉,海岸线向内陆推进。生存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栖息在Cape Bird中部海岸的企鹅放弃了它们的聚居地,向北部或者中部海拔更高的位置迁徙,显示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企鹅生态的强烈影响。对采自Cape Crozier、Cape Royds和蒲福岛的较短沉积剖面中企鹅数量变化记录的恢复显示最近200年由于气候变暖,企鹅的数量在不断上升,这一结论与现代的观测资料一致。7. Marble Point海豹生态初探于Marble Point剖面中提取的海豹毛定年结果显示其年龄约为2700a BP左右,对应罗斯海南部地区温暖气候下的“海豹适宜期”。

王诗淇[5](2012)在《南设得兰群岛形成过程分析》文中指出根据冈瓦纳大陆和南设得兰群岛的相关资料,通过实地观察法和K-Ar年龄测定法,对南设得兰群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产自南设得兰群岛上的新生代化石源自于冈瓦纳大陆,而且是冈瓦纳大陆分离前最后的生物资料,证实了冈瓦纳大陆存在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陈小丹[6](2012)在《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床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豫西雷门沟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是区内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之一。本文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运用电子探针、X粉晶衍射、透射电镜等研究蚀变钾长石成分、晶体结构及显微结构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热力学,群包裹体成分演化和稳定同位素等研究,查明成矿流体成分、温度、盐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流体类型、来源,从成矿物质迁移和沉淀过程探讨流体成矿作用。雷门沟钼矿床钼矿化主要有浸染状、细脉-网脉浸染状、薄膜状和角砾状。热液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Ⅰ)面型钾长石化阶段,Ⅱ)石英-钾长石阶段,Ⅲ)石英-硫化物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钾长石化是成矿流体迁移的标志性蚀变,绢云母是成矿物质沉淀的标志性蚀变矿物。矿化蚀变岩中钾长石结构参数研究显示钾长石为中微斜长石,形成于310418℃的碱性热液交代作用过程,透射电镜研究显示蚀变钾长石发育显微孔洞,这些孔洞中富含赤铁矿(Fe2O3)和重晶石(BaSO4),它们与寄主钾长石呈尖棱状和锯齿状接触,显示了钾长石及其内的显微包体形成于热液过程中的水-岩反应,此阶段流体具有高氧逸度和富K的特点。雷门沟钼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为氧逸度较高,碱性的H2O-NaCl-CO2体系,温度>270~410℃,盐度集中于2~14wt%,密度为0.500.86g/cm3,压力变化于83~139MPa;矿质沉淀过程中流体CO2逸失向H2O-NaCl体系演化,流体氧逸度降低,向中-酸性转变,温度集中在230~370℃,盐度分离为1~18wt%和30~41wt%,密度具有略增加的趋势(0.580.97g/cm3),压力为75~124MPa。成矿流体H、O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水为主,成矿过程伴随着水-岩反应和大气水加入,C、O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有深源成分的加入,蚀变钾长石Pb同位素进一步指示成矿流体具有幔源的特征,S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雷门沟钼矿床成矿元素Mo在中-高温、中-低盐度、高氧逸度的碱质流体中,以KHMoO4形式搬运,钾长石化过程流体处于搬运阶段,随着水-岩反应过程中钾质消耗,络合物被破坏,流体不混溶,流体还原性增强,绢云母化过程中Mo与还原硫结合形成MoS2沉淀成矿。其中水-岩反应过程中钾质沉淀、流体不混溶、流体从氧化环境向还原环境转变和由碱性向中酸性转变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朱占平[7](2009)在《鸡西盆地张新地区辉绿玢岩侵入对碎屑岩围岩的改造》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岩芯的系统描述、鉴定,结合40Ar/39Ar同位素测年、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方法与手段,开展了鸡西盆地张新辉绿玢岩对碎屑岩围岩改造特征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以岩床形式侵入到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含煤层系中的辉绿玢岩年龄测试结果为96~101Ma,从而确定鸡西盆地热事件的时间。2.示踪辉绿玢岩侵位的特征矿物主要为自生绢云母。辉绿玢岩侵位对岩体上盘碎屑岩的改造强度较大,表现为上盘围岩的镜质体反射率随远离辉绿玢岩体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由2.31%到0.79%;辉绿玢岩体侵入对上盘围岩有机质影响最大距离为129.06m。上盘围岩随远离辉绿玢岩体的距离增大伊利石含量减少;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含量增大。下盘围岩随远离辉绿玢岩体的距离增大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含量增加;伊蒙混层含量减少。3.辉绿玢岩侵位对岩体上盘储层物性改造强度较大,表现为上盘围岩随远离辉绿玢岩体的距离增大孔隙度减小,由12.5%减小到11.3%,下盘由7%增大到8.8%;渗透率增加,上盘由0.16md到0.66md,下盘由0.21md到0.41md。西风井比鸡西地区城子河组砂岩平均孔隙度增大;渗透率变化不明显。

许岩[8](2005)在《海拉尔盆地火山碎屑岩、含片钠铝石砂岩与普通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茜素红染色、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等技术方法,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普通砂岩和乌尔逊凹陷含片钠铝石砂岩成岩作用进行详细描述与比较,建立火山碎屑岩和含片钠铝石砂岩成岩成藏流体的演化模式。火山碎屑岩和普通砂岩物质组成不同,前者特有的成岩作用为压结作用、熔结焊接作用、脱玻化作用、交代蚀变作用、自生矿物常见粘土矿物包壳和甲胄状自生石英等,对应其特有的成岩共生序列、成岩相和流体演化模式。对于物质组成相同的含片钠铝石砂岩和普通长石砂岩,成岩作用差别为前者具有特殊的自生矿物组合:自生高岭石、石英次生加大边和片钠铝石等,为幔源含CO2流体侵位对砂岩改造而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

林武[9](2005)在《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是在藏南新发现的铜矿带。在这条铜矿带中已经陆续的发现了一些斑岩铜矿床(冲江、驱龙、南木、厅宫、洞嘎、拉抗俄)。冲江铜矿床位于冈底斯铜矿带的中部。 本论文以冲江铜矿床的含矿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Pb同位素等分析确定冲江含矿斑岩的岩石类型、岩石系列;分析冲江含矿斑岩的源区性质、成岩构造环境等;并讨论冲江含矿斑岩SHRIMP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冲江含矿斑岩早期为闪长岩,主期为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主期斑岩具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以及少量云母和石英,晚期为花岗斑岩。岩石化学组成特征早期和主期岩体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晚期岩体介于高钾钙碱和钾玄质岩石系列之间。 2.冲江岩体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显示本区具有俯冲带岩石特征,结合本区的地质环境,我们认为冲江含矿斑岩体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带的碰撞后伸展环境。根据冲江岩体不同期次岩石具有相同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模式曲线特征,以及Sr、Nd、Pb同位素的研究,我们认为其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区。 3.驱龙含矿斑岩体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系列为钙碱性系列。其微量元素Rb、La、Th、U含量低于冲江含矿斑岩,Sr的含量高于冲江含矿斑岩,驱龙含矿斑岩与冲江具有相同微量元素模式曲线,表明两者都具有壳幔混合源区特征,但驱龙含矿斑岩相对于冲江含矿斑岩具有较低87Sr/86Sr比值和较高143Nd/144Nd比值,表明两者源区有一定的差异,驱龙含较多地幔端元物质。 4.含矿斑岩锆石SHRIMP年龄为12.9±0.3Ma,据此年龄及前人的年龄资料,冲江含矿斑岩体是多阶段作用形成的,第一阶段为14~15.6Ma,第二阶段为12~13.8Ma。现有冈底斯铜矿带年龄资料表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岩成矿时代在12~18Ma之间,和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时限约6Ma。 5.将冈底斯铜矿带含矿斑岩与同时代的冈底斯非含矿斑岩体进行对比,发

李保华,伊海生,林金辉,黄继钧,赵兵[10](2004)在《青藏高原祖尔肯乌拉山地区火山岩Ar-Ar年代学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对祖尔肯乌拉山地区 4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Ar -Ar年龄测定 ,其坪年龄分别为 (40 91± 1 18)Ma、(41 0 7± 0 80 )Ma、(42 0 0± 1 31)Ma、(39 0 0± 2 0 6 )Ma。它们代表了这些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表明本区在古近纪始新世中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二、Ar-Ar质谱法对南极乔治王岛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r-Ar质谱法对南极乔治王岛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痕量元素铅的研究意义
        1.1.1 痕量元素及国际GEOTRACES计划
        1.1.2 海洋中铅的研究意义
    1.2 人为铅的排放史
        1.2.1 铅的使用历史
        1.2.2 近年来全球铅的排放
    1.3 海洋中铅的研究
        1.3.1 海洋中铅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3.2 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为铅排放的关系
        1.3.3 水体中溶解态铅的影响因素
    1.4 铅的同位素研究
        1.4.1 铅的稳定同位素及应用
        1.4.2 环境中的铅同位素
        1.4.3 海洋中的溶解态铅同位素
    1.5 南极地区和西北太平洋中铅的研究现状
        1.5.1 南极地区
        1.5.2 西北太平洋
    1.6 本文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痕量样品采集
        2.2.1 表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2 深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3 痕量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2.4 痕量样品采集装置的国际互校
    2.3 仪器分析
        2.3.1 MC-ICP-MS测试原理
        2.3.2 杯结构和主要参数设置
        2.3.3 质谱干扰及空白
        2.3.4 质量歧视校正
        2.3.5 短期精密度
    2.4 海水中溶解态铅浓度的分析方法
        2.4.1 样品的处理流程
        2.4.2 同位素稀释法
        2.4.3 方法空白和检出限
        2.4.4 质量控制与国际互校
    2.5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2.5.1 前处理技术的文献评估
        2.5.2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富集分离技术
        2.5.3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流程图
        2.5.4 与国际其它实验室的互校
    2.6 小结
第三章 溶解态铅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分布与行为
    引言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3.3 结果
        3.3.1 冰、雪、冰川底层融出水以及地下水的DPb浓度
        3.3.2 13 条河流的DPb浓度
        3.3.3 玉泉河和清水河的连续观测结果
        3.3.4 玉泉河河口的DPb浓度
        3.3.5 麦克斯韦尔湾的DPb浓度
    3.4 讨论
        3.4.1 南极冰雪中铅的历史变化及影响因素
        3.4.2 南大洋海水中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4.3 南极冰川中“埋藏铅”的释放
    3.5 小结
第四章 溶解态铅在东海陆架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4.1 研究区域
    4.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4.3 结果
        4.3.1 东海陆架的水文特征
        4.3.2 东海陆架DPb的浓度和剖面结构
    4.4 讨论
        4.4.1 东海陆架DPb的影响因素
        4.4.2 东海陆架DPb的跨陆架输运过程
        4.4.3 东海陆架DPb的通量计算
    4.5 小结
第五章 总可溶性铅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3 结果
        5.3.1 水文结构
        5.3.2 TDPb的存在形态
        5.3.3 TDPb在0–750 m的浓度分布
        5.3.4 TDPb在整个水深的浓度分布
    5.4 讨论
        5.4.1 表层TDPb的影响因素
        5.4.2 “次表层最高值”剖面结构的形成原因
        5.4.3 TDPb与水团的关系
        5.4.4 TDPb的通量计算
        5.4.5 TDPb的跨海盆输运
    5.5 小结
第六章 溶解态铅同位素在西北太平洋特定站位的剖面结构
    引言
    6.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6.2 结果
        6.2.1 水文结构
        6.2.2 铅同位素的剖面结构
        6.2.3 ~(206)Pb/~(207)Pb vs~(208)Pb/~(206)Pb
        6.2.4 各水团中铅的同位素特征
    6.3 讨论
        6.3.1 太平洋上层水体中铅同位素的分区
        6.3.2 铅同位素沿黑潮路径的变化
        6.3.3 铅沿等密度面的输运过程
        6.3.4 深层水体中铅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全球溶解态铅分布的再分析
    7.1 铅的通量估算
        7.1.1 河流输入
        7.1.2 边缘海和开阔大洋
        7.1.3 汇总和对比
    7.2 当前开阔大洋中溶解态铅的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
        7.2.1 溶解态铅的大面分布
        7.2.2 溶解态铅的同位素组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华北克拉通南缘鲁山太华群变质地体的Pb同位素组成与地壳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前寒武纪地壳
        1.1.2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的研究进展
        1.1.3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构造-岩浆事件
        1.1.4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1.5 Pb同位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工作量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论文创新点
        1.2.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
    2.2 鲁山太华群地层单元
    2.3 野外地质关系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
        3.1.1 主量元素
        3.1.2 微量元素
    3.2 锆石分析
        3.2.1 SIMS U-Pb定年和O同位素测定
        3.2.2 LA-MC-ICPMS Hf同位素分析
    3.3 长石分析
        3.3.1 长石氧化物
        3.3.2 原位微区Pb同位素
第四章 花岗片麻岩
    4.1 岩石学特征
    4.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主量元素
        4.2.2 微量元素
    4.3 长石原位分析
        4.3.1 长石化学成分特征
        4.3.2 Pb同位素分析
    4.4 讨论
        4.4.1 花岗片麻岩的形成时代
        4.4.2 花岗片麻岩的成因
第五章 斜长角闪岩
    5.1 岩石学特征
    5.2 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
        5.2.2 微量元素
    5.3 斜长石原位分析
        5.3.1 斜长石化学成分特征
        5.3.2 Pb同位素分析
    5.4 讨论
        5.4.1 斜长角闪岩的形成时代
        5.4.2 斜长角闪岩的成因
第六章 麻粒岩
    6.1 岩石学特征
        6.1.1 透镜状石榴子石麻粒岩
        6.1.2 石榴子石麻粒岩岩墙
        6.1.3 辉石麻粒岩岩墙
    6.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2.1 主量元素
        6.2.2 微量元素
    6.3 SIMS锆石年代学研究
        6.3.1 锆石CL形态
        6.3.2 锆石的U-Pb分析结果
        6.3.3 O和Hf同位素组成
        6.3.4 石榴子石的麻粒岩岩墙的地质意义
    6.4 斜长石原位分析
        6.4.1 斜长石化学成分特征
        6.4.2 Pb同位素分析
    6.5 讨论
        6.5.1 麻粒岩的形成时代
        6.5.2 麻粒岩的成因
        6.5.3 石榴子石麻粒岩岩墙中31 Ma锆石的地质意义
第七章 华北南缘地壳演化特征
    7.1 花岗片麻岩的演化
    7.2 斜长角闪岩的演化
    7.3 麻粒岩的演化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典型地区生物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和相态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砷的概述
    1.2 砷的研究进展
    1.3 砷形态和相态分析方法
    1.4 南极地区重金属污染以及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区域和样品分析
    3.1 东南极罗斯海地区
    3.2 西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
    3.3 中国南海西沙地区
    3.4 样品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化学分析法的建立
    4.1 上机溶液酸度的优化
    4.2 磷酸浓度的优化
    4.3 微波条件的优化
    4.4 提取过程中砷形态稳定性的研究
    4.5 实验精密度和最低检测限的研究
    4.6 鸟粪颗粒样品的砷形态分析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东南极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
    5.1 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分布
    5.2 鸟粪的蚀变成岩过程
    5.3 鸟粪输入和成岩作用对砷形态分布的影响
    5.4 粪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组成
    5.5 沉积环境对砷形态分布的影响
    5.6 粪土沉积物和鸟粪颗粒中砷形态组成的XANES初步分析
    5.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西南极和西沙地区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的初步分析
    6.1 西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粪土沉积物以及背景样品中砷形态分布
    6.2 西沙永乐群岛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的初步分析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东南极和西沙地区海鸟粪土沉积物中砷、汞、镉相态分析
    7.1 罗斯海地区粪土沉积物中As、Hg、Cd的相态分布模式
    7.2 沉积物性质对相态分布的影响
    7.3 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估
    7.4 西沙地区粪土沉积物中As和Hg的相态分布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和所获荣誉

(4)南极罗斯海地区粪土沉积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与企鹅古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全球变化与古气候学研究
    1.2 南极地区气候演化历史和生态响应
    1.3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区环境、样品采集与分析
    3.1 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概况
    3.2 样品的采集与岩性特征
    3.3 样品的测试
    参考文献
第4章 粪土沉积物核素分布及年代学的确定
    4.1 粪土沉积物年轻年代学(~(210)Pb-~(137)Cs)以及核素的分布特征
    4.2 ~(14)C定年与剖面年代序列的拟合结果
    参考文献
第5章 粪土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物质来源的基本判断
    5.2 标型元素组合的识别
    5.3 不同地区海鸟标型元素的对比和生态环境意义
    5.4 Hg元素对生物群落演替的记录及初步污染评价
    5.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态环境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章 粪土沉积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环境意义
    6.1 粪土沉积剖面中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6.2 粪土沉积物中碳同位素组成的生态环境意义
    6.3 粪土沉积剖面中氮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6.4 粪土沉积物中氮同位素组成的生态环境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章 南极罗斯海企鹅数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1 Cape Bird企鹅数量的变化记录
    7.2 MB4剖面所记录的沉积环境变化
    7.3 Cape Bird地区企鹅古生态变化的原因
    7.4 近200年来气候变暖对企鹅生态的影响
    7.5 南极不同地区阿德利企鹅古生态对比
    7.6 Marble Point海豹生态初探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5)南设得兰群岛形成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背景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观察法
        1.2.2 K-Ar定年法
2 研究过程
3 结论

(6)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床流体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现状
        1.2.2 东秦岭钼矿带研究现状
        1.2.3 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
    2.2 区域地层
        2.2.1 基底岩系
        2.2.2 盖层岩系
    2.3 岩浆活动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4 围岩蚀变
    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第4章 矿化蚀变岩中钾长石研究
    4.1 钾长石蚀变特征
    4.2 样品及分析方法
    4.3 分析结果
        4.3.1 蚀变钾长石化学组成
        4.3.2 蚀变钾长石结构特征
        4.3.3 钾长石显微结构
        4.3.4 钾长石 Pb 同位素组成
    4.4 讨论
第5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5.1 样品及分析方法
    5.2 分析结果
        5.2.1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及类型
        5.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5.2.4 成矿流体密度、压力及成矿深度
        5.2.5 激光拉曼成分
        5.2.6 群包裹体成分
    5.3 讨论
        5.3.1 流体盐度与成矿
        5.3.2 CO_2包裹体与成矿
第6章 同位素研究
    6.1 H-O 同位素
    6.2 C-O 同位素
    6.3 S 同位素
第7章 流体成矿作用探讨
    7.1 矿床类型
    7.2 成矿流体性质
    7.3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
    7.4 流体演化与成矿
    7.5 成矿模型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7)鸡西盆地张新地区辉绿玢岩侵入对碎屑岩围岩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一、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四、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五、主要结论和认识
    六、主要创新点
第1章 地质背景
    1.1 构造背景
    1.2 地层特征
        1.2.1 前中生界
        1.2.2 中生界
        1.2.2.1 下白垩统(K1)
        1.2.2.2 上白垩统(K1)
        1.2.3 新生界
        1.2.3.1 古近系(E)
        1.2.3.2 新近系(N)
    1.3 小结
第2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研究方法
        2.2.1 岩石学与储层物性研究方法
        2.2.2 年代学研究方法
        2.2.2.1 ~(40)Ar/~(39)Ar 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2.3 小结
第3章 鸡西盆地与张新地区西风井砂岩的岩石类型与成岩作用对比
    3.1 鸡西盆地城子河组和穆棱组砂岩的岩石类型与成岩作用
        3.1.1 岩石类型
        3.1.2 成岩作用
        3.1.2.1 成岩作用特征
        3.1.2.2 成岩阶段
        3.1.3 储集空间
        3.1.4 储层物性
        3.1.4.1 钻井砂岩储层物性
        3.1.4.2 露头砂岩储层物性
    3.2 张新地区西风井的岩石类型与成岩作用
        3.2.1 张新地区的地层
        3.2.2 张新地区西风井砂岩岩石类型
        3.2.2.1 砂岩的碎屑成分及特征
        3.2.2.2 自生矿物与接触变质矿物
        3.2.3 张新地区西风井成岩作用
        3.2.3.1 机械压实作用
        3.2.3.2 压溶作用
        3.2.3.3 胶结作用
        3.2.3.4 交代作用
        3.2.3.5 增生作用
        3.2.3.6 裂缝充填作用
        3.2.3.7 蚀变作用
        3.2.4 张新地区西风井成岩序列
        3.2.5 张新地区成岩相
        3.2.6 张新地区成岩阶段
        3.2.6.1 镜质体反射率
        3.2.6.2 自生矿物
        3.2.6.3 粘土矿物组合
        3.2.6.4 I/S 中 S%
    3.3 鸡西盆地与张新地区西风井城子河组砂岩岩石类型与成岩作用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辉绿玢岩岩石学与年代学
    4.1 辉绿玢岩岩石学
        4.1.1 辉绿玢岩的矿物组成与蚀变矿物特征
        4.1.1.1 露头辉绿玢岩的矿物组成
        4.1.1.2 西风井辉绿玢岩的矿物组成
        4.1.2 辉绿玢岩蚀变矿物
        4.1.3 浊沸石的分布和描述
        4.1.3.1 浊沸石基本性质
        4.1.3.2 分布特征
        4.1.4 样品分析
        4.1.4.1 X-射线衍射分析
        4.1.4.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4.1.4.3 电子探针分析
        4.1.5 成因讨论
        4.1.6 浊沸石与次生孔隙
    4.2 辉绿玢岩年代学
        4.2.1 分析结果
        4.2.2 定年结果的地质意义
    4.3 小结
第5章 碎屑岩对辉绿玢岩体侵入的响应
    5.1 西风井碎屑岩围岩响应带的划分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伊利石结晶度与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分布及其成因
        5.2.1.1 伊利石结晶度数据分布及其成因
        5.2.1.2 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分布及其成因
    5.3 粘土矿物与自生绢云母纵向分布及其成因
        5.3.1 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纵向分布及其成因
        5.3.2 高岭石纵向分布及其成因
        5.3.3 绿泥石纵向分布及其成因
        5.3.4 粘土矿物组合纵向分布及其成因
        5.3.5 自生绢云母纵向分布及其成因
    5.4 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数据纵向分布及其成因
    5.5 碎屑围岩对辉绿玢岩侵位的响应模式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8)海拉尔盆地火山碎屑岩、含片钠铝石砂岩与普通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三、海拉尔盆地油气地质研究现状
    四、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工作思路
    五、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理位置
    第二节 盆地构造及其演化
    第三节 盆地地层系统
    第四节 勘探现状
第二章 岩石学特征
    第一节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铜钵庙组火山碎屑岩的岩石学特征
        一、采用的火山碎屑岩分类及鉴定标志
        二、火山碎屑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三、火山碎屑岩的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
    第二节 乌尔逊凹陷南屯组含片钠铝石砂岩的岩石学特征
        一、含片钠铝石砂岩的骨架碎屑成分
        二、含片钠铝石砂岩的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
    第三节 贝尔凹陷南屯组普通砂岩的岩石学特征
        一、普通砂岩的骨架碎屑成分与岩石类型
        二、普通砂岩的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
第三章 成岩作用
    第一节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铜钵庙组火山碎屑岩的成岩作用
        一、成岩作用类型
        二、成岩共生序列
        三、成岩相
        四、成岩阶段
    第二节 乌尔逊凹陷南屯组含片钠铝石砂岩成岩作用
        一、成岩作用类型
        二、成岩共生序列
        三、成岩相
        四、成岩阶段划分
    第三节 贝尔凹陷南屯组普通砂岩的成岩作用
        一、成岩作用类型
        二、成岩共生序列
        三、成岩相
        四、成岩阶段
第四章 成岩流体演化与成岩作用比较分析
    第一节 火山碎屑岩成岩流体及其演化
        一、贝尔凹陷布达特群石英脉和铁白云石脉中流体包裹体特征
        二、贝尔凹陷布达特群-铜钵庙组成岩流体演化
    第二节 乌尔逊凹陷南屯组含片钠铝石砂岩成岩流体及其演化
        一、有机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注入期次
        二、现今地层水特征
        三、成岩流体演化模式
    第三节 贝尔凹陷南屯组砂岩成岩流体演化
    第四节 火山碎屑岩、含片钠铝石砂岩与普通砂岩成岩作用比较
        一、火山碎屑岩与普通砂岩成岩作用比较
        二、含片钠铝石砂岩与普通砂岩成岩作用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图版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9)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层
    第二节 区域构造
    第三节 区域岩浆岩
    第四节 区域矿产
第二章 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地质概况
    第二节 矿体特征
    第三节 矿区蚀变特征
第三章 冲江含矿斑岩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
    第一节 含矿斑岩的岩石学
    第二节 岩石化学
    第三节 微量元素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冲江含矿斑岩同位素组成特征
    第一节 分析方法及结果
    第二节 源区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冲江含矿斑岩锆石SHRIMP年龄
    第一节 分析方法及结果
    第二节 含矿斑岩锆石SHRIMP年龄意义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图版说明
图版
声明

(10)青藏高原祖尔肯乌拉山地区火山岩Ar-Ar年代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火山岩的40Ar-39Ar年龄
    2.1 英安岩年龄
    2.2 安山岩年龄
    2.3 安粗岩年龄
3 地质意义讨论
4 结 论

四、Ar-Ar质谱法对南极乔治王岛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D]. 蒋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华北克拉通南缘鲁山太华群变质地体的Pb同位素组成与地壳演化[D]. 王景丽. 西北大学, 2016(04)
  • [3]典型地区生物粪土沉积物中砷形态和相态分布研究[D]. 楼创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4]南极罗斯海地区粪土沉积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与企鹅古生态研究[D]. 聂亚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5]南设得兰群岛形成过程分析[J]. 王诗淇. 科技视界, 2012(28)
  • [6]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床流体成矿作用研究[D]. 陈小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1)
  • [7]鸡西盆地张新地区辉绿玢岩侵入对碎屑岩围岩的改造[D]. 朱占平. 吉林大学, 2009(08)
  • [8]海拉尔盆地火山碎屑岩、含片钠铝石砂岩与普通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比较研究[D]. 许岩. 吉林大学, 2005(03)
  • [9]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研究[D]. 林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08)
  • [10]青藏高原祖尔肯乌拉山地区火山岩Ar-Ar年代学初步研究[J]. 李保华,伊海生,林金辉,黄继钧,赵兵. 四川地质学报, 2004(02)

标签:;  ;  ;  ;  ;  

Ar-Ar质谱法测定南极乔治王岛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